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专业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教育的论文

2024-09-28

幼师专业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教育的论文(共12篇)

幼师专业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教育的论文 篇1

幼师专业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教育的论文

一、提高理解能力,突破难点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幼儿文学课程的学习中,讲到的幼儿图画故事具有夸饰性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德国系列图画故事《狗熊的婚礼》,讲述狗熊安东和埃米在举行婚礼时,一阵春风吹走了安东的帽子和埃米的头纱,被春风吹走的帽子和头纱经过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经历,最后又回到了主人的手中,它们每一幅图都突出表现了夸饰性的特点。所谓夸饰,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造成画面内容不同程度的夸张和变形。这一难点,通过图画故事在大屏幕上的演示,直观、生动,学生一看便理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录音媒体是以清晰和流利的`普通话,有的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录制而成的。播放朗读录音带,可以使学生沉浸于某种境界,从而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语文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话能力训练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格林童话故事《稻草、煤炭和豆子》,通过录音机给学生播放2-3遍后,让学生听故事,记录内容要点,再根据记录把这则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不但能按要求把内容要点记录下来,而且还能够模仿录音中的音色和情感把故事讲完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三、帮助幼师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在将来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用语。所以,普通话的训练是幼儿教师的口语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训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播放多媒体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每天早上跟着多媒体播放的播音员的标准发音朗读单音节和双音节字、词,有错误之处再加以纠正,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学生普通话水平在不知不觉中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准确的发音会运用到平时的一般口语交际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讲故事训练。又如,在训练学生讲《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乌鸦和狐狸》的寓言故事,烘托课堂气氛,使学生边看边讲,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四、使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评价他人

从学生成长角度分析,间接经验的学习很必要,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亲身体验比道听途说更可贵。部分学生觉得当幼儿教师很容易,学习不努力,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评价他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使学生能够客观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在学习幼儿戏剧文学时,我会分组让学生表演童话剧《小熊拔牙》《“妙乎”回春》《骄傲的小燕子》,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头饰,扮演小熊、小燕子、小白兔、小花猫等剧中角色。在表演时,我会拍摄每组童话剧的全过程后,播放给所有学生观看,学生就会从中看出自己和他人存在的问题,就会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和看待他人,看到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在今后的学习中,会针对自己的不足或弱项不断努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是媒体电气化,教材形声化,手法多样化,以其形、声、色、情的优势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地作用于学习者的感觉器官,能对大脑皮层产生强烈的刺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优化幼师专业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阔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教给学生“点金之术”“渔猎之技”,培养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幼师专业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教育的论文 篇2

在过去的20年中, 强调刺激——反应, 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做出被动反映, 即作为接受知识灌输的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已经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 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 不是靠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本身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于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的, 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是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 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情境, 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 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 (开展讨论与交流) , 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 教学实践

把现代教育理论运用于幼师乐理教学之中, 主要通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或参与演奏、演唱等感受过程, 引导学生探索有关的理论知识,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 加以分析、讨论和归纳、得出结论, 形成概念。然后作进一步同化和迁移。

例一、“大小调式”一节的教学。

2.1 音乐感受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概念和定义都不阐述, 先让学生欣赏两首都是复四拍子的歌曲:曲一德沃夏克的《致新大陆》 (大调式) , 曲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九交响曲》 (小调式) 。可作节选, 同时出示词、曲谱例, 结合时代背景作欣赏简介。

2.2 引导探索 (提出问题, 引起学生思考, 组织协作学习)

提请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注意感知:

(1) 歌曲的情绪与色彩。 (即调式功用的探讨)

(2) 歌曲是由几个音所组成的, 其结束音 (即主音) 的首调唱名是什么? (作关于调式音阶结构的探讨)

设问要简单明了, 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 (开展讨论与交流) 。

2.3 感知结论 (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

1、曲一的情绪是欢快的, 色彩明亮、开朗;曲二则舒缓较柔和、暗淡。

2、曲一和曲二的结束音 (主音) 分别为do和la都是由七个音级所构成。 (首调概念)

2.4 讨论归纳 (把问题引向深入、加深理解所学内容)

让学生把两首曲子中的各音按高低顺序 (上行或下行) 从主音 (大多为结束音) 排到相距八度的主音 (此即调式音阶的概念) 。得出自然大小调式两种音阶。

2.5 分析比较 (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设问:

何以同样七个音构成的歌曲、情绪、色彩却大不相同?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

关键所在:

(1) 主音的选用不同 (大调式为do, 小调式为la、首调概念) 。

(2) 导致调式音阶结构有别:第一级与上方第Ⅲ、Ⅵ、Ⅶ级音程关系具有大小之别, 导致色彩的不同。 (其中Ⅰ级与Ⅲ级的关系最为关键, 都是稳定音级)

(3) 同样, 由Ⅰ、Ⅲ、Ⅴ级 (稳定音级) 构成的主和弦也具有大小之别, 色彩不一。

感知:

在琴上作大小音程, 大小三和弦的音响色彩的比较。

以上理由既是调式功用不同的主要因素, 其它因素另当别论。

2.6 概念形成 (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大小调式是西洋音乐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调式体系 (己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都由七个音所组成, 其稳定音合成主和弦。大调式为大三和弦, 小调式为小三和弦, 大调式色彩较明亮、开朗, 小调式色彩较柔和、暗淡。

2.7 同化迁移 (利用已有认识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新知识)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概念运用于新的教学过程中, 使之加以同化和迁移, 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概念。如在掌握大小调式概念之后让学生感知、学习小调式的三种形式, 以及民族调式的概念, 通过“同化”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例二, 小调式三种形式的学习 (简述)

通过对三首不同形式的小调式歌曲, 如《俄罗斯民歌》 (自然小调) 、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和声小调) , 波兰歌曲《华沙颂》 (旋律小调) 的感受。 (也可欣赏乐曲) 引导探索:

(1) 各曲主音的首调唱名是否一致?

(2) 七个音级出现了哪些变化?结论:

(1) 都是以首调唱la为主音的小调式歌曲。

(2) 谱例四出现了升sol (即第Ⅶ级导音的升高, 倾向性较强)

(3) 谱例五上行旋律出现了升fa、升sol (即第Ⅵ, 第Ⅶ音) , 下行时还原。

归纳:

把三种不同形式的音阶排列之 (旋律小调包括上下行) 。

分析:

横向与大调式之比, 纵向则三种小调形式之比, 焦点在于导音:

(1) 自然小调不符实的导音 (非小二度倾向于主音) , 而产生了和声小调 (升高了第Ⅶ级导音) 。

(2) 和声小调旋律进行增二度的出现而产生了旋律小调 (升高了第VI、第VII级音) 。

(3) 旋律小调下行时多把第VI、第VII级音还原 (下行的导音倾向较突出) 。由于旋律小调上行音阶有点类似大音阶, 因此较有明亮之感。

从音响上感知三种不同形式音阶之别。

概念:

(1) 和声小调:由升高自然小调的第VII级而构成。

(2) 旋律小调:由升高自然小调的第VI级而成, 下行时还原。

其它各章节均可根椐以上的教学环节来进行。如音高、节奏、音程、和弦等。

比如要认识乐音的性质, 可以通过器乐演奏的欣赏, 音乐作品的感受来进行;小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的欣赏, 聆听一根琴弦上奏出如此美的旋律, 探索乐音的性质;高低把位的变换、移动。使琴弦长短变化, 造成振动频率的不同而产生音的高低 (音高) ;音的延续时间不同, 形成音值的不同 (音值) ;琴弦拉奏力度的变化形成振幅的不同, 产生了音的强弱变化 (音量) ;乐器 (发音体) 的材料, 制作形状及泛音质的不同产生音色的不同 (音色) 就不讨论了。

3 教学体会

在以上所谈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不再是仅供教师传授知识的“教本”, 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读本”, 是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服务的;教学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完成知识传授任务的工具, 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识工具。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在上述的教学环境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各自的作用已完全不同。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完全不同, 从而构成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幼师专业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教育的论文 篇3

关键词:生本教育;中职;幼师专业;专业理论课

生本教育是新时代新型的教育理念,生本教育强调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完善学生人格。所以,深入理解并贯彻生本教育理念在如今的教育中显得极其重要。下文将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重点探讨生本教育理念在中职幼师专业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

一、幼师专业学生现状及幼师专业理论课现状分析

1.幼师专业学生现状的分析

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和随着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步伐的加快,引发了高中增容和私立高中的崛起,再加之生源总数的减少,使目前的职校教育陷入困境,生源情况和学生素质堪忧,幼师专业学生也不例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幼师专业学生大部分存在如下问题:

(1)多数学生偏科现象严重,教育教学基本功不强。选择读幼师专业的学生大多都是中考落榜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当薄弱,而且对自己所选的专业没有清晰的认识,认为幼儿园教师只要掌握技能技巧如舞蹈、音乐、钢琴、美术等科目就能胜任幼儿教师这一职务,为此很多学生都是重技能轻理论。久而久之便形成恶性循环,因为偏科影响自己不能全面发展,造成教育教学基本功也不强。

(2)学生自信心不足,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差。职校学生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学生自卑心理比较强,自信心不足,因此,她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总爱为自己找借口,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而作为幼儿园教师必须做到理论能够联系实践,实践动手能力要比较强,但学生的这种学习状态却很难达到。

(3)不少学生专业兴趣不强,专业精神缺乏。据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很多学生在选读该专业时是家长选的,自己根本还没有专业学习意识,认为在校混三年,领个毕业证就可以。为此不少学生对所学专业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谈专业精神了。

2.幼师专业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分析

幼师专业理论课多强调学科体系,教师们通过精心备课力争使学生能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这对打牢学生的专业和理论基础无疑是具有相当作用的。但是由于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偏多偏深,学习过程不但枯燥乏味,而且抽象难懂,使知行脱节、知能脱节,为此教学效果不明显。

另外,当前幼师专业理论教学中的问题还表现在:一是教材与现实脱节较严重,理论深奥难懂,实例欠缺,不能体现近年来幼教改革的迅速发展;二是教学辅助资料少,幼师专业理论教学的应用研究成果较少,教师可借鉴和学习的辅助资料非常难得等。再加上幼师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应该是理论课占30%,技能技巧课占40%,实习、见习占30%,但由于客观原因影响,一般实习、见习这一块很难达到30%,为此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二、生本教育理念在职校幼师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1.采取“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在生本课堂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课堂上的开放式交互学习,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很多研究也表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增强思维技能,使教学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而且还能增强平等意识,促进相互理解,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为此,笔者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按学生能力强弱搭配,用“五领域教育活动模式”命名,分别是:健康组、艺术组、科学组、社会组、语言组,然后由组员推荐选出组长,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发挥最大的潜力。

2.课前设置前置任务

根据各理论课教材的教学目的,设计前置任务,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后对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学。一般根据各组学生特点,有侧重布置并要求各组认真完成本组任务。在设置前置任务时笔者一般还注意做到“低”“明”“简”“趣”。

3.提供锻炼平台

为了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锻炼平台,每次课的前10分钟,笔者都会让学生轮流上台模拟幼儿园老师讲故事,然后对其表现作简短评价,让学生初步体会做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课上,笔者还根据分组设置的前置任务,由各组派代表为其他组员板书、讲解,释疑,然后本人再作知识点的补充和点评,不但收到很好教学效果,而且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4.运用小组评价方式

每次课后我们都会进行小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优点,找不足,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另外,为了使评价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笔者还针对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个比较客观的小组评价表,每次课后根据各组表现,对照评价表给各组打分,让学生能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对比,激励了学生要通力合作,积极进取。

三、生本教育理念在职校幼师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的成效

1.活跃了职校幼师专业的课堂氛围

由于职校幼师专业学生文化基础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学生整体素质都偏低,如果上课内容是相对理论化的知识,教师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肯定事倍功半。而生本教育理念却改变了这一局面,学生由被动听、被动学变成我要学、我要表现,课堂气氛由沉闷变得活跃,再加上幼师专业是清一色的女生,只要课堂氛围被调动起来,接下来便会向良性循环发展。

2.弥补了职校幼师专业课程设置的缺陷

为了弥补学生实习、见习经验不足等缺陷,学校可以采用一些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弥补这个不足,为此,笔者在上专业理论课时便采用生本教育理念进行授课,如在进行专业理论课教学时,可结合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全班分组,然后课前先布置前置任务,各组负责相关章节内容,相互讨论,课上组员轮流板书,结合前置任务讲解知识点,提疑、释疑,最后教师再点评,不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也得到了较好的课堂实践经验。

3.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实施生本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前,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而在生本教学下,许多学生已经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他们会认真地去看书上的每一句话,查找每一个知识点,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虽然幼师专业的理论课程是枯燥的,但学生们已经能够把自己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这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而这也为他们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好处。

4.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由于幼师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来就是从事教师这一行业,而合格的教师就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如自然的教态、清晰的表达能力、规范的板书等。生本教育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让学生得到这些方面的锻炼,他们根据教师布置的前置作业,课后小组合作完成,课上他们自由发挥为同学板书、讲解、释疑等的尝试无疑让他们得到最好的锻炼,一定程度提高了学生的驾驭课堂的实践能力

5.建立了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在生本教育的课堂里,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相互尊重,彼此沟通。学生可以毫无顾忌地自由发挥,自主地创造,敞开地交流。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断地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尝试失败的教训,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再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那么学生便能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久而久之便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生本教育作为一种出色的教育理念,为一线的职校教师提供了理论指导,使职校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活跃,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成就感,课后也更乐于学习。为此,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职业学校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转变观念,经常总结教学经验,摸索出一套真正适合职校理论课教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幼师早教教育专业论证报告(共) 篇4

为了让幼儿教育专业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并能促进当地幼儿教育事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学校加大对当地幼儿教育的考查力度,并根据考查结果进一步对我校的幼儿教育专业进行调整、改进,以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能满足我市的需要,而且能够推进幼儿教育的发展。现将调研及论证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中了解到,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幼教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早期教育的市场潜力扩大了对幼教专业人才的需求。

1、政府的政策导向激活了社会办学的热情,充分满足了家庭对早期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教育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今后5年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随着社会前进,经济发展,家庭收入增加,个人素质提高,人们对高水平教育期望越来越强烈,经济承受力越来越高,形成了民办学前教育的社会基础,民办幼儿教育蓬勃兴起,在多元办园体制并存的格局下,大大满足了广大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需求。

2、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总量上难以满足用人需求,在层次上更缺少高学历师资。

幼儿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在我国,这样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学习是通过职前的培养来进行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幼教师资培养方面发挥着主体作用,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院校增建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儿教师,但是与私立、民营幼儿园数量急剧增长之间还是存在着需求上的矛盾,仍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

社会对幼儿教师需求量增加的同时,也在逐渐对幼儿教师的整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调研了解到,各幼儿园渴求“热爱幼儿教育、学历较高、有一定教科研能力、幼儿教育理念新、教学基本功扎实、技能全面、心态好、愿意长期在本园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 充分说明社会对具有大专学历的高

素质幼儿教师需求旺盛,幼儿教育市场前景广阔。

总结调研情况,调查组在充分肯定郯城县教育局近年在幼教工作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城区幼儿教育近年所取得的长足发展、显著成绩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我校幼儿教育专业培养的任务和目标提出如下建议:

二、认证的目标和任务

1、加强宣传工作,重视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工程,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儿童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对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并大力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将幼教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整体工作计划之中,狠抓落实,同时要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支持幼教事业,形成合力和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初中毕业的女生或男生拥要到我们学校幼儿教育专业学习。

2、提高办学质量,全面提升知识技能

在以前强调大练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加大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仅会唱、会跳、会弹就行,还要具备各种能力素养。

3、扩大教学规模、满足社会需求

加强幼教人才基地建设。争取开设长短期幼师班,为本地幼教师资的培养和进修提供业务保障;要设法提高幼师专业培训的质量,满足当地一般幼儿园的师资需要;要注重在岗教师的培训进修。邀请外地专家来校培训辅导,或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引进新的理念和经验。

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每一个年级我们都要针对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时的不同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能胜任本职的工作。

三、幼儿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构成与修订

(一)教学计划的原则

1.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正确处理好:思想与业务、理论与实践、学习

与健康,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2.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

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设置课程。课程内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教学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学习的基础。

3.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

4.体现整体优化

从提高综合素质出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立足教学过程全局,对教学内容选择配置、有效组合和合理排序,实现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上可有所侧重,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特点。

5.实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教学计划的体系结构与教学模式可多样化。

我校幼儿教育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条件先进,师资水平整体结构素质较高,这一专业特色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我们只要紧扣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措施,加强办学管理,就一定能够对这一优势进行挖潜,化潜在的优势为现实的优势,为幼作教育事业培养出更多的有发展潜质的实用性人才。

浅谈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 篇5

摘 要: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对舞蹈教学的认识很肤浅,并且有些学生缺乏学习舞蹈的信心。针对这一情况,舞蹈教师必须及早扭转学生的心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探讨了教师如何对从未接触过舞蹈的学生采用谈话、讲解与舞蹈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较快地接受抽象的理论知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关键词:幼师专业?舞蹈教学?技能技巧

舞蹈是幼师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健美的身体姿态及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舞蹈抒发和表达感情,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舞蹈课与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化训练是有所区别的,职业学校的舞蹈课是要教会学生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的基本技能技巧,而不是要培养专业性舞蹈演员。下面笔者对幼师专业舞蹈课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

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没有深入接触过舞蹈这门艺术,对舞蹈教学的认识很肤浅,且有些学生缺乏学习舞蹈的自信心,觉得自己不是学习舞蹈的料。因而职校幼师专业学生对学习舞蹈课的态度虽然也向往,但不像艺术院校的学生那样兴趣浓厚。所以舞蹈教师必须及早扭转学生的心态,而转变这种心态的有效方法则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从未接触过舞蹈的学生往往对单纯的舞蹈理论灌输感到枯燥、乏味,而改用谈话、讲解与舞蹈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较快地接受抽象的理论知识。同时,笔者还让学生欣赏高年级学生表演的舞蹈,鼓舞她们,帮助她们树立学习舞蹈的自信心。另外,笔者还把所用的舞蹈教材与北京舞蹈学院的考级教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因为舞蹈学院的考级教材多有配套的录像带、音乐伴奏带,这些材料不仅便于教师教学规范动作,而且学生通过看录像,更能够直观地感受舞蹈艺术之美,提高欣赏水平,激发学习兴趣。

二、融幼儿律动教学于舞蹈的基本技能、技巧教学中

1.基本功训练是学习舞蹈的基础和前提

幼师专业的学生年龄大多都是十六七岁,正是生长发育时期,如果教师不注意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学生很容易出现韧带拉伤、肌肉挫伤等一系列伤病。教师在加强对学生的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合理控制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切不可急于求成。为把枯燥无味的基本功训练变得生动活泼,教师可选择一些节奏鲜明、轻快活泼的音乐作为伴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加强舞蹈基本功训练。

2.舞蹈的基本技巧训练是提高学生舞蹈素质和舞蹈能力、发展学生表演能力的重要环节

幼师学生的舞蹈基础一般比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初学的学生,笔者融简单的律动教学于舞蹈的基本技巧训练中,以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这些律动大多是以学生较熟悉的歌曲作伴奏,节奏鲜明、轻快活泼,易被学生喜爱和接受。对于舞蹈感觉较好的高年级学生,笔者的教学除了加强舞蹈基本功训练外,更注重以各民族的舞蹈组合为主(如汉族秧歌、维吾尔族舞、蒙古族舞等)进行训练。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根据各民族舞蹈的特点,力求做到形神兼备地表现舞蹈的意境和特点。例如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开朗、活泼、婀娜多姿、风趣、诙谐的情调,藏族弦子的沉稳、柔颤、富有歌唱性,蒙古族舞蹈的豪放、质朴及内柔外刚的特点,这些都需要学生融会贯通、揣摩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三、变单纯教师教为师生合作,培养学生独立编创舞蹈的能力和组织能力

过去的舞蹈教学大多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忽视、束缚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由于幼教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舞蹈编创能力。因此近两年来,笔者对高年级的学生注意师生合作,重视学生独立编创舞蹈能力的教学。笔者经常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各种舞步、舞蹈技巧来独立编创舞蹈,笔者定期进行总结,指出其优点与不足。在课余训练时,还采用培养小老师的办法,鼓励舞蹈素质好的学生教舞蹈素质差的学生,使学生在互帮互学的实践中提高了组织能力。

以上几点是笔者在舞蹈教学中的体会,通过这些方法,所教学生课内外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和编创能力也普遍有所提高。笔者学校组织的毕业汇报联欢会的大部分节目都是学生自编的舞蹈,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要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经验,努力掌握教学规律,一定能够创出一条适合现代舞蹈教学的新路子。

幼师专业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教育的论文 篇6

[关键词]幼师教育美术教学培养模式课程设计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层次的扩大,都将直接影响幼师教育的发展。幼师教育发展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增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能琴、善舞、能画、能说、能讲,且能懂得幼师教育理论知识,等等。幼儿教师的培育是一项关系到下一代起步、生长、发展的工程,任重道远,不可忽视。幼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繁多,而美术教学是幼师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美术课程入手,探索幼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美术课程设置。

一、幼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制度设计

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由纵向学习时限模式和横向培养过程模式构成。中职教育的纵向学习时限模式为2+1——两年全日制在校学习和一年社会实践的一体化的制度设计,两年主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然后一年的社会实践学习。将专业知识技能与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强专业、通理论、懂实践的优秀中职生。在校两年的学习实践既宝贵又短暂,两年(4学期)的学习课程设计尤为重要。幼师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也应根据纵向培养模式设计学习课程。第一学期应是打基础学习系统理论知识为主,重理论、轻实践。美术教学重在学习基础素描,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及艺术感知能力。第二学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并重,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了解国内外优秀美术作品,逐步确立正确的审美观。第三、第四学期,本专业的技能训练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工艺美术的制作及造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幼儿园美术教材的特点及教学方法。最后一年岗位实习,虽是以幼儿教师的身份承担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但其自身的角色与在职教师不同。另外,全日制岗位实习带来的角色转变,令部分人难以适应。在校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与实际有所出入。学生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一方面需要自己耐心总结过程、不断反思。另一方面,需要在校教师及实习指导师的指导,不到一年,甚至半年就转专业、转岗位,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符。

横向培养过程模式主要包括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高素质。“厚基础”,首先要求知识结构的完整,美术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素描、色彩、图案、艺术设计、工艺造型、美术欣赏、幼儿美术教育理论知识,等等;其次是知识的系统深刻。表现为能创作简单的美术作品,具有创新组合、准确评析幼师作品的能力。“精专业”要求精通美术教学专业,能胜任美术教学。精通专业的教学是为学生“创造思考的过程、探究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幼儿教师不但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能培养他们大胆想象的能力。“强能力”要求具有出色的美术教育教学能力和良好的将美术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教学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际教学总结经验、反思教学效果、更新教学方法教育方式的能力。强能力作为“经验智力”“反思智力”“情绪智力”和“道德智力”,在日常的职业行为中表现为“思维习惯”。“高素质”,就是要求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合作。会做人首先是爱生命,以人道主义精神关爱人的生命,具有共生意识的胸怀。会合作是善待他人,做事时善解人意,具有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再就是对自己负责,能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作为幼儿教师,要具有培养幼儿良好素质的能力,美术教学承担着此项重任。

二、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幼师教育专业主要以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为目标,美术教学是幼师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6岁的幼儿常常通过形状、色彩、声音和动作来感知周围事物,并凭借这种感知所获得的各种表像再用图画反映出来。这种形象思维和具体的记忆,构成了幼儿期主要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得美术教学在开发幼儿智力和培养其良好习惯和品德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中职幼师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培养目标首先应使学生热爱美术文化,了解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确定正确的审美观;其次,要掌握一定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且具有较强的绘画能力、手工工艺的造型能力、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幼儿园美术教材和教学方法,培养成为会做、会用、善于创新的新型幼儿教育人才,这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另外,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其培养目标是理解美术的含义及分类(绘画、工艺美术、建筑艺术、雕塑),掌握基础的美术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法(基础素描),懂得色彩基本知识及简单掌握中国画技法,具有创新设计能力,简单掌握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能熟练掌握手工制作,且能灵活应用于教学及各种活动设置,具有一定的独立审美能力及欣赏鉴别美术作品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

根据中职教育的学制设计和幼师教育美术教学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上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一体化安排,课程之间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承续性。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分为两大课程模块。一个是美术基础,另一个是美术手工,每个课程模块都有相应的课时与学分。

美术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美术欣赏、绘画、三大构成,共288课时288学分。第一学期主要设置基础绘画——基础素描,学习素描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简单素描技能,掌握造型法则与规律。每周4课时,一学期共72课时。第二学期主要设置美术欣赏和色彩课程,每周4课时一学期共72课时。其中,色彩课程为主要课程(54课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色彩理论知识,掌握简单的静物色彩画法,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另一部分课时为美术欣赏(18课时),主要欣赏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提高美术鉴别能力增加美术知识。第三学期,设置素描、国画课程各(27课时)每周两课时。本学期设置素描课程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提高造型能力。素描作为最古老的一种平面造型方式,可以说是一切图画之母,它是造型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忽视。另一部分主要是国画课程,学习简单的工笔(白描)、山水画及花草写意画的技法。中国画作为世界最古老的画种之一,具有悠久历史和艺术感召力,是民族的骄傲,应了解、学习我国的宝贵艺术文化。第四学期,主要设置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案基础知识、立体构成)及幼儿美术教育教学(幼儿装饰画、幼儿简笔画、幼儿美术作品欣赏、幼儿园环境美化等)共72课时。三大构成共36课时,每周两课时,主要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及现代化设计理念,对于提高审美、立美能力致关重要。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个性化的,需要具有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新人才。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设计基础,且能运用于教学教育活动。幼儿教师除了学习美术基础专业技能外,还应掌握幼儿美术教育教学,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这样才能达到幼师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美术手工是幼师教育专业的内容之一,也是必修课程。幼儿教师经常制作大量的教具、玩具,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教学,培养幼儿的创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其课程主要设置在第二、第三、第四学期,每学期36课时,共108课时。美术手工与美术基础课程联系紧密,绘画为手工制作奠定了基础造型能力,美术欣赏为手工制作提供审美标准与取向,三大构成为手工制作提供现代化设计理念。美术手工之所以单独设立课程,是因为它有一套独立的完整教学体系。手工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空间占有形态分为平面和立体两种;从手工制作的材料性质上分为纸工、泥工、综合材料应用等。其中,纸工又可分为平面纸工和立体纸工,平面纸工包括剪纸、染纸、撕纸,剪纸贴画等;立体纸工包括折纸、纸浮雕、纸造型等;综合材料的应用包括废弃物的利用及幼师环境美化、玩具、教具的制作等。

四、學生的素质期望

素质是指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的各种良好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对学生而言,这些特征的综合统一构成他们未来从事社会工作、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或基本条件。设计完备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并不是自动化地生产教育人才。教育不同于工业产品,效果不会立竿见影,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潜伏性。但是,教育对象的素质取决于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素质期望也潜藏于其中。素质期望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素质期望和专业技能的素质期望。

1.专业理论素质期望。“人类对某些社会系统参与和人类在社会界限内的行为,通常依赖于他们对一个特征知识的参与。一个受过专业教育或精通某些理论的人,才被允许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成为某些群体的成员,此类群体不允许有无知者。”教师在社会上扮演的是知识传播的角色,开启学生智慧的使者。因此,必须依靠参与知识,也就是说必须具备通过幼师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训练获取的知识。作为幼儿教师,要掌握应有的美术专业知识和幼儿教育教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敏于体察,勤于反思,不断创新,且能灵活地将美术专业知识用于幼师教学实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使掌握的美术知识深入各学科,潜移默化地开启幼儿智慧;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出色的教育教管教学能力,并掌握绘画、手工等技法,以及创新和现代化设计理念。

2.专业技能的素质期望。作为教师,除具备出色的教育、教管能力外,还需较强的教学能力,而良好的教学能力必须依靠专业技能,掌握绘画(基础素描、色彩静物及国画、幼儿简笔画)等技法;掌握手工制作技法及工艺造型能力。创新人才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智慧。“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是一种继承结果的教育,激发智慧的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创新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过程的教育。”培养有创新思维的人才,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幼儿教师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需要学校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需要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需要自身的奋斗、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07,(8):11-13.

[2]Arth L Costa,BenaKallick.思维习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弗·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柳海民,金美福.未来教育家培养工程中的制度设计与课程安排[J].课程·教材·教法,2009,(3):76-81.

[5]王雪萍.美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幼师专业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教育的论文 篇7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日益普及并且应用到了技校幼儿教育教学中。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学生接受原本抽象的知识,成为了技校幼儿教育专业教师改进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多媒体在幼儿教育专业理论教学中的优越性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专业理论;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新型的科技手段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运用于教育领域中。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非常重要,本文就多媒体在幼师专业理论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运用于幼师专业理论课的优越性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技校幼儿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覆盖面非常宽泛,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大部分老师的教学生搬硬套,知识只能单一地灌输,学生听不进去,兴趣很难培养起来。要让学生喜欢理论课,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接受老师,接受他们要学习的知识。但是对于专业理论课来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力是我们的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可见,注意力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文字的处理上,在颜色的搭配上,在背景的构思上,在声音的选择上,在图片的使用上,都要精雕细琢,增强感染力,要做到图、声、文、像并茂,以此来增加课件的新颖性、形象性和直观性。同时,在多媒体的运用上,选用的材料应符合教学目标,重难点要突出,抽象的概念要具体化,枯燥的内容要形象化,复杂的.过程要简单化,静态的对象要动态化,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能激发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

2、帮助学生巧妙掌握并巩固知识

幼儿教育理论课的知识内容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抽象性的知识比较多,理论性也比较强,由于受到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在教学内容里面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直观看到,造成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生动有趣、简单易懂、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课件,对相关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分层显示,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学习《教学活动设计》这门课的时候,多种教学法如果穿插进入活动当中,多媒体视频可以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所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的、生动有趣的展示出教学内容,知识点环环相扣,使学生容易掌握知识点。课本教学的效果明显弱于多媒体教学。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大量的感性材料,可以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让学生对知识理解,顺利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使教学更加直观,突出重难点

如果只靠老师在讲台上枯燥、简单地讲述,提出类似如何上幼儿园的课这样抽象的问题,学生很难掌握,但是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不仅可以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有较强的视觉刺激,有助于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掌握和突破。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图像移动、表格解说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如何撰写幼儿园教学活动计划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用鼠标点击满足条件的图像,通过模拟幼儿园教学过程,让学生理解活动计划的制订。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省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在幼师专业理论课中应该是一种教学手段、一种教学辅助,而不是教学的主体。在多媒体教学中,必须要考虑课件的质量,把教学内容和多媒体结合,避免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课件上,而忽视了要学习的内容。

多媒体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的课堂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离开了教师,学生就会无所适从,无法找准重难点知识。在现代教学中,应该以教师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不能忽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

总之,在技校幼师专业理论课的教学中,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把多媒体适当、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这才是我们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戴金侠。浅谈多媒体在技校数学教学中的利弊[J].黑龙江科技信息,(4)。

[2]杨鑫。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5)。

幼师专业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教育的论文 篇8

1引言

传统的高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已经出现明显的弊端,已经无法与时代接轨。所以,有效促进美术专业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是时代发出的召唤,是现代教育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美术专业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是美术教学领域的巨大变革,是整个专业教学体系的变革[1]。对于形象性较强的美术领域,更能体现出现代教育方式的技术优势。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现代技术中的网络进行收集,使资料更加完备,丰富和充实美术专业教学的素材资源;同时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激发其美术学习兴趣和探索的主动性,开拓思维和视界。

幼师专业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教育的论文 篇9

【关键词】 奥尔夫教学法;视唱练耳;幼师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2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以其“即兴性、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等相关教育理念为核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观念和方法,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反思目前中职幼师专业的视唱练耳教学,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唱、听”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对音乐情感体验,使学生毕业后不能和幼儿园音乐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也不能很快适应幼儿教学需要。而实践证明,奥尔夫教学法所倡导的“即兴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等理念能在极大程度上改善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被动性、教师教学形式的单一性和教学过程的随意性。近年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一系列问题深入地研究运用,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视唱练耳中的“即兴性、综合性”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游戏形式来学习,从简单、趣味性入手,结合动作、语言、仪态、表情等形式,使师生互动,共同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1、“即兴性”的运用

“即兴性”是奥尔夫教学法的核心部分,提倡所有教学应从游戏入手,通过即兴达到它的目的和成效。主要有以下方法:

(1)接龙即兴练习:接龙即兴练习有节奏接龙和旋律接龙两种。

(2)节奏、旋律问答:用一节奏或一旋律乐句作为上句进行一问一答的简单练习。可以在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进行。问者唱出上句,答者唱出下句。例如:

(3)旋律填空。写一两个未完成的乐句,由学生根据旋律发展的特点,完成创作任务,最后把创造的旋律唱出来与其他学生一起交流。

(4)为歌曲编配节奏。根据歌词内容和词组结构,让学生创作合适的节奏,为朗读和节奏训练时用。

“即兴性”降低了视唱练耳中的难度,从简单开始并在有趣味性教学环境中进行节奏和音准的学习。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学习自信心得到提高。

2、“综合性”的运用

奥尔夫理论中的“综合性”指音乐应与动作、语言、仪态、表情紧密相结合,它们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整体。

(1)语言朗诵在节奏教学中运用

语言是人人都具有的能力,利用说话作为起步的节奏教学会使学生感到非常熟悉,甚至是一种自然条件反射。将字、词、姓名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让学生有节奏地朗诵出自己姓名。例如:在学习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节奏组合时,可以采用这样的练习:

在简单、直接的朗诵中,学生认识和感受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在利用语言朗诵进行节奏教学时,可以进行多元化训练。例如:二拍子和三拍子律动训练时,可以用这样的练习:

在游戏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身势教学的运用

身势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简单地说就是用动作作为音乐的“化身”,即“体态律动”的音乐教学。例如:视唱曲

教师先让学生基本掌握乐曲的音准和节奏,接着让学生唱出旋律,左手按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拍打节拍,右手拍打旋律的节奏,双脚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交替踩出均匀的八分音符。

“即兴性、综合性”的运用,使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使枯燥的视唱曲能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学生内心情感得以抒发和释放

二、视唱练耳中的“参与性、实践性”

奥尔夫教育体系认为“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活动,即人们不是作为观众而是作为演奏(唱)者参与其间的。”

1、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原本性”音乐学习,注重音乐最基本的感受体验,这种感受和体验是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自发、自然地获得。

(1)亲自体验节奏练习

传统的视唱练耳课,往往是单纯性重复练习拍打节奏,既枯燥又难记,借鉴奥尔夫节奏训练法,可以弥补课堂上单一型节奏训练的不足。方法有:①教师先把视唱曲中的节奏抽取出来或加以变化练习,把学生分成2组,一组打节奏,一组唱视唱曲,并且加入身势节奏来练习;②教师写一部分节奏,再由学生创编另一部分节奏进行练习;③分小组集体讨论创编的节奏,并进行节奏练习比赛。这些练习要由浅入深,由短至长,把基本要素和各种音符时值的节奏、切分、附点、力度术语等加入来练习。

(2)亲自体验旋律练习

在视唱教学中,音高、音准的把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音高、音准,一首视唱曲唱得不成曲调。把奥尔夫教学法渗透到视唱学习活动中,能使抽象的音高变为具象的游戏,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学生在“乐”中学习。例如:二度音程构唱练习。

为了让每个学生能较容易地唱准,教师把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各排一队,每个小组16人,每个学生代表着一个音符。在演唱中,学生根据音的高低来调整自己身体在队伍中的高低,依次唱出自己所代表的那个音符,最后一个音符由最后两人共同唱出,形成一个稳定的收束。

2、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视唱练耳水平

奥尔夫理念指出: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来接受音乐教育,使视唱练耳教学具有实践性、教育性、趣味性、创新性等特点。

(1)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视唱练耳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视唱练耳的能力,使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强调和突出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

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学生边视唱旋律边打拍子,第二组学生即兴编创舞蹈,第三组学生利用自制乐器(一些打击乐)为一二组的同学伴奏。

(2)在实践活动中发展音乐感受能力

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达音乐,在实践中发展音乐能力。”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音乐性的“动作”,使学生沉浸在游戏般的欢快之中,气氛就活跃了。例如:二声部卡农视唱练习。

把学生分成两组围成两个同心圆,外圆的学生按顺时针方向边转圈边视唱;内圆的学生在外圆学生演唱到第3小节的时候开始从第1小节演唱,同时以逆时针的方向边转圈边视唱,形成一个简单的二声部卡农视唱练习。

“参与性、实践性”的运用,使学生在视唱练耳学习中更具有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视唱练耳中的“音乐性、系统性”

特有的、全新的音乐思维,音乐语言,音乐风格和音乐天地是奥尔夫教育体系中强烈音乐性的体现。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并不单单要训练学生的音准,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现力,要让学生把每一首视唱曲都当做一件艺术品来对待。

1、正确地表达乐曲的情感

中央音乐学院朱起云先生曾发表过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唱视唱的要求应当同舞台上演出一样”。这是对视唱练耳质量要求的透彻而深刻的诠释。因此,在初学视唱练耳课时,就要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把不认识的速度、力度、表情术语等记号标出释义,这样日积月累,能把枯燥的术语、标记结合到具体的视唱曲中进行理解,不仅巩固了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

2、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教学

奥尔夫理念一再强调,音乐教学过程必须遵循由浅入深,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把深奥的知识转化为简单、可接受的,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倡导的“即兴性、综合性、实践性、音乐性、系统性”等相关教育理念,教师应尝试渗透、运用于视唱练耳教学中。并且创建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视唱练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美)艾伦.温诺《创造的世界——艺术心理学》[M].黄河文艺出版社,1988

幼师教育教学反思笔记 篇10

大班的孩子个子更比上学期长高了不少,他们的话语更多了,知识也更丰富了,从前那些个胆小害羞的男孩女孩,现在也变得很开朗活泼了,来了几个新生,个子高,虽然有几个都是第一次上幼儿园,但他们都很懂事,他,很快地就融入了这个大集体,每次看见他们都是一脸的笑意。这种笑容,会给每位辛苦的老师一个温暖的好心情。

中班的孩子也长大了许多,虽然过了一个寒假,但是,他们很快地又把心放到了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当然,也有孩子一下子从自在的寒假生活回到幼儿园,难免适应需要一点时间,一个叫小赟的男孩子就是这样,每天在家就是哭着闹着不肯上幼儿园,来了还哭鼻子,就这样不开心的上了两天,他的妈妈也很苦恼,说孩子都在家玩的不想上学了,其实,这孩子本来非常听话,也很乖,他适应环境的能力比别的孩子需要的时间要多一点,班主任老师耐心地开导他,教孩子们做了一个新游戏,都开心地不得了,他也玩得很开心,第三天,他总算是面带笑容的来到幼儿园了。中班也来了十几个新生,还有的是全托的,原来没有上过幼儿园,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和其他的小朋友开心地玩,确实很不错。第一天上学的晚上,有两个中班的小男孩偷偷地擦眼泪,这也不怪,第一次上幼儿园,还住在幼儿园,难免有些想念爸爸妈妈,我们的阿姨会耐心的蹲下去抱抱他们,安慰他们不安的心情,确实,在幼儿园工作的每一个人,是孩子们的引导者,朋友,更是妈妈!特别的在住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学会了叠被子,铺床,如何洗漱,他们正在一天一天地进步。这些事情,很多孩子都是在家根本没有学过,没有尝试过的,保育阿姨耐心一个一个地教他们,孩子们也变得越来越能干,

其实,在幼儿园工作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教授讲过“在幼儿园工作的;老师真的很不易,那最低的工资,做最琐碎麻烦的事情,心系着每一个孩子的喜怒哀乐,照顾孩子们的生活,丰富他们的知识,还要聆听有些家长无理的要求等等,这不是任何一个如何厉害的人都能做到的”真的,幼儿园里虽然做的都是一些小事情,其实,幼儿园里无小事,每一件小事对于幼儿园这个机构来说,都是大事!幼儿园压力也会很大,孩子们总是很天真无邪的,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我们也觉得很欣慰。

小班这次多了八个孩子,这个班虽然人数最少,却是时时刻刻都要注意的一个班级,因为孩子们真的太小了,新生每天来幼儿园里的时候总会哭一阵,第一天哭地真的很累,其他的孩子因为也小,很容易被影响,幼儿园里无非开学头最疼,但是,老师也会耐心的安慰他们,我们要给这些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心里开心,喜欢上幼儿园,所以开学近几天,带着他们玩玩具,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滑滑梯,他们现在好多了,同时也学会了很多这个班级带给他们的温暖,团结,乐于助人,懂礼貌等等一些知识。每天看着他们开心天真的笑脸,我们就感觉再累心情也像春天的阳光暖暖的,累并且幸福!

大班幼师教育教学反思 篇11

课堂上我给幼儿出示的是一本台历,所以我结合台历的特点,首先引导幼儿认识一年有12个月及月份之间的排列顺序。我告诉幼儿,翻过封皮后是一张一张的日历,每一张表示一个月,一年有多少个月,日历就有多少张,我通过翻阅日历和幼儿一起点数的方法,让幼儿知道一年有12个月,同时让幼儿观察出一年开始的那一个月是1月,一年最后的一个月是12月。接着,引导幼儿观察认识日历上表示月份的数字,通过老师任意翻阅,让幼儿练习辨认出是几月。

让幼儿认识一个月有31天或30天。我启发幼儿:“日历上的数字是表示日期的,如2就表示今天是2号,最后一个数字是表示这个月一共有多少天”,我任意翻出几张日历,请幼儿练习和判断,说这个月有多少天。老师引导幼儿发现有的是30天或31天,最后我按顺序翻阅日历,请幼儿说出这个月的天数并记录在统计图上,重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老师的记录,找出哪几个月是30天,哪几个月是31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2月份的天数最少,有28天,我告诉幼儿2月份是闰月。

本节课我是通过台历引导幼儿学习认识一年有12个月及月份之间的排列顺序,让幼儿认识一个月有31天或30天,今后我还会继续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挂历复习一个星期有几天和它们的排列顺序,引导幼儿学习日历上哪几个字是表示星期的,告诉幼儿星期日用红色表示,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是用黑色的字表示等,丰富幼儿对日历的了解。

幼师专业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教育的论文 篇12

关键词 幼师;情境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023-02

教育信息化时代要求幼儿师范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建立起具有幼师特色的教学模式。幼师信息技术教育要从学情出发,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以培养优质幼儿师资为目标。本文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探讨如何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实施幼师信息技术教育。

1 幼师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从本校学生情况来看,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多数来自农村。由于各地区教育信息化程度不同,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不会上网,更不知从网上如何获取信息、甄别信息、利用信息,缺少学习动力。加之受到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习惯于旧的教学模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差,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业预期不乐观也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责任意识不强。教师教学组织方面,教学方式方法相对滞后,没有形成幼师教育独特的理论方法。突出表现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教师为主角,学生间的互动少,自主学习、创新的机会少;教师为学生课堂上创设的学习情境平淡,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材料太功利化,启发性、研究性差,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走出一条适合幼师信息教育的新路子。

2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情境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论不仅重视双基教学,更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他人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构建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从被动学习者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在教学中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必须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不同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构建主义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教学理论的影响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总结出了多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创设一个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景,学生在探索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

3 情境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情境教学模式基本环节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要求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幼师素质的养成。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创设一个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教学情境,在此氛围下展开教学。而确定问题,就是筛选出与目前学习主题紧密相关的真实性问题或事件作为学习的核心内容,使学生面临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创设情境与确定问题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同的教学思路会有不同的情境创设方式、提出问题方法。

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每一节课,都有重点、难点内容,为了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创造一个恰当的情境与问题,使学生在情绪良好、心理需求迫切的情况下展开学习。如在教学了幻灯片的制作基本知识后,进一步教学“使用PPT制作动画:蝴蝶飞舞”时,首先为大家播放录像:一只彩蝶在祥和的乐声中忽闪着翅膀,从远处飞来,绕着一簇鲜花盛开的牡丹盘旋一周,飞向远处。在大家享受着这美丽画卷的时候,教师提出:1)蝴蝶是怎样抖动翅膀的?2)蝴蝶的飞行路线是什么?3)我们能否使用PPT制作出蝴蝶飞舞的动画?在大家好奇并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想法下,继而引导学生探索完成动画制作需要的素材(通过教师机,为学生准备好蝴蝶翅膀开合的两张图片、参考使用的相关动画资料)、方法与步骤,并在主动探索中,不断完善动画效果。

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在创设情境时,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联系,会拉近所学知识与学生间的距离、增加亲切感、真实感。如教学“Excel电子表格制作”时,首先在教学平台上为学生提供本班学生上次考试数学、语文、英语、音乐、信息技术学科的成绩,然后要求学生制作班内学习成绩分析表,其中包括各科班内平均成绩、个人总分、总成绩排序等。这一表格是教师教学分析的重要依据之一,是作为一名未来教师必备的技能。学生面临这样的现实问题,自然有一种急于解决的愿望,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在此状态下展开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航者,是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线索提供者、帮助者。教师可在必要时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思路,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如在教学“计算机中的数制”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十进制与二进制掌握进位制的基本概念、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间的相互转化,继而提出还有其他进位制吗?八进制、十六进制数应该如何定义?有何特点?各进位数间如何转化?让学生查询、归纳与总结,并安排学生讲解。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研究与探索,不仅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还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从教素质。

所谓协作学习,就是针对某一课题师生一起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课题的理解。课上,为了学习有序,教师要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小组成员要根据学习内容一起查询、分析、整理资料,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解决办法,教師要在小组间巡视,了解学习状况,适时启蒙、解疑答惑。各合作小组完成课题学习任务后,教师要组织各组同学共同交流、对话、相互补充、完善。对不同的观点要明辨是非;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哪怕是错的,都要抓住闪光点啊给予鼓励。特别是学生在协作学习中提炼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好作品、微机操作技术的新发现更要给予赞赏。

协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局限于课堂内,而是在非常广阔的空间,如课外兴趣小组、学生QQ群、微信、微博等,使学习融于生活、超越时空。交流协作也不局限于专业知识,也谈人生、理想、感悟、社会新闻等,使学生活得实在、活得真实,心智都得以健康发展。

所谓效果评价就是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其中有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教师对每位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心路历程是进一步学习的财富,要给学生足够的反思机会,以便理解知识,建构意义。教师要通过听学生发言,检查学生作业、读书笔记,观看学生操作,随时记录学生的表现,掌控学习过程,为进一步施教奠定基础。

4 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体现的是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是师生间、同学间的协作、交往与互动的过程,学生应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成功与创新的快乐。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要以导为主,全面服务于学生的学。幼师学生的学是为了明天的教,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教学素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优势,积极推进幼师素质教育,努力培养信息时代的优质师资。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教育原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上一篇:三年级语文病句教案及练习下一篇:关于快乐的200字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