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与民主(共11篇)
新媒介与民主 篇1
摘要:提到另类媒介, 人们会因日常生活中对“另类”所赋予的贬义色彩而对它持有某种程度的偏见。其实, 另类媒介是与主流媒介相对而言的, 是在系统中对不同于主流媒介的一种命名。另类媒介不仅没有贬义色彩, 而且在新媒介的背景形式下还出现了与主流媒介相融合的态势。具体表现在主流媒介有时将另类媒介作为消息的来源、话题的来源。
关键词:新闻传播,主流媒介,另类媒介,融合,系统,消息来源,话题
当前, 对于媒介融合或新闻融合的研究, 主要研究角度有两个。其一, 从技术的角度谈媒介之间的融合, 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等新媒介技术出现后, 思考后起的技术对先前技术的融合问题。其二, 从人员角度研究从业人员的技能融合。就新闻业而言, 主要集中于从业人员的采写编评等技能的综合掌握。随着融合研究的不断深入, 在融合研究中, 新媒介背景下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间融合的事实值得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 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间的融合不同于上述两种融合方式。本文试图从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融合的前提进行思考。
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的融合, 并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 也不是二者合二为一、不分彼此的问题。它们的融合, 主要是
山深处, 护送42名孩子走出大山上学的真实过程。观众收看后很震撼,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鼓励传媒从业人员进行积极尝试与探索。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主流媒体在实现人民性与可读性有机统一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积极的尝试。在这个方面,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南方都市报》的表现尤为突出, 其主要特点是面对的受众明确、特色鲜明。《参考消息》2008年以318.3万份的发行量排名全球第五名, 这充分证明了新闻的人民性与可读性有机统一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强化传媒从业人员思想素质建设。传媒从业人员不仅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提高政治的敏感性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同时, 要自强自立,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无论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况下, 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体来说, 一是要注重编辑队伍建设。编辑是媒体的灵魂, 必须建立过硬的编辑队伍, 找准人民性与可读性有机统一的契合点, 把好关口;二是传媒记者要践行“三贴近”原则, 准确及时地抓住受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真实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写出受读者欢迎的好报道和好文章;三是传媒从业人员要忠于党的新闻事业, 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爱岗敬业, 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 自觉抵制错误观点, 坚决杜绝虚假新闻。
建立严格的媒体评价、管理体系。目前部分上星频道电视节目存在过度娱乐化、格调低俗、形式雷同等倾向, 引起广大受众的不满。自2012年1月1日起实行的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 相互借鉴对方的某些特点。当前, 在媒介领域内出现的各种融合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报纸同照相技术的融合弥补了报纸只是文字表述的不足;电台和电视台将报纸融合进来也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区别, 它们依然各自存在;即便是网络将电台、电视台的音频和视频融合进来后, 电台和电视台也没有因为网络的出现而消亡。所有这些事实都表明, 媒介在融合的过程中, 是在继承自身特点的基础之上, 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又不会对自己产生冲击的, 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融合进来。融合不能消除区别这一点, 美国学者保罗·莱文森对后视镜理论的解读能证明。“对后视镜和暗喻进行分析之难, 尽人皆知。镜子令人目眩, 常常使我们看不到新媒
对电视上星新闻类节目播出量、综合频道定位、改善节目类型结构、建立科学综合评价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进行了规范管理, 目的是为了让电视荧屏更好地满足广大受众健康向上、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深化传媒体制改革, 建立正确有效的媒体导向机制, 使传媒形成科学的激励、竞争机制;管、放结合, 解决新闻管理与发挥媒体积极性、创造性之间的矛盾,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完善传媒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管理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教育, 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完善新闻职业道德价值导向机制, 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建立有关法律、纪律和自律等约束机制;及时处理诽谤新闻、黄色新闻及虚假新闻案件等, 净化媒体和传媒从业人员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娜, 高正方.传统观念影响下的受众及媒体接受意识[J].新闻爱好者, 2011 (7上) :13—14.
[2]郑健.坚持正确导向与可读性的统一[J].军事记者, 2004 (6) :36—37.
[3]寇纪淞, 荣荣.社会问题报道与受众心理引导[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54—58.
[4]张昆.浅谈如何培养优秀的传媒人才[J].新闻爱好者, 2011 (11上) :
(作者单位:陆以放, 徐超, 河南油田分公司井下作业处;牛国强, 河南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测井公司)
编校:张红玲介和旧媒介在某些方面是不可比的。我们把网络当做图书馆使用的时候, 一遇到死机、一遇到视窗崩溃, 就不能读下去, 一点办法也没有。手里捧着书看时, 根本就不可能‘死机’, 除非我们突然眼睛失明。”[1]网络不可能代替图书馆, 图书馆也不能代替网络的事实也是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关系的事实。
对另类媒介概念界定的实质为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前提
根据所掌握的材料, 目前对另类媒介的研究都是将它放在主流媒介的对立面来思考的。英国学者认为, “这个涵盖面很广泛的词用来指称各种由主流媒体集团之外的个人或是小型非层级性团体所制作的, 包括新闻、一般信息和专题”。[2]美国学者认为, “它们也指‘激进’ (radical) 媒介或‘地下’ (underground) 媒介, 这些媒介由于表达了超越议会共识与议会辩论之确定范围的政治与社会主张, 从而与主流媒介的产品相对立”。[3]欧美学者无一例外地都将“另类媒介”置于“主流媒介”的对立面。
另类媒介有时也被称为另类媒体, 它们都是“alternativemedia”的中文表述形式。尽管对“media”的翻译有所不同, 但人们无一例外地将“alternative”译成了“另类”。由于受到汉语词义系统的影响, “alternative”的中文表述形式———“另类”在感情色彩上趋向于贬义。因此, 当人们看到“另类媒介”或“另类新闻”这些词组的时候, 就往往戴上了有色眼镜。
既然对另类媒介的认识受到了对“alternative”译作何种表达形式的影响, 那么再来看看“alternative”是否还有其他的意思, 由于词义间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各种联系, 从其他意思中或许能够还“alternative”的本来面目。“alternative, adj, 随便一个, 二者选一的。”[4]外研社对该词条的解释中并没有出现“另类”的说法。“随便一个”、“二者选一的”都具有中性的色彩。从这些解释中不难看出, “alternative”相较于它所比较的对象具有差异性。从系统的角度看, 系统内部的组成要素都是建立在差异性基础上的。所以从这一基础出发, 如果将“主流媒介”和“alternative media”看做是一个系统, 那么二者彼此的价值则建立在它们的差异性基础之上。
鉴于此, 无论将“alternative media”翻译成“另类媒介”还是什么其他的形式, 其实质是因为它与“主流媒介”因差异而产生对立, 因对立而有了各自的价值。然而千万不能将系统内组成要素的对立看做是你死我活的矛盾关系, 系统内的对立与其说是对立关系, 不如说是互补关系, 因为差异在功能上产生互补。因此, 我们在对“另类媒介”进行理解的时候, 不要总是一看到“另类”就产生抵触, 要抓住它与主流媒介互补的实质, 这样方能避免将“另类媒介”归入真正“另类”的境遇, 从而开展对“另类媒介”的深入研究。
另类媒介关注的内容为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融合提供了内容上的准备
弄清楚“另类媒介”并非“另类”这个问题可以说为研究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间的融合扫清了理论认识上的障碍, 为进一步研究二者之间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系统上讲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的差异, 并不是立足于二者所依托的介质不同。无论是主流媒介还是另类媒介, 都不是依照信息传播的载体划分出来的, 而是以它们所关注内容不同的标准所做的分类。如果按照信息载体的不同来划分, 就会重蹈类似“语言具有阶级性”观点的覆辙。载体具有工具的属性, 主流媒介可以用, 另类媒介也可以用。如果从介质角度划分, 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将会混同在一起, 根本无法将它们的界限厘清。
既然是按照传播内容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就不得不对这两类媒介的传播主体或传播者的不同进行区分。因为传播主体决定了什么内容可以进入其传播内容的结构中来。“其实, 任何感觉者的感觉方式都可以表明包含了一种固有的偏见, 它极大地影响着我们感觉到的东西。因此, 对个别实体的完全客观的感觉是不可能的:任何观察者必定从他的观察中创造出某种东西。因此, 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这种关系成了唯一能被观察到的东西。它成了现实本身的材料。……因此可以说, 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 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 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5]从这一理论出发, 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的传播主体对于所要传播的对象———信息认识有所不同, 或者说创造出了不同信息之间的关系, 该传播什么, 不该传播什么。而这种关系是由传播者创造出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 认清另类媒介传播者的属性有助于认识另类媒介所传播的内容。上面的引文对另类媒介传播者的属性做了描述或者说定性。“非主流媒体集团”、“个人性”、“小型非层级性团体”、“激进”、“地下”, 这些描述实际上是从两个层面来展开的。前三者揭示出了另类媒介传播者要么具有个体性, 不属于任何团体和组织, 要么属于小型的团体和组织, 具有独立性和非隶属性。后两者从严格意义上说, 并非是对另类媒介传播主体属性的界定, 因为“激进”侧重的是信息或内容层面, 而“地下”则揭示了另类媒介的存在状态。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 另类媒介传播主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不代表任何团体和组织的个人, 另一类是只代表某一小团体或组织的不具有隶属关系的团体或组织。
另类媒介传播主体的这些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相关的个人或群体的愿望、利益和话语权等在主流媒介上表达得不充分, 有时甚至得不到表达。“它们并不渴求利润, 但却代表着某些利益集团, 例如社区和亚文化或政治团体。这些利益团体感到它们的意见、问题和立场被主流职业记者们制度化了的新闻议程所忽视, 或是遭到了边缘化和压制。”[2]“社区媒介有时也可以归入另类媒介之列, 它们经常代表那些感觉自己的观点与考虑在现有的地方媒介与全国媒介上没有得到足够体现的群体。”[3]此种语境就为另类媒介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当然, 主流媒介对隶属于另类媒介的个体或群体的愿望和声音表达得不充分, 甚至没有表达并不是有意为之的。主流媒体之所以这样做, 是由从事主流媒介传播的传播者们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所决定的。结构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 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因此, 我们不应该对主流媒介的表现过分地苛责。
当然, 另类媒介传播者并不包括那些挑战主流媒介价值观的个人和群体。前面所说的这些另类媒介的传播者从大的范围讲, 主体依然属于人民, 上面的“不渴求利润”、“社区”、“亚文化”和“社区媒介”就证明了这一点。在根本利益上与主流媒介是统一的。而挑战主流媒介价值观、对主流价值观进行诋毁和攻击的个人和群体是敌我矛盾。这种性质的另类媒介不在讨论范围, 因为它与隶属于人民内部的另类媒介的性质截然不同。所以我们所谈的融合专指同属人民的个体和群体的融合。
对于该种另类媒介的融合, 并不是要将另类媒介的传播者纳入主流媒介传播者的队伍中来, 而是尝试将它们所关注的内容融合到主流媒介中来。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过程, 因为人的世界观并非一下子就能转变过来。但随着人们对另类媒介认识的不断深入, 随着新闻传播理论的不断丰富, 主流媒介传播者的知识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 另类媒介的内容就有可能被融合进来。
前面从系统角度对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关系的梳理揭示了二者的互补性。互补并不意味着不相互融合。从另类媒介存在的语境看, 当前, 二者之间的融合也可能只是主流媒介将另类媒介的内容融合进来。因为主流媒介融合另类媒介, 二者就会形成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另类媒介的内容会成为主流媒介内容的一个子集。反之, 则不能成立。
对于另类媒介内容的融合, 主要从两个向度上展开。一是另类媒介传播的而主流媒介没有关注的, 但是又具有普遍意义的, 主流媒介可以将之融合进来, 二是主流媒介尽可能地将某些个人或群体的意见进行充分地表现。当然, 这需要进一步探讨传播的方法与策略。
新媒介成为另类媒介的依托, 新媒介为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融合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主流媒介没有表达或没有充分表达另类媒介传播者所代表的个人或群体的利益、愿望等催生了另类媒介的产生。如果从对媒介的使用权角度看, 则是另类媒介的个体或群体传播者因无法通过对主流媒介的使用转而寻求自身能够驾驭使用的媒介形式来体现自身的话语权。
报纸、广播和电视是传统意义上的主流媒介, 进入这样的主流媒介有着严格的规定, 人们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随便拥有并使用这些主流媒介。拥有主流媒介和使用主流媒介具有很高的门槛, 即便是偶尔能够进入到主流媒介当中, 这些具有另类媒介精神实质的内容也会因为主流媒介的那种垂直式把关过程被排斥在议程设置之外。
用媒介环境学来审视这种现象, 主流媒介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它所关注内容的大众性, 而不是另类媒介所关注的个体性或局部性。正是主流媒介这种技术上的要求, 使得主流媒介不可能为另类媒介的传播者所使用。
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技术上的不同还体现在:从传播主体看, 前者具有职业化、专业化的特点, 后者更多地为兼职, 即从事另类媒介的传播不是其主业, 他们还有其他的用于养家糊口的工作;前者的传播者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者, 而后者的传播者往往是传播者与受众的合二为一;前者的受众群数量非常之大;后者只是局限在相对较小的传播圈之内。
也正是从技术角度出发, 正如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对媒介即讯息的阐述一样, 在报纸、广播、电视占主导的媒介技术时代, 另类媒介的存在相对来说困难重重。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出现, 则改变了另类媒介的传播状态, 互联网为诸多个体和群体提供了表达个人意愿的平台。从理论上讲, 那些自认为被主流媒介所忽视的个体和群体可以不受限制地尽情表达他们对事件的看法, 显现他们对事件和诸多现象的话语权。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 与其说改变了主流媒介和另类媒介的存在状态, 不如说给另类媒介提供了延伸的技术支持, 是另类媒介的延伸。“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 (即人的任何延伸) 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 都是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 (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 , 都是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6]
如果说在报纸、广播和电视技术面前, 主流媒介拥有者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与优势, 另类媒介无法接近并使用它们, 可是在新技术面前, 另类媒介与主流媒介之间在使用新媒介上大体具有相当的权利, 另类媒介的劣势不再像以前那样明显。
也正是由于新技术给另类媒介带来的这种延伸, 使得另类媒介的触角延伸到了同主流媒介相当的地位, 即都能够使用新媒介, 这本身就是使用权的扩大与延伸。也正是新技术促成的延伸, 使没有被表达出来的意见和表达不充分的意见得以充分表现, 意见的范围和强度得到了延伸。新技术带来的延伸, 还体现在另类媒介受众范围的延伸, 受众不再只是局限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新媒介将另类媒介的受众无限地放大、冲破了地域的限制、冲破了国家的限制、冲破了民族的限制等。
另类媒介的延伸, 也使另类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得以更大可能地被主流媒介所关注。对于那些在社会上产生了影响的内容, 主流媒介甚至也会跟进报道, 从而成为主流媒介的议题。发生在河北大学的李启铭驾车撞人案中的“我爸是李刚”就是一个另类媒介的内容成为主流媒介议题的典型。
对于主流媒介与另类媒介的融合, 从技术上看, 目前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将另类媒介作为消息来源, 比如电台、电视台对属于个人性质的微博的使用;第二种为将另类媒介传播的内容作为报道的选题, 主流媒介再跟进, 不是原始平移, 而是独立报道。
综上所述, 非敌我矛盾的另类媒介不仅不会威胁主流媒介的地位, 反而从内容上能够丰富主流媒介的报道内容。在新媒介背景下, 主流媒介对另类媒介融合的事实已经开始, 这些事实和现象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世纪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12, 250.
[2]鲍勃·富兰克林, 等.新闻学关键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7, 17.
[3]约翰·弗斯克, 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1, 9.
[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12, 21.
[5]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7, 8.
[6]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9, 33.
新媒介与民主 篇2
昨日,千龙网联合首都互联网协会发布《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57.8%的中学生使用微信沟通,微信成为中学生最主要的聊天工具。但晒照片、网购、扫二维码等习惯,在不经意间造成的安全隐私问题却被中学生们所忽视。同时,还有四分之一的中学生选择在微信中屏蔽家长及老师。
昨天上午,北京市徐悲鸿中学的一间教室内座无虚席,在专家的引导下,60名师生和家长以新媒介素养为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对于微信内容的真实性,高达69.6%的中学生认为微博、微信朋友圈里所有信息来源中,大部分是可靠的。正确辨识虚假与真实的信息、提高中学生安全上网意识,显得至关重要。
此外,扫二维码更是很多青少年的.随手习惯,还有37.1%的青少年使用过微信支付进行消费。
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 篇3
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
孙瑶
微电影是微世代碎片化微观念与微意识需求形诸于影视艺术的一种时代必然,这种时代必然基于泛网络时代的全面渗透方能得以全面实现。微电影实质上是新媒介语境下的一种以新生代表现的重要文化形态,在技术弥平了传统高端的影视艺术创作门槛之后,微电影的创作可谓是坦途一片且空间无限,无论是草根还是精英,在模糊的界限下均可以进行无差别创作,同时亦将这些智慧结晶以无极分众的方式无差别地传播给受众。泛网络时代的聚变式智慧积聚与裂变式分众传播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引发了整个微电影创作与传播的原子量变无极发展,与多极核心的瞬息万变。
一、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微特征创作
(一)双高与分化等创作微特征
创作是微电影后续营销与传播的抓手和龙头,创作的质素基本上已经决定了微电影的传播生命周期,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思维是微电影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可法良规。当下的微电影创作其实早已呈现出了一种泛滥式的高饱和倾象,与此同时,更为严重的是,在新媒介语境的观照之下,微电影也同时出现了一种良莠不齐的高对比现象,在许多较为出彩的微电影层出不穷的同时,事实上,大量的挟创作短板与恶意传播的微电影也在不断地涌现出来,这种高饱和与高对比的双高现象尤以文艺娱乐类微电影中较为普遍。微电影的这种双高微特征使得微电影的发展既出现了阳关大道,亦出现了数不胜数且层出不穷的曲径分岔;既出现了微电影独特的艺术结构与艺术体系,同时亦出现了微电影的非艺术化的刻意经营。微电影的这种双高与分化显然是微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无论微电影当下的微特征若何,最终都将百川归海。
(二)综合精致与取法乎上等创作微特征
微电影虽微,但是麻雀虽小而五脏俱全,微电影中的音乐、光影艺术设定、摄制、剪辑、剧本、表演、动作、特效、广告有机植入等一个都不可或缺,因此,微电影微而不容有失,微电影仍然必须保证其最基本的综合特质,这种综合特征使得微电影的压缩时空式创作,已经开始呈现出崭新的创作格局,而正是这些综合特质才使得微电影同样能够感于象、达于情、表于意。同时,在综合特质要求之下,微电影显然必须更加精致。因此,换言之,微电影实质上是一种诗性化的电影修辞。此外,微特征创作更追求取法乎上。事实上,不仅微电影创作本身对艺术性要求不低,而且观众对于微电影的艺术性需求也同样没有丝毫的降低,甚至是恰恰相反,反而对微电影要求更高,面对观众的这种微而且高的强烈诉求,微电影的综合精致与取法乎上已经成为其创作过程中的一种最为基本的微特质。
(三)微言大义与想象自由等微特征
由创作产生价值,是微电影艺术从业的一条颠扑不破的铁律,创作过程中所采撷的生活元素、生命元素、生动元素等等,在经过艺术加工并经艺术化深度融合之后,转化为一种以艺术元素参佐的能够以情、景、意、象等艺术手段直击人心的艺术作品,进而由微电影的微语微言产生深入人心的大义。由此可见,微电影与影视长片相比反而具有着更加锐利的艺术表现与思想表达。微电影的艺术创作有模式无定式,其灵感采撷自心灵空间,由思维解放牵系,从而将具象化思维转化为形象化思维,再将形象化思维于观众的脑海之中还原为具象化思维,并经由思维空间撼动心灵空间,以形成一种由思维交织融合的心灵对话与心灵共鸣。
因此,微电影实质上已经成为一种拓疆于思维领域,并经由想象自由所建构起来的一种超艺术范畴。[1]而这一系列的超艺术范畴的意象均要在微电影的与视觉传播过程中加以完成,这就更充分体现了微电影的可以意会绝不言传的意象化本原。
二、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核特征传播
(一)核聚变式多极积聚
在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微特征创作,分别为微电影的核特征传播,提供了最基本的内驱力与强大的内涵支撑,客观而言,微电影不仅仅只是影视学这一门学科的产物,在微电影的艺术创作过程与传播过程中,信息论、符号学、传播学等多门学科内容与影视学内容共同融汇,才能实现微电影的更佳创作与更佳传播。换言之,当你将思想融入镜语美学之后,还需要透过传播路径,将镜语美学还原为观众脑海中的思想。在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传播呈现出一种不同于既往的核特征,这种核特征的基础显然是泛网络化时代的无障碍交流,在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我们看到,每一位观众都可以视作观赏者与传播者,这就使得微电影形成了一种核聚变式的多极积聚。这些观众在接收并赏析微电影的同时,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了核聚变式的多极积聚中的一个“原子”,任何观众都可以由这种多极积聚再进行分众式的无极传播。
(二)核裂变式无极分众
由多极积聚所吸引的无极需求,还会再由无极需求形成一种核裂变式的无极分众。因此,在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必须保证其无极分众性,即任何一位新媒体语境下的用户,都可以完全无障碍地将所观看的微电影,以更加自由与更加多元的方式再次传播出去,并且,还能够在多种设备、多种应用、多种模态下进行无极分众。例如,在微电影的观看过程中,许多观众都会油然产生一种分众传播给好友的冲动,然而目前的微电影传播技术,却使得观众要么暂停观看,要么在微电影视域之处寻找分众手段,有时甚至还不得不运行其他应用以获取分众手段,这些障碍显然为微电影的传播造成了无极分众过程中的先天阻碍。而核裂变式的无极分众则恰恰是针对这种分众痛点的大刀阔斧式地一揽子解决,在核聚变式的多极积聚不断临界的情况下,开辟出无障碍的核裂变式的无极分众传播。
(三)核反应式无差辐射
新媒介语境下的由观众客体而主体的微电影传播的多极积聚,与能量没有任何减弱的微电影的无极分众传播,为微电影的核反应式的无差辐射供了十分必要的传播基数,这种几何式的传播基数建构起了几何级数式的无差辐射。多极积聚基础上的由无极渗透而无极跨界,再经由无极跨界而无极融合的快速渐进过程,形成了新媒介中介下的传播无极化,这种无极化使得微电影的微特质更适合现代光速传播,因而在现代光速传播下形成了一种核反应式的无差辐射。同时,微电影的艺术辐射显然源于其艺术内涵与思想特质,而这种艺术内涵与思想特质,则显然源于一种创作能量的高度升华与高度结晶之后的高度凝聚。俯身观察传统影视艺术的传播过程,并对这些传播过程加以剖析,我们就能够看到,几乎所有的传播过程都是由偶然性、或然性、必然性所统辖的传播阈所涵盖的,因此,这种无差辐射显然与多极积聚和无极分众之间存在着相互可继式的同时存在的内聚式接收与外展式发散。
三、新媒介语境下微电影的创作传播深度融合
(一)创作与传播的可继性深度融合
新媒介语境下的微电影创作与传播各自呈现出的微特征与核特征,分别为微电影发展提供了可执的两端,而作为执两用中的中间,我们看到,二者事实上存在着深度融合的隐性调和。影视艺术的内在创作与外部传播,其在传统意义上由于处于不同时空、不同阶段、不同运作因而造成了创作与传播的疏离与割裂,而在新媒介语境下,二者已经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深度的融合性,这种深度融合性既是由微电影自身的截然不同于传统影视艺术的特质所决定的,同时又是由微电影自身的“微乎言,显乎义”的强内聚反应所产生的高辐射作用所决定的,同时,更是由微电影自身的创作与传播之间的可继性决定的。[2]在实际的微电影案例中,甚至是生活过程中的视频实录等即兴创作过程,将创作与传播之间的那条传统影视中可能较长的链条演化得无比的短暂,进而形成了微电影创作所特有的创作与传播的可继性。
(二)创作与传播的拮抗性深度融合
创作与传播的可继性的深度融合,使得微电影拥有了远短于传统影视艺术创作的创作传播链,而从另外一种意义而言,缩短了的创作传播链必然带来的一个负作用,就是创作与传播的拮抗性。事实上,影视意义上的拮抗性的复杂性要远超其他领域,影视意义上的拮抗性主要表现在创作主体、传播主体的不同性,以及创作与传播的相对独立性。因此,过短的创作传播链条必然使得创作与传播之间的依赖性减弱,而拮抗性增强。从传播学意义而言,微电影的兴起使得碎片时代的娱乐形式与隐性广告形式得以突破限娱令与限娱广令的限制,甚至能够以新媒体语境下的自媒体方式无限传播,这种传播特质必然对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趣味性、娱乐性、戏剧性等拮抗要求,而从剧本创作视角而言,剧本创作与必然会对传播提出更高的拮抗要求。[3]微电影的创作是心灵空间的一种意识性升华,而微电影的传播则是透过新媒介语境中介机制作用下的一种无极衍化过程,由此可见,二者的拮抗性只是暂时的,二者的深度融合才是长期的终极结果。
(三)创作与传播的不可分性深度融合
创作与传播的可继性与短时拮抗性,都是微电影所特有的终将为深度融合所消解的特质,这两种特质既为创作与传播带来了承前启后的路径,又为创作与传播带来了强拮抗与弱依赖的现象,而这两种特质的深度融合则促成了微电影的另外一种特质,即微电影创作与传播的不可分性。微电影创作的意识性与传播的形态性,本质上就是微电影的一体两面,具有原生的不可分性,由此可见,正是微电影的这种不可分性加剧了微电影的深度融合性。也使得微电影的创作与传播存在着远比传统电影的创作传播来得更加紧密的深度融合性,这种深度融合直接规训了微电影的一体多元、一体多性、一体多态、一体多模等艺术化特质,而微电影这些特质的灵活运用,显然对于微电影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升华,有着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4]由上述分析可见,唯有创作与传播深度融合才是微电影的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捷径。
结语
新媒介语境既是微电影发展的基础,也是微电影发展的原点,同时,还应该看到的是,新媒介语境也显然为微电影带来了一种加速微电影创作与传播深度融合的“Big Push”,这种化有极创作与无极传播为一体多元的强推动、强驱策、强刺激显然使得微电影已经成为代表这个时代的一种传媒特质表现,同时,也以这种传媒特质表现揭示了时代本质的一种侧影式的写真。新媒介语境下的微电影创作的微特征,与新媒介语境下的微电影传播的核特征的深度融合,必将为微电影带来一片更加广阔的发展时空,这片更广阔的影视艺术发展时空将成为21世纪影视艺术发展的一道锐利的光影印记。
[1]蒙娜.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传播机制与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4:31-32.
[2]张伟.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对城市文化的表达和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18-19.
[3]杨艺.“融媒时代”基于手机渠道的微电影传播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26-27.
[4]朱武.受众心理行为对微电影广告创作影响的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5:41-43.
孙 瑶,女,吉林人,北华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协调发展探析 篇4
1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区别
1.1 新媒介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缺乏可信性
传统媒介如报纸、广播新闻等, 其有效性通常是按天计算的。常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版面、印刷、发行量、运输等的干扰, 不能将信息立即传播出去。但新媒介 (网络) 传播信息的速度较快, 传播范围较广, 是传统媒介无法相比的, 而且不受时间、地点以及其他限制因素的干扰, 如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就可以编辑成一条微博消息通过网络或者手机传播给大众。但往往由于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随心所欲的传播消息, 致使信息泛滥, 导致了网络媒介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1.2 新媒介资源丰富, 缺乏严谨性
传统媒介的资源相对来说是有限的, 主要是因为广播、电视新闻受时间的限制, 报纸、杂志受版面的控制。而网络媒介的资源就很丰富, 从生活娱乐到时事新闻, 从科学资料到金融体育等的方方面面。但由于网络媒介的资源来源缺乏依据性, 只追求快捷性和数量, 许多新闻信息在公开前并未进行有效的整理、优化, 直接在网上公开。导致信息的质量不高, 缺乏深刻性及严谨性。
1.3 新媒介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却缺乏组织性
利用网络媒介公众可以进行即时交流、学习、反馈意见等, 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进行查询, 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进行面对面的授课, 以及通过聊天工具进行视频聊天。然而传统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主力军, 对于网络媒介有着不同反响的号召力, 对于大众来说, 他们更倾向于传统媒介的影响力。因此, 新媒介虽然拥有较强的交互性, 但缺乏相关的组织机构进行采编、整理, 最终导致虚假新闻消息不断产生, 不健康信息泛滥, 严重影响着受众的舆论价值倾向。此外, 有些运营商故意泄漏消费者的手机号码, 导致在手机媒介中广告信息泛滥, 给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
2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相互协调发展
2.1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联系
1) 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互补性。新媒介具有资源丰富、方便快捷、选择性强以及互动性较好等优点, 而传统媒介在经过了长期的发展, 拥有了自己独立的采编队伍和完善的组织机制, 同时也得到了大众的信赖, 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空间。故而新媒介常常依附于传统媒介, 尤其是新闻信息的来源方面更是难于摆脱其依赖性。只有两者相结合发展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存, 也就是说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虽没有主次之分, 但要取长补短、共生共存;
2) 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存在一致性。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媒介不管是在时间空间上还是在覆盖范围上都远远优于传统媒介。然而传统媒介向较与新媒介, 在新闻信息控制方面掌握着主动权, 系统的对各类新闻消息进行采编、整合、发布。总的来说,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虽然存在着部分差别, 但两者的基本功能是一致的。对各种新闻信息进行传播。
2.2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合作发展方式
1) 加快传统媒介与网络一体化进程。要想促进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有效融合发展, 其核心就是发挥传统媒介在网络媒介中的权威性与组织性, 要想达到此目标。首先, 要改变新闻信息传统传播理念, 探究事实背后的真实情况, 这时, 就可以利用传统媒介自身的优越性, 了解事件的详细过程, 并做好相关报道, 通过网络传播事实真相, 使传统媒介与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介有效结合。另外, 传统媒介要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 充分掌握各个事件的舆论特点及倾向, 遵循相关新闻信息规章制度, 确保新闻消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即时性。同时要联合网络媒介对于新闻信息即时传播的功能特点, 使信息迅速发布, 让广大受众即时了解新闻事件概况;
2) 加快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合作。随着3G时代的到来, 加上3G网络不断的确立与发展, 进而加快了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合作进程。由于新媒介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网民和客户终端, 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新闻信息资料, 然后将新闻信息即时传播出去。此外, 传统媒介要加强对新闻消息的筛选、整理、加工、优化、制作, 确保新闻消息的真实性、权威性。所以, 传统媒介要利用其特有的的权威性、组织性等特点与网络媒介相结合, 同时发挥网络媒介的即时性和互动性, 更快更真实地将信息发布出去, 有效的推进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合作发展;
3) 多媒介整合性传播。随着信息时代的步伐, 当今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多媒介相融合发展的时代, 有许多广播、电视台在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空间 (如音乐点歌台) , 还有些机构集报纸、电视、网站、手机等进行整合, 建立综合性传播服务系统。更好、更快的促进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融合发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 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在相互发展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的, 虽没有主次之分, 但要取长补短、共生共存。因此, 传统媒介应利用其特有的的权威性、组织性等功能特点与网络媒介相结合, 发挥网络媒介的即时性和互动性优势, 然后遵循相关新闻规章制度进行合理采编, 更快更真实地将信息发布出去, 有效的推进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快速发展, 促进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王漱蔚.媒介融合: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当代传播, 2009 (2) :55-57.
[2]付玉杰.介质为王:媒介融合态势下传统媒介的突围之道[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7 (3) :143-148.
[3]王勇, 阮拥军, 徐敬宏, 等.新媒介环境对传统舆论引导模式的挑战及对策[J].学术论坛, 2013, 36 (7) :182-187.
[4]何志钧.新媒介文化语境与文艺、审美研究的革新[J].学习与探索, 2012 (12) :126-130.
新媒介与民主 篇5
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针,新农村建设应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项要求。其中“管理民主”排在最后,但是意义深远,要实践宪法所规定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以及坚持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都离不开基层民主尤其是农村民主法制的建设。
“管理民主”是指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充分依靠民主法制管村。在领导方面,要求建立起具有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制度方面,要求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包括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等各项机制。在社会环境方面,要求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要达到上述要求,切实以民主法制管村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需要了解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
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及农村经济的日趋增长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提供了愈加深厚的土壤。生活上富裕起来,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也随之增强,很多农民不仅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更积极参加村务的管理、决策,充分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民主权利。《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逐步形成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体系,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日益加强。
然而当前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重形式、轻实效,制度不健全、决策不民主等等。这不仅与我国农村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笔者通过调查认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个别村干部民主意识较差,法制观念淡薄,有些村里甚至还存在着诸如家族势力这类封建官僚风气的残余。在这些村中,民主法治思想一般扎根不深,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多流于形式,在极个别案例中,甚至连一些必要的形式都是缺失的。
二、村民的民主法制意识虽有很大提高,但是行使民主权利的水平有限,懂法不深,运用法律能力不够。目前,我国民主法制的宣传力度较之过去有大大加强,村民们耳濡目染,在意识上自然有所提高。但是实践中暴露的问题提示我们,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法律素质仍然比较低,他们对法律即便知道并信任,仍难以有效运用。如在一些村中,村民当家作主的意识比较强烈,但是限于法律素养低,他们采取了不当的途径进行表达,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认同是民主的实现,恰恰相反如果由此而引发**,那将是对民主极大的危害。再如新《信访条例》实施以来,村民对它的知晓率很高,但是工作人员在接访中发现到很多村民并不十分了解条文涵义,还弄出许多误会,可见对法律的一知半解还是不能切实地保护好农民权益。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三、民主制度不够健全,对于一些具体问题时有无章可依的情况发生。现在,我国农村的民主法制框架已大致形成,但是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还缺少规范,地区间民主建设的发展情况存在巨大差异,一些发展较好的地区在不断的经验总结中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民主管理道路,但还有很多地区因为缺乏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将民主制度束之高阁或只是排演形式、走过场。
四、个别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廉洁问题还制约着农村民主制度的建设。实践中有些村干部因忙于行政事务,不注重政策法律学习,因急于求成而不注意方式方法,作风粗暴,引发了很多干群矛盾。还有些村干部私利当先不惜牺牲群众利益、为谋取个人利益而滥用职权。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造成了群众对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信心的丧失。
分析以上问题产生的根源,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制度建设匮乏、民主法制观念薄弱或村干部腐败现象孳生等单纯因素造成的。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无法带动起政治文明的建设。针对此种原因,笔者做出如下思考,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教,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以民主法制管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一、实现以民主法制管村需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进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建设,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精神、物质两方面环境的改善。我们知道上层建筑离不开经济基础,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依靠经济的发展来带动。一方面以民主法制管村是走向新农村的所必备的因素,另一方面只有新农村得到全面发展,我们走民主法制管村之路,才能走得长、走得好。
二、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必须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只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形成坚强的领导支柱,新农村建设才能得到持之有效的开展。
三、完善民主机制,促进各项民主制度法律化、规范化。
(一)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实行村务公开不能图形式、走过场。一定要坚持求真务实,坚持依照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化运作。凡是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凡是涉及到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必须全公开、真公开、实公开、早公开,真正解决问题,真正使群众满意。同时,各地农村都应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把村务事项从办理结果的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公开延伸。
(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参与权。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亿万农民群众开展民主实践活动切实有效的场所。因此,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要依据党的方针政策,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全体村民结合实际讨论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财务管理制度等,明确提出对经济管理、社会治安、移风易俗、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要求,并用制度规范村干部和村民行为,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三)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农村税费改革后,村民“一事一议”正在逐渐成为各村商议筹资筹劳、兴修水利、维护公路等公益事业的主要方式。因此,不仅要明确村级民主决策的形式,而且要规范村级民主决策的程序。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必须按照决策程序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实行民主决策,而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同时,也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四)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加强财务监督是村务管理的核心,因此,各地农村应尽快建立起一套符合农村实际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普遍设立村民理财小组,具体负责对村财务收支监督,对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要积极推行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的激励约束制度。不仅要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村干部是否合格的标准,而且,评议结果要和村干部的使用和补贴标准直接挂钩。
四、继续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懂法、用法的水平。伴随经济发展,农民学法用法的需要会逐渐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需要。针对我国法律、法规众多,农民法制意识普遍淡薄的现实,我们的普法重点应立足于与农民关系密切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如《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信访条例》等。只有农村整体法制氛围的日益浓厚,我们的民主制度才能通过法律途经有效实践、一些农村封建腐朽的政治风气才会消失。
五、积极引导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我们这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农业大国,发展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外国民主法制的发展历史表明社会化服务组织不仅是社会实现合理化管理的理想组织,更是培养民主法制观念的摇篮。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不仅能够有效节约资源,更是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途经。如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服务,维护成员权益。鼓励发展农村法律、财务等中介组织,为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等都是目前我们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切入点。
新媒介与民主 篇6
关键词:新媒介 视觉传达设计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2-1140-02
当今设计教育的方向是全方位、多交叉的,“跨界”与“融合”成为了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美术院校学科发展的显著特征,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到今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设计了,随着新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视觉传达设计的手段和理念以及承载方式已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各种视觉媒介的出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和情感。人们直接身临“数字化的生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能彰显其特有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在市场经济多体系模式下,社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功能化服务,更重要的是要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与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做出快速精确的反应,具备主动设计意识以及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对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思变不仅仅来自于技术层面、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一场源自思想和观念的深刻变革。
一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呈现多元发展趋势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在中国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变换着角色,从传统的装潢设计、到平面设计再到现在的视觉传达设计。目前国内设计院校开设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本包含三个大方向,以印刷物为媒介的平面设计,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品牌整合设计、海报设计;以电脑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媒体设计,包括:信息设计、影视广告、电子读物、媒介表达、交互设计、动态设计;以三维空间为基础的视觉环境设计,包括:环境导示设计、展示设计、展陈设计等。伴随着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视觉传达设计这些细分的专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例如平面设计传播信息的载体己从传统的纸质印刷和户外广告牌发展到今天以数字终端技术为媒介的触摸屏、数字电视、互动媒体等传播形式;传统的张贴广告可以通过滚动的显示屏或虚拟交互技术来呈现;以纸质为媒介的书籍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制作成电子书,可以随时在各种移动终端上阅读;大量公共空间的导示系统由电子触摸屏来取代,展示设计中出现了大量的仿真虚拟现实技术。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从单一传达到多向交互,这些变化反映了视觉传达设计学科多元发展的必然趋势,预示着新的传达方式将要打破传统设计门类的界限,让视觉传达设计成为一种能够融合多种学科的载体。与此同时一方面还要促进新技术与传统艺术的结合,突出设计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新的技术手段开辟新媒体艺术新的研究领域,为学科赋予新的内容,体现视觉传达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前瞻性。视觉传达设计多元化、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定位,是设计艺术学科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创新途径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改革主要是思维的创新,创造性思维可以说是设计教育的灵魂。不论是传授者还是被传授者,其思维应适应当下数字时代的发展,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已有的视觉现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改革不但要有新的知识理论体系,还要有新的知识传授形式,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创新性、实效性、传播性、功能性。
(一)技术创新]虚拟与交互
科技的进步引起当代社会主流媒介形式的变化和传统艺术形态的更新。虚拟与交互已成为数字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应用的艺术特征。它是指在传播流程中借助电子媒介与受众之间发生反复的互动关系,其超越了传统静态媒介或简单的动态媒介,具体体现在虚拟现实上,表现形式多为互动广告或虚拟产品展示等。同时虚拟设计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已不再停留在虚拟阶段,而更多的走向“真实”化,成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标准媒介、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虚拟与交互技术的出现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语汇变化,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创新提供了可能。
(二)形式创新——跨界
“跨界”的交流方式在近年来的视觉设计中得到了全面的爆发。以伦敦奥运会为例,在视觉设计的表达中兼具了艺术性、交互性、娱乐性及功能性的特点,以一种与传播信息相关的方式与其他艺术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并利用其他艺术领域的思路来寻求新的创作灵感:1、将视觉文化的表达渗透到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各个领域,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2、打破传统媒介形式的划分,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形式语言和材料媒介,将材料、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植入视觉传达设计当中;3、围绕网络、软件、游戏、影像、交互等新的视觉载体,探索视觉传达形式的创新,创造视觉传达的多种传播性和实验性。从传统的视觉艺术形式中走出来,在跨界思维的引领下去探寻更多的新表达。
(三)观念创新——引领
在当下视觉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语境中,视觉文化创新已不仅局限于文化艺术创作领域,而是包括视觉整合规划、传播构成,营销管理、互动参与等行为方式的全面创新,创新的视觉传达代表了一种以视觉信息为编码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视觉文化广泛而深入地与科技、文化、经济、人文紧密关联,这一切将深刻地改变当代社会面貌,从而引领人们感知更为合理的生活状态。
三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创新实践
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最终要落实到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相关课程的创新上。抓住制约教育质量以及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提出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将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改革的成果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体系中。
新媒介与受众生活方式研究 篇7
1 新媒介增加受众的民主政治参与度
新媒介对民主化的进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单地说, 新媒介的发展有利于受众知情权的实现, 有助于增加受众在政治进程中的参与度。政府的相关活动被媒介用多种媒介手段储存起来, 并且通过这些媒介展示给受众, 同时各个政府机构也通过媒介提供了一些受众参与政治进程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 受众可以通过多种媒介手段来了解政府政策、宣传政治候选人、进行选民登记、开展民意调查、进行政治问题的探讨、通过在线手段进行投票等等, 从而缩短了受众与政府部门、政治领导人、候选人之间的沟通差距。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政治信息和参与政治进程的机会。
一些研究机构也注意到了新媒体对民主政治参与的重要作用。美国的皮尤研究中心提供的研究报告指出, 在1996年, 大约有2100万的美国人 (占当时达到投票年龄人口数量的12%, 或者是超过一半的达到投票年龄的网络用户) 从网络资源上得到了有关政治和政策方面的新闻。大约有700万人使用互联网或者是商业的在线网络服务获得关于总统选举的相关消息。大概3%的选民认为互联网是他们获取总统选举的相关信息。 (2) 美国的赖特基金会在2003年就设立了“巴顿奖” (the Batten Awards) 来鼓励新闻改革。这个奖项强调要以新的理念和技术手段、新的传播模式来促进受众参与政治社会生活。
政府的活动被媒体用各种形式存储下来, 通过媒介, 尤其是不断发展的新媒介, 传递给大众。事实上, 很多政府部门都有一个自己的网站, 提供一些政策事务方面的内容或者是相关的服务内容。例如, 近年来, 我国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方式是网上报名, 考生通过专门的网络服务系统填写个人信息和报考信息、上传照片、确认资格、网上银行交费等步骤完成报名程序。
新媒介为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扩展了受众了解和接受更多信息的机会, 突破了传统媒体信息滞后和不全面的缺点, 改变了传统媒体中由传者到受众的单向传播模式。新媒介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样, 受众接受信息更加畅通, 从而加强了公共信息的透明度。
2 新媒介提高受众应对危机传播的能力
社会的向前发展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同时也带来了众多亟待解决的危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核辐射、食品污染、生态恶化, 乃至信息传播本身都可能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风险的来源。危机成为媒介传播语境的重要构成因素。危机议题有赖于媒体的呈现, 大众传播提高了危机情况的“社会能见度”。危机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渴望与焦虑;另一方面, 受众对危机的认知和理解也离不开媒介。媒介的报道是社会危机的组成要素之一, 同时也构成了危机传播的主体之一。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 任何部门想通过区域性的封锁有关涉及重大事故、疾病疫情、危机爆发等风险性新闻的传播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突发事件面前, 单纯依靠记者现场采集新闻的传统模式正在逐渐被大众参与和专业记者报道的合作方式所取代。
有关突发事件与潜在的风险的新闻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把传递给受众;而与此同时, 媒介融合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的介质如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手机和DV摄录等都成为了在风险传播中的重要信息传播渠道, 许多普通受众也成为了新闻信息传播的直接参与者。例如, 2005年10月8日, CNN对南亚大地震报道的首批突发新闻镜头也来自于摄像手机。而在此之前, 在2005年7月7日伦敦地铁爆炸事件中, 电视画面上许多昏暗、摇晃的第一手影像资料就是遭袭者在废墟中用手机摄录向外发送的。参与新闻的大众传播过程的脚步由此迈出。进入21世纪以后的这几年中, 无论是在美国9.11事件中, 还是伦敦地铁爆炸案中, 无论是在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中, 还是在蔓延世界许多国家的“禽流感”事件中;这些重大的危机面前, 我们都看到了大量普通人通过新媒介参与新闻信息传播的事实。
与此同时, 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媒体或者是与媒体有关的部门, 例如政府的公关部门等都产生了重要的意义。新媒体的受众常常是虚拟的。这些虚拟受众平时是处于一种潜在的状态。在一些突发的危机事件面前, 可能在短短的几分钟甚至是几秒钟被新媒体激活。例如当一个油井发生井喷或者煤矿突发大型矿难的时候, 这些潜在的受众可能在几分钟之内通过网络新闻或者是手机新闻甚至是公共汽车上的电视屏幕得到消息, 从而被激活, 关心事件甚至是参与到事件中来。
新媒介进行有效的危机传播不仅具有民主意义, 而且建构了社会的信任文化。互动、参与的危机传播将能够提高受众对于争议性科技的理解, 并且在自我参与中, 既体现了民主的内涵, 也形成了一个受众信任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危机传播的新媒体取向表现为强调社会各方的介入和关心社会正义。受众在公共领域的讨论中更清楚认识问题的风险本质, 将决策的基础扩散到社会形成共识的过程, 以社会理性的风险容纳度为政策依据, 降低风险的对社会的冲击。危机传播意味着民主对话, 专家、非专家、社会团体、普通受众、记者等主体之间的民主对话十分关键。记者和专家都需要穿越专业知识和公共生活隔离的疆界, 借助多种媒介平台, 积极和受众对话沟通, 这样才有可能真正促成社会情况的早期预警系统的形成。在自然灾害的顶警、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中, 媒介沟通平台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通道。例如, 印度尼西亚在海啸之后建立了一套由印尼气象与地球物理局全权负责的手机短信预警系统, 手机用户在特定范围内将会收到灾难预警短信, 在突发灾难降临之前该局会通过短信通知用户尽快逃离危险地带。受众对环境与健康的认知风险, 离不开其自身的科技素养、媒介素养以及大众传媒对危机议题的及时呈现。因此, 媒体要为科学与民众对话提供信息的平台与意见的论坛。
单一的媒介传播渠道、单调的新闻叙事形态以及单向的新闻传播维度有可能引起受众对危机敏感、错误的理解甚至是恐慌, 可能扩散、放大甚至是制造出新的危机。新媒体的多种传播渠道、多样的新闻叙事形式多落点、多形态地传播以及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经常性互动恰恰给危机传播朝着良性方向发展提供了可能。
众多的危机议题、风险议题能够在“公共领域”中展开讨论, 反映人们的公共利益并体现了一种“生活政治”。传统媒体不能只是冷眼旁观, 应该结合新媒体一起应用到危机传播中去, 提供合适的版面或时段, 鼓励受众对危机议题展开讨论, 维系或创造公共论坛, 参与有效的危机沟通并促进危机决策。
3 新媒介建构新的日常生活方式
新媒介带给人.5们新的日常生活方式。它们促使新的人际间和社会群体传播模式形成, 继而引发社会结构和社会状态的改变。随着媒介在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 其传播功能与创造意义的功能逐渐合一。媒介与受众的关系也由原来的影响和被影响者的关系, 更倾向于转化为一种服务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新媒介参与传播中, 人与媒体的关系相当复杂, 媒体与人之间不是线形的、封闭式的关系, 而是一种非线形、非直接因果式、多元式的关系。新媒介的发展让人们的文化消费更加大众化、平民化。现在成千上万的人通过各种新媒介工作、形成社会关系、建立新身份并发展新文化。人们通过自己使用媒介的经验以及对他人使用媒介的观察, 了解到媒介行为将带来哪些结果。人们希望能够从媒介上学习新的东西、消遣和增进社会交往;同时人们也希望能尽量避免媒介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文本在新媒介中不是二元对立的存在;符号的意义也有不确定的特征, 这些符号在不断的区分和延续中产生了新的意义;意义的转达不是指向一个中心, 也不是直线型的, 而是散发型的。在不断融合的媒介世界中, 人是由多种话语和文化所构建的。
由于新媒介本身自产生起就带着的商业化和娱乐化思维方式, 而且这其中的一些工作中, 工作与娱乐的界限也变得模糊, 工作与生活也越来融合在一起。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介来了解时事新闻、查看证券行情、购买商品甚至是交友谈恋爱。这己经不是新闻或传播娱乐化而是一种泛娱乐思维。随着不断融合的媒介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受众有意无意受到媒介的文化形态的影响, 信息形态、娱乐形态甚至人们的行为模式的同质化倾向日益明显。
生于80年代的青年作家郭敬明2005年10月14日开通个人博客“小四的游乐场”。“小四”的由来是郭敬明的网名“四维”的昵称, 他在他的博客“游乐场”中用“郭敬明式”忽而搞笑忽而忧郁的笔锋加上大量的自己的照片记载着一件件生活趣事。在他的博客中, 一种崭新的文化语言已经形成, 经常出现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词语, 如“KUSO” (“恶搞”的意思) 、“orz” (“折服”的意思) 等等。这些语言首先在网络世界里由大批的“四迷”们传播开来, 接着弥散到一些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语言中来, 一度时期似乎使用这样的语言成为了某种时尚的标杆。这种东西既是属于个人的, 也是非个人的, 是飘忽不定的、难以琢磨的, 有时强烈有时淡漠;进而就成为了一种大众娱乐的工具。文化和日常生活领域等等就通过多种媒体的传播转化成了一个“游戏”的世界:在这里一些超真实的影像不断地形成, 个体们逐渐被这种内爆的符号所包围;虽然缺乏缺少历史意义, 却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部分人的精神依托和娱乐方式。
受众的媒体使用习惯也在新媒介环境下发生改变, 乘车途中、等候、电梯间产生了系列时间碎片和空间碎片, 引发了人们对碎片媒体的需求。手机、楼宇电视以及户外广告等提供非实时、片段化内容的媒体刚好满足受众此类需求。候机厅, 公交车, 随处可见人们正全神贯注的对着小小的手机屏幕, 处于信息空闲的乘客可能会把地铁把手上的小字也看个仔仔细细。受众也会藉此产生一定的媒体依赖, 如在办公时间长期接触网络的白领族, 在家期间也会习惯性的把媒体娱乐方式锁定到网络。著名的娱乐视频网站Youtube上五花八门的内容, 有新闻, 有笑话, 有娱乐节目, 这些节目来自世界各地, 内容无所不包, 而且这些节目是免费的, 你很难界定, 他们是来自于CNN还是BBC, 还是一个八岁孩子的DV作品。再比如在面对诸如吸毒、家庭暴力、AIDS以及各种其他精神的或身体的疾病时, 受众在向媒体求助时, 往往会会选择等比传统媒体更为安全和隐匿的新型传播渠道来咨询这些难以启齿的问题, 传者和受众都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
在新媒介全面地参与到了个体与社会的媒介化建构当中, 并逐渐成为推动媒介化社会建构的动力之一。媒介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媒介影响力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在真实世界之外, 媒介营造出一个虚拟的媒介世界。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 甚至依据从媒介获取的经验来指导现实生活。
摘要:新媒介的发展带给其受众社会生活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本文认为新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受众的民主政治参与度、提高受众应对危机传播的能力以及建构新的日常生活方式等。
关键词:新媒介,受众,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帕夫利克.周勇等译.《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 (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2]韩鸿:《论新媒体背景下的公民共享新闻学》,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6年第3期.
[3]喻国明.《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未来媒体内容的技术关键》.《青年记者》.2006年第21期.
[4]杜骏飞.《新媒介策略:“长尾”时代的双重博弈》, 《国际新闻界》, 2007年第5期.
新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 篇8
新媒介是“以全新的技术实现既往未有的传播功能, 或对既存媒介在传统技术与功能上实现了某种质的超越的媒介”[2], 在新媒介的发展历程中, “新”只是一个与“旧”相对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初, 新媒介概念在日本盛行的时候, CAPTAIN (文字图形信息网络) 、都市型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被看作是新媒介, 而进入21世纪后,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宽带互联网、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移动电话则成为新媒介的主要代表。
从信息社会概念的提出到建设国民主权社会, 从CAPTAIN到3.9G移动电话, 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为新媒介提供了表现的舞台, 而不断创新的媒介形态也在引领与支撑着信息社会的发展。
高度信息化社会建设阶段———新媒介的兴盛 (1984年—1994年)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信息社会的概念及理论在日本逐渐扩散, 日本政府也开始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行信息化的实践。以当时的邮政省和通产省为主, 相继在东京郊外的多摩新城和奈良的东生驹市等开展了影像信息传输等试验。这些理论研究及实践探讨为80年代新媒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4年被称作日本的“新媒介元年”。在这一年, 日本国会通过了《电子通信事业法》《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法》以及这两个法律的《关联完善法》等所谓“电电改革关联三法”, 确立了电子通信事业的竞争体制, 与此同时, 日本政府加大了机构改革的力度, 如作为信息通信主管部门的邮政省, 设立了多个以信息通信为主的新媒介技术的研究、调查、开发机构与组织。
1984年2月6日, 时任首相中曾根在施政演说中提出“要积极促进高度信息社会的实现”, 同时设立了首相的个人政策咨询机构“关于高度信息社会的恳谈会”, 并于10月26日提出了最终报告书;自民党信息产业振兴议员联盟在1984年10月19日提出了“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建议”;邮政省制定的“通信政策大纲” (1989年后改为“信息通信政策大纲”) 中, “新媒介的振兴”被列为1985年度政策重点的第一位, 1986年度的重点则包括卫星广播和都市型有线电视等[3], 新媒介成为高度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重要工具。
在这一阶段中, 作为邮政省重点推广的新媒介, CAPTAIN于1984年11月30日开始在首都圈和京阪神地区提供商用服务;都市型有线电视则于1987年4月1日在多摩正式开播;卫星电视也于1984年5月由NHK开始试验广播, 1987年开始24小时广播;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 服务于1988年4月19日正式开始在东京和名古屋、大阪之间向签约的29家单位提供;文字播送业务于1985年11月29日由NHK正式开始, 12月其他的几家电视台也相继开播。播送的节目包括新闻、天气预报、道路交通信息、股市行情、娱乐指南等;高清晰电视 (Hi-Vision) 的实用化播放试验则于1994年11月25日开始。
高度信息通信社会建设阶段———多媒介时代的到来 (1994年—2000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 经济泡沫的破灭使日本的发展进入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期, 而同时期的美国却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信息产业, 特别是在克林顿政府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政策指引下, 掀起了新的信息化浪潮。伴随着高带宽、双向通信的“信息高速公路”向日本袭来的还有“多媒介” (多媒体) 。一时间多媒介取代新媒介成为热门词语。
面对汹涌而至的新的信息潮以及已经在信息化方面落后于美国的现状, 日本政府感觉到了危机并开始积极应对。1994年5月, 通产省发表“高度信息化方案”, 把1994年确定为“多媒介元年”。1994年8月2日, 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设立“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推进本部”的决议, 由首相 (时任为村山富市) 担任本部长, 内阁官房长官、邮政省大臣和通产省大臣担任副本部长, 其他阁僚为成员, 以推进高度信息通信社会的建设, 以推动信息通信相关的国际合作。
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推进本部在1995年2月颁布了作为今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方针的“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推进基本方针”。方针认为, 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是一个新的社会经济系统, 它要实现人类知识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和知识的自由创造、流通以及共有, 使生活与文化、产业与经济、自然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协调发展。这一系统将取代发生了制度疲劳的原有系统, 促生“信息革命”的变革潮流, 扩大经济的疆界, 促进全国范围的均衡发展, 实现真正宽裕和丰富的国民生活。
1996年8月, 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推进本部做出了推进“文件的电子数据保存”“申报与申请手续的电子化与无纸化”的决定, 以提高行政服务的水平与效率, 各省厅之间从1997年1月开始利用电子邮件来传递行政信息。而随着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电子邮件的运用、以手机为首的移动信息终端的普及、全球性的移动通信的出现, 以及之后的电子商务的实用化等新情况的出现, 1998年10月, 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推进本部对基本方针进行了修订, 提出了民间主导、政府完善环境、发挥国际共识基础上的主导权等三个原则, 并以普及电子商务、实现电子政府、增强信息学习、完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等四方面作为当前的目标。
在这一阶段, 移动通信开始进入第一次高速发展期。到2001年3月, 日本手机用户超过6000万户, 达到约2人1台, PHS用户超过580万户, 达到约22人1台。此外, ISDN的信道数也达到了970万[4]。
在1996年通信卫星开始数字广播后, 2000年12月, 广播卫星也开始了数字广播。
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建设阶段———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 (2001年—2005年)
这是以第四媒介———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社会建设阶段。在这一阶段伊始, 2001年1月6日, 小泉纯一郎对日本政府机构进行了战后规模最大的改革, 政府部门从原来的1府22省厅压缩为1府12省厅, 其中, 主管信息通信的邮政省和自治省、总务厅合并, 成立了总务省, 原邮政省的所有事务均由总务省承继。根据不同时间段建设重点的差异, 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
“e-Japan战略”———高度信息通信网络基础的完善。虽然早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但在20世纪末期以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为中心的信息通信技术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的发展过程中, 日本不仅落后于众多欧美国家, 甚至与“亚洲四小龙”相比在不少方面也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为改变这一状况, 日本开始把推进IT革命放到政府战略的高度, 实施“IT立国”。
2000年7月, 日本政府把高度信息通信社会推进本部改为“信息通信技术 (IT) 战略本部”, 同时, 组成由索尼公司社长兼首席执行官出井伸之担任议长的“IT战略会议”, 以促成全体国民能够享受IT革命的恩惠, 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IT立国”为目标, 汇集官方与民间的力量, 进行战略性的研讨。
信息通信技术战略本部于2000年11月提出了“IT基本战略”, 而“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 (即IT基本法) ”也获得国会通过并于2001年1月6日起实施, 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的建设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根据“IT基本法”, 2001年1月6日成立的“高度信息通信网络推进战略本部 (简称IT战略本部) ”取代了信息通信技术 (IT) 战略本部, 本部长依旧由首相担任。2001年1月22日, IT战略本部在“IT基本战略”的基础上制定了作为IT国家战略的“e-Japan战略”。
“e-Japan战略”以5年内建成世界最先进的IT国家为目标。通过这一国家战略, 把日本建设成一个知识创新型的社会, 这个社会能使国民所拥有的知识相互发生碰撞, 进而萌发多种多样的创造性。2001年3月, IT战略本部第三次会议将“e-Japan战略”具体化为“e-Japan重点计划”, 对世界最先进的IT国家, 也就是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作了更详尽的描述:
第一, 是所有国民均能享受IT的好处的社会。5年内至少3000万家庭可用低廉的费用常通高速互联网, 其中1000万为超高速互联网 (30~100Mbps) , 而且2005年的互联网个人普及率比现在提高60%。
第二, 是实现经济结构改革的推进和强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社会。
第三, 是国民生活舒适和丰裕、区域社会具有丰富个性及充满活力的社会。
第四, 是为全球范围的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的实现做出国际贡献的社会。
在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的建设中, 建成世界最先进的信息通信网络无疑是基础。根据“e-Japan重点计划”, 建设世界最先进的信息通信网络的具体措施包括互联网的完善、广播电视的数字化、通信与广播电视融合的相应制度的完善、地理信息差异的纠正等。
到2002年10月, 日本高速互联网可上网家庭数约5800万户, 其中DSL方式约3500万户, 有线宽带方式约2300万户, 而超高速互联网FTTH的可上网家庭数达到1600万户, 已大大超越了“e-Japan战略”所制定的相关目标。另外, 高速和超高速宽带互联网的实际签约使用数从2000年3月的约22万户增加到2003年3月的约943万户[5]。虽然签约使用者人数增长迅速, 但利用率却偏低。
“e-Japan战略Ⅱ”———IT的应用。2003年7月2日, IT战略本部正式发布了“e-Japan战略Ⅱ”, 认为经过两年的努力, “3000万户家庭上高速网、1000万户家庭上超高速网”的互联网利用环境的目标已经完成, 上网费用达到世界最低, 电子商务及与电子政府相关的制度也基本得到完善, 支撑目标社会的信息通信基础基本完善, IT战略需要进入下一个阶段, 即从“IT基础完善”转向在此基础上的“IT应用”, 建设一个“健康、安心、感动、方便”的社会。
到2005年底, 日本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66.8%, 上网人数约为8529万人, 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互联网利用率为57%, 使用移动终端上网的用户数首次超过使用计算机上网的用户数。2005年度末 (2006年3月) 的宽带用户数也达到约2330万户[6]。日本已实现了“e-Japan战略”所提出的目标。
遍在网络社会建设阶段———遍在网络与数字技术 (2006年—2009年)
“IT新改革战略”———遍在网络社会的建设。在完成“e-Japan战略”后, 2006年1月19日, IT战略本部推出了“IT新改革战略”, 发出了新的改革宣言:2010年在世界上率先完成由IT而起的改革, 把日本建成可持续发展的、人人自主参与社会活动的协作型IT社会。这个社会首先应该是在确保安全和保护隐私等的前提下,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如何、无论是谁”都能轻松使用IT的遍在 (Ubiquitous) 网络社会。
实际上, 日本总务省在2004年12月就提出了以实现遍在网络社会为目标的“u-Japan政策”, 建立不分有线与无线的、无缝的遍在网络。
如果说总务省的“u-Japan政策”是侧重于技术角度对建设遍在网络社会的一种预演, 则IT战略本部的“IT新改革战略”就是国家整体视点下遍在网络社会建设的行动指南。
根据“IT新改革战略”, 今后5年的IT政策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发挥IT的结构改造力, 解决日本社会现存的各种问题;2.支撑IT结构改造力, 完善遍在网络社会的基础;3.向世界发出日本的声音并为国际社会作贡献。
但是, 正当日本沿着“IT新改革战略”所确定的路线, 通过每年制订的重点计划及相应的细则、路线图等进行着遍在网络社会建设时, 一场始料未及的金融风暴在2008年以美国为源头席卷全球, 同时, 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原来未曾预料到的问题。在美国、英国、韩国等相继开始研讨与制定应对金融风暴、聚焦数字技术的新战略后, 日本IT战略本部也在2008年12月决定不再等待“IT新改革战略”的原实施期限到期而立即开始面向2015年的新的中长期战略的讨论与制定。
从“三年紧急计划”到“i-Japan战略2015”———迎接数字新时代。由于新的战略制定需要时间, 但金融风暴却来势凶猛, 为了克服眼下的经济危机, 日本IT战略本部决定在新的中长期战略出台前, 先在2009年3月底前制订应对经济危机的三年紧急计划。
2009年4月9日, IT战略本部发布了“面向数字新时代的新战略———三年紧急计划”, 希望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 能够走出经济危机, 改善雇用状况, 发挥数字技术的创造力, 奠定未来数字社会的基础。
2009年7月6日, IT战略本部正式颁布了新的发展战略———“i-Japan战略2015”, 这一战略涵括了“面向数字新时代的新战略———三年紧急计划”的基本内容, 其主旨是实现国民本位的、任何人都能实际感受数字技术带来的好处的“数字安心与活力社会”。
“i-Japan战略2015”将重点放在数字技术上, 包括使用更容易的数字技术、突破数字技术的应用障碍、确保放心地使用数字技术、通过数字技术与信息向经济社会的渗透来实现新的日本创造等。
但是, “i-Japan战略2015”还没有来得及充分展开, 日本的政局就发生了改变, 长期垄断政权的日本自民党在2009年选举中输给了民主党, 2009年9月日本诞生了首个非自民党政权。执政理念的不同势必影响到政策的制定以及战略的实施, 政权更迭也使日本的信息化建设发生了转变。
国民主权社会建设阶段———新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 (2010年—)
2009年12月30日, 日本新政权的内阁会议通过了“新成长战略 (基本方针) ”, 认为过去的依赖公共事业、尊崇市场原理的成长战略是失败的, 需要实施以需求引导的新成长战略, 这样才能使日本重现昔日辉煌。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引下, 2010年6月18日, 内阁会议正式通过了到2020年的“新成长战略”。
“新成长战略”要实现“强经济、强财政、强社会保障”的目标, 在经济、财政与社会保障一体化重建的过程中, 重点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就是“科学、技术、信息通信立国战略”, 认为信息通信技术是新技术创新的基础, 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国民生活水平, 增强国际竞争力。
在“新成长战略”指导下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自然也发生了变异。2010年5月11日, IT战略本部在其颁布的“新信息通信技术战略”中明确指出, 本次的信息通信技术战略 (IT战略) 不是过去的IT战略的延长线, 而是为建设新的国民主权社会, 由支撑非连续性飞跃的重点战略所组成的新的战略。
根据“新信息通信技术战略”, 在国民主权社会建设阶段将要发挥支撑作用的新的信息通信技术及媒介主要包括:新一代光网、下一代无线网、云计算、下一代计算机、智能电网、机器人、下一代半导体与显示器等的革新的设备、嵌入式系统、3D影像、语音翻译、软件工程等。
以“新信息通信技术战略”为基础, IT战略本部在2010年6月制定了实施“新信息通信技术战略”的工程表, 把整个工程划分为短期 (2010年、2011年) 、中期 (2012年、2013年) 、长期 (2014年以后) 三个阶段, 以年度为单位, 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对各省府在实现重点措施中的具体做法以及相互之间的合作方式等作了明确的界定。而且, 每年均根据前一年的执行情况对工程表进行修订。如2011年8月, 根据东日本大地震发生时的信息通信状况以及地震后的恢复与振兴需要, IT战略本部认为, 针对本次地震的海啸信息可能未充分传达到居民而造成避难迟缓的指责, 必须对灾害发生后的地震信息、避难信息等如何及时正确地传达给居民的方式方法进行重新研究, 因此, 对于震前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就不能仅仅是修复了之, 而是要以强化防灾无线等防灾信息基础为首, 从防灾对策出发来构筑新的城镇基础, 完善与之相应的多层性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 才能吸取东日本大地震的教训, 强化全社会对灾害风险的应对能力, 灵活运用迄今IT战略所获得的成果, 使信息通信技术的特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2012年7月则根据电子行政、医疗信息化以及个人号码制度等的实施情况对工程表进行了修订。
2010年3月, 日本的宽带互联网家庭覆盖率 (有上网可能) 超过了99%, 其中超高速宽带的家庭覆盖率为91.6%;2011年末, 日本的互联网用户达到9610万人, 人口普及率为79.1%[7];到2012年6月, 日本的宽带互联网签约用户数达到4181.5万, 其中超高速宽带FTTH用户达到2283.9万[8]。另外, 2012年9月末, 日本移动电话 (含手机和PHS, 即小灵通) 的用户签约数达到13678.7万, 其人口普及率为106.8%, 其中3.9G用户达到了728.9万。而由于3.9G的迅速推广, 3G用户的比例则从2012年6月末的99.98%降到了9月末的94.5%[9]。
参考文献
[1]吉沢英成.情報文明学の構想——高度情報化社会と文明の共存[M].東京:以文社, 2002:127.[1]吉沢英成.情報文明学の構想——高度情報化社会と文明の共存[M].東京:以文社, 2002:127.
[2]吴小坤, 吴信训.美国新媒介产业[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9:3.[2]吴小坤, 吴信训.美国新媒介产业[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9:3.
[3]電気通信政策総合研究所.わが国における情報政策の展開——情報化の理論と施策[R].1991:121.[3]電気通信政策総合研究所.わが国における情報政策の展開——情報化の理論と施策[R].1991:121.
[4]総務省.平成13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09-12-4]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index.html.[4]総務省.平成13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09-12-4]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index.html.
[5]総務省.平成15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09-12-4]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index.html.[5]総務省.平成15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09-12-4]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index.html.
[6]総務省.平成18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09-12-4]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index.html.[6]総務省.平成18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09-12-4]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index.html.
[7]総務省.平成24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12-7-19]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ja/h24/pdf/index.html.[7]総務省.平成24年版情報通信白書[EB/OL].[2012-7-19]http://www.soumu.go.jp/johotsusintokei/whitepaper/ja/h24/pdf/index.html.
[8]総務省.電気通信サービスの契約数及びシェアに関する四半期データの公表[EB/OL]. (2012-9-27) [2012-11-12]http://www.soumu.go.jp/menu_news/s-news/01kiban04_02000044.html.[8]総務省.電気通信サービスの契約数及びシェアに関する四半期データの公表[EB/OL]. (2012-9-27) [2012-11-12]http://www.soumu.go.jp/menu_news/s-news/01kiban04_02000044.html.
新媒体技术与媒介素养要并重 篇9
《未来媒体趋势报告》从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入手,解读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下的崩解与坚守,随后将视野扩展到当下媒体,阐述了目前传媒业的新媒体产业全景图、多轮驱动的新媒体生态圈、新闻客户端的媒体江湖等发展现状,最后将视野放到未来。整份报告数据丰富,含有大量的媒体发展案例。同时,在未来媒体论述部分,着重介绍和强调了新技术将对传媒业产生巨大影响(图2)。
《2015美国新媒体研究报告》主要阐述了美国技术革命对媒体行业的改变,2015数字新闻媒体现状及未来五大趋势。这份报告开始便提出:用户如何获得媒体?用户在哪获得媒体?可见这份报告的特点在于把用户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三份报告的内容,可以进行未来媒体发展趋势的解读。从全球看,媒体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媒体的表现形态呈现多样化趋势。未来是“快读”和“悦读”的时代。移动终端已经发展出了大量高粘性且仍呈增长态势的用户,因此媒体信息传播需要碎片化,提升移动终端的用户体验。同时,高质量的信息内容推送是吸引用户的关键,新媒体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会呈现出高质量的适合用户阅读的信息会得到高关注度、高转发量的特点。
报业向传媒集团转型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跨界与合作成为热门。但是,报业要处理好与新兴网络公司合作关系,既要学习网络公司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产品领域开发和运营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例如,向Google学习建立用户资料并运用这些数据;学习Facebook在强人际连接和个性化方面的经验和Amazon的定向推荐服务,又要保持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操守与准则。
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媒介融合 篇10
关键词:广播,新媒体,融合
一、新时期背景下的新媒体环境
互联网新媒体是由于互联网为我们的媒体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互联网新媒体是跟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 那么互联网的发展则分为了四个不同的阶段, 这四个不同的阶段互联网的发展也有着各自的特点。跟随着互联网的这种起起伏伏的发展, 我们也能够看出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还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 以及我们传播的方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 在传播上具有新的特点, 一是因为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量要比传统媒体信息量包含大的多, 新媒体为观众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比如这其中包括了娱乐类、新闻类、政治类、经济类、体育类等等内容。并且内容较为亲民,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第二则是新媒体在传播的时候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新媒体的互动性也十分地强, 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更新和评论, 即时对其作出评论。比如, 现在较为流行的词语“点赞”, 则是对其评论作出的一种赞赏。当前流行的微博, 也可以说是借助了手机这种载体, 随时随地地进行新闻或者节目的看法发表, 有很多的传统广播节目, 现如今也在不断地与新媒体进行巧妙的融合, 在广播中让听众参与到节目中来, 进行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的互动, 听众可以将自己想要说的观点发表在公众平台上, 彼此之间进行探讨, 主持人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及时地反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为节目也同样带来了新鲜的元素, 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种方式也受到了观众和听众的喜爱, 成为了各大广播媒体乐此不疲的应用的一大原因。
二、新时期广播电台的分析
对于新时期的广播电台而言, 在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之下, 与新媒体逐渐地融合, 取长补短发挥了广播电台的最大优势。
广播媒体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便携性, 广播的提及较小, 重量也很轻, 能够随时随身携带进行收听, 于观众而言, 具有一定的伴随性, 人们能够随身携带, 随时随地就能够听到自己喜欢的节目。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私家车已经越来越多, 车载广播的收听率也就逐渐地增长, 同时在广播电台中还有众多的节目是专门为了出租车司机及其私家车司机进行的节目。大部分的广播电台还会专门设立一个交通广播, 比如长春市较为著名的交通广播台则是长春人民广播的FM96.8, 将会将最全新的路况信息传递给听众, 在早高峰和晚高峰阶段也会为大家解答相关的交通问题, 及其路况及时更新。让人们能够在出门行车的路途中带来了最新消息, 减少了走弯路, 节省了时间。对于这一大优势, 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众多车载广播带给听众的一大优势。而广播中还有许多的音乐类型的节目, 音乐类型的节目为听众在劳顿的路途中带来了轻松和欢乐, 减轻了他们奔波的劳累, 缓解了驾驶员的疲劳。
广播的双向交流, 也成为了广播的一大优势, 听众的参与性是广播节目中最为常见的节目类型和形态。节目的这种互动性和服务性。服务性极强的节目, 引起听众的关注和喜爱。大部分的节目都是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的, 有的节目是需要观众进行参与, 比如说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的《支队长热线》节目, 这个节目的听众参与度极高, 需要听众对路况信息, 以及公交站点或者是交通中有任何不合理的内容, 或者是大家想要交通部门能够为其解决实施的, 则可以通过《支队长热线》这个节目得到相应的解答和解决。
三、广播电台与新媒体的融合
广播电视台在新的时期进行了数字化的融入、播放终端也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同时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络电台等[2]。数字化的融入, 让原有的广播电台呈现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特点, 媒体也将从单一逐渐地向综合趋势迈进。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媒体将由单一走向综合, 广播电视与电信等行业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模糊, 最终融汇于信息化的大潮中。而播放终端的多样化趋势, 让人们不仅仅局限于收音机、车上的广播, 而是在手机中即可下载APP, 更加方便了人们的收听, 同时在APP上还可以与其进行互动, 大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收听, 同时也稳固了相对年轻的群体。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创新融合, 为我国的广播事业发展带来了较为广阔的前景。新时期广播电台的不断创新、融合、发展, 将数字化融入到节目中, 以多元化、多样化的播出方式, 播放终端的多样化为广播电台的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对于广播电台而言, 必须要走媒介融合的道路, 积极吸取新媒体的优势, 丰富广播的传播途径、形式和方法, 推动广播媒体的健康、良性、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珅.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传播形态创新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13.
文体类型的泛化与新媒介的发展 篇11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研究背景
以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核心载体的信息时代的到来, 为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对文化发展而言的。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更是在促进各地区、各国乃至全球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极大的传播作用。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受到了文体类型泛化的影响。然而, 关于这一影响对文学文体类型的保护和发展是具有正面效应还是负面效应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各抒己见, 纷纷从不同方面或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 随着文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 文学文体类型泛化的现象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上述原因, 为了更好地了解文学文体类型泛化和新媒介发展的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 为文学文体类型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本文以上述内容为研究背景进行了“文学文体类型泛化与新媒介的发展”研究, 并试着在新媒介不断发展的条件下, 提出有利于未来文学文体类型发展的建议。
2. 研究意义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文体类型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而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发展, 文学文体类型泛化现象也越来越多, 新媒介作为一把双刃剑, 其在推动文学文体类型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同时, 也必将对文学文体类型的自然演变造成一定的冲击和破坏。通过对文学文体类型泛化与新媒介发展的研究, 可以及时发现和总结现存和潜在的新媒介对文学文体类型的正面及负面影响, 为今后文学文体类型的保护与创新提供“对症”的建议或意见, 为新媒介不断发展背景下文学文体类型的长远发展指明方向。此外, 这也能够为文化的长期稳定发展和进步提供一定的保障。
(二)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本文对文学文体类型泛化和新媒介发展的研究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第二章为文学文体概述部分。主要对文学文体的分类依据及分类意义、类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对文学文体泛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从而为后文研究文学文体类型泛化与新媒介发展的关系奠定基础。第三章为新媒介发展现状的分析部分。主要对新媒介的定义及种类、新媒介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为文学文体类型泛化与新媒介发展关系的分析。主要从新媒介发展对文学文体类型影响的角度和新媒介发展背景下文学文体类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第五章为对策部分, 主要对新媒介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我国文学文体类型的应对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探究。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并根据第四章中的发展趋势对新媒介发展背景下未来文学文体类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2. 研究方法
第一, 文献资料法。也可称为历史文献法, 指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对现有资料、文献进行收集与研究分析, 并从这些文献资料中选出相应的信息, 为完成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通过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平台, 查找了许多关于文学文体类型和新媒介发展研究的文献资料, 通过资料对文学问题类型和新媒介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了解, 并借鉴了其中一些优秀的理论, 为分析二者的关系和新媒介发展背景下的文学文体类型泛化现象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 归纳总结法。通过对比分析一些学者关于文学文体类型的泛化与新媒介发展的资料, 以从中归纳出文学文体类型泛化的主要原因、新媒介发展的现状, 为研究新媒介发展背景下文学文体类型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基础。
二、文学文体概述
(一) 文学文体的类型
文学文体指的是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 (或样式、体制) 的一种称谓。其中,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 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 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 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 表现内心情感, 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1,2,3]文体是指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 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也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 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 属于形式范畴。
1. 分类依据及意义
文学文体是文学文本存在的基本形态和表现形式, 是文学发展相对成熟、文学观念趋向自觉、文学理论逐渐完善的标志。一直以来, 文学文本体裁, 即文学文体的分类问题都受到各界的重视。
目前, 文学文体的分类主要包括“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三种划分依据。其中, 根据文本的语言形式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二分法”将文学文体主要划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型;而以文本模仿现实的手段为依据, 西方亚里士多德的“二分法”将文学文体划分为史诗和戏剧两大类型。西方亚里士多德后又以其之前的划分依据为准, 采用“三分法”将文学文体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三个类别。[4]此外, “四分法”方面, 我国以文学文本的外在形态、题材选择和形象塑造的特点、文本的语言特征和体制篇幅为依据, 弗莱以文学文本的表现方式、展示方式为划分依据, 均将文学文本划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大类。[5]
体裁分类理论的意义表现为三个方面:具体文本与总体文学的中介, 作者创作与读者阅读的纽带, 文学传统与个人写作的桥梁。体裁分类理论把具体文本放在文学的范式、惯例的背景上加以研究, 在具体文本的批评阐释与文学整体的理论框架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有关体裁分类的理论因此成为对具体文本与总体文学之外的第三种研究成果的结晶。具体文本中, 各成分的结构意义只有与体裁联系起来才能理解, 文学理论研究必须以体裁这一文本的规范化的形式来统合对具体文本的解读与阐释, 作为建构理论的出发点与根据。因为, 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接受活动中, 作者和读者的行为都要受体裁的规范和制约。
对文学文体的分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体现了文学文体划分的总结性和前瞻性、理论性和差异性。其中, 总结性和前瞻性体现在:因为体裁分类的结果总要适用于文学史上已经存在的大量文学文本, 而且对于将来一定时段内可能出现的文本能够起到基本的定位和归类作用, 即体裁分类既有总结性, 又有前瞻性。理论性和差异性体现在:因为文学文本分类作为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在一定的理论根据的基础上展开的, 因此文学文体的分类具有理论性。同时, 因为分类所依据的理论对文本的着眼点、切入角度不同, 分类的结果也就存在相应的差异, 因此文学文体的划分具有差异性。[6,7,8]
2. 文体类型
综合上述分类依据, 可以将我国文学文体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 散文。散文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 一种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是最自由的文体, 不讲究音韵, 不讲究排比, 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 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 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9]
第二, 诗歌。诗歌承载着中华人民千百年的历史, 在文学上占据崇高的地位。诗能够自成一格, 也能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 如诗剧、圣诗、歌词或散文诗, 文字配上音乐则称为歌。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 它以抒情的方式, 高度凝练, 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 用丰富的想象, 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10]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 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第三, 小说。小说 (英文:Novel) , 是四大文学样式 (散文、小说、诗歌、戏剧) 之一,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是通过叙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小说包含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第四, 戏剧文学。戏剧文学指供戏剧舞台演出用的剧本。戏剧文学——剧本, 是“一剧之本”, 它是一种与小说、散文、诗歌并列的文学体裁。戏剧文学必须有强烈的戏剧性, 文学体裁是代言体而不是旁叙体, 世界上早期戏剧剧本的台词都是诗体的。[11]
第五, 影视文学。所谓影视文学, 是指通过广播电视声画媒介, 以听觉和视觉传达设计为着眼点, 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解构情节、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抒发感情, 给受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文学类型。
(二) 文学文体类型泛化现状
1. 文学文体类型呈现多样化与趣味化
新媒介逐渐介入文学, 使文学文体类型呈现多样化特征。大众传媒对文学的介入日益加深, 并逐渐成为文学文体类型泛化的主要助推力。近年来, 影视媒介的快速发展给文学文体类型的泛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例如, 改编自同名小说《后宫甄嬛传》的《甄嬛传》, 这部电视剧曾在国内甚至国外热播, 剧中华妃、甄嬛等主要角色出言必称“本宫、臣妾、嫔妾、哀家”, 描述事物必用双字“方才、想来、极好、罢了”的特色语言表达形式一时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许多人纷纷模仿这一句式, 从而成就了“甄嬛体”这一网络新文体的出现。除此之外, 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广泛应用也推动了文学文体类型的多样化, “高晓松体”“玛雅体”等新文体的出现就是有力的证明。并且, 借助新媒介的传播优势, 这些新的文学文体类型得到了快速传播, 并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工作与学习过程中, 别具一格的句式也为文学文体增添了一定的趣味。
2. 文学文体类型呈现通俗化与平民化
新媒介的发展推动了各种文学的传播, 突破了文学超凡脱俗的固有形象, 使寻常百姓也可以接近文学、触摸文学, 拉近了文学与人的距离, 使得人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促进了大众话语的回归, 文学的表现形式也日益通俗化、平民化。例如, 酒令、菜谱、广告、流行歌曲、手机短信等“亚艺术”和“准艺术”的出现, 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弥漫着“文学”气息。这其中的酒令、菜谱也在新媒介的推动下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新型的文学文体。
正如张柠所说:“文学终于离开了乡村的土地, 离开了军事城堡, 来到了农贸市场, 来到了都市的街道上。它与光怪陆离的都市符号混到了一堆, 并且丝毫也不逊色。它有时甚至瞧不起戏剧、绘画和音乐, 还经常跟电影和电视争风吃醋、眉来眼去, 争夺媒体的注意力, 争夺符号体系的中心位置, 抢夺市民的剩余时间。”
3. 文学文体类型呈现无序化和低俗化
新媒介的出现, 给予了形形色色的“作家们”实现文学梦的机会。一方面, 通过微博、微信、QQ、网页等新媒介, 这些“作家们”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 而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热度支持, 为了吸引消费大众, 以迎合其需要和口味为目标, 部分“作家”消解文学深度, 拒绝文学思考, 开始用俗词艳语和蹩脚的表达方式来发布一些低俗的文本, 以博取部分具有同样取向的读者的青睐和光顾;另一方面, 由于新媒介具有涉及空间范围广、信息容量大的特点, 以及相关法规条例不健全、有关部门不作为, 使这一不良现象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导致文学文体类型出现了小说都是庸俗的滥情, 散文充满低俗的自我抚摸, 诗歌尽是口语化、日常化的摆弄和展示, 甚至是通俗不够就庸俗, 庸俗不够就走向恶俗的杂乱无序和内容低俗的不良情况。
综上所述, 可以发现新媒介发展对文学文体类型泛化的影响是具有双面性的, 这种泛化不仅仅表现出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也表现出负面的、消极的误导作用。
三、新媒介发展现状分析
(一) 新媒介的定义及种类
新媒介 (New Media) 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术语, 其会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形态。根据《日本现代设计事典》的分类, 新媒介主要包括有线类、无线类、商品类三种类型。从一定意义上讲, 因为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制造、呈现、传递、获取信息的一种中介工具, 是促进信息在人们之间流通的桥梁, 所以, 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特点, 新媒介指的就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推动信息传播的所有介质或工具的一个统称。[12,13,14]
(二) 新媒介的发展情况
1. 涉及领域不断扩大
新媒介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亦步亦趋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其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扩大, 无论是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学术研究、通讯医疗、工业生产、农业种植, 还是更高领域的军事航空等, 信息技术的身影无处不在, 而新媒介在跟随其脚步的同时也得到了领域的扩展。
2. 用户数量不断增多
新媒介消费对象不断增多主要受以下几点影响:一是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新媒介消费的支付能力也不断增强;二是宽带网络、移动4G时代的到来为新媒介提供了技术支持;三是各种新型信息产品的出现, 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媒体电视等, 为新媒介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第四, 新媒介操作简单, 适用于所有人群。正是由于上述原因, 新媒介的用户大幅增加, 消费对象不断增多。根据我国宽带发展联盟发布的第二期《中国宽带普及状况报告》 (2016年第三季度) 显示, 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 我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9.6%, 较二季度提升了3个百分点;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67.7%, 较二季度提升了3.9个百分点。此外, 据2016年8月3日上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6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 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其中, 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 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 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以上数据均表明我国新媒介用户数量在不断增多。
3. 传播功能不断加强
新媒介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随着这一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 其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 我们所熟悉的微信和微博等, 都是伴随新媒介发展而出现的新的传播形式, 这种形式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更加及时和有效。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结果可以发现, 至2016年6月, 以社交软件为载体的传播媒介正在稳定发展。其中, 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高达78%, QQ空间紧随其后, 使用率为67.4%, 微博使用率也有34%, 可见人们对新媒介传播功能的认可。
4. 整体地位不断提高
2016年3月5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在北京闭幕,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 会议上“十三五”规划纲要第二十六章中《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的决议。[15]纲要指出, 我国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 带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 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产业发展新形态。这也预示着在未来的5年甚至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 互联网领域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高度, 与之相关的行业也将变得异常火热。而互联网正是新媒介的重要支撑。由此可见, 我国政府部门对新媒介的发展非常重视。
四、文学文体类型泛化与新媒介发展的关系
(一) 新媒介发展对文学文体类型泛化的影响
正如第三章中关于文学文体类型泛化现状的分析结果所示, 新媒介发展对文学文体类型的影响是利弊共存的。一方面, 新媒介的发展丰富了文学文体的类型, 使文学文体具有更强的趣味性, 同时实现了文学文体的通俗化与平民化, 使文学得到了更好的普及和更广的传播;另一方面, 由于新媒介自身的不足和相关规范措施的不到位, 以及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等原因, 也导致了文学文体类型的无序化和低俗化。因此, 需要运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新媒介发展对文学文体类型的影响, 既不能过于肯定新媒介的长处和优点, 也不能忽略新媒介的不足和缺点。
(二) 新媒介发展背景在文学文体类型的发展趋势
我们在分析一个事物时, 往往可以依据它现有的发展情况来推测它以后的发展趋势, 同样我们对文学文体类型分析也是如此。笔者认为, 新媒介发展背景下我国文学文体类型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文学文体类型将会有所增加
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思想也会逐渐变化, 与近年来网络新型文学文体的出现相同, 未来也会出现依托于媒介传播的不同文学文体类型。只要人们的思想一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 人类的信息技术一直不断地进步和前行, 文学文体类型的泛化就会不断继续, 并在不断的继承、更新、争议、调整中逐渐增加。
2. 文学文体类型将会得到补充
尽管新媒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漏洞, 但其对文学文体类型的补充作用却显而易见。此外, 虽然关于传统媒介会因为新媒介的迅猛发展而不断被取代的预言依旧存在, 但笔者认为, 这种说法不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是相互依存的。随着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的不断融合, 文学文体类型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演变环境, 文学文体类型的泛化将会与新媒介形成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融洽关系, 从而使文学文体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新时代读者的需要。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是未来文学文体类型与新媒介共同发展的必经之路。
3. 文学文体类型将会受到规范
目前, 新媒介对文学文体类型的消极影响已经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文学文体的无序化和低俗化给我国文化体系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同时对通过新媒介浏览各种信息的青少年也造成了不良的效应。为此, 必须进一步严格规范新媒介平台中文学文体。例如, 2016年11月14日, 国家版权局就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的通知》, 进一步明确了通过信息网络提供文学作品以及提供相关网络服务的网络服务商在版权管理方面的责任义务, 细化了著作权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是国家版权局加强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规范网络文学版权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规范思想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使我国文学文体类型泛化现象得到科学合理的规范。
五、新媒介条件下文学文体的发展建议
(一) 政策建议
首先, 虽然我国已经发布了类似于《关于加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的通知》的文件, 但却没有专门针对新媒介发展背景下文学文体类型规范的条例。因此, 需要有关部门通过讨论和研究, 找出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例如, 可以制定《文学文体新媒介平台准入规则》, 限制“不良作家”文学作品的发布。其次, 新媒介下文学文体的规范需要以处罚为主、奖励防治为辅, 来实现规范的作用。充分利用“黑白名单”的做法, 加强对文学文体的规范管理。最后, 在相关网络文学规范通知相继出台的前提下, 需要从通知执行力度和落实效果方面进行职责履行的监督与规范, 确保相关规范条例的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
(二) 文化建议
新媒介发展条件下, 文学文体类型的不良泛化现象的根源在于网络作家和读者自身品德素养的欠缺。因此, 推动新媒介环境下文学文体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从知识文化和道德宣传教育的角度出发。一方面, 要教育和规范作家的文学创作品质, 如对优秀文学作家进行“高品质文学创作奖”“XX年度十佳文学素质奖”, 以及奖金等激励, 以鼓励和号召作家自觉维护文学文体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 要从读者角度做起, 通过不良文学作品警示教育, 提高读者的文化素养和文学操守, 使读者能自觉抵制不良文学作品。
除了上述做法外, 新媒介条件下文学文体的发展可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在新媒介平台中进行一定的不良文学防御设计, 建立起抵制文学文体不良泛化的技术防线。
六、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