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的现代文诗歌(精选7篇)
短篇的现代文诗歌 篇1
这片土地
来过了多少生命
埋没了多少心酸的故事
流淌了多少幸福的眼泪
他们是什么人
为什么要来到这里
有无名的农夫和士卒
有挥刀的将军和强盗
有泼墨的诗人和书生
有无数的王朝和皇帝
至今至今
他们又到哪里去了
留下了多少历史的桑梓
这片土地
走过了多少步履
印刻了多少远古的记忆
生发了多少灵魂的希冀
我们又从何而来
为什么也要来到这里
我们一生生出没黄土
为什么忍受饥饿寒苦
为什么饱尝战乱灭族
谁给了我们善恶的标准
谁给了我们正邪的区分
为什么忠心和奸佞同在为什么报国和叛国同门
无数的生命来到这里
为什么要经历名利荣辱
我情不禁的向天发问
这片土地
是我生命的根基
我如同她的一颗桑树
如同她的一道河流
如同她的一座青山
一只仙鹤
一丝白云
轻轻地走过
不会留下任何声息
我知道
我最后要离开这里
不带走一丝尘埃
我会变成她天上一颗星光
遥远的把她祝福照耀
短篇的现代文诗歌 篇2
2009年诺贝尔文学获奖者多丽丝·莱辛一生撰写过92篇短篇小说, 遗憾的是, 到目前为止对她的短篇小说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 某些评论仍停留在对她的长篇小说的探讨方面。实际上, 莱辛对自己的短篇小说赞赏有加, 她宣布自己将不断将短篇小说的写作进行下去, “就算他们不再能有一个家, 只得栖身在私人的抽屉里” (莱辛, 2008:4) 。在她的短篇世界中, 莱辛更将对全人类的关心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并努力寻找人类的出路。短篇小说《吾友朱迪丝》、《对话》和《到十九号房》集中体现了莱辛在为寻求人类尤其是女性脱离现代困境的途径时, 对俄罗斯文学世界的核心价值观———“圣愚”文化的继承与改编。
莱辛从少年时代就辍学, 她的教育几乎都是靠自学成才的, 她大量阅读俄罗斯文学, 深受作品中所传达的内在思想的影响, 以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为写作榜样。同时, 作为混杂文化影响之下的莱辛的文学理念呈现出一种杂糅性:在南非的离散身份使得莱辛洞察边缘人群孤独无力, 却孤傲不屈;初到英国本土时的经济困窘和单亲母亲的重重困难;及至作品发表引发轰动, 却因为其中揭示种族问题而被自己的成长之家永远的限制入内……敏感而又才华出众的莱辛在俄罗斯文学中所传达的精髓中获取能够使自己乃至许多同样遭遇心灵困境的人走出困苦的力量。莱辛又受到传统西方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20世纪多种文化思潮的风起云涌, 是解构主义对边缘人群的异质性的解析使得莱辛获得进一步探究的逻辑基础, 莱辛通过对东方圣愚的本质的吸收演绎西方疯癫之下的救赎。
二、圣愚文化与文学
“圣愚文化”是俄罗斯特有的文化现象, 是基于东正教的影响之下逐渐进入俄罗斯的文化结构中, 并制约整个俄罗斯民族的性格特征及其他各种文化表征的存在方式的文化。王志耕老师在《圣愚之维:俄罗斯文学经典的一种文化阐释》中总结了圣愚文化独有的疯癫与虔诚的双重性特征。圣愚文化的双重性使得俄罗斯文学具有双重性———否定与肯定。“所谓否定, 则包括了外在否定和内在否定, 或曰对现实理性及恶的自指性嘲讽;所谓肯定, 则包括了对人的内在精神的追求, 对舍弃肉体性自我的热情, 及对人类终极目标的宏大叙事” (王志耕, 2013:55) 。与东方圣愚不同的是西方的疯癫者则多出于被动性:“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 而是一种文明产物, 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狂, 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 就不会有疯狂的历史。” (福柯) 但是被动的疯癫如果能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价值, 并主动选择苦修, 那么他们的行为则不应该是世俗意义上的逃避, 而是一种自我精神的救赎。莱辛为探索人类救赎的途径, 曾经求助马克思主义, 但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苏联的集权政治使得莱辛转向个人的救赎之路。莱辛笔下的疯癫形象便有了自我救赎的西方“圣愚”的特征。莱辛承袭契诃夫短篇小说的创作方式, 将小人物和边缘人作为自己作品的主人公, 演绎存在他们身上的“圣愚”精神。
三、现代社会的圣愚
圣愚现象源于疯癫的现象。疯癫行为源于基督教现实准则的自我贬义和舍弃世俗。圣愚通常是以与世俗意识相悖的形象出现的。传统中的圣愚经常为赤身裸体的苦修者, 他们不管世俗的反应如何, 始终我行我素, 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为。俄罗斯经过前苏联社会主义的过程, 似乎在数量上圣愚有所减少, 但是作为俄罗斯的民族特征, 圣愚精神已经转向一种隐藏的另类方式出现在文学文化中。莱辛在三篇小说《《吾友朱迪丝》、《对话》和《到十九号房》中, 塑造了三位现代意义上的圣愚:他们努力保持者独立的个性;自愿地隔离自我远离他人;逃离感官享受, 选择苦行僧行的隐修生活;最终以放弃肉体的方式获得终极的精神自由。
首先, 三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在现实社会中对世俗的诱惑进行坚决的抵制:不仅在行为上, 而且在思想上。朱迪丝说:“人该保存个性, 你们说是不是?” (1) (莱辛, 1978:200) 她坚信:“要是我不让人家管的话, 没人能管我的闲事” (215) ;《对话》的男主人公拒绝了女人的邀请, 因为他是一个“坚守自己的意志” (2) 的人 (51) ;《十九号房》中的苏珊乐于将一切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下, 不管外界的风暴如何, 她都保持“一切平安无事, 井井有条, 对, 无半分差错” (91) 。现代圣愚拒绝任何情感的羁绊, “他们没有亲情, 不懂得接受亲情;他们没有家庭, 也不能够进入家庭生活, 一生漂泊;他们不仅是世俗伦常这种的放逐者, 而且是精神上的自愿放逐者。因为只有切断世俗之根, 才是救赎的终极途径” (王志耕:77) 。朱迪丝曾经在世俗的压力下与意大利男子卢格有过交往, 但是她对这种关系极为不安, 因为她停留在意大利的原因只是因为“那只猫” (214) , 她无法忍受人类违反猫的天性的行为。或者说她可以对动物的生命关注, 但对于自己的作为人的属性则拒绝任何导致家庭亲情的束缚的可能性, 她在他人的惊讶中迅速离开意大利, 从而中断世俗为她铺就的走上所谓“正规的”道路;《对话》的男人自豪地宣布自己是与世俗隔离的, 他接受她的朝拜, 他如同苦修的圣愚一般, 在高高的阁楼上远离尘嚣, “我不会去虚伪的做做……我不懂感情” (46) 。他不会走出自己的狭窄的精神的空间, 对他而言, 孤独的欣赏冰冷的天空更能使他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而已经进入了婚姻家庭生活的苏珊则能宁愿一遍又一遍地选择一个龌龊的旅馆也不愿回归家庭。他们一直行走在路上, 在心灵的流浪中寻找上帝的福音。
不仅是拒绝情感的陪伴, 现代圣愚也拒绝现代社会中泛滥的感官的快乐。二战之后的欧洲乃至世界掀起更疯狂的放纵热潮。法国在1968年五月风暴运动留下的最重要遗产也许是社会道德风气的彻底改变, 人们已经不再受基督教教义的约束, 都寻求欢乐权、妇女获得解放、同性恋关系得到社会认同、黄色淫秽问题被一般性看待, “多元情爱、多头结合和多边忠贞”成为时尚。莱辛认为现代社会中的许多“复杂矛盾都可以从性中表现主来” (Doris Lessing1973:154) 。因此, 对于感官的诱惑、对性爱的快乐的完全弃绝, 转而主动选择一种严酷的存在方式成为现代圣愚们的特征之一。朱迪丝拒绝贪恋她身体的卢格, 《对话》的男人拒绝深爱他的女人, 苏珊自觉放弃那个曾给她安全与慰藉的男人的身体。不仅如此, 圣愚着们在纷扰的世俗中保持或选择自己的苦修之处。朱迪丝身材完美, 配上一件名牌裙子, “身上所产生的形象, 除了古典的, 当然不会有别的, 或许是像女神戴安娜, 刚打完猎回来, 一身轻松?又或是像个知识水平较高的山林女神, 选择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度过一个下午?” (200) 然而在叙述者的惊叹中, 朱迪丝又穿回她“脱下的灯芯绒旧裙子和毛料衬衫”里, 脸上丝毫粉黛不施。在物欲横流的时代, 朱迪丝的“房子残旧, 暖气设备恶劣, 家具又旧又丑, 破破烂烂, 摇摇欲坠”。在世俗的眼里, 这一切都是与她的身份格格不入的。《对话》的男人选择的居住地是一个非常小的房间。“因为永远挂着深蓝色窗帘而更加幽暗。紧挨着一个堆满了各种书籍的书架旁边的窄窄的小床在散发着黄光的忽明忽暗的床头灯的笼罩下, 让令人窒息” (54) 。拥有豪华别墅的苏珊更是选择了那个丑极了的房间, “只有一个窗子, 挂着薄薄锦织的绿色帘子, 一张三英尺又三分之一的床, 罩着一张廉价的绿色缎子床罩, 旁边有个煤气热气炉, 装上让客人自己放钱的咪表, 此外还有一个柜子, 一张绿色的柳条扶手椅” (112) 。传统的苦修者或是在山林或是在沙漠远离尘世的地方苦修, 莱辛的主人公选择的是现代社会的更艰难的苦修。这或许是真正的宗教意义上的苦修:模仿基督的虚己, 自愿放弃一切, 极端禁欲和谦卑。
四、心灵的救赎
多丽丝·莱辛的一生都在探寻人类真正心灵得到解放的途径。她的生活经历广泛, 致使她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写作题材。妇女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地位、种族矛盾和种族歧视、20世纪国际社会的诸多政治焦点问题, 如美苏冷战、原子战争、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科学危机和青少年暴力、共产主义和世界革命等都是她描写的空间。莱辛在写作期间始终关注的人类整体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问题。回归圣愚是莱辛在人类灵魂的归属问题上的一个建议, 是对理性知识对人类精神摧残的一个控诉。在三篇小说中, 莱辛的一个主题是:超越世俗知识、超越科技理性、回归人类的最高理性———痴愚。为增强主题的鲜明性, 莱辛在塑造现代生育的同时, 采用客观世俗的角度描写理性主义的牺牲品, 从而证明现代圣愚作为人类未来的身份。
从表面看, 小说中的三位主人公都是对现代科技知识的继承者:朱迪丝本人是一个无神论者, 在牛津大学受过良好的教育, 《对话》男对女人的嘲笑:“你靠着祖先的残羹冷炙生存, 也保守者他们的故纸堆中的观念。”说明他一定是有着“先进的”知识的人;而女人则是强忍住眼泪, 因为“眼泪是被禁止的” (49-50) , 苏珊与马修的婚姻“是以理智为基础的”。因而, “其实用不着使用那些夸张的字眼, 什么‘不忠’、‘原谅’等。理智不准她使用这些字眼, 理智也不准她吵架、闹别扭、发脾气、冷战、恶言相对、哭闹、尤其是不准她哭” (94) 。他们明白, 一切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在现代理性的驱使下, 物质和精神形成了一组对立关系:被现代人所推崇的知识理性和情感的发泄———狄奥尼索斯和阿波罗的对立产生了古希腊的悲剧, 现代社会中理性和情感的独立则必将导致个体人格的分裂。朱迪丝在与卢格的交往中感受到“一点都不是自己了”, 情感上她渴望承袭原罪感———那是拯救的唯一希望, 但理智要求她去除原罪只存有现代社会中的罪恶感。《对话》男极力否认情感的力量, 认为那只不过是“一只在太阳底下嗡嗡叫的苍蝇”。《十九号房》开篇之初, 莱辛就告诉读者“这是一个理智发挥不了作用的故事” (88) 。苏珊作为世俗社会中的典型的知识分子, 力求将一切控制在自己的理性意识之下, 但是一旦情感出现之时, 她就立刻感觉到了自我的分裂, 她的“灵魂已经不属于他自己了” (95) 。在理性与情感的对抗中, 情感就像是一个魔鬼, 不断出现, 惊扰着无能为力的苏珊, 使她无法对抗, 无处逃避。
分裂的自我在理智的指挥下选择逃避, 但是理性地逃离到孤寂之中并不能使他们回归那个原来的自我, 相反却将他们引向进一步的分裂及至最终的毁灭。“生命像沙漠, 一切都无意义” (93) 。朱迪丝身体垮掉了, 她臃肿不堪, 脸色苍白, 一副病态。《对话》男很明显病入膏肓, 精神上他无法期盼能够“回到旧的美好时代”。苏珊更实践了Karl Menninger所说的“自愿的自我剥夺就是一种慢性自杀” (Menninger 1959:384) 预言———她打开了煤气, “漂入黑暗的河流中” (124) 。科技理性强制“错误的二元的对立” (Lessing 1994:24) , 尤其是将理性与情感对立开来的终极结果的就是人类人性的分裂。莱辛正是从世俗的层面再次证明理性的恶果。
现代社会发展后期, 人的存在方式呈“碎片化”状态, 时间不再连续, 空间可以倒转, 大历史消解, 英雄不再, 小人物成为历史进程中的主角。这为圣愚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因为圣愚能够“超越了思想与事物之间必须遵守的逻辑关系, 对他来说, 现实性是绝对的, 思想也是物” (王志耕, 2013:118) 。“终极自由”是圣愚毕生的追求。正是世俗的享乐, 肉体的羁绊阻碍了人的追求过程, 因此, 圣愚舍弃了身外之物, 例如锦衣玉食 (俄罗斯民族中的真正的圣愚很多出身于富贵之家, 在他们舍弃了财富之后, 才成了圣愚, 参见王志耕老师的《圣愚之维》一书的附录) 。对他们来说, 只有每时每刻都尽全力生活, 才可能实现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意义。莱辛在三篇小说中通过对主人公的碎片化的记忆的书写, 理智与情感的对立, 否定世俗意义上的整体性。她以苏珊的最后的“疯狂”的自杀指明人类走向救赎的道路, 即回归圣愚的自由, 获得心灵的最终的救赎才是人类唯一的出路。
参考文献
[1]Lessing, Doris.The Temptation of Jack Orkney[M].London:Flamingo, 2002.
[2]Lessing, Doris.A Small Personal Voice[M].London:Flamingo, 1994.
[3]Lessing, Doris.“A Conversation with Doris Lessing”by Florence Howe.Contemporary Literature[J], 1973:154.
[4]Menninger, Karl.A psychiatrist World[M].New York:Viking, 1959.
[5]多丽丝·莱辛.傅惟慈等译.另外那个女人[M].浙江文艺出版社, 1978.
[6]多丽丝·莱辛.陈星, 译.这是老酋长的国度[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7]米歇尔·福柯.刘北城, 杨远婴, 译.疯癫与文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论现代诗歌文白相间的语言现象 篇3
内容摘要:语言的变革是新文学首先面临的问题,而新诗尤其如此。语言在诗歌中的革新不是简单的新旧更替,也不是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而是具有复杂性,表现之一就是新诗中文白相间的语言现象。这种文白相间的语言经过了不自觉到自觉的审美转换:在新诗初期,文言成为白话诗歌中无意识的残留;而到“现代派和象征派”诗歌那里,文言被有意识地引入到白话诗歌中,增强了诗歌语言的审美表达。
关键词:现代派 象征派 诗歌 文白相间
语言是新诗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突破口,可以说,新诗得以从传统诗歌中脱变出来,很大程度上是实现了诗歌语言由文言向白话的现代转换。但是,在新诗诗体转型的过程中,诗歌语言形式的变迁并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现象。由于诗人所受的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语言本身的延续性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延续性,以及白话和文言都是采用汉字来表情达意,导致了新诗语言从文言到白话转换过程中的颇有意味的“文白相间”现象,而这种文白相间的语言在“初期白话诗、象征派、现代派”诗歌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现代派和象征派诗人对新诗语言进行审美调整,把文言与白话融合在新诗中,表现了白话与文言的传承与联系。
其实新诗在发展初期就已经表现出文白相间现象,只不过此时的文白相间与“现代派象征派”的文白相间颇有不同。新诗是在“旧与新”、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中确定自己的审美规范,表现在诗歌语言上,就是强调“以白话写诗,打破诗的格律,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①胡适“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作诗如作文”的诗学主张充分体现了新诗初期的诗学主张,这从根本上动摇了文言诗歌的根基。在实践创作上,刘半农、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李大钊、鲁迅等作家开始在这种诗歌理念下尝试用白话写新诗,在理论倡导与实践中,我们明显地感觉到诗人在主张与实际创作之间存在深刻的悖论,倡导者一方面激烈地否定文言、倡导诗体大解放;另一方面,在实际创作中又无法完全排除文言和传统诗体的影响。由于深受文言熏陶,早期诗人的白话诗中点缀了不少的文言句法和文言字词,由此形成了诗歌中的文白相间特点。显然,这种文白相间是新诗草创期不自觉的产物。正是这种不自觉的结合,这种显在的诗歌主张与潜在的传统制约之间的深刻裂痕,造成了初期白话诗语言的生涩,缺少诗味。而随后崛起的“现代派和象征派”正是以反对早期白话诗“作诗如作文”、“诗味”不足的面目出现。现代派和象征派诗人对早期白话诗“作诗如作文”进行质疑反驳,要求诗与散文划清界限,创作纯粹的诗歌,坚持“纯诗”的立场,那么,如何写出“纯诗”呢?其表现之一就是追求诗“朦胧”与“暗示”的特质。表现在语言上,以“明白,亲切”为大忌,着意破坏习惯的语言规范,追求“陌生化”效果。而“文言词语的引入,也会造成“陌生化”效果,增加无形的神秘感。”②正如朱湘所说:“我们必得采取日常的白话的长处作主体,并且兼着吸收旧文字的优点,融化进去,然后我们才能创造出一种完善的新的工具来。”③所以象征派和象征派诗人在语言上一反白话初期诗人的主张,抵制文言与白话之间人为的二元对立,有意识地引入文言入诗,以增强诗歌语言的审美性。换句话说,在初期白话诗人那里,文白相间是不自觉的产物,并造成了诗歌语言的生涩与诗味不足的弊病;而现代派和象征派诗人把诗歌语言的文白相间作为有意识的追求,试图这种语言的间杂性来增强诗歌的审美性。由此产生了比较有意味的结果:“现代派和象征派”有意识表现文白相间的诗歌语言延续了初期白话诗无意识的文白相间的语言现象。
那么,在现代诗人笔下,诗歌中这种有意识的文白相间,在表达效果究竟如何呢?
从早期的象征派诗人来看,在新诗语言中使用文白相间的效果并不理想,毋宁说,他们同样陷入了早期白话诗人语言生硬、诗味不足的窘境。
从李金发的诗歌写作来看,他在诗歌中大量采用了文言的“之”字。如《弃妇》:“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阻隔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激流,枯骨之沉睡。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越此短墙之角,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如荒野狂风怒号:战栗了无数游牧。”又如《给峰鸣》:“淡白的光影下,我们蜷伏了手足,口里叹着气如冬夜之恶狼;脑海之污血循环着,永无停息,脉管的跳动显出死之预言。……”其它的诗如《里昂车中》、《题自写像》、《希望与怜悯》、《生活》等同样大量引入了文言“之”字。而文言“之”字,相当与白话中的“的”字,当白话语中“的”字常见于诗歌后,李金发为了追求语言的涩味,这时引入文言助词“之”,造成陌生化的效果。如周作人所说,这是在白话文占了主导地位以后,主动“把古文请进国语文学里来”⑤,试验采用文言词语增加文章的“涩味”④。除了“之”字,李金发还使用了一些文言虚词、助词,如《下午》“击破沉寂的唯有枝头的春莺,啼不上两声,隔树的同僚,亦一齐歌唱了,赞叹这妩媚的春光”……《题自写像》“感谢这手与足,虽然尚少,但既觉够了,昔日武士披着甲,力能搏虎!我么?害点羞。热如皎日,灰白如新月在云里……”在另一位早期诗人胡也频那里也可以看到文白相间的语言现象,如《苦恼》一诗:“痛苦这哀声,我的心战栗如风前铁马。生的足音既入熄灭之灯,我亦无须乎上帝!……”《惆怅》:“在沉寂的冷窗之前,倾听着风雨纤小的脚步声,呵,我的心灵因穷拙而疲乏了,终不能知寂寞与我友谊何在。……”《悲愤》:“诗人尽寻梦于黑暗之醉乡,留下庞大之宇宙,任蛇狗交欢,蚱蜢跳舞。我忍受不了这一切,遂屺立山巅,嚷臂呼喊。……”此外还有《歌》、《洞庭湖上》等诗,都大量引入了文言助词、连词如“遂、且、与、此、如、唯”等。其实,在古体诗中,文言语助词经常进入诗歌中,不受音韵的限制,而近体诗中,诗歌建立了谨严的审美规范,而不具有单独意义的语助词很少进入到诗歌中,宋代以文为诗,再次引入语助词,加强了语言逻辑表达能力。李金发、胡也频等现代诗人笔下的语助词沿袭了宋诗的传统,所不同的是宋诗是在文言中夹杂文言语助词,而他们是在白话中夹杂文言语助词中,两种语言在诗歌表达中形成张力,文言的凝练与白话的直白在诗歌中交融在一起。
“象征派”的早期诗人使用了文言词语入诗,在一定程度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产生了一定的“陌生化”的效果,但总的来看,新诗中白话与文言的夹杂有点生硬,一些诗中语言艰涩,不伦不类,诗味不足。正如朱自清评李金发的诗:“他的诗不乏想象力,但不知是创造新语言太切,还是母舌太生疏,句法过分欧化,教人像读着翻译,又夹杂写文言里的叹词语助词,更加不像。”⑤显然,象征派早期诗人们之所以出现这种创作困境,与他们只是纯粹从语言的角度来理解古今结合,只是在白话诗歌中引入三三两两的文言词汇的错误偏向有关。
“象征派”早期诗人的这种错误偏向在后期诗人那里得到了有效纠正。戴望舒、废名等诗人在诗歌里引入文言主要侧重对古典诗歌意象与艺术表现方式的化用,这样就带来了白话诗歌里典雅、空灵、深邃的古典诗歌韵味。试看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文言古典意象的化用,双声叠韵与回环复沓的吟唱,营造了朦胧感伤的古典意境。显然,戴望舒诗歌里文白相间现象由从表层的文言字词镶嵌走向了古典诗歌语言音乐性的借鉴和由古典诗歌意象、意境统筹的诗歌语言的无形化入。废名的诗歌更是在此基础上对古典诗歌的意蕴和意趣作了遥远的呼应。废名在《论新诗》中明确指出现代派诗是温庭筠、李商隐一派的发展。他认为温、李的诗是从沙里淘的金子,是整个想象,自由的表现,犹如雕刻,给人立体的感觉。……认为新诗的前景很光明了,因为旧诗的长处可以在新诗里得到发展。⑥废名的诗歌充分体现了这一诗学主张,表现在语言上不光大量引入文言字词和文言语句,还把禅语引入到诗歌中,成为他诗歌最主要的一个特色。如他的诗《海》:“我立在池岸,望那一朵好花,亭亭玉立,出水妙善,我将永远不爱海了,荷花微笑到:‘善男子,花将长在你海里。”“池、花、海、妙善、善男子”这些语汇都出典于佛家语,再如他的《妆台》、《十二月十九夜》等诗里也把佛家语汇海,莲花、镜子等语言融汇在白话诗句中。这些文言字词、文言句式以及佛家语汇的融入,有时候使他诗歌比较难懂,许多诗句看似无逻辑可言,其实他的诗表面上不能完全文从字顺,但他的诗歌语言杂糅交错,文言语汇、文言句式、禅宗语汇、佛家用语等都融汇在一起,运用得圆滑自如,从而使废名诗歌语言充满了想象与幻想,传承了古典诗歌朦胧含蓄的审美特质。与“现代派和象征派”早期诗人相比,戴望舒、废名诗中文白相间的语言毫无生涩之感,主要原因就在于语言中的文白夹杂是在传统意境、意蕴的统帅下形成的,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几个文言词汇。后期诗人对诗歌“文白相间”的理解更为深入,更符合诗的本质,从而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早期白话诗歌语言生涩、诗味不足的问题。
如上所述,尽管某些“象征派”的后期诗人比早期诗人对“文白相间”的理解更为深入,也较圆满地解决了新诗语言生涩,诗味不足的弊病,但是,这里仍存在的问题是以戴望舒、废名为代表的诗人主要采用的是以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来统筹语言,——这对新诗的发展显然不是根本之计,因为新诗必然要表现现代人的生活与精神,——真正有效的做法应该是在“现代派”诗人探索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根本的大语言观,自如、有效地采用汉语来写诗,而不是拘囿于文言与白话的对立框架。施蛰存对“现代辞藻”进行了一番解释:“《现代》中有很多诗的作者曾在他们的诗篇中采用一些比较生疏的古字,或甚至是所谓的‘文言文中的虚字,但他们并有意地‘搜扬古董”。对于这些字,他们没有“古”或“文言”的观念。只要适宜于表达一个意义,一种情绪,或甚至是完成一个音节,他们就采用了这些字。所以我说他们是现代的辞藻。⑦这就表明,诗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文言与白话之间的人为对立没有必要,文言与白话共同组成了现代词藻,共同融入了现代诗的语言而不着痕迹。如卞之琳的《尺八》“得了慰藉于邻家的尺八,次朝在长安市的繁华里,独访取一枝凄凉的竹管……”,《雨同我》“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文言与白话语汇融合在一起,较少生涩之感,表达了现代人忧虑孤独的现代情绪。正如卞之琳说他写白话诗体,是最着力于诗的“欧化”、“古化”或“化欧”、“化古”的。⑧所以他诗歌语言在文言与白话,汉语与西化的基础上形成张力。只可惜,这一大语言观的尝试,因战争而中断了,不然诗歌语言的表达将是另一种丰富的表现形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代新诗对诗歌语言“文白相间”的探索、革新,尽管遭遇了一些挫折,但总的来说,诗人们功不可没,他们构成了现代汉语诗歌由稚嫩到成熟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现代派和象征派诗人把文言审美地引入的到白话诗歌中,也把白话初期文言残留的生硬转化为语言陌生化的追求,在文白语汇融合之间熔铸典雅、空灵、朦胧的诗意美。并且在现代派诗人的探索中,用文言与白话的交融传达了现代人的现代生活与现代情绪,试图建构二者合为一体的语言构想。在此意义上,“文白相间”也隐喻性地揭示了新诗语言发展的内在轨迹。
注 释
①②⑦钱理群:《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 120页,139页,364页
③朱湘:《评闻君一多的诗》,《中书集》,生活书店,1934年,第334页.
④周作人:《<燕知草>跋》,《永日集》,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版,78页。
⑤刘运峰编,《1917-1927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2009年版,天津人民出版社,151页
⑥废名:《谈新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版。
⑧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雕虫纪历》(增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26页。
活着现代短篇诗歌 篇4
我是被时间推着走的路人,穿梭在人潮拥挤的城市,寻找活着的足迹,朋友越多越觉得孤独。
偶尔只有手机才能找到满足。
我是被时间推着走的路人
穿梭在灯红酒绿的街道,追寻活着的滋味,爱与被爱都装扮得是那么高贵,只能在一次一次肉体的撞击中,填补偶尔的空虚。
我是被时间推着走的路人
它总是如此的不解风情,疑惑的看着你欲望如火的勾引,还没来得及回忆,就已不见了踪迹。
没人能比我更懂你,你像是我丢不掉的影子那样调皮,嬉皮笑脸的在我的世界里哭泣,然后转身继续你的痴迷。
来来回回的世界里,我只是被时间推着走的路人,努力着。寻找着,证明我还活着……
相思现代短篇诗歌 篇5
千年轮回一梦遥,
苦苦思卿泪中笑。
他乡流连守望时,
花瓣可曾随风飘?
青罗衫,相思意,
孑然独立愁难消。
问君何以难忘念奴娇,
君心素手只把红豆抛。
云儿追着明月跑,
伊人月下形渐销。
痴痴盼君归期至,
数尽星斗复难到。
研墨香,兰指翘,
鸿雁寄书为君瞧。
问君孤旅身体可安好,
何日风尘一路乡愁消?
漫天风雪寒风号,
两地相思起心潮。
为赴前尘盟誓约,
今朝无惧路途遥。
君疾步,卿相迎,
相顾无言紧拥抱。
卿颜脉脉含情把君叫,
君对佳人温柔淡淡笑。
世人都说爱情妙,
唯有相思太煎熬。
相爱相亲难相守,
隔山隔水路迢迢。
郎有情,妾有意,
比翼天涯连理鸟。
只愿世间情人分离少,
铁凝撰写博文赞美中国诗歌创作 篇6
据新浪网消息, 众多网友于6月3日在新浪博客上看到,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也开设了博客, 她的首篇博文刊登了她在第二届中国诗歌节上的致辞文章。第二届中国诗歌节5月23日在西安开幕, 铁凝在致辞中写道:“中国是诗的国度, 具有悠久的诗歌传统和璀璨的诗歌文化, 诗人词家, 灿若群星;名篇佳作, 传之久远。特别是唐代, 我国的古典诗歌臻于完美。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大批诗坛大家, 在古都长安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作, 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铁凝在博客中把诗歌称作是人间最美的艺术花朵, “内心有爱, 就会有诗;心中有情, 就会有歌。我们深信, 置身于这样一个伟大而多彩的时代, 面对着这样一个古老辽阔、充满生机活力的国度, 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就会油然而生, 诗思和灵感就会如泉水般喷涌。我们的诗人一定会向我们伟大的时代、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奉献出锦绣华章。我们的诗歌一定会进一步贴近群众, 以明媚的诗意照亮更多人的生活。”这篇文章当天上午9点刊登在铁凝的博客上, 立刻吸引了广大网友的注意, 截止到下午5点, 已有近6万名网友阅读过这篇文章。
现代文阅读的三大题型 篇7
一、概括题
一篇文章中可概括的东西很多,如概括描写对象的特征、概括文章中心、概括原因依据、概括文章层次等。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采用这样几种方法:
一是提取原文语句,摘录相关答案。
提取关键词。一般来说概括特点的题目答题方法就是找关键词。2008年高考湖北卷“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特征”,我们很快就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关键词“模糊性、隐蔽性”。
提取中心句。有些文章中有或明或暗的中心语段或中心句,找出这些句子,可以很快地组织相关答案。2005年高考山东卷“概括说明文章第6、7、8自然段写的是人类从哪几个方面寻根溯源”,就属于找不同段落中的中心句进行归纳。第6、7、8段中的事例与重要词语分别是“旅居美国的俄国老太太看到俄文报页啜泣起来。乡土信息、文化根源、乡愁”“我自己乘船渡三峡,但见历史山川,浮沉眼底。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那一刻。我是那鲑鱼,跃万里河海关山,回溯了本源。”“一个朋友,去大陆旅游,游山玩水,看古迹。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触。故园小径,一阵桂香,却勾起儿时往事。勾起文化的失落感。”经过分析我们可以抓住关键词语组织出答案:人类通过祖国的文字(或:母语)、故土的山川(风景)、故乡生活记忆(儿时往事、往事记忆)三个方面寻根溯源。
二是分层概括。大多数题目需要我们弄清文章层次。找准答题点,然后分层概括,特别是题目上有明确暗示语的如“几个角度”、“几个方面”等。2005年高考福建卷第14题“作者喜欢用日历的原因有哪些”。概括第二段可以提炼出“日历中隐含着一种希望”,从三、四段中可提炼出“日历代表着时间。让人珍惜”,从六、七段提炼出“日历的重要意义”。
二、含义题
关于“含义”,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的往往是这样几种类型的词语或句子:一是词语句子具有的语境义;二是句中含有某种修辞,特别是比喻、象征、借代;三是具有特殊作用的句子。
关于语境义的答题思路:(1)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如果是句子就要先找出句中的重要词语。(2)瞻前顾后,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如果有代词。就在上句或下旬寻找指代的对象。2008年高考全国卷第15题第一小题:“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联系上文“越走越静……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表明“空谷足音”是指“环境幽静”,再联系下文对院落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的孤寂,这样就可以组织答案了“孤独的脚步说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所,同时暗示了环境的幽静”。
运用了修辞的词语或句子的答题思路: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比如比喻句,则先找出句中的喻体,然后根据上下文分析本体,找出二者的相似点。最后运用“中心辐射法”联系全文将本体、相似点、中心组合成文。2006年高考江西卷第18题要求说说“童话”的含义,首先联系上文发现“童话”的本体是森林,二者的相似点是美丽、充满幻想、有众多鸟兽,文章的中心是“作者对森林荒原化的忧虑”,组合为答案为:“喻指拥有众多鸟兽的茂密而美丽的森林,表达了作者对森林变成荒原的忧虑。”
具有特殊作用的句子往往是指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或者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答题时分析了句子的含义后再加上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答案就较为完备了。
三、作用题
作用题有各种题型变式,如“作用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为什么这样写”等等。面对这样的题型,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综合分析。
一是看它在篇章结构上的作用,也就是在文章的章法上所起的作用。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有些布局谋篇的技巧:比如,开篇的句子可能是铺垫、开篇点题、引人入胜、总括全文等,而中间段落可能有过渡、宕开一笔、穿插交代、伏笔照应(也可能在开头结尾)等,结尾段落可能是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含蓄隽永、意在言外、发人深省等。例2005年高考全国卷第15题“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如果理清了文章思路,把握了文章结构,结合全文思路就很好作答了,这句话往往出现在作者满怀希望地等待春天时,天气却总不作美,让人“憎嫌”,但通观全文又不是真的“我不信了春天”,所以答案就是“欲扬先抑,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光”。
二是看技巧上的作用。用了修辞格的要分析修辞格及其作用,用了表达技巧、写作技巧的也要先答出是什么技巧,然后分析这种技巧的作用,再联系中心作答。这里面常考的有修辞格中的比喻、拟人、借代、排比、反问等。例如2005年高考湖北卷“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就是考的拟人及其作用。表达中常考的有对比、反衬、象征、第二人称、细节描写、引用、虚实等。例《痛哭和珍》(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19题“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文章赞扬了和珍的英勇伟大,而写自己胆怯渺小,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反衬,所以答案是“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