审美意义(精选12篇)
审美意义 篇1
摘要:教师往往从不同角度利用教材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但却较少从丑的角度去探讨其审美价值。其实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艺术丑角, 不能排斥于审美教育之外, 他们同样是审美教育中不可多得的审美材料。
关键词:艺术丑角,审美意义,挖掘
首先, 利用艺术丑角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社会、人生。艺术丑角是作家通过观察、分析, 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丑的本质及其隐藏的社会意义, 通过艺术加工塑造出来的。作家塑造艺术丑角, 并非是为了展览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而是通过对生活丑的否定, 达到对艺术美的追求。教学中, 教师应从美育角度引导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揣摩作家的意图。阿Q的可悲, 别里科夫的可笑, 鲁四老爷的可憎, 葛朗台的可恶, 令人愤恨、厌恶和悲哀。这些艺术丑角丑的根源在于腐朽没落的社会。通过对这些艺术丑角的反审, 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社会、人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其次, 利用艺术丑角促进学生德育、智育发展。艺术丑角对中学生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警策作用。人们往往用“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告诫后人, 警策他们向真、向善、向美, 摒弃假恶丑。但是, 如果我们对艺术丑角抱着不可接近的态度, 那又是不正确的。艺术丑角同样具有促进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作用。学生通过对丑角的鉴别, 识别出假恶丑, 以此来警策自己的行为规范, 激浊扬清, 去追求美、创造美。利用中学教材中的艺术丑角作为德育的反面教材, 可以使学生从“丑”的正面得到教育。周朴园的冷酷自私、王熙凤的尖酸刻薄、马谡的刚愎自用都能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以丑引善, 让学生对善恶加深理解, 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 严于律已。同时, 利用艺术丑角对学生进行教育, 能以丑导真。分析鉴赏艺术丑角, 学生能了解社会, 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获得诸多的社会知识。通过“审美符号”指示的内涵, 可让学生获得象征、隐喻、想象、对比、反衬、夸张等多种知识, 以及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方法。教师只要能巧妙地利用教材中的艺术丑角, 让学生“一面在看, 一面在求知”, 定能开阔学生视野, 启迪他们认识自我, 形成创造才能, 更为深刻地鉴别出现实生活中的美丑, 促进智育发展。
第三, 艺术丑角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价值。在艺术上, 丑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以丑衬美和化丑为美。
塑造艺术丑角的目的在于突出美。以丑相衬, 美的会更美。《雷雨》中的鲁大海, 爱憎分明, 敢于反抗斗争。他形象的美, 是在周朴园的冷酷、自私、阴险、丑恶中反衬出来的。《守财奴》中葛朗台太太“仿佛太阳照着树叶发出金光”的形象, 是在吝啬、冷酷的葛朗台的丑中得到显现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华莲卡生机勃勃、勇敢大胆的形象美被别里科夫顽固守旧、胆怯如鼠的形象反衬得更加明显。《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 杜十娘的勇敢、热情和智慧, 在李甲庸懦无能和动摇不定的性格中衬托得更为明朗。
艺术美, 不仅在于真实反映生活美, 而且也在于真实反映生活丑。作品中丑恶人物的艺术形象同美好人物的艺术形象一样, 寄寓了作家的美学评价、美学思想。生活丑的形象进入艺术领域后变成具有否定丑、肯定美这样一种美学价值的艺术形象, 这就是化丑为美。“化”就是艺术的典型化。通过典型化, 将“丑”很“美”地表现出来。化丑为美的关键在于作家以先进的审美理想去观察丑, 否定丑, 从而在作品中形成一种对丑进行审判的倾向。这样, 丑就作为一种被审判、被否定的对象而具有了美学价值。别里科夫、奥楚蔑洛夫、葛朗台、阿Q……这些艺术丑的典型在世界文学画廊中, 给我们以极高的美学享受。这就说明:真实地反映丑, 包含对丑的憎恶、批判与鞭挞, 能使生活丑在艺术创造中转化为艺术美, 进而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撞击人们的心灵, 激发人们的情感, 使光明的、美好的事物更显动人。鲁迅“用他那一支又泼辣, 又幽默, 又有力的笔, 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 他简直是一个高明的画家”, 其作品的审美价值就在于他深刻地透视平常人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 以自己独具的审美理想渗透于笔下人物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中, 并给以无情的嘲讽与鞭挞。鲁迅笔下的多数人物是丑的, 而艺术形象则是美的。作家把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材料。
我以为,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能只知引导学生鉴赏美而忽视了“丑”, 艺术丑角同样具有审美意义。
审美意义 篇2
什么是审美?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以文革为例,当时的许多行为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极端丑恶的,而当时还是现在我们会对那时人们心中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热情感到膜拜和自豪。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由于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其实不然,人们对动物是否存在审美这一行为的推测,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的思维所左右,而并不是真正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因此难免存在偏差,也很难说审美仅为人类所特有。
简而言之,审美,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美感和好感所进行的细致感受和深入认识行为。
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什么是整合力?整合力是存在的系统力量,是合力效应。所以在整体中,运动具有同类的聚合,具有同向的旨归,万物殊途同归,这种同归性,就是整合力。所谓“整合力”,就是将内在和外在的全部资源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就是将内在和外在的全部资源,根据完整性与有序协调的原则进行整合,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整合力是发展的“润滑剂”,属于“软实力”范畴,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政治整合力,经济整合力,文化整合力和社会整合力,道德整合力,教育整合力等等。今天提出审美整合力这个概念目的是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为德育教育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为教师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审美整合力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能力和方式对周遭世界的评判,不断进化,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对事物的看法,剔出人性中一些丑陋的东西,发扬真、善、美。在当今社会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尤其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不断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慰藉,满足人们因为物质丰富而带来的心灵空虚。
审美整合力的好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状态。一个审美整合能力强的人必定是个富有情趣的能对世界保持新鲜感的人,不仅外显的精神气质大有不同,而且其内心所感受到的世界也会丰富可爱得多,通过审美整合力而形成的打理实际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也必定能使他品尝到生命更多馨香沁人的滋味。
一个国家需要懂得审美整合的人民。审美整合意识强的人民更有能力获得内心的平衡、达成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在自身爱好的事物中获得审美的满足,有能力进行创造、创新和发明。也具有感受美需要自信松弛悠闲的心态和信任生命的胸怀。人的一生不是拥有得越多就会感觉到越满足越快乐越安全越幸福。就快乐的生活而言,其实人需要的东西真的不是那么多的,有时只需要一个人,只需要一份情感的慰藉;有时只需要一个眼神,那充满激励和赞美的眼神;有时只需要一句话,那句令你精神抖擞,在落寞时让你奋起的一句唤醒你力量那句话。正如苏格拉底在热闹的集市上面对琳琅满目的一地商品说:“这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好东西啊!”。
通过对审美的整合你会喜悦、陶醉、祥和、共鸣,在此过程中交织着某种微妙微肖的东西;从而产生对人的尊重,尊重真正地爱你眼前的人和事,人们因为相互尊重,便少了些许冲突、冲撞和矛盾和不安。
论“丑”的形态及其审美意义 篇3
关键词丑形态审美
丑的美学范畴是作为美的对立概念提出的,是以感性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的理想本质具有否定意义的对象,是事物所具备的令人不快、反感的自然属性或精神行为。如果说美是和谐,那么丑则是不和谐或反和谐,具体表现为虚伪、邪恶、倒退、黑暗等。丑的本质在于对象以其形式状貌对主体实践效果的否定,唤起主体情感对对象存在的否定。丑的事物在内容上表现为质地低劣、品格低下、对人有害无益:在形式上表现为形状怪异、声音嘈杂、色彩、线条纷乱无序,违反形式律。丑在自然、社会和艺术之中普遍存在,因此就有了自然丑、社会丑和艺术丑的形态。
一
自然丑是天然生成的自然物的丑。其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自然物外在形式上的丑陋。
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就它们自身来说是不分什么美与丑的,都是客观的存在:只是人类社会出现以后,客观存在的事物与人类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才显示出或美或丑来。因此丑和美一样,必须依赖人、依赖人类社会才能存在。人类在漫长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到,那些与人类和谐相处、有益于人类生存、适宜于人类感官需要、符合人的心意要求的事物,便是美的事物,否则便是不美的、丑的东西。如果说自然美是“自然的人化”,那么自然丑就是天然生成的自然物的丑。
美的内容与形式总是和谐统一的,丑的事物却未必。事物内在的丑与外在的丑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有的事物内外具丑,有的事物则是内丑外美,或内美外丑:它们往往共存于同一事物之中。所谓丑中有美。美中有丑就是指这样的一个意思。所以雨果说:“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与其它形态相比较,自然美的特点之一在于形式美:自然丑与自然美一样也偏重于形式。是偏重于形式方面的丑陋。如枯枝败叶、穷山恶水、怪异动物等事物的丑陋。就主要表现在畸形、衰败、怪诞、无序、不匀称、不协调、不合比例等形式方面。由于自然丑的形式常常是无害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形式丑的事物就能够很容易地进入到人们审美视野。而且多能够产生超乎寻常、非同一般的审美感受。所谓“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外。”说的就是自然现象的“丑”。由于“丑石”超出了常规的形式律而使人感到格外的“新奇”,仿佛具有了鬼斧神工的妙处,从而使人格外喜爱:愈丑愈超乎人们的想像,也就愈有审美价值。这在自然界的崇高事物中表现的更为突出。自然界的崇高往往就是形式丑的超乎人们的想象而为人们所惊叹,如惊涛骇浪、山摇地动、火山爆发、狂风骤雨、无垠的荒漠等等景物。可以说这些景物丑得都令人恐怖、可怕,可如果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之不至于伤害到我们,就可能因为它力量气势和形式上的巨大而使我们获得更为强烈的崇高感。
崇高中的丑常常体现在形式方面,但并不是所有的“反形式”的丑都可以成为崇高的表现。自然丑能够成为崇高是有条件的:从量上来说,能够威为崇高美的自然丑应该具有足够的震撼人的力量和宏大的形态,甚至强大到能够让人感到恐惧。这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不错,丑也在崇高中出现。但是它之在崇高中出现本来就不是作为丑陋,而是作为可怕,可怕的东西因其可怕而使人忘记其丑,通过丑而表现的宏伟或力量便在我们心中唤起了惊惧。”
二
与自然丑不同,社会丑是人为的社会事物的丑。由于社会丑的本质内容与恶相联系。因此一般来说不具有审美价值。但是,某些事物外在形式的丑陋含有美的本质内容,那么。这类“社会丑”也可以成为人们审美对象,而且有时发挥着更加强烈的审美效果。
社会丑是社会实践活动的衍生物。人类在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中。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着主观世界:按照美的规律,将人的理想和愿望等善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中显现出来,从而创造出人世间各种各样的社会美。反之。产生的便是社会丑。社会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直接的对象化:社会丑则是人的非本质力量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歪曲的显现,是人为的社会事物的丑。社会丑包括人的思想言行的丑和社会器物的丑。如虚伪、贪婪、嫉忌、散漫等人的品性,恶语、丑态等言行,破败肮脏的建筑、器具、环境等,这些都是常见的丑的社会现象。在形式上。社会丑以怪异、荒唐、卑劣、粗陋、损坏、杂乱等为特征。它既具形式丑,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力相悖,而人的言行丑又具有不合理的乃至恶的社会伦理内容。
一般来讲,社会生活的丑是与社会美相对立的,是与人类追求的目标相背离的现象。是不合社会目的和不合社会规律的统一体,是人的社会本质的异化、扭曲和损坏,所以,那些恶行败德、腐败透顶的丑恶现象不会被人所欣赏,也就不具有审美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丑的内容与丑的形式往往是分离的,因此现实社会生活中有些事物由于形式丑可能看起来令人感觉不快,却可能包含着更为崇高的美,如某些激动人心的场景在表现形式上就是粗犷的、不和谐的、反形式律的,可是由于其中有的隐含着人的本质力量,那么这些事物也是崇高的。像某些英雄人物因为人民的事业和利益,其英雄行为致使某些肢体或者面容遭到损毁,这种情况下。其形体相貌上是丑陋的,而这种不符合形式律的“丑陋”恰恰正是崇高美的表现,从而成为人们景仰的对象:或者有的人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却因为身残志高、坚忍不拔的品格。也受到人们称赞。战争是残忍的,对我们来说是丑陋的,但是正义的战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壮举,也被人们所肯定。而且还应该特别指出的是,随着时代变迁、历史发展,或者自然灾难、人为的破坏。原来的被认为美的一些社会美的事物,现在可能变成丑的了,如战争遗留下的某些残垣断壁,地震留存下来满目疮痍的场景,风雨侵蚀的历史文物等,由于在这些事物丑陋的表层下保留着历史的印记。残留着厚重的文化等价值。虽然残缺的“难看”,却可能有很高的认识和审美意义。
历史总是在和各种丑恶势力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前行的。社会丑的本质没有直接的审美价值,人们情感上也是厌恶丑、抗拒丑的,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与丑告别,抑丑扬美,从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与丑恶的现象进行坚决不懈的斗争,推动社会告别目前的丑陋。向光明的未来迈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丑又是人类创造社会美的动力。歌德在他的《浮士德》中通过对两个主人
公形象的塑造,形象地阐述了这个道理。“恶”势力的代表梅靡斯特的每一次的“造恶”的开始,总是产生“造善”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代表”浮士德走向更高的美的境界。
三
艺术中的丑是现实丑的概括、升华。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丑的艺术和艺术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丑的艺术指艺术上失败,是毫无欣赏价值的东西,表现为内容上对人“有害”,或者形式上低劣不成熟。这种所谓的艺术是对艺术的玷污,是不能称之为艺术的。实际上,艺术丑是现实丑的升华,是现实丑的反映或表现,是艺术内容或艺术形式上具有独特意义和独特审美价值的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丑是一种特别的艺术美。
艺术丑的表现是多样的。
首先,在现实生活中,丑的内容因其与人的审美理想背道而驰、针锋相对,而被排除于审美视野之外。然而。艺术家们却以他们容智的头脑、敏锐的目光发现丑中也蕴含着对审美理想的潜在愿望与要求,认识到要表现美、追求美,必须认识丑、否定丑、克服丑。因此,经过艺术家审美处理的“丑”便进入了艺术殿堂,成为否定性的艺术形象,从而焕发出特殊的光彩。也就是说,作为艺术家创造的“第二个自然”。艺术美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美,也可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丑。现实生活中的丑与美往往是矛盾的:一些人的外表形式可能被认为是丑陋的,但由于他本身有一种内在的精神美、气质美、个性的美,表现这类外表形式上的丑陋,反而可以使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的美显得更加光彩照人。《巴黎圣母院》敲钟人伽西莫多,并没有因为作家雨果把他描绘的奇丑无比而掩饰了他的内在精神上美,反而使他的牺牲精神显得更加崇高伟大。
其次。社会生活中还有一种对美否定的丑。从本质上说,这种丑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是一种丑恶。然而,在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在艺术家正确的审美判断和审判评价的理性意识作用下,这种现实的丑恶可以经过艺术的“典型化”转化为艺术美。一些嗜钱如生命而无人性的丑恶之人,经过莎士比亚、莫里哀、巴尔扎克、果戈理等艺术家点化塑造,使人类的艺术画廊有了夏洛克、阿巴公、葛朗台、波留希金等丑类的艺术形象,且获得了相当高的审美价值。这是因为艺术家在创造此类形象时,能够站在时代的审美高度,通过观察、研究、分析,深刻地认识到丑的本质及在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意义,将它真实地反映出来,体现了合乎规律的真:现实丑经过艺术处理进入艺术殿堂,成为一种渗透着艺术家的否定性评价的艺术形象,便从反面肯定了美,体现了合目的性的善。我们知道,美与丑是社会生活的两极。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又相互转化:没有丑也就无所谓美:丑可以成为美的映衬。所以,在艺术中揭示美好人性的对立面,“以丑衬美”,使美在对比中更加突出、鲜明,从而强化了审美主体的审美感受。
再次,艺术家对现实丑维妙维肖的描写。显示了艺术家高超的艺术本领,构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是对人的自由创造、智慧、才能等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因此,现实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成为反面的艺术典型,从而获取了一种特殊的审美价值。如《欧米哀尔》,艺术家罗丹并没有把她美化成一位妙龄美女,而是通过无情地刻画展示了她的年老色衰的丑态:佝偻的脊背,干瘪的乳房,满是褶皱的肚皮……,简直是丑陋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惊叹罗丹的艺术功力竟然达到了如此惊人的地步,竟然对这个“老妓”的一生经历和灵魂深处把握的如此精确独到,简直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浅析审美能力提高的意义 篇4
一、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其个人修养的加强
“意象世界会照亮一个本真的世界”。较高的审美能力, 可以促进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修养。审美过程, 本身就是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 而个人的心灵也会在这样的审美追求中得到精华和升华。“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两种学说各有千秋, 既有合理的地方也有偏颇之处。现代的格式塔学派提出结构同形说, 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审美情感的性质和生成原理。“以自由给予自由, 是艺术审美王国的唯一法律, 艺术———审美超越是通过自由体验和体验自由而实现的超越。”人的心灵通过移情等审美途径与世上一切没得东西交流与沟通, 那么久而久之, 在这样一种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影响下, 个人日常行为和心理活动都会形成良好的审美情绪, 从而自己对生活当中的诸多问题机会形成较强的化解能力, 让一切美德事物伴随心灵成长, 个人的修养也便在其中得到加强。
二、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文艺创造能力的增强
大学生的文艺作品的创造能力的增强, 离不开其审美能力的提高, 而这里的审美能力, 包括了审美情感、审美经验等。我们知道, 审美情感关系到艺术创作欲望的萌发、艺术创作对象的孕育, 它能够使艺术家的创造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生活底蕴, 也能够满足人们各种审美需要的艺术作品。没有审美情感就没有审美艺术, 审美情感消失, 也就意味着文艺创造的消失。因而我们大学生也应该认识到审美情感对于自己文艺创造能力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并主动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使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经验都得到加强。审美体验也扮演者重要的作用, 审美体验是日常体验的一种升华, 作为一个文艺创造者, 必须要敏锐而准确地发现和摄取到生活中的美, 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具体的学习和生活形象, 从中加强自身的艺术创造能力。领悟的最基本层次是对不同于“实用”状态的“虚幻”状态的理解, 换言之, 就是要把真实生活中的事件, 情节和感情与审美状态的艺术事件, 情节和感情区别开来。艺术家的领悟与科学家的领悟有所区别, 在艺术家的“领悟”中, 太阳可以是黑的 (肖洛霍夫) “瘦”的 (杜甫) , 促织的叫声象针一样尖 (贾岛《客思》“促织声尖尖似针”) , 莺的鸣唱是滚圆的 (《牡丹亭·惊梦》“呖呖莺歌溜的圆”) , 声音可以有气味 (陆机《拟西北有高楼》“哀响馥若兰”, 贾唯孝《登蜂峰四顾亭》“风来花底鸟声香”) , 寒冷可以有颜色 (杨万里《过单竹洋径》“无声生翠寒”) , 灯光可以象水样冷 (刘驾《秋夕》“灯光冷于水”) 。这些在科学家看来近于痴人说梦, 而科学研究要的是精确的观察, 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假设推理, 科学家的领悟更多理性的基础。而由此可见, 大学生的文艺创造能力的提高, 与自身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三、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增强
审美与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 审美是创新的源泉, 创新是审美的深化与延伸,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创造着美好的世界。当今社会, 处处可见创新的事物, 这些创新, 相当一部分与审美有着密切联系。例如服装设计、汽车的外形设计、房屋的外观设计、雕塑作品、创意产品等等, 因为只有拥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自己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提高, 才能够更好的根据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设计和创造出更多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 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也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大凡出类拔萃的作家和艺术家都具有令人钦慕的高度发达的审美观察力和感受力, 他们不但善于敏锐地捕捉美, 而且善于准确地把握对象美的感性特征和细节。不仅仅文学家和艺术家, 就连著名的科学家在审美上也有着很高的造诣, 比如理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弹得一手好钢琴, 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拉得一手漂亮的小提琴, 这对他们的事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为良好的艺术想象力, 是促进科学发展的有效条件, 这里的艺术想象力, 也即是审美能力的一种体现。
四、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增强
审美包含思维, 审美过程便是一个独特的思维过程, 而美学是一门哲学, 审美是一种哲学的思维活动。因此, 要提高审美能力, 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因此, 审美能力提高, 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是现在的一个现象是, 不少大学生养成了一个不懂不会问度娘的习惯, 对于问题, 没有做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因而自身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 不少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了限制。因而审美能力的培养便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大学生思维训练的不足。因为一个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一旦形成, 往往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可以让大学生们在一中良好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环境下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五、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其体验能力的增强
审美体验, 指人在对审美对象的感受中所达到的精神超越和生命感悟, 一种极为强烈的人格、心灵的高峰体验。审美体验是指充分调动创作主体的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因素, 结合创作主体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与理解, 它是审美主体对对象深入而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 是培养审美能力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可以帮助大学生面对日常生活能够保持积极、自信、兴奋、愉悦、期待的状态, 因为大学生木讷个人体验能力会导致他们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感受和体验能力降低,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打击时显得手足无措。因此, 大学生认识到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自身体验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 美作为一种存在, 不能视而不见, 审美能力作为提升自身各种素质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不能置若罔闻。因为审美需要是人的一种本质需要, 审美能力是人拥有的一种本质能力。尤其是在审美能力普遍缺失的大学生群体中, 提高审美能力凸显出了其重要性。在大学教育中, 不论是大学生本身还是学校, 都应该认识到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努力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 为大学生发展创造有效的智力条件和环境氛围,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科学发展。
六、有利于专业知识素养的提高
“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 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 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教师的师德素养是教师素质的核心、灵魂。因此, 教师作为育人的主体, 首先要具有完善的人格, 要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上堪为师表, 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去影响学生。以人格影响人格, 以素质造就素质。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教师的师德素养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的教化作用, 人民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 努力完善自我,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肩负的是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的神圣使命, 我们必须树立伟大而高尚的理想, 努力做到“热爱教育、献身教育”,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摘要:审美能力, 是指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着审美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大学生个人审美能力的提高, 对大学生个人修养、文艺创造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审美能力,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秀.试论生态式艺术教育观关照下的大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 2011 (11) .
[2]徐素洁.浅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赤峰学院院报, 2011 (8) .
[3]欧阳路芊.浅谈当代大学生美学素质的培养[J].内江科技, 2012 (8) .
审美意义 篇5
摘 要
温庭筠是晚唐时期的1位著名诗人、词人。以女性为题材,描写女性世界,是温庭筠作品的重要内容。在他的作品中,几乎全部词(近710首),大部分乐府诗(约310首),1部分近体诗(约510首),都以此为主题,数量约占其全部作品总数的`3分之1。其笔下的女性具有美丽的容貌和情爱的痴迷两个基本特征,温庭筠透过女性的外貌、环境的烘托等修辞手法去刻画她们的内心世界,因而使这些女性形象本身具有了审美价值,同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具有了更进1步的社会意义。另外,温庭筠塑造女性形象的成功,对后代文学在描写女性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温庭筠;女性形象;类型;意义
ABSTRACT
Wen Tingyun is a famous poet who lives in late period of Tang. Take female as a topic, describe female world,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Wen Tingyuns work. In his opus, almost all phrases(near 70 pieces), the greatly part of mansion poem(about 30pieces), one part of modern-styles(about 50 pieces), all takes this as topic, the quantity has its all works to amount about of 1/3. The two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is female style in his writingwriting are all they have beautiful feature and the infatuated of the love , Wen Tingyun sets off by contrast through the females outward appearance,environment etc. The rhetoric skill depict their heart world, as a result make these images have to appreciate beauty value, reflected the then social system and peoples thought idea in the meantime, have further social meaning. Moreover, Wen Tingyun molds the success of the female image, producing profound influence in describing a female to the posterity literature.
探索咏萤诗的审美意义 篇6
萤火虫,属于鞘翅目萤科,是一种微型甲虫,因它尾部能放射萤光,所以又称之为萤火虫。萤火虫别名很多,有流萤、景天、熠燿、夜光,还有宵烛、夜照、耀夜等。萤火虫走进人们的生活,也就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我国历代都有歌咏萤火虫的诗歌。纵观这些诗篇,大致表现以下几方面的审美意义。
一.描写萤火虫,表达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
唐代诗人韦应物《玩萤火》写道:“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诗的大意是,时节变化,野草都衰老了,景物呈现秋天的色彩。萤火虫从明亮的月光下飞过,敛起了形迹,那是因为明月太亮,微弱的萤火被月光淹没了;它绕着竹林飞时,又出现了流动的光线,那是因为竹影暗淡,衬托出它的光亮。这首诗把萤火虫秋夜飞翔的情景描写得非常细腻,极其逼真,富于美感。
唐朝诗人李嘉祐《咏萤》写道:“映水光难定,凌虚体自轻。夜风吹不灭,秋露洗还明。向烛仍分焰,投书更有情。犹将流乱影,来此傍檐楹。”诗的大意是,在夜晚,萤火虫在水上飞舞,光点闪烁不定,在空中飞翔,身轻自如。夜风吹来,光亮不灭,秋露洗涤,仍旧明亮。向烛光飞来,送来光焰,伴人夜读,人放下书本休息,它更是有情,在楹檐间流连,给人美感。全诗形象地描写了萤火虫飞翔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它的喜爱之情。
唐朝诗人周繇《咏萤》写道:“熠熠与娟娟,池塘竹树边。乱飞同曳火,成聚却无烟。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旧曾书案上,频把作囊悬。”诗的大意是,萤火虫闪着光亮,在池塘竹树边飘动着,乱飞如同摇曳的火苗,聚在一起却没有生烟。小雨淋不灭它,轻风吹来更明亮,像要燃烧似的。古代曾把它装进口袋,悬在书桌上,照人读书。这首诗从不同角度描写了萤火虫美丽的形象,表现了诗人赞美的情绪。
唐代诗人李白《咏萤火》写道:“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诗的大意是,萤火虫像一盏小灯,雨水打不灭它,风吹过来,它更加明亮,如果飞上天空去,一定能在月亮边当一颗小星。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是想象,虚实结合,表现了萤火虫的美丽形象。
现代诗人胡适的《湖上》:“水上一个萤火/水里一个萤火/平排着/轻轻地/打我们的船边飞过/他们俩儿越飞越近/渐渐地并作了一个。”这首诗写水上飞着萤火虫,水里飞着萤火虫的影子。它们并排着移动,当水上的萤火虫沾到水面,两个便并作一个了。全诗通过对萤火虫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它的喜爱之情。
二.托物言志,通过写萤火虫,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
唐代诗人虞世南《咏萤火》写道:“的历流光小,飘摇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诗的大意是,细小的光亮飞动着,柔弱的翅膀在风中摇摆不定。它担心没有人认识自己,独自在黑暗的夜晚放射光明。诗人通过对萤火虫在黑暗放出光明的描写,托物言志,表现这样的哲理:尽管生命弱小,突出萤火的微不足道,也不能自暴自弃,而要在艰难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南朝诗人萧绎《咏萤》写道:“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诗的大意是,萤火虫本是和秋草并生在一起,如今在晚风中轻盈飞舞。飞到空中像星星陨落,飘拂到树枝上,好像开了花朵。落到屏帐上,疑似神火照耀,落在帘子上,好似夜明珠闪光。遇到你采集我的光彩,那我就不吝惜自己,献出自己的光热。诗歌的末两句卒章显志,表达了诗人只要遇到知己,就不惜贡献微弱力量的思想感情。
现代人寒香子的散文诗《萤火虫》写道——
大夜不只是掳走太阳,还将甜润的月亮,锁进乌云的牢笼;将眨眼的小星,囚进雾霭的监狱。
黑暗主宰人间,夜色粘稠得几乎凝成固体,窒息人间万类。青蛙儿不再打鼓,夜莺不再吟诗。
一豆萤火,飘一点诗意。时而将夜的黑衣襟,咬一个小洞;时而将夜的黑皮肤,划一道血痕。
虽然只是些小不点儿,却让窒闷的人们,呼到光明的气息,让绝望的人们,看到光明的希望。
黑夜法力无边。你将这儿咬个豁口,它便将这儿缝补;你将那儿划个伤口,它便将那儿修复。
然而,这些小斗士,就是不气馁。不是在这里跳跃生动的光点,就是在那里描画闪光的弧线。
太阳终于冲破黑暗的阻挠,君临天下,光复旧物。而那引来光明的使者,却悄然消隐了形迹。
这首诗通过对萤火虫勇斗黑暗的描写,托物言志,抒发了人类那种敢于向恶劣的环境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探索咏萤诗的审美意义 篇7
萤火虫, 属于鞘翅目萤科, 是一种微型甲虫, 因它尾部能放射萤光, 所以又称之为萤火虫。萤火虫别名很多, 有流萤、景天、熠燿、夜光, 还有宵烛、夜照、耀夜等。萤火虫走进人们的生活, 也就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我国历代都有歌咏萤火虫的诗歌。纵观这些诗篇, 大致表现以下几方面的审美意义。
一.描写萤火虫, 表达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
唐代诗人韦应物《玩萤火》写道:“时节变衰草, 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 绕竹光复流。”诗的大意是, 时节变化, 野草都衰老了, 景物呈现秋天的色彩。萤火虫从明亮的月光下飞过, 敛起了形迹, 那是因为明月太亮, 微弱的萤火被月光淹没了;它绕着竹林飞时, 又出现了流动的光线, 那是因为竹影暗淡, 衬托出它的光亮。这首诗把萤火虫秋夜飞翔的情景描写得非常细腻, 极其逼真, 富于美感。
唐朝诗人李嘉祐《咏萤》写道:“映水光难定, 凌虚体自轻。夜风吹不灭, 秋露洗还明。向烛仍分焰, 投书更有情。犹将流乱影, 来此傍檐楹。”诗的大意是, 在夜晚, 萤火虫在水上飞舞, 光点闪烁不定, 在空中飞翔, 身轻自如。夜风吹来, 光亮不灭, 秋露洗涤, 仍旧明亮。向烛光飞来, 送来光焰, 伴人夜读, 人放下书本休息, 它更是有情, 在楹檐间流连, 给人美感。全诗形象地描写了萤火虫飞翔的情景, 表现了诗人对它的喜爱之情。
唐朝诗人周繇《咏萤》写道:“熠熠与娟娟, 池塘竹树边。乱飞同曳火, 成聚却无烟。微雨洒不灭, 轻风吹欲燃。旧曾书案上, 频把作囊悬。”诗的大意是, 萤火虫闪着光亮, 在池塘竹树边飘动着, 乱飞如同摇曳的火苗, 聚在一起却没有生烟。小雨淋不灭它, 轻风吹来更明亮, 像要燃烧似的。古代曾把它装进口袋, 悬在书桌上, 照人读书。这首诗从不同角度描写了萤火虫美丽的形象, 表现了诗人赞美的情绪。
唐代诗人李白《咏萤火》写道:“雨打灯难灭, 风吹色更明。若飞天上去, 定作月边星。”诗的大意是, 萤火虫像一盏小灯, 雨水打不灭它, 风吹过来, 它更加明亮, 如果飞上天空去, 一定能在月亮边当一颗小星。前两句是实写, 后两句是想象, 虚实结合, 表现了萤火虫的美丽形象。
现代诗人胡适的《湖上》:“水上一个萤火/水里一个萤火/平排着/轻轻地/打我们的船边飞过/他们俩儿越飞越近/渐渐地并作了一个。”这首诗写水上飞着萤火虫, 水里飞着萤火虫的影子。它们并排着移动, 当水上的萤火虫沾到水面, 两个便并作一个了。全诗通过对萤火虫的描写, 表达了诗人对它的喜爱之情。
二.托物言志, 通过写萤火虫, 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
唐代诗人虞世南《咏萤火》写道:“的历流光小, 飘摇弱翅轻。恐畏无人识, 独自暗中明。”诗的大意是, 细小的光亮飞动着, 柔弱的翅膀在风中摇摆不定。它担心没有人认识自己, 独自在黑暗的夜晚放射光明。诗人通过对萤火虫在黑暗放出光明的描写, 托物言志, 表现这样的哲理:尽管生命弱小, 突出萤火的微不足道, 也不能自暴自弃, 而要在艰难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南朝诗人萧绎《咏萤》写道:“本将秋草并, 今与夕风轻。腾空类星陨, 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 帘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 不吝此生轻。”诗的大意是, 萤火虫本是和秋草并生在一起, 如今在晚风中轻盈飞舞。飞到空中像星星陨落, 飘拂到树枝上, 好像开了花朵。落到屏帐上, 疑似神火照耀, 落在帘子上, 好似夜明珠闪光。遇到你采集我的光彩, 那我就不吝惜自己, 献出自己的光热。诗歌的末两句卒章显志, 表达了诗人只要遇到知己, 就不惜贡献微弱力量的思想感情。
现代人寒香子的散文诗《萤火虫》写道——
大夜不只是掳走太阳, 还将甜润的月亮, 锁进乌云的牢笼;将眨眼的小星, 囚进雾霭的监狱。
黑暗主宰人间, 夜色粘稠得几乎凝成固体, 窒息人间万类。青蛙儿不再打鼓, 夜莺不再吟诗。
一豆萤火, 飘一点诗意。时而将夜的黑衣襟, 咬一个小洞;时而将夜的黑皮肤, 划一道血痕。
虽然只是些小不点儿, 却让窒闷的人们, 呼到光明的气息, 让绝望的人们, 看到光明的希望。
黑夜法力无边。你将这儿咬个豁口, 它便将这儿缝补;你将那儿划个伤口, 它便将那儿修复。
然而, 这些小斗士, 就是不气馁。不是在这里跳跃生动的光点, 就是在那里描画闪光的弧线。
太阳终于冲破黑暗的阻挠, 君临天下, 光复旧物。而那引来光明的使者, 却悄然消隐了形迹。
审美性对新闻摄影的意义 篇8
新闻摄影是以纪实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传递信息的主要目的,新闻摄影一般都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用来陈述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
二、新闻摄影的主要特征
新闻摄影有新闻性、真实性、形象性三个基本特征。在艺术摄影中可以通过想象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人和事,在新闻摄影中只能拍摄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事与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并不是所有的真人真事都值得去拍摄。
(一)新闻性。新闻价值决定拍摄内容,所谓新闻价值指的是社会对该新闻事实需要和关注的程度。在新闻传播规律中,还有对新鲜性、时效性等要素的要求。在具体拍摄时可以从事件的重要程度、事件对人们的接近程度、事件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等去判断和取舍。
(二)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手段,必须遵守这个原则,真实性还必须以摄影的纪实性为基础。正是这种功能使摄影进入新闻领域,充分发挥着自己的独特功能。
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具体内容包括:被拍事物必须真实,摄影照片中的人必须是事件的当事人,新闻摄影时间、空间、人物是三位一体的、新闻摄影作品的形象必须真实,文字说明必须准确。
(三)形象性。新闻照片是形象化的新闻,形象既要客观真实,又要生动,决定性瞬间的确定是新闻摄影形象性的重点。新闻性与真实性都要通过形象性来体现,形象性的基本特征就是瞬间性。
三、真实性与新闻摄影作品审美的关系
真实是新闻摄影的第一生命,偏离了真实,违背了真实,新闻摄影也就失去了它的根本意义。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新闻,坚持真实性是根本 , 同时也应注重追求新闻图片的艺术表现力,即新闻摄影的艺术性。
一副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但可以记录下新闻信息的事实,使人产生共鸣,并且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美的属性并非事物本身固有的,而是人对某一事物特征的判断与评价所赋予的特殊的形式性意义;也是人对自身中所体察到的某些感受和情感的一种表达。因此,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在不违背其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之外,可以尽量的注重其艺术性,保持灵活的头脑,增强创新意识,新闻摄影作品也将会更自由、更有深度更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审美的要求。
四、新闻摄影作品中的审美体现
既然审美是摄影的本质属性,那么摄影就不仅是摄影,是讲究美的艺术。特别是新闻摄影 , 应该是一门借助摄影器材真实再现客观世界的一门艺术。
(一)戏剧性的创作技巧。摄影师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的器材、暗房制作或是使用不同的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 , 使这种差别变得较小 , 也可以为了表达某种情绪而加大这种差别。拿这张照片来说 , 读者从中看到的一切 , 特别是被严重压暗的天空 , 有一种油画般的效果 , 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与现实世界有着很大的不同 , 令人印象深刻。新闻摄影的过程中不允许有过多的构思 , 往往需要通过即刻的直觉和快速记录的功能去发现和抓拍新闻发生的瞬间 , 这一瞬间很快就会过去 , 新闻图片就要把这一转即逝的瞬间凝固住 , 供人们认识、观察和思考 , 早一点和晚一点按快门能影响新闻图片不同的形象 , 甚至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含义。
(二)追求审美情趣。新闻图片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是拍摄者在客观存在的事实中经过思考 , 通过自己的方式美化了客观存在的实施 , 因此 , 它比现实中更加精炼、集中 ,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 追求审美情趣,是拍摄者提高摄影作品内涵的重要方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心愿。然而,美的自身既不是一种形状,也不是一种对象。一切都会在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中得以体验。新闻摄影审美理解,它涉及到摄影者的审美经验积累和相关的文化知识。用这些经验、知识,去理解和把握新闻事件实质。取得理解才能获得表现,这是一个不变的定律。
摘要: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的科学记录手段,对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图文报道。新闻摄影是一门瞬间的视觉艺术,它能够精确地把稍纵即逝的形象,迅速地固定下来,然后将新闻信息传递出去,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强调的是摄影与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在不违背其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之外,可以尽量的注重其艺术性,更有深度更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审美的要求。是新闻摄影和审美实践相关的东西。
舞蹈在印度电影中的审美意义 篇9
针对“印度电影歌舞”表象以及其所包含的审美内涵, 本文尝试着从印度舞蹈文化方面着手, 并结合审美的相关理论知识, 逐步解决印度舞蹈的现代传媒表现方式、关于“审美疲劳”现象的处置以及对于“和谐美”的追求等问题。由于研究印度电影舞蹈的相关资料较少, 本文无法做进一步的研究, 只能在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拓展, 借以抛砖引玉。
一、印度舞蹈的审美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印度舞蹈脱胎于印度宗教, 它是由宗教祭祀礼仪活动逐渐演变而来的。与此同时, 由于印度早期佛教、伊斯兰教、锡克教、婆罗门教以及后来的印度教在印度长期并存, 以至于印度舞蹈不断吸收不同宗教的祭祀礼仪形式, 最终使得舞蹈的表现形式、表现技巧更加丰富、多样。
从舞蹈的基本成分来看, 印度舞蹈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古典舞蹈、民间舞蹈与流行舞蹈。印度古典舞在发展的过程中深受印度教的影响, 以至于在它的表现形式中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 有学者将其看作是“雅文化的结晶”。民间舞蹈根植于印度土著文化, 是最能体现印度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 是印度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流行舞蹈在一定程度上是印度电影舞蹈的同名词, 它是在吸收西方音乐节奏、动作等并融合印度舞蹈传统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是一种“俗”文化的产物。
从电影观众的心理需求来分析, 古典舞蹈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外在的表现形式迎合了具有较高文化层次观众的观影心理需求, 这部分人希望通过观看电影了解印度文化, 并从中找到印度文化的本质内涵及其发展走向。民间舞蹈深受印度基层群众的喜欢, 再加上每场15卢比的电影票价, 使得看电影成为印度人的一种行为习惯, 电影亦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流行舞蹈由于其动作变化多样、整齐划一、动感十足等特征, 成为现代时尚青年喜欢与模仿的最佳视频教材。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看到, 印度舞蹈“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而与电影媒体的完美融合更使它“如虎添翼”, 不仅走进了印度的千家万户, 更是大量输出国外, 成为“政府间文化交流项目的最主要的文化使者”, 并拥有成千上万的固定观众群。
二、传统艺术的现代演绎
印度舞蹈作为一种传统艺术, 借助现代电影传媒技术传播的首要条件在于舞蹈中的娱乐因素、大众化因素以及审美特性在电影中完美的展现出来。
(一) 直觉娱乐性。审美直觉指的是直接感知事物的形态美, 是一种表象的、第一印象的心理把握。审美直觉强调形象的具体、对象的完整以及感官的愉悦。十九世纪末, 当印度电影首次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默片搬上屏幕的时候, 其最直接的考虑在于满足当时观众的娱乐观感, 因为早期电影只有画面、字幕而没有声音。印度舞蹈的直觉娱乐性正是在无声电影的环境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后期, 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 印度舞蹈更是如鱼得水, 将娱乐元素发挥到了极致。通常来说, 印度电影中的舞蹈在动感味十足、节奏明快的背景音乐烘托下, 在浪漫的故事情节设计中, 剧中各角色身着色彩华丽的民族服装, 整齐划一地舞动身姿, 气势恢宏, 气场十足, 具有较强的煽动性。从观众的角度来说, 印度电影俨然成为了一场歌舞音乐晚会, 音乐、节奏、动作、阵型、服装、道具等元素无不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使他们从视觉上就已经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轻松与愉悦之感。
(二) 情感迎合性。相对于审美直觉来说, 审美情感则更进一步, 它主要指的是对于事物形态美的体验以及由此做出的反映。不可否认, 印度舞蹈中的元素在电影传媒技术的帮助下被“过分放大”, 使其具有的人文内涵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更为具体, 更容易被观看者所捕捉到, 由此带来的电影剧情与观众情感的共鸣效应更为明显。印度舞蹈在表演技巧上讲究手、眼、心、意的有机组合、和谐统一, 由此来充分体现出舞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与心理需求。这些元素的随机组合可以编排成上百种、上千种的动作, 再加上眼神、面部表情的配合, 使得每一种动作都可以成为人思想情感、七情六欲的表达式。如果将印度舞蹈放置在露天的表演舞台, 则台下的观众可能会由于距离的问题而无法较为深刻的理解舞蹈本身所传递出的情感, 而仅仅只是跟着节拍或模仿或随意的扭动。但在电影中,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焦距, 拉近镜头, 为舞者的眼神或者是面部表情做特写。当女主角哀怨有眼神占据整个屏幕的时候, 我想肯定会引起观众的情感波动。
(三) 愉悦表象性。有人说, 审美即享受, 这种观点虽然偏面但具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可以将审美视为一种情感, 一种在追求生命力过程中所具有的喜悦与愉快的体验。对于印度电影舞蹈, 既有称赞与接受者, 也有批评与反对者。批评者认为印度电影编排老套、舞蹈部分偏多, 导致观众只要听见音乐声起, 便知道男女主人公要“起舞”了。这种“娱乐过度”是审美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如果从审美的角度出发, 则称之为“审美疲劳”。产生“娱乐过度”或者是“审美疲劳”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方面审美对象的变化规律已被审美者所熟知, 已不具有神秘性, 无法有效提起观者的兴趣;另一方面审美者停留在娱乐表象的时间过长, 而“及表不及里”的观影方式很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因此, 观看印度歌舞电影, 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充分领会它所代表的民族个性、民族情感以民族文化, 为情感所倾倒, 为气质所折服。
三、“审美疲劳”的理性处置
在印度电影中, 通常将舞蹈场面3个以上 , 并且每段歌舞时长不少于3分钟的影片称之为纯歌舞电影。根据笔者的统计, 一部标准的2.5-3小时的宝莱坞电影中, 平均每隔25-30分钟就会有一段歌舞场面。而照此标准计算的话, 则三小时的印度电影就会至少有6段歌舞场面出现。例如中国人熟知的印度电影《大篷车》的时长总共为160分钟, 歌舞场面占到了1/3强, 将近50多分钟。而除过片头音乐, 在正片中首次出现歌舞是在第21分钟时, 然后基本上是每过10分钟就会有歌舞场面出现。如此密集的编排, 一方面是该影片拍摄时间较早, 深受早期印度电影风格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该电影主要在印度国内影院播映, 迎合了印度国民的观影审美需求。
针对该影片, 我们做个假设:一是《大篷车》在中国国内播映一次;二是《大篷车》重复播映多次。从观众的角度出发, 当电影首次播映时, 一般都会被绚丽的歌舞场面所吸引, 此时的审美兴趣也是最高的。而当电影重复多次播映时, 观众的兴趣就会随着电影播放次数的增多而随之减弱, 而观众对于这种电影形式的兴趣也就会随之降低。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审美疲劳”。“审美疲劳”主要指的是“当刺激反复以同样的方式、强度和频率呈现的时候, 反应就开始变弱”。但与此同时, 与上述假设所得出结论恰恰相反的是, 根据相关权威数据统计, 印度每年出品900余部影片, 其中约有500部影片中有歌舞。印度人口的半数以上是印度电影的固定观众, 每年的上座率更是高达50亿人次。在南亚地区国家中更是拥有四千多万名固定观众。
假设结论与事实为何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我们认为印度电影在歌舞吸收与应用上具有“技术、编剧、情节设计上的理性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追求歌舞编排的多样性;二是适度压缩歌舞场面的时长; 三是实现了与剧情的巧妙融合。关于第一点, 印度舞者在编排歌舞时充分挖掘了印度歌舞所具有的多样性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了电影的构图画面、镜头的复合运动以及歌舞与电影结合所延伸的美。与此同时, 现代时尚元素的融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印度歌舞的审美层次。例如在影片乐曲制作与舞蹈编排上强调时尚感与国际化, 而在场景布置、镜头调度以及后期剪辑制作上较多的使用MTV风格, 迎合了当代青年的审美要求。印度歌舞电影的主题是电影, 其次才是歌舞。电影为印度民族歌舞艺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展现平台, 而歌舞则是印度电影的“特色产品”、“点睛之笔”。电影与歌舞, 谁主谁次, 谁主流谁辅助, 印度电影人应该有非常理性的认识。不管是《阿育王》, 还是《贫民窑里的百万富翁》, 相较之于《大篷车》, 其中的歌舞场面时长就压缩了很多, 使得电影在保留印度民族特色的同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印度电影在审美层面上的另一大改进在于“歌舞场面的出现与剧情发展的幅度是相一致的”。由上论述可知, 歌舞在电影中的主要作用在于气场地烘托与情感的精确表达。因此, 歌舞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出现应该是其不断追求的目标。《阿育王》是2001年出品的具有史诗化倾向的作品, 由桑托什·斯万执导。影片开头由壮观的战斗场面代替了以往绚丽的歌舞, 使人一下子就进入了阿育王不断争战、坎坷的一生。紧随其后的“暗杀、劝逃”情节的设置以及镜头的转换、飘忽不定让人紧张的喘不过气来。就在影片的第17分钟, 印度歌舞出现了。女主人公犹如“山中精灵”一般, 在蓝天、白云下, 在高山草甸中, 在森林树林间, 扭动身姿、翩翩起舞。尤其是瀑布、流水的运用, 使舞者的身姿更具灵动性, 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和谐之美”的追求
事物美的本质在于欣赏个体的主客观一致性。而审美的提高不仅能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良性发展, 而且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稳定与和谐。追求“和谐之美”是印度歌舞电影存在的根本基础, 同时也应成为它拔高层次、传播普世精神的价值取向。
(一) 平等相处, 和谐融洽。印度歌舞取材于宗教祭祀活动, 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当这种娱乐形式逐渐在民间传播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欢、接受的时候, 歌舞就成为了和谐关系、化解矛盾、定分制争的“润滑剂”。在印度电影中, 当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 往往总是以歌舞的形式来表现人的愤怒、激烈斗争, 开始时是两人或三人争锋相对的歌舞表演, 到最后就变成在场众人的集体表演。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弱化了矛盾斗争的残酷性, 而且还表达了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人与人之间本来的关系。《大篷车》中吉普赛人的热舞掩盖了隐藏着的重重杀机;吉普赛女郎、舞星妮莎因嫉生恨, 为了逼走苏妮塔, 使用的却是“不肯登台表演”的“伎俩”。《阿育王》中阿育王与山中女子的相遇也是以优美、动感的歌舞表演展开的, 这与中国武侠片中“不打不相识”的相遇场面截然不同。
(二) 消除等级, 和平共处。我们知道, 长久以来, 印度是以“种姓”来构建其社会体系的, 婆罗门在其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然后依次为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据统计,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种姓的人数约占印度总人数的10%, 首陀罗占45%, 其余为人数众多的“不可接触者”——哈里真。在现代社会, 印度虽然已经不承认种姓制度的合法性, 但作为一种封建残余, 它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种姓制度严重背离了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要求, 损害了社会低层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种背景下, 很多印度人都希望消除“种姓”制度的影响, 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大篷车》中地位低下的吉普赛人莫汉与孟买工厂主女儿苏妮塔经过一系列的磨难, 终于走到了一起, 而苏妮塔更是舍弃优裕的家庭, 跟随大蓬车过着欢快的流浪生活。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绚丽多姿的歌舞穿插、豪放粗犷的个性展示、情真意切的情感表达, 这一幕幕的画面最后都定格在了欢快的大篷车队伍上。
总之, 印度电影之所以拥有人数众多的观众, 除了剧情的巧妙设计以外, 歌舞片段也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上述分析论述,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印度歌舞电影由纯歌舞电影逐渐向“舞蹈理性”设置阶段发展, 促进了情节与歌舞的“波幅统一”;其次是印度歌舞是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基础的, 欣赏印度电影, 我们要善于从审美的直觉上升到审美的理性。
参考文献
[1]孙景琛.舞蹈艺术浅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7.
[2]张钧.印度婆罗多舞蹈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3]郭安甸, 高全军.“孟加拉新浪潮电影”的诞生——关于两位印度导演[J].《世界电影》, 2005, (2) .
[4]江东.印度舞蹈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5]周涌, 张希.亚洲电影分析[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
[6]孟梦.回眸中国影视舞蹈60年[J].舞蹈, 2009, (10) .
[7]闻慧莲.探究舞蹈电影的主题表现与叙事性[J].电影文学, 2009, (21) .
[8]陈萌.试论印度电影中的舞蹈[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报, 2010, (2) .
高中散文作品的诵读审美学习意义 篇10
一、基于诵读审美意义的范文选择
1.着眼人的文学素养和生活意趣的培养
阅读学生的散文,总觉得情感的抒发比较苍白。除了他们的文学素养不够以外,还有生活意趣的缺失。语文学习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学生常常对生活熟视无睹,如果缺少了对生活的观察、对生命的感悟,根本不可能有灵动的文字,因为文字的生命力和鲜活源于写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体察,对生命的感悟和创造。因此诵读的选文应该起到能够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真谛,体会生活情趣的作用。只有热爱生命,才会悉心观察生活,乐于表达真切的情感。当然要能生动地表达出来也离不开长期的文学阅读的滋养。朱自清之所以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就在于他的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生活的意趣,否则诸如“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初恋的处女的心”“温润的碧玉”这样描摹感受的文字是不可能诉之于笔端的。每个人对生命本质的理解是不同的,而朱自清作品中表达出的生活的情趣在于他对生命本质就是基于生命最为尽情的爱的那份执著和朴素。这也应该是通过对需要诵读的文本的审美鉴赏告诉学生的。
2.体现散文文本创作的精髓和作者的真情实感
散文的意境和线索是作品内在的情感的表达和外在形式的显现,因此,诵读要以促进对作品的理解为目标。好的散文讲究意境。王国维主张“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选择学生诵读的作品一定是情韵深刻而丰富的作品。指导学生诵读,只有让他们领略了散文作品的意境,才能抓住把握作品的格调和灵魂,读出作者的情感。而把握线索的意义,对阅读的深入和指导学生写作都非常重要。
3.发挥散文写作的“例子”和效能学习作用
从泛读的意义上看,散文的阅读篇目的选择可以是宽泛的,但从范文学习的意义上考量,必须是精要的,要具备“例子”的作用。从高中散文学习上看,宜选择遵循“形散神聚”创作原则的散文。
散文线索的探究意义。散文线索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找出线索、理解线索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莫怀戚的《散步》在亲情、生命、使命上对人们都会有启发,但从散文的主旨上看,把握“散步中对走大路还是小路的选择”的散文线索,才能理解作品的意旨,理解作者对担负责任、对敬爱长辈的看重,才能理解作品清新和谐画面中那种神圣和凝重。有些学生写“散文”之所以不像散文,就是缺乏散文线索。
散文意蕴的学习意义。散文的美,主要体现在意辞美上,散文的意境需要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审美的情趣和格调。好的散文语言无论作者是浓墨重彩还是白描,一定是精心描绘而又自然流露的结果,这样的语言如“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因此从阅读鉴赏和诵读指导的深层次要求上看,对散文语言的学习需要下工夫,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品味和朗读。
二、基于对作品审美意义理解的诵读教学设计
1.诵读法的选择
有研究表明,单纯的朗读和泛读能够在人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大量、反复的朗读和背诵促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无我状态,进入注意力专注的状态,无意识的回路被打开。这种生理机能的反应对灵感、直觉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都有好处。
诵读作为一种语文教学手段,是建立在读懂作品的基础上,能够准确、流畅地运用声音,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手段。较之小学生,高中生不太愿意朗读,往往采用默读法浏览课文。因此,要培养高中生的朗读习惯,需要选择适合运用诵读法的作品,精心指导掌握朗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诵读,要让他们明白朗读的真谛在于作品是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因此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受到冲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朗读的工夫是以读懂作品为前提的。其实,不是每一篇散文的学习都要朗读,如果仅把朗读作为让学生开口读一读课文,学生是懒于读的,了无趣味的,也不可能发挥朗读的效果。因此,在散文教学中一定要精心选择适合运用诵读法教学的课文,而且教学中,一定是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朗读。
2.诵读法的运用
诵读和审美鉴赏是不可分割的。朗读是一种技术,他需要停顿的表现、重音的处理、节奏的安排和语气的变换,是建立在对文本理解基础之上的技术掌握。反复锤炼的过程即是提高朗读技术和不断理解作品的过程,也是孰能成诵的过程,较之机械的重复,体现的是有意义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是掌握学法的收效。朗读也是一门艺术,朗读中对声、势、力、韵的驾驭,就是在把握作品精髓的基础上,能够科学地发声,将朗读者的感情完全投入到作品中,创造性地再现作者情感的过程。
师生运用朗读营造审美情境。首先教师范读是不可替代的。教师范读,是教师用朗读的方式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对作品理解的程度,具有直观性、现场性和感染性,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其次,高中学生的朗读指导侧重在对作品内涵的深层次的表达和对需要学习的散文技法的体悟。如果师生的朗读能显示散文的意蕴美,给人以听觉的愉悦、情感的感染,甚至美的享受,那么从文字到声音,从作者到读者,通过语言媒介,经过文学审美体验,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诵读是基于文本理解的个性化表达。新课标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因此,高中生的朗读应以学生的个体朗读为主,整齐划一的集体朗读意义不大。从对学生阅读鉴赏上要求,要把握主旨、揣摩文意,准确是关键。而对于诵读,应该是尊重原著基础上的再创作,按袁行霈所说“意境是作者主观意志情感与客观事物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散文创作本来就是作者面对客观世界,驰骋想象的主观的情感世界的表达,因此诵读者面对作者再现的情景交融的世界,必然也要联系到自己的想象和独特的感悟用声音艺术塑造作品,因此,诵读不但对鉴赏有帮助,是培养语言力的重要方法,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蒋荫楠, 严迪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76.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152.
[3]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89.
审美意义 篇11
音乐、美术等特长生因艺术专业的要求,他们对美的感悟能力要比普通学生更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对艺术特长生的语文教育的长远目标是培养学生较好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
由于特长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较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一优势,在语言的感悟上下功夫。语言的感悟有两个层面:直觉和分析。直觉是对语言的敏感性,具有迅速、不假思索的特点,良好的语言直觉(即语感)是语言能力强的表现。而诵读正是感悟语言的重要手段。
一、领略音韵美
透过诵读,学生可以领略音韵美。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句式错落,节奏分明;平仄相对,音韵和谐。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叙事抒情等不同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起承转合,在诵读时要注意把握。如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字句的读法并不限于一种模式,有五种读法,“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钟鸣/鼎食/之家”“抚∕凌云∕而自惜”“响鸣/彭蠡之滨”;七字句的读法有四种,“襟三江/而带五湖”“龙光/射/牛斗之墟”“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阎公/之雅望”。全文在追求字面对偶之外,音韵也大体相对,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间,平节和仄节相对。如此讲求音律,而又不“因形害意”,使得文章抑扬顿挫,回环往复,高歌低唱,急管繁弦,前呼后应,形成了音节铿锵、气韵流畅的特色,具有悦耳的音乐之美。
二、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诵读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阅读教学的重心应是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力和思考创造力,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高中时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幼年时期,求真向善是学生的深层心理需求,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是他们的特点。这一时期学生思想单纯,生活单调。他们正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亦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与熏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以读促悟,通过美读,领悟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所谓鉴赏,就是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和现实事物美的现象和本质的理解,掌握正确的鉴赏美的标准,提高审美兴趣和爱好,从而提高评判和欣赏美的能力。美是连结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是以形象和感情见长的,而审美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始终不脱离形象和感情的扣人心弦的教育。审美鉴赏是一种艺术认识活动,它始终伴随着活生生的形象和内心的情感反应。我们只有具备丰富的审美情感,才能看到文章中美的形象,感受到美的力量,认识美的本质。
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感悟,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者感情的委婉曲折,起伏跌宕,领悟语言的表现力、生命力。散文这种文学体裁,作者常常用委婉、含蓄、深沉的语言,表达深层的意境。对语言的审美感悟,是发掘散文含蓄、深邃、优美意境的不可忽略的方法。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其中,作者大量运用叠音词,绘景状物,使景物栩栩如生,带有绘画艺术的强烈直观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叠音词的运用不仅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叠字的运用可以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深刻品味它是如何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的。“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隐隐约约”的远山、“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密密地”挨、“静静地”泻、“重重”围住。这些叠字的运用,巧妙而诗意地表现出塘上月色和月下荷塘的特点。学生带着自己的领悟去感悟着作者的感悟,自然就能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与共鸣,做到“以美读美,以情品文”。
审美意义 篇12
茹志鹃善于描写有生活气息的、渗透着人情美的普通人, 着力挖掘普通劳动者的心灵美和精神美, 描绘人物曲折、微妙的感情变化, 展示人物思想发展历程。作者正是通过精心设计和挑选有着“象征纯洁与感情的百合花”的被子, 最终完成了对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歌颂。
“文学是人学”, 这是一个基本的文学母题, 人情、人性问题是文学创作中一个避绕不开的话题, 因为文学是写人, 是有作用于人的, 怎样看待人, 包括艺术的人和现实中的人, 始终是隐藏在文学深处的内在情结。所渭人性、人情问题, 在建国后十七年小说当中很少有人涉及, 几乎成了文学的禁区。今天我们研究茹志鹃, 重读《百合花》, 用文学史的眼光来考察它、挖掘它, 是有历史意义的。《百合花》正是基于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叛逆”, 当我们重新放眼于十七年文学, 就会发现它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首先, 它促进了当时文学创作题材的多元化, 《百合花》的创作游离于主流意识形态之外, 成为当时作品中的另类追求, 它的出现是对文学主潮流的一种背离。尽管作者选择的背景是解放战争, 也以战争为推动力, 但是作家真正要表达的却是人性美与人情美, 战争只不过是它的合理外壳。战争以二元对立的形式表现出来, 敌我、胜败、得失等等。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所以, 对立的解决属于政治的课题。同时战争也给了人性在剧烈的冲突中展现千姿百态的舞台, 勇敢与怯懦, 善良与邪恶, 诚实与虚伪, 自私与高尚。它放弃了一元结构模式, 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美与善为旨归, 放弃了政治情感的维度, 将情感寄托于平常的生活, 淡化情节, 创作出细节的新天地。它以特有的形式拓展了十七年小说的阈限, 使文学呈现出多样化。
其次, 是个体话语对中心话语的解构, 成为独特的“这一个”。十七年文学时期, 主潮文学是集体话语, 是霸权话语, 个体话语的生存处于尬尴的境地。而茹志鹏却发出了别样的声音, 当建国后大部分作家否定自我、丧失个性时, 茹志娟则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文学自觉。文学不论是载道, 还是言志, 都应该表现作家的真情实感。但是政治对文学的干预, 使文学创作成为一种集体行为, 不但没有达到文学发展的最初目标, 反而走向了它的负面。茹志鹃没有丧失作家自我, 没有放弃艺术创作的本来规律, 因而表现了《百合花》独特的审美世界, 体现了艺术的回归。与大部分作家追求不平凡的事业和大动荡的时代相比, 茹志鹃更注重个人身边事物, 细密的情感波澜和心灵感受, 《百合花》写战争中发生的事情, 却把战争作为背景推到远处, 并不直接写战争的残酷, 当战争的硝烟散尽之时, 只剩下真挚美好的人情弥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