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教学的初中数学(精选12篇)
现代化教学的初中数学 篇1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 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成预定目标的,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有许多图片、图像需要多媒体展示, 许多知识的发生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因此, 数学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 并以其辅助数学课堂。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含义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服务教学的一种方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 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独特的特点:它能通过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 以直观的物象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达到自主获取知识的目的。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演示, 可以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汲取知识。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助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创设学习情境
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 如果能充分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 把教学内容中的相关图像、文字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激发其求知欲,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讲“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作圆”时, 不是直截了当地讲方法, 而是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用多媒体演示一面圆镜子被摔碎的情境, 然后只出示边缘的一块碎片, 让学生根据边缘碎片来制造出一个和镜子一模一样的镜子, 并且让学生用纸片替代镜子, 自己动手, 小组探索, 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思考, 在不知不觉中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 寓教于乐。
(二)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
巴甫洛夫说过:“在学习过程中, 如果有多种器官参加, 可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 尤其是一些数学概念更是如此, 我们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使之具体化、条理化, 使学生容易理解, 便于掌握。例如在讲授“黄金分割比”时, 我先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美的建筑物、美的人物让学生欣赏, 然后品析美的原因, 从而引出数学上的美的标准。在进行“平行线”的教学时, 我先将生活中的一些有平行关系的物体运用多媒体展现出来, 给学生一个感官上的平行概念, 再用直线代替图形中互相平行的部分, 并运用多媒体的演示, 让学生明白平行的两条直线永远都不可能相交的概念。这样就把简单抽象的数学概念转换为形象的图形, 既便于学生理解又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 还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三)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枯燥的数学计算趣味化
虽然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 但大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差, 加上计算速度又慢, 无形中让计算变成了一件很枯燥的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介入, 改变了这种现状。如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 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一方面通过“变色”“闪烁”“平移”等手段突出重点, 刺激学生注意, 寻找条件与条件, 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借助课件整理、摘录相对应的条件与问题, 创设按题意制作的活动场景, 绘制线段图, 化抽象为具体, 帮助学生审题, 理解题意, 启迪思维。例如在教授“运用轴对称图形找运算关系”时, 我先出示了大量的对称图形并配以舒缓的音乐:故宫、北京天安门、玉湖公园内的建筑物………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让学生充分感受美、鉴赏美, 在认识到建筑物中蕴含的对称美的同时找到了相应的运算关系式, 进而准确计算, 让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索中解决了实际问题。
(四)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静止的几何图形动态化
“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 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普遍较差, 很难找到解题途径, 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 让静止的几何图形动态化, 动静结合, 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例如, 在教授“组合图形面积”时, 我事先设计一组图片, 通过电脑演示, 用平移、割补、加线、旋转、重组重叠图形等动画方法分散难点找到突破口, 让学生形象理解, 找到简便方法。同时辅以加线法、平移法、旋转法等, 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使教与学充满生机, 使学生学得主动,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因此, 在教授“角的概念”一课时, 我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 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 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 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 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 另一条边移动, 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 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的显示, 可以使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 化静为动, 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总之, 教师应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创设最佳氛围的教学情境, 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 让枯燥的数学计算趣味化, 使静止的几何图形动态化, 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以最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心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 现代化教学手段已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作为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数学学科, 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下,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意识, 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现代化,教学手段,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高淑霞.初中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1) .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9.5.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7.
现代化教学的初中数学 篇2
黄瓜园中学教师:李家全
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并直接体现在“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不受空间的限制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获取数学知识,达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与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使我们的课堂活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过程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思想。现在我想就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与同期学员交流自己的初浅。
一、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数学信息来源,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可选择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学习素材。
获取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知识信息平台,来改变信息来源,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广泛、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真实感强的素材。让学生通过网页的浏览,有效的提高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同时通过学生对信息的更新、增值,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利于学生更富有创新的潜能,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与探索能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改变数学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更好的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学习条件,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的重要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高流量信息流通实时,高效传输异步、同步,在线实时交互等特性,能够很好地解决数学教学过程中常规教学方法不能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优化教学过程,创造轻松,愉快的磁性氛围课堂。而且数学的学习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可以在大量的具体例子及实践活动过程中,自己“再创造”出各种不同解法,或者发现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在数学教学中
重视对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及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来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熟练学习操作方法与思维方法,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模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积极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类比、归纳、概括等数学方法。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应重视学科间的整合,抓住信息时代和数字化世界所带来的机遇,合理运用、开发、设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既保证学生能获得开放性的数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理解信息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在成长中丰富知识体系。真正达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起到的作用。
运用新颖、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新的生长点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新课标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现代化教学的初中数学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运用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工具,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数学化、智能化交互性的技术内涵,通过将各种媒介有机结合,以达到一种全新的信息传递方式。下面根据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初中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几点尝试做法:
一、计算机能把数、式、形三种形式很好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计算机等多媒体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互动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产生学习动机。如在“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教学中,通过计算机软件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再通过把函数图象的上下左右的平移,可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形式的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数量的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结合,更深入地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二、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1.化抽象为直观。初中数学的概念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大多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概念,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如,初三代数中“函数”的概念,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相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三峡大坝这一期蓄水时的录像,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时间设为x,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不仅引起学生对我国在水利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的自豪感,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得非常透彻。
2.化静止为运动。由于教学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而生活实例又生动、具体。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传统的“静态演示”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如在讲直角三角形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片段并给出字幕问题“能否不上树就测得树高?不过河就能测得河宽?不接近敌人阵地就能测得敌我之间的距离?”要想能,就要认真学习今天要讲的课——解直角三角形。
3.化无形为有形。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幻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如在讲二次函数图形变幻时,可制作一个课件:用不同的色彩在直角坐标系中首先画出函数y=x的图象,然后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平移、重叠、闪烁等系列过程描述出函数y=x+1,y=x-1与y=-x的图形,同时启发性地提问:函数y=x的图形应经过怎样的变化可与上述三种函数重合,但位置不同的图形?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从而掌握二次函数变化的规律,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三、借用计算机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式学习
信息技术有着丰富的资源,它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例如,在讲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一节时,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对称世界”把学生引入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展示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对称图形给人类带来的美的感受,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把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发一些白纸、剪刀,然后由每位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制作一件轴对称图形。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
四、利用计算机提高学生做题的效率,扩大学生视野
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前编写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上课时,只要把电脑一放,学生就可以做题了。使教师从繁重的黑板抄题中解放出来,使教师有更多时间辅导学生,学生也能接触更多的问题类型,练习效果好、效率高。
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改变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旧教学模式,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无论应用哪种教学方式,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主导、是灵魂、是核心,计算机只能辅助教学,服务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美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曹殿波.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现代化教学的初中数学 篇4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明确提出, “ (数学教学) 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进程, 推动数学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 我们必须深刻领会, 探究新课程理念, 感悟新课程理念赋予数学学科教学的新内涵、新思路,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手段进行必要的反思和调整,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一、新课程理念对数学学科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众所周知, 传统的数学课程标准和体系在数学教育的理念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忽视学习主体的需求和特点;片面强调实用功能, 偏重显形目标, 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的知识系统, 削弱了数学知识的积累培养, 等等.
而在《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明确提出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 要正确把握数学教学的特点, 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数学课程体系.数学学科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学科自身的特点, 还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要注重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还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数学学科的影响, 指出数学学科教学应不仅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课程内容, 更应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因此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学科教学的深层结构, 融入数学学科教学的知识体系, 要成为数学教学内容的传授媒介和学生探究, 体验, 感悟数学知识, 提升数学素养的载体.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对传统数学教学的挑战和冲击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机整合将带来课程实施的变革, 带来革新传统的数学教学策略和理念.在信息化环境中,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将受到削弱, 作为引导者的地位将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更为确立, 借助信息技术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将更受重视.变单一知识的传授为知识、能力并重的理念将得到加强, 传统的数学课堂模式正经受新的考验.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对传统数学教学的挑战和冲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数学教师观念的更新和变革
在新的教学环境下, 数学教师应不断整合新的信息和资源, 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能力, 真正做到角色的转变, 努力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者、学生学习探究的引领者和合作者;努力构建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
2.数学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主要是借助声音 (教师语言) 、文字的形式表现, 借助书、纸的记录和传播;信息技术则为数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表现形式, 表现为多媒体的全方位、多层面的呈现和展示, 它提供的超文本可以实现对教学资源的扩展、引申和提炼, 可以对教学资源提供更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进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3.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的融入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提供了比书本、教材更为便捷、直观、有效的数学学习资源、信息的组织形式;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更容易引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 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准则及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的整合在具体的实践中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准则:
1.培养数学能力和学习数学知识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 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 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能.这也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 要有一个系统的规划, 密切注意数学教学系统四个要素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 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数学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数学学科教学目标.通过充分利用数学信息资源, 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 培养了数学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结构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 应注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中积极的参与者, 学生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在整合过程中,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可以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数学课堂教学应将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推动力直观化.
3.任务驱动式的数学教学过程
教师在整合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 (甚至可以多学科间的) 相联系的横向、纵向的综合教学, 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 也就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操作实践应该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 总结出了“情景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兴趣) ——自主探究 (提供学习资源, 指导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人机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交互) ——知识建构 (充分利用合作资源, 重组自身知识体系) ——检测反馈 (提供测评, 反馈系统) ”的教学模式.
总之, 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要顺应时代需求, 努力学习并领会新课程标准要求, 加快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发挥其优越性, 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模式,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学素养, 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现代教育技术 篇5
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使用有效性,是实现课程改革与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对于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的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与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就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策略等展开了研究。
通过本研究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效益的提升,做出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篇6
关键词: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初中数学
数学作为一门对学生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其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的感受来获取信息的过程,而多媒体教学的出现让学生信息获取的过程变得更为直观和形象,成为了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因此,笔者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对“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这一课题进行相关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优势
1.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中抽象概念形成过程的积极参与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将抽象概念形成的过程转变为学生不断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与接收的过程,在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应用过程中,这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学生往往会缺乏学习的耐心和兴趣[1]。而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将抽象的理论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进行展示,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和完整的表象,再通过教师的积极指导,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抽象的概念,最终提高教学的效率。比如在进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心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传统的概念阐述往往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多媒体将各种多姿多彩、形态各异的图形展示给学生,往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有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和概念的学习。
2.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充分利用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比如说,通过网络教室中几何画板的利用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几何图形的描画以及线段长度的计算,学生在这一参加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自主探究数学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其次,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还能更好地发挥课堂的主体地位[2]。
3.扩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师充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与数学学习能力来构造相关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和必要的反馈,同时,还能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及时的总结,以此来加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说,在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变量与函数”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为了了解函数当中a、b、c三个不同的系数对函数图像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在几何画板当中任意地输入不同的系数,并对图像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通过大量的图像演示之后来让学生总结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变化规律,进而有利于学生对函数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获得更多新的猜想与新的发现,进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有利于学生参与面的扩大。由于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属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而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数学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直接地面对教师的问题,通过自己开动脑筋来更加积极地寻找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对数学知识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还能更为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二、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注意的问题
1.充分考虑教学内容。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交互性强、化静为动以及化抽象为直观的特点,但是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应该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充分的考虑,而避免一味地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潜能[3]。
2.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不能代替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和传统的教学进行有益的结合,避免教学“盲点”的出现,实行教学方法的联合,以此来真正意义上地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另外,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还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方法与学习模式改进的缓冲期,以提高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课堂的适应性。
三、结语
由以上可以看到,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教学的优势对当前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具有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扩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参与面的扩大等几方面的优势,值得当前数学教学的大力应用与推广。另外,在进行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相关教学人员切实做好充分考虑教学内容、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的工作,以促进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而促进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春艳.简要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合理利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2 朱丽丽.抓好教学、管理、展示环节,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2)
现代化教学的初中数学 篇7
关键词:学习兴趣,主体性,信息技术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
1.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 计算机可以产生
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 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因而形成学习动机。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 (或自愿) 到黑板上演板, 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一片新天地。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 学生笔算后, 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 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 真了不起!”若答错了, 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 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 如果三次尝试失败, 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 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若在网络教室上课, 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 教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 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 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 教师是主宰, 学生是配角,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 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 学生只能被动进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 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 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 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 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 精选例题讲解, 到巩固练习作业, 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 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 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 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巧借信息技术, 完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
1. 化无形为有形。
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 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 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 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 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 学习九年级几何“点的轨迹”一节后, 学生最终会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 但对“轨迹”是毫无想像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 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 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 它远远超出教师的“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2. 化抽象为直观。
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 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 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九年级代数中的“函数”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 教学时关键是让学生对于x的每一个值, 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 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 分别显示解析式y=x+1, 《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 天气昼夜变化图像, 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 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 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像, 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 时间设为x, 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自豪感, 而且让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的非常透彻。
3. 化静止为运动。
运动的几何图形能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 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 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 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 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 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 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 鼠标一动, 结论立现, 效果相当好。
三、巧借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 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 包括文字, 声音, 图片, 视频等, 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 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九年级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 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 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 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 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 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 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 在教师的启引下, 由简单到复杂, 逐步探究各种问题, 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 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 互相交流, 对比, 归纳。
现代化教学的初中数学 篇8
一、教师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要更新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 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 教学光靠粉笔和黑板是绝对不行的。而中学数学, 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 的确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 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无味, 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所以, 必须学会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课件,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将现代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信息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 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每个教师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 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 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 远程教育网络的建立, 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 大量的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 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 实现了个别辅导式的教学。在此过程中, 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 如:出题、评定等, 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 数学教学需要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教学过程的信息化, 原本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显现出了它在数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就必须想办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 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 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 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 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 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激发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例如, 在初二教学全等三角形这一章时, 学生对通过平移、旋转、翻折能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一概念没有感性认识, 在面对一些图形复杂的题目时, 就找不到对应点、对应角、对应边了。这时, 如能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使三角形动起来, 学生就能很直观、很形象地看出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学起来就轻松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在函数的教学中也必不可少。如在初三讲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一章时,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 学生在看到通过列表、描点用光滑的曲线画出图像, 得到抛物线是二次函数的图像时, 学生很兴奋, 都想要自己画一下。再将抛物线沿X轴Y轴左右和上下平移时, 抛物线的变化情况, 学生能很直观地得出函数的平移法则, 而且记得很牢, 对对称轴左右两侧是上升、下降学生也能自己得出结论。对于像讲函数图像与性质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 便于学生切实理解。
在初三讲到相似形这一章时, 对相似形概念, 可用一些图片的放大、缩小。又如在初三“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中, 运用日食从发生到结束这一动画, 可以把两个圆的位置关系的变化非常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的教学,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果当然好。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 只要借助计算机显示的图像, 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 将不易表达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 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 提高了学生的辨认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
初中数学教学要求学生逻辑性强, 题目的可变性大, 要求教学思想的开放, 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 教师与学生可以是合作伙伴, 教学内容来源不局限于教材, 更不局限于教师, 渠道可以更多, 范围可以更广, 题目本身将趋向于开放题, 条件不确定, 方法多样化, 答案不唯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中强大的交互功能, 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 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的训练, 这样, 既巩固了新知, 又发展了思维, 培养了能力。例如:已知:△ABC、△DCE都是等边三角形, 且DC>AC, 连结AE、BD。 (1) 如图, 当点B、C、E在一直线上时, 你认为AE=BD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2) 当点B、C、E不在同一直线上时, 你认为AE=BD是否成立, 请说明你的理由。在这个例题中, 我们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把这个运动过程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呈现的现象加以观察而得到结论,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老师实现静态转化为动态, 更能帮助学生理解。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恰当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 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巨大功能, 它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优势, 但这不等于整堂课全用, 更不等于要天天都用。传统教学手段, 之所以可以延续至今, 是因为有它巨大的教育功能。现代信息技术不可能简单地、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因此, 不能丢掉粉笔、黑板, 教师的示范作用, 不能没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 要继续发挥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气氛等传统教学的优势。教学中, 只有注意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 又合理吸收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的东西, 才能做到优势互补, 协同发挥其教学功能。
总之,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 由于其视听结合, 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性、反馈及时性, 使其在教学中具有巨大的潜力。我坚信, 只要我们共同为之去努力, 去开发, 去研究, 中学数学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北区石船初级中学校)
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应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现代化教学的初中数学 篇9
下面根据本人十几年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结合学生实际, 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作法。
一、巧借信息技术的交互性,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1. 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 多媒
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 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课堂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传统的方法是选择几位学生 (或自愿) 到黑板上演板, 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另一片天地。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 学生笔算后, 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 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你答对了, 真了不起!”若答错了, 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 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 万一3次尝试失败, 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 学生学习兴趣浓, 效率高。若在网络教室上课, 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 老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 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 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 教师是主宰, 学生是配角,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 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 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 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 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
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 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 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 从前置知识复习, 精选例题讲解, 到巩固练习作业, 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 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 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多种主动参与活动的机会, 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巧借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的多样性, 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它既能看得见 (视觉) , 听得着 (听觉) , 还能用手操作 (触觉) , 这种多样性的刺激, 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解容易理解。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与性大大强化这种感官刺激, 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1. 化无形为有形
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 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 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 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 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 初三几何“点的轨迹”, 学生最终会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 但学生对“轨迹”是毫无想象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 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 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 清晰的, 它远远超出老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2. 化抽象为直观
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 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 只有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初三代数“函数”, 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 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 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 分别显示解析式y=x+1, 《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 天气昼夜变化图像, 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 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 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相, 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 时间设为x, 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不仅引起学生的自豪感, 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非常透彻。
3. 化静止为运动
运动的几何图形更加有效地刺激大脑视觉神经元, 产生强烈的印象。初中几何圆这一章, 各知识点都是动态链接的, 许多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 图形间蕴藏的规律和结论是不变的。熟悉几何画板的教师, 无一例外会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 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 鼠标一动, 结论立现, 效果相当好。其实象“垂经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 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 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些题目, 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 图形变化了, 结论仍然成立, 比如:图形中移动C点或E点始终有CE∥DF。
4. 化繁琐为简明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突破重难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三代数“频率分布”,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 找最大值, 最小值;再分组, 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 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既繁琐又费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简洁明了, 把60个数据输入E x c e l, 排序, 最大值和最小值, 各组中的频数, 一目了然, 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 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 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 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 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三、巧借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 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 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 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 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比如九年级数学“探究性活动:镶嵌”, 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 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 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 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 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 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 在教师的启引下, 由简单到复杂, 逐步探究各种问题, 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 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 互相交流, 对比, 归纳。特别一提的是, 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 配上不同颜色, 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 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 学生经过设计, 复制、粘贴、组合, 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 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 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 开拓了视野, 激活了思维, 增强了想象,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应用中的误区
计算机速度快、容量大, 有独特的动画效果, 能清晰地展示知识的产生、变化、发展过程, 以及问题的解决过程。但是学习的主体依旧是学生, 是人, 机器的演示过程不能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它对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确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模式, 只能作为辅助教学,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教师一味地借助课件, 而忽略了传统教学, 因而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存在着一些误区, 影响着教学效果。
1. 只重“高效”, 忽视教师的教学
部分教师针对“多媒体技术改变了教师板书费时、课堂节奏缓慢的历史, 增加了教学容量, 提高了教学效率”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片面追求多媒体技术的快节奏、高效率, 把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板书都存储在电脑中, 教学只需动动鼠标、敲敲键盘, 多媒体成了“电子黑板”, 教师成了“机器操作者”, 原先低效的“人灌”, 变成高效的“机灌”。那么,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初衷何在?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高效”吗?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知识基础, 有针对性地选择多媒体技术, 较多关注学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 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 只重“展示”, 忽视学生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 部分教师为追求多媒体的快节奏、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 忽略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件过多展示的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像、音乐、动画, 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精彩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上, 忽视这些画面、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快节奏的教学频率, 使学生的学习节奏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 课堂得益的是少数学生, 荒废的却是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做到为全部的学生学习而使用多媒体技术, 引导学生调查、质疑、探究,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 这才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
3. 只重“形式”, 忽视教学效益
现在的“多媒体风”, 使教师在教学中过重的追求使用多媒体技术, 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课”的局面。而其所用的多媒体, 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 是用投影片、小黑板完全能够实现的。这种“杀鸡用牛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大材小用, 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笔者认为教无定法, 只要是教师的教学贯彻了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有新意, 教学效果良好, 就应当提倡。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现代化教学的初中数学 篇10
一、选好课件的使用的时机
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 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只有在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时, 才考虑使用课件, 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使用CAI课件, 在形式上, 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特征。选择课件, 首先应考虑是否能突出教学重点, 能否给学生提供一个符合数学规律及原理的完整的感性形象,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 (三条中线、三条高线) 相交于一点时, 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 但许多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 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 即使交于一点了, 也会心存疑惑, 得的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 但利用多媒体就不同了, 在几何画板中, 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 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 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 然后任意托动三角形的顶点, 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 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 亲身经历, 大大增加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其次, 还应注意课件画面简洁、形象深刻、操作简便、没有复杂、华丽的画面音响, 以消除教学噪音, 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冲淡教学主题, 用常规教学手段难以直观显示或者数学过程比较复杂其内在逻辑难以简单发现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使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例如:在“Z+Z”智能教学平台里, 对各种正多面体直接用鼠标一点便可以画出来, 你可以进行操作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如平移、旋转、缩放、分割、取截面、表面展开以及把空间的多边形放到平面上看等, 这些操作用实物是难以进行的。而对那些用常规手段就可以很清晰、完整地在课堂上演示或展示出来, 学生可以真实感知的, 应该直接进行实际操作,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没有使用课件的必要。
二、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 在顺应学生认知规律发展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能够成为多年来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式就证明了它所独有的优越性和合理性。与现代教育技术模式相比较, 传统教学模式有三大优点:第一, 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二, 学生的思考时间较宽裕, 思考空间较大;第三, 对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和解题格式有示范性作用。
在借助现代信息教育工具进行教学时, 应该要积极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这些优点, 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 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让学生能够在享受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刺激时, 领略传统教学模式的独特魅力。
三、为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创造条件
按照人的普遍认知规律, 接受一种新的事物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 必须要在教学中得以推广并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 这些都需要一线的教师来运作, 因此, 积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关键。教师要彻底的弄清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 才能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在新课程背景下, 积极创造条件, 加大对教师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尤为重要, 通过培训可以及时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 进一步深化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 初中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它只可巧用, 不能滥用。《数学课程标准》就指出, 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 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 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祝青.让数学问题情境来得更真、更善、更美[J].中学教学参考.2011 (05)
[2]陈虹.把握多媒体课件出示的时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 (02)
[3]朱胜军, 张冀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双主”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10 (11)
[4]钟志雅.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0 (32)
现代化教学的初中数学 篇11
【关键词】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 应用
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 初中数学教学会根据各个层次对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分成了四个部分, 接着再按照每个学习阶段而进行整合。一般来说,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及逻辑能力均不是很高,学习内容或多或少也有不少难度。但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却充分发挥了该技术的优势,并且还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适当进行改变。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 或自愿) 到黑板上演板,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人机交互则会出现一片新天地。用软件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若答对了,窗口立即弹出激励性文字: “你答对了,真了不起!”若答错了,窗口马上显示“你答错了,请再试一次!”直至出现正确结果,如果三次尝试失败,则显示解题步骤。这样处理,学生学习兴趣浓、效率高。若在网络教室上课,每个学生都有参入机会,教师也能从服务器上迅速查出答题的正误率,借此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2、人机交互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是主宰,学生是配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练习作业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参入这个过程。而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从前置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种的主动参与活动,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二、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最佳结合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难点相结合。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具有独到的优势,它能使这些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情景,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初中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几乎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数学概念,只能靠强化记忆知道概念的共性和本质特征。九年级“函数”一章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关键就是让学生对“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分别显示解析式Y=X+1,用动画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这样做,不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函数概念的理解就非常透彻。
2、信息技术与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学习相结合。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和课题学习。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学生在一定的背景下自己提出问题,设立自己的研究步骤,优化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平台进行探索。又如九年级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
3、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不要把先进的技术当作成简单的直观演示的工具,而应以它作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更不能以先进的教育技术来不断的加大教学容量,忽视学生的思考、探索时间。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轻松易懂,理解深透,印象深刻。但有些知识内容很难用语言和教具达到这个目的。即便能达到,也费时、累赘。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能解决上述各点,还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实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突破重难点。运用电脑辅助教学,根据教材内容,生动、直观的展现画面,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清晰的“图像”,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以利于思维的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不可缺少的好工具,巧妙地运用它能大大增强数学的生动形象和兴趣性,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辅助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整合,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巧借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目的,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向献华.浅谈几何画板与课程整合创新实践[J].科技出版社,2014,(18).
[2]周金柱.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整合[J].教育现代化.2013,(23).
现代化教学的初中数学 篇12
一、创设问题情境,增添课堂魅力
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而教学媒体创设问题形象化、明确化,容易将新知与旧知或各知识点合乎逻辑地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教学媒体使学生真正拥有发展他们想法的机会,使学生驰骋奔腾的思维有了充分的展示空间。运用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为师生的交流提供共同经验,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想象、表达能力、学习活动,变强迫性教学为诱导思维式教学,极力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增强直观、形象性,优化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跨时空、跨地域地展示事物的形成、演变、发展过程。我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等特点,刺激学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乐于接受,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三、减缓思辨难度,突破教学难点
初中数学知识的教学,尤其是七年级几何知识的教学,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较低,不能用严谨、科学的推理讲解清楚,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去感知体会,因此,有些知识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思维障碍。例如,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截一个立体图形”等内容时,运用课件演示,利用它表现的直观、深刻性强,可无限分割,可重复展示的优势,展现知识的发生、转变过程,突破思维障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化教学的初中数学】推荐阅读:
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07-13
现代数学教学工具08-02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09-21
现代初中计算机教学09-12
现代中专数学教学模式09-24
初中现代散文解读和教学策略07-30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06-14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阅读教学试探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