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共11篇)
1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篇1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及教师的传统教育方法,使学生往往感到思想品德课很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运用,打破了过去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创新精神。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像并茂、动静结合、形象直观的特点。教师通过现代化多媒体快乐的教学手段,把多媒体提供的声、像信息结合在一起并把视听等信息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满足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引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让学生在教学中耳闻其声、眼见其形,从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教材,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多媒体课件教学,声像并用,创设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静止的语言文字“生动”起来,促使学生为之愉悦,为之兴奋,以致产生浓浓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可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和图 像等多媒体要素的优势,进行有机整合。创设与讲解内容相适应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真的形态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和节奏,可以提高课堂实效。
二、多媒体课件教学化静为动,增强动感,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了多媒体则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有效地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双方处于“活化”的状态。
三、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更具时代性,情景交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内容新、时代性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局限于教材,那么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多媒体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
四、使用多媒体课件,有效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能否顺利解决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完成学目标,是衡量一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通过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的有机合,可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几个视频文件的演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片面到全面从现象到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使用多媒体课件快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青少年学生品德修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适合课文内容的动画片,影像资料等,把课文单调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富有生机的立体场面,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起良好的道德情感,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情、景、理”的相互交融之中明白道理,升华情感,指导行为自觉履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义务。
综上所述,作一名教师,要想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能够很好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总结,这样才能对课件教学进行充分的了解,能够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教与学的有机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1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篇2
一、营造愉悦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最强, 求知欲最旺的阶段, 是学习的黄金阶段。但这是以学生对认知对象有浓厚的兴趣为前提。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的学习, 学生情绪低落, 学习不积极, 参与度不高, 自然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采用的是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加一本教材加一张嘴的教学模式, 整个教学枯燥无味, 这如何能激起喜爱新鲜事物的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而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是学生所熟悉且喜爱的教学设备, 改变了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模式, 将以往枯燥的语言讲解知识转换成图文声像的综合传递与呈现, 所带给学生的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这样的教学更具趣味性与形象性, 使得整个教学因此而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这更加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 更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使学生展开积极的认知活动。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运用网络丰富而多样的教学资源, 利用计算机直观而丰富的表现形式, 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音频与视频等资料, 通过教师的巧妙构思与精心设计来为学生呈现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情境, 让学生眼前所见为生动的图片、逼真的画面, 所听是悠扬而动听的音乐。这样更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营造活跃而愉悦的教学氛围, 自然就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热情, 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且学生会保持长久集中的注意力与活跃的思维, 教学参与度更高, 更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人类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学科, 植根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这学科特征决定了其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同时初中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学生更容易从直观而形象的事物中来感受感性信息, 并为上升为理性认知打下基础。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如果只是就理论讲解, 学生并不容易理解, 而要为学生创设形象的情境。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可以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教学情境, 将抽象而枯燥的理论寓于直观形象的实际事物与现象之中, 化抽象为形象, 化无形为有形, 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突出学科特征, 符合学生思维特点, 学生自然就不会再只是机械而枯燥地记忆理论条款, 而是能够从直观事物中获取形象感知, 经过独立地思考与思维上升为理性认知, 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如在学习《财产留给谁》时, 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 又是举例又是讲解, 看似讲得清晰透彻, 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需要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道德精神, 以及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 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为此我们就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真实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直观而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以强烈的图文声像效果来将学生带入现实生活, 这样更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 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独立思考与激烈讨论, 从而总结出遇到遗产问题要本着法律和道德两方面来处理, 这样更能深刻地理解所学。
三、创设生活情境, 促进学生行为内化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智育、德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其教学的成败并非单单只是看学生能记住多少行为规范, 而是要看学生能否将这些行为准则用于指导行为实践, 能否实现道德准则的内化, 让学生做心中充满阳光, 乐观生活, 快乐学习的身心健康的青年。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将学生所熟悉的各类生产现象与生活实际搬入课堂, 让学生能够在道德准则与实际行动之间建立直观联系, 尤其是学生看到熟悉的画面与场景, 更能激起学生的主观认可与积极思维, 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道德准则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实践。如在学习关于网络这一章节时, 我们就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向学生播放平时学生上网的相关的资料, 并截取电视新闻报导, 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生活世界。这样的教学更具真实性, 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与讨论的热情, 此时教师让学生就此话题来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在真实的实例面前, 学生的思维活跃, 不仅可以在认识上正确对待网络, 同时还可以将所学与自身的网络行为结合起来, 充分认识网络的两面性, 这样可以指导学生更好地运用网络, 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与交往服务。
1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运用
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是为了传承前人的优秀思维成果,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铺平道路,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随着讨论与思考的深入,启迪学生在人格完善上的自觉性,完成自我醒悟、自我选择、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一、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品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其具备健康人格的教育活动。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知识的授予,更要塑造受教育者完善的人格,完善的人格包括强健的体魄、较强的学习能力、积极的情绪以及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等。使在学生的思想世界观还没有完全成熟时品德教育将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帮助其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今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发育的重要性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人文性、思想性,决定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品德教育有助于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大部分的初中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自控力、思想偏激、团队意识差、心理承受力差等,这是由年龄发展所决定的。因此,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涉及大量的人文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更有利于品德教育的开展,在教学时注重品德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
2.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收入的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大量的信息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另一方面大量的负面信息,暴力、色情也充斥着生活,使人们的思想受到负面信息的消极影响。学生思想单纯,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要积极抵御不良信息的影响,就要求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观的塑造。
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功能的具体体现
品德教育的过程能够完整地体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全面性、深度性、发展性的教学功能。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将知识与品德教育理念相结合,以思想品德教学的三个特征为展点,使开展品德教育事半功倍。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有了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各种多媒体应运而生。以学校教学为例,有了电子信息技术以后,对于学校的教育发展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多媒体的应用,使传统教学模式向数字化教学模式转型。而学生在接受多媒体方面,也更容易产生兴趣,理解得更透彻。
1.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引入社会热点问题
现代的思想品德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品德教育的闪光点,有的意在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感,期间描写了舍生忘死、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有的歌颂亲情,有的歌颂友情。不仅有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更有做人的准则。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适时比较、分析解读中,体会人物内心,逐渐强化其思想的闪光点;而多媒体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学内容以外,多参考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在自己的思想中,对人生、社会引发更多的思考,甚至可以讨论不同的理解,积极探寻其问题的内在含义和社会影响。这种直观的视频方式,学生在观看时,会对其形象更有代入感。
2.通过互联网模式进行课外品德教育的强化
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平等轻松的氛围,鼓励学生自我思考。同时,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品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课堂。把信念和行为方式具体化的有效方法是生活实践,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形成稳定的人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达,课外活动的形式已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而且,沟通与分享更直接,给学生创造了理想的输出平台。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性格尚未完全定型,比较害羞与敏感,很多情绪都不敢或不愿与人面对面地交流。而在网络分享中却可以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得到他人的支持与共鸣,化解消极的因素,引导至正确的方向。
3.利用网络平台设计问卷,强化思想品德课程学习效果
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素养和教育教学经验,更要具备坚强进取、求真务实的学习精神。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全面思考如何能够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学习效果,如,可以取消一些小的测试,将随堂测试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在网页上,让学生在网页上进行测试,当结果正确时,教师设计一些鼓励的话弹出给学生一种满足感和新奇感,当错误时,可以弹出一些参考安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这个问答平台中,没有对错,只是不断强化的过程。
综上所述,初中时期由于學生的人格在逐渐地形成,而思想品德教学又具有尤其独特的人文特点,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更是教书育人的宗旨和使命。
参考文献:
[1]王亚楠.品德教育浅谈[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6(3).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金小梅.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品德教育[J].教学研究,2011.
(作者单位 江西省广丰县五都镇中学)
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篇4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随之,它也如春风化雨般,悄悄地潜入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来,并越来越多地彰显出它的优越性来。它的进入,使本来乏味的思想品德课实现了视,听,思,辨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够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思品课的整合,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
信息技术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上的运用,学生在不自觉中,在心情愉悦的环境下,使课本知识得到记忆巩固,同时又活跃了学生思维,这样就将过去那种把知识记忆留待课后的旧模式得到了根本性转变,从而把学生从背诵记忆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其他活动,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
二、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品德课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能力,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教学课件中,那如诗如画的教学情景,能激起学生无限的思想情感,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在学习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运用祖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成就的课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们更加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总之,信息技术教学能有效地让学生情感得到熏陶,意志品质得到锻炼,道德情操得到陶冶,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思想觉悟。
三、活现榜样形象,强化正面教育
正面教育是《课程标准》的原则。用榜样人物来正面教育学生,是坚持正面引导,以真情感染学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让学生在具体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范例中,理解某种道德规范,并以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在思想品德教材中容纳了许多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他们便是学习的榜样。可身处多元时代的学生们并不完全相信,他们总爱追着我问:老师,真有这个人吗?(是不是为了教育我们编出来的人物)他还活着吗?他长什么样?”可见,孩子们需要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榜样,而教材的介绍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则能直观展示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以达到教育要求。例如,我在教《直面挫折》一课时,发现大家对挫折及如何面对挫折这一材料并不很熟悉。我就号召同学们去收集资料,增加对材料的了解。自己则找到展现一些人物在挫折面前的事例的视频,让同学们观看。孩子们被一些人物所深深震撼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孩子们亲眼看到活生生的例子,他们信服了,也乐于向榜样学习。可见,现代信息技术活现了榜样形象,强化了正面教育的效能。
四、信息技术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信息技术课件最大优点就是能化抽象为形象具体,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将抽象理论化为具体的事实,将老师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原理、观点条理化、形象化,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在学习正确认识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课件,画面一: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一群人在开荒,随着拓荒者越聚越多,草原面积越来越小,一阵狂风刮来,顿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大风过后,只留下一片沙丘,人们被沙丘埋住,只有头露在外面。画面二引用了山东电视台曾播过的一则公益广告,森林被滥伐后,小鸟只好将窝筑在电线杆上。画面三:人的住房周围烟囱林立,臭水横流,人在家中无法出门,不敢开窗,只留下阵阵唉叹声。这一组动态画面,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环境污染与我们很近,环保问题与我们息息相关。同时引导学生献计献策,为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提出整改措施和合理化建议,培养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紧跟时代,情景交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内容新,时代性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局限于教材,那么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多媒体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教学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如教学七年级《认识我们的学校》一课时,老师将近若干年来学校的各种活动图片、视频、以及历年来的优秀学生、教师、及反映学校变化的照片制作成微电影形式放映,使学生耳目一新,充分调动起了他们了解自己的母校的兴趣,及时地将学校的美好形象根植于新生的思想之中,培养了他们热爱这一集体的美好情感。再如在讲九年级《思想品德》“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时,我从电视、电影和录象中剪辑了“三峡截流”、“98抗洪抢险”、“祖国卫士王伟”的画面,再附上声情并茂的讲解,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我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我们手中逐步实现,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是人们社会责任感最集中、最重要的体现
六、扩充知识要素,拓宽学生视野
思想品德课中有很多的事例,在传统教学中都要靠教师口头叙述,或者运用录象和幻灯来叙述。口述虽清楚、生动,但耗费时间较多。录象和幻灯只能对部分事例有用,而且选用事例时,只能选用其中的某些片段,同时,录象不具备剪辑功能,操作不方便;幻灯只能播放一些静止的,不带声音的文字或图片,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多媒体力劳动课件既可储存和播放文字、图片、声音、影片等信息。还具备动画和自动播放的功能。如在教学九年级《思想品德》“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时,从电影、电视、录象中,剪下有关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生物物种加剧灭绝等音像片断,把它们连在一起播放,所需时间不到传统时间的二分之一,使学生在同样的45分钟内,能形象生动、轻松愉快地接受更多的知识。
七、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时间和教学效率是两个相关的问题,教师要在一定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在一定的时间里学习,理解,内化更多的知识是很困难的,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节省课堂时间,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其强大的图文处理功能,要使花很多时间才能写出来的文字,图片等在一眨眼的时间就会展现出来,而且还能将相关内容分层显示,再加之动画点缀,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分层掌握、系统接收。
八、调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主体学习作用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即光听讲没有实感。由于学生处世甚浅,其思想品德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所以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化虚为实,为学生学习提供极好的机会。
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种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知识,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强得多,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满堂灌”的状况,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探究造成挫折的因素时,选择录像《印尼的海啸》、图片岳飞和《满江红》、舞蹈《千手观音》片段,这3个实例分别暗示造成挫折的3种主要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通过多媒体播放,学生如身临其境,多种感官并用,在生动的欣赏中学习、思考。学生在此时借助计算机可以自己探究问题,其主体地位体现得更加充分。
九、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人文科学,其特点是逻辑性和理论性强、内容抽象,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讲解枯涩,学生理解吃力,效果差,学生不感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它的声、形、色来创建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再加上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精心设计、创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意境,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心理和迫切求知的动机。据调查,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注意率高达95.7%,而传统教学,学生注意率仅为35.6%。例如,在九年级《思想品德》中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中,我利用计算机剪辑了三峡工程、神州六号及青藏铁路等的有关片段,引起学生的共鸣。又利用CAI课件扫描了教材中第37页的插图,播放《走进新时代》歌曲,用时不到5分钟,深化了这节课的主题,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兴趣,收到了良好效果。
十、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下主动进行学习。在教学中,应积极地把图片、音乐、动画结合起来,让学生能有学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这一内容时,教师播放了野生动物在野外自由自在生活的画面,唤醒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当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后,播放动物给大自然带来的无限生机和增添的无限乐趣的影像,以及动物给人类带来的益处的片段,使学生从心里认同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从而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引导建立于人类的朋友的感情。如在学习《哲学生活》一课矛盾对立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的哲学原理时,首先,我给学生引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漫画:一个人在一只卧着的母鸡旁睡觉,母鸡身上写有失败二字,画面上的人面带微笑,他正在做着美梦—这只母鸡下了很多蛋,鸡蛋上都写有成功二字。然后,提出问题:我们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幅画能说明这一道理吗?学生就你争我辩地讨论起来。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重要原因是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奋努力,从而取得成功。像图片这样坐等失败向成功转化的行为是可笑的、还是有害的。这样不仅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激发,这功劳,仅仅缘于直观形象的一幅画电脑动画。
还有,在学习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几组画面,第一组画面:随着悠扬的钟声和婴儿的啼哭声,宣告我国13亿人口的到来,大街上人头攒动,以地球为背景的图片上到处都是拥挤攒动的人头。第二组画面运用中国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国土面积和人口的对比,并在边上配有一段文字说明:中国人口是其他三国人口总数的三倍,而土地仅是其他三国土地之和的四分之一。第三组画面运用了一组国民生产总值及主要产品总量与人均产值在世界上所占名次对比表,说明我国许多产品总量在世界上居前几位,而人均占有量却在后几位;第四组画面运用了中国人口分布图,配以生动的解说,很容易使同学们得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的特点。在其它几组画面中,用图画和图表的形式说明人口与生态、能源、人口素质、环境的关系,在一个个画面的推进中配以适当音乐和解说,这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我国人口形势、特点、和人口问题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懂得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原因。
1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篇5
隆文中学
张冬梅
摘要:我们正处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利用的速度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飞速发展。计算机、有限网络和无线网络以及卫星通讯等技术的兴起,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社会的信息生产、存储和传递的能力。网络技术资源作为一个巨大的宝库,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其特有的价值功能被教师广泛采用。网络教育技术资源已经火热地走进了课堂,如何开发利用网络技术,激活课堂教学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处在网络社会的新时期,每位教师必须灵活有效地掌握运用好网络技术资源,才能使网络教育技术资源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的好帮手。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环节;思想品德;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课堂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政治课堂创新性教学成为每个教师敢想易为的现实。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政治课堂一天天变得生动起来,热闹起来,开放起来了。如何有效地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来整合教学,打造高效自主互动的政治课堂,对初中政治课教学是一个挑战,也是个难得的机遇,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信息技术资源为创新教法,创造性使用教材提供广阔空间
网络资源的鲜活性与时俱进性恰恰迎合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学科的时效性,使政治课堂素材更具有鲜活性和时政性,为创新性教学提供了巨大的资源保障。而网络信息技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教师创新性教学,彰显教师独特的教学风采创造了有利的技术指导,又为教师选择适合自己学情和自己教学风格的素材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和选择余地。初中政治新课程强调,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网络快捷和实效性,使我们可以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尽知天下事,领域最新最前沿的教育信息,丰厚的网络资源既拓宽了教师知识内涵,又扩大教师的视野。网络信息技术资源不但能帮助教师释疑解难,订正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使知识传递更准确更具有时效性,为有效的实施同课异构教学提供丰富的多彩的素材。而且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搭建了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提供了跨时空、跨空间的平台,缩小了由于不同地域和教师素质的差异造成的教学质量差别,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教育的公平性。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
多媒体引入思想品德教学,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设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多媒体可以为教学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景,可以利用它创造一个交互环境的微观世界,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
1、课件运用
利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制作教学课件,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将思想品德课的相关课或框的知识内容制成课件,并附加必要的技术讲解与图文,将这些清晰、完整的展示出来,学生学习起来就可以一目了然,轻松有趣,水到渠成。课件还可以把教学重点内容特别标出,以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课件既浓缩了教学内容,又涵盖了更多的教学信息,因此,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如果条件成熟,还可以建立思想品德网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与安排,循序渐进的布置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能力和需要随时点击该页查阅和学习。如此,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缩短了教学时间,又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效率。
如在执教九年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方式,分别选择不同角度的资料。有的选择长征精神;有的选择女排精神;有的选择抗洪精神;有的选择载人航天精神;有的选择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精神„„虽然角度不同,思维空间也不一样,但目标却是一致的——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努力学习,建设祖国。在教学中更加注意锻炼和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使他们认识到宽厚、诚信、自信、坚强、乐观等因素在造就成功的道路上功不可没。
2、观摩运用
用MP3、DVD、VCD点播系统取代录音机,加快他们对多媒体教学特点的认识,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既向学生传播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新课程新教学方法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反复回访教学实况录像,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给予讲评,师生共同教学,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落到实处,同时还可以记录有保留价值的思想品德教学资料供以后教学参考、研究之用。如材料分析题是每年中考必考题,是当前中考试题中普遍采用的、分值最大的、要求最高的体型。它一般是以重大时事政治、社会热点和社会生活实际等背景材料为情境,设置几个问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要解答好此类试题,必须掌握好它的特点、类型及解题方法。为此我们专门制作了《材料分析题解法例谈》的光碟,向学生播放,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将光碟带回家观摩继续理解学习,直至掌握为止。可以说不断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信息意识,让信息意识内化为每个学生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为将来高一层次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篇6
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太安镇中心小学 王怀峰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才能形成学习的动机。多媒体采用音像结合的教学方法,具有新颖性、多样性和趣味性,可以寓教于乐,更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教学“十几减九”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教师就问:“小朋友们喜欢电视中的大风车节目吗?”学生齐声回答:“喜欢。”“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大风车节目摄制组看一看。”(显示动画)大意是:大风车组的阿姨制作了十二个风车,把这些风车装进了纸袋里,说是要给参加节目演出的小朋友们分一分。这位阿姨刚走,米老鼠来了,手忙脚乱地到处乱翻,看见袋子里装的是风车,很高兴,偷了九个风车就跑了,阿姨回来了,发现袋子里的风车少了。教师说:“同学们,阿姨一共制作了十二个风车,米老鼠偷走了九个,你们能猜出袋子里还剩几个风车吗?”学生齐答:“能。”教师说:“光能说出得数不行,必须说出想的方法,你们拿出学具摆一摆,想一想,怎样摆能算出袋子里装几个风车呢?”这时同学非常高兴地、积极地摆着手中的学具。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了富有情趣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二、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有效地营造学生研究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现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在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的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三、利用信息技术变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度,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1)首先屏幕上显示大小不同的圆形物体(钟面、车轮、交通标志、呼啦圈等),问学生这些事物是什么形状,然后点击鼠标,每个图形变成大小不同的圆,从而建立圆的表象。(2)然后屏幕展示图形成过程的动画:一只小狗脖子上系着一根绳子拴在木桩上,小狗叫着,绕木桩跑一周回到起点,小狗跑动的轨迹,展示出一条封闭曲线,也就是圆,这样直观展示出圆的形成过程,过目难忘,初步建立了圆的概念。(3)电脑演示圆规画圆的过程,一脚固定,一脚旋转,然后学生尝试画图,通过手眼脑各种感官的参与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4)电脑动态展示圆各部分,圆心、直径、半径,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通过观察比较深入认识圆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静态抽象的概念,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的融入变得生动活泼,又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虽然学生对钟表已不陌生,在生活中常常用到,但对一分钟有多长,我用课件出示钟表,让学生利用一分钟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时电脑一边响起优美的音乐,一边让钟表的秒针慢慢移动。通过借助计算机,教师无需更多地评议,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的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的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四、利用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是否能突破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准确地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能力、而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形,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运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教学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变现出来给学生看,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细节,更快、更全的建立起表象,加深理解,对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一课时,为了突出计算过程,在汇报可以用小棒计算23加6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汇报,用课件随机演示小棒的计算过程,如课件先出示2捆和3根小棒,在出示6根小棒,当学生说出先把3根和6根合并起来,课件动态演示3根和6根合起来,然后在根据学生的汇报再动演示9根和2捆合起来的过程。这一环节,通过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额色彩、闪烁、动画演示,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巧妙的突破了本课的知识重点。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使练习多样化,提高教学效果
多层次、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室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技能不可缺的环节。运用现代多媒体,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省时、高效,可以大幅度的增加课堂密度、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练习时编各种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用学生喜爱的过关游戏的形式,由软件来判断学生的正确与否,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马上会表扬你,来一声“棒极了!”“真聪明!”或是给你献上一束鲜花,学生看了听了自然高兴,兴趣盎然: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屏幕上显示“在想想”并配以音乐,启发学生认真动脑。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适当地指引和帮助,而学生在这种人机挑战、激烈竞争的氛围中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好习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有利于竞争意识和学习毅力的培养,学生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样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
1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篇7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繁重的劳作, 学生只能是被动参与、机械接受, 教学效率低下, 学习苦不堪言。唯有建立在浓厚学习兴趣基础之上的学习, 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这样才能取得教学的成功。数学如果只是就知识本身进行教学是枯燥无味, 呆板沉闷的, 除了概念就是定理, 除了数字就是字母。而将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 就可以将数学教学置于生活这个丰富多彩的平台上, 让数学教学融入生活, 这样更能数学所特有的美, 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节时,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图文声像处理效果与特殊的演示功能来向学生直观而生动地展现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圆, 夜空的明月、冉冉升起的太阳、石子投入水中所形成的圆形波纹、各种圆形的建筑标志等等, 并配以动听的背景音乐。视听结合, 带给学生多种感官上的刺激, 既可以让学生欣赏到优美的图片与风景,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圆的重要性, 这样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探究热情。这样的教学比起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征与认知规律, 从而改变以往学生认为数学抽象枯燥、难学难懂的认识, 让学生对数学探究产生强烈的欲望与动机。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现代教学提出学生并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主动构建者, 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主动探究, 让学生充分运用旧知来不断地学习新知, 从而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掌握方法、提高技能, 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得到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更为丰富有效的数学素材, 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探究的平台, 引导学生展开的积极探究活动。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 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直观而动态地展现现实生活与大自然中所存在的轴对称图形, 以丰富的数学资源来开阔学生的视野, 将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引向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在学生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 教师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动态模拟功能来向学生展现沿对称轴折叠后完全重叠这一现象, 这样便可以加深学生的认知, 从而使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在此基础上我给予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时间, 让学生充分利用手边的材料在小组内展开积极的合作与交流, 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为直接的经验, 更加利于学生的理解, 更加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学好几何的关键, 初中生空间想象能力薄弱, 这正是制约几何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几何有效教学就必须要重视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几何。由此可见空间想象既是学好几何的关键, 同时也是几何学习的重要目标。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演示与转化功能, 可以在实物与图形之间实现转换, 从而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依据图形枯燥而单纯地讲授, 而是将平面图形与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 使得教学更加立体化、动态化,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增强与培养。
如在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内容时, 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来直观而动态地移动圆, 通过圆位置的移动来让学生清楚而直以地观察到两圆位置关系的变化。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来获取感性认知, 并由此上升为理性认知,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将具体的位置关系抽象的理念与具体的形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空间概念, 学生才能达到对此部分知识的真正理解与灵活掌握,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起空间想象能力。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 而学生正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尚未形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二者之间的矛盾正是一直以来数学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让学生深刻理解, 这正是广大数学教师最为关注与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可以将那些抽象枯燥而深奥的几何概念、定理等以直观而形象的画面、图片与实物等展现出来, 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化繁琐为简单, 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 从而架起由学生的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飞跃的桥梁, 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如圆柱、圆锥的侧面积的推导, 以往的教学采用实物模型演示, 只能展现其结果, 并不能将其过程直观而动态地展现出来, 这让教师的讲解不充分, 学生的理解不透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突破这一难点,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特的功能来将圆柱沿着一条母线剪开、旋转, 将其由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互相转换的过程动态而直观地展现出来, 将其运动的轨迹标注出来, 这样便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即它展开的长方形的一边, 母线即长方形的另一边”, 完成“圆柱的侧面积即展开的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转化, 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一知识点。
1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篇8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信息技术; 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26
众所周知,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强且概念比较抽象的学科,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偏重理论灌输,对学生道德观念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行为的引导产生了阻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创建出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的情景和意境,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加深他们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气息,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让思想品德课堂更富有吸引力
对于思想品德课,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其内容简单且枯燥无味,学习起来平平淡淡,缺乏吸引力,所以学习兴趣不大。如果教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用丰富多彩的视听感受,将图像、声音与文本内容、时代特色融为一体,化静态为动态,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便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进而促进学习目标的顺利达成。所以,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如在讲授《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这一课时,我深知学生缺少感性认识,于是就在网上查找适合的辅助资料,最终选择并编辑了“2008感动中国”的相关影像和视频资料。看着视频,孩子们热泪盈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充满了他们的内心,我知道,他们已经从小我升华到大我,理解了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是什么,该如何去承担社会责任。再如,讲《世界文化之旅》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查找并编辑了有关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并配以优美动听的解说,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样的别样的世界之旅,激发了他们的探索兴趣。学生犹如信步在百花盛开的大花园中,乐而忘返,感受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的的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二、变机械的灌输为心灵的感悟,激发道德情感
何为“触景生情”?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再现生动的特定情境,可以使学生通过对形象的事例、情景的感知,激发自己的动情点,激活自己的心灵,进而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可谓情到深处,一触即发。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如教学《身边的诱惑》一课时,我先播放影像片段,展示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例,启发学生思考:难道这些人很希望过这样的生活吗?他们是怎样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呢?引起学生思考。这样教学,理中有情、情中有理,所明之理融入了学生的真情实感,更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
三、正确把握思想品德学科的时代特征,使课堂教学更富生机与活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但不能一味说理论,需要依靠渗透式的教育,而现代信息技术为渗透式教育创造了捷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结合时代信息、社会热点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结合,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他们知识的升华。思想品德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现实生活、新闻媒体、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蕴含了丰富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随时注意收集,适时地把它们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增强教材的说服力和时代感。如在讲《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一课时,我适时播放我国近几年来在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画面,学生看到或听到三峡工程、神舟飞天、“嫦娥”探月、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中国入世、奥运夺冠等资料,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教学目标也会顺利达成。
四、多媒体信息技术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高效
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利于深化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可以使课堂练习方式多样化,能增加训练密度,真正做到了“减负提速”的目的。运用多媒体进行巩固练习时,省去了教师在黑板上写题的时间,我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题目,再加上多样化的练习形式,使练习不再枯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更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需求,选择并展示恰当的图文、动画、视频等资料,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为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在讲《严也是一种爱》一课时,我在网上搜集了一则小故事: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为了能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以近乎残忍的方法训练年幼的孩子在短时间内学会洗衣服、做饭等生活中必须的技能。孩子的心中充满了怨恨,直到母亲去世,他才在母亲留给他的信中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悲伤的故事配上令人伤感的音乐,学生动情地归纳出:严,也是一种爱!教学难点顺利突破,这比干巴巴的说理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再如,在讲授《竞争合作求双赢》一课时,正是美职篮比赛之际,课前我先给他们播放一段比赛视频,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合作中竞争的内涵,难点重点迎刃而解,而且学生记忆深刻,深切感知到个体在团体中应该如何竞争,如何合作。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使用,使教学形式变得生动多样,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对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生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静.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课程学习(中),2014(11).
[2] 邢天全.浅谈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恰当应用[J].学周刊,2015(07).
[3] 吴麒.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4(02).
[4] 蔡小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2(12).
1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教育领域里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传统的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初中历史的教学不仅以书本为基础,而且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创新历史教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知识向深度和宽度发展,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造能力,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国际多元文化里,丰富独特的中华历史文化。为此,就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运用作以下浅谈: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以书本为基础,充分运用信息资源服务教学。初中历史书本知识,突出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更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为了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兴趣,利用网上的视频、图片、电子书等历史资料服务教学,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图文并茂的历史教学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传统历史教学课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如:学习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 》,老师下载《 鸦片战争》的影视、鸦片毒害中国人的图片等服务于教学中,通过老师的精讲、图片展视、视频展视,学生觉得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印象。打破了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历史知识的描述是通过粉笔、黑板进行“单一”的教学活动。在新的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展视网络资源的图片、视频,演示具有形象生动性,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奇感,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质疑——创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保持兴趣,其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也进一步丰富了历史教学新内涵。
二、在新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深入了解相关的、感兴趣的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知道,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长期如此,学生失去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倚赖性太强,这样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反之,在新的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指导学生阅读、感受、感悟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让其独立思考、认识、体会,老师起到解惑、组织教学、服务学生的作用。
三、在新的教学中利用网络搜集历史课文相关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彼此交流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化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界限,学生可以充分运用信息资源在课外随时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摆脱了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在学习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更多地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利用网络信息搜集历史课外资料,以丰富教材。由于初中历史教材的特点是史论结合,脉络清晰,跳跃感强,但内容不详。因此组织适当的素材,丰富历史教材内容,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收集历史素材的任务由学生完成,再交由教师审核、组织,然后返回给学生。
四、利用网络信息手段,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在新的历史教学中为学生组建丰富多彩的栏目,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被限定在“特殊认识活动”的范围之中,教师执行“预定教案”,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形式化,缺少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更缺乏自主创造,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无视学生的要求、爱好,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生厌的对象,进而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独立思考、个性发展。在网络信息条件下,大部分课堂时间,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学资源库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主要职能应从传授者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知识建构的合作伙伴。在这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相互交流、补充和完善,从而总结出较为严谨、正确的认识。学生可以凭借兴趣学习相关内容,并按自己的爱好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制作幻灯片、网页等形式进行归纳、总结,采用不同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无疑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在新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创造出有价值的历史文化成果。
在新的历史教学中利用网络信息手段让学生大胆地对知识进行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有利于促进学生心智开发。在历史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观点显得科学、先进,有证据和说服力,他们把课文中的历史知识领域拓展得更宽、更实在。教师鼓励学生拥有独到的见解,也就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去探索新领域、新观念、新思维。通过这一思索过程,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而且其见解有新意。然后及时让学生学会记录自己及别人的新见解、新看法、新观念等,最终要让学生有创新能力,学会创作出新的历史知识成果,发挥出学习的价值性,打破传统的以分数评价体制,改为以创新历史成果评价人才。打破了高分低能的怪现象,追求人才创成果价值最大化,这是新课堂历史教学价值最后所追求的结果,而不是看分数的高低。运用这一创新成果教学法,从而实现学生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使每个学生的创新成果由少到多,成果价值由小到大转化,由无价值向追求价值最大化转变。
1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周家硷中学
张娜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手段单
一、教学信息量少问题,传统的“口耳之述”的教学方式使得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严重阻碍了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妨碍了思想品德课发挥德育主渠道功能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之中,是每一个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要研究的课题。【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和信息的时代,人类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技术发展时期。这些新技术革命正在影响人们的生产与工作,影响着教学和培养的活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课堂教学以其独特性更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发展密不可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都要以此为原则,通过技术层面这一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品道德质与信息素养,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领域得到发展。
一、在典型性课题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媒体教学方式,这种视、听、形、声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学活动的优化,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实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典型性课题包括了内容的精辟性、概括性、科学性、准确性及极强的说服力等。
在上《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时,在教学主题上选择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典籍以及世界各地的代表人物。如:中国当代的毛泽东和古代的李世民;美国的林肯和罗斯福等。
在《行使生命健康权时》课堂教学中,播放有关交通肇事的新闻视频,讲述把醉酒驾驶、飙车等行为将列入刑法的必要,让学生明确国家法律在保护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也能更深刻的理解尊重和珍惜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尊重和珍惜生命健康权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应该承担的一种责任,从而增强有关生命健康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并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依法维权。
在《市场经济的法制性》课的教学中,播放三鹿奶粉事件中对相关责任人的庭审录像,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络新闻,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本知识。利用2010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http://),联系经济常识里的财政、社会保障制度等,政治常识里的国家性质、职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这样以多媒 体教学课件授课,有说很强的服力,表达直观,而且能体现出政治学科的时政性特点。
多媒体授课在教学内容容量上比较大,这就要求教学素材的选择上要精心,避免罗列大量重复的、简单的材料,要选出有典型性、时效性、真实性及贴近学生实际的材料。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功能搜索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注意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教学材料时,有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合教学、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材料。
二、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应用信息技术,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需要。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要注意教学内容,如果主次不分、杂乱无章,就会导致上课时学生一味地注意课件中的图案和动画效果而忽视了对具体内容的学习,因而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课件的容量要适当,要对搜集的众多材料进行筛选和取舍;版面设计和颜色的选取要突出主体授课内容,避免图案的色彩和动态的视觉影响学生对具体内容的掌握;对主体授课内容的字体设置上要突出重点等;演示上要注意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链接等,要注意速度快慢,使用其他媒体的先后顺序。这样才能将科学性、辅助性融为一体,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实效性的目的。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由于受到学生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实践经验缺乏的制约,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信息技术应用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可使抽象的概念和说教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展现图、文、动画、视频等资料,够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在技术上提供了可能。在教学八年级《难报三春晖》一课时,学生对“怎样孝敬我们的父母”这一重点问题看法不一,小组讨论时七嘴八舌,纷纷发表议论,难以达成共识。这时不要急于评价,而是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给母亲洗脚》、《妈,我们为你献歌一首》、《二十四孝之“埋儿奉母”》并提出以下问题:
1、看看你对父母的关爱程度如何?给父母洗脚跟招聘有联系吗?
如果让你选择为父母做一件事,你会选择什么呢?
2、“妈,我们为你献歌一首”和二十四孝之“埋儿奉母”这两则漫画反映了什么?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很快明白了孝敬父母要从了解父母、关爱父母开始,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更要有孝敬父母的行动,不能盲目愚孝。
三、用信息技术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对教学的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动画及视频、图片的处理,形成图、文、声三位一体多媒体教学课件,为 学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诱发学生思考问题,以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延伸学生的各种感官,拓宽教学的时空维度,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强化记忆,增强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促进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智力因素的发展,学生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新思维,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利于学生发挥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人在活动,是师生双边的交互活动,信息技术手段只是一个中介作用。要避免让信息技术牵制教师的教学进程,避免信息技术引领教师的思路,牢牢控制着学生的思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在交互式的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努力创设情境,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自己发现问题。或相互讨论,或网上查询资料,积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让投影屏幕、网页等信息技术完全替代教师板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黑板教学媒体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黑板有即时展现力强、现场表达及时、语言文字符号意义强化的特点,科学的板书有提纲挈领、突出重点的作用,对学生思维具有“纲要信号”的功能。运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教学板书取长补短,是传统课堂教学工具的延伸,二者不可偏废,要有机结合,才能发挥信息技术与传统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以信息技术手段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是政治教学的目标之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必须注意将思想教育溶入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国情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教师要把相关的内容渗透到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之中,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激发学生对党、对社会主义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从而形成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1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篇11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思想品德
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激发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它在人的实际活动中产生,对人的活动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由于学生处世甚浅,其思想品德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所以老师在思品课教学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极好机会。
l.多媒体运用,增效“理”行“情感。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把静态枯燥的教材融入到三维空间中,从而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牢牢吸引住学生的视线,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教学《珍爱生命》一课,先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在这些叫声中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后,引导学生边听边想是哪些动物?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时,再播放动物为大自然增添了美丽的颜色和无限生机,以及动物为人类带来益处的片断,学生的印象深刻,懂得有益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贵动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增进保护动物的情感。
2.多媒体运用,以情境激发情感。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情境可激发相应道德情感。如上《保护环境》一课时,教师先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在地球上辛勤地劳动、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着的情景,当声像同步的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后,引发思考:为什么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而后,教师又播放地球上美丽、生机勃勃的景色,配以激情的旁白,正当学生遨游在美丽的青山碧山之间,如痴如醉时,教师随着演示地球遭到严重污染的画面一”被污染的小河“,鱼儿打着伞挡住人们往河里乱扔的酒瓶、鞋子、垃圾等杂物。教师讲述这条河原先是多么清澈美丽的,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前后两种情境的设置,澈起强大的反思,学生在强烈的震惊中澈起大脑皮层神经的兴奋,燃起强烈的求知欲望的火花,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美丽家园一地球。这样变静为动,动静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起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家园的情感及责任心。
二、激发兴趣
作为一个教师不能只顾教书,不管学生的反映,必须研究学生的学,重视学习兴趣的激发,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思品课教学,激发兴趣可得事半功倍之效,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在思品课教学中应该运用什么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l.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故事开端激趣。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使之成为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兴趣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如《诚实守信》一课的开始,教师播放故事,让学生边欣赏《狼来了》的画面,边听配乐录音,听后请学生讨论:天真的牧童在山坡上焦急地呼喊”狼来了“,为什么山坡下的人听到后不去求助?以”趣“引路,学生的学习欲望就空前高涨。在学生热烈交流中明白了道理:做人要诚实守信。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讨论明理激趣。《品德与生活》课程追求的品德教育不是追求德目或道德规范知识的严密体系,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教师就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出现画面去引导学生讨论、辨析。如教学《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课时,将画面分解成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1)当你到火车站买票,有人不排队在你前面插队时;(2)当你被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扰得无法看演出时;此时你看到、听到的情景,对这种行为有什么看法?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提高文明程度的道理。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不仅使传递的信息充分表达出来,而且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增强了明理和导行的效果。
三、激活思维
新课程倡导的”要使儿童感受到这门课程的‘个人意义’(罗杰斯语),让它有助于儿童的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帮助儿童在生活中成长“。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种精神呢?教师就要力图培养学生的思维。思维是以概括性和间接性为特点的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思想活动是以问题为起点的,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表现在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上。思品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力图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主动性,积极性的表现。
l.多媒体课件激发想象思维。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达到帮助儿童在生活中成长的目的。例如教《科教兴国战略》一课时,精心设计课件,让一幅幅科学为人类带来了幸福的真实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从实例中感悟到科学为人类产生巨大的力量后,再引导学生从画面中看到什么,说说科学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多年后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怎样?让学生设想理想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驰骋在想象的世界里,从各个方面对今天的生活状况进行创新思维。
【1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推荐阅读: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11-06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08-08
谈现代信息技术在乡村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1-18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10-15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09-21
现代信息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09-07
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汽车专业英语中的运用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