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名家短篇散文(共12篇)
现代名家短篇散文 篇1
那片墓园曾经是荷西与我常常经过的地方。
过去,每当我们散步在这个新来离岛上的高岗时,总喜欢俯视着那方方的纯白的厚墙,看看墓园中特有的丝杉,还有那一扇古老的镶花大铁门。
不知为什么,总也不厌的怅望着那一片被围起来的寂寂的土地,好似乡愁般的依恋着它,而我们,是根本没有进去过的。
当时并不明白,不久以后,这竟是荷西要归去的地方了。是的,荷西是永远睡了下去。
清晨的墓园,鸟声如洗,有风吹过,带来了树叶的清香。不远的山坡下,看得见荷西最后工作的地方,看得见古老的小镇,自然也看得见那蓝色的海。
总是痴痴的一直坐到黄昏,坐到幽暗的夜慢慢的给四周带来了死亡的阴影。
也总是那个同样的守墓人,拿着一个大铜环,环上吊着一把古老的大钥匙向我走来,低低的劝慰着:“太太,回去吧!天暗了。”
现代名家短篇散文 篇2
2009年诺贝尔文学获奖者多丽丝·莱辛一生撰写过92篇短篇小说, 遗憾的是, 到目前为止对她的短篇小说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 某些评论仍停留在对她的长篇小说的探讨方面。实际上, 莱辛对自己的短篇小说赞赏有加, 她宣布自己将不断将短篇小说的写作进行下去, “就算他们不再能有一个家, 只得栖身在私人的抽屉里” (莱辛, 2008:4) 。在她的短篇世界中, 莱辛更将对全人类的关心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并努力寻找人类的出路。短篇小说《吾友朱迪丝》、《对话》和《到十九号房》集中体现了莱辛在为寻求人类尤其是女性脱离现代困境的途径时, 对俄罗斯文学世界的核心价值观———“圣愚”文化的继承与改编。
莱辛从少年时代就辍学, 她的教育几乎都是靠自学成才的, 她大量阅读俄罗斯文学, 深受作品中所传达的内在思想的影响, 以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为写作榜样。同时, 作为混杂文化影响之下的莱辛的文学理念呈现出一种杂糅性:在南非的离散身份使得莱辛洞察边缘人群孤独无力, 却孤傲不屈;初到英国本土时的经济困窘和单亲母亲的重重困难;及至作品发表引发轰动, 却因为其中揭示种族问题而被自己的成长之家永远的限制入内……敏感而又才华出众的莱辛在俄罗斯文学中所传达的精髓中获取能够使自己乃至许多同样遭遇心灵困境的人走出困苦的力量。莱辛又受到传统西方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20世纪多种文化思潮的风起云涌, 是解构主义对边缘人群的异质性的解析使得莱辛获得进一步探究的逻辑基础, 莱辛通过对东方圣愚的本质的吸收演绎西方疯癫之下的救赎。
二、圣愚文化与文学
“圣愚文化”是俄罗斯特有的文化现象, 是基于东正教的影响之下逐渐进入俄罗斯的文化结构中, 并制约整个俄罗斯民族的性格特征及其他各种文化表征的存在方式的文化。王志耕老师在《圣愚之维:俄罗斯文学经典的一种文化阐释》中总结了圣愚文化独有的疯癫与虔诚的双重性特征。圣愚文化的双重性使得俄罗斯文学具有双重性———否定与肯定。“所谓否定, 则包括了外在否定和内在否定, 或曰对现实理性及恶的自指性嘲讽;所谓肯定, 则包括了对人的内在精神的追求, 对舍弃肉体性自我的热情, 及对人类终极目标的宏大叙事” (王志耕, 2013:55) 。与东方圣愚不同的是西方的疯癫者则多出于被动性:“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 而是一种文明产物, 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狂, 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 就不会有疯狂的历史。” (福柯) 但是被动的疯癫如果能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价值, 并主动选择苦修, 那么他们的行为则不应该是世俗意义上的逃避, 而是一种自我精神的救赎。莱辛为探索人类救赎的途径, 曾经求助马克思主义, 但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苏联的集权政治使得莱辛转向个人的救赎之路。莱辛笔下的疯癫形象便有了自我救赎的西方“圣愚”的特征。莱辛承袭契诃夫短篇小说的创作方式, 将小人物和边缘人作为自己作品的主人公, 演绎存在他们身上的“圣愚”精神。
三、现代社会的圣愚
圣愚现象源于疯癫的现象。疯癫行为源于基督教现实准则的自我贬义和舍弃世俗。圣愚通常是以与世俗意识相悖的形象出现的。传统中的圣愚经常为赤身裸体的苦修者, 他们不管世俗的反应如何, 始终我行我素, 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为。俄罗斯经过前苏联社会主义的过程, 似乎在数量上圣愚有所减少, 但是作为俄罗斯的民族特征, 圣愚精神已经转向一种隐藏的另类方式出现在文学文化中。莱辛在三篇小说《《吾友朱迪丝》、《对话》和《到十九号房》中, 塑造了三位现代意义上的圣愚:他们努力保持者独立的个性;自愿地隔离自我远离他人;逃离感官享受, 选择苦行僧行的隐修生活;最终以放弃肉体的方式获得终极的精神自由。
首先, 三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在现实社会中对世俗的诱惑进行坚决的抵制:不仅在行为上, 而且在思想上。朱迪丝说:“人该保存个性, 你们说是不是?” (1) (莱辛, 1978:200) 她坚信:“要是我不让人家管的话, 没人能管我的闲事” (215) ;《对话》的男主人公拒绝了女人的邀请, 因为他是一个“坚守自己的意志” (2) 的人 (51) ;《十九号房》中的苏珊乐于将一切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下, 不管外界的风暴如何, 她都保持“一切平安无事, 井井有条, 对, 无半分差错” (91) 。现代圣愚拒绝任何情感的羁绊, “他们没有亲情, 不懂得接受亲情;他们没有家庭, 也不能够进入家庭生活, 一生漂泊;他们不仅是世俗伦常这种的放逐者, 而且是精神上的自愿放逐者。因为只有切断世俗之根, 才是救赎的终极途径” (王志耕:77) 。朱迪丝曾经在世俗的压力下与意大利男子卢格有过交往, 但是她对这种关系极为不安, 因为她停留在意大利的原因只是因为“那只猫” (214) , 她无法忍受人类违反猫的天性的行为。或者说她可以对动物的生命关注, 但对于自己的作为人的属性则拒绝任何导致家庭亲情的束缚的可能性, 她在他人的惊讶中迅速离开意大利, 从而中断世俗为她铺就的走上所谓“正规的”道路;《对话》的男人自豪地宣布自己是与世俗隔离的, 他接受她的朝拜, 他如同苦修的圣愚一般, 在高高的阁楼上远离尘嚣, “我不会去虚伪的做做……我不懂感情” (46) 。他不会走出自己的狭窄的精神的空间, 对他而言, 孤独的欣赏冰冷的天空更能使他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而已经进入了婚姻家庭生活的苏珊则能宁愿一遍又一遍地选择一个龌龊的旅馆也不愿回归家庭。他们一直行走在路上, 在心灵的流浪中寻找上帝的福音。
不仅是拒绝情感的陪伴, 现代圣愚也拒绝现代社会中泛滥的感官的快乐。二战之后的欧洲乃至世界掀起更疯狂的放纵热潮。法国在1968年五月风暴运动留下的最重要遗产也许是社会道德风气的彻底改变, 人们已经不再受基督教教义的约束, 都寻求欢乐权、妇女获得解放、同性恋关系得到社会认同、黄色淫秽问题被一般性看待, “多元情爱、多头结合和多边忠贞”成为时尚。莱辛认为现代社会中的许多“复杂矛盾都可以从性中表现主来” (Doris Lessing1973:154) 。因此, 对于感官的诱惑、对性爱的快乐的完全弃绝, 转而主动选择一种严酷的存在方式成为现代圣愚们的特征之一。朱迪丝拒绝贪恋她身体的卢格, 《对话》的男人拒绝深爱他的女人, 苏珊自觉放弃那个曾给她安全与慰藉的男人的身体。不仅如此, 圣愚着们在纷扰的世俗中保持或选择自己的苦修之处。朱迪丝身材完美, 配上一件名牌裙子, “身上所产生的形象, 除了古典的, 当然不会有别的, 或许是像女神戴安娜, 刚打完猎回来, 一身轻松?又或是像个知识水平较高的山林女神, 选择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度过一个下午?” (200) 然而在叙述者的惊叹中, 朱迪丝又穿回她“脱下的灯芯绒旧裙子和毛料衬衫”里, 脸上丝毫粉黛不施。在物欲横流的时代, 朱迪丝的“房子残旧, 暖气设备恶劣, 家具又旧又丑, 破破烂烂, 摇摇欲坠”。在世俗的眼里, 这一切都是与她的身份格格不入的。《对话》的男人选择的居住地是一个非常小的房间。“因为永远挂着深蓝色窗帘而更加幽暗。紧挨着一个堆满了各种书籍的书架旁边的窄窄的小床在散发着黄光的忽明忽暗的床头灯的笼罩下, 让令人窒息” (54) 。拥有豪华别墅的苏珊更是选择了那个丑极了的房间, “只有一个窗子, 挂着薄薄锦织的绿色帘子, 一张三英尺又三分之一的床, 罩着一张廉价的绿色缎子床罩, 旁边有个煤气热气炉, 装上让客人自己放钱的咪表, 此外还有一个柜子, 一张绿色的柳条扶手椅” (112) 。传统的苦修者或是在山林或是在沙漠远离尘世的地方苦修, 莱辛的主人公选择的是现代社会的更艰难的苦修。这或许是真正的宗教意义上的苦修:模仿基督的虚己, 自愿放弃一切, 极端禁欲和谦卑。
四、心灵的救赎
多丽丝·莱辛的一生都在探寻人类真正心灵得到解放的途径。她的生活经历广泛, 致使她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写作题材。妇女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地位、种族矛盾和种族歧视、20世纪国际社会的诸多政治焦点问题, 如美苏冷战、原子战争、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科学危机和青少年暴力、共产主义和世界革命等都是她描写的空间。莱辛在写作期间始终关注的人类整体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问题。回归圣愚是莱辛在人类灵魂的归属问题上的一个建议, 是对理性知识对人类精神摧残的一个控诉。在三篇小说中, 莱辛的一个主题是:超越世俗知识、超越科技理性、回归人类的最高理性———痴愚。为增强主题的鲜明性, 莱辛在塑造现代生育的同时, 采用客观世俗的角度描写理性主义的牺牲品, 从而证明现代圣愚作为人类未来的身份。
从表面看, 小说中的三位主人公都是对现代科技知识的继承者:朱迪丝本人是一个无神论者, 在牛津大学受过良好的教育, 《对话》男对女人的嘲笑:“你靠着祖先的残羹冷炙生存, 也保守者他们的故纸堆中的观念。”说明他一定是有着“先进的”知识的人;而女人则是强忍住眼泪, 因为“眼泪是被禁止的” (49-50) , 苏珊与马修的婚姻“是以理智为基础的”。因而, “其实用不着使用那些夸张的字眼, 什么‘不忠’、‘原谅’等。理智不准她使用这些字眼, 理智也不准她吵架、闹别扭、发脾气、冷战、恶言相对、哭闹、尤其是不准她哭” (94) 。他们明白, 一切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在现代理性的驱使下, 物质和精神形成了一组对立关系:被现代人所推崇的知识理性和情感的发泄———狄奥尼索斯和阿波罗的对立产生了古希腊的悲剧, 现代社会中理性和情感的独立则必将导致个体人格的分裂。朱迪丝在与卢格的交往中感受到“一点都不是自己了”, 情感上她渴望承袭原罪感———那是拯救的唯一希望, 但理智要求她去除原罪只存有现代社会中的罪恶感。《对话》男极力否认情感的力量, 认为那只不过是“一只在太阳底下嗡嗡叫的苍蝇”。《十九号房》开篇之初, 莱辛就告诉读者“这是一个理智发挥不了作用的故事” (88) 。苏珊作为世俗社会中的典型的知识分子, 力求将一切控制在自己的理性意识之下, 但是一旦情感出现之时, 她就立刻感觉到了自我的分裂, 她的“灵魂已经不属于他自己了” (95) 。在理性与情感的对抗中, 情感就像是一个魔鬼, 不断出现, 惊扰着无能为力的苏珊, 使她无法对抗, 无处逃避。
分裂的自我在理智的指挥下选择逃避, 但是理性地逃离到孤寂之中并不能使他们回归那个原来的自我, 相反却将他们引向进一步的分裂及至最终的毁灭。“生命像沙漠, 一切都无意义” (93) 。朱迪丝身体垮掉了, 她臃肿不堪, 脸色苍白, 一副病态。《对话》男很明显病入膏肓, 精神上他无法期盼能够“回到旧的美好时代”。苏珊更实践了Karl Menninger所说的“自愿的自我剥夺就是一种慢性自杀” (Menninger 1959:384) 预言———她打开了煤气, “漂入黑暗的河流中” (124) 。科技理性强制“错误的二元的对立” (Lessing 1994:24) , 尤其是将理性与情感对立开来的终极结果的就是人类人性的分裂。莱辛正是从世俗的层面再次证明理性的恶果。
现代社会发展后期, 人的存在方式呈“碎片化”状态, 时间不再连续, 空间可以倒转, 大历史消解, 英雄不再, 小人物成为历史进程中的主角。这为圣愚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因为圣愚能够“超越了思想与事物之间必须遵守的逻辑关系, 对他来说, 现实性是绝对的, 思想也是物” (王志耕, 2013:118) 。“终极自由”是圣愚毕生的追求。正是世俗的享乐, 肉体的羁绊阻碍了人的追求过程, 因此, 圣愚舍弃了身外之物, 例如锦衣玉食 (俄罗斯民族中的真正的圣愚很多出身于富贵之家, 在他们舍弃了财富之后, 才成了圣愚, 参见王志耕老师的《圣愚之维》一书的附录) 。对他们来说, 只有每时每刻都尽全力生活, 才可能实现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意义。莱辛在三篇小说中通过对主人公的碎片化的记忆的书写, 理智与情感的对立, 否定世俗意义上的整体性。她以苏珊的最后的“疯狂”的自杀指明人类走向救赎的道路, 即回归圣愚的自由, 获得心灵的最终的救赎才是人类唯一的出路。
参考文献
[1]Lessing, Doris.The Temptation of Jack Orkney[M].London:Flamingo, 2002.
[2]Lessing, Doris.A Small Personal Voice[M].London:Flamingo, 1994.
[3]Lessing, Doris.“A Conversation with Doris Lessing”by Florence Howe.Contemporary Literature[J], 1973:154.
[4]Menninger, Karl.A psychiatrist World[M].New York:Viking, 1959.
[5]多丽丝·莱辛.傅惟慈等译.另外那个女人[M].浙江文艺出版社, 1978.
[6]多丽丝·莱辛.陈星, 译.这是老酋长的国度[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7]米歇尔·福柯.刘北城, 杨远婴, 译.疯癫与文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中国现代散文选》 篇3
最近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在丰富多彩的中国现代散文宝库中,着意精选了自一九一八至一九四九三十年间二百余位作家的作品,约近三百万字,编就了《中国现代散文选》这套七卷本的大型散文创作选集。看过这套选集已出版的前三卷,和即将出版的后四卷的全部清样,就如同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名苑里,尽情观览了一番。这里既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小品文,也有侧重于抒情性的散文诗,侧重于叙事性的报告文学。这里有革命的和有进步倾向的作家作品,同时也选收了各种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品。它们大都篇幅短小,文字凝炼,挥洒自如;或有特色,或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套选集,可以使我们对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散文部分的发展过程,基本面貌和主要成就,有一个比较系统和比较准确的了解。
中国虽然自古以来并没有“散文”这个名字,然而散文这种文体,在我国却是古已有之的。从诸子散文到明清小品,千朝百代的作家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华篇佳构。元代之后,由于戏曲小说的兴盛,散文创作渐趋衰颓。直到五四革命运动发生,现代散文因了个性的解放而滋长起来,并在广阔的范围里表现了“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进行了思想启蒙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的斗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所以,鲁迅先生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指出:五四以来“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文如其人。不同的作家,由于出身、教养、阅历、性格、思想、情趣的不同,因而每个人的文章风格也各不相同。李大钊的政论和杂感,朴素平易,干脆利落,如电闪雷鸣,气贯长虹;而其小品和游记,却又清新隽永,明白如话,富有哲理意味。鲁迅的杂文如匕首投枪般刚烈明快;而其抒情散文,却是含蓄凝炼,闪射着瑰丽的色彩,蕴含着神奇的意境。郭沫若的小品,优美而清新,充满着诗意;而其杂文却气势磅礴,如战斗的号角。冰心的文章,清新明媚,玲珑剔透;“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充满着慈爱。沈从文笔下的山光水色,于素淡之中透出隽永的情思。陈学昭的文章,活泼多姿,感情浓烈,委婉疏朗,清新秀丽。夏丐尊的文字朴素平淡,其中却不乏浓郁的情致和丰富的想象。丰子恺的笔触,细致入微,口语化的叙述中,自有一种感人的情调。茅盾写景状物,栩栩如生,笔端常带感情。巴金生动流畅地倾吐着热烈缠绵的感情。梁遇春潇洒自如地议论着知识,探索着人生。老舍诙谐,丽尼玲珑,陆蠡纯朴清新,鲁彦充满着诗意,吴组缃冷静,唐简洁而明朗,李广田朴素而细腻。师陀总是唱着一首忧伤的歌,周立波描绘着血与火的战场。读方令孺的散文,宛若步入苏州园林,格局虽小却玲珑别致,处处可以见出女性作者的慧心。每一位作家,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声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阅读这套绚烂多彩的散文选集,我们不仅可以从中饱览大千世界,且可为其抑扬顿挫之歌吟所鼓舞,为其低徊曲折之感情而陶醉,为其慷概激昂之言辞以奋发。这套选集,无疑是广大读者学习写作的范本。
名家短篇优美散文 篇4
怎么独自站在河边上?这朦胧的天色,是黎明还是黄昏?
何处寻问,只觉得眼前竟是花的世界。中间杂着几条白蔷薇。
她来了,她从山上下来了。靓妆着,仿佛是一身缟白,手
里抱着一大束花。
我说,“你来,给你一朵白蔷薇,好簪在襟上。”她微笑说
了一句话,只是听不见。然而似乎我竟没有摘,她也没有戴,
依旧抱着花儿,向前走了。
抬头望她去路,只见得两旁开满了花,垂满了花,落满了花。
我想白花终比红花好;然而为何我竟没有摘,她也竟没有戴?
前路是什么地方,为何不随她走去?
有哲理名家短篇散文 篇5
说粉墨人生,说说与戏曲相关的。我好象突然间就听到梨园子弟于清晨时的练声,啊啊咿咿,呀呀哈哈。在我所居住楼宇对面就是戏曲学校,这样的声音每天早晨都会听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舞台上旦角的俊扮,丑角的洁面,别具特色,头饰披挂,衣香鬓影,手眼身法,行腔走板,门外之人,难以一一言尽。美仑美奂的艺术光彩,让人或陶醉或沉迷。听《霸王别姬》中虞姬这样唱道,“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生命即将于最后一搏后画上休止符,被推举到爱情神殿宝座上的两个人,面对秋天里清朗的月色在眼里满是萧煞凄凉。千古英雄争何事,赢得沙场战骨寒。再听《贵妃醉酒》中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北方佳人、绝世独立”杨玉环,心怀惆怅,三盏酒便醉眼迷离,“独坐皇宫有数年,圣驾宠爱我占先。宫中冷落多寂寞,辜负嫦娥独自眠。”这是宫怨,最终成为寂寞在马嵬坡上的魂。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再听《赤壁》中诸葛亮舌战群儒,“亮银枪偃月刀屠虎斩熊,当阳桥丈八矛独挡万众,英雄血洒荆襄。”英雄人生是在剧烈的燃烧后归于沉寂。再听《宝剑气*林冲夜奔》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慌慌然茫茫然一路急奔,“按龙泉血泪洒征袍,恨天涯一身流落。急走忙逃,顾不得忠和孝。”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为城为地为名为利为美人,这不再是虚构的戏曲,这是人生一条不归路?哪一个坟冢是他们赶去的归宿?
也许只有圣人才可以淡定而从容享受生命,不为名利,一生逍遥。孔子以他千年不减的温度和精神化身的形象,告诉我们为人要有所担承。庄子告诉我们要于生命逍遥游的智慧与乐趣。我们所能听到的只是简单朴素的言词与寓言。孔子对他的学生说,我本来什么都不想说,而庄子也说,世态浑浊,不可与庄语。没有外在传输,只有内心唤醒。圣人就是圣人,有着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是任何语言和行为难以打破的。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又不可动摇。这需要我们以祖佛捻花,心契神通,在圣人缄默的微笑里感悟人生的真意。我们从中可以感悟到温暖的情怀与朴素的价值。圣人以他自身的经验与觉悟,教我们如果唱好人生这台戏。
孤标傲世、蕙兰之身的嵇康,抚琴动操,众山皆响,在他看来,有琴声在,生命就不会终止。他在刑场上的那曲绝唱《广陵散》,心虽若春江水,只是琴声冷冷,清凛入骨,鸿鸣凄凄。随着琴音的收止,我会想到大观园里的曲终人散,俊公子俏丫头的梦一一作古。美玉归山,香魂离散。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人生无所羁绊,哪会有云雾遮蔽?李白个性张扬,酒入豪肠,三分笑成剑气,余下的七分酿就了月光,袖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洒洒落落的月光相伴,美酒相随,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抚长剑,一扬眉,清水白石何离离,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逃难中他还能把酒言欢,令人望尘莫及。这就是他狂不羁,依仗才情,笑看天下。圣人言,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似乎这样便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再大的人生也只是历史浪潮中的一粒飞沫,再小的人生也是一折有起有落有声有色的戏。世上有忠臣将相,就有乱臣贼子,有绫罗锦缎、富甲天下的商贾,就会有衣襟褴褛、沿街乞讨的乞丐,有飞檐走壁、黑衣蒙面的强盗,就有仗剑天涯、铲除邪恶的侠客。有声名显赫、威震八方的英雄,就有作奸犯科、蝇蝇苟苟的小人,有名垂青史、万古流芳的真君子,就有臭名昭著、遗臭万年的伪君子。呸呸呸的骂声,啧啧啧的赞语,都交给后人评说了。
我们在这个社会大舞台上各自演着自己的角色。在浩如烟海的大千世界中,也许你上演的戏观者寥寥,一辈子只不过是暗弱的星光,自怜自艾,一生落寞,社会成了你孤独呤唱的舞台。也有可能受时运垂青,成为受人景仰追崇的时代骄子、璀璨明星、文化巨人,洋洋洒洒地挥就人生的画卷。我说,无论在何种境地中还是应该把自己看是一个角儿,戏台上的角儿。在舞台上要有气场,你见过哪个站在舞台上角儿怯场了,念不出一句台词。不管你是主角名角,还是配角丑角,少了谁这出戏总带有一点缺憾。回到生活,为人要有自己的原则,要有自己的精神与风格。从善如流,行善布德,与人为善,对人恭敬,做到这十六字,人生是大是小,戏份是足是轻,都不会影响到你在舞台上的位置和在观众心目中的份量。生命终会以一股流香滑过时空,终会以一束流光闪光刹那光华,传接千年。
唱、念、做、打是四功,生、旦、净、末、丑是行当,红、蓝、黄、绿、黑、白勾画出脸谱的颜色,忠、勇、智、莽、义、奸代表不同的人物属性。走人生之路也要做练好四功,入那一行当随你的喜欢,同时还要看在哪方面具有特长与灵性。以你性情选适合你的颜色,为自己画一个脸谱,开始你的粉墨人生。你在扮演着哪个角色,你是否又能做一回真实的自己。
如果说戏曲带有艺术的夸张,而历史又带有不可触摸的距离。回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来。其实我们都在扮演多重的角色,父母,子女,朋友,还有社会的职位,从政,从医,从教,从文,还有很多。我们都在承担着家庭义务与社会责任。也许是入戏太深,也许是太过痴迷于权利与富贵,或者是社会的复杂与多变,忘却了本性中的纯真与善良。我们可以看到人性中表达出的谄媚、奉迎、攻击、倾轧、嫉妒、欺骗、忘义、无德、无耻、邪恶、抢窃、盗窃、斗殴、……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不知道传播礼乐的孔夫子穿越时空,活在当下,又会作出何等感慨。坦荡荡君子也,nn然小人哉。
秋雨初霁,阳光明丽。友人的牵挂随风驾云传来,有种感动于心的温暖。再过美丽的秋天童话总会有休止的时候,也许在秋天的尽头,也许在冬天的尽头。一味地消耗着情感,享受着空前的美好与燃烧的快乐,却不应忘记续添薪柴。如果只能在回忆中回味这段人生交汇时所唱的戏,悠扬的琴音消歇的刹那间,泪水可能会从心底满起,从眼里渗透出来。也许我的生命就象荻稗小草一样的细小,已经不可能有奇迹与天比高。就象山坡上的野花一样的微小,同样不可能被移置到花圃里与牡丹争颜。不可能汇入到闪电里,激发暴风与骤雨的勇猛。生活总有很多的不如意的地方,无奈地甩甩头,这就是命定的事实。我也只能借着圣人的思想,行莫若就,心莫若和,保持内心的随和与宽容。只能借淡酒的温度,在迷乱惶恐中给生命一点慰安。只能借着枕边的梦,给心灵鼓励的仪式。只能在阳光下灿烂地笑,粉饰内心的苍白。圣人告诉我们如何迈过人生的坎,年少时戒之在色,中年时戒之在斗,老年时戒之在得。视眼前的每一件事情均是终将穿越。所有的荣誉和惨败,乃至平淡,都将在一天一个时辰或是一秒钟之后成为身后事。其实很难达到人生“不死不生,生命永恒”的最高境界。但生命不会因为物质生活的殒落而真正寂灭,我坚信。
短篇散文 篇6
羲之故里墨飘香【一】
廖庭书香传家久,芷兰郁秀景芬芳。
涵广智聪品如玉,凤舞高枝呈吉祥。
大家有没有看出这首诗的奥妙呢?这是一首名字诗,里面的“廖芷涵”就是我。
这可是我们游览书圣故里的时候,一位书法家伯伯为我写的呢!
书圣故里在浙江绍兴市,是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乡。
绍兴是江南水乡,随处可见小桥和流水。
走在青石板路上,看着小河两边的古民居,还有河中间来来往往的乌篷船,让我感觉走进了一幅画一样。
书圣故里还流传着许多王羲之的故事,有戒珠讲寺、题诗卖扇、书经换鹅……我还知道了《兰亭序》的由来呢!
传说有一天,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兰亭的小溪边喝酒,他们把酒杯放在水中的荷叶上,酒杯漂到谁的面前谁就作诗一首,这次聚会共作诗37首,王羲之为它写了一篇324个字的序文,这就是闻名天下的《兰亭序》哦!
书法家伯伯告诉我,王羲之跟我一样大的时候就开始练习书法,他非常的勤奋,每天坐在池边练字,练完了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池水都变成黑色了。
难怪爸爸照相的那个地方叫“墨池”。
今后,我也要做勤奋的人。
多读书,积累知识;勤练字、锻炼毅力。
我想,妈妈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中山院里的春天【二】
临近三月的这会子,虽然春的.倩影还未到来,但春的气息却早早地在花蕾间,在枝叶间,在草丛间,潜伏已久了。
她撩起芙蓉的粉色裙摆,唤起沉湎于冬季的月桂,打理好一身亮眼的新装,跟随她浅笑盈盈地在院子里叫着、唱着,惊起一树树昏昏欲睡的雀鸟,催得它们慌慌张张地振翅飞向一碧如洗的天空。
中山院里,三三两两的老太太,喜笑盈盈地,忙着把冬衣、棉被往晾衣杆上摊晒,希望早早地去除一冬的潮气,增添些许初阳的暖香。
一条在楼下晒太阳的老狗豁开大嘴打着长长的哈欠,几颗流着涎水的獠牙在阳光下闪着清亮的光。
邻家的媳妇站在高高的凳子上,伸着白白润润的双手去取树上挂了一冬的腊肉,身子在凳上晃晃悠悠,凳子在脚下悠悠晃晃,惹得一双小儿女张开了嘴巴紧张兮兮地傻看。
老师家所在的中山院够大,阡陌交错的小路旁长满了各色花树,矮矮的只有膝头高。
有几棵枯了一冬的枝头开始冒出了胖胖的叶芽,细细的褐色枝干好似那高烛台上点起绿荧荧的灯光,流淌着几分梦幻般的味道。
院子里每家每户的阳台上、窗户边,都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花花草草,花儿都鲜艳得几乎能滴出水来,间或里还能见着几朵硕大的花朵,仿佛院子里姑娘们娇艳的面庞,教人心里不禁平添了几许怜爱。
有老人带着小辈出来,看着他们在草丛里嬉戏玩闹,一脸的慈祥,满眼的欢笑。
我从老师家里出来,静静地伫立在这院落,痴痴地看着这一幅幅春景。
远处坐在石凳上晒太阳的老人,朝我扬扬手,笑呵呵地问:丫头,你看啥呢?我摇摇头,又点点头,笑一笑,开心地回应道:奶奶,我在看春呢!
孝亲当尽早【三】
大家都夸小王是个孝子。
可是小王却很谦虚,感慨地说:“孝亲当尽早,富有不及温暖,幸福不及父母。
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事,就是孝顺。
小王的父母亲都快80岁了。
前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两位老人听说市里燕泉广场的“桃花岛”的桃花开得红艳艳的,很热闹,就想过去瞧瞧。
他家里离这个地方不远,坐出租车不到半个小时,就满口答应了他父母亲的要求。
第一个双休日到了,他对父母说,他来了一个朋友,要陪朋友吃饭,没时间去“桃花岛”了。
第2个双休日到了,他告诉父母,说他想利用双休日给一家报纸写篇文章,没时间,下个星期一定去。
第3个双休日,他带着父母,坐上租车来到了燕泉广场。
可是,当他们赶到“桃花岛”时,大家傻眼了:一地都是被风雨吹落的桃花瓣,树上光秃秃的。
小王惭愧不已,两位老人也连连叹气。
此后,小王不管工作多忙,都把父母的事放在心上。
春秋两季适合外出的时候,他会陪父母去郊外看看郴州的秀丽风光;夏天,两位老人喜欢用蒲扇扇风,他就每年都赶早买好;快到冬天了,他又为父母亲买好保暖衣物,不让老人操一点心。
老人喜欢吃水果,他就每个双休日都为老人买好送去。
今年3月初,他带着父母来到“桃花岛”,圆了老人赏花的心愿。
其实当儿女的把父母亲照顾好了,父母亲心情愉快,健康长寿,自己能安心地工作,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大有益处。
还是那句话,孝亲当尽早!
我在春天等你【四】
带女儿去了一趟乡下,几天的时间,她便和邻居家的孩子玩在了一起。
每天,那个女孩都会在楼下喊女儿的名字,然后,两个人一起去后面的小山坡上玩。
小小的山坡,像是一个天然的游乐场。
那时正值春天,山坡上到处开着不知名的小花。
每次从外面回来,女儿和小伙伴身上头上便会插满花。
有的时候,两个人还会编花环戴在头上和脖子上。
看着原本内向的女儿居然玩得如此尽兴,我真是打心眼里感激这个小姑娘。
我们走的时候,小女孩一直牵着女儿的手走了许久。
最后看我们要上车了,她站在车下喊:“明年春天,你还要来啊,我等着你!”女儿笑着说:“一定,我一定会回来找你!”
原以为,这只是小女孩随便说的话。
可是女儿当真了,在那之后,她一天天盼望着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夏天、秋天、冬天,每过一季,她便会说:“我就要去见姐姐了,好想她啊。
终于又到了春天,女儿开始吵着要回乡下。
由于工作原因我一时走不开,便说:“人家姐姐只是随便说说,你就当真。
你们小孩子说的话,不能算数的。
女儿低下头,许久,她哭着说:“妈妈,我要见姐姐,我们说好了,春天来了,就见面了。
我仍然没有当真,也没有在意女儿的情绪。
当我接到母亲电话的时候,我才为之一惊。
原来,那个小女孩每天都要去母亲家询问我女儿回来了没有。
她说,她摘了好多漂亮的花,等着和女儿一起编花环。
而女儿开始很少和我说话,她似乎用沉默来对抗我。
当我准备再度带女儿回去时,母亲打来了电话,说小女孩全家去了外地,走的那天,她又去了母亲家,将自己编好的花环留了下来。
我不知如何对女儿说这一切,我只知道,我伤了孩子的心。
我觉得我不应该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们的事情,在这件事上,成年人不如孩子。
现代散文“五步”快速阅读法 篇7
第一步,阅读散文时要快速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题目,即内容的精髓。执教者要引领学生进行设问。第二步,快速地看每一段的首句和尾句。首句和尾句通常能够概述并总结本段的内容,能大致了解文章的梗概,或找每一段的中心句。第三步,明确作者描写主要对象,这个对象要么是景物,要么是人物,再看这个对象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从而受到启迪和感悟。引领学生梳理文脉,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两句说的是阅读文章要理清作者思路,遵循思路,把握文章的真谛。文章是有路的,好的文章是绝对不会乱走的,作者行文时要有清晰的思路。这一步就要指导学生快速梳理文章的文脉。第四步,在快速阅读的过程当中,在瞄准作者写作对象的同时并找出这个对象有什么特征,这种方法操作性比较强,在快速阅读的时候就寻找形容词并找它的评价语;第五步,后几段,悟主旨。在后几段中,找出作者的情感词语,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揣摩文章的主旨,从中看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第一步看题目、提设问
阅读文章首先看一下文章的标题,标题可能就是界定了这篇文章的范围,隐含了作品重要信息,这个标题可能是一景物,也可能是一人物。老师引领学生阅读时,让学生先抓住题目,咀嚼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缘疑而读,激发学生对标题设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主动设疑,疑问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恰当地布疑设疑,能激发学生快速进入文本,使学生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敏捷的积极状态,让学生对标题设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景物,这一人物,这一件事呢?从中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体悟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2008年的北京高考散文是《碧云寺的秋色》,让学生快速锁定范围,是碧云寺的秋色而不是香山、长城的秋色。是秋色而不是秋天,一定要有颜色,是五颜六色的秋色,颜色在文章里边确实是描画的重点内容。我们拿到题之后先看文章的标题后去设想相关的问题,这个设想的内容可能就是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第二步览首尾、知梗概
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看陈述的对象是什么?接着快速地抓首句和尾句,这样就知道这篇文章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大致写了哪些内容。
再以《在西域读李白》为例,我们知道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作者为什么在西域去解读李白呢?西域给了李白什么呢?我们抓它的首旬和尾句。先看文章第一段的最后的一句话,“说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这是提了一个设问句。可想而知,回答一定是在后文。在阅读后文当中一定要把首句和尾句抓住,而每段的首句是什么?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点了标题,尾句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那西域人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再往下看,紧接着在第三段当中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那就是唐朝和李白相遇,李白又和唐朝相遇,说出了唐朝和李白那种相容相生的关系。第四段首句说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鼎盛时期。如果没有唐玄宗的开明、雍容开朗,也就没有李白。反过来说有好多人生活在大唐却成为不了李白,因为李白本身具有的特质是其他的诗人不能具备的。说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去许多光辉。这就是首尾句,我们要把它抓住并勾画。紧接着说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在李白所有的诗文中都多多少少地有所体现,文章几处说他漂泊,再往下读,这是一个重点的句子。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这里带有“侠”的这样一个概念。
快速阅读的前两步,让学生快速界定文章的范围,少走弯路,在第二步的时候要快速地浏览首句和尾句,大致理解它的内容。在解题过程当中,这两步能够最快地、最直接地进入文章,并且能够快速把握文章的大意,比较准确整理答案。
第三步抓对象、理文脉
第三步要快速看文章重点描述的对象,对象的生存状态是怎样?这种生存状态给读者一个什么样的启示,而后梳理文章脉络。
阅读文章的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心灵”就是一个中心词。让学生在勾画每一段有心的字或词。第二段,心霎时像一泓宁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下来。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紧接着第三段,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画的地方就是答题时所要整合加工的内容。秋天看树的时候也有此类的句子: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但它能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这里说“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那么什么是成熟呢?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最美的完善。这一段说的内容是什么?我们能不能理解到秋天的树的生存状态是什么样的?这棵树起码能够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那就是说这棵树是一棵完善的树,这就是作者的感悟。在下一段当中又描述冬天树的生存状态,“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它与脆弱无关,而且我们只是和树在一样凛冽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着。”
了解对象的生存状态,就能够体悟到作者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在作品“形”中体现“神”。从作品对象的生存形态中索“理”。
第四步寻形容、画评价
第四步是锁定描述对象之后,要寻找描写它的形容词,找作者抒情和评价语。还是《冬日香山》这篇文章,《冬日香山》在设问标题的时候我们就想:作者看到香山的魅力是什么,他集中着重写了香山的什么,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指导学生快速搜索写了香山的松柏。冬天香山的松柏最具一种性格,这种性格是什么?经过引领快速索到一句话,“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看一下山的巍峨和松的伟岸,先是对山的一种评价,而后是对松的一种评价,巍峨和伟岸是形容词和评价语,它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后文中还有,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也是对它的评价语。只留下长青的松柏来做自己的山魂,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这些都是抒情语和评价语。
第五步后几段、悟主旨
要快速抓住作者的主旨,一定要快速抓取后几段的阅读,要抓作者表达情感的主旨句。文章的主旨就是通过文章中某景、某物、某人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主要找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情感词并勾画出来,快速体会作者要褒扬什么,要呼唤什么,要批判或讽刺什么?在勾画时一定要抓住要点,进行信息整合再来规范答案。
文章后几段一定要重点地阅读。因为后几段是最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提升主旨、升华内容的词句。就像《在西域读李白》最后的两段,对李白的评价是:大笔横扫,狂飙突进,洞庭烟波-----而且是骑着精神马队飒沓而来。李白为什么有这样的性格呢?写出那样剽悍、洒脱、飘逸的诗句呢,就是因为他在西域生活了一段时间,有着西域民族的血液,有着西域民族那种剽悍纯粹和猛烈的性格,而且也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思想感情-。
点燃香烟短篇散文 篇8
被点燃的香烟,现在的我只能用尼古丁来麻痹自己,因为可以让现在的思想暂时的清醒一点。不要在沦陷在你的世界里,想一想我们以前的生活,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动,但是小小的幸福还是时常会有的。心里在不断地挣扎,不要在想起你,那个我爱了那么长时间的人,我现在总算正真的理解了什么是反目成仇了,现在的我们不就是这样吗?即使曾经在熟悉,现在也变得陌生,彼此像从没有真正的认识一样,只不过我们有了那么一丁点的交集而已。
简单的决定,此时此刻让我无法抉择,只是一支香烟而已,总是习惯一些东西,没有办法去改变什么。也曾尝试过去改变现状,可是我觉得,现在的我似乎已经中毒太深,无法改变了。有一种是空的情绪,没有办法一直担当。常常坐在电脑前发呆,现在的你是不是已经把我拉到你的黑名单里,又活者是直接删除了呢?
现在的我还是会这样不经意的想起你,连听一首歌,都感觉是那样的.烦闷。偶尔听到门外有人叫喊的声音,接着门重重的关上,瞬间恢复了安静。每天傻傻的数着时间的流逝,然后一个接着一个的细数着日子,很快一天又要过去了,时间又多了一个月。
短篇优美叙事散文 篇9
起初,不能领会这则故事的寓意。想那门若宽大些,岂不省去很多周折?父亲却说,真正的智慧属于简单而纯朴的人,他们往窄门里去。宽大的门,进出方便,却纵容了人的惰性。窄门里是冷清的,坚持孤独的人并不多;宽门里人气很旺,却千人一面。
其实,父亲所说的是一种生命态度。一种做人做事的恒心与方法。宽门与窄门,隐含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应该说,这则寓言已被父亲注入了全然不同的内涵,同时,也被他重新诠释,引申了一生。
在最艰苦的日子里,父亲选择了“窄门”。他是个医生,当年,被打成“右派”,遣送至一个偏远的农场劳动改造。在那里,一个复旦大学的高才生,变成了一个背着药箱,穿行在田头、村舍、百姓人家的“赤脚医生”。那时,一个年轻、漂亮的上海籍护士出现了,父亲心里亮起一盏灯。自然,这个护士就是我的母亲。
父亲的医务室里终年漂浮着药物的气味,那是我童年印象最深的嗅觉。父亲每天为排着队来看病的患者诊治,开药,批假条,遇到病情严重的病人,需拆一块门板,叫上四个壮劳力,抬去十多里外的总场医院就诊。
惟有夜深人静之时,人都散了,父亲燃起马灯,捧着厚重的医学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即使食不果腹的日子,父亲也没有放弃英语和法语学习。
父亲害怕“运动”。有一次,他的书籍和笔记成了“阶级斗争新动向”,付之一炬。那以后,父亲仍坚持读书写作,只是变得犹为谨慎。母亲让他把笔记写在纸片上,裹上报纸,封存在自制的土坯里。“土坯”日积月累,后来成了父亲的书稿。在饥饿,惶恐,看不到尽头的岁月里,父亲一字一句读着,写着,藏着,孤独的坚持里,惟有文字是一盏温暖的灯。
1980年,我父母双双平反,我们一家返城。很快,父亲成了医院远近闻名的外科第一把刀,他出了四本书,都在医学界深受关注。如今,父亲已年过七旬,仍常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文章。
现代名家短篇散文 篇10
下面我以一节观摩课为例,分析忽视整体阅读的弊端。课题为《胡同文化》,教学过程如下。一、合作交流,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抓关键词和关键句讨论:1,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2,长期生活在这样方正而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3,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这是一种什么文化,其精义是什么。二、揣摩文句,归纳主旨,探究情感。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分组讨论:1,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持什么态度;2,作者对胡同的没落持什么态度。三、拓展。1,“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封闭;2,结合自身体会谈谈你所在的地域文化有什么特点,模仿课文考察家乡人民的生活态度,探究其文化意味。
从授课内容来看,这节课抓住了教学重点,问题设计有梯度。就课堂效果来看,教师通过设计问题,创设对话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课堂很活跃,尤其是对后两个问题的探讨热火朝天。但是冷静审视整个过程,我们不得不说这里多数的活动是毫无意义的,下面作些具体分析。
实现阅读的价值必须以真实的阅读体验为基础。学生要经过自读,捕捉关键语句,形成自己的整体感知,大致把握材料的概要——文章的中心和主旨、思路和情感基调;然后从宏观上描绘文章的轮廓,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但我们在这节课中看到的是游离文本情感的仓促研读。
《胡同文化》是一篇小品文,作者借胡同阐述北京市民的生活。但由于学生阅历有限,理解文中感情复杂、蕴藉丰富的句子有一定难度。因此,应该首先让学生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先写北京的胡同,再写北京胡同文化,最后谈文化的衰败。理清文章的思路,使学生获得整体感受,是生成阅读价值的前提。在这节课的一开始,教师就针对文本的思路,精心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问题,希望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容。但是因为研读前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整体感知文本,学生很难体会到作者委婉感伤的情感基调,也就很难实现与作家、文本之间的心灵交流。
虽然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讨论,抓关键词,能发现正确的答案,把握文章的思路,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学生的回答只是与教师预设答案的对接。因此,这种教学行为是消极的,很难产生有效的阅读体会。
当前,很多教师似乎也认识到了整体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总是方法欠妥。那么,运用整体阅读进行现代散文教学时,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整体性原则。这一特点,在阅读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阅读中不能“目无全牛”,而必须着眼于全文的内容、构架、主旨、特点等这些篇章上的宏观认识;二是在阅读中对部分或要素的认识不能脱离整体,否则,不是无法分析,就是导致结论错误。
二、系统性原则。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就是一个有机系统,部分与部分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部分与要素之间,部分、要素与整体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在阅读时就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孤立地去看待某一个要素或部分,必须具有系统意识,必须从系统的联系上去理解。词义、句义要由语境来确定,过渡句、段要由上下文来判别,人物性格要在情节发展中去认识,中心、脉络、结构要从内容的综合形态中去掌握。
三、概括性原则。概括是通过筛选、抽象撮取主要特征来认识事物全貌或本质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通过阅读快速筛选出一些关键的有代表性的词语,并通过筛选后词语的综合,基本正确地把握住整体的内容,并透过内容了解全篇的脉络、构架、主旨,着眼于通观大意,快速把握全体。
短篇励志哲理散文 篇11
我们常听到人们说:“永远不要放弃。”这句话可能是要鼓励别人,也可能是表示自己的决心。相信自己的人,无论经历多少次失败,都会不断试着要达到目标。我认为,有成功的决心是每个人都应该有的重要特质。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永不放弃。
其中一个理由是,如果我们太轻易放弃,就几乎无法完成任何事。我们第一次尝试新事物会失败,这是很平常的事,所以我们不应感到气馁,而应该要再试一次。而且,如果我们总是一失败就放弃,就无法培养新技能并且不断地成长。我们应该永不放弃的另一个原因是,只有再努力一次才能从错误中学习。如果我们不再试一次,那么我们所学到的教训就白白浪费了。最后,我们应该永不放弃,因为当我们努力达到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培养出自信,而这种自信将有助于我们在生活的其他领域中获得成功。如果我们不挑战自我,我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简言之,当我们努力追求目标时,永不放弃是很重要的。无论最后有没有成功,我们都会学到一些东西,而我们所学到的东西,将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更有自信的人。而且,如果放弃的话,我们就没有机会达到目标。但是如果能不断地尝试,总有一天我们一定会有机会成功的。
三毛经典短篇散文 篇12
雨季不再来
这已不知是第几日了,我总在落着雨的早晨醒来,窗外照例是一片灰的天空,没有黎明的曙光,没有风,没有鸟叫。后院的小树都很寂寥的静立在雨中,无论从哪一个窗口望出去,总有雨水在冲流着。除了雨水之外,听不见其他的声音,在这时分里,一切全是静止的。
我胡乱的穿着衣服,想到今日的考试,想到心中挂念的凉,心情究竟无端的沉落下去,而对这样的季候也无心再去诅咒它了。昨晚房中的台灯坏了,就以次为借口,故意早早睡去,连笔记都不想碰一下,更不要说那一本本原文书了。当时客厅的电视正在上演着西部片,黑暗中,我躺在床上,偶尔会有音乐、对白和枪声传来,觉得有一丝朦胧的快乐。在那时考试就变的不重要,觉得那是不会有的事,明天也是不会来的。我将永远躺在这黑暗里,而凉会不会找我也不是问题了。不过是这个季节在烦恼着我们,明白就会好了,我们岂是真的就此分开了,这不过是雨季冲乱着我们的心绪罢了。
每此早晨醒来的时候,我总喜欢仔细的去看看自己,浴室镜子的我是一个陌生人,那是个奇异时分。我的心境在刚刚醒来的时候时不设防的,镜中的自己也是不设防的,我喜欢一面将手浸在水里,一面凝望着自己,奇怪的轻声叫着我的名字——今日镜中的不是我,那时个满面渴望着凉的女孩。我凝望着自己,追念着凉的眼睛——我常常不能抗拒的驻留在那时分里,直到我听见母亲或弟弟在另一间浴室里嗽洗的水声,那时我会突然自己该进入的日子和秩序,我就会快快的去喝一杯蜂蜜水,然后夹着些凌乱的笔记本出门。
今早要出门去的时候,我找不到可穿的鞋,我的鞋因为在雨地中不好好走路的缘故,已经全都湿光了,于是我只好去穿一双咖啡色的凉鞋。这件小事使得我在出门时不及想象得沉落,这凉鞋落在清晨水湿的街道上的确是愉快的。我坐了三轮车去车站,天空仍灰的分不出时辰来。车帘外的一切被雨弄得静悄悄的,看不出什么显然的.朝气,几个小男孩在水沟里放纸船,一个拾垃圾的老人无精打采的站在人行道边,一街的人车在这灰暗的城市中无声的奔流着。我看着这些景象,心中无端的升起一层疲惫来,这是怎样令人丧气的一个日子啊。
下车付车钱时我弄掉了笔记,当我俯身在泥泞中去拾起它时,心中就乍然的软弱无力起来。
惊梦三十年
那天,我坐在一个铁灰桌子前看稿,四周全是人,电话不停的闹,冷气不够让人冻清醒,头顶上是一盏盏日光灯,一切如梦。
电话响了,有人在接,听见对方的名字,我将手伸过去,等着双方讲话告一段落时,便接过了话筒。
“是谁?”那边问我。
今生没有与他说过几句话,自是不识我的声音。“小时候,你的家,就在我家的转角,小学一年级的我,已经知道了你。”我说,那边又要问,我仍霸住电话,慢慢的讲下去:“有一回,你们的老家人,站在我们的竹篱笆外面,呆看着满树盛开的芙蓉花。后来,他隔着门,要求进来砍一些枝桠分去插技,说是老太爷喜欢这些花。
“后来,两家的芙蓉都再开谢了好多年,我们仍不说话。“白先勇——”我大喊起他的名字。
这里不是松江路,也不是当年我们生长的地方。在惨白的日光灯下,过去的洪荒,只不过化为一声呼唤。
小时候,白家的孩子,是我悄悄注意的几个邻居,他们家人多,进进出出,热闹非凡。而我,只觉得,我们的距离长到一个小孩子孱弱的脚步,走不到那扇门口。
十年过去了,我们慢慢的长大。当时建国北路,没有拓宽,长春路的漫漫荒草,对一个自闭的少年而言,已是天涯海角,再远便不能了。
就是那个年纪,我念到了《玉卿嫂》。
黄昏,是我今生里最爱的时刻,饭后的夏日,便只是在家的附近散步,那儿住往不见人迹,这使我的心,比较安然。
那时候,在这片衰草斜阳的寂静里,总有另一个人,偶尔从远远的地方悠然的晃过来——那必是白先勇。又写了《谪仙记》的他。
我怕他,怕一个自小便眼熟的人。看到这人迎面来了,一转身,跑几步,便藏进了大水泥筒里去。不然,根本是拔脚便逃,绕了一个大圈子,跑回家去。
散步的人,不只是白先勇,也有我最爱的二堂哥懋良,他学的是作曲,也常在那片荒草地上闲闲的走。堂哥和我,是谁也不约谁的,偶尔遇见了,就笑笑。
过不久,恩师顾福生将我的文章转到白先勇那儿去,平平淡淡的交给了他,说是:“有一个怪怪的学生,在跟我学画,你看看她的文字。”这经过,是上星期白先勇才对我说的。
我的文章,上了《现代文学》。
对别人,这是一件小事,对当年的我,却无意间种下了一生执着写作的那颗种子。
刊了文章,并没有去认白先勇,那时候,比邻却天涯,我不敢自动找他说话,告诉他,写那篇《惑》的人,就是黄昏里的我。
恩师离开台湾的时候,我去送,因为情怯,去时顾福生老师已经走了,留下的白先勇,终于面对面的打了一个招呼。正是最艰难的那一刹,他来了。
再来就是跳舞了,《现代文学》的那批作家们说要开舞会,又加了一群画家们。白先勇特别跑到我们家来叫我参加。又因心里实在是太怕了,鼓足勇气进去的时候,已近曲终人散,不知有谁在嚷:“跳舞不好玩,我们来打桥牌!”我默立在一角,心里很慌张,不知所措。
那群好朋友们便围起来各成几组去分牌,叫的全是英文,也听不懂。过了一会儿,我便回家去了。
那一别,各自天涯,没有再见面。这一别,也是二十年了。
跟白先勇讲完电话的第二天,终于又碰到了。要再看到他,使我心里慌张,恨不能从此不要见面,只在书本上彼此知道就好。一个这么内向的人,别人总当我是说说而已。
跳舞那次,白先勇回忆起来,说我穿的是一件秋香绿的衣裙,缎子的腰带上,居然还别了一大朵绒做的兰花。他穿的是什么,他没有说。
那件衣服的颜色,正是一枚青涩的果子。而当年的白先勇,在我记忆中,却是那么的鲜明。
那时候的我,爱的是《红楼梦》里的黛玉,而今的我,爱看的却是现实、明亮、泼辣,一个真真实实现世里的王熙凤。
我也跟着白先勇的文章长大,爱他文字中每一个、每一种梦境下活生生的人物,爱那一场场繁华落尽之后的曲终人散,更迷惑他文字里那份超越了一般时空的极致的艳美。
这半生,承恩的人很多,顾福生是一个转折点,改变了我的少年时代。白先勇,又无意间拉了我很重要的一把。直到现在,对每一位受恩的人,都记在心中,默默祝福。又得走了,走的时候,台北的剧场,正在热闹《游园》,而下面两个字,请先勇留给我,海的那边空了一年多的房子,开锁进去的一刹那,是逃不掉的“惊梦”。
【现代名家短篇散文】推荐阅读:
名家短篇的美文08-14
名家散文鉴赏05-27
名家抒情散文:父亲06-19
名家散文集08-20
鸡鸭名家现代文阅读答案07-16
长兴现代书画名家——孙墨岑11-20
经典名家散文诗歌07-02
写云的名家散文06-18
描写冬天的名家散文06-18
名家散文《我的骄傲》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