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美

2024-07-18

作文审美(精选12篇)

作文审美 篇1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 育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彰显出巨大感召力。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课程基本特点的语文学科进行着“凤凰涅槃”式的自新。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核心内容, 一直被强调被关注, 却一直未能走出困境;作为语文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美育存在着“忽视美育”“误解美育”等问题。作文教学审美化是新课改中高中作文教学的自新与发展之路。

教育是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遵循着实践创造的一般规律即“美的规律”。实践活动本身和实践产品都是“善的目的性”与“真的规律性”的高度统一。

现在, 让我们对照“美的规律”来审视思考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真” (合规律性) 的缺失

(一) 作文教学策略的失当

现今高中作文教学大多是封闭式教学, 着眼于应试, 将教学空间完全限定在课堂上。其弊端如下:

1. 选材面窄, 缺少丰富的内容

首先, 封闭的课堂局限了教学思维。教师对学生生活的了解往往是表象的, 很难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教师在自以为熟知的学生生活里寻找作文训练的材料, 在教学中大多作概念化的指导, 提一般性的要求。其次, 狭窄的内容空间, 使学生在单调、乏味的重复感受中对写作文心生厌倦。

2. 闭门造车, 缺乏体验的过程

作文教学应遵循“物”→“意”→“言”的规律。现今的高中作文教学往往停滞在“言” (“写”) 这一步。缺少前两步, 学生的作文便成了无米之炊。其危害有二:一是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与热情;二是学生对写作活动缺少体验与认知。

3. 过程简略, 缺乏创新的灵感

现今的高中作文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介绍范文或写作知识, 通过练习, 进行模仿以求消化。教学过程基本是演绎写作知识, 是简单的由知识向演绎技能的迁移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 主要是认同并接受。在这样的作文心理支配下, 学生的思维不能求异, 又何谈创新?但是, 写作的价值与亮点正是创新!

(二) 作文教学程序的失策

顾黄初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讲话》中指出:作文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的根本原因在于作文教学的程序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严重地不一致。

从宏观方面看, 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首先必须在认识和经验上有必要的、足够的准备。没有这种蕴蓄, 或者虽有某些蕴蓄而不足以构成文章充实的内容, 就谈不到提笔写文章。现今的作文教学在“认识和经验”上着力很不够, 抓了“流”而忘了“源”, 作文课常常是“临渴而掘井”。这是教学程序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脱节造成的结果。

从微观方面看, 在生活和工作中, 一篇文章的完成总得经历构思、谋篇、布局、起草、修改等一系列过程。在动笔以前, 要想, 在想的过程中使未来的文章有个大致的轮廓;在动笔以后, 要想, 在想的过程中使预拟的表达内容更具条理、更丰富充实;在完成初稿以后, 要再想, 在想的过程中发现疏漏错失, 随时予以改正, 必要时还得作些润饰。而现今的作文教学, 实际上只抓了“起草”这一环;起草以前的构思谋篇, 起草以后的修改润饰, 都没有让学生受到真正的训练。这是教学程序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不一致的又一突出表现。

顾先生引用叶老的话说, 要让学生学会写文章, “就得引导他们在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等方面下工夫, 不断地练习, 养成良好的习惯”;而现今的作文教学, 却把前后两头的指导和练习都放弃 (或几乎放弃) 了。这是“半截子训练”, 而不是“全程训练”。

(三) 作文教学评价的失衡

由于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了极大比重, 其评分的误差一直是语文教学评价手段在科学化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由于影响作文评分误差的原因除了阅卷老师的素质水平之外, 还有位置效应、思维定势、风格偏爱、第一印象、光环效应、情绪心境等等因素, 评分的标准化被科学主义者认为是作文批改科学化的唯一道路。教师只要根据标准, 就能最大限度地排除在批改作文时的主观因素。这种看起来科学、准确的指标体系在实际中却无法真正解决作文评价中存在的误差问题。标准化的作文评价方式和高中作文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相容的失衡问题, 它忽视了语文的综合性而突出了知识的分解;忽视了语言的模糊性而过分强调精密性;忽视了学生的独创性而迷信答案的标准化和客观性。在教学实践中推行标准化的评价方式, 只能使语文学科离语文本真越来越远。

二.“善” (合目的性) 的缺失

(一) 作文教学目标的错位

写作, 这种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出现, 主要是因为社会生活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便产生了学习写作的需求, 也就有了写作教学。目标错位的作文教学弊端甚多,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学生缺乏读者 (“表达与交流”的对象) 意识。

作文教学应让学生懂得:写作文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是为了读者而写作 (当然在为读者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审美的创造的愉悦, 但这决不是写作的最终目的) 。作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这种写作时的读者意识。学生作文的读者只有语文老师和同学, 久而久之, 学生便在头脑中形成这样的观念:写作文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这种表达能力, 由特定的读者———语文老师来评定, 最终忽视了写作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多的读者。其实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只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已。语文教师只有建立起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 学生才会自觉地有效地写作。

(二) 作文教学行为的短视

许多学校在作文教学行为上存在“短视”问题, 这与作文教学的本质目的相背离。作文教学行为短视的背后是不可忽视的现实矛盾:

1. 教学制度的短期化与作文教学的长期性相矛盾, 造成教学行为的短视

作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对学生实施作文指导时不能速成, 只有施加长期的系统的影响, 才能让学生在相对稳定的教学氛围里逐渐提高。现行高中教学, 一般情况下, 高一升高二分文理科, 有些地区高二升高三分班又进一步细化。即便不分科, 为了所谓的公正性, 学年开学初, 也要将原来的班级打乱重新派位。教师即便“跟班”, 面对的已不是原班学生。这样一来, 一个教师对整个班级学生进行系统作文教学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 学生往往刚适应了前任教师, 又不得不转投“他门”, 去适应另一种风格的教学。教师在教学成绩评比的压力下, 也只得违背作文教学的规律, 把本应长期的系统的作文教学过程变成短期行为。

2. 考试命题的单一化与作文教学的系统性相矛盾, 造成教学行为的短视

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应该是系统的循序渐进的。事实上, 曾经由于连续多年的高考作文都以话题的形式出现, 中考及各种作文考试也都迅速与高考接轨, 一时“话题作文漫天飞”, 偶尔出现一次命题作文或限文体作文, 则被视为“逆潮流而动”。许多高中生坦言, 初二就开始接受话题作文训练, 文体以最易写的记叙文为主, 议论文很少或根本没涉及, 更遑论其他文体。江苏省第八届高中生作文大赛决赛选手面对议论文写作极不适应的事实可为明证。反思目前高校毕业生论文屡见不鲜的抄袭现象, 究其根源, 高中阶段议论文体写作训练的缺乏应是一个重要原因。

3. 考试评分的随意性与作文教学的艰苦性相矛盾, 造成教学行为的短视

作文教学周期长, 训练过程较艰苦, 按理说“付出总有回报”, 但是作文考试的评分事实却一次次打击了许许多多的写作爱好者。许多平时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在高考中只能得到中等甚至偏下的分数;许多在高考中拿高分甚至满分的考生, 其平时作文水平往往不是最高的。考试成绩与平时作文成绩的“倒挂”现象相当普遍。不少参与高考作文评卷的语文名师频频爆出批阅一篇作文用时53秒甚至更少这样的消息, 让人不禁心里没底。高考阅卷尚如此, 通常考试阅卷可想而知。高速批阅直接导致作文评分的随意性。下手重了, 怕委屈了考生;下手轻了, 怕不能很好地执行阅卷标准, 只好往中间分数靠拢。作文评分的随意性还表现在阅卷者的风格倾向上, 不少阅卷者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正中己意的高高“举起”, 不合己意的重重“摔下”。这种评分常导致两种结果:一是教师教学战略转移, 因为作文训练“吃力不讨好”;二是作文教学片面强调外在“包装”, 搞“形象工程”。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

[2].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2月。

[3].张中原、徐林祥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

[4].陈建翔著:《教育美学思想录》,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

[5].王乃森、徐林祥主编:《顾黄初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8月。

[6].顾黄初著:《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讲话》, 开明出版社, 1994年7月。

作文审美 篇2

我听这些觉得可笑而又可悲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国家要求我们新一代青年人要注重身心健康,把体育放在首要地位,为国家未来栋梁之柱奠定基础。

我们听这些以后更不是应该更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更不是应该向上进取吗?

现在倒好我们变得不思进取,庸赖觉得注重身心健康,注重体育跟我们无关似的把一个错误的“审美”当成对的盲目跟风。

盲目的信一些不正规的减肥广告,为了减肥不吃不喝,吃一些有副作用的药物,甚至逼自己催吐好几次,为了变美不惜在自己的脸上动刀……

在我看来,我们向往没虽然是好的,可是我们也应该学会思考我们是不是永健康,科学的方法变美。

说起“审美”我觉得在这个世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穿起自己的白色战袍跟死神争夺一个个宝贵的`生命,它们不顾自己的家,自己的安稳,舍弃小家,保护大家,他们是美丽的。

在我眼中他们每举每动,每一个在防护服下伤痕累累时微笑的笑容是美丽的,他们的美是没有经过包装、没有滤镜的真正的美。

说起“审美”还有那些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的一个个选手,他们在赛场上的从容淡定,认真,威风是美丽的。还有一位全人类的先驱者;袁隆平,他是人类的造福者。如果没有他,如今我们很有可能不知道什么叫水稻,很有可能像其他国家的人民一样,吃不上热乎乎的饭。因为有袁隆平爷爷他以那瘦削而又结实的身躯,在田里耕作,进行科学研究解决了许多地方面临的饥荒问题。

这位袁隆平爷爷是最美的不,是像袁隆平爷爷那样全体劳动者是美丽的。

他们的美是真正的没有加添加剂的美。所以我们青年一代应该抛开那所谓的“美”应该向这样正能量、真正的美者去学习,去领悟他们的美体现在哪里?

打造审美语境,构建作文生态 篇3

一、大题小做,层层深入

语文教学中,阅读有按主题分类、按文体分类等体系,写作却缺乏自成体系的课程,作文课常常因为内容宽泛而陷于大投入、低收益的尴尬处境,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作文教学应目标明确且使学生确实有理可循有法可依,形成良性的作文生态。

一堂课不可能让学生实现作文的突飞猛进,却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对语文的审美追求。许老师设定的教学内容入口很小,只是论证方法中的一种——比喻论证。大题目从小处做起,反而容易集中。

在目标设定中,许老师紧紧围绕“比喻论证”这一中心,从特点、效果、不同类型、运用的注意点等各个层面来巧妙组织教学,就像一篇精美的散文,材料丰富而中心明确集中,形散而神不散。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许老师设计了四重“升格”。我们熟知作文要“反复修改”,但一堂课很难体现出这一点。在有限的教学时空里,许老师竟然构想出四重“升格”!从阅读到写作,从已知到未知,从积累到创造,从个体到小组,从生生交流到师生互动,层次感相当丰富。

尤其是教师习作的修改讨论,许老师从紧扣教材的比喻入手强调整体式的喻证,再到丰富这个整体式的喻证,进一步丰富整体喻证的层次感,然后又从形象性、深刻性上进一步升格,增加对立面以突出思辨性等等,大题小做,小中见大,让人叹服这“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功力。

二、在活动中提升语用能力

作文教学如果重点讲理论,容易死气沉沉;如果重点讲例子,容易缓慢低效。要能体现出作文的生命力,合理安排活动是个好办法,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现场,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状态下提升对写作的审美追求。

1.全程设计活动。课前的师生互动中,许老师引导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经典比喻论证,调动了所有学生的语文细胞。十分钟的见面很短,互动也很有限,但是写下来就延长了师生的交流。教师对学生提供的材料的深入阅读和分类整理,既是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也是对次日上课的最好铺垫,可以自然而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课堂上重要活动之一是经典喻证荐读。这里学生的写、读和说都很重要,学生在选读中感受喻证之美,教师精选精评具有很好的启发性。例如:

我认为,和前面两段文字相比,这段文字的比喻论证变得丰富起来了(板书“丰富”)。首先,用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欣赏音乐的耳朵来说感受幸福的心灵需要训练的理。其次,将陪伴在我们身边的幸福比作我们正在乘坐的金马车,可是,生活中太多的人,因为着意于远在天边的玫瑰园,而忽略了盛开在窗前的玫瑰花。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幸福之中而不自知。幸福是一种能力,它需要训练进而能够更好地获得。

还有一位同学,不但将目光投向教材,而且说到了很多的经典。(投影)

这些精当的点评突出了不同角度,在启发中引导学生关注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既能欣赏,又有感悟,学到了规律和方法。同时,也使整体活动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连贯、浑然一体。

2.全员参与活动。活动环节最忌“一两个真人秀,其他人无事忙”。表面上很好看,其实闲置了多数人的视觉、听觉和思维。而且如果部分学生“思想缺席”,会给课堂组织带来一定的困扰,某种程度上当然削弱了课堂效果。

许老师非常注意点面结合,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组织课堂活动时从容不迫:

下面,我们分组进行创作研讨,大家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就这一话题写一段比喻论证的文字。第二件事,分享,请主动阅读组内每个成员所写的稿子,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修改的建议。第三件事,推荐。选出组中最好的文字大家共同完善,并请组内书法最好的同学,将完善的成果写在纸卡上,之后借助实物投影为大家展示。

写是全员参加,阅读和分享也是,提出修改意见则有主次,推荐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突出了重点,“大家共同完善”并“请组内书法最好的同学”写成果,又增强了团队意识。这里我们还注意到许老师始终不忘营造审美语境,推选出的成果要完善,展示时书法要漂亮。这样的语文课才会给人真切的美感!

3.活动具有不同层次。撇开学生不同层次的活动不说,教师下水作文是教学中最具有感染力的。教师习作的分层次评改活动设计令人叹服,每一个修改的侧重点都是教师引领着学生去推敲,去发现,去进行深度的审美追求。

正像许老师课堂收尾陈述的一样,在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一个“一遍遍锤炼、完善自己文字的过程”,不断地寻找、选择、推敲。在喻证写作活动环节中,一个学生说完美犹如“无底洞的洞底”,永难企及,却让人永难停止。课堂的魅力也是如此吧。

三、教学语言亲切有味而不乏机智

好的语文老师都是特别讲究教学语言的。亲切有味的语言本身就能营造一种具有审美感染力的语境,使学生“如沐春风”;加上教师的课堂机智,更能够优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走入审美语境。

借班上课的教学比赛中,语言亲切有味本身就是一种机智,因为授课老师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缩短师生距离,调动课堂。许老师的开场导入是这样的:

今天早上,我再次回顾了大家写在纸卡上的经典的比喻论证,我沉浸在这些比喻论证所陈说、论证的哲理之中,久久走不出来。

戏剧化的是,宾馆的写字台上放着一本《名言有毒》,我是在大家所推荐的比喻论证所论述的哲理之中幸福地“中毒”了。有位同学推荐了爱默生运用比喻论证说理的格言:“快乐好比香水,你不可能把它泼到别人身上而自己不沾染一些。”那么,大家把这样浓郁的幸福感泼洒给我的同时,你们是不是也感受到了一些幸福呢?

许老师巧妙地借《名言有毒》一书,运用“幸福的中毒”这一比喻,描绘了自己沉浸在学生推荐的比喻论证中的情景,这信手拈来的巧妙比喻又极具现场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奋情绪,不仅化解了师生间的隔膜,而且迅速营造出师生互动的课堂“生态”。

好的教学语言是没有刻意为之的痕迹却能够体现出教者的匠心的——

师:给大家说说推荐的原因吧。

生:这段话谈幸福,很贴近生活。用金马车来谈,强调人们在幸福面前常常忽略幸福的存在,很贴切。

师:“贴切”现在成为了大家回答问题的一个核心词,这段比喻论证的确很贴切。

这段实录教者反复强调了“贴切”一词,看似漫不经心,却轻松地将要突出强调的要点“种”到了学生的心田里。

课堂语言的机智还体现在能够敏锐地捕捉问题,并巧妙地通过精当的点评将问题化为契机,丰富和深化课堂“生态”环境。如:

不过我还需要提醒大家。我们提交上来的卡片中,有三个同学所写的不是比喻论证,而是论证过程中用到了比喻修辞。二者很不一样,比喻和比喻论证就如同孪生姐妹,比喻论证是比喻作为论据存在,它要证明自己的本体,也就是你的观点。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误将论证过程中的比喻修辞当做比喻论证。

这里涉及比喻的修辞效用和论证效用。这段教学语言可谓非常精当,既指出问题,又就问题谈及比较,突出两种不同用法的不同目的,在比较中丰富和完善,却又并不宕开过多,避免冲淡主题。

在评改自己的下水习作时,许老师启发学生从老师的习作中找不足,课前教师预设大概是在“丰富”上进行升格,而学生则提出“日光长在并不完美”,许老师以“你在质疑我这段文字中的逻辑关系”完成了“无缝对接”,并且机智地指出比喻论证常带有作者“自我认知的色彩”,巧妙化解“逻辑不严密”的不足,并顺势指出喻证和其他论证方法结合使用会更有说服力。

由此我们更可以看到许老师的课堂教学智慧,课前的构思和准备已经显示出排兵布阵的匠心,教学过程中无论学生的思维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她都能巧妙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营造出主题突出的审美语境,带领学生在一个自然而生动的充满活力的作文情境中畅游。在这个和谐而有生命力的作文生态环境中,师生是平等的、亲切的,思想和语言是流动的、有光泽的。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校长)

作文教学中的审美实践 篇4

一、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美的世界

中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处于一个不稳定阶段, 他们的审美指向不确定, 审美情趣比较肤浅也容易游离, 老师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我对学生说:不是不能写丑, 甚至审美中就包含着审丑, 但我们还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写作目的。你到底要让人们感受到些什么?我坚持引导学生往“进步、健康、高尚”的路上走。以“真善美”为作文教学审美的基础, 实际上是坚持了“教书育人”的原则。

我总是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发现、感受美的世界, 并且鼓励他们把这些美写下来, 用这些美打动自己, 用这些美叩动读者的心。为了让学生写出景物的美, 我常常给学生诵读一些好文章, 自己也动手写了不少。但光看别人的或听我的是远远不够的, 我更多地是采用“写出画面感”的方法去训练学生。我在对学生写作前指导时这样说———对同一个事物, 因为观察目的或观察角度的不同, 我们得到的观察结果也会是不同的。比如观察天空, 早晨、中午、黄昏和深夜, 差别是很大的。即使同样在早晨, 或朝霞满天, 或大雾弥漫, 或细雨绵绵, 或阴霾沉沉, 总是有差别的。难怪有人说“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太阳只有一个, 为什么“每一天”又都是“新的”呢?这个“新”, 指的就是变化。我们应该多多地观察, 记住不同, 甚至学会辨别细微的差别。这样, 作文才可能有所提高。只有感受到新的, 感受到真的, 感受到美的, 你才能有东西可写。

二、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美的构造

对初步掌握了写作基础的学生, 我接着进行“美的构造”的训练。审美教育的结构论告诉我们:无论是动态的美, 还是静态的美, 要把它们表现出来, 除了语言之外, 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结构。我总认为,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功利性太强。为了“稳妥地”取得高分, 许多学生, 甚至老师都采用“套”范文的方法, 去应付考试中的命题作文。久而久之, 老师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八股, 学生亦失去了开动自己脑筋创新构思的兴趣。我曾遇到过一位学生, 他一年中将一篇“同表哥在海滩上玩小螃蟹”的文章写了4次!写人的文章用这篇, 记事的文章也用这篇, 只换题目不换内容。你想这样的文章还能给自己, 还能给读者带来多少美感呢?更别说让人感动了。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我一方面规定凡是已经写过的素材, 在无法提高, 无法写出新意的情况下, 不许重复写, 更不允许将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 否则均判不及格;另一方面, 我则在教会学生观察描写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在文章的结构上多花功夫。我告诉学生:“同样的黄砂、石子、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 为什么却能造出金碧辉煌的殿堂、小桥流水的楼阁等许多不同样子的建筑呢?这就是结构在起作用!我们不要机械地去死搬别人现成的语句, 而要重视文章的结构, 即使自己手头的材料不够造“殿堂”, 也可以造个“楼阁”的。就是造个漂亮舒适的小亭子, 也比千篇一律的火柴盒式的旧公房要好十倍百倍。”

我还要求写作时多用一些修辞手法, 尤其是提倡使用排比和反复。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我还多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扩句训练。修辞手法的运用, 尽管看上去似乎仍旧是语言的问题, 而实际上一定修辞手法的使用, 有效地充实完善了文章的结构, 会给文章增色不少的。

三、作文教学要让学生领悟美的情理

作文教学中的审美实践, 不能只局限在美的描绘和美的构造上面。我认为:对美的感受, 还必须进一步提高到让学生领悟美的情感、美的哲理上去。这样, 学生才能从写作过程中有所获得。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功能, 也许在这一点上是表现最强烈、最具体的。我曾经教过一个比较内向的男孩, 初到我“麾下”成绩也并不怎么好, 但他有默默地细心观察一些生活现象的长处。我抓住这一点, 时常引导、鼓励他把观察的感受写下来。我要求他“不仅仅看事物的表象, 也不只是为了写人而写人, 为了记事而记事, 要联系自己的生活, 想得更加深远广阔一些, 给自己的文章注入情和理, 一定要让别人读了你的文章后有点心动”。这个男孩按照我的要求努力地去做了, 文章越写越多, 越写越好, 单是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 他就在各种报刊上连续发表了8篇习作。其中《生活给我的启示》通过描写一只瘸腿癞蛤蟆穿越马路的精彩片段, 告诉自己应该如何面对现实去勇敢奋斗。文章中蕴涵的哲理甚至深深地打动了许多老师的心。文章的感情不是用几个“啊”一类的叹词就能生出来的。我告诉学生:文章的情也好, 理也好, 都要自然流露, 有时不必点破, 不需明说, 让情理藏在字里行间, 让读者自己去发现, 自己去感受, 自己去领悟, 那才是最好的。

审美修养作文 篇5

这些学子这么做是因为无法忍受身着日本和服的人,他们拥有强烈的爱国心,正因为这强烈的爱国心,他们对日本人、日本的事物充满了仇视的心理,所以才使这件令人不愉快的事发生了。但我想说他们的爱国心是狭隘的,他们以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来看待外来的一切事物,从而忽视了一些真正美的东西。那对母女没有想太多,她们只是觉得和服好看,她们以一种最纯真的审美态度来看待事物但却被一些带着有色眼镜的学子误读了。这不得不让我感到我们审美价值观的落后。

审美应该是没有国界的。一件事物,只要我们认为它美,不管它是来自哪个地方,哪个国家,我们就应该认同它的美。对于这个国家,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有对他不同的看法,或好或坏,但我们审美的眼睛应该是纯真无瑕的,这样我们的视野才不会被我们内心的偏见所遮蔽。

在审美观上我们的邻国日本比我们做得好得多。很多调查表明日本人对中国没有什么太多好感,倒是有很多偏见。但他们却并不因此而抛弃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他们的公务员考试汉文化是必考内容,许多人士因为能引用一些汉文化的典故而自豪。日本人不会因为对中国心存偏见就对自己认为中国美好的东西置之不理,反观中国这些有着狭隘爱国之心的`学子,仅仅因为和服之美来自日本就愤怒不已,我不得不感到中国人该冷静冷静,去掉眼中的偏见,使我们眼中的事物真正美起来。

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6

审美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的特点:一是情感性。学生进入小学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阅历的增加,情感不断趋向稳定,情感的内容更加丰富。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对各种人、事、物、景等欣赏,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从而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二是形象性。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形的,审美教育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只有通过事物的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作用于人,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三是愉悦性。美是人类的最高精神境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一旦引起审美主体情感上的共鸣就能赏其心、悦其目、陶其情。四是阶级性。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等都属于主观范畴的东西。对于审美情趣的高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标准。审美教育必须引导和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阶级的观点、民族的观点来分析看待问题,使他们牢固地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抵制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审美教育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审美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文教学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对社会中的人、事、物、自然中的自然景观的观察、感知描写、判断的能力。以往我们只注重强制性的“他育”而忽视了通过形象激情、顺情、寓乐的“自育”。到了作文课,题目一规定,要求如何如何写。学生面对规定的题目,即使没有素材,也要凭空捏造,然后勉强应付,这种被迫完成的文章,纯属空中楼阁,不但矫揉造作,而且言之无物,学生本人痛苦难言,久而久之自然丧失写作欲望。爱因斯坦说得好:“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我想即使是一头健康猛兽,当它不饿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也会使它丧失其贪吃的习性的。而审美教育有别于一般教育的强制性,通过审美教育能够使人心甘情愿地接受美的教育,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一个人只有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才能自觉地去领略祖国建设的壮丽风彩,感受时代特色,领悟人生的真谛。美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且无可取代的作用。

三、作文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作法

1.激情。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既然美到处都存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在万木竞绿、百花盛开的春天,我们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花春树、感知春光春风、体验春播春种。在观察中,强调一个”细“字。观察不细,大而化之,掉以轻心,写作之际,就会常常让细节”窘住“,所以,老舍先生要求我们:”写东西,要观察,要总结,要思考。如果你观察得不对,或者观察得太少,没有深刻的印象,抓不住一个清楚的形象,不要硬写,你须回去再看,直到看清了这个人,这风景,这事物,回来能用八个字、十个字或二十个字,一写就极精彩。到这时,就差不多了“。可见,看”清“了,才能激发肭内心的审美情感,才能写精彩。在体验中,强调一个”深“字。体验就是用全部身心去”感受“。为什么有些同学和别人一样生活在校园,和别人一起参观、游览、调查,别人能写出”言之有物“,真挚感人的文章,他却依然感到”写不出“或”没的写“呢,关键在于不善体验。客观的事物现象,周围的人物景观;入耳、入目,但不入”心“。一方面,缺乏体验,感受隔膜肤浅,无法洞见事物背后的深刻内涵,难以领悟生活真谛,无法激发寫作激情,形成不了内在冲动。另一方面,缺乏体验,观察的见闻没有经过主体心灵的咀嚼和消化,写出的只能是”浮“的生活表层。可见,对人、事、物、景体验的深,才能写出融人自己审美观点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作品。

2.引情。情已具,如何把学生的情感引发出来?第一是回答是什么,第二想看到的、感觉到的、体验到的像什么。这两步是建立在细观察、深体验基础上的,有了细观察、深体验,写起来自然会呼之欲出,不召自来。

作文教学中审美能力提高的途径 篇7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同埋在地下的金子,只有执着挖掘的人才能采掘到它。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去深入生活,挖掘出美来。而观察能力的养成是学生发现美、挖掘美的前提。观察对写作来说尤其重要,它是学生搜集素材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必备条件。中学生要学会观察自然、观察社会。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能够透过平凡的表象感知其内在美。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出美,给学生以宽松的心情和开阔的视野,让他们到风景优美的地方感受美,到纯真可爱的孩童中寻找美,到充满温情的家庭中品味美,让他们在生活中获得深切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两方面的观察:一方面引导学生多注意身边的人和事,在生活中有一些平凡的人或事,它不像鹤立鸡群那样让人一眼就看出它的高和美来,如不留意观察,就会一闪而过。我校有位寝室管理员焦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学生因为他要求严格而心存反感,我就特意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他每天的工作生活。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他特别爱管“闲事”:乱扔垃圾要管,损坏花木要管,学生闹纠纷也要管……他简直是一个爱管“闲事”的倔老头。在观察中,学生逐渐认识到在他平凡的外表下、平常的工作中所蕴藏的可贵的敬业精神,发现他爱校如家的强烈责任感,感受到人格的美。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中,学生明白了确实“美是生活”,只要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体验,生活中的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另一方面,我根据作文需要带着学生走出校园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每逢阳春三月,我都带着学生到白河边春游,让学生捕捉自然之美:色彩斑斓的野花,蔚蓝深邃的天空,碧波荡漾的河水……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的感触,得到愉悦,发现美、感受美,披美入文。因此,我们说,教会学生观察是提高学生作文审美能力的最基本途径。

二、巧妙点拨,在阅读中感受美

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融入作家审美感受的结晶。作品中生动鲜明的形象、真挚美好的感情、丰富奇特的想像以及篇章结构的匀称美、语言的凝练美,都是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丰富源泉。抓住阅读这个环节,注意这方面的适当点拨,审美感受便会自然流向学生心田,融入他们的血液。朱自清先生的《春》语言优美,有的运用修辞,有的用词精当,教师可让学生找出运用修辞的句子,体会其妙处。如文章把无形的春风比作是“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突出了春风的温暖、柔和的特点;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表现出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形象的比喻,贴切新颖,学生从中真切地感受到文章所描写的清新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对文中出现的一些精当动词,可引导学生用替换法品析。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若换成“长”字,效果如何?通过对这两个字意义的辨析,学生就会理解用“钻”字更能表现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在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这些优美的语言片段,使他们沉浸在美的艺术境界中,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此外,对中学生来说,教师还应引导他们借鉴优秀作品的各种表现形式,让他们的文章有所遵循。点拨学生重视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促其成为学生手中的工具。用教师敏锐发现的眼光,努力挖掘作品中美的因素,使文学作品这个储玉藏珠的“富矿”成为学生写作的范例,有效地达到从阅读到写作的审美迁移。只要中学生多读、精读一些好书,就能从作品内容和形式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激发审美情感,领会写作要诀,提高作文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启发引导,在想像中创造美

浅谈小学作文情感教学的审美效应 篇8

一、美的发掘

小学生受其年龄、阅历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对美的概念是朦胧的,对此,我告诉学生:“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并把这句话制成标语,张贴在教室最显眼的位置,让学生时刻都有意识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我还常常用浅显、形象的语言告诉学生,审美对象包括社会美、自然美、人物美和艺术美等。然而,空洞的说教常收益甚微。因此,每次写作文之前,我总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规定的习作要求走向自然、社会、生活去寻找美、发现美。譬如,在进行六年制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训练时,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大多数人将“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理解成为“助人为乐”等狭义的概念,这样很难出新。针对这一特点,我重点在“新”与“美”的统一上下工夫,着重启发学生: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能做到新与美的统一?其中一女生说她的伯父出海时将一条落网的鱼放走了。问她原因,她说那鱼是带“籽”的。全班哗然。我紧接着说这位伯父是为了保护海洋资源,放弃眼前小利,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新渔民的情怀,这件事很“新”,这位伯父的心灵是美的。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顿时开阔了,从异彩纷呈的生活中发掘出形形色色的新风尚来。

有一位女学生曾经问我:“老师,骗人也美吗?”我反问她:“假如你的小弟弟生病了,你把药说成是糖骗他吃,这是不是美的?”她不服:“那打人呢?”我又反问道:“警察叔叔打拒不伏法的小偷是不是美?”事后,我告诉全体学生:生活中的美与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由丑可以看到美,美也可以感化丑。

二、美的再现

现代写作学认为:“把客观事物加以意化, 只完成了写作活动中物转化为意的第一次飞跃。” (裴显生主编《写作学新稿》) 那么, 怎样才能把原始的、粗糙的美孕育成内在的、可触可感的美并予以再现呢?为使学生能够接受这一过程, 我用“捏泥人”为例来加以说明:最先看到的只是一滩不具形状的泥巴, 后来泥被组合成若干块, 这些泥块又变成头、身、手、足, 最后把它们拼到一起, 泥便不仅仅是泥, 而是一个活灵活现的“人”了。教学中, 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感受到一切美的事物, 表现出来却给人以空泛、零散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告诉学生:这主要因为再现———即常说的“构思”的盲目上, 我们不提倡“主题先行”说, 但为材料凝聚一个中心还是十分必要的。那么, 又如何处理、表现已获得的材料呢?我大致总结了如下三点:抓住景物的描绘, 可以再现自然美、环境美及祖国美山河美;通过人、事的叙述描写, 能够再现人物美、人情美及社会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以体现语言表达的艺术美。

三、美的升华

学生的知识面和表达能力毕竟有限, 过于轻率地让学生习作定稿, 往往会使其萌发的审美意识僵死。所以, 我没有简单地让学生把草稿抄到作文本上了事。在这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时候, 为使学生表现出来的美得以升华, 我给学生施加了更多的“压力”。我采用了双重“批、议、改”的方法, 即先粗略地批阅草稿, 从中选出优差作文各若干篇, 然后由教师引导, 学生具体地集中评议, 使其知道好在何处, 差因何而差, 有修改价值的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精批之后, 再评议修改。

作文审美 篇9

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 首先要教会学生在大自然中发现美、鉴赏美。自然界是美的世界, 也是形象的海洋。观赏感悟自然美能激发表达的愿望, 为创作提供源泉。古今中外许多文人骚客, 就是在对自然美的观赏和行万里路的经历中, 受到陶冶和启迪, 激发出旺盛的创造力, 从而创造出一个个不朽的文学成就。司马迁撰写出《史记》, 与他近20年游历全国分不开;李白一生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创作了大量赞美山水风光、抒写怀抱、表达真挚友谊的诗作;徐霞客历时30多年对祖国山河的考察, 用一生心血撰写成艺术、科学价值极高的《徐霞客游记》;泰戈尔在10年的西莱达时期, 对大自然有了更多的亲近和了解, 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从古至今, 没有谁远离自然、脱离生活却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如今学生学业繁重, 加上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学习之余又安排补课或学各种特长, 学生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有些家长由于常年外出务工, 将孩子丢给老人, 督促监管不到位, 孩子在课余大多看电视、玩网络游戏, 接触自然的机会几乎没有, 从家门到校门就是他们接触自然的过程, 出入网吧就是他们接触社会的途径。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真正认识极少, 所以写出的文章大多空洞, 言而无物。

我在三年前带初一的一个学生, 第一、二次作文都是写他一次钓鱼的经历, 虽然写了两次, 但作文仍显得粗糙、简单。文中写了表哥约他去钓鱼, 钓了一天, 没钓到, 就回家了, 没有任何感情的流露。经了解, 他放学回家后及节假日都是待在家里, 几乎不外出旅游或郊游;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 写了数十次作文, 无论是什么题目, 他都写这一次钓鱼, 家长对此毫无办法。经过家访, 并与这位学生多次谈心, 我了解到他因自己的长相而很自卑, 担心被同学耻笑, 所以不肯外出, 也很少与同学交往。我极力促使他打消自卑感, 融入班集体, 鼓励 他多走出去, 并布置作业要求他每周或去花园看花草鸟虫, 或约好友去打球, 或由父母带回农村老家暂住。大半个学期过去了, 在他的作文里, 逐渐出现了写金鱼吃食、邻家小男孩说谎挨打、在外婆家看到鸭子下蛋、和大家在地里挖马蹄等内容, 并表露自己在此过程中的一些喜乐哀愁。

所以, 要鼓励学生多接触自然风光, 游览风景名胜, 以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为积累写作素材奠定基础。

其次, 在作文中表现社会生活美、创造艺术美。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的著名论断。他认为:“任何事物, 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该如此的生活, 那就是美;任何东西, 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 那就是美的。”生活美是艺术美的现实基础和材料, 一切文学作品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创造出来。人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 美的创造更离不开人类本身的创造。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 《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 都肯定了人的行为之美, 寄托和表达当时人们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

在所有的美中, 最持久的、不可磨灭的还是人性美的光辉。在写作过程中, 尤其在平常生活、学习当中, 要教学生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 让学生懂得:劳动就是美, 立身修养也是美;静心思考是美, 勤奋努力也是美;勤俭节约是美, 拾金不昧也是美;尊师敬老是美, 见义勇为也是美……只要你用心发现, 美无处不在。现实生活当中, 这种例子不少。近年来, 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评选“十大感动人物”, 像临危不乱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北川县长———经大忠;维护祖国尊严、维护奥运圣火尊严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等。在他们身上, 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永不言败的民族精神和气节, 一种对生活的坚韧和顽强, 一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美德……还有2011年发生在日本的“3.11”地震, 震级达到9.0级并引起了特大海啸, 在大灾面前劫后余生的日本民众仍尊崇礼仪, 物资匮乏却无人哄抢;核电站危急却有50人自愿留下处理, 他们都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有多可怕。无论平凡或伟大, 他们的行为足以感天地、泣鬼神了。所有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用以启迪学生的心智, 震撼学生灵魂, 让学生在感动之余能够拿起笔来抒写出心中的感慨, 在感受社会美、人性美的同时也能创作出真情流露的美文。

其三, 注意防止和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审美观。社会美具有较直接、明显的社会功利性。社会上的一些看法和家长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美的认知。有的家长认为奉献不是美而是傻。但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审美趣味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因此, 不论在这里和那里, 审美趣味的状况总可以成为生产力状况的准确的标志。”因此, 当学生对美的认知产生偏差或错误时, 教师就要及时纠正和引导。

初中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 具有强烈的独立倾向性, 很多时候听不进成人的意见。在高科技信息时代, 各种不良信息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譬如, 很多的学生, 手上经常拿着手机、掌上电脑、MP5等电子产品, 耳朵里塞着耳机, 他们认为很时尚、很潮流。但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引导, 网络上的信息他们会不加辨别地予以吸收, 这其中不乏他们好奇和感到刺激的暴力游戏, 色情影片、小说等, 这些对他们的影响甚于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影响。时间一长, 就会产生对学习毫不关心, 不服从家长的管束, 和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的现象, 他们的人生轨迹开始出现偏差。

由于受父母常年外出务工、离异、下岗等因素的影响, 有的学生心理蒙上了阴影, 有的情绪低落, 有的还产生了不平衡的心理。自私、狭隘、偏激的心理都会影响他们对美的认知和衡量标准, 以自我为中心, 认为能满足自己的欲望、顺应自己的要求就是美的。还有些是因为学业负荷大, 导致心理压力大, 从而产生了厌学甚至厌世的思想等。

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 先要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所处的社会背景, 和家长多沟通, 经常找学生谈心,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 然后对症下药, 进行干预和引导。有条件的可以开心理辅导室, 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学生多参加有益的课内外活动, 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亲近大自然, 在大自然中感受美的存在;多和同学交往、交流, 在老师、同学的理解当中播种友谊之花;多参加社会公益、语文实践活动, 用社会的道德规范来衡量自己的举止行为, 培养正确的荣辱观和人生观。学生在领悟到美的真谛的同时, 也拥有了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健康心态。

在指导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 适时进行表扬,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实践过程和感悟写下并积累起来, 建立作文素材库。当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 用心感受美的存在, 进而产生表现美的欲望时, 他们就能创作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美文。

参考文献

[1]车尔尼雪夫斯基著, 周扬译.生活与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作文审美 篇10

一、抓小放大

唯其小, 故有新;唯其小, 故能集中笔墨, 议论深入, 叙述鲜活。如此抓小放大, 大题小做, 就不再有空洞肤浅、难以落笔之忧, 文章也见厚实与出新。如以“瞬间”为话题, 一考生写道:

观赏流星雨的那份激动——无可比拟, 那份陶醉——无言以喻, 那份欣慰——无尽回味, 那份感觉——无可替代!

那瞬间的景象不只因为流星的美丽而美丽, 它蕴涵着那划落的一瞬间所揭示的真谛, 比起恒星, 我更欣赏流星那瞬间即逝的美丽。

一只河蚌牺牲了自己全部的生命, 只为酝酿出光彩夺目的珍珠;玫瑰已经花谢香逝, 但它已尽力地飞翔过, 它无悔。青春少年, 何须留有遗憾!殊不知只有追求过程中的艰难险阻, 才能用心体会到那份瞬间即逝的美丽与精彩。

一鼓作气写了三种瞬间, 800字的文章, 没有讲透一个点, 如是角度过大, 就难以集中笔墨, 写来就空洞乏味, 文章也就缺失了清晰的思想和情感的力度。再看另一考生写的《尴尬瞬间》:

语文课上, 我正随着林黛玉在荣国府转得晕头转向, 忽然感觉后桌伸出一只脚碰了碰我的脚。低头看时, 一只白运动鞋缩了回去。片刻, 那只鞋又伸过来蹭到了我的脚, 还未待它缩回, 我瞅准了使劲一踩, 一阵强忍的微弱沉吟之后, 那只脚狼狈地逃了回去。

我再也没有情绪去理会林妹妹了, 心里恼火得要命:看上去挺老实, 原来心挺歪的!怪不得每次照面, 他都微笑着先打招呼, 眼睛好像总盯着我。还有那次我跟同桌说我爱看名著, 第二天他就借我两本, 什么意思嘛!不安好心!……

好容易熬到了下课, 我忙不迭地要站起身出去透透空气, 谁知, 刚一站起来, 嘎巴一声, 吓了一跳, 低头看时, 一支钢笔被踩得粉碎, 痛苦地躺在我的脚边。

天哪, 那是他的……

此文抓住了一个小小的切口, 再现对生活的观察体验, 显得真切自然, 题材新颖而脱俗, 心理描写细致入微, 生活气息真实浓郁, 予人情之震撼。真可谓一花一世界, 一滴水见光辉。

二、避实就虚

转换角度, 换用虚拟的视角来审视现实, 再现生活, 以虚拟的材料来承载自己对社会对命题的思考, 文章也就能新鲜脱俗, 不再有失却亮点之忧。如以“____的期待”为题, 有位考生写的《百元假钞的期待》:

我多么期待人们把我关起锁起甚至将我毁灭呀。我诞生在一间阴暗的地下室里, 我的主人用我换来了一斤芹菜以及大把零碎的纸币, 然后, 他拍拍屁股就走了。不多久, 我就听到菜农的一声惊呼:“天啊, 是假钱!”深重的罪恶感随着这声惊呼漫上我的心田, 漂亮的衣裙也似涂上了一层污渍。“把我交给银行吧, 那儿才是我的归宿。”我在心里期待着呐喊着, 可是没人听见。菜农把我拿在手里反复揉搓, 然后, 他走向一家忙碌的肉店, 用我换了一斤肉……人们发现“我”是假钞, 几分痛苦几分愤恨, 但都设法将“我”易手他人, 我的一次次期待都落空, 我有了沉重的负罪感。目睹农民痛苦的表情, 闻听老板愤怒的责骂, 我心在滴血, 我多么期待有人来救救我, 把我送到银行, 哪怕是派出所……

这篇文章选用虚拟视角, 采用拟人手法, 赋予“钞票”以人的行为与思想, 如此避实就虚, 幽默而令人玩味。

再如《小白杨的期待》:我是一棵小白杨, 我对人类有着热切的期待。我看到人们不断地砍伐我的同类, 砍掉了我的爷爷奶奶, 砍掉了我的父母, 现在还想砍掉才来到世上不到三四年的我。我碍着人类什么了, 我为人类储蓄水分, 为人类带来绿色与清新的空气, 更为人类遏止了水土的流失, 让他们不再为暴雨为大风而忧惧。而如今, 土黄了, 山小了, 人们喝水洗衣都成问题了。据说现在人们有些急有些怕了, 计划将山林承包下去, 让人明确管理, 我有了希望与期待。前天就见好多人在我身边指指点点, 听到他们的喘气声, 感受到他们温暖的抚摸, 我心热了, 我多么期待社会的改革, 能给我们植物留一点空间, 好好善待我们, 能给人类的子孙留下绿荫, 让我们与人类的子孙和谐共处……

此文从物的视角审视人类现实, 表达对绿色的期待与对社会的期待, 文章也就有了较高的审美价值, 也就清新脱俗, 彰显灵趣亮点, 实乃避实就虚, 新鲜脱俗, 言在此而意在彼, 达到预期之效果了。

三、切角另选

转换切入角度, 避绕常见的正面视角, 文章便清新脱俗, 情趣盈生, 突显写作的睿智与灵气。如2006年以“北京的符号”为题, 很多同学都在写故宫的建筑、四合院的格局、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琉璃厂的书画、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等等, 这些都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 它们都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 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如此写来, 文章难以写出鲜明的个性, 也就难以脱俗出新。我的语文课代表富超杰则以老舍的作品作为北京的符号, 并切换到副题上, 以《老舍与北京》入题, 立刻给阅卷者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请看开头两段: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 心中盘算着买车, 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 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 闪着光;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擦桌子码茶碗招呼客人, 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 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 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 老太爷微笑点头;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发, 心中暗道:“不传!不传!”, 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 静静倚立墙角, 与主人遥相呼应……

读老舍先生的书, 仿佛被书中人物引领着, 游览北京的街巷, 呼吸北京的气息, 欣赏北京的色彩, 聆听北京的节奏, 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 就是老北京的符号啊!

……

老舍先生出过国, 留过洋, 他自然懂得时代终究会推动“老北京”变成“新北京”, 这是一种欣喜与哀婉交织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 喜欢逛八面槽、大栅栏、琉璃厂, 可他也惋叹“在不久的将来, 这些店铺都会消失”。正因为此, 老舍先生在新时代北京的舞台上, 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和形象, 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

于是, 作为北京符号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的老舍先生, 也成为了北京历史与现实的, 北京人眼里与心中的, 一座永恒的丰碑。

本文切角另选, 巧妙地选用“老舍与北京”这个“京味儿”浓厚的材料, 浓墨重彩地铺叙老舍和北京符号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 立意深刻, 见解独特, 开合自如, 尽显张力。其特点有三:首先, 工笔描摹, 巧连意象。巧妙地将“老北京”种种意象、老舍的作品与“老北京的符号”连缀起来。文章开头运用四个排比句式“我看见……”将老舍四部作品《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断魂枪》的主要人物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并自然而然地与“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挂钩:老北京洋车、老北京的大茶壶、老北京的兔儿爷、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 引领读者到老舍创造的“老北京”历史文化世界的深处走上一个“来回”, 真切感受一下“老北京”独特的韵味与风致。其次, 引述事例, 一箭双雕。一是老舍的原汁原味的语言让读者真切领略到大作家对于老北京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受;二是告诉读者要了解老舍的作品, 熟谙“老北京的符号”。再次, 知人论世, 深化主题。人们读着老舍作品, “更无比地爱着北京”, 才可能成为北京符号的代言人。在千字之内, 作者能够将老舍“作为北京符号的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的一面点面结合地展现出来, 且不乏对于老舍及作品的独特认知, 显示了作者对于老舍及作品的热爱及深入探究。这正是语文新课改的目标方向。

浅谈小学作文情感教学的审美效应 篇11

一、美的发掘

小学生受其年龄、阅历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对美的概念是朦胧的,对此,我告诉学生:“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并把这句话制成标语,张贴在教室最显眼的位置,让学生时刻都有意识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我还常常用浅显、形象的语言告诉学生,审美对象包括社会美、自然美、人物美和艺术美等。然而,空洞的说教常收益甚微。因此,每次写作文之前,我总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规定的习作要求走向自然、社会、生活去寻找美、发现美。譬如,在进行六年制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训练时,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大多数人将“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理解成为“助人为乐”等狭义的概念,这样很难出新。针对这一特点,我重点在“新”与“美”的统一上下工夫,着重启发学生: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能做到新与美的统一?其中一女生说她的伯父出海时将一条落网的鱼放走了。问她原因,她说那鱼是带“籽”的。全班哗然。我紧接着说这位伯父是为了保护海洋资源,放弃眼前小利,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新渔民的情怀,这件事很“新”,这位伯父的心灵是美的。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顿时开阔了,从异彩纷呈的生活中发掘出形形色色的新风尚来。

有一位女学生曾经问我:“老师,骗人也美吗?”我反问她:“假如你的小弟弟生病了,你把药说成是糖骗他吃,这是不是美的?”她不服:“那打人呢?”我又反问道:“警察叔叔打拒不伏法的小偷是不是美?”事后,我告诉全体学生:生活中的美与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由丑可以看到美,美也可以感化丑。

二、美的再现

现代写作学认为:“把客观事物加以意化,只完成了写作活动中物转化为意的第一次飞跃。”(裴显生主编《写作学新稿》)那么,怎样才能把原始的、粗糙的美孕育成内在的、可触可感的美并予以再现呢?为使学生能够接受这一过程,我用“捏泥人”为例来加以说明:最先看到的只是一滩不具形状的泥巴,后来泥被组合成若干块,这些泥块又变成头、身、手、足,最后把它们拼到一起,泥便不仅仅是泥,而是一个活灵活现的“人”了。教学中,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感受到一切美的事物,表现出来却给人以空泛、零散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告诉学生:这主要因为再现——即常说的“构思”的盲目上,我们不提倡“主题先行”说,但为材料凝聚一个中心还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又如何处理、表现已获得的材料呢?我大致总结了如下三点:抓住景物的描绘,可以再现自然美、环境美及祖国美山河美;通过人、事的叙述描写,能够再现人物美、人情美及社会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以体现语言表达的艺术美。

三、美的升华

学生的知识面和表达能力毕竟有限,过于轻率地让学生习作定稿,往往会使其萌发的审美意识僵死。所以,我没有简单地让学生把草稿抄到作文本上了事。在这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时候,为使学生表现出来的美得以升华,我给学生施加了更多的“压力”。我采用了双重“批、议、改”的方法,即先粗略地批阅草稿,从中选出优差作文各若干篇,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具体地集中评议,使其知道好在何处,差因何而差,有修改价值的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精批之后,再评议修改。

总之,对于学生而言,最好的知識应该是获取知识的方法;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能力的提高。由于作文中审美效应的“参预”,使学生智力与智力的因素都得到开发,教学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不能不归功于“美的召唤”。

(责编 潘冰)

亲历审美过程 培养审美情趣 篇12

中学各学科都兼有美育教学的任务, 但是, 语文学科美育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远远超过其他学科。美育的主要任务, 就是通过作品的形象、感情去熏陶感染学生, 塑造学生的灵魂, 丰富与净化学生的感情,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语文学科教学恰恰最具有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形象诱导的特色。因为语文课本中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 文质兼美, 脍炙人口, 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这就给语文课对学生进行语言美、形象美、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情感美的美学教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在, 和谐社会的建设、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教师越来越感到美育教育的重要, 可以这样说,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机进行审美教育, 已经成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正确面对的课题。

四十五分钟, 三尺讲台, 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相同的, 但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有的情趣妙生,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平板乏味, 课堂沉闷窒息, 学生昏昏欲睡。这里面虽有诸多因素, 但毫无疑问与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艺术一定有关:缺乏情感的震撼, 忽视审美教育。

审美过程虽然也有理性活动, 但更多的是情感活动。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注重美的教育, 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培养。美育的根本特点是其直观性、可感性, 它以感情活动为中介, 如果将感情活动这一中介淡化或去掉, 必然会使教学陷入一种枯燥无味、呆板无趣的泥沼之中。总之, 随随便便埋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积极性不高, 张口闭口嫌弃学生在课堂上不很好配合, 恐怕是我们的一面之词。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需将学生的感情引入到诗文中去, 做到披情入文, 使语言中的形象也和自己具有同样的情感, 达到审美客体 (审美对象) 和审美主体 (欣赏者) 的情感上的交流融合、升华共鸣。例如, 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时, 可先把自己录制的朗诵和演唱磁带放给学生欣赏, 从感情、气魄、意境上先声夺人, 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然后, 让学生闭上眼睛, 这时浮现的是一幅气魄宏伟、意境深邃美丽, 似景如画的北国风光图,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同时为理解诗词下阙作了很好的铺垫。

审美的又一特征是情感体验。换言之, 就是对作品的深刻理解,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更深刻地去感受它。学生对美的感受, 还处在比较低的层次上。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必须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与品评, 让学生来感知其中美的因素。如自读课文《邓稼先》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 手有没有颤抖?”学生可能对这句话理解不深。教师对此就要分析:邓稼先身负重任, 在研制核武器时每一个数据都要精确, 如果不能做到胸有成竹, 会给核武器事业带来很大的损失。作者关心邓稼先签字时手有没有颤抖, 正是对半个世纪的朋友的关心, 对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关注。这样的分析与品评, 能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两位科学家那半个世纪的友情之深厚, 从中得到真情实感的审美体验。

如今, 语文教学已经不再单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愈来愈显得有其重要意义。只有把学生的这种情感活动充分调动起来, 使学生自己也处于作品之中, 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正确地评价作品中的人物, 品味作品的艺术特色, 尽情地欣赏, 以期取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如鲁迅的《孔乙己》主要是通过孔乙己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出现在咸亨酒店的不同外貌、语气、神态、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 反映作品主题的。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对鲁迅先生塑造的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有美的评判:心地善良 (给孩子们吃茴香豆) ;少与人争 (不在乎人们的嘲笑) ;品行还好 (从不拖欠) ;受尽凌辱 (被丁举人打折了腿) 。只有深刻而透彻地产生了这样的情感活动, 才能领悟到鲁迅先生写《孔乙己》的目的, 在于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罪恶, 从而更激起学生对迫害孔乙己的封建制度的愤恨。这种审美教育活动的开展, 拓宽了学生的思路,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效果自然就不错的。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还要注意美育与德育的关系。其实美育和德育在目的、价值上具有一致性。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中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纯粹的人”, 既蕴有美的情感形态, 又放射着崇高的道德感情的光辉。应该看到, 美育可以引导学生认识道德的价值与道德美, 要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还应该看到, 在语文实施美育的过程中, 我们要求的道德上的“善”是与“美”相存在的。德育的内容是在美育中起主导作用的, 学生的道德观决定着他的审美观, 会影响他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态度, 在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人物美时, 如果学生的道德观不同, 那教师对这位学生的审美教育就是无法实施的。比如让学生学习雷锋形象, 如果教师从道德思想教育方面促成学生接受, 那么学生可能是不愿意接受的, 因为这个学生认为“雷锋不是美的, 而是有点笨”, 那么教学审美效果就无法达到。

上一篇:自动策略下一篇:流体力学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