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歌的现代教学

2024-10-23

古诗歌的现代教学(共8篇)

古诗歌的现代教学 篇1

孔子曾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学、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学习诗歌是多么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古诗歌的学习,从中感受古诗歌的文学魅力,语言妙处,进而对古诗歌中蕴含的深厚底蕴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一、中学古诗歌教学的现状

伴随新课改的脚步,中学的古诗歌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笔者在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对现阶段中学古诗歌教学的现状不断地进行总结分析,发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古诗歌教学定位困难。选入课本的古诗歌,虽说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是由于大多数文章没有特定的思想文化背景与现实的历史年代的统一性,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在教学的过程中的随意性,使得古诗歌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教学定位困难以及会产生教育误区的情况。例如,在八年级我们学习《五柳先生传》时,只是在课堂上对文章的每一个字词句子进行了翻译,但却很少对其中的背景资料等进行详细地介绍,教学中只是要求学生囫囵吞枣地进行背诵默写,这种教学不仅简化了学习的目标,更使学生认为古诗文的学习就是背诵,在提升学生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方面效果不显著。在教学中更多的只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完全没有把诗歌的意境渗透到教学中。

(2)教学缺乏创新,方法单一。古诗歌时代久远,所反映思想内容,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经历理解难度很大。可是在实际的古诗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字字解释、句句翻译”的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整体美、意境美。同时,大多数的教学以教为主,没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参与少,课堂的互动少,因而绝大多数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缺乏兴趣,课堂教学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中学古诗歌的教学策略

古诗歌语言高度凝练,内涵深厚而又含蓄。诗人们在创作中极其重视诗歌的形象性,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调动激发学生的各种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还要注重场景的营造铺设,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歌之美。

(1)注重积累,注重精神内涵的拓展和对诗人的纵向介绍。课本在选编课文时,大多选取了诗歌中最精彩的部分,但这对于学生全面理解诗歌的精神内涵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例如,《与朱元思书》一文,由于是节选了一部分,大多数学生对“书”这种体裁不能理解。在这样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全篇,让学生体会到诗歌更为悠远的意境。在课本中,一些诗人的多部作品被选入教材,这些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作品,随着诗人境遇与心境的变化,作品风格也有着很大的差别。例如,在中学阶段学生在课本上可以学习到唐代诗人杜甫的多篇作品,这些作品随着历史的变迁,风格反差很大,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可以对相关历史的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加以介绍,学生就会对作者及其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2)归纳总结,形成主题教学。在古诗歌中,很多的意象已经具有了约定俗成的特定的文化意味。例如,杨柳表达离别、思乡之情;菊花表达宁死不屈的气节;梅花、兰花、竹子表达君子之风;梧桐是悲伤凄凉的象征;红豆比喻男女爱情等等。教师在古诗歌的教学中,如能将这些渗透教学中,势必会让古诗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对古诗歌进行分类。如分为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等,对这些诗歌进行比较学习,找出它们的异同,这样的学习使学生更容易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现今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对于相对比较沉闷比较难理解的古诗歌来说,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应鼓励教师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巧设情境,增加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类比较,举一反三,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总是孤立地教某一篇古诗,要适时进行分类总结,通过比较,找寻异同,体会差异性、多样化,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立足当代,注重迁移,通过古今的联系,体会诗歌内涵的现实意义,拉近学生与古诗歌的距离。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使中学古诗歌的教学在困境中开辟出一条新路来,让传统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才能让学生从古诗歌中汲取思想精华,陶冶情操,健康成才。

古诗歌的现代教学 篇2

【关键词】审美体验;初中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格外重视古诗教学,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还有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可是,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性,如今的学生很难与古诗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由此,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歌教学陷入了“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尴尬境地,很多语文教师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错误地认为学习古典诗歌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就好了,其他不用管。事实绝非这样简单,笔者以为,教师应该在古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发挥想象力,体会诗中留白之美

留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绘画技法,它能够通过虚与实的巧妙配合,使整幅画作表现出一种绝妙之处。从本质来说,绘画与文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绘画中的留白技巧也可以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很好的运用。教师要重视这一点,在诗词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的留白之妙。举例来说,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就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点,李商隐曾经在边远的巴蜀地区担任官职,他因为思念生活在长安的妻子,创作了这首诗。在这首诗中,李商隐巧妙地运用了“巴山”、“夜雨”以及“涨秋池”三种意象,并将三者巧妙叠加在一起,由此衬托出“满”与“实”;诗人只为读者描写了绵绵的秋雨,至于自己是如何思念妻子却只字未提,这就是作者为读者的留白。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会诗人创作的巧妙。比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一般秋雨会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感觉,容易使大家产生什么样的思绪?”学生就非常容易联想到“思念”。教师继续对学生提问:“在秋雨绵绵的晚上,诗人使用了哪一种照明工具?他是如何思念妻子的?”通过逐步推进的问题设置,学生能够非常容易理解诗歌所显现的含义,也促进学生借助于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诗人在绵绵秋雨中对自己妻子无尽的思念,进而能够更深刻地感悟到作者内心的苦闷。

二、诗画互相促进,再现诗歌中的画面之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高度评价,可是这句话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诗歌与图画之间的密切联系。王维是一位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画家,在他的诗作中,“画”与“诗”被完美结合在一起。在初中教材中有《使至塞上》这样一首古诗,教师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带领学生分析完诗歌的基本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美术知识将诗中的意象进行组合,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诗画互相促进的教学手段能够使抽象的语言变得形象生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热情,同时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除了王维的诗歌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之外,其他的诗歌也可以灵活借鉴这种方法。总之,教师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借助于诗歌的手段来表现诗歌的意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中的图画美。

三、通过音乐感悟诗中节奏之美

诗与歌是一对密不可分的主体,自诗歌诞生那一天起,就从来没有与音乐分开过。在诗歌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诗歌中的语言美,还要用心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音乐美。无论是音乐还是乐器都是诗人表达感情的工具,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果遇到有关乐器的诗句,要为学生详细解释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充分感受诗中情感。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与诗歌情感一致的背景音乐。这样,学生在感悟诗歌创造的意境美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到诗歌中的音乐美。当学习《陋室铭》这一课时,尽管诗人遭到了贬谪,却仍然过着“调素琴”、“阅金经”的怡然生活,字里行间流淌出诗人高尚的节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边听边用心朗诵,缓缓的旋律将作者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充分展现出来;在《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诗人辛弃疾用“五十弦翻塞外声”将粗犷悲壮的战歌奏起。所以,学习这首诗的时候,教师要尽量选取高亢激昂的乐曲,使学生在铿锵有力的旋律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所以,诗歌是音乐的载体,诗歌教学只有添加了音乐元素,才能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四、理清结构,体会诗歌结构美

在诗歌创作中不能忽视结构的重要性,它影响着诗歌的内部组织和整体构造。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感悟诗歌中的韵律美和语言美,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的结构美。《红楼梦》中有一节内容讲的是“香菱学诗”,黛玉言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由此可见,黛玉所说的“起承转合”便是古人设计诗歌结构的技巧之一。古诗词中的“起”指的是诗歌的开头,主要作用是引出下文;“承”指的是承接上文,对上一句所描写的事物做更详尽的描述;“转”指的是转折,有的时候也指递进,将诗歌的意境深化一层,表现出更加深厚的思想内涵。古人进行诗歌创作都喜欢先对景物进行描写,之后再抒情、议论,接着照应开头,所以从整体看,诗歌结构非常完整,主旨也十分鲜明。这种结构方式不仅能够使读者较好地感受作者思维的层层推进,也能够充分认识到诗歌结构的紧致、巧妙。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定要重视“起承转合”在诗中的运用。

五、结语

当前的古典诗歌教学,虽然在当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只要教师坚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就一定会使学生乐于接受诗歌,进而走出诗歌教学的瓶颈。

参考文献

[1]沈文嘉,单青.把握文眼窥探文心试论散文教学的导读方法[J].职业技术,2011(05).

[2]吴洪雷.放飞文言文的课堂——小议初中文言文的几种教学方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1(36).

[3]黄仲山.论中国古代文学文本中亭意象的审美意蕴[J].云南社会科学,2012(01).

[4]王映霞.此花開尽更无花——试论唐诗中菊花意象的文化内涵[J].名作欣赏,2012(05).

[5]胡建次,罗佩钦.中国古典词情论的承传[J].中国文学研究,2010(01).

小学古诗歌教学初探 篇3

一、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诗歌大都短小精练、意蕴丰富,且具有较强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大都喜欢诵读诗歌。因此,我们的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而深入体会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不过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则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字词的教学、释义的解析等被他们看作教学的重点,一节课的知识点往往抄写了一黑板,从而挤占了学生的诵读时间。这样的课不仅教师上得累,小学生更是苦不堪言,天长日久,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逐渐消磨,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因而,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教师应将其教学重点放在诵读上,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要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觉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之美,最终熟读成诵。朗读诗歌最先可以采用教师泛读、录音诵读等方式,使学生听准读音、辩准节律,然后让学生跟读、齐读、逐一朗读等,教师通过指正错误读音和读法,最终使学生达到正确熟练诵读的目的。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只需读准字词音调、诗的节奏就行了,随后对学生诵读时的错误予以纠正就可以了,至于诗歌的内涵、思想等,尽可能让学生慢慢体味就行了。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诗歌具有丰富的意境,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如此。因此,学习诗歌不能停留在字面意思的探求上,而应深入作品本身,探求诗人字面意思之下隐微曲折的情感。不过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如果让其自行探求诗歌的丰富意蕴,往往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诗歌所呈现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以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知。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整首诗写得悲壮慷慨,气势磅礴,既充满了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又写出了渴望良将定边,不再有战事的盼求,可谓意蕴丰富。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如果我们不能创设出当时边关苍凉悲壮的意境,则学生就很难对诗句的深刻含义有所领悟,为此,我们可以首先从景物分析入手,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象,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品味。目前大多数中小学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室,为了使学生对古边关有更加明确的认识,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介绍背景知识的视频或图片,以加深学生的认知,同时还可以将学过的其他一些边塞诗融入教学中,从而加深学生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抓住“诗眼”,认真体味

每首诗中,总有最凝练、最传神、最准确的传递主旨的字句,称之为诗眼。抓住这些词句,认真诵读,深入理解,就能很好地把握诗的中心和领会诗人的情感。如“二月春风似剪刀”中的“剪”,“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等,教学这些古诗时,教师就应该重点抓住这些“诗眼”,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随后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增强学生对古诗传递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古诗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以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蕴以及灿若星河的诗人、诗作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当前,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承载着向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因此,应该加强古诗的教学,探求多种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对古诗意境、语言等内在美感进行深入体会和把握,从而使中华传统文化形式不断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周亚丽.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研究[J].教书育人,2013.

古诗歌的现代教学 篇4

一、文本细读在中学诗歌教学中的必要性

首先,中国汉语诗歌的文体特征——含蓄蕴藉。汉语诗歌比较讲究含蓄蕴藉的美,以追求“以少胜多、以简胜繁、以浅喻深”为创作法则。“诗歌是一种以高度精练的语言,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和想象,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中国的古典诗词更加注重这种特点,作家更倾向于追求语义丰富的同时而又含蓄模糊,意境优美的同时而又缥缈朦胧的特点。

其次,读者再造想象的基础——个性化阅读。细读文本,既是读者对文本的分析、梳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在原诗基础之上展开独特想象、取得美感的审美体验过程。读者只有通过细读文本,才能在此基础上再造想象。同时,古诗语言凝练、跳跃、模糊的特点,却也因此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探索和想象空间。只有充分发挥读诗者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用自己的体验和想象来填补美的“空隙”才能真正使诗歌的阅读审美永无止境。

再次,课程改革的现实要求。语文教学重要的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文本细读”是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的最好方法。对文本的细读,就如同慢慢行走在原野小路,只有细细品味,才能够真正欣赏到路边的风景之美,领悟到诗歌的内涵之美。

二、文本细读在古诗歌教学中的基本实施策略

要想在高中古诗歌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他们对诗词文本有着深入、全面、独到的理解,在教学中关注文本“细读”的层面,运用“细读”的方法。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的理解。

(一)玩味语言

“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自知”(元好问《与张中杰郎中论文诗》)。这里所说的“字字读”,其实也就是要求读者一字、一词、一句地细细读,反复推敲,一丝不漏。首先,要细嚼慢品,体会精彩字词的使用,挖掘词语的深层意义。如“群山万壑赴荆门”中“赴”字在这里很传神,它不仅将“群山”“万壑”赋予人的特质,而且又带有风尘仆仆意蕴,认真体味,“赴”字就表现出特有的飞动之势与奔驰之貌。

其次,读者要善于体会词语的情韵意义。情韵义在词典中难以囊括,却能给人以丰富的启示和联想。如见到“南浦”二字便染上了一层离愁别绪;见到“新绿”应该使人感到富有希望、青春活力、少年意气等韵味;而“落叶”二字,却带给读者一种萧瑟、寂清等诗味。

再次,关注语句中典故和词语的象征含义。典故和词语象征意义的使用可以使诗歌内容更加含蓄凝练。如“采薇”被用来指代隐居生活,表达自甘淡泊的主题情怀。象征义是用具体可感的事物表示抽象的意义。如用“美人”“香草”象征美好的德行和理想等。读者在细读时想方设法弄懂,才能欣赏出诗作的高妙之处,领略诗人的深意。

“诗歌的艺术分析第一步就是语言分析。”(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总之,读者要理解古诗的意蕴就必须通过语言文字这一传统媒介,对诗歌语言的分析是高中诗歌教学的第一步。

(二)细品意境

细读意象和体会意境可以说是解读高中古典诗歌的两条关键途径。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情志(“意”)与客观物象(“象”)相融合的产物,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基本“原件”。从诗人创作的角度来说,正是这些具体可感的词语构成了各种感觉的画面,形成了诗歌的基本构成要素。读者也正是通过这些形象化的意象以及它们之间不同的组合,刺激自己的“感官”,进而触发想象,进入诗歌营造的佳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者通过一系列名词意象的累加,使读者读到该诗时都会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天涯漂泊的孤旅图,诗作中所蕴含的深情之意在人心头久久萦绕。李清照《声声慢》中“晚风”“旧时雁”“满地黄花”“梧桐”“细雨”等凄清萧索的意象的选用,营造出一片浓浓的凄清意境,抒发了李清照心灵深处难以排泄的苦楚孤愁。

意境是衡量诗歌艺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体现。所谓“意”,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它是诗人在对现实生活理解、感悟基础上形成的独特体验;所谓“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也即是日常的生活图画,是从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所以说“意境”就是在作者的真实感受与客观物象交融基础上而形成的审美艺术境界。当然意境不能简单等于意象的叠加,它是能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但是高中生对意境的把握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实际的教学阅读中我们要注意多角度地探讨诗歌意境。对于写景类诗歌,意境的呈现往往表现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读者对意境的把握就要通过诗人笔下的风景、事物的品味捕捉蕴含的情感。如柳永《雨霖铃》上片选取了“凄”“寒蝉”“长亭”“骤雨”“兰舟”“千里烟波”“暮霭”等意象,以凄凉冷落的秋天傍晚景象勾勒出了一幅秋江别离画,画面充满了凄冷、萧瑟的气氛,处处流露出诗人离别时情意绵绵的伤感心境。对于富含哲理类诗歌,要善于把握诗人蕴含的理趣。

(三)探究修辞

修辞是文学表达的一种方式,一直以来备受青睐。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鉴赏,都离不开对修辞的运用和研究。在诗词教学中对文本的细读也要在修辞层面上做进一步的分析。常用的技巧例如:比喻、通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白描等;其他不常用的技巧如:陌生化、含混、反讽、变形等。

以托物言志为例,运用托物言志的诗词主旨比较隐晦。如虞世南的作品《蝉》,蝉在诗作中是清高尊贵形象的象征,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借蝉喻怀,用它来写照自己高洁的人格。对于咏物诗中的梅兰竹菊松等形象,教学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它们自身的自然特点,体味诗人借这些植物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志趣。

(四)注重形式

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密不可分的,情感的表达必须借助于恰当的诗歌艺术技巧。诗词的形式不同、内部的句式章法不同导致诗歌在节奏、韵律上也都会有不同,在传情达意上也会有所改变,进而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审美效果。

在节奏方面,诗歌可以看成一首歌曲,讲究平仄、对仗与押韵、声调、停顿、轻重音等,读来朗朗上口。节奏的停顿需要考虑音节的整齐和意义的完整,最常见的音节停顿节奏划分为:四言二二,五言二三,七言四三,它们构成了诗句的基本格律。在这基础之上,押韵、平仄等格律方面的要求,使得诗的节奏更加和谐悦耳,增强了古诗词抒情达意的效果。如《静夜诗》押ɑnɡ韵,读来音节圆润饱满,语调徐缓悠长。当然,诗歌的节奏更重要的是诗人内在生命情感的律动。如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风格苍劲雄厚。“三吏”“三别”蕴含了诗人对家国沦丧以及个人遭遇的无限悲痛之情。

在句式选择方面,不同句式的选择对诗歌情感的表达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诗歌句式的调整达到不同的效果。如散句句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再如整句,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般来说散句显得文从字顺,便于舒服舒缓的语气,整句对仗工整,情感节奏更加鲜明、硬朗。其次,句式变形的背后往往意味着作者不一样的用意。如省略成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其中省略了谓语和虚词,但却给读者形成了一副立体画,留下了思考想象的空间,营造了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象和塑造了一位孤独寂寞、满怀乡思的旅人形象。

在构思上,一般包括捕捉诗感、确定角度、谋篇布局等几个步骤。如果这些方面拿捏的比较到位,可以使诗词意味更加浓厚。谋篇布局的设置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但原则上要有利于作者思想内容的抒发,有利于以情动人。例如余光中《乡愁》中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选取和布局,更加充分的抒发了作者绵绵无尽的内心乡思之愁。

总之,“文本细读”作为一种阅读理念和方法,在实现古诗文教学精细分析、实现学生兴趣、能力和积累的统一方面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对古典诗歌教学方法能起到源头探索的意义,是帮助高中老师走出古诗词教学困境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其林.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9(5).

古诗歌教学要实现少教多学 篇5

“少教多学”模式让教学实现了双赢。那么, “少教多学”怎样才能在高中古代诗歌教学课堂中贯彻了, 作为教师, 我觉得应该大胆归还给学生应有的课堂权力, 教师做个旁观者也亦无妨。既然如此, 我们可以大胆地信任学生, 当他们的思维一旦被调动起来, 便会如滔滔江水, 教师只需在旁做个轻松的疏通者与引导者便好, 归还学生的权力。

一、归还给学生话题引入权

每首诗歌都包含着不同的主题, 不同的情感, 都有着不同的存在背景, 如何迈好第一步至关重要, 教师也总会因为教学中的这几百首诗歌的“进门”问题煞费苦心。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大多数时候是教师入了境界, 学生还不知所以, 所以我在每节课前进行三分钟口语训练, 主题便是本首诗的导语设计, 每次都比一比, 谁的导入最让我们感动, 最能引入课题, 最具有启发性等等。比来比去, 不知不觉间便已酝酿好了情感的基础, 这岂不比教师“按着驴儿喝水”要更来得轻松又有意义?

二、归还给学生背景介绍权

古诗词赏析中有一条重要的方法便是“知人论世”。每一首诗词总有它产生的原因, 依据作者的生平、经历、当时的社会概况与周遭的人际关系, 当时大致的心情轨迹, 这样大致就能将一首诗的内容、情感和主题分析出个八九不离十。所以教师应还予学生背景介绍权, 重点引导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的探究权, 激发他们对名人的主动崇拜, 让他们在自己的探寻中逐一而深刻地感受名人的风采与人格魅力。

三、归还给学生生词梳理权

语文课文中生字生词的积累是应当的也是必要的, 对于此点的权力更可彻底下放, 当个甩手的掌柜, 成立自主研究小组, 每篇课文的内容研讨也轮流交错进行。这组这一次是研究整理背景, 下次便整理疏通生字词, 再下次再去课文分析等。虽然诗词部分生字词相对少些, 也不能掉以轻心, 比如《蜀道难》、《琵琶行》等还是很长, 字词要求也较高, 特别是《蜀道难》, 即使整篇默写过一次后, 再次检查, 误读误写的情况也很严重。不仅课前整理板书生字词的权力可下放研究小组, 上课时他们也得负责将课前黑板上整理的字词花三、二分钟时间领读, 课后也可由他们随时负责将自己小组整理的几课字词随机在自习课上听写, 这样一个周期下来, 效果显然是相当的好。

四、归还给学生提问权

一首诗《锦瑟》, 如果讲成了一篇标准版白话文翻译, 恐怕李商隐也会气愤地跳出来大骂吧。即便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 也显然不能按照字面直译, 否则何来美感, 就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淡淡的、或是喜悦、或是怅然的复杂味道, 怕才是这首诗在“诗佛”心中的定位吧。所以诗词的研究, 应允许学生大胆地假设, 大胆地提问。为什么“草枯鹰眼疾”中“疾”的“鹰眼”要配上枯草, 才能显出这样的意境来!为什么李白分明没去天姥山, 也没真正地翻上一回古蜀道, 却偏能写出这样真实又瑰丽、深刻而又生动的文字来?仅只是才气么?还有什么?这些问题正是引发学生深层思考的助力。

五、归还给学生整篇主导权

信心是积累起来的, 口才是逐渐训练出来的, 当学生们兴趣增加了, 能力提高了, 教师就应该放心放手让他们尝试高飞, 不要以为学生们只能处理一些小问题, 而不能驾驭全篇, 这种担心毫无道理。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 庞杂而多绪。引用佛祖留给弟子们的两句话:“自以为灯, 自以为靠”, 即自己点亮自己的灯, 自己成为自己的靠山。在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教师只能授之学生以“渔”, 让他们拥有了“灯”和“靠”, 才能在有限的课堂中学到更多的技能, 这也可借用朱熹老先生的“小立课程, 大作功夫”的说法, 教得学生尽可能精简的知识, 让他们腾出时间和空间进行大量的活动, 从中获得更透彻的知识与相关感悟, 从而达到“少教”而“多学”的教学目的。这样方能彰现教学之真谛, 课堂也才能成为“真”课堂!

摘要: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 古代诗歌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少教多学”的模式也受到了教师们较大的肯定, 在高中古代诗歌教学课堂在“少教多学”的教学下, 教师需要因势利导, 放开课堂的主导权, 归还学生的课堂权力。

明辨古诗歌的表现手法 篇6

一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通过对物的描写与叙述, 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在解相关题目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 明确所托之物。托, 就是寄托的意思;物, 就是客观的事实。 (2) 了解自然界中某物自身的具有特征。 (3) 领悟所言之志。言, 是表达的意思;志是志向, 志愿、思想、哲理、情感等等。表达的某种志向或情感, 大多数是带有人格化色彩的。

二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又被称为寓情于景,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事物。“一切景语皆情语”, 是否情景交融, 是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重要标志。解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 先找出诗歌中描写的景物。 (2) 在景物中体会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

三烘托渲染

烘托渲染, 用衬托与夸张的艺术手法, 突出主题。渲染烘托合起来说, 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 而只说明两种表现手法往往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用的。尤其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中, 往往先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景物, 塑造意境, 再通过景物 (意境) 来烘托人物的情感。解题时,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以周围的景物烘托渲染中心事物, 即以次景来衬托主体。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全诗以“春江鸭戏”为中心景物, 其他的景物为陪衬, 从各个角度众星捧月似地烘托渲染了画面的主体, 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春江鸭戏图”。 (2) 以周围的环境气氛烘托渲染诗中主人公的情感。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全诗正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 描写了诗人在雨夜等候、客人却未如期而至的焦虑心情, 写景寄情, 情景交融。

四以动写静,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 两者相互映衬, 构成一种情趣。如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这两句词动中寓静;杜甫的《绝句》“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动静结合, 相映成趣。

五虚实结合

虚写, 不是写眼前的实景, 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此手法的运用意在以虚衬实或者借虚写实。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雕栏玉砌”和“故国”皆为回忆中的景物, 是虚景。“朱颜改”在此可理解为现实的生活图景, 李煜在此以其过去美好的生活和如今凋谢的容颜相比较, 衬托出今日生活之凄凉, 表现出对故国浓郁的怀恋之情。

六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 就是直接抒情, 也叫直抒情怀。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 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就是间接抒情。

七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者对立的条件, 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事物, 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事物, 称为反衬。

八以小见大

诗歌往往能通过典型和象征手法, 并借助人们的生活经验, 达到言近旨远、以小见情、以小见德、以小见理的效果。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这里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 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

九修辞手法

平时注意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 答题时要先辨别出来, 再联系具体的语句作答。

总之, 古诗歌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而古诗歌方面的表现手法有很多种, 只要我们掌握其中的规律, 认真揣摩, 就可以较为准确地理解蕴藏在诗歌中的含义。

参考文献

古诗歌的现代教学 篇7

一、以读为本, 琅琅书声中感悟

朗诵是诗歌教学的不二法宝, 对于小学生来说, 朗诵也适合他们的口味, 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苏教版教材在每一首现代诗的课后练习中, 都有这方面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 教师更应该明白诗歌教学中朗诵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朗读方法让学生广泛而深入地接触文本, 要读懂文意, 读出感情, 读出韵味。可以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 让学生边读边听, 边读边学, 边读边思, 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朗诵应讲究方法, 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如初读, 读准字音 (查字典及结合课文注释) ,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再读, 整体感悟, 把握其节奏及感情, 能够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能够用不同的停顿的方式和重读方式来表现作品的内容与情感。一般情况下, 对于诗歌, 应多指导学生大声朗读, 读出感情色彩, 读得琅琅上口, 熟读成诵;需要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时, 应指导学生齐读, 让学生领略诗歌的优美;欣赏其艺术特色时, 应指导学生自由读。当然对诗歌更高要求的朗诵, 能够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必定是在对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把握之后,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歌语言而把握诵读的感情, 洋溢着朗读的渴望。同时还应注意朗诵不应只是教学的开始, 而应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每一步的教学任务提出不同的朗诵要求。

二、巧抓诗眼, 平等对话中理解

每一篇现代诗篇, 尽心涵泳, 总会从诗篇中找到现代诗的“诗眼”, 这“诗眼”或明或暗, 或显或隐, 或是一个字, 或是一个词, 或是一句诗, 找到它需要老师有一双慧眼, 只有准确地捕捉到正确的“诗眼”, 整个教学环节才能不偏离“准确的航线”。如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时, 可紧抓诗眼“绿色”一词, 展开教学, 让学生自我开掘, 发现“自己的课本”、寻找“心中的色彩”, 力求在学生心理图式和文本图式之间架起一座互为融通的桥梁, 以便和文本平等对话创造条件。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然, 用别人的态度来反观自己, 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别人, 用作者的诗情来体悟人生;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学生的阅读心境一下子与文本的语境打通、连接甚而同化。“绿色”“课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的含义, 这是师生共同艰苦跋涉, 奋力思考而得到的新义。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在这一意义的追索中得到了升华, 同时, 它又激励着学生进入一个更新的阅读期待, 激励着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对话平台, 俯瞰一个更加崭新的世界。

三、链结生活, 个性解读中提升

教学现代诗歌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当然这里的生活包括社会、自然和人生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诗歌,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让他们自己说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从而更深刻地领悟诗歌的内涵。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 故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诗人以一致之思, 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诗歌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 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而迸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设置这种机会。如问:请把你喜欢的诗句向同学大声朗读出来, 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请找出你认为写得较好的诗句或词语, 并简要说明原因。经过我的多次实践, 这种情况下学生皆能有所发现并不时有精彩而独到的见解, 特别是对词句的理解, 往往具体而深刻。通过这样的学习, 学生的个性皆能得到张扬。我们有时可以在找准整首诗歌的关键之后, 再找一个小的、贴近学生生活、情感的切入点, 作为进入一首诗的楔子。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独特的个性化解读, 甚至要引导学生有独特阅读体验。新课标指出“文学作品得阅读鉴赏, 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 应鼓励学生积极的, 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 诗歌尤其如此。

四、新旧迁移, 巧妙拓展中品味

现代诗歌精练、含蓄, 有丰富的意境、强烈的思想感情, 教学千万不可忽视语言文字的品味。在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的《我们爱你啊, 中国》第二小节时, 在引导学生体悟诗人用词的精当时, 我让学生先回忆以前所学过的文章《西湖》、《黄河的主人》, 背诵其中描写西湖、黄河的精彩片断, 体会诗歌语言与记叙文描述性语言的异同, 也可引进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刘禹锡《浪淘沙》诗行, 体会不同诗人在描述同一事物的不同笔法, 体会祖国语言的生动与鲜活。

五、读写结合, 学以致用中创造

古诗歌的现代教学 篇8

关键词: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 题型较为固定, 分值在8—10分之间, 考察内容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主。答题步骤通常为分析题目, 熟悉作者, 结合背景, 找准题干, 最后赏读诗歌, 然后抓意象, 品情感。其中针对诗歌中写作手法的考察较为常见, 包括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衬托等, 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而表现手法则包括赋、比、兴, 虚实结合, 用典, 联想, 想象, 烘托, 渲染, 象征, 对比, 抑扬,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等, 学生应该记住这些专用术语, 应用到习题中。现就几种常用的表现手法的作用及分析举例进行总结, 以供同学们参考:

1.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是诗歌中感情表达最为直接的方式。它有利于作者情感的直接抒发, 从而更加酣畅淋漓。而这种情感多为比较强烈的, 喜悦的情怀。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中,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抒发了唐军收复洛阳和郑州、汴州, 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时, 以饱含激情的笔墨, 直接表达了自己“喜欲狂”的同享胜利的欢乐。人们写诗多半是为抒情, 无论何种题材, 总要融入个人情感, 体现个人思想倾向。对于直接抒情, 学生最易于把握。

2.寓情于景

古诗中更多的采用的抒情方式是寓情于景, 它属于间接抒情 (包括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的一种。正所谓“一切景语皆请情语”, 古代诗人往往含蓄地把自己的情感寄寓到景色中, 借此排遣情绪, 并且多为伤感、绵细之怀。如思乡、怀人、伤春、羁旅、征战等。《春行即兴》 (李华) 中,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这是一首景物小诗。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 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 即兴书法了国破山河在, 花落鸟空啼的愁绪。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 都是一些宜人之景, 但是这些景物却蕴含了诗人凄凉的心境, 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之情。这类诗歌, 学生要善于抓住诗中意象, 结合背景或者作者身世, 品味感情。

3.白描

白描本是绘画中的传统技法之一, 是用墨线勾描物象, 不著颜色的一种画法。而在文学创作中的描写中, 白描成为了一种手法。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 不加以雕饰, 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 如实的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白描手法虽很平实, 却不失韵味。给读者以直观印象, 强烈感受。妇孺皆知的《悯农》“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就最为直白的道出农民的辛苦, 而深入人心, 传唱千古。

4.烘托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这是一首宫怨诗。点破主题的诗是第二句, 是中心句。其它三句都是围绕主题, 烘托这句话的。起句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 第三句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 末句, 它既是直承上句, 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延伸, 并呼应第二句, 对诗中主人公起陪衬作用, 使人泣与花落相映衬。

5.正侧结合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能够更全面、具体的描摹出笔下的事物。尤其是一些显著特点, 通过衬托, 更能给读者以别具一格的新鲜感受和特殊印象。《山雨》 (何绍基) 中“马上衣巾任沾湿, 村边瓜豆也离披。新晴尽放峰峦出, 万瀑齐飞又一齐。”此诗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前两句正面描写山雨来的快、急、大的特点, 后两句则是侧面描绘出山雨之奇的特点。从而抒写出诗人雨中喜雨、雨后“奇”雨之情。

6.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古诗中较为常用的手法, 动静结合是为了突出环境的特点。最为有名的诗句是王籍的《入若邪溪》:“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用蝉鸣之声衬托出树林的寂静, 鸟鸣来渲染出山谷的清幽。读来让人仿佛置身山中, 感受空旷、幽静之美。再如苏轼的《次韵蒋颖叔》中“月明惊鹊未安枝, 一棹飘然影自随。”这两句写景, 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月明”更突显出鹊惊的动感, 让画面生动, 具有动态美。

上一篇:急性加重下一篇:合作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