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介

2024-08-26

网络媒介(共12篇)

网络媒介 篇1

所谓媒介形象, 即指媒介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能够吸引注意力的品相, 表现为受众对媒介的印象集合[1]。在“媒介化生存”的今天, 媒介发展已进入“形象制胜”阶段, 而影响媒介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技术表征, 正如麦克卢汉说的“媒介即讯息”, 技术的变革能够带来上至传播权力结构、下至媒介内容的种种改变, 当然也影响着媒介形象的生成与作用。尤其是2008至2009年大量涌现的网络传播事件, 空前凸显出网络媒介形象的价值及其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 网络媒介由于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权力系统, 因此拥有“庶民的胜利”、“信息透明化的利器”的美誉;但同时, 网络信息质量参差、数量泛滥, 造成媒介生态失衡, 又给人以“泡沫信息媒介”的负面形象;另外, 商业资本对网络媒介的信息控制也使之与“信息透明化的利器”背道而驰。可见网络媒介的媒介形象是复杂矛盾、包罗万象的, 对其进行专业分析, 有利于我们透视其形象的功能价值及影响机制, 从而对构建绿色生态的网络媒介形象进行思考。

一、网络媒介形象的价值

“媒介”的概念可以指媒介介质, 也可以指媒介组织。由于本文是基于网络媒介的技术表征不同而作出分析的, 显然是指媒介介质。不同的媒介, 其媒介形象的价值也有所不同, 本文从经济、文化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网络媒介形象的独特价值。

(一) 资本市场的增值

网络媒介的应用特点, 为其构建了“平等”、“方便快捷”、“体验性强”等媒介形象。独特的媒介形象使网络媒介的受众忠诚度不断提升, 并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

例如, 网络媒介区别于传统媒介的最显著形象是“方便快捷”, 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网站就突出体现了这一形象。根据艾瑞咨询刚刚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 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搜索引擎市场规模达13.11亿元人民币, 较去年同期的9.29亿元同比增长41.2%;第二季度环比会取得超30%的大幅增长, 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亿元。[2]

也许不少人会反驳:网络媒介的这种资本价值, 全因为网络本身的技术, 与其媒介形象并无关系。在此, 本文对这种认识误区作出纠正。诚然, 用户对搜索引擎的忠诚度和使用偏好是以其技术硬件为基础的, 但在这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媒介形象, 能够进一步提升受众注意力的数量与质量, 巩固其媒介忠诚, 为媒介创造更大价值。例如, “百度一下”已经成为当下人们遇到问题时的口头禅, 这是因为以百度为首的搜索引擎网站在受众当中牢固地树立了“方便快捷”的形象, 在人们脑海中建立了一种“符号联想”, 这种联想能够不断巩固人们对其使用路径的依赖。

(二) 文化价值观的重塑

梅尔文·德费勒提出文化规范论, 认为媒介发出的信息能形成一种道德的文化规范力量, 人们不知不觉地依据媒介逐步提供的“参考框架”来解释社会现象与事实, 表明自己的观点与主张。本文认为, 媒介形象也能起到这种“文化规范与重塑”作用, 媒介形象的传输, 能够传递价值观念、文化偏好, 形成“文化共识”。

网络媒介相比起传统媒介, 议程设置和“把关人”的作用大大减弱, 受众地位得到空前提升, 话语空间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在网络媒介深入影响社会的今天, 其“公开”、“平等”、“多元”的媒介形象就在无形中重塑着人们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认同。归结起来, 网络媒介形象塑造了人们“瞬时、公开、平等的信息传播观”和“开放、多元的世界观”。

1. 网络媒介形象对“瞬时、公开、平等的信息传播观”的塑造, 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当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同样是灾难新闻的信息报道, 相比起唐山大地震中对灾难数据捂、瞒、堵的态度, 汶川大地震当中媒体 (特别是网络媒体) 反应之快速、政府信息之公开让西方媒体也大吃一惊。这不仅是因为新媒体技术让瞬时更新成为了可能, 更重要的原因是公众的信息传播观的改变。网络媒介形象的深入民心, 使“瞬时、公开、平等”成为人们对信息接收和传播的共识, 特别是危机传播时期, 如果再对信息进行封锁和不透明化处理, 已经无法让人接受。

2. 网络媒介形象对“开放、多元的世界观”的塑造, 在近两年的传播现象中都得到了深入体现。

北京奥运对西方媒体不同声音的包容, 以及山寨文化体现的草根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挑战, 都体现了在网络媒介形象的影响下, 公众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转向多元、开放和平等, 对不同观点的思考也渐趋理性和包容。

(三) 社会力量的协调与整合

媒介形象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媒介通过社会对其的“符号想象”来组织外部社会资源, 以“形象”达成社会力量的整合。在网络媒介硬件技术的支撑下, 网络媒介所具有的独特形象是其整合社会资源的利器。归结起来, 以下两个网络媒介形象在整合社会力量当中所起的作用最显著:

1.“去中心化”的网络媒介形象。

受众观的模糊化和传统传播权力结构的消解是网络时代的独有产物, 在受众眼中, 网络媒介的信息传播不应该被主流文化所垄断, 而应该是平等且多元的。在这种“符号想象”之下, 借助网络的平台, 山寨文化、恶搞文化聚集了众多的草根力量和资源。

2.“传播力强”的网络媒介形象。

网络媒介的传播力可谓居于众媒介之首, 它能克服时空的障碍, 使意见在广泛范围内瞬时传播, 形成网络舆论。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北京奥运、毒奶粉事件到2009年的“躲猫猫”、“天价烟”、杭州“70码”等网络传播热点可以看出, 网络已成为人们表达观点和制造舆论的首选媒介。网络媒介的传播力在人们脑海中形成了深刻印象, 这种“符号联想”组织起了庞大的舆论力量。

二、网络媒介形象的指标评价

提到网络媒介的形象, 说法也许会千差万别、保罗万象, 例如互动、多元、方便快捷、去中心化、信息海量等等。但是, 媒介形象的评价需要用系统的标准, 才有利于不同媒介之间的衡量和比较, 主要有四个指标——公信力、亲和力、传播力和整合力[3]。本文通过深化这四个指标来评析网络媒介的媒介形象。

(一) 公信力堪忧

公信力主要是指媒介与受众之间所形成的信任关系。通过数据的对比显示, 认为网络内容多数可靠的人数由2003年的53.7%下降到2005年的48%, 仅仅两年之间就下降了将近6个百分点[4], 网络媒介的公信力缺失问题严重存在已是个不争的事实。

首先, 网络信息内容真实性较低, 而且虚假广告泛滥。网络媒介的信息发布讲求速度, 然而为了提高效率, 传者省去的往往是核实信息真实性这一环。同时, 网络守门人的缺失、舆论领袖的泛滥、匿名发布以及信息来源模糊, 都导致了信息真实性无法保证。

其次, 绝大多数信息偏向娱乐。网络信息虽然五花八门, 但为了吸引眼球, 大多数网站都采用耸人听闻和哗众取宠的方式来表达, 不少新闻网站充斥着“标题党”新闻和色情图片。久而久之, 给受众形成的印象是, 网络媒介的信息是高度夸张、华而不实、远离公共事务的。

再次, 网络媒介受商业资本的控制, 对信息进行过滤。尽管网络媒介曾被喻为“信息透明化的利器”, 但2008年发生的“百度屏蔽门”事件, 激发了我国公众对网络知情权和信息透明的担忧。可以说, 搜索引擎技术实现了其对互联网信息的垄断, 当企业在商业资本与社会责任之间选择了前者时, 公众所搜索到的信息已经被“议程设置”了。“屏蔽门事件”不仅使百度遭到中国网民的强烈谴责, 整个中国网络媒体的形象也因此大为受损, 公信度急剧降低。根据艾瑞市场咨询提供的数据, 在中国搜索引擎用户不满意的因素中, 对搜索结果排序不满的比例达到43%, 已经显示出信任危机[5]。

(二) 具有高亲和力

亲和力是指媒介具有能够使受众产生亲近的愿望。本文认为, 媒介亲和力的产生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考量——实用性及情感接近性, 网络媒介在这两个层面上的评价都是较高的。

1. 实用性。

媒介的实用性是使受众产生接近媒体的愿望的重要因素, 它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信息内容是否有用, 二是这种有用信息是否易得, 如果受众能够长期从某一媒介中方便地获取有用信息, 那么就会形成信息寻找中的路径依赖。网络媒介的搜索引擎、威客等技术和平台的开发, 使受众能够在上面方便地获取有用信息;而威客的诞生开辟了网络互问互助的新模式, 将成为增强网络媒介信息实用性的新平台。

2. 情感接近性。

这里也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信息内容本身具有情感上的接近性, 二是进行信息传播的双方能形成真正沟通。网络媒介对传统传播权力结构的消解, 赋予了公众很大的媒介接近权, 人们可以传播个人观点, 表达个人情感, 往往也能够引起阅读者心理共鸣;网络交流不再像传统媒体那样自上而下的信息灌输, 而是平等的沟通表达, 聊天工具和SNS互动网站的开发更使网络传播具有了人际传播的特征。

(三) 极高的传播力

媒介的传播力是指媒介信息到达速度和覆盖广度, 从这两个层面去考量, 网络媒介的传播力明显高于传统媒介。

1. 传播速度快 (时间层面) 。

如果说传统媒介的信息更新速度是按天、小时来计算的话, 网络媒介信息传播则是按秒计算的。这种瞬时的传播力尤其在危及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 仅4分钟后, 网上便出现了关于地震的第一篇博文, 14点46分, 新华网就发出第一条快讯, 15:00—16:00, 各家网站的访问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2. 覆盖面广 (空间层面) 。

网络媒介创造的虚拟话语空间克服了地域障碍, 使物质空间被最大程度地压缩。纵观2008至2009年的网络传播事件——贵州的“俯卧撑”、云南的“躲猫猫”、上海的“楼盘卧倒”、杭州的“70码”——无不是局部地域的事件被网络媒介放大后, 瞬间引起了国内外网民的大范围讨论。网络媒介覆盖面极广, 使得大规模的网络舆论得以形成。

(四) 惊人整合力

媒介整合力是指媒介通过自身平台将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调动起来, 再通过整合, 创造新的力量, 是媒介影响力的最高表现。网络媒介对社会力量的整合力可谓是空前的, 分为线上整合与线下整合两个层面。

1. 线上整合力强。

由于网络媒介的高传播力, 以及具有“去中心化”的形象特征, 因此在网络平台上就能达到对社会资源的高度调动和整合。人肉搜索、山寨文化等传播现象都是典型的例证。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科技, 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 一人提问、八方回应。惊动全国的周老虎事件, 正是源于一位网民“攀枝花xydz”称虎照中的虎和自家所挂年画极其相似, 此后几天, 全国各地网民不断报告发现“年画虎”, 遂引发了虎照真假的网上大讨论, 并随之推进了事情的发展。

2. 线下整合力居众媒介之首。

线上的强大传播力使网络媒介很容易促成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调动线下的力量与资源。“厦门PX事件”中, 网络成为人们表达意愿的最重要空间, 网友通过网上动员, 促成了反对PX项目的散步活动。奥巴马的当选同样体现于网络线下整合的巨大力量, 他利用网络社区促成了成千上万的网民的线下活动, 例如“全国呼叫团队”有36571名成员, 打了400万个电话, 募捐210万美元。数据显示, 奥巴马共获得近5.2亿美元的竞选捐款, 其中85%来源于互联网[6]。

三、关于网络媒介形象的思考

第一, 综上所述, 网络媒介形象在四个评价指标中, 公信力较低, 但亲和力、传播力和整合力三个方面都较高, 特别是传播力形象和整合力形象, 明显高于传统媒介。

媒介形象的四个评价指标构成一个整体, 形成人们对媒介的印象集合, 并通过改变人的认知及行动作用于社会。这四个指标是相互作用的, 虽然不同的媒介可以各有侧重, 但其偏差不能过大, 否则容易造成媒介生态的失衡。如下图, 媒介形象必须在动态的平衡中发挥价值。

网络媒介形象的四个指标当中, 虽然亲和力、传播力和整合力都很高, 但公信力却每况愈下, 这显然会对网络媒介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例如, 人们的好奇本性, 使网络媒介得以通过耸人听闻的信息能提升亲和力, 但又无形中损害了公信力, 并对文化价值的发挥产生负面影响;而如果人们对网络媒介信任度不断下降, 也会影响其整合力, 进而弱化经济和社会价值。因此, 必须将网络媒介形象的分析置于媒介生态观当中, 寻求良性互动与平衡[7]。

第二, 媒介形象的四个指标并没有正负评价之分, 并非越高就越好。网络媒介的高传播力和整合力, 也有可能起负面作用。例如由于网络上人人都是传播者, 并具有匿名性特征, 因此充斥着不少虚假消息和非理性言论, 这时它的传播力和整合力就起到“煽风点火”的作用, 造成网络情绪污染和“群体极化”, 进而引发线下的非理性行为。“世上最毒后妈”等人肉搜索案例以及“抵制家乐福”等事件, 正是最好的例证。因此, 对待网络媒介形象的四个标准必须有辩证和理性的思维。

第三, 必须联合各方力量, 努力提高网络媒介公信力。造成网络媒介公信力缺失的因素是多样复杂的, 必须综合考虑。首先, 商业集团不能为了资本利益而放弃社会责任, 随便对信息进行过滤封锁, 因为媒介形象的破坏是对整个网络媒介都具有, 而且是对整个网络媒介的破坏, 不单单是某一媒体, 因此只看短期利益, 最后还是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次, 必须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网络上的非理性传播、搜索渠道依赖、庸俗信息的泛滥, 归根到底都是受众的网络媒介素养不高所致;再次, 要改善网络传播机制, 例如增加实名制、加强“把关人”和高素质的“舆论领袖”的作用、制定网络文明公约、设立文明发言的奖惩机制等等方法都是有益的探索。

摘要:当今的媒介消费已不仅是单纯意义上的“产品消费”, 还包含了“形象消费”的内涵。而技术表征是影响媒介形象的重要因素, 因此网络媒介形象与传统媒介形象存在着很大差异, 其价值和影响也不一样, 针对网络媒介进行媒介形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近两年的网络事件, 对网络媒介形象的价值、网络媒介形象的指标评价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并对网络媒介形象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媒介形象,网络,媒介生态

参考文献

[1]栾轶玫.媒介形象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1-20.

[2]秦兴梅.新媒体语境下搜索引擎的盈利模式[J].新闻知识, 2009, (7) :91-92.

[3]栾轶玫.媒介形象建构的四个标准[J].视听界, 2007 (5) :18-20.

[4]魏茹芳, 宁克强.网络媒介公信力提升途径探析[J].新闻爱好者, 2009, (7) :79-80.

[5]秦兴梅.新媒体语境下搜索引擎的盈利模式[J].新闻知识, 2009, (7) :91-92.

[6]张建军, 李楠.虚拟空间的政治动员——浅析美国总统奥巴马网络竞选传播现象[J].新闻爱好者, 2009, (5) :74-75.

[7]邵培仁等.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63-79.

网络媒介 篇2

总之,青少年完全可以全面而正确的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在网络中提升自己的素养与知识、实现自己应有的价值。在网络的利与弊的较量中,能够主动的趋利避害,使网络成为自己的生活学习的好助手。

三、总结

从媒介变迁史看网络阅读 篇3

关键词:媒介变迁史 阅读行为 网络阅读 传统阅读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5-0117-05

Analysis on Online Rea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Change of History

Li Xiaoyuan (Library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Shanxi, 710069)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online reading has become a new reading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change of histor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reading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and traditional text reading deeply. 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nline reading, proposes measures for developing the normality online reading.

Key words: media change of history; reading behavior; online reading; traditional text reading

CLC number:G252.17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5-0117-05

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体,而与之相对应的网络阅读也成为新的阅读方式而备受关注。从阅读对象到阅读环境,从阅读主体到阅读心理,从阅读的指导到阅读的发展趋势,网络阅读研究的文献数量逐年增长, 2006年以后增长幅度比前些年明显加大, 2006、2007年的发文量占总文献量的一半。[1 ]其中,有对网络阅读大加赞扬的文章,也有极力反对的文章,可谓褒贬不一。尽管事物总有两面性,但是最关键的是如何从最基础、最深层的方面来理解,而不要被外表的假象所迷惑,这样才能使其真正的形神兼备,为我所用。所以让我们从媒介变迁的历史开始,对网络阅读进行新的认知与诠释。

1 网络阅读并非无本之木

虽然网络阅读作为新兴的阅读形式,有着自身的特点,给人以全新的感受,但是网络阅读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出现的背景中存在着许多为我们所熟悉的阅读形式,比如,我们在进行网络阅读时,阅读的顺序并没有完全改变。面对一篇文章,我们还是会先看标题再看内容,会从左向右来进行阅读。即使在进行超文本的阅读时,文字、图像、声音结合为一体的多媒体,我们仍然在潜意识中利用着已有的阅读形式,包括文本的阅读形式、图形的阅读形式,音乐的阅读形式。所以网络阅读的出现并非完全孤立的,它与以往的阅读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1 网络语言——固有语言基础上新的延续

网络语言是一种由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的语言,具有简洁、新奇、诙谐等特点。尽管在网络实时交流中,网络语言能够准确而快速地表达,既形象又有创意,甚至年轻人们觉得这样很时尚,但是不难发现大部分的网络语言都是从以往的语言中衍生出来的。有在某个原有词的基础上,通过语音变化所产生的新词(“斑竹”=“版主”);也有为了幽默和形象的表达,几个标点符号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象形文字”(“:-D”=“开口大笑”);还有英语字母的缩写(“BTW”=“By The Way”)和利用数字的汉语谐音来表示某种意义(“9494”=“就是就是”);甚至还有某些特色方言。不论网络语言有多么的奇特和个性,但是它与传统语言密切的亲缘关系是无法割断的。

语言学家索绪尔曾在语言学中提出“能指”与“所指”的概念。“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虽然音义本身的结合(“能指”与“所指”)是任意的,但是实际上,一旦音义结合的关系确定,符号进入交际,表示某一特定的客观事物以后,就对使用它的社会成员有了强制性,任何人不能随意改变音义之间的结合关系。[2 ]回顾人类传播系统演变时间表,从手势到口头语言,再到书面语言,之后到网络语言,语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而不论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是网络语言与某一概念的结合,并不是随意性的,而是相对任意性的。而在出现一个新的符号(语言)时,必须由先前一种符号(语言)来解释它,或者它们之间必须有一种必然的联系,新的符号才能与“能指”结合在一起。

在网络语言产生之初,如果它不能被社会的广大成员所理解、接受,那么语言符号就失去了其意义,很快就被淘汰。换言之,语言的演变必须符合社会已有的关系,否则不能被接纳,这便是语言演变的延续性。

1.2 网络媒介——继承于传统媒介下的变革

从每一种新的媒介传播形式中我们都能够看到某种较早媒介形式的身影。换句话说,新的媒介形式都是从以往某一种媒介形式的延伸中,逐渐演变到完全是自身的独特形态。这种变革和适应的连续性,将如我们会看到的,实际上在许多方面是一个堪与物种演变相媲美的复杂过程。[3 ]虽然网络媒介的成功形式就像新物种一样具有自己天生的优势,但是它不是凭空出现,是一步步地演变过来的。在网络媒介出现的早期,拥护者看重的是它的独特性,而后期使用者则更多考虑的是它与原有媒介相比,是否在满足原有需要的基础上有新突破。

新媒介“舒适的”和“容易的”融入广大的消费者市场同样重要——熟悉连接过去,在人类的传播系统历史中,新的形式如果缺少同先前的或现存的形式的密切联系,就很少能够得到采用。[4 ]这样的例子在媒介传播史上有很多。古代书籍和期刊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渐变的过程。报纸是在约翰·古腾堡生产出第一批印刷的圣经之后150年才出现的,当时参照了新闻信和新闻书的样式,即使采用了工业时代的技术,传统报纸的样式直到十九世纪以前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5 ]无声电影之所以能够很快地被接受应当归功于其与照相术和轻歌舞剧的相似性。

而网络媒介也是如此,尽管在网络技术层面,XHML有着自己独有的专业术语和规范,但是面对传播大众,网络中打开每一个网页中的单位——“页”,还是翻开书页的“页”。不论是电子期刊还是电子书仍然是以书页的形式来显示,甚至一些电子书将换页也模拟成书本翻页的模式,还配有翻页的声音,使人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网络媒介为了在传播媒介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继承已有传播媒介的特性中逐渐产生变革,而并非只是一种孤立和突变的媒介。

1.3 结论

语言的演变影响着与之对应的媒介传播形式和阅读形式。媒介传播形式的演变也影响着阅读形式,并且是阅读形式演变的根本。所以不论作为网络阅读的基本元素——网络语言,还是网络阅读存在的基础——网络媒介,都与网络阅读形式保持着密切的关联。而网络语言和网络媒介所具有的延续性,从方方面面影响着网络阅读,使它与以往的阅读形式密切相关。作为一种阅读形式,网络阅读虽然具有其独特性,但是永远无法抛开与以往阅读形式的联系,而孤立的去看待它的存在。

2 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你中有我

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之间泾渭分明,但绝不是相生相克,非此即彼的关系。对阅读者而言,这只是意味着宽泛的选择和不同的需求。尽管信息时代的文化——信息文化,同以往的文化模式相比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首先在于它的高速度。[6 ]这使我们需要有网络阅读方式来适应这种文化的需要,面对高速的信息流,快速的获取各种必需的信息。但是我们同样需要传统的文化阅读方式,通过深层次的挖掘,获得真正的知识。所以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关系并非替代者与被替代者的关系,而是并存、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

2.1 从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和全国阅读调查结果来看

由于网络迅速的发展,网络阅读已经走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底年增长8600万人,年增长率为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从2009年,中国的IPv4地址量达到2.32亿,较之2008年增长28.2%。[7 ]不论从网民规模的扩大还是从IP地址数量的增长速度,都从一个侧面表明了网络媒体迅猛的发展势头。而报告还显示出信息获取类网络应用使用率上升,2009年,网络新闻和搜索引擎的用户规模分别达到30769万人和28134万人,使用率分别为80.1%和73.3%,成为网民使用互联网的三大应用之一。[8 ]这更加充分说明人们越来越依赖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

而在2008年公布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中显示:在文字媒体中,报纸以74.5%的阅读率位于首位;杂志阅读率为50.0%,排第2位;互联网阅读率为36.5%,排第3位,比2005年的27.8%提高了8.7%;图书阅读率为34.7%,比2005年的48.7%降低了14%。网络阅读首次超过图书阅读。[9 ]在2009年公布的第六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中显示:我国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手持式阅读器阅读等数字媒介阅读开始普及,成年人各类数字媒介阅读率为24.5%。在各类数字阅读中,“网络在线阅读”排第一(15.7%),其次是通过“手机阅读”(12.7%)。全国约有2.8%的成年人只阅读各类数字媒介而不读纸质书。[10 ]

从阅读调查结果看,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阅读形式,并且发展的速度非常迅速。尽管曾有人断言电子资源最终会取代纸质资源,进而网络阅读形式将取代传统的文本阅读。但是根据调查结果来看,传统的文本阅读仍然占有最大的份额,网络阅读并不是人们唯一采用的阅读方式,人们通过选择不同的阅读形式进行不同层面知识的获取。多元共生的知识载体将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特型化的知识通道。通过对比人们也会冷静的区分不同知识载体间的媒体效应对其内容所构成的影响力。

2.2 从其他媒介发展的历史来看

回顾媒介变迁史,我们发现当一种新的媒介出现时,都会引起人们的焦虑和恐慌。因为人们认为新的媒介即将代替已有的媒介形式。但是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比如在出现电视之后,人们曾一度认为电影、报纸和杂志都会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事实证明,电视的出现并没有使其他的传媒形式走向灭亡,电影市场依然非常的繁荣,报业和期刊业也并没有衰减。

当新的媒介形式出现时,并不代表旧的媒介形式就会被取代或者消失。相反,媒介的形式反而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更加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而旧的媒介形式依然会根据时代的变迁,继续演进和适应,在传播的世界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国情报学家K. J 麦克格雷指出:“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媒介,总的情形是相互补充并逐步统一起来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交流问题。”[11 ]传播的历史是“越来越多传播形式”的历史。新的形式往往是偏离和增加媒介大家族的品种,而不是巩固或替换旧的形式。[12 ]对于整个传播系统而言,不论是新的媒介形式还是旧的媒介形式,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好似百花园中的花朵,虽然争芳斗艳,但是缺一不可,不然百花园就会变为一花园。而对应于每种媒介的阅读方式,当然也应该是不可缺少的。

2.3 从网络阅读与传统的文本阅读的特点来看

网络阅读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共享与开放,时效性等特点。由于先进的计算机存储技术已经不能够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而是由存储单位TB、PB、EB代表着一个图书馆的藏书,所以网络阅读的内容天生具有容量大,涵盖性广的优点。而利用声音 、图形以及动态影像结合的多媒体表达方式使得阅读形式多样化。共享与开放和时效性则更能满足人们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环境下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在我国,78.5%的网民经常在网上与他人分享知识,网民的互助行为有利于促进知识传播、生产和生活效率的提高,营造健康积极的上网环境。[13 ]

而印刷媒介由于都是由正规的出版社和报社来发行,自身的稳定性高,不易被随意更改。所以传统的文本阅读内容更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古今中外的学者都为传统的文本阅读总结出许多很好的阅读方法。另外,传统的文本阅读受外界物质条件较少,无需网络和电脑及其他外在设备便可进行阅读。所以传统的文本阅读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必不可少的阅读方式。不论网络阅读还是传统的文本阅读都具有其他阅读形式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它们都是人们必需的阅读方式。

3 网络阅读中的匆忙与冷静

3.1 网络阅读的认知问题

在希腊著名的神话中,奥德修斯在旅程中不断的遇到危险,先是食枣族的邀请,然后是女巫喀耳刻的药,然后是赛壬的歌声。在每个场合,奥德修斯都必须小心,如果他不想立即忘记……忘记什么?特洛伊战争?围城?特洛伊木马?不:他的家,他的归程,他整个旅程的要害。[14 ]正如我们在网络阅读时,带着诱惑,带着迷茫,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使我们乐不思蜀,忘记了自己要寻找的目标,也就是忘记了需求的起点。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试图在看起来“无边无际”的数据库中寻找答案的想法,其吸引力如同只带了一个小手电筒迷失在一个巨大的穴洞网络中一样。[15 ]面对过量的信息,在阅读中已经无法自拔,导致认知的负荷和迷茫,使阅读的能力降低,阅读的效果下降。而一旦在网络阅读中完全失控,甚至会出现网瘾。全国首部《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在京发布,该调研重点针对小学生网民的互联网使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心城市染“网瘾”小学生已达7.1%。[16 ]其内在问题源于人类瞬间的猎奇心理与深层的求知心理之间的矛盾。如何增强读者自身的专注力,控制力和对媒介的驾驭能力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3.2 网络时代的数字鸿沟

在工业时代,欧洲曾出现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城市的现象。为了能够找到工作,他们必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公共图书馆的出现帮助了他们,也打破了人们受教育的特权。如今,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这样一个“不懂得上网就是文盲”的时代,搜索、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与年龄、学历、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学历的提高和收入水平的上升,网络信息利用率逐渐增长。而由于高龄群体、低学历群体、低收入群体的搜索和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较低,他们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弱势群体。

目前,网民重心正在逐渐向低学历倾斜,学历程度在小学及以下和高中的网民占比有所上升。[17 ]特别是对于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的广大农村,利用网络无障碍的进行网络阅读,获取大量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尤为重要。特别是国家对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家电下乡政策鼓励、3G网络正式开通共同推动了农村网络建设的发展。截止2009年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0681万人,占整体网民的27.8%,同比增长26.3%。[18 ]农民对于网络信息越来越依赖,但是面对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搜索技能的要求,导致农民获取信息和阅读信息困难,信息获取不公平,由此产生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拉大了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差距。

3.3 个性化服务与社会责任感的矛盾

个性化服务是网络服务的一大特色。虽然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传统的定题服务,但是在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之后,推送式服务真正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Web2.0技术的不断应用,个性化的服务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但是如果只发展个性化服务这一单一模式,势必使我们聚焦于狭窄、固定的兴趣范围之中,如信息世界中的井底之蛙。过量的个性化服务,会限制人们的视野,制约人们对新思想,新问题和新主题的接受。甚至不关注社会,不热心公民事务,我们有一天也许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更加封闭孤立,更加分割,更加危险的世界中。

媒介学者杰伊·罗森争论说,主流媒体应该作出更大的努力去提高社区理解与处理公共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完全集中于个人需要。局限于集中狭窄的个人兴趣去追求个性化的内容包装,将会破坏社会体制和文化的精髓。[19 ]我们应该拓宽知识的视野,并且向每一个人介绍重要和潜在兴趣的新主题,提供一个动态的社会背景。

4如何营造常态的网络阅读环境

4.1 树立网络媒体发布者和传播者的责任

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信源(信息的发布者)通过信道将信息发送给信宿(大众)。传播中存在有噪音干扰,因此传播的效果不一定能够实现,会发生走形、失真,导致信息不对称。信息的质量与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息息相关。伦纳德·塞勒斯指出,“互联网的可信度是一种网络商品,它最宝贵,也最难确定。”[20 ]而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的比例极高(90.5%),但是他们对互联网上的信息的信任程度却又极低(37.1%)。[21 ]这种反差正是说明了网络媒体所发布的信息可信度不为人们所接受。

版面编排出不同的构图形式能够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对读者的心理情感也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只有版面构成形式与设计意图和主题内容相吻合时,才能达到主题鲜明、事半功倍、赏心悦目的效果。所以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发展国民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的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不应该忘记自己的天职。网络媒体首先应该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而不是用虚假、怪诞的信息来吸引眼球,蛊惑读者。并且网络媒体应当对读者阅读加以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阅读观。读者也可以反过来对网络媒体进行监督,杜绝网络媒体不负责任的行为发生。

4.2 开发新技术保障网络阅读的良性发展

开发专业搜索、垂直搜索等搜索引擎,凭借日趋精准化、人性化的信息检索服务,提高了网民的使用率。电子文本具有轻易地被处理、传输和复制,可以自由的在时空中流动的特质,但是却失去了不同版本和显示连续构思阶段的草稿。可以开发有助于阅读和学习的电子软件工具,如具有批注功能和保存阅读记录功能的阅读器;另一方面在网络上建立智能防火墙,启用分级过滤软件,开发研究反病毒技术;建造政治、经济、文化的过滤网站;开发杀毒软件和不良信息过滤软件等,主动将不安全服务与不良信息抵挡在外,不断提高网络的自身免疫力,最大限度地防止有害信息的入侵。

4.3 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

浅阅读就是阅读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网络阅读是一种由文本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阅读方式,专指网络文化语境中的阅读活动,即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合成信息和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超文本阅读行为,亦称“网上阅读”。[22]虽然数字与杂志的特点导致网络阅读可能是一种浅阅读,但是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样可以使网络阅读成为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阅读方式。

面对众多眼花缭乱的海量网络信息,必须确定阅读目标,阅读目标是阅读的方向和动力,避免网络阅读的盲目和随意性。在网络阅读时,有正确的阅读定力,抑制与阅读主题无关的信息干扰,明确自己的阅读定位和目标,才能防止网络认知负荷。根据阅读的目标,合理分配阅读时间,积极利用网络导航功能,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阅读文本,借鉴传统阅读中的各种方法,针对不同学科、形式、多种媒介的网络信息进行深入的阅读。

参考文献:

[1]梁桂英.1997-2007年国内网络阅读研究综述[J].图书馆杂志,2008,(4).

[2]张艳双.论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关系的相对任意性[M].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3][4][5][12][19]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09.

[6]蒋录全.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123.

[7][8][18]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0-02-23].http://www.tq365.cn/tqblog/u

pload/201001181040230426.pdf.

[9]贾梦雨.“世界读书日”令我们检视读书的嬗变[EB/OL].[2009-10-09].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8-04/23/content_8032572.htm.

[10]王扬.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EB/OL].[2009-10-09].http://www.cptoday.com.cn/News/2009-04-22/1943.html.

[11][22]王素芳.网络阅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探析[J].图书与情报,2004,(3).

[13][17][21]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09-08-17].http://www.ccgp.gov.cn/zycg/zycgdt/940748.shtmf.

[14]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13.

[15](俄)伊林.胡愈之译.书的故事[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6]杨滟湫.调查显示中心城市小学生7.1%有网瘾.[EB/OL].[2009-10-09].http://tech.sina.com.cn/i/2009-08-19/09113364858.shtmf.

[20]唐思.自由而负责的网络媒体—论社会责任论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适用性问题[EB/OL].[2009-10-09].http://www.cmcrc.com.cn/gb/cmcxk/detail.asp?barid=3&t

barid=3&articleid=190.

网络媒介 篇4

所谓媒介审判, 是指在司法未对案件判断时, 新闻媒介就已经对案件作出判断, 同时, 对涉案人员进行定罪、定性的判断。实际上, 媒介审判的主观性比较强, 缺少判断的客观性、科学性, 会导致法治原则受到影响、司法权威受到侵害。近年来, 随着网络的发展, 媒介审判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并呈现出了新的媒介审判特点。

二、网络媒介审判的成因

(一) 网络匿名性与“把关人”缺失

与现实生活不同, 网络世界属于虚拟世界,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 网民可以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言论、看法、建议等, 而且还可以利用匿名来发表, 这就会导致网民在发表言论的过程中, 不考虑言论的后果, 直接发表。在现实世界中, 对于一些小的分歧, 人们会选择隐忍或者不在乎的态度, 不过在网络世界中, 因为不用承担后果, 这些小的分歧就会被放大, 进而直接发泄自己的不满, 甚至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委屈之后, 在网络中发泄自己的不满。同时, 匿名性会让很多网民的安全感增强。因此, 在表达对某个事件的看法时, 会更加的肆无忌惮, 这就导致一些不负责任言论的出现, 由此, 就产生了网络媒介审判。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 会存在“把关人”这个角色, 在进行传播之前, 对信息进行审核, 只有符合的信息才能传播出去, 传统媒介中, “把关人”的角色多由编辑、记者来承担, 也有可能是传统的媒介组织, 通过筛选和过滤之后, 将规范的信息传播出去。尽管“把关人”在把关的过程中会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但是, 信息的真实性与权威性是可以得到有效保证的, 但是在网络环境中, “把关人”的角色并不存在, 这导致一些不负责任、偏激的网络言论流传于网络中, 导致网络媒介审判的产生。[1]

(二) 网民媒介素养比较低

在网民数量急剧增多的背景下, 网民的素质与道德品质越来越参差不齐。再加上网络环境下, 信息量越来越大, 这导致很多虚假信息掺杂其中, 网民在浏览信息的过程中, 需要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 然而, 由于网民的媒介素质比较差。因此, 会有很大一部分的网民盲目跟风, 并且在针对某个事件发表言论时, 过分感性, 这样一来, 媒介审判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负面效应, 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2]传统媒介具有一定的舆论引导作用, 然而在网络环境下, 这种引导力量明显不足, 进而导致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产生, 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网络媒介审判的特点

(一) 媒介审判随意化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会自觉的规范自身的行为, 从而符合对自身角色和身份的定位。但是在网络环境中, 人们本身就具备很强的随意性, 再加上匿名性的存在, 使人们的网络行为变得无限制性。当案件发生时, 人们就可以随意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做出一定的判断, 甚至有些人会借此来发泄自身的不满, 这样一来, 媒介审判的随意化变得越来越严重。网民在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时, 很少从理性的角度出发, 更多的是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 或者盲目的跟随某一种观点, 这样一来, 任何正面的解释和辩驳都不会起到作用, 由此导致网民媒介审判出现了偏差, 逐渐地走向了偏激化的方向。网络具备非常强的开放性, 在网络中, 发布权不再只是媒体的权利, 网民也可以发布相关的信息, 这削弱了网络媒体“把关人”的作用, 从而导致网络舆论失范。

(二) 媒介审判主体多元化

在网络环境下, 传播者不再只是网络媒体, 任何一个个人或组织都可以是传播者, 他们在进行信息传播时, 不会受到任何限制, 由此一来, 媒介审判中的主体变得越来越多。[3]传统的媒体在进行媒介审判时, 更多的是由媒体人员进行控制, 大众的看法和建议并不完全被采纳, 但是在网络媒体中, 原有的媒介审判模式被打破, 在媒介审判中, 汇集了越来越多的网民, 而且, 网民参与的方式也变得多元化。超链接是网络媒体的一大特色, 据此, 新闻事件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这也促使媒介审判形成的速度加快, 并且吸引大量的网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由于数量众多, 媒介审判所具备的影响力就更大。

(三) 与传播媒介审判紧密互动

对于新闻案件的报道来说, 传统媒体所具备的权威性、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因此, 网络媒体在进行同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时, 会转载传统媒体的稿件或视频, 从而有效地提升网络媒体的影响力。[4]网络媒体在进行转载时, 会综合多家传统媒体的新闻案件信息, 从而全面地将新闻事件展示在受众面前, 在新闻事件传播的过程中, 就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媒介审判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 传统媒体会对网络媒介审判进行密切的关注, 以便于适时地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 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由此看来, 传统媒介审判与网络媒介审判之间的互动性越来越强, 通过二者之间的互动, 实现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

四、结论

在网络媒体发展的过程中, 网络媒介审判随之形成,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殊性、匿名性等特点, 导致很多网民在针对新闻案件发表自身的言论时, 不考虑言论的后果, 进而导致一些偏激的言论出现, 最终形成负面的媒介审判, 影响司法审判的正常进行。为了避免网络媒介审判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就需要提升网络媒体的防范意识, 增强网络媒体“把关人”的作用, 对网民的言论进行适时的引导, 同时, 还需要提升网民的媒介素质, 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规范的网络环境, 避免发生媒介审判影响司法审判权威的现象。

摘要:随着网络快速的发展, 网络媒体产生并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网民数量不断增多的前提下, 网民所形成的呼声与力量也越来越大, 由此, 媒介审判出现了新发展, 变为网络媒介审判。现今, 社会各界对网络媒介审判都有着比较广泛的关注, 在本文中, 对网络媒介审判的成因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网络,媒介审判,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语嘉.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的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研究[J].科技传播, 2015 (01) :227-229.

[2]黄茜.我国“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分析及防范策略[J].今传媒, 2012 (02) :31-33.

[3]时潇锐.网络媒体环境下媒介审判的新特征——以药家鑫案与李天一苏楠案为例[J].东南传播, 2012 (07) :79-80.

网络媒介 篇5

如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网络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文化为我国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化,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充分利用国际信息资源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条件。另一方面,网络化也为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以及各种网络和社会题如网络犯罪、网络病毒、网络色情、网络黑客的出现,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文化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渗透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给大学生带来思想上的巨大冲击和影响,特别是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充分认识网络文化的特点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对于做好新世纪大学生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超越时空限网络具有跨越时空的特性。互联网完全突破了其他媒体的局限性,跨越了地域,拓展了信息贮藏的范围,打破了报纸版面和广播电视播出时间和数量的限制。传播速度快。人们在国内外的网络媒体上,时刻都能看到使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及时快速的新闻报道。容量巨大,信息丰富。一个网站的容量不知是一份报纸、一套电台、电视节目的多少倍。浩若烟海的网上信息使受众真正成为知识海洋的遨游者。在网络世界中,行为只能通过自己赋予的符号来标识自身和让对方认识自己。在网络上进行思想交流的人们,由于不分民族、人种、国籍、性别、信仰等因素,多数人用匿名进行交流。因此,他们根据相同的爱好和对某种问题的兴趣结识在一起,尽情地谈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负面影响网上信息丰富,但良莠不齐,可能使一些大学生失去理性思维,迷失方向。网络的开放与封闭的矛盾、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西方网络思想文化的侵蚀,扭曲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利用好网络这一现代传媒,就必须扬长抑短,建立一个网络思想教育系统。培养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是网络思想教育建设的首要任务。目前,高校思想教育队伍难以满足网络时代提出的一系列挑战,表现为: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教育意识淡漠;没有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能;对有关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缺乏了解等等。要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将信息交换方式引进“两课”,增强“两课”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是网络思想教育的主导任务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网络伦理规范建设,面对西方网络殖民文化的侵略和文化强势地位的威胁,我们要不断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传统道德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另一方面,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还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根据我国传统道德和网络道德的现状来进行。如要自尊自爱,提倡网络文明用语,要注意网络语言美,不谈论庸俗话题,不使用粗俗的语言;利用计算机技术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宏扬民族文化,与不道德的行为作坚决的抗争;培育知识产权意识,不盗用或抄袭他人的程序,不使用盗版软件等等。

进一步加强优秀民族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抓紧国内重点新闻和教育网站的建设,是网络思想教育建设的关键任务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握文化主旋律,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尽量为大学生供一个良好的网上生活空间。

网络媒介 篇6

【关键词】网络媒介;独立学院;教师发展

独立学院自1999年出现以来,历经17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不断上升,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独立学院教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成为独立院校的首要任务。然而,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异于公立高校,具有组成多样化,年轻化,流动性高的特点,教师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独立学院的发展状况。

教师发展的内涵广泛,其中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观点一,教师发展包括教师个体发展(知识发展、伦理道德发展、教学发展)、科研、社会服务三个方面;[1]观点二,教师发展需求包括四个方面:个人发展需求(薪酬福利、职业生涯、职位晋升、社会交往、心里健康、尊重等)、专业发展需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历提升、学术发展等)、教学发展(教学理论、教学技巧、教学技术与方法)、组织发展需求(工作氛围与环境、学院政策与制度、学院管理、人文关怀、人际关系等)。以上两种观点均从空间维度将教师发展剖析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但缺少了时间维度。21世纪是网络时代,网络媒介成为时代的重要标签,为此本文将从微观视角以教学、学生管理、科研三方面为经,以网络媒介为纬来探讨独立学院的教师发展。

1 教学

1.1 教学理念: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传统教学中,教师地位崇高,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整个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所有人都剥去身份的桎梏,自由、平等地交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由此滋生。新教学理念中,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进度。教学理念支配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积极学习最新的教学著作,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

1.2 教学内容:源于教材,宽于教材,展示多样化

基于时代和科技的限制,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制造者、传输者。网络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信息的时空束缚,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的搜索、获取、传输、分享各种信息,其中包括海量的教学资源。同时,网络媒介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终结了教师一本书教一辈子的时代,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更高的知识储备,教学内容源于教材,但不可局限于教材,要积极筛选、应用网络优秀资源,同时采用多种媒介方式进行多样化展示,使内容更加形象、生动。

1.3 教学方法:由灌输式教学转向协作式教学

传统课堂中,讲授法是主要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核心向学生灌输式教学。这种情况导致两个问题:第一,教学方法单一,难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同学间营造与强化着竞争的氛围,而忽视了协同合作意识的培养。网络媒介为新型课堂注入新的动力,一方面,教学内容展示形式更多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种多样的展示形式。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媒介可创建全新的协作学习环境。

2 学生管理

獨立学院中,学生管理是与教学同样重要的工作,其呈现出内容杂、工作量大、具有长期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党建管理、奖助贷管理、学籍管理、宿舍管理、班级管理、心理健康、突发事件处理等。独立学院学生与普通公立高校学生相比,具有家庭经济优越,学习动机与自制力弱,思想前卫,自我意识强等特点,这为学生管理工作增加更多不确定因素。网络媒介是把双刃剑,它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众多隐患。

网络媒介作为一种工具,教师应该秉承“教书育人”的理念,将其利尽用,切实为学生服务,将其弊尽除,在保证学生言论自由的同时,加强舆论引导,防止重大事件发生。

3 科研

科研是教师发展的生命线,科研成果一方面促进教师个人学术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教师薪酬评定,职称评定,职务提升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独立学院较多存在重教学而轻科研的状况,甚至有的高校为保证教学而限制教师作科研。长远看来这种举措适得其反,在限制了教师发展的同时,增加教师的流动性,继而将会影响学校的发展。

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的主力军,教师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命运,教师个体在勤学爱教,服务学生,努力提升个人素质的前提下,同样希望教育部门、独立院校能提供更加适宜的规章、制度,促进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克现,周向阳,学术职业视阈下独立学院教师发展刍议[J],高等农业教育,2012.8(55-57).

[2]张敏,陈静,基于独立学院教师发展需求的培养体系研究—以X学院教师发展需求的培养体系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3:263-264.

[3]管珏琪,苏小兵,钱冬明,余恩秀.电子书包应用区域推进现状及策略---基于教师访谈内容[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258.

作者简介

刘超,男,现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高若婷,女,现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通信)专业学生,学号:12003008。

徐鑫城,男,现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学号:12001132。

文列硕,男,现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学号:12001108。

作者单位

信息图表设计与网络媒介 篇7

一、资料搜集的便捷

网络媒介信息传播具有海量性、全球性、易检性、易存性等特点, 从创作的角度出发, 网络媒介的传播特性使得信息图表原始资料的收集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原始资料是一个信息图表的必备材料, 尤其是以数据为主体的信息图表。在网络媒介没有出现之前, 获取原始资料是非常不易的, 这同时也阻碍了信息图表设计的发展。自从网络媒介普及之后, 原始资料的获取变得容易。百度、谷歌等专业的搜索引擎以及部分网站自带的检索工具, 使得网上搜索资料方便快捷。另外, 开放性的数据库和统计网站也比比皆是, 用户可以通过下载、收藏、拷贝粘贴、打印网页等各种方式获得所需资料。

汉斯·罗斯林 (Hans Rosling) 是卡罗林学院的教授, 也是Gapminder基金会的总监, 此基金会开发了一款名叫“Trendalyzer”的软件, 此软件能将网上的统计数据转换成为交互的、活动的和有趣的信息图表。其目的是通过对可自由访问的统计数据的理解和使用, 更好地以事实为基础来观察世界。尽管之前图表设计在数据库开放方面遇到了困难, 但在网络媒介未出现之前, 要制作出这么多信息庞大和繁琐的数据图表根本是不可能的。汉斯·罗斯林曾获奖的讲座就是使用Gapminder图表来将世界可视化, 这些交互式的动画图表可以免费从基金会的网站上获得。2007年3月, “Trendalyzer”软件被Google收购, 其被广泛推广并免费用于公共统计数据。此外, Google还专门为此提供了一个“Motion Chart”小工具。

二、设计理念的更新

纵向来看,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的变更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继承传统又反叛传统的呈螺旋状发展的过程。信息时代, 新的观念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在情感表达和思维引导上, 传统视觉传达设计运用的法则正在被逐渐打破, 人类力求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找到合理的视觉空间。信息图表设计也开始在网络媒介中找寻新的设计语言, 由于文化科技、设计风格等多方面原因, 它与传统图表设计在情感表达和艺术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

首先, 庞杂的网络信息要求图表设计更加简练。简练是网络媒介中信息图表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 这是由网络的特性所决定的。显示屏中呈现出的世界是纷繁多彩的, 各种元素让人眼花缭乱。为了在使受众在目光一扫而过中接收到设计师所要传达的信息, 信息图表必须简练, 简练是网络媒介中图表设计的一个重要要求。简练既包括文字的精炼、图形的简洁, 还包括设计手法的单纯。图表只有简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抓住受众的眼球, 并使受众轻松地接收到图表内部所蕴含的层次丰富的信息。

其次, 计算机图形为图表设计者提供了新的艺术表现空间与形式, 也激发了设计师发挥创意的无限潜能。它不仅改变了设计过程, 也极大地影响了图表设计的风格和设计师的思维方式, 为图表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捷径。

最后, 网络媒介中图表的设计需要满足功能及审美需求, 符合设计美学和法则, 利用网络媒介特有的光、电、声及人机互动等设计元素, 来更好地达到传递信息, 因而可以说, 网络媒介中的信息图表设计在理念和内容上都是视觉传达设计的进一步延展和丰富。

早在20世纪中期, 许多信息设计手段便已得到广泛运用, 目前, 很多表现样式和视觉语言已不足以表达被视觉文化潮流和新读图时代重新塑造和正在塑造的对象, 这也意味着许多设计构成元素和表现方式永远处于一种变化和评估的状态。信息图表应运而生, 并不断变化发展。网络媒介为图表设计提供了一种充满可能性的、能动的语言, 设计师可以用更具想象力、更互动、更具人性化的方式来进行图表的制作。

三、先进的制作方式

计算机制图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 我们可以利用专业的图表制作软件和可视化生成技术来进行图表的设计和制作。信息可视化本质是从抽象数据到可视结构的映射, 可以用来增强认知抽象数据的交互式视觉展示效果。虽然信息图表与信息可视化是两个概念, 但它们在某些领域还是有一定的重合。对于包含大量数据的图表, 单纯的人工制作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可视化技术可以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对大量数据进行有目的性的处理, 生成复杂和精确的图表。专业图表制作软件有Visual Charting、Visio、Piktochar等, 可视化工具有Circos、Processing、Google Fusion Tables、Vidi等, 此外, 还可利用绘图软件、视频制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辅助图表的制作设计。

四、表现形式的拓展

随着网络媒介的普及, 数字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这种表现形式因其对多种媒体的兼容及非线性阅读所达到的全方位传递信息的特征, 而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图表设计中。多媒体性是网络媒介具有的一大特性, 其使得网络媒介在技术上有能力实现多媒体传播。网络媒介的多媒体性是指网络媒介利用数字技术, 融合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多种媒体的传播手段, 使受众的多种感官受到全面刺激。多媒体性主要由非线性编辑技术来实现, 非线性编辑技术是新兴的综合性编辑技术, 覆盖了计算机技术和电视技术。新形式的信息图表艺术表现力主要由非线性编辑技术来体现, 非线性编辑技术作为视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结晶, 已经成为信息图表设计的一个重要工具。

(一) 互动链接

互动链接是网络媒介一个重要特征, 它使信息图表具有了比较全面的包容性和灵活方便的交互性, 受众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图表中的信息进行浏览, 并进行咨询和交流。互动链接具有信息传播的双向性,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会迫使任何受众接收传播的信息, 使受众彻底摆脱了传统视觉传达中的被动地位, 因而受众在信息传播方面获得了主导权, 而互动链接, 即自主选择性浏览被认为是网络媒介价值和意义的核心。网络媒介的交互性可以把受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调动起来, 使他们亲身感受到体验的乐趣。同时, 交互的表现形式具有的非线性阅读功能, 更能体现全方位传递信息的特点。一个非常具代表性的例子是Graphic Hug公司网站上的《品牌标志的色彩统计》。此图表中最先出现的是一个渐变的色环, 用户只要点击导航栏右上方的按钮, 就可以看到所有进入色彩统计的品牌标识, 再点击导航栏中不同的文字选项, 就可以看到教育与研究机构、媒体行业、运动行业、金融领域、政府机构、慈善机构、家居用品等不同行业使用的标志色彩统计, 这正体现了具有互动性图表的非线性浏览特征。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获取信息, 而不必线性地看完所有信息。例如, 只想看金融领域标识的色彩统计的人可以直接点击导航栏中金融领域的按钮, 轻松地获取金融领域的标志色彩统计信息, 这为用户大大地节省了信息搜索的时间。

互动性信息图表的传达过程, 也是受众接收信息和参与信息传递的双向过程, 它使得用户信息可以及时反馈。如图一是西班牙新闻媒体所制作的法航客机A330搜救过程信息图表。此图表中蕴含了大量的信息, 设计师依据受众了解事件发展的一般规律, 把汇总的信息划分成为事件发生地点、如何发生、如何处理、处理进展等类别。受众可以有选择性地阅读某种信息, 获得更详尽的信息, 也可以浏览整个信息图表, 获得全方位信息。总之, 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地选择信息。

(二) 多媒体

从功能的角度来说, 动态的信息图表不单单是静止地反映现有的状态或体现发展的趋势, 其本身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 可以使受众清晰地看到信息不断变化的过程, 使信息的各种演变发展更加明白易懂;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来看, 动态的信息图表设计更加形象生动, 具有打动受众的趣味性和更强的叙事性。

同时, 动态的信息图表是集视觉元素和声音元素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 声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动态信息图表的信息传递和整体效果表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信息内容、数据、图像风格、展示媒介要对声音进行整体的编排和规划, 包括动态信息图表中的语音、音乐和音效的设计等。语音通常用来描述和说明图表中的信息, 辅助图表信息的传达:音乐通常用作背景音乐, 来强调主题、烘托氛围等;音效, 包括人为创造出的声响和自然界物理现象所产生的声响, 用来补充或说明多媒体图表中的相关视觉信息。

图二《奇怪的日本》是由日本青年设计师田中健一设计制作的视频形式的图表, 此作品反映的主题是多样的, 每个主题在描述最终完成后的画面都是一个静态图表。其以动态的表现形式, 将每个主题信息的形成过程生动地呈现在受众面前, 同时将各个主题串联起来, 最后形成一个连贯的视觉流程。作者的描述客观、其实, 设计风格轻松紧凑, 风趣幽默, 画面美观, 整个作品就是一部完整的动画短片。或许我们还不能明确地称之为动态图表或动画短片, 但其时间性概念使得受众看到的信息不再是简单的罗列, 而是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 得到了视觉上的享受, 其基于图表概念的动态表现形式是相当值得图表设计者借鉴的。

参考文献

[1]卢少夫.图表设计的市场效应.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2]叶苹.交点视觉设计丛书——图表设计.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0

网络反腐与媒介素养教育 篇8

网络构建了虚拟世界, 网民拥有不同于现实的另一种身份。但仅仅把网络视为一种匿名游戏是狭隘的, 人们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现实服务。例如网络反腐, 就是网络深度参现实生活的一种典型现象。“网络反腐”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网上廉政建设的方式和行为, 它通过互联网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进行监督和对公共权力进行约束, 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 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

1 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

反腐倡廉是社会大众的共同愿望。传统的反腐方式依赖于官僚内部的自净, 但由于这个体系相对封闭, 很难和外部社会体系建立正常开放的交流, 构不成合理的信息交换, 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 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即使有少数腐败信息被举报出来, 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处理该项事务的主体, 受其体制规则的限制, 从接受相关信息到最终出台处理意见, 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对长的时期, 浪费了黄金时间。网络反腐则不一样。它借助新技术, 恰好能规避传统反腐方式中的缺陷。

⑴整合民意, 容易聚焦。掌握网络先进技术的网民, 以其独有的敏感在网上发贴子、发微薄举报贪腐, 设置公众话题并在追踪过程中吸纳民意表达, 整合公众的智慧和意见, 引起网络舆论的强大观注, 造成聚焦效应。在对贪腐人员形成巨大的压力的同时, 也可以给相关职能部门提供更多更透明的信息, 提升其一查到底的决心和动力。

⑵方便快捷, 言论自由。在如今的信息社会, 自媒体解构了传统媒体的高门槛和高专业性, 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记者, 能自由地对社会公共事件发表言论。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突破了网络终端的限制, 极大的提高了发表网络观点的方便性。同时, 自媒体裂变式的传播, 能让贪腐信息在瞬间众所周

果。知, 贪腐行为无处藏身。

⑶保护隐私, 保障安全。传统的贪腐信息举报方式, 如打举报电话, 写举报信, 甚至直接到纪委揭发检举, 过于直接并缺少保护, 有可能暴露举报人的隐私信息, 造成不良后果。而网络的虚拟性以及游离于体制之外的特点, 避免了以现实身份的接触, 保护举报人的隐私信息, 保障了其人身安全。

但我们也要关注到, 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人可以自由发声的开放平台上, 传统媒体中的守门人角色被消解。信息的生产、传播不再遵循严格的把关制度, 导致各种信息泥沙俱下。就反腐的效果而言, 网络反腐固然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反腐方式的漏洞, 但网络也极其容易成为滋生“恶性细菌”的温床:

⑴网络暴力日渐增长。网络暴力首先是指附加在网络信息中的暴力内容。在传媒业日益全球化、市场化、产业化的今天, 传媒中反映的暴力内容正逐步增加、暴力倾向正日益增长, 充满血腥与暴力的信息已被人们视为“电子海洛因”。这种“毒品”对很多群体, 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有毒害作用, 因为他们缺乏对媒介信息的怀疑力和判断力, 无法避免媒体暴力对自身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暴力还指人们处理相关信息时的粗暴的态度和方式。例如在网络反腐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网络审判”现象。网络审判主要指的是网民、网站或网络公司通过网络媒介对某些还未正式审判的社会性案件进行分析调查和评判, 从而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 影响人们对事件真实性的认识、对当事人造成重大伤害的行为。由于网络舆论具有自由性、双向性、匿名性、非理性及随意性等特质, 网民个体的舆论表达容易发生变化甚至扭曲, 这种误解一旦传染给其他个体, 形成整体性的“变异”和“扭曲”, 从而直接转化为“媒介审判”。媒介审判脱离了正常的举报限度, 妨碍司法独立和公正, 显然是粗暴无理的。

⑵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当代媒体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娱乐。娱乐主宰一切, 在娱乐或享乐原则面前, 人们成为一种日益肤浅、浮躁的消费主义者, 不仅丧失了消费自主能力和批判鉴赏力, 而且容易丧失植根于文明传统最深层的羞耻心。我们看到网络反腐案件中, 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操纵反腐话题, 将之置换为对低俗和娱乐信息的传播。他们不去关注公众受损的利益需求, 却频频引导受众偷窥他人隐私, “小三”“私生子”“艳照”等低俗内容被生产为满天飞的花边信息。网络反腐大部分靠文字、照片、视频等, 从这些途径‘揪’贪官, 容易流于表面。低俗化、娱乐化的网络反腐倾向容易形成集体性的非理性力量。

⑶谣言是网络反腐的伴生物。数以亿计的手机和网络用户、数以百万计的博客用户都掌握着自己的“媒体”, 越来越多的“草根”通过手中的媒体, 随心所欲地表达着自我的感受。从积极层面讲, 网络打破了传播媒体长期以来集中在少数人、特定阶层的局面, 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话语权。但是, 网络显然缺乏把关措施。过度自由很容易演变为信息失控, 虚假信息、有害信息未经审核和过滤, 堂而皇之的随网络大面积而且迅速的传播出去。网络谣言会严重损害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可见, 反腐中, 网络需要不断净化。网络的净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网络自净功能的启动;其二是坚持合理把关。网络自净功能依赖于网民之间的频繁互动, 这就如同搭建起一个多声部平台, 汇集舆论场中的信息, 在众声喧哗中寻求意见的均衡、理性, 在自说自话中寻求多元意见的和解、弥合。在充分开放的观点市场中, 信息总体上是越辩越明, 这就实现了网络对于自身环境的净化。在传统媒体中, 媒介组织中的“把关人”可以对新闻传播实现有效控制。而网络媒体传受合一, 网民自身拥有了生产、收集和消费信息的能力, 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 这使得网络把关无法强制成为一种制度, 只能是对网民自觉行为的一种期待。在自媒体时代, 既然人人都可以是记者, 那么人人都应该自觉为自己的信息生产严格把关。

2 新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网络的净化非常依赖于网民媒介素养的存在和提升。但我们的媒介素养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网络反腐中暴露出的网络暴力等问题, 只是全民媒介素养低下问题的冰山一角。实际上, 反腐视野之外, 网民们还有很多素养低下的表现, 提升全民的媒介素养刻不容缓。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具有的正确地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有效地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 也指受众的批判性思维反作用于媒介的能力。在社交网络革命、互联网革命和移动革命的背景下, 个人为了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社会关系变化, 构建更大、更好的社交网络, 应该掌握的新的能力。信息时代, 我们应该具有的新媒介素养 (Networking literacy) 包括:图像处理能力、导航能力、信息的组织和联通能力、专注能力、多任务处理的能力、怀疑精神以及道德素养。

显然, 培养和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 是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这依赖于开展全面深入的媒介素养教育。上世纪30年代, 英国提出媒介教育的概念, 鼓励“认清并抵制”大众传媒的影响。如今, 它逐渐重视媒介语言所构架的现实与真正现实之间的关系和差别, 要求人们正确看待媒体的巨大力量, 了解媒介讯息特性, 从而重新认识媒体——即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人们掌握利用媒介进行传播的相关知识, 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和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 使人们成为媒介的主动驾驭者, 而不只是媒介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信息传媒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是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 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地利用媒介的能力, 并形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能够理解其意义以及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 面对全球化和商业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特别是面对蕴含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信息和媒介节目的大量涌入, 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变得非常紧迫而严峻。

那么, 媒介素养教育该如何进行呢?

⑴媒介素养教育从娃娃抓起, 建立终身教育制度。目前, 西方国家对媒介素养教育有一个共同的经验, 那就是要尽量早的开始媒介素养教育, 一般在小学时期就应该展开这项教育, 一直到中学、大学, 这项教育都不会停止, 这是一个系统性、动态性的教育过程, 随着学生年龄的变化, 教育的内容也会随之相应变化。

西方的媒介素养教育是终身教育, 社会成员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这种教育。从娃娃抓起, 终身化, 这是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两大特点, 我们完全可以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结合中国的实际特色, 把媒介素养教育列入课堂, 开辟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指标。

⑵建立媒介素养教育信息平台。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是个人, 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化的立体式教育。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担负起社会成员媒介素养教育的义务。政府完全可以将媒介知识作为公共信息资源上架到公共信息平台, 将之公开并传播出去, 成为人人可以自由享用的资源库。媒介素养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 完全可以扩大这项教育的群众基础, 取得良好的效果。

⑶消除地域差距。我国目前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 造成了教育方面存在多方位多层次的差别, 这种尤其表现在城乡差别方面。总体来看, 城市公众接触、使用新媒介的机会和经验相对较多, 因而其媒介素养相对较高。而乡村明显在这方面缺乏条件, 导致乡村公众的媒介素养极其低下。这种失衡的状况无疑对媒介素养教育大局不利。今后, 努力消除城乡差别, 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重心。

媒介素养教育的办法当然远不止以上几点。其实, 以什么方式教育公众提升体媒介素养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作要持续开展, 落到实处, 最终实现全民媒介素养的提升。对于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来说, 它是“个人与外界”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沟通或互动所需具备的条件。虽然, 媒介素养教育不是万能的, 但一定是有益于个人身心培养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推广媒介素养教育, 帮助受众适应变化莫测的媒介环境, 变被动为主动, 进而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应该是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媒介素养教育正在向全民化、社会化转变, 提高新媒介素养, 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喆.网络反腐的性质及其形式的利弊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1 (1) .[1]林喆.网络反腐的性质及其形式的利弊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1 (1) .

[2]燕道成, 黄果.否定与重构--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1) .[2]燕道成, 黄果.否定与重构--媒介暴力的伦理批判[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1) .

[3]王永亮, 王向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三位一体”[J].《今传媒》2007 (3) .[3]王永亮, 王向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三位一体”[J].《今传媒》2007 (3) .

[4]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J].《当代传播》2000 (2, 3) .[4]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J].《当代传播》2000 (2, 3) .

[5]徐永贵, 梁启冰.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比较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6 (12) .[5]徐永贵, 梁启冰.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比较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6 (12) .

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提升研究 篇9

一、网络新闻的传播特点

承载信息、参与人际和群体传播、传递信息内容是网络媒体的基本功能, 也是其媒介影响力的主要方式。随着全局或局部范围内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 网站和互联网公司在信息传播中所面临的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 自传播的传播形态

自传播是网络新媒体最显著的传播方式, 信息传播过程遵循从媒介本身出发, 经过诸多信息节点, 到达不同受众, 引起广泛讨论直至最后隐遁的传播路径。狭义上的自媒体就是今天的大V和微信公众号, 广义上则指每一个有影响力的微博用户。普通大众参与自媒体信息的生成与传递, 带来了网络新闻传播形式和获取方式的改变, 媒介的权利得以重新分配。门户时代, 内容的编辑和发布完全由编辑掌控;博客时代, 内容由用户参与采编, 但依然由编辑来推荐;到了微传播时代, 编辑的角色进一步弱化, 他们已经无法做到对信息内容的全程控制。例如, 当今企业在进行企业网络营销的过程中, 利用微博、微信、QQ空间和百度贴吧等社会化媒体平台建搭起自己的传播矩阵, 待内容生成之后, 这些自媒体平台就可自动完成信息的传播。每一个拥有传播终端的用户和企业, 都是一个自媒体, 他们根据自身的需求采编信息, 在自媒体上生成和发布信息内容, 完成企业内部信息与外界的有效转化, 实现信息的快速流通与顺利传播。

(二) 传播效果的“蝴蝶效应”

在信息传播领域, “蝴蝶效应”更多地用来表现信息或事件在传递过程中持续发酵直至慢慢平息所特有的一种状态。起初, 信息内容或真或假, 传播者的身份或公开或匿名, 传播的目的或正当或炒作, 发展到后来, 围绕着统一信息的传播活动变得不可控, 哪个环节出现转变都会引起整个事件朝着相反或极端的方向发展, 与最初的信息逐步脱离关系。自媒体传播时代, 信息传播效果呈现出的“蝴蝶效应”, 说明信息的传播并非是直线进行的, 在经过一些关键节点的放大之后, 导致事件发展的结果超出一般的发展轨迹, 这与传统媒体时代有着本质的差异。传播过程的不可控和传播效果的无限制放大是信息在网络空间传播中显示出来的新特点, 如果这些特征被加以正确利用, 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信息溢价, 并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 但如果被心有叵测的人利用, 就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不仅损害媒体的权威性, 还会给社会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

二、提升网络编辑媒介素养的途径

面对网络上频频出现的谣言和失实新闻, 网络“把关人”难辞其咎。网络编辑应该常抱有怀疑的精神, 保持高度的警惕, 对来自传统媒体的、网络媒体的新闻也要敢于质疑, 严格审查, 勇于担当媒介责任, 体现新闻人的职业素养。

(一) 网络编辑要认识到新闻的真实性对媒体的重要性

作为新闻媒体人, 必须对新闻的概念和特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 离开了新闻真实, 新闻的一系列特征都将不存在。在真实的基础上, 新闻信息的报道和传播才能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纵观近年来虚假新闻愈演愈烈的现象, 不难发现由于记者、编辑人为原因造成的失实报道比比皆是, 特别是在信息发布门槛较低、信息传播呈现裂变状态的网络空间中, 谣言四起、泥沙俱下, 误导误传、混淆视听, 而根源之一是网络编辑对新闻真实性认识不清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到“真实”对新闻媒体的重大意义。在网络新媒体阵容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作为网络新闻生成过程中的主要把关人必须在真实性上严加把守, 从新闻生产的源头上杜绝出现虚假信息, 避免网络谣言的出现。

(二) 加强网络编辑自身的媒介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

网络传播中的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一方面是对当前网络传播生态的常态化反应;另一方面, 也反映出了在信息传播技术越来越便捷的情况下, 新闻人自身素养的低下和新闻监督的失职。为了从主观方面改善互联网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领域种种违背新闻传播规律的乱象, 很有必要对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和职业道德提出警示, 让他们多进行在职学习和自主学习, 与当下新闻行业的发展趋势保持理论和行为上的一致;紧跟行业形势, 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精神修养, 在工作过程中, 体现出新闻媒体人的职业操守和人生价值。

(三) 实行全民监督

防止“虚新闻”和“假新闻”的产生除了媒体自律的内因之外, 媒体的社会监督这个外因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媒体的社会监督包括受众监督、新闻当事人的监督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监督。现在大部分的媒体都设置了曝光台或者热线电话表示欢迎社会监督, 但是很多的媒体在接受了社会的监督以后并不是积极地采取补救措施, 使得曝光台和热线电话变成一种形式和装饰品。只有媒体和记者自觉地接受社会监督才能够很好地从根本上遏制网络谣言及其他假新闻的产生。“凡是新闻确实发生差错, 出现失误, 就要诚心诚意地接受群众的批评, 及时做出答复和检查, 并立即更正差错, 纠正失误, 以弥补损失, 不应以任何理由和借口, 拒绝批评, 固执错误。”应当成为每一位媒体人的价值规范和职业信仰。

参考文献

[1]董杰.论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J].新闻爱好者, 2012 (21) .

当前网络媒介批评存在的问题 篇10

从目前来看,我国媒介批评的主要定义有以下几种:

刘建明对媒介批评的定义是:对媒介运作的正误、得失作出评价,褒贬媒介行为、媒介作品、媒介工作者或媒介制度,揭示媒介传播的倾向和利弊,包括报刊批评、影视批评、出版批评和网络批评。

雷跃捷认为,所谓媒介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与理想,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大众传播活动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

吴迪认为,媒介批评就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介自身作用的理性思考。

以上学者对于媒介批评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综合上述定义,笔者认为,媒介批评就是媒介批评主体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媒介本身及其产品、工作者、制度等作出价值判断,包括对其的肯定与否定。媒介批评不能只是指出其弊端,也应对媒介作出肯定,这样才能鼓励媒介在保持自身优点的同时,改正缺点,使其健康地发展。

关于媒介批评主体我们要看到它不仅只是局限在媒介批评专家、媒介监管者,普通受众也包括其中,并且普通受众占到了媒介批评主体的大部分。媒介批评者在进行媒介批评时也不能够完全凭借其主观意识,要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媒介展开批评,并且要根据正确的价值观来对其作出判断。

媒介批评实际上是对信息的一种反馈,通过反馈能提升传播的质量,促使媒介以更好的方式传播信息。媒介批评也是对媒介的一种监督,通过媒介批评能够规范媒介的传播行为,有效地促进媒介健康、持续地发展。除此之外,媒介批评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如果一个社会运用媒介批评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的话,那么表明这个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也就是说,如果每个应当承担媒介批评职能的公民,都能够自觉地运用媒介行使自己参与社会和公共事务的权利,并且能够对媒介行为进行批评和监督,这本身就表现出这个社会的成熟与进步。[1]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介批评诞生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互联网开始发展,到如今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形成了规模。而随着各大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社区论坛等的开通,广大网民也开始利用这些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慢慢地,在这些社区论坛里就开始有了关于媒介的批评。

最开始网民只是通过论坛发表自己对媒介的看法和见解,这可以算作最初的网络媒介批评形态。随后有的网站开始设立媒介批评专栏,里面登载关于媒介批评的文章,这样的批评是较为专业的。现在很多网站都有关于媒介批评的专栏或社区,里面有专家学者,也有新闻爱好者等,他们通过这些平台发表文章或以讨论的形式来对媒介行为等进行批评。例如,人民网就有专门的媒介批评栏目,新浪网、搜狐网设立了传媒频道。除此之外,还有2007年开通的媒介批评网,它是国内第一个综合性的媒介批评专业站点。媒介批评网注重运用批判性的思维观察、分析、批评当代的媒介行为、媒介现象、媒介产品,以此促进中国大众媒介的良性发展。

以上这些足以表明网络媒介批评已经成为媒介批评的重要途径,但当前的现实状况又表明,网络媒介批评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网络媒介批评存在的问题

(一)批评不够深入

媒介批评专家的批评是具有权威性的,他们的批评往往理性且分析透彻。由于网民的文化程度、年龄层次、文化习俗等存在较多差异,所以他们的媒介批评也显示出了较大的差异。大多数网民都不是媒介批评专家,他们对媒介批评也没有专业性的理解,因此所发表的言论也只是停留在表层。他们大多数只是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感性多于理性,不能真正就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利用微博进行媒介批评由于字数限制自然就不能够深入。发微博一般是在140字以内,这样的字数限制就使得媒介批评只能够停留于表层。

(二)批评的影响力不够大且持续性不强

媒介批评专家学者所发表的文章是权威的,其对媒体的影响力很大,而网民的媒介批评由于缺乏专业性,影响力相对较小。因为网络媒介批评的言论不够深入,没有说服力,受众对其印象不深,并且网民能随时将看法发表到网上,这必然导致信息泛滥,人们在浏览时必然是选择性地观看,网络媒介批评的影响力也随之降低。除此之外,由于网络的更新速度极快,每天都会出现不同的热点,人们的关注点也会从之前的热点迅速转移到新的热点上,而针对前一个热点所出现的问题,其媒介批评如果不权威、不具有说服力的话,影响力必然是易逝的。

(三)批评言论偏激,出现网络人身攻击

网络的自由开放性、隐蔽性,使得网民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我。虽然网民的数量日渐增多,但网民的媒介素养整体不高。很多网民为了泄一己私愤而爆粗口,发表的言论极为偏激,有的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其对记者、明星进行人身攻击已经成为常态。这样的媒介批评会对一些网民的价值判断产生干扰,这种媒介批评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

(四)网络管理不完善,体制不健全

如今我国的互联网体制还不够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而且网站自身的管理也不够完善。人人都可以发表看法进行媒介批评,而网站也没有对这些批评进行筛选,导致有些负面的媒介批评也被传播给了大众,带来了不良影响。进入某媒介批评网站,发现网站公告还是2008年的,很多内容也都是几年前的了,甚至有的板块无法进入。这样来看,这个媒介批评网站形同虚设,这样的媒介批评也就不能对媒介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二、网络媒介批评怎样健康发展

我国的网络媒介批评在不断地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加强制度管理,健全体制

近年来,我国对互联网的发展制定了新的方针,即为:“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2]如今,中国的互联网还没有完全实行网络实名制,这就使得网络谣言、网络人身攻击层出不穷。实行网络实名制能够有效地抑制这些问题的产生,政府应当针对网络实名制出台相关的政策。除此之外,政府也应当鼓励开设媒介批评网站,网站与网站间也可以实行合作,这样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媒介批评并参与媒介批评,更好地发挥媒介批评的作用。

网站也应当重视媒介批评,设立媒介批评专栏等。重要的是,网站应当对媒介批评设立“把关人”,对相关文章进行筛选,杜绝虚假消息的传播,对过于偏激的言论作出处理,将全面、深入的媒介批评传播出去,将真正权威的内容传播给广大受众。

(二)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

网民数量众多,但网民整体的媒介素养水平不高。郑保卫认为,公众需要具备的媒介批评素养和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媒介识别能力;二是媒介评价能力;三是媒介监督能力。[3]媒介识别能力即依据自身的价值观,分辨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的好坏;媒介评价能力即依据自身的价值观,指出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的益处与害处;媒介监督能力即依据自身的价值观和媒介批评理论知识,对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作出批评,以此来进行监督。

如果网民对媒介批评的专业性理解不够,言论过于偏激就会削弱媒介批评的影响力。因此,要积极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让网民们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正确地分析媒介行为,以此来减少对大众的误导。只有当公众的媒介素养越来越高的时候,当他们对所得到的新闻、大众文化产品越来越谨慎、越来越挑剔时,就会对传媒界形成一种舆论规范,促进其自律。[4]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媒介批评由之前的少数人批评,发展到普通大众也可以对其进行批评。网络媒介批评有其自身的优点,如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泛、传播内容多样化。从更深层次来说,网络媒介批评能够提高大众媒介素养,有利于对大众传媒展开舆论监督。媒介批评本身就是为了监督媒体,网络媒介批评则加大了监督的力度。但互联网也有其自身的缺陷,这使得网络媒介批评也存在一些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还需提高大众的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时代需要更多的媒介批评,以此来使媒体真正做到:当社会哭时,不要让它哭得更加伤心;当社会笑时,不要让它笑得太过狂妄。

摘要: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大众传媒获得了人们的认可与信任,但近几年出现了有偿新闻、低俗新闻甚至虚假新闻,这样的现象对社会以及大众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同时也降低了媒体的公信力。为了规范媒介的行为,促使媒介健康地发展,媒介批评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络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也使得网络媒介批评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网络媒介批评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应当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促使媒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批评,问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保卫.当前中国媒介批评的几个问题[J].现代传播,2010(4):22.

[2]宋香云.论我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策略[J].理论视野,2007(1):24.

[3]郑保卫.当前中国媒介批评的几个问题[J].现代传播,2010(4):23.

网络媒介 篇11

【摘要】 对《娱乐致死》批判电视泛娱乐化促使公众话语解体进行了探讨,并借用尼尔·波兹曼的观点分析网络媒介给公众话语带来的影响,指出我们仍处于新媒体的过渡阶段,新的公众话语正在知识与科技的激荡中构建。

【关键词】 娱乐致死;公众话语

人类如果深陷娱乐的漩涡,放弃了思考,势必将失去之所以为人的资格,而电视文化正促使着人类一步步向这一漩涡迈进。为此尼尔?波兹曼给浑然不觉的我们提了个醒,“娱乐致死”几个字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症结所在。

一、波兹曼与《娱乐致死》

本书的作者尼尔·波兹曼,是美国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首创了媒介生态学专业。他出版了20余部学术著作,其中《娱乐致死》、《童年的消逝》和《技术垄断》是他的代表作,被称为“媒介批评三部曲”。

在《娱乐致死》中波兹曼指出:在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技术引领下,公众话语开始解体并向娱乐艺术转变,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属品,电视在一成不变的笑脸下,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话语结构,最终将使我们成为一个娱乐致死的物种。在前言里,波兹曼引入了两个截然相反的预言:奥威尔认为人们将毁于专制的压迫,信息被剥夺、真相被隐瞒使人们失去自由,成为独裁者的奴隶;赫胥黎担心的则是人们最终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对娱乐的无尽欲望将使人因享乐而失去自由。波兹曼借此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类社会的泛娱乐现状下,我们的文化精神已逐渐枯萎,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波兹曼用了十一章节来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具体如下:

(1)开篇在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基础上,提出“媒介即隐喻”,它以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隐性的,不易察觉,但它实实在在的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甚至构筑了我们的文化内容。

(2)在第二章“媒介即认识论”中,进一步阐释了媒介对人类认知行为产生的影响,不同的媒介环境促使了话语结构和认知结构发生转变。

(3)第三章和第四章中,详述了印刷时代美国的文化成就和严肃理性的公众话语,对其大为推崇。但是电子技术引发的娱乐业时代使这一切荡然无存。

(4)在接下来的六个章节,波兹曼首先探讨了电子技术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再现世界时的支离破碎、构建公众话语时的混乱无序;接着从新闻、宗教、政治、教育几个方面着手,分析各个领域的娱乐化现状,对娱乐业时代进行强有力的控诉。

(5)最后一章波兹曼再次提出了赫胥黎的警告,使人们意识到电视的危险并寻求解决之道。

二、网络媒介的公众话语结构

《娱乐致死》出版于1985年的美国,当时电视娱乐化正盛行。为了让人们意识到其中的潜在危险,波兹曼以电视为代表,抨击了电子媒介以娱乐为名,导致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退步,人类文化开始枯萎。当时的电子媒介中,以电视最为发达,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自然十分重要。自从人们进入了网络生活,尤其一些论坛、即时聊天、博客的兴起,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话语结构。网络创造了一个新的公共领域,并在此之上形成了新型的公共话语,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与电视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波兹曼认为电视文化促使了公众话语的解体和碎片化,而网络上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在网络的对话环境中,很大的比重是通过论坛、博客留言、即时通讯软件进行的。网络的无限空间,无约束使任何毫无意义、支离破碎的对话、语言都找到了容身之处,甚至一些没有意义、只为表现情感的极端碎片化的文字,如“呵呵”、“哈哈”、“囧”都泛滥于网上。语无伦次,无聊琐碎更是通过个人博客一类的心情日志得到极端体现,在这里追求的不是逻辑严密的理性叙事,而是个人情感的随意宣泄,散乱无序的语句正是心绪的真实再现。网络媒介削弱了理性话语。虽然电脑屏幕可以像印刷品一样展示文字符号,甚至直接展示电子书,但是电脑和网络技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适合表现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的文字同直观炫目的图像、视频相比,干巴巴的文字缺乏吸引力,难以得到人们的注视。波兹曼所推崇的印刷时代那种严肃且理性,充实且富有内涵的公共话语势必无法在网络媒介上得到体现。

网络信息泛滥也极好的证明了赫胥黎关于人类将迷失于信息海洋的预言,网络空间的无限性和随意性为大规模信息的发布传播提供了条件。人们也意识到,在网络这个应有尽有的信息海洋中,越发难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在Google和Baidu中敲进一个关键词时,我们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排除干扰,寻找所取,而且冒着时不时被新奇有趣的信息转移注意的危险。波兹曼认为在任何媒介文化中,信息的重要性取决于它可能促成某种行动,然而在网络文化中,信息与行动的比例严重失衡,人们将逐渐习惯于这一环境,形成新的获取信息行为模式。一方面网络穷尽所能,以各种媒体形式呈现极尽丰富的信息,却导致了人们注意力难以集中在一个地方,只能进行浏览,没有精力进行深度阅读。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全面丰富,人们不需任何思索便可找到答案反而不利于大脑进行主动、深度的思考,阻碍了思维的发展。可见,尽管网络赋予了人们搜寻信息的便利,提高了效率,但它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网络也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在网络世界,人人都是信息的来源,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由于网络约束力差,缺乏监管,人们可以直接、随意地发布隐私,甚至造谣诽谤,借此达到情感宣泄的目的。于是没有根据,流于表面的信息的以传播,网络谣言泛滥。无论在信息数量和质量层面,还是伦理道德层面,都削弱了网络话语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反过来看,网络这头“失控的野兽”也给人们的认知结构、价值判断等造成了潜在的影响。

波兹曼批判电视并非因为电视致力于娱乐人民,而是电视逐渐将所有本应严肃的话题都包裹上娱乐的华丽外壳,长此以往,这势必会影响人们对这些话题的看法。长期停留在表层的感受将使人们无法严肃地看待它们,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与电视相比,网络无疑是更好的娱乐工具,它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在互动一方面更是远远强过了电视。在网络世界,所有对电视泛娱乐化的忧虑都得以体现。网络就像是一个大杂烩,它包含了所有的话语形式,甚至那些电视不愿表现、无暇顾及的信息都可以在网络展现。而这些展现自然也是以娱乐为噱头,只不过这里的娱乐少了电视台的条条框框变得更加直白、更加露骨,网络成为了娱乐八卦的中心,使人们处于娱乐主义的裹挟之下,逐渐形成以娱乐视角看待所有问题的思维模式。

尽管波兹曼对电视娱乐极尽挖苦,但他承认每一种思想的新工具的诞生都会达到某种平衡,有得必有失,虽然这种平衡并不是绝对的。就像印刷术带来人类文明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毁灭了中世纪的集体感和统一感。网络媒介也是如此,虽然它为人类公众话语结构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但仍有其积极的一面。网络媒介构建的大众文化将精英从神坛上推翻,草根文化得以抬头,这些都促使构建平等的社会和完善的公众话语结构。人们通过网络获悉千里之外的信息,借以指导生活。另外在网络上个人的情感、个人的思想和个人的生命首次得到彰显、传播和延续,自我和个性受到推崇,公众话语正呈现出重视个人意识的趋向。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印刷术产生之后,西方文化经历了200年才适应了这一新的信息环境,才产生了一批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发明和理论,形成严肃、精准的公共文化语境。这段时间差,意味着过渡、适应。所以面对网络媒介技术所引发的种种负面影响,我们不要过于悲观。电子技术产生至今,其实仍处于新媒体初始阶段,我们完全有时间、有机会去寻找好的使用方法、好的解决办法来构建适于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公共话语结构。

参考文献

网络媒介时代电视传播策略探析 篇12

一、从单向传播到交叉互动

网络媒介时代电视的内容处理模式和传播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从线性传播走向多元传播, 通过增大传播接受的自由度与自主性, 获得更为有效和集中的传播效果。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最大的区别和优势在于拥有双向互动性。相对于传播过程中的广泛性、时效性, 和传播方式的书面化、图像化等属性特征, 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的区别, 仅在于具有量方面的差异。网络媒介与电视媒介相比所具备的彻底的交互性, 将促使电视媒介发生质的飞跃, 对于电视媒介来说, 交互性是对自身长期单向的传播挑战和深刻改造, 双向互动特性将使得电视媒介的传播更具潜力, 触及更多精准的受众个体, 以往线性单向、以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将发生大的改变。[2]

从传播学的定义来看, 当信息由传播者发出之后, 单向的流往受传者, 没有反馈的发生, 因此并未形成“互动”过程;只有当信息的接受者在接收到信息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之后, 做出反应并将反馈有效地传回给传播者, 信息的互动回路才得以形成。“互动行为构成的第一个前提, 是信息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形成流动的回路, 此外这种互动关系不仅仅是单纯的交流沟通, 而且是一种即时的信息反馈的完整过程。”[3]交互性对于电视传播最大的变革在于, 通过即时反馈的功能让观众更多的参与到节目传播过程之中, 尽量多地使观众获得“内容主权”, 以便对电视节目产生影响作用。

作为实时媒体电视按照时间顺序播放节目, 无论是节目编排方式, 还是媒体运作方式, 都可以说是一种线性传播;在电视传播的过程当中, 所有的传播内容只能按照事先排列好的线性时间顺序依次输送, 缺乏存储性与再现性。网络媒介的出现克服了时间空间的阻隔和限制, 易于存储、数量巨大、转瞬即逝的电视节目, 随着电视媒介与网络媒介的融合互补, 观众可以拥有更多收视方式, 并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观看内容, 可以跳过自己不喜欢或不感兴趣的东西对于事件进行前因后果的追寻。在网络上可以随时实现再现或反观, 不必受制于时间顺序的限制。[4]

网络媒介的入口对任何人完全开放, 处在网络之中的受众平等而自由, 他们可以在网络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自由的选择传播内容, 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对传播内容进行肯定、否定或修改;不同的受众个体之间、受众个体与传播者之间、不同的传播者之间、受众个体与网络媒体之间、不同的网络媒体之间, 都可以互相平等地交流、对话, 真正实现了不同个体与群体间的多向互动。发生在不同受众个体间的多维互动过程, 形成了超越传统媒介的交互性传播新面目。2011年3月, SMG开播的国内首个跨界电视谈话类节目《泡泡天下》, 话题聚焦网络热点, 吸引网民参与节目互动, 通过网络“冒泡”的行为鼓励观众网友通过微博或拨打电话直接叫板嘉宾、评说网络红人。

电视新闻节目由于信息资源渠道、受众参与度、拍摄制作成本以及新闻时效等方面的限制, 在信息采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在面临突发性事件的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 即使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前往第一线采访, 仍然不及触角无处不在, 传播者与接受者于一体的网络媒介所能做到的实时更新、实时报道。当传统媒介还在通过“采访→拍摄→编辑制作→播出”的制作环节发送新闻时, 网络媒介中的报道早已上线。因此电视媒介利用身处于事件发生现场网民提供的音画素材, 尽量缩短“时间差”的存在, 通过网络互动属性为自身发展带来的便捷。

在电视文娱节目的制作过程中, 虽然电视的现场直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和加强了传统媒体现场感的方式与功能, 但由于制作时间、空间、传输质量的限制, 以及内容甄别和把关的需要, 通常不可能完全做到节目内容的实时传播。即使实现了现场直播, 在与观众的沟通互动方面, 还需要网络媒介的辅助参与来弥补自身的不足。网络媒介的飞速发展, 使媒体互动内容和形式有了新的扩展, 传统电视媒介与网络媒介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视节目传播内容的信息量和纵深度, 也为受众了解信息发送反馈意见, 更好地提高电视节目品质提供了便利条件。

由于电视媒介传播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需要调动大量的资源, ”不论在什么体制下, 对电视媒介与网络媒体相比较, 具有集中、垄断和非大众化的特点”[5]。电视作为强势媒体时代的优点, 在网络媒介面前反而变成了自身的不足和缺点。面对网络媒介革新性的交互式特性, 传统电视媒介正是可以利用互动增强传播内容的时效性、信息量和纵深度, 提高舆论引导力和公众影响力。许多电视台都设有自己的网站, 开通自己的微博, 并将已经播出的新闻、专题、节目视频资料, 以同步播出或视频点播的形式存储在网站或微博上, 使得受众能够即时获取电视信息。观众随时可以参与到电视节目的互动传播过程之中, 通过发帖、邮件、聊天、转发、关注、评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 用自己的声音和观点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内容制作, 真正地参与到互动传播过程之中。

二、从一元垄断到多元并存

中国电视从20世纪五十年代建立发展至八十年代, 表现出传达政治话语和不容置疑的精英化垄断姿态。进入九十年代后,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 中国社会出现了“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精英文化和市民群众所认同的大众文化”[6]的三种文化并存的态势, 并向着更为民主、开放、自由的方向发展。作为现代社会文化势力的缔造者, 电视媒介的重心也逐步向经济效益转移, 节目制作类型和传播理念, 开始打破单一精英主流姿态的束缚, 根据市场与受众的需求, 向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更因为网络媒介的崛起和影响, 呈现出新的媒介环境中, 电视传播过程特有的多元化特征。

电视媒介是受众认知社会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因其不分昼夜地为观众提供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和文化娱乐内容, 无声无息地透过纪录性、戏剧性的节目内容, 有选择地重构和再现真实社会的面貌, 使之成为来源于电视媒介的“真实”传播内容。由于制作成本和传播方式的特殊性, 处于电视媒介控制中心节点的传播者, 利用电视媒介日常化的陪伴功能, 按照阶级意愿创造并不断地维持和强化被统治阶级所提倡的社会主流文化、被精英阶级少数人所推崇的精英文化。鲍德里亚则认为, 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是一种依托于高科技传媒手段的“仿真文化”, 仿真文化创造出一种普遍的超真实幻象, 这使整个后现代社会处于一种内爆状态。

在网络媒介与传统电子媒介的双重作用之下, 受众已经不需要分清世界真实与媒介真实的区别, 因为媒介已经为人们提供了他们生活和存在的世界本身。来自网络的信息洪流和电视屏幕的视听刺激, 将人们卷入到后现代的浪潮之中。借助于当代技术以及媒介的发展, 让人们生活在媒介信息建构的世界之中而且毫无知觉。媒介信息刺激着人们的感官和头脑, 间接地替代着人们的感知和思考。随着当代传播媒介的变化, 当代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时代价值表达方式, 媒介的存在与发展也进入一个新境遇。媒介融合时代的价值体系不再是一元垄断式的局面, 它所追求的是更加多元化传播内容。在此情形之下所呈现的后现代景观, 综合了失序、消解、相对主义和碎片化等各种形象。

在拥有信息洪流, 不断整合传统媒介特性的网络媒介的熏陶之下, 受众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 通过多元信息传播渠道, 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思维越发活跃。电视传统的精英姿态与说教面孔, 再也无法让观众静守在电视机旁, 发挥万人空巷的传播魔力。伴随着社会发展和新技术的推动, 以及多重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 “碎片化”趋势成为当今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的表现方式之一。从社会学讲, “碎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在社会阶层分化的同时, 各个分化的阶层内部又不断分化, 成社会地位和利益要求各不相同的群体。[7]社会阶层的碎片化趋势影响到电视媒介则表现为, 传统电视媒介传播单一层面、统一模式的节目和信息, 已经无法满足身为电子公民的受众的需要。

网络媒介出现之后所传递的信息, 并非只是提供可供自由选择的海量信息本身, 在更深层面它造成了新的传受双方关系、受众接受模式和旧有传播格局的改变。当今社会来自传统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的信息每天大量的涌向人们的生活, 电视媒介以自身的优势, 通过电视屏幕传播的内容, 让观众感觉如同在现场一般亲临其中。超真实感使人们的意识不经意地停留在电视画面和听觉的刺激之上。加之电视为了与新媒体之间争夺时间, 吸引更多的眼球和注意力, 电视节目内容和方式开始变得无厘头、去中心化。超功利、精英化的标准和审美趣味正被媚俗、破碎的表象所取代, 体现出后先现代主义的混杂性和分裂性特征。

在传统社会中获取信息常常受制于地理空间、阶级阶层的限制, 个体受众获得信息渠道的广度和深度都有相当的局限性。网络媒介发展壮大的时代, 新媒体高度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双向互动性为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之间开辟了交流渠道, 网络媒介打破了社会、文化、心理以及时空方面的障碍。点击鼠标就可以与地球村中的任何人互通有无。电视媒介要维持处于新媒介环境下的地位, 必须迎合受众的需要。因此制造具有多元化解读可能性的电视传播内容, 配合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的人, 让他们用自己的文化经验背景, 去解读属于他们的意义。传统一元化的强势意识固然在电视媒介的传播过程中依然存在, 然而能够被更多数受众解读的另类意识形态, 也在传统电视媒体中获得一席之地。

网络媒介与电视媒介的特性的双重组合, 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去中心化、权威势力的颠覆, 是对于传统一元整体化电视传播模式的打破和消解。一个电视节目的成功, 要求它所传播的电视文本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提供具备多元化的解读空间, 包含有更多的个性化意识以吸引更多观众。传统电视是一种低参与度的媒介, 然而伴随着网络媒介的兴起, 受众对于电视节目的反馈加强, 对于电视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变得活跃。[8]电视媒介传播内容本身越来越具有多重性, 红极一时的流行肥皂剧也具有极大的开放性, 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由扁平单一走向圆形多面, 使得电视在再造客观性的声画传播效果的同时, 也提供出类似于文学文本般的多元化解读。

电视媒介从建立之初作为独特的信息制作和传播机构, 通过自己的频道散布各式各样的传播内容。“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重要的舆论引导机构, 我国电视媒体仍然保持主流话语发布平台的政治功能。不管媒体的属性、体制、模式等发生怎样的变化, 中国传媒‘喉舌’的性质始终没有变, 将社会利益放在首位的宗旨没有变。”[9]但是, 因网络媒介的崛起所带来的传播多元化正在逐步改变着电视严肃的面孔, 并且随着数字电视的普及, 电视媒介越来越多地满足着更为专业化的受众的需求, 走向目标高度明确的小众群体, 使得个人更易接触和选择在信息社会的高负荷下接触目标性更清晰的传播内容。走向专业化、个性化的电视媒介是解决“碎片化”趋势的明智选择。网络媒介的出现, 令单纯依靠单一媒介强势覆盖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大而全的传统电视媒介定位策略将被精而准的分众化模式所取代, “你播我看”的精英控制方式将走向个性化“我点你播”的未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也透视出电视媒介在传播内容上所表现出的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藤依舒.论网络媒介环境对电视传播的影响[D].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14.

[2]藤依舒.论网络媒介环境对电视传播的影响[D].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14.

[3]廖亮.电视“互动”观念初探[J].现代传播, 2001 (6) :53-54.

[4]藤依舒.论网络媒介环境对电视传播的影响[D].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15.

[5]吴靖.电视与网络如何互动[EB/OL].新华网, 2003-05-28[2002-12-29].http://news3.xinhuanet.com/newsmedia/2003-05/28/content_890537.htm.

[6]唐华.从文化背景和媒介功能看电视谈话节目的现实困境[J].现代传播, 2000 (1) :67.

[7]黄升民, 杨雪睿.碎片化:品牌传播与大众传媒新趋势[J].现代传播, 2005 (6) :23-25.

[8]马杰伟.电视文化理论[M].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8:56-64.

上一篇:沥青路面裂缝处治下一篇:财务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