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意蕴

2024-07-08

当代意蕴(共8篇)

当代意蕴 篇1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品质的提升需求。艺术是人们繁杂生活的休闲选择,也是对喧嚣生活环境的一种逃离,希望在艺术的世界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的情绪。版画是艺术表现形式的其中一种,因为其独特的绘画方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人们一直追求和完善的一种绘画艺术体裁。因此,本次研究针对版画这中艺术表现形式开展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对天然、形式,以及意境的美学审视,进一步了解当代版画的美妙之处。

一、天然美感体会

版画这种艺术题材对于贴近人们生活的细节描写非常细腻,并且充分的展现出人们情感的丰富性。通过对大量版画的观察与品味不难发现,版画的构思来源于当下人们的生活,在画面的创造过程当中充分的展现出画家极高的观察能力,以及卓越的艺术表现能力。通过贴切的人物和景致刻画,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波澜,展现出人们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情感受。来自于人们生活的纯天然美感需要深入的去体会,在实际的体会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敏锐的观察,通过版画艺术家的独特审美视角进行解读与展现1。版画中的世界是脱离当下真实生活喧嚣的,在画面中体现着返璞归真的环境氛围。自然环境中的美是不需要修饰的,而且自然中的美更加具有力量,能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震撼,也能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安宁。通过版画艺术去体会大自然的美,是自然给予人类的礼物,在粗糙有细腻的细节中引导人们走向美好。这份美好是不完美的,同时又是丰富的。版画的艺术形式通过对理念和实践美学的结合,呈现出一个完整的表现主体,在版画的内容中进行主题绘画内容的细致描写,进而呈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或者是涓涓细流的美好。

二、形式美学品读

在版画的绘制过程当中也能够发现,当代版画的艺术美感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美的氛围当中,还呈现在版画对于形式美的追求,这也是版画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知识体系。绘画艺术作品的美来源于众多元素,但是形式的美感是版画艺术美学的主体,也的绘画艺术体现其审美价值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画面形式的设计可以成功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通过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能够让观众将审美的时间不断的延长,在延长观察时间的过程里就会深刻的品味其中的美学价值,并且能够从版画的作品中感受到创作者的情感和灵魂,希望能够有更深层次的艺术交流2。艺术之所以能够吸引很广泛的人群,主要也是因为艺术作品当中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并且能够展现出良好的艺术品位。当代版画的表现形式更加注重对绘画技巧的应用,希望在实际的创造过程当中进行多元化材料的选择,通过对不同材料和媒介的应用展现出构图的艺术理念,并且进行技巧的多种应用。通过版画的形式能够展现出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凹凸感觉,这也是绘画艺术家通过版画展示出真实生活感受的一种良好途径。在刻画和描写版画内容的过程中,从构思的设计到实际的作品呈现,都需要严谨的形式审美判断,并且需要高超的技术配合。当代版画的绘制更加重视创新和思维的变化,这是版画长久发展的重点元素之一,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能够体现出画家的技巧,同时又能够满足画家对自身情感的宣泄。版画以一种立体的浮雕形式展开了对生活的刻画,这种表现艺术的方式更能让观赏者能够体会到其中设计的强烈形式感,也能够体会到画家的创新意识,希望通过版画的语言与他人进行情感和灵魂上的沟通。

三、意境美学价值

版画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产物,还具有极高的意境审美价值,也是我国艺术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成为能够引领我国美学艺术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对当代版画艺术的欣赏能够发现美学体系的构成具有良好的影响力和作用,在实际的品味过程当中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其意境的美好。意境的美好是极具表现力的,在我国众多的艺术体系当中也具有崇高的价值,通过体会意境美的精髓,能够发现我国社会在追求艺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具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对于审美的理解也充分的展现出意境的美好和价值3。意境是对绘画艺术家理念和情感的理解,也是对生活中事物的客观描绘和表达,通过将情感与实际存在的事物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够展现出一部完整的作品,才能够保证艺术价值的体现。版画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通过其对意境的理解,充分的达成了心灵与现实社会的融合,在交融的过程当中展现出两者结合的高度统一,也满足了人们对版画艺术欣赏的至高要求。通过版画的艺术变现能力,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并在观察和品味作品的过程中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版画的表现形式在意境的烘托之下形成了更好的审美价值,不仅是对于表象的演绎,更是对一种内在的诠释,也能够成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对比和寄托。版画的描写形式不仅仅是对生活环境的绘画,还是对一种人心灵意境的渲染,在作品实际的创作过程当中进行风格的拟订,希望能够通过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引导观众进行欣赏和细致的品味,从中体会出人类智慧崇高。版画给人的已经可以是虚无缥缈的,也可以是气势磅礴的,更可以是细腻甚微的。总之,在版画的内容中可以充分地体现出人们对于艺术和生活的热爱,也能够看到人们智慧的结晶4。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了版画艺术,并根据版画艺术实际展现出的生活的环境和情感的本质。版画作品的发展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悠久的发展过程当中充分的展现出其艺术的价值和魅力。通过对绘画形象的描绘,加上雕刻机巧的修饰,向人们展示出一种留黑的艺术效果,并通过水印的方式加深人们对版画的印象。当代版画更加具有天然和形式上的美好感受,并且能够引导人们向更加深远的意境体会深入。

摘要: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探讨中国当代的版画审美价值,从中感受版画的美学意蕴。版画这种艺术表现方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程,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形成了当代的版画艺术体系。通过大胆的材料选择和版图设计,促成了艺术效果强烈的版画作品。通过巧妙的构思和设计,满足了人们对于版画艺术的审美需求。除了高超的艺术创作技巧以外,版画作品在表达的过程中也彰显出其对自然美的憧憬,以及对形式和意境美的强烈追求。

关键词:中国,当代版画,美学意蕴

注释

11.甘庭俭,赵建府.当代语境下的形式转换与观念认知——以中国当代版画语言形式的转换为例[J].当代文坛,2014,01:128-133.

22 .李晓莲,王霄蛟,王颖,王立增.2006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期刊、报纸类)[J].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8,01:75-189.

33 .陈菽现.版画创作中地域性风格浅析——两个地域群体版画形式语言的对比分析[J].中国书画,2007,09:145-147.

44 .王平.木板年画的造型语言对中国当代版画创作的影响[J].中国包装工业,2015,07:72-73.

当代意蕴 篇2

王作印

[内容提要]黑格尔政治哲学的性质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是国家主义,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反国家主义。实质上,黑格尔政治哲学既不是国家主义,也不是反国家主义;既不是自由主义,也不是社群主义;而是辩证的政治哲学。黑格尔政治哲学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争及其走向,而且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及政治实践的进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黑格尔;政治哲学;国家主义;反国家主义

黑格尔政治哲学的性质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黑格尔政治哲学是国家主义。罗素在著名的《西方哲学史》中指出,黑格尔政治哲学对内鼓吹国家主义,对外鼓吹殖民主义,“这样一个学说,如果承认了,那么凡是可能想像得到的一切国内暴政和一

○切对外侵略都有了借口。”著名政治学说史家萨拜因也认为,黑格尔学说“对国家加以理想

化,以及对市民社会给予道德上的低评价,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不可避免要导致政治上的独裁

○主义。”这种观点在国内外学界颇具优势。但也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黑格尔的国家理论充分强调了社会群体和制度的多元化和异质性,强调市民社会对国家的制衡和监督,因而是反

○国家主义。这两种观点的存在表明黑格尔政治哲学理论本身又可能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因而有必要对黑格尔政治哲学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当然这种必要不在于对黑格尔政治哲学的性质作一个结论,而在于其对当代政治哲学的镜像价值。

黑格尔的政治哲学是他的客观精神理论的一部分,实质上也就是他的一般社会哲学,而这种“一般社会哲学”又集中体现在他的《法哲学原理》一书有关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的论述中。在黑格尔之前,自由主义政治学说强调市民社会与“自然状态”的区分,其基本含义是指与自然状态相对立的政治社会或国家,而不是指与国家相对的社会实体。黑格尔则比较明确地把市民社会理解为与国家相对立的伦理理念的一个环节。对此,查尔斯·泰勒曾经准确地指出,体现在黑格尔哲学之中的市民社会是一个比较性概念,它“与国家相对,并部

○分独立于国家。它包括了那些不能与国家相混淆或者不能为国家所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

正是在市民社会——国家的二元结构中,黑格尔展示了其政治哲学的智慧。本文仅以《法哲学原理》为文本依据,围绕“黑格尔政治哲学是国家主义还是反国家主义”这个问题进行辨析。

一、黑格尔政治哲学是国家主义吗?

提出这个问题本身也许就会被认为是有问题的,因为长期以来这已有定论不成问题了。但是,如果我们是在市民社会——国家的二元结构中谈论国家主义的话,那么本文认为,黑格尔虽然推崇国家,但不是国家主义。因为他虽然论证了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有限性领域,由于存在其特殊性的无节制所造成的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必须从属、依赖和受制于作为普遍性原则之体现者的国家,但是并未因此贬低、否定市民社会。

黑格尔把市民社会看作是处在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差别的阶段,一方面意味着他肯定市民社会的伦理精神对家庭伦理的否定具有必然性,因为家庭是体现了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精神的实体, 在家庭中,人们不是用利益原则,而是用爱的原则来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个整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把自己当作是家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具有自身利益的独立的个人, 因而压1234 1

抑、淹没了个人的特性,“在这里个人把他冷酷无情的人格扬弃了,他连同他的意识是处于

○—个整体之中”。但是,儿女长大了,家庭必然要解体。由于家庭作为直接的自然的伦理精

神,是以个人人格的非独立性为特征的,因而,“结合在家庭统一体中的各个环节必须从概

○念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实在性”,这就是家庭的解体。家庭的解体意味着,“家庭自然而

然地和本质地通过人格的原则分成多数家庭,这些家庭一般都以独立的具体的人自居,因而

○相互见外地对待着”。黑格尔将其理解为特殊性同普遍性分离出来获得自身的规定性,这

样体现在家庭中的具有普遍性的伦理精神表面上就丧失了,进人到一个“差别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普遍性只是在作为它的形式的特殊性中假象地映现出来,于是进入了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维护其成员的具体的、特殊的利益,并构成个人权利,特别是财产权利的基础,使人们物质上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彰显了人的自主性。另一方面表明市民社会是国家的伦理

○前提,尽管在历史上“它的形成比国家晚”,而黑格尔仍将其看作国家的伦理前提,可见

市民社会对国家的重要。

黑格尔把特殊性原则看作市民社会的首要原则,在“市民社会”一章,黑格尔开宗明义指出:“具体的人作为特殊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作为各种需要的整体以及自然必然性与任性

○的混合体来说,他是市民社会的一个原则。”就是说,在市民社会中每一个人作为特殊的人,作为各种需要的整体以及自然必然性与任性的混合体,都是独立的和与他人相区别的,只有在与他人的区别中他才成为他自己,也只有在与他人的区别中他们才具有相互补充、相互满足对方需要的性质,才有存在的价值。

所以,当罗素、萨拜因以及当代一些新自由主义者把黑格尔政治哲学归结为国家主义,把斯大林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独裁专制视为黑格尔的国家乌托邦现实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有失公允的,因为法西斯主义的要义之一是“国家至上。与个人的愿望和要求相比,国家的权力和福祉绝对优先。个人的最高义务和最大满足就是服务国家,在必要时刻甚至可以为国

○捐躯。”而在黑格尔那里,具体的人作为特殊的、利己的人本身就是目的,国家只有在特殊

○的、利己的人及其组成的市民社会获得发展时,“才是有生气的”。因此,尽管黑格尔强调

国家是市民社会的外在必然性和内在目的,强调特殊性必须与普遍性达到统一,但是他并不象当前学界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主张压抑个性、压抑个人特殊利益的国家主义者。相反,黑格尔坚决反对那种排斥特殊利益的“义务论”观点,这种观点把特殊利益看成是非本质的,甚至是无价值的环节。他说:“个人无论采取任何方式履行他的义务,他必须同时找到他自己的利益,和他的满足或打算。本于他在国家中的地位,他的权利必然产生,由于这种权利,普遍事物就成为他自己的特殊事物。„„个人从他的义务说是受人制服的,但在履行义务中,他作为公民,其人身和财产得到了保护,他的特殊福利得到了照顾,他的实体性的本质得到了满足,他并且找到了成为这一整体的成员的意识和自尊感;就在这样地完成○义务以作为对国家的效劳和职务时,他保持了他的生命和生活。”12为此,黑格尔反对柏拉图的“理想国”用普遍性否定特殊性,用国家否定个人财产、自由和权利的观念,认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主观的自由还没有得到承认,它的“理想国理念侵犯人格的权利,它以人格

○没有能力取得私有财产作为普遍原则,”13 “柏拉图的理想国要把特殊性排除出去,但这是

○14徒然的,因为这种办法与解放特殊性的这种理念的无限权利相矛盾。”如果用国家意志压制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国家就等于是站不住脚的空中楼阁。基于上述观念,黑格尔深刻地指出:“在国家中,一切系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古代国家,主观目的同国家的意志是完全一致的。在现代则相反,我们要求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意志和良心。古人没有这些东西——就其现代意义而言;对他们说来,最终的东西是国家的意志。在亚洲君主专制的统治下,个人在自身中没有内心生活也没有权能,至于在现代国家中人要求他的内心生活受到尊敬。义务与权利的结合具有两个方面:国家所要求于个人的义务,也直接就是个人的权利,因为国家无非就是自由的概念的组织。个人意志的规定通过国家达到了客观定在,而且通过国家初56789101

1次达到它的真理和现实化。国家是达到特殊目的和福利的唯一条件。”15

就黑格尔的上述观点来说,我们很难将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归结为无视个人权利的国家主义或独裁主义。如果说独裁主义与黑格尔政治哲学有关的话,那么很可能是前人撒下了龙种,后人收获的是跳蚤。

二、黑格尔政治哲学是反国家主义吗?

如上所述,黑格尔强调市民社会之与国家的重要性、必要性,那么能否因此将其归结为反国家主义或自由主义呢?本文认为不能做如此归结。因为“即使是黑格尔主义者也很少想到要把黑格尔的国家学说说成是政治上自由主义的明证,而且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末也是

○毫无根据的。”黑格尔虽然肯定市民社会的伦理精神对家庭伦理的否定具有必然性,但并不

认为市民社会的伦理精神具有终极的合理性。由于市民社会本身是一个特殊性的领域,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不可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伦理精神的普遍性,因而必然要依赖并受制于作为普遍性原则之体现者的国家。

在市民社会中,独立的个人之间的联合只是利益联合,这种联合是外在的、工具性的,而不是内在的、自然的,更不是合乎理性的。市民社会中,“特殊性本身是没有节制的,没有尺度的,而这种无节制所采取的诸形式本身也是没有尺度的。„„另一方面,匮乏和贫困也是

○没有尺度的。”个人意志的无限张扬如果不加以限制和引导,就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

人的精神的异化。一方面,不同的特殊利益之间最终将导致对立和冲突,使市民社会成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另一方面,当人与人的一切关系完全被契约化之后,人们在交往中就只会把他人当作手段加以利用,人的本质伦理精神也就被异化了。这样一来,通过对家庭的自然关系的否定而获得的自由意志的普遍性,最终将重新受制于必然性。

究竟什么样的社会实体能够为伦理精神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高的现实显现形式?在黑格尔看来,能够使市民社会摆脱外在必然性限制的力量就是国家。国家是“伦理理念的现实”、○“绝对自在自为的理性”。国家作为一种伦理精神的体现者以普遍利益为目的,倡导普遍

性原则,使个人在国家生活中获得普遍性意识,从而自觉地认识和追求普遍物,并把普遍物作为最终目的而进行活动。可见黑格尔对国家之重视。所以,把黑格尔政治哲学归结为反国家主义也是不客观的。比较来说,泰勒对黑格尔的理解是深刻的。他以黑格尔的政治历史哲学原则为基础, 在与新自由主义原子论个人主义的论战中形成了自己的社群主义价值取向。针对新自由主义对国家权力的强烈挤压,泰勒指出,随着自由市场经济的巨大发展,市民社会在获得空前的自主性和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比以往更多地暴露出了自身的不自足性,犯罪、吸毒、种族、性别、社会不公正等等社会问题的长期存在和尖锐表现,表明市民社会并不能解决因为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所有问题,它需要另外的力量比如说国家来加以制约,就此而论,市民社会的黑格尔模式要比新自由主义所推崇的洛克模式更加可取。因为,“黑格尔在他的市民社会概念里,把洛克学派和孟德斯鸠学派结合在一起。-----如果说洛克学派指出了有关社会具有非政治相度的观念,那么孟德斯鸠的贡献则在于他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图景,亦即社会是根据其政治组织来界定的”,“ 这些观点的发展,形成了黑格尔派的市民社会概念。市民社会是一个独立的领域,但并不是自足的领域。不仅作为市民社会—部分的经济过程需要接受调整(这部分地是在市民社会内部进行的),而且它只有通过与国家这一更高级的统一体一——亦即根据政治而组织起来的社会一——相整合,才能避免毁灭”,如此,“既避免了那种被黑格尔认为必然会导致暴政和恐怖的“共意国家”的无分层

○的同质性,也避免了那种盲目经济力量不受调整且最终会自我毁灭的运作。”当然这里也不

能简单的将黑格尔政治哲学归结为社群主义。毕竟,黑格尔充分强调了市民社会的特殊性、多元化和异质性,彰显了个人权利和个体的自主性。

三、如何看待黑格尔政治哲学的基本性质?

如果说黑格尔政治哲学既不是国家主义,也不是反国家主义;既不是自由主义,也不是16171819○

社群主义;那么是什么呢?其实,对于像黑格尔哲学这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刻的伟大哲学体系是不能做非此即彼的简单归结的,而必须用辨证的方法去把握。如此,我们就会发现黑格尔政治哲学的辨证性质:

○在谈到市民社会两个原则时,一方面强调“特殊和普遍的不可分性”,认为,“在市民

社会中,特殊性和普遍性虽然是分离的,但他们仍然是相互束缚和相互制约的,其中一个所做的虽然看起来是同另一个相对立的,并且以为只有同另一个保持一定距离才能存在,但是每○一个毕竟要以另一个为其条件。”另一方面反对两种片面倾向:一种倾向是片面强调特殊性

而轻视普遍性。他举例说:“大部分人认为纳税损害了他们的特殊性,是同他们敌对的,并且妨害了他们的目的。然而,尽管这看来是真实的,终究没有普遍物,目的的特殊性就不可

○能达到。况且公民不缴纳任何捐税的国家,也不见得由于特殊性的力量加强而显得优越。”

另一种倾向是片面强调普遍性而轻视特殊性,甚至以普遍性吞噬特殊性。黑格尔指出,“同样,有人认为如果普遍性把持殊性的力量都吸收过来,如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所阐述的那样,看来普遍性的景况会好些。但这也只是一种幻想,因为普遍性和特殊性两者都只是相互依赖、各为他方而存在的,并且又是相互转化的。我在促进我的目的的同时,也促进了普遍

○物,而普遍物反过来又促进了我的目的。”

在谈到国家时,强调“国家是机体,„„国家必须被理解为机体”, “机体的本性是这

○样的:如果所有部分不趋于同一,如果其中一部分闹独立,全部必致崩溃”;“国家的目的○就是普遍的利益本身,而这种普遍利益又包含着特殊的利益”,“国家的力量在于它的普

○遍的最终目的和个人的特殊利益的统一”;

在谈到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时,强调“国家是自为的神经系统,它自身是有组织的;

○但是它只有在两个环节,即家庭和市民社会,都在它内部获得发展时,才是有生气的”; “现

代国家的本质在于,普遍物是同特殊性的完全自由和私人福利相结合的,所以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利益必须集中于国家;但是,目的的普遍性如果没有特殊性自己的知识和意志——特殊性的权利必须予以保持,——就不能向前迈进。所以普遍物必须予以促进,但是另一方面主观性也必须得到充分而活泼的发展。只有在这两个环节都保持着它们的力量时,国家才能被

○看作一个肢体健全的和真正有组织的国家。”

综观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处处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所以说,黑格尔政治哲学是辩证的政治哲学。法国学者路易·迪蒙曾经指出,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试图将所有的○对立面调和成广泛的综合体,并且指出这个综合体存在于现代国家”,这应该说是颇有见

地的。但是与其说是对对立面的理论调和,不如说是对现代国家的客观本质的揭示,这种本质就是,国家作为机体,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具言之,就是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的统一,国家与社会的统一。当然,这种统一并不否认差别与对立,相反,它是以差别与对立的存在为前提的,每一方都以对立方的存在为前提。片面地强调国家、普遍利益与片面地强调社会、特殊利益一样,虽然可以促进对真理认识的深化,但毕竟还不是真理本身,双方必须也必将走向统一,方可逼近真理的全景。这在当代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争及其走向中可以找到回应。

社群主义是在批评以约翰·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它与新自由主义形成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两相对峙的局面,这集中体现在他们对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之间关系的歧见上。自由主义为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辩护,社群主义则为与此相适应的公共生活辩护。但是,个人权利和公共利益是困扰人类社会和政治学家们的一个永恒难题,在任何一个民主的社会,个人权利都具有基础性价值,它涉及政府的合法性;而不同的个人只有联合起来组成形形色色的社群,才能为个人提供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强调都可能导致另一方的缺失。我们只能在二者的共生与张力中寻找出路。所幸的是,在当代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流变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曙光。当“向后看”的社群主义者对共同***72829

体的衰落表现出乡愁般的哀叹,抱怨我们的社会在包容个人选择和文化多样性上“已经走得太远了”时,也还有另一种社群主义者即“向前看”的社群主义者,开始“承认个人选择和

○文化多元不仅是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事实,而且还是有价值的特征。”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社群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趋容。同时,我们也看到自由主义向社群主义的趋容,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就是“旨在借助民族这个独特的现代观念,来联结与亲和具有极不相同的种族起源、○信念和生活方式的人们”,因此可被视为一种“向前看”的社群主义。

从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相互趋容,我们不仅看到了人类自我认识的深化,同时也领略了黑格尔政治哲学的镜像价值,它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而且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建构及政治实践的进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要言之,我们不能在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国家主义与反国家主义之间作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只能以二者为资源和镜像,结合我国实际,在国家、普遍利益、公共利益与社会、特殊利益、个人权利的共生与张力中探寻一条新路:

首先,必须承认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必须把承认和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作为国家的基本原则。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以市场主体独立地、自主地追求个人的特殊利益为内在驱动力的,个人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其中的财产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不仅会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变成一句十足的空话,而且也会从根本上破坏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机制。但与此同时,也必须承认公共利益、群体权利同样具有有客观性、真实性、合理性。自由主义者强调,只有个人权利是客观的、真实的,而公共利益、群体权利最终只能落实到个人权利,否则就是虚幻的。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往往忽视了公共利益和群体权利的独立价值。从根本上说,公共利益和群体权利涉及到的是任何个人生活须臾不可脱离的公共条件、公共秩序和公共原则,它们同样是真实的、具有不可侵犯的性质,特别是当公共利益和群体权利的实现事关民族国家的生死命运和发展前景时,甚至会要求个人为之牺牲自己的个人权利。当然文明、正义的社会会为这种牺牲做出补偿。但这种国家补偿本身就谕示和肯定了公共利益的客观性、真实性、合理性。

其次,构建以法治为基础的良序社会结构,这是当代中国的政治哲学建构及政治实践的基本任务。良序社会结构是以国家、普遍利益、公共利益与社会、特殊利益、个人权利之间的双向合理互动为基础的,它的建立和维系取决于良序规则,也就是必须形成系统的合理的法制规则,用法律形式明确国家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合理界分。个人权利具有客观性、合理性,因此必须予以维护,但为了防止具有为数众多而又互相抵触的意志的无政府状态,法律必须对个人权利予以限制;同样,公共利益具有客观性、合理性,必须予以维护,但为了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法律必须能够对政府以公共利益名义实施权力行为进行限制。不论是公共利益还是个人权利都要在法律规制的范围内运作与实现,现代社会必须确立法律至上的原则。唯此,我们才能在国家、普遍利益、公共利益与社会、特殊利益、个人权利的共生与张力中维持平衡,从而构建符合正义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注释: 3031

1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89页。○

2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29页。○

3Fred Dallmaye, “Rethinking the Hegelian State”, 引自David MacGregor, Hegel, ○

Marx, and the English State,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96。第274页。

4○19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邓正来等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

社1998年版第3页,第27页。

5○6○7○8○9○11○12○13○14○15○17○18○20○21○22○23○24○25○26○27○28○29黑格尔《法○

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3页,第195页,第195页,第197页,第197页,第265页,第262-263页,第55页,第200页,第263页,第200页,第253页,第198页,第198页,第199页,第199页,第268页,第269页,第261页,第264-265页,第261页。

10安东尼·奎因顿:<政治哲学>,安东尼·肯尼 编《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6年版第333页。

16霍斯特曼:<论市民社会在黑格尔政治哲学中的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

学史研究室编《国外黑格尔哲学新论》中国杜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54页。

29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30○31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下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00页,第501页。○

张伯苓大学德育思想的当代意蕴 篇3

[关键词] 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11-0014-03

一 兼容并包——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继承与西方德育思想的融合

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目前我们所确立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都是基于对传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这也是道德发展的重要表现。张伯苓非常重视利用传统美德教育学生。他曾在答外国人询问时说过:“整理中国固有之文化,摘其适合于现代潮流者,阐扬而光大之,奉为国魂,并推而广之,以求贡献于全世界。”[1]虽然张伯苓于1909年正式受洗为基督教徒,但并非以向学生宣传教义为宗旨,而是鼓励学生以儒家道德和基督教中共有的美德作为他们的生活准则。他经常随身携带《论语》和《圣经》,并用《大学》《中庸》《孟子》等书中的格言警句来教育学生,如一次向学生演讲,前后引用《论语》《中庸》的四段话来阐述“学行合一”[2]。张伯苓利用《耶稣言行录》,以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他说:“我常读《耶稣言行录》,看见耶稣的为人,很受感动。这一本书帮助我很多,我所以藉着他的鼓励总算是还没有半途中止,而打破各种困难,还要办我的教育。”[3]

但张伯苓对待传统道德并不是盲目推崇,他认为,儒家道德以“孝”作为一切道德的中心。他说:“盖孝为人之本,失其孝则道衰矣。然细推之,往往失于偏重家庭之观念,少世界之眼光。”[4]张伯苓已明了这种封闭的道德观念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而要培育具有“世界眼光”的新人才,则须摆脱传统道德规范的束缚,从关注“小我”的圈子里跳出来,去服务“大我”。当然重视传统道德并不是因为狭隘的民族情感,而是将现有的传统道德教育的积极成分作为一种道德资源,这既包括本国的,也涵盖西方的。强调对传统道德的继承,是将其作为当前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作为本民族文化认同的核心。

任何一个系统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下,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信息、物质,才能健康地发展壮大。相反,一个封闭的系统,只能逐步走向衰亡。这一规律在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都已得到证实。张伯苓在教育理论研究、实践以及对待外来文化中,实行开放政策,参照古今中外各国各家的理论精华,广采博引,正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张伯苓曾多次赴日本、欧美等国考察教育,但他既不“全盘西化”,也不“一面倒”,也不维护某一理论,而是从现有实际出发,将各国教育理论、体制之精华,溶于我国固有文化传统的沃土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发扬优点、扬弃缺点。随着时代的进程不断前进,张伯苓的这种思想和态度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和启示意义。此外,为了实行民主治校,张伯苓曾提出了南开学校不搞“家长制”“一言堂”,并且在管理上要求实行“经济分开”和建立“责任分担,师生合作”的制度。这对于鼓励师生共同办好学校也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更好地融合中西德育思想的精华,创新大学德育,张伯苓先生以育人为本,立足于实践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二 与时俱进——创新德育理念与方法

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

张伯苓一直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倡导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在平等和谐的交往对话中进行道德教育。这实质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主体间道德对话的道德教育模式。

(1)树立教育主体间平等观念。这一平等观念最明显的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第一,微型辩论赛。首先,教师与学生参与辩题的商量或出几个选题让学生来选择;其次,学生课后搜集资料,确定正方和反方人员;再次,在课堂上分正方和反方展开辩论,非辩论双方的其他同学向参加辩论的同学提问;最后,老师对正反方的观点、论证和回答进行评价和总结。第二,经典案例分析。教师通过一些精选的典型案例,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有关问题,期间还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分析等等。

(2)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针对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现象、道德问题,可以营造小组式的课内讨论发言,即以一个小组为互动单元,围绕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又为大家所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组内当堂进行讨论分析式的互动,鼓励每位同学都参与讨论,限时讨论完毕后,各组推选代表阐述讨论结果。

(3)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道德教学过程中,研讨式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良好方式。研讨式教学方法是基于师生、生生交往的平等与信任,它的应用在方式上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研讨式教学可以采用案例、视频、讨论、辩论等多样的方式,既凸显问题意识有丰富教学形式,并且营造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2 凸显德育的首要地位,重视精神引导与人格塑造

张伯苓认为,育人的关键在于是培育精神。他教导学生说:“诸君当知,中国近来之巨患不是来自有形之物质,而在缺少无形之精神。精神聚,虽亡非真亡,精神涣,不亡亦抵于亡。”[5]对于极权的封建旧中国,当在受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入侵时,爱国主义是最重要的。因而张伯苓将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放在学校基础工程的位置上,要求学生具备担负起民族救亡图存这一历史重任的使命感。张学良自1916年受张伯苓身教言传的熏陶,意识到“我不能总是扮演这种有钱的纨绔子弟,下定我必须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什么”[6]之后他在和张伯苓的长期交往中,又确曾从这位教育家的人格力量受到教育。张学良将军在晚年回忆时曾说:“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亲耳聆听了张伯苓所作的《中国人不亡吾辈在》的演讲,顿增中国救亡图存当从我做起的信念。”[7]此后张学良终生对张伯苓先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钦佩不已。

南开大学最突出的传统是培养“完全人格”的人才观,结合我国新时期的特点和条件,继续系统地全面总结南开大学已取得的成功经验,以找到一种符合现代大学教育要求的开放式校园文化模式,这对加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无疑具有深远意义。就当时社会背景下,南开大学培养的毕业生走入人才市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就已经凸显了南开人才模式的优势。而这对当前尽快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以及使它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差距上,依然具有特殊的重要借鉴意义。也许有人会质疑,张伯苓创办的南开大学是在旧社会和抗日时期的特殊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南开经验对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一定有用。其实,在人类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带有某些共性的规律,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才得以发展、提高和创新的。

改革开放以来,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我国道德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大学通识教育功能弱化,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技术、轻学术”的倾向,致使人才的学识与其自身素养不相称。一些大学生救世为公的公德意识、敬业乐群的团结合作意识淡化,随之而来的却是浮躁和急功近利之风大行其道,甚至有人将高薪资水平作为个人价值实现的第一追求,并且在找工作的过程中,眼高手低,以致高不成低不就,最终沦落为啃老族。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张伯苓先生对大学生精神与人格塑造的关注在今天依然可以给我们诸多启示。

3 强调通才教育,造就具有“现代能力”的人才

教育中诸多相关因素的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辅相成,构成了和谐的统一。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的。相互关联的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妥善处理则互相促进,事半功倍;处理不当就互相掣肘,事倍功半,教育领域也完全一样。

南开大学的教育目标是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能力,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第一,德育置于首要地位,南开校友曾说:“以语言表达、智体美劳的能力都可以量化,如果五者相加可得500分,但德则为数值前的正负号,一个有德有才的人对社会的贡献是正面的;而缺德,才愈大对社会的危害则越大。”[8]第二,南开智育有两大特色:一是教师学识渊博、教学有方,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学习条件轻松,老师绝不采用题海战术,学生功课较少,因而课后有时间参加各项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到图书馆博览群书。第三,体育,这是南开的强项,绝大多数同学下午三点半下课后都去打篮球,看球,练习田径或体操项目。篮球五虎将曾获得全国运动会冠军,足、排、棒球等也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第四,美育,除音乐美术课外,学校还鼓励学生组织话剧、合唱等艺术团体,在每学期举行一次的大型联欢会上,这些团体演出的话剧、京剧、独唱、合唱等一般都达到一定水平,并且还传达着进步思想。这些艺术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表现力,陶冶了情操,同时也收到了思想教育的实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南开可以说是我国话剧的发祥地,培养出张彭春、曹禺等在话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第五,劳育,学校设计相关课程,以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良好习惯。五育并重而最终整合于对大学生人格的完整塑造,这使南大同学个个博学通艺,活动力强,比较容易融入社会生活并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出色地工作。

反观当前,由于高校教育评价机制被扭曲,过度重视智育,忽视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导致德智体美劳五者脱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等。因而新时期高校德育可以借鉴张伯苓德智体“三育并进而不偏废”,造就具有“现代能力”人才的思想,在高校教育中将道德教育寓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之中,实现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4 优化德育课程结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途径

南开的教育方法是科学的,合乎辩证法的,因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具有一些鲜明的特色。

第一,润物细无声。南大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靠空洞虚伪、口是心非的说教,而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身教重于言教,较少形式主义。鉴于“隐性教育”对提高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可以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开展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因此可以利用环境隐性教育的功能,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格和生活方式,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廉洁奉公的品德。

第二,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社会实践,优化德育课程结构。目前我国在高校开设的德育课程主要是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主,而对学生的德育实践强调的比较少。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南开大学为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举办讲演活动,提倡学生编辑刊物,吸收学生代表参与学校改革,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鼓励学生组织社团,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办事能力,服务精神,认真负责精神,客观上培养了学生崇尚民主的意识和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所以,除了学校的道德教育,家庭和社会应创造条件,开展多种道德教育活动,促使大学道德发展的社会化。

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方面,我们也可以借鉴张伯苓的大学德育思想,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第一,社会公德教育的创新。一直以来,我们都倡导文明行为,如不讲脏话、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等,而南开一以贯之的德育目标即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张伯苓的德育通过不同途径在努力教导学生具有为公之精神与为公之能力,教导学生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一个讲文明礼貌、讲社会公德、有修养的人。而当年南开校友的立身处世在某种程度上均应证着南开德育的实效。因此,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交往的拓宽,如虚拟社区的出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的新情况等都要求我们更加关注社会公德的建设。新的时代境遇下,张伯苓的公德教育思想无疑具有其深远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第二,职业道德的创新。大学是每个大学生进行职业准备的重要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职业理念在新形势下急需重新的定位,由于缺乏准备的条件,职场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如缺乏诚信、文化走向庸俗化、娱乐化、碎片化等,这些都将阻碍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也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张伯苓在南开大学的毕业式和校友会等诸多场合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他曾在第十一届毕业式上鼓励学生,毕业步入工作岗位,要“打破烦闷,惟赖自己奋斗。不求速效,不图侥幸,只管做事,并从小事一步步做起,克己牺牲,一切责备自己,而不怨天尤人。如此脚踏实地做去,失败是意外,成功乃在意中。”[9]这些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在耳濡目染中,无疑为南开校友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去学习、借鉴。

三 制度保障——完善大学德育制度建设

培养健全人格是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而德育的内容要得以真正传承除了教师人格的感召、文化氛围的濡染之外,也还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深入了解过西方大学的办学精髓的张伯苓先生在倡导其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大学制度,并使得其道德教育理念拥有了诸多现实的制度保障。南开大学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值,为实现高标准,从学生一点一滴具体抓起,从严要求。学校制定了严密的规则制度和纪律,学生必须切实遵守学习制度,生活管理也很严格,统一住宿,严格作息制度,甚至整顿内务也有统一要求,还要实行检查评比,这些对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起了积极作用。

然而,在我们今天现代德育实践过程中,“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德育制度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达不到预期的德育目标或对意在解决的德育问题不能发生应有的作用,甚或对德育发生不良影响,这一现象称为德育制度失真。”[10]德育制度失真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实施的形式化、零散化、残缺化。德育制度的实施无法完整实现,由此导致,与德育制度紧密相关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等也只能部分为人们所用,由此德育制度实施的残缺性凸显。此外德育制度本身存在缺陷、配套制度不健全、制度环境缺陷等也是导致德育制度失真的原因。

面对诸多原因,当前应完善大学德育制度,在坚实的制度保障基础上,大学的自主学习和校园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彰显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将促使学生不断将德、智、体、美有机结合,追寻着属于自己的个体人生,并承担和实践着社会责任。因而有必要从制度上建立权限更大的学生自治团体,为当代大学生提供道德锻炼与陶冶情操的平台。虽然大学生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但他们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完全具备自我监督、管理的能力。当前大多数高校学生会开展的活动,基本都是在相关老师的全面指导下进行的,除了一些文体艺术活动之外,学生真正能自我组织的活动却很少。因此,要从制度上保障学生意愿的正常表达,就需成立能作为表达学生意愿的载体的组织,这也是学生道德自主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

版社,1984:78.

[2]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157.

[3]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

版社,1984:152.

[4]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

版社,1984:30.

[5]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34.

[6]管宁,张又坤译注.缄默50余年张学良开口说话[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19.

[7]梁吉生.张伯苓图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100.

[8]重庆南开校友会.98年张伯苓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论

文集[M].重庆:重庆南开校友会,2000:173.

[9]梁吉生.张伯苓年谱长编(中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2009:274.

[10]刘超良.制度德育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当代阶级分析法的价值意蕴 篇4

阶级分析法首先是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和底线。它帮助人们把握好历史发展规律、由一系列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理论构成。阐明了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历史进程, 强调在阶级社会人类的历史不过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历史, 并且根据这个思想分析了历代社会发展的过程及规律, 从而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结论, 这就为当时的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 为各国政党制订了革命策略, 因此它本身就成为马克思作品中贯穿通篇的一条红线。

二、阶级分析法是否过时

其实, 从马克思主义产生那天起, 就没有停止过有关阶级分析法是否过时的争论。当时的主要反对意见有两种:一是认为简单化, 认为阶级分析法用简单概念图解复杂世界不适宜;二是认为易导致僵化, 导致极左错误。这些批评表面看来似乎成立,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来看, 好像也没证实。比如苏联的肃反扩大化, 中国的文革就是典型。

关于阶级分析有无过时, 我们应该看到的现状是时代大不相同, 阶级状况大不相同。如果从性质将, 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社会阶级结构变得越来越单纯, 这一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验证。首先, 我们应当承认以社会阶层理论分析当今社会结构本身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一种思想认识与理论创新的进步。其次, 阶层理论重在描述分析社会不同人群的职业、分工、身份变化与社会地位变化等具体问题, 有助于人们提供社会政策。最后,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重在宏观形势上的分析, 而社会阶层的分析是一种微观分析, 二者本身并不矛盾, 也是可以兼容的。

三、阶级分析法的当代价值

阶级分析法在马克斯的作品中贯穿始终, 而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 即使在成为执政党后, 仍把阶级分析作为考察有关社会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 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在当代中国, 制定公共政策需要阶级分析法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情是, 我国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而社会主义形态要求我们消灭阶级, 达到共同富裕。由此可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 我们仍然没有彻底完成消灭阶级的任务。我国始终将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 认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知识分子阶级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把工人阶级“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 看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指出我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1], 拥有着其他阶级所没有的艰苦朴素作风同不断接受新事物能力相结合的先进性, 是一个有着长远发展的阶级。既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阶级现象, 那么要正确认识这一现象, 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否则便不可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 得出正确的阶级状况的结论, 也不可能据此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具体政策。

2、在当代中国, 分析经济形势需要阶级分析法

伴随着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这其中,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势头尤其迅猛, 成为了我国经济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这种新的经济发展形势, 产生了许多新的阶层, 这些阶层由于产生的时代原因, 无法用旧的阶级方法对其进行归类。虽然从根本上说, 阶级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 我们不能由于各阶层阶级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一致的, 就否认阶级分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必要性;也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阶层分化, 以及新的阶层有些不能用旧的分析法进行划分, 就否认阶级分析的适用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资本强力渗透到经济乃至社会各个领域, 并伴随着许多社会问题。而只要资本还存在, 阶级就不会过时, 阶级分析理论就同样也会存在。

3、在当代中国, 解决斗争矛盾需要阶级分析法

随着时代发展, 阶级结构与阶级关系有了新的时代特征, 然而尽管有了新的变化, 阶级斗争却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阶级斗争的这种客观性和特殊性, 要求我们在一定范围内还必须坚持用阶级、阶级斗争的理论去观察和处理问题, 必须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

江泽民在2000年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纠正过去一度发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不等于阶级斗争已不存在了, 只要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我们就不能丢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分析的方法与观点。因此, 对于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 我们仍然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进行观察和研究, 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这样才能保证解决新时代新形势下的矛盾斗争。

最后, 由于时代发展, 国内形势不断变化, 阶级分析法并不能够适应任何情况。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阶级分析法之时, 必须做到实事求是, 并且能够辨别何种情况适用, 何种情况下慎用。阶级分析法的运用需要做到十分严谨, 如此, 这个并未过时的研究方法才能为我们进行研究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当代意蕴 篇5

关键词: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逻辑探求

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是教育政策价值论的基础,教育政策价值论不可能超越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来获得自身的逻辑形式。因此,在研究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规范判断的逻辑形式中,对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当代意蕴的探讨是无法绕过的逻辑瓶颈。

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对教育政策的逻辑构造具有什么样的影响?教育政策现象能否超越教育政策主体性而获得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客观性?在以往的教育政策学理论研究中,这些问题都是沉睡着的“斯芬克斯”之谜。寻求教育政策的价值区域的当代形态,是学术界绵延整个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的一项思想努力,而这项努力内部有着诸多方向和策略。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领域。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政策文明现象,主体性价值的当代意蕴解构了传统西方政治哲学家们对“人性”的一般假设,摒弃了价值论问题中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揭示了貌似自然的事实或“规律”背后的利益关系、价值选择和价值冲突,平衡和协调了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建构了教育政策活动的新型人际态度和思维方式。在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中,主体性价值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不仅体现着对教育政策主体的需要的某种满足,而且还体现着教育政策主体的主动追求。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的当代意蕴,揭晓了主体性价值的逻辑起点,左右着教育政策的价值区域。为此,通过认识论和实践论来寻找价值证据,不追求现实中一般并不存在的假设的东西。以教育政策的价值目标为标准对教育政策的价值事实进行评判,进而确立教育政策价值规范。这种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的当代意蕴的逻辑分析,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时代学术使命。

一、主体性价值追寻:教育政策逻辑思维的内在要求

教育政策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价值取向问题在教育政策中具有核心地位。不管目前学术界关于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的界定存在着多少分歧,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事实是无法否认,并且在认识上不存在分歧的,那就是: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是形成教育政策价值观念,构成教育政策价值关系以及影响教育政策价值判断的核心要素。关于主体性价值的追寻,其实回溯到逻辑学里就能得到真正透彻的处理。教育政策逻辑思维是一个以“需要的满足”为起点和工具,对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的判断、推理和论证过程,其目在于对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形成一个新的陈述。通过否定其外在性、个体性和赋予理性的形式,将其改造成为一个普遍的东西,即一个本质上和主体一样的思想的东西。从逻辑学的视角对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的探究,不仅对于理解当代教育政策价值的实践和运行领域里所发挥的主体性原则非常必要,而且会给我们当前对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以极大的启发和教益。教育政策的逻辑思维从教育政策过程中主体价值不同需求出发,基于教育政策主体价值的应然判断来评价教育政策,考察教育政策实践中的主体性实然价值与应然价值之间的吻合程度,形成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的应然回归,主体性价值自然就构成了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逻辑起点与终点。在逻辑学中,主体性这个范畴是主观逻辑、即概念论的第一个大范畴。主体性在这里指的是形式的或主观的概念,即包括概念、判断和推论在内的通常所谓主观思维形式。所以说: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的概念无论如何总是主体性本身。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不仅体现着对教育政策主体的需要的某种满足,而且还体现着教育政策主体的主动追求。作为主体性价值的形式概念,其本质体现为:教育政策实施是使主体自身作为教育政策的对象,然后再成为主体的过程,有着更多的“价值负载”或“多重利益”参与其中。

从主体(人)出发,深刻认识主体,充分理解和把握主体性价值,是研究和解决教育政策价值问题的关键。如果说,对于世界的存在、事实、“是”,主体性只是其基本属性之一;而对于价值、“应该”,主体性则是其根本性质。教育政策的价值问题是教育政策科学的基础问题,主体性价值是教育政策最本质的规定性,它突出了主体的权力和责任,消解了价值的客观性神话、普遍性神话、以及所谓永恒的“价值真理”。研究教育政策的主体性价值,不需要外在的现有的东西而实现它自己。从教育政策的决策过程来看,教育政策都是决策主体的一种主动的选择活动。教育政策为教育活动提供教育环境或分配教育资源,使主体自身的教育活动得以有效的完成,是把自己从一种潜在的主客统一体变成一种现实的、即具有外部实在性的主体性统摄客体性的统一整体。教育决策本身所蕴涵的价值理性因素,其政策价值基础与政策目标、手段和结果之间是呈正相关的。主体性价值作为自觉地存在着的实体性力量,除了属于思维本身和通过思维所产生的东西外不能有别的内容。价值作为“世界对于人的意义”、“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是以“人的内在尺度”或“主体的尺度”为根据的,是依主体(人)不同而不同、变化而变化的。它突出了教育政策实践功能是决定或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以及其他主体均有影响。这种活动完全以自身为根据,因而不为他物决定,而为自己决定,不依赖于他物,而只依赖于自身,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活动。教育政策逻辑思维对主体性价值的追寻并不神秘,它不过是当推理经过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的转化和发展的历程,最终到达扬弃中介过程而回复到概念的简单同一性,实现主体性价值自己。如果从主体与客体构成的一种逻辑关系看,主体性价值就是主体使客体成为使用对象而客体实际地赋予主体以使用效能。

当代意蕴 篇6

1 孔子的孝道思想

在孔子的《论语》中, 孝道思想占据主要位置。“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强调了对父母和兄长孝顺的重要性。孔子如此强调孝道, 原因在于, 能够遵循孝道的人, 就会时刻将祖先记挂心中, 不会扰乱社会治安, 社会的风气自然会好。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 统治局面就会稳定, 社会就会和谐。孔子孝道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忠君。

1.1 孝亲的关键在于敬亲

维护孝道, 首先需要对父母孝, 这是孝道的基础。在孔子看来,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包含很多,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伦, 这是行孝的出发点。人伦中最为核心的是血缘关系, 其中最为密切的是父子关系。因此, 需要凡事都顺着父母。但是, 在孔子看来, 仅仅做到孝顺父母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道, “孝”的根本是“敬”。尊敬父母, 孝顺父母, 孝敬合一, 这才是孝亲的根本所在。“孝道”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需要子女做到敬亲、养亲和事亲。在孝敬父母的过程中, 除了要关心父母的物质需要之外, 更重要的是重视父母的精神需求, 孔子十分反对将孝道仅仅局限在照顾父母的吃喝上, 并且将真正意义上的孝道概括为“敬养”二字。

1.2 孝亲的目的在于忠君

孔子所强调的孝道, 与传统意义上的孝道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除了需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忠君爱国, 并且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由此看来, 儒家思想中的孝道不仅仅局限于家庭的内部, 而是被上升到了国家的范畴。儒家的这种孝道思想, 在对父母和子女关系的维护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将君臣之间的关系也纳入其中, 则是一大创新, 也是孔子孝道思想的特色之处。“忠”和“孝”结合的孝道思想, 在中国古代, 无论是对家庭关系的和谐融洽、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团结, 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孝服务于忠, 忠的前提是孝, 孝是忠在家庭内部的体现, 忠是孝的外部扩展。孔子的孝道思想, 除了在自己的弟子中大力提倡之外, 自己本人更是亲身付诸于行动, 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忠孝”, 历年来为人们所敬仰。

2 孔子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意蕴

2.1 有利于弘扬和继承传统孝文化, 促进家庭的稳定融洽

家庭是次于社会的一个小团体, 它的稳定融洽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孝”是保证家庭内部和谐最根本的保证。尊老爱幼、敬老怜贫都是当下社会提倡的。目前, 在经济迅猛增长的形势下, 人的寿命普遍延长, 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亟需解决。对此, 我们需要在深刻地理解孔子孝道思想的基础上, 坚定不移地将孝道继承和弘扬下去。在人口老龄化加重的情况下, 养老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就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来说, 坚持孝道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 老年人所占比重越来越多, 为了让他们安度晚年、颐养天年, 作为子女必须弘扬孝文化, 自觉地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 为家庭的和谐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根据孔子的孝道思想, 作为子女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在经济上, 子女需要适当地给予父母经济上的扶持;二在生活上, 子女需要帮助父母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三在精神上, 如时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慰问一下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行动一方面履行自身的责任, 另一方面让父母安享晚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 就倡导孝道, 并且以亲身的行动践行了孝道, 他是孝文化的创始人。而我们这一代人, 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需要毫不动摇地将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为促进家庭的融洽和谐而不断做出努力,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百善孝为先”、“惟孝顺父母, 可以解忧”等等, 都是孝道思想的体现。“孝”是当代人道德素质的根本体现, 是维护家庭和谐、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在今天,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任何阶段, 都需要坚持继承和发扬孝文化。

2.2 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要想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需要从保障家庭的美满和谐为切入点, 通过家庭的伦理道德、思想规范来端正人们的行为, 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孝道。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道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时代在变化, “忠君”思想已经不再符合这个社会的需要了, 因此, 只需要将其中的孝文化发扬广大, 除了家人之间相亲相爱, 朋友之间、甚至是陌生人之间要是也能够做到互相帮助, 那么这个社会便离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不远了, 这也是当下我们社会发展的目标。一个懂得孝道的人、对父母孝敬的人, 是一个内心宽大的人, 他们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从农村的养老问题来说, 这是一个关系着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构建和谐社会, 每一个公民都需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 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履行孝道。近年来, 农村的养老问题已逐渐得到改善, 但是总体来说还不容乐观,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子女没有尽职尽责, 其中不乏部分子女有虐待老人的现象, 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 是有违孝道的。弘扬孝道, 赡养老人, 是每个中国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 只有养老问题解决了, 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2.3 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及增强民族凝聚力

孝文化历史悠久, 经过几千年的形成和发展, 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每个中华儿女的思想中, 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特有的标志,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在孝道思想逐渐发展的过程中, 它已经发展成为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团结统一等美好品质。正是由于孝文化的影响, 即使中华儿女散在四方, 但是仍然时时刻刻牢记祖国, 每逢佳节, 都会千里迢迢赶回家乡看望亲人、祭拜祖先, 这种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正是孝道思想的强大作用。这对祖国的和平稳固、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孔子的孝道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使得全中华的儿女都心系一处, 因此其现实意义是不可忽视的。放眼今天, 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 都是对孝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然而, 在孝道的践行过程中, 仍然出现了各种不孝的行为, 无论是人们所说的道德滑坡、还是人们的冷漠无知, 都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践行孝道, 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着手, 需要从孝敬父母开始, 若是人人都能做到, 那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定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未醉, 万红.孝道思想在海外的传播及其影响[D].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6) .

[2]杜国伟.《论语》中孝道思想之探究[D].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

[3]李素英.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意蕴解读[J].理论学刊, 2014 (01) .

梭罗的简单生活理念及其当代意蕴 篇7

一、崇尚简单的物质生活

哲学家芒福德在1926年指出:“梭罗也许是唯一的停下来并写出他的丰富体验的人。在人们四处奔波的时代, 他保持着平静;在人们拼命挣钱的时代, 他坚守着简朴。” (1)

梭罗始终坚持对商业主义和物质主义的社会流俗的深刻批判。“我曾遇见过多少个可怜的、始终不变的灵魂啊, 他们几乎被重负压垮, 喘息着爬行在生活的道路上”。“大多数人……被人为的生活忧虑和不必要的艰苦劳作所控制, 而不能采摘生活中的美果。……一天又一天, 没有一点闲暇来使得自己真正地完善;……他没有时间使自己变得不只是一架机器”。“他们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获得一种生活并保持那种生活之上。”梭罗认为, 这是“单调而绝望的生活”。 (2) 现代人何以承受并推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重负, 梭罗认为, 是因为每个人从一开始就被套入一个范式, 财富、地位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人们按照范式的要求取得所谓的成功便沾沾自喜, 反之则懊恼不已;企图超越范式的人, 几乎都要遭到社会的反感和唾弃。正如康科德镇的居民无法理解梭罗整天在野外游荡。在《瓦尔登湖》里梭罗反复呼吁:“简单, 简单, 简单吧!……简单些吧, 再简单些吧!”“据信仰和经验我确信, 如果我们愿意生活得简单而明智, 那么, 生存在这个地球上就非但不是苦事而且还是一种乐事。”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我们的生活变得“与大自然同样简单呢”?“对于这个国家和它的人民来说, 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厉行节约, 厉行比斯巴达人更为简朴的生活方式并同时提升生活目标”。 (3)

二、尊崇高尚的精神生活

哲学家芒福德在1926年指出:“简单化没有使梭罗走向头脑简单的狂热, 却使他走向了更高的文明。”“梭罗或许将成为一个预言般的人物, 新时代也许将给他的思想和人性崇高的评价。” (4) 芒福德的预言透过历史尘埃闪烁智者的真知灼见。今天现代人不约而同地重读梭罗, 反思和提炼简单生活的丰富广博的蕴义。

在梭罗看来, 有价值的、高尚的生活目标, 是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和精神生活的丰富, 人的发展也绝不是物质财富越来越多的占有, 而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富, 是人格的提升, 是在与自然越来越和谐的同时人与人之间也越来越和谐。贝特对于梭罗的理念是这样解读的:“梭罗的‘审慎地生活’就是说要生活得有思想、有观察, 将思想的语言和外部的世界协调起来, 要承认尽管我们借助于语言认识事物, 我们也不能与世界脱离而生活。因为文化和环境结合在一张复杂而精致的网中。” (5) 梭罗把目光和思想投入大自然, 相信自然能增进人的道德, 因为自然的简朴、纯洁和美是衡量我们的道德自然 (mora nature) 的参照点。梭罗相信自然能够医治道德罪恶, 因为道德的恶是在社会中滋生出来的, 所以需要自然来解毒, “我们也应该时不时地挪动挪动, 到田野和森林里远足, 以晾晒我们的生命, 饿死我们身上的罪恶”。 (6)

三、特立独行的实践者

从1845年7月4日开始, 梭罗在康科德郊外瓦尔登湖畔的一座小木屋里隐居了26个月, 目的是要证明:人完全可以活得更简单、更质朴;简单生活本身并不是目的, 目的是以物质生活的尽量简单换来精神生活的最大丰富。反之, 即使人占有了全世界, 但却输掉了自己的灵魂, 又有何益?

20世纪中叶, 美国波士顿的一对夫妇曾像梭罗那样走向荒野中生活, 并以其经历写了一本书:《以丛林为家:今日过梭罗的生活》 (At Home in the Woods:Living the Life of ThoreauToday) 。书中的第一句话便是:“我们走向荒野, 是因为一百年前有个人写了一本书。”有位叫做安妮·拉巴斯蒂 (Anne LaBastille) 的现代女性远离尘嚣, 在位于美国东北部山脉中的黑熊湖畔建了一所小木屋,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今一直居住在那里, 并以亲身经历写了题为《林中女居民》 (Woodswoman) 的系列丛书, 记述了作者几十年来生活在荒野中的经历与感受、梦想与沉思。由此我们可见, 梭罗的魅力有多么强烈。那不仅是一种“迟到的辉煌”, 而且是一种经久不衰的“真实的辉煌”。

四、简单生活的当代意义

当下人们越来越痴狂于奢侈繁复的现代生活, 追随永无止境的物质需求和消费主义, 疲于奔命, 却内心空虚;自然环境在人类的贪婪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要从根本上缓解这场人类的危机, 必须挖掘并揭示其思想文化根源, 揭示人类的思想、文化、科技、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恶劣态度和竭泽而渔式的行为, 进而促进人类的思想文化变革。正是从这个层面说, 梭罗的简单生活观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简单生活并非倡导当代人像梭罗一样隐居于山水中, 而是呼吁人们在现有的文明社会里简化物质生活, 把人的物质需求和消费需要限制在生态系统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 并腾出时间和空间与自然交流和保护自然, 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和美学品位。这是简单生活理念的对今天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DavidMazel, A Century of Early Ecocriticism, Athens: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2001.

[2]Henry David Thoreau, Walden,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孝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蕴 篇8

大学生作为现如今社会的高知识人群, 他们思想道德水准的高与低关联到整个国家的素质。近些年的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现如今大学生孝意识的缺失现象已相当普遍, “孝敬长辈”这一民族的传统美德, 竟然在教育条件最好, 教育程度最完善的大学生群体中被忽视甚至遗忘。

(一) 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孝文化知识的缺乏与不理解。因近代发生在我国的战争导致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与破坏, 致使我国高校自古以来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孝文化教育几乎被破坏, 而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对孝文化的意识更是逐渐淡化。因为学校和家庭对孝文化的传承和教育都不够重视, 所以致使当代的大学生从小到大很少能正面接触传统孝文化, 他们对《二十四孝》、《孝经》等经典名著鲜有耳闻, 缺少最为基本的孝文化观念。

(二) 孝敬长辈德行淡漠。有一些个别大学生认为, 父母对其的生养和照顾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泰然若之接受父母给的关心和爱护, 缺少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和报答思想, 呆在家里从来都是“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只是向父母索取, 却从不知回报。在学校则及时享乐, 挥金如土, 从来不知道节约。甚至当父母无法满足自己的虚荣时就抱怨起父母的无能。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平时很少与父母沟通, 等到自己没有钱了或者钱不够用了才想起来给父母打电话, 说几句话, 总认为父母约束自己, 不主动与父母联系。

二、传统孝文化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是建立在孝的基础上, 自古就有俗语:“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人有百行首重孝, 孝字本是百行原”, 曾国藩曾说:“读尽天下书, 无非一孝字”。由此不难发现中国作为自古以来的道德大国, 而孝就是传统伦理道德的根, 渊源的中华文化的本, 是中华民族用以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或民族的文明的非常独特的伦理道德思想。而如今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的匮乏不免引起了很多的社会层面难题。

(一) 孝文化是伦理道德的衡量标准。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是教育的根本内容。教育学生永远不可能只注重智力的开发和知识的储备, 相比之下更为重要的是对人格对道德的教育。因此, 提高道德教育, 努力构建并且不断完善人格才是教育的最为基本的任务。孔子曾提出“孝为仁之本”, 而儒家的思想也就是以“仁”为中心的道德思想, 由此可见“孝”在儒家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孝经》中, “孝”被认为是道德规范中最高的地位, “孝者,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意思是说孝就是人格道德的基本, 一切的礼化都从此产生。产生于仁爱的孝德才是一切道德的起始和基石, 学生懂得了感恩、学会了孝敬父母, 就是对其培养责任感的起始。由最初对父母的爱变成对他人的爱, 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传统孝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在于提供了道德教育的标准, 这对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和孝心, 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孝文化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如今的社会, 物质的生活越来越蒸蒸日上, 导致人们对现有的物质利益过分迷恋而对传统利益观打击甚至是倾覆。在传统社会中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伦理道德逐渐被人们淡忘, 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淡, 逐渐地产生了隔阂并不断加深。而孝文化的发扬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转变。“孝”是古代温暖人际间关系的纽带, 同时也是构成当今和谐校园氛围十分重要的精神力量。“孝”所寄托的慈善与责任心, 是处理好一切人际交往的前提。在道德文化中, 孝德是以感情的力量消除人与人的隔阂, 增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从而创造出融洽的人际交往关系。

三、大学教育强化孝文化的方法

孝文化就是对当代大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基础标准, 是人和人之间想要了解、互相沟通的桥梁。我国大学期间的德育课程应确切加入、加强孝文化方面教育, 全力执行以孝德为德育教育基本的人格教育。

(一) 调整课程教学, 加强以孝德为主的德育教育。想要切实加强孝文化教育的普及, 应当注重对孝文化的认知, 从而使大学生清楚地认知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孝”的含义与条件。因此, 就应该尽量发掘和使用大学生的课堂教学在孝文化教育教学中为主要方式的用处, 建立正确的孝认识。大学课堂应将孝德教育归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对孝德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步骤等都作出具体的部署。使孝德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 将孝德教育渗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去。而高校的选修课程也可以成为孝德教育的主要发展渠道, 开设“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鉴赏”等选修课, 来进行孝文化教育的探讨以及研究。

(二) 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孝文化的道德功能。俗话说的好“家和万事兴”, 但在儒家的传统教学中, 也把“修身、齐家”看成是“治国平天下”的根基。在当代,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迅速发展, 大大地提升了每个人的生活质量, 这就为弘扬传统的孝文化供应了不可或缺的条件。想要加强对孝文化教育的建设, 其关键就在于如何合理运用多种途径与方法, 达到激励当代大学生对其父母感激的目的。我们可以运用高校的学生社团来组织开展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教育系列活动。也可以让班级干部组织开展“孝文化”主题班会、学生会举办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 从多个角度入手发掘孝文化的内在意义, 将当代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与责任心唤醒;也可以利用传统的节日来举办孝文化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三) 指引学生自律, 增强孝道的道德教育施行。当代高校还可以通过指引大学生来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青协志愿者进社区、寒暑假社会实践等等, 来开展以孝德为主的感恩教育活动。虽然在当代的社会条件下, 有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在外地求学, 远离父母、亲友, 但是仍然可以通过特别的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孝道。例如:放假在家的时候, 尽量少出去和朋友玩耍, 可以多抽一些时间来陪伴父母, 来关心和爱护父母。在做好自己衣食住行的同时, 也尽可能去为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在学校的学习生活里, 要做到自立自强, 勤俭节约, 抑或勤工俭学, 以此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且还可以适当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使自己在大学生涯中的知识与人格道德不断进步, 时时刻刻自我反省, 可以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用来完成父母对自己的成就期许, 以上都是在当代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对孝道的道德教育施行。

摘要: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 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孝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伦理与道德的起始和支撑。可是, 因为许许多多的原因, 中国孝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正渐渐淡去, 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 在我国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也普遍存在孝文化教育缺乏的现象。发掘传统孝文化对当代教育的意义, 重塑礼孝与道德的教育, 在今天来讲有着非常卓越的意义。

关键词:孝文化,当代大学生,教育意蕴

参考文献

[1]何建良, 杨向荣.中国孝文化的理念形态及其现代传承[J].井冈山大学学报, 2013

[2]胡元江, 陈海涛.中西方孝文化探析[D].南京工业大学, 2007

上一篇:负面影响效应下一篇:移动视频传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