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媒介

2024-05-16

现代教学媒介(精选12篇)

现代教学媒介 篇1

当下, 科学技术日趋发展,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已广泛运用于教学之中, 以其“快捷、生动、形象”的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不但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动程度, 而且降低了语文教学难度, 提高了单位时间内课堂教学效率。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 要善于发挥现代媒介在教学中的辅助教学, 为学生创设形象化、多样化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积极投身各种学习活动, 成为学习的主人, 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一.巧用现代媒介, 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集图像、声音、文字为一体, 可以化繁为简、化静为动, 化难为易,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催生学生的语文情感, 有着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作用。教师要围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巧用现代媒介,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求知欲, 用“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互动探究, 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读书写作能力, 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得以提升。笔者在教学中, 注重运用现代媒介创设学生乐学情境, 调动学生情感, 陶冶学生情感, 满足学习需求。注重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用生动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 用快捷的方法增加课堂教学内容, 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笔者在教学古诗《观沧海》一课时, 为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我在课前收集了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朗诵的诗配画《观沧海》影像, 在课堂上进行播放, 朗诵者那雄浑的声音与精彩的画面融为一体, 学生们好象置身于当时的情景之中, 面对浩瀚的沧海, 体会品味大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博大胸怀和理想信念, 在他们兴趣正浓, 思维正活之际, 我让学生朗读课文, 回答问题, 学生披情入境, 学习兴趣极浓。

二.利用现代媒介, 突破重点难点, 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 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 在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要因势利导, 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方面的功能与效用, 通过慢放、定格、预览等方法, 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使一些烦燥的内容形象化, 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形象思维, 把学生急于想知道、想了解的问题讲深讲透, 使学生尽快懂得知识的来龙去脉。如, 笔者在教学《看云识天气》这篇科普类说明文时, 由于学生生活阅历不够丰富, 抽象思维不够全面, 对天文知识了解不多, 说明类文章学生不感兴趣的特点, 尽管作者费了许多笔墨分别描述了各种云的形态, 介绍多种云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 但一个个生疏、生硬、生僻的气象名词, 专业术语, 让许多学生存有畏难情绪。这时, 现代媒体的作用就能显示出来, 笔者通过网络途径收集了课文中介绍的不同种类的云, 并把查找到相应的云图片, 配以简要的文字, 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展示, 让学生边看课件, 边读课文, 使学生对每种云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对学习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 对文章的写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运用现代媒介, 扩大教学容量, 提高课堂教学的多样性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 提高语文教学质效, 整合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渠道、扩大教学容量是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关键。现代媒介以其信息容量大, 储存内容多, 讲解过程细的特点, 越来越得到师生的认同和欢迎, 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使图像、影音、文字巧妙结合, 可以实现课内外有效沟通, 可以拉近时空的距离, 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优化教学环境, 拓展教学内容。如, 笔者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 为帮助学生了解掌握鲁提辖到鲁智深的发展过程, 在导入新课时, 我在课堂上播放刘欢演唱的《好汉歌》, 那动听的旋律、激昴的歌词、大气的演唱, 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探究兴趣, 接着我又为学生播放了电视剧《水浒》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占据二龙山等片段, 帮助学生了解、认识鲁智深这一人物形象, 分析、讨论鲁智深的形象特征, 同时, 指导学生在课后阅读《三国演义》, 了解其他108将的性格特征, 不但丰富了教学资源, 而且扩大了教学容量, 拓展了教学的广度, 提升了学生的理解程度, 实现了自主学习, 互动探究的有机融合, 实现了促进教学相长的目标。

现代教学媒介 篇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

210044)

摘要:技术创新是推动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媒介技术演进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近代化、现代化和数字化阶段。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下,媒介产业实现了三次整体性提升,并呈现出不同的行业特征和发展规律。关键词:媒介技术演进近现代

19世纪中后期,在西方科技和文化影响下,中国媒介产业体系逐渐建立,并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19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媒介技术实现了三次重大创新,在形态、运行机制和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推动媒介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近代媒介技术的引进与推广(1882-1949年)

鸦片战争后,伴随这西方先进近代技术的输入,新式媒介经营理念、行业规则和运行模式也移植到中国,并促成了传统知识分子和精英文化的近代化转型,这些都是近代中国媒介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因。

自1815年英国人马礼逊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后,西方传教士带来了铅印术和中文活字制造技术,为近代中国媒介技术变革奠定了基础。1882年上海同文书局成立后,民营新闻出版业成为媒介技术的创新主体,在出版救国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西方最先进的出版技术都被引进到国内,主要包括:(1)蒸汽、电力等动力设备和技术;(2)石印、轮转、胶印等印刷设备和相关技术;(3)制版技术,如珂罗版、石版、金属板等;(4)铸字设备和技术;(5)其他辅助设备和技术,如排字架、纸型以及纤维纸、油墨制造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使铅字印刷成为市场主流,传统雕版技术逐渐被淘汰。

在媒介技术变革的作用下,中国出版业实现了近代化转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械化媒介出版技术显著提高了媒介生产效率,各地媒介形式日渐丰富,报纸、杂志、教科书和各类读物开始大量出现;出版物在形制、印装水平、内容等方面也得到全面提升,媒介产品不再是上层社会独享的“奢侈品”,普通读者群体迅速扩大。其次,出版行业内部发生了深刻变革,媒介从业者的角色与职能都实现了更新,编辑、记者、撰稿人、出版人等主体作用逐渐凸显;传统编辑技术被现代编辑形制所替代,实现了编、著分离和校、印独立,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科学、完整、高效的近代编辑技术体系。再次,随着媒介市场的蓬勃发展,整个产业的核心技术、生产流程、企业组织形式乃至产业属性度发生了重大变革。一是媒介从业人员趋于专业化、职业化;二是新闻、出版和发行机构开始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有多种组织形式和融资渠道;三是确立版权保护制度;四是脱离了精英文化的羁绊,实现了文化生产的大众化、商业化和市场化。总之,在整体转型的背景下,媒介在舆论宣传、文化生产、科学普及、社会动员等方面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然而,由于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此阶段的媒介技术发展和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束缚。早在19世纪末,西方国家就完成了产业机械化、电气化改造进程,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媒介产业仍以人力、畜力和半机械为主,大型高速设备尚未普及,总的来说,此阶段的媒介技术体系仍以半机械化为主要特征。

二、现代媒介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1950-1984年)

建国后,媒介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和环境,这一阶段的媒介技术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生产技术更新相对缓慢,且发展不均衡。在技术创新方面,受科技能力、工业发展水平和政治局势等因素的限制,与西方国家差距拉大,但仍有局部突破。1956年,为配合社会主义改造和政治思想宣传工作,新闻出版业完成了系统性整合和产能的重新布局,并整体步入半机械化阶段。在国营体制和组织体系下,媒介技术体系得到完善,除了速度和质量方面的提升外,从组稿、编辑、排版到印刷、发行等环节都实现了系统性配套和升级。建国至1984年,媒介生产技术稳步提升,初步形成了现代媒介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印刷出版技术体系得以完善,各种先进的机械化设备被广泛应用:(1)印刷技术环节,逐步向自动化、高速度和多色化方向演进,研发出一系列中小型轮转印刷机、多色胶印机等;(2)在完善传统铸字、排版技术基础上,逐步引入照相排字、电子分色等新技术;(3)装订技术方面,陆续研制了自动订书机、精装自动生产线、锁线折页机等印后设备,并解决了自动控制、联机联动等技术难题,因而实现了由半机械化、单机生产向机械化、联动生产线的整体升级。在产能方面,1979年全国印刷量达到2009万令,较建国初期增长了近30倍。其次,相较于近代,现代编辑技术体系趋于系统化、复杂化,一是技术流程设置更为科学、合理,编辑工作流扩展到10个环节,且前后衔接愈加紧密;二是出于舆论导向的需要,国家加强了对编辑技术流程的管理,在程序设计上更为严谨、规范,在实践中创造了信息分析、“三审制”、“三校一读”等新的技术规范和规则,旨在控制编辑质量;三是针对音像等新型出版物,增设了专门性的技术编辑岗位。此外,80年代起,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编辑出版标准(GB),涉及范围包括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期刊编排规则、量和单位、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文摘编写规则及中国标准书号等。

再次,在造纸技术方面进步不大,但基本能够满足当时的出版需求。建国时期,大陆造纸业仅有年10万吨的生产能力,在技术、理念和原料等方面严重落后于西方国家。80年代,相对于印刷环节来说,造纸技术与国际水平的整体差距仍然很大。具体而言,在常规产品生产上,已熟练掌握草木纸浆、机器抄造和加工等技术工艺;纸张平滑度、光洁度、透明度、均匀度和强度等方面的控制技术比较弱;实现了部分技术创新,如有机制浆法、表面施胶法、废纸脱墨和废水治理等,但没有实现大面积推广。虽然如此,在产量上增速却很快,1982年已进入全球造纸十强,每年生产的纸张种类接近500种。相对于前一时期,此阶段媒介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生产,但在自动化排版方面严重滞后于西方,成为限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印刷技术改造”项目上,由于国家的重点扶持,实现了28项新产品的技术突破,为下一阶段的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数字媒介技术的突破与创新(1985至今)

进入80年代中气候,世界媒介技术发展呈现“数字化、一体化、网络化”趋势,现代高新技术得到普遍应用,从而在内涵、形式和运行模式上颠覆了传统媒介产业,进入跨媒体生产阶段。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依托,媒介业与计算机、通讯、影视、创意、广告等产业逐渐融合,不仅实现了组织形式上的创新,而且通过自身的数字化改造,满足了受众对即时性、互动性、高品质信息产品的多元需求。

80年代后期,经过王选等人的长期努力,中国迎来了计算机排版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因此告别了“铅与火”,走向“光与电”时代。随后,在激光照排、卫星和网络传版、直接制版等技术上也连续实现了突破,由此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三个环节整合成基于统一数据格式的生产系统;随着现代制造工业水平和科研努能力的迅速提升,大中型高速化、自动化印刷机械逐渐普及,数字印刷技术也开始推向市场,开启了个性化印刷时代。

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能够准确描述多类型信息的编辑、排版、页面描述语言及其规范,为编辑技术革命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基于“二进制”的能够快速处理各种复杂文字、图形和图像信息的系统软件,推动编辑技术向“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而“一体化采编工作流程”则使编辑活动开始由单向向双向、多向交互式转化,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由此,传统单一的编辑领域逐渐扩展到编、排、印、发的整体编辑范畴,由单一服务转变为多样化综合服务。

此外,由于网络传输、多媒体、卫星通讯、安全加密等技术的日益成熟,通过功能强大、丰富的应用软件,能够实现对超量信息的快速、集中化处理,从而推动媒介发行和广告环节的业务信息化;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系统的成熟,使媒介产品营销突破了传统销售模式,营销成本大为降低而效率显著提升;在跨媒体化经营体系下,原本相互独立的业务版块得到系统化整合,依托数字化信息处理平台,采编、排版、复制、营销等子系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合理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具有协同效应的媒介产业链。

现代教学媒介 篇3

【关键词】网络媒介;独立学院;教师发展

独立学院自1999年出现以来,历经17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不断上升,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独立学院教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成为独立院校的首要任务。然而,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异于公立高校,具有组成多样化,年轻化,流动性高的特点,教师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独立学院的发展状况。

教师发展的内涵广泛,其中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观点一,教师发展包括教师个体发展(知识发展、伦理道德发展、教学发展)、科研、社会服务三个方面;[1]观点二,教师发展需求包括四个方面:个人发展需求(薪酬福利、职业生涯、职位晋升、社会交往、心里健康、尊重等)、专业发展需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历提升、学术发展等)、教学发展(教学理论、教学技巧、教学技术与方法)、组织发展需求(工作氛围与环境、学院政策与制度、学院管理、人文关怀、人际关系等)。以上两种观点均从空间维度将教师发展剖析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但缺少了时间维度。21世纪是网络时代,网络媒介成为时代的重要标签,为此本文将从微观视角以教学、学生管理、科研三方面为经,以网络媒介为纬来探讨独立学院的教师发展。

1 教学

1.1 教学理念: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传统教学中,教师地位崇高,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整个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中心。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所有人都剥去身份的桎梏,自由、平等地交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由此滋生。新教学理念中,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进度。教学理念支配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积极学习最新的教学著作,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

1.2 教学内容:源于教材,宽于教材,展示多样化

基于时代和科技的限制,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制造者、传输者。网络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信息的时空束缚,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的搜索、获取、传输、分享各种信息,其中包括海量的教学资源。同时,网络媒介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终结了教师一本书教一辈子的时代,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更高的知识储备,教学内容源于教材,但不可局限于教材,要积极筛选、应用网络优秀资源,同时采用多种媒介方式进行多样化展示,使内容更加形象、生动。

1.3 教学方法:由灌输式教学转向协作式教学

传统课堂中,讲授法是主要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核心向学生灌输式教学。这种情况导致两个问题:第一,教学方法单一,难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同学间营造与强化着竞争的氛围,而忽视了协同合作意识的培养。网络媒介为新型课堂注入新的动力,一方面,教学内容展示形式更多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种多样的展示形式。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媒介可创建全新的协作学习环境。

2 学生管理

獨立学院中,学生管理是与教学同样重要的工作,其呈现出内容杂、工作量大、具有长期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党建管理、奖助贷管理、学籍管理、宿舍管理、班级管理、心理健康、突发事件处理等。独立学院学生与普通公立高校学生相比,具有家庭经济优越,学习动机与自制力弱,思想前卫,自我意识强等特点,这为学生管理工作增加更多不确定因素。网络媒介是把双刃剑,它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埋下众多隐患。

网络媒介作为一种工具,教师应该秉承“教书育人”的理念,将其利尽用,切实为学生服务,将其弊尽除,在保证学生言论自由的同时,加强舆论引导,防止重大事件发生。

3 科研

科研是教师发展的生命线,科研成果一方面促进教师个人学术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教师薪酬评定,职称评定,职务提升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独立学院较多存在重教学而轻科研的状况,甚至有的高校为保证教学而限制教师作科研。长远看来这种举措适得其反,在限制了教师发展的同时,增加教师的流动性,继而将会影响学校的发展。

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的主力军,教师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命运,教师个体在勤学爱教,服务学生,努力提升个人素质的前提下,同样希望教育部门、独立院校能提供更加适宜的规章、制度,促进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克现,周向阳,学术职业视阈下独立学院教师发展刍议[J],高等农业教育,2012.8(55-57).

[2]张敏,陈静,基于独立学院教师发展需求的培养体系研究—以X学院教师发展需求的培养体系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3:263-264.

[3]管珏琪,苏小兵,钱冬明,余恩秀.电子书包应用区域推进现状及策略---基于教师访谈内容[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258.

作者简介

刘超,男,现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高若婷,女,现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通信)专业学生,学号:12003008。

徐鑫城,男,现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学号:12001132。

文列硕,男,现为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学号:12001108。

作者单位

现代教学媒介 篇4

本书共分为六大章节,并用平铺式的论述展开论点。第一章主要从媒介化生存的现状与其实质的角度对“媒介崇拜”进行概说,在整体上对于本书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把握。第二章至第六章是对于论点的铺展,从媒介崇拜的动因、崇拜对象来分门别类,再次纵向细化延伸至技术崇拜、权力崇拜、信息崇拜、现代偶像崇拜上论证。论点清晰明确,论据无误,语言尽可能避免晦涩难懂,极具研究价值。以下着重就本书中的几点并且结合《传播学教程》进行详细的评论。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核心观点就是后来被称为“子弹论”“魔弹论”,或者另称为“皮下注射”的理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该理论在早期具有很大的神话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人们认为是过时的,甚至抨击是错误的。这种论点在《传播学教程》中也有明确的指出,但事实上这种“子弹论”的作用在今天仍然以各种形式存在,然而《传播学教程》中认为这种理论必然被抛弃的论点在时间的推敲下略显果断。因此,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要适当的结合“魔弹”理论来观察今天的大众媒介与受众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例如,1976年梅尔文·德弗勒就提出了“媒介系统传播论”。把当时的观念放到当下可以这么理解,用其本身的“刺激反应”论及其媒介强大的传播效力,再者加上制造出来的“个人存在的心理孤立感”,受众很容易为了避免或者为了逃离这种“不确定性”,而被动的接受媒介的控制。这种控制是恶性循环的,“主动寻求的控制”就会日渐变成“被动的依赖”。本身媒介的资源对于受众来讲就是稀少的,在这样一种恶性的双向关系里,反过来受众的依赖就会越发显得“可遇不可求”。例如,在某个特定职业圈里,如教师、上班族等每天对于资讯的获取是一种生活常态,或许通过的大众传媒介质不同,有可能是报纸、电视、网络、亦或者是新媒体,但本质是相同的,他们或者资源是一种自我保护或者说是自我认同与寻求他人认同的一个过程,“我知道、我了解、我得到”等意味着“你是安全的。”但是,深层次未彰显的崇拜则成为了一种新的异态关系,让人不易发觉。

根据诺依曼“沉默的螺旋”传播理论,很容易就能明确其理论的前提就是个体“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其由这样一种“害怕”而做出来的一种意见上的趋同行为来“自保”。例如,一个在装扮上爱特立独行的90后年轻人,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彰显自我的个性,但这种方式会招来周围一致的不认可,他会选择沉默的几率有多少?再者,当某人同在一个热点新闻的社交圈中,当大家都在讨论一个社会热点时,你却一味固守,不想接受大众媒介的“骚扰”,拒看电视、拒看报纸、拒上网络等摈弃一切与媒介有可能接触到的东西时,是否还能正常交流,正常在圈内展开人际交往呢?这问题显然会在“多数意见”的压力下成为“沉默者”。受众获取到信息,认识了世界,所以消除了心理的隔离感,消除了心理被隔绝的恐惧;大众媒介扮演的角色刚好可以为受众提供信息,进而控制受众,加强了受疏离与恐惧感,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所以最终又回到了受众。

“人们在使用传播媒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媒介过分依赖、认同、轻信、盲从的心理状态,行为上把接触媒介作为必不可少的日常习惯和日常仪式。心理上将媒介作为极其可靠的经验代理,几乎完全依靠传播媒介建立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把媒介内容看做是毋庸置疑的现实再现,权威发言和真理表达,进而将媒介的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它是人对媒介的一种过当使用,是人与媒介关系的一种异态表现。”这个文本化的定义,就像媒介内容一样,对于受众接受来讲并无障碍,这也就是媒介为何会完全融进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传播技巧来讲,教程关于此点有以下方法,“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和“恐怖诉求”,当今的媒介传播作用之广与强大,同视觉性的人体感知有着密切的关系。

“摄影业最为辉煌的成果便是赋予我们一种感觉,使我们觉得可以将世间万物尽收胸臆一—犹如物象的汇编。”从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将“火车进站”小规模放映出来吓走了当时满座宾客之时,电影就诞生了。电影诞生的同时,也带来了视觉上的革命,电影就是一种介质,可以成为传播的媒介。

电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论据,证明了“媒介是人的延伸”。电影以其特有的记录时间与保持空间完整性的能力,保留了视觉上更为真实直观与刺激的体验方式,让胶片这一根本载体成为人类的眼睛、耳朵,使人在观看的过程中,会因为体验感知二维画面的“影子”,来达到生理上的直接反应,流泪、微笑、伤心、难过。电影是媒介,代替人的生理器官感知外界讯息,得到真实的生理反馈并且直达内心,成为了人“延伸”的一部分。

可是人有没有想过这种“延伸”并非好事?他会让人在本质上丧失掉什么?这不是好事。就拿其他介质转移向影像上这点来说。文字内在的逻辑思考性可以成为电影化的叙事,音乐流动的旋律可以成为电视化的视频,越来越多的电视诗歌散文,电视读书栏目泛滥且质量参差不齐。综上所述,影像本身的真实感就是不可靠的,甚至有时就是完全虚假的。要证明这一点,电影又是最好的例子,上文亦有解释,在此不多加赘述。影像这种介质比起其他而言是更为直接的,直接也就意味着缺少深度“思考”的过程,这并不是说看电影不需要多动脑子,而就“接受讯息”这个单方面来讲,让影像成为一种冷暴力,剥夺了人们用手脚去感知世界的能力,“做”的过程更多的变成“看”的接受,我们同世界发生联系靠得是眼前的荧幕。

大众传播本身是有其优越性的,但凡事过犹不及,也不能忽视掉其负面影响。本书正是给读者留下了阅读思考的空间,只读懂理论不是目的,用理论开拓一片真实的空间那才是根本。重要的是现实生活,要学会在这样的现状中怎样更好的去生存,不断思考与发现,让大脑从框架中释放出来,去到真实的世界里去体验和感受。

分析媒介素养教学路径论文 篇5

对于这两个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很多对比和辨析,提出了同一论、差异论、趋同论、涵盖论等不同观点,其中就有教育技术研究者明确提出:在信息技术整合几乎所有传媒手段的今天,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已出现融合之势,现代教育技术可成为两者融合的桥梁。的确,两者在内涵上有很多交叉),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具有“先天优势”。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方面,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新生媒介对青少年产生了深刻影响,种种因青少年媒介素养缺失造成的不良后果日益严重,而高中学生的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所以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的现实意义和紧迫程度不言而喻。另一方面,我国大陆地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学校中以独立式课程的形式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各种条件尚不成熟,如媒介素养教育未明确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缺乏专职教师和配套教材等。在这种情况下,借鉴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经验,采用融入式课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就成为比较适宜的选择方案。

实际上,在中小学现有课程中(如语文、思想政治、信息技术等)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正在逐步展开。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找到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入点”似乎并不难,特别是“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等课程模块均有相关的内容涉及媒介素养。但毕竟媒介素养教育有其自身的核心理念和目标指向,还需采取恰当的策略与方法。重视“双基”,拓展强化任何一种素养的养成和提升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同样,媒介素养教育中也有媒介的基础知识、各种媒介制作传播的流程与技术、媒介信息的选择与利用等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从“信息技术在各种现代媒介中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有用媒介信息和参与媒介活动”、“新媒介的使用和影响”等方面,对信息技术教材相应部分的内容进行适当扩充。例如,在“信息技术及其影响”一节可以融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发展的知识,在“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可以融入书籍报刊排版印刷方面的基本知识,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可以从媒介素养的角度对作品的设计制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突出重点,联系实际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比较宽泛,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有选择地突出某些重点内容进行融入式教学。据有关调查显示,网络、影视、手机是中学生们接触最多,感兴趣程度最高,受影响最深的几种媒介,这要求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并密切联系实际。

例如,在教材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部分可重点突出图像、视频、动画这三类视觉元素在媒介中实际运用的过程与方法,在“网络技术应用”部分可重点突出信息搜索、网页制作、网络交流、信息安全等内容。因为这些重点内容涉及信息技术最热门的`实际应用,所以在各类媒介中有大量鲜活典型的案例可供选取,教师可据此设计很多让学生乐于参与的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或活动方案,锻炼他们鉴别和评价媒介信息的能力。创设情境,共同建构虽然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尚未形成严谨的体系结构,融入式的学习也可能容易让人觉得内容零散,难于形成整体印象,但是也应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的过程提升能力。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可视化的、真实而复杂的媒介情境,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媒介工具,整合各种必要的媒介资源,掌握和提高学习各环节所需的信息技能。例如,可借助当前流行的Web0网络技术搭建主题BBS、博客、Wiki小组、Moodle课程等学习的平台,在良好的组织管理下,师生一起发布和编辑内容、提交问题或评论,既可以锻炼学生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也会使学生必须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建构者和传播者,批判性地选择、质疑、评估自己发出或接受的信息,从而全面提升媒介素养。

认真分析笔者学校现在使用的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根据其内容安排,笔者认为可从课堂教学、课程活动、综合实践三方面找到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教师可结合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对每节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当中可以指向媒介素养的元素,精心挑选教学素材或案例并巧妙进行教学设计,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施以必要的引导,使媒介素养教育的诉求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例如,在“网上的信息交流”一节列举普通民众通过手机、QQ和微博为媒体“报料”等案例,让学生不仅要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待网络的作用,还要从媒介素养的角度对网络本身作为一种媒介所带来的利弊、怎样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思考。

现代教学媒介 篇6

关键词:传播;媒介;媒介环境;音乐教育

21世纪,一个科技发达,信息爆炸的新时代,当前的音乐教育正是处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而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音乐教育者,应该敏锐的意识到现代音乐教育所处的媒介环境所发生的强烈变化,应当对现代传播媒介给音乐教育带来何种的冲击与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适当的改革来应对这样的局面。与以往时代相比,现代音乐教育所处的媒介。

1 媒介的发展与影响

综观历史,古往今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传播方式经历了许多转变,这些转变都在历史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在我国古代,高雅音乐素来是宫廷以及权贵方能得以享受的,平常老百姓难以与音乐交流。由于古代缺乏记录和传播音乐的手段,严重限制了音乐的传承和普及,于是音乐教育无法深入民间。

而现如今,从无线电广播、录音机、黑胶唱片,到电视机、CD随身听、MP3、MP4、MP5、IPHONE、Internet等等,无不是科技发达的重要体现,越来越多的新型媒介充斥在生活当中。从此接受音乐的渠道愈发多样化,每个生活空间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传播方式,让人们接受音乐,不管是被动抑或是主动。这一切的变化,不仅使得大学生接触音乐的方式多样,同时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不同音乐,音乐瞬时丰富无穷,而音乐教育资源也开始变得丰富无比。譬如舒伯特的小夜曲,到黑人的HITPOP、RAP、BLUS等等欧美流行音乐,再到我国的民族曲调、美声、民歌,到现如今广为普及的流行音乐,音乐世界宽广无比。

2 现代传播媒介是一把双刃剑

现代传播媒介是一把双刃剑,既给现代音乐教育带来种种便利,但同时也提出了众多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1]。

2.1 音乐泛滥使用,欣赏意义流失

现代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使得音乐的普及更为简便,音乐无处不有,音乐无处不在。家庭接受音乐的方式,不外乎电视。电视节目,使用音乐;电视剧,片头片尾曲,插曲也是音乐;电视广告,无不是音乐。商城街道,有婉转动听、柔情蜜意的背景音乐;校园广播,电影院,公园到处都能够与音乐插身而过,就连载运垃圾的垃圾车都播放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旋律。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俨然与音乐息息相关,紧紧相连,然后很多场合播放的音乐目的不在于让听者欣赏,而是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一为营造氛围,缓和气息;二为商业需求。美国尼尔·波兹曼在谈到电视新闻节目时说道:“所有这一类的节目都是以音乐开始、以音乐结尾的;而且在播映告一个段落的时候,所播放的商业电视广告也有音乐。这种音乐的用意何在?跟戏剧和电影一样:刺激观众的情绪,制造紧张气氛,为某种心理期待作铺垫。”[2]长此以往,人们对音乐的泛滥接受使得欣赏意义顿时流失,音乐带来的强烈感受和冲击感也愈发变淡。德国 R弗兰德 H 劳厄指出:正是由此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的音乐听赏习惯的平庸化和对音乐的麻木不仁,尤其对儿童和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伤害,这种伤害是无可测算的,而且将长期存在。因此,现代媒介传播方式对音乐教育所带来的影响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2.2 心不在焉的听觉方式

MP3、MP4、手机的多功能,使得大学生与音乐亲密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些东西的便捷促使他们终日养成戴耳机听音乐的习惯。由于数码音乐传播的便捷,学生们甚至养成了边听音乐边学习的习惯。暂且不说对音乐的欣赏是否具备意义,音乐加学习的模式对提高学习能力是否有用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如此情况日益普遍,大学生对音乐的欣赏需求日益减退,能力也日渐消散,对音乐教育来说是需要重视的问题。这种心不在焉的聆听方式与习惯既不能很好的欣赏音乐,更不可以把握音乐的真谛。因此,音乐教育层面应重视对大学生掌握音乐的特征以及欣賞音乐的方法,合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养成聆听音乐的正确方式和习惯。在音乐欣赏中,必须发挥主体能动的意向,在感知音乐旋律的同时,不断回忆方才消失的旋律,将孤立的音乐片段联结成整体,并且投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补充、丰富和阐释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深入理解音乐的深层意蕴[2]。

3 音乐因媒介的形式而致使音乐教育困难重重

在当前音乐媒介环境下,音乐的传播渠道与它们紧紧相连,现在的大学生大多90后,他们从幼年开始便已与许多新兴的音乐媒介产生了接触,时至今日,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已与从前大有不同,他们现有的音乐价值观势必对音乐教育造成不小的冲击。因此,音乐教育者应对面临的各种媒介所造成的影响具有深入的认识与分析。(1)时空分离的音乐。由于存在多样式的音乐媒介,音乐的呈现出现了时空分离的局面,即是表演者与观赏者不同时出现在同一时空下。以往的音乐欣赏方式,大多以表演者在特定的场合中演艺,欣赏者直接欣赏带来了音乐震撼力与感受力是十分强悍的。(2)表演缺席的音乐。以往的音乐表演是与观众面面对的接触方式,然而由于现在音乐媒介的多样化,这些情况愈发难得。大多学生欣赏音乐,很少有机会直接的与音乐表演有直接的接触,他们无法直接的感受到音乐现场带来的震撼力,这种缺失是我们作为音乐教育者应该把握住的。所以我们要旨在培养学生参与音乐制作与音乐审美的能力,让学生走进丰富的音乐世界,主动去接触器乐,在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做音乐的欣赏者,还学会做音乐的创造者表演者,全面领悟音乐的真谛与魅力。(3)消费型音乐。现代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音乐也不免成为一个消费品。譬如CD、DVD、彩铃等诸如此类的音乐消费品,它们已然成为一种典型的大众消费文化,然后市场经济下的音乐制作和消费活动为迎合某一类特定人群的审美趣味而获取商业利润,不免落入俗套。譬如现代流行音乐与传统古典音乐相比较,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获得普罗大众青睐,那是因为它的曲式结构、旋律篇章都相对简单,大众接受起来较为容易,此外现代流行音乐的制作大多以追求大众口味为目标,所以能够受到欢迎。当代的大学生正式处于这样的音乐氛围下,他们难以避免的走入这样的欣赏队伍中,如何体味个中的含义已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作为音乐教育者,应当对大学生面对这样的消费型音乐予以引导和教育。

总而言之,现代媒介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是一把“双刃剑”,能够产生正面和反面的影响。作为与时俱进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务必要意识到现代传播媒介所带来的变化以及影响,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适当的改革来应对这样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宗华,徐展,陈阳,等.MP3 /MP4 对中学生听力影响的调查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6):10181020.

[2] 刘鸿模.现代传播媒介与音乐教育[J].艺术教育研究,2011,12(2).

现代教学媒介 篇7

1报纸传播媒介

报纸是最早出现的大众传播媒介,也是书刊、杂志等其他以文字为主要传播符号的出版物的典型代表。报业的工作流程大体是: 采写、修改、传送、编辑、审定、排版、印刷和发行。其中各个环节在电子技术、网络技术、 数据库管理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均使传统的手工操作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例如,记者的采访工作由于微型盒带式录音机,长记录时间的数码录音机和摄录一体机的使用实现了所谓 “电子新闻采集” ( ENG) ; 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和实用软件的不断丰富使编辑记者在写作和修改过程实现了 “以机代笔”,编辑部采用的网络自动化办公使得文字编辑实现了资源共享。在传播内容方面, 为了体现文字类传媒接近人类的思维方式,比较容易进行抽象和概括因而对新闻信息的报道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特点,新闻记者对于新出现的新闻线索,往往要在采访前对相关背景材料作充分了解并在写作过程中对读者 ( 受众) 尚不知晓或不太清楚的事件背景和来龙去脉进行介绍,以便读者充分了解该新闻信息的全部内容。这一工作若按手工操作办法,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还极易损坏一些珍贵资料。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电脑新闻资料库得到极大丰富,为记者、编辑等传播工作者的资料查询提供了很大方便。在稿件的异地传送方式上,从前的邮政信函已被Fax ( 传真) 和E - mail ( 电子邮件) 所代替, 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目前在国际互联网上已经有许多蓬勃发展的电子刊物每日每时向世界各地传递大量的知识与信息。科技进步给出版界带来的种种变革使越来越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版面活泼、印刷精美的作品不断充实和繁荣出版市场,也给出版物这一历史最悠久的大众传播媒介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2电视传播媒介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如何获得更多的观众 ( 受众) ? 如何利用现有频率资源更有效地传播更多的信息? 这些都成为电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还是在于技术进步。举例来说,电视双伴音技术是对同一电视节目配有两种不同语言的伴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少数民族地区收看电视的问题。利用字幕技术和电视画面合成技术改善残疾人的收视条件,我们看到的情形是: 播出电视新闻节目时,在荧屏的一角安排一个小画面,由另一位主持人用哑语 “播音”,帮助聋哑人了解新闻内容。采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可以增加有效信息的传输量。高清晰度电视以16 ∶ 9的宽屏幕加上其一千多行的扫描线,使它的一帧画面信息含有量比普通电视画面一帧的含有量高出很多,据日本NHK的专家测算,这一高出比率大约是5倍。另外,图文电视广播技术利用全电视信号中的场逆程时间传送数据信号,在不影响正常节目的同时,充分传输了其他有效信息。图文电视技术具有速度快、费用低、接入简单等优点,在我国的各地电视台中应用较为广泛。它的典型业务是传送股票证券行情。随着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用图文电视数据广播开展远程教育将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3国际互联网传播媒介

目前,国际互联网开始兴起。它以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依托,触角迅速伸向各个领域。由于它能传递数据、文字、图片、声音和活动 影像5种人类信息形式,很快便成为公认的第四媒体。它的出现连同卫星通信的快速发展对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似乎使世界的范围逐渐缩小, “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互联网的特点: 一是范围广、时滞短和交互性。二是使信息朝着更加集中,同时也更加分散的两个极端快速发展。前者指的是随着不断加入与更新,网上各门类、各形式的信息总量逐渐扩张。后者指的是具有个性化的信息传播日益突出,每个人都可在网上接收和发布信息,即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在互联网上可以发生更迭。三是对信息内容和形式的包容性使它成了其他传播媒介的载体,网上报纸、网上刊物、网上转播层出不穷。基于互联网的这些特点也即优点,加上科技进步带来的上网手段的不断增多,如除计算机外,还可通过机顶盒和符合WAP的手机上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互联网使用者的行列,“网民”的队伍日趋壮大。互联网的出现的确给传统的传播媒介造成很大冲击,由此也产生了 “媒体融合”、“广播电视将要消亡”之说。但从技术上说,互联网目前仍主要以电话线路为接入方式,其宽带和传输速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传送活动图像的效果并不理想; 很多网站受服务器性能的限制,同时接受多方访问的能力也不够强。因此,尽管互联网 “神通广大”,但完全取代其他传播媒介至少在较短时期内是不可能的。把它称作 “第四媒体”,无论是从传播媒体总的数量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时间先后的排行来说,都还是比较准确的。

现代教学媒介 篇8

新闻媒介公益活动的优势首先体现在策划上。

新闻媒体公益活动策划有别于日常新闻报道策划的类别。纵观目前我国媒体实际运作, 公益活动策划可谓相当火爆, 而且通常与新闻报道策划结合紧密。媒体进行的公益活动策划, 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 符合新闻报道规律, 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是与造假新闻截然不同的一种理性行为。这种策划既有利于媒体扮演好不同时期的不同角色, 也有利于媒体实现其服务功能。

在知识经济时代, 媒体产业化在经营道路上, 公益活动策划是媒体打造媒体品牌、树立媒体形象、赢战媒介白热化竞争的一大法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媒体公益活动策划行为不仅是合理的, 同时也是相当必要的。当然, 这里首先也有一个摆正态度的问题。

媒体在搞好新闻报道策划的同时, 策划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为民解危济困, 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但是当我们强调公益活动策划的合理性及必要性时, 同样不可忽视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趋势。所以, 合理运作、把握好度, 才是我们对待媒体公益活动策划的正确态度, 也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其沿着正确的轨道正常有序发展, 以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繁荣。

新闻媒体策划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为了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 创造最佳社会效益的途径。我认为, 这种公益活动主要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一、活动策划与报道策划相配合

新闻媒介自身的位置和任务决定了它是社会问题的积极发现者和引导者。除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反映这些社会问题外, 新闻媒介还可以通过策划、组织、参与社会活动, 推动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作为活动的组织者, 他应该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去运筹谋划, 有计划、有目标地展开社会活动。

新闻媒介组织的公益活动, 大多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延续、扩展和补充, 一般经历报道、策划和行动三个基本阶段。一项成功的活动策划并不是一份文案、几篇报道就可以实现的。如何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活动, 避免媒体唱独角戏, 如何保证活动的公益性, 避免媒介自我炒作, 这里的策划很重要。从活动方案的拟定再到具体实施, 应该是环环相扣, 先期报道为活动策划做好铺垫, 活动策划则进一步解决报道中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就形成了媒介的公益活动事件与新闻报道有机融合, 共同塑造了媒介的良好形象, 实现了最大化的宣传效果。

活动策划与报道策划相配合应避免“炒作”的误区。适度的新闻报道可以提高活动的知名度, 扩大影响范围, 能将活动所倡导观念传播给更多的公众, 实现预期的社会效益。而一旦媒体宣传过度, 新闻报道陷入了自我炒作的误区, 不仅会使公众对媒介的公益活动的公益性产生怀疑, 影响活动效果, 还会使公众对媒介其他的传播行为产生不信任, 影响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 媒体在组织策划公益活动时一定要做好适度有效的新闻传播, 坚持以公益为本这一关键。

二、以情动人, 唤起社会关爱

通过策划和组织一系列动人情感的社会活动, 引发人们用实际行动来表达爱心, 从而唤起人间真情, 这是新闻媒介公益活动的一个特点。新闻媒介具有倡导道德风尚、弘扬社会正义的责任。新闻媒介通过策划和组织以情动人的公益活动, 能够获得单靠一般宣传所达不到的“倡导”与“弘扬”效果。当然, 新闻媒介作为公益活动发起者和策划者, 更要倾情行动。

首先, 要以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的关爱来发现和寻找关注对象, 以真情唤起公众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 启发乐于助人的美德, 唤起整个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其次, 还要求新闻工作者的倾情行动绝不是仅求一时的轰动效应, 不能是事后不管不问。新闻媒介的倾情行动应该是持久的、长期性的, 其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2005年3月, 由山东省卫生厅和齐鲁晚报联合11家医院举办了“爱心手术室”公益行动。第一例救助彭祥麟的手术获得成功后, 还建立了爱心基金, 建立长期为特困患者提供爱心援助的有效机制, “为特困患者伸出援手的同时, 为社会各界奉献爱心提供一个平台”。这一爱心行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人们纷纷为“爱心手术室”提供各方面的资助, 为更多的贫困者的及时就医提供了保证。

新闻媒介在关爱社会、关心弱势群体、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等方面, 表现出自觉的责任感和可贵的热情,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05年3月, 由共青团山东省委、齐鲁晚报、济南电视台主办的“陶宏开教授山东行”系列公益活动, 志在帮助广大青少年戒除网瘾, 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石家庄、长沙、青岛等许多城市的主流媒体相继邀请陶教授做演讲, 在社会上引发了“挽救网瘾青少年行动”。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还为弱势群体解决了困难, 也使媒介的爱心公益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三、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

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建立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 也极大地依赖于精神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新闻媒介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社会机构, 在新闻服务社会中, 应当坚持以人为本, 关注社会文明和人类的文化生活, 以正确的文化舆论提升人们的素质和人文精神, 优化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文化环境, 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新闻媒介的公益活动表现出对社会文化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求的关注, 一方面体现在宣传和报道社会文化行动, 主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活跃群众的业余生活, 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 还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社会精神文化环境建设中, 通过积极的努力, 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文化生活条件。像《齐鲁晚报》就有自已的《齐鲁晚报》交响乐团、《齐鲁晚报》青年话剧院、《齐鲁晚报》围棋甲级队和乙级队, 还有《齐鲁晚报》书画院等自已的文体组织, 并多次主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这些团体的社会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也提高了媒介在公众中的影响力, 树立了媒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提高影响力, 塑造媒介品牌

新闻媒体通过公益活动在树立其公益形象, 扩大社会影响力, 塑造良好的媒体品牌形象时, 同时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它通过活动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 进而扩大媒介市场。当然媒介自身发展也在此过程中获得长足的动力与支持, 提高了知名度与美誉度。公益活动所带来的受众群的扩大, 也使媒体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这一理念已成为媒介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思想, 并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得到证实。比如凤凰卫视就专门设有公关部。“凤凰卫视的公关行为都是建立在全频道整合运作的基础上, 坚持长期性和一致性原则, 不断抓住契机, 举办各种创意独特、社会关注度高、可持续开发性强的公关活动。它达到了与目标公众开展互动, 体现一种文化上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在长远和整体上提高了观众的忠实度和满意度。”凤凰卫视在今日传媒界中的品牌形象与地位, 可以说与其成功的公益性的公关活动是不可分割的。

无数的成功案例证明了:以公益活动为主导的现代公关意识的引入, 开拓了媒体经营与管理的视角, 在媒介的自我构建与发展中起到了塑造媒介形象与品牌的作用。的确, 新闻策划中融入公关意识, 一方面协调了与社会的各种关系, 另一方面推出了许多高质量的品牌栏目, 尤其是经过精心策划推出的许多带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活动, 更是提高了媒体在整个社会中的信任度与美誉度。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心连心”活动, 深入革命老区、贫困边远地区、学校、工厂、农村、抗“非典”一线等地方进行演出, 不用当地承担任何经济费用, 且节目高雅健康, 不仅展示了中央电视台雄厚的实力, 更重要的是树立了中央电视台整体的公众形象。不仅中央级的媒体注重了公益活动的开展, 地方性新闻媒介也开始发挥其地域接近性的优势, 不断地争取获得当地公众的支持, 并进而扩大其在更大的方位内的影响力。这样的案例几乎不计其数, 前面提到的《齐鲁晚报》可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在此不再赘述。

新闻媒体公益活动有利于社会, 有利于人民, 有利于新闻媒体, 本身并无不妥。但是, 由于在实际操作中, 新闻媒体策划经常与新闻报道策划融合在一起, 这就使得新闻报道策划容易显得扑朔迷离。表面上看似乎是新闻媒体在制造新闻, 然而引来了不少非议。有人说:“新闻的本源是客观发生的事实, 它怎么可以通过新闻传媒的主观策划, 实行主题先行, 自导自演而‘制造’出来呢?”;还有人说:“记者对客观社会生活中的事实可以选择报道, 可以从不同角度报道, 但是却不能够自己‘制造’事实。”本章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公益活动策划与制造虚假新闻这两种行为加以辨析, 以澄清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个人以为, 对新闻报道与虚假新闻的理解, 大致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着误区:

一、从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辨析两者的区别

新闻媒体策划公益活动的过程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尽管从表面上看, 是新闻媒体的介入, 设计了新闻事件发展的方向, 干预着事件发展的进程, 似乎没有新闻媒体的参与、组织和设计, 那些被策划出来的事件就不会那样发生、发展, 仿佛是新闻媒体按主观意志左右了客观事实的发展, 制造出了新闻事实。然而,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我们的公益活动策划做的是这样一种工作:即当新闻事实尚处于潜性状态时,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按照所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 对新闻事实作出轮廓构思, 并在实践中对客观事实因势利导、依流而动;在顺应事实发展的基础上又推动事实的发展, 使处于潜性状态的新闻事实尽快向显性状态转化, 也就是使新闻事实的必然性成为现实性。打个很简单的比方, 这一过程就好比是“一粒原本不起眼的种子, 当人们给它充足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养料时, 它就会生根发芽, 显示出蓬勃的生机”, 媒体在这里所做的只是透析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 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外在条件, 引起事物质的变化, 是一种引导和转化。

二、从是否符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辨析两者的区别

由媒体策划而促成的事件本身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且具备较高的新闻价值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选择基础。媒体策划公益活动对其加以如实报道, 符合“事实第一性、报道第二性”的客观报道原则。既然新闻媒体策划公益活动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而且也具备新闻价值前提, 那么媒体根据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客观报道, 当然与“事实在前, 报道在后”的原则不矛盾, 表现出新闻事实的本质和全貌, 同样能算作是一则好新闻, 谁也不能说它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相比之下, 媒体制造虚假新闻的情况则大相径庭。其报道不是根据事实描写事实, 而是根据希望描写事实, 或者是报道的内容根本就不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事实依据, 只是传者“无中生有”。

三、从是否符合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规范辨析两者的区别

首先, 媒体进行公益活动策划是一种负责任的理性行为。其出发点是着眼于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 满足受众较高层次上的需求, 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这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保证清政廉洁的作风, 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是完全一致的。其次, 正因为公益活动策划的出发点是好的, 是本着一份纯洁的动机与善良的愿望, 所以通常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贴身服务。

与媒体公益活动策划着眼于公众利益相反, 如造假新闻及新闻炒作者以媒体或新闻工作者个人私利至上, 为了追求轰动效应, 谋求功利目的, 不惜违背新闻职业道德, 放弃社会责任, 损害公众利益, 其动机不良, 效果也可想而知。受众常常会被这样的报道迷惑, 因媒体误导而无法把握事实的真相和本质, 长此以往也就对媒体失去了信任。

浅谈现代教育中的网络传播新媒介 篇9

关键词:现代教育,网络,传播,媒介

教育中的传播形式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 而教育本身是促进人身心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的身心发展离不开经验与知识的传播, 当然也不能脱离传播中所具备的三个关键因素而单独存在, 即传播对象, 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

麦奎尔认为, 媒介的所有权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内容的生产, 现在中国的教育所有权是属于人民的, 而教育媒介的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是进步的, 必然带动社会结构和组织的进步, 而社会结构是传播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它负责对教育传播的微观控制。包括传播中的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行为过程。现代的教育是突出归纳和演绎的结合, 要求在传播的传播媒介上形成教与学的互动。

现代教育的传播媒介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是由主流科技引导而成。当主流科技是电子管时, 广播教育、电话教育就非常普遍和流行, 当主流科技是大规模集成电路时, 电视教育和远程教育应用就很广。现在是信息时代统领的社会, 主流科技以微电子为主, 那么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卫星教育、虚拟教育就应运而生。

传播媒介的变化加快了传播的效率及距离, 相应降低了社会成本。一封信件的传递和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及地理图片的传递只需要几秒钟, 陌生的人可以彼此生活在同一个社区中用虚拟的方式互助互动, 这些都是传统媒介不可想象的事情。

当然, 现代教育的传播媒介不仅仅是体现在Web层面的网站或网页上, 更多的是运用现代化的各种设备实现的交互性传播平台。从运用的方式来看, 共分为4类平台传播:

1 电子邮件互动传播平台

梦工厂利用网络助推公司古猫 (Gomo.com) 采用互动邮件形式来造势与监测消费者反应。古猫是一种交互式媒体信息互动平台, 其注册用户可以定期收到古猫发送的自由交互式邮件, 邮件内容包含与古猫公司有合作关系的媒体制作商发布的信息。用户可以从这些信息里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相关图片、影像、动画、音乐等内容, 而且可以自由的编辑这些内容并通过电邮将其发送给自己的朋友, 收到邮件的朋友又通过自动安装程序成为古猫的新注册用户从而传播更多的媒体信息, 将传播渠道最大化, 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古猫公司专门为《小鸡快跑》制定了一套方案, 收件人可以获得《小鸡快跑》的全部相关内容以及附加产品, 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将这些内容编辑为更具吸引力的信息发送给其它朋友。而古猫公司在用户编辑影片内容的同时将分类信息做出统计, 分析出影片的哪些部分最受欢迎, 再将分析结果反馈给梦工厂。这种新型的传播模式较之传统的传播模式更生动, 统计结果更加准确直观, 结论的科学性对动画片的制作发行有良好的参照价值。

从电子邮件互动传播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出, 电子邮件的互动平台需要一个积极的组织者, 需要一个设置议题的专门核心, 有一些对议题感兴趣的固有用户。通过这些固有用户对这个议题的再组织, 案例的再发挥产生新的议题从而使议题的内容得到传播。

2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游戏传播平台

游戏是青少年喜欢的娱乐项目, 互联网游戏平台尤其吸引青少年的注意, 因为互联网技术的游戏平台是基于青少年的主观愿望的, 不是由某个组织者发起的固定话题。青少年在互联网游戏中不是去完成游戏任务, 而是通过游戏平台在其中生活。对于教育应用的游戏平台尤其应该用这样的理念去设计。据美国儿童有线电视广播公司尼克罗迪恩在线调查, 美国有65%的儿童上网玩游戏。《2007中国网络游戏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中, 35岁以下的占调查总数的95%, 其中, 19~22岁、23~25岁、26~30岁3个年龄段比例最高, 分别占22%、21%、17%, 也就是说, 有近60%的玩家集中在20年龄段。网络游戏用户每天玩游戏的时间在3~6小时 (38%) , 其次是1~3小时 (32%) 。网络游戏用户玩游戏的最主要目的是娱乐 (30%) , 其次是交朋友 (23%) 和锻炼智力 (16%) 。可见, 我国超过半数的儿童和计算机游戏有亲密接触。因此, 可以这样说, 计算机游戏己经成为颇受青少年欢迎的一种重要的游戏和学习形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乃至问题, 是任何教师和职能部门都是无法回避的。

3 虚拟世界互动教学

教育作为传播学广泛应用的一门科学在传播对象上非常注重因材施教, 也就是注重传播对象的选择。然而有了虚拟世界之后,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就发生了大的变化。担任这个角色的不再是人, 而是虚拟世界中的某个设备, 可以是头盔, 可以是游戏臂, 也可以是更大的虫洞等等。

2008年9月29日, 美国微软公司启动“Get Virtual Now”系列活动, 欲与其合作商引领用户进入虚拟世界。首先从全球的地理环境着手真实地再现城市和环境的原貌, 在地理教育上产生非常大的变革, 使我们不但听说过某个城市的位置, 而且还能够身临其境地看到这个城市的周边环境和人文地貌。

虚拟世界的交互活动诞生在学习者和设备终端之间, 可以产生在计算机、手机、游戏机、智能设备等多种媒介上, 而这些媒介集成在一起成为虚拟的共同载体, 于是教育中的学习者可以实时地生活在其中与任何学科, 任何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学习, 这是在互动教学中的最高交互行为。在个别的虚拟交互系统中, 虚拟系统还能够采集用户的实时信息反馈从而来优化虚拟系统本身, 把全世界的学习者联合在一起成为共同社区, 这样传播的实现就体现在集合体传播的实现中。

4 互联网教育资源整合平台

在互联网刚刚诞生时, 教育资源的整合平台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网站上, 网站上承载最多的是教育信息, 针对教育资源的却非常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基于资源的教学平台应运而生, 比如中国知网等教学资源网站。但是资源放在那里是不会成为真正的资源, 只能是一些比较恒定的废信息, 怎么做才能让教学资源真正发挥作用和产生应有效率呢?那么就是要让这些教学资源流动起来, 只有流动的资源被大多数人接受、传播才能影响到更多的人, 才能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对于这个问题第三代互联网技术解决得非常好。它运用了互联网的交互技术, 让不同的用户产生交互行为, 把网络上所有的信息包括到一个社区中, 将资源融于生活, 融于第三代互联网的各种媒体技术, 比如:Blog、BBS、P2P等等。现在非常有名的资源整合平台包括:美国的Face Book, 这是一个集合各个美国高校社区的资源平台, 对于用户素质的限定是这个网站的一个特色 (只允许美国或者欧洲的高校学生用户) , 从而保证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地传递。对于中国来说, 我们也有滕讯公司的QQ校内网, 它也是整合了各个教学信息平台的综合社区, 它的特色在于更加符合中国高校学生的爱好和兴趣, 它也不介意其他级别的学生以班为单位加入。

参考文献

[1]郜书锴.传播学最新研究的重点与存在问题——基于对2007.1~2008.6《传播学》文献引用的观察分析[J].东南传播, 2008 (11) .

[2]赵小波.另辟蹊径:欧洲动漫传播模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3]欧阳康, 汪瑜敏.试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传播[J].电化教育研究, 2008 (12) .

现代教学媒介 篇10

媒介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简单地讲信息环境是大众传媒所宣传内容的结果是狭隘的。现代媒介文化体系是现代性的重要表现方面之一, 基于“现代性”的宏大视野分析媒介塑造现实世界的作用, 从本质上深入地理解媒介塑造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研究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 (Anthony Giddens, 1938--) 关于现代性的系列理论, 认为现代性与其自身媒介是密不可分的, 现代性研究为我们探析现代社会媒介塑造现实的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 探析媒介塑造现实的动力机制。

一、现代性的内涵

(一) “现代性”概念的界定

现代性的理论流派各自从不同专业角度对其进行了不同的研究, 目前的概念中, 著名的有三个:一是哈贝马斯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不断完善的“设计”, 用新的制度和价值取代中世纪以来已经支离破碎的制度和价值, 来建构一种新的社会认识;二是福柯把现代性看作“一种态度”。“所谓态度, 我指的是一种由特定人民所做的志愿和选择;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 一种思想和感觉方式”;三是吉登斯将现代性理解为工业文明与现代社会的替代语, 它涵盖从世界观到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一套架构。

(二) 信息传播的媒介是“现代性”与“传统”断裂的重要因素

“现代性”根本上属于一种“制度性的转变”, 表现为与传统的断裂, 即在制度性、文化与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的秩序的变化。吉登斯从两个方面给出了分析:一是在外延上, 现代性带来的改变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变迁都更加非同凡响, 尤其是它带来了全球化的结果, 催生了跨越全球的联系方式;二是在内涵方面, 改变了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个人领域, 即我如何认识世界。信息传播的媒介在这种转变中既发挥了外延的作用, 又引起了内涵的变化。

二、现代性视阈下媒介塑造现实的三大机制

(一) 时空分聚动力机制

传统社会中, 时间与空间是很难分割的, 特定的时间总与特定的空间相对应。机械钟的发明的重要作用是使时间虚化, 全球有了统一的时间系统;交通工具的发展又虚化了空间。前现代的社会活动受场域的控制十分明显, 而现代性的各种“缺场”因素使得地点变得很难确定, 差异时间与差异地点的活动有着频繁的交流, 社会活动本身脱离了地域和时间的摆布, 受到远距离与远时间因子的影响越来越强。此外, 时空的分离与重聚提供了充分的可能。

1. 时空分离与聚合, 信息数量巨增。

现代性和“自身的”媒体密不可分。在书籍还是手工的时代, 阅读是贵族的专属活动, 其传播的范围极其有限, 塑造着极小范围内的现实。印刷术的产生以及早期的大众报纸, 极大把空间从地点中分离出来。信息的复制与传递, 使得经验性的事实能跨越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作用, 被印刷出来的资料连同生产与解释他们的能力也成为社会生产与协作不可取代的手段。电子媒介以及互联网的出现再次强化了媒介的力量, 信息的复制与传播的能力愈发不可估量, 媒介从跨越小范围、小区域的时间地点传播直接转换成全球的、同步的信息传播。

2. 时空聚合的形态分析。

时空聚合的威力在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的特征显得特别明显, 零散信息的时与空聚合的形态存在以下几种形态:远时间信息入侵;远距离信息入侵;远时空信息入侵。每种形态的信息时空离散与组合都促成了新信息爆炸性产生, 为信息环境生成提供了量的积累。媒介带来的世界各地信息, 使得远距离的事件倾入日常的意识之中, 这些事件原本可能与自己毫无关联或者弱关联。信息与地点的脱离, 人们缺失了获取信息时鉴定真伪两项重要的标准, 如图1所示:

(二) 脱域重构动力机制

脱域的产生以及影响与时空聚合有着紧密的关联。脱域是指社会关系从无法确定的时间和无法确定的地域性关联里无限交织, 通过重构的新型编织再次呈现。吉登斯指明“脱域”机制包括两类情况: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信息的时空脱域的高层次的发展是信息的大爆炸, 指的是现代信息量几何级别的增长, 增长的速度远要快于人类理解、接受的速度, 个人碰触到的信息已然富余, 但依旧无法拒绝海浪式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信息垃圾。

1. 象征标志型关系脱域。

象征标志, 是互相交流的一切信息符号载体。“它能将意义传递开来, 不用考虑任何场域下处理这些意义的团体或个人的性质。”例如把微信看做一种“象征标志”, 微信是一种信息沟通的方式, 它不仅传递着文字信息文本, 而且连接着此时与未来、在场与缺场, 使时空中分割的朋友关系由虚拟交往变为现实交往。吉登斯对货币的象征行为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货币并不仅仅具备流通手段的作用, 它已经独立于它原本代表的商品本身, 显现为纯粹的信息的形式。货币实现空间上的彼此分离, 可以使得其代表的某种关系跨越空间的距离。

2. 专家系统型关系脱域。

专家系统“是由专业队伍和技术成就所组成的系统, 正是这些系统编织着我们生活”。例如, 在Iphone5S上网浏览信息的时候, 你就进入了一个专家系统, 包括手机的设计、手机通信、网络信号以及信息制作等, 你虽处在这一系列系统之中, 但你对这些系统的了解知之甚少;你可以脱离这些系统, 由他们给你提供预期的保障, 并借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的, 通过手机客户端浏览来自全球各地的社会信息。两类脱域机制以假定时间从空间中的抽离是时空重聚的前提, 而且反过来也促进了时空再次无限脱域。

(三) 信息互动反馈动力机制

“现代性的反思意味着人们多数社会活动都依赖新的知识信息, 并敏感的对之做出的阶段性的修正。”人的媒介信息接触行为会经历几个过程:信息认知;信息批判性吸收;信息理解创新;知识二次传播。互动反馈作为动力要素之一是基于以下两点:一是人们接受那些值得接受的信息, 这种认识是基于已有知识基础;二是互动反馈除了不仅对行为具有预测性, 还具备行为监测功能。可以看到, 被动的接触信息的人也能保持一份不错的理性来处理信息。经过处理的信息会再次通过某种媒介传播出去, 这些信息会成为新的信息环境的信息要素。

三、结语

信息跨越时空的重新组合的力度将会更加猛烈, 信息的内容和结构都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复多次构建某个时空范围内的意见环境。基于每个人都是理性人的假设, 他们有能力对信息做批判性的思考;从实际的结果来看, 并非人人都具备这样的思维, 或者说时刻都具备着这样的思维, 大众传媒通过简单的信息复制, 消解人们理性思维的能力。此外, 思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意见环境给认识现实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作为一个独立个体, 该如何面对这些风险,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许, 通过弘扬“公共理性”, 进行民主的对话、协商, 让具备不同利益、观点、知识的人充分发表意见, 这才是避免个人决策失误, 规避因虚假的意见环境带来的误判的最好办法。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 (译) .译林出版社, 2011.

[2]福柯.何为启蒙[M].引自文化与公共性[M].汪晖, 等 (译) .三联书店, 1998.

现代教学媒介 篇11

【关键词】教学媒介;初中英语;教学

一、教学媒介的含义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界开发了各种教学媒介。教学媒介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呈现的工具,它们无疑促进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教学媒介包括教材、幻灯片、视频音频等形式的媒介。它们将传统的知识以生动化、形象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初中阶段英语主要以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主,因此其内容略显枯燥乏味,学生较难提起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媒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教学。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以基础知识为主,其主要形式为语法和句法,教师采用的教学辅助工具单一,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减弱。将初中英语教学与不同形式的现代教学媒介相结合,在保留了英语基础知识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媒介的优缺点

教学媒介是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它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以各种生动的形式展现于学生面前。教师根据初中学生的理解水平及英语知识水平,以英语学科的教学特点为基础,选取适当形式的教学媒介,穿插于教学环节中,将现代科技与英语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目标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现代教学媒介克服了传统英语教学的枯燥乏味性,学生通过声音和图像获取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介给学生视听觉上的冲击。然而,目标只是只是教学媒介使用过程中的一个部分,过多的使用教学媒介会使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信息干扰。尤其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各方面素质发展的重要阶段,过分的信息干扰会对其英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三、教学媒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合理使用。教学媒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工具,是教师将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地展现给学生,是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更有效地获取目标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要求,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介。初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形成英语思维能力的基础阶段。在使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适当地安排教学媒介的使用。

2.教学媒介要与教学环节相适应。教学媒介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是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载体。因此,教学媒介须与教学内容项适应,其形式要与教学环节和教师教学风格相融合。对于教学中,教师滥用教学媒介,对其形式和教学内容不加以处理,在课堂中显得生硬、不协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恰当的教学媒介,合理地处理教学内容,将知识自然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3.适时使用教学媒介。教学媒介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是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知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在使用的过程中,无疑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盲目地使用教学媒介,认为教学媒介使用得越多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从而忽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过多地使用教学媒介往往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是他们的注意力从知识转向声音、画面等其他非知识的方面,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适时适量的使用教学媒介是促进教学效果的前提。

四、总结

教学媒介的合理使用使传统的知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初中英语知识大多以基础知识为主,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用教学媒介,还应注意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正确地引导学生在生动化、形象化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知识。教师需客观地认识到教学媒介的优缺点,合理地使用,最大化地减少教学媒介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丽林,张琳芝.学习风格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偏好层次分析探讨[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9月第23卷第5期

[2]陈盈盈,刘洪泉.中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科技咨询报2007年第7期

[3]孟园园.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第2期

[4]赵华,秦秀莲.大众媒介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3月第30卷第3期

[5]孙丽明,聂玉景.新媒介下的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教学现状分析[J].纺织服装教育,2012年12月第27卷第6期

[6]王菲.教学媒介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与不足[J].才智,2013年第九期

现代教学媒介 篇12

在托尔斯泰主义的核心价值中, “真诚”无疑是极具分量的字眼, 在《什么是艺术》这本论著中, 作品的感染程度即接受效果取决于艺术家忠实于自己的程度, 即艺术家的真诚。在这种情况下, 交流的双方都能毫无保留地透过这层交流建立起信任, 并把这种信任上升到一种宗教信仰的相互认同上, 在托氏的大部分作品中, 主人公的态度转变正受到这方面的巨大影响。这种转变无论是在情节还是整个结构上都占据了重要位置, 玛丝洛娃和列文的道德转向中极为明显的受到这方面的影响。正如“人们奉若科学信仰一样服膺的某些适当信仰能够一时促进诸多态度”1的男女主人公在面临存在主义式的重大抉择时努力能够努力超越自己的“阶级局限”。然而问题在于, 从逻辑的层面上推演其转变的内在动力成为了隐藏在文本肌理中的致命伤口, 这一点也成为了以往道德说教小说的一致通病。“为了态度而引入信仰, 从而这种态度就变得不是更稳定而是更不稳定, 不妨屏除信仰, 态度于是崩溃”2。

在尼采和弗洛伊德所宣称的那种思想史上的革命那里, 你几乎很难看到托尔斯泰这支现实主义传统所维系的几点薪火了。诚然, 俄国与整个欧洲大陆之间存在实际的隔膜, 整个十九世纪后半叶的现实主义潮流在俄国影响甚微, 福楼拜的客观叙述法和左拉的实验小说的影响还没有传播到俄国, 在对于无所不在叙述者的抑制方面, 对传统叙述原则的强烈反驳背后, 是受到十九世纪机械原则支配下独立人格的流失和被消耗。宣讲式、大声疾呼的声音已经在欧洲大陆渐渐消逝了, 在这种整体的背景下, 俄国文学并没有继续承接这一传统寻求开拓, 而是在得到别林斯基的号召并得到相应的社会革命的基础上, 寻求与这种革命相呼应的新的文学创作范式。这一努力在屠格涅夫的《父与子》中达到高峰, 两代人之间的不同价值取向被理解为俄国历史上两条不同道路的分界线。在托尔斯泰的《复活》等小说中, 这种类似主题得到一贯的延续。

同时新的特殊的政治气候以及共产主义也容易造成这样一种一元倾向, 马克思主义被当作主流文学接受并被奉为圭臬, 俄国的社会活动家们相信通过这样一种哲学的贯彻, 文学可以以它的特殊方式:延续宣传和教育的方式促成社会的变革和民众的思想启蒙, 由此提出了批评家大多围绕人物的典型性展开自己的观点, 批判现实主义很大程度表现为人物在新旧立场上的艰难挣扎, 从中诞生的新人和多余人便是这种典型化人物塑造的最好代表。然而, 在面对更大的危机时, 也就是托尔斯泰面临抉择的危机当中, 这种选择显得尤为艰难, 黑格尔指出, 一个人可以背叛他固有的阶级立场所付出的勇气绝对不会亚于一个人在处于人格分裂时要承受的痛苦。宗教不同于主义的效果正在彰显出来:它仿佛是大规模的社会改造手术进行中最佳的麻醉剂, 这无论对托尔斯泰本人还是十九世纪的俄国上层阶级而言, 都是乐于接受的。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变动期, 至少在十九世纪俄国革命的强大呼声下, 托尔斯泰在他必须要作出人生重要抉择的时刻, 借助宗教实现自我解脱也是不难理解的。

关于真诚问题的大致讨论并不打算局限到此, 在俄国形式主义大力推崇的“陌生化”原则的强烈支配下, 就今天而言, 受到保守倾向教义的支配下的托尔斯泰在创造力上也显得非常平庸, 就整个创作价值而言, 他没有比一个世纪前的歌德走的更远, 必须强调一点, 这个歌德是正处于德国文学史上所谓的狂飙突进时代, 以及斯特拉斯堡求学时代的歌德曾经探索过的路径。

假定我们以历史的眼光对两位在文化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大家进行一番比较, 会揭示出《安娜·卡列尼娜》和《少年维特之烦恼》之间正存在着一种平行的类似关系。两位主人公都采用了自我终结的方式消解个人与现存秩序之间的冲突, 前者的显在主题是对现存社会进行直截, 否定的道德评价, 揭露了作为社会之基础的伪善原则导致的人性分裂, 同样的概括也适用于后者, 但两者悲剧的不同之处在于受到主人公观念和阅历的影响。小说的叙述重点放在了引发悲剧的外部环境上, 而对安娜的越轨行为持认可态度, 表面上看, 小说的重心也体现在此。

关于这一点, 我并不想做过多的赘述。我们最好把注意力放到这样一个角度, 即这篇小说吸引我们的是另外一个问题:透过作者试图营造的层层危机, 安娜的死亡是否促进了个人在爱情和婚姻两者之间“自为存在”的自由选择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 个体与外部权力的关系被理解为“高贵意识”和“卑贱意识”的循环往复。在个体与社会关系失衡的状态下, 处于修正和对抗的冲动实际上逐渐演变为阻止异化的“卑贱意识”, 并努力重新向平衡双方关系的高贵意识进行转变。在这里, 个体的“绝对精神”在为实现自我的“自在自为”的同时, 也成为推进文明的根本动力。

在《安娜》中, 19世纪处于文化和政治转型期的俄国正好赋予“异化社会”以实体概念, 日益堕落的信仰体系和道德沦丧已经深入到这个腐朽社会的肌理中间, 个人需求和社会意志之间的冲突变得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下, 安娜的肉体——精神双重出轨则是高贵意识向卑贱意识转向中的“中项意识”。当旧的社会伦理观支配下的道德秩序对内在的生命热情造成无情的枷锁。主体在面对这种冲击的压力下转向分裂。在屈服——逃离——主宰自身一系列自发冲动过程中, 主宰自身的冲动实现体现在为刻板保守的机体 (家庭) 中注入崭新活力的激情, 即对过度理智化生活的排斥与弃绝, 这进一步体现在安娜为组建新家庭所抱的强烈希望之上。这一切成为了她希望能够目睹得到的幸福表象。也同样正是这一点造成了她生命的灾难性终结。因为这样就等于把个人的“自在自为”同现存秩序的典型化身沃伦斯基相互捆绑起来, 成为两个注定不相容分子悖论式的融合, 新的冲突在所难免, 这样的努力也注定无法得偿所愿。因为这样一种自我意识的确立过程本身即意味着一种矛盾, 在相互对立的两种价值基准错位当中, 隐藏在自我意识深处的冲突就会变得不可避免。因为个体毕竟存在于社会共同体的影响之下, 无时不刻地置身于他者的关系之中。既成的个性也好, 人格也罢, 抽象的观念难免受到他者的影响和支配, 在这种情况下, 安娜的行动更近乎于一种自虐。因为即便主体的自我意识是高度纯粹的, 但在理解过程中纯粹意识就已不复存在了, 而转而屈服于对象的“不纯性”。假如完美的理想的“人际关系”要借助完美的纯粹的自我真诚地相互理解来实现, 那么, 这种理解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不可能的。

正如同一个世纪前因为“自在自为”的理想付出生命代价的维特一样, 托尔斯泰没有比他的前辈走得更远, 在一个充满必然性的世界里, 安娜既不能实现自我超脱, 也不能体现反讽, 因此未来注定与她的理解力无缘, 毁灭她的恰恰是她那种超出常情的真诚。对她来说, 现实世界中的自我的封闭实属一种被逼无奈, 而封闭中对自我的质询更加尖锐。使她只有在习惯势力的夹缝中上下求索才能求得生存。在那个时代, 女性总需要和传统势力作部分的妥协。而这种妥协的结果也未必能够时常如意, 在自我的反思过程中个体的意识终究摆脱不了忏悔和颓废, 两种意识相互绞缠, 成为安娜意识内部的基本结构。

同样也是站在19世纪分界线上, 在人类最后的精神堡垒里苦苦支撑的托尔斯泰执著谈论的那种真诚已然不复存在。尽管正如18世纪的歌德所陈述的那样, 他正是借助《少年维特之烦恼》从个人世界的痛苦中脱身的, 从苦海中脱身之后的若干年后他在诗剧《浮士德》中间, 发现实现自我超越的动力来自于建立在不屈不挠意志之上的自我超越。但是, 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与古典人格模式的一个重要差别就在于“自我”“主体”“心灵”的不一致性、不稳定性, 即:“主体”不是“自我”所能控制的本体, “心灵”不是“主体”能把握的对象, 从这个角度看, 安娜没有充分意识到她选择的生活道路, 由于性别的原因, 至少从自我实现的先天不完满上, 导致这样的选择最终是盲目的, 和大多数现代女性不同的是, 她缺少个人的经济独立, 相比之下, 她所处的外部环境, 只能承担一部分责任, 只能解释, 不能证明这样一种从本质上而言是逃避选择的选择以及它的内在价值。

摘要:以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为参照媒介, 从个人理解出发, 以《安娜·卡列尼娜》的文本为基础进行再发掘, 从古今不同的真诚观为切入点审视托尔斯泰主义并对其当下性作出明确认定。

关键词:真诚,信仰,冲突,两种意识

参考文献

[1]赵小琪.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A.I理查兹, 杨自伍译.文学批评原理[M].天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2

[3]陈惇, 孙景尧, 谢添振.比较文学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共有媒体下一篇:直流侧电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