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

2024-09-01

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精选12篇)

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 篇1

作为一种新媒介, 网络及其发展超越了作为工具的媒介本身。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网络已经成为我国最为活跃、最值得关注的一块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党中央, 国务院高度重视网络及各种媒介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要求, “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高度重视媒体及媒体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 扎实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课题、新途径、新视角, 被众多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新媒介环境的必然应对。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选择、理解、利用、评价、创造和批判媒介信息, 使大学生从媒介中获得真正的益处, 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本文首先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发现媒介素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课题、新途径、新视野;其次, 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经历批判、接受、理解、参与等模式变迁, 有文化保护、思想教育、公民教育的内涵, 其核心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这与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培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 具有独立理性判断能力和反思能力的社会新人, 具有共同的内涵;最后,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关联思想政治教育与媒介素养, 探讨二者在教育中的共同价值, 并进行现实路径的分析。

一、表现:媒介素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课题、新途径、新视野

媒介之于思想政治教育, 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新媒介环境下, “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1], 思想政治教育对媒介的关注已经成为必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而然受到传媒的影响。而且, 由于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使得这种影响更加直接和深刻。”[2]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课题、新途径、新视野。

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 媒介素养教育首先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 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 已经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资源。媒介在服务于高校思想建设实践的同时, 因其自身的属性难免会给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何在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教育资源的同时, 有效地规范和引导传媒影响力的发挥, 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新课题。[3]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教育, 容易受到传媒影响, 这给大学生的情感、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等带来负面影响。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是一项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的创新工程, 既需要理论上的勇气, 更需要在实践中扎扎实实地进行探索, 不断总结经验。

其次, 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转型期的中国尤其要把媒介素养教育当成一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通过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使大学生了解媒介再现现实、重构现实的功能, 认清媒介对社会的双重影响, 判断媒介信息的多种意义, 与媒介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 让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媒体实践、课题调研等参与报纸编辑与广播电视节目、广告、网页的制作等, 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4]

再者, 把媒介素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视角。应让媒介素养教育走进高校课堂, 通过利用现有高校的资源和大众传媒的支持、参与, 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机制。[5]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结合点上挖掘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意义及具体做法。内容主要包括媒介知识教育、媒介价值教育、媒介能力教育和媒介伦理教育等。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协调和配合。需要在尊重大众传媒日益发展的实际的基础上, 站高一步, 看远一步, 想深一步, 变简单抵制为因势利导, 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传媒素养的角度切入, 通过各种行之有效、持之以恒的措施, 提高大学生对大众传媒本质的认识, 增强他们对大众传媒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筛选能力。就像预防感冒一样, 通过提高自身内在的免疫力来加以防范, 常常可以收到更有效、更持久、更稳定的效果。[6]对于已经注意到媒介影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讲, 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是一个很好的视角。

二、基础: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内涵

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经历批判、接受、理解、参与等模式变迁, 有文化保护、思想教育、公民教育的内涵, 其核心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这与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培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 具有独立理性判断能力和反思能力的社会新人, 具有共同的内涵。

媒介素养 (media literacy) 中的“literacy”的英文本义为“识字、有文化和阅读写作的能力。媒介素养如具备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一样, 属于个人基本素质的范畴, 是一种对认知、认识和批判能力的启蒙。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媒介素养教育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以及拉丁美洲、亚洲部分地区渐兴渐进。在欧洲一般称为Media Education (媒介教育) , 美国和加拿大则多称为Media Literacy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研究的范式在全球历经了四次转移变化, 分别是1930年代的保护主义立场、1960年代强调提升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力、1980年代重点对媒介文本的批判性解读、1990年代以来的参与式社区行动。[7]所谓媒介素养教育, 简单地说, 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 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教育, 通

———媒介素养与新闻教育

过这种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 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发展。[8]。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 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在他们的著作中从未使用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它是由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首次提出来的。在这部著作中, 毛泽东说:“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 最近一个时期, 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 出现了一些偏向……思想政治工作, 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 青年团应该管, 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 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尽管毛泽东在这里明确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 但是他却未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 人们只能根据毛泽东这部著作和其它著作的总体思想去把握它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这个概念在古代和国外不曾使用, 但思想政治教育所包括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都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普遍的社会现象, 这项实践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9]因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 有目的地对大学生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 以期转变大学生的思想, 进而指导大学生的社会行为。

媒介历来是意识型态工业的产制者, 是对现实的再现, 具有政治的、商业的、文化的特点, 已成为影响年轻一代建立价值观及世界观的重要因素。媒介素养教育中同样必然考虑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组织提出的媒介素养八大核心理念中, 其中就有:媒体内容含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媒介具有社会和政治意义[10]。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定的信息传播工作, 是以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核心内容的价值观念的传播, 其表达形式、运用手段与大众媒介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 达到转变大学生的思想, 进而指导大学生的社会行为的目的, 那么从这一意义上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一个思想传播过程, 是一个以意识形态的观点为内容, 以大学生为对象的传播过程。可见, 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绝不能忽视媒介素养这一关键因素。因此, 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抓住其中规律性的东西,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考量思想政治教育所承担的时代任务。

三、路径: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分析

对我国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观教育作用, 不仅仅要借鉴西方意识形态学、符号学、社会学等对媒介素养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进行本土化研究, 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下进行价值追求与实践探索。国内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已经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如上海交通大学从应对传媒负面影响的角度, 自2004年在开设“传媒素养”课程;中国传媒大学从批判分析大众媒介影响的角度, 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并与北京市委组织部联合成立“媒介素养培训基地”;南京师范大学从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视觉文化的角度, 在全校开设“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 并于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复旦大学从培养公民素养的角度开设“媒介素养”课程, 组织开展一系列研究活动以推动媒介素养的发展。

中国媒介素养的提出与当初西方学者创建这两个词的媒介与信息环境是不同的。我们是否要走西方一样的道路?这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客观的。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有交织的, 研究视角、涉及的内容、侧重点有所差异但彼此融合的趋势是明显的。在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和发展媒介素养教育, 照搬西方的东西显然是行不通的, 两者如何结合, 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 需要不断摸索建立自己的理论与模式。这种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是互相取代, 或强行移植的而是互补的, 需要长期的各学科学者的共同努力相互借鉴, 明晰各自的目标研究范式取长补短, 而不是盲目的圄于自己学科范围之内“繁荣”发展。

众多学者从不同方面进了融合的探讨。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关于媒介方面的素养教育提供方向性引领;关于媒介方面的素养教育要努力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借鉴关于媒介方面的素养教育的先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11]以体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博雅理念为指导,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促进学习者终身发展。[12]在一至三年内所有的大学都应该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讲座, 使学生对媒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能较好地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再经过一至三年的努力逐步开设选修课和必修课, 其中可包括大学生与媒介、媒介与社会、媒介心理学、媒介与求职、媒介与教育、媒介与科学、媒介与外交、媒介与公关艺术等课程。再经过一至三年的努力, 逐步使媒介素养教育取得与“两课”同样的地位, 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阅听人。[13]政府在制定各项青年政策时, 也应充分鼓励和激发青年的传媒自律意识。其中, 最主要的是要不断通过自律引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 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选择能力。[14]

可以发现, 对媒介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较为普遍的是带有“媒介工具论”的影子。“媒介工具论”以“媒介是把双刃剑”作为立论依据, 认为媒介是纯粹的手段, 其价值不取决于自身, 而取决于媒介的使用者 (使用目的、使用方式等) 。这种观点看似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人的主动权, 实质上它把媒介看成本来就“那样”存在的现成工具, 忽视了媒介发生的过程:任何媒介都是人创造的。媒介技术作为人造物, 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 媒介技术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外化。因此, 媒介技术不是完全中性的, 而是负荷价值的。在媒介素养本土化进程中, 无论是宏观地对待媒介与教育的问题上, 还是具体地对待媒介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上, 都要超越媒介工具论, 即要超越将媒介或媒介素养仅仅作为一个教育的途径或工具的理解。在主客体实践关系中认识媒介与教育的相互作用, 在理解媒介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上, 动态地看待媒介变迁、教育价值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摘要:媒介之于思想政治教育, 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新媒介环境下, 思想政治教育对媒介的关注已经成为必然, 而对媒介本身进行的教育即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课题、新途径、新视野。西方媒介素养教育核心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这与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培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 具有独立理性判断能力和反思能力的社会新人, 具有共同的内涵。对我国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观教育作用, 不仅仅要借鉴西方意识形态学、符号学、社会学等对媒介素养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进行本土化研究, 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下进行价值追求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马克思主义

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 篇2

网络作为一种新生媒体,以其丰富的信息量和及时便捷、平等交互的沟通方式,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此同时,网络社会在伦理与道德上存在的先天不足以及青少年自身的是非判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较差等主观因素,导致部分青少年在强大的网络媒介面前易受伤害,因此,了解和掌握网络媒介素养知识,提高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水平是培养他们科学运用网络媒介的有效途径。

一、媒介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

简单的讲,媒介素养即受众获取、分析、衡量和传播讯息的能力。受众的千差万别必然意味着这些能力的千差万别,即使受众每天沉浸在不同的媒介之中也很难说他们每天就获取了很多的信息,尤其对自身有益的信息,更难说他们具有分析与传播讯息的能力。

在传播学研究中,接触和使用媒介是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进行研究的,即知晓权和使用权。但这种认识只是成为了权力机构和媒体机构单方面认识和执行的依据,并没有广泛的被受众认知。虽然受众越来越被认为是积极的,但未必是具有绝对控制力的,大多数时候,媒体拥有相当程度的绝对的控制权,如“沉默螺旋”效应和“议程设置”效果,受众仍显被动。我们总是一不小心的就认可了“纸馅包子”,购买了我们或许用不到的名牌产品。这样,让受众实现自己的权利变被动为主动,对于促进媒介发展将具有积极的作用,而提高受众的积极性也属于媒介素养的一部分。

大众传播学者阿特-西尔弗布拉特最早系统性的将媒介素养置于以受众和文化为中心的理论中,将它视作可以而且必须提高的技能,同时,他给出了媒介素养的5要素或者说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意识到媒介对个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形成分析及讨论媒介讯息的策略:意识到媒介内容是对我们当今文化以及我们自身提供洞识的文本;培养对媒介内容更深程度的享受、理解和欣赏。而大众传播学者波特认为,媒介素养是一个连续统一体而不是一个范畴。媒介素养需要得到发展,当我们在智力、情感和道德方面更加成熟,我们就能更多的理解媒介中的讯息,成熟会提升我们的潜能,但我们必须积极地发展我们的技能和知识结构以开发那些潜能。他还认为,媒介素养应该是多维度的,媒介素养的目的是让我们对解读拥有更多的控制权。

总之,我们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应该基于媒介然后是素养的提升。我们要调动受众的积极性,在认识媒介素养之后能够提升媒介素养。任何国家媒介的发展都是媒介、政府和受众博弈的结果,这样看来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利于受众个人的事,而且有助于媒介自身的发展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

二、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教育

自从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以来,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深。同任何的新生事物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其积极的影响,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的效应,引起了大家对其影响的各种争论,尤其是这些负面的效应。因为这些网民的大多数——青少年的思想和思维正处在转换的时期,对信息的接受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之年轻人的社会阅历较少,心智不够成熟,对信息的真假优劣也缺少一定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因此,我们基于网络的正负影响以青少年作为主要的受众来分析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研究的内涵。这些内涵包括了以下方面:认识网络的传播的文本特征,正确的获取网络讯息

我们知道网络传播作为第四媒体不同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网络不仅仅是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综合体,也是多媒体传播的复合体。即网络传播的文本特征是多媒体传播,以超链接的形式集文字、影像、音频、视频于一体。这就要求网民以不同的技巧来获取网络中的信息。虽然现在青少年网络技术越来越高,但分析网络信息的能力却比较低,如何在认识网络文本的特征的基础上正确的获取网络信息,需要青少年正确的识别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对于网络视频青少年要根据其内容有不同的区分,现在网络视频有原创、有改变、有原著,在这些视频中,有着怎样的不同价值的体现。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的多媒体的表达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网络技能。展现自己的网络技巧,体现自己对于权威平等的对视,但不能为了为自己扬名而不择手段。

青少年要认识网络丰富的文本表达方式下可能隐藏的隐患,这是网络媒介素养中的一部分,只有知道存在才可以进行创新,家长、老师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教育的引导也应本着素养的提升和网络技术提升的方向。而不是简单的制止青少年离网离视,远离游戏,网络在日后的发展中必定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不是远离,而是正确的使用。认识网络的运作机制,辨析网络信息传播

大众传播日益市场化,大众文化日益的商品化,这是当今的媒介产业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网络传播与运作也不例外,其实网络本身就是在具有商业性才繁荣发展起来的,那就是商业性站的崛起发展和成熟。这种媒介产业的发展的基本的趋势,商品化的转向导致了其整个的生产以满足人们的欲望的象征性的消费为指针的,网络的运作也是如此。

而当媒介的运作以追求经济的利益为主时,社会责任往往不可避免地被放在了第二位。但是人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适应了这种传播方式。面对网络传播的不负责任,青少年应如何的应对呢?在这方面,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家长、老师和青少年自身的共同的努力,首先青少年要认识到自己对问题认识的局限性,积极地和家长老师进行沟通,寻求老师父母的引导,健康的成长。其次,青少年应该多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运作机制,了解信息的来源并进行富有理性的辨析。再者,青少年要学会自控,对明知有害的信息进行自觉的抵制,因此青少年在上网之前要有明确的上网计划,如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老师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以实际的例子,生动的语言讲述上网的利与弊,而不是一刀切的阻止干预,否则可能会引起相反的效果。从网络的接触和消费机制看网络媒介素养及其教育

在传播学中,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研究媒介的一种极好的方法。对于网络的应用,有一部分青少年的使用不是十分的理性的,用于业余娱乐的时间明显的多于用于学习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沉迷于网络的原因,他们能够找到抒发自我的空间,可以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

受众可以自由的在菜单中选用自己想使用的东西满足自己的意图。和传统的大众媒介不同,网络这类的新媒介具有选择性,允许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做。网络还具有异步性,即在时间上可以错开,例如你可以在任何的时间手法自己的邮件,也可以在任何的时间寻找自己想要的讯息,在各自方便的时间里达成交互。这些使用与满足的特点,使青少年在网络中能够实现自己的角色转换,在网络中他们可以突破自己的年龄限制和地域的限制来实现自己不同的需求。在网络上青少年可以实现自己的社会化,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这是网络的积极的作用。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大课堂,青少年在其中可以修复自己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但是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我们需要告知青少年的是他们的这种自以为的十足控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想要看到的新闻,但前提是网上有这些新闻的存在,这如同我们调台转换电视频道一样,我们只有控制遥控器的权利,却无法改变电视节同的内容。使用网络时,这样的的控制也是间接的,青少年不应该轻易的迷失在这种彼岸里面的自由之中,而过度的放纵自己。自由永远都是相对的。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高等院校相关的专家学者的配合,这就是以这些专家学者为中心在大中小学举行定期的讲座,能够让这些青少年认识网络媒介使用繁荣背面隐藏的本质。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与教育应该是多方面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教育

随着媒介技术发展的是媒介的传播方式,从文字到图像再到多媒体的传播,传播方式越来越考验着我们眼球的接受能力。有学者说现在的媒介产业是注意力经济,有学者说现在的媒介产业是影响力经济,无论如何,媒介产业都具有了经济的特点,其实这也与媒介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更多的媒介并存必然意味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下,青少年要特别的注意由此引发的竞争的不良后果,即媒介对社会道德底线的碰触。青少年要识别网络的这些积极的作用,在参与广泛的讨论中认识社会,提升自我。这也是在我们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应该强调的一点,那就是告知青少年他们在网上不仅仅可以聊天,玩游戏,还可以做积极有意义的事。有时候青少年的不为,可能是因为不知道不理解,而不是不愿意不想做。

总之,青少年完全可以全面而正确的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在网络中提升自己的素养与知识、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在网络的利与弊的较量中,能够主动的趋利避害,使网络成为自己的生活学习的好助手。

三、总结

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 篇3

关键词:大众传媒 ;影视媒介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214—02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影视媒介素养”的普及传播正在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和新亮点。“影视媒介素养”具有特殊含义和特征,“影视媒介素养”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独特优势,探讨影视媒介素养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意识的互动关系也具有着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艺术审美教育等多重价值与意义。

一、 实际意义

影视媒介是一种现代视听传播手段,寄寓了一种浓厚的时代氛围,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手段,它是我们所处的社会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文化现象的表现,“有线电视、卫星和更为全球性的广播的使用、多样化的杂志市场的迅速崛起、电波的商业化和录像设备在一些家庭的增多等,均已改变了文化生产的轴心。”[1] 影视媒介作为现代大众传媒,有其独特的内涵、特点、功能。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群体,他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希望所在。影视媒介素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大学生面对鱼龙混杂的影视传播现象和影视艺术作品,是否能够秉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以此来感悟以及欣赏影视媒介文化,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心的所在。

影视媒介素养的丰富性和普及性,越来越深刻地影响掌握先进知识和文化的当代青年大学生,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因此,有必要从影视媒介素养特点的角度入手,深入探讨影视媒介素养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尝试提出如何利用影视媒介素养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利用影视媒介素养的普及与提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信息时代发展形势的需要。它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域,也提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和新发展契机。利用影视媒介素养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开拓的新课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与方法创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 理论意义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当今世界,是一个媒介充斥的社会,人们在由媒介组成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对媒介充满了依赖,也深陷其困厄。对世界观尚未成熟的青年大学生来讲,影视媒介的影响尤其巨大。此项研究实际上也是把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指导教师与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影视大众传播的资源,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并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需求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道路。

(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同时指出:“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为此,探讨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影视媒介素养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意识之间的关系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一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的有益尝试。

三、 主要内容

在分析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的过程中,须强调正确认识影视媒介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影视媒介素养自身的优势,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如何利用影视媒介素养教育去克服现代电子传媒给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探索当代中国影视媒介素养建设对于高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重点难点

影视媒介素养既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又是一种宏观的文化环境,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全面而又持久,“影视艺术以其最丰富的社会画卷成为人们最有效地提高个人精神文明素质的教育途径,从内心思想深处的道德心灵建设,到行为举止、外部包装、都较其他艺术种类有着鲜明而立竿见影的教育效应,在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对精神文明建设有显著作用。”[2] 因此,探讨的重点是在影视媒介高度普及的时代语境中,影视媒介素养的生产与传播如何深刻影响着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于主体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

由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普遍具有思维活跃,观念开放,崇尚个性,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成长特点,因此,当代影视媒介素养的丰富性与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这种作为个体的大学生对人生意义及自我存在的行为目标的认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以影视媒介素养为契机观照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与变革也是一个难点。

(二)主要观点

1.影视媒介对大学生影响的积极面:(1)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塑造。(2)大学生自我个性意识的引导。(3)大学生主体人格发育的培养。

2.影视媒介对大学生影响的消极面:(1)大学生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的误导。(2)大学生成功观念的异化。(3)大学生集体观念的弱化。(4)大学生消费观的极端拜金主义。(5)大学生职业观的过度实用化。

四、 创新之处

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影视媒介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的具体措施:

1.政府:宏观管理,强化职能。(1)影视媒介的政府管理。(2)影视媒介素养的舆论导向。(3)影视媒介的公共责任。(4)影视媒介的依法运作。

2.文化:弘扬传统,呵护心理。(1)影视媒介的影像文化志。(2)影视媒介文化传播的以人为本。

3.媒介:完善渠道,优化教育。(1)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渠道。(2)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影视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

4.校园:环境建设,创新氛围。(1)校园文化建设与影视媒介的有效沟通。(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影视素养意识的培育。

五、 思路和方法

1.探讨普通高校影视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须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影视媒介素养教育相结合为基本思路,通过影视媒介素养传播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实现由单向性向多向性拓展,由单一层次向多层次、多侧面拓展的创新思政工作思路,从而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特色、求突破、上水平。

2.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度“意识形态化”和“简单化”的不足,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心理特点,我们应当从大学生接触影视媒介文化的渠道、方式、习惯等方面入手,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内容,体现时代性和有效性。

3.特别重视体现主导文化价值的“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特殊教育意义,扩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视野,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由单一灌输转变为双向交流。把优秀影视媒介作品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隐性化”的载体。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进一步多元化。

六、个案实践:DV影像创作

近年来,笔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对于高校学生钟情于DV(数字录像设备)影像创作的兴趣与热情进行了关注,并积极鼓励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DV创作活动。在DV创作实践活动中,基于影视媒介创作特点与规律,有效培养了大学生五个方面的意识与能力:

1.影视创作的原创意识。DV创作使学生逐渐意识到在影像制作的策划、编导阶段,所谓“创意为王”的真正含义。从一开始的选题立意,到最终作品的完成,原创精神都显得特别可贵,DV创作使大学生学会对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的尊重。

2.影视制作的专业意识。虽然大学生DV创作没有高额资金投入,技术力量也相当有限,但是这种白手起家的原创之举丝毫没有影响到学生对作品的专业水准的孜孜追求。演员可以为一句台词或一个眼神、动作而苦苦琢磨;副导演为一场布景的设置而仔细端详,为一个分镜头而反复推敲;摄影师则为了一个机位的变化而与各部门反复沟通,以达到最理想的镜头效果;甚至场记也为了一条镜头时间长度的不准确而充满自责。

3.影视管理的规范意识。在DV拍摄制作过程中,学生们深深体会到影视媒介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样需要高效率、规范化的管理工作来确保这一过程能够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而一个小型剧组的人、财、物的合理配置、调度和运用则充满了他们意想不到的学问。

4.影视实践的集体意识。DV的拍片實践给予这些年轻大学生最宝贵的人生财富就是集体主义精神。DV创作使学生更加意识到影视制作决非一人所能为,它一定是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在这个集体中,学生的沟通、协调、管理能力都获得了很大提高,这些也是在书本上很难学得到的。

5.影视传播的文化意识。借助DV创作的镜头,学生们的文化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延伸,从江西红土地上的“根”所寄寓的红色革命传统、古城南昌的世俗喧闹与现代南昌的都会动感、滕王阁雄踞大江边的非凡气势、八大山人寂静无声的深邃辽远,“秀丽甲天下”的美庐丽景、千年不息的瓷都景德镇窑火等……这些DV画面都是江西地域文化的集中代表,更是一张张江西“红色文化”与“绿色文化”的品牌,民俗风物、历史传说、地方掌故,这些以往在学生工作中被忽略的丰富文化资源实际上已经成为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补充和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09.

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 篇4

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数字电视、网络、3G手机等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国内的多数学者把目光聚焦在了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探究上, 却忽视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媒介化生存时代”的“人-媒”之间的依存关系决定媒介素养是能适应现代社会的优秀个体的基本素质之一;此外,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交往特点决定媒介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出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目的以维护教育“话语主导权”地位的需求决定了对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应本着尊重媒介教育规律及受教育者接受规律的双重原则, 从知识普及-意识塑造-实践培养三个层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重视媒介基本知识普及, 揭下新媒介的“神秘面纱”。媒介素养教育的起点应当从对媒介基本知识的认知开始, 要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技术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进行初步认知。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指出, 只有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 才有可能实现对媒介的真正驾驭, 从而对媒介的本质是什么、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以及媒介信息的价值有更明晰的认识。

强化媒介功能意识认知, 努力实现“人媒共舞”的盛况。对媒介功能意识的深入理解, 是思政工作者自主自为地实现与新媒体技术良性互动的前提条件。具体从三方面实现:一是激发信息传递意识, 培养其对媒介传播信息识别的敏感度, 通过捕捉、分析、判断并接受信息, 获得信息需求意识、信息实效意识、信息超前意识和信息创新意识 (2) 。二是培养交流沟通意识, 思政工作者应充分掌握媒介的交流沟通功能, 开展与学生的交流。三是塑造教育影响意识。在建立信息传递意识和交流沟通意识后, 要利用新媒介不受时空限制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 给与学生如影随形的关心和教育。

着力媒介应用能力培养, 重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权”。开展媒介应用能力教育的意义在于最大化其拓展教育途径、优化教育功能的实效。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应积极鼓励其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从而以更直观、更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受教育需求;而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帮助其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在实践中探索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拓展思政工作空间、创新教育载体的方式, 恢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地位。

三、确立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途径

新媒体时代, 高校思政工作者工作性质与培养定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是探索出一套能促进理论应用与实践经验提升相转化的有效教育路径:

第一, 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媒介素养意识, 打造现代化、专业化的精英队伍。思政工作者只有从观念上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对自身发展和工作实效的重要性, 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氛围, 获得自我提升的动力, 成为主动、成熟、理性的媒介使用者。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将自身武装成为具有深厚的理论水平、熟练掌握先进技能的现代队伍。

第二, 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打造实践平台, 实现理论指导和实践锻炼的双效辅导。专业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应以理论教育为基础, 实践训练为保障:一是开设有针对性、规范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进行系统授课。二是打造实践平台进行技能锻炼。在实际训练中, 应指导思政工作者学会通过网络平台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第三, 成立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组成的差异化“互学共习”研究小组, 共同提升媒介素养。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 成立不同类别的研究小组, 并灵活选择与之相适的教育模式, 从而有效保证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全面、系统、高效地开展。研究小组成员自发组织专题研讨、技能比实践经验分享等活动, 在交流过程中共享教育资源, 共同提高媒介素养。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旨在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策略和路径, 对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媒介素养教育的大众化与实现途径 篇5

媒介素养教育的大众化问题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问题.它的提出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现实依据和理论意义,既顺应了学习型社会的总体要求,也是转变新闻传播教育观念的一个实际行动.通过探讨媒介素养教育大众化的`内涵与核心主旨,分析其实施的特点与难点,从而提出它的实现途径.可以确认媒介素养教育的大众化作为一个更加细化的传播学理论分支与传播教育新思路,在建构学习型社会过程中,媒介素养教育只有实现大众化教育才有更实际的意义,惟有转变教育理念、走出象牙之塔,才可能实现最终由全体媒介接触者共同受益的教育目标.

作 者:崔欣 孙瑞祥 作者单位:崔欣(天津市新华职工大学,天津市,300040)

孙瑞祥(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300073)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作者简介】周少四,男,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女子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新闻传播伦理、广播电视媒介

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由来已久,而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才刚刚起步。长期以来,我国的大、中、小学教育缺乏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媒介知识较为贫乏、媒介素养较低。青年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习压力变小、课余时间增多、媒介接触时间成倍增长,他们面对媒介所产生的困惑,已经严重地影响了自身的成长和成才。这种不利局面正伴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愈演愈烈。

1.媒介素养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媒介素养”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汤普森在1933年提出来的。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初。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英国,然后逐步蔓延到其他欧美国家,并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和支持。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都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了学校教育的课程。当时各国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在于保护大众尤其是儿童免受媒介的消极影响。这一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反对媒介的教育。

第二展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媒介素养教育在实践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媒介教育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其列入学校的常规教学体系之中。与此同时,对媒介的认识也从批判与抵制转向认同与理性,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转向更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和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素养教育“西风东渐”,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开疆拓土。进入21世纪之后,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随着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兴起,社会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就更强烈了,媒介教育思想又从认识媒介转变到了人的能力培养方面。而与此同时,现实中的媒介素养问题也成了一种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总体来看,国外的媒介素养研究和教育受重视程度高、普及范围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很多学者认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端于1997年,并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卜卫研究员在当年第1期《现代传播》发表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为标志。15年来,媒介素养教育已经从一个热点话题逐渐深化为具体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动。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教育活动,但经过诸多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本土化研究,目前,已经基本奠定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学科地位。对大学生、农民工、农村受众、青少年、党政干部、留守儿童等不同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在不少高校已经开始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各种实践行动。

2.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既是媒介素养概念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媒介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进程。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媒介对社会和个人都具有毋庸置疑的深刻影响,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素质在面对媒介挑战时的重要性。

第一,传媒市场化的特征需要明示。网络的无孔不入使得品牌口碑能够瞬间名扬天下。网络论坛上对品牌的讨论和评价,会成为消费者最佳购买指南。横扫全球的金融危机带来全球制造业的式微,美国汽车行业、房地产业大量企业倒闭或濒临破产,但是“苹果”这样的新兴创意产业却屹立不倒甚至逆势上扬。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格局之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把这些游戏规则看得清清楚楚,从而引导他们进行理性的消费,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应有之义。

第二,传媒社会化的现状需要引导。随着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对社会生活的渗透达到无孔不入的境地,人们接触媒介的经常化和习惯化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以至于有人把媒介接受活动称之为一日三餐之外的“第四餐”。媒介在给我们提供信息传播便捷的同时,还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个性和人格。

第三,传媒网络化的环境需要疏导。网络等新兴媒介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而其所衍生的文化形态也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大学生游走于网络与现实之间很容易迷失自己的社会身份,尤其对于那些将大量时间消耗在网络世界中的大学生来说,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线已经被消磨殆尽,对虚拟世界的热情逐渐催生了对现实社会的冷漠,他们在阐释性社区中寻找着内心深处的集体归宿,却在现实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孤独。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正确引导媒介舆论,防止大学生走向价值误区,这就使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第四,传媒商业化的趋势需要关注。在媒介市场化、商业化、集团化的游戏规则之下,媒介的所有出发点都是对经济效益的考量,商业利益往往凌驾于受众本身的需要之上。正如政治经济学派代表人物斯麦兹指出,商业媒介表面上生产的是一些新闻娱乐节目,但事实上这些节目只不过是一种媒介的“免费午餐”,其目的是把观众吸引过来,然后再把这些受众(更准确地说是受众的注意力)出售给广告商,而全部的商业电视和报纸就建立在这种对受众剩余价值的经济剥削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受众异化为了商品。

3.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建议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正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乃至生活方式,媒介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理应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笔者在借鉴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如下四点建议:

3.1普及媒介基础知识。

由于大学生既不是媒介研究人员也不是媒介从业人员,对大众传媒的传播特性、基本属性、社会功能等媒介常识缺乏了解,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他们在选择媒介的种类、内容和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于如何便捷有效第获得自己所需的媒介信息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对于怎样避免和抵制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应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在良荞混杂的媒体环境中甄别信息的真伪善恶。作为积极而主动、狂热而过度的受众,大学生更应当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在潮涌而来的各种信息面前构筑理性的防御机制,避免在媒介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迷失自己。

3.2传播媒介批评理念。

今天,承载着大众文化的大众媒介无处不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媒介文化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夸张地说,当代人就生活在大众媒介汪洋大海的包围之中。如何清醒地认识媒介文化与当下社会生活的关系,并理性地认识自己所处的方位? 现代媒介传播理论的一项重要课题便是实行媒介批评。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媒介批评理念便成为媒介教育的应有之义。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理性的、批判的眼光看待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

3.3传授媒介运用方法。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媒介教育理念的变化历程,从早期的单一批判模式到后来的理性认同模式,人们逐渐认识到媒介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善服务,也可以为恶服务,关键是看我们如何驾驭它。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了解不同媒介形式的特征和信息制作过程,掌握个人接触媒介的量和度,清醒地认识媒介带来的“快感”和“满足”,让大学生能够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还要让大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媒介,充分利用媒介發展和完善自我。

3.4编写媒介素养读物。

鉴于常规的学校教育可能会存在缺漏,通过编写媒介教育的教材、推广媒介素养的著作及通俗读物的方式则成为全面普及媒介知识的有效补充手段。在教材或通俗读物的编写上,应考虑到其通俗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大学生理性利用媒介、辩证看待媒介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

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 篇7

一、新媒体的基本理论问题

谈及新媒体,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有那些基本的特征、新媒体对我们有什么影响等问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下的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所谓新媒体, 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 那么这里的“新”就有新意。当下的新媒体是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科技手段而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系列新的工具。新媒体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优越性和适应性, 例如它有很好的交互性、信息发送传递的即时性、交流范围的开放性、融于图文的直观性等特点。基于这些优越的特征, 新媒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目光和眼球, 征服了我们的大学生群体, 成为大学生在获取知识、实现人际交往、表达个人情感愿望的重要方式。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成为他们生活学习中的重要载体。

二、辅导员在新媒体背景下提升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辅导员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责任,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1]既然我们的大学生大部分被新媒体所吸引, 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先行者——辅导员就应该迎头赶上, 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敏感度和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素养。

(一) 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

“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2]可以清楚地了解到, 媒介素养其实是一种运用能力, 是我们在运用媒体产品中独立思考和转换工作的能力, 更是一种充分运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

(二)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的现状

目前, 随着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普及, 我国高校多数思政工作者可以熟练运用常用的新媒体技能, 对认识新媒体开展工作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在对于媒介信息的检索、加工、分析、利用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基于传统思政方式的考虑, 还有一大部分思政工作者将工作还是依托“笔杆子”和“嘴皮子”, 无法吸引学生, 不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媒介意识不强, 认识问题不到位;第二, 分析媒介信息能力较弱, 缺乏足够的锻炼机会;第三, 媒介应用效果不明显, 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 辅导员提升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分析

辅导员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 辅导员自身的媒介素养提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 引导学生在信息接收和传播中独立思考和判断;辅导员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还可以增强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学生教育中如果无视新媒体带给学生心理、情感、兴趣等方面的新变化, 还是老一套, 就会让学生产生反感, 进而影响教育效果;辅导员提升媒介素养还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 有了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之后, 不仅可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教育工作, 还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进行探究。

三、辅导员在新媒体背景下提升媒介素养的途径

辅导员工作时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必须要充分认识重要性。在新媒体背景下提升媒介素养, 开创思政教育新方向, 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 要深入研究理论课题, 把思政教育和媒介素养纳入研究对象。媒介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必须要充分认识重要性, 点点滴滴做起。当成一个理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发展, 把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联系起来, 结合专业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关注社会热点, 剖析焦点问题,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第二, 联系学校学生实际, 开展提升媒介素养的实践活动。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 提出培养计划和实践方案, 在教材引进、交流学习、学术报告等方面探讨实际问题, 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何提升和培育媒介素养展开系统评估, 突出应用实践探索环节, 着眼辅导员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媒介问题, 进行学习讨论, 提出对策。

第三, 发挥动员社会力量, 推动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是一项艰巨的系统性工程, 要完成这一工程, 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 形成合力才可以。国家在制定政策上要落实对辅导员能力素养培育导向和细则, 各级学校要提升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 学生家长和社会需要共同参与进来, 才能保证其取得好的效果。

结语

总之, 辅导员在新媒体背景下提升媒介素养是时代的要求, 更是辅导员提升个人能力的有效手段。对于开辟在新媒体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巨大的作用, 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 实现教育的目的。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 其中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媒介素养如何提升是摆在所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巨大问题。本文以身处高校思政教育一线的辅导员为例, 提出了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提升的几点措施, 以期有助于我们深入开展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素养,辅导员,途径

参考文献

[1]梁正科.辅导员在易班平台上实现学生事务管理的有效性研究——以西华大学为例[J].中国文房四宝, 2014, 07:422.

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 篇8

媒介素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新媒体环境下沈阳体育学院1006名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一是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高,62.03%的大学生每天都在使用微信、微博、QQ、Twitter等交互工具,10.64%的大学生一刻也离不开它;二是对信息缺乏辨析能力,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三是在面对新媒体时缺乏自控能力,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坦言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四是对新媒体中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不足,92.25%的同学承认会出于各种原因浏览黄色、暴力信息;五是半数体育院校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85.29%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增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媒介,增强其对媒介信息的理解与辨析能力,使其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里迷失方向。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拓展大学文化的功能。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研

为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现状,2014年11~12月,我们以沈阳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调查中,共收回1006份问卷。此次被调查人数占目前该校在校本科生总数的12.93%。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

1. 对新媒体依赖程度高

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完成了校园网络建设,大学生不论是在教室还是寝室,都可以便捷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不仅如此,随着3G、4G、Wi Fi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终端设备得到了迅猛发展,再加上其轻巧、便携的特点,使之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很多大学生甚至对新媒体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

调查发现,95%左右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28.73%的被调查者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超过8个小时。这意味着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从早到晚都在受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之高。

2. 缺乏新媒介信息辨析能力

对受众而言,如果囿于媒介素养不高,则很难明了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与客观现实之区分。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如果对媒介属性缺乏理性认知,很有可能会将媒介语境所构成的虚拟环境认同为客观事实,从而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调查结果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8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只有不到20%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认真分析和过滤”。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庞大新媒体信息资源时缺乏应有的辨析与批判能力。由此,一些不良信息很有可能会乘虚而入,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一旦不良信息在大学校园里泛滥,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故此,在新媒体视阈下,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教育体系和高校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经迫在眉睫。

3. 对新媒介缺乏自控能力

新媒体传递的海量信息令人目不暇接,因此,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在大学生受众中非常流行。这种阅读方式浅显、片面,且影响深度思考,无疑会阻碍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深度的发展,使“三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无法抵御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袭,批判能力不断弱化。

有一项调查结果也应当引我们的重视。调查发现,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久而久之教学质量难免下降。

4. 对新媒体不良信息抵御能力不足

调查还发现,近70%的大学生在网上“无意撞见”或遭遇过色情、暴力网站,有近40%的被调查者出于各种原因浏览过黄色、暴力网站,这样一组数字当足以引起教育者们对该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这些年轻人对于网络流行文化缺乏抵御能力,缺乏理性辨析能力,盲目跟风,甚至会不加思考地全盘吸收。若是对这种现象不加以控制和引导,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时具备基本辨别能力,在被调查的1006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认为“艳照门”“不雅照”“虐猫”等现象是不好的、消极的,但从另一项数据中又可以发现,有92.25%的同学会出于某种原因浏览色情、迷信、暴力信息。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说明,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令大量未经“把关人”严格甄别的信息在网络空间泛滥。由于媒介素养不够,一些大学生易被不良的媒介信息所惑,从而导致行为偏离和失范。这不能不引起教育界和传播学界的重视。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调查数据显示,85.29%的被调查者也认识到自身在媒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在高校有针对性地施行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因为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的有效路径。被调查者还表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包括媒介选择能力和批判意识、媒介道德伦理观、媒介法律意识、媒介环境交往能力等多种能力。

21世纪初,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才开始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及实践。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未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从调查数据看,半数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因此,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处在校园与社会的过渡时期,对社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并不具备完整的判断能力,而且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时,容易经受不住多元文化的诱惑,从而迷失自己。所以,大学生有必要接受系统化、专门化的媒介素养教育,让新媒介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有用工具,而不是沦为新媒介技术的奴隶。

基于调查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培养其养成正确使用新媒介的习惯;其次,由于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信息良莠不齐,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大大提升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析能力;再次,可以提高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校园文化建设

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媒介消费呈现多样化,某一时期大学生对某一信息资源的关注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浏览新媒介信息资源具有不可控的特点,所以,要想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大学生依靠正确的媒介素养来过滤不良信源,从而达到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目的。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学会通过指导大学生,就是要如何正确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海量信息,并从中挑选出积极的、有利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信息资源为自己所用;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意识,提升道德水准,使大学生能够运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信息资源,避免不分好坏全盘接收。增强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建立起一道无形的屏障,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文化建设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校园文化是大学“软实力”的体现。新媒体时代的任何一所大学,都难以摆脱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影响。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联系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1],大众文化正在通过新媒介向校园文化不断渗透。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主张,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文化内涵建设作用独特:首先,它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其次,有利于其有效利用传媒;再次,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抵制不良传媒文化的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范式构建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格局也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因此,厘清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所在,明晰提升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使其养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形成良好的媒介批判能力,既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大学文化内涵的建设;既是大学生社会化转型的需要,更是信息社会对一名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至于如何实施策略,可以考虑从政府、媒体和学校三个层面展开综合探讨:

(一)政府层面———应加强宏观引导

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引导,并在相关制度保障下,大力宣传,融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社会性的条件和契机。这既有助于规范新媒介信息环境,又可以使大学生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和法律观念。

1. 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令

首先,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和法令,以制度来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其次,政府应以制度和法规来约束媒介的传播行为,以加强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再次,政府还应对媒介素养教育保持持续关注,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和对教育者进行培训。

2. 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建议由政府主导或者委托高等教育管理机构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机构和组织建设。因民间社团力量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其社会可信度还有待提高,而政府出面则能更有效地组织与实施。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更倾向于由政府指定或委托一些机构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二)媒体层面———应净化媒介环境

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部分人由于理性辨析能力不足,很容易将虚拟的媒介环境等同于客观现实,并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这就要求我们的媒体能够主动和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净化媒介环境。

新媒介行业内部应建成相应的符合当今时代特色的媒介自我疏导管理体制,形成良性发展的动态监督与自我反省机制,形成行业自律。新媒体有必要也有责任为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必须成为新媒体的最高核心价值追求和长久发展动力。这就要求新媒体行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媒介环境,从根源上杜绝各类不良信息对在校大学生的侵蚀。

(三)学校层面———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1. 整合各高校力量打造过硬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

就当前高校的师资力量而言,尚远远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要求。因此,应整合各高校的优势力量,横向建立起一支能充分胜任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可以首先依托全国高校的新闻院系,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框架体系,包括进行师资培训、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教材、举办媒介素养教育论坛、向其他院校提供教学支持等。

2. 教师应加强自身媒介素养,起到示范作用

高校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努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为大学生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从而达到引导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目的。

3.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首先,应考虑把媒介素养教育上升到国家层面,把媒介素养课程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其次,高校应全面统筹,针对大学生特点,实行媒介素养课程多样化,实现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再次,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有机结合,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各种教育实践和传播实践活动中去。归根结底,应帮助大学生厘清虚拟世界和现实环境的根本区别,学会辨析媒介信息中潜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帮助其逐步培养理解和辨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4.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在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理论传授是基础,环境引导为辅助,而在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才是最终的落脚点。为此,一方面应建设好校内的新媒体资源和校外的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实习基地,如学校论坛、微博、教师博客、微信等,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积累媒介素养知识,形成符合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媒介素养,自觉维护新媒介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应及时提醒和指出不良新媒体的使用方式和传播途径,使大学生们能够引以为戒。

总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介素养,是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代高等教育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项新课题。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学会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选择使用媒介和进行批判性思考,学会利用媒介资源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尤为重要的是,对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建起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丰富大学文化内涵,以及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引起教育界和新闻传播学界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网络反腐与媒介素养教育 篇9

网络构建了虚拟世界, 网民拥有不同于现实的另一种身份。但仅仅把网络视为一种匿名游戏是狭隘的, 人们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现实服务。例如网络反腐, 就是网络深度参现实生活的一种典型现象。“网络反腐”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网上廉政建设的方式和行为, 它通过互联网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进行监督和对公共权力进行约束, 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 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

1 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

反腐倡廉是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望。传统的反腐方式依赖于官僚内部的自净, 但由于这个体系相对封闭, 很难和外部社会体系建立正常开放的交流, 构不成合理的信息交换, 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 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即使有少数腐败信息被举报出来, 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处理该项事务的主体, 受其体制规则的限制, 从接受相关信息到最终出台处理意见, 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对长的时期, 浪费了黄金时间。网络反腐则不一样。它借助新技术, 恰好能规避传统反腐方式中的缺陷。

⑴整合民意, 容易聚焦。掌握网络先进技术的网民, 以其独有的敏感在网上发贴子、发微薄举报贪腐, 设置公众话题并在追踪过程中吸纳民意表达, 整合公众的智慧和意见, 引起网络舆论的强大观注, 造成聚焦效应。在对贪腐人员形成巨大的压力的同时, 也可以给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更多更透明的信息, 提升其一查到底的决心和动力。

⑵方便快捷, 言论自由。在如今的信息社会, 自媒体解构了传统媒体的高门槛和高专业性, 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记者, 能自由地对社会公共事件发表言论。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突破了网络终端的限制, 极大的提高了发表网络观点的方便性。同时, 自媒体裂变式的传播, 能让贪腐信息在瞬间众所周

果。知, 贪腐行为无处藏身。

⑶保护隐私, 保障安全。传统的贪腐信息举报方式, 如打举报电话, 写举报信, 甚至直接到纪委揭发检举, 过于直接并缺少保护, 有可能暴露举报人的隐私信息, 造成不良后果。而网络的虚拟性以及游离于体制之外的特点, 避免了以现实身份的接触, 保护举报人的隐私信息, 保障了其人身安全。

但我们也要关注到, 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人可以自由发声的开放平台上, 传统媒体中的守门人角色被消解。信息的生产、传播不再遵循严格的把关制度, 导致各种信息泥沙俱下。就反腐的效果而言, 网络反腐固然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反腐方式的漏洞, 但网络也极其容易成为滋生“恶性细菌”的温床:

⑴网络暴力日渐增长。网络暴力首先是指附加在网络信息中的暴力内容。在传媒业日益全球化、市场化、产业化的今天, 传媒中反映的暴力内容正逐步增加、暴力倾向正日益增长, 充满血腥与暴力的信息已被人们视为“电子海洛因”。这种“毒品”对很多群体, 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有毒害作用, 因为他们缺乏对媒介信息的怀疑力和判断力, 无法避免媒体暴力对自身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暴力还指人们处理相关信息时的粗暴的态度和方式。例如在网络反腐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网络审判”现象。网络审判主要指的是网民、网站或网络公司通过网络媒介对某些还未正式审判的社会性案件进行分析调查和评判, 从而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 影响人们对事件真实性的认识、对当事人造成重大伤害的行为。由于网络舆论具有自由性、双向性、匿名性、非理性及随意性等特质, 网民个体的舆论表达容易发生变化甚至扭曲, 这种误解一旦传染给其他个体, 形成整体性的“变异”和“扭曲”, 从而直接转化为“媒介审判”。媒介审判脱离了正常的举报限度, 妨碍司法独立和公正, 显然是粗暴无理的。

⑵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当代媒体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娱乐。娱乐主宰一切, 在娱乐或享乐原则面前, 人们成为一种日益肤浅、浮躁的消费主义者, 不仅丧失了消费自主能力和批判鉴赏力, 而且容易丧失植根于文明传统最深层的羞耻心。我们看到网络反腐案件中, 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操纵反腐话题, 将之置换为对低俗和娱乐信息的传播。他们不去关注公众受损的利益需求, 却频频引导受众偷窥他人隐私, “小三”“私生子”“艳照”等低俗内容被生产为满天飞的花边信息。网络反腐大部分靠文字、照片、视频等, 从这些途径‘揪’贪官, 容易流于表面。低俗化、娱乐化的网络反腐倾向容易形成集体性的非理性力量。

⑶谣言是网络反腐的伴生物。数以亿计的手机和网络用户、数以百万计的博客用户都掌握着自己的“媒体”, 越来越多的“草根”通过手中的媒体, 随心所欲地表达着自我的感受。从积极层面讲, 网络打破了传播媒体长期以来集中在少数人、特定阶层的局面, 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但是, 网络显然缺乏把关措施。过度自由很容易演变为信息失控, 虚假信息、有害信息未经审核和过滤, 堂而皇之的随网络大面积而且迅速的传播出去。网络谣言会严重损害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可见, 反腐中, 网络需要不断净化。网络的净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网络自净功能的启动;其二是坚持合理把关。网络自净功能依赖于网民之间的频繁互动, 这就如同搭建起一个多声部平台, 汇集舆论场中的信息, 在众声喧哗中寻求意见的均衡、理性, 在自说自话中寻求多元意见的和解、弥合。在充分开放的观点市场中, 信息总体上是越辩越明, 这就实现了网络对于自身环境的净化。在传统媒体中, 媒介组织中的“把关人”可以对新闻传播实现有效控制。而网络媒体传受合一, 网民自身拥有了生产、收集和消费信息的能力, 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 这使得网络把关无法强制成为一种制度, 只能是对网民自觉行为的一种期待。在自媒体时代, 既然人人都可以是记者, 那么人人都应该自觉为自己的信息生产严格把关。

2 新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网络的净化非常依赖于网民媒介素养的存在和提升。但我们的媒介素养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网络反腐中暴露出的网络暴力等问题, 只是全民媒介素养低下问题的冰山一角。实际上, 反腐视野之外, 网民们还有很多素养低下的表现, 提升全民的媒介素养刻不容缓。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具有的正确地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有效地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 也指受众的批判性思维反作用于媒介的能力。在社交网络革命、互联网革命和移动革命的背景下, 个人为了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社会关系变化, 构建更大、更好的社交网络, 应该掌握的新的能力。信息时代, 我们应该具有的新媒介素养 (Networking literacy) 包括:图像处理能力、导航能力、信息的组织和联通能力、专注能力、多任务处理的能力、怀疑精神以及道德素养。

显然, 培养和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 是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这依赖于开展全面深入的媒介素养教育。上世纪30年代, 英国提出媒介教育的概念, 鼓励“认清并抵制”大众传媒的影响。如今, 它逐渐重视媒介语言所构架的现实与真正现实之间的关系和差别, 要求人们正确看待媒体的巨大力量, 了解媒介讯息特性, 从而重新认识媒体——即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人们掌握利用媒介进行传播的相关知识, 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和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 使人们成为媒介的主动驾驭者, 而不只是媒介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信息传媒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是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 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地利用媒介的能力, 并形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能够理解其意义以及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 面对全球化和商业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特别是面对蕴含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信息和媒介节目的大量涌入, 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变得非常紧迫而严峻。

那么, 媒介素养教育该如何进行呢?

⑴媒介素养教育从娃娃抓起, 建立终身教育制度。目前, 西方国家对媒介素养教育有一个共同的经验, 那就是要尽量早的开始媒介素养教育, 一般在小学时期就应该展开这项教育, 一直到中学、大学, 这项教育都不会停止, 这是一个系统性、动态性的教育过程, 随着学生年龄的变化, 教育的内容也会随之相应变化。

西方的媒介素养教育是终身教育, 社会成员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这种教育。从娃娃抓起, 终身化, 这是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两大特点, 我们完全可以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结合中国的实际特色, 把媒介素养教育列入课堂, 开辟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指标。

⑵建立媒介素养教育信息平台。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是个人, 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化的立体式教育。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担负起社会成员媒介素养教育的义务。政府完全可以将媒介知识作为公共信息资源上架到公共信息平台, 将之公开并传播出去, 成为人人可以自由享用的资源库。媒介素养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 完全可以扩大这项教育的群众基础, 取得良好的效果。

⑶消除地域差距。我国目前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 造成了教育方面存在多方位多层次的差别, 这种尤其表现在城乡差别方面。总体来看, 城市公众接触、使用新媒介的机会和经验相对较多, 因而其媒介素养相对较高。而乡村明显在这方面缺乏条件, 导致乡村公众的媒介素养极其低下。这种失衡的状况无疑对媒介素养教育大局不利。今后, 努力消除城乡差别, 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重心。

媒介素养教育的办法当然远不止以上几点。其实, 以什么方式教育公众提升体媒介素养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作要持续开展, 落到实处, 最终实现全民媒介素养的提升。对于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来说, 它是“个人与外界”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沟通或互动所需具备的条件。虽然, 媒介素养教育不是万能的, 但一定是有益于个人身心培养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推广媒介素养教育, 帮助受众适应变化莫测的媒介环境, 变被动为主动, 进而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应该是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媒介素养教育正在向全民化、社会化转变, 提高新媒介素养, 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喆.网络反腐的性质及其形式的利弊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1 (1) .[1]林喆.网络反腐的性质及其形式的利弊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1 (1) .

[2]燕道成, 黄果.否定与重构--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1) .[2]燕道成, 黄果.否定与重构--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1) .

[3]王永亮, 王向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三位一体”[J].《今传媒》2007 (3) .[3]王永亮, 王向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三位一体”[J].《今传媒》2007 (3) .

[4]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J].《当代传播》2000 (2, 3) .[4]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J].《当代传播》2000 (2, 3) .

[5]徐永贵, 梁启冰.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比较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6 (12) .[5]徐永贵, 梁启冰.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比较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6 (12) .

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 篇10

随着电视、广播、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这些传播媒介发展的日益专业化和多元化, 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涵义在经过几十年时间的发展, 也已演变成为具有多种角度、多个含义及多维层面的概念。当前, 媒介的层面, 主要包括以下这四个层次:第一, 构建起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第二, 发展并逐步完善有关大众媒介的思想;第三, 大力提升遇到负面信息的觉醒能力;第四, 培养具有建设性的大众传媒的应用能力。总体来看, 所谓媒介素养, 指的是人们在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所凸现的一种的思辨和反应能力, 这种能力是产生于对各种媒介信息进行一定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以及生产创造等基础上的;这种素养不仅要具有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及思辨能力, 而且对于有关媒介的性质和功能, 还要能够做到正确认识并有效建立起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 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提升其对不良信息的抵制和免疫能力;此外, 这种素养还要求人们要学会把大众传媒利用并服务于其个人的成长发展上。青少年因年纪小, 再加上个人经验不足、与讯息距离不近, 因而相比于成年人, 青少年对媒介更为依赖, 他们更容易受到媒介所提供的观念及行为规范的影响。因此, 在当前这种媒介融合的时代下, 对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就要予以有效引导和培养, 并指导他们在面对媒介信息时要能够正确理解和建设性地享用这些大众传播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他们正确的媒介批判能力以及充分利用大众传播资源来对自我发展进行有效完善的能力培养起来。正是基于此, 以下就媒介融合时代下的“青少年素养教育”这个课题, 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1 当前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分析

相关资料显示, 青少年在接触媒介过程中, 对于最为基本的媒介接触能力早已形成, 但在有效使用媒介以及批评媒介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方面, 还较为欠缺, 具体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 对媒介信息的质疑力和思辨力均较为缺乏。有关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 当代青少年已能开始意识到。对于青少年学生每天所收看电视节目或所收听广播节目的真实性, 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其中绝大部分是真实的, 而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只有一小部分是真实”或“都不真实”的, 对于媒介真实这种媒介所展现的事件场景, 这是大众传播媒介基于对现实世界中的那些信息或典型事件进行选择性地加工、并予以一定的结构化, 在此基础上再展现给人们。所以, 能不能正确区分这两种现实, 对于媒介现实和客观现实能不能做到清醒地面对, 并对自身行为进行明确判断, 这些均可用于衡量受众媒介素养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学生都认可媒介所表现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只有极少数青少年学生认为媒介内容都不真实, 还有一部分青少年学生认为只有一小部分媒介内容是真实的。因此, 在当前这种媒介融合时代下, 具有某种理性的辨别能力, 这是很多青少年所不具备的, 他们对媒介因过于相信而一味地依赖着, 这样就使得他们无法正确划分客观事实和媒介现实, 其结果就让广大青少年形成认识的偏差, 最终对他们的社会实践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2) 对媒介信息缺乏必要的引导。伴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及其形式的日益多元化, 不管是电视、还是网络, 这种极为生动的声画介质, 对人们的思维及生活方式, 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改变, 青少年自然也不例外。青少年在其发展过程中, 最为重要的引导者之一就是他们的家长, 而家长却没有尽到这个引导者的职责。某项调查结果表明, 能对青少年上网进行有效限制金属其中的一小部分, 而绝大多数家长都无法做到有效限制青少年上网。由此可见, 青少年在对媒介进行接触过程中, 家长并为真正予以正确的引导, 更不用说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接触环境, 这样就极易让青少年在培养媒介素养过程中误入歧途。

2 做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分析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时代已悄然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当前这种媒介融合时代下, 很多发达国家早已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其基础教育之中, 并作为其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而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 不仅起步较晚, 而且发展也较慢, 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和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 这显然与当前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是不相适应的;为此, 做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并大力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 这在当前是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事情。

1) 大力推行多元化教育模式。结合各地具体情况, 应采取循序渐进这种方式来有效提高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其中最为有效的一个途径, 就是在诸如思想品德、计算机技术及学生社会实践等中小学课程中逐步纳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并创造机会让青少年能够亲自参与诸如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社会实践中, 以此来逐步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此外, 作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对于这项教育工作, 一定要高度重视, 并拿出实际行动, 制定出相应的有效措施和扶持配套政策, 以此来鼓励和促进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 例如, 在条件较为成熟的地方, 可以这些学习作为试点, 鼓励他们把完整的媒介素养课程纳入中小学教学课堂之中。

2) 充分发挥大众媒介所固有的正能量的作用。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 主要是来自于其所产生的内容, 因而大众媒介最能被人们所认识的, 就是它作为传达工具这个属性;从这个方面看, 大众媒介一定要做好信息筛选器的重要作用, 要从源头上切实把那些不利于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消极信息过滤掉, 以此来对整个媒介空间起到不断净化的效果;此外, 作为青少年最为重要引导者之一的家长, 也一定要主动与他们的孩子们多沟通、多交流, 以此来引导他们做好媒介信息的选择和利用, 在充分利用大众媒介正能量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青少年自身媒介素养水平。

3 结论

总之, 信息时代的到来, 使得大众媒介对当前人们生活、学习的影响和渗透日益增强, 这也使得当代人更趋向生存于“媒介现实”之中;与此同时, 快速发展的大众传播事业, 也让人们不由自主地卷入到这个巨大的信息洪流之中, 再加上飞速崛起的网络媒介, 带来了媒介形态的巨大变化及各种媒介的相互融合, 不管是信息传播广度、还是深度, 这种全新媒介形式不同于以往的所有媒介形态, 并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 在当前这种媒介融合时代下, 就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这个课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对于促使人们理性接触和使用媒介、促使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摘要:伴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的传媒业, 也宣告着我国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大众媒介, 这个与人们日常生活、学习日益密切的新兴事物, 在充分发挥其优点的过程中, 也日益暴露出其缺点, 这些缺点已对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 在当前这种媒介融合时代下, 正确引导和教育我国广大青少年, 让他们能够对信息进行正确解读、利用和批判, 已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正是基于这些考虑, 本文就媒介融合时代下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这个问题,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媒介融合,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

参考文献

[1]王国燕.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今传媒, 2012, 5.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正当其时 篇11

谣言、恶搞、戾气之病态

谣言、恶搞、戾气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先说区别。谣言是“无中生有”,而且还要包装得“煞有其事”,否则它就没有益惑性,所谓“谣(妖)言惑众”,道理就在这里。而恶搞与谣言不同,它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只是传播人基于某种意图对有关事实和个人(群体)进行恶意的扭曲、丑化,进而实现娱乐极化和传播泛化的效果。戾气则是主体在针对客观存在的事实问题时,采取的一种报复性姿态,它驱使主体不计后果地实现个体主张,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形成轰动、示范效应。

由此看来,三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依据的事实基础不同。谣言是空穴来风,毫无事实根据,恶搞和戾气则都有部分或全部事实根据。第二,目的和后果不同。编造谣言的目的是混淆视听,造成社会思想的混乱,进而破坏社会的稳定。恶搞的目的是除了娱乐大众这个主要指向之外,也有反潮流、自我标榜的某种宣示,它除了会导致部分法律纠纷之外,不具有强烈的社会危害性。戾气主要是为了发泄个体的怨气,但由于采取了比较极端的手段,在伤害他人的同时,常常给主体自身带来莫大的伤害,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这种戾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的时候,也会给社会的和谐、进步带来严重的后果。第三,采取的手段不同。谣言的传播主要采取隐真示假的手段,凭借信息不对称来达成造谣、传谣的目的;恶搞主要采用黑色幽默的手段,通过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偷梁换柱的办法来制造网络热点,同时规避法律风险;戾气则主要采取制造轰动效应的手段,通过挑战法律权威、政府权力和人类良知,来实现个体或特定群体的主张。

再说联系。谣言、恶搞、戾气虽然有上述种种区别,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天然的联系。首先,它们宣泄的都是一种负面的社会陛隋绪。谣言、恶搞、戾气都是负面社会情绪的不同形式的表达,它们播下的是猜疑仇恨的种子,挑战的是公序良知,它们对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造成的影响不可小觑。其次,它们的背后都有媒介的影子。进入信息社会以后,技术支持下的新型传播手段越来越丰富,传播效能也完全出乎常人的想象。如同硬币的两面,信息工具在极大地改善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的同时,也为负面社会情绪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放大了自身的社会危害性。谣言为恶搞提供了“素材”和“对象”,恶搞累积的社会情绪又会转换成弥漫在社会成员中的暴戾之气,并最终通过某个极端事件爆发出来,而新一轮谣言、恶搞又会借这一极端事件兴风作浪,从而使整个社会舆论在一段时间内丧失它应有的客观立场,换句话说,就是正常的社会舆论被这种病态的社会隋绪给绑架了!

谣言、恶搞、戾气相互作用、危害社会的机理警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防止负面社会隋绪的叠加对社会产生的巨大破坏力,这在各种矛盾十分复杂、人们的情绪普遍焦虑的当今社会尤其重要。

谣言、恶搞、戾气本质上都是一种病态。因为,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中,面对任何一种谣言,公众都会动员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工具,去判断和查证信息的真伪,而相关机构或者部门也会针对谣言采取因应策略,包括披露真实的信息,让造谣者现身说法等。当事实跑在谣言的前面,谣言就不攻自破。而相反,当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之时,就说明面对谣言的蛊惑,社会公众已经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而此时权威机构的缺位、失语,更说明该机构的社会治理能力,还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通俗地说,就是这个社会“病”了。

发生在“非典”疫情爆发初期的谣言满天飞的情况,就是公众公共卫生意识缺乏、政府社会治理能力落后的一个例证。同谣言是一种病态一样,恶搞、戾气也是一种病态。恶搞传到国内,原本附着在它身上用于娱乐大众的游戏成分被异化为“赚眼球”、“搏出位”的手段,为达到个人或组织的目的,甚至可以连基本的道德底线、法律后果都置之脑后。一度传得沸沸扬扬、令红十字会蒙羞的郭美美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恶搞背后相关当事人极度扭曲的内心世界和阴暗卑劣的人生哲学。戾气之病则病在当事人的浅薄、鲁莽和狭隘,病在部分公众的群体无意识,病在相关媒介的惟利是图、社会责任感的自我放逐。几乎所有“人肉搜索”,都是以暴露隐私、网络暴力为特征的,而对相关事件的价值拷问、系统反思、文化重建则根本无人关心。

打造媒介素养教育的健康态

所有这些病症如果集中到一点上来,在我们看来,那就是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缺失。

媒介传播视野下的谣言当道、恶搞成风、戾气弥漫,如果从浅层次分析,似乎是媒介生态甚或媒介道德问题,但如果从深层次着眼,则更是媒介传播者、受众的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问题。关于这个话题,胡适先生曾经有过一段阐述,他说,“‘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这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傍门户,不依赖别人,不用别人耳朵为耳朵,不以别人脑子为脑子,不以别人眼睛为眼睛,这就是独立的精神。”胡适在六十年前的这段讲演,至今读来仍然是醍醐灌顶。不是吗?如果有胡适的这“七不”,今天依靠大众媒介传播的绝大多数谣言必定会无疾而终,那些肆意扭曲的恶搞也将应者寥寥,而个别人身上的戾气,则更无如瘟疫般在大众身上传播的可能!

面对一段时期来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信息,尤其是为治理充斥在各种新媒体中的虚假、色情、暴力内容,我国相关组织、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早期短暂的青少年绿色上网行动,到而今的打击网络大V、治理网络色情专项行动,决心不可谓不大,措施也不可谓不力,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那些困扰着我们的谣言、恶搞、戾气就会从此销声匿迹了呢?结论恐怕不会太乐观。出路在哪里?出路就在培育广大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发展他们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

发展青少年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有众多渠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媒介素养的核心是批判性思维,就是强调“不用别人耳朵为耳朵,不以别人脑子为脑子,不以别人眼睛为眼睛”,这是非常重要的高阶思维。美国就非常重视借助媒介素养教育,来发展青少年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美国“媒体素养中心”(center fou Media Literacy)提出的媒体素养教学框架中,就提出要解决好“五个关键问题”:是谁创造了这条讯息?传媒使用了什么技巧来吸引我的注意?对于相同的讯息,别人和我的理解会有什么不同?在这条讯息中,包含和隐藏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或观点?传媒为什么会发出这条讯息?可以想见,在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之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会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由此,这些学生的人格发展和精神自由也会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重视和发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可谓正当其时。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特征 篇12

一、缺乏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对“媒介素养”这个名词的概念进行了了解。在我们选出的10个研究对象家庭中, 这20位家长没有一位听说过“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当我们提到“媒介素养教育”时, 很多家长的反应是:“媒介使用还用教育吗?”、“电视打开就直接看呗, 看电视谁不会啊”、“媒介教育是不是教我们怎么使用现在的这些新兴媒体?”

从家长的这些反问中, 我们可以看出, 现在家长对于媒介素养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 一提到媒介素养,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媒介工具的使用, 媒介素养就是简单地看电视、读报纸、上网等动作行为。媒介素养, 大家只把焦点都放在了“媒介”二字上, 而忽略了“素养”的重要性。媒介素养不仅仅是媒介工具的使用, 还包括对媒介的认知, 媒介接触行为以及对媒介的批判性等等。那么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这一领域更是存在着大段的空白。

现代家长极其缺乏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 不知道何为“媒介素养”, 更不懂怎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这直接导致了家长对于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中断, 致使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在“家庭教育”这第一环节的缺失。

二、缺乏系统性

由于家长在“媒介素养”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知识方面的匮乏, 致使这些家长对家中的中小学生缺乏进行系统的、有目的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像其他学科一样, 是一个具有科学的较完整的教育体系的学科, 只是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发展也落后于欧美国家, 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大面积的普及, 所以, 不为大众所熟知。

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 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技巧;了解如何利用媒介发展自己。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过程, 能够让受众更好地了解自己媒介素养状况的同时, 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1]。那么对于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是一样, 家长应该系统地安排对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可以先从“媒介接触行为”开始, 引导中小学生认识、使用各种媒介工具, 激起中小学生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兴趣。再逐步地对中小学生的“媒介认知”、“媒介批判性”进行指导。

在调查中, 我们确实发现, 家长们不知道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无法系统性地完成这个教育过程。那么我们也在调查研究过程中, 指导家长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我们先指导家长, 再由家长指导孩子。在指导过程中, 我们侧重帮助家长建立一个较完整、较为系统化的教育框架, 然后由家长自行发挥并决定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三、教育行为具有随机性 (偶然性)

研究对象家庭的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随机性即偶然性, 是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也就是说由于家长缺乏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知识, 也无法系统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而他们能做到的是遇到什么教育什么, 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这样就使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例如, 在我们家访过程中, 有一个中学生调台正好锁定了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 (较为成人化的相亲节目) , 而家长则让其换台, 不许看这个节目。原因是:这样的成人化的相亲节目, 自己很爱看, 但是觉得内容很不适合孩子观看, 节目里面嘉宾的某些言论、观点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样的对电视节目内容的干涉行为, 其实就是对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告诉他们应该看什么, 不应该看什么。

那么我们在家访其他研究对象家庭的时候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都是在家长、中小学生使用媒介的同时, 家长发现什么问题, 就说一下, 之后便不再提及, 直到再次遇到问题。这样的媒介素养教育都是随机进行的, 家长并没有一个长远的教育计划, 也没有制订媒介素养教育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不利于中小学生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 更会减缓自身媒介素养的增长程度。

尤其在我国电视节目未采用分级制度, 许多成人化的节目会轻而易举地进入中小学生的视界, 而且他们的辨别、抵抗诱惑能力又比较低, 所以媒介传播的例如黄色、暴力、血腥场面会严重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教育行为具有无意识性, 缺乏目的性

我们选取的研究对象家庭的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不能绝对的地没有, 应该说是比较隐性, 家长是在不知不觉中对中小学生进行了媒介素养教育, 这些家长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 都不知道这是媒介素养教育。这与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偶然性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家长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 要想好教育的内容, 使用怎样的教育方式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新媒体发展战略下一篇:监理人安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