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的媒介审判论文

2024-07-08

网络时代下的媒介审判论文(通用4篇)

网络时代下的媒介审判论文 篇1

一、前言

所谓媒介审判, 是指在司法未对案件判断时, 新闻媒介就已经对案件作出判断, 同时, 对涉案人员进行定罪、定性的判断。实际上, 媒介审判的主观性比较强, 缺少判断的客观性、科学性, 会导致法治原则受到影响、司法权威受到侵害。近年来, 随着网络的发展, 媒介审判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并呈现出了新的媒介审判特点。

二、网络媒介审判的成因

(一) 网络匿名性与“把关人”缺失

与现实生活不同, 网络世界属于虚拟世界,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 网民可以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言论、看法、建议等, 而且还可以利用匿名来发表, 这就会导致网民在发表言论的过程中, 不考虑言论的后果, 直接发表。在现实世界中, 对于一些小的分歧, 人们会选择隐忍或者不在乎的态度, 不过在网络世界中, 因为不用承担后果, 这些小的分歧就会被放大, 进而直接发泄自己的不满, 甚至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委屈之后, 在网络中发泄自己的不满。同时, 匿名性会让很多网民的安全感增强。因此, 在表达对某个事件的看法时, 会更加的肆无忌惮, 这就导致一些不负责任言论的出现, 由此, 就产生了网络媒介审判。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 会存在“把关人”这个角色, 在进行传播之前, 对信息进行审核, 只有符合的信息才能传播出去, 传统媒介中, “把关人”的角色多由编辑、记者来承担, 也有可能是传统的媒介组织, 通过筛选和过滤之后, 将规范的信息传播出去。尽管“把关人”在把关的过程中会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但是, 信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是可以得到有效保证的, 但是在网络环境中, “把关人”的角色并不存在, 这导致一些不负责任、偏激的网络言论流传于网络中, 导致网络媒介审判的产生。[1]

(二) 网民媒介素养比较低

在网民数量急剧增多的背景下, 网民的素质与道德品质越来越参差不齐。再加上网络环境下, 信息量越来越大, 这导致很多虚假信息掺杂其中, 网民在浏览信息的过程中, 需要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 然而, 由于网民的媒介素质比较差。因此, 会有很大一部分的网民盲目跟风, 并且在针对某个事件发表言论时, 过分感性, 这样一来, 媒介审判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负面效应, 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2]传统媒介具有一定的舆论引导作用, 然而在网络环境下, 这种引导力量明显不足, 进而导致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产生, 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网络媒介审判的特点

(一) 媒介审判随意化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会自觉的规范自身的行为, 从而符合对自身角色和身份的定位。但是在网络环境中, 人们本身就具备很强的随意性, 再加上匿名性的存在, 使人们的网络行为变得无限制性。当案件发生时, 人们就可以随意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做出一定的判断, 甚至有些人会借此来发泄自身的不满, 这样一来, 媒介审判的随意化变得越来越严重。网民在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时, 很少从理性的角度出发, 更多的是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 或者盲目的跟随某一种观点, 这样一来, 任何正面的解释和辩驳都不会起到作用, 由此导致网民媒介审判出现了偏差, 逐渐地走向了偏激化的方向。网络具备非常强的开放性, 在网络中, 发布权不再只是媒体的权利, 网民也可以发布相关的信息, 这削弱了网络媒体“把关人”的作用, 从而导致网络舆论失范。

(二) 媒介审判主体多元化

在网络环境下, 传播者不再只是网络媒体, 任何一个个人或组织都可以是传播者, 他们在进行信息传播时, 不会受到任何限制, 由此一来, 媒介审判中的主体变得越来越多。[3]传统的媒体在进行媒介审判时, 更多的是由媒体人员进行控制, 大众的看法和建议并不完全被采纳, 但是在网络媒体中, 原有的媒介审判模式被打破, 在媒介审判中, 汇集了越来越多的网民, 而且, 网民参与的方式也变得多元化。超链接是网络媒体的一大特色, 据此, 新闻事件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这也促使媒介审判形成的速度加快, 并且吸引大量的网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由于数量众多, 媒介审判所具备的影响力就更大。

(三) 与传播媒介审判紧密互动

对于新闻案件的报道来说, 传统媒体所具备的权威性、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因此, 网络媒体在进行同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时, 会转载传统媒体的稿件或视频, 从而有效地提升网络媒体的影响力。[4]网络媒体在进行转载时, 会综合多家传统媒体的新闻案件信息, 从而全面地将新闻事件展示在受众面前, 在新闻事件传播的过程中, 就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媒介审判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 传统媒体会对网络媒介审判进行密切的关注, 以便于适时地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 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由此看来, 传统媒介审判与网络媒介审判之间的互动性越来越强, 通过二者之间的互动, 实现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

四、结论

在网络媒体发展的过程中, 网络媒介审判随之形成,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殊性、匿名性等特点, 导致很多网民在针对新闻案件发表自身的言论时, 不考虑言论的后果, 进而导致一些偏激的言论出现, 最终形成负面的媒介审判, 影响司法审判的正常进行。为了避免网络媒介审判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就需要提升网络媒体的防范意识, 增强网络媒体“把关人”的作用, 对网民的言论进行适时的引导, 同时, 还需要提升网民的媒介素质, 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规范的网络环境, 避免发生媒介审判影响司法审判权威的现象。

摘要:随着网络快速的发展, 网络媒体产生并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网民数量不断增多的前提下, 网民所形成的呼声与力量也越来越大, 由此, 媒介审判出现了新发展, 变为网络媒介审判。现今, 社会各界对网络媒介审判都有着比较广泛的关注, 在本文中, 对网络媒介审判的成因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网络,媒介审判,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语嘉.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的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研究[J].科技传播, 2015 (01) :227-229.

[2]黄茜.我国“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分析及防范策略[J].今传媒, 2012 (02) :31-33.

[3]时潇锐.网络媒体环境下媒介审判的新特征——以药家鑫案与李天一苏楠案为例[J].东南传播, 2012 (07) :79-80.

[4]徐梦瑶.从传统“媒介审判”到网络“媒介审判”[J].东南传播, 2015 (05) :92-94.

网络时代下的媒介审判论文 篇2

“宅男宅女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宅闻联播》。首先请看本期的主要内容:8321寝室工作会议在客厅隆重召开;08级辅导员曾维平老师对08级学生突击性查寝;食堂饭菜引发**。下面请看详细内容„„”,2009年11月,一段伴随着《新闻联播》背景音乐的大学生原创视频——《宅闻联播》开始在网络播客上受到热捧。这段由西南政法大学新闻学院2008级传播班的同学们创作的视频,除了是一次专业实践外,更以恶搞央视《新闻联播》的姿态,政治化的语言,荒诞、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当代90后的大学寝室的生活与文化。由此引发了为数不少的大学生的共鸣,并从中找到无穷的乐趣。尼葛洛庞帝说:“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一个电视台。”这就是自媒体强大力量,传播自己生活的喜怒哀乐与他人分享,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宅闻联播》的走红说明了大学生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重要的参与者,因此他们的媒介素养关系到整个自媒体甚至整个信息时代的发展。

一. 人人都是一个电视台——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自媒体)”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在高速更新的信息时代,现代人特别是青年人拥有各种功能强大的媒介工具:手机,电脑、mp5、PSP、DV„„这些新媒介迅速地把社会包装成“耳朵和眼睛的世界”,五光十色、熙熙攘攘的信息充斥了整个空间。具体说来自媒体的种类多种多样,这是由新媒介更替周期快,多功能整合的趋势所决定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博客、微博、贴吧、BBS、QQ、播客,甚至手机短信群发。

最具代表性的非博客莫属了。“博客”是Blog的音译,即个人网络日志。这是每个人都可以申请的一个专属页面,用文字、图片、音乐等来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心路历程,通过网络展现给广大的网民。网民可以自由阅读,甚至可以对博客进行回复、评论来实现即时互动。这种网络日志一出现就受到了热捧。据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发布的《201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博客应用在网民中的用户规模达到2.21亿,使用率为57.7%,比2008年底增长5940万人,使用率提升3.4个百分点。它所体现的媒介平等给受众来了个“咸鱼大翻身”——原来老百姓自己也可以轻松成为媒介主体!金牌“草根”极地阳光、才华博主王冉等的蹿红更是证明了自媒体使平民百姓“权名双收”。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速度的提升,由博客升级而来的“微博”是目前最活跃的自我展现平台: twitter、饭否、滔滔展现的都是“一句话的事儿”,简洁精练,标志着web2.0时代的深入发展。

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给的专著《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充分体现着自媒体的特点。

(一)传播权变得平民化、个性化

丹吉尔用最生动的词语“草根”已经告诉了我们“自媒体”是真正的We Media,传播权不再只是传媒机构的专属。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触手可及的通讯媒介来秀自己,而非只是被动地接受报纸、广播、电视的宣传。同时传播的内容更加多样,生活种种,悉数道来。正如淘宝红人MissZ,不仅写博畅谈人生同也时展示自己精挑细选的宝贝做宣传,真可谓一举两得。

(二)低门槛、易运行的后现代主义代表

这是成就“平民化、个性化”的重要前提。人们完全不需要一整套声效灯光设备和深奥的专业性知识,仅仅利用PC、DV,甚至小小的手机就可以创作文章、图片、视频,歌曲,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匹敌的“大众化”趋势。后现代主义的“戏仿拼贴”在自媒体身上发扬光大。从MP3到MP5,从单一的音乐播放器到集拍照、摄像、文字编辑、上网、播放为一体,自媒体媒介渐渐步入 “一台多媒体在手,万事无忧”的高速整合道路。

(三)前所未有的迅速传播,敏捷反馈

一直以来传播媒介都把迅速视为信息的价值所在。自媒体的出现最完美诠释了这一点。纽约一市民在博客中第一时间发布的9·11的遇难照片、汶川网友在贴吧中发起的空降地域贴都为政府应对紧急灾害做出了巨大贡献。传统媒介一直受制于受众的反馈。而对于QQ、E-mail、论坛来说,反馈就是它们的生命。追求灵敏的反馈是这些自媒体得以壮大的根基。自媒体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迅速共享。

(四)良莠不齐,法律、媒介公德亟待完善

这是低门槛、易运行所带来的直接弊端。很多人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为所欲为:上传淫秽、暴力视频,诈骗他人钱财„„现今的网络治理面临许多困难,法律条例也亟待增加。从根本上说,需要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加强媒介公德。再具体说就是要提高媒介素养。

二. 大学生=“优秀受众”?(媒介素养定义、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

媒介素养的概念属于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据学者鲁宾分析,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就能力模式而言,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而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概括地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在我国,对于媒介素养的研究和实践历史还很短暂。最初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内地学者开始发表有关西方媒介素养的文章。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深入以及中国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使媒介素养备受关注。特别是自媒体时代下,很多人为了出名不惜借助多媒体自我暴露、宣扬审丑;娱乐性、商业性媒介的功利性弊端突显;后现代主义的戏仿拼贴加速了恶俗的泛滥;网络管理的无疆界、网络法规制定标准的模糊化„„种种网络百态下社会各界急迫呼吁民众要加强媒介素养。许多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专家学者都对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获取、评价和利用的能力进行分析调查,以求能够把媒介素养教育明朗化、体系化、高效化。

年轻人是伴随着新媒体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受众。而其中,大学生又是主力。随着教育改革和高校扩招,大学生的队伍日渐庞大。他们大多受高等教育、有着扎实的网络功底、精通多媒体工具,在自媒体时代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1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统计图表也显示了大学生与新媒体是绝对亲密的接触。

作为一次专业实践,同学们用镜头记录校园生活、调侃《新闻联播》中与社会脱节的政治语言,使人们在欢乐背后重新审视主流媒体,因此西南政法大学的《宅闻联播》基本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于此同时,广西的80后女大学生杨霏在“南宁生活”上发帖向社会求助其罹患脑膜炎的姐姐,引起了当地新闻界的关注。记者几经走访确认情况属实后,在新闻夜班播出了这个消息。著名画家覃德华得知后,决定拿出自己的名作拍卖费来捐助杨霏的姐姐。杨甫刚是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06国际贸易系物流专业的在校学生,07年5月1日,他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名叫“嘟嘟靓妆小铺”的网店,在他悉心地经营下生意越做越红火,他每月的纯收入已经超过了一万元。这些大学生善用新媒体的例子数不胜数。他们不再仅仅把网络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工具,更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能够有效地利用这种多媒体来审视生活、批判保守、获取帮助甚至是创业谋生。因此有人称大学生是自媒体时代“优秀的受众”。

然而真的如此吗?大学生是如何使用自媒体的?他们使用自媒体都在做些什么?这些行为中又体现了他们什么样的媒介素养呢?18—25岁正是大学生主要的年龄段,上图也显示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最主要的网民构成者。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同时又缺乏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未能对新媒体的有全面认识和恰当的自控能力,破坏网络秩序、违背世情伦理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一)与新媒体的绝对亲密接触

2010年3月在我校展开了大学生媒介素养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N张,实际回收M张。对“一周上网天数”一项的分析数据可得:%的学生一周内1—3天上网;%的受访者几乎天天都上网;%的4—5天上网;仅有%的学生最近一周没有上网。由此可见,超过半数的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网,而且受访者普遍都承认自己上网缺乏目的性和理性规划,%的受访者表示“上网时间总是超过自己预计的时间”。2006年12月,《东方时空》报道了我校发生的备受关注的事情——劝退了113名学生,多数已染上网瘾。这些学生中大多数都是不分昼夜地沉迷于学校附近的网吧里,成群结队地玩魔兽世界。经过辅导员多次劝说仍无悔改,校方只得以劝退来加以惩罚。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现代社会病例现象,即媒介依存症。主要特点就是: 1.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不能自拔

2.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

3.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 4.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

(二)过分沉迷“多媒体玩具”

现代高考金榜题目时,家长都会毫不犹豫的为孩子添置“大学三件套”:手机、笔记本电脑、MP4,甚至还可能有数码相机。长辈们更多地是出于想鼓励孩子勤勉读书,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殊不知,更多时候却适得其反。在我们的调查中%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上课时用手机上网娱乐;%的女大学生的电脑经常用于看电视电影;%的男大学生的电脑经常用于网游。

而进一步了解,我们发现%注册了人人网的同学们最推崇的事情就是“书写自己的心情,晒晒自己的宝贝,自己的最新动态”。而这些行为从心理学上看,包含了些许炫耀攀比的成分。很多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很留意同学的动态,特别是在吃、穿、用方面,而且会刻意模仿、超越。%的调查者用手机上网最常做的事情是QQ聊天、看小说。%的受访者的拍照设备经常用于记录自己的生活,而较少关注社会生活。

以上都证明了这些“大学必备品”并未发挥辅助学习的作用,很多时候都却是种“多媒体玩具”,浪费信息资源、影响学习效率、甚至歪曲价值观、滋生虚荣心。青年人充满了活力,追求快乐本无过错。但是舍本求末,缺乏自控能力,逐渐玩物丧志,不能明辨是非,盲目攀比,这些歪曲的媒介使用心态都渐渐偏离了新媒体最基本的指向标。

(三)象牙塔中迷失世情伦理

2005年10月,南京大学陈堂发副教授一纸诉状将中国博客网告上法庭。原告发现中博客网上有名为《烂人烂教材》的文章,指名道姓地对他进行“辱骂和攻击” :“明天要考陈堂发的《新闻伦理与法规》„„于是决定看书。一遍看下来,脑子里没有任何印象„„陈堂发果然是个猥琐人,从他写的书可见一斑„„最烂的教材„„”。陈堂发说:“依据某些博客玩家心态,博客就是泄愤、随意攻击别人的自由天堂,谁来干涉都不行。但博客虚拟性的建构是有条件的,在博客里,你可以放弃道德底线,但绝不可以突破法律底线。而网站的监管责任就在于坚守这个法律底线。公民议论表达自由固然重要,但人格权的权利位阶更高。没有人,包括博客作者,可以让别人付出人格尊严的代价来满足他的言论自由。”陈堂发认为,网络作为一种大众媒体,绝对不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而成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便利工具。据陈堂发猜测,对他进行辱骂的博客主人应该是他的一个学生。但他表示“不会去告个人”,因为状告网站,“对于推动博客的正常、健康发展,更具有警示意义”。2006年8月2日,中国博客第一案一审宣判:被告杭州博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博客网上向原告陈堂发刊登致歉声明保留5天,赔偿经济损失1000元。06年南京某高校20名作弊被抓的学生集体发帖辱骂教师董志伟;09年浙江大学女大学生发帖狂骂教授郑强;09年风靡的偷拍不雅视频“南财跳跳门” „„几年来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而且一次比一次震撼。

大学生理应更懂得社会公德、法律法规,但在人人都有主动权的自媒体时代,他们却忘记了公民最基本的义务,以为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可以纵容他们的为所欲为。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他们开始在自媒体空间里宣泄着原始本能的冲动。更何况还没有一部真正的法律可以对网络中的不法现象进行规范的界定。网络对于他们,更像是隐形衣,可以不计后果地行动。而这些现象的发生除了让我们大跌眼镜之外,恐怕最深刻的思考就是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真的该被切实地提上日程了。

三. 关于我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媒体时代下在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探究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成效,笔者在分析了我校大学生的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校是理工类应用学校的性质展开了一次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从2010年*月*日至2010年*月*日,历时一周。共发放调查问卷*份,回收有效的*份,应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处理。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笔者参考了一些高校的媒介素养调查问卷,并结合我校实际应用院校的性质,把整个调查问卷分为四个部分。

1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概况、年级和月消费情况等基本情况。

2我校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状况:包括被调查者最经常接触的自媒体、校园媒介,被调查者最喜欢的媒介,每周、每天用于接触新媒体(网游、QQ、博客、论坛)的时间,是否会利用网络检索文献、查阅专业资料等等。

3我校大学生对自媒体的认识和判断:对哪种媒介的信任度更高;接触自媒体的动机;对自媒体所发布的信息的真假识别能力;当不同媒介对同一事物的报道出现异议时会更信任哪一种;对待自媒体中出现的软暴力、煽动性、色情内容的态度;是否参加过媒介素养相关课程等等。

4我校大学生的自媒体使用能力:是否有QQ、博客;在自己的私人页面上发布何种信息;是否使用过网银、网上交易;是否参加过虚拟社区(贴吧、论坛),是否在其中发布信息;是否在虚拟社区中参与社会话题互动等等。

(二)关于自媒体时代下我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的结果(自发的媒介素养、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对媒介的批判能力、接触媒介的目的性、对媒介素养内容的了解程度、校园资源未得到重视和利用)

四、充分利用高校资源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对于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是起着重要影响的大环境。青年大学生都处于18—25岁之间,勇于探索、充满好奇,但又缺乏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在面对改革开放、全球化大背景下的高速升级的信息生活时,往往只是凭借着本能需求接触新媒介;特别是在分析、判断、评价媒体信息时缺乏系统性的认识。而这些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而且应该在大学校园中获得。大学校园对于大学生为什么接触媒介、如何接触媒介、在接触中怎样权衡现实和虚幻等等许多方面有这引导和启蒙的作用。

(一)推广媒介素养所需的高校资源

高校是培养受高等教育的人才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培养青少年,国家很注重对高校资源的投入和更新。高校资源涉及面广、种类繁多,从有助于培养媒介素养角度,可以大致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机构组织等。1.人力资源

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媒介素养的普及离不开广大高校老师的重视。有针对性的授课和开展科研活动都会加强大学生对媒介利用的认识。特别是像我校,作为一个理工类应用型学院,更急需加强这方面课程的开设。笔者对于学校的授课类别做了了解,在8种基础课程中,勉强算的上是媒介素养课程的也就是“计算机基础、信息检索”2种;在数以千计的选修课中也没有发现和媒介素养相关的课程。

同时,人文社科类、特别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也是高校媒介素养普及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人力资源。他们有着过硬的专业知识,对新媒体、自媒体不仅有充分的接触更有难得的理性认知。大学生媒介素养普及实践的开展,对于他们来说,正是一个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自我价值的良好机会。如果能充分动员这部分力量,提高媒介素养的工作一定会增色不少。2.物力资源

教育部直属的全国985院校、省属的211院校等重点高校的教学硬件设备基本上都得到了良好供给。但是仍应该看到,我国院校众多,特别是高校扩招之后,先进教学设备的普及更新并没有跟得上扩招的速度。这一点从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网考改革中便可以略窥一二。“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电视、收音机、计算机网络、手机内网等需要普及到更多省属、市属的地方院校,媒介素养的普及才具有现实意义。3.机构组织

前两种资源都基于媒介素养实践的准备层面,而机构组织则属于重要的实施层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主任陆晔教授指出,研究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普及实践的组织机构都是有纪律、有体系地开展活动,能够更有效地推广媒介素养知识,进一步推动这一理论在国内高校的发展。

学校广播电台、电视台、校报、校园手机内网以及学生社团等等都是在大学校园里颇有影响的机构组织,更重要的是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校园媒介,可以现身说法,在被大学生使用的同时就可以灌输相应的媒介知识。(二)如何充分利用高校资源

在笔者开展的我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中,n%的受访者对于我校的校园广播、校报的关注率低于a%。在我们的随机采访中,83%的学生表示没有在授课中听说过“自媒体”、“媒介素养”等。由此,我校的资源在媒介素养的推广方面仍有充分利用的余地。1.从专业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陆晔指出,“在青少年媒介教育领域,教师要扮演主要的角色,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给予支持,在课程标准中增加媒体教育部分内容,并组织教师在职及职前训练,和家长参与的亲子教育相互配合。”一直以来,“媒介素养”大都作为高校中的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课内容或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在非专业学生面前,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如今,我们必须从态度上认清一点:信息时代呼吁媒介素养课程从专业教育转向素质教育。2006年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复旦大学率先开展,而那时国内尚没有一本真正的媒介知识普及读物,也没有一所高校或中小学开设媒介素养课程。而现在,一批相关的教材陆续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开设了面向全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课程。所以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在校内开设相关课程,让更多的大学生们明白接触自媒体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他们在网络空间的认知、选择、判断同样是有章可循的,并不仅仅是凭着个人“自发的媒介素养”。

新传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在各种专业中开展媒介素养知识宣传。特别是理工类专业,男生比率众多,人文素养薄弱,与新媒体接触频繁,沉迷于网游的比例大,都是潜在的网络不安因素、媒介素养的漏洞。新传专业的学生以其知识积累的经验和自身媒体应用的经历可以站在同龄人的视角,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基本的媒介知识,不失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普及方法。

2建立图书馆媒介素养阅览室

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能提供持续性、综合性的教育。近一两年来,已经有学者提出在高校图书馆建立媒介素养阅览室,这不仅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优势而且可行性强。

我校的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是重点建设的项目,图书种类齐全、计算机、讲座厅一应俱全,利用这些建立一个“集书刊报、视听、网络、讲座等多种媒介并存的媒介素养阅览室”并不困难。其中可以划分出印刷媒介、传统电子媒介(电视、电影)、数字电子媒介等多种适宜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区域。值得一提的是,应该开设个性化的媒介服务区域。比如设立理工科学生的媒介素养阅览基地,这样有针对性地阅读和接触可以对症下药,提高普及效率。同时要注重对媒介素养阅览室管理员的培训,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媒介素养阅览室的视听服务宣传等等。

3利用小众传播来正确认识自媒体

学校广播、电台、校报、手机校园网、官方论坛、贴吧等等有着不可忽略学生受众群,是大学校园里典型的小众传播渠道。这里发布的信息在学生群中传播迅速,反馈及时。09年年底,深圳某高校建立了全国首个高校手机网络,校方认为这样一个传播网络的建立对于学校和学生是个双赢的选择。便于关注学生、易于管理,又可以把校方的信息准确及时的发布给学生。如此,又为校园媒介素养的普及开辟了新天地。高校官方的网络论坛、贴吧由于是自媒体的载体,扮演着更主要的角色。06年教育部对高校贴吧进行了大范围的整顿,现在很多官方论坛宣传的内容更加规范化、体系化。在这里普及自媒体使用知识,展示媒介使用不当的实例惊醒受众;设置管理员对于同学们反馈的疑惑给予解答、帮助等等。

自媒体把大众传播升级地更个性化、空间化。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还会面临着更多挑战,需要高校教师和同学们的共同重视。媒介素养是高等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媒介素养的普及要以教师和专业学生为主轴,以校园媒介组织为实施地,利用视听等多种媒体设备在大学生中有目标、有步骤的开展。特别是针对自媒体运用的媒介素养实践在我校的开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引用文献

[1]陆晔 中国媒介素养的十年[N]人民网 2008年8月5日

[2]鲍海波等 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J]《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

[3]刘佳 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06年第3期 [4]杨鹏 网络文化与青年[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7月 [5]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4月 [6]吴培明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M]2009年6月29日

网络时代下的媒介审判论文 篇3

“媒介审判” (Trial By Media) , 也叫“报刊审判”, 指新闻报道形成某种舆论压力, 妨碍和影响司法独立与公正的行为。西方学者认为, “媒介审判”是一种不是依据法律程序对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非法的道义上的裁判。

在我国, 知名的新闻传播法学家魏永征教授对“媒介审判”的定义是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 他将“媒介审判”的主要特征概括为:“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情作出判断, 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量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媒介审判的报导在事实方面往往是片面的、夸张的以至是失实的。他的语言往往是煽情式的, 力图激起公众对当事人憎恨或者同情一类情绪。他有时会采取‘炒作’的方式, 即由诸多媒体连手对案件作单向度的宣传, 有意无意地压制了相反的意见。他的主要后果是形成一种足以影响法庭独立审判的舆论氛围, 从而使审判在不同程度上失去了应有的公正性”。

1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 如果法院认定媒体的报道影响被诉讼人的合法权益, 将有权力推翻之前的判决, 典型的案例是20世纪中叶发生在美国的“谢帕德案件”。

国外的审判制度与我国国内的审判制度是不同的。以刑事审判为例, 英国实行的是“无薪治安法官制度”, 美国实行的是“陪审团制度”, 一切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均享有由审判团审裁的权利, 日本实行“检察审查会制度”。在我国, 根据现代法治原则, 由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即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 依照法定程序, 对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活动。

由于国内外的审判制度不同, 而国外的媒介环境与我国国内有所不同, 故而国外对互联网环境下的媒介审判研究往往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甚相同。但是, 国外对于媒介审判的研究对于我国研究仍有借鉴意义。如Himanshu Raman Singh在其论文Trial By Media:A Legal Dilemma Resolved With Reference To Jessica Lal中写道, 媒体总是“倾向于对知名公司或个人的指控”, 而在媒体报道出现严重偏差的情况下, 法官往往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在S.L.Rao的TRIAL BY MEDIA-Television should have no role when criminal cases are in court中, 作者对于电视媒介审判在现实中的作用做出了分析和评论并认为, 电视的收入依赖并受制于广告商, 电视节目制作人必须竭尽全力吸引眼球以获取受众, 以此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在Uma Challa的Trial by Media is Violation of Human Rights中, 作者从法律层面对于媒介审判进行了分析和评判, 认为媒介审判是对于人权的侵犯。

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媒介审判的研究大约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最早文献为学者魏永征发表于《中国记者》2001年第5期的文章《媒介审判何时休》, 该文主要对于文汇报的报道《重庆满街声讨魔头》提出质疑。

媒介审判现象是集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为一体的复杂作用过程, 学者们在研究媒介审判时, 已经将网络媒介审判并入媒介审判之中。但是笔者认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环境的媒介审判现象目前已经开始越来越明显, 针对互联网的特殊传播情况研究网络媒介审判现象, 是非常有必要并且是急需的。在我国, 研究者们对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媒介审判是最近两年兴起的。孔德钦、陈鹏于2010年第2期的《新闻世界》中发表文章《“网络媒介审判”的负面效果成因》认为网络匿名性、集体无意识、BBS议程设置、从众心理等促成了网民的集体宣泄, 但这并未上升到网络媒体审判的高度。而孟丽娟于2010年第5期《安徽文学:下半月》中发表的《媒介审判的新发展:网络媒介审判分析》认为刻板成见、网络审判的随意化、主体多元化使得网络媒介审判的作用机理变得更加复杂;邓超于《经管理者》2010年第14期中发表的《从“网络媒介审判”负面效应思考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认为网络媒介审判负面效应严重, 学术界、高校、社会都应加强媒介素质教育。

2.1 研究者所持观点的角度

从研究者所持观点的角度来看, 学者们对于我国目前“媒介审判”现象的研究主要持有支持、批判两种对立的观点。

对媒介审判持支持态度的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廖金英、谢太平在《青年记者》2005年第10期中发表的《“媒介审判”未必有碍司法公正》中认为, 媒体仅仅为信息的提供者, 无法影响公众对于案件的深层判断, 媒介审判影响司法公正的说法有失偏颇;庹继光、李缨在2005年第4期的《新闻界》中发表的《“媒介失语”比“媒介审判”更可怕》中认为, 出于兼听则明的考虑, 媒介的意见能对法院的审判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史忠治、王中伟在2008年第27期的《青年记者》的文章《中国有“媒介审判”吗?》中认为, 司法公正与否在于执法人员自身, 而不在于舆论或媒体的偏向。张昊、米彦泽在2010年9月的《新闻世界》中发表的《论媒介审判的正效应》中认为, 媒介审判是对司法公正的监督, 有利于司法完善。王靖发表于2011年9月《才智》中的《“媒介审判”现象的积极效应》中认为, 媒介审判是社会民主化进程推进、受众权利意识加强、传受者本位的转变的表现。

目前, 对于媒介审判的批判为学者研究该问题的主流观点:冯宇飞在《新闻战线》2002年第11期中发表的题为《从法理学视角看“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 认为“媒介审判”将使司法独立和媒体自由越来越远。郭赫男在《新闻界》2004年第6期中发表的《关于“媒介审判”的几点思考》中认为, 媒介对于案件的评判, 应该立足于对于一审、二审的审判结果本身的判断, 而不是对于犯罪嫌疑人罪行的判断上。吴东平在发表于2006年6月《传媒观察》的《法制报道如何避免“媒介审判”问题》中认为, 媒介报道应尽量在媒介审判现象的发生, 以免大众受到“拟态环境”的影响。吴秋余在2007年5月《新闻战线》的《论媒介审判和媒介监督的关系及其影响》中认为, 媒介监督是媒体的正当权力和义务, 但是媒介审判则应该杜绝。付松聚、张翅在2008年1月《东南传播》中发表的《中国媒介审判分析与反思》中认为, 事件的公众性、当事人身份的特殊性等是中国媒介审判的形成的特色。遵守法律规定、尊重新闻事实、加强记者的职业道德操守是消除或降低媒介审判负面效应的有效途径。刘娟、唐中科在2009年9月的《新闻爱好者》中发表的《媒介审判———媒介权力的异化》中认为, 媒介的利润增长理念、道德公关的需要、非好即坏的报道方式使得媒介权力日益异化。王琳琳于2011年11月《青年记者》中发表的《媒介审判新流变———以“药家鑫案”为例》中认为, 在新媒体时代, 媒介审判出现的流变[2]如图1:

由此可见, 媒介审判并不是直接影响司法, 而是通过媒体报道影响公众舆论, 进而影响相关权力部门, 从而影响审判结果。因此, 笔者认为, 对于媒介审判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媒介如何影响受众倾向、制造公众舆论之上。

2.2 研究所涉及的学科种类

从学科种类上看, 学者们对于媒介审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学、新闻传播学等方面。

对于媒介审判的法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介审判对司法的冲击、执法者的媒介素养、媒介与司法的平衡等方面。张冠楠在2011年5月《法学》中发表《“媒介审判”下的司法困境及出路》中认为, 传媒通过技术手段和社会影响力对司法施加“话语霸权”, 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用“无罪推定”原则指导媒体报道等能有效避免媒介审判带来的负面效应。申玲玲在2011年6月的《新闻界》中发表的《慎言媒介审判, 提升自身素养》中认为, 司法需要监督, 传媒与司法的一致性也使得媒介审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

学者们对于媒介审判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介伦理的反思、媒介作用机理、媒介与司法的制约与平衡等方面。中国政法大学的姚广宜、梁玲玲在《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研究》中说到:“新旧媒体共存的环境, 为言论自由广开言路”;而舆论监督, 是“众声喧哗之下隐含的盛世危言, 是对时代痼疾的一剂良药”;新旧媒体共存的环境, “是新力量与旧土壤博弈纠结的结果, 也是我们今天所处转型社会的一个缩影”。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吴澄、吴晓明在《新媒体新闻的演变与社会舆情表达》中讨论了特别是网络媒体新闻交互中的公民新闻的舆情表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陈硕在《网络时代的媒介审判》中对网络评论的非理性因素影响网络气候进行了阐述, 希望通过“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网络法治建设和舆论引导”, “能够有效消除谣言和非理性舆论, 有效减少网络媒介审判”, 不过笔者认为此论证稍显单薄。南开大学图书馆的穆祥望在《网络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导向功能研究》中认为, 应该“从疏通信息渠道、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发挥‘议程设置’功能、转换‘把关人’角色以及发挥传统媒体优势等五方面入手, 完善舆论导向功能, 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 切实维护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其重点放在舆论导向之上, 没有对如何干预媒介审判进行系统探讨。

3 结论

综合各类文献可知, 我国研究者们在新闻传播学方面的媒介审判研究基本都从文本层面对互联网环境下的舆论监督和媒介审判进行分析和探讨, 而缺少实证性数据的研究和分析。

摘要:随着新媒体 (如互联网、手机) 的迅速普及, 传受者之间界限已经逐渐模糊。在这个交互性越来越强的新媒体环境下, 受众也越来越主动承担起传播者的角色。当媒体在行使自己的舆论监督的权力时, 稍有不慎, 其不当报道就可能被受众们大规模传播, 其影响力甚至可能干扰司法。因此, 互联网下的媒介审判现象是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在本文中, 笔者拟从国内外研究角度、研究成果等方面, 对媒介审判现象进行综述性研究, 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 媒介审判,综述

参考文献

[1]魏永征.媒介审判何时休[J].中国记者, 2001 (5) .

[2]王琳琳.媒介审判新流变——以“药家鑫案”为例[J].青年记者, 2011 (11) .

网络时代下的媒介审判论文 篇4

在新媒体背景下 ,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 , 很多社会新闻事件中网络媒介都提出对司法过程公正性与透明性的“声讨”, 网络媒体站在道德的至高点 , 对新闻事件的一方进行谴责与批评 , 而司法审判则被迫放在了“媒介审判”之后 , 这种现象不利于我国司法独立性与权威性的保障 , 因此 , 需要对媒体的这种表现行为进行探讨与反思。

1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形成原因

在我国, 媒体常常在社会事件中充当一种司法角色, 社会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媒介审判”, 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来分析。

1.1 从宏观角度看

事实上 , 媒体在社会事件中充当的这种司法角色是司法部门的社会职能 , 而从某个角度讲 , 司法与媒体是两种机制 , 在矛盾方面 , 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可调和性。面对一个社会事件的过程中 , 媒体常常会在其中掺杂一些主观情绪 , 运用富有偏向性的主观感情话语对社会事件进行报道。但从法律的角度上看 , 媒体的这种行为并不符合法律所规定的法制精神 , 从某种程度上看是一种越权。但每一种现象的形成都必然有其原因 , 也存在着其固有的合理成分 , 从宏观角度看 ,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网络媒介审判现象之所以出现 ,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 ,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媒体在对社会事件报道的过程中出现职能上的越位。我国媒体在社会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依托着非常大的政治权威 ,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评判社会事件曲直是非的能力 , 拥有对社会的监督职能 , 但这一职能的运用是有条件的 , 必须是在社会存在不平等或权利出现越界等显现的基础上的 , 而当前很多媒体却对这种职能滥用、误用 , 对司法审批构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其次 ,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媒体行业中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与完善制度。网络的兴起使网络舆论为人们所广泛运用 , 网络舆论监督也逐渐成为公民行使相应权利的主要方法之一 , 但这种网络上的言论自由也需要一定限制 , 如若不然 , 便很容易导致网络舆论权利出现滥用现象。而我国当前虽然出台了一定的相关法律制度 , 但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执行 , 约束力十分有限 , 不仅在制约机制上不够完善 , 还存在很大的滞后性。

最后 , 新媒体背景下司法标准与社会舆论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中国社会自古便存在一种“弱者是值得同情”的心理 , 在社会出现相应事件的时候 , 媒体通常便会扮演一种“救世主”的角色 , 从而引导大众舆论 , 将法律问题冠上道德化的符号。诚然 ,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大体上是与社会道德相符的 , 但在刑事问题的具体应用过程中 , 法律与道德的标准仍然是存在差异的 , 司法机构以法律为依托的审判在很多情况下会引起公众的不满情绪 , 这时“媒介审判”便更符合普通公众的心理诉求。

1.2 从微观角度看

网络媒体最初是用于信息传播的一种媒介 , 拥有很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 , 在对网络媒介审判进行讨论的过程中 , 必然会将其放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 从微观的角度看 , 网络媒介审判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 , 在新媒体背景下社会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社会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变化。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兴起 , 新闻的传播方式也越发多样化 , 社会事件感知受众的增加 , 加之言论自由的推动 , 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情绪掺杂在社会事件中 , 普通民众在网络媒体的帮助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 在很大程度上对司法审判产生影响。

其次 , 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媒体行业竞争激烈使得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 , 媒体行业本身也有其经济上的指标 , 因此 , 一部分媒体便为了提升行业效益 , 不择手段的吸引公众眼球 , 导致很多社会事件的真实性欠缺 , 一部分新闻媒体人违背新闻道德 , 在新闻事件中加入强烈的个人情绪。

最后 , 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存在很大的开放性与隐匿性。在我国宪法中规定 , 公民具有言论自由的基本权利 , 而网络的出现便是实现言论自由的一个主要平台 , 在这个平台中 , 参与人的身份可以实现隐匿 , 也能够针对一个事件进行毫无顾忌的口诛笔伐 , 却不必担心身份的限制。网络的开放性会导致网络中虚假信息的泛滥 , 人们并不需要对网络中所发表的言论负责 , 这也使得网络中的很多舆论非常不理性。

2 传统媒介审判与网络媒介审判的比较

事实上 , 在网络媒介没有发展起来以前 , 传统媒介也拥有媒介审判的权利 , 其与网络媒介审判也存在很多相同之处 , 但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2.1 相同之处

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在媒介审判过程中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在对社会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 , 新媒体普遍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情绪 , 更加注重社会事件在公众中产生的影响 , 而在法律的规定方面并不过分关注。

2) 新闻媒体在对社会事件进行陈述时 , 通常只是单纯的陈述涉事一方的观点 , 具有先入为主的情绪 , 对涉事另一方来说并不公证。

3) 新闻媒体在对社会事件报道的过程中 , 常常为了使宣传效果表现得更好而运用相对煽情化的形式对事件进行报道 , 甚至一部分新闻工作者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事件进行歪曲。

4) 新闻媒体在对社会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 , 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通常过于激烈与情绪化 , 对公众的情绪与情感倾向会产生一定的误导。在很多社会事件中 , 媒体常常在司法机关尚未对事件进行审判之前 , 便先站在道德的高度上给被告人定下罪名 , 这样一来 , 便会对司法公正产生消极影响。

2.2 不同之处

网络媒介审判的出现是社会进步必然产生的 , 加大的普通民众的参与度 , 又有很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 , 而网络媒介审判与传统媒介审判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方面。

1) 两者之间在信息的来源方面不同 , 网络媒体主要以广大网民为参与主体 , 在传播的方式上也更加多元化 , 使广大民众在社会事件的参与度方面大大增加 , 公众的监督职能也能够得到更好体现。

2) 两者之间在作用的方式方面不同 , 网络媒体在审判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公众的态度使社会事件的进程加快 , 并运用网民的强大力量与司法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进行对抗 , 在新媒体背景下 , 普通公众的民主与权利意识也在不断提升, 并不再对媒体产生过分强烈的依赖, 拥有更多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3) 网络媒体中社会大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重点更加娱乐化 , 公众对相对有影响力的事件当事人所倾注的关注力更多, 在新闻评论里的语言也更加趋向调侃语调, 而这种现象在传统媒体中是不会出现的。

4) 在网络媒体中 , 网民的好奇心理能够被充分满足 , 但很多不文明言论也随之产生 , 在很大程度上会对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造成伤害 , 这也是网络媒体很难避免的弊端。

3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媒介审判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在新媒体背景下 , 网络舆论不仅有传统媒体所具备的理性方面 , 还又有很大的情绪性特点 , 所以 , 网络舆论也不可避免的对社会产生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影响。

3.1 积极影响

事实上 , 媒体与司法在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 因此 , 两者之间在行为目标上存在一定的一致性 , 很多社会事件在经过媒体公开以后 ,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实现司法上的公正 , 因此 , 网络媒介审判对社会具有积极影响 , 具体来讲 , 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 网络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使司法专横的可能性有所降低 , 很多社会事件如果缺乏新闻媒体的报道 , 便很有可能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 司法处理上也不会这么快速 , 新闻媒体与社会舆论的参与使得司法过程更具有公开性与透明性, 也更加便于社会大众对司法过程的评说, 从而能够降低司法专横的可能性 , 对司法过程起到监督作用。

2) 网络媒体能够使普通民众更好的运用与实施自身对司法的监督权利 , 网络舆论使公众对司法的监督模式更加多样化与全面化 , 从实践的角度上看 , 网络舆论能够让公众更好的对司法过程进行监督 , 实现司法过程的全方面公开。在新媒体背景下 , 普通公众也更重视社会信息的公开程度 , 而网络这种形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公众对司法过程行使相应的监督权利 , 网络舆论的介入能够让司法审判的结果更加公证 , 审判的过程更加快速。

3.2 消极影响

法院在对事件进行司法审判的过程中 , 需要遵循的主要原则便是司法独立与司法公证 , 司法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便会在这个时候得以体现。但在新媒体背景下 , 社会事件中网络媒介的审判不断加深 , 在对社会事件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 , 网络媒体与司法审判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明显 , 同时 , 也对社会事件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 具体来讲 ,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 网络媒介审判在很大程度上对司法的独立性与公正性产生干扰。网络媒体的大众化使得广大公众对司法审判的压力越来越大 , 不利于我国保持司法的绝对独立。一方面 , 网络舆论的强大会促使社会产生一种舆论共识 , 对司法审判的结果会产生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 , 网络舆论的强大会对司法的上级主管部门产生影响 , 进而对司法部门施压 , 迫使司法部门做出符合社会舆论的决定 ;另外 , 网络舆论还有可能将“声讨”的矛头指向司法部门 , 使其在审判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到社会舆论影响 , 进而做出司法上的让步。

2) 网络媒介的审判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产生干扰。新闻报道的最主要核心便是要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 但新闻工作人员在进行新闻评论与报道的过程中 , 会不可避免的掺杂一些主观情绪 , 在报道过程中 , 很难实现对当事双方的不偏不倚 , 而网络媒介的主观情绪更加突出 , 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过程中 , 在真实性与客观性方面会产生一定干扰。

4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媒介审判的对策

在新媒体背景下 , 网络时代的发展是社会必然 , 但法治时代也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 从发展的角度看 , 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 司法部门一定要在工作过程中正视网络舆论的作用, 并与其进行合理互动, 在保证司法过程公开化与透明化的基础上 , 维护司法的权威性与独立性 , 只有这样 , 才能够杜绝媒介审判对司法过程的影响。

4.1 构建完善的司法机制

司法权是站在国家的高度上 , 以宪法为基础的公共权利 , 其主要作用便是对社会事件进行有效裁决 , 而媒介所拥有的是社会监督权 , 是进行媒体活动过程中所具备的一种权利 , 普遍称之为“第四种权利”, 这实际上是对媒体的一种尊重 , 从这个角度上看 , 司法权对媒介所拥有的监督权实际上是具有限制权利的。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 我国的法律中对新闻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与限制 , 在进行司法审判的过程中 , 司法部门对新闻媒介的态度普遍是支持与配合的 , 只有在负面报道过多时 , 才会要求媒体履行相应程序 , 以避免媒体对司法事件产生过多的干扰。因此 , 我国需要构建起健全的网络舆论立法 , 将网络中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有效完善 , 运用这种方式对网络媒体进行合理规范 , 对其形式、时间以及程度进行有效干预。

4.2 重视群众知情监督权

从某个角度上看 , 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等合法权益是通过舆论监督体现出来的 , 而媒体传播是其主要的表达形式。在新媒体背景下 , 网络媒体对社会的作用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 网络舆论既能够促进司法公正 , 但也有可能会对公平造成伤害。如果对网络舆论能够合理运用 , 便能够对司法公正进行有效维护 , 而满足公众的网络知情权与监督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完善网络舆论立法 , 促进网络舆论权限的确定 , 但需要建立在保证新闻自动与活力的前提下。在约束网络舆论的同时 , 还需要扶植正当言论 , 以避免新闻管制走入“死胡同”。

2) 强化司法部门的公开问责意识 , 将司法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对工作公开 , 运用与公众相沟通的方式引导司法舆论导向 , 对社会控制舆论的相关策略进行合理改善。

3) 构建网络公开机制 , 让广大网民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对事件全面了解。

4.3 加强对舆论正确引导

司法部门要对媒体充分利用 , 在社会事件发生时 , 第一时间让公众了解事件的全过程 , 在保障公众知情权与监督权的同时 , 让公众明白一味的“众生喧哗”并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问题。司法部门还应该将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 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 , 抓住民心 , 确保司法的公信力不会流失。

4.4 强化媒体行业自律性

现阶段 , 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阶段 , 社会上的环境非常复杂 , 在这种情况下 , 新闻媒体工作需要坚守自身的职业操守 , 在面对不良因素的挑战与诱惑时 , 能够秉持正义与公正的原则 , 从而获得广大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在新媒体的背景下 , 网络媒体更应该加强行业的自律性 , 不仅在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坚持对社会的责任感 , 客观准确的传播新闻事件 , 还要对网站管理人员加强责任建设 , 使其能够承担起相应的监督责任 , 加强行业自律。

4.5 提升网民的素质教育

在新媒体背景下, 网络秩序的构建也是非常重要的, 网民作为网络舆论中的主体 , 在构建网络传播环境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 , 网民的道德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网络舆论的传播状态 , 因此 , 培养网民的道德素质在新媒体背景下也至关重要。

5 结论

在新媒体背景下 , 网络舆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 网络媒介审判在维护社会正义的同时 , 也对司法过程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 不利于司法独立性与权威性的实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 需要构建完善的司法机制、重视群众知情监督权、加强对舆论正确引导、强化媒体行业自律性、提升网民的素质教育等五个方面杜绝媒介审判对司法过程的影响 , 维护司法的权威性与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南玲峰.从对“孙伟铭案”报道看媒体的角色定位——以《华西都市报》的报道为例[J].新闻世界, 2013, 3 (25) :154-155.

[2]牛静.论“禁止事先限制”原则的确立——美国“尼尔诉明尼苏达州案”之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1, 5 (25) :206-207.

[3]姚泽金, 张艳红.美国司法与媒体的冲突与协调——以刑事案件审判与媒体报道为例[J].当代传播, 2012, 4 (22) :222-223.

上一篇:纯语言下一篇:调控一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