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生态环境

2024-05-10

新媒介生态环境(精选12篇)

新媒介生态环境 篇1

摘要:不恐媒、不拒媒, 在“微政”时代, 如何顺应时代潮流, 学会用网、在网上更好地“说话”, 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日新月异的网络媒体新特点的传播方式, 对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媒介观念, 提高媒介素养, 营造和网络媒体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加强对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教育, 使其成为真正懂行的新时期的领导干部。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领导干部,教育

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 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对大众媒介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主要有三个层面的模式, 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本文重点研究媒介素养的能力模式, 研究领导干部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 侧重于对信息的认知过程, 包括对媒介信息的判断, 也包含对媒介信息的“把关”和传播能力。媒介素养着重帮助领导干部对媒介信息更加理性和谨慎的理解和把握, 也包含对信息的“把关”和传播。

一、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2012年5月, “四川达县县委书记有9名情妇”帖子走红网络, 近期该消息又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各方的重压之下, 官方才正式回应:7月至8月他们就已经成立调查组进行了调查, “经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 证实帖文所反映的问题严重失实。”。而事实上直至事件再次在网络上发酵升级后, 面对网民的质疑, 相关部门抛出“严重失实”的回应。为此, 网民表示质疑和不满, 认为政府有暗箱操作之嫌疑。

“四川达县县委书记有9名情妇”事件, 从某一侧面反映了官员对媒体的态度, 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官员的媒介素养缺失所造成的。是对新媒体环境监测的社会作用认识不足, 依旧把新媒体过分的充当“政府的喉舌”, 试图用权利去“掌控”新媒体, 导致用错误的思想对待媒介;是网络执政的意识依然很弱。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而执政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新媒体, 政府可以借助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进行舆论引导、关注民意民情从而为转变执政方式, 取得执政实效打下良好基础;也是媒介素养教育不系统、不规范, 对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教育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这些原因都是领导干部没有很好的正视媒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加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把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对领导干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

1、是缓和官民关系,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网络上对官员贪污腐败和不良作风披露的增多, 无形中形成一种“拟态环境”, 让人们误认为官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 加之有些政府官员不会正确处理媒介事件, 特别是突发事件, 结果往往会朝着自己意愿相反方向发展, 从外在丑化了官员整体形象, 政府官员的公信力大打折扣。究其原因, 是因为没有正确态度对待新媒介, 没有充分认识新媒体强大的信息传递功能和社会监督功能, 用非平等的对话态度和网民沟通, 使得和网民之间的平等交流通道堵塞。故此, 在加强党建, 严惩违法乱纪官员的基础上, 对官员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实在必行。

2、是党政干部增强工作实效的新手段

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党政干部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是一次极有意义的尝试和创新。“在信息时代, 信息是重要的公共资源, 合法地获取信息是公民应有的权利, 掌握着大量公共信息的政府, 只有不断地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才能提升自己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因此党政领导干部更要加强本身的媒介素养教育, 善于从媒介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使用信息, 同时要不断的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同信息媒介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3、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谁掌握了信息, 控制了网络, 谁就掌握了整个世界”。我国网民数量逐年上升, 网络已经影响到各个层面的生活。网民对信息需求量的增加, 新媒体肩负起了向社会传播更多、更全面、更公开信息的责任, 方便网民了解社会动态、熟悉政策、关注政治和经济等发展动向, 为各项决策提供帮助。而领导干部的活动、政府的决策、各公共事业机构的动态消息就是媒体最为关注的传播源, 也是公众急需了解的重要内容。“那些媒介素养不高的官员, 往往对信息公开持怀疑态度, 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于公众特别感兴趣、迫切想要了解的敏感话题, 往往习惯于保持沉默或故意回避, 或做‘冷处理’, 甚至通过不恰当的手段强行封锁、控制。”盲目封锁消息, 不仅会影响政府工作的正常开展, 而且往往会把政府置于舆论的不利位置。所以要加强领导干部应的媒介素养教育, 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三、加强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的措施

在新媒体环境下, 党政干部的媒介素养主要包括:正确全面地认识大众媒介, 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正确的从媒介中获取信息, 为科学执政做好基础;合理的驾驭新媒介, 借助新媒体力量, 提升执政水平。

1、理性、透明的对待新媒介, 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互联网已成为公众关注的舆论主阵地, 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成为扩大民主、参政议政的有效途径。党政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社会作用, 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第一, 养成“网络散步”的习惯, 每天上网浏览新闻, 获取各种信息, 及时了解民意和社会舆情的动态, 了解执政的舆论环境。第二, 要清醒意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利弊兼及。党政领导干部要用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网上的信息, 对于网上的恶意攻击要摆出证据, 公开发表言论进行澄清, 避免对媒体曝光后压力的屈从, 缺少调查研究就急于澄清、辩白, 推卸责任。第三, “谣言止于公开, 信任来自透明”, 对于网络上揭露的问题, 政府部门要主动介入, 透明的及时的给与答复, 不隐瞒, 不推诿。“实践证明, 很多网络上涉及到政府官员的事件越捂越变味, 越遮越曝光, 其结果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科学的获取信息, 正确处理信息

“领导干部进行决策的过程从信息这个表层上看, 实质上就是广泛收集信息、正确分析信息作出科学判断的过程。而信息与媒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能否获得有效信息与媒介使用素养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是进行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教育。

第一要学会多渠道获取信息。关注媒体信息, 总结当天的热点新闻, 关注不同媒体、不同网站的“议程设置”的侧重点, 为决策打下基础。第二要学会正确分析辨别信息。面对诸多真伪难辨的信息, 作为决策者的领导干部就要在多方面实际考察的基础上, 运用严谨的逻辑推理, 透过现象看本质, 辨别信息的真伪, 分析信息对决策的价值, 作准确的判断。第三要学会迅速及时处理信息。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快速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虚假的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要同相关人沟通, 妥善处理;对于代表民意的信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 积极寻找对策, 解决问题;对于政策反馈的信息要吸纳人民的意见, 不断使政策更加完善。

3、借助新媒介力量, 提高执政水平

通过提升领导干部使用媒介能力提高执政水平, 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 又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提升政府领导干部的正面形象, 提高网民对政府的信任度, 为执政创造核心软实力;借助网络积极引导舆论, 为执政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1) 在客观真实和符号真实的基础上, 打造政府官员良好的媒体形象

领导干部形象是执政的软实力, 是人心向背的关键, 只有提升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才能为执政创造有利的条件。领导干部一定要在清正廉洁、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借助传播的符号真实, 改变一些领导干部说空话、念稿件、做宣传的“官架子”形象, 塑造亲民爱民的没有“距离”感的“平常人”的形象。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学会借助新媒介增强自身的塑造形象, 首先, 面对网络中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时, 要以诚恳、负责、积极的态度争取受众的信任。其次要加强新闻的策划能力, 主动地进行自我形象策划, 用公众能够接受的标准来打造亲民的形象。第三, 领导干部可以多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或者公益广告的拍摄, 以公益的形象出现在受众面前, 以亲民的工作作风展示出一个执政为民的形象。

(2) 借助新媒介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胡锦涛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 “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 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对舆论阵地的占有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 增加政府对舆论引导的难度, 领导干部必须转变那种自上而下的灌输和说教, 善于运用媒介反映民声, 集中民智, 积极营造“议程设置”, 巧妙的把主流价值观渗透在不同的信息中, 在潜移默化中引领舆论, 创造良好的执政舆论环境。

(3) 借助新媒体完善社会预警机制

目前, 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 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一个偶然的突发事件就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则是领导干部及时准确采取措施提供保障。

网络媒体尤其是新媒体自由的信息发布, 可以随时捕捉新情况和新问题, 在社会预警和社会稳定面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领导干部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比较准确、及时地搜集到社会舆情, 发现潜在的社会矛盾, 就可以争取在社会治理中获得主动权。

(4) 利用新媒体发挥好政策试探功能

媒介的政策试探功能是指媒体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充分报道, 可以吸引公众参与讨论, 试探政策推行后社会情绪的反应。“在媒体的争论中, 政府可以广泛地吸纳民间智慧, 调整政策中不够完善的内容, 使政府制定的政策充分反映群众的愿望;可以洞察群众心理, 充分估计公众对政策的承受能力, 预测政策实施的社会成本;可以把握公共舆论的变化规律, 增强行政活动的预见性, 减少使用行政强制力的机率, 使行政行为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支持和参与, 放大行政效果。”所以政府官员要充分发挥媒介的政策试探功能, 运用新闻媒体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情况下, 顺利的制定和实施政策, 使执政变得更加科学民主。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捷发展, 公开、即时、海量的媒介对社会生活和国家公共管理的影响和作用突出, 善于借助传媒做好党和政府的工作, 已经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干部能力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加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骆正林.官员媒介素养的提高与政府执政能力的建设[J].皖西学院学报, 2009 (12) .

[2]丁柏铨, 夏雨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媒介形象展现 (上) [J].当代传播, 2008 (3) :4-8.

[3]吕钦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几个话题[J].吉林日报, 2010 (12) .

[4]李华.领导干部媒介使用素养与执政能力[J].视听纵横, 2009 (1) .

新媒介生态环境 篇2

摘要:

新兴媒介与其他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开启了一个新的新闻业时代――后新闻业时代,新的媒介环境基本生成 , 新的传播主体结构已成事实 ;与此相应,对新闻与新闻传播具有生命意义的新闻真实领域产生了诸多的新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是 :“有机真实”进入新的有机方式;“前瞻真实”成为新的真实类型;“整体真实”获得新的实现可能 ;“真实确证”面临新的方法困境。

一、“有机真实”进入新的有机方式

“有机真实”,是根据马克思报刊“有机运动”与人民报刊“有机整体”思想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是指由多元新闻生产、新闻传播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一定过程中国共产党同呈现、塑造、建构出的新闻真实。提出这一新概念的目的在于说明,就现实人类新闻活动来看,新闻真实越来越表现为一种过程真实,特别是越来越表现为多元传播主体共同再现、塑造的真实。也就是说,新闻真实是各种传播主体有机作用、有机统一的新闻认知过程,也是这种认知的结果表现。而且,在当今新媒介环境条件下,这种有机作用、有机统一,与以往任何一个传媒时代相比,都显示出了新的特征。

当前“公民新闻”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新闻报道的整体图景,也改变了新闻真实的呈现与实现方式。这意味着,新闻真实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机真实”,越来越成为多元新闻传播主体(职业新闻传播主体、民众个体传播主体、非新闻职业、非民众个体的`其他组织或群体传播主体)共建的“有机真实”;新闻真实不再是某一种眼光中看到的真实,而是多元眼光中“对话”“协商”的真实,是“我们”共同认知、共同反映、共同呈现新闻事实的真实,是“我们”以主体间关系有机作用、有机影响、有机统一而达到一致的“有机真实”.当然 , 不管这种认识论意义上的新闻“有机真实”有着怎样的面目,我们依然承认总有一个本体意义上的客观本真事实存在,它永远是新闻有机真实的本源。

二、“前瞻真实”成为新的新闻真实类型

我这里所说的“前瞻真实”,是指对未来“可能真实”的一种预测或估计,但这样的预测或估计基于当下的基本事实,可以说是对当下事实特别是对“隐在”的或“潜在”的苗头、因素等未来演变发展可能趋势的描述与预判。

在“大数据”及“大数据挖掘技术”的支持下,新闻报道依据的是“数字化时代”的“大”数据,甚至是特定条件下的“全”数据。依据当下新闻事实所体现或表征出来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与过滤,形成或建构预测未来事实趋势、走向的前瞻性新闻报道不仅成为可能,也会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多,越来越准确,这就使得“前瞻真实”研究成为必要且重要的问题。

三、“整体真实”获得新的实现可能

第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媒介形式的不断产生与广泛运用,已经造就了媒介社会化的基本状态,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新闻业时代的新闻传播主体结构方式,初步形成了一个“共享”新闻资源、“共产”新闻文本、“共绘”新闻图景的“共同主体”时代。第二,更具体也更深入地看,正是人类整体的技术进步特别是新的传播技术、报道技术、报道方法的支持,使整体真实的实现可能性得以增强。尽管整体真实或宏观真实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有了得以实现的更大可能,但新闻真实论所说的“整体真实”,仍然是新闻真实意义上的真实,即原则上仍然是“新闻范围内的真实”,“新闻认识层面的真实”,“具有新闻特征的真实”,并不是一定领域、一定社会方方面面的、事无巨细的真实。

四、“真实确证”面临新的方法困境

依赖新兴媒介形态、样式的非职业新闻传播主体特别是民众传播主体(通常称为公民新闻传播主体),通过他们的新闻发现、新闻传播,与职业新闻传播主体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尤其是那些有争议的相对比较复杂的新闻事实报道中,常常生成比较激烈的新闻竞争场面,从而形成一种传统新闻业时代不可想象的互相置疑、互清互证新闻真实性的场景;毫无疑问,这在总体上有利于新闻真实的实现,有利于社会大众对相关事实真相的认知与把握。但这谈何容易,把辨别真实性的责任“推卸”在民众身上,尽管在如今的媒介化社会里,有一定的理据,但现实中的大众大多对此无能为力,因而这并不是十分有效的办法;但困难在于,人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便是困境。

★ 新股东合作协议书范本

★ 新环境工作心得体会

★ 北美新托福网考经验谈:注重技巧能力和速度

★ 开学新计划

★ 新学期新计划

新媒介生态环境 篇3

关键词:新媒介;导向设计;传播;多元化

如果说一个城市的代表建筑是这个城市的名片的话,那么城市导向则是这个城市的风向标,只有拥有一个完善的城市导向系统,这个城市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长有明亮双眼”的城市。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介对城市导向设计的影响及传播是非常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导向设计的人性化

美国学者凯文林奇说道:“导向标识和城市环境的可识别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说过去我们指路单纯地依靠建筑物、雕塑和景观来指引,帮助人们寻找目标点。然而现在城市建筑物和街区域结构的相似性,再加之城市文化和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很难找到目标点。怎能在导向设计中体现出人性化关怀,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理解和易懂接收到正确信息,确保信息传达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让现代城市导向设计更好的实现它们的价值。目前电脑资讯和新媒介所带来的大量图形化和全面图像化的事实,可以预见图形语言的重要性。

如针对老年人群他们在城市中最常去的就是各大超市、老年活动中心、休闲广场及公园等,导向设计图形语言必须简洁明确。如笔者在老年人活动中心附近曾见过这样的导向标识设计上面这样写道:“轻轻的你来了,正如我轻轻的走,轻轻的招手,前方30米将是你到达的乒乓球会馆”。这样繁冗带有诗意的导向标识语言很容易让老年人迷茫不知所措,虽然带有幽默性,但是主次不分和信息不明确,导向语言中前方30米指的是眼睛所看到前方?还是顺着道路往前走30米?这些导向语言很不明确,让老年人们更困惑的导向图形语言进行颜色区块划分。眼花缭乱的视觉导向设计并没有实现人性化关怀。所以城市导向设计要重视老年人、小孩、残疾等弱势群体的需求,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温暖。

2 城市导向设计的艺术化

视觉导向设计在新媒体下应该更具有自身的文化需求,整体形象必须能够优美宜人,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时代的气息,也才能更好地反映出时代城市下的文明与文化修养的具体程度,更好地反映出这个城市的经济能力好文化气息。城市导向设计的艺术化也是目前城市导向的一个主要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图形化的处理之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目前的很多视觉导向系统中的图形已经不再是之前那种单纯的功能导向,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程度,它自身所注重的不仅仅是其自身能够给人们带来什么信息,同时还注重导向设计作品自身所传递出的各种美感,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图形式一种具有感性形象和理性内容的东西,其作用本身都是文字与色彩无法替代的。”其主要原因是它自身能够传递出的信息要比其他的文字和色彩的速度更快一些。因此在新媒介时代下,很多城市导向设计作品都是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比如美国机场导向标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标识不再是简单的导向作用,而是在其中加入了很多人情化的气息。趣味化的造型、流线的线条、将城市快节奏的氛围很好地表述出来,让人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快节奏的城市生活节奏。

第二个表现在色彩与造型统一的方面,色彩能够给人传递很多不同的心理情感,且不同人对色彩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新媒介下的导向设计色彩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色彩与造型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当遇到设计具象写实形态的导向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必须根据人对色彩的原始记忆进行设计,才能保证整个设计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当遇到抽象形态的时候,应尽量考虑色彩情感以及多元化形态之间的关系。其次应把握色彩与审美需求的统一,人是整个城市导向设计的主题,一个城市的人是多方面的,在这样一个新媒介的时代下,人的审美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导向设计一定要跟随人对色彩的认识进行改变。最后,新媒体下的导向设计更加注重色彩的运用于功能方面的统一色彩对于人的心理有不同的影响,比如有人演技发现蓝色对于消除视觉疲劳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目前很多的交通导向设计都是以蓝色为主要色调的,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导向设计的识别通用性和易理解性,对于环境而言也会显得更为有序。

3 城市导向设计的交互化

在这个新时代,传统的工具和玩具都变了样,变成了一块屏幕或者屏幕上的图形,使用图形或者其他方式是很难准确地表达这一信息的。当文字的信息也会有产生歧义的情况,就像小心地滑的标牌上如果没有图形,单纯的理解文字“be care to slide”而不是“caution wet floor”。在保证传达效率的基础上,避免信息传達的错误发生,同时也会给用户更多的选择体验。所以数字化的今天,我们不仅满足受众按照主观需要选择信息,还能够扩大信息量,每一个城市的导向都可以在网络上一览无余。人们从传统的导向设计跳出单向沟通实现双向沟通信息,是不是我们城市的导向标识可采用交互式电子问询、触摸导向系统来实现呢。就像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就实现了导向设计的交互式体验,第一次入园指纹录入系统,以后每次入园指纹识别和门票卡片,园区导向可以通过手机App下载的导向软件清晰地告诉你所处位置和寻找的目标点,还能够准确的告诉你每个卡通拍照合影时间和地点。也就是从你入园的那一刻,就可以为你计划好游玩行程,以供你随时查阅选择。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交互式导向设计的重要性。

如瑞典城市的可视触摸导向设计,在信息量和信息层次比较复杂的区域,它可以精确地告诉你所处的位置,以及周围景观和交通状况,人们在寻找最近的地点时,它能够快速的捕捉到信息,呈现给你的眼前,还可以通过扫码加入这个系统软件中,通过手机指引快速找到目标点,大大提高了效率,节约了你寻找的时间。现如今我们经常在新闻里面听说到老年人走失,面对互联网时代,我们大大可以减少这种事件的发生,我们可以在老年人手腕上安装一个跟踪器,作为儿女可通过手机APP下载城市导向地图,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了解到老年人到达任何一个地点的情况,同时手腕跟踪器可及时提醒老年人交通情况和公交车到达状况,另外即便有特殊情况,儿女也会根据网络导向快速找到家人,让老年人在出门之时,再也不用为自己迷失方向发愁苦恼。

总之,在科技与文化交替进步的今天,新媒体已经对整个城市视觉导向设计带来很多新的变化,同时随着城市人口的全新审美情感的形成,城市导向设计的发展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新媒介的信息时代背景之下,传统的导向设计要想寻求新的发展,必须在保证静态二维设计的持续发展的同时,向更加智能化、艺术化和交互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借助新媒体方式形成的城市的视觉导向设计必将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董力三,吴春柳.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的社会经济意义[J].经济问题探索,2006(01).

[2]叶晓滨.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2.

新媒介生态环境 篇4

1 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的基本特征

1.1 以娱乐为重要导向。

新媒体带给大学生很多的信息检索和使用便利,但是,娱乐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不可忽视。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显示,虽然以信息使用为目的的比例为35.6%,但“娱乐”和“打发时间”的比重仍然占到24.9%。事实上,考虑到大学生在问卷回答和访谈中的表演性因素影响,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通过新媒体获得娱乐的比例更高。

1.2 媒介求助已成新选择。

由于新媒体在利益诉求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求助新媒体。调查发现,22.7%的大学生会积极使用媒介求助,有时会使用新媒体的比例为31%。新媒体可以在利益诉求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如果成为一种依赖,将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1.3 存有隐私泄露恐惧。

以微博、人人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站,传播速度快、门槛低,而且经常会出现一些隐私泄露的事件。大学生在参与这些媒体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害怕自己的隐私暴露,尤其是那些网络欺凌事件的发生,使得社交媒体丧失道德理性。而且,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对既参与又保护隐私的“度”拿捏不当,最终干脆就产生恐惧意识。

1.4 信息甄别意识明显

虽然新媒体使得大量的信息流通成为现实,但出现了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和观点,有些还是比较隐蔽的。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并非人云亦云,而是有着自己的判断,甚至对某些错误的思潮有着批判能力。但是,他们在对这些错误观点进行批判的时候,语言表达又往往陷入非理性状态。

1.5 围观仍是基本状态

虽然在很多网络群体事件案例中,有不少大学生积极参与的身影,而且扮演着负面的角色。但事实上,大部分大学生的新媒体参与是“认知分裂”的,即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但不会轻易参与进去,基本上还是以“围观”为主。这在某种意义上,能够为自己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使大学生变得理性,但同时大学生又丧失了在参与中提高公民意识的机会。

2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必要性、意愿及影响因素

2.1 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的重要管道,如果远离或不参与新媒体,大学生就会失去竞争力。新媒体以其交互性、即时性、独特性等特点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社会思潮在新媒体空间彻底铺开,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严峻,大学生稍不留神就会受到影响,这一点不管承认与否,它都在发挥作用。信息爆炸、信息污染、信息病毒、信息犯罪、信息渗透、网络侵凌等问题,在新媒体空间日益严重。新媒体的破坏力不仅表现于此,还表现在,它不但可能给大学生展示一个错误的世界,而且能对社会运动起到巨大的动员功能,使大学生夹裹其中,给社会秩序造成巨大冲击。所以,大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否则容易迷失方向。

2.2 大学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意愿

虽然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面临一些问题,但是他们具有主动接受媒介素养的意愿吗?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大学生认为“很难说,视个人情况而定”的占比51.4%;认为一般重要的占比22.9%;而认为“十分重要”和“没有太大必要”的大学生占比都较少。在具体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表示,媒介素养教育不是绝对的,如果能与以后从事的职业或者是现在所学习的专业有一定关系最好。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媒介素养教育是功利的,并没有上升到人格完善和公民意识提高这个层次。

2.3 大学生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感知

媒介素养教育尽管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但大学生对实践层面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的经验感知是什么状态?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大学生所在学校是否开设与媒介素养相关的课程,绝大多数大学生不清楚,而且比例达到了56.9%。事实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做这方面工作,尽管有的未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但是相关课程里面都会有这样的内容。但是大学生对此的经验感知不高,其原因在于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影响力有限。

2.4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包括政府、学校、教师、家庭、媒体以及公益组织等多个方面但是它们发挥的作用却是不一样的。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政府部门的影响最大。因为,在我们国家,政府主导社会发展,大政府、小社会是基本格局,没有政府的支持,任何事情都无法取得成功。学校尽管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单位,但是由于缺乏政府的支持,学校在这方面缺乏动力。

3 新媒体环境中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创新

由于新媒体环境和传统媒介环境有着显著的差别,既往的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和理论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面对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创新。大致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3.1 理念创新:从思想教育转向公民教育

应当承认,我们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大学生不重视或不接受,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了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有很鲜活的东西,是保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有自己的规律,媒介素养教育也有自己的规律,尽管它们两者之间有相同的地方,如果我们不尊重这种差异,那媒介素养教育是搞不好的。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培养公民,即具有理性参与精神和能力的新时代公民。例如,大学生积极主动的使用新媒体参与社会事务,理性发表各种意见,但是对待错误思潮、非正义事件又保持清晰而有力的批判意识。

3.2 平台创新:从单一转向整合

当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主要依赖学校进行,当然学校做这方面的事情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他单位或机构无法取代学校,但是当我们过于依赖学校资源的时候,就会使得当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固步自封、裹足不前。真正的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在政府鼓励框架之下,以学校为基本平台,整合大众媒体和社会组织而形成的综合、立体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创新平台。不过,其中的难点在于,这些力量的积极性并不容易激发。虽然等待社会机构的不断成熟是一种办法,但最重要的还是,政府将此项工作是为公共事业,推出多种有效的激励政策。只有这样,大学生媒介素养创新平台才能从单一转向整合。

3.3 方法创新:从讲授转向参与

新媒体传播环境的最大特点就是参与性、互动性强,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就不能一味局限于以往的方法。在我们调研中发现,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多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尽管有些互动,但总体上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是有限的。我们强调全互动、全参与的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者,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成为协调者和资源的提供者,以此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最终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摘要:新媒体在给大学生产生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新媒体有着自身的特征,以往的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创新,否则新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论和谐媒介生态环境的构建 篇5

论和谐媒介生态环境的构建

摘要: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在以信息化、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当代社会,社会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离不开媒介.媒介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与互动性成为媒介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媒介既有自身和谐发展的任务,也有为和谐社会建设营造和谐舆论氛围的使命.同时,还有运用自身功能,发挥自身作用,为媒介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任务.作 者:孔德明 Kong Deming 作者单位:海口市广播电视局期 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PKUCSSCI Journal:CHINA RADIO & TV ACADEMIC JOURNAL年,卷(期):2006,(10)分类号:X3

新媒介生态环境 篇6

2011年下半年以来,文化产业尤其是出版行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公布对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纲领性部署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出版产业在数字时代的发展寄予厚望,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整体放缓,同时纸张、物流、人力以及版权成本的不停上涨,出版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期刊出版在这种大环境下,伴随着年内期刊市场化转制的基本完成,资源和市场的深度整合以及调整呼之欲出。

纵观整个期刊市场,在目前众多传统纸质期刊发行量下滑的背景下,我们还是看到仍有大量富有创新性的新刊进入市场,且表现不俗,这其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市场信号呢?哪些因素影响着甚至决定着读者的购买行为?读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阅读产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此次关于纸质期刊的市场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在北京地区开展,旁及天津、济南、保定、广州等城市,调查方式以实地走访、谈话记录为主,配合小样本问卷调查。调研对象包括零售报刊亭30个,初中在校学生20人,高中在校学生20人,大学一年级在校学生20人,中学语文教师11人,普通读者16人。

此次调研中的30个报刊亭中有20个位于北京,主要分布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四个区,天津、保定、济南为短期实地走访调查,广州为委托调查。中学生调研对象我们则选取了北京市两所中学的部分学生;大学生的调查对象为某大学2011年9月份入学的一部分新生;“其他读者”构成相对比较复杂,其中包括2位期刊界同行,6位中学语文教师,2位通过微博方式联系到的热心读者,以及6位随机访问的读者。

影響报刊亭等终端销售表现的因素

1. 数字阅读对纸质休闲阅读的冲击。纸质书报刊零售整体遭遇冬天,纸媒销量大幅下滑。技术越发展,人们越依赖于数字媒体。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迅速同化。特别是电脑的普及和移动数字终端的日益强大,对印刷媒体产生了深刻影响。调查中,我们发现去年以来,期刊报纸的销售量明显萎缩,特别是报纸积压严重。例如,北京东直门地铁站附近一位张姓摊主表示:“2008年以前,能卖200份《北京晚报》,现在则只能卖到二三十份”。相隔不远的另一位陈姓摊主说:“以前基本人手一份的《参考消息》,现在都卖不出去了,只能攒到一起当废纸卖掉。”

期刊的销量也有较大下滑。因为邮局依据上年度销售情况决定本年度派量,所以基本都有剩余。一位摊主的销售情况颇具代表性:《最小说》,去年摊位销售10余本,今年3到5本;《意林》派量10余本,《格言》派量7到8本,都有剩余;《读者》派量80本左右,也有剩余;《看天下》单期销售3本左右,也没有了去年每期7到8本的风光。《青年文摘》一般好一点的摊点每期进货30本左右,位于交通枢纽,临近学校、写字楼、商场、居民区等的摊点,销量可达到50到60本,差一点的15本左右,基本能够销完。

因为纸媒销量大幅下滑,北京和平里附近十字路口已经至少有三家报刊亭因无力经营而停止营业。

同时行业竞争加剧,老刊消亡,新刊仍不断涌现,一些新刊《超好看》《文艺风赏》等杂志较受年轻读者欢迎。一些老牌期刊,如《大众电影》在报摊几乎难见踪影。

2. 报刊亭地理位置。报刊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它所服务的购买人群息息相关。公交车站聚集地,购买人群基本为中学生和40至 50岁中年人。中学校园附近,学生为购买主体。这种人群性质的差异使得地理位置对报刊亭的销量以及报刊亭中畅销杂志的类型有很大影响。

临近学校、地铁口附近的摊点销售情况较好,而在报刊亭相对集中的地段,销售量稍差。北京东直门地铁站西南口的摊主表示因为周边写字楼较多,很多人路过时会随手买一份通俗读物,比如《知音》《故事会》等等。在他的摊位,《青年文摘》的销量可以到四五十本,《读者》则能到九十本左右。他称这些杂志经常不够卖,需要到其他摊位借一些过来。

期刊销售也有规模效应和伴随效应。调查中发现学校周边有超市、小卖部的地段,销售情况较好,购买力较强。其中一家的整体销售情况为:《读者》每期派量60本左右;《青年文摘》派量30本左右;《意林》派量10本左右,都能销完。

3. 杂志定价对销量影响较大。网络日益发达,免费的电子书籍越来越多。依托网上资源,读者不仅有更多的选择,而且阅读也变得更快、更便捷、更经济。在这种情况下,纸质媒体的劣势日益凸显。特别是随着近年来CPI的快速增长,中低收入人群生存压力不断增大,人们对大众消费类读物的价格变得格外敏感。

各摊主均表示,期刊和报纸的销量都与价格有很大的负相关性。2011年以来涨价的期刊,都遭遇了销量大幅下滑的命运。一位姓纪的摊主表示《三联生活周刊》原先能卖二三十本,一涨到12元多几乎就卖不动。遭遇相同命运的还有《精品购物指南》,从一元涨到两元后,也变得鲜有人问津,“除非是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小赠品时,销量会好一点”。定价2元的《伊周》,因为包装精美,在报刊亭的销售状况还比较不错。

4. 邮局强制性的包销政策影响摊主的积极性。摊主的经营态度对期刊销售有一定影响,而这种态度直接受制于两个因素:一是邮局的销售政策,二是刊物的折扣率。

在报亭中销售的杂志主要形式为包销,货进来卖不出去就砸自己手里。这样的期刊到最后要么以极低的价格售出,要么则是作为废纸处理。为了尽量避免损失,摊主很多时候宁可少卖也不多进。即便有一两期市场需求较大,他们也不会主动加量。有些不走邮局的代销刊物,摊主会偷偷地卖,一般来说销售不错。如果杂志能够代销,很多摊主表示自己的积极性会更高,“谁不希望自己多赚点钱?”折扣率对摊主而言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更喜欢进那些折扣率高的杂志。

5. 期刊摆放方式以及位置的影响。一般而言,摊主喜欢把销量好的杂志摆在比较显眼的位置,那些销量不好的只是露出一个名称标识。《读者》《青年文摘》基本上都摆放在每个报刊亭最显著的位置。报刊亭主还提到,有一些杂志社的老总在创刊时,会亲自到报亭送一些礼物或现金,以争取好的销售位置;有些杂志则每月给一些报刊亭付一定的广告费,用来展示刊物的宣传海报。由此可见,终端营销在一定程度上对期刊的销售还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6. 期刊自身的品牌策略对销量的影响。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期刊进行改版或推出子刊,带来的效果则好坏不一。从摊主反应来看,这一类举措的结果往往弊大于利。首先是各杂志子刊的销量并不乐观。 摊主表示,大部分读者并没有对杂志的子刊感兴趣,而且子刊种类如果内容同质化,且推出的频率控制不当,会使读者对子刊有所排斥;其次,很多杂志已经有了一批长期的读者,对杂志的版式、封面、设计以及文字风格形成固定的阅读习惯和相对亲切的阅读感受,刻意的变化可能让读者无所适从。例如,《北京电视周刊》在其改版后销量明显下滑,而改版的《海外文摘》更是鲜有人问津,一期能卖出两本已经算是不错的。

读者的阅读需求以及阅读行为分析

1. 读者对自己以及所阅读的期刊都有潜在的定位和预期。当读者购买某一本杂志时往往带着对自己的定位和对杂志的预期。比如一位购买《南方周末》报纸的读者,他知道能够从该报纸上获得一些热点现象的深度报道,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有深度有内涵的人,希望别人能把他看做是这样的人。他希望当拿到这份报刊时,这三个愿望最好都不落空。因为这份报纸一直在告诉他:在这里读懂中国。

不同身份的读者对杂志有不同的定位和预期。有很多年轻女性会购买《米娜》等时尚杂志。一部分中年男性很喜欢读《特别关注》,因为这本杂志告诉他:读它是成熟男人的标志。所以,杂志形成自身鲜明的品牌形象以及内涵,并通过一系列营销宣传手段不断使之强化变得十分必要。

2. 不同年龄段读者阅读需求差异明显。人们的阅读趣味变化很快,前两年很火的一些杂志,转眼间就可能无人问津。从调查来看,现在的阅读需求和年龄段的关联大概如下:小学生以动漫、武侠杂志为主,例如《知音漫客》《尚漫》等,另有《意林·少年版》主要受众也为小学生,他们的关注点主要在“趣”;初中生、中学生以《读者》《青年文摘》《微小说》等青春读物为主,男女读者比例相当,《演艺圈》《伊周》也很有市场,他们对“趣”的知识、雅的文字、纯的情感以及时尚明星抱有强烈的兴趣。当然,初中生和高中生也有一定差异。初中生与社会接触面较窄,他们的世界观和读书观相对正统,来源主要是教师教授以及父母推荐。因此,他们对一些经典的文章、有启发性的哲理故事,以及“大家”的作品比较感兴趣。高中生则开始有了自己的阅读偏好,有了自己喜欢的、厌恶的文章风格和作者,他们偏爱那些有趣的文字,以及带有现实性和哲理性的精辟文字,他们希望获得一种观点的冲击,获得人生、世事的启迪。高中生的阅读趣味已经跟大学生比較接近和类似,而且他们的阅读趣味很可能会延续到四年的大学时光。二十岁至四五十岁的读者,以阅读《南方周末》《青年文摘》《看天下》《读者》《知音》为主,重点在情感、知识,特别是社会现实类。

3. 读者有自己的阅读顺序。读者翻看一本杂志会有自己的阅读顺序,一般是先从短小的、趣味性的内容开始读起,然后带着比较轻松的心情翻看其他文章内容。一位高中生这样描述自己拿到一本杂志后的浏览顺序:首先是人物,其次是漫画,然后是笑话和一些边边角角的短文章,最后是一些比较长的文章。还有一些读者反映:“杂志如果没有轻松的内容,感觉会很严肃,缺乏亲切感。”

4. 相当一部分读者的阅读趣味受到周围人的影响。阅读趣味的人际影响在学生群体中表现明显,很多读者都是因为同学给自己推荐某本杂志后觉得不错而成为其忠实粉丝。这样的刊物是真正的心灵读本,拉近了朋友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构建出一个以刊物话题为中心的交际圈。此外,家长和教师的阅读趣味以及课程需要对孩子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很多孩子接触的杂志都是父母、老师也在读或者是他们所推荐的。一个初中孩子称自己一直在看《第一财经周刊》,因为学校开了这样的相关课程,老师推荐他们读这本刊物。

5. 电子书和纸质书各有其存在空间。虽然数字阅读对纸媒发展带来很大冲击,但仍有相当部分读者对纸质期刊怀有强烈的情感与期待。部分读者认为两种不同介质的阅读内容是互补的,填补了自己不同的阅读空白。电子书轻、快捷,可以打发自己在交通工具或者其他零散环境中的无聊空闲,这种读物一般都是那些可以快速阅读的或者是短小的文章,看过一遍一般不会再看第二遍。纸质期刊主要占据自己比较长的阅读时间,比如晚上睡觉之前,或者休息日待在家里时,都会用一本纸质期刊来打发时间。这些纸质期刊虽然不及电子书方便,但有质感。很多读者表示只有拿这样一本纸质期刊在手里,才有读书的感觉。那些经典的、需要反复咀嚼的、能引发思考的内容一般会让读者捧着纸质期刊去慢慢品读。

6. 小众刊物有自己的特殊市场,而且读者忠诚度较高。在报刊亭,有些期刊因为没走邮局上不得台面。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杂志主要包括一些动漫游戏类杂志,如《桌游志》《二次元狂热》等,他们都带有鲜明的成人动漫色彩;另外,还有一些则是一些摊主说的“带红”的刊物,比如《炎黄春秋》《凤凰周刊》之类。这两类杂志即便价格贵一点,仍有一部分忠实的读者会定期购买。

通过调查,我们看到期刊市场的萧条与变动,看到了报刊亭摊主对于期刊零售的埋怨与期盼,看到了读者对阅读产品的多种需求……我们深感传统大众期刊正处在一个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市场萧条态势下的下滑,也有再创佳绩的可能。

在一个以市场和新媒体技术为导向的新环境中,大众期刊面对的不仅仅是新媒体带来的冲击,还有同行的激烈竞争,面临的是争取新读者的困难,以及留住老读者的挑战。前者也好,后者也罢,所有的压力都促使大众期刊必须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内容为核心,以渠道为基础,围绕读者消费杂志的全流程,综合提升读者的消费体验,从而保持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只有让读者感受到一本刊物在他们周围,让这本刊物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他们不可割舍的情节,才能够牢牢地吸引住老读者,同时不断拓展出新的读者,这样的一本杂志才是有生命力的。

新媒介生态环境 篇7

一、提高公民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在当下信息爆炸、大众文化流行不衰、传统价值观衰落、个人主体性丧失的媒介环境下, 我们必须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教育, 以使其能够理性地解读媒介信息, 提高批判质疑能力与深度解读能力。

(一) 全媒体与自媒体开启新的媒介环境

有人将现代人与媒介的关系喻为鱼与水的关系, 不可否认, 媒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位置。从早晨起床我们睁开眼睛拿起手机看时间, 到我们从电视、网络上来获得信息, 媒介显然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众媒介对人们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社会发展阶段。

伴随着全媒体时代与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传播者有了更加广阔的外延。手机、网络、IPTV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改变了过去受众简单地使用媒介, 而是更多地参与到媒介中去。微博、社交论坛等的发展更是改变了以往媒介传统的传播关系, 传者与受众之间是一种开放式的交互式结构。手机媒体、微博、论坛的崛起为公众发布信息提供了平台, 甚至掀起了媒介个人化的新热潮, 任何人都可以生产、传播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并对其他人所发布的信息进行评论。传统的媒介关系被打破, 每个人既是受众, 又是信息生产者与传播者。然而伴随着媒体个人化的发展, 很多负面影响也浮现在人们的面前。网络成为某些人泄私愤的平台;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虚假新闻、暴力色情视频充斥着各个网页。2010年金庸等被去世的谣言、2011年日本地震后出现的食盐防辐射谣言等, 都是从网络与手机媒体等新媒介流出的。这种种现象都与自媒体发展的初衷相背离。所以为维护积极健康的媒介环境, 保证媒介信息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信息时代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

人们生活在媒介信息的包围之中, 处于信息洪流的“狂轰乱炸”之中, 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速增长,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人们处理信息能力的停滞。正如李普曼所言, 媒介向我们展示的世界、提供的信息是有选择的, 是加以重新解构的, 那么媒介信息必然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 甚至是商业动机。且现代社会中信息污染已经成为人们的公害, 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 我们必须具备基本的判断、分析能力, 在繁多的信息中挖掘有用的信息, 学会分析媒介传达的种种信息, 对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 从而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开副教授在她的《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一文中指出:“媒体 (介) 素养是传统素养 (听、说、读、写) 能力的延伸, 它包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可以看出, 媒体素养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 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提高社会文化品质息息相关。

(三) 令人堪忧的传媒发展状态

面对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公民, 普遍有着一种紧张、压抑、焦虑的社会心理, 他们转向大众传媒寻求宣泄情绪、放松心态, 以求得心理的平衡。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 大众传媒倾向于提供轻松自由, 甚至猎奇、猎色的媒介内容。加上商业利益的驱使, 媒体一味地迎合受众口味, 单纯地追求感官享受、视觉刺激。当今传媒界的“四大公害”———“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大有泛滥之势;在当下新闻报道中充斥着“星”、“性”、“腥”等内容, 这些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许多虚假广告, 比如美容、减肥等广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虽然国家广电总局在2006年明令禁止在电视上出现减肥等广告, 在2011年出台了“限娱令”, 但唯收视率论以及商业利益的驱使, 使得这些内容屡禁不止。正是由于传媒令人堪忧的发展现状以及传媒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影响, 媒介素养的提高已经迫在眉睫。

(四) 全球化语境下防御信息霸权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我国的传播事业与世界的联系也更加密切, 促使着我国的传播事业积极与世界接轨, 将其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之上。但同时全球化为我国大众传媒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0世纪6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媒介帝国主义”, 苏利文曾指出:“文化帝国主义指的是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或观点的商品、时尚或生活方式等流向发展中国家市场, 创造出某些特定的需求或消费形态, 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文化的侵害、取代或挑战, 受支配程度越来越高。”目前, 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 90%是由美国等西方国家所垄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传媒在国际传播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向世界范围内散播着其普世价值, 渗透着其意识形态、文化价值取向等。虽然目前我国在卫星电视落地中国较为严格, 但外媒通过网络传输等进入中国却容易得多, 外国媒体加快进军中国的野心昭然可见。

在全球化与网络时代, 国人接触外媒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必须具有清醒的理性批判意识, 保持警觉, 自觉抵制国外意识形态与不良文化的入侵, 保护我国文化疆土完整, 保证我国媒介环境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自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新内涵

媒介素养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 另一个是传媒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一种职业精神。由此, 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分为受众和媒介从业者两个实施主体。但在今天全媒体与自媒体语境下, 媒介素养的两个层次应该分为受众和包括传统媒介从业者与自媒体时代下的新型传者在内的传播者。媒介素养教育应保持受众的素养教育和传播者的媒介素养教育平衡发展, 以此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深入开展。作为一种全民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在这一项工程中自媒体时代的“新型”传播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前文中已经提到, 自媒体时代, 人人参与, 公众已经从媒介使用者转变为了媒介参与者, 从媒介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了媒介信息生产者与传播者。喻国明教授曾说:“现在人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的传播, 而不可能人人都具有职业道德, 也难保证每个人都受到过新闻专业的严格训练, 通过他们所传播的信息, 很难说是真正新闻还是无知之见。”现在社会中所传播的虚假新闻多数从微博、手机媒体等新媒体中流出, 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 广大公众应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传者, 自觉接受媒介素养教育, 增强自身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 强化自身的传媒精神与职业道德, 知晓传播的意义, 传播公正准确的信息, 成为一名合格的传者, 为构建和谐的媒介环境而尽力。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体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 2003, 1:117-118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第一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252-253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权责的影响 篇8

关键词:媒介权责,新媒体环境

一、媒介的权力

媒介的权力指的是对外部世界产生效果的事件或动机, 除此之外, 它具有表意和阐释功能, 能够通过与各种主张、能够引发共鸣的形象和思想的天然链条的联系为我们提供明晰的阐释框架和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理解。媒介权力涉及很多方面, 受众、新闻工作者等, 一般媒介的产生意味着真相的产生, 此时通过信息整合充足将真相事实传播出去, 让公众去知晓和认知。当今社会, 新媒体以及各种媒介的出现, 让更多公众可以自己参与进来, 可以借助媒介自行发声, 与此同时媒介的社会监督功能就被放大, 媒介的权力就开始展现。

二、媒介责任

信息化的今天, 不论个人还是社会各类群体都开始对大众媒介产生依赖。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媒体的责任在利益面前变得微乎其微, 有时候一条信息的传播会产生很多连锁反应, 有的甚至产生不好的影响, 这就值得我们去关注。媒介的责任不仅仅是大众媒介的责任, 更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义务。

媒介是信息的载体, 一种新的媒介出现必将引起新的媒介革命, 当QQ、微信、微博这些新的媒介手段兴起的时候, 我们可以发现受众开始进入了传播者领域, 随着4G、WIFI网络的盛行, 微信、微博等传输手段让信息传递数量递增, 普通群众开始很容易被利用起来, 自媒体就是由受众本身整合发布媒介, 其发布的具体信息为自媒体信息, 传播主体就是我们普通群众, 表明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发布消息。自媒体的传播兼容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点, 充当了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源, 不再是言论主体单一化。但是, 这样也带来了一些信息的失实, 甚至有的言论过于偏激, 由于自媒体信息大多是通过个人渠道获得, 没有受到媒体传播的限制, 更多的是自身发布的对这些社会现象和事实的想法和意见, 信息可以在社会上进行有效的互动并进行传播, 以此来改变舆论的导向。

三、媒介权责的影响

如今信息的发达, 很多大众媒体都开始拥有了自己微信微博, 很多媒体工作者开通自己的公众号微博, 通过网络这个媒介开始和外界群众进行互动和沟通, 形成信息的传播圈, 同时他们也在无形中影响着舆论的走向, 更重要的功能就是去让群众有机会去监督信息的传播。

自媒体产生后, 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敢于跳出固有的模式进行发声, 2015年2月, 柴静带着她的雾霾调查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来到我们的身边, 这部纪录片本来是她的一个学术演讲, 但是她多次实地调查那些触目惊心的污染企业, 多次去访问政府高官、企业高管、学者乃至普通民众, 以第一手资料和个人经历的融合, 构建了一种类似环保纪录片的影视作品, 而《穹顶之下》一出来迅速引发了各大媒体的热议, 人们纷纷对影片进行转载评论, 普通民众通过这段视频对雾霾有了更深入的科普性的认识, 当然民众对其有两种对立观点, 有人认为她是一个良心的媒体人, 唤醒了人们对雾霾的认识, 让人们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有了新的思考;当然也有人说她拍片捞钱, 自己开大排量的车。但是, 反过来我们思考一下, 柴静探讨环保的问题, 难道自己就要过农耕时代的生活, 和一切现代生活绝缘吗?正因为自己经历这些并感同身受, 不论她自身怎么样, 这部影片至少让我们感到了震撼和一定的反省, 她的视角是为了广大群众的, 看到的是她做事的初衷, 作为一个有良知和责任感的传播者代表说出了真相。还记得马航MH370事件, 马航事件不同于其他的灾难新闻, 因为它缺乏现场的报道, 媒体记者们无法报道灾难的现场, 镜头焦点就对准了新闻发布会和受害者家属, 引发了媒体记者与受害者家属之间的矛盾。比如, 记者们对受害者家属的围追堵截, 最后在报道中大肆以“心灵鸡汤”的手法来煽情, 引发了受害者和记者们之间的冲突。面对重大灾难, 群众对于很多消息是不知道的, 这时候需要媒体及时出来给我们正确的消息并合理正确的引导群众心理承受力, 这是媒体的责任。在现今这个资讯发达的社会, 一般事情发生的第一天过后, 人们都会主动去接受这个现实, 此时他们更需要知道的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六要素, 如果新闻没有去解决这些问题还在大剂量的不停给群众鸡汤的灌输, 就会引发反感。

如今我国媒介的权力和责任已经远远超出原有媒介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围, 当我们通过媒介去推动正能量的时候, 也应该时刻关注和控制权力滥用的现象, 最后形成各司其职, 井然有序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李欣.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媒介权责研究[D].山东大学, 2013.

新媒介生态环境 篇9

1 借力新媒体平台回归新闻本质

当下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竞争白热化, 为了获取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 一些地面频道片面追求新闻的猎奇和吸睛, 导致民生新闻低俗化、娱乐化, 在内容为王的媒介环境下地面频道遗失了民生新闻的本质, 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习惯, 分流电视新闻收视, 多媒体融合是地面频道抢夺收视率、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必要策略。借力新媒体平台首先要明确民生新闻的发展理念, 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实现二者的良性发展;其次, 地面频道要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宽大众的话语平台, 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到公共议题的讨论中来, 关注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生存状态;最后, 媒体人要具备全媒体传播观念, 灵活运用个人网络宣传作为地面频道的代言, 为地面频道注入更多的发展活力。

2 开放包容加强媒介融合

地面频道要改变电视台一家独大的传统观念, 放低姿态以全媒体理念来做民生新闻, 积极听取新媒体平台网民的心声, 整合报纸、杂志、广播、新闻网站等全媒体资源, 以多元化视角分析新闻, 创新节目评论, 而非延续“一言堂”的老路子。地面频道与新媒体融合, 首先要吸收新媒体集中的评论资源, 其次利用新媒体便捷的互动平台开辟互动版块, 第三利用多种媒介来宣传自身品牌, 实现自身内容资源的外延拓展。

首先, 新媒体平台新闻内容制作推送模式愈发成熟, 在互联网集中了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和评论资源, 地面频道可以利用互联网便捷地获取海量新闻咨询和评论信息, 这些内容经过新闻节目组的整合迅速以新面孔出现在电视荧屏上, 海量的网友评论经过数据分析和整理也可以形成清晰的民意调查, 充实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内容。

其次, 传统的电视媒体要实现与观众的互动有一定条件限制, 在过去只能通过电话、短息、邮件等进行民意采访和需求认知, 新媒体出现后使得互动方式高效便捷。地面频道开设官方微博、微信、官方网站, 可以实现与观众的线上线下实时互动。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栏目组开设的新浪微博策划话题营销, 通过“微话题”来报道热门事件, 引导网民开展全民讨论, 提高了网络用户参与节目的积极性。

最后, 地面媒体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节目互动和品牌推广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要建立阶段性的战略性的品牌营销策略, 维持新媒体平台的更新常态化, 成为频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地面频道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推广和内容营销的渠道建设还不够完备, 相比上星卫视的新媒体推广有一定差距, 缘于地面频道的内容资源匮乏和经费不足, 这就需要地面频道培养、招聘具有专业素养的新媒体运营人员来参与微博、微信、官方网站等平台的维护, 抢夺新媒体终端用户。

3 新媒体理念创新节目形态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节目形态, 包括播报新闻消息节目、评论类新闻节目、调查类新闻节目、直播类新闻节目等。现场记者、直播间的主持人以及特约评论员组成评论梯队展现媒体观点。全媒体时代, 新媒体构筑了线上线下无缝隙互动平台, 网民通过新闻客户端可以自由发表评论, 这种灵活的评论形式和理念能否引入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呢? 2014 年央视新闻策划了“春运说吧”系列版块。在客流量密集的车站修建了“红亭子”, 各式各样的人纷纷走进“红亭子”诉说回家的心声。“春运说吧”开辟了民生新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并且在新浪微博的“春运说吧”话题微博也热闹非凡, 网友纷纷发表“说吧”和评论, 使“春运说吧”版块新闻颇具感染力。

除此之外,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要积极寻求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 过去, 观众只能通过电视这唯一的终端来收看节目, 但是, 现在在多终端输出的新媒介时代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都可以成为观众观看节目的设备。比如, 创办网络电视台, 实现网台联动, 与其他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社交网站合作, 使观众们可以更加方便的收看节目, 不必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收看新闻。电视媒体可以和新媒体联动直播, 运用新媒体提供的传播平台打造时效性更强、交互更多元、覆盖面更广的直播方式。

参考文献

[1]胡智锋, 禹成明, 袁胜.2010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报告蓝皮书[R].中国传媒大学, 安徽公共新闻频道, 2010.

[2]段艺群.从民生新闻角度看省级地面频道的突破方向[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3.

新媒介生态环境 篇10

1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的电视民生新闻概述

1.1新媒介生态环境概述

新媒介生态环境主要是指在社会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下, 人们运用手机、网络等新型设备进行媒体操作, 并将此行为作用于新的媒体形态和媒体环境中, 通过电视、广播、手机、微信等社交平台的使用, 使媒介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媒体文化的传播, 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 新闻媒体传播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 人们已不再是单方面的信息接收者, 同时也成为了信息发布者和信息分享者。另外, 先进网络技术的运用为电视民生新闻提供了一定的发展平台, 也为民生新闻的可持续进步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1.2电视民生新闻概述

从词语意义上进行分析, “民生”即是指人民的日常生活, 而民生新闻即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 其也是社会新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视民生新闻来说, 其报道的范围较广, 题材内容主要是对人们身边中的不同事物进行一定的报道, 并且时刻关注社会中的“民生”“民情”以及“民意”。由此可见, 电视民生新闻在社会媒体新闻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 加强电视民生新闻文化的传播至关重要。此外, 从社会生态特征上进行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还具有服务指导、监督引导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社会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2.1结合多种形式的传播渠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已得到了不断地运用, 采用先进的互联网通信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新媒介生态环境, 也为电视民生新闻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路径。为了进一步加强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电视民生新闻也应与新媒介信息技术进行一定的联系, 以拓宽民生新闻的传播路径。例如, 在电视民生新闻传播过程中, 其可以充分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深入地结合, 通过互联网传播可以有效地改善传统的传播方式, 从而不仅可以扩宽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群体, 还为新闻文化拓宽了发展空间。另外, 电视民生新闻也可以与现代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相应的结合, 通过对设备中的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一定的利用, 可以极大地拓宽民生新闻的传播渠道, 促使新闻文化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利性、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此外, 电视民生新闻与车载视频进行相应的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电视民生新闻文化的传播, 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传播路径, 还可以使人们在出行的途中获取相应的新闻信息, 使电视民生新闻朝着更加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2.2拓宽新闻文化的受众群体

在传统的媒介生态环境中, 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群体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和一些低收入的人群, 而极大地缺乏一些年轻人士, 受众群体不均匀。因此, 在新媒介的生态环境中, 电视民生新闻应针对此类问题进行相应的改善, 促使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民生新闻的受众群体, 使多样化的新媒体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 在实际新闻传播中, 电视民生新闻可针对不同的传播路径和传播内容进行相应的细化, 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对不同的信息内容进行一定的规划, 且可在传播方式上进行相应的改善, 如可由传统的公众新闻传播方式向分众新闻传播方式转变, 这样一来就可使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群体得到一定的拓宽。这不仅改变了传统民生新闻在时间上的固定性, 还可以大大满足社会群众的需求, 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

2.3完善新闻文化传播平台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 为了加强社会大众与新闻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互动, 电视民生新闻可以在传播方式上进行一定的改变, 实现新闻传播的开放性及互动性。例如, 在实际工作中, 相关业界人士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一定的新闻平台, 如媒体论坛、媒体公众号、微博账号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新闻文化与大众之间的联系, 人们可以通过在相应的平台渠道中参与话题讨论, 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从而实现新闻平台的互动性, 促使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电视民生新闻文化的健康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新媒介的生态环境对于电视民生新闻文化的传播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 在实际的新闻传播过程中, 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传播的工作者应加强对文化传播路径的探讨, 并借助先进的技术不断寻求新的传播方式, 旨在能够在新媒介的生态环境中进一步推进电视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民生问题已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与人们相关的民生生活也已逐渐成为新闻媒体节目的主要内容。当前, 我国的新闻媒体文化已得到了不断的进步, 电视民生新闻文化的传播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积极发展。文章主要就新时代下的电视民生新闻进行了一定的论述, 并探讨了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传播电视民生新闻文化的主要路径, 希望能够对电视民生新闻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媒介生态环境,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传播,路径

参考文献

[1]姚娟.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传播路径探析[J].新闻界, 2013 (13) :31-3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文化研究 篇11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大学生 媒介文化

英国近代文化学家威廉斯认为媒介文化是在特定历史场景下,经由特定的体制逻辑而生产、流通和消费文化产品的过程,它也是由此而展开的社会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媒介产品本身不足以构成媒介文化,同时脱离了意义建构的过程而分析媒介产品,也不足以构成媒介文化研究。这里在遵循雷蒙德·威廉斯文化社会学路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深入到媒介产品使用和消费的语境中进行大学生媒介文化分析,试图将大学生媒介文化与媒介资源分布、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给予足够的关注。

一、大学生媒介文化发展现状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2013年11月对贵州师范大学四个不同年级、涉及文、理、工、艺术等四个专业的同学发放了300份《大学生媒介文化调查问卷》(每个专业发放问卷多于70份),回收后的调查问卷有效率达到94.5%。在有效问卷中,随机抽取每个专业的50份问卷组成200份问卷,构成本次研究的数据来源。同时选择涵盖每个年级5名、每个专业5名共20名同学进行专门访谈,以发现在纸质问卷中发现不了的问题,进一步丰富本研究成果。

在200份调查问卷中有73.7%的学生来自省内,有52.3%的学生来自乡村。有88.12%的学生拥有个人电脑,83.3%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90.5%的学生用手机上网。有85.9%的学生认为媒介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并不可或缺,11.1%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小,3%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帮助。在“使用媒介都关注什么”选项中23.4%的学生选择“获取新闻时事”,20.9%的学生选择“联络朋友”,20.35%的学生选择“娱乐消遣”,14.7%的学生选择“学习新事物”,6.7%的学生选择“获取专业知识”,5.1%的学生选择“自我宣泄”,3.4%的学生选择“关注名人偶像”,2.65%的学生选择“结交新朋友”,2.1%的学生选择“发布新信息”,0.7%的学生选择“塑造自我形象吸引他人关注”。在学生对“媒介对你哪方面影响最大”这一选项中,30%选择“获取信息速度”,18%选择“扩大知识面”,14.5%选择“人际交流”,13.2%选择“思维观点”,12%选择“文化生活”,6.5%选择“消费理念”,2.3%选择“没有影响”,3.5%选择其他。在“与哪种媒介接触时间最多”这一选项中,学生中37.3%认为是手机,36.2%认为是电脑,8.6%选择电影,8.4%选择书籍等纸质媒介,6.4%选择电视,2.5%选择广播,0.6%选择其他。

表1 大学生平均每天花在纸质媒介和

互联网的时间百分比(%)

通过访谈了解到没有个人电脑的同学主要是出于经济原因没有购买,但无论如何都拥有手机。这一结果显示,因为经济发展不均衡,媒介硬件资源分布也同样不均衡。在媒介接触方面,93%的学生每天浏览纸质媒介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六成同学在一小时以内;而近七成的学生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超过3小时,此外近九成学生认为媒介对自己不可或缺。这些都显示了大学生对平面媒体的接触频率和接触时间远远小于互联网,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学生们使用互联网络最多的是网络聊天。另外大学生们通过网络查找所需要信息的最主要方式是搜索引擎,还有视频网站也是其接触较多的内容。

表2 大学生互联网络接触百分比(%)

二、大学生媒介文化

1.传统媒介文化。本研究把大学生媒介文化放到整个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发展场景中去进行考察和分析。在大学校园文化主要参与途径这一选项中有28.9%的学生选择各种社团、19.7%的学生选择文化艺术节、15.7%的学生选择各种讲座、12.2%的学生选择运动会、11.6%的学生选择学生会、8.4%的学生选择校园论坛、3.5%的学生选择不参与。学生们会根据媒介不同成立各种不同的社团、组织,比如有读书协会、拉丁舞协会、观影团、英语协会等。但通过访谈发现名目繁多的社团对刚进校的同学还是很有号召力,然而一旦加入这些社团后大多数同学没有持续性,他们认为在这些社团中学不了什么新东西,社团活动也缺乏新意,久而久之社团也就失去了对他们的吸引力。

在“如何看待自己所在大学校园文化”这一选项中,选择“文化氛围很淡”的有34.5%,选择“积极参加”的22.9%,选择“氛围很浓”的占17%,选择“不了解”的占16%,选择“不感兴趣”的占9.6%。这些数字显示了大学生对于不论是校园的各项文化艺术体育活动还是社会上各种活动的参与性都较低。笔者认为这一方面当然和媒介文化发展大环境的影响不可分割,但高校自身在媒介文化方面淡薄的意识也导致其在给学生开展媒介文化活动的行动力方面相应落后。

2.新媒介文化。这里的新媒介也指新媒体。媒介产品本身不足以构成媒介文化,只有把它放到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中才能全面展示媒介文化。本次调查中,针对“媒介消费费用最高”这一选项,51.6%的学生选择手机通讯,31%的学生选择无线宽带,9.1%的学生选择书籍刊物,6.3%的学生选择观看影视戏剧,2%的学生选择购买媒介设备。在媒介消费的数额上,43.3%的学生选择50~100元,33.7%的学生选择0~50元,18%的学生选择100~300元,3%的学生选择300~500元,2%的学生选择500元以上。在每月生活费用选项上,16.3%的学生选择500元左右,56.7%的学生选择500~1000元,25%的学生选择1000~3000元,选择3000~5000元和5000元以上的人都只有1%。以上数据说明了大学生的媒介消费和吃饭一样在其每月的生活消费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支出。从消费环节可以说明大学生媒介化生存已成为社会现实。无线宽带和手机通讯费用占据主流媒介消费地位也说明新媒介消费已成为媒介文化消费的主导。

三、结语

传媒文化以其传播载体的现代化特点而成为当今社会具有高度渗透性与开放性的文化形态。各高校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新媒体方面的服务,同时结合本校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开展更多、更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公共课、讲座等活动,来满足大学生们对媒介文化的各种需求,营造出更具特色的大学生媒介文化。

本文系贵州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自主招标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文化研究”(项目编号:JD2013074)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邢虹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与媒介信任[J].新闻记者,2013(8).

[2]于德山.当代传媒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於红梅.批评地审视媒介文化研究──基于2009—2010年媒介文化研究的评述[J].新闻大学,2011(2).

[4]李勇.新媒介文化形态及特征论略[J].新闻界,2011(5).

新媒介生态环境 篇12

关键词:公共频道,新媒介,突出重围,品牌频道

1998年, 福建电视公共频道创立, 它是全国第一个省级电视公共频道。四年后的2002年, 全国省级电视媒体上几乎都出现了一个新的频道———电视公共频道, 然而中国的电视公共频道与西方的公共电视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两种不同之物。在西方, 公共电视被定义为“以独立于国家和利益集团之外、为公众服务的电视媒体, 在某些国家体制下又叫公共服务电视。它是为了公共利益提供电视服务的一种类型”。[1]而我国公共频道则是指省、市、县三级电视播出机构共享、共用的频道, 而不是西方公共电视中的公益公众。虽有“公共频道”这样的名称, 却没有发挥“公共频道”该有的作用, 与西方国家的公共电视相差较远。如今新媒介环境下,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 公共频道又该如何突出重围, 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因此本文在分析全国电视公共频道现状问题的基础上, 为公共频道的未来发展献言献计。

一、电视公共频道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困境

我国电视公共频道是广播电视机制改革和体制创新的产物, 它是“在县级广播电视实行三台合一的基础上, 由省级电视台制作一套公共节目供所辖各县电视台播出, 其中可在规定的时段, 供县级电视台插播自办的新闻或者广告、专题等节目。”[2]但是, 我国电视公共频道自开办以来, 一直存在着众多争议, 如今更是进入了发展的困境, 例如覆盖不到位, 仅限于本省传播;与其他频道相比发展落后缓慢, 创收差。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 专业化程度不高, 频道定位的缺失

在我国, 电视台节目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明确分类, 如新闻综合频道、生活频道、购物频道、影视频道等专业频道。它们之间虽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 但是一看名称, 便大致知道频道要播出的内容了, 而与它们相比, 公共频道的定位则显得比较模糊。[3]总体而言, 节目设置依然没有突出公共特色, 和卫视频道的区隔并不十分明显, 节目中还有插播购物、娱乐等内容, 有些省市的公共频道甚至成为了“鸡肋”, 与综合节目频道无异。

我国的电视公共频道虽然在形式上以专业频道的形式出现, 但其特色并不明显。拿全国第一个省级电视公共频道———福建公共频道而言, 它在频道定位上, 不是为了专业频道的需要而定位的, 而是为满足行政职能的需要而定义为农村频道。这样一来, 与某些省级电视媒体的农业频道、农科频道相比, 其专业特色相差较远, 它将农村、农民作为频道的关注点, 将眼光瞄准农村市场, 无独有偶, 浙江的电视公共频道则是打出了公共新农村的招牌, 从频道名称到节目内容, 与农业频道、农科频道相差无几。同时, 有的电视公共频道则走综合频道的定位, 例如河南电视公共频道, 在节目内容上创办新闻节目、旅游节目、娱乐节目, 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综合频道的样式, 天津电视台公共频道以公共频道定位为公益性和服务性, 力求打造一个属于普通百姓自己的公共舞台。虽然不同的省份定位有所不同, 但从节目安排上来看, 新闻、文艺、影视、服务、广告等各类节目一应俱全, 基本上还是在向综合频道靠拢。

目前普遍存在于全国公共频道的这种综合性使得公共频道毫无特色, 不但没有达到公共频道建立之初的目标, 而且还在全国电视专业化的大势中, 让自己走进了一个盲区, 既达不到专业频道的专业化程度, 又没有综合频道的综合水平。

(二) 外界环境的巨大冲击和压力

我国电视公共频道面临着商业电视和新媒体的冲击。商业电视为了迎合受众兴趣, 提高节目收视率, 一方面引进制作了一些满足受众需求的商业化的较为媚俗的节目, 如一些为了赢得受众需求的娱乐节目;另一方面利用频道专业化的优势, 制作引进了一些历史文化教育类的节目, 来争夺市场上的受众资源, 而这些节目领域正是公共媒体服务的领域。于是, “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 垄断规模越来越大的商业媒介资本与日益紧缩的公共媒介预算形成巨大落差”。[4]另外随着互联网等一系列新媒体的涌现, 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新媒体传播的时效性、互动性以及传播内容的丰富性, 都是传统媒体所不能企及的。这必然会造成受众分流的压力。

(三) 广告创收压力大, 无政府政策扶植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公共频道都无政府政策扶持, 资金来源都是自筹资金, 广告创收指标完成压力较大, 这可以说是我国公共频道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提高收视率以赢得更多的广告收入, 公共频道不得不引进、制作一些娱乐等赚得公众眼球的节目, 从而偏离了公共频道的频道宗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模式在给我国电视带来自由生机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二、电视公共频道如何突出重围

近年, 来势汹汹的网络媒体, 的确对电视媒体产生了不少影响。但是, “不必担心宽带革命会破坏或者吞并今天的其他媒体, 它们只会利用宽带为自己的利益服务。”[5]因此, 面对新的媒介环境, 电视公共频道必然将利用网络的优势来促进自身的进步, 这样才能使处在困境和夹缝中的电视公共频道闯出一条发展之路。

(一) 电视公共频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

电视媒体是网络媒体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当前的网络自身采编系统还很不完善, 因此, 网络媒介传播的信息多是来自电视媒体等其他成熟媒介。另一方面, 电视台也依靠网络媒体宣传自己并与受众进行互动。新媒体和电视媒体, 信息的传播中直接相辅相成, 互利共荣。电视公共频道也是如此与网络相辅相成, 如安徽公共频道的《夜线60》进入合肥所有公交上的移动媒体。开办频道网站, 增强互动性, 与频道资源形成良性互动, 在网上开设节目播出平台等。如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对网络的利用。在其官方网站上不仅仅有频道介绍, 还有节目介绍, 每一期的节目都有明确的内容, 网民可以直接点击观看。这就不同于电视直播中观众的顺序接收, 网上的节目资源就有一定的互动性。更由于网络的普遍性, 增强了节目的影响力。

在新媒体和商业电视的冲击下, 公共电视频道制作一些既有公益性, 又能引起观众兴趣的节目就成为生存之道, 而编排本土化和地方性的电视节目就是成功的典型。如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的《民生直通车》、《新闻女生组》, 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小强热线》, 江西电视台公共频道的《第五社区》都致力于打造本地域民生新闻, 倾听百姓心声, 反映社会热点, 既做到了为百姓排忧解难, 又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 收视率不俗。

(二) 明确定位, 树立品牌

公共频道如何定位成为首要思考的问题。虽然电视媒体的大蛋糕已被瓜分殆尽, 呈现出各种专业化的频道, 有新闻频道、影视频道、科教频道等, 但是在节目形态和内容上并没有达到真正专业化的程度, 依然是一种综合频道。在这种背景下, 电视公共频道更不应该重蹈覆辙, 继续走这种“形式上专业, 实质上的综合”的路子, 而是应该真正走出一条专业化的道路, 明确自己的频道定位, 树立品牌意识, 这才是电视公共频道的发展之路。

“品牌就是媒体的形象, 就是品位、品格和品质, 是媒体一种独特性的标志:品牌就是特色, 就是信誉, 就是媒体的象征。”上世纪90年代开始, 品牌观念已经在我国电视人心中发芽成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竞争的加剧, 只注重频道中个别栏目发展的这种建设理念的弱点逐渐暴露, 各种栏目没有共同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以至于各自为政, 就常常造成人力与资源的浪费, 这显然是不利于频道长期发展的。因此, 现在更需要“品牌频道”意识。以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为例, 该频道喊出公共频道的口号“公在心、道恒远”, 2012年, 频道打造的晚间自办新闻栏目带, 《警方前线》、《民生直通车》、《顺藤摸瓜》、《秀才来了》、《新闻女生组》、《越爱越明白》、《真相力量》、《今日报道》等一大批新老节目, 形成了一套组合拳的销售经营模式, 而不是单一的以一档带有公共性质的节目, 来提升公共频道的收视效果。此外, 在品牌频道的时代, 大型活动和品牌栏目的策划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013年七夕, 山东公共频道举行公益活动———首届相亲大会, 现场版电视节目《越爱越明白》让市民可以近距离了解电视节目录制情况, 选择最中意的约会对象。因此通过策划大型活动, 推出品牌栏目, 张扬频道特点, 宣传频道品牌, 成为提高一个频道知名度的关键点。同时, 频道内的总体策划可以突破栏目界限, 有助于整合频道资源, 为整个频道最大利益而努力, 以此树立频道品牌。目前, 山东公共频道收视率和市场份额稳居省级地面媒体第一阵营, 位列第二,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突破。

(三) 加大政策扶持, 提高资金投入

公共频道不同于商业频道, 要将“公共”、“公益”放在首要的地位, 而在市场化的冲击下, 高质量的节目往往受到一些低俗的娱乐节目的冲击导致较低的收视率和较低的广告收入。因此,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频道的资金投入, 来确保公共频道的高质量运作。

公共频道是随着我国传媒的发展而产生的,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 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与突围, 在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上, 应并驾齐驱。在传播形式上走向媒介融合;在传播内容上, 编排特色内容, 突出公共服务, 由树栏目品牌转向总体策划树频道品牌。在这些变化与发展之中, 我国的公共频道自然会走出当前发展的瓶颈, 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长顺, 张建红.公共电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2] .陈信凌, 刘西平.探析国内电视公共频道概念的模糊性[J].新闻大学, 2005 (1) .

[3] .关注公共频道——总局社管司负责人答本刊记者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2 (6) .

[4] .谢春霖.将公共频道办成全省联网主体[J].声屏世界, 2001 (7) .

上一篇:电力稳压器下一篇:朱兰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