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影响论文(精选9篇)
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影响论文 篇1
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影响论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势
1.现代教育技术能创设新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了不少的办法:或是绘声绘色,或是亦歌亦舞等等。但这些方法难免容量小,手段单一。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可以集文字、声音、图象和动画于一体,且具有综合处理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传递方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问题情境生动逼真,能够使得小学生进入角色快,积极性高。
如在学习《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实验课本第二册——《找规律》一课时,我就采用“Flash”设计出一有趣的动画情节“魔术表演”来引入新课,将它播放到学生机上:一个小丑开始变魔术,首先变出一朵花,然后依次是小鸟、桃子,按这样的顺序重复变三次。此情此景,声情并茂,学生像在马戏团王国中观看表演一样,强烈地刺激了他们的感官。这时,规律的含义初见端倪,教师再适时提出问题:“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你能说说吗?”学生不仅将已有的生活经验带入课堂,而且开动脑筋提出自己的新问题。
2.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在互联网环境下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发散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我是让学生进入有关本课知识的网站,设计一条珠子有规律排列的项链送给妈妈。这时,学生的思维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一样,有的每两种颜色有规律地排列,有的每三种颜色有规律地排列……同学们都用尽一切办法让自己设计的项链款式跟别的不一样,而且又按要求有规律地排列着。在互联网上,学生接触到各式各样、方方面面的信息,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书本的内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之后,敢于大胆提出自己观点的创新精神。
3.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将数学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的理想的媒介和工具。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个与学习、生活有关的任务,让学生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以及计算机技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了《找规律》一课以后,要求学生在课外寻找一下,有规律的排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例如:给衣服设计上一些有规律的花纹,画斑马线等。学生接受任务后,到实地考察或从网上搜集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或熟悉的内容进行总结。然后通过讨论或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和讨论,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利用文字处理、word文档等工具,找到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和制作出很多有规律的图片。
4.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如:在学习《找规律》这一课时,学生产生了主动探索的欲望后,带领学生进入有关“找规律”知识的模拟网站,网站的主页由欣赏篇、新知篇、动手篇、创作篇和留言篇等5部分组成,学生根据需要和个人情况,可选择不同的学习篇章进入分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链接,按不同的顺序进行操作。在这里,教师不是把知识或结论像配置好的“快餐”那样为学生供应“现货”,而是创设某种情境,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探求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课堂教学容易出现的偏差
1.过分依赖网络技术,师生间缺乏交流
很多教师认为,传统教学媒体都已过时了,采用的手段当然是越先进越好,于是就盲目地追求。事实上,现阶段通过网络进行师生交流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表现为有些学生打字和文字组织速度都比较慢,用这种方式表达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是这种交流方式与面对面直接口头交流相比,不利于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2.津津乐道于网络的海量信息,缺乏针对性,忽视对学生辨别信息能力的培养
专题站强调要有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但丰富多样必须有“度”,我们在浏览一些专题站时,发现有的教师在整合网站专题知识库时,片面地追求海量,不少内容背离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导致他们可能无法赏析。
三、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课堂教学的实施对策
1.善用网络交流
教师要一分为二看待网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轻易放弃师生间面对面直接交流的机会,要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慎用和善用网络交流。
2.搭建平台,巧用媒体
信息技术走进学科教学,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之中,不可为了整合而整合。教师必须科学认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两者的优势与弱势,要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重形式轻效率表演课的做法。
总而言之,无论是传统教学手段,还是现代教学手段都各有其优势与不足,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后者去取代或否定前者,而应该适时、适度。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充分掌握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特长,才能真正把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影响论文 篇2
1.1 现代教育技术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有很多专家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定义,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1)“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南国农,1998)。
(2)“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着重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两个方面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和解决运用现代科技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问题”(宋成栋,1998)。
(3)“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育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李克东,1999)。
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解释和定义相比其他的解释和定义更加详细,该定义首先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必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其次它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不但要研究教学过程而且还要求研究学习过程,最后指出现代教育技术的目标是实现教学的优化,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为我们更加准确理解以及如何更好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奠定了基础。
1.2 现代教育技术特征
(1)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优化的实践活动,所以它必须体现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的思想,而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所以现代教育技术仍然要充分体现这一教育思想,既要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地位。
(2)融合多种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成熟,其在教育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优劣,在教学当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加以选择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档设备而忽略教学的实际需要。
(3)以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为目的。它要求教学的实践者不仅要研究教与学的资源,还要重视研究教与学的过程,对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4)具备四个基本环节:教学设计环节,包括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软件、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教学开发环节,包括开发教学软件、硬件、课程和教学模式;教学应用环节,主要是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和管理环节。
2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对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模式是教育理论的核心课题,它是沟通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和纽带,而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模式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变化,对教师的教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多媒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对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和影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并通过相应的教学设计,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把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荧屏上,使学习者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的学习。
(2)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表现为,利用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服务、远程登录服务等方式,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相互交换信息,并利用环境信息检索系统互联网络进行远程信息检索,共享各地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源。(上接第87页)模式。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生成一种交互式人机世界,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同时它利用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硬件仿真一种境界,通过参与者与“仿真环境”的交互作用,完成一个“历程”来进行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 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的影响
3.1 学习者学习环境更加优越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资源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知识、提供示范、提供练习,使学习者的学习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善,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学习者进行角色扮演和体会。另外,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信息媒体多维化、集成化和交互性特征,极大的丰富了教学的表现力,这些均能从各个方面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增大学习者视觉和听觉的传递信息比率,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并能有效地培养和促进学习者的思维创造力。
3.2 学习者学习资源更加丰富
在现代教育技术中,教育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网络资源系统,其存储着专家、教师和计算机人员共同开发的大量数据、资料、程序、教学软件等,形成了一个特大型的资源库,并将其融为一个信息的海洋。学习者自由上网访问所有这一切教学资源,这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媒体和技术所无法做到的。
3.3 学习者学习更具互动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没有机会和班级的每个学习者进行交流的问题。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网络教学,使每个学习者都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得到教师发送过来的信息,听到教师讲解,看到教师操作,并都有机会向教师提出问题,得到教师的个别讲解与指导。教师利用网络反馈信息,积极接受学习者反馈回来的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另外,学习者之间也可以进行网上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4 学习者学习更具个性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一刀切”现象。在网络教学中,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学相应的学习内容,及时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真正实现个别化学习。另外,从宏观上讲,网络教育还可以实现教育个性化。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的天赋、爱好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及地点。
4 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给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深远的变化和影响,其各种形式的应用已经非常的普遍,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使用上的误区和偏差,如何在教学应用中发挥其综合优势,如何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该技术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仍然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
参考文献
[1]苑永波.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中国电化教育,2001(8).
[2]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科学出版社,1994.5.
[3]李林.试析网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云南电大学报,2005.2.
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影响论文 篇3
【关键词】证明作用;证明挑战;数学教学
1证明的作用
证明在数学教育中的最重要的作用是认知建构和意义交流.然而,回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数”运动,有一主流观点:中等学校的数学课程要更好地反映数学,必须强调形式逻辑和严格证明,因为:(1)在现代数学理论中,关于数学证明,存在着一些公认的标准;(2)严格证明是现代数学实践的特征.这两个观点都是错误的[1].首先,回顾关于数学的本质的一些主要论述,如:逻辑主义、形式主义、直觉主义和准经验主义等,就会发现,关于证明在数学中的作用和数学证明的标准,存在不同的观点;其次,审视数学实践,在数学家的眼中,与“认知和意义”相比,“严格”居于第二位,只有当证明能够促进真正的数学认知,它才合理和令人信服.
数学家接受一个新的数学定理,只有当定理满足以下条件:(1)他们理解这个定理(包括定理中的概念、前提和意义),而且没有迹象表明它是不正确的;(2)定理非常重要,对某个或几个数学分支有意义,使他们有充分的理由对之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3)定理和公认的结果相一致;(3)定理的发现者是此领域的权威;(4)他们曾经遇到过关于此定理的令人信服的证明.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们要传授给学生关于证明本身的更重要的作用,即强调认知建构和意义交流而不仅是形式演绎.
2历史的挑战
2.1来自数学的挑战
计算机对数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重新激起了数学家们对算法和离散方法的兴趣,增强了对构造性证明的依赖,出现了一些新的证明方式,主要有三种:(1)使用计算机构造或论证一些非常长的证明,如“四色定理”的机器证明;(2)零知识证明;(3)全息证明.于是,一部分人声称“证明本身即将灭亡”.
其实,以上三种证明本质上仍然是分析(演绎)证明,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还是传统的证明.越来越多的数学家们似乎正超越分析(演绎)证明的边界,转而使用计算机实验证实数学理论,如混沌理论和非线性动力系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几何研究中心,数学家们借助计算机,通过图形展示来研究四维超级立方体和其它图形或研究一些变化,如球体的旋转和碰撞.这些探索本身和传统的作为分析科学的数学并不矛盾,只是在从探索得出一般结论的时候,这些数学家们似乎回到经验科学的方法.这个几何研究中心创立了一个杂志《实验数学》,极力提倡计算机的使用.
这些新发展给数学家们和哲学家们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证明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吗?在数学中有一席之地吗?我们能够称它们是证明吗?数学家们应该接受那些很可能正确的数学命题吗?如果不能,它们的地位又是怎样的?实验证明和演绎证明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数学家们还在继续讨论这些问题,而这正反映了证明在数学中的作用的重要性.
即使关于以上问题有了一致的观点,即使这个一致中仍有很大一部分存在分歧,数学家们都坚持证明的重要性.我们现在用新的证明方式做的一些事情,可能在将来不被认可,但证明本身仍是有活力的,借助技术的力量,数学家们创造了新的证明方法,甚至新的数学思维方式,但他们绝不会放弃证明的思想.
2.2来自数学教育的挑战
2.21“新数”运动
在“新数”运动之前,证明教学局限于几何,似乎是为了形式而教,而不是为了更深刻的数学认知,一些经典的证明没得到重视.20世纪50年代后期,受到数学的巨大发展,特别是能将很多数学分支统一起来的集合论的新发展,新数运动的兴起,数学教育界特别重视公理结构和证明并将它们引入数学课程,这使得证明教学远远超越了几何的界限.这一改革目的就是要促进数学认知,遗憾的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自从“新数”运动失败后,在全世界的学校数学课程中,任何形式的证明的地位都渐渐地下降.这主要归因于课程改革和数学教育理论,数学教育家们对于证明的认识,而不是数学本身的创新.
2.22回到基础
“回到基础”的根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姆、加涅、奥苏贝尔和沙利文等人的工作密切有关,尝试给学生确定恰当的行为目标,促进“掌握学习”,这是一个有计划的学习方式,重视一些非常特殊的技巧,如算术、算法和某些问题的一步一步的解题步骤,但忽视了证明和其它形式的论证.
2.23新兴学习理论
在“回到基础”之后,又出现了“发现教学”、“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和“课堂交流”等新兴学习理论,虽都没有被普遍接受和推广,但都对课程有过重要影响.虽然,它们都没有特意反对证明教学,但它们确实转移了对证明的重视.
2.24建构主义
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数学教育理论是“建构主义及其各种形式”,强调知识不能被传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自我建构.建构主义引入数学课堂,削弱了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性,这对证明教学不利.建构主义提倡教师不要给出数学证明或在论证中扮演主动角色,只要给学生提供有限的帮助,让学生自己论证,不用干预,教师扮演着“调节者”的角色或者说“中立角色”.这种“中立角色”是有问题的,我们希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进行论证的能力,这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对学生的不同的判断加以确认和评价,促进他们协调认知、分享知识和方法.研究证明,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需要证明”,“怎样证明”和“证明是否正确”的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期望学生重新发现复杂的或创造性的证明方法是不现实、不高效的,故意回避教师的帮助,似乎不明智,学生需要教师的积极的介入.
2.25拉卡托斯的影响
匈牙利数学哲学家拉卡托斯认为数学的本质是拟经验的,数学理论是可猜测的、可证伪的,他的观点使得许多数学教育者认为应该将形式化的数学从课堂上消除,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分析证明.美国数学教师协会在数学教学专业标准中发起倡议,提倡学生间的课堂交流,削弱了教师的作用,削弱了形式证明的地位.
很显然,上述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教师的作用上文已阐述,而形式证明对判断和发展数学理论很重要.虽然有的数学理论是不可被证明或可证伪的,但这只是丰富多彩的数学体系的一个局部,如果数学课程只局限于这一局部,就不能更好地反映数学实践.事实上,形式证明也可以为公认的理论和定义提供反例,例如,德国著名数学家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证明,如果不使用复杂的符号和形式逻辑系统,他就不能创造这些证明.
2.3社会价值的影响
社会价值发展的取向之一是认为真理是社会建构的,不屈服于权威.传统的、欧几里德式的证明被拉卡托斯等人认为是权威主义数学的核心,以建立一个权威的、可靠的、无可辩驳的数学体系为目标;在数学教育领域,证明特别是严格的证明,被看成是由权威机构掌握的控制机制,帮助他们将预先确定好的、可靠的知识体强加于学生.
事实并非如此,证明是一种透明的辩论,推理的依据和原则都是清晰的,经得起推敲的,这才是证明的本质.我们应当传递给学生这样的信息:(1)可以自己推理,不需要屈服于权威;(2)任何一个被证明了的数学理论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其正确性依赖于其假定的数学理论和推理原则,但证明可以增强数学的可靠性.因此,在课堂上,证明的使用实际上是反权威的.有人认为,证明要求学生接受权威的推理的原则,不符合社会价值的主流,这又把争论推到了一个新的、元数学的水平.那些质疑证明的作用的人,徘徊在反抗理性的边缘,希望他们不要质疑推理的原则,否则非常令人忧心.
有人认为课堂上的证明,特别是严格的证明,容易使学生觉得“数学是先验科学”,与“数学是社会建构的”相违背.其实,证明是为了寻求与当前公认的理论相容的理由,并不要求将数学看成是先验的.证明的严格是一个度的问题,在数学实践中,遵循实用主义原则,如果一个不严格的理论在问题解决中是有价值的,接受它就是一个很理性的选择,只有当数学家们意识到凭借当前的理论还不足以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时,他们才会开始担心严格的缺陷.
总的来说,没有证据表明证明及其严格性与当前的社会价值相冲突.
2.4数学证明和经验科学
数学中的真理和经验科学中的真理不同,经验科学中的真理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操作建立的,数学中的真理具有经验的维度,但最终要通过证明建立.如,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通过测量知道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接近180度,但要确信对所有的三角形是需要证明.这在柏拉图和欧几里德时代很自然,但在实验和测量被认为是科学的方法论的基础的时代,这不如人意.为了解释,应当告知学生“他们所画的图形与几何定理中的图形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经验的实体,而后者是理想的实体”.
关于数学的本质,一直有两个流派,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数学语言的使用对两者的区分很关键,一种是柏拉图-欧几里德语言,在描述真理、证明和直觉时使用,是一种理性主义的语言,体现了绝对确定性,尽管它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在交流中很有效且方便;另一种是口头语言,包括建模、应用、解释、数学化等,这一语言的产生基于数学理论本质上是某种现象域的模型,其确定性依赖于模型的内部原理[2].爱因斯坦认为“指向现实的数学定理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数学定理不是指向现实的”,我们也要让学生明白.
对证明在数学化的经验理论中的作用有两种理解.一种是静态的,将经验理论看作原理和测量的网络,原理是关于测量的描述,其正确性不是绝对的,由证明而增强,由证明建立起来的演绎关系而联接在一起,当原理通过证明变成理论的一部分,它的检验和证实不仅通过直接的测量,还要通过证实了理论中的其它原理的测量,这将具有更高的确定性;一种是动态的,强调证明在经验理论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作用不同,在理论产生的初期,证明主要是用来检验它的可靠性,合理性或有用性,后来证明的作用发生了改变,将源自假设的理论变成被证明了的定理,纳入公认的知识体系.
教学必须反映证明的这些不同的作用,不需要在每种情形下都讨论全面,应该采纳弗来登塔尔的“局部组织”的观点,将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击破,证明有时把源自假设的理论变成定理,有时用来解释一个假设,有时可以解释或推广定理,有时可以发现新的定理,有时可能涉及经验维度.
3数学课堂上的证明
学术性数学和课堂数学教学不同,数学家们可以只关注数学的复杂性,而在课堂教学中,对每个新的数学课题,教师必须解释清楚证明和数学应用之间的复杂关系,他们必须以不同的水平处理证明教学,但这是很难达到的,因为教师必须找到将证明和它的应用联系起来的例子,而这在学术性数学中常常是没有这样的例子的.教师必须高水平地处理认识论的复杂性,数学教育面临着科学的和哲学的挑战.
从长远来看,我们期望课堂中的证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证明的所有作用,包括证实,解释,系统化,发现新的结果,交流,建构经验理论,探索定义的含义或假设的重要性,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并入一个新的框架以一个新的视角观察它等,但这些作用和数学学习的联系程度各不一样,所以在教学中它们当然不应被赋予同等的权重[3].
课堂上最好的证明是有助于认知建构和意义交流的证明,不仅要知道它是正确的,还要知道为什么.因此,教师必须选择在形式上适宜特定的年级水平的教学方式和背景,可以是一个计算,一个直观的演示,一个有指导的并遵守一定的辩论原则的讨论,一个非形式化的证明或一个严格的证明,在不失完整性的前提下,可以暂时忽略证明的某些方面.
教师必须关注和区分论证性的证明和解释性的证明,以更好地适用教学的需要.论证性证明可以证明定理的正确性,常缺乏解释意义;解释性的证明和定理中的对象或结构的特征性的性质相联系,学生从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定理的结果依赖于这些性质,如果在证明中的一个地方,以一个不同的对象做替换,这个定理就不成立了,学生还可以观察定理是怎样随着对象的改变而改变的.
数学的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定义——定理——证明”的形式化的演绎,而是怎样发展人们对数学的认知,怎样使得人们更清晰、更有效地理解数学.需要指出的是,强调认知的重要性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否定形式演绎,事实上经得起推敲的细致的、形式化的演绎证明对数学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是数学发展的重要方式和形式.总的来说,证明既不是数学科学的核心,又不是可以消失的,一个致力于反映证明在数学中的作用的数学课堂甚至数学课程,必须将证明展现成是对数学的认知建构和意义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Alan J. Bishop, M.A. Clements, Christine Keitel.(2003).Second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2]张乃达.数学证明和理性精神——也谈数学证明的教学价值[J].中学数学,2003(2):23-27.
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影响论文 篇4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在学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使每位教师要紧跟时代的脚步,自觉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体育教师也不应置之度外,在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已成为我们体育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就谈一谈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影响和作用:
一、通过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多媒体这一新生事物在学生的眼中是新鲜好奇的象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射,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新颖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信息的载体和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整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仿佛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当学习一些技术动作时,以往的体育课教学由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已经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到单调、枯燥无味。我在体育教学中引入了信息技术后,效果就不大一样了。学生在课上的积极性是以前的体育课所达不到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空前的。这样的体育课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加深学生对动作过程的理解
清晰的动作表象是形成技能的重要基础,它来源于教师的讲解、示范、演示等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技术动作很难用言语来描述清楚,尤其是腾空之后的一些技术细节,讲解的难度很大,示范的效果也不能尽如人意。多媒体课件就能十分轻松地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动作,形成概念,记住结构,并在脑中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例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鱼跃前滚翻动作有一个腾空过程,而教师的示范只能是完整联贯的技术动作,不可能停留在空中让学生看清楚了空中的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的示范在脑中只能留下支离破碎的模糊印象,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学生比较清晰的建立动作表象。在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动作的重点、难点都要由教师反复示范,重点强调,一堂体育课中要重复多次。遇到复杂、迅速的动作,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仔细了解每一个动作细节。充分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这样就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技术细节,更快、更全面的建立起表象。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缩短了泛化过程,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要领,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互动,学生能更主动的获取知识,对动作过程有更深的理解,更容易掌握。
三、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能推动人去探索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但兴趣不是先天的,它是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启动的、发展起来的。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任何新鲜的出现都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而多媒体的应用,会使教学更直观形象,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能有效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爱学、乐学。这样教师转变了主体角色,转变了教育观念,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民主学习环境,那么学生有了民主的学习环境,对于一些问题允许学生间的讨论和帮助,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练习的兴趣和习惯,对不同的学生再根据不同的要求,这样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意识也会更强烈,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四、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影响论文 篇5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论多媒体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影响人教版新课标
一、丰富理论教材
原有的数学教材是文字、图谱、理论知识较少,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会数学知识的深刻内涵,为此在选择、编制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网络收集大量新内容充实到教材当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突破了书本理论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现在可用各种相关资源来充实封闭、孤立的课堂数学,极大的丰富了教学的知识量,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向学生展现,力图做到全面、形象、科学地向学生介绍数学知识,另外,通过网络,每个学生不仅能够及时、详细的了解相关内容,可达到足不出户就能尽览大量数学知识,学生利用课余或信息技术课等时间积极上网,为方便、快捷地进行高效学习提供极大方便,多媒体技术引入数学教学中,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教学结构,充实了新的教学内容,而且更新了教学理念,解决了教学内容枯燥的矛盾,让学生能够从更为广阔的空间,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重新审视数学知识对人们学习、生活的巨大作用,为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二、灵活教学手段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大多采用“口传身受”的教学形式,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听到哪里,老师做到哪里学生就跟到哪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这一教学活动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主体却处于被动的地位.陈旧乏味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个性发展,养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因此,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1,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现代数学教育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多年来数学教育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现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利用“几何画板”等工具,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地工具和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过去被动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现在可以像研究者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例如: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前都是用剪纸,拼接和度量的 xiaoxue.xuekeedu.com
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但由于实际操作起来都有误差,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现在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2,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是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处理其他的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怎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利用网络资源搜索课件,对各种正多面体直接用鼠标一点就可以画出来,你还可以进行操作,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如平移,旋转,缩放,分割,取截面,表面展开以及吧空间的多边形放到平面上看等.这些操作用实物是难以进行的.同时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的结合起来,吧运动和变化发展观在学生面前提供丰富而动感的图形图像,生动直观形象的展现出一个精彩纷呈的数学世界.例如:在学三角形的三个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较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个别现象?是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多媒体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里,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道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这实验除了教师演示之外,学生也可以在计算机上自己动手操作,亲手经历,这样可以大大曾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3,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上数学课总是离不了要画图,这些作图中有部分是机械的,有部分是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杂,并且有时作图本身对达到该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意义并不大,如画各种立体图形(球,圆柱,圆锥,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和一些平面图形,若利用几何画板一个菜单命令就可以完成了,再如制作七巧板,然后利用七巧板移动变化后排成各种美丽的图案,以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剪七巧板,然后粘贴,现在利
xiaoxue.xuekeedu.com
用软件制作起来就十分方便.又如图形的平移,先告诉计算机平移方向和平移平移距离,再选中平移对象即可完成平移,既简单明了有直观形象,用计算机代替老师,学生做这种工作,即彻底减轻了负担,然后老师把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深层次的用到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同时也助于师生更了解和熟悉信息技术,使教学效果显得提高.在教学和学习中应该重动作的全局性,做到先理解再做练习,观看课件时采取截取,放大重做,慢放的手段,引导学生分段观察细节,运动局部放大的观看方式体验观摩,为下一步联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拓展教学时空
现在每周的课时很难满足数学教学的要求,部分学生要在课余时间复习比较困难,预习就更难以做道了,现在要将课件放在校园网上,学生和教师通过网络实现了资源贡享,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上网进行查阅,为预习,复习课上的教学内容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学生还可以进行查阅教材,上网浏览,收集有关信息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技术的理解和体验,另外通过校园网,教师可以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就缓解了过去数学实数有限教师不足的问题,还为学生学习带来了方便,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课余学习,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极大地推进了数学教学一体化进程,使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极大地扩展,为摆脱传统教学中封闭的教学模式,构建开放性和谐的新型数学教学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据有关统计显示,一个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获得所需知识的10%左右,其余90%需在工作实践中获得,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要接受新的教育,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教育不在局限于学校,而是要面向社会,深入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也不在局限于年龄,而要使受教育者终身受益.在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就是为大众服务的技术,它是人们按自己的需要主动地获取知识,丰富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的修养的手段.多媒体特有的交互方式不但为学习提供了方便,而且是人们接受和运用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而且要通过这一教学过程让学生及
xiaoxue.xuekeedu.com
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影响论文 篇6
黄瓜园中学教师:李家全
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并直接体现在“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不受空间的限制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获取数学知识,达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与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使我们的课堂活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过程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思想。现在我想就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与同期学员交流自己的初浅。
一、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数学信息来源,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可选择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学习素材。
获取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知识信息平台,来改变信息来源,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广泛、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真实感强的素材。让学生通过网页的浏览,有效的提高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同时通过学生对信息的更新、增值,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利于学生更富有创新的潜能,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与探索能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改变数学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更好的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学习条件,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的重要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高流量信息流通实时,高效传输异步、同步,在线实时交互等特性,能够很好地解决数学教学过程中常规教学方法不能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优化教学过程,创造轻松,愉快的磁性氛围课堂。而且数学的学习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可以在大量的具体例子及实践活动过程中,自己“再创造”出各种不同解法,或者发现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在数学教学中
重视对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及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熟练学习操作方法与思维方法,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积极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类比、归纳、概括等数学方法。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应重视学科间的整合,抓住信息时代和数字化世界所带来的机遇,合理运用、开发、设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既保证学生能获得开放性的数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理解信息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在成长中丰富知识体系。真正达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起到的作用。
运用新颖、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新的生长点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新课标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影响论文 篇7
汉语拼音, 是一年级新生一踏进小学校门就要接触的东西, 因为汉语拼音承载着将来学生怎样正确认字, 识字。 它具有工具性的作用, 是识字的“拐杖”。 所以汉语拼音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在传统汉语拼音教学中, 适当、适时、适量地融入现代信息技术, 有良好的效果。
1.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 使字母学习变得形象化。 一年级学生具有年龄小, 所以具有自制力弱, 注意力不集中, 思维形象具体化等特点。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到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 收到好的效果。 多媒体的运用正好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字母“e”时, 利用课件出示这样一幅动画: 在清清的池塘中, 一只白鹅从远处游来, 在池塘中央停下来, 并扭头看它的同伴。 这时画面停下来, 师问:池塘中, 鹅的倒影是什么形状? 并让学生用手在桌上画一画。 学生完成后, 师再出示字母“e”, 这样当交给学生识记口诀“清清池塘一只鹅, 水中倒影‘eee’”时, 学生可以很快记住方法而且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形象。 又如在教学字母“ü”时, 由课件生动地演示出鱼吐水泡的动画, 以此加深学生对ü上两点的印象, 在书写过程中不会丢掉两点。
2.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适当信息技术的运用中, 有效地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 例如在教学复韵母“OU”时, 在课件中我设计成这样的, 先出现一望无际的大海, 紧接着在这蓝色的海面上, 一群白色的海鸥在自由自在的翱翔, 还不时地发出动听的叫声。 “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呀? ”这时学生都高兴地叫起来:“大海, 大海! ”“海鸥, 海鸥! ”这个画面的出现, 学生很快便会被吸引住, 课堂气氛也一下子活跃了。 这时, 我便抓住时机导入新课:“是啊, 一群白色的海鸥在蔚蓝的海面上飞得多自在呀! 今天我们要学的复韵母‘OU’的读音和海鸥的‘鸥’的音是一样的。 ” 这种积极的导入, 既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营造出快乐的、和谐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投入度, 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知识信息传输系统处于最佳导通状态。
3.运用多媒体的演示, 更好地促进书写教学。 传统汉语拼音教学都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学生在下面看、模仿, 然后自己动手书写, 而这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是教师在黑板上的书写出的字母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 速度的快慢难以把握, 对于学生来说, 后排学生有一部分是看不清楚的, 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看不清楚老师的书写笔顺与占格情况的, 这就对汉语拼音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 如果这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 这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比如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出的字母书写大小可以随着班级学生容量的多少而进行适当的调整, 速度也可以适当放慢, 也可以放快, 所有的学生都能很清楚地看到字母的占格情况, 不会有老师在书写过程中的阻挡。 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的需要多次反复进行播放, 这样对汉语拼音的教学就会产生较大的帮助。
二、信息化支持下的汉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是一二年级教学的重点。 ” 可见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多么重要。 在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中,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在多渠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
1.信息化的运用, 可以使汉字变得形象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汉字有自身的构造特点, 它是音、形、意的结合。 当了解到了汉字音、形、意之间的联系后, 就会觉得汉字的学习是简单有趣的, 这点对于小学生来说, 就显得更加突出。 随着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 能够将学生的视觉、听觉有效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同时发挥作用, 正好和汉字的构字特点相吻合。 如在教学象形字时, 将抽象的文字符号形象化, 如 “山、石、火、日、月、土”等这些象形字时, 在这些字的旁边依次出现大山、石头、太阳、月亮、泥土等形象的图画, 再由图变化展现汉字的演变过程, 易识易记, 形象直观。
鲁迅说:“诵习一字, 当识形、音、义, 口诵其音, 目察其义心通其意, 三识并用, 一字之功, 乃全。 ”运用多媒体技术, 不仅能够让学生记住字形, 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其意义, 如在学习 “上、下、刃、一、二、大”等字, 运用多媒体不仅能使学生牢记字形, 还能深深记住他们的意义。 在需要注意的地方有意识地强调, 如“刃”在刀刃的地方闪闪发光进行强调, “上”“下”分别在让一条小鱼一会儿在水面上面, 一会儿在水面下感受, 这样不仅牢牢记住了他们的形状, 而且深深地记住了这些汉字的意义。 把枯燥的会意字运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使学生身临其境, 流连忘返, 如“人、林、森、众、尘、尖”字等, 加上学生的理解、表演等手段, 学生会永远记住这些字的形状和意义。
2.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 合理运用多媒体, 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加强信息的传递, 同时强化学生的识记意识。 如在教学“裹”字时, 首先映出“衣”字, 然后把 “亠”和 “”上下拉开, 最后将 “果”字拉到 “亠”和 “”中间, 构成“裹”字, 形象又生动, 学生的学习效率高, 不需要我们重复讲解。
三、信息化支持下的阅读教学
1. 情境下激发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要有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就在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高低,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进行多种艺术加工, 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地再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 创设美妙的意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如在《雅鲁藏布大峡谷 》的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课件, 直观再现雅鲁藏布大峡谷, 真正理解到 “在这里, 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 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各种野生动物攀援穿梭其间, 真不愧 ‘植物类型博物馆 ’和 ‘动物王国 ’的美誉”, 同时体会到大峡谷的壮丽, 神秘。
2.形象演示,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 如何准确的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是至关重要的, 而多媒体的运用, 为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提供有效的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 能有效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把难以理解或重点语句的内容, 用计算机展现出来, 通过学生视觉听觉功能, 开发学生的潜能, 在有限的时间里感知更多的信息,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如在《沙漠之舟》教学中,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我们运用课件展示厚厚的脚垫、长长的睫毛、能张能合的鼻子和背上的小山峰, 结合课本的介绍, 让学生对这个较陌生的动物形象地展现在面前, 再配以沙漠的环境, 学生自然就知道了为什么骆驼是“沙漠之舟”。
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影响论文 篇8
一、我国的教育背景
教育,它首先是培养新青年步入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它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发扬的重要环节。在我国,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每一个青少年都应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我国于1986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首次提出义务教育的固定法律形式,它规定我国的儿童、青少年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也体现出我国对教育的重视。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阶层。其实“教育”一词在我国的古代就已有很多的文学家提出,例如在《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问题被我国的儒家思想家提出,并提出国家要重视教育。在《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话:“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些古文都充分提出了教育的必要性,也充分展示了教育的优点,可见人民教育问题从古至今都是我国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国家想要繁荣昌盛离不开一个英明的统治者,但更加离不开众多人才的辅助,想要培养更多的人才就要提高教育水平,重视教育,发展壮大我们的国家。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系统也在逐步完善,国家也为学校的教育做出了很多的贡献,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现代化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的有利因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整体学生的素质,我们应狠抓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中发现我国语言的魅力所在,感悟做人的道理。现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也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对我国的语文教学有更多的了解,了解我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了解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断地引进新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师素质水平,都是为了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新设备的引进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应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教师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感观、视觉等多方面进行语文学习,如在教学中尝试播放一些景观视频、图片或自然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其次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也可加快师生间的交流,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对课文中人物进行讲解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画出自己心中的主人公,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对主人公有更好的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对于课文某些成语或典故的理解不是很准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与典故,方便课文的讲解与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的平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是我们的任务,它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有利一面表现得很明显。
三、现代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弊端
现代化的教育环境对小学生的教育也存在着弊端。现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小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但是互联网上的内容较为杂乱,在还没有形成三观的小学生心里,没有好与坏,这样不好的信息就会传入学生的头脑里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样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也会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不好的影响。例如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使用会使教师忽视教材本身,一味地使用信息技术会忽视教材本身存在的魅力,缺少对学生学习的启发性、趣味性与学生的创造性,失去了教材编排的意图。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容易偏离教材重点,教师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是很好的训练学生朗读的方法,但是如果选择的音乐过于突出,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欣赏音乐上,而忽视了文章的美,这些都是信息技术运用的弊端,教师在运用时应多加注意,本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对学生进行教学。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还处于进步阶段。国家为学校建设和学生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大量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先进设备的引用无疑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些都是教育所表现出的有利一面,但同时大量先进设备的引用也会对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出现脱离教材的情况,为了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我们应该谨慎使用信息技术,争取大力提高教师的讲课水平,通过教师的优美语言吸引住学生,让学生从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影响论文 篇9
汕头市龙湖区金珠小学 李珣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全面推行和使用,课程评价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确定了评价改革的方向。并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建构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之一。《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讨论稿)》也明确指出:“应强调方法的多元化,要重视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等)对学生的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应采用激励性评语的方式”,这对于基础教育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方法和方式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口头评价因其直接、快捷等特点成为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因此,以研究课堂中的口头评价为切入点,深刻领会《纲要》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努力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评价整体改革的重要措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评价建议”指出:“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而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作为小学数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渠道。另外,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又是鲜活的、交互的,是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对考察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感受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借助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作用
(一)直接的导向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善于抓住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评价,如教师合理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自我评价等等,让学生在评价中懂得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样学,并对自身的教作出判断,这对教与学双方都起到直接的导向作用。
(二)积极的激励作用。对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成果的肯定等予以及时恰当的评价,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当他们的闪光点得到认可时,更能激发他们产生上进的动力。
(三)及时的诊断作用。课堂的口头评价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哪些地方见长,哪些地方不足,通过在集体中科学的分析,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全面的认识,能帮助学生克服盲目乐观或自卑心理。
(四)快捷的调控作用。课堂的口头评价能广泛、快速地反馈信息,并通过与目标对照,找出不足与缺陷,分析原因,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方法,从而对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快捷、有效的调控。
(五)互动的交流作用。小学数学课堂的口头评价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学生在他人的评价中和对自己与他人的评价中,可看见长处与不足,利于在集体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的口头评价并不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它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它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表现,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小学数学课堂的口头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学生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二、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操作艺术
在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基础知识、技能掌握的激励评价,忽视了对学生课堂组织管理,数学学习习惯、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激励评价,将主要焦点集中于学生学习成绩上,没有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多角度地去激励学生、评价学生。另外,部分教师的评价观念还较陈旧,评价方法单
一,忽视对非智力因素的激励评价,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还不能到充分的体现等等。为了落实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目标,促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选择有效的多元评价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在评价中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确定正确的评价目的,讲究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操作艺术,做到以下几点:
(一)消除“位差效应”,营造和谐氛围。
课堂口头评价是一种沟通的艺术。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是追求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最大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中,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所产生的“位差效应”给师生之间所造成少数教师的师道尊严、夸夸其谈,从而导致学生谨小慎微、不敢回答问题,甚至使个别学生在评价老师和同学时产生不真实的评价。那么,如何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位差效应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呢?
1、淡化心理定势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往往存在着师生之间的口头评价表面上是民主平等的,但因师生双方处在直接或间接的隶属关系之中,各自的权限和地位是不平衡的,因而必然形成了习惯性的“心理定势”——在心理上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居高临下的心理状态,学生相应存在自卑或戒备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或紧张,不敢大胆、坦诚地敞开心扉,即使身不由己地发言,也往往是试探性的询问,或是看老师的脸色应对。因此,在评价学生时,教师不仅要坚持讲“理”,更要讲“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隐私权和选择权,尊重学生的看法、建议和合理的辩解。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针对个性进行选择
不同水平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位差不一致,即使同一水平的学生,与教师的心理位差也有较明显的区别。因而在课堂口头评价时,教师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讲究激励和表扬的语言和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励性口头评价语言要求准确和个性化。准确,是指评价语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当学生的认知出现错误时,老师、同伴等要引导其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取向正确的价值判断。当同伴在评价学生时,出现不规范,甚至是出现不正确和歧视倾向时,老师一定要及时加以引导。同时,评价者(教师、学生)要针对被评价者的个性及价值客体的特点,做出具有评价者自身特点的课堂口头评价,或幽默风趣的评价,或平和亲切的评价,或循循善诱的评价„„
3、化解表达差异
一般说来,教师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评价针对性强,能进行清晰的陈述、论辩和评价,所表达的信息中多余的成分少。而有的学生评价时因为缺乏口才,往往出现表达不准确或不完整,说了许多却又不切话题;有的因为个性心理特点,过于腼腆、怯场而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师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差别还极容易形成“一言堂”“满堂灌”。教师评价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学生则处于“挨训”状态。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中,教师不仅要首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主动传递出自己的关心之情,而且要专心致志地倾听学生的评价,借助微笑的表情,传递出师爱的微妙信息,打消他们的紧张情绪,使学生久旱的心田接受甘露的沐浴,让他们自觉地打开心灵之窗,大胆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样,教师也就能从他们的只言片语的评价中更准确地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引导、启发。
(二)适时评价,把握激励时机。
课堂口头评价的时机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甚至于适得其反。由于小学生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同一学生与教师的心理位差也存在时间差别。因此,评价时机应选在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可亲、可信赖之时,选在师生情感在教育空间弥漫之时。
1、瞬时评价,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课堂口头评价有时是一种瞬时评价,教师要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还要引导学生也学习在评价时善于捕捉、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
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教育应建立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理念上。因此,课堂上激励性的口头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
等进行激励性口头评价。更重要的一点,评价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实施纵向评价。考察学生个体进步或退步及幅度,注意学生个体自身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思,调整心态和评价行为,不断进步。激励性口头评价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同时而异,因境而异,做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在数学课堂这个小世界里,让不同的学生全力投入、尽情发挥,获得发展。
2、延缓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课堂口头评价有时也需要延缓评价,就是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样的延缓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拓展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三)多角度评价,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特别是学困生对激励评价的渴望更甚。行为科学实践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80%—90%,以至更多。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找到自尊,找回自信,使他们在充满爱意的激励中体验成功,从而得到满足、快乐、积极、稳定的情绪,洋溢着创造的激情和进取的动力。“多元智能理论”也表明,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去激励、评价学生,并且要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及对教师的评价时,都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如果教师能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学生,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许多闪光这处。而且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也从多个角度去发现同伴的闪光之处,使课堂口头评价在尊重、宽容和等待中进行,在欣赏、发现和激励中进行,在和谐、主动和引导中进行„„
(四)以生为本,多元主体参与评价
课堂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交往。“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然应是一种多向互动的师生交往过程。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的教师权威,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的教学,最大弊端就是缺乏交往和沟通,它否定了教学的本真意义——交往与对话,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利。这种传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导致课堂教学口头评价的主客体单一,即只能是教师评价学生。《纲要》指出:“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传统讲授型课堂教学中,师传生接,师授生受,师讲生听,实际上使传统教学成为“传话教学”,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少有发言的机会,更谈不上评价老师,评价其他同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建立多向互动的口头评价肯定是不可能的,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评价制度的改革中,不仅要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生与生之间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学生不仅是被评价者,也应该是评价者,在今后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要求老师放弃所谓的“师道尊严”,彻底转变观念,以朋友式的平等的身份,接受学生的评价,参与学生的评价并指导学生的评价。我们更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之间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占主导,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四多四少”,即“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
【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影响论文】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08-01
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的作用论文06-15
包豪斯设计教育理念对现代设计的影响06-13
现代信息技术对项目教学的影响06-05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06-14
1 勾股定理文化背景及其对现代教学的影响05-09
浅谈教学法对小学教育的作用10-28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演绎数学课堂文化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