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介

2024-09-15

电子媒介(精选9篇)

电子媒介 篇1

1 电子媒介的发展历史

通常我们认为传播是传递、输送、沟通、交流信息的过程, 它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传播的历史与人类的产生一样久远, 自从有人类开始, 就有传播。众所周知人类传播史通过符号系统进行的, 人使用各种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如图片、手势、姿势等) 进行传播。同时, 传播还需要通过媒介进行。媒介是信息传递的载体, 是传播进行的基础。由此可见, 广播、电视等通过电波, 借助电力形式传播的媒介是传统电子媒介。我们现在所说的网络、手机等不仅以电子为动力, 更是以电子符号为传播介质的媒体, 是后工业时代不断发展而兴起的新型电子媒介。

在人类文化传播史上, 电子媒介的出现可谓是一次空前的传播革命。电子媒介从诞生那天起就以迅猛的势头赶超印刷媒介, 到了20世纪中期, 它已经完全能与之匹敌, 甚至更具有优势。就在这一百年之中, 人类迅速从印刷时代跨入电子时代, 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电子媒介不仅仅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 也不仅仅是加速了人类历史的文明进程, 它用光电的形式改写了人们在印刷时代的思维方式。

从电报到广播、电视乃至现在的网络技术, 电子媒介打破了知识的垄断, 科学技术迅速的普及化, 人们接触媒介也越来越频繁, 电子媒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迅速扩大加强。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的变革并不仅仅是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突破, 它改变了人们的传播方式, 并且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837年, 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 预示了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1844年, 莫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1858年, 当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宣告竣工时, 接近于即时传播的远距离信息传播已成为现实。到了20世纪20年代, 广播、电视相继问世, 媒介技术散发出了令人惊异的魅力, 人们对媒介技术的关注、思考以及研究与探索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20世纪40年代, 工业国家的报纸进入成熟的大众化时代, 电电话、广播开始普及。在两次世界大战中, 电子信息战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不同电子媒介的共通点

电子媒介的种类很多, 不同的电子媒介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但也有着某些方面的共性。

首先, 电子媒介传播的信息是形象的、直接的。与印刷媒介相比, 电子媒介信息的获取无须特殊的训练, 基本上凭借人的自然本能就可获取。比如广播是口语传播的延伸, 它是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增加一种固定的媒介, 使信息的稳定性提高, 传播距离更远。电视的信息是以图像、声音等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传播, 对这些信息的获取都是人天然的能力, 无须进行任何训练。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电子媒介是人类通过技术把信息向其本原面貌简单还原从而提高人获取信息的能力。

其次, 电子媒介传播的普及率更高。就印刷媒介而言, 不管教育多么普及, 都不可能普及到每一个人, 因而总有人不能借助它获取信息。任何需要经过训练的技能都不可能让每个人学会, 阅读也不例外。而电子媒介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了该问题, 每个自然人都能借助电子媒介获取信息, 因而它把信息获取能力普及到了最广泛大众。调查表明, 电子媒介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影响最大, 随着电视的普及, 越是底层的人通过电子媒介获取的信息越多, 他们除人际交往中的信息获取外, 主要的信息来源依赖于电子媒介。

再次, 电子媒介的传播能力比其他媒介更强。电子媒介承载的信息量是纸质媒介的数倍, 甚至数十倍, 它通过电波这种无孔不入的介质, 将大量的信息瞬间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麦克卢汉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地球村”, 就是基于电子媒介这种巨大的传播能力而言的。

3 电子媒介的缺陷

当然电子媒介的缺陷亦非常明显。

第一, 信息传播的强制性。所有电子媒介的信息都只能按播放人的意愿顺序播放, 信息接受人无法选择, 造成信息接受的被动。即使是网络媒介也不能按照阅读人的意愿更改信息内容, 造成信息传送事实上的专制性。

第二, 电子媒介的图像型播放及无间歇的连续播放, 剥夺了信息接受者思考的空间与时间, 压缩了人的想象能力。希利斯·米勒认为, 印刷文字能够区分出主体与客体, 意识与无意识等二元世界, 但电子媒介泯灭了这种二元世界的障碍, 使主体与客体, 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界限消失, 从而使过去建立于其上的哲学、文学、精神分析学等失去根基, 并最终消逝。因为我们好像已生活在所有现实的场景之中, 无须任何想象。现在, “电视或电影屏幕上的幽灵, 比之阅读一本书的私下行为, 似乎更加客观、公正, 并为大家所共享, 而不那么依赖我个人的想象。”这也许就是同为大众媒介的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的区别所在。人们在长时间接受这种大量的信息后, 很难对信息进行梳理和再创造, 长期疏于思考与想象, 势必使这两种能力退化, 变成应对性的“模仿人”。

第三, 电子媒介还为我们带来了更多色情、暴力、浅薄、庸俗等不利的信息。虽然印刷媒介也可以传播这些东西, 但文字的想象性使这些东西的震撼力减弱。而电子媒介却是赤裸裸的以视觉的方式呈现, 视觉感受是人体感受器官中震撼力最大的, 它带给我们的冲击力超过任何器官, 因而电子媒介的色情、暴露等就格外突出, 这是它的传播符号所决定的不可避免的缺陷。至于庸俗、浅薄等则根源于它们传播的大众性和巨大的影响力。当庸俗、浅薄为个人所有时, 是受鄙视和批判的, 但电视、网络传播的大众性, 使得这些东西又不得不反复出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只有反复出现的东西才有价值, 才能为人所认知, 它会成为一种标准, 成为人们模仿的对象, 从而使这些不利信息影响的人数更多。

当然,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电子媒介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产物, 它的积极意义还是高于消极影响的。电子媒介提高了信息的生产能力, 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 信息的获取更加简单, 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希利斯.米勒.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J].文艺研究, 2000 (5) .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J].传播学.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3.

[3]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电子媒介 篇2

姓名:性别:

年龄:31岁学历:本科

工作年限:5年婚姻状况:已婚

户口:广州市身高:177cm

居住地:广东省广州市现任职位:策划媒介主任

待遇要求:3500--5000/月到岗时间:--

希望地区:广州市

希望岗位:媒介人员媒体策划客户代表

自我评论本人在进入社会工作期间,所从事的工作有大部分是跟市场销售和客户服务有关的。本人认为客户与本方公司之间的长期合作,总是依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其他因素,客户服务可以说就是客户同本方公司之间的桥梁,所有业务必须建立在一种牢固的相互的信任和尊敬的关系之上。

本人性格稳重,具有乐观上进的心态,并且勇于接受和学习新鲜观念及知识,并能及时对自身作出调整及提高,具备创造性与坚韧性。在工作中深刻领悟到,乐观、进取、感恩、包容、自律、诚信、公正、承担、豁达是一名优秀的公司员工所应具备的素质。工作经验某公司-11-2008-11

公司性质:房地产、建筑、安装、装潢

担任职位:高级物业顾问

离职原因:--

工作职责和业绩:

二手房地产的销售与后续的客户服务

广州极限思维广告有限公司2008-11-2008-11

公司性质:广告、策划、设计

担任职位:策划兼媒介主任

最高学历:大专

专业名称:计算机

专业描述:计算机的`应用

湖南大学-03-2007-03

最高学历:本科

专业名称:金融

专业描述:金融专业的各种学科

技能专长技能专长:

本人对销售行业有较高的认知与技巧。对市场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有过成功的经验(组织了“孩子宝贝”的各种活动)。

语言水平:

英语:良好

普通话:精通

电子媒介 篇3

摘要   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现代文学经典逐渐以影视这种全新的电子媒介形态进入公众的视野。在新的媒体语境下,现代文学经典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本文从电子媒介时代与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形式转换和现代文学经典与电子媒介的技术解析两个方面探索了转型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现实境遇和生存形态,力图构建一种开放的文学思想,以拓展现代文學经典的审美经验,促进其精神价值的延传。

关键词:电子媒介  中国现代文学  经典  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在中国社会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呈现了个性解放和民族救亡的文学主题,它在作品形态、美学风貌和文本传播方式等众多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现代文学经典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以影视媒介形态走进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这种影视读图的方式在拉近了现代文学经典与大众的距离的同时,也使现在文学在新媒体语境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和挑战。对电子媒介形态下的现代文学经典进行研究,可以构建一种开放的文学思想,修复和重建现代文学经典与大众之间的关系,拓展现代文学经典的审美经验,从而促进其精神价值的延传。

一  电子媒介时代与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形式转换

在传播学视域下,文学经典的传播、阐释和流变深受媒介形式变化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起初以报刊为主传播媒介,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影视、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介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传播媒介,媒介符号与话语模式的变革也构建了不同文学经典的呈现形态,自此现代文学经典逐渐以影视这种全新的电子媒介形态进入公众的视野。下面,我们将从现代文学经典的人物、叙事以及主题意义等角度阐释现代文学经典在电子媒介中的转换。

(一)镜像语言的转换与现代文学经典人物的形象解读

影视是一种直观性的媒介表现形式,它对现代文学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表达中渗入了不同元素,重塑了现代文学经典中的人物形象。

1  经典人物性格丰富立体的跨世纪传播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顶峰,他的多部作品堪称是我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他的作品寓意深刻,通常采用复调的叙事模式,作品中对人物性格、形象、心理等方面的刻画复杂多变,因此,对鲁迅文学经典作品的影视改编难度较大,对导演和演员都极具挑战性。1956年鲁迅逝世二十周年之际,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桑弧拍摄了电影《祝福》,该片成功地将小说中的文字语言转化成了镜像语言,并对原著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更加多维立体的再塑造,淋漓尽致地还原了鲁迅原著冷峻、凝重的风格特征,是现代文学经典改编的成功之作。影片把握住了原著人物的神韵,用形象的画面和强烈的动作,塑造了善良、忠厚、生动的祥林嫂形象,并创造性地增加了砍门槛的情节,用镜像语言更加丰富、柔和地表述了祥林嫂这个人物的精神反抗性,准确解读了原著中所蕴含的渴望民众抵抗封建专制,树立起现代意识的期待。

2  经典人物形象主体意识的尴尬转换

现代文学经典一般具备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的特征,在主题上呈现出时代性与史诗般的创作风格,充分体现了时代当下性与历史穿越性的统一。现代文学经典作品还十分注重在客观的历史语境和社会关系中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把握人物的情感和行为,通过错综复杂的情节变化来凸显人物的多元和复杂性,创造出多维、立体的人物形象。19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文学作品是现代文学中呈现出时代痕迹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茅盾的《林家铺子》《子夜》《春蚕》以及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茅盾的经典作品《子夜》于1981年被改编成电影,导演桑弧在创作时承袭了原著作者的思想,影片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冲突等方面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著,以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吴苏甫作为中心人物,讲述了他从雄心勃勃到破产失败最终买办化的悲剧命运,准确契合了原著的主题思想。虽然电影用镜像语言对原著中最精彩的人物细微的心理刻画进行了准确清晰的视觉化转换,但是影片还是在新的社会语境中遭受了冷遇,并没有得到观众的赞同和欢迎。其原因在于电影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吴荪甫英雄形象与悲剧命运之间缺乏影像表述张力,在对人物的演绎过程中,未能将原著人物的艺术魅力和英雄魄力与社会矛盾的悲剧性诠释到位。经典原著塑造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将吴荪甫这一个生不逢时的民族资本企业家的英雄形象放在当时复杂混乱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关系中去刻画,展示了他作为中国特殊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英雄代表所经历的悲剧人生是由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造成的,他的失败代表了中国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历史的悲剧。这一人物形象在改革开放时期上映是不合时宜的,吴荪甫所代表的警示意义在此时传播难以让经济快速发展中急于奋斗致富的观众产生共鸣,以至于遭到了时代质疑。

(二)网络技术与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演绎

当代传播技术对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演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现代文学经典,它主要借助文学的媒介性特点,通过媒介在文学作品、作者、读者、受众之间实现某种交流与交换,以达到互通的目的,这是文学在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属性。在现代社会中,报刊、电子媒介、网络媒介、通讯媒介不仅是现代文学的一种传播性的工具,也是一个使现代文学弱化、迷失、失序、悬置与重构的后现代媒介阶段。它使现代文学经典在碎片式的微博解构、图像霸权的影视演变中丧失了原始的权威性,使文学叙事发生了形态上的蜕变。以网络技术为视角,在应用层面上运用超文本和超媒体可以对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文本结构进行无限的衍生、拼贴,使文本叙事话语得到最真实的演绎。在印刷媒介中是不能够实现任意文本的相互链接的,文本中的“目录”、“注释”、“索引”也只是一种固定式的矢量链接方式。而应用网络技术中的超连接模式的电子文本的超链接则是一种多对多的映射模式,它远远超出整个单独的文学文本范畴,可以实现任意方向上的全放射性链接。当现代文学经典文本在被移植到网络之后,拓展了叙事的包容性,打破了顺序、完整、线性的原始叙事结构,在超链接技术下衍生出多种不同的新的叙事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超文本技术使现代文学经典实现了“滑动”的超文本叙事。现代文学的网络超文本叙事突破了传统印刷媒介中的封闭性叙事系统,将现代文学叙事中的碎片信息完全由意指活动生成。二是网络超文本技术使现代文学经典形成了“复数”的超文本叙事。传统的印刷媒介中的现代文学作品在叙事中具有唯一性、中心性和统一性,是“单数”的文本叙事,而网络中的超链接技术则使得原本“单数”的现代文学文本成为了“复数”的超文本叙事。三是网络超文本技术对于现代文学经典而言是一种“可无限书写”的超文本叙事。传统印刷媒介中现代文学经典叙事是一种静止的、严肃的具有一定目的性的叙事,这种封闭的媒介使读者被禁锢在作品之外的阅读接受中,而网络中的现代文学则变成了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可无限书写的超文本叙事。由此可见,网络时代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现代文学的叙事方式,超媒体的运用突破了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接受的时代性局限,使文学文本叙事更加丰富、生动且更具时代感。

二  现代文学经典与电子媒介的技术解析

1  现代文学经典艺术形式的影像化处理

在当代的社会和文化转型中,以“影像”作为表征的视觉文化视觉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势态,消解着文学经典的灵韵与深刻。在图像所建构的后现代话语中,以影像特有的直白与留白、运动的当下与潜在的记忆以及可视与不可视的时空结构等视觉理论中实现现代文学的视觉化创作,可以为现代文学经典的媒介形态转向提供新的视野和影像审美机制,从而建构起现代文学意义体认和影像感知体验的多语义交叉的审美范式。一些现代经典改编成的影视作品都在固定的影像框架中展示出一种与人文语境相契合的深刻文本空间形态。文学经典影视改编往往突破了传统视觉功能的感官审美属性,以直白、轻率的视听感官影像占据主导,以文本深刻的审美机制作为影像的主体,这种影视的直白与留白是对文学语义的再生。它突破了现代文学经典的单一性和文本叙事的压制,构建出影像表意的多元性和开放性的阐释空间,使现代文学经典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实现其审美价值。在现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中,空间的建构也是影像形式建构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将时间经度与空间纬度动态结合,是影像时空表意机制内在逻辑的一种度量,也是对运动与记忆的审美体验的重设,它为现代文学影视改编提供了文本空间叙事的重要表述方式。影像这种时空的动态叠合的叙事策略打破了单一的、线性的因果联系叙事,它用共时性的交错形态取代了以时间推进为主的历时性叙事,在多元并置的空间中多维度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感知形态。赋予影像以时空参与感,使影像运动的当下时空具备了潜在记忆无限开放的表征。

2  现代文学经典在网络传播中叙事表意的拓展與变异

网络传播技术成功拓展了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功能,在电子媒介传播中,对现代文学经典叙事表意功能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超链接技术与叙事表意“互文性”拓延。互文性即文本间性,是指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它是文学作品中从文本的形成到阅读再到文学意义的生成和文化话语的参与的吸收与改造过程。在电子媒介时期,随着文本传播的效率和范围的变化,互文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数字时代的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是“树型网状叙事传播”,网络的超文本链接技术使现代文学经典实现了多维、立体的叙事模式,也使文本互文性进一步扩张,从而建构了一个超文本技术特有的叙事表意系统。二是电子媒介环境与叙事语言的“陌生化”。网络传播中的现代文学经典的文本语言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它以全新的表述形式来迎合数字时代人们的语言接受需求,增加了现代文学经典的体验感受和认知阻力,使现代文学经典叙事语言在传播中保持了生命的活力。电子媒介所建构的话语空间也使现代文学经典语言叙事更为“陌生化”。三是数字化语境推动了现代文学经典叙事模式“个性化”的演绎。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模式在数字化传播中,不仅传承了原经典部分,也对文学文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再创造和极具时代性的演绎。以互联网为主的数字媒介削弱了精英话语权,增强了信息交流频率,有效拓展了人际传播范畴,它使现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更为个性化,也丰富了现代文学经典的叙事模式和表意空间。

三  结语

现代文学在中国社会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新的媒体语境下,现代文学经典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对电子媒介形态下的现代文学经典进行研究,可以构建一种开放的文学思想,修复和重建现代文学经典与大众之间的关系,拓展现代文学经典的审美经验,从而促进其精神价值的延传。

参考文献:

[1]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8年版。

[2]  陈平原:《现代文学的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以 1890 年代至 1930 年代的报章为中心》,《书城》,2004年第2期。

[3] [英]利萨·泰勒,吴靖等译:《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移动电子媒介依赖现象及对策探析 篇4

1 媒介依存理论简析

媒介依存理论是一项系统性的理论,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媒介依存理论进行分析。

1.1 理论出现前提

媒介依存理论和相应的媒介依赖现象的出现都具有着非常广泛的社会前提。众所周知,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通讯工具开始向着移动化、多媒体化演变。这集中体现在手机和PAD以及光纤、Wi-Fi等相应移动媒介的出现。在这一前提下,移动电子媒介带来了更加便利的传递信息方式和沟通交流手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移动电子媒介本身也带来了许多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许多热衷于电子媒介的年轻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沉迷其中,并且在社会化媒体中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其在现实社交、信息获取的时间,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对于这一现象与问题进行研究的媒介依存理论就应运而生了。

1.2 理论发展过程

媒介依存理论的发展是随着媒介依赖现象日益严重而发展的。通常来说“媒介依存”这一理论最早是由德弗勒和鲍尔基洛奇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所提出的,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来满足其自身的需求且实现自身期待的目标。这一理论的基本思路是把媒介作为“受众—媒介—社会”这一模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媒介与个人、群体、组织和其他社会系统存在一种依赖关系,但相互依赖中较强的一方是媒介,这一理论后来也成为了电子媒介依存理论发展的理论基石。

1.3 理论具体内涵

媒介依存理论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许多人在出现媒介依赖的过程中首先会对于依赖产生不同程度的理解,这主要包括了对于自我的理解和对于社会的理解。例如,自我理解主要是通过接触媒介讯息认识和解释自身的信赖、行动、性格等,而对于社会的理解则主要是指通过接触媒介讯息获悉和解释今日、往昔和将来的事件和社会文化。另外,定向依存也是媒介依存理论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的内容包括了自我定向和互动定向,一般而言自我定向如通过接触媒介虚席决定人们的消费行为和阅读喜好等,而互动定向则是从媒介信息中获得关于如何处理个人关系、社会关系的提示等内容。

1.4 理论延伸内涵

从媒介依存理论中可以延伸出许多相应的内涵。例如,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电视人”理论就是依存理论相对早期的应用,伴随着电视机长大的一代往往受到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影响,这导致了其中许多人中都存在着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薄弱等问题。在这之后,容器人这一理论的出现形容了互联网时代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孤立的、封闭的容器生活状态,与他人接触时只是容器外部的碰撞因素不能深入内部,这些理论的出现与发展都进一步的发展、延伸了依存理论的内涵。

2 电子媒介时代存在的媒介依赖

电子媒介指的是利用电子技术设备、电子技术及其产品对信息进行传播的媒介,包括光碟、录音、电影、电视及广播等。大部分电子媒介是大众传播媒介,其中最主要的电子媒介为广播及电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媒介的形式更加多样,移动电子媒介应运而生,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手机。电子媒介只能延伸人的各种触觉、视觉、听觉及神经系统等诸多感官,导致人自身感官器官变得懒惰,人极易沉溺其中。电子媒介时代存在的媒介依赖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主要体现在互联网依赖严重、沉溺时间过长、思考能力弱化、信息碎片化严重等方面。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电子媒介时代存在的媒介依赖进行分析。

2.1 互联网依赖严重

电子媒介依赖首先体现在对于互联网的严重依赖。存在互联网依赖的人主要包括这些问题,首先,无法顺利完成学习、工作和家庭中的基本任务,以及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越来越差,而无休止上网导致了人们的性格更加敏感易怒,并且还伴随着不顾过度使用互联网的危害而坚持大量上网的情况。其次,互联网依赖严重带来的问题还包括养成了人们单纯的、有因有果式的低层次思维方式。但是,却无法使人产生立体的、复合的认识与思考,从而对于人们的理智、精神、思维方式都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2.2 沉溺时间过长

电子媒介依赖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沉溺于电子媒介中的时间过长。随着互联网时代电子媒介的不断进步,更多的移动媒介开始想方设法地满足用户的一切生理与心理需求。例如,许多移动电子媒介厂商始终立志于在最大程度上用虚拟的方式呈现真实的世界,在这一过程中用户体验被作为媒介接触中重要的考虑对象。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其必然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既电子媒介在智能地延伸了人的各种听觉、视觉、触觉及神经系统等各种感官后,人自身的感官器官就开始变得懒惰了。而许多整天沉溺于其中的人的思维往往只存在电子媒介所显示的赛博空间和拟态环境中,并且把现实社会抛到了九霄云外,从而在长期沉迷于虚拟世界后无法正确地面对现实社会。

2.3 思考能力弱化

电子媒介依赖带来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人类思考能力的弱化。许多学者和研究者都认为正是由于电子媒介强大的信息量使媒介使用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被弱化了,其“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繁复杂的媒介让社会媒体使用者减少了阅读,拒绝深刻,懒于思考,热衷于消费即时、肤浅、娱乐化及快餐性的信息。另外,移动电子媒介对于思考能力的弱化还体现在促使肤浅阅读成为习惯,对所有问题的讨论都只是浅尝则止,不做深入探究。来不及深刻地思考每个问题并探其究竟,便又陷入源源不断的信息流中,因此无法顺利地完成具有较强深刻性的思考。

2.4 信息碎片化严重

电子媒介依赖产生的一个极为不良的影响就是信息碎片化日益严重。如微博是碎片化的集中体现。众所周知,一条微博最多只能容纳百余个汉字,并且受到字数的限制,一条微博并不能表达完整思想,从而非常容易导致人碎片化、跳跃式地思考,在进行微博的阅读过程中,阅者往往还没能完整看到作者的表述,就被外界环境打断或把注意力分散到下一段文字上,无法准确理解作者意图,阻碍了全面客观的思维习惯的养成。

3 电子媒介时代的媒介依赖对策

电子媒介时代的媒介依赖需要具体的对策对其进行缓解,这主要包括提升媒介利用效率、适当增加现实交流、进一步认识自我、避免非理智消费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电子媒介时代的媒介依赖对策进行分析。

3.1 提升媒介利用效率

解决电子媒介时代的媒介依赖,首先需要提升媒介利用效率。人们在提升媒介利用效率的过程中应当认识到移动电子媒介相比传统的PC端更加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地创造并分享内容,并且可以让网络最大程度地服务于个人的现实生活,只要握有一只智能手机,琐碎的生活时间就能被利用起来,用户能随时随地刷微博、网上交友、购物,这方便了用户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从而能够以效率的提升来避免使用时间的增加。

3.2 适当增加现实交流

解决电子媒介时代的媒介依赖离不开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现实交流。针对越来越严重的电视人、容器人的出现,人们应当减少面对电视、电脑、手机及PAD的时间,增加和人之间的交流时间,尤其是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从而能够切实地提升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

3.3 进一步认识自我

解决电子媒介时代的媒介依赖需要人们进一步认识自我、看清自我。许多长期关注互联网的学者都认为长期沉溺于社交网络或者依赖科技产品与外界联系,非但不能使人摆脱孤独,反而会让人更孤单。并且人长期依赖社交网络跟外界联系,以虚拟形象示人,不但让人丧失了跟其他人交流的能力,也失去了认识自己、反省自我的机会。因此,针对这一现象,人们应当在便利使用电子媒介的过程中,坚持进行自我认识和精神反思,从而能够避免受到移动电子媒介的精神麻醉品,并且免于成为一个只会接收信息而不是深刻思考的信息容器。

3.4 避免非理智消费

解决电子媒介时代媒介依赖的一个关键点就是避免非理智消费。非理智消费是网络购物和互联网营销带来的问题之一,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移动电子媒介催生狂热的消费行为。虽然社会化和网络化的电子商务浪潮是不可避的,但是人们应当注重让自己的消费行为变得理智而不是狂热,并且避免受到不正当营销、销售的影响,从而能够确保自己的互联网消费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和理智性。

4 移动电子媒介未来发展展望

移动电子媒介未来发展值得期待,主要体现在信息扩散效率提升、媒介娱乐性进步、人与媒介相对独立及深刻认识电子媒介等方面。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移动电子媒介未来发展展望进行分析。

4.1 信息扩散效率提升

移动电子媒介在未来可以进一步提升信息扩散效率。在电子移动媒介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其会与社会化媒体和各种信息媒介平台进行更加紧密地结合,这必然会导致移动电子媒介的分享和传播信息以及获取资源的效率不断进步,并且人们获得的信息将会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扩散与传播。另外,商品折扣信息、生活心得分享等对于人们而言有意义的信息将会更快地进行扩散,社会化媒体提供了一个更大的、便捷的消费平台,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4.2 媒介娱乐性进步

移动电子媒介在未来应当会具有更强的娱乐性。移动电子媒介之所以能够获得今天的成就,是与其强烈的娱乐性分不开的。只有很强的娱乐性才能吸引人们在闲暇中使用,并且能够进一步推进大众流行文化的娱乐狂欢。其次,随着媒介娱乐性的日益进步,大量信息系统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应的思维框架,从而能够使人们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这集中体现在移动电子媒介的世界里基本上所有的网民都无时无刻不进行着一场巨大的、持续的流行文化的狂欢。大家都会突然像凑热闹一样关注某一社会事件并七嘴八舌地加入评论的浪潮、说着几乎一样的新兴网络语言、分享并转发着各种吃喝玩乐的信息,时不时还会传来一些令人侧目、无从考证却令人津津乐道的流言,这必然也是未来电子媒介发展的重要趋势。

4.3 人与媒介相对独立

人类和电子媒介在未来或许会变得相对独立。虽然电子媒介未来的娱乐性变强了,但是这并不代表其对于人们的吸引力就会变得更强。反而,随着更多媒介的出现,电子媒介对于人们的吸引力或许会进一步下降。例如,高性能个人用电脑的出现取代了电视对于人们的影响,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个人娱乐软件对于人们的影响,移动终端如手机的进步瓜分了PC在人们在娱乐市场上的份额,而PAD等更加优秀的终端则进一步让这个市场变得丰富。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更多媒介的出现,人们对于单一媒介的依赖总是在不断变小,这对于移动电子而言也绝对不会例外。

4.4 深刻认识电子媒介

随着电子媒介的进步,人们对于电子媒介的认识也在日益加深。人们只有正确地认识和使用移动电子媒介才能真正减少对其的依赖。虽然人类在媒介发展的历史中,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对媒介使用的权利,在社会化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大众对媒介使用的选择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人们可以通过深刻认识电子媒介避免受到其过于深入地影响,因此恰当地、有节制地使用移动电子媒介的能力反而变得极其重要。

5 结语

电子媒介的推广与应用已经成为新时代不可抗拒的重大潮流,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于媒介依赖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因此,只有在人们深刻认识到移动电子媒介依赖带来的危害后,才能够自觉地对可能存在的移动电子媒介依赖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抵制。

摘要:在移动电子媒介快速普及的今天,媒介依赖的问题逐渐开始受到关注。本文从对于媒介依存理论及电子媒介时代存在的媒介依赖进行阐述入手,对电子媒介时代的媒介依赖对策和移动电子媒介的未来发展展望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子媒介,媒介以来,移动媒介

参考文献

[1]庄武媚.微博控:新一代媒介依存症[J].新兴传媒,2011,3(11).

[2]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出版社,2012.

电子媒介 篇5

今天, 虽然印刷术、纸张和图书仍然举足轻重, 可对普通人来说, 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 电子媒介所创造的环境, 已是须臾难离的生活背景。文本的数字化、在电脑上写作和阅读等, 几乎成为人人能够感知的“社会事实”。文本从纸张到电子媒介这一“信息方式”的转变, 对阅读主体的影响为何?

一、电子文本的“信息方式”

在日常生活里, 依靠电脑进行书写, 已是电子时代的一项基本技能。人们通过敲击键盘将头脑里的想法“输入”到电脑中, “思想”便立刻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这确实带来了写作的便利, “计算机写作使敲击键盘代替了执笔手书, 速度的成倍增加使书写具有一泻千里之快感, 思维因手写过慢而受阻的现象大大地减少”。2换言之, 正如“办公自动化”一词所显示的, 熟练的操作键盘可以使思想的生产接近“自动”的样态。

与传统的笔、打字机或印刷术相比, 通过电脑键盘生产文本, 似乎能使作者更好地捕捉稍纵即逝的意识, 减少书写意识过强时造成的理性对初始情感的扼杀。但是, 电子书写获得速度的同时, 却也牺牲了手书、打字或印刷时代文本的稳定性和物质性。

首先是写作主体与文字的关系变得不再稳定。传统方式的书写, “用手划在纸上或以打字机的键敲击上去的油墨有一种不变的痕迹, 难以改变或抹擦掉”;而电子书写时, 作者和文字之间的关系却是随意可以改变的。就如波斯特 (Mark Poster) 所说:“当待输内容透过键盘被录入计算机时, 磷光像素便显示在荧光屏上, 形成字母。由于这些字母只不过代表着内存中的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系统中的代码, 可以说它们的改变能以光速进行。作家与他∕她所用的词语之间的相遇方式是短暂而立即就会变形的, 简言之, 是非物质性的。”3

正是速度优势, 导致写作主体的思维方式与传统不同。电子书写“用键盘的即刻表达可能取代充满个人特征、手与笔协调一致的身体机械节奏”4, 传统书写是一种机械式的协调, 思想和身体之间的节奏可以保持一致, 并允许停顿、反复和沉默;而在电子屏幕前, 写作主体的节奏被带入电子节奏当中, 缺乏冥思默想的时间余地。迫于此种压力, 当人们控制电子语言, 或者说被快速移动的电子语言所控制时, 就会影响到文本对事物的深度描述。

因此, 从电子文本的生产过程看, 它常常得之于速度, 但却又可能在文字的稳定性和深入探索思想方面遭受弱化。若我们从时间、空间角度将电子文本的存在方式与传统信息方式相比时, 即可发现它的存在基础缺乏稳定性。波斯特发现, 电子信息方式瓦解了传统文本具有的稳定时空坐标, “书写被书籍与一张张纸的时∕空坐标加上了框架”;“与此相反的是, 电子语言则不适宜加上框架。它既无处不在, 又处处不在, 既永远存在又从未存在”5。

这种时空不定的感觉, 正是电子文本信息方式的特性。达恩顿曾感性地描述, 电子文本除物理的缺陷以外———“感受一本书, 纸张材料、印刷和装订”, “还给人一种凌驾于时空上的华而不实感”6。这种体验, 我们也许并不陌生, 电子媒介上的文字缺乏手捧一本书的实在感。

二、物理属性的消失

相较于书写, 阅读电子文本是日常生活更为普遍的经验。人们在电脑、手机上、电子阅读器等新型终端上浏览新闻、书籍甚至进行学术研究, 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必须承认这种方式大大增强了信息的易得性, 但也造成了一系列不可逆转的文化后果。

首先是文本的物理属性消失后带来的心理失落感。这种失落感似乎是人类的共性。当我们从手稿时代进入印刷复制时代时, 本雅明所说的艺术品复制后消失的“光韵”, 就成为我们怀念的对象。在手稿作为主要信息方式的时代, 人们似乎可以触摸到真正的作者, 因为作者的真实思想能“在擦掉、替换、删除的地方, 从旁注和增补中, 从笔迹的微妙变化中, 从创造了一件物质时间的整个过程中清楚地看出来”。不要说电子文本, 就是保留了文本物质性的印刷媒介时代, 所谓文本的“原作性、本真性以及个人的痕迹都荡然无存了”7。

手稿时代早已过去,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是藏书家和学术研究者。当代人所面临的媒介环境是由纸张制成的印刷文本和由屏幕呈现的电子文本构成的。两者虽然共存, 但电子文本终究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因此, 面对旧式信息方式的式微, 人们总是怀念它无可取代的魅力。譬如, 米切尔 (William Mitchell) 和斯蒂姆贝 (Oliver Strimpel) 就细致地呈现了印刷文本的优势。他们说:“当书页被装订制作成精美的图书, 你就得到一个精致的三维物体, 非常称手, 它的纹理、气味甚至翻页时的声音, 都令人如此愉快。在书中遨游既简单又快捷, 通过触摸和观察, 很容易确定看到了什么位置。”8他们所称赞的便是书籍的物质性和印刷文字的稳定性。

三、思维逻辑的变化

如果说, 人们怀念的仅仅是由于文本的物理属性在电子时代不复可见———如书的气味、触摸的踏实感等, 尚不足以引发严重的文化后果。但问题在于, 信息方式的差异, 有时影响的是阅读主体的思维方式, 所谓“阅读的碎片化”、“浅阅读时代的到来”、“阅读变成浏览”等说法, 均蕴涵了人们获取知识、认知世界的思维逻辑的变化。

这种变化并非阅读者主观思想的懒惰, 而是由电子文本的信息方式和阅读主体所处的时空环境决定的。一般而言, 人们认为印刷术是人类理性思维的源泉:“句子的线性排列, 页面上文字的稳定性, 白纸黑字系统有序的间隔, 出版物的这种空间物质性能够使读者远离作者, 促进了具有批判意识的个体意识形态, 这种个体站在政治、宗教相关因素的网络之外独立阅读与思考。”9

但是, 当从阅读对象从印刷转向电子, 其转变就类似于“从一种语境化的线性分析, 转变为摆出一副客观外表的孤立数码的蒙太奇”10, 阅读主体获得的体验已与从前大相径庭。所谓“蒙太奇”, 简言之就是“画面的拼贴”, 其类比的是电子阅读的方式犹如电视画面的构成方式, 是各种片段的剪辑拼贴, 其思维方式是横向展开的, 相应地, 阅读主体探索纵深处的可能性被大大削弱了。伯格兹 (Sven Birkets) 已触及到这一微妙的阅读经验, 他说:“印刷的书籍……从上到下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前面叙述的基础。此外, 印刷是静态的, 是读者, 而不是书在前进, 实际上印刷排列和我们对历史的传统观念相一致, 材料是一层一层沉淀的, 让我们重新阅读并不断注意它们。”11

因此, 阅读印刷文本是纵向积累的过程。与之相反, 失去了时空坐标的电子文本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它的信息不是简单地从一处传到下一处, 而是沿着网络旅行, 拥有四面八方的链接, “它的内容, 除非把它们打印出来人们通常觉得它们是转瞬即逝的。只需一个按键, 就可以改变或删除它们, 视觉媒体印象和图像抢了逻辑和概念的风头, 于是细节和线性连续性也只好牺牲了。步调是快速的, 是跳跃大剪接式的驱动, 基本运动是横向联系的, 而不是纵向积累”。12

此外, 阅读主体所处的时空环境也加剧了横向思维的发展。在电子媒介中遨游的人, 其内在时间模式本就具有横向的、同时性的特征。厄里 (John Urry) 曾提出“计算机青年”这一名词, 指的就是非线性的生存方式, “计算机青年能够同时在录像屏幕上看好几个节目, 还能把握其叙事结构;他们发展出自己的游戏, 其规则允许把按钮不停地切来换去, 以融合速度和同时性的时间知觉模式。”13在这一时空环境里, 将“同时性”内化的主体很难遵循传统阅读的线性模式。

两相比较可知, 印刷文本的阅读主体, 对阅读对象的认识可以线性地积累下去, 这是一种在时间坐标上向纵深处探索的体验, 也是人类理性的基础。与之相反, 电子阅读的认知过程则偏向“面面的拼贴”, 由于文本的非物质和不稳定, 阅读很容易转向为随意的、蒙太奇式的“浏览”, 每一次增加的信息可能与前一次并不处在同一个逻辑上, 所以这些认知非但难以累积, 还常有着互相消解的作用。

四、寻求“纸张感”的尝试

人类并不是毫无反思性的动物。当电子文本因其便捷、存储等优势不可避免地席卷而来时, 面对它带来的心理失落和深度的丧失, 人们也绞尽脑汁,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 制造出许多和书籍、纸张类似感觉的阅读器, 试图恢复电子文本的纸张感。这种努力效果如何呢?我们只要听听电子生活的引领者盖茨 (Bill Gates) 的话就知道了, “在电脑上阅读仍然远远比不上在纸上阅读, 即使是我, 有高级的显示器, 热衷于引领网络生活方式, 遇到超过4、5页的材料, 也会将它们打印出来, 我喜欢随身携带材料, 并在上面作批注。”14

电子媒介 篇6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部队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军事训练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基于网络的训练保障人员众多,网络信道维护繁琐,而基于训练机构的训练人员、设备调动频繁,安全问题突出,不能实现常态化,在一定程度上还不满足部队军事训练的需要,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驻地训练支撑系统,它分为电子媒介制作和自主训练支撑分系统两部分。电子媒介制作分系统可根据训练单位提出的设想设计训练数据并制作电子媒介,传递给训练单位,即训练数据的定制 ;自主训练支撑分系统可读取训练数据并保存于本地数据库,训练时读取数据库,进行驻地化自主训练。此系统解决了部队驻地训练资源短缺,训练保障人员众多,费用昂贵的难题,为提高部队复杂电磁环境基础训练奠定了基础。

1 驻地化训练支撑系统设计

1.1 电子媒介制作分系统

电子媒介制作分系统可根据训练单位的训练需求,整合训练资源,生成电子媒介。解决了部队驻地训练资源短缺,为提高部队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基础训练提供了数据支持。

此分系统包含主服务器、训练资源数据库、训练数据整合模块、电子媒介生成模块。其中猪肚武器用于分系统的控制 ;训练数据整合模块读取训练资源数据库的训练资源,根据训练需求,完成训练数据的整合 ;电子媒介生成模块将训练数据写入光盘、U盘等介质,完成电子媒介的制作。

1.2 自主训练支撑分系统

自主训练支撑分系统是本系统的关键,它负责完成训练单位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模拟训练。

自主训练支撑分系统能够实现部队急需的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基础训练,同时,此分系统保障人员少,操作简单,适合部队在驻地进行经常性的基础训练。

此分系统包含二级服务器、训练数据库,升级模块,读取与处理模块,分发模块、训练终端、采集与评估模块组成。其中二级服务器是主控系统,它控制完成训练数据产品的读取,训练态势的下发和执行,电磁环境数据的下发和导调等 ;训练数据库用于存储本地升级后的训练数据。

升级模块完成数据升级工作,由电子媒介制作分系统制作的训练数据可通过训练单位的人员带回,然后运行升级模块完成本地的训练数据升级 ;读取和处理模块完成训练数据的读取和根据训练需求对训练数据进行小范围修改,例如电磁脉冲密度的改变,威胁目标的改变等 ;训练终端是自主训练分系统的最末端,用于接受训练态势和训练数据并显示,接收参训人员的操作报文,并对其操作的熟练程度给出评价,提高其操作水平和作战能力。

2 驻地训练支撑系统流程设计

2.1 电子媒介制作分系统流程设计

电子媒介制作分系统的工作流程是 :

(1)训练单位根据训练目的和训练需求提供训练数据制作说明,并通过人工携带的方式传递至电子媒介制作分系统。

(2)电子媒介制作分系统运行服务器,主服务器根据训练需求生成训练态势和电磁环境数据。

(3)训练资源整合模块根据主服务器的指令读取训练资源数据库,生成训练资源。

(4)电子媒介制作模块将训练资源通过处理后,写入U盘、光盘等介质,完成电子媒介的制作。

2.2 自主训练支撑分系统流程设计

自主训练支撑分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

(1)运行二级服务器,查看本地存储的所有训练资源,并根据训练需求选择训练资源 ;

(2)训练单位通过读取与处理模块对训练数据进行小范围修改,例如电磁脉冲密度的改变,威胁目标的改变等,已达到更贴近于训练需求的目的 ;

(3)二级服务器根据态势中的导控指令控制态势数据和训练数据的下发 ;

(4)训练终端接收训练数据,供参训人员进行训练 ;同时记录参训人员的操作指令,发送至训练考核与评估系统 ;

(5)考核与评估系统在训练结束后进行考核评估,对训练进行打分,指出参训人员的训练水平和作战水平,从而提高参训人员的作战能力。

3 关键技术

3.1 数据安全技术

(1)电子媒介加密

对承载有训练数据的光盘或者U盘等媒介进行加密,此加密需要密码进行解密,无加密密码将不能读取数据。

(2)数据加密

对已生成的训练数据进行加密,采用AES加密技术,采用256bit密码,防止训练数据泄露问题。

(3)加密狗

(4)在二级服务器启动过程中,必须插入加密狗,否则服务器启动失败,无法进行训练数据的读取操作。

3.2 训练数据处理技术

训练数据产品包含了导控数据和电磁数据,但这些数据在小范围内可以进行修改,本文设计的读取和处理模块能够对训练数据进行适量调整和修改,例如电磁脉冲密度的改变,威胁目标的改变等,以满足不同的训练需求。修改后的训练数据可以宝存入数据库,保证多次使用。同时,原数据不受影响,仍能够继续使用。

3.3 虚拟训练终端技术

本文支持的训练终端包含训练模拟台和部队实装,但在没有这两项训练终端的情况下,还可以提供模拟训练终端进行训练。此虚拟训练终端具有模拟训练台的功能,但是不具有模拟训练台的外形,携带方便,适合教学或初学者使用,极大地扩展了本系统的应用空间。

4 结束语

试论电子媒介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篇7

工业时代所积累的巨大生产力, 正被人类用于建设一个崭新的社会。大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发达国家的GDP越来越依赖于以电子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活动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就像工业革命把95%的人口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一样, 现在信息革命也把绝大部分从业者从传统制造业中解放出来。信息产业成为现代经济的主导产业绝不是偶然的。从信息的角度看, 自然经济由于缺乏快捷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 人们无法获得外界的信息, 因而既没有交换的渴望, 也没有交换的条件。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看, 生产扩张始终受到市场的限制, 而市场又受到信息的限制。所以一切使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利用快速发展的活动, 都会促进交换的发展。15世纪末哥伦布新航道的探险和新大陆的发现, 使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北海, 因而早就了大不列颠的繁荣。交通运输体系和通信系统的革命把工业技术的创新成果扩展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瑟罗认为:“人类的文化和人类的价值观有史以来第一次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电子媒介所左右。人类社会几乎彻底让商业市场来决定他们的价值观和模仿的榜样, 这是前所未有的。”“电子媒介正在改变我们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反过来将会改变我们社会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电子媒介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方式, 它已经深入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它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 从而左右人们的经济行为。电子媒介对当代社会的经济生活起了深远的影响。

2电子媒介产生影响的客观原因

第一, 电子媒介提高了信息的生产能力。

电子媒介这种新技术使信息的再生产能力大大地提高, 人们获得信息的代价和途径愈加低廉和方便。这一点, 从我们获得音乐的途径就可以证明:从最初的昂贵唱片到塑料磁带, 再到目前的电子复制、下载MP3, 电子信息使得音乐的商品属性大大减弱。

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和知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信息和知识的主要传播载体, 传播媒介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 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主流的世界新技术革命, 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阿尔文·托夫勒把农业革命称作为人类历史上革命性变化的“第一次浪潮”, 把工业革命称作“第二次浪潮”, 把信息革命称作“第三次浪潮”。约翰·奈斯比特正式提出了信息社会的概念, 他认为信息社会是真实存在的, 它是创造、生产和分配信息的经济社会。在信息社会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不是资本而是信息, 价值增长不再通过劳动, 而是通过知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在1997年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1999年世界银行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指出知识不仅是经济增长的要素, 而且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最重要的因素。

与工业社会相比较,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 知识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以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为例,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 生产知识的就业人数及其劳动力的比例, 生产知识的职业收入及其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都呈现快速增长。电子媒介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可以把大量信息快速传播开来, 使大众更加容易获取信息和知识,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第二, 电子媒介已成为独立的产业。

传播行业作为现代产业之一,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 改变着传统产业结构。20世纪中叶以来, 人类加快了进入信息社会的步伐, 对信息的需求更加强烈, 推动了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从近几十年的发展状况来看, 作为电子媒介的最初形式, 广播和电视的发展极其迅速, 20世纪70年代是广播快速发展的时期, 世界千人收音机拥有量增长率远远高于人均GDP增长率。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 电视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今天, 全世界有超过46亿的手机在使用中, 是1990年的370倍, 80%的青少年拥有一台无线设备, 其中50人能蒙着眼来发信息。

据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新发展新跨越新篇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报告显示, 2010年, 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15339万户, 比2005年增长55.1%;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85900万户, 比2005年增长1.18倍, 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05万户;互联网上网人数4.57亿人, 其中宽带上网人数4.50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截至2011年, 全球互联网使用人数已突破20亿人。

第三, 电子媒介促使经营理念的改变。

电子媒介的巨大影响力使人们对媒介经营的认识也有了改变, 对比印刷媒介时代, 现代的经济活动越来越离不开广告。“理解未来电视的关键, 是不再把电视当电视看待。从比特的角度来思考电视才能给它带来最大收益。电影也不过是数据广播的一种特别情况罢了。比特就是比特。”20世纪, 随着电子媒介的普及, 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便步入了广告时代。

20年前施拉姆曾假定:如果排除广告的作用, 电台、电视台将不复存在。这一假定道出了一个常识:媒介靠广告收入而生存。可口可乐公司一百多年来, 广告费的投入年均达1.84亿美元, 这就是一例。施拉姆的假定完全可以颠倒过来:如果失去媒介, 广告也将不复存在。广告一旦消失, 我们无法想象现代经济活动包括企业经营计划的制定、公众消费行为的选择、跨国公司的海外市场开拓等会是怎样一种局面。

大众传播媒介每一个重大发展带来了世界的重大变化, 电子媒介的产生和发展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它影响着我们的经济行为, 改变了我们的经营理念。它提高了信息的生产能力, 使信息的传递更快捷、信息的获取更简单, 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摘要:电子媒介对当代社会的经济生活起了深远的影响。电子媒介正在改变我们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反过来将会改变我们社会的性质。电子媒介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方式, 它已经深入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从而左右人们的经济行为。

关键词:电子媒介,经济生活,信息,经营理念

参考文献

[1]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保护电子和网络媒介影响下的童年 篇8

关键词:儿童,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社会化

印刷媒介促进“儿童”概念的诞生

尼尔·波兹曼认为, 如果我们把“儿童”认为是一类特殊的人, 需要特殊形式的抚育和保护, 并相信他们在本质上与成人不同, 那么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儿童”的存在还不到400年的历史。[1]162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 阅读成为一种将成人与儿童分割成两个不同阶层的技能, 成人可以将自己的世界与儿童分离开来, 并通过教育使儿童逐步获得探知成人世界内容的能力, “儿童”这一概念才得以产生。然而随着电子媒介的产生, 儿童通过电子媒介“看”这个世界, 阅读文字的障碍被突破, 成人与儿童之间获得信息的“不对等”界限逐渐模糊, “儿童”这一概念也逐渐消逝。

印刷媒介的出现, 改变了儿童成长的方式, 不能阅读的儿童与能阅读的成人之间产生了分化, 一个人必须具备读写能力, 才能完全接触社会知识。儿童如果不通过读写训练, 就被隔绝在大部分的“成人世界”之外, 无法窥探其中的秘密。当阅读成为成人享受教育之后获得的特权时, 控制“儿童不宜”的信息就轻而易举了。成人通过管控学校教育,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分阶段地让他们了解成人世界的知识, 避免儿童过早地暴露在成人社会中, 并通过对阅读书目的把关和过滤, 将包含着性、权力、金钱、暴力、凶杀、死亡、犯罪、仇恨等隐秘或负面内容的书籍与儿童隔离, 从而在儿童心目中构建起一个相对纯净的信息环境, 阻止他们过早地知晓成人的秘密, 尽量延长他们的童真, 保留他们对于世界的信心。

在印刷媒介时代, 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不对称性还体现在性情上。儿童天性好动、活泼, 兴趣广泛, 注意力容易转移。而成年人, 即有阅读能力的人, 通过进入印刷品所营造的抽象符号的世界, 逐渐改造了冲动的天性。审慎正式的书面表达方式促进了逻辑思维的发展。而逻辑思维也和儿童从感觉出发的思维方式格格不入。由此, 对性情的控制力成为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又一种差距。

电子和网络媒介对童年的侵蚀

运用电子技术及数字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电子和网络媒介, 给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带来了新的变革。同时, 这种高度感官化、情境化的传播方式也拆除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信息樊篱, 把儿童曝光在一个完全成人化的世界中, 从而导致“童年的消逝”。

电子和网络媒介消弭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界限。和书本相比, 电视媒介作为一种视觉媒介, 拆除了儿童探知成人世界秘密的门槛。电视以影像为代码来展示世界, 其符号形式直接诉诸感官, 不需要抽象的逻辑思考就能理解和接受, 儿童只要学会使用遥控器, 按下按钮, 就可以在不同的频道之间转换, 在没有节目分级制的情况下, 儿童直接进入了成人的世界。

随着科技的发展, 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网络终端逐步普及。电脑和手机因其便携、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和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能而备受儿童的喜爱。通过自然地点击和触摸, 儿童几乎无师自通地进入了成人的世界, 所有社会性的话题, 都可能暴露在儿童的认知世界里。

从本质上说, 电视传播是一种单向的信息推送, 而以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网络终端是一种双向媒体, 其互动体验要远超电视。另外, 电视机通常放在公共起居室里, 观看电视是一种全家人共同参与的集体活动, 家长可以在观看时为儿童进行必要的节目选择和指导。但电脑和手机因其屏幕较小, 其使用是一种更加私人的行为, 当儿童通过这些网络终端与其他网民互动时, 他们可能被暴露于一些恶意的传播活动中。在西方, 恋童癖者通过电脑向儿童发送色情图片进而引诱儿童参与色情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犯罪方式。在中国, 约会见网友成为导致少女离家出走乃至遭受性侵害的重要因素。网络色情、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和约会网友成为儿童网络活动中常见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 作为数字化时代的“原住民”, 儿童比作为“数字移民”的父辈在电脑和网络世界中更加如鱼得水。越来越多的父辈感受到, 既无法将儿童隔绝在网络世界之外, 又对他们的网络使用忧心忡忡, 在指导儿童的网络使用上常感到力不从心。

从电视的单向传播到网络的双向传播, 使用者的卷入程度加剧, 主动性得到提升。但儿童因其能力限制, 只能对电脑实行鼠标式参与而非键盘式参与, 参与水平较低, 缺乏批评性使用的意识和能力, 因而难以避免受到媒体的操控。

电子和网络媒介占据了儿童的大量时间和空间。现代生活导致成年人的生活压力加大, 生活节奏加快, 亲子相处时间缩短, 在中国农村, 更有超过5800万儿童成为常年和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2]电视和电脑由此成为陪伴未成年人成长的“精神保姆”。电视“打开就看”的傻瓜式信息提供模式和五彩缤纷的内容, 使儿童几乎不需要任何付出就能得到感官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电视内容的巨大影响。而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到平板电脑、智能手机, 儿童的参与方式从点击发展到触摸, 参与门槛更低, 更符合儿童探索世界的天性。吸引儿童深度参与以获利的商业模式驱动着网络游戏等内容的不断升级, 导致不少儿童长期沉迷其中, 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并由此形成对网络生活的依赖和对现实世界的疏离。长此以往, 儿童将丧失追求更高形式精神满足的动力, 越来越多的儿童会舍弃户外活动, 宅在家里与电视、网络为伴。而户外活动所提供的体育和社交, 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电子和网络媒介侵蚀了儿童的学习方式。声情并茂的电视节目和网络游戏如同一场视听盛宴, 其呈现信息的方式倾向于感官而非逻辑, 恰好契合儿童的思维水平, 其强烈的现场感和冲击力令儿童快速兴奋, 相比之下, 阅读成为一项沉闷的、需要高度自觉调动注意力的活动。儿童本能的趋易避难造成他们沉迷于电视和网络之中, 远离阅读。而电子和网络媒介碎片化的、诉诸感官的信息易造成儿童注意力的分散, 逻辑思维发展延后, 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使他们丧失学习的自主性, 在感官享乐的沉迷中失去自我, 心甘情愿地被媒介控制和操纵。

借助于搜索引擎, 网络终端几乎可以提供世界上一切问题的答案, 许多儿童已经养成“万事问百度”的习惯。这种直接得到答案的方法使儿童跳过了艰苦的思考过程, 减弱了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 不利于儿童思考习惯的培养和逻辑思维的养成。

在帮助儿童认知世界方面, 电子和网络媒介也并非全能, 它基本上只能提供视觉与听觉上的感受, 而无法提供味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感受和认知, 沉迷电子和网络世界的儿童因而处于麦克卢汉所说的“感官不平衡”状态, 损害了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电子和网络媒介的负面内容造成儿童丧失童真, 善于模仿。相对于印刷媒介, 电子和网络媒介是一种敞开大门的媒介。具体的画面和解说, 使儿童和成年人具备同样的权利去感受电子媒介提供的内容, 家庭和学校对儿童的信息控制权被稀释, 成人社会刻意在儿童面前规避的秘密被透明化了, 儿童与成人一样成为电子媒介所呈现的社会信息的受众。儿童由于身心发育的不完善, 对媒介的内容甄别和选择的能力不足, 过早地接触到性、金钱、犯罪、毒品等影像, 常常导致儿童成为这些影像的模仿者与受害者。

过早地接触成人世界的话题, 导致儿童和成人在行为举止、语言习惯、处世态度和需求欲望上, 甚至身体和外表上, 越来越难以分辨了。[1]166政治上意识形态的教化和洗脑, 经济上商业利益的垄断和操纵, 文化娱乐的表面化和肤浅化, 社会认知的成人化和庸俗化等, 正在造就一批过早丧失了童真, 急于跻身成人世界、善用成人世界游戏规则的“小大人”。而童真乃是想象力与创造力之源泉, 丧失了童真的“小大人”, 长大后擅长的往往只是低层次的模仿与“山寨”, 难以产生超越前辈的创造性贡献。

电子与网络媒介影响下儿童童年的保护

在电子和网络媒介的侵蚀之下, 童年的消逝似乎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不可逆的现象。但是, 童年是人一生的摇篮, 童年时期的发展对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是“未成形的成人”, 在童年时期的不恰当教育, 可能造成他们将来失去一个成熟的成年。面对电子和网络媒介冲击下童年的缩短或者消逝, 我们应该如何保卫儿童的童年?

儿童自身是保存童年的一股力量。儿童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儿童天真可爱、充满活力, 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世界的兴趣, 这些儿童的天性会成为保卫童年免遭成人世界污染的一股力量。2011年5月, “五道杠”蹿红媒体, 一个“2岁开始看央视《新闻联播》, 7岁开始每天读《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 13岁担任中国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佩戴着“五道杠”的少年引发了人们的诸多争议。但在随后媒体的报道中, 一张同班同学对“五道杠”鄙视不屑的表情被媒体再次聚焦。对早早进入成人世界、按照成人世界游戏规则说话行事的主人公和媒体的爆炒, 这种来自同伴的不认可就是儿童自发保卫童年和童真的一股力量。

在尼尔·波兹曼的书里, 作者向我们引用了他的一些从小学到中学的学生读者提出的异议, 他们认为“大多数孩子看电视节目, 知道那不是真的……我不认为一个10岁的孩子看了成人节目, 就不再是儿童了”, 这些意见让人们意识到, 儿童自身是保存童年的一股力量, 一股道德力量, 儿童不仅懂得他们与成人不同的价值所在, 还关心二者需要有个界限, 如果这一界限被模糊, 那么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就会随之丧失。[1]160

成人世界应该为保护童年做出努力。家庭、学校、大众媒体是儿童获得社会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家庭和学校理应做出努力, 成为监督和制衡媒介传播、保护孩子童年的主要力量。

家长应努力寻找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增加亲子互动和户外活动的时间, 在读书、思考和讨论方面为儿童做出榜样。当家长在自然界中让孩子亲身感受到花朵的芬芳, 触碰花朵柔软的花瓣, 通过问答传授给孩子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时, 孩子会得到电子和网络媒介所无法提供的心理和情感满足。与此同时, 家长应随时了解孩子的兴趣, 和孩子一起接触并使用媒介, 从而规范和指导孩子的媒介使用行为。

学校应开设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课程, 指导孩子主动地、批判性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改变儿童在媒介接触中的被动角色, 加强其主体性。比如让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自办报纸、杂志、网站和制作电视节目, 通过加强主体性, 帮助儿童找到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学会自己管理、控制和约束自己。网络时代, 学校这一传统的教育场所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学生可以凭借网络资源轻而易举地获得与教师同样的知识库存, 教师们在印刷时代凭借一本学生无法获得的教学参考书就可以维持教学活动的优势一去不复返, 因此更明智的选择应是与学生建立一种“学习共同体”, 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共同去探寻未知的世界。

媒介工作者应当怀着敬畏和爱为孩子工作。儿童节目的一个难题就是内容的生产者基本上都是成人, 他们按照自己对于儿童的设想来为儿童制作节目, 因此供给和需求的脱节在所难免。媒介应通过加强受众调查来发现孩子的真正需求, 制作适合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电视节目和网络内容, 在满足儿童需求的同时不忘对儿童的价值引导和品位提升。在必要的时候对电视和网络内容分级, 建立起儿童和“儿童不宜”内容之间的防火墙, 呵护孩子的童真和童年。

媒介工具本身和媒介传播的内容构成了媒介影响社会的双重因素。媒介的技术特征 (口头传播、书面传播、电子传播等) 决定着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比例、信道特征与容量, 而媒介的社会特征 (媒介的立场、风格、传播内容及其选择标准等) 则决定着人们的社会视野和社会认知。电子和网络媒介所创造的符号世界构成了当代儿童成长的主要拟态环境, 在儿童认识世界、建立规范、培养共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发挥媒介对儿童社会化进程的积极影响, 减少其负面效应, 是家庭、学校、媒体和社会长期面临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电子媒介 篇9

面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 作为教师到底如何制定自己的教学目标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 认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较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 缺少对能力和情感领域的设计, 新课程教学目标是三维的,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追求的是这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它对教学有导向作用、调节作用、评价的作用。一堂成功的课是目标明确、妥当、主次分明的课, 教师要能够善于确定有效目标, 要善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激起学生对达到预定目标的强烈愿望, 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仔细钻研和深刻领会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的目标, 认真分析内容标准以及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内容特点, 充分考虑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 借鉴其实例和案例, 还应该注意到内容标准中每个模块包含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 内容标准的描述用诸如了解、理解、掌握等概括性也是模糊性的动词, 给我们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还需要我们教师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2 了解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

理论的指导是教学设计由经验层次上升到理性、科学的一个基本前提,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要符合教学规律, 要依据一定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主要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影响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选择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环境的丰富性。事实上, 每一种学习理论都有其适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群体。一般地学习任务复杂性增加, 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加强, 学习环境的逐渐丰富, 最适合的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逐

(上接60页) 数也随之增加, 随杆塔高度增加, 地面屏蔽效渐转化。

3 深入了解学生特点和需求

制定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应该以学生为主要考虑因素, 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 如:分析学生的知识准备、初始技能、学习兴趣及相关的经验、动机、文化、社会、年龄特征等背景因素, 然后制定一个详尽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应该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 使教学目标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 而不是硬性的去完成不适当的目标。

制定好教学目标, 然后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不同的学科, 同一学科的不同部分, 因为知识的特点不同, 难易程度不同, 信息技术采用的程度与方式也就有所差别。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 选择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遵循如下的方法:

3.1 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 采取不同的信息教学手段, 科学设计

信息技术的系统功能, 如电子提纲型, 综合演示型, 实验操作型, 考试测验型, 资料工具型, 网络教学型, 充分发挥各种功能的优长, 做到信息技术优势与效益的有机结合。

3.2 根据学生认知的不同阶段, 选择信息技术应用的切入点与使用方式。

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可分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体验知识、经验总结四个阶段, 如:在接受知识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能力。完成这一教学目标, 教师可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有关知识并进行演示和讲解, 这是信息技术目前运用得最多的方面;也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成立一个项目专题, 以项目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各种信息媒介进行资料收集, 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帮助, 从而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协作意识。

3.3 课堂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与信息化教案的编写

在完成教学系统分析与设计之后, 接下来就应进行课堂教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与信息化教案的编写工作, 如:建立学生“电子学档”。在网络上为学生建立电子学档, 其中包含学生电子作品、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等各种学习信息。学生可以根据“电子学档”, 发现不足, 查漏补缺,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 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性, 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 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不断整合, 为学生创设环境, 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展。

2.2.3全相安装线路避雷器。

摘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性, 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 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不断整合, 为学生创设环境, 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展。

【电子媒介】推荐阅读:

媒介语境05-11

媒介生存05-22

媒介体育05-25

传统媒介05-31

综合媒介06-05

媒介特性06-13

媒介转向07-07

信息媒介07-13

音乐媒介07-22

媒介生产08-02

上一篇:服务素质下一篇:中枢呼吸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