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介素养

2024-07-23

网络媒介素养(精选12篇)

网络媒介素养 篇1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媒体日渐成熟并普及。媒介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和桥梁, 新媒体的运用给信息传播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 与传统媒介相比, 网络化和智能化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自由和开放。

网络构建了虚拟世界, 网民拥有不同于现实的另一种身份。但仅仅把网络视为一种匿名游戏是狭隘的, 人们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现实服务。例如网络反腐, 就是网络深度参现实生活的一种典型现象。“网络反腐”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网上廉政建设的方式和行为, 它通过互联网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进行监督和对公共权力进行约束, 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 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

1 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

反腐倡廉是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望。传统的反腐方式依赖于官僚内部的自净, 但由于这个体系相对封闭, 很难和外部社会体系建立正常开放的交流, 构不成合理的信息交换, 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 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即使有少数腐败信息被举报出来, 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处理该项事务的主体, 受其体制规则的限制, 从接受相关信息到最终出台处理意见, 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对长的时期, 浪费了黄金时间。网络反腐则不一样。它借助新技术, 恰好能规避传统反腐方式中的缺陷。

⑴整合民意, 容易聚焦。掌握网络先进技术的网民, 以其独有的敏感在网上发贴子、发微薄举报贪腐, 设置公众话题并在追踪过程中吸纳民意表达, 整合公众的智慧和意见, 引起网络舆论的强大观注, 造成聚焦效应。在对贪腐人员形成巨大的压力的同时, 也可以给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更多更透明的信息, 提升其一查到底的决心和动力。

⑵方便快捷, 言论自由。在如今的信息社会, 自媒体解构了传统媒体的高门槛和高专业性, 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记者, 能自由地对社会公共事件发表言论。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突破了网络终端的限制, 极大的提高了发表网络观点的方便性。同时, 自媒体裂变式的传播, 能让贪腐信息在瞬间众所周

果。知, 贪腐行为无处藏身。

⑶保护隐私, 保障安全。传统的贪腐信息举报方式, 如打举报电话, 写举报信, 甚至直接到纪委揭发检举, 过于直接并缺少保护, 有可能暴露举报人的隐私信息, 造成不良后果。而网络的虚拟性以及游离于体制之外的特点, 避免了以现实身份的接触, 保护举报人的隐私信息, 保障了其人身安全。

但我们也要关注到, 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人可以自由发声的开放平台上, 传统媒体中的守门人角色被消解。信息的生产、传播不再遵循严格的把关制度, 导致各种信息泥沙俱下。就反腐的效果而言, 网络反腐固然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反腐方式的漏洞, 但网络也极其容易成为滋生“恶性细菌”的温床:

⑴网络暴力日渐增长。网络暴力首先是指附加在网络信息中的暴力内容。在传媒业日益全球化、市场化、产业化的今天, 传媒中反映的暴力内容正逐步增加、暴力倾向正日益增长, 充满血腥与暴力的信息已被人们视为“电子海洛因”。这种“毒品”对很多群体, 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有毒害作用, 因为他们缺乏对媒介信息的怀疑力和判断力, 无法避免媒体暴力对自身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暴力还指人们处理相关信息时的粗暴的态度和方式。例如在网络反腐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网络审判”现象。网络审判主要指的是网民、网站或网络公司通过网络媒介对某些还未正式审判的社会性案件进行分析调查和评判, 从而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 影响人们对事件真实性的认识、对当事人造成重大伤害的行为。由于网络舆论具有自由性、双向性、匿名性、非理性及随意性等特质, 网民个体的舆论表达容易发生变化甚至扭曲, 这种误解一旦传染给其他个体, 形成整体性的“变异”和“扭曲”, 从而直接转化为“媒介审判”。媒介审判脱离了正常的举报限度, 妨碍司法独立和公正, 显然是粗暴无理的。

⑵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当代媒体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娱乐。娱乐主宰一切, 在娱乐或享乐原则面前, 人们成为一种日益肤浅、浮躁的消费主义者, 不仅丧失了消费自主能力和批判鉴赏力, 而且容易丧失植根于文明传统最深层的羞耻心。我们看到网络反腐案件中, 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操纵反腐话题, 将之置换为对低俗和娱乐信息的传播。他们不去关注公众受损的利益需求, 却频频引导受众偷窥他人隐私, “小三”“私生子”“艳照”等低俗内容被生产为满天飞的花边信息。网络反腐大部分靠文字、照片、视频等, 从这些途径‘揪’贪官, 容易流于表面。低俗化、娱乐化的网络反腐倾向容易形成集体性的非理性力量。

⑶谣言是网络反腐的伴生物。数以亿计的手机和网络用户、数以百万计的博客用户都掌握着自己的“媒体”, 越来越多的“草根”通过手中的媒体, 随心所欲地表达着自我的感受。从积极层面讲, 网络打破了传播媒体长期以来集中在少数人、特定阶层的局面, 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但是, 网络显然缺乏把关措施。过度自由很容易演变为信息失控, 虚假信息、有害信息未经审核和过滤, 堂而皇之的随网络大面积而且迅速的传播出去。网络谣言会严重损害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可见, 反腐中, 网络需要不断净化。网络的净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网络自净功能的启动;其二是坚持合理把关。网络自净功能依赖于网民之间的频繁互动, 这就如同搭建起一个多声部平台, 汇集舆论场中的信息, 在众声喧哗中寻求意见的均衡、理性, 在自说自话中寻求多元意见的和解、弥合。在充分开放的观点市场中, 信息总体上是越辩越明, 这就实现了网络对于自身环境的净化。在传统媒体中, 媒介组织中的“把关人”可以对新闻传播实现有效控制。而网络媒体传受合一, 网民自身拥有了生产、收集和消费信息的能力, 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 这使得网络把关无法强制成为一种制度, 只能是对网民自觉行为的一种期待。在自媒体时代, 既然人人都可以是记者, 那么人人都应该自觉为自己的信息生产严格把关。

2 新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网络的净化非常依赖于网民媒介素养的存在和提升。但我们的媒介素养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网络反腐中暴露出的网络暴力等问题, 只是全民媒介素养低下问题的冰山一角。实际上, 反腐视野之外, 网民们还有很多素养低下的表现, 提升全民的媒介素养刻不容缓。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具有的正确地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有效地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 也指受众的批判性思维反作用于媒介的能力。在社交网络革命、互联网革命和移动革命的背景下, 个人为了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社会关系变化, 构建更大、更好的社交网络, 应该掌握的新的能力。信息时代, 我们应该具有的新媒介素养 (Networking literacy) 包括:图像处理能力、导航能力、信息的组织和联通能力、专注能力、多任务处理的能力、怀疑精神以及道德素养。

显然, 培养和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 是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这依赖于开展全面深入的媒介素养教育。上世纪30年代, 英国提出媒介教育的概念, 鼓励“认清并抵制”大众传媒的影响。如今, 它逐渐重视媒介语言所构架的现实与真正现实之间的关系和差别, 要求人们正确看待媒体的巨大力量, 了解媒介讯息特性, 从而重新认识媒体——即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人们掌握利用媒介进行传播的相关知识, 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和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 使人们成为媒介的主动驾驭者, 而不只是媒介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信息传媒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是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 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地利用媒介的能力, 并形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能够理解其意义以及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 面对全球化和商业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特别是面对蕴含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信息和媒介节目的大量涌入, 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变得非常紧迫而严峻。

那么, 媒介素养教育该如何进行呢?

⑴媒介素养教育从娃娃抓起, 建立终身教育制度。目前, 西方国家对媒介素养教育有一个共同的经验, 那就是要尽量早的开始媒介素养教育, 一般在小学时期就应该展开这项教育, 一直到中学、大学, 这项教育都不会停止, 这是一个系统性、动态性的教育过程, 随着学生年龄的变化, 教育的内容也会随之相应变化。

西方的媒介素养教育是终身教育, 社会成员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这种教育。从娃娃抓起, 终身化, 这是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两大特点, 我们完全可以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结合中国的实际特色, 把媒介素养教育列入课堂, 开辟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指标。

⑵建立媒介素养教育信息平台。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是个人, 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化的立体式教育。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担负起社会成员媒介素养教育的义务。政府完全可以将媒介知识作为公共信息资源上架到公共信息平台, 将之公开并传播出去, 成为人人可以自由享用的资源库。媒介素养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 完全可以扩大这项教育的群众基础, 取得良好的效果。

⑶消除地域差距。我国目前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 造成了教育方面存在多方位多层次的差别, 这种尤其表现在城乡差别方面。总体来看, 城市公众接触、使用新媒介的机会和经验相对较多, 因而其媒介素养相对较高。而乡村明显在这方面缺乏条件, 导致乡村公众的媒介素养极其低下。这种失衡的状况无疑对媒介素养教育大局不利。今后, 努力消除城乡差别, 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重心。

媒介素养教育的办法当然远不止以上几点。其实, 以什么方式教育公众提升体媒介素养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作要持续开展, 落到实处, 最终实现全民媒介素养的提升。对于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来说, 它是“个人与外界”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沟通或互动所需具备的条件。虽然, 媒介素养教育不是万能的, 但一定是有益于个人身心培养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推广媒介素养教育, 帮助受众适应变化莫测的媒介环境, 变被动为主动, 进而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应该是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媒介素养教育正在向全民化、社会化转变, 提高新媒介素养, 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喆.网络反腐的性质及其形式的利弊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1 (1) .[1]林喆.网络反腐的性质及其形式的利弊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1 (1) .

[2]燕道成, 黄果.否定与重构--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1) .[2]燕道成, 黄果.否定与重构--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1) .

[3]王永亮, 王向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三位一体”[J].《今传媒》2007 (3) .[3]王永亮, 王向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三位一体”[J].《今传媒》2007 (3) .

[4]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J].《当代传播》2000 (2, 3) .[4]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J].《当代传播》2000 (2, 3) .

[5]徐永贵, 梁启冰.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比较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6 (12) .[5]徐永贵, 梁启冰.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比较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6 (12) .

[6]魏永征.新闻传播法规教程 (第二版)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魏永征.新闻传播法规教程 (第二版)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网络媒介素养 篇2

一、互联网语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质与特点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与传统的教授式学习方式有一定区别,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能动作用,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式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概念的提出源于部分学者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质疑,他们认为教育并不只是为了向学生的记忆传播知识,更应该是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这些能力很重要,因为它们不仅是学生在规范学校学习的必要能力,更能够帮助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的漫长人生中不断丰富和更新自身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教育部相关文件也多次强调“我们要重视发展大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对技能和独立思考的研究,霍莱茨将其定义为“负责自身学习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表现在确定需求、设立目标、明确学习内容、选取合适的学习方法以及策略、合理控制进度、监督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

威廉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控制学习的能力,主要涵盖学习管理、认知过程和学习内容三方面内容,这三个方面同时与学习行为、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环境对应,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具体体现为,要实现有效的学习管理必须依赖于对认知行为过程的合理控制;对认知过程的合理控制是学习管理的结果;对认识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要求学习者明确学习内容。”庞维国是国内研究自主学习问题较具代表性的学者,他认为“自主学习表现为学习者自主驱动学习动机、明确学习内容、调整学习方法策略、管理学习时间以及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及社会环境这样的一种学习能力。从整个过程来看学习者能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计划、为自主学习行动做好准备,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学习进展以及学习方法进行监控、反馈、调节,并自我检查、总结、评价以及补救。如果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各方面都能自觉地做出选择并实现有效自我管控,我们就认为他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

长期以来,有众多学者就自主学习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进行讨论和阐述,然而学界对于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这并不会阻碍我们把握自主学习的核心内涵。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能动地位,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包括: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可应用于该领域的认知策略,认知的知识与技能等。)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包括:设立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策略、制定学习计划、协调认知策略、分配学习资源、对学习活动展开有效监控,使整个学习过程合理高效。

(二)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的新特征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互联网平台给学生自主学习带来更深刻的影响,对自主学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支持作用。互联网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机会,以及开放、自由、实用环境,能够激发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学生们的这种行为趋势形成了一种具有信息社会特色的现象,我们可将其称为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平台上的各类信息服务系统,自主选择认知工具、设立明确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以交互的模式,自主驱动学习知识,实现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1.互联网为自主学习带来了空前的有意义的支持作用

这种支持不仅表现在互联网中蕴藏的丰富资讯矿藏、资讯传播时效性强、极大延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还表现在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学习时间、灵活选择学习空间、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自主获取学习资源等外在形式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种支持表现在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地完成信息资讯的获取、自身知识结构的构建。

2.互联网扩大了资讯空间,丰富了信息传播渠道给学习

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机会学生在自主规划学习目标、自我组织学习内容及其结构、自我调节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等能力培养和习惯性养成方面,网络都能提供有效支持。

3.互联网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实现了实时互动性互联网上,资讯流通自由度高互动性强,学习者对资讯的选择有很高的自主权,并赋予学生随时对论题交流、讨论的权利,提高了网络媒介对学生的吸引力;互动的方式有教与学的互动、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人机互动。在互联网外语教学环境下,实时互动及其具有的实时反馈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效率。

(三)互联网使用行为对自主学习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用独特的信息资源呈现方式,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也为自主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更加高效、实用的环境。但是,互联网在积极影响之外,还有一些我们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

第一,大学生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缺少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互联网使用经验,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就容易受到各种技术问题的困扰,这就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行为起到反作用,影响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学习者会感到灰心,挫伤了学习积极性。

第二,互联网中资讯极其丰富,海量信息的鱼龙混杂和垃圾信息的轰炸,因为面临太多的选择,学习者常常感到迷惑,会觉得不知所措,容易迷失在信息海洋中。互联网的自由的信息环境,资讯传播去中心化,使得网络信息传播的失控和虚假不良信息的泛滥,容易给驾驭信息能力较弱的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第三,互联网上充斥的各类信息内容,尤其是通俗娱乐、网络游戏等,容易吸引学生眼球、分散他们的精力,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效率降低,甚至毫无收获;互联网环境以数字化、虚拟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任何互联网使用者都能以匿名的方式扮演多种虚拟角色,一些人无视对信息传播和人际交互的道德责任,容易对经验浅薄的学习者造成心理信任危机和学习障碍,使自主学习活动丧失其本身的意义。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亦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所需具备的个人素养。我们认为,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对自主学习产生的影响,克服负面效应,为自主学习营造积极学习环境和健康心态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其媒介素养间的关系

我们要帮助大学生克服在互联网环境对自主学习的负面影响,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需要从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入手。网络媒介素养源自媒介素养的概念,特指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媒介素养,这一概念随着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而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在我国,网络媒介素养相关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成为学者们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于何为网络媒介素养,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阐述。蒋宏大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1.网络媒介认知素养;2.网络媒介甄别素养;3.网络道德法律素养;4.网络安全素养;5.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6.网络发展创新素养;”李凯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含几种能力:互联网基本操作能力,对互联网资讯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批判能力、利用和创造能力。”黄峥老师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不仅指网民对互联网的认知、操作、创造能力,更是在意识层面的批判和创新精神,以及道德和责任意识。”通过学者们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涵几个核心内容:1.对网络媒介的基本认知;2.网络资讯的批判解读能力;3.媒介的使用和创造性利用的能力。笔者认为,我们的工作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积极开展面向大学生的网络媒介基本知识教育

我们认为,这一点是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基础,包含“了解”和“使用”两个内容:了解是指对互联网基本原理、常识的了解,互联网的传播与使用与其它传统媒体有很大区别,对网络媒体的基本原理、运作常识不了解,就只能是互联网的被动使用者,更不可能利用好互联网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使用是指互联网操作能力,帮助大学生掌握互联网媒体使用技能,使其具有较强的驾驭互联网技术的能力。

(二)积极引导大学生构建对媒介资讯的批判解读能力

互联网的开放、自由、交互性强、可匿名的特点,使互联网上充斥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互联网提供海量信息,可以通过文本、图像、音视频等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观点、立体式呈现,但无法完全客观全面地展现现实,信息制作、发布者不可避免的将自己所持立场或价值取向掺揉进传播内容;互联网中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往往缺乏条理、逻辑,难以辨识。这就要求大学生对互联网资讯不盲信、不盲从,秉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批判态度,培养自己对资讯的识辨和评价能力,使自己能够独立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评估资讯价值。学生能够利用和驾驭好互联网,也就意味着其具备了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基本能力。

(三)培育大学生对网络媒介创造性利用能力

在迈向信息社会的今天,大学生应培养自己善于利用互联网学习知识、丰富阅历、开拓眼界,为自我发展服务的能力;利用互联网这一良好的资讯平台,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自由的创造内容、传播资讯、互动交流,这是互联网媒介区别于其它传统媒体的最重要的特征,而这种特性亦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有效工具,学生利用这些特性可以在互联网上陈述自己的认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经验、与其他学习者展开交流讨论,使得知识的学习在这一系列互动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深入、巩固、完善。

作者:叶修廷 汪国翔

网络媒介素养 篇3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7-0043-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在庞大的网络人群中,大学生无疑是主力军。随着当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展了高校的网络舆论空间,当然伴随着网络自身的弊端,高校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复杂性、多元性等特点,使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不断上升,网络舆情也成为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面对高校网络舆情环境的变化,对他们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如何提升辅导员自身的媒介素养,全面把握舆情动态、引领舆情方向、处理舆情危机,帮助大学生形成更加合理的媒介观,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的健康运行,是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及特点

高校师生作为一个群体对社会现象具有他们独特的倾向和情绪。他们从自己的视角审视社会、校园、生活,对所关注的各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在各高校论坛、微博、QQ群、微信等网络平台,发表评论和意见,营造特定的舆论氛围,并且在网络交流中形成这个群体的普遍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建构起了高校自己独特的网络舆情。

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突发事件引发大学生的热议;二是国内外的新闻热点触发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三是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激发大学生维护自身权益。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酝酿阶段,即小范围的讨论交流;起始阶段,即更多主体在网络媒介中回帖跟进,形成舆论圈;扩散阶段,舆情热点的影响越来越大,受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整合阶段,形成正确的干预系统或自动走向衰落。

高校的网络舆情环境给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必须充分了解网络舆情的特征,因势利导,才能做好网络舆情下的学生工作。高校网络舆情除了具有舆情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1.形成过程的突发性

具有较强的突发性是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过程的重要特点。当今大学生交流思想、情感、观点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网络。被大学生所普遍关注的话题通过网络媒介发布,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广大学生群体的回应。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无法洞察到任何事前的预兆,形成与传播的时间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一次突发或偶发事件在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普遍热议,与大学生群体式爆发的带有情感倾向的观点意见相结合,迅速形成了舆情圈,最终形成强大的高校网络舆情。

因此,如果辅导员平时缺乏对网络舆情的监控,不能在网络舆情发生时及时恰当地给予引导,那么就有可能造成网络舆情危机,甚至引发难以控制的群体性事件。

2.参与主体的特殊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参与主体是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极大的相似性。与其他网络舆情主体不同,大学生网民是相似度最高的主体之一。由于大学生群体在年龄、身份、生活环境、学历层次等方面极为相近,因此极易对同一个话题产生兴趣并引发大量讨论,受“沉默的螺旋”效应影响,观点容易获得一致。其次是敏感性。大学生思维活跃,民主意识较强,具有较高的社会触角敏感性。再次是自由性。大学生既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等平台发布状态、传递信息,也可在高校论坛留言跟帖,可见大学生的舆情表达与传播具有直接性与自由性。

另一方面大学生情绪上的易波动性给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带来挑战。当群体偏激的情绪产生共鸣时,有可能在集体无意识作用下,由舆情危机转化为冲动过激的行为,造成极大的危害。

3.客体内容的复杂性

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繁多复杂,涉及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社会生活、关注校园文化、关系自身利益,很容易形成舆论中心。

大量丰富多彩但未经筛选的信息在高校网络舆情形成的过程中,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虚假广告、恶意中伤、暴力色情、反动言论等不良舆情信息,使大学生在社会道德风气和人际交往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给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

二、高校网络舆情环境对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新要求

一般认为,媒介素养主要是指受众利用媒介资源的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和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笔者认为,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媒介素养具有特定的内涵,在本质上是利用互联网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以便于更好地利用网络媒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确的媒介道德素养;二是敏锐的媒介意识素养;三是扎实的媒介知识素养;四是灵活的媒介运用素养。日益复杂的高校网络舆情对辅导员在媒介素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1.要具备与时俱进的媒介理念

网络媒介的迅猛发展,挑战着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每时每刻网络世界都在进行更新与变化。面对大量的网络新资讯,高校辅导员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把握新信息,熟悉新媒体,树立新理念,并且在使用新媒介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方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实时掌握高校网络舆情的动态。endprint

2.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媒介技能

基本的网络媒介技能是辅导员提升媒介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当前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与辅导员自身媒介基础知识与能力的欠缺是密切相关的。辅导员应该具备网络应用和网络基本维护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论坛、微博、微信中发布正确的信息。同时辅导员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利用媒介发布具有独创性的观点意见,才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引导网络舆情的动向。

3.要具备辩证理性的媒介观

网络信息的错综复杂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对辅导员的媒介观也提出了要求。辅导员需要对媒介信息进行判断、甄别、选择,辩证看待网络舆情,不可人云亦云,不加选择地全盘吸收,也不可对网络舆情全盘否定。高校辅导员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合理地在网络上发出声音,明辨是非,趋利避害。

4.要具备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能力

随着网络媒体传播手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高校辅导员在网络舆情环境下更当谨言慎行,不仅仅要禁绝“雷语”,还要求辅导员提高直面媒体和善于同媒体进行直接沟通的能力。在面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要求辅导员把握方法、分寸,从容面对,有的放矢,这样才有利于创造高校健康有序的网络舆情氛围。

三、高校网络舆情环境下提升辅导员媒介素养的途径

在高校网络舆情环境中,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方面是辅导员自身需要转变媒介观念,在实践锻炼中找寻应对网络舆情的规律;另一方面是高校需要加强对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培训,同时形成激励机制。

1.实践锻炼,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对辅导员而言,媒介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转变媒介观念,改进工作方法,积累应对经验。

辅导员自身应尽可能了解并熟练运用各类媒介,如QQ、微博、微信,以便于通过网络与大学生更好地交流沟通。一方面建立全方位的舆情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搭建学校机关部门与广大学生之间的桥梁,将学校的政策制度在学生中宣传,同时也将学生对学校建设的意见建议反馈给相关部门,从源头上消除关于学校舆情的危险因素。对于已经形成的网络舆情,辅导员应在舆情圈中真诚与学生交流,传递正能量,引导网络舆情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2.教学相长,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所谓“教学相长”,辅导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要引导学生如何在纷繁的信息中判别是非,分析媒介信息,选择正确的信息进行转载传播,对各类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发表恰当的言论,自觉抵制消极、非法舆论的传播。要将网上交流与网下教育相结合,听取不同的舆论声音,全方位把握实际舆情,及时跟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改进的状况,在现实生活中帮助其进一步巩固提升。

3.加强培训,建设网络舆情工作队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辅导员大量时间都在处理具体的事务,缺少正规的媒介素养学习和培训,因此高校应重视并加强对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培训,完善相关体系,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时间上给予保证,提高辅导员参与媒介素养培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郭亮.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与网络舆情危机管理[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曾润喜,王国华,徐晓林.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1).

[3]潘清泉,韦慧民.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抑制和促进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4]冯景欢.高校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河北科技大学,2012.

[5]刘芳.新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研究[J].中国报业,2012(2).

论高校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 篇4

一、高校教师网络媒介素养的内涵

国际上比较认同的媒介素养的定义是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做出的, 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 我们认为这对网络媒介的素养同样适用。国内关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比较普遍的解释是, 网络媒介素养是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网络传播资源, 具有健康的网络媒介批评能力, 使其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发展的素养[2]。综合网络的特点、媒介素养的内涵和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 笔者认为高校教师网络媒介素养是指高校教师在掌握网络信息选择力、理解力、质疑力、评估力、创造生产力和思辨反应力的同时, 建设性享用网络媒介资源, 充分挖掘网络媒介教育功能的素质和修养。因此, 网络媒介素养的核心是网络信息素养。具体而言, 高校教师网络媒介素养包括六项网络媒介信息应对能力和三个方面的网络修养 (详见下图) 。

(一) 高校教师的网络媒介信息应对能力

高校教师的网络媒介信息应对能力包括网络信息的选择力、网络信息的理解力、网络信息的质疑力、网络信息的评估力、网络信息的生产力和信息的思辨反应力。高校教师网络媒介信息应对能力中的六大因素是相辅相成、休戚相关的。选择力是指高校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教育活动, 有意识地通过网络媒介筛选并获取与教育有关的网络信息;理解力是指高校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去分析和解释网络媒介信息;质疑力是指高校教师能够主动地去怀疑网络信息, 而不是对网络信息采取盲从的态度;评估力是指高校教师能够在信息选择、理解、质疑的基础上, 对信息所能造成的社会危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估;信息的生产力是指高校教师能够在获取网络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创造属于自己原创性信息的能力;思辨反应力是指高校教师在识别网络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网络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六种能力对高校教师来讲意义非常重要, 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师在使用网络知识时候的认知标准和价值判断, 尤其是在网络自媒体的去权威化、去中心化的特征又在某种程度上消解受众已有或者正在形成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的背景下, 高校教师只有从容地做到不盲从、不抗拒, 主动地思考并判断网络信息的价值和意义, 才能在育人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媒介信息, 在网络媒介的使用过程中合理规避网络媒介的弊端, 引导校园网络舆论。

(二) 高校教师的网络媒介修养

高校教师的网络媒介修养主要包括网络道德素养、网络法律素养和网络职业素养三项内容。网络道德修养是指高校教师在利用网络信息的同时, 自觉抵制网络信息污染, 规范网络言行, 对待网络谣言要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网络法律修养是指高校教师自觉抵制网络违法行为, 不参与网络违法活动, 尊重网络知识产权。网络道德素养和网络法律素养, 是每位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 每个人都必须去遵守。而网络职业素养则是针对高校教师这一群体的特殊要求, 它要求高校教师在使用网络媒介的过程中, 还应该承担起育人的使命, 在和大学生网络互动的过程中, 在答疑解惑中不要忘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也是高校教师网络媒介素养相对于其他群体媒介素养带有强烈育人特点的原因所在。网络道德素养和网络法律素养是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网络职业素养是对教师群体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是新形势下将课堂育人拓展至网络育人的时代要求, 尤其是高校教师在面对青年大学生群体这一网民中的主要力量的时候, 更要牢固树立网络育人的使命, 自觉规范自己的网络言行, 以网络慎独的精神来影响青年大学生, 教育青年大学生科学认识网络媒介, 合理使用网络媒介, 最终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打造大学文化在高校网络领域的覆盖和占领, 促进高校网络生态文明的建设。

二、高校教师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从目前国内关于高校教师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进展来看, 情况并不是很乐观, 如中山大学的张志安教授对全国40余位各行各业的知识精英, 包括高校教师作了深度采访, 了解了他们的媒介认知观念、媒介接触行为和媒介参与实践[3];北京师范大学的张红教授对该校的辅导员媒介素养现状亦作了详细调研[4]。在国内学者对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的调研基础上, 再结合嘉兴学院自2009年以来对师生网络舆情的监控情况来看, 目前高校教师网络媒介素养现状主要表现为如下特征。

(一) 教师的网民身份不够明确

高校教师和其他社会群体一样, 虽然都是网民, 但在身份的确认上, 必须要明确自己所属的社会公民和高校教师两种身份。从我们对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情况来看, 一些教师在跟大学生网民的互动上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身份, 随意发布信息, 甚至信口开河, 在一些知名高校里甚至还出现了高校教师在网上与人对骂甚至约架现象, 如大学教授吴法天 (此为网名, 真名为吴丹红) 与记者周燕的微博“约架”事件[5], 对高校教师的形象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不难看出, 一方面, 高校教师的网民身份中除了作为社会公民要遵守基本的网络道德规范外, 另一方面, 作为高校教师的网民身份还要坚守教师的师德师风, 坚守教书育人的职业理念。

(二) 教师的网络信息应对能力不够

网络世界信息“能指膨胀, 所指丧失”的泛信息化现象, 一方面看似信息量很大, 另一方面却又让网民觉得不知所从, 直接带给网民的是信息选择上的困难, 受众更像一个无所适从的孤儿, 尤其是网络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使受众的选择能力变得更为艰难。所以, 以信息选择力为代表的六项网络信息应对能力, 构成了高校教师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 依然存在着部分教师对网络信息不加分析筛选就直接搬到课堂上的现象 (1) 。网络信息的应对能力, 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门崭新的能力要求, 当然也包括高校教师, 因此它更加需要高校教师能够以社会关怀的姿态去审视和看待网络世界, 以教育者的视角去掌握网络信息的应对能力。

(三) 教师的育人意识不够明确

高校任课教师与学生的远离化、陌生化往往导致部分高校教师认为网络育人应该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 而认为自己仅仅是专业教师, 只负责上好课, 不存在网络育人的职责要求, 这种观念进而直接造成他们在跟大学生的网络互动中, 对大学生网民的网络意见和网络舆论引导不足, 表现为对大学生网民的网络不良行为视而不见, 对他们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不加重视, 对大学生网民的质疑不加以及时合理的解答, 对校园网络里的虚假信息不加以澄清。在网络媒介的使用过程中, 忽视对网络媒介的传播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如高校教师在网络自媒体中网络议程的设置上, 很容易设置一些偏离校园主流舆论走向的议题,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价值判断的模糊化。

三、提高高校教师网络媒介素养的途径

(一) 自觉遵守网络道德, 规范网络行为

网络中流行一句话, 不敢在生活中变坏, 就敢在网络中变态, 这是脱离现实世界的网络虚拟世界的真实写照。究竟是什么导致网民在网络世界里如此有恃无恐, 从根本上来说是网络道德等精神价值的缺失。作为高校教师在充分认识到网络道德等精神价值缺失的弊端的同时, 更要严格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高校教师首先是社会公民, 所以要遵守最基本的网络道德, 不要随意发布恶俗、庸俗、媚俗的帖子, 更不要转发不良信息和传播谣言;在跟粉丝互动的过程中, 要时刻记住自己的教师身份, 注意语言用词, 网络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 更需要高校教师谨言慎行;在面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时候, 要时刻与高校保持意见一致, 尤其是在面对学生质疑的时候, 要谨言慎行, 千万不能发布与事实不符的信息, 以免误导学生。从我们对校内网络舆情监控的情况来看, 部分教师在突发事件中, 因为信息掌握的不对称, 在跟大学生的网络对话中, 发布一些价值模糊的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价值判断的偏向, 这无论是对事件的处理还是对学生的导向上都是不利的。

(二) 提高教师的网络信息应对能力

网络信息应对能力的核心是以知识分子的社会关怀去审视和使用网络媒介, 一是了解网络媒介出现的社会学意义, 二是了解网络媒介的技术特征。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 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在积累和叠加, 互联网成为社会压力的“出气口”, 各种表达利益诉求者、维权者、爆料者都被逼上网“发声”, 以期引发大众关注和政府介入, 尤其是在网络自媒体越来越发达的“大众麦克风”时代, 公众的话语权实现了空前的普及, 社会各阶层都已经习惯于在网络上“喊话”、表达个人观点[6]。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相比, 有其优势亦有其弊端, 如微博曾以其短、快的优势在网络世界里大行其道, 但从目前的调查数据来看, 微博的使用率还是低于博客的使用率, 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公共知识分子对微博的碎片化写作的抵制, 这也提示着高校教师能够站在社会关怀的角度去使用网络媒介, 唯此才能彰显出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三) 自觉担当“网络意见领袖”的教育使命

意见领袖 (opinion leader) 又叫舆论领袖、观点引领者, 是传播学的经典概念之一。意见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 并对公众态度和观点的形成施加舆论影响[7]。大众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往往是先被这些意见领袖所接受, 然后再通过人际传播途径转给追随者, 而在网络媒体环境下, 意见领袖传播的信息往往被他的粉丝所接受和转发。高校教师之所以具备“网络意见领袖”的天然优势, 主要在于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 而且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 此外他们的粉丝很大一部分又来自自己的学生, 经常会在网络媒介上跟学生进行各类形式的交流和互动, 引导他们在面对互联网中浩瀚的信息和狂躁的声音时, 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作出理性的判断, 引导大学生网民从偏执、逆反的情绪中走出来, 理智地认清形势的主流和发展的趋势, 逐渐形成自己的信息认知和价值判断。

(四) 自觉承担网络舆情引导的教育使命

近年来, 由高校引发的网络舆情日益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如河北大学飙车案、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捅人案引发的高校网络舆情都将高校推向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承担着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高校教师理应自觉承担起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8]。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当看到自己的学生在网络上发表一些错误意见或者宣泄一些不良情绪的时候, 能视而不见吗?其实当教师抱着教育关怀的心态与学生进行沟通、对话, 而不是好奇的网络围观充当看客的时候, 实际上就已自觉承担了网络舆论引导的教育使命。当每位教师在面对自己的学生宣泄不满的时候, 能够坐下来跟上几句温暖的回帖, 面对自己的学生发出质疑的时候, 认真跟上几句中肯的回答, 我想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关爱, 更是一种教育, 对建设和谐宽松的高校网络舆论生态环境亦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作用是它能赋予人们完善的知识结构, 提供人们解读网络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 培养人们不被媒介信息所牵制的能力, 以及控制自己信念和行为的能力, 使受众成为积极的信息使用者。它应该和科学素养、道德素养、法制素养等等一起构成当代人们的基本素养[9]。网络媒介素养在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中属于隐性的因素, 但这不代表网络媒介素养不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 网络媒介素养可能会成为压垮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的最后一根稻草, 网络上不经意间说出的一句话, 可能会被无数人转发, 自己会被推向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所以, 熟悉一定的网络媒介传播理论, 培养一定的网络媒介素养, 对丰富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的内涵, 提高高校教师的育人形象, 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郑晓燕.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四论”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 2011, (11) .

[2]许浩.信息时代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J].中州大学学报, 2004, (4) .

[3]张志安.中国知识精英媒介素养现状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

[4]张红, 张朱博.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现状调研与对策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2, (3) .

[5]王帝.微博“约架”:从网络语言暴力到现实的拳头[J].中国青年报, 2012-07-23.

[6]祝华新等.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2012-01-07]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gqmq/2012/0107/51604.html.

[7]彭兰.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156.

[8]方海涛.论高校管理视域中的网络舆情工作[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 (9) .

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篇5

亲爱的同学,您好!我正在为我的毕业论文做一项研究,衷心地希望您能给予协助。本调查旨在了解您对媒介素养的看法。您所提供的真实情况和宝贵意见,对于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您根据您的实际感受回答,帮助我完成本项研究。我保证对您的信息严格保密。衷心感谢您的大力支持和合作!

你的资料:A、性别男()女()B、年级 1()2()3()4()

C、专业文()理工()D、来自 城镇()农村()

1、您平时接触的媒介种类和平均每天使用的时间(请给接触过的媒介勾出时间)1小时内1~3小时3~5小时5小时以上

A、网络()()()()

B、报刊()()()()

C、电视()()()()

D、广播()()()()

E、手机()()()()

2、以上您最喜欢的一种媒介是()

A、网络B、报刊C、电视D、广播E、手机

3、您每月在媒介上的消费()

A、30元以下B、30~50元C、50~100元D、100元以上

4、您经常在哪上网()

A、机房B、寝室C、网吧D、家里

5、您是怎样学会上网的()

A、自学B、朋友亲戚教的 C、中学老师教的 D、大学老师教的 E、上培训班

6、你接触各种媒介的动机是()(可多选)

A、与人交流B、获取新闻C、休闲娱乐D、消磨时间E、学习需要

7、您感兴趣的媒体内容是()(可多选)

A、新闻B、招聘就业信息C、专业知识D、影视娱乐E、生活咨询

8、您对各种媒介传达给您的信息怀疑吗()

A经常怀疑B、偶尔怀疑C、不怀疑D、不确定

9、您觉得利用媒介能否解决现实问题()

A、可以B、不一定C、不可以D、不知道

10、对所获得的媒介内容能否进行主动的选择()

A、可以B、有时可以C、不可以D、不知道

11、你会()(可多选)

A、文献检索B、课件制作C、网页制作D、photoshopE、视频拍摄与编辑(DV)

12、您在哪些媒体上发布过信息()(可多选)

A、广播 B、电视 C、报纸 D、书刊杂志E、网络 F、手机

13、您认为媒介对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如何()

A、非常有影响B、有影响C、没什么影响D、一点影响也没有

14、能否对媒介的传播内容或方式作出评价()

大学生媒介接触及媒介素养研究 篇6

【关键词】媒介接触 媒介素养教育

为了调查大学生在不同媒介环境下的媒介接触情况,我们特选地理位置很有对比性的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和西北师范大学安宁校区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于2008年12月份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一、引言

媒介素养教育是英国学者和丹麦教育工作者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①。“美国媒介教育研究中心曾经给媒介素养做出过如下定义,即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②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地处兰州市以东的榆中县,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而西北师范大学位于兰州市的安宁区,那里交通便利。那么这两所大学的学生在自身媒介环境很不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媒介素养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本次调查主要就是针对这两所大学地理上的显著差别,来比较大学生们的媒介素养能力,调查将有助于了解在不同的媒介环境下大学生们的媒介素养能力以及改进的方法。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当面访问法对所访对象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以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为总体,调查以抽样为主。本次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采用自填问卷的形式,共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被调查者的性别比例为男生60%,女生40%;文科生45%,理科生55%,学生来自农村的比例为66%,来自城镇比例为34%。各年级比例为大一占23%,大二占39%,大三占37%,大四占1%。

三、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可接触的媒介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可接触的媒介趋于多样化。

1、大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可接触的媒介种类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两所高校的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可接触的媒介种类主要有以下六种: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和手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网络、报纸、杂志。如图所示:

从表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两校存在着的显著差异。对于一些传统媒体来说,西北师大学生的依存度较高,而兰州大学的学生依存度较低一些。主要原因是由于西北师大的宿舍中配有电视,而且学生很容易获得报纸和杂志,但是兰州大学学生所订报纸和杂志配送不是很及时。对于广播媒体来说,兰州大学校园广播每日的播出较为及时,并且适时地转播国家和省市的广播节目。两校学生在网络媒体上的区别不太明显,因为校园上网都很方便。

2、大学生主动接触媒介的具体情况

“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消遣娱乐已不是媒介接触最主要的功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两所高校大学生主动接触媒介的目的最主要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其次是娱乐和学习。”③大学生们通过各种媒介了解新闻,获取当前生活的实用信息,如就业信息、学术信息、政坛信息和军事信息等等。这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受的教育不无关系。同时我们进一步发现,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趋于理性。

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④但对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倾向根据各种媒介的综合报道,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并不是一味依赖于媒体报道。

(二)大学生接触几种主要媒介的时间段

调查显示,两所高校的大学生接触报纸及电视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12:00-14:00及19:00以后。但西北师范大学的学生选择收看电视的居多,而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学生由于条件所限,选择收看电视的较少,而且时间主要集中在午饭时间。收听广播的时间主要集中在7:00-8:00,12:00-14:00,16:00-18:00及19:00以后这四个时间段内。两所高校的大学生选择上网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9:00以后。

(三)大学生分别接触不同媒介的内容:以报纸、期刊为例

调查显示,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对于报纸类型的选择主要以时讯权威和娱乐类为主,都市生活和行业类较少。对于报纸内容的选择主要是时政新闻、社会新闻、财经新闻、娱乐新闻、文体新闻、生活百科、时事评论。男女生在选择内容上有所区别,男生中的71.7%喜欢时事新闻,而女生中的32.5%喜欢时事新闻;男生中的26.7%喜欢娱乐新闻,而女生中的65%则喜欢娱乐新闻。对国外媒体的接触,整体上来说,大学生对国外媒体的接触不多,主要是接触不方便。

(四)大学生使用广播和网络广播的情况

1、网络是当今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在获取信息的同时,网络也成为大学生们主要的娱乐和消遣的工具。这种情况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最为明显,因为那里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广播电视的收听和收视较不方便,所以学生们主要求助于网络。但两所高校的学生在具体使用时也有所区别,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由于位置较偏,广播信号不太好,所以62%的学生通过公共广播收听为主,而在西北师范大学由于地理位置较好,所以有44%的学生通过收音机收听,26%的学生通过公共广播收听,两所高校的学生具体的使用情况如下图所示:

2、广播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调查显示,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主要通过广播满足以下一些需求;获取时事新闻、获取生活健康知识、听评书、参与讨论、寻求帮助、听音乐。其中获取时事新闻和听音乐是两所学校的学生的主要需求,在获取时事新闻方面,兰州大学有62%的学生,西北师范大学有21%的学生;在听音乐方面,兰州大学有40%的学生,西北师范大学有50%的学生;在获取生活健康知识方面,兰州大学有14%的学生, 西北师范大学有26%的学生。

(五)大学生参与媒体、制作媒介产品的情况

调查显示,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参与媒体、制作媒介产品的情况一般。在开设课程方面,两所高校均开设了关于信息技术、音乐欣赏、文献检索、网页制作、课件制作和photoshop等课程.具体如下图所示:

另外,两校学生在制作媒介产品方面并不是很活跃,调查显示,大学生们只是偶尔参与制作一下报纸新闻或电视短片,关于DV作品、摄影作品及网络播客的制作就更少了。相对来说,两校学生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行为稍多一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导致大学生们在制作媒介产品方面的意识及能力都很欠缺。

四、结论和建议

纵观两所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主要为了解新闻信息、学习知识和休闲娱乐。总体上讲,大学生是大的媒介消费群体,对媒介的功能利用比较全面。在互联网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今天,大学生对网络的利用在消费群体中非常高。但是两所高校也有所区别,这其中不乏有两所高校地理位置上的差异,相对来说,西北师范大学的地理位置较好,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并不局限于网络,而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地理位置相对较差,在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上网络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是这些原因也使得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对于如何使用媒介也有所区别。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大学校区在城区和郊区对于大学生的媒介接触和媒介素养的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媒介。由于科技的发展,一些新传播技术的出现,对于消除这种影响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一种渠道受阻时,他们会主动去寻求多种获得信息的渠道。

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们也能够批判地接收来自媒介的信息,尽管部分媒体提供的信息有失实之处,但总体上大学生们认为媒介对他们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发现尽管两所高校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差异,在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上也有所差异,但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在媒介的接触方面都很活跃,他们都能积极地寻求信息,在媒介素养方面,他们对媒介发出的信息能够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去对待,不再是以前那种被动地接收信息了。同时学校也开设了部分能够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当然,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如:大学生过度沉溺于互联网,整日聊天、看电影、打游戏等等。

五、局限性及必要的解释

此次调查仅仅对兰州市内的两所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也只有100 份,肯定存在很多不足,得出的结果也会有一些局限性。但是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科学而严谨的态度,所得结果应该是有一些代表性的。希望此次调查能对今后的媒介接触及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有所启示。■

注释

①迟蕊,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2005年6月第7卷,第2期

②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2004,(04)

③李海峰,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18卷第4 期、2005年7 月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

网络传播时代的媒介素养培育探讨 篇7

一、网络时代大众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1、信息识别素养低下, 沉溺虚拟空间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促成了网上信息的超地域传播, 不受国家、社会制度、语言和意识形态的约束。面对网络上汹涌而至的良莠混杂的信息, 由于缺乏规范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些网众对信息的接受、鉴别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不理性的态度。还有些网众不能区分媒介真实与现实世界的差别, 过分沉溺网络虚拟空间, 产生了非社会化倾向, 导致正常的交往能力下降和人际距离疏远等社会问题。

2、信息传播素养不高, 随心所欲发布信息

数以亿计的手机和网络用户、数以百万计的博客用户都掌握着自己的“媒体”, 他们通过手机短信、网络日记、BBS、DV短片打破了传播媒体长期以来集中在少数人、特定阶层的局面, 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于是画面不够清晰的DV片《清华夜话》在网络上受到欢迎, flash《大学自习室》搞笑的方言在网络上掀起旋风, 木子美的“性爱日记”引起轩然大波, 人们感受到了有异于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媒体构筑起来的另一个世界。越来越多的“草根”通过手中的媒体, 随心所欲地表达着自我的感受, 成为一种以爆笑、搞怪、恶作剧为主要特征的网络次文化, 严重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3、网络伦理素养缺失, 道德行为失范。

网络交往具有虚拟化和数字化的特点, 有些网众陷入网络纯虚拟化的误区, 无视网络世界的基本规则, 滥用虚拟世界的自由, 网络发言缺乏伦理, 在博客、论坛上随意造谣诽谤、恶意攻击等。

4、网络法律素养薄弱, 法制观念失衡。

部分网众尤其是青少年在网络的使用与满足中成长, 在潜移默化中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部分原本是虚拟的价值取向会衍变转化为现实取向。

二、网络传播时代的媒介素养培育

1、培养大众的“传播能力”

大众提升自我“传播能力”的途径很多, 可以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课程, 系统学习音视频剪辑、图片图表的制作技术, 以及采访写作技巧, 创造健康而富于新意的个人作品, 在博客、播客、论坛中一展才华;把握学校、媒介机构等组织提供的学习、参与机会, 可以丰富自我的传播知识, 不断砥砺, 进而可以掌握媒介信息的编码与解码规律。值得注意的是, 网民在自我娱乐时应传播符合社会公德的作品, 而不能利用Photoshop制作“很黄很暴力”的传播物, 如漫画影射小凡, 极其侮辱小凡人格, 就背离了培养“传播能力”的初衷。因此, 有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是青少年网络社会问题的“最短的桶板”, 在提升大众“传播能力”的同时, 必须相应地提升大众的媒介道德水准。

2、培养大众的“批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对文本如何定位读者或观众的批判性理解力。”大众经过磨炼, 逐渐增强“赋权” (通过媒介教育授予受教育者一种分析判断媒介的能力值, 由此加深了对媒介传播批评内涵的认识, 可取得多方面的提高。加深对文本与社会文化语境的认知, 藉此可重新审视大众媒介的信息实质, 理性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可明察许多信息都是包装后的产品, 媒介信息大多含有强烈的商业信息;可知晓媒介常用的编码、解码规则以及节目时段、内容编排、广告宣传等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技巧, 如黄金时间段, 商业广告插播于精彩影视片而对公众产生的无孔不入的“轰炸”, 等等。大众“批评能力”得到提升, 对抗击负面信息大有作用。

3、培养大众的参与能力

大众通过“赋权”形成“批评能力”, 目标并非仅仅指向“指责媒介的不是”。媒介素养第四代范式的主要内涵, 即是培养大众参与社区行动的能力, 因而, “赋权”的最终目的是推进健康媒介社区运动。在此, 大众应发挥主观能动性, 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实践不断提高参与能力。“教育行动网络”是自我教育的外在环境, 而觉醒的自我意识方为自我教育的内环境。大众应自觉将外界提供的知识、技巧内化为自己的参与能力, 使用所掌握的话语权、使用媒介表达个体对公共事务的关心, 民主参与社会进程, 促进媒介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裘涵、虞伟业:《日本媒介素养探究与借鉴》, 《现代传播》, 2007年第5期。

[2]卡门.卢克, 张玲:《新时代的批判媒介和文化研究》,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7年第10期。

从“网络水军”看大众的媒介素养 篇8

一、“网络水军”与其影响

互联网技术飞速提升, 推动着“网红”和“草根”的发展, 一个接一个的热点话题, 一个接一个的热点人物, 很快得到数千万人的关注, 但转眼又如过眼云烟散去热度。民众既健忘又热情高涨, 既冷漠又正义。“凤姐”、“芙蓉姐姐”和“犀利哥”刚刚淡出人们的视野, “庞麦郎”、“李某某”和“周一见”就紧随其后。仿佛有数不尽的热点, 碎片似的扑面而来, 不断膨胀爆炸, 让人应接不暇。这些热点事件和人物, 仿佛是被一股强大的力量给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股力量神秘而隐蔽, 却无所不在。有利可图者发现了这样的力量, 便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例如炒作和捧红某人。过去人们对这股力量并不熟悉知晓, 但随着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后, 这个网络热点的“幕后推手”才开始走入人们的视线, 脱去了神秘的外衣, 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网络水军”。

简单意义上去定义, 我们可以把“网络水军”看成是一群依靠数量来进行传播目的的人。他们往往是在网上被临时征召而来的, 受雇于某个公司或个人, 进行网络上的回帖转帖等行动。网络上的战场, 没有烽烟四起, 没有马鸣枪响, 却充满了攻击性的言论和争锋相对的词语, 如浪潮一般前赴后继, 称其为“水军”并不为过。起初这样的战争仅存在于网络公司的竞争中, 后来影响力扩大到了各个经纪公司、公关公司, 娱乐圈明星为了炒作会雇“网络水军”转发评论, 电影上映前造势会雇“网络水军”发好评……“网络水军”的管理越来越全面, 其作用立竿见影, 但同时十分短促, 他们会为了达到目的迅速集结在一起, 但宣传的效果产生后, 就立刻分散开来。当然现在不乏自发集结起来的网络民众, 即所谓的“自来水”, 这样的水军往往是因为某些作品本身优秀, 为了真正的宣传好的作品而聚集起来的, 例如近段时间的《大圣归来》, 从最初票房惨淡, 到后来热卖, 很大部分是这些自来水的功劳。

对于传统媒体, “网络水军”的存在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尽管从某些方面来讲, “网络水军”的影响力是有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对“网络水军”的信任度在持续降低, 更有甚者对其持以唾弃的态度。网络信息的真假难辨, “网络水军”的低俗、媚俗, 使得网络媒体很难在短时间内取代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作为新闻信息的把关人, 信息的筛选和辨证变得至关重要。“网络水军”臆造舆论、搅乱秩序, 传统媒体就更改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二、在“网络水军”下大众的媒介素养

大众的媒介素养, 也就是大众能够批判性地看待信息, 并能正确的对待和使用这些信息的素养。由于公民媒体的发展, 大众的媒介素养从某种程度上是有提升的, 公民媒体和传统媒体相得益彰, 公民意识提高, 许多信息得到了积极的处理。“网络水军”成为了推动力之一。

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 大众能够第一时间对政府和社会进行关注和评论, 许多贪腐官员因为网络媒介而受到众人关注并得到应有的惩罚, “网络水军”可以形成一股监督力量, 在全国各个范围, 对政府进行监督, 一旦考察到不对的地方, 便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 “网络水军”也可以某种程度上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在微博上常常可以看见困难的家庭求助, “网络水军”共同转发评论后, 这些家庭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筹集一笔救命钱。

但“网络水军”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方面, “网络水军”容易造成谣言, 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例如“2012 末日”和“抢盐事件”等。“网络水军”具有盲目性, 水军们常常不辨真伪便转发回帖, 使得真消息被掩盖, 假消息被传出, 而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点进行欺诈牟取利益, 天津爆炸事件中, 有一名女子便假装为受害者骗取了网友数十万财产。另一方面, “网络水军”容易造成网络暴力, 侵害大众的名誉。由于网络可以匿名, 人们藏在网络之下, 可以尽情宣泄心中的某些情绪, 继而产生网络暴力。例如丑闻事件中的明星, 常常受到万人唾弃, 隐私被无情曝光, 而他们遭受的惩罚往往是比较过分的。

因此, 大众的媒介素养虽然因为公民媒体的发展而有所提升, 但在保持理智态度和辨证态度看待信息这点上还需要完善。

公民媒体的发展, 使得“网络水军”成为一种强大的传播力量, “网络水军”所产生的效应难以被忽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 大众的媒介素养在监督政府、关注社会等方面有所提升, 与此同时还应该培养辨证和理智的思想, 以免被“网络水军”所臆造的舆论所蒙蔽视线。

摘要:网络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下, 大量信息通过自媒体平台传播, “网络水军”也应运而生。由于自媒体的受众数量多、认知判断能力与知识教育水平具有差异, “网络水军”常常能够引导舆论, 甚至扭曲事实、绑架民意, 因此为了研究大众的媒介素养, 对“网络水军”这一现象的理解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就“网络水军”的特点、效力等方面出发, 简要分析了大众的媒介素养问题。

关键词:网络水军,自媒体,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杨衠.网络水军的负效应与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J].东南传播, 2012, 11:6-8.

[2]武鹏, 李异平.“网络水军”的传播乱象评析[J].新闻爱好者, 2011, 17:98-99.

[3]芮必峰, 陈夏蕊.新传播技术呼唤新“媒介素养”[J].新闻界, 2013, 14:62-66.

论网络编辑人才媒介素养的培养 篇9

关键词:媒介素质网络编辑培养路径

媒介素养 (media liacyit) 也称媒介“识读”, “媒介素养”这一概念, 最早由英国学者富兰克·雷蒙德·李维斯和丹尼斯·托马森于1933年发表的《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文中提出, 旨在唤醒人们对电影的批判意识。随后, 各国学者和研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做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理性的回应能力。[1]随着媒介多样性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进入数字化网络全媒体时代以来, 国民媒介素养教育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媒介素养教育包括对受众层面媒介素养教育和和媒介传播者层面的媒介素养教育。网络时代催生的新兴职业———网络编辑是网站内容的建设者, 是媒介传播者。他们媒介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网络传播内容的质量, 并且影响着广大网民的价值取向。网络编辑媒介素养不仅是一种资质, 而且是一种方法和技能。它决定了现代人基本的媒介生存能力, 也是网络编辑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网络编辑媒介素养培养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网络编辑媒介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主流文化氛围需要培养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网络也是一种大众媒体, 也是党的喉舌, 是思想舆论的重要阵地, 对网民, 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编辑通过对网络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编辑、审核, 然后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发布, 通过网络从网民哪里接受反馈信息, 产生互动。这要求网络编辑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水准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新闻敏感性本身就是一种媒介素养。网络信息是动态性和实时性的, 这对网络编辑对信息的采编、选择和判断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要重视培育提高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 使得他们能正确地认知、、取舍、判断和制作各种信息, 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2、网络时代的编辑准则需要培养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尊重与把关是网络媒体的基本编辑准则。根据CNNIC历次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调查报告显示, 网民对于互联网内容的真实性的满意程度并不高[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 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 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42.1%, 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3]。但是, 网民对于网络信息的信任度却不高。有学者分析发现, 大学生把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的比例高达90.5%, 但他们对互联网信息的信任度却又低至37.1%。这种现象应该引起网络编辑的反思。信息时代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 但是不能因为一味吸引眼球追求瞬间轰动效应而丧失媒体的公信力。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 公信力都是构成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之一, 真实性依然是网络编辑工作的首要原则, 网络编辑依然担任着信息“把关人”的角色。同时我们应该看到, 网络的开放性赋予了受众前所未有的话语权, 平等、自由是互联网的主旋律, 因此尊重也成为网络编辑的重要原则之一。“网站的从业人员, 要以平民的心态为同样是平民的网民服务”[4]要做到既尊重网民又要当好把关人的角色, 这就需要网络编辑有较高的媒介素养。

二、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构成

网络的飞速发展对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信息是动态性和实时性的, 网络编辑需要有发现与整合信息的能力、专业精神和媒介沟通素养, 为网络信息健康有序地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获取、分析、选择和整合媒介信息的素养。网络式超链接和信息“碎片化”促使编辑对新闻信息的收集与加工的理念和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今天的新闻竞争已进入到以编辑为中心的时代。竞争能否胜出的关键在于我们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5]在当今多媒体融合的现状下, 网络编辑的主要职责更多的是对浩如瀚海的信息进行把关、筛选、重构和整合, 并通过编辑独特思维制作出差异化信息呈献给网民。对于传播者来说, 也需要有这样一种素养, 能分辨社会信息的良莠, 对社会负责, 不将不良信息传递给社会大众。[6]编辑、获取、分析、鉴别整合的素养表现为一种具体的能力, 这些能力和网络编辑所具有的价值观、审美观以及编辑对媒介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2、运用媒介技术传播的素养。编辑需要很强的信息检索、验证和过滤的能力, 要善于运用各种搜索引擎、数据库等信息源, 对网上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和验证。为了让网站或新闻专题更容易被网民检索和查询, 网络编辑要精心制作鲜明独特的新闻标题和导语, 以提高被网民搜索到的几率。编辑运用媒介技术传播的素养既体现在对信息搜索和数据库价值的必要性的充分认识上, 也体现在对信息及数据库自觉有效利用的实践层面上。

3、适应传播环境变化的素养。传播学者克拉克说过:媒介不止塑造社会, 也被社会塑造。[7]网络编辑要主动适应传播环境的变化, 拥有全媒体的整合理念和多媒体的思维表达方式, 通过创新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延伸新闻产品链。传媒产业融合不仅改变了传媒产品的内容和形式, 也进一步改变了传统传媒的产业生产方式、编辑方法和编辑理念。在技术不断发展和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网络编辑如何适应传播环境变化, 给大众带来全新的媒介体验已经成为编辑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网络编辑人才媒介素养培养方法和路径

网络编辑是一个随着网络媒体发展而诞生的新兴职业, 目前, 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网络传播专业,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网络编辑专业人才。由于是一个全新的专业, 因此培养体系不统一, 专业培养规格也有一定的差异。有的院校着重培养新闻技能, 有的院校着重网站建立和网页设计技能, 有的院校则着重培养网络应用技能。大部分院校对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重视和认识普遍都比较薄弱。因此有必要对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培养方法和路径做一个梳理和探讨, 以有利于网络编辑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网络编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媒体人主流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意识。

网络编辑是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 是大众传播的媒体人, 处在网络文化建设的最前沿。网络编辑要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把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 把握网络传媒的正确方向, 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

一般而言, 在网络编辑的专业课教学中都有网络新闻采写和网络编辑等专业课程。教师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用足够的课时讲解网络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的媒体人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明确媒体人所担负的文化交流、文化积累、文化发展的重任, 明确媒体人在社会文化氛围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这应该是网络编辑实务技能训练的一个首要前提, 也是优秀网络编辑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资质。

只有用媒体人主流文化武装起来的网络编辑, 才能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获取、分析、选择和整合媒介信息, 分辨社会信息的良莠, 对社会负责, 不将不良信息传递给网民, 从而发挥网络舆论的调控、导向功能, 真正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2、培养完善的媒体知识技能的运用能力。

网络编辑在操作上比传统媒体的编辑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要求网络编辑能够灵活地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和网络互动等形式。网络编辑的工作特点概括为:超链接的工作特点、全时化边界特点、数据库化编辑特点和交互性编辑特点, [8]在教学中, 要根据网络编辑的工作特点来加强学生媒体知识技能的运用。

与本科生充足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实时间相比, 高职学生只有两年多的学习时间, 因此网络编辑媒体素质培养上更要强调基础能力, 强调完善的媒体运用能力。在教学上, 用《网络新闻写作》、《网络编辑实务》、《实用策划文案写作》等课程来训练学生新闻写作能力和文字编辑能力;用《计算机基础》、《艺术网页设计》、《网站设计与制作》、《视频编辑与视频剪辑》等专业核心课程来训练学生掌握现代网络技术和多种媒体的使用技术。高职学生的培养强调实践能力的训练, 因此, 网络编辑人才培养也要实行校内教学、校内工作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践三方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开发学校与新闻网站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就与镇江报业传媒集团金山网和名城镇江网站合作办学培养网络编辑, 让学生参与网站各类新闻采编和论坛管理, 参与网站各类活动, 并聘请网站编辑记者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和外聘教师, 开展授课和讲座, 把理论知识和前沿的网站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为学生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媒介素养的营造和提高。

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 更重要的是多样化的方法。具体而言,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构建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系统工程, 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通过构建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系统工程, 结合网络传播专业的专业认知课程, 使媒介素养教育课堂教学和网络实践训练为主要的教育内容, 从思想上制度上对学生的网络媒体素质教育做一个有效的保证。

(2) 鼓励学生参加多样化的媒体实践和体验。针对当今传媒信息的多样化复杂化和多变化的特点, 教师要创造多种渠道让学生在媒介素养的教育中不断体验和摸索, 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判断, 养成逆向、批判以及立体思维的能力。教师要促使学生感受多媒体并存、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不断融合的大媒体环境, 用媒体本身进行实践, 如博客、微博、维客、博客等这些基于Web2.0技术的产物, 参与内容的构建。这样既能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媒体实践相结合, 又能通过媒体实践的参与获得直观感受和体验, 使他们更为理性地处理类似的媒体内容, 去除网站内容的同质化, 正确取舍、分析和整合媒介信息, 提高媒介素养。

(3) 民间力量和社会各界联合联动。与当地的互联网协会和地方网站共同协同, 形成媒介教育的外部环境与学校的媒介素质教育互补, 达成创新的媒介素养教育生态系统工程, 各方协调合作, 互补共进, 增强整体教育系统的功能, 从而全面实现网络编辑人才媒体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Elizabeth Thoman:Skills and Strategies for Media for Education.center of media of USA, 2002

[2]黎少青, 关于道德规范网络文化的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2007 (10)

[3]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22348.htm)

[4]贺文华, “京城十三新锐”对话之十:陈彤皈依新浪倾尽我才[N], 北京娱乐信报, 2004-05-14

[5]陆小华, 整合传媒[M], 中信出版社, 2002:66

[6]陈龙, 媒介批评论[M], 苏州,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5:169

[7]邢虹文, 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5, :170

网络媒介素养 篇10

关键词:网络水军,负效应,网络媒介素养

美国著名学者马克·波斯特认为:“在电影、广播和电视中, 为数不多的制作者将信息传送给为数甚众的消费者。播放模式有严格的技术限制, 但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先期介入, 以及卫星技术与电视电脑和电话的结合, 一种替代模式将很有可能促成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的产生。该系统将是对交往传播关系的一种全新构型, 其中制作者、销售者和消费者这三个概念之间的界限将不再泾渭分明。大众媒介的第二个时代正跃入视野。”[1]“大众媒介的第二个时代”即“第二媒介时代”, 是指信息传播主体的身份由单一性转向多元性, 信息传播方向从单向传播进入到双向传播甚至多向传播的时代。第二媒介时代到来后, 媒介传播技术不断发展,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 占领了广泛的传播市场。

互联网给公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集散地, 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解释信息的地位。作为互联网的衍生物, 论坛、博客及时下流行的微博得到了广大网民的认可, 成为重要的网络“舆论场”;MSN、腾讯QQ和YY语音等聊天软件满足了公众在互联网上的交流需求。它们一方面拓展了信息传播渠道, 使受众能及时得知想知道和需要知道的信息;另一方面, 网民在享受充足信息的同时, 也扮演着信息发布者的角色, 满足了公众的表达欲, 实现了他们的话语权。然而,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制约的缺失, 互联网传播行为达到了一个极度自由化, 带来了一系列网络传播的混乱状态, 如网络暴力、恶意炒作等, 网络水军就是这些行为背后的主要推手。

一、网络水军的负效应

网络水军植根于网络论坛、微博, 借助各种聊天工具为交流平台, 以发帖、刷票为主要活动手段, 网络推广和网络攻防为主要盈利方式。北京大学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的杨枝煌认为, 网络水军可分为“零分党——正义召唤的自由水军”、“五毛党——权利组织的御用水军”以及“阉党——企业豢养的商业水军。”[2]“零分党”是指网民自发地去推动一些社会不公或黑暗事件的真相调查。这种网络水军的存在, 能够促进社会民主化进程及政务透明化, 同时还可能促进“草根文化”的发展。但如果运用不当、盲目跟风, 则可能导致社会舆论的失实。“五毛党”和“阉党”的存在则实实在在难以呈现真实民意, 在“阉党”中甚至存在大量“网络打手”对自己的竞争对手进行恶意攻击。

(一) 进行不当的议程设置, 误导网民视线

这类情况通常发生在娱乐炒作中。短短三、四年间, 凤姐经历了家乐福超市收银员、疯狂征婚女、通告明星等好几个身份的转变, 并拿到了美国签证。她的走红, 得益于大量网络水军通过发帖回帖等方式对她进行的宣传炒作。此外, 贾君鹏、芙蓉姐姐和小月月的背后都可以找到网络水军的痕迹。这些普通人物经过网络水军的大肆宣扬后均成了网络热点人物, 并成为传统媒体关注和报道的对象, 网络水军在此成功地行使了议程设置的功能。出于商业目的, 网络水军进行炒作或攻击, 设置低俗的内容, 左右网民的视线, 并进一步影响传统媒体, 自由的话语平台遭受商业绑架, 其负面效应显而易见。

(二) 形成“噪音”, 干扰信息接收和反馈过程

在对传播过程的研究中, 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提出了香农-韦弗模式。“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 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 这对于社会传播过程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3]

网络水军形成的噪音影响了受众对信息的接收。在某些情况下, 受众通过网络获取的信息是网络水军加工过的信息, 真实性值得怀疑。“药家鑫案件”中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当时, 网上的帖子中关于药家鑫的生活作风、家庭经济状况以及药父社会地位的描写均带有网络水军加工的痕迹。事实上, 网民们难以明晰地了解药家家境及药父的社会地位, 但在一些网络水军的灌水中, 药家被营造成了一个财大气粗的形象并受到了公众抨击。网络水军这样的灌水行为失去了客观立场, 对受众接收信息形成观点造成了干扰, 成了不折不扣的“噪音”。

网络水军还干扰了信息的反馈过程。受众在接收信息后会做出相关反应, 但信息发布者能否收到受众最真实的反馈, 仍会受到“噪音”的影响。刷票是网络水军经常收到的任务, 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一些选秀比赛、商家评比活动中。这种情况下, 受众关于参赛选手、参评商家的意见倾向不能如实反馈给比赛主办方。

(三) 导致舆论“绑架”, 影响传播效果

网络水军对信息的议程设置、接收和反馈过程有负效应, 势必会影响到传播效果, 形成“舆论绑架”。2010年7月, 蒙牛的一个部门负责人“伙同网络营销公司, 通过论坛、博客、wiki问答等多种形式在网络上发布了多篇抵毁伊利QQ星牛奶食品的文章, 并以消费者的口吻发起了多次活动, 瞬时引爆互联网, 直到10月19日一篇名为《蒙牛集团蓄意破坏我公司 (伊利) 的商业信誉》的文章爆出蒙牛丑闻, 令社会各界侧目”。[4]这个事件中, 蒙牛雇佣的网络营销公司指挥网络水军对伊利的产品质量进行攻击, 使得对方形象、声誉遭到损害。这是网络水军运用于商业竞争的典型案例。它成功地打击了竞争对手, 误导网民, “绑架”舆论, 营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舆论环境。

互联网时代, 人人都是传播主体, 人人都拥有信息传播和接收的自由。网络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 它带来的益处不可胜数, 也带来了各种负面效应。有不少人提出通过法律手段缩小网络言论自由空间来遏制网络水军的发展。其实, 技术本身并不具备褒贬性质, 不能因为存在类似于网络水军的负面事物, 我们就限制互联网的发展, 更不能因此去限制或剥夺网民的话语权。治理网络水军需要建立网络媒介素养提升机制, 培养正确对待网络信息的意识。

二、如何提升网络媒介素养

张开在《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中提到:“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 (听、说、读、写) 能力的延伸, 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 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外, 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 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5]可见, 媒介素养不仅包括评判媒介信息, 还包括制作媒介产品的能力。网络媒介素养即人们对网络媒介的运用能力, 包括评判互联网信息、制作网络媒介产品。针对网络水军负效应提出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机制, 不仅包括提升网民媒介素养, 使其准确判断网络信息, 还应注重与网络水军相关主体的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 如网络水军从业者、网络公关公司及网络媒体判断信息、制作产品以谋求自身发展的能力。

(一) 高校应建立健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机制

网络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由单向传播到双向甚至多向传播的变革, 信息传播愈发自由。我们应如何应对这种传播的变革?如何正确甄别网络信息?这有赖于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为什么要特别针对高校学生提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呢?

第一, 处在最底层的网络水军从业者中, 高校学生占了大部分比例, 加强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有效斩断网络水军来源。

笔者曾深度访谈过一些目前正在高校就读的网络水军, 并把他们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网络水军身份, 以为自己只是在从事普通的网络兼职。水军“LH”是一所师范院校的大一女生, 抱着对网络兼职日赚50-200元的美好憧憬加入了网络水军行列, 在笔者对她进行访谈时, 她还不知自己已经是网络水军。另一种则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不妥, 依然从事网络水军工作。“HXB”是一名工科院校的大三学生, 在网络水军团体中负责为网上店铺刷信誉的工作。他说:“从事这个工作最激动的事情, 就是直接在支付宝里提现店家发来的‘红包’。”虽然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妥, 但经济上的诱惑使他难以舍弃这份兼职。这两种类型的人其实都是缺乏一定的网络媒介素养, 第一种是基本没建立起网络媒介素养, 对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难以进行辨析。第二种类型的从业者则是“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其网络媒介素养亟待强化。

第二, 高校学生及毕业生是网络传播的主要受众。

目前, 网络已经覆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有高校教育经历的人对新兴媒体更易接受。他们常活跃于人人网、博客、微博和QQ, 而这些正是网络水军发布信息的主要平台。在大学阶段注重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可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 使其避免误信不实信息, 对他们步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有长远的利处。

目前我国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并不完善, 大多数院校只注重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而忽视了对其他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能专门针对网络媒介素养进行教学安排的学校更是微乎其微。高校应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列为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 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提升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首先, 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甄别技巧。面对网络兼职信息时擦亮眼睛, 判断其是否为网络水军招聘。面对一些是非炒作的信息时, 从信息发布频率、相似度来判断是否为网络水军所为。其次, 应提醒学生在传播网络信息时, 注重对信息可靠性的印证。最重要的是, 要使学生明确网络传播责任, 认识到即使自己不从事媒体行业, 也有遵循信息传播规范、维持舆论整体真实的责任。另外, 应将网络媒介素养实践活动和理论课程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上, 可以组织学生举行网络信息甄别比赛, 带领学生参观网络媒体, 在校园网络媒体进行信息发布的编排演练。这样既可巩固学生的网络媒介理论素养, 还可增加实战经验。

(二) 督促网络公关公司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

笔者曾对几个网络水军团体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网络田野调查。在调查中, 我发现网络水军群体实际上由网络公关公司操控, 工作流程如下:接任务——发布任务——做任务——审核任务——发放酬劳。在这个过程中, 网络公关公司只有一个目的:谋求经济利益。为了谋利, 一些公关公司指挥手下的网络水军对一些政治人物进行过攻击、恶意诋毁过某企业商家, 甚至有的公然发布贩卖居民身份信息的帖子。他们使用不端手段谋利, 却忽视了自己作为一个网络信息传播者的社会责任。对此, 笔者以为, 网络公关公司或相同性质的公司在注册时, 政府应首先对其进行媒介素养考核。成功注册后, 经观察如有违背媒介素养的行径, 应立即取消其注册资格, 视为不合法公司。政府还可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培训, 邀请网络公关公司的管理层或决策人员参加。另外, 还可举行公关公司媒介素养排名活动, 邀请政府官员、业界专家、网民从其产品、从业者素质方面进行考察。通过这些监管督促手段, 使网络公关公司明晰业务范畴、规范商业行为。

(三) 加强网络媒体的媒介素养建设

对媒体而言, 媒介素养的最佳体现莫过于把握好手中的传媒资源, 营造主流媒体地位, 正确引导舆论。首先, 网络媒体及时“发声”十分重要。网络水军发布的信息得以大范围传播甚至“绑架”舆论需要一个前提:缺乏主流的声音。当人们想得知信息的欲望无法满足时, 网络水军便找到了它的活跃契机。为此, 面对社会热点和盲点事件时, 网络媒体应在最大程度上发布事件信息, 让网络水军无机可乘。其次, 发布什么样的信息, 网媒也应严格把关。如今, 在一些新闻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完全以网友言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报道。笔者以为, 这种做法是极不负责任的, 一来网友有可能也是道听途说, 二来不排除网民是受到某些利益团体的驱使才发表这些言论的。网络水军常常会选择论坛和微博作为发帖地点, 如果记者对这些信息信手拈来, 不加考证就予以报道, 极可能造成报道失实, 甚至引发谣言。所以, 网媒在发布信息时, 应擦亮眼睛, 多方求证。

建立健全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机制, 对网络水军从业者和受众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让网络水军失去从业者来源和精神土壤;督促网络公关公司提升媒介素养, 使网络水军丧失领导机制;加强权威的网络主流媒体建设, 提高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让主流声音及时发布信息, 使网络水军丧失受众基础。相信在这些机制的作用下, 辅以适当的法律监管, 网络水军的负面效应将自然衰减和消失。

参考文献

[1]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3.

[2]杨枝煌.网络水军类型、多重信用及其治理[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1 (4) :16-17.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51.

[4]范秀珍.网络水军的信息传播模式[J].传媒, 2011 (9) :55.

论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 篇11

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源于大众传媒的负作用,主要是其低级庸俗的内容消解了精英文化,危害了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少数利益集团左右了大众的视听,误导了社会和公众。上世纪3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在英国展开,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媒介形式的增多、媒介信息的泛滥,媒介素养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其教育的价值取向在经过几十年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后,由最初的保护主义呈现出目前多元化的特征。这其中既包括传统的保护主义教育,也存在着注重培养和提高公民有效利用媒体获取、解读信息能力的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创意和表达、实现媒介素养输入和输出双向训练的媒介艺术教育,以培养民主理想公民为目标的民主教育等。

我国的媒介素养研究起步较晚。媒介素养教育曾一度被等同于新闻传播教育,关于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未能引起重视。1997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近些年,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出现了不少介绍和研究的论文和学术专著。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的媒介素养研究呈现出如下特点:主体媒介素养研究的视角不断拓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实践性日益凸显、网络媒介素养研究方兴未艾、国外媒介素养研究译介成果丰富、媒介素养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①但也有学者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一是在理论探讨方面,停留在西方理论的梳理,未能将之放到中国语境中讨论;二是在受众群体媒介素养状况的考察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方面相当薄弱,对中国公民的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还没有全面铺开;三是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局限在某些社会群体,比如青少年等,忽视了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全民的公民素养教育,而以农民作为研究对象的媒介素养研究基本上没有。②

媒介素养被国内外学者普遍理解为受众正确认识和使用媒介的能力。各国定义各有侧重,但基本上是围绕受众正确认识与合理使用媒介的问题而展开的。另一方面,研究者们大多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只是手段,它的目标是促进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然而由于具体社会现实的不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甚至不同社会阶层的受众所接受的媒介教育的具体价值取向是有区别的。

在我国的媒介受众中,农村受众是人数最庞大的却又经常被忽略的一个社会阶层。农村受众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处境和所面临的艰难的现代化的任务,其媒介素养教育应该纳入考察的范围之中,制定出针对农村广大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十分重要。

农村受众的特征

探讨我国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在对我国农村受众研究和他们所处的媒介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进行。

传播学者普遍认为,农村受众除了具有大众传播受众的一般特点即数量巨大、复杂性、分散性和隐匿性之外,还具有以下特征:

媒介接触的有限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很难成为报刊的读者,必须在本地域所能提供的大众媒体中进行选择,一些偏远乡镇对电子媒介可望而不可及等。

传播环境的混乱性。传播环境是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中国农村由于正处于深刻的变革转折期,地理的、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各种因素纠结难分,变化多端,而且农村受众对环境的控制力不强,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和改变。

信息选择的狭窄性。这一方面是指可供他们选择的、对他们有意义和价值的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量不足;另一方面是说他们进行选择时总是止步于他们目力所及的地方,而现有大众媒介提供的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被忽视。

信息反馈的被动性。反馈一般被认为是受众自主性的表现,是改进大众传播的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目前所收到的关于农村受众对大众传播信息的反馈多来源于调查。由于被动性,这些反馈对大众传播的影响是相对不确定的。③

对照媒介素养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还普遍比较低。

对农村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与农村媒介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受众的媒介素养和媒介的发展存在互动的关系。较低的媒介发展水平不利于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受众媒介素养偏低也会反过来制约媒介的发展。农村媒介是以农民为主要受众,传递农民所需信息的媒体,其发展的滞后不仅制约了农村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也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

农村一直是我国媒介发展的薄弱环节。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消费水平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追求商业利益的媒体不愿意付出昂贵的代价来开拓农村市场;另一方面,就总体而言,农村的媒介基础设施建设起步也较晚。目前,我国农村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技能普遍不高、传播观念和接受习惯尚未完全养成,这不仅妨碍了现有媒体功能的发挥,也构成了媒体开拓农村市场的障碍。

旨在加强对媒介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媒体有效利用能力的媒介素养教育,将有助于扩大涉农媒体的读者群,提高农村受众对涉农媒体所传递信息的利用率,从而扩大农村媒体在农村受众中的影响。而受众对媒体的监督和反馈行为,又将帮助媒体改进其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如在农村受众和媒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将有利于农村媒介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有利于保护农村受众在大众传媒中的权利。大众媒介具有公共性,受众应有自己的权利。在大众传播经历的起步、发展、繁荣和飞跃四个时期,受众争取的权利也从选择权和知情权、表达权、反论权扩展到监督权、隐私权。但从中国农村这个特殊的传播地域看,受众对所有权利的诉求基本上是同时展开的,具有共时性特征。④

在大众传播领域,中国农村受众权利主体被遗忘和被侵害的事件经常发生,村民家庭矛盾的影像未经允许就在电视中播出,隐私权被侵犯;某村庄被某报纸错误报道却没有办法自己登报澄清,反论权缺失;一些农民看了电视广告,却买到了假种子,监督权丧失。农村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可以提高农村受众的权利意识,在大众媒体利益与乡村受众利益发生冲突时,主动争取自己的权利,有利于农村受众在大众传播领域权利的维护。

有利于农村受众争取意见表达渠道,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当前我国的社会和政治体制框架下,农民在体制内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渠道相当匮乏,媒体由于其公共性被理所当然地视为重要的表达渠道。而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传媒的控制与话语权为社会精英所把持,农民在传媒上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通道相当狭窄。很多情况下,农民的利益声张还停留在遭遇利益侵害时的申诉与求助上,而不是日常化的利益表达。而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将有助于改善这一现状。

首先,媒介素養教育将提高农村受众使用媒体和参与传播活动的渠道与能力,引导受众更好地使用大众传媒参与传播活动,这必然要求媒体扩大农村受众表达空间;其次,对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也将真正明晰传媒在农村发展中可以和应当扮演的角色。

有利于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一方面,作为农村现代化实现主体,农民思维方式和观念的现代化将成为推动农村现代化的支点和不竭动力。媒介素养的提高将有助于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强、认知和判断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助于农村受众观念的现代化。

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欠发达在一定意义上可归结为知识贫困和信息贫困。“所谓知识贫困、信息贫困是指那些被剥夺了获得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和机会的人们,不能够参与创造和分享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的文明成果的状态,其本质就是与现代化隔离,与对外开放无缘,与经济全球化无关,形成知识社会与信息社会的‘落伍者’或‘边缘化’人群或地区”。⑤知识贫困和信息贫困既是经济贫困的结果,也是其原因。提升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提高他们获取、理解、鉴别信息的能力,对于他们分享各种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收益,消除知识贫困和信息贫困将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在《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一文中提出,媒介教育大众化的内容应该包括“普及媒介基础知识、传授媒介运用方法、传播媒介批评理念”等内容。⑥

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首先是技术层面,即对媒介的认知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包含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层面,主要是对现代传媒的理性认识和批判的能力。后者是本质和方向,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必由之路。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

媒介和大众传播的基础知识。包括传播学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信息、传播、受众;大众传播的功能;不同媒介的特性和用途;媒介的组织、生产、传播规律;媒介产品的主要种类和特点等。介绍这些知识的同时,要对农村受众所面临的传播环境给予分析和说明,依循农村受众的认识规律和生活实际,由简单到复杂,普及有关大众传播的基础知识。

应用媒介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接收信息、理解信息和判断信息的能力。学习如何接触和使用不同的媒介,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从媒介中接触到的不同性质的信息,如新闻报道、娱乐节目、广告该如何理解;如何进行基本的信息真伪的识别等。

利用媒介为自己服务的能力。提高对媒介的有效利用能力是对农村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包括利用媒体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媒体的积极反馈,利用媒体传递信息的能力,如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维护自己的权利等。

由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尚未完全展开,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应结合我国农村实际,同时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媒介资源,不断探索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互动合作的新模式。要保持开放的精神,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

媒介素养教育是涉及媒介传播管理、生产、消费以及学校教育等各方面的社会工程,它的实施需要政府引导下各方的积极配合和努力。同时,应该认识到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从受众一方解决提高传播效果的问题,其社会效益只有在农村传媒生态和传播制度的不断改善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

注释:

①胡翼青:《媒介素养与传播效果研究》,《新闻界》,2006(6)。

②李苓、李红涛:《媒介素养:考察农民与媒体关系的一种视野》,《新闻界》,2005(3)。

③④谢咏才、李红艳:《中国乡村传播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⑤转引自郑保卫、赵星耀:《弱化市场调节手段加大行政扶持力度——论我国西北欠发达地区农民报的出路》,《新闻記者》,2007(3)。

⑥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中华新闻报》,2002年1月15日,第5版。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网络媒介素养 篇12

1 媒介素养

媒介是指物理层面上的传播形式, 如报纸、广播、电视等。随着技术的发展, 媒介从以往的单一的印刷媒介时代进入到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等多种媒介并存的信息时代。素养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 是人类认知、认识和批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 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发展。

2 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高校学生处在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情绪情感不稳定, 自我控制能力薄弱, 自我防护意识欠缺, 思维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 在面对形式多样的媒介时缺乏辨识能力和筛选能力。调查结果显示, 媒介素养教育问题虽然已经备受关注, 但是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仍不乐观。很多学生认为媒介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对媒介素养的认识不够科学、具体和细致, 在媒介的使用上存在盲目性, 对从媒介获取的信息盲目信任。部分教师、学校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或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3 提升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途径探析

3.1 学生主动培养媒介素养意识

部分高校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分辨能力低, 因此要主动丰富和建构自己的媒介素养知识体系和框架。要主动了解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的相关内容, 科学理性地认知媒介, 构建、丰富媒介素养知识结构。另外, 学生作为接受信息的群体, 虽然具备一定的媒介认知能力和使用能力, 但还应该继续提高对媒介信息的甄别能力和批判能力, 而不是一味的、无选择的、无目标的接收媒介信息。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商业化和社会化, 其所传播的媒介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商业化色彩。受众要想全面和客观的了解媒介信息, 就要学会追根求源, 透过媒介资源的表面现象查看其本质内涵。

3.2 学校大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首先, 学校要普及和丰富媒介素养课堂教育,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合理完善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堂内容, 参考优秀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设置体系, 结合地方、学校、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 改革媒介素养教学内容。二是设置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参考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案例, 根据各高校、各地区的实际状况, 在全面了解学生基础的情况下, 将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 严格按照大纲规定科学实施。三是要合理充分地利用社会和学校及地方的优质媒介教育资源, 大力开展提升高校学生媒介素养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充分掌握了媒介素养理论知识之外, 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在实践活动中丰富媒介素养知识体系。

其次, 丰富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所营造的健康、积极向上的氛围是大学生提升媒介素养的重要保障。校园局域网、无线电台、报纸、网上资源库等媒介的普及, 为构建校园媒介素养氛围的创造了良好的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媒介的功能、运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对于提高学生对媒介资源的公正、理性认识, 避免接触媒介信息时的盲目性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 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其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 进而影响到学生自身媒介素养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师, 要主动的运用信息时代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研讨、报告、讨论等形式丰富自己的媒介素养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改革评价方式等途径引导、激发学生提升自身媒介素养。

3.3 社会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完善相关的组织和研究机构建设。组织和机构建设是大力、全面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良好保障。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组合和研究机构建设, 以期能够为学校和地方提供丰富、科学、合理地媒介素养教育资源。政府可出台或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通过制度保障或优惠政策为组织机构推进媒介素养研究和教育创造条件。另外, 要加大经费投入和支持力度, 通过资金支持保障研究机构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题和项目的正常实施, 在全社会背景下营造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此外,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信息的提供者, 要充分发挥媒介信息资源的监督和把关功能, 尽量规避不良信息给社会、受众造成的不良影响。媒介机构应该对部门从业人员提出严格要求, 提升成员的媒介素养和职业道德, 加大对违规人员的惩处力度, 净化媒介环境。利用大众媒介的传播优势, 营造良好的媒介素养氛围。

总之, 为提升高校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除了学生自身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素养之外, 学校和教师应该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媒介素养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中, 社会也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环境, 以良好的环境和外部条件促进高校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通过媒介素养教育, 进而提升学生在大数据时代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昕言.城市小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济南市小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为个案[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1.

[2]靳君.浅谈师范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和培养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 2010 (6) :34.

上一篇:战略创业下一篇:Ca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