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人素养

2024-10-03

新媒介人素养(共11篇)

新媒介人素养 篇1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给出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概括来说,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能充分使用大众传播资源, 来获取信息、完善自我发展的一种能力。随着网络传播时代发展进程快速推进, 网络和移动媒体等新媒体逐渐成为公众日常不可或缺的媒介工具, 传受双方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 公民新闻发展强劲, 传播的互动性和多元化特点更为突出, 媒介素养的内涵也随之丰富。

新媒体的发展也对公众与媒体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即新媒介素养。国内学者宦成林认为, 新媒介素养是指在基于web2.0所构建的一个具有社会性、个性化和主体性特征的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 学习者为融入和适应这种新环境所应具备的使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2]美国新媒介联合会2005年提出, 新媒介素养包括由听觉、视觉以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 包括对视觉、听觉的理解、识别与使用能力, 对数字媒介的控制和转换能力, 对数字内容的传播能力, 以及对数字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3]

综合上述媒介素养内涵的变迁, 无论是公众的基本新媒介素养, 还是媒体人的新媒介素养都有了新的内涵。

一、公众的基本新媒介素养

(一) 信息获取与甄别素养

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的发展, 手机媒体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 结合当前移动通信4G技术的发展, 成为海量信息不可或缺的另一大传播平台。公众可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对信息的偏爱装载自己的手机APP软件, 信息传播的分众化趋势更加明显, 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更具有针对性。

然而, 手机媒体的发展也使得信息传播的内容更加交织庞杂, 其传播时效性、新鲜性显著提高的同时, 传播的负面效果也被放大, 因而如何高效地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是公众在新媒介环境下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媒介素养。国内有学者认为, 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应包括对信息的甄别能力, 这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判断信息的真假;另一方面则是要认识到信息背后的价值导向。[4]因而公众更需要思考的是, 如何不让过量的信息淹没自己真正的需求, 不被互联网新媒体和移动新媒体控制自己的生活方式, 以及如何合理利用这些新媒介, 使之为自己获取和使用信息服务。此外, 公众可以浏览专业媒体网站和门户网站发布的信息, 来完善自己对事件的认知, 或通过搜索引擎和社会化媒体中的关系网络来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

利用社会化媒体中的关系网络, 是公众通过自己信赖的组织或个体, 筛选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以微信为例, 微信带给公众的信息主要包括公众号推送的消息和朋友圈的分享两大部分。微信用户关注的公众号同样也出于自己的偏好兴趣, 是获取知识、丰富生活的手段之一;而朋友圈里分享的信息则纷繁复杂, 但朋友圈的形成基于用户现实生活中的关系群体, 因而从某种程度上看, 这类信息的可信度高于其他信息来源。这使得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 内容更加多样;同时也增加了用户选取有效信息的难度。与微博不同, 微信可推送长文章。有的公共号每天推送多条长文章, 而有的微信用户又具有“见好文即分享”的习惯, 使得用户的朋友圈和公共号推送目录中充斥大量重复且无用的信息。这需要公众提高自己对信息的选择能力, 诸如对公众号的关注和查阅进行取舍、对朋友圈信息的筛选。

(二) 信息运用与批判素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兰在其《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一文中指出:公众是社会化媒体的基础要素, 是社会化媒体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力量。[1]不仅在社会化媒体中, 在互联网新媒体和其他移动新媒体中, 公众同样是最基本、最活跃的力量。而作为基础力量的公众, 需要形成信息整合运用的能力。

新媒体的发展使传受双方界限模糊, 传播主体多元、传播渠道多样, 这也使信息构成更加复杂。公众对于信息可信度、权威度的辨识力, 成为其消费信息过程中自我把关所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虽然海量信息不断覆盖公众的生活, 选择信息的个人偏好却会使人们失去对完整信息环境的认识。因此, 公众还需要通过接受大众媒体的信息来完整自己的社会认知, 这不仅是养成基本信息消费素养的要求, 也是实现理性社会交流的方式。

此外, 公众还需要形成良好的信息生产与批判素养。首先, 公众需要对自己发布的信息和言论负责。在公民新闻日益普及的信息时代, 普通公众也成为信息提供者和传播者, 这是当代信息传播格局的一大重要特点, 但与此同时, 公众提供的信息质量却良莠不齐。例如, 公众浏览十条微博可能才获得一条有效信息, 这从某种程度上也给有序的传播格局带来冲击。其次, 公众也应对信息的传播与再传播负责。微博、微信的广泛使用, 强化了信息多级传播的模式, 而意见领袖的观点与态度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被放大, 甚至被过度放大, 其中也会夹杂与社会价值观相悖的内容, 这都需要公众反思:在传播过程中, 什么能传播、该如何传播。

(三) 新媒体产品应用素养

随着诸如豆瓣、人人网这类网络社区或社交媒体的出现, 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互联网知识性产品诞生, 公众间的互动性较过去也得到极大提高, 参与性更强。这种公众基于新媒体产品发展而获得的技能, 也是公众的新媒体产品应用能力形成的过程。

应用新媒体的能力所应具备的新媒介素养, 主要包括公众的视听素养、艺术表达素养、协作素养以及公众参与素养。视听素养是随着视听媒体的发展与应用而提出的一项人才培养目标, [2]这要求公众不仅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够辨识、理解、运用和欣赏多形式的信息传播形式, 还能够创作自己需要的视听信息内容, 包括对图片的处理、对电脑上诸如office软件的使用等能力, 这不仅是作为新媒介环境中的公众应具备的信息处理素养, 也是公众能够高效高质量完成日常工作应具备的基础能力, 这同时也是丰富公众日常生活的手段。

艺术表达素养相较过去更被重视, 源于Web2.0技术发展下, 单一素材型的媒介表现形式逐渐被淘汰, 而多媒体表达形式更受推崇, 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素材有机结合, [2]需要使用者有效地开发自己的设计思维、调动自己的创造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基于数据的图表、图片和视频形态比长文字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也更能从同类信息中脱颖而出。

而公众的协作素养在网络社会的发展下, 其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协作素养在网络社群中是一种基本素养。例如, 国外维基百科、国内百度百科的发展, 一条词条的诞生需要用户共同贡献智慧、不断完善, 编辑同一词条的用户的地理位置会相隔千里, 但却为共同感兴趣的同一词条聚合在网络上, 实现了过去不可能的交流与沟通。这种线上的协作也会派生出线下的相关活动。例如, 百度百科蝌蚪团的成立, 该组织成员均为百度百科的热心科友, 对词条有较高程度的认识和了解, 也具有较强的词条编辑、评审和判断能力。[5]科友们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并定期举办线下交流会, 实现网络虚拟联系到现实互动的转变。这种线上线下有机互动的案例在其他网络社群中也存在, 正逐渐成为公众不可或缺的素养之一。

电子商务近年来突飞猛进, 电子商务产品的使用、网络购物也逐渐成为公众必备的素养。例如, “天猫”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诞生, 创造了电商行业的销售奇迹。这使得掌握基础的网购技能也成为公众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之一。这种消费与使用行为是建立于电商企业盈利的基础上, 通过创造消费机会、创造消费工具来引导甚至控制公众的消费模式,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这也推动了新型的消费方式, 将供应商、消费者和物流行业联系起来, 创造新商机, 也为公众的生活提供了新可能。

面对海量便捷的新媒体产品, 公众还应提升自己对新媒体工具的控制能力, 减少对新媒体产品的依赖。手机媒体诞生后, 尤其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依赖, 公众的生活几乎无时无刻离不开手机。曾有新闻报道将每时每刻都在看手机的人称为“低头族”, 尤其以年轻人为盛, 这源于诸多手机用户在地铁、公交车、甚至车辆穿梭的马路上, 视线总离不开手机, 也可以说手机操控了使用者的生活。这在方便公众获取信息、与人交流的同时, 也会带来浪费时间、有损健康等负面影响, 因而公众对新媒体工具的使用应有节制。

综合上述几种素养, 公众如果希望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 需要充分调动身边的新媒体工具, 发挥自身组织和连通信息的能力, 具备多任务处理技能, 从而养成良好的新媒体产品应用素养, 为自己也为社会提供便利。

二、媒体人的新媒介素养

(一) 信息获取与内容筛选素养

信息获取能力在当代社会并不困难, 难的是如何快速解构和重组海量信息, 从而整合和利用最有价值的信息, 这对媒体人提出了更高的素养要求。新媒体信息更新快、信息数量庞大, 媒体人需要发挥自己挖掘新闻事件的基本能力、从独特的视角切入事件, 解析事件的价值, 结合自身采访和写作的优势, 使原有信息经过包装与加工再传播, 凸显同一事件不同的价值。

信息整合也是媒体人应具备的素养之一。新媒体信息数量庞大, 谣言随之滋生, 信息的真实性常受质疑。而对媒体人而言, 这正是发挥自身优势的良机。对信息进行核实、对报道内容进行筛选, 从而确定报道的采访思路、采访对象, 并制定采访计划和报道策略, 这些传统的新闻报道步骤仍适用于当下的新闻报道工作。这使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新媒体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 媒体具备公众所不具备的专业报道技能和现场实时报道的能力;另一方面, 媒体对报道内容的策划也能使新闻思路更加清晰, 能够尽力为公众还原一个全面的新闻事件。媒体对事件报道角度和报道内容的选择, 也是对新媒体信息把关的过程, 运用合乎逻辑的语言、专业的编排技巧使媒体在同一事件上更具话语权。

分众传播也是新媒体时代媒体人应重视的一种传播方式。以“今日头条”APP应用为例, 该软件基于对社交和用户行为的分析, 以及对用户搜索关键词的记录, 来判断用户对某类信息的偏好, 从而在用户浏览该软件时向用户推送其可能喜欢的信息。这种信息选择和推送方式便是一种分众传播案例, 当然, 这也会造成用户获取信息的局限性, 因而媒体在开发新媒体平台进行分众传播时也应注意信息之间的平衡。

媒体人运用新媒体进行新闻报道的技能也需要得到重视。社交媒体的使用使媒体人得到另一个极具潜力的传播平台, 因而媒体人应把握时机,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充当意见领袖, 引领网络舆论走向, 推动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发展。但媒体人使用社交媒体传播信息时也要注意“公私分明”, 尽管大多数媒体人都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中表明, 该账号的言论与所属媒体无关, 但其媒体背景仍会成为公众评判其言论的标准之一, 因而媒体和媒体人都需要对此做出努力。路透社、BBC、美联社、《纽约时报》等媒体都制定了社会化媒体使用手册或指南, 明确了媒体人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中公司行为之间的界限及把握原则。[1]在国内同样需要这样的要求来规范媒体人的新媒体使用行为。

(二) 数据与技术使用素养

《纽约时报》2012年12月发布的专题报道《雪崩:特纳尔溪事故》获得了2013年普利策特稿写作奖。这是一则结合了文字、影音与视觉化数据的深度报道, 历经半年的前期筹划, 融合了新闻报道与多媒体交互技术, 描述了发生在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脉一次巨大灾难, 讲述了滑雪者的罹难过程并讲解雪崩科学原理, 发表6天即获得290万次访问和350万浏览量, [6]给陈旧的传统媒体报道形式带来一抹亮色, 也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2014年3月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也为媒体人应用新媒体技术和数据来完成新闻报道提供了可能:卫星数据为事件调查提供关键性的证据、飞机发动机公司提供的数据、雷达数据等都为还原事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前, 数据新闻和信息可视化逐渐成为新闻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其发展势头也不容小觑。数据新闻, 简而言之是数据驱动的报道, 通过挖掘和展示数据背后的关系, 利用丰富的、具有交互性可视化传播进行新闻报道的新方式, 包括“获取数据-分析数据-数据可视化”这个一般流程。[7]这一报道模式弥补了传统新闻报道中宏观叙事而证据不足的缺陷, 可以将个体事件与社会整体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

但要完成这种全面、丰富、基于数据分析的深度报道, 记者不仅应具有文字功底、新闻报道的专业知识、对微观社会的洞察力和对事件大局的把握与研判能力, 还应具备基本的数学能力, 以及掌握新媒体技术技能。例如, 简易的动画制作技巧、对基本编程软件的熟悉、对数据新闻制作软件掌握、熟悉Excel的数据整合功能等。此外, 对数据信息的获取能力也需要重视, 从国内外开放数据的数据库里获取数据、对比并选择适合报道的事实, 依旧是媒体人不可忽视的媒介素养。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新媒介形态不断发展, 人们使用新媒介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从新媒介技术发展变化的现状出发, 从公众和媒体人两方面, 对新媒介环境下人们面对新媒介技术和新媒介产品应该具备的技能进行阐释。

关键词:新媒介素养,公众,媒体人

参考文献

[1]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13 (3) .

[2]宦成林.21世纪学习技能:新媒体素养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 2009 (10) .

[3]李东霞.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 2014 (2) .

[4]匡文波, 张蕊, 李永凤.传统媒体人急需提高新媒介素养[J].青年记者, 2014 (13) .

[5]百科蝌蚪团[D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6I cl Ha83AMMe Gcp7u Pc LEQ-k0HK4Hy Qn Aie TYw_Wge Od3mo6WX_jd FCrv X96eb MPlep EQZx88BXD7_ZYHTTk4bkw-22A2_n01y Pr SQcj2v TWb Pp53a N4v5JBs D u BIOm RM0t6-9P7b Onx5Uvov YAus Yo Lh Nm INUjfis JOay Chz PS2Zsrh LDq8AMQOe Pq6H2Kn8wb Hjhk1e Rh6oy Ta_z NKOa.

[6]韩士皓, 彭兰.融合新闻里程碑之作——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雪崩》解析[J].新闻界, 2014 (3) .

[7]郎劲松, 杨海.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J].现代传播, 2014 (3) .

新媒介人素养 篇2

网络催生了新媒介,新媒介环境已成为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列的“第三课堂”。成长在新媒介时代的小学生,由于心理、性格等方面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对事物的态度和判断呈现较强的模仿性和受暗示性,极易把从网络上得到的观点、现象、行为变成自己的习惯,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新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在小学生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新媒介素养教育,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1月22日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小学及以下学历占比为13.7%,10—19岁群体占整体的21.4%,10岁以下占比为2.7%。面对这样一个如此庞大的群体,加强对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生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新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培养健康合格未来公民的重要途径。

一、新媒介及新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介是在报刊、影视、广播等传统媒介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介状态,包括手机媒体、网络媒体、数字电视等。而互联网这种高速发展的新媒介,拥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复制方便、受众多、传播快等特点,再加上多媒体的交互性,这就给信息的接收、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隐患,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而言,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完善,阅历、情感特征的限制,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信息,如何理性地辨别和正确地认知与处理,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新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在全球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培养少年儿童开放的视野、合作共享的理念、强烈的责任心,让少年儿童会思考、会选择、会判断、会决策、会交流,成为网络社会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创造的一代新人。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加强新媒介素质教育策略

1.新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转变:

从保护主义到超越保护主义在新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传统媒介素养教育提出的媒介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原来媒介环境中青少年只是媒介影响的被动接收者,而新媒介技术带来的媒介环境,单纯地想从媒介接触和媒介信息源传播上进行所谓的“保护”已变得不可能,这就使得传统媒介时代的保护主义在新媒介技术面前名存实亡,传统媒介时代的“保护主义”理念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超越保护主义”理念则认为媒介素养教育不再被界定为一种与学生的媒介体验天然对立的教育,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作为媒介信息的受众或者作者的活动进行自我选择和决策,其重点应放在学生自主使用媒介的体验上。

2.新媒介素养教育认知的提升:

思维的转变重于技术的`转变新课改以来,新课程体系中虽然部分学科中含有媒介素养的成分,但往往是隐含在其他主题之下,都没有明确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现实生活中尽管家长、老师不厌其烦的告诫孩子不要上网、聊天、玩游戏,学校也组织“告别网吧”“告别游戏”等活动,但往往是收效甚微。这正说明了我们对新媒介素养教育认识的不足。思维的转变,加强教师培训是关键,提高教师自身新媒介素质,帮助教师掌握实施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

3.新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培养:

如何辨别和分析媒介及媒介文本从学生已知的东西入手,引导学生运用媒介分析技能对媒介及媒介文本进行自我选择和决策,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目的不是要保护学生不受媒介的影响,而是引导他们从媒介使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愉悦的享受,让学生在新媒介运用与体验的过程中,增强对新媒介的理解力、判断力。

4.新媒介素养教育途径的设计:

以参与式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自我反应模式新媒介素养教学传授的并不是确定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一种基本素质.新媒介素养教育也不是要告诉学生什么确定的事实,而是利用他们对媒介、流行文化的兴趣,鼓励学生对媒介信息质疑,并通过亲自收集信息、与他人共享观点、反思各自的体验等实践来培养自我反应能力。在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多的采用线上线下团队讨论学习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一方面通过团队讨论、意见分享,既可以使学生对新媒介现象的核心概念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介技术的互动性、即时性和多样性,把课堂讨论延伸到课后网上讨论,教师要设计好讨论的时间段、讨论的主题、注意事项等给学生以具体要求,通过线上相互探讨深化课内学习效果。

5.新媒介素养教育阵地的确立:

新媒介人素养 篇3

【关键词】当代 大众传播理论 新媒介素养

一、当代大众传播理论的范式、话语与模式

1、从功能分析到媒介素养范式的发展。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社会文化的变迁,人们的心智结构、行为模式和思维习惯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与传播媒介形态与人们交往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大众传播与媒介研究领域,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和拓展,从媒介效果到媒介使用,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从单一的经验研究逐渐发展到多元融合的文化研究、批判研究、认知心理研究等,从微观层面的行为研究拓展到多层面的认知心理、人际交流、群体影响、社会文化研究等。

20世纪60年代之前,美国大众传播研究一直保持着以经验主义为基础,构建中层理论为目标的功能分析范式,它是在40年代末由默顿提出的,是利用结构功能主义试图调和宏观的大众社会理论与微观的行为效果研究之间的矛盾而构建的[1]。作为主流范式,它为美国的经验研究提供了一套理想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原理,强化了这一时期的有限效果理论,奠定了美国传播学中行政与管理的研究传统。

至60年代中后期,媒介形态与社会文化剧烈变化,大众传播理论也开始经历蜕变与革新,不论是从主体到视角还是从方法到范畴,媒介研究都发生着一系列的转变,而这些转变已经远远超越了功能分析范式的框架,甚至逐渐瓦解了功能分析范式的理论基础与前提假设,这导致了研究范式的革命。在新范式中,积极的受众,双向互动,参与式文化,批判性思维、社会共享等都是其核心理念,而且随着心理认知与信息处理的转向,以及文化与批判理论的兴起,受众媒介素养研究的热潮席卷全球,新的大众传播研究框架——媒介素养范式呼之欲出。

在范畴上,媒介素养范式包含了功能分析范式,它不但将宏观的结构功能层面拓展到社会系统外部的批判与重构,使社会文化从保守的封闭系统成为动态的开放系统,它还将微观的行为效果层面深入进个人心理的认知与学习,使个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更受重视;在视角上,媒介素养范式是以受众认知为基础,通过符号互动进行社会建构而开展由内向外的文化考察,而功能分析范式是以结构功能为起点,通过效果研究进行系统维护而实施由外向内的行为验证。

2、民主对话的回归——共享与交互的综合话语。科技的发展促使媒介形态不断改变,社会文化环境也开始快速更新与重构,这引起了许多重要却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新的传播媒介是怎样改变知识本性的?新的传播媒介是怎样改变人类思维本性的?”等等,大众传播理论也正在发生显著的改变,如“比以往更强调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向认知科学或信息处理思路的转变[2]”等等。而除此以外,我想还有更加值得重新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在当今社会形态中,传播究竟是什么,它的本质何在?

传播媒介形态在改变,传播行为方式在改变,传播思维观念在改变,传播影响效果在改变,而传播自身的本质属性也在发生变化,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传播本质的理解,而传播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系统,因此任何对传播本质的定义都不可能全面而准确,为了说明这一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现象,我们采用话语研究的视角分析“传播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话语研究就是围绕特定语境中的特定文本所形成的传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考察[3]。

在传统的传播研究领域,传播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和过程的控制,不论是拉斯韦尔的5W模型,申农与韦弗的数学模型,还是维纳的控制论模型,都体现出学者们对传播是传递与控制的理解。这种理解显然太过功利与单向,另一些学者提出传播是一种主观的游戏和意义的撒播[4],它注重人在传播过程中的内在体验和自我感受,强调受众在传受双方的平等地位以及对意义的自由解读,这种理解注意到了受众的权利,但不免太过理想,毕竟传播不光是一种自我的情感诉求,而是一种双向的知识共享,否则也就不存在权利的问题了。

也许传播更像是一场具有规则、涉及权利的民主仪式,它是一种鼓励民主参与和平等对话的交流机制,是利用符号进行意义互动和文化共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规则以一种民主参与的方式被建立,而这种参与就是在瓦解集权为每位公众进行赋权的方式,通过提高公众媒介与信息素养,使其能自主地批判与解读、选择与欣赏,实现知识的共享与交互,完成这场宏大的人类情感游戏与社会文化仪式。

3、数字平台上知识元的网络交互模式。网络通信与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媒介形态再次发生剧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媒介交往模式与社会的大众传播模式。如今,受众的自主性进一步凸显,对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认识逐步深入,受众越来越善于整理庞杂无序的信息,使其成为有用的知识加以认知与共享,传受双方的交互日趋平等,大众传播似乎不断被细分成个性化窄播,网络环境中发散型的多向互通已经取代单向或双向传播,媒介及其信息也开始超越工具的范畴,逐步渗透进社会环境与文化形态中。

多伊奇(1966年)曾指出在社会科学中使用模式的好处,是因为模式具有组织、解释、启发和预测功能,由于模式都有把复杂现象简单化的危险,那么后两种功能尤其重要。麦奎尔注意到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往往容易忽略传播过程中的循环性、协商性和开放性。伯格纳(1967年)曾给传播做出过精辟的定义:“通过信息进行的社会互动”,因此其中对信息的编码、译码以及传受双方之间的反馈是必不可少的。麦奎尔并且指出,在这种社会互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它重要的仪式性、表达性和参与者因素。

在众多大众传播模式中,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与马莱茨克模式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它们分别强调了受众的反馈和能动性,然后它们又都把大众媒介看成信息把关人的角色[5]。而在以web2.0为基础的信息网络环境中,数字媒介的信息把关功能似乎正在丧失,而它的交互平台功能逐步凸显,在强调公众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今天,媒介已经不再是一个信息的阀门,而将成为知识共享的空间。

知识元的网络交互模式更适合这样的环境,不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是一个能够参与知识共享的知识元,而由其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组成的知识势能决定了该知识元的交互能力,每个知识元根据自身需求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辐射型地与无数其它知识元进行知识流的传通,它们共同构成复杂的三维社会知识网络,而这个立体网络既是由它们的参与而逐步建立与完善,又是它们知识共享与社会交往的基础平台,还会自发地对它们进一步的认知与行动产生影响,传播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与网络,实现着社会整合、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的功能,实现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代大众传播理论发展的环境与趋势

1、传播科技革命催生新媒介形态。科技革命指的是正在成长的新科技传统取代旧科技传统的质变性活动或过程[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飞跃都建立在传播科技革命的基础之上。近代传播科技革命的三个阶段分别是印刷技术、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7]。

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激烈改变导致了媒介产业与形态的变化,大众传播理论所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对新媒介形成概念并研究这些新媒介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8]。罗杰斯在《创新与扩散》中指出:“新技术通常始于意识到某种问题或需要的存在,并刺激人们去开展研究或开发活动,从而创造一种解决问题或需求的创新措施。”媒介形态的变化正是基于传播技术的这种创新措施而产生的,并且“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求、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9]”。

新媒介的发展总是基于新旧媒介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而在形态上,新媒介往往是由传统媒介在技术上的发展而成,或是由传统媒介的相互联姻或与其它媒介的新式结合而成的[10]。随着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传播科技革命而产生了以数字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媒介形态,而它所导致的个人行为模式与社会运行机制的变革已经凸显。

2、全球化语境中的前景传播与文化反哺。传播科技的发展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数字多媒体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和双向互动,使地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在这个全球化的互联网时代,数字多媒体的实时参与、双向互动、超链接等优势极大地压缩了时空距离,新的媒介形态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重塑我们的生活。

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科技革命而产生的,尤其是传播科技的创新,因为它使得社会信息交流更加便利有效,进一步推动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如此互动循环,形成“螺旋式上升”的人类科技文明进步模式[11]。在此过程中的传播系统(尤其是科技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复杂环境下,前景传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具有面向未来的目标导向,动态的信息流程反馈机制,以及柔性的传播体系结构。

如今,借助全球化的新传播媒介,知识经济时代悄然而至,知识的创新与老化进一步加速,传统文化迅速向现代文化转移,年轻者开始向年长者提供知识信息、行为方式与生活形态,这种反向社会化过程逐渐被揭示与肯定,文化反哺的后喻文化开始形成。

3、受众中心视角中的社会符号学理论。传播理论研究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与媒介形态的变化不断发展,传播媒介作为社会文化的形成机制与组成部分,人们对它的理解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形态、科技水平有着密切的相互关联。20世纪60年代,美国主流的经验主义传播学研究面临严峻的考验,使得以行为主义取向的传播效果研究难获突破,暴露出其方法与视角上的严重缺陷,与此同时,认知心理学的方法使传播学研究出现转机,而文化与批判理论也逐渐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传播学研究开始了重大的范式融合与视角转变。

学者们开始注意到,正在衰亡的领域是将大众传播视为说服的研究,当时大部分的传播研究效力于调查这样的问题:“媒介对人们做了什么?”而如果将研究的问题转变成:“人们使用媒介做了什么?”传播学研究将重获新生[12]。1964年,心理学家鲍尔在《固执的受众》中,明确指出大众传播研究一直处于传者本位是个错误,应视受众为主动的媒介使用者与意义建构者,站在受众的立场去探讨其心理需求与信息处理过程[13],由此宣告了“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视角的转向。

积极的受众观点已经在传播研究领域普遍得到认同,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来自不同传统的众多传播理论亟待整合,不论是经验研究、批判研究还是文化研究等等。卡尔·约翰逊的社会符号理论的发展代表着这样的努力,它不仅试图调和文化研究与批判理论之间的矛盾,而且试图将文化与批判理论和经验主义的传播科学结合起来,约翰逊提出,它们具有共同的关注点,那就是受众的积极性,还都渴望理解受众如何从大众媒介中获得意义[14]。

4、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的新媒介素养研究。互联网(尤其是以web2.0为基础的)凭借其标准化的数字技术与强大的交互技术,创造出全新的媒介交往模式,受众不再是消极的信息接受者与媒介消费者,而是积极的信息传播者与媒介使用者,而他们共同构建了一套新的媒介文化形态——参与式文化。根据美国詹金斯教授的理解,参与式文化主要是通过身份认同、信息表达、集体解决问题、信息传播等手段和方式共同创造出来的[15]。

在这种全新的参与式文化形态中,以受众为中心的媒介研究必然走向新媒介素养。新媒介素养有别于保护主义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它是在第三代传播技术——数字技术革命的情况下,为了应对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交互式环境而提出的一种积极的受众中心理论。詹金斯认为:“新媒介素养应该被看作是一项社会技能,被看作是在一个较大社区中互动的方式,而不应该被简单地看作是用来进行个人表达的技巧[16]”。

詹金斯还将青少年应该具备的新媒介素养总结为11个核心技能,分别是游戏能力;模拟能力;表演能力;挪用能力;多重任务处理能力;分布性认知能力;集体智慧能力;判断能力;扩媒介导航能力;网络能力;协商能力[17]。这11项和核心技能不光是针对青少年,对任何一个想要在网络社会中数字化生存的公众都应该是必要的。很明显,詹金斯的新媒介素养的界定属于“能力模式”,而实际上不论是新媒介素养还是传统媒介素养都不仅仅是一种实践的技能,它还应该包括相关的知识、方法、理解、意识、品质、精神等等,但我们仍然能够从这些核心技能中初步了解新媒介素养的轮廓,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三、数字化生存中新媒介素养的形成与意义

1、从传统媒介教育到新媒介素养——超越保护主义。媒介教育发源于欧洲。英国文化学者利维斯在他的文学批判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提出,人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由大众媒介生产,追求廉价情感诉求与满足低级心理需求的劣质文化时,应该培养一种甄别能力与批判意识,以抵制这些大众文化对自身的毒害,尤其是针对那些正在接受正规教育的青少年学生[18]。显然这样的“免疫式”教育理念持有着极度保守的立场,与其说是一种受众的保护措施,不如说是精英文化的维护,但不论如何,在当时人们还没有足够的准备去认识和适应新的大众媒介形态,而其产生的大众文化又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情况下,作为培养人们批判意识,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的媒介教育,还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传播科技与媒介形态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大众媒介逐步适应并有了更多的了解,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开始消融,并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开始放下戒备与歧视,对它们进行文学鉴赏与文化研究。然后随着新媒介(电视)的产生和社会影响的逐渐强大,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有可能受政治势力的利用与商业意图的驱使,而如果受众对此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与批判意识,就极易受到负面影响,由此学者们提出解密意识形态的屏幕教育,并掀起了“批判性观看技巧”等的媒介素养运动。此时媒介素养的内涵已经有别于传统媒介教育的文化保守理念,并且开始提倡受众的自主性与能动性,然而不论是作为道德维护还是意识形态解密,媒介素养仍然是一种保护主义的防御论[19]。

随着数字计算机的普及与网络通信技术的成熟,新一代数字媒介登上历史舞台,这一革命性的发展不仅完全改变了传统交往方式与传播模式,而且彻底颠覆了社会文化形态与个人媒介观念,它打破了传统的传者中心体制,为每位受众进行赋权,搭建起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创造出民主参与的公众文化。“媒介素养”理念也伴随着媒介技术与形态的发展以及传播效果与受众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演变。从“文化素养”时期“有机社会”精英文化的辩护和捍卫发展到“视觉素养”时期“影像时代”中大众文化的鉴赏和批判,再发展到“信息素养”时期“数字时代”中公众文化的参与和互动,推动着“媒介素养”从甄别与抵御模式向解读与批判模式,再到赋权与使用模式的发展历程,这也正是“媒介素养”逐步超越保护主义,迈向“新媒介素养”的历程[20]。

学者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不应该以自己的判断和体验代替受众的判断和体验,而是应该在双方互动的交流与学习中一起理解媒介的内容与影响,帮助受众发展一种认识媒介、建设性使用媒介的能力”,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web2.0数字平台的发展,以及参与式文化和民主对话的进步,基于知识创新、面向未来的媒介素养将是一种超越各种保护主义的新媒介素养。

2、新媒介素养赋权公民自由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大众媒介不光是在影响个人与社会,它在塑造人们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模式,在建构社会的运作机制与文化形态上也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大众媒介与个人、社会及文化是一种循环互动,而不是一种单向影响,个人在其中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是这一循环的核心。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受众创造了“赋权”与“释放”的机会,新媒介的产生改变了传受双方的权利与信息失衡、构建了网络的传播模式与数字平台、创造了民主参与的文化形态,然而人们的媒介素养总是滞后于媒介科技的发展,在这个全新的信息社会中进行数字化生存的公众,急需培养与之相匹配的新媒介素养,缺乏这种新媒介素养,个人将被社会所淘汰,而社会将被技术所左右。

新媒介素养究竟对个人与社会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从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来考察新媒介素养的意义,这个答案将十分明显而且肯定。在基于web2.0技术的网络空间与数字平台上,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民主权利与平等机会,而这种权利与机会的享用是建立在新媒介素养基础之上的,相反如果缺乏这种素养,数字鸿沟将无情地剥夺这一切,造成更大的不平等。新媒介素养首先可以提高个人的终身学习能力,以此为基础逐渐实现知识的共享与交互,并可以利用知识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通过民主对话与文化交流分享权利与机会,参与到公众事务与社会进程之中,最终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公众新媒介素养的整体提升将直接拉动社会各部门的发展,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科技方面,新媒介素养促进了公众间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并将推动知识的创新与发展,这有利于科技的传播与进步;科技进步将直接导致产业升级,提高社会总体生产力。新媒介素养还让商业信息的流动更加顺畅与快捷,提高了资金的周转与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促进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气候,而且新媒介素养提供了社会权利共享与平等交流的对话机制,必将推动社会政治体制的民主化进程。新媒介素养还使公众通过符号与意义的互动参与到整体社会文化的构建中,这种民主参与、平等对话、共享交互的文化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创新型社会的基础。而新一代的公民将在这样的文化中实现社会化并形成学习型社会,并再次通过新媒介素养实现个体的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介素养联系着个人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是一种推动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可持续文明进步的重要循环机制。■

注释

[1]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着,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P161

[2]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着,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1999,P15-16

[3]诺曼·费尔克拉夫着,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P4

[4]刘海龙著,《大众传播流派: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P5-27

[5]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着,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P3-9

[6]钱时锡,《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P11

[7]钟瑛,余红,《传播科技与社会》,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P2

[8]同[1]P351

[9]罗杰·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P19

[10]吴信训,《世界大众传播新潮》,四川人们出版社,1994,P21

[11]汤书昆,刘为民,《科技传播与当代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P38

[12]同[2],P321

[13]侯斌英,文化研究视野下受众研究的嬗变[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14]同[1],P349

[15]李德刚,何玉,新媒介素养:参与式文化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转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2)

[16]New Media Consortium(2005),A Global Imperative:The Report of the 21st Century Literacy Summit.

www.nmc.org/publications/global-

imperative

[17]Hery Jenkins.(2006).Confronting the Challenges of Participatory Culture:Media Education for the 21stCentury. www.digitallearning.macfound.org/atf/

cf/%7B7E45C7E0-A3E0-4B89-AC9C-E80

7E1B0AE4E%7D/JENKINS_WHITE_PAPER.PDF

[18]臧海群,传播学教育新方向:从媒介研究到媒介素养[J]. 现代传播,2003,(6)

[19]大卫·帕金翰,宋小卫译,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2)

[20]汤书昆,孙文彬,“媒介素养”演变的历史与文化探析[J],东南传播,2009,(1).

新媒介人视域下的社会伦理素养 篇4

本研究从社会伦理素养为切入口, 其原因在于一方面, 传播活动可以构建伦理道德, 正如“文化规范论”[1]认为:传播可以影响社会大众的行为和意识, 新闻信息的传播可以构建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力量, 社会大众依据这种规范来理解社会现象与事实,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另一方面, 伦理道德也规范了传播行为, 这是对传播主体和客体的行为规范, 指传播主体和客体在新闻的生产、制作、传播和回馈的过程中遵循的媒介伦理的道德和规范, 并且传播主体和客体在其职责上应当具备媒介道德观念与修养。[2]因此, 在新媒体环境下, 探析媒介伦理观的嬗变, 分析传播活动伦理缺失困境, 探索新媒介人伦理素养的新路径, 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时空转变:媒介伦理观的变迁

新媒体重塑了社会生态环境, 同时解构了人类传统的时空观。在如今网络生态环境下, 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社会群体的构成、社会的互动方式被不断重塑和整合, 从而也深刻影响着媒介伦理观的变迁。

(一) 媒介社会的重构:社会的媒介化向媒介化社会变迁

19世纪30年代, 大众媒介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的媒介化诞生, 但其发展则始于电视的普及, 这时候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仍十分有限。网络技术出现之后, 社会的媒介化发展才开始突飞猛进。媒介化社会[3]指在媒介融合的技术支撑下, 在社会受众的信息依赖牵引下, 媒介对社会环境不断建构的一种信息社会形态。从技术层面看, 媒介化社会破竹于媒介融合技术, 是媒介技术不断改革创新, 媒介融合技术渗透到社会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特征。从受众层面看, 媒介化社会是信息传播事业逐渐蓬勃, 受众对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产生了心理依赖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特征。从结果层面看, 媒介化社会也表明了一种深刻的影响力, 是媒介传播对于社会各个领域长时间的建构与重构, 而留下的显著的媒体印记。媒介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成为人们理解世界和应对社会变化的主要工具, 在媒介化的社会之中, 社会也在被不断地媒介化。除了在现实世界的作用力, 媒介还营造出一个虚拟世界, 受众通过媒介所建构的虚拟世界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 甚至从媒介建构虚拟世界时的信息来指导真实世界里的生产和生活, 刚好验证了李普曼对于“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假说和语言。

(二) 媒介主体的重构:单一到多元传播主体的形成

在媒介化社会中的信息传播, 除了涵盖信息的海量性、开放性等其他的传播特点之外, 还具备有主动性、参与性、交互性和操作性的特点, 正因如此, 多元传播主体形成有两个表征:一方面是, 媒介人的极大增多。新媒体技术吸引了众多用户参与, 据《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2014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32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另一方面, 除了传统媒体逐渐建立网站、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发布平台, 社交媒体、自媒体也加入媒体的队列, 越来越多的媒介人借助功能各异的各种网络交往平台, 展开了跨越时空的全球交往的新画卷, 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网络交往图景, 给整个人类的社会交往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体验, 新媒体给予用户自由传播信息的平台, 新媒体用户可以是议程设置者, 也可以是新闻进程的引领者。在我国现实情况下, 传统媒体至今仍被视为我国的主流媒体, 拥有政策、经济等资源的支持, 但是新媒体在传播上的相对优势是全方位的, 新媒体作为媒体发展的方向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传统媒体在以新媒体的逻辑所构建的媒介化社会里, 已经处于被动。

(三) 传受关系的重构:从对立到融合的蜕变

媒介化社会在本质上意味着人的媒介化, [4]由此可知, 媒介化社会除了社会环境的变化, 更重要的变化在于媒介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 以及媒介人之间的关系。以往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由传者向受者传播信息的“广播”模式, 向传者与受众点对点的传播即“互播”模式开始转变, 而在传统的传播格局中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 成为传播者与接受者合二为一的互播者, 蜕变成“新媒介人”, 他们几乎无法离开媒介而生存。“新媒介人”也正如麦克卢汉曾预言的:在信息社会, 地球村里的居民借助即时传播通达全球的电子媒介, 可以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与村子里的任何人进行沟通, 人不再是孤零零的个体, 而是成了信息符号的尘埃, 变成了无形无象之人, 无处不在、无所不及。

二、断裂与冲突:新媒介人社会伦理的困境

目前, 新媒介人正处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转变,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的过程中, 在这个新老交替、新旧融合的时代, 使得处于现代的新媒介人常常面临两种模式间的矛盾、冲突与断裂而导致自我角色认同危机。

(一) 多元传播主体导致主流媒体权威的消解

我国主流媒体的权威是在长期的新闻生产运作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念、社会地位。传统媒体时代, 单一的传播主体居于金字塔顶端, 媒介信息处于中游, 庞大的受众处于底部。从与媒介信息的接触上看, 传播主体在传统媒体中是主导者甚至是垄断者。因为传统媒体掌握着信息的来源渠道, 控制着信息的传播, 所以传播主体拥有绝对话语权, 受众在传统媒体所精心营造的环境中, 逐渐成为“沉默的螺旋”, 受众很少能形成与主流媒介不同的新思维。而新媒体的出现使主流媒体的权威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 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社交网站、手机媒体等都成为新媒介崛起的钢筋支柱, 解构了传统媒介传播主体对信息的绝对掌控, 社会大众都可以成为新媒介时代的传播主体, 公开发布自己获取的任何信息, 并对其他传播者包括传统媒体机构所发布信息发表评论;各种不同性质的信息广泛并存、给当代新媒介人树立了多种价值观念, 使他们对主流媒体报道事件的角度、观点、事实等都产生了质疑。新媒介提供给社会中的普通民众同传统媒体传播者同等的地位与权力。这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权威, 将更多话语权赋予普通民众。

(二) 虚拟世界主体意识的彰显导致自我角色失调和人格异化

马尔库塞曾提出的“单向度的人”[5]即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 他们不仅没有能力去追求, 甚至也没有能力去想象另一种不同的生活。而这却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集权主义的集中表现。而如今风靡全球的无处不在的网络媒体正逐渐解构传播领域的集权主义, 虚拟世界中的社会活动, 给予个体释放各种情绪的平台, 而个体角色所固有的社会规范的培养却处在真空之中。随着新媒介人更多地参与网络活动, 行为方式的自由随意性与角色规范相脱节的状况不断被放大, 并催化了期待角色与现实角色的矛盾和冲突, 进而使新媒介人产生角色认同危机。这种危机表现在角色失调和人格异化上的表征一是群体极化。例如, 2011年抢盐风波, 网络谣言导致人们转向现实生活中的疯狂行为;在2014年大妈撞倒外国人的乌龙事件中, 一开始网民们不顾事件的真实信息, 一边倒地大骂大妈, 随着事件的反转, 网民们又开始对外国人几乎一致地咒骂, 随后, 迫于舆论的压力, 这位外国人也被遣送回国。表征二是个体盲从, 在媒介化社会中, 由于信息传播源头多样并难以规范, 信息经常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成为滋生假新闻和谣言的温床。

(三) 过度沉溺虚拟交往方式的导致对现实生活的疏离

网络环境生根于现实环境之中, 它是现实环境中的个体通过网络技术交流的过程。同时, 网络生活又是现实生活的衍生, 改变现实世界, 替代现实社会的某些功能, 两者是互相渗透、互相生成的。在媒介化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 媒介形式种类繁多。例如, 手机从最初的通话功能已经延伸到如今浏览网页、即时通信再到可穿戴手机检测佩戴者各项身体指标, 可以说新媒体技术和应用发展日新月异。许多人已经将手机、电脑作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左膀右臂, 将上网冲浪、上网学习娱乐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与此同时, 沉溺网络的群体也日益凸显, 甚至出现了病态化的“新媒介依赖心理”。一定程度上, 过度沉溺于网络的人, 他们的生存状态无异于一种“在场的缺席”, 这个群体往往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我的存在感, 所以只能回避现实世界, 逃到虚拟世界的种种幻想之中。

(四) 规范缺失与道德真空导致媒介人行为失范

在现实社会, 规范的行为主要借助于社会法律法规的监督以及人们内心的道德自律来实现, 即是外在制约和内在约束双重作用下的产物。而媒介化社会中, 外在制约和内在约束被开放的、无序的网络秩序所打破, 法律法规已不再对虚拟世界有同等效力。因为虚拟世界中个体身份的隐匿性, 人与人交往关系的间接性等原因, 而难以像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那样发挥作用, 而是越来越多地依赖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 而虚拟世界尚未形成统一的道德规范, 造成了许多媒介人的行为处于道德“真空”之中。这实质上, 为媒介人在虚拟世界中得以近乎无节制地自由言论、自由行动, 乃至逾越现行政治行为规范增加了诱因, 而这些诱因所导致的失范行为也是非常复杂多样的。例如, 黑客行为、信息泄漏、人肉搜索等等。

三、整合与协同:探索新媒介人伦理素养路径

面对新媒介社会造成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变迁, 以及“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两种社会之间的断裂与脱节。当务之急, 需要探索出一条适用于提升新媒介人的伦理素养的新路径, 以弥合媒介化社会中的道德“真空”, 从而促进新媒介人在自身与媒介化社会良性互动的道路上的奋勇直前。

(一) 塑造“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的道德行为主体

在媒介化社会之中, 受众是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 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受众的主体意识得以更充分地锻炼, 也使受众的主动性和潜能得到提升。可以说, 在“Web2.0”时代, 人人都是传播者, 个个都有自媒体, 传播伦理俨然成为一项待普及的公民素养, 新闻伦理—媒介伦理—公众传播伦理的拓展, 是大势所趋。[6]这种从新闻伦理到全民伦理的转变, 也刺激着在媒介化社会的生态背景下新媒介人权利与义务的觉醒。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 社会伦理失范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新媒介人对于权利与义务界定的模糊, 从而引发的滥用权利, 无责任意识等一系列问题。而对于传播主体的权利, 应该包含[7]:言论自由权、信息选择和使用权、隐私权。言论自由是新媒介人最为显著的权利, 他们在网络上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新媒体技术给了受众更多的选择, 也赋予了受众信息选择和使用的权利;隐私权在“人肉搜索”大行其道的当下最为重要也最为需要。同样的, 对于传播主体的义务也应至少包括:为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论和行为负责;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规范;不得侵害其他主体的网络利益和权利;自觉维护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与和谐。每一位新媒介人应该认识到, 信息交流和网络服务是双向的, 网络主体间的关系是对等的, 所以新媒介人除了享有权利之外, 还需要勇敢地承担作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所应该具备的责任。

(二) 构建“外在约束”与“内在自觉”相结合的规范性整合机制

诚然, 虚拟世界中的社会角色的道德规范和现实世界有诸多区别, 但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作为治理社会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解决方式, 在媒介化社会中仍不能忽视。所以, 坚持“外在约束”与“内在自觉”相结合构建新媒介人的法律法规保障与伦理道德规范化的整合体系是媒介化社会长治久安的关键。

一方面, 建立新媒体传播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新媒介人的行为。立法是打击网络失范相对有力的一种措施。从2000年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一次规范了互联网活动, 到2013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网络活动管理的通知》加大力度管理网络传播活动, 再到2014年4月, 公开审理“秦火火”等网络推手诽谤、寻衅滋事一案, 我国有关新媒体传播的法律法规也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松到严的历程。但目前, 我国的相关法规仍不够完善, 对网络越轨行为仍然采用现实社会中的原有准则进行判定。为此, 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媒介化社会的新特点, 即使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依据明文条例来约束和制裁恶性的网络失范行为。

另一方面, 强调自律意识内化新媒介人的伦理素养。法律的惩治与权威确实让虚拟世界里肆无忌惮的违法者不再猖狂, 但如果新媒介人的伦理素养不是来自道德, 而是迫于某种威胁产生的恐惧;不是源于对自我的约束, 而是来自外部的硬性戒律, 那么, 这种伦理的基础是不坚固的。例如, 在金钱驱动的商业市场之中, 淘金者会绞尽脑汁地找寻各种机会突破底线。[8]当传媒领域伦理道德意识薄弱时, 无法抵御金钱的诱惑、权利的要挟, 容易触发“新闻腐败”等“权力寻租”的问题;传媒行业在市场的浪潮里, 商业媒体追求最大化的利润, 媒体从业者的职业要求也从传播信息变成“眼球经济”行为, 这就和原本媒介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产生矛盾和冲突, “纸馅包子”等媒体制造的假新闻, 就是在传媒行业缺乏行业自律的情况下, 传媒从业者在利益驱动下的产物。所以, 媒介自律是调解传媒领域失范行为的推助力, 而媒介伦理的自律, 也是媒介文化自觉的使然。[9]媒介化社会已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网络社会的关系提升为一种人格化的力量, 新媒介人自身要不断地将伦理道德内化, 增强在新媒体空间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 培养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希伦·A·洛厄里 (美) , 梅尔文·L·德弗勒 (美)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第三版) [M].刘海龙, 等,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38.

[2]高平平, 黄富峰.传播与道德[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36.

[3]张晓锋.论媒介化社会形成的三重逻辑[J].现代传播, 2010 (7) .

[4]孟建, 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 2006 (6) .

[5]赫伯特·马尔库塞 (美)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 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195.

[6]陈昌凤.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伦理:从专业伦理向公民道德拓展——《媒介伦理:案例与道德推理》第9版读后感[J].新闻与写作, 2013 (10) .

[7]常晋芳.网络的伦理困境与出路[J].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8]郭镇之.公民参与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媒介伦理:中国的问题[J].国际新闻界, 2014 (6) .

新媒介人素养 篇5

【关键词】新媒体 新闻发言人 媒介素养

著名传播学者闵大洪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在社会现实中缺乏一个能充分容纳民意表达的平台,民意很难通过正式的制度渠道,进入到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裁判中去。由于网络传播公开和广泛参与的特性,互联网自然而然成为公众发表言论、表达意见、释放情绪的通道。”总体而言,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四大传统媒体相比,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的自由度、广泛度、便捷性、互动性、及时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逐渐成为人们发表言论、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甚至在生成与引导社会舆论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的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并且单纯地面向记者的新闻发言人角色开始向新媒体领域拓展,比如2009年9月1日,贵州省贵阳市人们政府在官方网站上开设了“网络新闻发言人”的板块,主要是采用跟帖、发帖的方式监督和引导网络舆论。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政府名义建立的新媒体新闻发言人,自此以后,其它省份、县市也相继设置了新媒体新闻发言人的制度和角色,这也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一、新媒体新闻发言人工作特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媒体新闻发言人并不仅仅是对传统新闻发言人角色的一种简单挪移或者复制,而是根据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特征和传播对象特点,对发言人的思维方式、工作模式都进行了彻底的改变,从而帮助政府实现从被动应对新媒体到主动与民众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转变。具体来说,新媒体新闻发言人的工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对象的大众化

众所周知,传统新闻发言人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面对面地与数量有限的媒体记者进行语言的沟通和交流,但新媒体的新闻发言人则是要在虚拟的媒体空间中,面对数量庞大的社会大众或者是网民群体进行解答和交流。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新闻发言人与新媒体新闻发言人的服务对象发生了变化。

2、发言方式的网络化

如上文所说,以互联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为广大普通民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发表意见、表达诉求的渠道。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新媒体的民意表达与监督已经成为影响甚至决定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因此,新媒体新闻发言人在进行信息发布的过程中必须了解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特征、传播对象特点,尤其是要熟练掌握网络语言和网络交流特征,从而与民众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3、新闻发言的时效性强

传统的新闻发布会大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并且是针对有限的问题进行问答。在这种环境下,一方面新闻发言人具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现场的新闻记者进行严格筛选,甚至可以提前规定提问的内容和提问的方向等。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中,特别是在网络空间中,新闻发言人必须24小时值班,随时准备回答或者是解决人们的问题,并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布处理结果。比如广东佛山市制定的《网络发言人制度》严格规定:对于网民的投诉、意见和建议,新闻发言人必须在四个小时内予以初步回应,五个工作日内给予最终答复。

二、新媒体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构成

新媒体新闻发言人是传统新闻发言人的延伸,在工作环境和工作模式上虽然拥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在媒介素养构成方面,与传统新闻发言人既相似,也有差异。总体来说,新媒体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主要包含以下两个层面的内容:

1、新媒体新闻发言人必备的基本素养

首先,在政治上,新媒体新闻发言人是政府的“喉舌”,代表政府部门与民众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他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意识、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熟悉政府的方针政策、处事原则、部门情况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舆论引导、事件处理过程中,使个人语言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其次,在发言人的素质要求方面,一方面要能够具有专业化的新闻素质、全面的业务处理能力、娴熟的公关技巧;另一方面还要具有深厚而全面的知识积累、灵活的语言艺术以及主动的现场控制力、心理承受力、灵活应变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灵活处理各方面的问题。

最后,在发言人的业务素养方面,他们既要对国家现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有深入理解,同时还必须对所在地区的发展状况、民俗风情、群众心理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从而使自己的问题处理策略更具针对性。比如我国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新闻发言人除了要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政府信息以外,还必须具有新闻策略,尤其是与媒体、与大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2、新媒体新闻发言人在特殊环境下的媒介素养

新闻发言人在新媒体环境中具有差异化的工作特点,所以面对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环境,他们必然要具备与传统新闻发言人所不同的媒介素养:

首先在媒介素养方面,新媒体新闻发言人必须通晓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规律,能够娴熟地掌握新媒体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特别是在官方语言与新媒体语言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必须巧妙地进行转化,尤其要避免模糊其词,减少民众的猜想空间,既能清楚地传达政府意见,同时也要有利于民众对其观点和建议的接受,从而发挥好自身的“桥梁”作用。

其次在个人素质方面,新媒体新闻发言人一方面要具有强烈的新闻意识,明确新媒体舆论存在的危机及发展趋势等;另一方面还必须能够快速地作出反应,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中。比如《中国青年报》曾就“公众对网络新闻发言人有什么样的期待?”进行过一次系统调查,结果显示:81.1%的人希望他们能够“用事实说话”;72.4%的人希望他们“对网络舆论迅速作出反应”。

第三,在心理素质方面,网络新闻发言人要转变传统的政府“发声筒”的角色,以更加开放、平和、包容的心态面对新媒体受众的质疑、询问以及大众媒体的监督等。具体来说,新媒体发言人既要自信十足,对民众的提问做到心中有数、应对自如,从而提高个人魅力,提升自身语言的可信度;同时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主动精神,敢于面对挑战和承担责任,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仍然保持积极的心态。

最后,新媒体新闻发言人的背后还拥有一个新闻收集、评论的团队,比如广东佛山市的《网络发言人制度》中明确规定:每个单位的新闻发言人的背后要有三个以上的评论员和一个网络主持人组成的五个人以上的发言团队。因此,他们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依靠集体的力量有效解决各种危机事件。

三、新媒体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培养途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媒体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是一个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过程,其主要途径包括:一是要加强学习,积极培养,比如学习新媒介的性质、特点、运作技巧等,强化个人的新闻写作、新闻发表方面的理论知识。二要努力实践,不断积累,尤其是要能够与团队成员一起,参与新媒体新闻的收集、评论、编写工作,从而使所发布的新闻信息更加全面、系统,尤其在面对大众的随机问答时,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发布信息。三要努力与新媒体的组织机构、运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向他们学习新媒体信息收集的技巧以及与民众的有效沟通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借助他们的力量来放大自身所发布信息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等,从而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

总体来说,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发言人的设置与管理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管理模式、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都还不成熟。但新媒体在社会舆论生成与引导方面的效力是有目共睹的,新媒体新闻发言人的设置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因此,我国政府部门、新媒体组织要紧密协作,共同推动新媒体新闻发言人的成长。□

参考文献

①邱沛篁,《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4):258-260

②张仕勇,《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要求》,《新闻界》,2010(2):107-108

③周东华、刘丽娟,《推开网络新闻发言人的时代之窗》,《新闻知识》,2011(11):8-9

④谭玲,《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建设的对策》,《新闻爱好者》,2010(5):44-45

(作者: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新媒介人素养 篇6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领导干部,教育

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 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对大众媒介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主要有三个层面的模式, 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本文重点研究媒介素养的能力模式, 研究领导干部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 侧重于对信息的认知过程, 包括对媒介信息的判断, 也包含对媒介信息的“把关”和传播能力。媒介素养着重帮助领导干部对媒介信息更加理性和谨慎的理解和把握, 也包含对信息的“把关”和传播。

一、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2012年5月, “四川达县县委书记有9名情妇”帖子走红网络, 近期该消息又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各方的重压之下, 官方才正式回应:7月至8月他们就已经成立调查组进行了调查, “经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 证实帖文所反映的问题严重失实。”。而事实上直至事件再次在网络上发酵升级后, 面对网民的质疑, 相关部门抛出“严重失实”的回应。为此, 网民表示质疑和不满, 认为政府有暗箱操作之嫌疑。

“四川达县县委书记有9名情妇”事件, 从某一侧面反映了官员对媒体的态度, 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官员的媒介素养缺失所造成的。是对新媒体环境监测的社会作用认识不足, 依旧把新媒体过分的充当“政府的喉舌”, 试图用权利去“掌控”新媒体, 导致用错误的思想对待媒介;是网络执政的意识依然很弱。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而执政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新媒体, 政府可以借助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进行舆论引导、关注民意民情从而为转变执政方式, 取得执政实效打下良好基础;也是媒介素养教育不系统、不规范, 对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教育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这些原因都是领导干部没有很好的正视媒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加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把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对领导干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

1、是缓和官民关系,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网络上对官员贪污腐败和不良作风披露的增多, 无形中形成一种“拟态环境”, 让人们误认为官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 加之有些政府官员不会正确处理媒介事件, 特别是突发事件, 结果往往会朝着自己意愿相反方向发展, 从外在丑化了官员整体形象, 政府官员的公信力大打折扣。究其原因, 是因为没有正确态度对待新媒介, 没有充分认识新媒体强大的信息传递功能和社会监督功能, 用非平等的对话态度和网民沟通, 使得和网民之间的平等交流通道堵塞。故此, 在加强党建, 严惩违法乱纪官员的基础上, 对官员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实在必行。

2、是党政干部增强工作实效的新手段

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党政干部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是一次极有意义的尝试和创新。“在信息时代, 信息是重要的公共资源, 合法地获取信息是公民应有的权利, 掌握着大量公共信息的政府, 只有不断地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才能提升自己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因此党政领导干部更要加强本身的媒介素养教育, 善于从媒介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使用信息, 同时要不断的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同信息媒介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3、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谁掌握了信息, 控制了网络, 谁就掌握了整个世界”。我国网民数量逐年上升, 网络已经影响到各个层面的生活。网民对信息需求量的增加, 新媒体肩负起了向社会传播更多、更全面、更公开信息的责任, 方便网民了解社会动态、熟悉政策、关注政治和经济等发展动向, 为各项决策提供帮助。而领导干部的活动、政府的决策、各公共事业机构的动态消息就是媒体最为关注的传播源, 也是公众急需了解的重要内容。“那些媒介素养不高的官员, 往往对信息公开持怀疑态度, 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于公众特别感兴趣、迫切想要了解的敏感话题, 往往习惯于保持沉默或故意回避, 或做‘冷处理’, 甚至通过不恰当的手段强行封锁、控制。”盲目封锁消息, 不仅会影响政府工作的正常开展, 而且往往会把政府置于舆论的不利位置。所以要加强领导干部应的媒介素养教育, 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三、加强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的措施

在新媒体环境下, 党政干部的媒介素养主要包括:正确全面地认识大众媒介, 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正确的从媒介中获取信息, 为科学执政做好基础;合理的驾驭新媒介, 借助新媒体力量, 提升执政水平。

1、理性、透明的对待新媒介, 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互联网已成为公众关注的舆论主阵地, 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成为扩大民主、参政议政的有效途径。党政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社会作用, 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第一, 养成“网络散步”的习惯, 每天上网浏览新闻, 获取各种信息, 及时了解民意和社会舆情的动态, 了解执政的舆论环境。第二, 要清醒意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利弊兼及。党政领导干部要用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网上的信息, 对于网上的恶意攻击要摆出证据, 公开发表言论进行澄清, 避免对媒体曝光后压力的屈从, 缺少调查研究就急于澄清、辩白, 推卸责任。第三, “谣言止于公开, 信任来自透明”, 对于网络上揭露的问题, 政府部门要主动介入, 透明的及时的给与答复, 不隐瞒, 不推诿。“实践证明, 很多网络上涉及到政府官员的事件越捂越变味, 越遮越曝光, 其结果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科学的获取信息, 正确处理信息

“领导干部进行决策的过程从信息这个表层上看, 实质上就是广泛收集信息、正确分析信息作出科学判断的过程。而信息与媒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能否获得有效信息与媒介使用素养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是进行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教育。

第一要学会多渠道获取信息。关注媒体信息, 总结当天的热点新闻, 关注不同媒体、不同网站的“议程设置”的侧重点, 为决策打下基础。第二要学会正确分析辨别信息。面对诸多真伪难辨的信息, 作为决策者的领导干部就要在多方面实际考察的基础上, 运用严谨的逻辑推理, 透过现象看本质, 辨别信息的真伪, 分析信息对决策的价值, 作准确的判断。第三要学会迅速及时处理信息。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快速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虚假的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要同相关人沟通, 妥善处理;对于代表民意的信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 积极寻找对策, 解决问题;对于政策反馈的信息要吸纳人民的意见, 不断使政策更加完善。

3、借助新媒介力量, 提高执政水平

通过提升领导干部使用媒介能力提高执政水平, 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 又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提升政府领导干部的正面形象, 提高网民对政府的信任度, 为执政创造核心软实力;借助网络积极引导舆论, 为执政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1) 在客观真实和符号真实的基础上, 打造政府官员良好的媒体形象

领导干部形象是执政的软实力, 是人心向背的关键, 只有提升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才能为执政创造有利的条件。领导干部一定要在清正廉洁、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借助传播的符号真实, 改变一些领导干部说空话、念稿件、做宣传的“官架子”形象, 塑造亲民爱民的没有“距离”感的“平常人”的形象。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学会借助新媒介增强自身的塑造形象, 首先, 面对网络中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时, 要以诚恳、负责、积极的态度争取受众的信任。其次要加强新闻的策划能力, 主动地进行自我形象策划, 用公众能够接受的标准来打造亲民的形象。第三, 领导干部可以多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或者公益广告的拍摄, 以公益的形象出现在受众面前, 以亲民的工作作风展示出一个执政为民的形象。

(2) 借助新媒介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胡锦涛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 “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 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对舆论阵地的占有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 增加政府对舆论引导的难度, 领导干部必须转变那种自上而下的灌输和说教, 善于运用媒介反映民声, 集中民智, 积极营造“议程设置”, 巧妙的把主流价值观渗透在不同的信息中, 在潜移默化中引领舆论, 创造良好的执政舆论环境。

(3) 借助新媒体完善社会预警机制

目前, 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 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一个偶然的突发事件就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则是领导干部及时准确采取措施提供保障。

网络媒体尤其是新媒体自由的信息发布, 可以随时捕捉新情况和新问题, 在社会预警和社会稳定面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领导干部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比较准确、及时地搜集到社会舆情, 发现潜在的社会矛盾, 就可以争取在社会治理中获得主动权。

(4) 利用新媒体发挥好政策试探功能

媒介的政策试探功能是指媒体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充分报道, 可以吸引公众参与讨论, 试探政策推行后社会情绪的反应。“在媒体的争论中, 政府可以广泛地吸纳民间智慧, 调整政策中不够完善的内容, 使政府制定的政策充分反映群众的愿望;可以洞察群众心理, 充分估计公众对政策的承受能力, 预测政策实施的社会成本;可以把握公共舆论的变化规律, 增强行政活动的预见性, 减少使用行政强制力的机率, 使行政行为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支持和参与, 放大行政效果。”所以政府官员要充分发挥媒介的政策试探功能, 运用新闻媒体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情况下, 顺利的制定和实施政策, 使执政变得更加科学民主。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捷发展, 公开、即时、海量的媒介对社会生活和国家公共管理的影响和作用突出, 善于借助传媒做好党和政府的工作, 已经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干部能力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加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骆正林.官员媒介素养的提高与政府执政能力的建设[J].皖西学院学报, 2009 (12) .

[2]丁柏铨, 夏雨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媒介形象展现 (上) [J].当代传播, 2008 (3) :4-8.

[3]吕钦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几个话题[J].吉林日报, 2010 (12) .

新媒介人素养 篇7

1 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的基本特征

1.1 以娱乐为重要导向。

新媒体带给大学生很多的信息检索和使用便利,但是,娱乐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不可忽视。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显示,虽然以信息使用为目的的比例为35.6%,但“娱乐”和“打发时间”的比重仍然占到24.9%。事实上,考虑到大学生在问卷回答和访谈中的表演性因素影响,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通过新媒体获得娱乐的比例更高。

1.2 媒介求助已成新选择。

由于新媒体在利益诉求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求助新媒体。调查发现,22.7%的大学生会积极使用媒介求助,有时会使用新媒体的比例为31%。新媒体可以在利益诉求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如果成为一种依赖,将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1.3 存有隐私泄露恐惧。

以微博、人人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站,传播速度快、门槛低,而且经常会出现一些隐私泄露的事件。大学生在参与这些媒体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害怕自己的隐私暴露,尤其是那些网络欺凌事件的发生,使得社交媒体丧失道德理性。而且,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对既参与又保护隐私的“度”拿捏不当,最终干脆就产生恐惧意识。

1.4 信息甄别意识明显

虽然新媒体使得大量的信息流通成为现实,但出现了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和观点,有些还是比较隐蔽的。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并非人云亦云,而是有着自己的判断,甚至对某些错误的思潮有着批判能力。但是,他们在对这些错误观点进行批判的时候,语言表达又往往陷入非理性状态。

1.5 围观仍是基本状态

虽然在很多网络群体事件案例中,有不少大学生积极参与的身影,而且扮演着负面的角色。但事实上,大部分大学生的新媒体参与是“认知分裂”的,即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但不会轻易参与进去,基本上还是以“围观”为主。这在某种意义上,能够为自己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使大学生变得理性,但同时大学生又丧失了在参与中提高公民意识的机会。

2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必要性、意愿及影响因素

2.1 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的重要管道,如果远离或不参与新媒体,大学生就会失去竞争力。新媒体以其交互性、即时性、独特性等特点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社会思潮在新媒体空间彻底铺开,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严峻,大学生稍不留神就会受到影响,这一点不管承认与否,它都在发挥作用。信息爆炸、信息污染、信息病毒、信息犯罪、信息渗透、网络侵凌等问题,在新媒体空间日益严重。新媒体的破坏力不仅表现于此,还表现在,它不但可能给大学生展示一个错误的世界,而且能对社会运动起到巨大的动员功能,使大学生夹裹其中,给社会秩序造成巨大冲击。所以,大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否则容易迷失方向。

2.2 大学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意愿

虽然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面临一些问题,但是他们具有主动接受媒介素养的意愿吗?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大学生认为“很难说,视个人情况而定”的占比51.4%;认为一般重要的占比22.9%;而认为“十分重要”和“没有太大必要”的大学生占比都较少。在具体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表示,媒介素养教育不是绝对的,如果能与以后从事的职业或者是现在所学习的专业有一定关系最好。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媒介素养教育是功利的,并没有上升到人格完善和公民意识提高这个层次。

2.3 大学生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感知

媒介素养教育尽管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但大学生对实践层面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的经验感知是什么状态?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大学生所在学校是否开设与媒介素养相关的课程,绝大多数大学生不清楚,而且比例达到了56.9%。事实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做这方面工作,尽管有的未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但是相关课程里面都会有这样的内容。但是大学生对此的经验感知不高,其原因在于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影响力有限。

2.4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包括政府、学校、教师、家庭、媒体以及公益组织等多个方面但是它们发挥的作用却是不一样的。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政府部门的影响最大。因为,在我们国家,政府主导社会发展,大政府、小社会是基本格局,没有政府的支持,任何事情都无法取得成功。学校尽管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单位,但是由于缺乏政府的支持,学校在这方面缺乏动力。

3 新媒体环境中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创新

由于新媒体环境和传统媒介环境有着显著的差别,既往的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和理论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面对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创新。大致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3.1 理念创新:从思想教育转向公民教育

应当承认,我们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大学生不重视或不接受,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了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有很鲜活的东西,是保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有自己的规律,媒介素养教育也有自己的规律,尽管它们两者之间有相同的地方,如果我们不尊重这种差异,那媒介素养教育是搞不好的。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培养公民,即具有理性参与精神和能力的新时代公民。例如,大学生积极主动的使用新媒体参与社会事务,理性发表各种意见,但是对待错误思潮、非正义事件又保持清晰而有力的批判意识。

3.2 平台创新:从单一转向整合

当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主要依赖学校进行,当然学校做这方面的事情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他单位或机构无法取代学校,但是当我们过于依赖学校资源的时候,就会使得当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固步自封、裹足不前。真正的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在政府鼓励框架之下,以学校为基本平台,整合大众媒体和社会组织而形成的综合、立体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创新平台。不过,其中的难点在于,这些力量的积极性并不容易激发。虽然等待社会机构的不断成熟是一种办法,但最重要的还是,政府将此项工作是为公共事业,推出多种有效的激励政策。只有这样,大学生媒介素养创新平台才能从单一转向整合。

3.3 方法创新:从讲授转向参与

新媒体传播环境的最大特点就是参与性、互动性强,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就不能一味局限于以往的方法。在我们调研中发现,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多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尽管有些互动,但总体上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是有限的。我们强调全互动、全参与的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者,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成为协调者和资源的提供者,以此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最终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摘要:新媒体在给大学生产生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新媒体有着自身的特征,以往的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创新,否则新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 篇8

1 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工作现状

1.1 对新闻编辑专业技能要求增加

在网络时代这个大背景下, 社会的方方面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 新闻媒体受到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 如图片、声音、文字、图像等逐渐被多元化的听觉、视觉以及立体影像等新型的传播方式所取代。而新闻媒体也主要往这一方向发展。主管价值在新闻编辑工作者身上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新媒体产生的背景下, 催生了很多的新闻媒介, 这增加了新闻编辑的工作难度, 而且工作人员也会受到不同信息的干扰, 可能对新闻信息价值的判断上极有可能出现错误或是不客观。例如一些新闻媒体为了吸引观众, 增加节目的收视率, 多是介绍一些娱乐明星的八卦新闻, 很少介绍关于社会问题的新闻, 娱乐信息的不断传播与介绍, 会逐渐的使得新闻编辑的自身价值观判断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新媒体背境下, 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转变自身的专业技能技术, 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在新媒体环境下工作, 进而赶上新时代的脚步。

1.2 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较之以前有所不同

在新媒体这个大背景下, 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的速度也是极快的, 使得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日趋多元化和多样化。因此, 新闻编辑工作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在五花八门的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进而通过专业团队的加工与处理使之成为有价值的、有时效性的新闻报道。因此, 新闻编辑者应具备较好的新闻洞察力和保持谨慎的态度, 可以及时有效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并经过专业的处理并整理出好的新闻信息。在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 应该具备谨慎的工作态度, 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这就需要新闻编辑者有较强的新闻获取与处理能力。

1.3 新闻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

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多而杂。因此, 新闻编辑者应具备捕捉新闻的能力, 并能在第一时间对新闻信息进行传播。这样新闻编辑者才能在众多的新闻中挖掘到有用的新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新闻编辑者不再是唯一的传播新闻的工作者, 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新闻媒体节目或是平台参加到新闻信息互动的评论之中, 新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多元化, 而且有的资深民众报道新闻的及时性堪比新闻工作者。所以,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的传播不再像以前那样是新闻传播的唯一渠道, 这对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人来说即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机遇。

2 探析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2.1 满足读者对新闻的需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快、渠道多, 新闻读者对新闻的要求也逐渐的提升, 在浏览数量的同时, 更关注的是新闻的质量。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使得新闻编辑者并不是唯一的新闻传播者, 也不能像传统那样具有控制新闻传播的控制权。因而, 为了使自己编辑的新闻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 新闻编辑者就需要编辑更多有价值的新闻, 只有好的新闻, 才能得到更多读者利用新媒体进行更多的转发与传播。此外, 新闻编辑者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及时挖掘重要的新闻信息, 并及时的进行报道, 可以依据当地读者, 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传播, 这样能赢得更多读者的注意力。满足读者对新闻的需要, 是现在每一个新闻编辑者应该关注的, 读者的阅读范围变广, 新闻编辑者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 在挖掘这些的同时, 应该创新更多具有特色的节目或是新闻报道。

2.2 具备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

新闻信息的好与坏, 和新闻编辑的搜索与寻找有关, 新闻编辑者需要具备判断新闻正面价值的能力, 也就是说新闻编辑对新闻的创造与再生产能力。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从事新闻的工作者与非从事的工作者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 因而, 在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 就需对自己的新闻进行再创造与再生产。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 应该秉承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宗旨, 不作假, 不虚报新闻。因而, 具备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缺少的就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或许很多的人能力很高, 但是具备正确价值观的却相对少了些。新闻编辑就应该挖掘正能量的新闻, 进行传播, 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影响,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正能量的行动之中, 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有重要作用的, 同时也达到传播新闻的目的。

2.3 承担新闻引导人的职责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 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 新闻传播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 新闻节目与读者、观众之间的距离更近。同时, 他们通过新媒体的一些载体可以进行交流与讨论。面对强烈的竞争力, 多数的新闻编辑者会从幕后工作专向新闻引导者, 这样新闻编辑者又有一个新的身份就是大众的“新闻引导人”, 新闻编辑者应该把一些好的话题, 人民大众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报道, 这样能把读者和观众引向一个正确的舆论方向, 引导他们看到新闻的价值, 看到正能量行动。这个工作, 对于现在这个社会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源泉是具有正面价值的, 才能在传播过程中, 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新闻的价值。只有每一个从事新闻编辑的人, 具有这样的工作责任心, 相信这个社会看到的不是八卦, 而是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新闻, 这对于今后在新闻界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是有重要作用的, 也能带动更多的读者自觉拒绝一些不良新闻信息的影响。

2.4 新闻编辑的知识结构的多样化

在传统媒体的时代中, 新闻编辑更多的是被看成是“剪刀+ 糨糊”的过程, 新闻的确认、标题的制作、报道的配置与合成成为一种流水线的工作模式。而在新的背景下, 这种机器型的人才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现在需要的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只有具备全面知识结构的人才, 才能更好的适应新闻编辑的工作。新闻编辑的工作和以前已经不尽相同了, 从事新闻编辑的工作人员, 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新闻信息, 再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 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者不仅要具备自身专业技术的能力, 还应具备新闻记者采集新闻的收集能力和务实的求真态度。因为, 在新媒体时代更加重视新闻编辑者媒介素养, 所以要逐渐改善当前新闻信息传播的无序状态, 促进新闻求真务实的发展。这对于新闻编辑工作的要求更高了, 新闻编辑工作中在不断的学习中, 即要及时了解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变化, 有哪些载体是人们所青睐, 有哪些载体已经在被淘汰。这些都是需要了解和学习的知识, 当然还需要了解一些具有科学性的东西。现在的读者需求面广, 简单的知识是无法说清的, 这就需要具备一些关于科学方面的知识。从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新媒体的出现促使人民的生活逐渐进入互动媒体时代的潮流当中, 人们通过新媒体就可以大量的浏览到众多的新闻信息, 并可以广泛的进行交流与讨论。因此, 作为一名资深的新闻编辑工作者, 在今后的工作中, 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 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具有正能量的新闻信息, 积极引导人民大众走向和谐、健康、积极、正确的舆论方向。只有做到这些, 才能真正的顺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潮流, 才能成为一名好的新闻编辑者, 才能促进新闻界的蓬勃发展。

摘要:目前,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新闻编辑的传统工作方法已经不适应潮流的发展。新闻编辑在一些领域的影响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近年来,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 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在工作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 使得新闻编辑工作者的责任感下降。因此, 在新媒体时代, 应强烈要求新闻编辑工作者建立起与新时代新时期相适应的媒介素养, 进而方方面面提升新闻编辑者应有的专业能力水平, 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时代的工作人员。文章从两方面阐述了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 一方面是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工作现状, 另一方面是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时代应该具备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现状分析,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肖娜.谈新媒体时代新闻编剧的媒介素养[J].编辑之友, 2014 (9) :56-59.

[2]王辉.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13) :156.

[3]郑秀莹.谈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17) .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 篇9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媒介素养

在进入到信息时代之后,涌现出了大量的传播媒介,比如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在新媒体时代,媒体领域受到了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的极大影响,新闻传播模式在新媒体的网络化、多媒体和数字化等特征的影响下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在这种变化的影响下,一方面使得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人员面临着极大的机遇,而另一方面现在也极大地削弱了新闻编辑信息控制的意义和能力。面对这种情况,必须更加关注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

1 新闻编辑在新媒体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1.1 新闻编辑自身专业技能和主要价值的转变

新闻媒体由于受发展越来越快的科技产品的影响,现在传统的图片、声音、文字、图像等新闻传播方式已经被多元化听觉、视觉以及立体影像等综合运用的方式所取代,而这种明显的转变已经变成新闻媒体发展的主要方向。新闻编辑的主观价值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以往的新闻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让大众对新闻真实的内容有所了解,而且必须要严格地本着全面、客观、公平的原则对新闻进行报道。新媒体时代大大增加了这一过程实现的难度,新闻编辑自身由于受到各种干扰信息的影响,在判断信息价值观的时候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比如现在许多媒体为了能够将更多的观众吸引过来,使自身具备更多的关注度,往往较少报道关于国计民生、国家的信息,而更多的是进行娱乐报道,这样娱乐新闻报道变得越来越多,最终使得新闻编辑自身价值观判断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新闻工作者为了能够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发展,就必须积极转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方式,否则就有可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1]。

1.2 信息获得和处理方式上出现了较大变化

新媒体时代具有十分庞大的信息量,信息传播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更高、更专业的技能,才能够将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从各种杂乱的信息中挑选出来,然后再合理的处理信息,使其变成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所以,新闻编辑的新闻嗅觉必须要更敏感,在新媒体时代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不能够由于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而出现对新闻信息麻痹大意的思想,更要不断增强自身捕捉新闻的敏感力。

1.3 新闻编辑对新闻传播的控制权被削弱

媒体信息在新媒体时代出现了急速膨胀,因此,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更高的新闻敏感度,新闻工作者最为关键的一项职业素质就是捕捉到最新、最为关键的新闻信息,也就是说必须要做到在各种庞杂的信息中很快地寻找出具有新闻地位、影响、性质、作用、本质的内容。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部分信息都已经不再具备稀缺资源的性质,因此占有信息在新媒体时代也已经不属于新闻专业工作人员的一项特权,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信息,每个人都享有评论以及报道新闻的权利,因此,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的控制权被削弱了。

2 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时代应该具备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的基础主要有3个方面:知识结构、技能和个人定位,其中技能是媒介素养的工具,知识结构是媒介素养的原材料,而个人定位是媒介素养的目标与能量。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媒介素养。

2.1 把握新媒体时代的定位,做好信息产品经理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对自身的定位就是对信息做好把关。动机和目标共同构成了定位,新闻编辑的工作目标决定其必须承担信息处理的任务,也就是对信息的去留进行处理。传统媒体语境中的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新闻媒体传播的信息,新闻传播的信息又是由新闻编辑进行主导和控制的,新闻编辑在处理信息时无需对受众的使用感受进行考虑[2]。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新闻编辑已经失去了信息把关人的定位。新闻编辑面对的信息传播对象是信息产品的检索者和使用者。因此,专业媒体的新闻编辑应该把握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做好信息产品经理,引导舆论,进而影响新闻传播。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本质是一种商品,就必须接受市场规律的制约。新闻编辑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经理一样,要保障自己的信息产品的时效性和质量,就必须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感受,从而重新设计、规划和定义信息产品的功能。新闻编辑还要分析竞争产品的资料和使用者的新需求,分析信息产品的发展趋势等。

此外,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产品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感受应该得到新闻编辑的重点关注,新闻编辑要以此为基础设计信息产品的呈现方式和平台,并收集使用者的反馈来对信息产品的质量进行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强调新闻的专业主义精神,避免为了迎合受众而导致的过于经济化和市场化的现象。

2.2 提升自身技能,做好公共论坛主持人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还要做好公共论坛的主持人。新闻编辑在传统媒体的语境下,主要是作为幕后工作者,也就是负责提炼和加工新闻。然而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还要培养自己新的技能[3]。

首先,新闻编辑应该具备新闻整合能力。在大数据时代,人们非常依赖专业新闻媒体来对信息进行诠释和整合,也就是将零散的或看似无意义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满足受众的需求。新闻编辑要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有关的新闻资料和素材,运用专业的编辑手法形成围绕单个新闻事件和话题的多篇报道,对原有的内容价值进行提升。

其次,新闻编辑要具备网络沟通能力。新闻编辑要具备网络沟通能力,新闻编辑要能够与受众进行沟通。除了传统的新闻采访之外,新闻编辑还要能够在互联网上与受众进行沟通,例如创建网络社区来获取新闻素材、利用社交网络发起讨论、网络采访等等。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起话题讨论能力,新闻编辑要能够对话题的内容和进度进行掌控[4]。

最后,新闻编辑要能够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才能对专业媒体的新闻传播效果进行优化。新闻编辑可以通过呼吁公共教育的手段来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2.3 从知识复合型到行知并重型的转变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要能够适应工作方式的转变,实现从知识复合型到行知并重型的转变。新闻编辑不仅要具备复合型知识,也要具备相应的行动力。这是由于新媒体时代容易出现报道失实的现象,一些新闻编辑为了迎合受众的需要,丧失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然而新闻编辑必须承担起推动社会发展和保护公众知晓权的责任,这就需要强调新闻编辑的新闻职业道德[5]。

为了使自己的新闻报道更有深度,新闻编辑应该在真实的世界中进行广泛的体验,能够深度解析新闻。新闻编辑的知识面越广,其感知信息时就会更加全面。因此,新闻编辑要储备各类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

3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该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将自己打造成信息产品经理和公众论坛主持人,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发起和引导舆论,积极倾听使用者的需求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新闻编辑也要强调新闻职业道德,不能偏离自己的职业方向,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青.新媒体时代报社编辑增强读者意识的相关问题思考[J].科技传播,2015,(4).

[2]田野.受众需求视角下新闻出版编辑的创新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5,(4).

[3]刘莉.新时期报纸编辑如何提高自身素质[J].新闻采编,2014,(6).

[4]乔勇.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如何转型[J].新闻研究导刊,2015,(9).

新媒介人素养 篇10

关键词:传媒新常态;媒介素养教育;教育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5/16-0156-03

传媒新常态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的紧迫性分析

2014年5月,习近平在考察河南省时,第一次提到了“新常态”。新常态之“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不可逆的发展状态。

随后,传播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与研究了传播新常态的特征,笔者将其特征总结如下:①传统媒体式“微、新媒体”的崛起带来了传播活动构成要素的变化,即传播主体的草根化、传播客体及内容的碎片化、传播形式的图像化、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传媒边界的模糊化,以及传播过程的互动性等。②传媒经营的新常态。传媒发展由过度追求规模、数量,转向追求质量效益。③传播理念的新常态。互联网思维成为传播活动的重要理念。④传媒管理的新常态。网络强国战略使网络舆论进入新常态,网络舆论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和舆论引导的焦点。

传媒发展新常态格局使人的传媒化生存特征逐渐明显,人们与传媒的关系日渐紧密。因此,人们必须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这样则需要准确地评估每个人受到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进而衡量媒介素养教育的成败,指引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向。下面,笔者将分别从评估对象、评估主体、评估指标、评估过程四方面展开分析。

拓展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对象,以提升评估效果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培养优质公民的教育,其效果评估对象包括所有社会公民。传媒新常态环境下,不同人群利用传媒的方式不同,需要具备的媒介素养也不同(如下表)。

第一,普通人群有参与媒介信息传播活动的需求和机会。针对这类人群,媒介素养教育多从保护立场出发,试图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保护青少年、少数民族、老年人群、妇女等社会弱势群体,使其免于负面信息的侵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媒介信息传播的利用方法。笔者认为普通人群是比较基础的媒介素养教育对象,他们需要具备基础的媒介信息传播和接受的能力。而在传媒新常态环境下,传媒活动无处不在,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的对象需要不断拓展。

第二,传媒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能力。传媒新常态环境下,人人都是传播者,而传媒从业人员既要具备专业优势,又要有专业的媒介信息生产素养。因此,传媒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评估指标应区别于普通人群的评估指标。

第三,媒介管理者要具备媒介组织的管理能力。媒介管理者的素养需要具备四个维度,即传媒事业的价值观,一流的执行力,处事手段与方法,推动媒介发展的创造力。

第四,政府官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媒介信息传播能力及利用媒介进行危机公关的能力。媒介素养高的官员能够理顺传媒舆论,梳理政府形象,疏通所辖人群的生活琐事,并为突发危机事件的处理奠定舆论基础。

丰富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主体,以提升评估效果

媒介素养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媒介素养教育有三种实施模式:一是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有规范的、连续性的评估制度);二是大学通识教育(没有专门的考评);三是传媒实务界的在职教育(由业界管理机构或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并实施考评)。广义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是由大众传媒通过传播行为向人们间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另外,家庭及其他社会成员对媒介的功能与使用技巧等展开的介绍,也归为广义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围。

上述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适应传媒新常态的社会需求,而适应情况如何,主要由传媒从业人员、媒介管理者、新闻传播学者、政府官员等做主要判断,这是因为:第一,传媒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丰富,能够全面地判断、评价对象的素养具备情况。第二,媒介管理者对其他媒介管理者的潜质具有评判能力,对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检验也具备丰富的经验。第三,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能够理性、客观、系统地从理论角度评价社会人群的媒介素养教育效果。第四,媒体素养较高的政府官员能够较为准确地衡量其他政府官员与媒介打交道的能力。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效果的评估主体构成应包括上述四类工作者。

当然,针对不同的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对象,评估主体的构成比例可以调整,以保障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调整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指标,以提升评估效果

随着媒介类型与评估对象的变化,媒介素养评估的指标设置也要随之调整,从而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1.评估指标体系设置需要细化,并提高可操作性

部分研究者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还有研究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包括:①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掌握媒介的使用方法;②学习如何判断信息的意义和价值;③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④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上述媒介素养评估的内容属于整体规划,在实施具体的评估时,指标仍需要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2.不同的评估对象设计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

如前文所述,媒介素养教育对象包括普通人群、传媒从业人员、媒介管理者、其他政府官员等。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评估体系,从而准确评估其媒介素养情况。

针对不同人群,媒介素养教育设定的教育目标不同,其教育效果评估自然需要不同的评估指标。例如,新闻工作者追求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尽力履行职业使命,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只有细化微观的指标设计才能准确评估。

规范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过程,以提升评估效果

部分研究者指出,媒介素养实证研究缺乏严格的科学范式,调查报告大多流于现状描述,对现状的解释则少有涉及。研究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者认为,目前,评估过程逐渐从以解释性研究及现状调查为主的感性跟风阶段向以开放研究和评价研究为主的理性探究阶段过渡。同时,研究方法也逐渐从定性研究及主观分析向定量研究转移,走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混合式研究。

1.媒介素养评估方法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媒介素养评估过程需要系统的量化指标,并客观公正地评估不同群体使用媒介的素养特征。评估主体要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定性、定量的解读和评价。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单纯依靠感性认知描述特定人群的媒介素养状况是不可信的,而过度地相信统计数据,缺乏对调查数据的合理解读同样不利于媒介素养调查与评估。

2.问卷发放方式影响实际评估效果

在评估过程中,如果通过问卷星发放的问卷不符合随机抽样要求,所选的样本也不具有典型性,那么调查所得的数据也就不具有代表性,会严重影响评估效果。

3.指标设置存在偏差

评估时,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存在交替的现象,草根群体经常参与新媒体信息传播活动,其媒介素养不仅包括信息的接收与解读能力,同样包括信息传播能力。因此,评估者不仅要关注评估对象接触媒介信息的广度及利用媒介信息的深度,还要考察其利用媒介信息改善自身生活、工作或学习的情况。

结语

传媒新常态环境下,信息传播活动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影响很深。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的意义尤其重要。我们必须从评估对象、评估主体、评估指标、评估过程等几个方面协调发展提高评估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评估效率,并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依据,从而最终改善媒介素养教育效果,推动普通公民、传媒从业人员、媒介管理者以及其他政府官员对于传媒的利用。

参考文献:

[1]王敬文.习近平“新常态”表述中的“新”和“常”[Z/OL].中国经济网,[2014-08-10].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8-10/6477530.shtml

[2]李苓.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评估体系[J].社会科学研究,2005(4).

[3]胡智锋,刘俊.传媒领导者媒介素养提升论要[J].新闻记者,2013(11).

[4]李苓.论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评估体系[J].社会科学研究,2005(4).

[5]Elizabeth Thoman.Skills&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 [A].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 Media Literacy Resource Guide [C].Toronto:Media Literacy Resource Guide,1989.7-9.

[6]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

[7]谢金文.传媒人的媒介素养浅谈[J].新闻记者,2014(11).

[8]曹小杰,孔林久.媒介素养“因子分析”模型的提出及验证——基于北京高校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EB/OL].人民网,[2009-05-07].http://www.southcn.com/nfdaily/media/content/2009-05/07/content_5129986_4.htm

[9]吴鹏泽,杜世友.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2).

作者简介:王亿本(1977—),男,安徽省霍邱人,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非言语传播学,媒介经营与管理。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 篇11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高度普及,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而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也给新闻编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般向大众涌来。新闻传播媒介由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转变为手机、电脑等新型媒介。受众接收信息和了解新闻方式的变化,也导致新闻编辑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信息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者必须对传统新闻编辑方式进行改良和革新,否则势必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二、新媒体时代给新闻编辑行业带来的挑战

(一)新闻传播控制权的移位

“取得控制权,是媒介素养的全部内容”。[1]所谓新闻传播控制权,即在传统模式下,新闻传播方式单一,基本只依靠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局限性较强。新闻传播的内容更是由新闻编辑者直接进行筛选后决定是否发布,新闻编辑者在这一过程中直接控制着新闻的内容和新闻的传播。但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接收和了解信息的渠道变得更为多样化,所接收到的内容也不断扩张,新闻编辑者不能再绝对掌控新闻了,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任意选择和了解新闻信息。并且由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给了普罗大众更多的话语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转发等形式对新闻进行传播,即传播渠道也不再由新闻编辑者直接掌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剥夺和转移了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对新闻传播内容和新闻传播渠道的控制权,这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工作方式上更加注重互动性

由于传统新闻传播媒介的局限性,受众并不能直接与新闻编辑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新闻编辑者只负责收集、编辑和发布新闻,并不能及时从受众那里得到反馈。但是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发布之后受众不仅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闻信息,并且能够及时将相关意见和想法通过评论、私信等形式反馈给新闻工作者。同时,由于网络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受众与受众之间也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新闻编辑者专业性和主观价值被动摇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使新闻行业也越来越具有市场性。新闻行业间的激烈竞争,使其不断争抢所谓的“独家报道”。而为了争取第一手独家资料,新闻编辑者在获取信息的方式上,和新闻发布的专业性上都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娱乐新闻工作者为获取明星独家报道常常跟踪偷拍明星隐私,给其带来许多困扰。在新闻报道上,许多新闻编辑者也将新闻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娱乐化,偏离和背弃了新闻传播所具有的正确导向意义。

三、新媒体冲击下,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的媒介素养

(一)良好的网络沟通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改变以往固有的封闭状态,打开视野,通过新媒体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地了解不同受众群体的需要,同时也应该不断加强与大众进行网络沟通的能力,通过不断地沟通来了解大众的需求。由于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因此其对于接收到的新闻有了更为高标准的要求。这就需要新闻编辑者不断提高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对新闻的编辑能力,以此来提高新闻的质量,单靠一时的噱头来博观众的眼球势必会被新的时代浪潮所淘汰。

(二)对于新闻信息的筛选、甄别和判断能力

新媒体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新闻信息,在这些复杂而庞大的新闻信息群里,如何辨别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如何筛选出最有价值成为“新闻”的信息显得至关重要。[2]因此,新闻编辑者也需要提高信息筛选、甄别和判断的能力,快速有效地筛选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并在保证真实性的情况下迅速发布信息。在筛选信息时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单纯紧盯报刊销量或网络关注度,要善于发现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题材,达到新闻传播的根本目的。

(三)社会职责

新闻编辑者要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肩负的社会职责。由于新闻传播的广泛性和社会影响力,新闻编辑者在编辑新闻时所默认的观念将会对社会群众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意义。[3]新闻编辑者要注意到这一点,在编辑新闻时多注意引导社会正能量,培养社会群众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金钱观。例如,近年来我国盛行整容之风,其中不乏新闻报道的影响,给部分年轻人在潜意识里植入了整容是一条人生捷径的价值观,没有积极引导社会大众树立努力奋斗的正确的价值观。

四、结语

每一次时代的变革都少不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新媒体时代对于新闻编辑行业的影响便是如此。新闻工作者应当顶住时代的压力,在勇于面对挑战的同时,不断革新新闻编辑理念和新闻编辑方式,培养和提高与大众进行网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筛选、甄别和判断新闻信息的能力,并时刻谨记自己的社会职责,履行引导积极正面的社会舆论的义务,我们的新闻编辑行业也必将乘着新媒体时代的东风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詹姆斯·波特(美).媒介素养[M].李德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6.

[2]王辉.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J].西部广播电视,2015(13):156.

上一篇:字母教学的探索下一篇:交通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