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数学教学工具(共11篇)
现代数学教学工具 篇1
《大班科学教案《现代通讯工具》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教案《现代通讯工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现代通讯工具
活动目标:
1、知道现代通讯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它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2、能关注生活中的先进科技产品。
3、有操作现代通讯工具的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
4、引导幼儿认识蔬菜,让幼儿知道常见蔬菜的名称并能说出他们的作用。
5、让幼儿了解常见蔬菜的营养价值,知道多吃蔬菜有利于身体建康成长。
活动准备:
1、家庭调查——现代通讯工具。
2、幼儿自己准备会使用的通讯工具。
3、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现代通讯工具》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自己认识的通讯工具。说说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二、教师创设情景,幼儿了解各种通讯工具的用途。
1、小红在家有急事要告诉外婆怎么办?用什么通讯工具?
2、爸爸和小红到公园玩,走到半路,突然想起一件事要告诉妈妈,应该用什么通讯工具?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了解现代通讯工具。
1、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哪些现代通讯工具?它们有什么特点?
2、仔细观察电话机键盘,说说少了什么?请幼儿添画数字号码?并说说键盘上符号的意思。
3、启发幼儿说说其他的现代通讯工具的特点及优点。
四、小结:现代通讯工具是很多的,它能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
教学反思:
1、现代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社会,通讯工具时刻伴随着我们。对于我们现在的孩子来说,认识通讯工具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设计这节课,让孩子们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去感受通讯工具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乐。本节课学生积极性高,充分与别的小朋友交流,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2、只有个别孩子似乎交流的较少,可能是准备的时间不是很充分,我会在以后的活动中逐步渗透有关通讯方面的知识,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
大班科学教案《现代通讯工具》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044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沉与浮》》:大班教案《沉与浮》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培养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沉与浮》教案吧。
《大班教案《物体分类》含反思》:大班教案《物体分类》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能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物体分类》含反思教案吧。
现代数学教学工具 篇2
一、力学专业数学物理方程课程的特点
力学横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是研究力与运动的科学。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使其在科学体系中既具有基础学科的地位同时又具有工程技术学科的地位。正基于此, 在力学专业开设“数学物理方程”这门课程相比单纯理学专业来说, 在教学过程中就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目前国内各高校各专业教授的数学物理方程, 内容上缺乏对当今科技领域一些新应用、新方法的介绍讲解;讲授上仍是偏重基础理论部分的加深, 而忽略将其涉到的理论融人到实际学科领域, 这类教学模式虽便于组织课堂教学却对解决实际问题难有大的帮助[1]。
基于以上原因, 所在的工程力学系自2008年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 就自主开设“数学物理方程”这门课程, 目的即是旨在针对力学专业特点, 在具体的工程背景中将课程中所涉及的三类典型偏微分方程模型 (波动方程、热传导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 进行详细地描述, 着重加强对三种常见方程理论解的物理意义的解释, 尽量改进以往教学中“重数学推导, 轻工科应用背景”的弊端。
二、利用MATLAB/MAPLE现代数学工具, 加强数学物理方程课程教学
力学专业作为典型的理工科专业, 在理论性很强的数理方程教学过程中, 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对学习这门课程的热情, 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 尝试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现代化数学工具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改方法。 MATLAB/MAPLE这类软件有丰富强大的微积分、线性代数、矩阵运算、数据处理、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功能, 而且易学易用[2]。这一特点对于工科背景的力学专业学生而言, 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为形象直观地理解课程中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学推导结论, 又可以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培养他们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上, 不仅是在力学专业这门课程的教学中, 在其他各专业各学科的教学中, 帮助学生, 使其具备能够自如地运用现代化先进手段去学习掌握知识, 进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才是真正符合了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 符合了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3]。
三、MATLAB/MAPLE在工科数学物理方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教学中, 数学物理方程大多是通过做习题等方式来培养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 而很少融入利用计算机来求解或解释训练内容的环节, 这对培养学生借助现代先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不利的[3]。因此,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们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同时相应地建立实现了实践教学的平台:如, 选择合适的实践案例、 进而有针对性地编写MATLAB/MAPLE教学课件和例题等。通过这些方法将这些现代数学工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同时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如何以理论为基础对问题进行求解的整个过程。下面以一维无限细杆热传导问题为例加以说明:
对于一维无限细杆热传导, 用u (x, t) 表示t时刻细杆上x处的温度, 由于为无限细长杆, 只要给出初始时刻杆件内部各点的温度分布函数φ (x) 作为初始条件, 由此该定解问题可表述为[4]:
利用积分变换法求得问题的解是
对于以上理论解的物理意义的解释, 首先取初始温度满足如下分布函数,
这是在区间0~1之间高度为1的一个矩形脉冲, 代入公式 (2) , 得:
然后编写MATLAB的函数式文件, 取-10≤x≤10, 0≤t≤2, 通过最终显示的瀑布图 (图1) 来解释此例中温度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规律。
MAPLE程序文本及主要输出结果如下:
从图1中可以看到, 随时间增加, 热量逐渐向两边传播, 若时间足够, 最终杆上温度将全部为零。通过对如上三维图形的绘制, 学生们可以直观地了解理论解的物理意义, 同时能够迅速地对相关的定解问题、求解过程、各物理量意义等概念有清晰的认识,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采用新方法、新手段解决工程问题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 教学中也可选用MAPLE作为问题的求解软件, 在国外学生中, MAPLE软件与MATLAB一样也是一种广为流行的“科学便笺式”软件, 而且MAPLE软件符号运算能力更强, 只是相比MATLAB软件, 其使用范围要小一些。
四、结语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 理论工程技术学科越来越多地朝着工程科学技术发展, 由此已给力学专业数学物理方程的实践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在理工科“数学物理方程”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数学工具, 并且重视对学生计算机数值求解方法的训练, 不仅是顺应了这样发展趋势, 更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汤燕斌, 吴娥子.应用偏微分方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数学, 2013, 29 (3) :1-4.
[2]张德喜, 周予生.MATLAB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6:1-3.
[3]王辉明, 赵文.应用现代数学工具加强工科力学课程教学的探讨[J].山西建筑, 2014, 40 (1) :240-242.
互联网:现代人的情爱工具? 篇3
♂信息发布工具:网上聊天
聊一个相爱的亲爱的人告别单身
(叶小倩,女,27岁,外企文员)
有一种无所顾忌的聊天,可以让人放下所有的外围顾忌,离开在场的“约束”,尽情表达而无须为所表达的东西负责任,那就是网络聊天。平时不可能接触的众生相,由于网络,在我们面前五彩纷呈起来……
像都市年轻人一样,为了学业、为了工作,一晃就成了大龄青年。先是家里人开始催,到后来自己也急了,从被别人安排相亲,到后来自己主动去参加8分钟约会、单身派对,收获了无数尴尬、无奈,甚至有一种“廉价甩卖”的感觉,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在哪儿?
“城市很大,人很孤独,点击一下,在这里找一个相爱的亲爱的人告别单身吧……”这是一家知名网站的交友广告,据称已有数以百万计的红男绿女将自己的个人信息登记在案,期望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找到未来的伴侣。我和单位的另外一个女孩子禁不住这样的诱惑,也参与其中了。
网上交友的最大好处就是,彼此都是陌生的,因而没有任何压力,等到时机成熟了再见面也不至于尴尬。我在上面输入自己的条件和对方的条件,轻轻点击鼠标,一下子出来很多匹配对象,然后我再逐一根据他们的照片、自我介绍进一步锁定目标。
如果你觉得还不够满意的话,放心,网络还会自动生成,每天提供15个符合要求的会员的资料。左挑右拣,我选择了3位男性同时进行交往。所谓的交往,也不过是聊天。三个月后,3位候补对象变成了2位,一个月又淘汰出局了1位,惟独留下一个名叫“温柔主张”的令我倾心不已。半年后,我们终于见面了。那一刻,就像老朋友见面一样,交谈甚欢。
8个月后,我们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而我的那个女同事则很不幸了,她遇到了道岸貌然的坏人,不仅骗了她的感情,还深深伤害了她的心。但无论怎样,对于时间紧张、精神脆弱的都市人来说,网络的存在毕竟丰满了我们的人生之旅……
♂互动工具:语音聊天
在声波里交换的深切友谊
(许安,男,31岁,网络工程师)
短短的几年时间,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语音聊天给人们提供接触的机会更大了,只要在语言上情投意合,就可以成为密切的朋友。语音聊天的女性声音更柔美,男性的声音更磁性、阳刚,极有可能加速双方了解对方的强烈欲望,就有可能进入下一阶段……
上网并不是因为无聊,对于身处IT行业的我,是工作的必需。
认识她也是偶然。一次深夜在家里加班,给一家大公司设计一个程序。可能是连续工作,做得太累的缘故,我在一个环节里像是遇到瓶颈,怎么也解决不了。碰到这种情况,我会去一个常去的论坛发帖子,请求帮助。那个论坛都是志同道和的一些人,也不乏心地善良的高手。
那一次我碰到了她,她叫婉儿。看名字像是个小家碧玉,让人心生怜爱的女子。这样的女子,在我心里是不适合做IT的,现在的IT竞争太厉害,太累。
她说我的帖子写得不太明白,不如在QQ上用语音解释一下。其实当时我很怀疑她的能力,但是又有点好奇,想听听她的声音。于是,我带上了耳麦,我听到一个柔而不媚、温软、纯净、年轻的声音,还听到里面有很小的音乐声。我突然精神了起来,疲惫一扫而光。
“是彭佳慧的《甘愿》吗?很老的歌,但好听。”我说了第一句话,她愣了愣,没理会,淡淡地问起我遇到的问题,然后很清晰简洁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听了她意见,我的思路清晰了,同时开始汗颜,她可能小我五六岁呢,居然……我忍不住称赞了她。她笑了笑,不再说话,但是调大了音乐的声音,我突然被她小小的举动感动了。在深夜工作时,妻子早已睡了,却有个毫不相识的人,分担了我的烦恼和孤独,听着她放的歌和她在键盘上敲打的声音,我觉得很温暖而且安心。
那晚,工作很顺利的完成了。天亮时,我们竟巧合地同时道晚安。这个巧合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们聊了一会儿天,我发现她的性格豁达从容,和她聊天,人也会不那么浮躁。
于是,我们成了网上的盟友,有什么困难都会彼此帮助。当工作中碰到种种不顺,又不想让老婆担心时,我只有把垃圾情绪向她倾诉了。而她倒霉的时候,居然还会俏皮地说,可能明天更糟呢?还是享受今天吧!有的时候,她也流露出年轻女孩的天性,请教我一些黑客技术,然后津津乐道地向我汇报她的业绩,大谈特谈和别人决战江湖的搞笑经历,我每次都乐得差点背过气去。
有的时候,我也很想见见她。但是只是想想,也只能想想,毕竟有些关系越简单,人才越轻松;有些情感像纯净水才最为完美,干净,不会变质,却营养丰富。
健康视觉:网聊,
都市爱情的另一种出路?
据一项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网站中,至少1/3的网站开展了征婚交友这项服务。这个数据说明,在繁忙、压力充斥着年轻人的身心时,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试图将这种身心疲惫带来的生活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
但网聊真的就是都市爱情的另一种出路吗?答案是否定的。网络爱情的存在只能说明对于爱情选择的途径多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遭遇爱情骗子,而网络中,这种可能系数更大。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互联网能为上网者“保守秘密”,且还能为他们提供即时的快乐,使众多的男女“为网疯狂”,引发很多游戏、背叛、出轨的事例。这不能怪罪于网络,只能说明人性的堕落。“对”与“错”的区别仅仅在于:你是真正主导它,还是让它主导了你。
无论是靠哪种途径获得爱情,需要的是一颗真诚、睿智的心,也无论在哪个时代,最美好的爱情,永远是忠贞和厮守。
-B版:性爱篇-
♂消费工具:视频聊天
视频性爱,单身者心灵慰藉
(潘歌,男,26岁,证券分析师)
通过网络中的隐身文字聊天,到悄然普及的视频影像,无不从虚拟折射现实。当网络的快捷便利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生活体验时,色情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正在大张旗鼓地与传统和道德叫板……
都市年轻人,惟一不变的恐怕是日复一日的繁忙和压力。对于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恋爱,也不愿意随便找一个异性来满足生理需要的单身来说,网络视频性爱的出现,在缓解身心紧张的同时,既避开现实生活中有可能染上的一些疾病,又不会给彼此带来伤害。
大约在2年前的一个晚上,我给电脑配上了视频聊天器,并很快认识了同我一样有着难言之隐的女孩子。我不知道她的真实年龄、身份,但通过视频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她的美丽和眼神里的那种寂寞。
印象中的“第一次”是这样开始的:我对着屏幕打字:“亲爱的,我好喜欢你,我要你脱掉睡衣……”对方回应:“哦,不要,我害怕你的欺负……”“我会小心的……”我们以飞快的速度打字,电脑屏幕不断出现挑逗的字眼,而视频头里,我们还能做出彼此接吻、抚摸的动作,虚拟空间充满了情欲的气息。我们在声音、视觉里,体验到了一种心满意足的巅峰体验。
有报道说,外企的白领十个有九个忙成了ED(阳痿),但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头饥饿的狼,身体里充满了欲望,这时候我就通过视频性爱来满足。视频并不只带来了一种能够确定对方性别的可靠感,而是把虚拟时空里的亲密效果往前推进了一步——因为相比通过简简单单的文字对话或者发出的声音来完成的幻想,视频还让操作者窥视着对方的身体以及各种反应动作,刺激由此更加直观而真实。
但是,我并不嗜好它,因为我知道,这种东西的存在只是发泄我身心的紧张,有一天,我会结婚,会和自己的爱人拥有真正的、完美的亲密生活。在我的身边,有很大一批单身的年轻男女就是这样认为的,只要把握适度,网络性爱也是利于身心健康的。
♂遥控工具:网络性爱遥控器
现实中的幸福被遥控掉了
(美绢,女,30岁,全职太太)
一男一女,各人一个器具、一台电脑、一套软件,就可以超越地域、时空,在网上遥控亲密。去年11月份,遥控系统的互联网性爱遥控器在广州性文化节露面,即引起激烈争论。有专家认为该产品挑战中国人道德底线,有人更担心,产品一旦普及,恐怕会引爆“网上淫乱”……
自从嫁给经商的先生后,我就再也没有上班了,在家做全职太太。身边的姐妹无比羡慕我,然而,她们只知道我有着优越的物质享受,但是并不知道我的寂寞。由于先生的生意做得很大,他必须三天两头地在各个城市之间飞来飞去,深夜独处时,那种难以忍受的空虚像蚂蚁一样嗜咬着我的心。很多时候,总是开着玩笑对先生说,你再让我的皮肤饿下去,那么我就包养一个小白脸算了。
先生只是笑笑,但我知道,他也是无奈的,作为一个男人,他何尝不渴望娇妻日日相伴夜夜笙歌。一天,先生从广州出完差回来,贴着我的耳朵说:“亲爱的,我发现了一样好东西。”看着他那神神秘秘的模样,我问是什么东西。他告诉我,现在,国内有了一种网络性爱遥控器,可以满足夫妻之间长期分居带来的亲密问题。
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遥控器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东西,出于好奇和渴望,我还是同意先生购买了这套价值不菲的遥控器。买回来后,我才知道,所谓性爱遥控器其实很简单:男女两人各自在自己的电脑装上固定的软件,插上USB工具,通过鼠标点击屏幕提示,就可以遥控对方的器具,还可以交流声音、图像……整个过程下来,就像两人面对面的亲密一样。
那个晚上,我和先生分别在卧室和客房试验了一次,那种全新的感觉竟然比现实中的亲热还要美好。从那以后,先生每次出差都要随身携带,到了晚上想我时,事先给我打一个电话,然后我们再各自打开电脑上网,遥控彼此……
可是,我们很快陷入尴尬和困顿中,因为,等到我们好不容易相聚在一起时,却再也找不到曾经那种水乳交融的感觉了,甚至都有种依赖电脑遥控的愿望。后来,我们鼓起勇气去看过医生,医生称我们患上了网络强迫症。现在,我们早已扔掉了这种所谓的性爱遥控器,因为我们明白,真正的感情和性爱,是永远不能被虚拟的。
健康视觉:虚拟性,
是玫瑰花瓣还是泥沼陷阱?
一方面,虚拟性爱还可以作为单身人士性爱的一种补充,为他们提供了安全而经济的途径来满足身心欲望。同时,分居两地的夫妇也可以用此来增进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婚外情而造成婚姻的破裂。另一方面,既然虚拟性爱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不产生身体的直接接触,那么当你想把它从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发展到真实世界时,它的安全、可靠等益处就会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幻想的破灭和潜在的危险。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时间和各种身体语言来慢慢建立信任。而网络的速度很快,既省略了需要发展关系的时间,同时也削弱了情感中所需要的重要元素。过分依恋虚拟性爱,会增加人的孤独感,对于自控力差的人可能更易发展成孤僻症,不愿在现实生活中与人接触,最终沉迷虚拟性爱,造成性格缺陷。
-C版:指导篇-
专家发言:
网络只是生活的一种调剂
每一个有过网络爱情或者性爱经历的人都会说:很过瘾。但是,如果我们再进一步问道:“它比真实的爱情或者性爱还要‘过瘾’吗?它是否可以取代真实的爱和性?”答案则是没有标准。
著名性学专家李银河认为这两者是不可相比或者相互替代的。他认为这就像要去一个地方,可以选择多种交通工具一样,现实中的爱和性与网络中的爱和性都是为人类的性活动提供不一样的选择:虽然它们最终的目的地都是带来能够愉悦的心情,而过程的不尽相同也让体验不尽相同。
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从事性医学临床研究的马晓年医师则认为,应把两者分得很清楚,网络爱情和性爱一开始很新鲜,很刺激,这是因为它带有浪漫和新奇的色彩,但时间长了就没有意思,因为它到底不过是幻想,久而久之会产生心理上的厌倦。
“当然,如果我每天都是吃‘白米饭’,也不介意偶尔下馆子去吃顿‘饺子’,以便下次再吃‘白米饭’的时候有更好的胃口。”专家们一致强调“网络只是繁忙生活的一种调剂。”
健康提醒:
小心网络痴迷症与强迫症
给出定义:总的来说,这些病的症状表现为在线性活动开始干扰你的工作、学习、正常娱乐以及你与他人的关系。为了搜寻性幻想与色情作品,网络痴迷者每周花在色情网站上的时间会达到或超过11个小时。
自我干预:一方面将自己心中的担忧说给你最信任的人听,寻求朋友的意见;另一方面自律、自爱,通过其他健康的方式(如体育锻炼、旅游等)缓解工作及学习压力。一旦脱去心理包袱,以积极心态面对,你就能更准确地自我评估,开辟一条康复之路。
【本刊观点】
我们可以这样比喻:在这个虚幻与真实交织而成的世界里,它的一半是“火焰”,让你在虚拟时空里燃烧;另一半则是“海水”,让你能够触碰到部分现实从而更完美地营造情爱的空中楼台。
大班科学优质课现代通讯工具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现代通讯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它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2、能关注生活中的先进科技产品。
3、有操作现代通讯工具的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家庭调查――现代通讯工具。
2、幼儿自己准备会使用的通讯工具。
3、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幼儿交流自己认识的通讯工具。说说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二、教师创设情景,幼儿了解各种通讯工具的用途。
1、小红在家有急事要告诉外婆怎么办?用什么通讯工具?
2、爸爸和小红到公园玩,走到半路,突然想起一件事要告诉妈妈,应该用什么通讯工具?
三、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了解现代通讯工具。
1、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哪些现代通讯工具?它们有什么特点?
2、
仔细观察电话机键盘,说说少了什么?请幼儿添画数字号码?并说说键盘上符号的意思。
3、启发幼儿说说其他的现代通讯工具的特点及优点。
四、小结:现代通讯工具是很多的,它能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
活动反思:
交通工具是四年级上册第17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交通工具的认识、对交通工具的分类、对交通工具的选择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知道常见交通工具的名称以及使用简单的交通工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学活动要有意识地学生的探索情况,并帮助学生完成探索结果的表达。
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一:通过观察和分析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现代交通工具,并指导学生自定标准,对交通工具进行分类,让学生通过比较、分类、以及交流讨论等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动的交通工具有多种类型,而且用途不同,特点也不同。因为学生对交通工具比较熟悉,所以学起来很感兴趣,再利用多媒体加以辅助,学生学起来生动有趣。
活动二:重在问题解决的情景活动,引导学生从所需时间、价格、舒适、和便利程度等方面来考虑自己对交通工具的选择,帮助学生比较几种交通工具的优缺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训练尤为重要,所以,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开展学生互评活动,制定旅行方案。并且让学生说明理由。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了要从多角度分析各种因素,综合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优化课堂的出发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落脚点。教师应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的交替和补充,使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
本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以学生实际上学方式导入交通工具,让学生体会交通工具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了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兴趣。
2、较注重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为每位学生创造了参与的机会。
现代数学教学工具 篇5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身边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感受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归纳各个时期交通和通讯工具变化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
二、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关宜万铁路与宜万高速公路的相关资料,从资料中生成相应的问题并尽力加以解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关注生活的态度,形成历史观和历史态度;放开学生思维的翅膀,让他们尽情遨游。
【教学重点】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
导入新课: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相传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喜食岭南的荔枝,由于岭南离当时唐都长安路途遥远,唐玄宗为了防止荔枝在长途运输中变味,于是命令每年飞骑传送,走数千里,马死无数而荔枝原味不变。这个故事说明古代长途运送新鲜果品实在太难了,不过,这类事情放到现在就不难了。现在,岭南的荔枝从树上摘下来用不了6个小时就可以摆上西安超市的货架了。古今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讲述新课内容:
【合作探究】中国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8第一段和“历史纵横”,然后归纳我国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百姓步行!
一、交通工具
(一)铁路交通和机车制造
1.晚清的铁路
(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沪淞铁路;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3)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3.新中国建立后
(1)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二五”期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
(2)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
(4)铁路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铁路的延伸,而且还表现在火车机车和火车运行速度。火车机车的变化较大,我国现在基本告别了蒸汽机车,普遍使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
【合作探究】阅读P69“学思之窗”,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国民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解题关键:机车改进对社会的影响
思路引领:从经济、社会生活角度考虑
运输量大,有利于各地区的物资交流和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快捷;机车内部环境舒适,给百姓出行带来方便。
火车机车演变
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
未来新的领域之内陆地交通工具的展望未来20年到50年中,陆地上平原地区的现行铁路内燃机列车,将大部分改为磁悬浮超导火车运行.时速将达500公里以上.从北京到上海3小时即可到达,人们可以住在北京乘火车去上海上班.(二)公路和汽车制造
1.在20世纪初出现在上海,是权贵和富绅的代步工具。
【合作探究】2: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的汽车成为权贵、富商的代步工具,但是公路交通发展较为缓慢,原因为何?
原因有三:一是政治腐败,二是民生凋敝,三是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2.清末民初:由于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修了一些公路,但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3)新中国:建起汽车制造厂,建立起密集的公路网。
(三)水路交通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2.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3.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逐渐萎缩。有的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四)航空运输
1.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2.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3.1949年有52条民航线。
4.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合作探究】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你有哪些办法?
①地面、地下和空中的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化。②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的客流量的最小化。③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
【合作探究】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
②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③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④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2)特点:
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③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
①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②消极影响: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一)电报在中国
小学数学工具的运用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新增内容,它蕴涵着深刻的教学思想,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排列规律的,本课作为新单元的第一课,学生认识深刻与否,认识策略优化与否,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
2、对教材的处理。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们根据学生实际,做了以下调整。首先,遵循学生认知由易到难的规律,我们把学生相对最熟悉的“小朋友排队”图(例1中的第4个图例)做为认知的起点,让学生观察、寻找规律,这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认知体验,提高思维积极性;其次,为了使教材真正符合从简单规律过渡到复杂规律的要求,我们对例1的部分图例和例3涂一涂进行了重组整合。例1的图例都是以两个物体为循环变化单位的,为了构建认知坡度,我们把第2个图例“彩花”的循环规律改成了“黄黄红红”,第3个图例“灯笼”的循环规律则改成“紫、蓝、绿”,而例3涂一涂,虽然形式由观察变成了操作,但仍属两个或三个物体为循环单位的图例,思维水平没有质的变化,因此,我们把他相应改成了练习题;第三,在学生学完调整后的例1后,分析学生此时的认知水平,他们已初步具备运用发散思维创造规律的能力。而例2摆一摆,和前面几道题(例
1、例3)极为相似,只是形式稍有变化。因此,我们把它做了创造性的改编:让学生运用学具“正方体、圆柱体”按自创的规律自主地摆一摆,这样既可增加学生对规律的认识深度,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教法预设
“找规律”是学生新接触的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有着丰富生活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引导法为主,多媒体辅助法、设疑法、讨论法等方法为辅,尽量使整个学习过程情境化、活动化、生活化。从而让学生全面、全程、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三、学法构想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以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为依托,以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相结合为形式,通过观察、比较、尝试、动手操作等活动调动多种感观参与,积极发现、探究、创造、应用规律。
四、学习过程:
活动一:感受规律
1、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又到周未了,下午我们各班又要举行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你们看(点击主题图),小朋友们正在忙着布置教室呢!
2、引导观察。
①你们看见了什么?
②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允许学生只初步感受到彩旗、彩花、灯笼和小朋友的队伍等图中存在规律)
设计理念:教师创设“开展中队活动需要布置教室”的大情境,巧妙呈现蕴涵着
规律的“小朋友的队伍”“彩旗”“彩花”“灯笼”等图形,这样有助于学生充分感知体验规律的存在与和谐美。
活动二:探究规律
1、猜测“小朋友队伍”的规律。要求学生说出男女相间的推理根据。
2、寻找彩旗的规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说法说推理的根据。如每两面彩旗中,前面是黄色,后面是绿色;彩旗是按照黄色、绿色这样的规律排列的,两种说法表面上看很相似,实际上观察角度有异,前者偏重局部特点,后者更重整体感觉,但二者都是观察、发现规律的重要方法。
3、探究“彩花、灯笼”(为了构建认知坡度,彩花图的循环规律改成了“黄黄红红”,灯笼图的循环规律改成了“紫、蓝、绿”)的规律。要求同桌之间互相议一议,说一说。如果学生实在看不出来,教师可适当点拨观察方法,如,你看准一个灯笼,看它前后的灯笼各是什么颜色?这样,学生不难找出“紫、蓝、绿”这样的排列规律。
4、小结方法: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能找到潜藏在图形中的规律。
设计理念:教师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具有难度递进性的“队伍”“彩旗”“彩花”等图形的规律,旨在促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逐步领悟规律的基本特征,使学生对规律的认知由抽象走向清晰。
活动三:拓展规律
1、巩固性活动
①寻找规律涂一涂(教材89页例3属于两种和三种物体为循环单位的练习),然后进行作品展示与评价。
②信息感应碰一碰,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需补充的规律图
(教材89页“做一做”1、2、3题,教师改“涂色形式”为师生合作亮信息卡而展示学习效果的方式,这样可使学生参与更主动积极),一定时间后,学生听口令迅速亮出具有相应信息的卡片。
2、创新性活动
①学生利用正方体、圆柱体(数目不限,学生独创规律时容易一些)等学具,按一定规律摆一摆。学生分组活动,在活动中如果一个小朋友说出了规律,其他小朋友就按他说的规律摆一摆,看哪个活动小组说的规律多,摆的图形多。②给12片树叶(数目既定后,学生独创规律时就需有整体的规划安排;另外,之所以改教材上的“10个五角星”为“12片树叶”,是因为此时学生已接触了三个以上物体为循环单位的练习形式,12更利于独创出更多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规律涂上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教师挑部分作品展评,学生最喜欢哪幅,就说说哪幅的规律;另外,学生也可毛遂自荐说自己作品的规律)。
③排一排活动:小朋友个个都聪明,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也想和你们交朋友(小鸭、小狗、小猫),让我们来给它们排排队,好吗(多媒体呈现)?a、学生尝试从“从左往右”“从右往左”等各种方向按一定规律摆三种动物。b、指名学生上台试一当小老师,创编需要补充完整的规律图,模仿老师的提问方法,考考其他学生。
设计理念:此环节分巩固性活动和创新性活动两部分,巩固性活动主要是从外在形式上拓展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创新性活动则旨在拓展学生的内在思维方式(由单向的发现规律拓展为多向的创新规律)。
活动四:应用规律
1、发现规律
①刚才,这些小朋友的表现好极了,来,我们表扬他们。(课前调查得知,该班学生集体表扬他人时用“×××××××××ׄ„”节拍的掌声)你们听出了什么?
②引导学生从学习、生活中寻找类似例子说一说。
2、表演规律
①按一定的规律编个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②师:刚才小朋友的表演真精彩,老师听说你们在课外活动时学了很多歌曲、舞蹈,下面,我们一起伴着音乐,踏着节奏唱起来,跳起来。
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因此,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课堂学习进程,创设形式活泼的学生感兴趣的应用规律于生活的情境很有必要。学生通过从掌声中发现规律,编动作表演规律,以及在音乐中对规律的体验感受,不难体会到规律的无处不在和价值性。
情境导入,感受规律
教师创设“开展中队活动需要布置教室”的大情境,巧妙呈现蕴涵着规律的“小朋友的队伍”“彩旗”“彩花”“灯笼”等图形,这样有助于学生充分感知体验规律的存在与和谐美。
2、引导探究,建构规律
教师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具有难度递进性的“队伍”“彩旗”“彩花”等图形的规律,旨在促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逐步领悟规律的基本特征,使学生对规律的认知由抽象走向清晰。
3、创设活动,拓展规律
此环节分巩固性活动和创造性活动两部分,巩固性活动主要是从外在形式上拓展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创造性活动则旨在拓展学生的内在思维方式(由单向的发现规律拓展为多向的创造规律),而且在创造规律时,又从思维的发散、求异等角度考虑创造含义的丰富性,避免学生对创造的理解肤浅单一化。
4、切入生活,运用规律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因此,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课堂学习进程,创设形式活泼的学生感兴趣的应用规律于生活的情境很有必要。学生从掌声中发现规律,编动作表演规律,能体会到规律的无处不在和价值性。数学工具是专为中小学数学教师量身定做的,用于编写数学试卷、教学文档、电子备课,试题编辑,课件制作的通用工具软件。该工具弥补了WORD编辑过程中输入各种数学图形、符号、公式等不方便的遗憾,减少了编写数学试卷等工作中的大量重复劳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更好的记忆.“运用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相应的交互工具进行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达到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数学工具中的交互工具的运用.运用交互工具”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实际上一种“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式的教学,其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是:(1)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情趣、活动,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问题、想法或预习时收集的信息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2)教师在初步汇集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问题,引导学生猜测、假设、质疑、探究。(3)通过运用交互工具、组织学生开展生生、师生多向互动,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形成对问题的多解方案。(4)教师汇集不同的方案,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讨论、比较、评价、互补、修正,促使学生对问题形成丰富、综合、完善的新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根据这个逻辑,对“运用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提出以下四个基本要求。
(一)重视学生学习起点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起点可以理解为学生进入教学前的学习状态,即原本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这是学生在从事新内容学习中所必须借助的各种准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必须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首先要分析学生知识准备状态,了解他们对新的学习所具备的相关的知识掌握程度;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能力贮备状态,这里主要是了解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掌握运用互动工具的水平,以及开展自我学习的能力;第三是能够预先判断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的关注和接受程度。
一直以来我们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分析往往被忽视,或者仅靠教师的想当然,或者仅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做了个大致了解,较少对他们的能力和学习方式作出判断,或者就按照教材的编排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运用交互工具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起点分析,通过分析正确把握学生课堂学习的认知发展过程。教师在分析和选择学生的学习起点时要关注以下二个问题:(1)不要机械地照搬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而必须在了解学生学习起点,把握学生已掌握的学习资源的基础上改造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课堂教学的起点要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而不是机械地从教材编排出发,这样可以适当缩短学生的认知距离。(2)一堂课的开始就要尽可能利用交互工具或展示情景等形式为学生创造展现他们已有的知识状况,这种知识的展现对于学生来说是激动人心的。当他们通过操作交互工具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告诉同学和老师的时候,他们是在享受,享受学习给自己带来的骄傲。并且,他们会以极大的热忱,把自己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尽其所能的告诉老师和同学,这既是对自身学习进行再思考的过程,也是给其他同学以激励的过程。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在运用交互工具展现出来的认知起点,抓住本知识内容的核心问题,不断以问题形式要求学生继续运用交互工具进行探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以交流与研究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在交流过程中形成系统理解尚须解决的问题,在问题研究中达到对新学习材料的掌握。
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学生构建一个合适的学习的平台,才能真正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课程改革的新的理念。
(二)重视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的确立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学什么”和教师教后检验学生“学”得怎么样,有助于教师明确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问题。
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上有几点值得注意:(1)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是反映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因此,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以教师为目标的行为主体。在目标设置中出现的“使学生……”、“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等行为陈述就是反映出对陈述主体的误解,受“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观的影响。(2)目标围绕“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干些什么”,或者“学生将是什么样的”来描述,描述的所期望的现行教学成果,而不是很远的未来。目标陈述要与实际教学相符。(3)是目标陈述的把握要准确,如“了解”、“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这是四个目标层次,应该根据教学要求严格分清,实事求是地确定准确的目标,同时教学目标的陈述不能过于简单化,只是简单笼统的陈述,很难起到指导教师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总之教学目标的分析和陈述应更加具体化,一堂课的目标应该分解为具体的几个子目标来陈述,有对于实现目标所应有的行为样例的描述,使其具有可观摩性、可操作性、指向性和可评价性。
(三)重视以“做”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
在“运用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合理、准确、针对性地运用交互工具即通常所说的“做”,这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要突出让学生充分地应用交互工具进行探索实践,以“做”为中心,力求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探索的全过程中发展思维、体验乐趣、培养能力。
总之,在运用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探究活动的设计,并且注意在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排斥包括接受式学习在内的其他学习方式,在运用交互工具的同时,不能排斥其他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学生能力。
现代数学教学工具 篇7
新湖期货公司农产品研究中心经理时岩表示, 采取上市生猪期货这种金融手段是实现农户和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好办法, 对改变生猪价格调控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上市生猪期货可以帮助生猪养殖户和屠宰、加工企业有效回避价格波动风险, 锁定预期利润。更可以吸引更多各层次的投资者积极入市参与交易, 活跃粮食期货市场,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业结构体系。
湖南唐人神集团董事长陶一山介绍:“我国生猪价格的波动周期平均为38个月, 但近年来波动的周期越来越短, 已接近一年一个波动周期。这需要加强远期的价格指导。”他认为, 我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频繁给生猪生产者、猪肉加工商、生猪贸易商都带来了一些无法回避的损失, 同时还严重制约了我国生猪的品种改良、规模标准化养殖和大市场流通以及猪肉深加工增值产业化的进程, 这些都急需利用生猪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来完善。生猪期货满足生猪生产者、猪肉加工商、贸易商套期保值的需要, 可降低其生产成本, 提高收入。而加工企业可以在“公司+农户”的基础上采取“订单+期货”的经营模式, 促进生猪养殖业产业化经营。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乔玉锋认为, 当前生猪养殖面临一定的风险, 需要建立与生猪现货交易并行的期货市场, 用市场化机制解决价格波动迫在眉睫。从市场角度来看, 解决减缓市场价格波动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建立与生猪现货交易并行的期货交易市场。
他说:“在促进生猪养殖方面, 已经有了财政支持、信贷、保险等金融工具支持, 期货将是下一个有效的工具。期货交易中确定价格是核心问题, 通过价格这只无形的手, 可以指导生产者理性地组织生产, 减轻盲目性, 也适时调整产业规模, 同时还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提前锁定收益, 避免价格波动风险对企业发展的过度影响。”
导数——非常有用的数学工具 篇8
导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数学概念,导数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让我们来先看一个例子:
现在提倡建设环保节约型社会,假设你是一个产品设计师,交给你一个任务,请你设计一个有盖的圆柱型茶缸,使它既经济又适用.
这是一个实际问题,只要具备了简单的导数知识,就能轻松解决.
首先,应该通过抽象与概括,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
经济适用就是在茶缸所装茶水容积一定的情况下,制造这个有盖茶缸所用材料最省(不计茶缸盖与缸身衔接处的材料).我们可以将上述问题表述为:
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量一量军用茶缸,看底面直径与高是否相等.
事实上,这样的茶缸因为用料最省,所以相对也比较轻,士兵携带方便.
二、 微积分的发展史
在高中选修课程中的“导数及其应用”一章中,同学们将学习导数与定积分的初步知识.导数与定积分是微积分中的重要概念,微积分是研究函数、极限、导数、微分、积分等有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让我们回顾一下微积分的发展史.
微积分的思想起源很早: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公元5~6世纪中国数学家祖冲之、祖暅对圆周率、面积和体积的研究,公元前3世纪左右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关于不可公约量及面积、体积的研究,阿基米德的求面积、体积的方法等等,都包含了微积分思想的萌芽.
但是真正促使微积分大发展的,是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17世纪左右,由于航海、天文、机械制造、弹道学、光学及资本主义国家向外军事扩张的需要,人们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类:
(1) 在非均匀变速运动中,已知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或者已知物体运动的速度(或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路程(或速度).
(2) 求任意曲线的切线.如设计光学仪器需要求仪器表面的切线与法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等等,都涉及到曲线的切线问题.
(3) 求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如求炮弹的最大射程、行星与太阳的最远与最近距离等.
(4) 求测度.如计算行星或作曲线运动的物体走过的路程时需要求曲线的长度.还有,求曲线围成的面积,求曲面围成的体积,求物体的重心,求天体之间的引力等.
这些问题有的是属于微分学的问题,有的是属于积分学的问题.起初许多数学家是针对各个具体问题,分别研究的.
在积分学领域,开普勒、卡瓦列里、帕斯卡、费马等人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得到大量关于求面积、体积、弧长的成果,算出了许多积分.
在微分学领域,费马用统一的具有普遍性的无穷小分析的方法,来解决最大值、最小值问题和切线问题.
数学家巴罗在他的著作中,已经触及到求切线与求面积问题之间的可逆关系(微分与积分之间的可逆关系),到了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大门口”,但他没有从一般意义上去理解这种可逆关系,也没有认识到这种可逆关系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终因“不识庐山真面目”,而与微积分基本定理擦肩而过.
牛顿和莱布尼兹正是在前面这些数学家工作的基础上,将他们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微积分方法加以提炼,建立了导数与积分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并在导数与积分之间建立起可逆关系——微积分基本定理,将积分问题化为求反导数问题,然后把所得到的微积分理论作为一般性的普遍方法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成为了微积分的发明者.
之后,微积分理论运用在运动学、力学、天文学、光学、热学、经济学等许多领域,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同时数学本身又在它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建立起微分方程、无穷级数论、变分法、微分几何等数学分支,成为进一步解决各类问题的有力工具.
三、 导数与积分——辩证思维的工具
马克思在《数学手稿》中对导数的概念作了探讨,他认为导函数的生成过程,就是原函数经历了“否定之否定”
的过程.在导数与积分的有关知识中,包含了近似与精确、曲与直、无限与有限等对立统一的概念,表明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其中充满了辩证思维的方法.
这样,在Δt无限变小的情况下,实现了从“匀速运动”到“变速运动”、从“近似”到“精确”的转化,是对前一步“匀速运动”和“近似值”的一次否定.
通过“变速”到“匀速”再到“变速”,“精确”到“近似”再到“精确”的转化,我们的认识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得到了对物体即时速度的认识.这是一种高级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方式,微积分正是这种思维方式下的解决问题的好工具.
打开盖子的工具教学反思 篇9
这节课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杠杆这种机械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其中认识杠杆的三个点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本选用打开油漆桶和打开一瓶饮料这两个活动,内容既简单又常见,学生又易于操作、分析、理解,通过找出这两个活动中杠杆的三个点,从而认识两种形式的省力杠杆。
学生在认识第一个活动中的杠杆时,能很快找到三个点的位置;而在认识第二个活动中的杠杆时,容易把中间的一个点认为是支点。这说明学生并没有理解,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去辨别和分析。因此我在教学时,教会他们一种辨别杠杆三个点的方法,即:力点,用力的点;重点,撬起重物的点;支点,支撑点。其中,力点和重点的位置是在变化,而支点的位置是不变化的。学生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哪怕是再复杂的杠杆,也能很快找出杠杆三个点的位置。
认识美术工具教学设计 篇10
了解小学阶段绘画、手工工具的基本特点,知道使用工具的基本方法。运用看看美术工具,想想工具使用的方法,用工具来画一画,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使用的,并且寻找出每一个工具的特点以便于今后的学习。结合最后贴小红星的方法来评价一下这节4课的成果。激发运用尝试的愿望,逐步养成备齐工具、合理使用工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小学阶段要使用的各类美术工具。
教学难点:
学会灵活运用工具的特点创作。
本节课是新生入学,他们对小学学习还很陌生。所以为了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首先肯定了他们在幼儿园的知识积累,告诉他们老师知道你们中有不少人是绘画小能手,这样他们感到有一定的自信,随后引出成为小能手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绘画工具,并且正确使用好每一种工具会使我们的作品更美丽。那么这些工具就是我们的好朋友了,用好朋友来带出对用过工具的回想和新工具的认识,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到今天的上课内容中。从最基本的一张铅画纸开始,慢慢的展开,使整堂课有一个递进的过程。在了解了铅画纸的同时,告诉学生应该把班级姓名学号写在纸的右下角,把这个习惯从一开始就牢牢的记住,以便于今后的工作开展。运用实物投影展示各种工具,并且在投影中示范这些工具的`用法,为后面的试试做好铺垫。看了老师的介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尝试,随便在纸上画画,涂涂。重点不在于画的有多好,主要是试试这些工具就可以了。这样的操作进行3到4分钟即可。让学生拿着自己的画纸到前面来给大家看看自己用的是什么工具,是怎样画的。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一次锻炼,以前都只要画,今天要说一说,这样的过程中使别的学生更快的了解了其它工具的运用方法。教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进行一些指导,这样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说完以后,老师结合刚才展示的这些工具,运用媒体让学生观赏同样是一年级学生用这些工具画出来的画,让他们知道只要他们努力就可以画的一样好,激发他们上好美术课的信心。有了这些铺垫以后回过来继续完成刚才没有完成的那幅画,继续来试一试你们的工具。这样学生就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样运用工具了。在学生绘画的过程教师配以轻松的音乐来因造愉悦的气氛。完成画后进行自评和互评,每人的纸上都有两颗五角星,一颗表扬自己一颗表扬你觉得运用工具最好的小朋友的纸上。这样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个积极进取的精神。评好后把你们的画贴在各自小组的展板上,展示一下。这样的展示满足了低年级学生好表现的特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教师把剪刀、胶水和双面胶一并的介绍给学生,使他们知道这些手工工具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最后在总结的时候要让孩子们知道每次课都要整理好自己的美术工具,保护好教室环境。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从刚开始的时候就要重视,这样的培养对于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有效工具 篇11
关键词:教师;教学技能训练;视频案例
视频案例是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有效训练工具,其“不加修饰”的课堂情境,能让教师在观看的同时受到启发。
一、教学技能训练的特殊性
(一)教学技能训练是教师长期自我反思的实践过程
教师的教学技能训练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它贯穿于教师的职业生涯,是一个长期自我反思的实践过程。教师的教学技能训练是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其教学行为、教学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重新审视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问题意识得以培养,并且通过反思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并不囿于对具体教学实践的改进,重在分析实践背后的理论问题。其训练过程是基于教学实践,由实践需要探求相应理论,并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技能训练要求能够随时应对课堂情境的复杂性
教师的教学技能训练有别于一般技能训练的特殊性还表现在所面对环境的复杂性,即课堂情境的复杂性。课堂是由情境构成的一个序列,既有教师教的情境,又有学生学的情境,还有师生互动的情境,应该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不是封闭的系统。教学也不再是一个经过严格设计的由不同技能与技巧组合而成的程序化过程,而是一个依据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并做出相应修正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一些基本教学技能,更要掌握调控过程的技能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技能,如倾听技能、指导小组讨论技能、合作学习技能等。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时常遇到一些“意外”,这些“意外”都将可能成为课堂的精彩之处。教学技能训练就是要使教师在复杂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善于抓住“意外”和处理“意外”,进而呈现出“无法预约的精彩”。
(三)教学技能训练需要兼顾各个层次教师的需求
虽然说教学技能训练是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但是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而言,就不能用统一规格训练,而要分层研究,根据各个层次教师的特点进行教学技能的训练。青年教师接受新事物和掌握新技能快且容易,但他们教学经验少,在学习和掌握教学技能时,容易流于浅层次的模仿,并不能把这些技能内化,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能的接受能力较弱,这些都是在教学技能训练时需要注意的。
二、视频案例在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的运用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大多是通过现场观摩、录像带分析和(文本)案例研究等方式展开的,而这三种方式都存在不足:现场观摩难以抓住课堂上的细节,容易受观察者本身水平和经验的制约;录像带分析则不易把握研究训练的焦点,难以解释录像带上一些细节的深层因素;(文本)案例的真实性常常受到怀疑,不能“感受”课堂训练的实际气氛。于是,视频案例便应运而生。
(一)视频案例的优势
视频案例的优势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训练工具。根据视频案例的基本特征,可知视频案例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有利于提供真实可信的课堂情境
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想在学校这个环境里得到提高,那么,其训练的环境就必须是真实的,提供的案例也必须是真实可信的,否则教师难以产生共鸣,从而阻碍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视频案例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可以捕获课堂的大量细节,真实再现当时情境,并且具有反复观看定格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这个“不加修饰”的课堂情境寻求自己的观察点进行反思。
2.有利于“默会知识”的学习
在复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具备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更多的是需要具备灵活的教学智慧和自我调控技能,这些技能通常表现在对知识、信息的加工和处理上,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而变化,因此具有内隐性,是属于教师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情境性和个体性。它是不可言传的,是嵌入具体的实际情境中的,并且这类知识难以用格式化的明确知识呈现出来。视频案例通过视频回放和定格把默会知识与其背景一起呈现出来,教师本人也可以借助当时情境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案例视频通过“专家访谈”“同行点评”“学生反馈”等形式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引发不同观点的碰撞。
3.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分析、评价、修正和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专家的真知灼见与自身的实践融为一体,继而形成能适应教学变化的个性化操作体系。而视频案例的真实可信性为发展教师教学技能提供了机会,因为它将教学行为与反思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能够使教学理论很好地嵌入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二)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过程模型
鲍建生教授等人编著的《聚焦课堂——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一书系统介绍了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这里就借鉴鲍建生教授的观点阐述一下视频案例的结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大致由五部分组成:案例片段、案例问题、案例评价、案例讨论作业单和案例教学视频库。案例片段包括背景介绍、课堂片段和课后反思;案例问题则是从学科知识、教学法、认知水平等方面提炼;案例评价多是专家访谈、同行点评和学生反馈等;案例讨论作业单要提前设计好,包括学科知识要点、案例的说明和注意事项,并提出建议谈论的问题;案例教学视频库则是与本案例主题相关的网站、理论、研究和课件。
借鉴已有研究,结合实践,笔者构建了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要想使视频案例对教学技能的提高达到最大功效,首先就要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如果熟悉案例的课题内容和查阅相关知识,就有助于对视频中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分析,对案例讨论作业单的关注,也有助于后面的案例讨论。
第二阶段: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此训练模型的中心环节,后面的交流讨论、反思评价和实战演练都是围绕课堂观察展开的。在课堂观察之前教师就已经了解了案例聚焦点并获取了观察任务,使随后的案例讨论也相对比较集中。
第三阶段:交流讨论。教师围绕真实的事件和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唤起个人的实践经验或者寻找理论的支持,并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对策。教师通过对视频中的案例讨论,交流想法,一方面可以加深教师对视频案例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对教学技能有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
第四阶段:反思评价。反思是教师教学技能的上升阶段,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师可以比较当前的案例与自身的教学实践,或者是根据案例讨论中产生的多种观点去反思自己的经验。同时专家、同行对视频案例中的教学过程及其他资源进行评价。
第五阶段:实践演练。该阶段是帮助教师将其习得的教学技能内化的阶段。教师在视频案例学习过程结束之后,对自己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并制作成视频案例,以供大家分析讨论,分析自身技能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改进教学。
视频案例在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受到欢迎,其优势不言而喻,将成为我国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有效工具。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案例探究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互相学习,在学校里形成教研共同体。然而,我国目前视频案例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可供教师利用的优秀视频案例还比较缺乏,现有的视频案例资源也并非都能满足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要求。因此,在积极创建视频案例资源库的同时,也要保障资源的质量,最终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房超平.教师专业成长的突破口:教学技能的自我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07,(27).
[2]鲍建生,王洁,顾泠沅.聚焦课堂——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荀渊.教师教学技能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4,(8).
【现代数学教学工具】推荐阅读: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现代交通工具》及教学反思08-08
数学现代教育07-17
数学应用现代教育06-12
数学与现代生活08-07
现代中专数学教学模式09-24
现代化教学的初中数学08-2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绎数学课堂文化09-04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