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治素养

2024-08-09

提高政治素养(精选9篇)

提高政治素养 篇1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

——骨干教师工作总结

XXXXXXXX XXX 2010.8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

——骨干教师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严格按照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放在第一位,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在自己努力上进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激励着周围的老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之中,我始终把每位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一起学习,共同成长。下面谈谈我是如何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作用的。

一、坚定信念,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我积极要求上进,既能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尽职尽责,又有奉献精神。工作上顾全大局、有高度的责任心,勇于并乐于承担艰难任务,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同事间精诚合作、以诚相待,并以自己良好的素养影响着周围教师共同进步。

二、理论引领,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

面对信息万变的时代,我清楚地认识到:当今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落后于这个社会。为此,我利用每天的休息时间看教育电视台专家的报告,看精彩的案例,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充实了养料。与此同时,我还仔细阅读教育杂志,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丰富我的知识,还提高了我撰写论文的水平。2008.1.10我所写的论文《语文教学中面对预设外情况如何把握生成问题》获区三等奖。

三、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研究课堂,研究学生。课堂教学中,我认真落实“六优”工程,实践互动教学。体现师生间的多维交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逐渐形成了自己“合作探究、张扬个性、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特色。把课堂变成了智慧展示的场所,点燃学生自信火把的场所,形成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在镇组织的公开课活动中,多次做课,2007.6在区第六届双优课评比活动中获小学组语文学科三等奖。自己的课也被区认定为A级课。

四、开展科研及带教方面

作为骨干教师,我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注重教学研究,主动承担课改实践工作,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我参与研究的课题《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实施策略研究》已顺利结题。我深知“一棵树不成林”的道理。所以自己不但带头钻研,还带动引领其他教师共同进步。我经常与年轻教师进行交流,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遇到问题我们共同商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学校的教研中我从不吝惜自己的点滴经验,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与学校的老师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去年我校新分配三名教师,我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从思想上感染她们、业务上指导她们,使得她们在思想上不断进步,业务上逐渐成熟。

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现在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提高政治素养 篇2

一、激情引趣, 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滋生学习情感

一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在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自身对政治知识的感悟认知、文化底蕴, 整合教学内容、综合利用素材、巧设问题情境, 运用语言技巧, 将引人入胜的时事政治, 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喜学、爱学、乐学。如, 笔者在讲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时, 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展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专题片, 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体验, 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 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二是拓宽自身知识结构。作为教师, 肩负承担着授业解惑的责任, “要给人一杯水, 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博览群书, 不断了解掌握新事物、学习新知识, 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 提高自己的政治学识、文化底蕴, 使自己具备与新课改革教学适应的知识结构。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深厚感情, 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师的尊敬,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满足学生对新知的渴求, 积极主动钻研政治知识, 提升自我的政治素质。

三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要主动走进学生, 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所感, 全力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意识, 倾听学生对教育教学的建议, 创设畅所欲言的氛围, 关注学生成长进步, 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成长动向,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悬疑、困惑,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要针对学生心理特点, 发掘学生在学习中的功之处加赞扬、肯定, 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 提高政治教学成效。

二、优化教法, 指导学法, 让学生在教学相长中提高教学效率

一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需求, 不断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向学生传授政治知识, 陶冶学生情操, 促进个性发展。在教学中, 教师要运筹教学方略, 设计悬疑问题, 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去体验、参与、实践、感受, 实现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学习政治知识, 提升认知能力。笔者在教学中, 指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 通过查阅工具书、借助网络等学习课本知识, 对“吃不透、摸不准”的问题标志出来,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二是注重优化教学过程。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注重营造教学情境、拓展教学空间, 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政治课堂教学活动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制约, 难以实现质的飞跃, 有了多媒体的辅助, 就能提高政治教学成效。如, 笔者在讲解“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内容时, 我向学生播放纪录片《1971, 走向世界的中国》精彩片段, 让学生了解中国以及世界许多友好国家为了中国重返联合国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求知欲。

三是强化探究合作学习。在政治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采取分组合作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促进自主学习探究深入开展。教师要强化对学生进行归纳梳理训练, 优化学习成果, 提升合作探究教学成效。如, 教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时, 笔者搜集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 新疆、西藏等地发展的资料,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然后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系统讲解, 增强学生对于民族自治制度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理解。

三、联系实际, 活学活用, 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放大学科效用

一是拓展政治教学空间。在政治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组织专题教学活动, 不断拓展政治教学空间, 结合教学安排, 组织一些演讲竞赛、征文比赛、辩论赛等形式活动,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巩固政治课堂教学成效。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政治现象。如, 笔者在教学中, 组织学生对大蒜价格波动情况开展调查研究, 撰写调研报告, 进行课堂讨论,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是结合国家大事讲解。高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要强化对学生思想、思维的引导,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深化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时事政治内容, 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如, 笔者在教学《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内容时, 笔者为学生讲解了中日渔船扣押事件, 向学生阐述这一事件的深厚背景以及政治意义, 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提升了思想教育成效。

三是提升政治教学效率。政治教学的内容来自于社会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突破教学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将政治教学活动走进更广阔的空间。围绕政治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热点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认识世界, 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活动, 在巩固学生知识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笔者教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内容时, 可以向学生展示各个时代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如焦裕禄、任长霞等,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以生为本”的发展策略,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进师生情感交流、悉心整合教学资源、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验成功、体会成长, 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浅谈政治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 篇3

原因一:从思想政治课的功能看,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思想政治课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中学思想政治课如何在德育创新中走出困境,已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作为一线的思想政治教师,无论思想政治课改革,还是从增强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实效性而言,都离不开较高的素质。

原因二:从思想政治课的对象来看,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几乎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同时心理承受力特别差,在学习和生活中稍微有点不顺,就会陷入消极心境中,甚至以极端的方式来对待。面对这些独生子女,作为思想政治教师,我们如何用自己智慧、感情去对他们施加影响呢?显然,我们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理论业务水平,把自己变成教育家才行!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呢?

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古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要有颗爱读书的心、真诚的心。

读书要有颗“爱读书”的心。爱读书,我们才会去读书。不读书,怎能嗅到那缕缕书香?

读书要有颗“真诚”的心。读书、阅读不是机械地理解字词,它是心灵与心灵的亲吻。何谓真诚呢?我说,“读它,抄它,划它,念它,诵它,把它锲入到自己贫乏的生命里,成为血液,成为血肉乃至骨骼。作为思想政治老师,欲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就应重点阅读相关书籍。有人说太多,但只要坚持,就会越读越少;有人说太难,但只要坚持,就会越读越易;有人说没时间,但只要善于挤,时间就会越用越多。读完这些书籍,我坚信你的政治理论素养必有质的飞跃。

二、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如果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启发我们要爱读书、多读书。那么,古语“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则强调了与人交流、与人对话的重要价值。因此,我们教师要寻找一切机会与专家交流、与大师对话。但这样的机会太少了,根本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那怎么办呢?经过摸索,我想出了两种替代办法:(1)收看“对话类”电视节目。(2)上网观看视频。

从读书到交谈,从对话到实践;从书籍的清香到对话的睿智,从高深的理论到生动的实践。我们的收获会一次比一次增多,我们的素养会一次比一次深厚。

(作者单位 山东省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提高政治素养 篇4

敬爱的党组织:

首先,感谢党组织对我的培养,自从入党之后,我对党组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使我更加深爱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通过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党员义务和权利等有关专题的学习,使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刻最高度的层次上去领会和感受其间的要旨,但却足以使我在对党的理解上得到一次升华。以下是我入党之后的心得体会:

一、自从入党之后,纠正和进一步明确了我的入党动机。曾简单认为入党是一件自豪光荣的事情,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太过肤浅。成为一名党员固然是光荣的,但不仅仅意味着光荣,更意味着奉献与服务,同时还要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许多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更使我坚定了这一点。他们克己奉公,将个人意义置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后,以最后的热情最真挚的态度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们无愧于党的好儿女。这让我深切明白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只有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使我们在未来的路途中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诱惑与考验。

二、党组织的培养,使我认识到,更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善于运用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纪国法,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这些都是原则问题,无论如何都不能动摇,树立为共产党奋斗终身的志向。另外,现代社会的开放性要求共产党员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源于开放的思想方式和思想的解放,而不是从本本出发,要彻底摈除陈旧僵化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用开放的眼光看待新事物,接受新观念。

三、党组织的培养,更坚定了我入党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在历史的选择下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硝烟走至今天的自强自立,尤其在今天的改革开放时期,在中国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的时期,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中央的领导集体适时的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员与时俱进的精神,适应了时代发展进步的需要,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

四、作为一名党员,我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就要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理想信念,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我们只有树立这样的理想信念,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祖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从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并将这种动力化作学习的实践。

当然,我还有许多不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不断的完善自我,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加强思想和世界观的改造,努力使自己在世界观上向党组织靠拢。要知道,一个人在组织上入党一生可能只有一次,但要真正在思想上入党却是一生一世的事。

汇报人:吴超

提高政治素养 篇5

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研究

中共晴隆县委党校陆应坤

【摘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认知的基础上,我们可结合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在其中去探求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路径问题。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实践能力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节奏快速,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的门槛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组织的提出正是适应了这种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从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认知出发,围绕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就如何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实现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提高作进一步的深入探究。

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当今时代是知识的时代,人人学习、终生学习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党从世情、国情和党情出发,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定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这也正是适应了这种社会发展的需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各类社会知识,使党在不断变幻的时代过程中始终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始终站在历史的最前沿,使党的宗旨和服务机制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所代表群体的根

本利益,为党赢得继续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学习型党组织就是把学习作为政党本身固有特征的党组织。这种党组织,更加注重党员和干部的整体观念和集体精神塑造,并把搞好党员和干部学习作为完善党的组织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党组织成为党员和干部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大熔炉,成为党员和干部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创设“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环境和氛围,不断培养和提高党员和干部的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以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为基本目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不断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就是要大力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牢固确立党组织全员学习、党员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健全管用有效的学习制度,使党员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知识素养不断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使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同时,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应当遵循四个主要原则: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原则;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切实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的原则;三是坚持领导干部作表率,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原则;四是坚持改革创新,鼓励大胆探索的原则。另外,要开展好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等五大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与实践。

二、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基本要

毛泽东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员干部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坚力量和领导力量。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怎样,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存与发展。我们认为,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实践能力至少应当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首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党员干部作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首先必须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同时,作为领导干部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就是为人民做事。做什么事?一要做自己的岗位(职务)所求的事。我们党员干部都有自己的相应职业和岗位(职务),我们做事,就是做自己的岗位(职务)要求做的事。二要做上级领导分配给我们做的事。除了岗位(职务)要求之外,上级部门和领导还经常给我们加任务,诸如要我们突击抢险,要我们结对帮扶,要我们对口扶贫,等等。三要做群众需要我们做的事。诸如群众希望我们解决走路难、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等问题,希望我们发展经济、扫黑除恶、搞好民生等问题。四要做职业道德要求我们应该做的事。如勤政廉政、执政为民、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等此类的,这些都是职业道德所要求我们做的事。只有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党员干部才会认真做好自己的岗位(职务)所求的事,做好上级领导分配给我们做的事,做好群众需要我们做的事,做好职业道德要求我们应该做的事。

其次,具有勤于学习和勇于实践的良好品格。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党员干部,必然具有勤于学习和勇于实践的良好品格。因为如果没有勤于学习和勇于实践的不断更新和充实,是难以做成事的。党员干部只有勤于学习,才

能及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用最新的思想来指导实践。党员干部只有勇于实践,才能在切切实实的实践中做事和成长。而勤于学习和勇于实践是我们履行责任和使命的过程、表现和结果,也是我们力避空谈、本本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体现。勤于学习和勇于实践的良好品格是我们党员干部的一条重要标准。

最后,具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因此,具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党员干部的必然要求。作为党员干部,我们面对的实践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如果没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我们是很难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只有具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我们才能较好把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实现,才能把学习和实践引向深入,才能真真切切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总之,党员干部只有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实践能力上做到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勤于学习和勇于实践的良好品格和具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这三各方面的要求,才能较好地完成他们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三、如何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实现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提高

首先,狠抓理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教育是千秋大业,是放眼未来的伟大工程。党员干部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政治品格的塑造离不开教育。因此,我们要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培训。要重视党员干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要重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提高全党的政治认识和觉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重视党员干部党性的培养和锻炼,树立马克

思主义优良的党风、作风和学风。

其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本领。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力争做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事实上,我们的党员干部只有真正把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真正地取得实效,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切切实实的实践中不断地得到锻炼和提高为群众办事的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深入实际,重视调查研究,切实为群众出实招,办实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成功的经验,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及心得 篇6

思想政治教师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及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师更应该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崇高的道德品质等,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政治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政治素质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他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发生长期稳定的内在作用的基本品质,是社会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在人的心理中形成的并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它是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是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技能的综合表现。思想政治教师的政治素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了这一信念,思想政治教师就会有长久的工作动力,就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方向,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第二,坚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政治教师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按 照部党组制定的指导思想、重点工作,自觉主动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较好的实现思想政治的教育目标。

第三,较高的政治水平。包括政治上明辨是非的能力、政治敏感程度以及善于从实际出发,运用客观规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政治水平越高,就越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把握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较高的政策水平。政策水平是指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水平。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思想政治教师要熟悉并善于运用政策,正确区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思想意识问题和认识问题、动机问题和方法问题的界限,有效的进行教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决定着素质教育的成功。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认真学习马、列、毛、邓、“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教育

方针和政策。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教师应自觉加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民族团结、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教育;进行社会发展规律和观点的教育;进行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才能有较大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有更高的道德操守,更强的牺牲精神。

第二,热爱和尊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对教师发出的信息作出积极的反应,教育也就更有效。教师要关心学生,把学生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不能无缘无故批评,甚至打骂学生,而且要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搞特殊化。

第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思想政治教师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无私奉献,立志为这一事业作出较大贡献。

第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既是思想政治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又是教育者应当具备的素质的最高表现,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条件。教师应践行好自己倡导的道德规范,做学生的楷模。

第五,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拒腐防变,坚决反对消极腐败,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

主要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思想作风方面。

第一,思想观念。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新事物和新情况不断出现,思想政治教师只有在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指导下,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反应时代的新观念,如价值观念、信息观念、竞争观念、时效观念、人才观念、法制观念、创新观念等,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第二,思维方式。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备科学而全新的思维方式,如整体性思维、开放性思维、层次性思维、立体性思维等,以很好解决教学过程出现的新问题,推进教学的发展。

第三,思想作风。教师应具备实事求是、民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良好作风,才能更深入更扎实的做好教育工作。

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苏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

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博学多才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教材的改革,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应具有教育科学理论修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科学的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较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具备适应学科特点的教研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频率。”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实事不能再现,需要教师依靠语言表达,把丰富的知识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学科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具有较高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是知识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创新型的教师。创新型的教师就是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学科精神,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并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简言之,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凸现的个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识等。

组织能力是一个教师取得教育和教学成功的保证。缺乏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多么广博,都难以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

(1)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灵活调节进程,活跃课堂气氛,控制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处理偶发事件等。

(2)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一个教师应有能力组织和指导兴趣小组,参观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有能力组织讲座、讲演、展览、表演、制作、考察、竞赛、撰写报告和论文等活动。形成人人参入、自己动手、发挥特长、凸现个性的开放式学习氛围。

教师要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成为讲演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化,研究能力是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1)教学研究能力。把教学与教研结合起来,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模式。

(2)学术研究能力。目前教师的教研较多的停留在教材的分析、考试的研究,限于一些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的陈述。而对教学理论的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对教学的创造性思考。教师只有成为学者型的教师,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身体是“载知识之车”。一个没有健康体魄的 人,即使知识丰富,才华出众,也不能报效祖国。纵 有雄心大志,也会力不从心而壮志难酬。这就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有健全的体魄和强壮的体 质。这样才能以充沛的精力和持久的耐力从事艰巨 而繁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教师要培养好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自己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心理活动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每一个学生都会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接受各种素质教育的,心理活动积极的,就会主动地去接受教育,从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反之。教师还要能正确地引导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掌握心理系统的初步知识。

提高政治素养 篇7

一、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教师不管他教哪门课, 都应当是一个语文教师。”就是说, 每一个教师, 不论执教哪一门学科, 都首先应该高度重视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 只有这样, 才能在学生面前展现出高度的精神修养, 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进而赢得学生对自己所教这门学科的热爱。我觉得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教师, 特别是在教学文化生活模块时, 更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语文教师, 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 充满感染力。这样才能更符合文化生活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性质。记得在2008年省级优质课时, 有这样一堂课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教师在讲完《文化生活》中“加强思想道德和知识文化修养”时, 动情地总结道:“愿作旱田的甘霖, 滋润你成长/愿作洪涝时的救生衣、食品、帐篷, 保你平安无恙/愿作一棵大树, 夏天里为你撑起一片荫凉/愿为一支蜡烛, 黑夜里为你送去宝贵的亮光/愿为一本百科全书, 送给你知识和力量/愿为传说中万能的神仙, 去满足你所有的期望/但我所有的只是一颗心, 希望你永远把他珍藏, 虽然他很平常/这颗心就是希望你永远善良而有修养。”特别是“希望你永远善良而有修养”这句话久久在我耳边回响, 真有些“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的意境。这诗一般的语言让学生在感受体验、思考的过程中, 心灵受到震撼, 实现了情感的升华, 很好地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情感目标。当我们用这样的语言来教学文化生活的相关内容时, 一定会让学生感受到文化之美, 提升学生的情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愿意优美地讲述美好事物的人, 一个在普希金、海涅的诗歌下熏陶成长的人, 是不可能成为粗暴无礼和恬不知耻的人的。这不正是我们文化生活乃至思想政治课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吗?所以, 在教学中, 我们要努力使自己首先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时, 在学生就“研究生争当猪肉佬”这一新闻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 我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气势磅礴、充满感情的话:“我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美国的哈佛大学既希望他们培养的学生成为各方面的领袖, 也希望他们的学生从事各方面的工作, 包括到社区工作。职业无贵贱, 劳动最光荣。李嘉诚等不少商业巨子就是从做小生意起步的, 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新东方的董事长俞敏洪教师也是电线杆贴小广告, 自己租教室讲课, 一点一滴, 做着比卖猪肉还琐碎的工作, 终于十年磨一剑, 把新东方做成了今天知名的上市公司。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把平凡的事情做出大学生、研究生的水平, 才是大学生研究生应该做的。相信,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是猛兽总能虎啸山林。”话音刚落, 学生的掌声就情不自禁地就响起来, 这堂课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 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 他不仅开发情绪记忆力, 还能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一定要用好语言这把“最精致的钥匙”, 拓展并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 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固本厚根”, 让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春风化雨, 育人于无声之处。

二、最是书香能致远———博览群书, 提升文化底蕴

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 读书, 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 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 要喜欢博览群书, 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 深入地思考。”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 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作为一个教学文化生活的思想政治教师, 不仅是“专家”, 更应是“杂家”, 不仅需阅读专业书籍, 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更需要博览群书, 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提升文化底蕴。“关关雎鸠”的爱情吟诵, 唐诗宋词的婉约与奔放, 明清时期的纷繁世俗图景, 我们需认真品味;郭沫若的诗歌, 巴金的三部曲, 鲁迅的小说杂文, 我们该细心欣赏;文化理论的书籍, 需要我们去精心阅读。我们不仅要从传统文化中去汲取营养, 还要有当代流行文化、先进文化的积淀, 阅读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试想, 如果在课堂上, 教师引经据典信手拈来, 这样充满文化底蕴的课堂, 学生怎能不喜欢?例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文化影响面面观”时说:“同学们知道‘倾国倾城”这个成语吧。那么, 有谁知道它的原文是什么?出自哪里?”同时充满韵味地朗诵:“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一笑倾人城, 再笑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教师凭借自己的文化底蕴, 创造出一种文化的氛围, 使学生身处其中, 感受着文化的气息, 领略着文化的魅力, 沐浴着文化的光辉, 进而使他们油然而生出无限的遐思、无尽的思考。我想, 这也是文化生活课堂教学应达到的一种境界吧?

在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 不仅教学《文化生活》我们要体现文化味, 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也要渗透文化韵味。因为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 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它们所凝聚的这一切, 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我们学科理论知识的博大与精深, 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因而, 我们的教学可以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喜欢甚至热爱。在学生与学科知识亲近的过程中, 在文化的氛围中, 学生的文化精神不断滋长。通过文化的传递, 让学生体会到学科知识所蕴含的理性美, 获得真理的想象和美的熏陶。所以教师应该捕捉教材和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要素, 在教学中彰显学科知识的文化本性, 让文化成为课堂教学弥漫的一种旋律, 让学生陶醉其中, 涵养性情, 濯亮精神!而这一切, 都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想, 如果一个教师把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文化底蕴当成自身的一种生理所需, 理所当然地去读书, 去感受生活。那么你的谈吐、人格, 还有你的课堂所展现的魅力是“光芒万丈”的, 而绝非是“文化的苦旅”。

正如余秋雨所说:“无人能摆脱历史文化的魅力和熏染, 而不管我们承认与否。”

摘要:论述了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 必须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首先要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其次要博览群书, 提升文化底蕴。

提高政治素养 篇8

关键词:政治素养 政治教学 多样化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113-01

一个民族的政治素养,彰显了一个国家的自由、民主、文明、向上的文明程度。职业中学政治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学长期探索的主题。政治素养不是天生的,要提高全民族的政治素养,首先要从教育入手,也就是说通过教学,提升民众的政治素养是最根本的途径,职业中学生生正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政治素养形成的初步阶段,通过政治教学,提升职业中学生的政治素养,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行的,更是提升全民族政治素养的主要途径。

1 抓住学生心里,提升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政治课作为职业中学的一个主要科目,正在逐渐被学生和学校重视起来。但是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还远远低于专业课和文化课。如何提升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首先政治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潜心思考。只有充分抓住学生的心里,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笔者在对《正确对待金钱》这堂课是这样处理,首先给每个人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如果我中五百万我将怎样生活?》,对这样的题目学生们兴趣十足,情绪高昂,非常踊跃地说出了自己如果中了五百万将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在学生都纷纷发言之后,笔者做总结性发言,给所有的同学的回答都予以肯定,接着就进行了正常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课程讲解,在学生兴趣浓郁的氛围里所讲解的内容,不仅让学生有了充分的理解,同时也起到了正确引导其正确看待金钱的理念,这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进行《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的课程讲解时,笔者没有直接按照教材进行授课,而是利用了课堂的前30分钟进行了《我的青春谁做主》的即兴讲演,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踊跃参加,有的同学讲演的十分精彩,有理有据情景交融,其他同学都投去了羡慕的眼光。学生们对青春的理解独到而浪漫,是笔者所始料不及的,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中,笔者在总结了这次讲演给同学们以高度的评价后,学生们还处于浓厚的兴趣中,笔者进行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注意力都十分集中,发言踊跃,理解透彻。笔者趁热打铁讲解了我们的青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主,但是要记得我们不仅有权利享受青春,也有義务报效祖国,更有公民应尽的义务。这堂课因为事先提起了学生的兴趣,所以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

2 紧扣时事,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积极性

当下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高速知识爆炸,学生各类信息的接受十分广泛,他们处于青春飞扬的时期,更关注时尚,关心时事。教师通过对时事的剖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政治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提高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这节课的教学时,正是国内反日浪潮高涨时期,国民情绪高涨,对钓鱼岛的维护有失理智,游行高呼,砸烂日系车。笔者通过当时的时事,在课堂的开始就引入了捍卫钓鱼岛的话题,让学生讨论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捍卫钓鱼岛,对当前的各种游行和砸车抵制日货等行为有什么看法。学生的发言都令笔者有些震惊,笔者心里默默地在说,“千万不要低估了这些少年”,学生的见解有的竟然十分理智和精准,对抵制日货带给日本和中国的负面影响分析的非常清晰,对砸烂日系车更是见解独到,他们一致认为砸烂日本车其实是在砸自己的储蓄罐。由于是当时最大的时事,学生们都十分清楚事实,所以都是兴趣十足。当他们意识到时事政治这是政治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都对政治学习充满了积极性,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这样就使这堂课始终处于十分热烈的氛围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学生的互动,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了学生正确认识政治,正确处理政治事件中的不良事件和不良信息。

3 创设多样化课堂,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政治课堂教学,之所以很难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主要是因为政治课堂的单调性和枯燥性导致的。创设多样化课堂,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充分利用游戏、讲演、竞赛、表演、多媒体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创设多样化课堂,不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不仅是教师的责任,同时也是政治课的终极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先后利用了多元化教学课堂和多媒体教学并用的教学法,在课堂上展示了我国的大好河山,播放中国最美的乡村风光片和贫困山区学生的艰苦境遇,让同学们了解锦绣中华的美丽乡村的大美所在,同时也了解贫困山区的落后生活。之后又利用了讲演《假如我是新时代的农民》的主题,不仅通过讲演让学生充分理解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又募捐了钱、衣物等寄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使学生们的善良有了归宿。多元化教学,提高了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以润物细无声的融入,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养。

4 结语

青春是美丽的,青春是飞扬的。而青春的飞扬要在蓝天下自由,就必须懂得怎样飞翔,掌握飞翔的方向和飞翔的本领。作为职业中学的政治教师,不仅是把握青春飞翔的方向的领航人,更是培养飞翔本领的教练,只有潜心研究,精益求精才能够更好地为祖国培养出合格的高政治素养的可操作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静贤.培养学生政治情感是思想政治课的题中之义[J].中国教师,2010(7).

[2]闫礼芝.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

考试能考出学生的政治素养吗? 篇9

考试能考出学生的政治素养吗?

作者/李宏亮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评价体系的改革,但是评价恰恰又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今天的政治试题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实例。

材料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增加居民的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保障人民生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问题:请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参考答案: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加强“三农”工作体现了政府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体现了政府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体现了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体现了政府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这是一道的高考原题,也是当下考试中最为常见的、典型的政治材料分析题。一般而言,这种题型,都会选取一定的生活事件作为背景,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设问,(教学论文 )引导学生在阅读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知识对问题进行解答。相对于传统的纯知识问答题而言,这种题型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突显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特别是对学生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但是,总的来说,这些题型还只是知识立意的试题,对学生的知识考察是其主要目的,而且侧重于知识的再现,其对学习方式的引导还是以知识记忆为主。可见,当前的政治试题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状况的考核较少,政治素养难以在一般的卷面试题中得以呈现。

一、思想政治课程评价滞后的原因分析

第一,政治素养的特点决定了难以通过一次性的简单测量来呈现学生的发展状况。

政治素养不同于政治知识,知识是外化的、相对稳定的文本内容,而素养则是内化为学生的内心体验,并渗透迸学生的生活与行为之中的一种政治信念、情感和参与能力。可见,政治素养包含着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一个是借助知识学习,形成的政治体验,这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另一个则是在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信念、情感及其外化的言行和表现出来的参与能力,这是一个信念与能力外化的过程。因此,任何一种单一的简单测量都很难对学生的政治素养做出科学的评价。

第二,传统卷面评价的局限性使得它难以多角度地呈现学生的政治素养。

相对于过去的单一的知识问答题而言,当前的材料分析题已经开始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境,并注重学生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察,然而,总的来说,当前的卷面评价试题都还未曾摆脱知识立意的特质。它们虽然对学生的生活有所关注,但是学生的生活材料只是教师为问题而设的情境,无论是材料的组织还是问题的设置,其目的都是侧重于对学生的知识考察,而且主要表现为知识的再认和再现两个层面。从再认层面看,客观题的设计基本上都县围绕教材中的易混知识点展开的,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辨析和理解;从再现层面来看,主观题的设计也是立足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运用,这其中虽然也有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但主要考察的还是知识的完整再现能力,而对知识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关注较少。从这个角度分析,传统的卷面试题如果不摆脱知识立意的根本弊病,就很难对学生的政治素养做出科学的评价。

第三,教学方式的相对陈旧和教学方式变革的相对缓慢,使得政治素养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被忽视,这也是当前评价改革较少关注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因素。

当前的课程改革从课程体系重建、新教材编写等方面人手,对课堂教学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但是这种关注是宏观层面的,缺乏相对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新课程关注教学方式的改革,但是侧重于对传统灌输式的批判、对新教学方式的理念引领,缺少的是新教学方式的操作模式研究。另一方面,新课程关注教学目标的改革,提出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但是受思维惯性作用和考试评价的.影响,知识目标依然被更多关注,而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却难以得到有效的体现。教学对三维目标的不协调处理直接导致了考试评价中对三维目标的考察比重的失衡,而评价中的这种失衡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教学中对知识教学的更重视和对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的忽视,这正是症结所在。

二、建构科学的思想政治课程评价体系

作为一种评价方式,考试本身更多涉及的是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考试的功效在于测量与呈现,而不是作出优与劣的评判。据此,笔者以为思想政治课程的科学评价并不否认考试的价值,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如何完善这一评价手段。

第一,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给予学生政治素养考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

传统的考试评价采取的是科学主义指导下的定量分析方法,它通常采取直接的分数标示法,客观而言,这种做法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精确的测量、比较和数据分析,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挥考试评价对人才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但是,今天的中小学教育更具基础性特质,是为人的终身学习奠基,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就思想政治课程而言,它注重的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关注的是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因此,思想政治课程的评价必须克服考试评价过度量化的倾向,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给予学生政治素养考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为此,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程评价不能简单地局限于卷面上冰冷的数字,学生在卷面答题中反映出来的政治立场、政治信念、社会责任感,学生档案材料中呈现出来的政治参与、民主意识,面试中教师获得的主观印象、情感共鸣等等,都应该成为我们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事实上,部分地区中考中增加面试考察项目,高考中对见义勇为学生、在抗震救灾中有突出表现学生给予一定的优录政策等,正是在考试评价中过程践行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体现。

第二,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过程。

传统的考试评价几乎都采取的是终极性评价,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60与59虽是一分之差,但却是质的区别。然而,我们知道,教育不是一个线性的、孤立的产品生产线,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育人工程。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他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校只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因素,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还涉及家庭、社区等各种因素。因此,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关注成效而忽视动机的终极性评价难以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此,思想政治课程评价必须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策略,把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看作是一个师生共同努力,家校社区共同协作的过程,通过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权重,给予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过程本身以足够的关注。具体而言,在操作层面上,一方面我们要立足现实,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政治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后品德发展的表现,并给予及时的记录,作为学生《成长记录袋》中的平时成绩,以增加过程分对总评成绩的影响;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在评价方式的变革上多做文章,如在卷面考试中增加探究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的比重,在科学评价中增加人文评价的比重等等。像这几年,高校实行的自主招生政策,就是在终极性评价中增加过程性评价比重的积极尝试。

第三,坚持卷面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指标的多元化、综合性,关注学生政治素养的行为外化。

传统卷面评价采取的是单一的分数指标,它很难对学生政治素养给出全面、恰当的评判,因此,我们需要在评价方式上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采取多种指标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课程评价体系。因此,要发挥评价的诊断与促进功能,我们的评价就必须走出卷面,走入学生生活,在评价指标中增加诸如社会服务、政治参与、集体合作等生活实践方面的指标,关注学生政治素养的行为外化。但是,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评价载体单一,这些指标不容易落实,学生素养依然难以呈现,为此,我们还必须改革当前的评价呈现方式,创新一些能够较好承载学生素养评价综合指标的载体。如:在不少试点地区和实验学校,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学生成长记录袋(如“青春的证明”、“成长的脚印”等)已经取代成绩单,成为学生发展的见证者。这些新的评价载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素养的行为外化。具体表现为:其一,卷面考试成绩的比重大幅下降。多数做法是将政治成绩由百分制改为等级制,这有利于矫正对知识目标的过度关注,从而为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与评价创设空间。其二,学生生活走进其中,评价指标更具综合性。以“青春的证明”为例,评价内容增加了“志愿者活动“、“班级服务”、“同伴互助”、“社区活动”、“家务劳动”等多种生活化的指标,使得评价对学生生活实践的引导作用更加有力,有利于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其三,评价主体更加多元。现在的成长记录袋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旧习,一般都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有利于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致力于学生的素质发展。其四,评价表达更加人性化。传统的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下定论,而今天的素质发展报告书,基本上采取的是师生对话的表达方式,使用“优点+期盼”的表达结构,坚持赏识教育的原则,既肯定学生的成长,也以期待的方式帮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

第四,坚持在实践中创新,谋求卷面试题上的突破,积极探索开放性试题的命制。

可以预见的是,延续了很多年的卷面考试不会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卷面考试也不是一无是处,作为科学评价的一个重要载体,它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因此,对思想政治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做法,而是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谋求突破,在试题的变革中突显对学生政治素养的考察。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分析题,开放性试题更能考察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政治素养。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试题的解答不是简单预设的格式化答案,而是通过材料、设问的巧妙组合,通过非标准化答案的设置,给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甚至是创设出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就思想政治课程而言,开放性试题的命制尤其需要关注两点:其一,开放性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和政治素养的考察并非弃知识而不顾,而是真正回归知识的基础性,发挥知识对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支撑作用,以非标准化的知识答案折射出学生的能力和政治素养。其二,在材料选择和问题设置上,命题要从单一预设走向多元生成。作为试题背景,材料的信息要丰富、明晰,要从教师假想的学生生活中走出来,真正触及学生现实的生活场域,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活广度,为学生的观点选择与阐述提供现实可能。问题的设置也同样如此,设问要指向清晰,但不是指向某个具体知识的再现,而是要以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为支撑,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

上一篇:上海访学的总结下一篇:竞选学习部部长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