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经典的现代诗歌

2024-09-20

乡愁经典的现代诗歌(共10篇)

乡愁经典的现代诗歌 篇1

关于乡愁的经典现代诗歌

一首唱给母亲的歌

勾起我无边思念

心灵的废墟再次燃起思乡情怀

一股暖流迅速上下漫延

千条血脉

跳跃着,沸腾着

一直奔向故乡宁静的天空

屋顶袅袅的炊烟里

一定萦绕着母亲深情的呼唤

村头牧归的黄昏里也

一定停泊着父亲期盼的守望

让流水经过门前的溪流

捎去我颤抖的心声

托行云遥寄一份吉祥

安抚母亲孤独的胸怀

年夜饭

母亲蹒跚的步子里

仍饱满着热忱的忙碌

不再灵巧的双手

包起满是思念的.饺子

父亲温酒的壶里

装的也全是儿女的牵挂

等我回来

才发现

乡愁已是一处不敢触摸的痛

捧着那些温暖的回忆

淋漓着潮湿的迷茫

呼唤天堂的辽阔

后来,乡愁

是一轮月是故乡明

是一座老屋,矮墙

是一本填满记忆的相册

乡愁经典的现代诗歌 篇2

但独写乡愁, 千百年来古已有之, 游子之情, 众生皆备, 这不是余光中要做的事情, 于是当我们还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这份忧伤怅惘的牵挂中时, 诗人抽身而出, 大胆发问隔岸的相思深情, 情深几许?情感固然重要, 但在诗歌创作中, 如果一味以情感作为维系一切现实与虚构, 政治与利益的纽带, 或许在现代诗歌的语境里是行不通的。于是他开始将乡愁的内涵扩展到“人的存在”这样一个哲学高度, 开始对迁居台湾的人民的孤独无依的飘零感进行刻画。出生中国大陆的台湾诗人们从小接触的是祖国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 内心深处的情感取向是趋向于故乡大陆的。随着国内两个政党的矛盾的激化, 内战的爆发, 他们不得不随家人迁居台湾, 国外势力的深入与干涉, 台湾自身的优势和发展, 政治的复杂因素导致宝岛台湾经过漫长的几十年依然在世界上身处尴尬地位。当问起身份, 任何一个步出了这片孤立的小岛的人都不知道该怎样回答那善意抑或是挑衅意味的问题。中国人还是“台湾人”这样的一个问题一直纠缠着他们。“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终于到了80年代, 台湾政府开放人民赴大陆探亲旅游, 开启两岸的民间交流活动。不满于浮萍般生存状态的台湾诗人决定要寻回自己的根。此刻似乎已经注定了余光中的“乡愁”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开始解构。盼了四十多年的心愿、积蓄了四十多年的乡愁, 一夕时间“解放”, 余光中顿时不知所措。但是当他踏上故土, 才发现生活已经在无形中赋予了“乡愁”又一层含义, 他这时的诗歌创作更多的不是在抒发“愁”情, 而更多地在反思, 在质询。几十年的漂泊生活之后, 再一次返回故居, 猛地发现故乡成异乡, 惊讶错愕之时, 更加重了诗人的愁绪, 这样的悖论让人不停地叩问这多变而深刻的世界, 究竟哪一样才是现实, 试想故乡本该是聊以抚慰浪子之伤的心灵良方 (理性世界的现实) , 但如今煎熬数十载之后回到故乡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感性世界的现实) , 这二者的错位形成了强烈的落差, 造成了一种现实和梦境, 政治和人性, 利益和情感之间的巨大张力, 给人以无尽的反思, 心灵的震撼和久久的回味。夏志清在论及余光中时说:“余光中不单写往日事物, 还把回忆的片段, 加上书本上读到有关中国的事态, 加上新环境中所经历的那些徒使他倍增乡愁的赏心乐事, 一一组合起来, 交织成为一个复杂多样化的形象。”[3]

余光中的诗里总是透着远古中国的磅礴与典雅, “我的怒中有燧人氏, 泪中有大禹。我的耳中有逐鹿的鼓声, 传说祖父射落了九只太阳, 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吓退单于。听见没有?来一瓶高粱!”[4]“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樽中月影, 或许那才是你的故乡, 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5]白话诗的行文间以古典诗歌的文言, 音律节奏时而如骈文般整齐押韵, 时而如散文般自由抒发内心情感, 挥毫落笔间, 华章已定。彰显着台湾诗人博大的文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学底蕴的同时, 更以一种更为直接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归宿。当马车的时代去后, 三轮车的时代也去了, 工业的发展和近代商业的兴起, 中国, 这个古老的以耕作为主的农业国家, 开始在时代的召唤中迈开前进的步伐, 城市的崛起、科技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夜间的霓虹灯绚烂多彩似乎也迷乱了人的心绪, 狭隘的商业价值观在无数奋斗着的日日夜夜中渐渐萌生, 利益的冲突和欲望充斥了整座城市, 这里, 是诗人的故乡, 而失了原本美好淳朴的故乡, 又要去何处寻?“相片里的中国, 依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 只是杏花春雨不再, 牧童遥指不再, 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然则日思夜想的那片土地, 究竟在哪里呢?”[6]此时台湾的乡愁诗人们, 在经历了骨肉分离、寻根无处的痛苦之后, 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 又感受到了生活赋予他们敏感心灵的新的压力, 他们不再苦于情感的孤立无助, 存在意义的哲学追问, 他们感叹自己精神领域的最后一片故土似乎也要在现代文明的车辙下被碾碎被剥夺。这是为文化人所不允的。著名评论家刘若愚也曾说过:“中国诗人似乎永远悲叹流浪及希望还乡。”故土的剥离, 漂浮的身世和价值的沦丧, 让远在台岛的诗人渐渐意识到了这深深的乡愁情结缠绵不断, 似乎注定了是这一代人不得不承受的锤炼。

参考文献

[1]余光中.白玉苦瓜乡愁[M].台北:大地出版社, 1978:56-57.

[2]余光中.五行无阻后记[M].台北:九歌出版社, 1998.

[3]夏志清.余光中:怀国与乡愁的延续[M]/黄维梁, 编.火浴的凤凰余光中作品评论集.台北:纯文学出版社, 1979:383-390.

[4]《五陵少年》, 刘登翰:《余光中诗选》, 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03月第1版.

[5]《寻李白》, 刘登翰:《余光中诗选》第149页, 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03月第1版.

武建华诗歌的乡愁元素 篇3

从旧日泥土里滋生出精神指认的根须,并终而汇聚催发出盘诘不断的“乡愁”繁花,正是诗人武建华诗歌给我留下的印象。他的文学创作已历经三十多年,在这默默的耕耘里,他在他的诗歌内容里涵容了复杂的“乡愁”主题与生命意象迹写,如浓在心尖的亲情乡情,生养在土地上的良善道德性追求等等方面,围绕人性“七情”的诸种诗意探索,渗透出时空跃迁中人类存在境遇内基本而难解的命题:乡愁。“乡愁”元素成为诗歌永“在路上”的时代表达。因此主体抒情的视点便较为精敏地呈现为“反观”的记忆打捞与捕捉。诗人对于时代主体性的期待,表现在诗歌里呈现为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发自心灵的强烈赞歌和抚慰,这正如诗人诗学观所表达出的那样:“人民是太阳,诗是阳光中的风、玫瑰和疤痛……”。这如风如疤痛的诗思,也便在生命的轻与重间,持续抵达着离乡土记忆越来越远的乡土想象,成为现代性行程里社会思想的时代痛结。武建华以其个人历史化的社会印迹,行思在地域性美感特征的深处,满载着遥远的乡愁,留下南阳乡土宽厚的生存经验,这乡愁如河般流经诗人记忆的心房,使我们疼痛,使我们在现代性荒凉的风景里,回望已逝村庄曾有的诗意感动,正如诗人在《飘飞的羽毛》里写下的那样,“生命从死亡中起飞,寻找再生的源地”,原乡虽然已经历史性地消失,但它也定会在我们的追忆里再次苏生。诗人“耘锄”不懈,将诗性的船锚,深深地抛进了故乡——那一片久违了的记忆大海,光亮粼粼波动,闪现出澄澈的思想活力。

在武建华的诗歌创作当中,他以自己生命体验的个人精神词源不断拓展着诗性空间的延伸,诗歌内部充满与历史镜像里生活细部的对话,更为深切的诗歌抒情受惠于我们伟大的诗歌源头的持久影响,回响着《诗经》民间风韵的遗绪。当然,这里更多的是指向诗人将诗艺的凝炼投入到以往的生活体验之中,体现出较为强烈的“风雅”传统精神,连同真实的社会变迁省察,与历史涓流点滴的疼痛欢乐,都深蕴其中。在自九十年代以来诗歌现场不约而同地转向不同程度的叙事性实验,诗人武建华所创作出的诗歌,粘带着来自泥土的记忆,叙事性中转化着个人生命体验的视景,在诗歌更充分地实现以不丧失艺术性为代价的介入社会现实意义上,富有既往诗歌文化积淀,也相应地不断实现着新的传统延续。诗歌评论家程光炜曾认为,“艾青的诗学贡献摄其要者,主要集中在富有张力的意象创造、立体化和散文化形式构筑、确立个体生命与时代精神相共振的新型关系”,借此用来体察武建华的诗歌风格追求,也是契合的。正是“个体生命与时代精神共振”的自觉民间立场,源于土地的歌唱,使得他的诗艺形式的张力增强,重意象营造,素朴的情感韵律过程中富含散文化冥想特色,给人以明亮的忧伤诗艺美感,激发出浸透生活的坚实思索。现代性的“乡愁”布满远离故乡漂泊的生存体验,词语对存在的寻找,充满着记忆对诗歌光辉闪现的赐福,代表性的诗篇有《泥土的气息》、《流经生命的河》等:

我嗅到了洋槐花的暗香。在潮湿里

摇曳着枝干,簇动着花束,碰撞着头颅

串串笑声,沿着花香坠入泥土;粒粒乡愁

在泥土的气息中生根,发芽,片片枯叶

在暮秋或冬风中飘逝

泥土的气息氤氲着,使乡村和田野

弥漫着一拨一拨的生机

……

只要我面南伫立,泥土的气息就

扑面而来:刻在岸上的皱纹

隔着月光的凝视,挂在草尖上的笑声和

泪珠……它们不亚于春风,不亚于秋雨

——《泥土的气息》

故乡的清河,一直在我心中流淌

她的宽阔和悠长

成为我生命的海岸线……

她时常是我梦中的温床

她又时常摇醒我的迷梦

——《流经生命的河》

“泥土”、“田野”、“故乡的清河”意象,源自于诗人对乡土大地的诚朴热爱,在诗歌里满溢着仁爱的芬芳,“扑面而来”,“又时常摇醒我的迷梦”。这些始自民间的“乡愁”元素,既有以往诗歌意象的碰撞,也有着诗人自我情感的注入,“河流”与乡土的风物往往凝视为情感的客观对应物,恰似“粒粒乡愁”融入诗人回眸的感怀之中,带有鲜明地域性的“苞谷”、“红薯”等意象成为诗人汇聚“乡愁”的具体化表达,“冬雪飘落,薯窖柴封/南阳盆地缘上的人,又开始吃着红薯/取暖越冬……”有时诗人对于“乡愁”的眷念,丝丝化为追忆亲人的生命心象的陌异呈现,缓缓叙事性的抒写里按捺不住流淌着一股动人的思念和忧伤,如《雪人》、《母亲》、《侍奉母亲的茅草》、《捉棉铃虫的妹妹》等:

多少年了,我的眼前,总有一个雪人

在晃动:一个雪人骑着自行车

在乡间雪路上,向城里的方向晃过来

白雪,刺伤了我的眼睛。一转眼

雪人就不见了。我飞下雪沟

将雪人“打捞”上岸。我用身体支起

一个僵硬的身躯,并擦掉他满身和

满脸的冰雪。这时,我才看清——

雪人竟然是我的父亲:瘦骨嶙峋

他顶不住落雪的北风——

(他明白:正在县城读高中的我,明天

就没餐票了)

这时,父亲骑的自行车

还在雪沟里躺着,百余斤的面袋子

nlc202309082106

与白雪的色彩一模一样……

多少年了,我的眼前,总有一个雪人

在晃动……

——《雪 人》

想让母亲喝一碗现成饭

这是我多年的心愿

这天我终于挤出了闲暇

做了一碗现成饭,端给母亲

可到她长年一人居住的屋里

发现她已经出远门走了

怎么也不提前打个招呼

——《母亲》

把绿色的棉铃咬个洞,钻进去

咬破一个个温暖的希望

这是妹妹,站在棉田的夕阳下

捉棉铃虫时的心情——

……

村庄灯火通明

妹妹回到家里,妈妈已把油灯挑明——

“工分太狠,比虫狠,二十条才一分!”

“工分不狠,是穷狠……”

——《捉棉铃虫的妹妹》

诗歌里对于亲人的思念之情,感人至深,诗人选择的生命经验情感叙述,转化为“雪人”、“出远门的母亲”、“夕阳下捉棉铃虫的妹妹”等具体细节性的意象记忆摄取,揭示生存的同时,也隐隐地拷问着自我灵魂,伴随着对父母的一种愧疚感,暖暖的情感流露出诗人对于昔日乡土亲情深沉的爱。波兰诗人辛波斯卡曾有“呼唤雪人”的心灵自由的抒发,而武建华写下的“雪人”则满满地呼唤着情感的依恋,充满着对父亲深深的眷念,精准而极为触人心弦地传达出父亲背负苦难的生命律动,于此捺进了“乡愁”里泊满风雪的心,没有极为真诚的生命体验和生存敏识,不会写出如此痛感的诗篇。那“落雪的北风”里,“晃动”的“雪人”艰难地骑行在乡土大地,亲情裹含“乡愁”沉沉的疼痛溢于言表,具体历史生存情境的诗写浮现,使得歌赞与怀念之情凝结为水乳交融的一体,这和诗人淳朴的表达旋律、开阔的诗境是分不开的。

武建华力求在自己的生命感受中写出精神故乡,诗篇中积淀下浓厚的文化归属感,并且以崇高而广博的生命心象来迹写原乡记忆的心灵复归,犹如时代里“奔跑着呼唤宁静”的光亮。对于存在境遇的勘探,诗歌标出了“语言的吃水线”,也成为了心灵静美的“休止符”,“令周边明亮而温暖”。面对时代的迷津,正如诗人所说出的那样,“前方是哪里?前方是田头还是海岸?是落日还是时间的边缘?”然而不管时光如何流转,我们依然会在历史记忆里看到诗人返身站立,遥望那一片精神的原乡:

然而那些久远的召唤

依然像乡村母亲站在村口的温暖的守望

乡愁的现代诗歌 篇4

在梦里含笑成一朵初绽的蓓蕾

在你辽阔的梦乡,我没有安宁

我用指尖轻轻阅读你的睡姿

读来读去,你都是一首情歌

一首飞扬在纯朴的乡音里的谣曲

在你的呢喃里,我的目光

象一把梳子,将你的柔发梳成长夜

你眼泪汪汪的孤独,连同乡音

象在水面上漂泊的星光

而明晃晃的月色,反复照在

我心灵深处最寂寞的地方

我读着你的山川和明媚

让你笑容中绽放的菊花

轻轻吻我,轻轻吻我。今夜的

秋水携带眸子里冷凉的灯光

轻轻漂洗你的山庄

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你是一个有家难回的人

我一个人背着痴情,谛听乡音

你一个人咬紧孤独,噙着冷泪

我们的守望,含蓄成深秋的花朵

重阳夜,依然沉静,几声鸡鸣

仿佛背负着沉重的思念

越过苍茫的山水,远远飞去

轻轻为你撩开沉重的夜幕

乡愁经典的现代诗歌 篇5

总是盼望着,在阡陌纵横的水乡,找寻一个属于自己的梦。

虽然不曾亲闻二胡的一抹忧伤,没有见过西湖苏堤、断桥残雪,也不曾感受吴侬软语、六朝旧事……却总以为那个遥远又清晰的梦,会等着一个契机去实现。

第一次长远地离开家乡,竟然是北上,一向遥远的梦,更遥不可及了。从信阳到安阳,算是一种嘲弄吗?这么一段路途,如果不是错了方向,我总该能被江南的裙裾扫一扫,也算是安慰了孺慕之情吧。

每逢江南的雨丝拂掠过家乡,我却只能再此引领而望。没有杏花、春雨,没有唧唧的虫鸣、咕咕的蛙唱……北方的春天是短暂的,从寒风袭人的隆冬一下子便过渡到浮动燥热的四月天,正像北方人的脾气——耿直、急躁。所以北方的草也不似南方“绿茸”那般光鲜、柔弱。惊蛰已过,它们还笼罩在寒气里,迟迟不肯破土;等百花开遍时,它在不经意间,就灰头土脸地扑入你的眼帘,像极了北方的汉子:直率、豪爽,却少了那么一点含蓄和温柔。

对于一个在春雨浸润中长大的人,早已习惯清明之后淅淅沥沥的雨季——冷冷清清、滴滴点点滴滴,几多愁绪也随着雨丝一样绵长。乌云连月不开,湘江泪痕也不干,连心情都是潮润润的。春雨好比江南的姑娘,富于感性,也善于留恋,一旦思绪不解,便总是灰蒙蒙、湿漉漉的。不管是从灰屋顶到石板街,还是从芭蕉叶到乌篷船,都闪现着她轻盈的舞姿、跳动着灰色的音符。

“春雨贵如油”,家乡的人们总像呵护小姑娘一般地疼爱春雨,即使不小心被她的小家子脾气弄得遍身湿透,也从不舍得苛责她,只是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等待它下甜了梅子娇羞的心窝,下肥了布谷湿湿的啼鸣。

然而,北方的春天确是响晴的,偶尔也见一见雨娘的倩影,却盼不到她的.眷顾。这对一个渴望被春雨濡沐的人来说,未免太显单调,总觉得少了什么。是雨伞么,要不怎么会镇日单薄地出门,又失落地归去?住在秦淮以南的人们总爱诧异:“北方人们好大胆,出门竟敢不带伞”。其实,这也是有缘故的,记得初来安阳,特地从家来了一把伞,结果半年也没用上一次。室友也是南方人,每逢开学的日子,家乡的雨就泼洒个不停,所以每次回学校就会带一把伞。如今,橱柜的那个角落,已经快积伞成“山”了。无论一个社会的工业怎样发达,一时间,似乎还废弃不了雨伞。只要是下着雨,撑一把伞,让或淡或艳的花纹流动在被雨水弥漫的巷道,就不乏一种古典的韵味。

北方的雨虽不像“梅子黄时雨”那般执着,但偶尔也会动情一次,不懂她脾性的人,常常被她的突如其来弄得手足无措。尤其是南来的学子,总会被她戏弄,早晨出门还是晴空万里,等放学时分,就发现窗外不知何时已淅淅沥沥地泼洒起来。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这就是一次曼妙的邂逅——那没带雨伞的等着带了伞的,而带有伞的往往也不肯独行,多逢着一两个避雨的人。一把伞下,同性也好,异性也好,交流也好,沉默也罢,共同享受着薄幕下一小片“遗世而独立”的空间,也算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

很多时候,听雨也是一种享受。

家乡的雨,总是细碎、悠长地敲打在窗台上、屋瓦上,亲吻着娇羞的海棠、沉思的芭蕉,也迷失在行人匆匆的伞蓬上,或轻柔、或欢快……倾听着她那娴熟的指法,不知不觉,已把上午奏成了黄昏。

北方的雨,是激烈的、铿锵的。在你毫无戒备时,已是乌云密布、雷声震震,伴随着斜斜的西北风就横洒下来。一向坚挺高大的白杨树,顿时也一副落魄的姿态;那些花儿、草儿早就面容失色。也许正当你怜悯之心萌动的时候,雨也倏地就停住了,只留下阵阵冷风和一地的狼藉。用不了多久,地面也被吹干了,就完全没有雨的痕迹。

雨天是肃穆的,可以怀着一颗朝圣者的心去接受每一丝水柱的洗礼,从记忆的顶端开始,顺着时间的脚步泻下。于是,沉思和怀念便开始了:

南方的雨,会下出“却把青梅嗅”的羞涩,下出“小桥流水人家”的安详,下出“水漫金山寺”声声感慨,也下出《二泉映月》的婉转凄凉。在杠梁交错的水乡,找寻一个梦的归宿,追求风景与人合而为一的体验,何尝不是对心灵恬静之美的极致追求?从顾恺之到谢灵运,从“兰亭序”到“桃花源”,无不浮动着历史的陈迹。幻想着在某个云气氤氲的午后,抿一口西湖龙井、捧一本古书黄卷,如果说岁月已经老去,但只要心灵与思想的交流不中断,那些文人风骨还是会穿过历史,款款而来。

北方的雨,总是下在粗犷的歌声中、急促的鼓点里,落在老槐树下憔悴的望眼中,也淋在游子潮湿的梦里。那率直急躁的雨啊,下嫩了一笼笼香白的馒头,下沸了一锅锅热腾的汤面;下欢了沿街响亮的吆喝声,也下壮了大小巷落年轻的身影……踩在被风雨淘洗几千年的土地上,连日久弥新的空气也有了厚重感,似乎触到的每一粒沙尘都浸透着历史的血汗。在这里,时时能体味到浓郁浑厚的历史遗风与繁华昌隆的现代文明的交错,而身上的每一颗细胞也都为之振奋,或许这就是灵魂的渴望与现实追求的契合吧。

看看那春雨,嗅嗅那春雨,听听那春雨……

雨的舞步从南到北,心头的思绪从南到北,历史的血脉也从南到北。不管是在泽泊水乡,还是黄沙平地,凡是雨水滋润的地方,就会有一颗赤子之心在渴求、在呼唤:渴求家乡的强大、呼唤时代的观望。

乡愁的现代诗 篇6

诗歌一: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歌二: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会老去

诗歌三:家乡的小溪

闲瑕时常把过去回忆

最难忘的还是家乡的小溪

曾记得十岁左右的年纪

那时的天也蓝水也绿

春天的暖风徐徐

和大人们挖沟引水

让小溪的水流到田里

伴着秧苗一起长

心里有说不完的喜

现在体会那时的我

才真的叫做无忧无虑

炎热的夏季

挽着裤腿儿去趟小溪

渴了捧起溪水就喝

喝到嘴里甜到心里

哪顾水中带着泥?

最快乐的要算是——

在水中摸到了鱼

收获的金秋

清澈的溪水处处见底

更引起了对小溪的神谜

和几个小伙伴突发奇想

顺着溪流上寻它的发源地

走啊走啊

走到了太阳西

走到了山根下

走到了深山里

天黑了惊动了大人们

才把我们接回家去

最美的还是冬天的小溪

在冰上我们有好多游戏

划冰车打冰嘎儿

互相比起了单腿儿驴

玩够了冰车玩爬犁

孩子们个个笑嘻嘻

啊!家乡的小溪!

你是那样的美丽

童年的快乐时光

全都伴给了你

如今你照样不知疲倦的流啊

流淌着多少人动情的回忆

我爱你!家乡的小溪!

诗歌四:我的思念是圆的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诗歌五:月之故乡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诗歌六:月与乡愁

我的月亮憔悴地挂在

故乡苍白的颈项

露珠上光影圆润了阿婆

一脸的沧桑和记忆

直到被晨鸡颗颗叼起

吞进时光的胃里

我在记忆中屡屡翻起

一篇一篇的月影

从阿婆的幼时直到

墙上的黄昏这月亮

已在我的眼中幻化成了

故乡阡陌间的任何一个晨昏

蓑衣斗笠淌下的.是什么?

是我认定的月亮的泪啊!

我在这泪水中

睡进了故乡的月影

那鼾声也变成了方言的遗韵......

诗歌七:故乡

淡远的天空下

凋谢的梨花瓣

飘落在小溪的两旁

耸立的山峰

回荡着片片沉寂

乡村小道上的卵石

蕴育着明晨的清馨

黄昏深处

徘徊的老态龙钟的身影

被落日拉得老长老长

在那嬉耍的孩提时代

我曾怀着稚嫩的梦想

在美好的愿望中飞翔

而今

那往日的故乡

被岁月的尘埃

掩埋在朦胧中

开始悄然消散

诗歌八:奔月

与你同样莹洁的春梦

都稍纵即逝?

而你偏不顾一切,投向

不可及的生命之源

即使月儿肯收容你的背叛

犹有寂寞伴你千年

为什么巍峨的山岳

不能代你肩起沉重的锁链

你轻扬而去了吗

一个美丽的弱音

乡愁经典的现代诗歌 篇7

克罗齐曾经说过,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化用到文本解读中来, 我们对于经典作品的阐释也必然是当代阐释, 因为尽管读者也会采取种种的方法来知人论世, 力求回归到作者创作的特定情绪和现场来理解作品, 但是读者作为“当代读者”, 自然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趣味来审视文本, 从中发现和构建与当代社会与人生相适应的“当代意义”。可见, “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是当代读者阅读经典文本应该秉持的态度, 然而因为审视眼光的错位, 对经典文本的现代解读中存在着种种不良趋向。

一、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曲解

目前, 语文教材仍是传播经典阅读的最佳载体, 语文教学仍是我们获得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 现行语文教材仍带有不可规避的一面, 即涉及的主题大多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领导人物的风范、黑暗社会里劳动人民的艰辛、新社会劳动人民的幸福、崇高远大的志向、真善美的追求等。整套教科书似乎很少关注现实生活中与学生切身有关的情感世界, 诸如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欢乐、痛苦、兴奋、惆怅、得意、沮丧,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 人对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感、权利感及人道主义情怀, 以及人在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对民主、法制的思考, 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情感体验等。

在教科书所设定的特定情感氛围的长年熏陶下, 我们无形中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建立了一套概念化的解释体系, 即烙上政治的烙印, 贴上阶级的标签, 有着拔高的牵强, 于是许多经典文本被曲解了。如《荷塘月色》抒发的情感, 被加上是大革命失败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绿》所表现的生命的活力被分析为是对蓬勃开展的革命活动的赞美。《雷雨》中的周朴园作为专制蛮横的封建家长、冷酷虚伪矫情的资本家的角色形象已经定位, 绝不认同周朴园对侍萍是有感情的, 把人物的生成完全推给“阶级地位”。《项链》定义为讽刺路瓦栽夫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如果说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心是小资产阶级的, 那么路瓦栽夫人的诚实、坚韧又是哪一个阶级的呢?

而另一种上纲上线的曲解, 更是对经典文本的“糟蹋”, 如认为《背影》带来的感动是“不健康的”, 是不理性和实用主义的表现, 因为一个父亲, 跳下月台横穿铁道翻栅栏去给临行的儿子买橘子是“违反交通规则”的;鲁迅在《故乡》一文中, 殷切地回忆了他那一群天真烂漫纯朴可爱的少年朋友“偷”罗汉豆一事, 充满了童趣, 竟然有人从中读出了不道德, 认为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现代解读真是“杞人忧天”。

真正优秀的文本总是包含着多重的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 这也为读者对文本作出更为深刻、更为丰富、更为个性化的阐释提供了可能和凭借。换一句话来说, 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其实就是对文本所隐含着的意蕴的不断“发现”和“选择”。而总是戴上“有色眼镜”, 用一种既成模式的观念去解读, 那只会局限思维, 淡化甚至歪曲经典文本丰富深刻的内涵。

二、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媚俗

经典文本新解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但在遭遇后世解读的时候, 会面临不同时代的不同精神诠释。近年来, 各种媒体掀起了一股经典文本新解的热潮, 毋庸置疑, 这些新解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对待经典, 在经典与现代受众之间搭起了桥梁。他们巧用现代人的观念打通了走近古典文本的道路。只是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的时代, 在运用现代视野进行解读的过程中, 为了迎合读者通俗、浅易、求奇的需要, 某些新解作品难免会打着新解的口号有媚俗之嫌。

此外, 还有人从实用主义角度把经典文本改写为经济类、管理类和励志类的畅销书, 如《水煮三国》、《麻辣水浒》、《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阐释内容涉及职场创业的生存谋略、以人为本的管理谋略、团队互动的交际谋略以及攻敌制胜的营销谋略等诸多领域。我们阅读文学经典, 有时固然可以采用社会学眼光、经济学眼光、历史学眼光等种种异样的眼光和视野来发掘传统经典的文化价值, 但是, 我们更需要用文学的眼光来审视文学经典, 作出审美意义上的现代阐释。

对古典诗词的新解也成为一种热潮, 《人生若只如初见》、《思无邪》、《西风独自凉》、《长安月下红袖香》、《不如不遇倾城色》、《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等都用现代人的思维来解读诗人的情感, 为了更好地迎合现代读者的口味, 它们在解读中褪去了古诗词身上历史的风霜, 跳过了古典诗词的平仄对仗, 没有了考据的严谨, 把古人的情感与后人的共鸣诗意地结合, 文字优美诗意, 读来轻松自在, 但是却更多地关注儿女情长、个人得失、风花雪月, 失去了古典诗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旷世的情怀。

卡通化经典已经成为一股潮流, 经典著作的“卡通化者”们的原意也许是良好的, 比如通过卡通化提供活泼的结构、炫目的图画、通俗的解释, 以降低获取知识的门槛, 拉近了经典与读者的距离, 但与此同时也使经典呈现出媚俗的倾向。

三、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恶搞

新世纪初以历史为恶搞对象的影视、网络作品开始大量出现。近一年多来, “恶搞历史”又升级为“恶搞经典”, 于是有了《大话西游》、《悟空传》、《沙僧日记》、《幽默三国》、《幽默水浒》等等, 还包括一直被视为“红色经典”的《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等。

“曹操这厮, 智商绝对在120以上, 丫还学孙武、吴起, 就这样还在南阳、乌巢、祁山、黎阳吃过大苦头, 然后才夺得现有的地盘。叔就这么点本事, 不冒险是不行的, 娃娃你到底懂不懂啊?懂不懂啊?……”看到这一股子江湖气息的句子, 谁能想到这竟是千古名篇《后出师表》的白话文注解。这类雷人古文翻译正逐渐走红网络, 恶搞古文、古诗的风气也似乎愈演愈烈。目前在网上流传的, 还有恶搞版的《病梅馆记》、《将进酒》、《扁鹊见蔡桓公》等, 博眼球之余让众人狠狠地欢乐一把。

通过大胆地篡改、戏说经典而冒犯权威、亵渎神圣。这种篡改和冒犯几乎指向文本的所有方面, 人物、情节、时空关系、话语方式, 无不可以自由篡改。而在篡改的过程中, 诸葛亮在唱“卡拉OK”, 孔子变成了“歌手”、“网名”叫仲尼, 汉献帝成了“城管”等比比皆是。

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 经典作品一直在被建构、解构与重构, 但却从未像现在这样被“恶搞”或者“乐搞”过。总体看来, 从“解构历史”到“恶搞经典”, 有关理念、意义的东西越来越少, 单纯娱乐、消遣的成分越来越多。这种“后现代喜剧”不再像传统喜剧如卓别林大师的作品那样, 追求什么“含着眼泪的笑声”的境界, 它制造出的更多是“没心没肺的笑由是, 它造就了喜剧史上的奇观:只有喜, 没有剧”。

卡尔维诺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 多刺的, 而且层层相叠, 就像朝鲜蓟。对我们而言, 在一部文学作品中, 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 像是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 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面。”但是多元解读不能“无边界”, 文本“不确定性”绝不是“任意性”、“随意性”。要知道有些多元的解读是丰富和创造了文本意义, 有些则分明是在扼杀文本的生命, 特别是对文学作品作出现代解读的时候, 牢牢把握该有的“底线”。

经典文本现代解读只有建立在深度体验基础之上, 拒绝浅薄, 拒绝滥化, 拒绝庸俗, 才可能持久, 才可能给文本以厚重, 才可能给生命以启迪。在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中, 我们是用浮躁的热闹让读者陶醉于肤浅, 还是用思维与精神的深度让读者走向博大?这是一个问题。尼采说:“让你们的荣耀不在于‘你们所来自之处’, 而在于‘你们将要前往的地方’, 在于你们的意志, 以及不断要求超越自己步伐的期许, 这才是你们的荣誉!”经典文本现代解读, 任重而道远, 希望我们不断追求创新、探索前行!

参考文献

[1]李安全.文本解读:文本意蕴.名作欣赏, 2009⑹.

[2]佚名.透视“恶搞”.中国文明网, 2007-09-24.

乡愁经典的现代诗歌 篇8

关键词:乡愁;回归;文化环境;文化心理;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I21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72—03

一、以余光中为例论述台湾乡愁诗的特定性

(一)余光中的生活经历与诗歌的生成背景的关系,所反映出的文化环境以及所孕育的文化心理

1对故国亲情的精神守望:与熟悉的文化环境的告别,埋下文化乡愁的种子。20世纪中,一道海峡将中国隔离为两岸,几百万人离开大陆漂泊到了孤岛,如台湾作家白先勇所说:“流亡到台湾的第二代作家,他们成长的主要岁月在台度过,不管他们背景如何歧异,不管他们的本籍相隔多远,其内心同样被一件历史事实所塑模:他们全与乡土脱了节,被逼离乡背井,向他们的父母一样,注定寄生异地的陌生环境。”余光中的诗作抒写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漂泊台湾的无根者的悲情。这在他的代表作《乡愁》中表现的尤为淋漓尽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由于长期处在封建农耕文明时代,中国人天然有着深深的恋家情结和乡土情结。家被视为生命的本源,中国人常常是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家乡、故乡的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根敏感神经,它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归拢着中国传统的长幼亲情,形成整个民族共同的心理趋向。游子思归、落叶归根、衣锦还乡,正是这种恋家的情结,牵引着一代又一代游予思乡的神经。但之于漂泊到台湾的这群诗人们,这不过只是小小的阀门,乡愁,在这里还只是故园的离别,仅仅是个开始。

2对文明鸿沟的深沉凝视:因不同文化环境的文化撞击与冲突,滋生文化乡愁的情丝。余光中这一代作家有着特殊的经历与遭遇,他们从大陆到台,这是第一次放逐;许多人又求学或旅居海外,这是又一次放逐。他们离开故土越走越远了,如台湾诗人简政珍所说,是一种双重放逐。余光中写于美国的《我之固体化》中有这样的诗句:“在国际的鸡尾酒里,我仍是一块拒绝融化的冰。”《敲打乐》中,诗人反复唱到:“我们不快乐”,“仍然不快乐啊/颇不快乐极其不快乐/不快乐”。因为他们的根不在异域他国。

出门“在外”的“孤儿心态”或是边缘心态比较明显,更易体验到异域文化的陌生感和生存的痛楚感。离开故土或面临文化障碍的人,远离了一个情感上认同的“家”,从所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一方面失去与家乡、亲友的联系,失去了旧有的文化依凭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在新环境里无助无望,原有的自我意识在新环境中得不到认同与赞许,就会产生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空间距离等方面的疏离感和漂泊感。另外,特别是当原有的母体文化与本土的客体文化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置身于社会的“边缘”,是文化身份模糊的“他者”。也正如余光中所说:“那种差别提醒着我,我是中国人,我从东方来,我的文化跟美国的文化始终不同。当你不在中国的时候,你就成为全部的中国,当你走到异国之地,所有的国耻都会贴到你的脸上,中国的痛楚就是我的痛楚。”此时对故土的回忆、怀念和追寻,便成为治疗漂泊痛感的良药。

3对异国山水的文化情思:陌生文化环境带来异己孤独感,为文化乡愁营构心理之乡。对乡愁有了更深的体认后,余光中开始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如他的《乡愁四韵》一给我—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又如他的《当我死时》一“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余光中说:“乡愁对于我就是一种记忆。乡愁,如果仅仅是同乡会的乡愁那就简单,但是一个文人,一个读书人的乡愁就把时间加了上去,乘上了时间,乘上了文化的记忆。我们个人有小小的回忆,几十年而已,整个民族有几千年的记忆,大的记忆,那些记忆变成典故、变成神话、变成历史,那些历史你走到哪儿会带到哪儿,所谓的秦魂汉魄,宋魂唐魄就在你的身体里。”

相比起其他民族,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强大的内聚性,海内外炎黄子孙对文化寻根的愿望非常执着。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内在行为的基本要求,尤其是海外华人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这种确认就显得更为重要;文化寻根就是要确定“文化身份”,所以对他们而言,故土不仅仅是一种地域上的归属,还是一种文化归属。而这种归属正视来源于对故土文化的记忆。在异质的文化环境中,曾经与我们那么亲近的东西变得日渐远去乃至于不复存在,而新的生活却又只能从生疏开始,这种沉重的陌生化何等可怕。

(二)余光中为代表的乡愁诗所显现的文化回归——文化心理对文化环境的反出

1灵魂的惶惑与精神的释放:背负着离根落叶的痛苦,艰难地挣扎于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冲突中,对故土的回忆、怀念和追寻,便成为治疗惶惑痛感的良药。台湾现代乡愁诗的作者,绝大多数是大陆去台的诗人。当时有的在大陆已经小有名气,有的虽初涉文坛,却带去了大陆的童年记忆。这些诗人都怀着浓重的乡愁,都写下了一些哀婉感人的乡愁诗。因此他们的诗作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流淌着童年印记,缠绕着少年故乡情结。台湾的乡愁文学大都以回忆的形式忆念往昔的大陆生活,表达怀乡。

台湾现代表现乡愁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体现了以孤独心态为内在特征的作者的特殊情感体念。由此引发的是一种亲近的社会群体意识,也就是说,人在孤独无依时希望寻求亲和力的依靠。这种亲和力一方面来自于家庭的温暖,因为“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人伦相亲的特点,是渗透着传统文化精神和人文内涵的象征。另一方面,与“家”相连的往日群体生活体验。故乡风情亲朋故友是对象化的满足,随着旧情的重温给人莫大的安慰。

2放逐历程中的飘零意识:异域文化的陌生感和生存的痛楚感,所产生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空间距离等方面的疏离感,经过痛苦的挣扎后,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归宿。“离开了家,才知道家的可爱;离开国的时候,才知道国的可贵,一个人必须当一回‘浪子’,回头后才能真正明白这一切。”阔别六十八年后回到故乡永春的诗人余光中这样描述自己的人生之路,表达胸中的万千感慨。回顾自己的诗歌创作生涯,余光中说他是在五十年代末到美国读书,学习文学。留美的前

期,余光中以《万圣节》为代表。爱荷华大学的写作训练与艺术课程启迪了他对现代艺术的接触,并普遍吸收了西洋音乐,作品有抽象的趋势。之后的1960—1961属于他的虚无时期,以《天狼星》、《五陵少年》前半为代表。这个时期的余光中在西化的忧郁苍白里创造英雄的幻觉,无法向传统索取温暖。作品中时常透露末世一般的追悼,又始终无法自绝于传统,而有「真空的感觉」。《天狼星》投影的不但是个人或诗坛的无依、空虚,也是一个文化、民族对传统的怀疑和对接受外来冲击的疑惑。渐渐的,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余光中开始反省自己是谁,“发现”自己是中国人,他说,“那时,我的民族意识勃发了”,于是他重返中华大地,当了文化上的“回头浪子”。

二、以余光中为代表的台湾现代乡愁诗人所表现出的文化自觉

(一)台湾乡愁诗人文化自觉性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染

一般来说,民族意识有两层涵义:一是指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二是只在国家生活中,于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利、荣辱、得失、安危、利害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基于第一层涵义。民族意识有时也称民族自我意识,即民族“自识性”、“属性”或“归属感”。自我意识是从感性的和知觉的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的,本质上是从他物的回归。这种“从他物的回归”,对于民族而言,就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存在以及本民族与他民族关系的认识。中国民族理论界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对异族的“分界意识”和相对于本族的“认同意识”。这种分界意识和认同意识正是基于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而产生的。

大诗人们总是善于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发掘素材。余光中虽然21岁就离开了大陆母体,但他的诗作总忘不了本民族的历史,在台湾、在香港,或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见山上观水,登楼驱车,哪怕是一草一木,他的诗作总忘不了从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发掘素材,而打上鲜明的民族印记。余光中虽然青年时代就离开大陆,但他最不能忘怀的是祖国的历史文化。他在《白玉苦瓜(自序)》中说,“到了中年,忧患伤心,感慨始深,那支笔才懂得伸回去,伸回那块大陆,去蘸汩罗的悲涛,一水的寒波,去歌楚臣,哀汉将,隔着千年‘跟古代最敏感的心灵,陈子昂在幽州台上,抬一抬杠。’。怀古咏史,原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主题。”

对母体文化的归依感,是余光中乡愁诗的深层内涵。余光中常常用诗为中过文化造像,他在《隔水观音后记》中说:这类诗“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探索”,“一种情不自禁的文化孺慕,一种历史的归属感。”这种强烈的民族文化归属感渗融在他的诗中。在他的那首《呼唤》中的“一盏灯”显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五千年深的古屋”传来的呼叫是历史的呼唤,文化的呼唤。“喊我回家去”是一种归属感。在《漂给屈原》、《湘逝——杜甫殁前舟中独白》、《戏李白》、《寻李白》、《念李白》、《夜读东坡》等诗作中,余光中在为中国的大诗人造像,表达对古代大诗人的景仰、向往之情。这自然不单是对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的歌颂,他们在诗中是中国文化的化身,是民族魂的象征。在他的《望边》、《布谷》、《蜀人赠扇记》等诗中都选用了“布谷”、“鹁鸪”、“鹧鹤”、“月亮”等意象,而这些原型意象都是一种特有的符码,是地道的中国式的。这都与余光中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十分不开的,这是一种积淀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心理,是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

(二)台湾现代诗人文化自觉的独特体现之“文化乡愁”

1台湾乡愁诗人的独特生活经历及其代表作所呈现的文化自觉。朱水涌的《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研究》指出在“全球化”的缓慢进程中,中国当代文学形成了以下格局:大陆文学居于“全球化”边缘却居于民族文学的中心,以自足的姿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抵御“全球化”文化霸权的危险,也为“全球化”中的民族文学个性的确认奠定了基础;而台、港、澳在现代文明与“全球化”格局中位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过渡地带,其文学呈现出在“全球化”语境下不断变动的特点,它们在那时期是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中介点。

台湾现代乡愁诗人大都是迁移至台湾的,对大陆会有很直接的记忆,真正的回忆和直接的经验。这是他们更深切的体会到原有的母体文化环境与台湾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也更能体会出那种疏离与陌生,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回归式”的文化乡愁。路晓冰、王殿斌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浅谈余光中作品中的思乡情结》以余光中为对象,论述了在台湾作家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乡愁问题。乡愁可以说是余光中作品最基本的主题,其原因在于海峡两岸长达半个世纪的隔绝和台湾文学独特的创作氛围。

2现在的当下年轻台湾作家及其民众“文化乡愁”的淡化。世界的目光聚焦台湾岛。我们看到台湾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也看到台湾岛的文化现实。身为是其中的一分子,身处在那样一个焦灼、躁动、狂热的环境之中,会有什么感觉?台湾人现在有乡愁的情怀吗?

保护和保持一个民族自己的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否则的话就会变成一个国际公民,国际公民也很好,但是就没有了自己的本位文化。联合国有很多国家加入,是因为有一个国籍在支撑着,有一个国家的本位才能加人联合国。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青少年的阅读习惯不可避免会受到美国的“迪士尼”,日本的漫画,韩国的电视剧等等的冲击,提倡与引导是非常必要的。应该这样看,年纪比较大的在台湾的大陆人,已经70多岁,肯定会有乡愁;年纪比较轻的一代,就是生在台湾的人,他们对大陆并没有直接的印象。当然以前他们在读教科书的时候,在地理和历史的文字中也会读到大陆,但那毕竟只是书本上的。像余光中这样,早年离开大陆到台湾的时候已经二十几岁,对大陆会有很直接的记忆。所以说台湾人的乡愁,那种真正的回忆和直接的经验现在是越来越少,就如一个人学英文很好,可是却把中文忘记了,对于中文文化是很大的伤害;如果一个人是空白,投进去,就会染上别人的颜色,没有贡献,也没有依靠。台湾年轻一代文化的乡愁是有的,比如在读小说,读中国古文,读唐诗宋词,或者看电影看到一些画面,这些都会看到一个文化的来源,或者看到文化的背景。就像日常讲的成语,得陇望蜀,朝秦暮楚,很多成语都是从这种文化的背景中来的,有一个成语就有一个成语的文化背景。

三、特殊文化环境下的文化心理所表现出的文化自觉

乡愁除了是诗人的一种感伤情怀,也是一种文化断裂的标记,不仅是地理的,也是历史的。台湾现代乡愁诗人对大陆会有很直接的记忆,真正的回忆和直接的经验。这是他们更深切的体会到原有的母体文化环境与台湾文化环境之间的差异,也更能体会出那种疏离与陌生,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回归式”的文化乡愁。

余光中曾说过:“我现在的读者恐怕在大陆的比在台湾多,还不完全是因为大陆的人口多,就是读我书的人大陆比台湾多。我住在台湾,可是我的文章不仅是在台湾发表,也在世界所有的华人地区传播,香港、南洋,包括中国内地。虽然我住在岛上,可是我的读者,我的听众在世界的华人区,其实现在的中文也已经是世界化了,华人所分布的地区遍布世界,华人世界也形成一个国际,那些在异国的华人,他们读中文是天经地义的。”就如同费孝通先生所说,所谓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我的乡愁诗歌 篇9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

我拥有了自己的故乡,登记表的

空格处,工工整整填上

籍贯:中国,湖北。民族:汉族

住址:枝江,百里洲,冯口,杨桥,一组

几十年过去,出生地有细微变化

杨桥行政村撤销,合并成三桥村

在丛林中穿行,我始终高举杨桥的投名状

这是一份表格,装进一个档案袋,密封

从小学,初中,高中,师范,跨过大学的门槛

过长江,求学,找工作,调资晋级

走高速,乘高铁,坐飞机

走东南西北的路,吹春夏秋冬的.风

毕业证,结婚证,驾驶证,工作证,作协证

户口簿,二代身份证,不改一个字

这是我的乡愁,死不悔改的乡音

练习了一辈子的普通话,三次才通过二乙

正如世上没有一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

我的乡愁独一无二,与你不同

我的乡愁是洞藏的窖酒

五十年的陈酿,乡愁的味道更浓烈

我的乡愁,是烙在肉体的胎记

经典与现代的亲密接触 篇10

背景描述:

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余秋雨)《鸿门宴》是一篇传统经典的老篇目,它故事性强,情节曲折,课文注解详细,字词疏通困难不大,传统文言文教学,老师一手包办,逐字逐句分析翻译,不怕学生消化不良。就怕学生接受不了,什么特殊句式,虚词用法,词类活用一古脑儿全抛下,落得个月朦胧、鸟朦胧的混沌世界,让学生彻底失去了对文言文的兴趣。

寻找突破口:

每每打开电视,铺天盖地的是晚会、颁奖。奖项可谓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何不给《鸿门宴》的人物来个现代包装。

片段1

师:今天我们邀请两位大家都熟悉的小学毕业生,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刘邦和项羽。让我先出示他们的毕业诗歌《垓下歌》和《大风歌》。

(学生大声朗读)《垓下歌》是典型的一曲英雄末路,壮士悲叹的心声。乌骓马暗示着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走投无路的英雄啊,只有对红颜知己流泪:虞姬虞姬我可怎么安排你啊?另一边传来了洋洋自得的吟诵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回故乡。”是刘邦,一个出生低微的小小的亭长。为何一个流淌着高贵血液的贵族会败给无赖性的小人物。曾经有一次机会放在我的面前。(学生马上接下去,我没有好好珍惜……)这次绝佳的机会就是鸿门宴,让我们和鸿门宴来个亲密接触,感受其中剑拔弩张、刀光剑影的气氛。

教学感想:此篇导入借鉴电视中的谈话类节目,用轻松诙谐和煽情化的语气力图消除学生对文言的恐惧感,让古文化散发出现代气息。从而进一步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片段2

师:按照好莱坞的标准,《鸿门宴》是一部紧张刺激、场面火暴的动作大片,具有极高的票房号召力。这里有哪些人物登台亮相,请按阵营分类。(马上有学生分出两大阵营并用了VS表示:刘邦VS项羽,张良VS范增,樊哙VS项庄,无伤VS项伯。)

师:鸿门宴是个大舞台,谁是演技最高超的演员?谁是演技最不过关的演员?谁是操作难度最大的演员?幕后导演又是谁?(当四个问题一抛出,教室中立即弥漫着惊奇兴奋的情绪,作为教师明显感受到参与的热情。)

教学感想:教师通过有冲击力设计,激起学生心中的涌动的波涛,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自己去品读,研读,体会到阅读的快乐。20分钟过后,教师提醒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谈心得,交流发现。学生的讨论颇有战国说客之风,有手舞足蹈,有据理力争,有面红耳赤,更有侃侃而谈。

片段3

师:出示研讨成果,须言之有据,自圆其说。

生:我们认为最会演戏的是刘邦这无赖流氓。(教师预料学生会用这种词汇评介并“恶毒”攻击刘邦。)

师:请问无赖刘邦是怎样炼成的?

学生经过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生:刘邦在危难前,放下主子的架子,称张良这部下为“君”,和《勾践灭吴》中勾践执文种之手一样肉麻。不,恶心。

生:他称项伯为兄,自作多情敬酒攀亲,假戏真唱,唱功迷人。(其中有两生居然扮刘项二人拥抱敬酒故做亲热状。)

生:这无赖在项羽面前装成了弱势群体,两次称自己是“臣”,四次称项为“将军”。

师:打住,项羽在“将军”和“大王”两个称呼中更在乎哪一个?

生:我们认为项羽勇猛、尚武、豪爽,相信武力能解决一切“国际争端”,过分的迷信武力,且自己也能举鼎拔山,他可能比较喜欢“将军”这个称呼,刘邦无非是投其所好迎合项羽这种沽名钓誉的心态,难怪毛泽东告诫说,“不可沽名学霸王。”

生:比如还要借口上厕所(生笑)自己逃命,留下张良入虎口,称张良为“公”。是不是只要自己能活命,称别人什么都无所谓,都不会脸红。脸皮可谓真厚,“天下第一厚脸皮”非此公莫属矣。还有心黑。是个最会演戏的家伙。

教学感想:尽管学生有些说法不尽妥当,但毕竟是学生的自我发现。刘邦在史书上的记载并不光彩,贪财好色,行为有明显的无赖色彩。但刘邦毕竟有过人之处,最大的特点是善于用人,不会计较出身地位,英雄莫问出处。连杀狗的樊哙这低级手工业者也可作为贴身保镖,能网罗天下一切英豪,把一群无产者炼成无坚不摧的勇士。因此,教者对刘邦须有一个公正的引导。

学生在讨论完刘邦后,一致认为演技最不过关的是项羽,找出了许多证据,最有力的证据是主动供出曹无伤这位老兄的真实身份。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这是项羽的可爱之处,胸无城府,坦荡荡,有赤子之心。是一位情意绵绵的伟丈夫,豁达的伟男子,是自我精神王国的国王。操作难度最大的应是樊哙,闯帐时动作表情语言很难把握,特别是头发冲冠,眼眶差点脱裂,在霸王前横加指责,吃生猪腿。但越粗鲁项羽越喜欢,同是天地英雄汉,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出戏的总设计师非张良莫属,谁上场,怎样演,都离不开他的策划。最后课文在屠洪刚铿锵有力荡气回肠的《霸王别姬》歌曲中结束。可能这些认识有很大成分的猜测,亦难免有幼稚之处。可喜的是有学生勇敢的发现,大胆的猜测,思想的碰撞。

课后反思和感想:每个高中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学生兴味盎然地赏读,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读得投入,心有所思,往往会产生与人交流的冲动,渴望自己的个性化感悟体验得到大众的认可,他们也想听到别人的真知灼见。于是他们首先会自发地在临时组合的学习伙伴间展开沟通与交流,也敢于在全班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理想化的课堂,应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入景入境地朗读,入情入理地解说,相互间的聆听,相互间的争辩、赞赏、接纳、互助,他们不断地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容纳。通过这种合作与沟通,他们看到了文本的多侧面,思考的多途径,从而对知识与方法产生新的洞察与领悟。这种研讨不是老师强加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是学生赏读之后的自然需求。交流中让思想变得深刻,这是对文本感悟体验的释放,这也是反思中情感智慧的升华!

真正的个性化的课堂,是我们语文教学毕生的努力追求:课堂是有序的,但又是无序的,一个教师,几十个学生,大家彼此相融,心在共振。声情并茂的朗读,妙语联珠的品说,独辟蹊径的发问,精辟机智的点拔,幽默诙谐的旁逸,开合自如的迁移,教室里时有笑声,教室里更多思考。

这样的课堂流溢着生命的光华,成为师生共同成熟成长的舞台。但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对学生有足够的信心、耐心和爱心,首先要指点学生学会欣赏:读通、读熟、读出“味儿”来;一边读一边想,勾划圈注,随感随录(如词语的妙用,蕴含的情感,句段的表达方式及其表达的效果)。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表现,不仅敢于表现,还要善于表现:读书,须咬牙切齿,融进心灵,以情感动自己;讨论、争辩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以理服人。这一切都围绕语言而展开: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品悟与欣赏语言、积累并运用语言。这一切又不尽是为了学语言,它还和学做人结合在一起。语言在运用中活了,方法在实践中掌握了,学生对于自己也更加自信了,语文学习过程于是成为一次遨游精神世界的心灵旅行。

上一篇:大学六月毕业感言下一篇:项目部食堂厨师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