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新媒介下的变化

2024-09-27

传播新媒介下的变化(精选8篇)

传播新媒介下的变化 篇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水平的进步, 新兴媒体不断涌现, 它不仅给受众带来了新的媒体环境, 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播模式, 实现了传播模式由单一化逐步走向多元化。同时,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也给政府公共传播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 对公共信息的采集与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所见所闻, 旨在对国内新媒介环境下的政府公共传播做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新媒介环境,公共传播,政府传播

一、政府公共方向下的传播

(一) 政府公共方向下的传播

当今社会, 公众获知信息、监督政府、参与公共事物的管理都是通过政府公共传播。公共传播是政府熟悉民意, 宣传方针政策的重要平台, 它不仅为政府在民众心中建立了良好形象, 而且促使其在民众中获取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在有特大事件发生时, 公共方向的传播也是政府赢得民心、获得民意、解决危机的重要手段。所以, 大多数国家都会把公共方面的传播作为政府宣传纲领政策的手段和依法执政的保障。总之, 在大众传播迅速发展的今天, 政府与公众无不重视公共传播。

(二) 政府公共传播的对象

公共传播的对象是广大“公众”, 公众是在公共生活中围绕某个议题所进行不同的意见讨论而形成的舆论场。它能够在某一方面促进政治发生变革, 同时也表明了公共传播的主要依据是公共信息。从某个层次来讲, 公共信息是指公众在共同的社会利益方面有所关联的信息。其次是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与大家息息相关的利益。共同领域则是指作为中国的一个公民, 在政治权利之外, 依法享有自由讨论社会公共事物, 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个人空间。因此, 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公众也可以经过公共传播进行观点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播, 只有在公平且合理的公共传播环境下, 才能形成良好的公共精神, 最终达到公共社会治理的理想化, 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与全面化。

(三) 政府公共传播的途径

在一定程度上, 新兴媒体的出现是对传统媒体权力的不断瓦解。传统媒体因其自身的局限性, 它对公共传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且无法保证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被传播, 大量信息的传播价值未能得以实现。因此, 广大民众表现出对公共事务的冷漠, 由于普通民众无缘接触国家事务, 他们感受不到国家的兴衰与个人利益的关联点与关联程度。所以, 民众更多的是采取冷漠的态度远离公共事务, 一副事不关己的社会状态。因而, 公民难以产生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给公众带来了新的传播形态, 使普通民众有机会、有途径得以参与到国家事务中, 进而通过新媒体发表言论, 向政府部门传达下情, 新媒体为政府、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公共传播的平台。

以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为例, 政治文明和传播媒介的发展是紧密相连, 息息相关的。政治文明离不开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离不开文化文明, 文化文明的发展是以新兴的传播媒介为载体。从某种程度上来看, 信息传播不仅促进了我国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也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政治意识形态, 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 媒介的发展其实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代表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 公共传播因为有了更好的传播平台和媒介形式, 它提高了人们对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兴趣。

二、新媒介环境下的政府公共传播

在一定程度上, 国内的媒介环境是影响政府公共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也制约着政府利用新媒体进行公共传播所产生的效果。因此, 政府公共传播若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它必须要适应媒介生态环境的不断更新与变化, 并伴随媒介环境的不断发展, 在不同的阶段采取适时的对策。然而, 新媒体的发展也给政府的公共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 新媒介环境为政府公共传播提供了更丰富的传播渠道

新媒介出现以前, 政府的公共传播主要是由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构成的。然而, 在新的媒介环境发展下, 政府公共传播不仅利用传统媒体进行上情下达, 而且新兴媒体也成为了公共传播的重要手段。例如, 互联网、手机、APP等不仅为政府提供了更好的传播平台, 也方便了受众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

(二) 新媒介环境改变了政府的公共传播手段

传统媒体是一种带有局限性的单向传播, 因为其自身所具有的狭隘性, 传播范围有限。所以, 相较于新兴媒体来讲, 传统媒体的时效性比较滞后, 对来自受众方的信息反馈也不够及时, 传播时效低, 传播效果被弱化。新媒体环境下不但没有打破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下的公共传播状态, 而且也增加了网络、手机等新的传播方式, 开拓了新的传播渠道, 打破了空间限制, 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传播, 受众也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最新的消息, 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同受众群之间也可以进行不同的互动, 使公共传播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 新媒介使政府的公共传播效果最大化

当有重要事件发生, 政府就充分利用各大门户网站、手机、网络等推送信息, 进行信息之间的多途径公共传播, 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的公共传播网, 在某种程度上, 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公共传播, 不仅使传播效率高、传播面积大, 也促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传播策略

新媒介环境给政府的公共传播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它不仅打破了旧的传播生态环境对政府公共传播的束缚, 也构建了一个新的媒介环境, 促使新媒介环境逐渐走向全球化, 信息传播也日益多元化。当然, 这也给政府公共传播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公共传播的发展方向和规律, 也要与时俱进, 根据新媒体环境在不同时期的特点, 制定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公共传播策略。

(一) 进一步完善政府公共传播机制, 促进信息传播更加透明化

首先, 在传统媒介所构建的媒体生态环境下, 因为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公共传播渠道自身的局限性。所以, 受众能够接触到的新闻媒介也是局部的、单一的, 更因为其时间限制, 政府的公共传播模式很难全方位地把信息传递给广大受众。

其次, 由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 且其传播机制具有一定的闭塞性, 很难使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地反馈到政府部门或相关部门, 这就体现了政府对公共传播的垄断性, 使传统媒体模式下发出的多样化的公众声音很难通过大众媒体传达到政府部门的耳朵里, 从而影响政府的公共决策。长期以来, 很多地方并不重视公共传播, 认为民众的声音无论是否听取或者采纳, 都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决断, 从而忽略了公共信息的传播。然而, 新媒介环境的出现, 打破了信息的闭塞化, 促进信息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 也使政府能够真正听到民众的意见, 从而使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做到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第三, 新媒介环境的开放性使公众能够更加直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也给公众提供更多参政议政的机会, 使其更加有兴趣参与到对国家公共事业的管理中。

因此,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 政府应该采取新的措施, 应对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挑战, 要对公共传播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 要投入公共传播事业中, 加大其传播力度, 使权力和信息更加透明化。此外, 政府除了继续利用传统媒体及时公开政务信息以外, 还需要充分挖掘新媒体自身所具有的优势, 并加以利用, 使政务信息能够更加有效地传播给受众, 积极听取公众的意见, 从而使政府真正做到从人民群众中来, 到人民群众中去。

(二) 不断改善政府公共传播机构, 确保信息的及时有效传播

新的媒介环境是全面发展的、多样化的媒体生态, 它使信息传播实现了国际化, 且促使国内传播与国外传播更加丰富多彩, 国内的信息不断地融入国外, 国外信息也不断地传输到国内, 国内外信息互相贯通。因此, 新的传播模式为受众带来了一个多元化的媒体生态环境, 人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发布信息, 感受信息世界的多样化与无限性。

然而, 政府的公共传播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政府部门若想把握对公共信息的掌握权, 政府就要具备对各种不同内容的信息进行快速反应的能力, 并且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国内发生的重大灾难性事件及突发性事件, 政府要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 占领舆论制高点, 进而使政府在公共传播的过程中树立权威性。因此, 为了促进政府公共传播机制的不断完善, 能够更加有效地传播公共信息, 政府要不断完善发言人制度, 建立相应的媒体发言人, 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将公共信息快速有效地传播给受众。

(三) 进一步制定媒介相关政策制度, 使公共传播的环境达到理想化

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在传播状态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 它由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变成了新媒体的多元化的传播。在新媒体时代, 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 都拥有自主发表意见的权利。此外, 新媒体的传播是多向交互性的, 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因此, 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 它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媒介环境。

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 这不仅体现了新媒介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 也降低了新媒体的门槛, 不分职业, 无关乎社会地位, 使受众打破时空局限, 能够随时随地拥有使用权, 受众可以发表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意见。但这也导致了言论的真实性无从查询。因此, 政府需要加大监督力度, 制定相关法规政策, 规范公共传播环境, 使新兴媒体在进行公共信息传播时, 采取合理合法的规则, 规避自身的负面影响,

四、结论

当下, 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公共传播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新媒体推动了社会变革, 且对社会价值和社会制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所以, 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为我们创造了新的媒介环境, 也给政府的公共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同时, 除了要抓住机遇, 迎合新媒体发展的趋势, 也要加大力度整治公共环境, 注意公共传播环境对人民群众的负面影响, 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 政府只有顺应新媒介环境的发展潮流, 把握住其发展规律和方向, 并采取相应的传播措施, 才能使公共传播发挥其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勇.媒介新技术、新媒介环境与青少年社会化[J].湘潭大学学报, 2010 (1) .

[2]保罗·莱文森 (美) .数字麦克卢汉[M].何道宽,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3]郭炜华.新媒体基本特质及发展趋势[N].中国新闻报, 2006-3-15.

[4]黄升民, 杨雪睿.碎片化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新媒体发展[J].广告主, 2006 (5) .

[5]赵月枝.文化产业、市场逻辑和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 (上) [J].新闻大学, 2006 (4) .

全球背景下的媒介偏见与传播失衡 篇2

一、媒介偏见出现的客观性

客观性被认作“负责的新闻”的标志,是新闻学以及新闻行业中最重要的价值观。然而客观报道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中立,媒介偏见往往依然隐秘地存在。新闻,是人尤其是新闻人对客观事实进行高度选择后的解释,然而,当新闻从业者面对新闻事实所表现出的新闻观点,难免要受到某些自然偏好的左右,比如说,一个黑人为主体的地区发行的报纸,自然就会较多地发表代表黑人立场的言论和观点,此事无可厚非。如今媒介偏见在国内传播及国际传播中已经非常常见,只是程度不同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这在西方强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偏见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媒介真相的逐步 “丧失”

全球化在给国际传播带来交流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传媒强国”“传媒穷国”这种衍生分类的出现。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交流中也不无例外地处于劣势地位,不难看出,外来文化对本国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大于本国文化对外国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不论出于什么原因,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会悄无声息地进行“封锁”,以保证西方媒体的主导地位,这也就导致了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很难等量地进入发达国家。

在这种传播不对等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媒体牢牢地把持着信息发布的话语权和话语控制力。“传媒强国”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依仗自己的“霸权”地位,故意隐瞒一些事件的真相。比如伊拉克战争,这场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场规模最大的被直播的战争中,英美政府和军方通过媒体传达给受众的却是混乱的、错误的信息。美国传媒专家斯蒂芬•赫斯认为:美国对媒体的战争报道进行了“消毒” ,竭力剔除战争暴力恐怖和血腥的一面,突出美军“人道”和“正义”的一面。[1]提供给受众的是“片面的”真实情况,而不是全部,这是对受众的欺骗和不负责任。

而“传媒穷国”新闻报道,由于经济条件、技术手段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報道没能迅速发布。有的报道没能够进行现场采访,有的还需经过西方媒体的传播,导致信息传播速度及效果的相对落后或传播者的“霸权”态度。

三、美国媒介对我国的偏见报道

说到西方在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美国不能不谈。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极力推动的全球化进程中,利用经济优势隐含着一种帝国主义的经济霸权和文化霸权。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这种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现象不是一种偶然,也不是近期出现的,它一直存在。而且当一些将中国推向风口浪尖的事件出现时,这种偏见显得更为突出,甚至不惜歪曲事实。例如,乌鲁木齐“7•5”事件的报道,美联社的措辞用句就很值得大家揣摩:“在新疆,骚乱和街头斗殴导致至少140人死亡、828人受伤,死亡人数仍在增加,在维吾尔族穆斯林和汉族发生不和后,迅速演化成暴力,随之警察封锁了部分街道。”[2]这样的语言出现在美联社在事发后不久的一片报道中。然而,我们都知道“7•5”事件是一起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性质极其恶劣,事件中共造成156人死亡、1080人受伤。

在上述其简单轻巧的描述下,156个生命的逝去和受伤的1080人变得“不值一提”,西方价值观中一直宣扬的对于生命的尊重,在这里也荡然无存。有组织有计划地向无辜群众施暴,却变成了双方的冲突。美联社对词语进行了精心选择,不动声色地显示其用意。对于新疆事件,多数西方媒体用了骚乱(Riot),对于杀害了156人的暴乱分子,却没有用暴徒(mob)这一说法。

不论西方媒介是在遵循“坏消息才是好新闻”的新闻价值观,还是以负面新闻来吸引读者的眼球为目的,这都是一种对中国极为不利的恶性循环,会严重破坏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降低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及中国人民在美国人心中形成了落后、愚昧、贫穷等不良的古板印象。而这些不好的印象,更多的是来源于西方媒体某些“别有用心”的信息传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近年来西方对我国的歪曲报道减少了很多。但我们必须客观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如此的全球化传播背景下给我们带来新的压力,我们才能准确积极地应对西方的“霸权传播” 责任编辑:邰山虎

试论新媒介视野下的营销传播 篇3

关键词:媒介营销,“粉丝电影”,议程设置

“新媒体”是“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从技术上看,“新媒体”是数字化的,从传播特征看,“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数字化”“互动性”是其根本特征。如今媒介方式的多样性丰富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新媒体的互动性正好填补了电视等媒介单向传播的弊端,因而传统媒体面临着危机。但技术的不断创新,并不代表新技术的产生就能完全替代传统媒体。

一、微博传播与“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就可能给遥远的国家造成一场飓风。随着微博的兴起,重要公共事件再次发酵成为引人关注的重要微博事件,并将其影响力由空间延伸至现实世界。微博的作用越来越被学界和业界所肯定,其中“话语表达”凝聚的重要舆论压力成为推动民主社会进程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其中“蝴蝶效应”的显现和运作,更使得微博如一个社会问题放大器和社会舆论开放闸,微小的社会动态一旦触碰到微博,便生发出强大威力。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机制无论在个人维权中,还是在公权力监督上,抑或是在社会道德审视中,甚至是社会民主化进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探索微博事件背后的传播路径和蝴蝶效应的形成机制,显得越发重要。

网络媒介不管是作为营销还是传播的渠道,笔者始终认为它是把双刃剑。新媒介在传达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共享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呈现着人性的扭曲。例如,“789如家”事件、微博头条是“吴亦凡、鹿晗”。作为舆论制造者是否应思考当事人的感受,那些人或许会情绪低落,或许会更加坚强。政府制定网络监管条例迫在眉睫,只有创造良好的媒介环境,才能更好地建设家园。

二、理解媒介——人的延伸

每个人都生活在错综复杂的媒介环境当中。显而易见,新媒介有利也有弊,但值得肯定的是新媒介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从“驿”“邮”年代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像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清晰地阐释过,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和扩展。他认为,媒介具有机体的性质,道路是人脚的延伸,衣服是人皮肤的延伸,电话是人耳朵的延伸,广播、电视、电影是人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的延伸。电子媒介延伸了人的神经系统,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他认为,“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一切媒介都是人的肢体部分向公共领域的延伸。”每种媒介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

“当一种旧的因素中出现一种新的因素时,我们所得出的并不仅仅是旧情境加新因素,而是形成一种新的环境。”以数字技术为主体的新媒体正是这样。它的突飞猛进的变化改变着人们的方方面面,包括饮食起居、生活习俗等,形成一个新的生存空间——一个“符号网络”与“人的网络”复合共存的社会。舆论的虚张性、群体的线上线下非一致性等道德乱象也随之发生。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安全问题、污染问题、技术霸权问题,交织成了新媒体传播环境的“生态危机”。所以,在每个人都能成为独立的自媒体的环境下,在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有必要对新媒体传播实践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利用议程设置理论的分析

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传播模式正在发生着变化,议程设置要延续旧的媒介的传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困境是不可避免的。在新媒介环境下提出新的假设和议题,在此环境下,“由多元个体组成的社群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介了解人们想什么或者怎么想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传播方式的不断变化,传播学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每个人都被议程设置理论所左右着,总统选举是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的集中体现。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进行议程设置,从而控制舆论导向。

互动性、弱控制等特征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中体现出来,从而改变着传统的传播方式,使媒体工作者和受众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如今线上活动越来越多,自媒体的出现、舆论的强化等因素使得议程设置的主体多元化,原本“推”的方式变为受众主动接受信息的“拉”的方式,使议程设置的方式变得多元化。

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营销传播方式便是微博。微博作为全球最大的粉丝集聚地,其公众对于舆论的参与性是无可厚非的。微博之间的交流,是微博用户通过微博发表和转发信息并给予信息以意义的过程,用美国学者罗杰斯的辐合传播模式可以较为清楚地描述这一过程。当众多的微博用户开始集中产生对某一事件或话题关注的时候,议题形成,众多微博用户便蜂拥而上对某一事件的进展进行实时追踪,形成及时、集中和密集的关注,引发主流媒体跟进,形成舆论。通过这些宣传策略、营销模式,无数自媒体、网红被置于首要位置,满足个体个性化的需求,深入到任何一个自媒体偏好的微内容数据的掌控和传播。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44.

[2]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33.

传播新媒介下的变化 篇4

关键词:艺术传播方式,新媒体,媒介环境学

1 新型视角下的媒介传播途径

对于媒介环境学这一概念来讲, 它包含着不同层面上的联系与互动, 它主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传播信息角色, 由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偏向与特性, 所以假若把传统的媒体当作是固有的研究对象, 那么, 就此在宏观上来讲, 新媒体就会被突显出许多不同层面的影响与功能, 其传播特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虽然有所差异, 但其本质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当然, 被分出来的不同种类的媒介又会有不一样的特征表象, 由此来表现出不同的性能, 现如今, 新媒介的不断延伸与传递, 会对我们的传统认识有一定的改变, 在感受变化的同时我们会同样了解到新媒介所独有的优势与便捷, 新媒介的主要传播途径还得归功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通过网络的传播使信息能及时的被人们所知道。新媒体创立了新颖的互通形式, 不仅有着传统信息传播的功能, 而且, 更是进一步的发展了与更新了信息的传播的方法与其速度。这也就同时推动了科技在社会各层面的延伸与发展, 能在极其短的时间内, 让社会的不同阶层接受这一新颖的科技。

2 新媒体传播方式所具有的特性

第一, 它是发端于新媒体的,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今天,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与延伸, 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它包括了互联网所催生的自媒体以及科技博客等等;第二, 它同时也是一种品牌与产品的延伸与延展, 现在的新媒体传播它并不就是说产品本身直接到达消费者其本身, 然而与这完全不同的是, 在一个品牌或是某一产品的发展初期会分级分布传达给大众;第三, 它是多方面进行的, 例如, 它会在广告宣传的期间就同时伴随着与其相对应的公关工作开展开来, 当今意义上的的新媒体传播其实并不是我们潜意识中的只是大额的在广告宣传上花费, 与之替代的是会在公关与广告之间兼顾同时进行, 这就意味着, 新媒体在传播上更讲求效率, 而非一味的提高其知名度, 与此同时会更加注重传播后的影响力与一系列的可持续效应。

3 新媒体传播所独具有的魅力与优势

关于媒介环境学这一项目来说, 它实质是供应了在平衡事态之下的新角度。详细具体的来研究也就是说, 新媒体所依附的传播途径, 互通以及协作是其尤为注重的地方, 同时它注重的还有社会责任其本源、道德范畴之内所包含的的关切。在互通构架之下的受众权利来讲解, 它应该接受并进行保护。具体的来说, 新媒体所特有的传播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3.1 推进了多方面的特色互补

就新媒介其独具有的平衡传递这一特点来讲, 它不仅需要接受与吸纳有着不同特征的新闻媒体, 而且得接受其表现出的不同特点间所具有的差距。就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才可以促使其互通以及共生。对于杂志和报刊来说, 其应该反映着更深层次的寓意, 这样来看其能够让平日的一些日常信息的存储更加的便捷;而对网络和电话专有的媒介来讲, 应该反映着其方便快捷的特征和更高等级的互通性质。就目前来讲, 我们潜意识里的传统的各类媒体传播, 使得科技形态下的媒介融汇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加强及巩固。

3.2 融合调整了多样化的信息

人们平日里所涉及到的互通和信息的提供、娱乐性质方面的提供以及其所承载着的传播内容同样也带着多样的特质, 这些均为新媒体所特有的特点。遵照以人为本理念这一最基本重要的指导, 要使不同等级之内的信息内容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与丰满。不同类别的媒介需要明白其受众的特点, 例如具体分化出的年龄层段、文化级别的特性以及地方区域所特有的文化侧重, 遵循公平的原则, 来是其第一手以及形式别具的信息得以传播。就依照这样的途径来讲, 我们可以使全面形态下的平衡传播得以创立并推动其长时间段内的其它媒介的发展与延伸。

4 研究并探索其最优化的途径

就最近的这几年社会发展来看, 其新型所延伸出来的各类不同媒体, 大程度上的推动了我们宏观形态之下的社会发展与繁荣。在媒介环境这一视角下相对应的媒体传播, 与人们宏观意义下的稳定、和谐的特性文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 我们就应该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摸索与探究来建构起最优的传播途径。

4.1 明确其本源所遵循的规律

明确媒体进展是推动良性态势下媒体进展的基础所原本有的根本规律。对于媒体所都具有的传播途径, 扩展了主体原本就有的传播能力, 也扩展了其最佳的风气。

而对于新闻媒介来讲, 我们同样需要明确它的本源性原则, 这是传播途径下使得其不同的各类信息都必须具有真实性根本保证。在高科技范畴下的不同种类的媒体, 应该通过互通以及融合, 来表现出其各自所独有的优点, 更好的调整和融合潜在的各种矛盾冲突。之后传播过来的形式独特的信息, 应该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受众群体的心声得到真实的反映, 尊重这一概念统筹下的主体特质, 并进一步促进受众去参与其中。

4.2 素质修养级别上的提高

受众群体接受不同信息的素质修养, 应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被同样的逐步提升, 新媒体在艺术方面的传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 应该容纳多元化的信息。在现有的媒体环境下, 信息的数量增加, 要面临互通形势下的大量信息, 受众群体就需要经过谨慎的选择来存留下自己认为合适的各类信息

媒体素养所具有的更高级别, 包含许多不同的方面, 其中就有一定程度上的根本的听读能力, 准确辨别不同类别的信息、制备各类信息的能力。对于传来的各类信息, 我们应该要严格通过自主的客观认识, 以便来创立在更高层次上的能动性认识。对不同地域内所创立起来的社区组织来讲, 这就需要使其形成最大程度上的合作, 从而来促进并推动受众群体素质修养的进一步提升。

4.3 系统框架概念下的新型工程

对于新媒体所特有的平衡传播特性来讲, 它牵连着各种各样的利益, 体系特征、利益融汇是它所独具有的特性。其中新媒体所涉及到的艺术传播并没有其独立的属性, 而是被复杂的构架所包含之内。在这一框架之下所细分出来的各级下属系统, 应当相互不断地进行调整融合, 并以此来突显出融汇过程中的总体倾向。一旦新媒体忽略了这些相关的多方面利益, 就可以通过遵照原有的途径, 来进行平常普及的信息互通互动, 但是并就没有考虑到宏观特性下所具有的各种利益间的平衡。

5 结论

新媒体概念之下的艺术, 它是属于传播途径依附之下创新出来的新型媒体, 在一定程度上传播并发展了其某种形态之下的艺术。它接受并运用了数码以及网络这些有着高科技特性的载体, 改变了我们潜意识里所习惯了的构思方式以及艺术表达所依据的途径等。在其原有的鉴定欣赏水平之上, 创立了最佳最优情景的审美感悟与体会。媒介环境学就这样把不同的传播途径连接了起来, 使其直接或间接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联系, 为各个阶段的艺术传播创造了最优的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明伟.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土冰.北美媒介环境学的理论想象[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

传播新媒介下的变化 篇5

1 媒介形态的演变

信息传播的媒介一向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演变的, 而科技的加速也会相应地令媒介形态以更高的速度进行演变。新式的媒介形态与新式的传播手段二者彼此催生, 人类目前的信息传播方式经过了口头、文字、印刷、电子、网络五个阶段, 媒介形态也从原本的实物、纸质、电子发展到了现在的虚拟网络。媒介形态的新演变促生了新的媒体传播形式, 因此这种新媒体传播也需要强有力的科技体系来促成媒介形态的进化。

新媒体自身就是一种媒介形态, 其科技支撑来源于数字和网络两大技术, 目前常见的新媒体包括微信、微博、短信、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子杂志、电子广播等。新媒体因自身对现代社会和现代环境的良好适性而迅速、全面、多角度地进入了媒体传播市场, 并以惊人速度扩散开来, 得到了众多用户的广泛青睐, 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2 科技支撑体系下的新媒体传播

2.1 新媒体传播的优点

作为一种年轻的媒介形态, 新媒体传播的发展与应用非常之快, 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大幅侵占了传统媒体的市场。这种情况与新媒体传播的诸多特性与优点是分不开的, 可以说新媒体传播对这个时代的社会与人群有极好的适性。

2.1.1 更强的开放性

相比基本为政府掌控的传统媒体, 开放性和主动性更强的新媒体是掌握在公众手中的, 这令公众可以更方便地发表言论、表达心声, 打破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新媒体上的信息发表者包括政府、媒体工作者、信息参与者、社会大众, 所有人都可以发布新闻、言论、观点、见解等各类信息, 体现出了原本信息受众们那强大的主动性。在新媒体传播中, 每个人都是传播角色, 权威言论与社会舆论并存的传播形式令传播效果得到几何级数的提升。

2.1.2 更广的传播性

新媒体传播基本摒弃了传统媒体单点对多点的传播方式, 采用多点与多点之间的网状传播, 这令新媒体获得了极广的跨地域性, 也更利于彼此的互动。由于新媒体传播利用了数字化传播媒介, 所以其传播者可以是每个人, 受众也可以是任何人, 而且能在任何时间地点实现对信息的接收, 这样一来就可以令传播的双向乃至多向成为现实, 一方面增强了互动性, 另一方面由于受众的细化, 也增强了传播的针对性。众多不同人对信息的接收与发布构成了庞大的信息传播网络。另外, 由于新媒体传播主要是依靠网络实现的, 而网络的全球性令传统媒体的空间限制被打破, 新媒体的传播不再局限于某一地, 而是以全世界为传播范围的超广域传播。

2.1.3 更快的即时性

信息网络的存在令新媒体传播在无形中增加了无数获得信息的感知点, 相比把信息发现和收集工作交给专职媒体人员的传统媒体, 新媒体传播有更优秀的即时性和现场性, 因为只要事件现场有人存在, 他就可能成为新媒体的信息发布者, 令第一现场的事态面貌于第一时间得到呈现。这个优点依赖于越来越方便的信息采集科技与信息传播技术, 比如可以拍照、摄像、上传图像与视频资料的手机, 愈发小型化的相机与摄像机等。

2.1.4 更多的表现性

与传统媒体那单一的表现形式不同, 新媒体的表现形式极其多样化, 而新科技的创生与发展性令这种多样性愈演愈烈。新媒体那众多的表现形式不只表现在传播工具上, 更表现在表现媒介上, 从传统的单一文字、单一声音、单一图像转化为如今的图、文、声、像多种表现媒介共同运用, 令表现力和张力都得到了显著增强。丰富的表现形式带来了更强的表现能力、对受众更强的吸引力、更强的信息趣味性, 甚至赋予了新媒体独特的艺术特征。

2.2 新媒体传播的缺点

万物有利必有弊, 新媒体传播也不例外, 科技为其带来了众多的优势与进步, 但同时也为新媒体传播埋下了弊端与隐患。

2.2.1 危险放大的缺点

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发布者可以是任何人, 正因为如此, 其淡化了信息发布的责任性。由于人们对评论信息的发布是自由不受约束的, 所以一些小危机会被无端臆测和加大, 引起社会的恐慌。举例来说, 近期社会上几起网络谣言造成的混乱与损失就源自这种缺点, 一些微小的事件与迹象被一些人有意或无意地猜测放大, 导致了事件被迅速传播并扩散, 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的耐心调节与引导。

2.2.2 可信度低的缺点

新媒体传播的传播者们不具备传统媒体那种经由时间沉积下来的权威性与可信性, 而且其信息的发布也不会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验证, 虽然获得了更高的自由度, 但相对地也牺牲了可信度。这种情况下新媒体的传播虽然信息量大、信息面广, 但也因为自由度过高而难以辨别和筛选差异性信息的真实程度。

2.2.3 易受操纵的缺点

新媒体的信息网络非常繁杂, 其过强的信息时效性令信息受观众非常容易被最新的信息吸引, 一旦这种特点遭到别有用心人士的利用, 就很可能制造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信息潮流。更严重的是, 这种潮流很难被扼杀, 众口铄金下有可能为社会、为国家带来极大的破坏与负面影响。

2.3 新媒体传播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2.3.1 加大科技投入

新媒体传播所需要的技术支撑是高新的、多样的, 因此不能满足于目前的科技现状。在这个网络遍布全球的时代里, 网络媒体正是新媒体传播的代表性媒介。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并发送各种信息, 消弭国界与区域上的限制, 这种高速、高效、广域的传播形式正是网络媒体的特点。为了发扬这种优势, 需要对网络传播的途径和载体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与深度拓展, 人们透过网络接收信息的途径从最初的网站、电子邮件、MSN, 到后来的社区、博客、论坛、QQ, 再到如今的智能手机媒体、微信、微博、电子杂志, 这个过程正是网络信息传播途径的进化与发展过程。这种进化一方面令人们可以更方便更全面地获得信息与知识, 另一方面也令大众向网络传播信息的途径简化了。因此, 加大科技投入, 让更多的高新技术能够应用于新媒体传播是未来的必然建设趋势。

2.3.2 培养科技人才

如前文所述, 新媒体传播的信息网络会令微小信息被迅速放大, 这种蝴蝶效应所引起的缺陷对新媒体传播的可靠性、可信性、安全性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此时就需要相关人士进行调节与引导。但这种对信息潮流的警戒与引导是较为困难的, 需要了解新媒体传播的知识, 又要具有足够的技术与科技认知, 因此对相关科技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只有保障了科技人才, 才能正确调解与引导信息, 降低新媒体传播的负面效应, 并促进相关控制的技术的发展, 令新媒体传播呈现一种健康、良性的发展势头。

2.3.3 促进科技合作

媒体原本就与自身报道的东西和传播媒介的形式有密切的联系, 无法孤立为单一体系。新媒体同样继承了这一特征, 其与各个领域的合作, 尤其是在科技方面, 已经并将长期处于重要地位。需要借助网络与数字方面的技术设备才能做到将信息编码、压缩与解码;需要借助信息库才能令新媒体实现批量式的多元传播;需要运营平台与运营商相互合作才能令新媒体适应现代社会的共赢模式。此外, 还要构建新模式, 令新媒体能够实现技术、艺术、文化、商业、媒体等多方面的完美融合, 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2.3.3 营造科技环境

为了确保科技体系支撑地位与基础地位, 一个必要的科技环境是必须的。优良的科技环境一方面保障了新媒体的发展, 另一方面能有助于新媒体传播责任的明确。近些年来, 新媒体的传播环境从计算机网络传播向手机网络传播发展, 这种新的环境拓展源自手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由此可见, 全新的科技环境大幅增强了新媒体传播的渗透力, 所以新媒体的传播体系不能忽视科技环境的营造。

3 结论

新媒体令这个信息时代的资讯爆炸有了得以实现的载体, 其将起到的作用将会是长期的, 因此作为其支撑的科技体系的研究、建设与发展也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关的媒体工作者与科技人员不能懈于努力, 只有提高科技体系建设意识, 与实际的媒体传播情况相结合, 持之以恒的进行研究, 才能促成新技术的诞生, 令新媒体传播的发展与进步获得强有力的硬件基础, 最终令媒体的传播效果得以迈上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陈立辉.科技支撑体系及其作用与功能[J].改革与战略, 2002 (1) .

[2]贾文凤.新媒体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07.

[3]薛颖.新媒体传播手段与传播形态的特征分析[J].商业文化, 2011 (8) .

[4]胡晓梅.科学传播与网络[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 .

[5]任建红.试论媒介对科技传播的影响[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4 (3) .

[6]汤筠冰.论中国新媒体艺术的传播形态及发展现状[J].新闻传播, 2011 (5) .

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传播 篇6

新媒体成为时下流行词语, 而正确认识新闻媒体对新闻的发展及其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传统媒体为报纸、广播、电视这三种形式。在某种层面上而言, 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带来的危机, 然而新媒体却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传统媒体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早期获取新闻的途径则是从这三种传统媒体中得以获得。那么, 新媒体在诞生之后, 并不是传统媒体的终结, 而是为人们获取新闻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媒介融合时代正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相互融合, 融入了数字化和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媒介融合时代融合了各种媒介的特点,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大众传播手段层出不穷,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 使得人们获取新闻传播的途径得以增加, 也推进了新闻传播的方式和进步。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深入和新媒体的日益崛起, 信息社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全媒体时代具有较为完备、全面的一系列的媒介载体, 而这里面则融合了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其他媒介形式网络、电信、电影、音像等传播的方式, 这些方式全部成为新媒体传播新闻形式的载体, 为人们服务。

二、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现状及特点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 传播上具有新的特点, 一是新媒体传播的信息量要比传统媒体包含的多;二是新媒体传播具有时效性, 能够将新闻第一时间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速度快、范围广则成为最大特点。新媒体互动性较强, 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 人们可随时随地进行更新和评论, 即时对其做出评论。如, 现在较为流行的词语“点赞”, 则是对其评论做出的一种赞赏。当前流行的微博, 也可以说是借助手机这种载体, 随时随地进行新闻看法的发表。可以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为我们的节目也同样带来了新鲜的元素, 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新媒体的出现, 形成了众多的传播新形势, 微博、微信、网络等多种形式的出现, 使得我们的新闻传播已经不单单局限于原来的传播方式, 报纸的传播形式, 而是通过网络则能够进行传播, 与此同时, 人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在所传播的新闻下面进行相关的评论, 这种新闻传播的形式, 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得新闻的传播途径增多, 传播内容变广, 人们能够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新闻的消息。

然而, 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网络的传播速度要快于传统媒体, 同样也能够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传递给观众朋友, 也让我们在短时间之内进行新闻的播报。那么, 对于新媒体来说, 传播的快捷化则成为新媒体所具有的传播特点中的一个内容。新媒体传播的优势是速度快, 摆脱了时间的限制, 人们可以随时运用手机中的各类软件进行新闻的编辑或者传播, 尤其现如今较为流行的直播, 人们可以运用新媒体软件进行新闻的直播, 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手机新闻倡导个人传播, 从受众的角度进行多元化的传播, 给大家看到更多新闻的不同层面。运用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 不同的报道形式使其内容和形式更具有人情味。也正是这样的形式, 使新闻传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新闻工作者的传播, 更多的成为大众新闻传播, 百姓也能够成为新闻传播者对其进行传播。

三、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传播

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网络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传播的快速性, 能够第一时间将新闻消息通过网络及时地传播出去。无论是报纸还是其他传统的媒体形式, 都会受到容量的限制, 报纸有版面的要求, 电视有时间的限制。而网络, 则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新闻的传播。基于这一点我国众多的媒体平台都采取了建立网络App的形式, 受众则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阅读新闻。媒介融合时代下, 我国的新闻传播发展趋势则朝向数字化的融合以及多样化的传播形式为主要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更多的是要注重内容, 速度的提升使得人们能够更快捷、方便地获取信息, 而正是由于时代的发展,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运用手中的手机进行新闻的传播。而在这传播的过程中却有的内容并不具备可看性, 媒介融合对新闻工作者和受众来说, 都意味着有了更多的选择, 使得人们可以从单一的形式逐渐转变为多样化的形式。那么, 内容更加重要。新媒体人要不断地提高新闻的内容以及自身的水平。

新媒体的出现, 多元化的发展, 多样化的传播形式, 提高了新闻的传播速度和质量, 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新闻, 评论新闻, 将新闻的时效性与传播性有效结合, 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新闻信息。

摘要:科技的发展与媒介的融合,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影响着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与方法。媒介融合时代使得获取新闻信息的形式更加丰富, 也让受众能够真正地感受视听的融合体验。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传播的模式以及方式与方法对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危机, 媒介融合时代下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则至关重要。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永辉.浅谈网络传播的新闻价值观[J].传媒, 2012 (8) .

媒介事件下的科技传播路径研究 篇7

在今天信息化的时代,大众媒介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科技传播的媒介化转向也日益凸显。无论是报刊、广播、电视、还是流行的网络,人们对于科技的认识、了解与青睐更多地来自于大众媒介快速、有效的传播功能。按照传统观念,人们对于科学的兴趣、技术的了解是基于对科学专业人士权威解说模式的认同。然而法国心理学家Moscovici在20世纪60年代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受众对于科学传播内容的吸收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其表现为一种常识化的内在过程。常识内化的过程与社会有一定的联系。换句话说,科学、常识和社会千丝万缕,相互影响。

大众媒介发展迅速,如今它成为贯穿科学、常识、社会的联系纽带。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通过大众媒介被放大与聚焦、催动与整合,形成了具有轰动效应的媒介事件。媒介事件的轰动效应,大大吸引了公众的眼球,激发了人们内在常识化的需求,自觉地去探索科学奥秘、科技成果、科技未来。也正因此,本文将把这种现象作为研究重点,重新审视媒介事件下的科技传播路径走向。

一、媒介事件带来了科技传播的契机

上个世纪中叶,很多学者就对“媒介事件”一直关注并有深入研究。“媒介事件”的概念目前说法不一,大致可概括为两种范式:一种范式是由D戴扬和E卡滋在其著作《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中的解释,“真实事件——媒介化(编码聚焦、放大、删减、扭曲)一媒介事件(奇观)”,即“是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这些事件可以是‘电视仪式’或‘节日电视’,甚至是‘文化表演’”1;另一种范式则是来自著名学者丹尼尔波尔斯丁、布尔斯廷的“媒介化的动机(个人、社会组织、媒介、政府)一导演事件(预编码:人为安排、表演)一媒介化一媒介事件(伪事件)”,即“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2两种范式倾向并不相同,但是却可以互为因果。前者强调重大、轰动效应,后者强调策划、谋略机制。正是因为媒介事件带来了公众视觉的垄断性与聚焦性,才有了人们试图形成这样的机制主动策划大型事件。

2008年是一个不寻常的时期,这一年所发生的重大媒介事件让人们难以忘怀,例如“5 12汶川大地震媒介一月祭”、“第29届北京奥运会媒介直播”、“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媒介追踪报道”、“神州七号航天飞船发射现场直播”等等。透过这些事件,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进行聚焦式、全方位、密集型的直播与追踪报道,时间上、空间上都达到了相当规模,强有力地占据了全国及世界人民的注意力。

媒介事件的轰动效应不可小觑。任何媒介事件的发生,都会唤起人类的共同情感与内心渴望:人们欣赏、回忆、反思、发现、讨论、总结、展望……。轰动效应如同螺旋不断扩大、蔓延,时间之长久,范围之巨大,我们称之为媒介事件春醒期。春醒期,是人们接受新事物和思想变革的最佳良机,也是人们内在需求的反应。在这段特殊的时期,人们会主动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搜寻各样的信息与知识,以解决媒介事件带来的种种疑问,并把它象常识一样纳入到自己以后的生活体系当中。“5 12汝川大地震媒介一月祭”让人们记忆犹新。当特大地震灾难发生之时,央视及各大媒体第一时间迅速地展开了全程报道。除了CCTV-1、新闻频道现场救援24小时不间断的报道口人心弦外,央视CCTV-2、CCTV—7、CCTV-10、CCTV-12四个频道的特色栏目分别对5 12汶川大地震给以多面立体的科技报道。例如《为您服务》、《健康之路》、《军事纪实》、《科技博览》、《走进科学》、《心理访谈》等栏目,在一个月内超乎寻常地制作了大量的地震科技专题节目。从专家、救援人员、医护人员、受伤群众、志愿者、亲历地震见证人、演艺明星等不同人士的访谈中,“地震”多方位地被给予科学的解释和讨论。从数量上来讲,每个栏目期数都达到了15-31次之多,收视率创下了新高。汶川大地震带来的是一场灾难,但同时媒介的聚焦、扩大、密集性的报道也让人们开始反思地震中出现的问题,大规模地展开了一场探测地震、了解地震、防震减灾的科学讨论,以从中获取更多的地震常识。同样,“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开幕”获得了世界青睐,完美绝伦的开幕式展现了高科技的艺术手段。在这场媒介盛宴后的春醒期,《对话》、《奥运特别节目》等栏目独家专访幕后人士,探求开幕式、鸟巢、水立方背后的高科技应用,给公众解开了一个个科技奇观之谜。与之类同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媒介追踪报道”、“神州七号航天飞船发射现场直播”等等媒介事件爆发、扩大、传播一次有一次地叩响了科技传播的契机之门。公众从过去被动到如今自觉的选择医学界、航天界的科技信息与知识,解开心中的疑惑。不言而喻,媒介的广泛参与从客观上为科技传播创建了良好时机,公众从媒介事件背后深度挖掘其中的科技意义。

二、媒介事件影响下的科技传播流程模式

媒介事件带来了科技传播的契机,在它的影响下,科技传播模式又是如何运行的呢?长久以来,很多学者就认识到,科学的建制划导致了科学与公众的界限日益明显。因此,面向公众的科技传播研究开始发展,力求打破这种壁垒。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学者Shapin提出了权威解说模式,他的观点指出“科学为了获取公众的支持而通过媒体进行科学传播”,“媒体在科学家和非科学家之间架起桥梁,科学新闻记者在科学操作之外,运用语言把科学流程重新加工,传播给受众。”3权威解说模式盛极一时,它所遵循的是以“科学家”和“科学内容”为中心的单向的传播过程。这种模式遭到很多学者的质疑并进一步得到了修正。在借鉴心理学和传播学的基础上,社会学家进一步提出了双向循环模式,认为公众具有内省性,会主动选择信息,并对科学信息有一定的反馈。其中,受众以去背景化的方式,把科学内容与自身的信息融合成生活经验的一部分。4双向循环模式的提出,延伸了科学与常识之间的关系,并把常识的概念加以深化。连续区模式也是对权威模式的一种完善,它把科技传播更多局限于科学共同体分阶段的交流活动。不同的经典模式描绘了科技传播的种种理想状态,然而它们都是一种微观传播,并没有真正从宏观上把科技传播纳入到社会系统中,忽视了受众内在及其外围环境。

双向循环模式提出了受众的主动性、选择性、反馈性,但是其存在前提的假设是受众实施是思维意识主动化的过程;双向循环模式分析了科学、常识与社会表现之间的关系,但常识只作为科学传播社会化表现的结果。在笔者看来,科技传播的效果好坏,更多地取决于受众需求的强度。人们内在生活常识化的需求成为受众深入、理解科技专业知识的主要动因。人们对科学的深入理解并非是偶然,而是内在生活的驱使。普通公众与复杂的科技专业知识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也不可能自发对它产生兴趣,除非他是科技界的专业人士。公众正面接触的是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丰富的科技开发产品和服务性的科技应用。公众内在的生活无时不受到科技衍生品的影响,其中有来自社会环境的、工作环境的、朋友家庭的和个人自身需求的。然而,媒介化事件公开地把公众与日常科技衍生品的关系以显性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把背后庞大的社会环境、社会机制直接地暴露出来。公众借助媒介事件,对科技有了质疑与反思,甚至有了接受新事物和转化为经验常识的内在需求与愿望,自觉、主动地去了解与搜寻科技衍生品的相关科学理念与专业背景。在媒介的作用下,公众与科学共同体乃至科学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直接对话。笔者认为,媒介事件的曝光让人们有了对公众外在环境和内在需求的了解,同时也让人们进一步的看到了以受众为中心的科技传播流程模式。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科技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问题,它并不是单纯的科技界的内在传播。媒介事件涉及到政府、组织、企业、科研机构、科技产品等之间联盟,包括政治、道德、伦理等问题。它波及的影响内化为公众个人的需求,萌动了公众对科学的深入探索。在这种情境下,科学专业人士借助媒体给公众予以反馈并进行阐释,公众与科学共同体开始了对话。例如: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的曝光关系到国家监管组织、企业管理、科研机构的道德与责任问题。我国著名科学家周光召说,“企业科技人员也要在三鹿事件中负责任,奶粉中出现三聚氰胺和科技人员没有社会责任感有关。”他认为,企业科技工作者应该是最先发现这个事情的人。而且,三聚氰胺这种东西,不是几个奶农能造出来的,它能掺入奶粉,一定是有专业知识的人参与。周光召说,“所有的创新和发明都不能违背人类道德水准。如果所有的企业科技人员能够及时监督、反映企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三鹿事件就不会发生”。5三鹿媒介事件成为人们现在日常生活的重要警示,公众为此借助各种媒介手段与专家进行对话与沟通,进一步深入了解有关“三聚氰胺”的信息和安全喂养婴幼儿的保健知识。

三、媒介事件下的科技传播机制研究

媒介事件促动了公众与科学共同体的良性对话,这种效果远远大于传统权威解说模式。媒介事件的显在功能让受众的需求成为主导科技传播运行的诱因,因此以受众为中心的科技传播模式的提出颠覆了“科学和专家”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同时把微观社会心理双向循环模式纳入到社会大系统环境,使它成为社会科技系统模式下的二级传播模式。值得思考的是,如何能够掌控宏观的社会系统科技传播模式,施以有效的调节,并在一定的领域内为社会和国家所服务呢?社会系统科技传播机制的研究提到了议事日程。

可以肯定,媒介事件具有某种超凡的影响力。事件本身的重大与独异性将受众分散的注意力汇聚成灼热点,媒介组织通过编码、码方式的强势报道又将灼热点升温与延续。持续的状态让公众形成习惯,有了探索背后深层科技秘密的需求。因此,媒介符码与编排技巧成为科技传播的机制形成的关键。很多媒介学者对于“有意安排、非自然的人为事件”称之为“伪事件”并加以排斥,认为是媒介的动机所致。需要强调的是,媒介事件的范畴远超过“是否刻意所为”。它的关键之处在于是否对公众、国家的普遍利益造成直接的影响?例如神州七号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整个群集化的媒介报道都是提前策划与安排,但是它的影响力却事关国家形象、民族尊严的问题。“神州七号”已经成为政治符码,渗透了到每个公众的民族利益。公众在个人民族自豪感的带动下,对航天产生膜拜。

神州七号航天飞船发射的整个过程中,媒介组织方式是研究机制的焦点。整个过程,央视同步现场直播。不同场景的切换报道形成规模效应:航天“纪录片”的播放,把观众带回航天历史的发端;现场对科研人员的采访带回了最新的动态与幕后的背景资料;不同专家的节目专题讨论详尽地介绍与阐释了航天发射的整个流程;高层领导人接见与庆功的新闻报道加强了民族尊严与自豪感;境外媒体的采访扩大了空间的关注,为国际政治的姿态注脚。神州七号航天飞船的整个发射过程,媒介报道历史4天之久,在此之后关于航天人士、航天知识、航天生活的陆续报道和节目又接连播出。这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实现了公众与专家对航天领域的深层对话,有效地实现了社会系统科技传播的理想状态。

从整个机制来看,媒介形成了有序的配合与规模性。在时间维度上,持续性和阶段递进产生了传播的“积累效果”;空间上,高层领导人接见的新闻报道、境外媒体采访达到媒介事件的“普遍效果”;媒介的纪实、现场采访、专题讨论的语境再造产生了科技传播强烈的“阐释效果”;媒介事件的成功喜讯、家人采访最终形成科技传播“共鸣效果”。从整个科技传播体系来看,笔者认为媒介外围的铺垫为公众与科学专家真正开始对话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下图2所示

在科技传播高度媒介化转向的今天,媒介事件给公众与科学共同体的对话带来了契机。

传播新媒介下的变化 篇8

一、新闻传播的信源结构和主体发生变化

过去的新闻传播一直处于被垄断的状态。由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组织来为媒介提供主要信息, 而职业的新闻工作者和通讯员则主要负责新闻信息的采编和发布。虽然已经开辟了新的获取信息的渠道, 如电话热线、来信来访, 但新渠道信息源的数量远落后于前者,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采用率很低。而网络发达为普通民众赋予了一个新的角色, 既是新闻的受众也是新闻的报道者。近几年, “公民新闻”的话题越来越受关注。这一现象的出现, 使得职业记者不再是大众传媒领域的唯一权威, 所谓“集思广益”, 受众集体的智慧力量或许会在某一领域大放异彩。新媒体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今天, 受众不需要再处于处于过去被动接受新闻信息的地位, 积极抓住这个时代赋予的话语权, 主动参与制作和传播信息。此外, 对于重大新闻信息, 还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

传统大众传媒迎来了“公民新闻”的挑战, 首先表现在它对新闻传播中传统媒体特权和垄断地位的打破, 其次还表现为它使传统媒体信息结构产生较大的变化, 影响了“议程设置”功能, 这是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一种重要处理方式。比较典型的是突发事件, 报道形态已发生转变, 过去是以专业记者报道方式为权威, 如今出现了专业记者和公民记者相结合的状态。因为往往新闻事件的现场就处在市民的周围, 所以任何一位公民都随时成为“临时记者”, 他们常常成为信息的来源。公民记者不仅弥补了专业记者不能随时现场报道的不足, 还开创和丰富了对信息源的采集形态。此外, 公民记者的身份常常具有多重性, 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现场的目击者和采访者等等。传统媒体的记者在采编新闻信息时, 也常常从他们身上寻找线索, 经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很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二、新闻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发生变化

本世纪“融合新闻”初露锋芒, 其前提基础是媒介之间的合作, 以及改变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美国的媒介综合集团是最早尝试“融合新闻”的媒介集团之一, 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它成功的实践表明, 多种媒介进行联合运作而不是独立经营, 特别是新闻信息进行联合采集和发布, 这使得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减少, 使新闻的生产成本得到控制和减少。目前报纸行业受到新媒介的冲击比较大, 对付市场的变化不改变原来产品单一、运营独立的现状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但“融合媒介”可以通过设计、控制不同媒介的生产流程来重整资源, 对介质差异的利用, 可以变竞争为合作, 保证产品各异, 又实现了资源共享, 这样就可以联起手来将区域市场做大做强。

我国的“融合新闻”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展, 主要是受到体制和行政因素的影响, 尽管在这样的前提下, 新闻传播改革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如“焦点网谈”栏目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创办的, 他们整合的资源和渠道, 有纸媒, 有新闻网站, 也有手机短信, 实践证明他们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栏目鼓励网民畅所欲言, 开展讨论以公共生活中的各类新闻事件、焦点话题为主要内容和主题, 还邀请专家名人发表意见, 首发稿件在网站上。还通过子栏目“短信民声”的设立来收集主要来自群众的建议与投诉等新闻线索。

过去的新闻传播一直呈现出比较单一的媒介形态, 他们可以运用到的技术手段也比较有限。例如报纸新闻只能以文本、图片为主要呈现方式, 电视新闻传播只能以图像、声音为主要呈现方式。“融合新闻”却大不相同, 它建立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 它进行资源的整合是在建立在技术的全方位运用和各形态媒介介质的基础上, 新的流程因而得以建立。一报一台一站、各行其是的采编管理已经不复存在, 跨媒介的联合, 重组和整合了多种媒介的新闻生产流程。

三、新闻载体性能与传播方式的变化

相比较传统的大众传媒 (报纸、电视、广播等) , 新一代媒介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 从根本上改变了载体的性能, 提供了新闻传播变革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从整个社会范围看, 传统媒介主导的单向式新闻传播方式已经发生转变, 如今已经是民众与媒介组织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 因为微博、网聊群聊软件、手机短信等新载体的出现, 让普通民众可以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地传播信息。使得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结合地更加紧密。新格局的出现造成了新闻信息过剩, 但也在同时也使得人们更加依赖专业媒体, 毕竟他们在组合、诠释信息方面更为专业。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专业人才、传播经验和社会公信力等方面, 也就是资格更老、诠释新闻的能力更强一些。但如果固步自封, 不变革传播范式、不扩充信息容量, 将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 也很难提高新闻信息的整合加工水平, 因而与新媒介的融合势在必行。

随着不断先进的技术和不断多媒体技术将被普遍采用增强的网络媒体融合功能, 出现越来越多样化的接受、发布新闻信息的手段和方法。最终实现了听、看、写、录等等手段的应用, 主要体现在新的终端介质上, 网民可以更自由地参与新闻信息的制作和传播, 以及对信息的整合和选择, 新闻传播的环境也将更加自由和人性化。值得注意的是, 改变的传播手段和方法将会加大对整合加工新闻信息的难度, 如何实现有效控制与管理, 精准定位内容、适当选择表现方式等问题成为了所有新闻媒介不得不面的新问题。

结束语

我们不仅要看到新闻传播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巨大变革, 更应该考虑如何改革新闻人才培养和教育模式, 以适应媒介融合发展。我们不仅要了解其正在发生的变化, 更需要对其发展趋势有所把握, 在此基础上大胆改革教育模式, 做更多细致的工作来推动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摘要:目前, “融合媒介”和融合新闻可谓是传媒行业发展的全球性、前沿性课题。传统媒介的生存趋于数字化, 更多的民众参与新闻互动和分享, 这已是新闻传播发展之必然。本文重点探讨新闻传播在媒介融合前景下的主要变化。

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新闻,新闻传播变革

参考文献

[1]参见杨莹.《网络电视搅动电视产业利益链》.传媒观察, 2006, 3.

[2]参见姚志锋.《博客——互联网的新经济时代》.中华新闻报, 2006, 3, 29.

上一篇:网络信息安全与防御下一篇: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