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生产

2024-08-02

媒介生产(精选8篇)

媒介生产 篇1

新闻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媒介融合时代,情况依然如此。新兴的融合媒介崛起,其主要的表现就是信息的呈现方式呈“全媒体化”。但是,正如彭兰指出:“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全媒体化’这一方向外,还必须关注另一个方向,那就是传媒业与受众关系的改写,以及由此带来的产品内涵与生产机制的变化”。

从传播的本质来说,所有的传播形式都应该是双向的。传播如果没有反馈,就不能完全实现传播的功能。但传统媒介提供给受众的回馈通道非常有限,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泾渭分明。传播者通常是指媒体及从业人员,传播什么信息,什么时间传播,以何种方式传播,都是由传者决定。而受众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处于传播活动的末端。在媒介融合时代,“受众”这一概念逐渐被“用户”取代,他们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也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

传媒越来越注重用户的意见、用户的反馈,注重创造渠道与用户进行互动。与传统媒体内容生产相比,由于传媒与用户关系的变化,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媒介内容生产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内容传播的交互性

交互性成为融合媒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这种交互,一方面体现为人与机器的交互,电脑以日益人性化的界面和交流方式实现与使用者的互动;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与人的交互,用户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实时交流。任何一台连接上网的电脑、手机都既是接收工具又是传播工具。

这种互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用户与信息的制作者互动,如节目剧情在播放中受到互动的影响,用户可以决定剧情的发展。如在网络游戏中,由游戏内容生产商提供一定的逻辑结构,由用户完成逻辑表达。

第二类是用户之间进行互动,如通过用户对剧情或对信息内容的讨论,形成新的信息。

第三类是用户向媒体机构或其他用户传播自己制作的信息。指用户个体即为一个独立的内容生产者,在连通的网络中将各自创造的信息内容通过网络传播出去,形成相互间的信息共享。这类互动是对传统内容生产的变革性颠覆,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点到面”的传播形态,生成了一种“点到点”的新型传播形态。

2 内容生产的针对性

传统媒介时代是“大众媒介时代”,把相同或类似的信息,毫无区别地传达给最大范围的受众。而少部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因不能产生内容生产的规模效益而被媒介组织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在媒介融合时代,由于两个原因,媒介组织开始更加注重特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一是个人需求差异化程度不断提升,特别是对于信息内容产品的需求更是呈现多样化。新媒介环境下用户面对的信息是海量的,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则形成了不同的细分市场,传播者把握住了这一点,对目标用户进行准确定位。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技术条件的支持下,产品的个性往往是由用户的选择来实现的。如用户可以实现在一个网页中融合不同来源的信息内容。如IPHONE用户可以在ITUNE商店里寻找各个不同的服务提供者提供的内容,在手机中组织起一个“个人门户”或者说“我的媒体”;二是长尾效应使媒介组织开发针对小众的内容产品变得有利可图。长尾效应理论认为,只要渠道足够大,非主流的、需求量小的商品销量也能和主流的、需求量大的商品销量相匹敌。在媒介领域,可理解为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非主流的新闻信息传播提供了足够多的传播渠道。因此,非主流的、关注度小的新闻信息能够与主流的、关注度大的新闻信息相匹敌。新媒体相对丰富的传播渠道和开放的传播空间,使其新闻信息传播呈现出与传统媒体相异的“长尾效应”,使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体更加注重信息的针对性的生产。

2.1 基于用户数据库的针对性内容生产

进入媒介融合时代,伴随着新闻传媒争夺用户竞争的日趋激烈、媒介资源的增多,用户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而且用户不像受众,他们不再是相互之间没有差别的整体,而是会因文化传统、教育背景、经济地位、社会声望、宗教信仰等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信息需求。在新技术条件下,“内容”不再是单一的追求目标,媒体的信息产品需要把“内容”和“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这点,各媒介组织需要构建自己的用户数据库,针对用户数据户进行针对性的内容生产,制成不同的新闻信息产品,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内容和服务。

这种情况也改变了过去对于新闻信息只要求抢时效、求准确的编辑思路,编辑除了新闻价值的专业判断之外,还要考虑如何在多种载体上针对这些载体的不同用户重组、编制不同的新闻信息,包括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采用不同的传播方式、运用不同的传播技术,去满足小众甚至个体的特殊需求的

2.2 基于媒体形式的针对性内容生产。

随着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的边界逐渐模糊,电信服务商和互联网服务商纷纷介入到传播终端的领域中,与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推出各种数字移动终端作为新闻内容的载体。因而媒介融合时代,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得新闻内容生产必须针对不同的载体,进行针对性的生产。

媒介融合意味着各种媒体产品有了共同的平台基础,多种媒体的产品集中到一个共同的渠道有了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介融合带来的是一个单调产品市场,丰富、多元和个性化的产品应该是媒介融合追求的目标。新闻传媒的内容生产将突破传统媒体载体间的限制,整合所有的媒介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建立新的新闻采编流程。其基本流程就是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再根据各自用户的接受特点进行加工,制成适合不同媒体形式的新闻产品,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传播给用户。

媒介组织需要提高信息产品的可重组性和再分发性。如网络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在一个画面中融合不同来源的信息内容。如IPHONE手机用户可以在ITUNE商店里寻找各个不同的服务提供者提供的内容,在手机中组织起一个“个人门户”或者说“我的媒体”。在新技术条件的支持下,产品的个性往往是由用户的选择来实现的。这不仅需要媒体自身是一个强大的平台,也需要媒体开发适合不同平台的产品。

3 内容生产的精益化

内容生产的精益化与前文中所论述的内容生产的针对性有联系,但侧重的角度有所不同,针对性主要是针对用户不同需求和不同媒体形式进行生产,而生产的精益化则涉及媒体的成本控制的问题。

精益化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的结果。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精益生产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力求在大量生产中实现多品种和高质量产品的低成本生产。

那么,新媒体精益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标准化”。将内容拆解成“原子”形态,并以标准化的格式或样式存入数据库中,方便以后信息的提取和运用。比如,传统媒体这样一则消息“昨天早上6点多,杭州三墩绕城高速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运载圆木的大货车与一辆奥迪轿车相撞,事故造成了奥迪车驾驶员当场死亡,这名死者的身份为浙江大学副校长吴平。”作为新媒体的内容可以进行拆解,并以标准化格式存入数据库,时间是“2014-6-12,6:06”,地点是“浙江杭州三墩绕城高速”,人物姓名“吴平”,人物身份“浙江大学副校长”“奥迪驾驶员”,事件是“两车相撞”,事件双方是“运载圆木的大货车”和“奥迪轿车”,事件后果是“奥迪车驾驶员当场死亡”“大货车驾员受伤”。不同的信息原子可以组合出不同的信息模块,同一模块的内容可以纳入不同的专题。这个例子比较简单,但对于不同的内容,都可以做这样的尝试。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最有可能实施精益化生产,新媒体的精益生产基础是技术支持,而不是内容革新。如何在精益化生产的同时实现内容的深度与个性化,还需业界在实践中探索。

摘要: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媒介融合时代,情况依然如此新兴的融合媒介崛起,其带来的最主要的是传媒业与受众关系的改变。这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带来了媒介内容生产方面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内容生产,用户关系,针对性生产,精益化生产

媒介生产 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研信息技术;转化;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135—02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科学研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生产者,理应更快、更广、更深地利用信息技术与手段整合科技资源,加速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科技以生物产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工作所依赖的气候、自然环境变化无常,使得农业科研周期长、变化多、出成果难。要突破农业科学研究瓶颈,就必须依靠先进技术,以科研信息化推动农业科研突破,改善环境,提高效率,实现农业科技能力新提升。那么,农业科技成果如何在农业科研信息技术上得到传播,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笔者之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科研管理,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

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如何在农业科研信息技术上得到传播,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先决条件。没有高质量的农业科技成果作支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便是一纸空文。俗语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以丹东农科院选育的杂交种为例:20世纪70年代选育的丹玉6号,种植面积达到3 000多万亩,种植时间长达十几年,20世纪80年代初培育的丹玉13号,又以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推广,年最高种植面积达5 400万亩,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1/6强,种植时间长达二十年,对中国的玉米种植业产生过革命性影响。如果此项成果没有具备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实效性和应用上的可靠性,一句话是高质量成果,他就不能在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上占有一席之地,种植时间长达如此之久。如今,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比较,其科技成果对生产所发挥的作用还相当有限。据农业部统计,我国每年有6 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0%~40%,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差甚远。为此,还必须树立改革与发展的新观念,树立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新观念,树立成果、市场加农户的协调发展的新观念。要理顺科研、教学和推广的关系,建立健全科研与开发、推广与生产相结合的保障机制促进科研与生产的更紧密结合;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型科技体制;要改革现行的农业科技管理机制,深化农业科研结构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分流、机制转换的改革,形成有技术、有活力、有特色的新型农业科研运行机制;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实际需求为条件的项目管理机制,在科研的立项、申报、项目的研究和成果的鉴定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含金量。

二、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进程,提高技术成果成交率

科技成果商品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要促进和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必须抓紧建设和完善科技成果技术市场体系,形成从科研、试验到开发应用的合理结构和科研单位面向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良性循环。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规范科技成果进入市场进行交换的法律形式;建立技术竞争规则,保障科技成果进入市场后按照符合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科学技术规律的一定规则运行;抓好成果转化环节,建立将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所必要的中介机构、中试基地、生产力发展中心等促进科技成果由知识变为商品,由潜在的生产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科技市场精神文明建设、鼓励科技人员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提供相应的市场和机会;加快农业技术成果信息的有效传递,提高技术成果成交率;加强对农业技术市场的预测,对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市场的变化,农业技术成果的产出和市场容量以及自身的条件进行深入地分析,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促进农业技术市场的发育。辽宁丹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玉种业)在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他们的做法是:(1)建立新品种试验示范网络;(2)组建强大的营销队伍,建立全国范围的种子销售网络。具体包括组建营销队伍、建立网络、明确责任、定期培训;(3)因地制宜进行品种布局;(4)建立分公司进行种子包装、加工、及时送货上门;(5)做好技术指导、培训和售后服务;(6)加大打击力度,进行品种维权等一系列操作,丹玉种业从成立至今在短短的几年中,丹玉种业在各级领导部门和兄弟单位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在辽宁省内,现已拥有终端经销商3 500余家,省外拥有经销网点4 000多家,遍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河北、天津、北京、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湖南、陕西、四川、重庆、贵州、宁夏、甘肃等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与时俱进的营销策略,健全高效的营销网络是丹玉系列玉米种子畅销全国的快速通道,也是丹玉种业发展的牢固根基。

三、做好成果的品牌营销策略

1.品牌营销战略。品牌是企业信誉、质量、服务的总合,是企业文化的象征。强化质量管理多年来,丹玉种业始终坚持以质量为生命、重信誉讲诚信的原则,把产品质量作为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标准、严要求,把最好的种子奉献给广大农民。丹玉种业一向十分重视品牌的塑造,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丹玉13号在全国的广泛推广,让丹玉系列玉米品种声名远扬,极大地提高了知名度和影响力,积累了丰富的无形资产。近几年来,公司继续坚持以品牌打天下的战略,以优良的品种,高质量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进一步巩固了丹玉品牌的地位,提高了丹玉品牌的含金量。公司对宣传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投稿也不断加大,公司在辽宁、吉林等省级电视台及各地方台、电台、报纸等媒体投入广告。同时,公司还加强了网站建设,安排专门人员从事网站的建设及推广,扩大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丹玉种业的营销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一系列新品种的开发推广、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网络的逐渐扩大,丹玉种业将继续坚持品牌战略,以振兴民族种业为己任,以缔造中国名牌为目标,打造中国种业一流品牌。2003年,丹玉种业被评为全国种业五十强,“丹玉”商标被评为辽宁省著名商标。

2.以质量为生命、以服务为宗旨。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管理水平和信誉的体现。多年来,丹玉种业始终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农民负责的态度,从选育、生产、收购、加工、包装、保管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种子的纯度、发芽、水分等各项指标都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不合格种子一律转商,宁可自己少盈利,也决不让农民受损失。公司的质量战略得到了广大经销商和农民的广泛肯定。服务是丹玉、种业各项工作的宗旨,本着为农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农民服务的精神,丹玉种业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着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种子销售过程中,公司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在办理各项手续、结算、付货等各个环节中,各部门主动加班,简化过程,提高效率,尽量减少客户等待时间,还为路程较远的客户提供食宿。在销售中期,公司还组织人力物力送货上门,服务到家;在销售季节过后,公司还通过各级销售网络为用种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并作质量跟踪调查,为来访农户提供热情地接待,对种子引起的问题,公司责无旁贷地承担损失,对于其他非种子原因造成的损失,公司也给予用种农户一定的帮助。新品种,高质量,合理的价格,良好的服务是丹玉种业市场营销策略的核心。这一策略,使丹玉种业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使丹玉品牌逐渐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王延锋,徐福贵.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06,(1).

[2]许世卫.《辽宁农学会科技情报分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专题报告[R].

媒介生产 篇3

一、新闻编辑流程的创新

受众的细分、技术的融合和制度的放松促使了媒介融合的产生。受众的细分是媒介融合的驱动;技术的融合使得移动终端, 个人计算机等融合终端的出现成为可能, 让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展现方式可以在同一终端上进行显示;在制度的放松环境下, 促生了一些跨媒体和跨所有制的媒介集团, 这使得新闻融合生产成为可能。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获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受众想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获取新闻, 而且不再满足于文本, 希望获得图像, 音频, 视频等多种形态的信息, 这促使了融合新闻的诞生。在新的语境下, 需要对传统的新闻编辑室进行改革, 需要把不同媒介的编辑室进行结构和组织上的融合, 形成新的新闻编辑构架。在新的新闻编辑构架中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流程、统一的考核制度用来对不同媒介的编辑流程进行管理和协调, 这样才能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 实现最大化的规模经济效益。

在新闻媒介融合的趋势下, 一些西方的媒体对多元化的编辑室进行了组织和结构上的融合的实验。美国的媒介综合集团, 作为融合编辑室的先驱, 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首家新闻中心成立了跨媒体的融合编辑室。从那以后《今日美国》《纽约时报》等一些美国的大型报纸集团也纷纷效仿, 成立了融合编辑室, 将报纸的编辑人员和在线编辑人员放在了一起。例如, 美国的甘耐特报业集团将公司旗下的80多个报纸的编辑室变成了一个信心融合中心, 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众多的新闻媒体。例如, 报纸、网络、期刊等, 为受众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新闻信息。新型组建的融合编辑室更具有智慧性, 不但使新闻采集变得智慧化, 更可以培养出具有媒介融合理念和多种新闻采集技能的善于协调沟通的新闻人。以下从两个方面阐述新闻编辑流程的创新:

(一) 新的融合编辑室作为新型新闻报道的枢纽, 可分为协调管理型编辑和内容生产制作型编辑

协调管理型的编辑可由资源管理编辑、新闻流编辑和故事生成编辑组成。三者对新闻的采编流程进行协调和管理, 是新闻工作的策划和资源分配人员, 属于高级新闻编辑人员。新闻流编辑是整个新闻报道的管理者, 其职责是宏观的管理编辑室里的信息流, 负责监管整个新闻的搜集、制作和产生, 与传统的新闻执行总编不同的是要负责多种新闻在各种平台上的情况。一般而言新闻流编辑有多个人共同担当, 根据偏向的行业和媒介的不同而各司其职, 新闻编辑一般需要对不同的媒介平台的文化, 工作流程和专业术语有较好的理解。内容生产制作型编辑专门负责一个特定具体的媒体的新闻内容的生产, 实现与管理型编辑的互动协调工作, 是新闻内容制作和传播工作的直接负责人。故事生成编辑负责同一个新闻信息在不同的多媒体中的传输流情况, 相当于集成了不同媒介平台的编辑角色的功能。故事生成编辑主要职责有三个:对文字细节的审查能力;对新闻的敏锐力;对同一新闻在不同媒介上的资源分配的把握。资源管理编辑主要负责某个新闻事件背景、数据等相关信息的搜集和管理工作, 需要具备较好的信息管理能力, 给内容生产制作编辑提供新闻的有关数据。

(二) 编辑流程由单向向多元互动化转型

不管在哪种媒介平台, 传统的新闻编辑流程大致都是选题、出稿、审稿、加工、排版、校对、发布。但是在新型的融合编辑室里面, 传统的编辑职责已不再适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在新媒体时代, 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媒介平台的信息需要进行整合发布, 这就需要编辑与记者, 编辑与受众进行互动, 更需要不同媒介平台的编辑进行互动。这一切使得编辑的工作从幕后走向了前台。对于编辑的管理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管理。在新型的融合编辑室内, 编辑不仅要对新闻的采集、筛选、过滤、加工、制作、合成等环节进行纵向的管理, 还需要对不同媒介平台的新闻进行横向管理。因为不同的媒介平台针对同一个新闻, 可能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侧重点。这就需要编辑部进行多元化的互动和沟通, 从而满足不同平台受众的需求。

二、新闻生产流程的创新

创新新闻生产流程就是要实现多媒体信息的采集、管理、加工和发布, 建构一种多元互动、协同分享式的集约化新闻生产流程, 呈现出开放、多元和兼容的特点。[2]这就需要编辑记者协调工作, 增强互动, 让新闻信息可以一次采集, 多重利用, 多平台发布, 实现新闻资源的整合, 提高效率。

(一) 新闻信息的采集

新形势下对记者的要求更高, 不仅要具备文字的读写能力, 更要具有能拍, 能摄的职业技能。面对新闻, 要有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采集能力。对于有价值的新闻, 有时候甚至需要安排多名记者进行合作完成, 按照自己的特长分配新闻的采集工作, 共同完成此次新闻的搜集任务。这就要求新型的记者一专多能, 还有具备与不同媒介平台人员沟通的能力。

(二) 新闻的讲述

在新闻采集完成以后, 各个平台的记者编辑需要针对各自平台的特点, 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例如, 电视新闻要突出视觉性、感染力、及时性等特点, 报纸需要有深度、信息丰富等特点, 网络媒体则需要更强的互动性、可搜索性。一般来说, 需要对网站会提供快讯和图片, 突发事件甚至可以制作成电视现场报道, 还需为手机信息定制用户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深度信息。

(三) 多媒介平台的发布

在新型融合编辑室中, 具有在同一管理平台上加工多平台信息的能力, 包括文字加工、图片、音频、视频等, 各种平台根据自身的特征对其进行整合加工, 可同时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平台同时发布, 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增加受众人数。

三、新闻生产模式的创新

技术和所有权的融合使得传统不同媒体平台之间的障碍越来越少。媒介的融合更是延伸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逐渐构建了新的数字化、集约化的新闻生产模式, [3]形成了未来新闻生产的蓝图。

(一) 新闻生产由单一到集约化

传统的新闻媒体由于其单一线性的特点, 对媒介资源不能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致使运营和盈利模式单一, 增加的运营的风险。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终端作为新兴媒介的代表, 使得传统媒介中的不同产业能在同一平台上共同发挥作用, 促进了合作的产生。企业的合作使得不同媒介的人员、设备、客户等实现集约化的使用, 实现了产品的深度和多次开发, 达到了生产集约化。

(二) 新闻的生产由专业的工作者演变为全民参与

在传统的新闻媒介中, 受众也有参与新闻的产生, 但是产生的程度和规模都很少。随着互联网发展, 网民借助微博、博客等参与和评论新闻, 甚至可以说成为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得新闻人与受众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甚至出现了一些有名的“草根”记者。新闻由传统专业人员发布逐渐演变成全民参与是新媒体环境下的新趋势。

四、小结

以新型融合编辑室为核心的, 集约化数字化的新闻生产模式是未来新闻发展的新趋势。这种新生的媒体形式我国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 我们需要新闻的编辑流程、生产流程以及生产模式三个方面出发进行新闻生产模式的创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不同的新闻媒介产业在技术和所有权方面在不断的融合, 使得其边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 新闻的生产也深度融合, 这使得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进行创新。本文从新闻的编辑流程、生产流程和生产模式三个方面出发, 阐述在新闻媒介日益融合的今天新闻生产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生产,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波.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生产模式的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14) .

[2]董晓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作品生产的创新形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2.

媒介生产 篇4

一、《百家讲坛》节目概况

2001年7月9日, 《百家讲坛》诞生。早期的《百家讲坛》更像是一部电视版的“百科全书”。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 到饮食起居、养生保健, 只要与学术领域沾边, 都在栏目的选题之列。早期的主讲人也都是学术大家——杨振宁、周汝昌、叶嘉莹、霍金等等。至于节目的收视人群, 则定位在高端观众。然而, 请来的专家虽都以专业性和学术权威性见长, 但收视效果并不理想。

2002年, 央视推出“栏目警示及末位淘汰”考核机制, 《百家讲坛》面临淘汰。针对这种情况, 第二任制片人聂丛丛走马上任即对节目形态做了调整, 节目的“专业”性大幅度降低。2004年5月, 由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在《百家讲坛》刚一播出, 便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 收视率一路飙升, 持续在科教频道一周收视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百家讲坛》也开始了它起死回生的进程。2004年9月始, 万卫担任《百家讲坛》栏目第三任制片人, 他把节目观众群确定为初中文化水平的受众, 并相继推出了易中天、于丹为代表的“通俗”派讲解方式。节目在宗旨、受众定位、主持人、故事、传播策略上等进行了转型。节目从此火爆, 一发而不可收拾。《百家讲坛》转型后的走红, 不仅创下了收视率, 还迅速制造了一批红得发紫的“学术明星”, 创造一夜成名的神奇、一“讲”暴富的狂热, 一时成为传媒界的奇观。但是, 这种声势在2006年易中天、于丹的巅峰后划下句点, 节目之后的收视率开始滑落。那《百家讲坛》的两个发展拐点如何反映了媒介生产方式的变化?

二、《百家讲坛》背后媒介生产方式的变化

(一) 市场化运作造就的收视效应

学者阿多诺将文化看作是一种复杂的商品, 商品的消费者就是大众。电视节目从本质言, 也是一件商品。虽然不能排除它可能具有的积极意义, 但其天生带上了消费品的烙印。随着市场化的深入, 其商品属性体现得更为明晰, 媒介生产方式的第一个变化就是市场化运作。以往, 媒体主要是按照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 承担着宣传舆论、文化传播的功能。市场经济引入之后, 媒介逐步向市场化转型, 渐渐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与市场化转型相应, 电视台对节目的选择也开始以追逐利润、增加创收为标准, 对节目的评价体系也主要以市场收视率为导向。

《中央电视台栏目警示及淘汰条例》的出台, 是促使《百家讲坛》转型的第一个动因, 这个被称作“末位淘汰制”的条例实质上是市场化运作的结果。收视率, 即商品的消费量, 成为衡量节目价值的唯一标准。在“末位淘汰制”的压力下, 在收视率面前人人平等的现实下, 在市场化运作的竞争下, 《百家讲坛》不得不重新研究目标市场, 思考高端定位的电视节目, 如何在当下市场化竞争的环境中生存的问题。

转型后的《百家讲坛》, 每个关键的变化都是为了取悦受众, 以获得他们的“大量消费”。将栏目宗旨定位为“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改变过去高高在上的姿态, 放低自己亲近受众, 亲近节目的顾客;受众定位也从“具有较好知识文化的中上层人群”变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群”, 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目标人群;主持人也不再是单纯的学术报告者的形象, 而是极具个性的“讲述者”, 并且通过累积曝光率吸引“粉丝”, 稳定了受众流, 扩大了传播效应, 保证了节目收视率的最大化。《百家讲坛》的转型,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媒介生产方式已经由传统的意识形态生产转化为新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追求的运作模式。

(二) 标准化生产带来的“个性丧失”

市场机制下, 工业技术得以运用和发展。工业技术的发展, 直接影响到大众文化的形成与传播, 使得文化的机械复制和批量生产成为可能。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就曾指出:“文化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复杂的商品, 而技术是宣传这种商品的工具。对利润的追逐决定了文化工业的产品更加注重标准化和模式化。”

改版后的《百家讲坛》, 邀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主讲《清十二帝疑云》, 具有吸引力的题材、引人入胜的主讲风格, 使节目一经播出, 就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于是, 《百家讲坛》开始寻求一种固定的风格, 逐渐形成一条完善的节目流水线, 以标准化的模式批量生产节目, 积累固定的消费群体:标题上用“揭秘”、“风云”等吸引眼球的字眼;题材上选取受众感兴趣的传统历史疑云;主讲人上选择能说会道的“说书人”;同时采取连续剧形式、利用视觉特技吸引受众“听下回分解”。这种流水线模式的制作方式, 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精神愉悦, 取悦了受众的日常生活和消闲时光;顺应“蚁聚效应”, 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受众流, 达到节目受众的高峰聚集。

但是, 诚如阿多诺所言, “文化工业在大众传媒和日益精巧的技术垄断中批量生产千篇一律的产品, 统一的包装形式使得消费者只能被动地接受, 束缚了个性的发展。”作为消费者的大众, 在文化工业生产的一环中, 变成了媚俗的大众文化的接受者和消费者, 成了文化工业控制下意识形态的束缚者。当《百家讲坛》长达7年几乎都在一条流水线上生产时, 当机械化复制变得千篇一律时, 当受众只能一味地被动接受只是“戏说”的讯息时, 作为消费者的他们成为市场化运作下的受害者, 重复着接受俗态的讯息, 产生了视觉疲劳, 甚至积累成为厌烦。这是《百家讲坛》另一个收视拐点形成的原因之一。2006年之后, 《百家讲坛》收视率跌幅惊人。2008年9月和10月, 节目收视率连续两个月排在十名之外, 在央视10套的24个栏目中, 《百家讲坛》收视率最低的一次排到了第18名, 甚至不得不重新启用于丹、刘心武、易中天等老面孔。

事实上, 市场化导向下的媒介市场运作, 在技术上确实需要以标准化提高效率;但就节目本身而言, 是不可以模式化生产的, 否则就会跳入阿多诺所称的“严重的庸俗化、同质化”的陷阱。

(三) 工业技术发展下的“电视失真”

工业技术的发展, 使节目在呈现方式、营销手段上不断革新。多技术、跨媒体成为电视媒体吸引消费者的另一个手段。

《百家讲坛》2004年的转型成功, 一个居功不小的因素, 是屏幕画面借用多媒体制作出的视觉特技。例如, 音频技术的引入, 把一段冗长的内容用画外音进行段落性切割, 使原先的长篇大论转化为无数的小段落, 解决了受众视觉疲劳问题。再如, 运用影像拍摄中的史料还原法, 适当在节目中加入虚构的影视资料, 使画面感觉更视觉化、具象化。另外, 图表、漫画、FLASH、字幕等手段的使用, 填充了主讲人纯粹性的声音信息, 亦加强画面的可看性。各种技巧地融入, 解构了节目原有的结构, 重新调整了叙事节奏。画面节奏的流畅、多重技术的美感, 成为扩大消费群体的一个独特魅力。

而跨媒体的营销, 则为《百家讲坛》拓宽了传播渠道。《百家讲坛》通过与各大媒体、出版社、音像界合作, 利用衍生传播效应, 延伸了节目的影响力。先是利用各种媒体渲染出书事件, 引发那些极少接触《百家讲坛》受众的阅读兴趣。而出版的书籍, 本身制作精美, 同时又附带上节目的光碟, 满足了受众固化、保存稍纵即逝的电视节目的诉求, 同时也给不能按时收看的受众提供了可选的媒介, 巩固并扩大了节目的消费群体。广播版《百家讲坛》的推出、网络上“粉丝”的推介, 多重媒体的联动放大了节目的传播影响, 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以多技术、跨媒体方式扩大产品的“销售量”, 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契合了市场运作的理念, 获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此时的《百家讲坛》, 丢弃了电视媒体本身的特点, 作为电视专业功能的部分缺失, 已经不再是一档单纯的电视节目, 而成为市场导向下, 偏离电视本身、追逐受众喜好追逐利润的产品。

当多技术、跨媒体手段也不能满足受众的诉求时, 《百家讲坛》的收视率自然走向下滑。而此时的节目缺失电视最原始、最具魅力的一面, 成了一个借用品。

三、结语

《百家讲坛》收视起伏背后, 反映的是新环境下媒介生产方式的转型。如今, 市场逐渐成为主导媒介生产的新意识形态, 媒介生产方式渐渐走向市场运作。然而, 市场化运作在完成了可观经济收益的同时, 也无可避免地导致媒介的标准化生产和多媒体融合, 复制和借用使媒介失去其原本最具魅力的一面。故此, 我们应该以客观审视的态度审视媒介生产方式的变化, 不一味推崇, 也不一味棒杀, 使媒介生产方式在市场意识下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要:经历开播之初乏人问津行将淘汰, 摇身一变成为央视收视黄金节目, 如今复又跌落的起伏, 《百家讲坛》已经成为一个耐人寻味的研究现象, 本文通过对《百家讲坛》转型事件分析, 探讨新环境下媒介生产方式的变化。

关键词:《百家讲坛》,媒介生产方式,变化

参考文献

[1]阿多诺, 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张涵.从“大众文化”到“文化工业”[J].理论学刊, 2009 (2) .

[3]马燕.电视讲坛节目:精英与大众文化的融合[J].传媒观察, 2007 (6) .

媒介生产 篇5

语言不可能有先于语言系统而存在的观念或声音, 只有由这个系统发出的概念差别和声音差别。后现代艺术使以往出现过的各种艺术技巧联系起来的时间脉络失效, 艺术不再具有古今之分及内外之别, 所有曾经出现过的艺术都成为后现代艺术家挪用和拼贴的对象, 后现代艺术也因此不再要求独创性。[3]后现代艺术家们通过这种反时间、反空间、反历史的艺术形式来进行对现实的艺术反讽。

一、从“媒体”到“媒介”

1934年, 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次使用“媒体”作为应用术语, 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 如电影、电视、广播、印刷品 (书刊、杂志、报纸) 、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等均属于媒体。

后现代社会以来, “媒介”这个传播学最基本的概念, 逐渐变得很含混, 传播工具是媒介, 传播者所起到的传播作用, 也渐渐划入媒介范围, 因此, 拉斯韦尔在他的“五W模式”中, 把传播学研究划分为五大范畴: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 (媒介) 、受众、效果, 从此, 媒介就作为传播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划入研究范围。这种线性结构模式, 正在因为媒介概念的不断变化, 所研究对象也在不断扩大。上个世纪1990年代, 加拿大学者凯尔奇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信息媒介”, 由研究新闻、娱乐的传播媒介, 到研究通讯和网络的传播媒介, 媒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地扩大, 伴随着新闻媒介 (报纸、新闻性杂志、广播、电视) 、传播媒介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 又称“大众媒介”) 、信息媒介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通讯、网络、计算机) 等等概念的出现, “媒介”的概念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普通大众传播学的涵盖范围, 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学科———“社会信息学”应运而生。

普通媒介的主要作用有两种:一种是提供信息, 一种是提供娱乐。但是, 无论是以获得信息为目的还是以提供娱乐为目的, 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关系始终是以媒介存在为最基本的前提。当代社会的媒介符号, 作为本体出现于群体的普遍生活中, 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进行沟通与流通。媒介的沟通作用的运用, 还取决于诸多因素, 其中包括风俗习惯、互动关系、社会结构、思想观念以及与意识形态相关的媒介政策等等, 这些因素影响着人们对经由媒介所传达的信息的态度。此外, 新闻媒体本身的权威性、大众的文化程度、传播媒体的公信力等, 也是影响媒介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而后现代理论下的文本媒介化、文化生产体系化, 使文学艺术也成为沟通多元化、无中心社会关系的媒介。

二、符号化

美国社会学家伦德伯格认为:“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符号的中介而传达意义。”符号是传播活动的要素, 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20世纪初,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家之一费迪南·德·索绪尔指出, 作为语言结构基本成分的语言符号, “联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 而是概念 (所指) 和音响形象 (能指) ”。[1]101这是语言符号化的初期形式。20世纪中后期, 法国两位著名的哲学家罗兰·巴尔特与雅克·德里达分别从文学写作和语言文字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在语言符号学方面的观点。罗兰·巴尔特从确定“文学自身的界域”出发, 提出了“文学中一组记号的表达与思想内容无关, 语言也与风格无关, 他们都在一切可能表达方式内, 确定着一种定型化语言的孤独性”的重要观点, 并针对萨特的“写作意味着介入”的理论, 提出“写作的零度”的理论, 认为“写作是一种硬化的语言, 它永远显得是象征性的、内向性的、显然发自语言的隐秘方面的”。[4]

这是文学创作的进一步符号化。雅克·德里达从对语音中心主义进行批判的角度, 提出语言符号活动的领域实际上是自由嬉戏的领域, 一个由有限构成的封闭体中进行着无限置换替代的领域。

语言学的发展告诉我们, 任意符号都是由能指、所指、意指三方面构成的载体, 符号的传播也就成为能指、符号与解读者即受众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样, 通过媒介发生作用的社会传播也是一个典型的符号系统, 是汇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等大量符号集中地以媒介产品的形式来传达信息的发生过程, 不同的媒介形态拥有着部分相同或不同的符号形式, 如印刷媒体以文字、图片为主, 广播电视媒体以声音、图像为主, 网络媒体则具有可以将文字、声音、画面兼集一身的特点等等, 甚至是人本身、机器本身、科学本身、艺术本身也可以成为传达意义的媒介。

传播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如何更好地被大众接受。在这个传播过程中, 本身属于媒介的、易被受众接受的符号逐渐取代了难以发挥作用的、不易被受众接受的符号, 这个优化的过程是优质符号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一种有特定含义和代表意义的“文化语言”的过程, 当然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 直至最后, 该媒介及其符号脱离了它原本属于媒介的属性、符号含义和目的, 转而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沟通成本, 成为某种具备深度和开放性的“言语”或“语言”, 从而逐渐具备了典型性和纵深感, 这便是媒介符号化的过程。媒介的符号化在后现代社会这个信息化、商品化已经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 成为不容置疑的趋势, 并为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甚至是人类与宇宙之间的进一步沟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媒介产品这个汇集大量符号的封闭、半封闭的符号系统中, 媒介产品的符号意义首先取决于该意义符号的周围与其他符号之间的连结关系, 同时也与该意义符号的生产过程、受众的心理结构、该意义符号的传播途径等等众多因素相关联, 最终的目的是引起受众对该意义符号的关注与接受, 以达到该意义符号在其传播范围之内的最佳声音、图像、影响效果, 起到宣传与沟通作用。媒介、符号、受众, 共同地构成了后现代人共同参与的后现代“罪行”。它的本质是物质主义的。费希就曾指出, 如果说一种语言的人共有一套各人已不知不觉内化了的规则系统, 那么理解在某种意义上就会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 理解会按照大家共有的那个规则系统进行。

三、仿真与仿像的社会

在20世纪, 文学文本的研究逐渐向意义符号的共性研究转向, “文本”已经不再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特征的客体, 而是作为可以自由支配与组成的客观体、本体, 出现于后现代社会的商品化过程中。

继布莱希特、本雅明、沃霍尔等社会理论家对现代社会的考察之后, 当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家鲍德里亚极具批判性地审视了以电子技术作为媒体的当代的媒体社会和消费社会, 批判了由类像符码和组织模型组成的后现代社会, 他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消费是一个系统, 它维护着符号秩序和组织完整:因此它既是一种道德 (一种理想价值体系) , 也是一种沟通体系, 一种交换结构。”[5]他在《仿像与模拟》一书中也认为, 媒介将现实转化为影像, 消费文化与媒体社会生产了大量的符号, 大众受到了来自媒介的那些无休止的信息轰炸, 媒介提供的令人神迷的影像与超负荷的信息, 导致了文化的超负荷, 从而引起了意义的爆炸, 产生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和超现实的空间, 那些以前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要素, 现在都被符号所吸收或者成为符号, 商品的生产过程也变成了符号化的过程, 商品的增加变成了符号的繁衍, 商品的流通也变成了符号的流通。

符号主导的结果, 从正面来说是真实的消失, 从反面来说是超真实的产生, 后现代的“超真实”取代了现代的“真实”, 从而引发了与“超真实”相关的各种概念:仿像、内爆、外爆等。所谓“仿像”的特点是模型先行, 模型就是符号, 不再与版图、参照物或实体相关, “不再是一种领域、一种指涉性的存在或一种物质的仿真, 它是一种无源泉的真实, 一种超真实”;“内爆”是指一种自生性, 与之相对的“外爆”则是指一种对外扩张。很显然, 鲍德里亚看到了后现代主义社会中, 媒介、符号、商品这些冲击着人类的视觉、味觉、感觉的自觉与不自觉的消费品, 这些具备着无限循环特性的模型、体系、内结构、商品抑或超商品, 这些理论术语同时反映着一个事实———后现代社会渐渐让人无法忍受的信息化运转, 终究会引起某种意义上的“内爆”或“外爆”。

大量信息成为商品进入商品生产、消费的领域, 最终的结果就是知识量、信息量的爆炸。后现代社会在建构方面的努力被每天不断地更新着的信息所替代, 人类的劳动生产活动被信息量的商业化运作所取代, 这正是鲍德里亚所批判的。不能否认鲍德里亚的理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前瞻性, 但这种批判仍旧存在它的局限。

任何符号都不是封闭的内循环系统, 都具备一定的开放性, 它由人类在一定范围内的生产活动积累而成, 是动态的, 是可以相互同化或整合的, 不同程度的群体可以通过意义符号进行对话, 这既是避免了纷争与差异, 也避免了战争的产生。所以说意义符号是打开某种内封闭或半封闭式循环体系的钥匙, 意义符号所具备的这种开放性的特性作用于后现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绝不会是消极的, 而应该是积极的。

四、符号的媒介化

德国文学理论家伊赛尔通过对文本接受理论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 认为文本只提供程式化了的各个方面, 后者促使作品的审美对象得以形成, 艺术的极点是作者的文本, 审美的极点则通过读者的阅读而实现。因此, 后现代主义理论中所谓的“文本”首先是一种开放性文本, 不存在文本是否被典型化的问题, 有的只是文本能否被阅读和是否被接受, 这在理论上既能够避免因为文本被过度阐释、意义被过度符号化、商品化所带来的弊端, 又能够避免因为受众过度关注和过度接受带来的弊端———导致符号传播范围内的混乱, 或者说被引爆。

其次, 传播媒介被逐渐符号化之后, 人们能够更好地划定符号传播范围内的主体的范围, 即在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的积淀基础上形成的主要群体, 他们拥有自己的小中心, 从广义上来说, 存在于意义符号中的一种特殊属性:依附性;从世界范围讲, 它也可以是一种民族性、种族性。在特殊属性基础上进行意义符号的文化传播, 是一种更深入的、更具有积极互动作用的传播。意义符号从产生之日起便于媒介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意义符号伴随着传播的目产生, 与媒介一同发展成为媒介符号。

伊赛尔在文本接受理论的研究中就提出, 要指望文本与读者的成功交流, 文本必须通过某种方式控制读者的行为。而美国著名批评家费希所提出的语言的规则系统和有知识的读者的观点也是解决这种文本与读者之间互动的方式之一, 媒介符号的传播过程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形式和关系, 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语言、声音、音响、文字、图像、色彩所组成的意义关系上, 因此, 媒介符号使相互联系的两个主要群体能够在一定的作用形式上相结合, 从而使内容进行传播。还有这样一种情况, 符号传播媒介具有某种共性, 可以被两种不同的主要群体所认可, 这对于起着传播作用的媒介符号来说是重要的, 也是最具后现代意义的艺术品。虽然, 鲍德里亚认为, 这种超负荷的信息符号, 会导致文化的超负荷, 从而引起意义的爆炸, 但是, 他忘记了人类社会对信息等任何商品化了的符号可能具备的选择、转换功能, 就如同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 随之而来的一切也都跟着更新。当鲍德里亚所说的后现代类像时代发展达到一定饱和度的时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还会出现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符号载体来替代前一种媒介社会和消费社会对符号载体的需求, 这种不停的转换是无限的, 它取决于人类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程度, 从某种精神领域讲, 也是人类社会共同进行选择的过程。姚斯认为, 一部作品能否按其独特的历史性理解和表现文学史, 取决于期待视野能否对象化, 也就是说, 部分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 对它的读者的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 这种方法明显地提供了决定其审美价值尺度的标准掌握在读者手中, 后现代文化不再是传统道德、知识、宗教的传授者, 而是施与者, 接受的决定权取决于大众消费者。即便如此, 当我们阅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和他的《仿真与模拟》的时候, 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得到鲍德里亚那批判的眼光, 那种针对于人类社会走向的深刻的忧虑。

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实质来看, 后现代主义理论始终是围绕着后现代主义理论要对现代主义理论进行颠覆这一点展开的, 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多样化从中起着由量变到质变的作用, 并且进一步地促进了后现代主义理论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表征上来看, 后现代主义理论以颠覆、对立为中心, 进行延伸发展进而达到多元发展的目的。

巴赫金在讨论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时也指出, 要把思想看作是不同意识、不同声音间演出的主动事件, 也就是明确地说出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生产只是在进行传播符号的生产, 后现代艺术本身便是作为符号化的文化被接受的。姚斯在谈到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时也指出, 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如果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连续性时像文学史的连贯性一样找到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那么过去在这个封闭的生产和再现的圆圈中运动的文学研究方法就必须向接受美学和影响美学开放, 第一个读者的理解将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受之链上被充实和丰富, 对过去作品的再欣赏是同过去艺术与现在艺术之间, 传统评价与当前的文学尝试之间进行着的不间断的调节同时发生的, 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 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 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 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它总是具备一种历史性、时代性、分期性的特点。

摘要:后现代主义艺术是由结构的变形与整合组成, 可以打破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的一维性。结构的符号化是后现代艺术得以客体化, 从审美意识到美的客观物的演变, 通过生产与媒介来完成。后现代艺术符号化的过程, 是经过媒体传播、媒介传播、符号化、符号的媒介化四个过程进行演变的, 从而确立了一个仿真与虚拟的世界, 并通过批量生产, 使后现代艺术迅速覆盖全球。

关键词:媒介,符号化,传播,仿真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艾柯.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M].李灵,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54.

[3]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M].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94:430.

[4]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8:64-93.

媒介生产 篇6

一、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的影响

媒介融合对于传媒事业具有较大的影响, 对电视新闻的影响显得尤为明显。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 无论是在传播速度上还是在传播广度上, 都远远领先于电视媒体。受网络媒体的影响, 电视媒体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各界受众对新闻的需求。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 大部分新闻都是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 并且能够满足受众想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新闻动态的需求。例如,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 第一个发出地震消息的并不是哪家媒体, 而是一名普通民众以手机视频的方式在网络中播放地震视频传播的汶川地震的消息。并且不断有公众平台通过网络报道地震的最新动态, 其传播速度与传播广度都远远超过了电视媒体。因此, 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未来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视媒体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变传统的传播理念, 以不断提高电视媒体的传播效率。

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存在的问题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电视新闻报道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媒体管理人员在发现媒介融合背景下, 电视新闻报道存在问题的同时, 还应该确定其正确的发展方向, 以促进电视新闻报道的长远发展。首先,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电视新闻生产模式落后就是首要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发展需要。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中, 具有更新消息慢、内容单一等问题, 这些基本问题都成了严重阻碍电视新闻发展的重要因素, 需要电视新闻管理者不断地加以改进。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以摘取社会资讯中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新闻报道内容, 然而这样的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于新闻的“猎奇心理”。因此,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电视新闻就应该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来提高收视效率。其次,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还存在另一个问题, 就是受众与电视新闻的互动性差。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是通过电话或者手机短信的方式实现的, 具有信息反馈慢的缺点, 其与新媒体时代的互动方式相比明显处于弱势。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互动, 受众可以通过公众平台与新闻传播者直接进行交流, 这样的交流方式不仅方便快捷, 同时还有互动性强的特点, 值得电视新闻学习。另外, 电视新闻报道还存在传播路径狭窄、传播信息量少的现象, 并且还要受到电视新闻播出时间的限制。导致电视新闻报道不得不压缩原有信息量, 这样的播出形式造成了电视新闻传播信息量少的现象。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发展策略

(一) 转变新闻生产模式

为了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发展, 首先应该从改变传统的新闻模式入手, 只有科学合理地调整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模式, 才能有效提高受众与电视新闻之间的平等性。电视新闻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是新媒体新闻无法比拟的, 只有让电视新闻实现媒介融合, 充分与新媒体展开合作, 发挥“取长补短”的合作精神, 彼此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想要改变传统的新闻模式, 就应该从电视新闻的传播速度着手, 电视新闻报道在保持新闻真实性的同时, 还应该注重新闻的传播速度。在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中, 报道内容要经过各个部门的审核, 导致原本热度较高的新闻报道被网络媒体抢先报道了出去, 等传统媒体把新闻呈现在受众面前时新闻的热度已大打折扣。所以, 传统媒体要改善当前新闻生产模式中“决策缓慢”的状态, 以增强电视新闻的时效性。

(二) 重视受众的地位, 丰富传播方式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当下, 受众与电视新闻的交流互动已经逐渐引起了电视新闻管理者的重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电视新闻应开设自己的网站并建立公众平台, 提高受众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 以便受众及时对电视新闻发表自己的评论和看法, 也让受众之间相互交流成为可能, 这种方式是提高电视新闻收视效果的重要途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民生类新闻节目是我国新闻节目未来的发展趋势, 电视新闻也可以在众多“国家大事”“方针政策”的大新闻中, 增加一系列的民生报道。这样的新闻报道方式, 不仅能提高受众对电视新闻的兴趣, 还能充分体现出电视新闻对受众的重视。另外, 媒介融合环境下, 电视媒体应该突破自我发展的模式, 通过网络宣传的方法来丰富传播途径, 使得受众可以真正走进新闻中。丰富的传播方式不仅能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速度, 还能有效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让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能更好地面对新媒体时代的竞争压力。

四、结语

虽然新媒体对电视新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但是通过电视新闻媒体的不断努力, 将电视新闻与新媒体有效融合, 就能充分提高受众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电视媒体通过明确发展方向, 确立正确的电视新闻生产模式, 来提高电视新闻在新媒体中的竞争力。只有电视新闻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才能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新媒体时代站稳脚跟并谋取长远的发展。电视新闻在调整生产模式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创新,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促进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求得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志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采编特点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2) :110.

媒介生产 篇7

在电视媒体占据主导的时代, 电视新闻节目凭借其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基本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但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在大量增加, 电视新闻节目的传统生产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观众对现代社会新闻信息的需求。因此在媒介融合的时代, 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受到严重冲击。

所以,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出现, 传统大众媒介的数字化生存和普通公众对新闻传播的“分享”, 成为新闻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变局中, 新闻传播也正应势而动, 新闻生产的“采编播”流程都在发生巨变。

笔者基于以上媒介背景环境的考虑, 将从“融合新闻”的理论角度作为切入点, 来探讨当前我国电视新闻的变革策略。

2. 融合新闻的层次定位

“融合新闻”, 在西方也有称为之“多样化新闻”。“融合新闻”是在2004年, 由美国学者率先提出这个概念, 与之相应的实践也在美国业界展开。

在探究融合新闻是如何进行的融合之前, 首先应该界定清楚和探讨的一个问题, 即在媒介融合层次中, “融合新闻”属于哪一个层次的融合。

在媒介融合的相关理论研究中, 将媒介融合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媒介互动, 即媒介战术性融合。第二个层次是媒介整合, 即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第三个层次是媒介大融合, 即不同的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 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笔者认为, “融合新闻”理念的新闻报道方式属于媒介融合的第三个层次, 即媒介大融合。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和实际操作中的融合。

3. 电视新闻生产流程的转变

“媒介融合”导致了“融合新闻”的产生。“融合新闻”内容的采集与生产, 其复杂程度显然要超出任何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逐步发展的时代, 从“融合新闻”的理念来分析我国电视新闻的未来发展, 我们依然可以从“采、编、播”的生产流程进行全新的分析和扩充。

3.1 新闻采集的转变

新媒体时代, 使得自媒体出现并迅速发展壮大。虽然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但社会公众发布新闻信息和表达观点的权力得到充分尊重。全民参与新闻的意愿变得越来越强烈。基于此, 新闻从业者在新闻采集上可通过直接采集和间接采集两种方式。

(1) 直接采集

直接采集与传统的采集方法相一致, 在考虑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而在融合时代, 新闻技术和新闻环境的改变提高了大众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参与性。

(2) 间接采集

间接采集则是利用网络媒体、受众自媒体等资源。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手机媒体高度发展的当下, 往往大众就会是一条新闻的第一个记录者。比如:波士顿爆炸事件中, 身临现场的王石先生就以临时记者的身份与央视主播进行连线, 报道突发事件现场的情况。所以对于电视新闻的新闻采集工作, 充分借助和运用网络媒体、自媒体等资源, 更全面的采集新闻信息。

3.2 新闻编辑

在媒介融合时代, 传播渠道和信息来源的多样化, 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则新闻编辑面临的问题。对于电视新闻而言, 借鉴“融合新闻”的理念可以将编辑工作分为前期编辑和在线编辑。

(1) 前期编辑

前期编辑就是将从多种媒体采集到的信息, 包括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等进行新闻信息的编辑加工。与传统的新闻编辑不同的一点是, 在媒介融合时代下的电视新闻编辑, 更考验编辑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2) 在线编辑

在线编辑是整个新闻生产流程中最能体现技术含量的工作。电视新闻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进行新闻的直播报道, 所以在线编辑的主要工作就是对电视直播中及时采集回来的信息进行在线编辑。在线编辑的运用, 则也是体现电视新闻价值的一个方面, 同样也是电视新闻的制胜点。

3.3 新闻播报

对于电视新闻的新闻播报, 我们从新闻的播出主体、播出形式和播出平台三个方面来分析。

(1) 播出主体

播出主体是指新闻播音员。而在我国, 记者型主持人是集新闻采编播于一体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 记者型主持人的出现将主持人与记者的角色与功能合二为一, 改变了以往由播音员或主持人在电视屏幕上播读新闻的刻板模式, 将主持和采访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使新闻播报和采访显得更加直观生动。我国属于记者型主持人的代表有:白岩松、王志、柴静等人。他们的个人风格十分明显, 也正是当下媒介融合环境中电视新闻所需要的“全能型”新闻播音员。

(2) 播出形式

播出形式是指在新媒体技术的加入令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手段得以大大丰富。虚拟演播室、3D成像技术的运用重塑了新闻演播室的空间感和延伸性, 改变了电视新闻以往呆板模式化的播出形式。在这样的播出形式下, 新闻的新鲜感会增强, 新闻播音员可发挥和操控的空间同样也会增大, 有利于吸引受众的眼球, 增加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4. 小结

综上所述, 一方面, 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环境已经成为事实, 并且将继续更好的发展下去。另一方面, 新媒体的发展十分迅速, 更是给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带来更多挑战。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 基于“融合新闻”理念的新闻报道方式, 从“采编播”三大新闻生产流程来研究和找寻电视新闻未来的出路, 是具有可行性的。

参考文献

[1]邵培仁著.媒介理论前沿[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蔡雯著.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人民出版社.2012

媒介生产 篇8

关键词:媒介事件,传播实践,新媒体社会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越来越多光怪陆离的现象让人们眼花缭乱,纵览这些层叠涌现的各类事物,“事件”成为其最鲜明生动的脸孔。在各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中,“××事件”“××门”“××案”已经成为“出镜率”最高的词汇。

以媒介事件为篇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共检索出556篇文献,一直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从发文时间上看,2007年之前低于18篇,2008年开始论文篇数开始增加至40篇,2010至今一直保持在60篇左右。其中除了涉及新闻与传媒领域之外,诸多领域也开始了对媒介事件的研究,如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领域、体育领域、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领域、贸易经济领域、出版领域、司法领域、宏观经济领域、高等教育领域等。在众多文献中,《“媒介事件”研究:兼论传统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的转变》(以下简称《“媒介事件”研究》)从元理论与科学哲学、新闻传播实践规律、媒体运作原理等角度来全面考察与深入分析“媒体事件”这类现象,为开展立足学理层面、展示整体视野、紧扣时代背景、切合社会现实的“媒介事件”研究提供了如下新视野。

1 立足于“点”:对有关媒介事件的种种“误读”“泛读”和“浅读”做出澄清与解释

继美国丹尼尔·戴扬(Daniel Dayan)、伊莱休·卡茨(Elihu Katz)两位著名传播学者于1992年用“媒介事件”一词来指代一种“电视仪式”或“节日电视”甚至“文化表演”之后,“媒介事件”的内涵与外延不断被修改和扩大,以致只要媒体上“一出事”,或者任何跟媒介沾上关系的,言必称“媒介事件”,导致这一方面的研究在被泛化的同时也被肤浅化和表面化,从而使得“媒介事件”的真实面目变得混淆不清、模糊难辨。

全书以本体论和科学哲学理论为支撑,以现时代的社会现实与传播实践为背景,作者从大量的个案和表象中挖掘共性、提炼规律,态度鲜明地明晰了“媒介事件”的基本类型、组成要素、主要特征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展示出媒介事件的完整面目与清晰轮廓,实堪为一本媒介事件的全景式、系统性入门著作。全书不仅以“媒介事件”为钥匙,全面地解答了当前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事件时代”所带来的种种疑惑与争论,而且打开了一面我们能清晰明了地观照这个时代的镜子。仔细读来,让我们第一次从学理高度和整体视野上对“媒介事件”这样一类立足于新闻传播领域、辐射至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高热度”现象有了全新的认识,构建了有关“媒介事件”最新研究的完整理论体系。

2 拉开与“线”:爬梳剔抉社会发展史、新闻传播发展史(包括中国在内),总结概括“媒介事件”的历史演进脉络和嬗变规律

作者对“媒介事件”的研究从当下着眼,以历史为据,将研究视野拉长至新闻传播发展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长河之中:不仅有与参考系客观报道的横向比较史,也有“媒介事件”自身的单线演进史;不仅在业务实践层面来探究“媒介事件”的嬗变递进历程,更从社会理念、社会思潮的深度来挖掘其递嬗的内在动因;不仅有媒介事件发展中的若干典型个案分析,又有对这若干“点”所铺展的社会现实“面”的全面阐释;不仅有对媒介事件形成阶段的科学划分,更有从这种发展史中归纳得出的重要规律,包括“媒介事件”发展过程中与客观报道理念的交互和独立性、“媒介事件”的发展具有两面的分化性、“媒介事件”是对社会现实的直接或间接的映射、新闻报道理念与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天然联系等方面。纵观起来,全书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部完整细密的媒介事件传播发展简史。

3 铺展于“面”:归纳和描摹实践中的诸多表现形态,构成一幅现实生活中的“媒介事件”百态图

作者从特殊性的角度,把“视线拉长到广阔而丰富的新闻传播实践领域之中”,捕捉到媒介事件的千姿百态,或者说是“传媒→事实→报道”模式的多样“脸谱”,并逐一从实践上厘清媒介事件的诸多“变形”,给予其清晰准确的定位。文中主要分析了事件营销、媒体公关、网络媒介事件这三种媒介事件的“变种”,它们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作者所定义的“媒介事件”,但与后者之间具有极大的关联性和相似性,而且同样在现实中层叠涌现,构成“事件时代”异彩纷呈的媒介景观。此外,作者提炼出这三类“变种”的核心特征:事件营销以“事”为依托、媒体公关以“人”为主体、网络媒介事件以网络为舞台,作者通过细致深入的辨析和大量的典型案例,对媒介事件的这诸种不同现实表现进行了全面诠释。

4 依托“点—线—面”,将客观报道这一新闻传播实践中的核心活动作为参照物,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推行“传媒→事实→报道”的新闻报道模式

作者将眼光和视角投射到丰富多样的社会现实之中,并通过与客观报道的对比来观照新闻传播实践的现状与问题,使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与实践指导价值。作者总结出:“媒介事件”脱胎于客观报道的母体,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客观报道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此,作者对媒介事件的研究,始终放在与客观报道相比较的框架下来进行:在客观报道中,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模式是“事实→传媒→报道”;而到了媒介事件中,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模式则转变成“传媒→事实→报道”,成为一种新的、与客观报道相对应的新闻报道模式。作者从两者的实践操作流程到历史演进过程,从理论构成要素到相互带来的影响,比较分析贯穿在全书的篇章结构之中;同时以对媒介事件的分析为主,以客观报道的比较为辅,通过比较看出问题,借助比较突出特质,不仅使全篇结构清晰明了,而且在这种全方位的比较中,媒介事件的属性和特征变得不言自明、其义自现,整体特质得到全面展现。

综上所述,新闻工作者应当秉承质疑精神与求真态度,唯客观报道是从,从现实情况以及问题出发,以元理论、科学哲学等理论为坚实支撑,通过严密而系统的论证,探究“媒介事件”的合理性、客观报道的缺陷与不足、两者如何互补共进等一系列关涉新闻传播体系和未来发展的本质问题,在帮助人们形成对“媒介事件”这类热点社会现象的理性认知的基础上,有效指导新闻传播实践的健康运转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只有善于思考、勇于挑战、敢于论证,才能让新闻传播更好地传递事实、展现真相、服务大众、引领未来。

参考文献

[1]Daniel Dayan,Elihu Katz.Media Events:Live Broadcasting of History[M].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18.

[2]郭建斌.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兼评《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4(4):6.

[3]王旭.新媒体事件的传播路径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6(7):12.

上一篇:定量化学分析下一篇:全媒体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