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教学

2024-08-15

现代诗歌教学(共12篇)

现代诗歌教学 篇1

在苏教版小语文教材中, 不仅编选了许多古诗, 现代诗也有很大的比重。这充分体现了教材编者对小学语文文体博采众长、精彩纷呈的编写意图。小学语文教师应有怎样的教学策略, 才能使学生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提高写作的能力, 变得“多情”、“爱美”和“乐善”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学习体会, 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五点:

一、以读为本, 琅琅书声中感悟

朗诵是诗歌教学的不二法宝, 对于小学生来说, 朗诵也适合他们的口味, 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苏教版教材在每一首现代诗的课后练习中, 都有这方面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 教师更应该明白诗歌教学中朗诵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朗读方法让学生广泛而深入地接触文本, 要读懂文意, 读出感情, 读出韵味。可以根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如教师范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等, 让学生边读边听, 边读边学, 边读边思, 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朗诵应讲究方法, 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如初读, 读准字音 (查字典及结合课文注释) ,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再读, 整体感悟, 把握其节奏及感情, 能够用语音语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感情;能够用不同的停顿的方式和重读方式来表现作品的内容与情感。一般情况下, 对于诗歌, 应多指导学生大声朗读, 读出感情色彩, 读得琅琅上口, 熟读成诵;需要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时, 应指导学生齐读, 让学生领略诗歌的优美;欣赏其艺术特色时, 应指导学生自由读。当然对诗歌更高要求的朗诵, 能够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朗读, 必定是在对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把握之后,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歌语言而把握诵读的感情, 洋溢着朗读的渴望。同时还应注意朗诵不应只是教学的开始, 而应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每一步的教学任务提出不同的朗诵要求。

二、巧抓诗眼, 平等对话中理解

每一篇现代诗篇, 尽心涵泳, 总会从诗篇中找到现代诗的“诗眼”, 这“诗眼”或明或暗, 或显或隐, 或是一个字, 或是一个词, 或是一句诗, 找到它需要老师有一双慧眼, 只有准确地捕捉到正确的“诗眼”, 整个教学环节才能不偏离“准确的航线”。如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时, 可紧抓诗眼“绿色”一词, 展开教学, 让学生自我开掘, 发现“自己的课本”、寻找“心中的色彩”, 力求在学生心理图式和文本图式之间架起一座互为融通的桥梁, 以便和文本平等对话创造条件。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然, 用别人的态度来反观自己, 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别人, 用作者的诗情来体悟人生;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学生的阅读心境一下子与文本的语境打通、连接甚而同化。“绿色”“课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的含义, 这是师生共同艰苦跋涉, 奋力思考而得到的新义。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在这一意义的追索中得到了升华, 同时, 它又激励着学生进入一个更新的阅读期待, 激励着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对话平台, 俯瞰一个更加崭新的世界。

三、链结生活, 个性解读中提升

教学现代诗歌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当然这里的生活包括社会、自然和人生三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诗歌,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让他们自己说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从而更深刻地领悟诗歌的内涵。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 故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诗人以一致之思, 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诗歌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 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而迸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设置这种机会。如问:请把你喜欢的诗句向同学大声朗读出来, 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请找出你认为写得较好的诗句或词语, 并简要说明原因。经过我的多次实践, 这种情况下学生皆能有所发现并不时有精彩而独到的见解, 特别是对词句的理解, 往往具体而深刻。通过这样的学习, 学生的个性皆能得到张扬。我们有时可以在找准整首诗歌的关键之后, 再找一个小的、贴近学生生活、情感的切入点, 作为进入一首诗的楔子。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独特的个性化解读, 甚至要引导学生有独特阅读体验。新课标指出“文学作品得阅读鉴赏, 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 应鼓励学生积极的, 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 诗歌尤其如此。

四、新旧迁移, 巧妙拓展中品味

现代诗歌精练、含蓄, 有丰富的意境、强烈的思想感情, 教学千万不可忽视语言文字的品味。在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的《我们爱你啊, 中国》第二小节时, 在引导学生体悟诗人用词的精当时, 我让学生先回忆以前所学过的文章《西湖》、《黄河的主人》, 背诵其中描写西湖、黄河的精彩片断, 体会诗歌语言与记叙文描述性语言的异同, 也可引进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刘禹锡《浪淘沙》诗行, 体会不同诗人在描述同一事物的不同笔法, 体会祖国语言的生动与鲜活。

五、读写结合, 学以致用中创造

现代诗语言新颖、凝练, 是一种美的凝聚, 美的表达。虽然我们无法强求学生今后个个成为诗人, 但我们别忘了要用诗行去涵养学生诗人的气质。因此, 现代诗歌的教学也应“读写结合, 练笔迁移。”仿写可分种, 一为语言上的技巧模仿, 一是情感上的恣意流泻。笔者认为第一、二学段的现代诗学习以第一种为主, 第三学段的则可以两种结合起来运用, 内容技巧的仿写, 不宜全篇仿写, 可以用诗篇中的某一节, 结合老师所创设的情境来写, 也可进行补白式的续写。情感式的仿写, 就让学生在自己感悟、思索等依照诗行的形式予以表达。这样的迁移何尝不是一种生命“催力”的“发酵”呢?所以说读写结合同样是现代诗歌教学的应有之义。

现代诗歌教学 篇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诗歌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广的,诗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审美情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能促进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诗歌教学应当充分体现新课标“语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理念。

本册教材共十个单元,编入古诗四首,现代诗歌五首。现代诗歌是相对古诗词来说的,现代诗歌语言含蓄、委婉,常常运用意象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语句中多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它是对生活现象的再现,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独白,是学生感受生活的媒介,是读者走进作者心灵的桥梁。现代诗歌有什么特点呢?

1.现代诗一般以句子,词组为诗行。

2.现代诗篇无定句、句无定字, 诗行长短不一,参差错落。

3.现代诗的段落可以整首诗为一段(节),也可以一首诗分为若干段(节)。

4.现代诗大多押韵,押韵让句子更优美,但不一定要句句都押。

5.现代诗精炼不拖泥带水,用最简洁的文字容纳最丰富的内容。

现代诗歌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有别于其他文体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古今诗歌都具有抒情性、形象性、音乐美、含蓄美等特点,抓住诗歌的特点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十册教材中编入的现代诗歌有《大人们这样说》、《神奇的书》、《用目光倾听》、《种子的梦》、《囚歌》。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呢?下面谈谈我对现代诗歌教学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诗歌教学的基础环节

(一)诵读。

瓦雷里说:诗歌不是思想;它是将声音神圣化。文学的骄子是诗歌,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宋词到现代诗,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见诵读是开启理解一首诗歌大门的金钥匙。

所谓诵读,就是大声的读,熟读成诵。南宋朱熹对诵读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而我们平时的诗歌教学,往往满足于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教师常常急于将字词的解释告诉学生,结果诗歌学习变成了被动的接受和机械的记忆,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停留在诗歌的浅表。

首先,诗歌的语言凝炼,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抒情性,读起来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惟有反复诵读,才能充分感受其韵律之魅力,增强语感。

其次,诗无达诂,有很多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同样一个意思如果用大白话说出来就索然无味了。诗歌教学重要的不是老师的讲解如何精辟,教学技巧如何高超,而是要把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引领学生反复吟咏,使学生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如: 《神奇的书》,这首诗语言简明,生动形象,适于朗读.教学时,教师注重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体会书的神奇、美丽以及给人的兴奋和震撼.如初读诗歌时,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诗歌,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在学生初步了解诗的大体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默读、自由读来体会诗的意境;精读升华感情时,让学生通过齐读、同桌合作读、接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二)诵读的方法。对于诗歌的教学,教师要教有所得,学生要学有所获。反复诵读是一种心理感应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这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的诵读,来增强语感,促进思维。

反复地有感情地诵读,是学生对一首诗进行体会感悟的基础,郭绍虞先生说“玩索其语气,规仿其声调,寻绎其意味。”抓住诗歌的音乐美特征指导学生诵读,可以感受到和谐上口、铿锵悦耳的音乐美,有助于理解诗歌。

一首好诗,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经典的词语,都必须反复诵读才能入其境、得其趣、悟其味,才能增强学生自己对诗歌的感性认识和建立比较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为什么不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味,去揣摩呢?

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我们的诗歌教学也不能违背诗歌最本质的审美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读正确、流利、有感情。所以把朗读过程就可以分为正确朗读、流利朗读和情感朗读这三个梯度进行,每个梯度又可用分组朗读、单人朗读、齐读、分配读等方式进行。

如《种子的梦》在读的指导上,教师这样设计: 初读时,要求学生读出种子的自信,生自由选择自己认为读得不错的段落有滋有味地朗读。因为只是初步感受了课文,学生对语感,语速可能掌握得不是很到位,读得可能不是很完美,但教师应该予以肯定和鼓励。

深入感受诗歌时,读诗,要求用心灵去读。静静的读诗,让学生把最有感触的文字作上标记。交流学习。之后学生集体有感情的朗读二三小节。教师声情并茂的配上手势朗读第四小节。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集体配上手势有感情的朗读。

在正确读、流利读、感情读的过程中,学生感悟了:因为种子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美好的梦想,也有实现梦想的决心,只要有了这些,它就会不断地努力,直至实现愿望。尽管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它却毫不畏惧。作者“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豪迈气慨,相信终有一天会“拨开云雾见日月”,相信“明年的春天会更加美丽!” 诗活在诵读,诵读保护了诗的存在!

二、感受意象品味语言—— 诗歌学习的关键环节

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钱正权老师说:“引领学生进入诗境的基本路子,不是一味地去寻求诗的信息意义,而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者要读出诗情须进入诗的意境,须发挥想象。”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情画意。

(一)感受意象。

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什么?是诗歌的情感。情感又是靠什么传达的呢?那就是诗歌的意象。什么是意象呢?意象是饱含诗人感情,染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

诗人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从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中,借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流水”这一物象本来表达一种客观事物。自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语后,逐渐为诗人所采用,固定的表现时光易逝,人生苦短这一思想情绪,如(李煜《虞美人》)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水成了带有固定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意象。教材第一单元的《大人们这样说》,是一篇文质兼美、充满激情的是散文诗,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讨论交流中让学生体会龙的另一个象征意义:是正在腾飞的中国,使学生对龙有了新的认识。

诗歌与其他的文学性文体不同,它蕴含着文字之外的深意,文字的符号下附载着意象,暗含着哲理,流动着音韵,跃动着情趣。诗歌是一种含蓄的艺术,它是用形象来思维,来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这一创作规律决定了学习和欣赏诗歌离不开想象和联想。

再来看:《种子的梦》一教学片断:谁想来展示展示你的朗读,请听的同学展开想象的翅膀,并说一说种子的梦到底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参与学习;带着问题去读书,思维、探究,交流 生1:种子的梦是长出两片绿油油的叶子。

生2:是开出鲜艳的花朵。

生3:是长出累累果实。

生4;是让明年的春天更美丽。

“诗道贵在悟”,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以读促品,指导学生捕捉意象,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感知诗歌描绘的意境,这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二)品味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它容聚了一个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以最精练的形式融现实与理想、时间与空间、感性与理想、情趣与教化为一体。诗歌的语言不仅生动、凝练,而且具有极强的张力。“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选入教材中的儿童诗,语言优美、简洁、流畅、口语化,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儿童最易于模仿。只要细心揣摩,就能领会其中蕴含的意蕴和情味。我们引导学生读诗,应着力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刻苦锤炼、精心推敲的字、句,解开诗人的心灵密码,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然而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往往面对诗歌中离散的内容而困惑,他们难以把握诗歌词语的含义,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因此,在读的同时,还需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在语言符号的感染下,经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还原诗歌描绘的形象画面,构成动人心弦的艺术世界,从而由表及里,领会诗歌特有的意境,促进理解的深化。

如《种子的梦》

师:一粒小小的种子的生长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他的艰难的奋斗历史,你知道它要经历哪些困难么?读一读第一小节。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这一小节在文字表述上有什么特点? 生:有词语重复的现象:“冰冷冰冷,褐色褐色,潜身在潜身在……” 师:去掉重复,好不好。生1:不好,读着不通顺。

生2:我感觉去掉一个词,我自己读不出感情来了。

师:是呀,词语重复一次,表达感情更强烈,更细腻,就好象一个球,抛出去又反弹回来,欲断还续……

……

师:好的,同学们,闭上眼睛,现在你就是那粒被压在泥土下,甚至是压在岩石下的微小的种子,怀着你美妙的梦想,你想破土而出!抵抗着巨石的压力,你要破土而出!你的小拳头握起来了,你在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在冰冷漆暗之中春天满怀柔情地呼唤你的名字,那久违的呼唤宛如夜晚的火,穿越并点燃你沉寂已久的梦想。

你在酣睡中渐渐醒来,借着爱的微光,依稀看见自己灵魂,正以积聚了整整一冬的力量,顽勇地攻破冰冻的土层,坚强的种子睁开眼睛读出来吧!

诗歌具有形象性和跳跃性,诗人要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丰富的内容,往往是点到为止,即所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还原诗歌的场景外,还必须适时地点拨和适度地拓展,去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将诗歌形象读“丰满”,体会诗歌的内蕴,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如:《囚歌》根据高段教学过渡性,在突出“字、词、句、段、篇”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注意了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知识的渗透,例如,通过讨论“怎能”这个词来体会表达的准确性和鲜明性,渗透语法和逻辑教学;通过讨论“地下的烈火”、“活棺材”等词语来体会表达的生动性,渗透修辞教学等等。

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激发情感,发挥联想和想象,体验课文情境,感受作品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趣。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共鸣,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好地体味诗意,进一步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进入诗境,领悟诗意——诗歌教学的重要环节

领悟诗意,即走进诗的意境,何为意境?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融主客观浑然于一体,创造一种浓郁的情感艺术氛围,把读者引进一个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如《囚歌》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它的美不是表现为优美,而是表现为壮美,一种使人迥畅荡气的悲壮之美,一种不可压抑的阳刚之美,一种使人肃然起敬的舍生取义的精神之美。

叶圣陶先生说: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进入了诗的“境”,诗歌中的文字活了起来,学生的眼前浮现出空灵高远的意境,内心逐渐地与诗人相通相融,诗歌学习才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吟唱。如《囚歌》

在研读课文时,可以采用分节读议课文的方式。每小节均按“阅读——分析——概括”的顺序进行。分析时依次讨论以下问题:

(1)“人”和“狗”各指什么?用狗来比喻叛徒表达了作者对叛徒什么样的感情?

(2)“为人进出的门”和“为狗爬出的洞”各比喻什么?

(3)前两句话反映了当时的革命者面临着一种什么样的处境?(4)“高叫”反映了敌人怎样的心情?对敌人的话应该如何理解?哪个字是理解的关键?“自由”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哪个词表达了他对真正的自由的态度?

(5)教师范读课文。

(6)“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中的“怎能”表示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这里不用陈述而用反问的语气?

(7)“我渴望自由”和后面的话是什么关系?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但”字在这个句子乃至全诗中起着什么作用?

(8)第三小节有哪几个比喻?它们各比喻什么?这样比喻好在哪里?

(9)“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表达了叶挺同志什么样的愿望和精神?

(10)“将我……一齐烧掉”和“得到永生”矛盾吗?为什么?

这一个教学片断就抓住“人”“狗”“高叫”“怎能”“但”等重点字词,利用“范读——散读——齐读——默读——点读——试背——背诵” 等交互联动方式,走入叶挺的内心深处:就在这想又不想、能又不能之中,为了尊重自己的高尚人格,为了承担起革命者肩负的光荣责任,叶挺军长毅然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坚决不当叛徒和走狗,立志和无数的革命者一样,愿以牺牲自己生命的代价,去争取民族的解放,去赢得人民的自由和幸福!叶挺军长为了正义和人民坚贞,不屈的精神永生。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正是符合儿童心理,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儿童诗的教学真谛就是让儿童在教师的引领下漫步诗境,借助具体意象去领悟丰富的诗意胜境,欣赏诗歌的独特魅力。如《用目光倾听》是第四单元《真诚》的第一课,它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教导对孩子成长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同时也用朴实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

教师在教学时,导入新课,简介了诗人金波之后,可以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金波的诗,如《火红的枫叶》、《我有一盒彩笔》、《国徽》、《信》等,这样就将新旧知识建立了联系;

在研读环节,指导学生读妈妈说过的话:听别人说话,你要望着对方。这一句的理解可以抓关键词“最平常”。在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时通过抓重点句来理解。

(1)听别人说话是一种交流.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这一句要关注学生朗读时的语气和情感,读时突出“交流”一词,说明他觉得人与人之间要多交流沟通;突出“最需要”时,说明他是希望引起我们重视交流时要注意的问题;突出“真诚”时,就是告诉我们和人说话时要真心诚意地去对待别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学生自己独特的体验并加以正确引导。

(2)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这一句的理解要抓“千言万语”、“温暖的春天”这几个词组来体会诗意。在拓展延伸环节,推荐学生去读金波的其它诗作如《绿色的太阳》、《会飞的花朵》、《我的雪人》、《红苹果》、《在你和我之间》。将旧知识、新知识、课外知识联系起来,唤起学生以往诗歌阅读的记忆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开放式的联想与链接。

其实,本册教材的诗歌,如学习了《大人们这样说》,可以让学生读《龙的传人》。学习了《神奇的书》,可以推荐学生读另外版本的译文以及去读迪金森的其它诗作;如 学习了《种子的梦》可以让学生读艾青的《希望》、《盼望》、《心愿》。

四、课外拓展,实践提高——诗歌教学的延伸环节

新诗以情成篇,以情动人。在教学中,抓住新诗的这一特点,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进行仿句练习,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又能提高其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诗情相碰撞,充分理解教材。

如《神奇的书》,这是一首短小精悍的小诗,作者以形象的比喻,简洁的语言,热情讴歌了书的神奇、书的魅力、书的美丽。在导入课题后,我让学生读读诗歌,在初步了解诗的大意后,让学生说说懂得了什么,然后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读每一小节,加深对诗的理解。之后,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书”的神奇表现在哪里,抓住重点诗句来理解。我还引导学生体会一二节运用对比的写法,边理解诗意,边让学生想像:还可以用哪些事物做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书的神奇?然后让学生仿照前两段的写法:“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句|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把自己对书的喜爱完全融入诗中,写出不同的仿写的句子。有的写道:

没有一艘神奇的飞船|能像一册书籍一样|带我们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没有一列非凡的列车|能像一部史书一样|

带我们去穿过时空的隧道。

没有一束神奇的阳光|能像一册书籍|渗透人们的心灵,倾听人们的心声。没有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像一本书|进入知识的大门。没有一滴晶莹的露珠|能像一册书籍|走入心灵的空间。

……由此看来,学生对书的神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对学生的审美、理解、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真是水到渠成。

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 篇3

【摘要】朗读是一种既传统又富有新意的阅读方法。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作品,培养语感,同时提升了写作水平。然而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教学大多存在功利性,现代诗歌的教学往往避重就轻,忽略了朗读在诗歌教学的重要性,朗读教学环节更加单一化。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朗读教学方式,让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助推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新课程改革的贯彻以及师生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朗读;朗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诗歌的学习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越来越功利化,教学失去了它应有的色彩与活跃。老师的教学能力有限,知识储备不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教学模式的僵化,教学手段的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学生对于诗歌,因为时代背景的差异,难以理解其诗意,不敢读;因为诗歌的语言简短凝练,学生从心理上的不重视,不屑读;受地方方言的影响,普通话的不标准,学生害怕读错,不愿读。这些问题制约了诗歌的学习。导致原因很多,从根本上来讲,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一味对字词句的分析讲解,忽视了诗歌的朗读教学,使多样的朗读方式得不到有效开展,学生也就失去了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则是其主要原因。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进行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

一、何为朗读

朗读,自语文教育的诞生就已存在,是最早的阅读学习方法。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朗读可谓是最基本并被普遍认可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接下来我们看看名家经典对于朗读的理解。《学记》中就有“呻其占毕”的说法,即吟诵写在竹简上的文字,孟子也有“诵其诗,读其书”的说法。在古代,无论是私塾还是学馆,皆以琅琅书声为其特征,故有“背熟一道,二无讲明之说”。宋代理学家朱熹也积极主张朗读,“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现代汉语词典》将“朗读”定义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就是用清楚高亮的声音将文章朗读出来。著名语音学家、普通话教学专家徐世荣先生对朗读作了较全面的定义:“朗读就是把书面上写的语言变为口头上说的语言,把无声语言(文字、文章、文学作品)变为有声语言—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

笔者认为,朗读是把书面文字作品有声化形成语音作品的再创作活动。这里的再创造则相对于作品的第一次书面语言的创作,通过清晰生动的语音,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再现出来,传递给听众,做到以声传情。

二、何为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以朗读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活动。换言之,朗读教学就是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朗读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朗读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接受者;而文本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教学活动的对象。朗读贯穿诗歌教学的整个过程,并非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环节存在。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老师如何安排朗读在教学环节中的穿插,成为诗歌教学课堂的主题行为。采用何种朗读方法,体悟诗歌什么样的情感,对该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诗歌教学中,朗读活动作为指挥棒,统一整个教学过程。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诗歌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地学习诗歌、朗读诗歌。朗读作为一种艺术化的教学方式,除了对课文中原有情境的表达传递外,由于融入了朗读者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还原并丰富了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内涵,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进入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洪镇涛先生对语感是这样认为的:“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反复地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朗读,可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力。一般情况下,对于一篇陌生的课文,学生难以仅通过初步阅读就掌握作者的情感,往往需要反复的咀嚼体悟。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并获得情感的体悟,实现朗读者和作者情感的共振。经过朗读者的再创作后,不但朗读者自身对文字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听者也比自己去阅览文字得到的情感体验更丰富,朗读引导着读者和听者都向文本更深处探索;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说过:“写作和诵读是关联着的;诵读可以帮助思想和写作技术的进步。”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

四、如何有效的设置朗读教学环节

我们以南开中学敬军老师《在山的那边》的教学设计为例,探究现代诗歌的朗读教学策略。这是一堂关于朗读训练的诗歌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初读感知”、“朗读体悟”、“研读探究”、“演读升华”四个环节,整首诗歌的教学体现了“朗读”的本色,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美,体悟诗人的情感。

(一)初读感知,体会诗歌的形式美

《在山的那边》全诗30行、343个字,语言凝练,却意蕴深刻、富有哲理。全诗最短一行6个字,最长不超过15个字。句式整齐,表意清晰不繁冗。老师采用范读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本首诗歌。

优美的声音、抑扬的语调、快慢的语速,声情并茂地诠释着诗歌的情感。学生跟着老师的朗读,感知诗歌的内容、文字,在内心形成初步体验。随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齐读,读出语调的轻重缓急。齐读是一种常用的朗读方式,由同学们共同完成,有效的节约了课堂时间,且声音整齐洪亮,振奋人心,更加朗朗上口。这要求学生顾全大局,保持好自己与其他同学的语速一致,音调和谐,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学生齐读诗歌《在山的那边》,通过不同的节奏,不同的语调,感受诗歌情感变化。例如:

——山那边/是什么呢?(语调轻快,“是什么呢?”轻读,读出孩子的天真、淳朴以及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妈妈给我说过:海(轻缓平和的语调,突显出母亲对“我”的慈爱);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终于”重读,读出“我”攀爬过程的辛苦以及对即将看到“海”的激动);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语速缓慢,读出孩子的沮丧,重读“零分”,体会出孩子的失望)

学生们在齐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节奏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感受到诗歌不同于散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体会到诗歌的形式美。

(二)研读探究,体悟诗歌的情意美

研读,就是研究、体会该怎样读才能更好地传递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一千个读者就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性格特征也有差异,对同一首诗歌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在上个环节,学生经历了老师的范读,全班齐读,初步感知了诗歌的内容。朗读好一首诗歌的关键在于是否获得了情感体验。此环节,老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通过对诗歌的反复研读,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体悟诗歌的情意。

师: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朗读,本首诗是围绕着那句话发展的?诗歌两节分别怎么诠释的?

生:全诗的中心句是“山那边是什么呢?”第一节讲的是孩子对山那边的未知世界的憧憬;第二节讲的是经历努力达到希望后对山那边的感受。

生:全诗围绕着“山那边是海吗?”来发展。第一节中“海”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这时的孩子是童真的、单纯的;第二节中“海”就是不断努力的信念,这时的孩子是自信的,是坚定的。

师:同学们概括出了诗歌两节的内容,那么你们在朗读中分别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第一节孩子从好奇到沮丧,第二节读出了孩子的执着。

生:第一节读出了孩子的天真和委屈,第二节读出了孩子的自信、阳光。

从老师的问题设置以及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反复的研读诗歌,揣摩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获得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演读升华,体悟诗歌的人性美

针对诗歌中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进行分角色的演绎,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更好地理解、记忆课文。为诗歌教学创设朗读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作者的情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发挥想象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表达的感情相互融合、互为一体,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演,向读者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在山的那边》一课中,角色单一,内容简单,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师: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诗歌中的“妈妈”和“我”,发挥想象表现出人物特点,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思考两个人物的特征。

(同学表演)

师:表演完了,我们先请两位表演的同学说说他所扮演的角色有什么特征。

扮演妈妈者:我觉得妈妈是个很慈爱的母亲。当孩子问道:“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说是“海”。我用很慈爱的口吻表现出来。因为妈妈知道山的那边依然是山,但是她为了给孩子希望,希望孩子自己去寻找那片海。“山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妈妈告诉孩子,任何梦想都要有坚定的信念才可以实现。

扮演孩子者:我觉得他是一个天真,好奇,勇敢、执着的孩子。因为在他小时候就常常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天真的以为山那边就是海,为了实现他心中的梦想,他不断努力终于爬山了山顶,可见他是勇敢的。可是山的那边还是山,他很沮丧但是没有放弃,他依然坚持不懈,翻过无数座山,战胜无数失望,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全新的世界。

两位同学在角色扮读中,结合诗歌内容,依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将作者的情感与自身的体会融为一体,演绎出人性之美,达到全新的情感共振。

(四)诗句写作、朗读集髓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朱自清说过:“写作和诵读是关联着的;诵读可以帮助思想和写作技术的进步。”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延伸,二者相辅相成。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地注意到诗歌遣词造句的精妙。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在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理解后,获得情感的体验,有助于激发起学生的创作灵感,获得写作素材。《在山的那边》课堂结束之前,老师要求学生用凝练的语言来概括作者小时候对“山”和“海”的理解与长大后的理解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举例看学生如何创作的。

生:小时候山是希望,海是梦想;长大后山是困难,海是成功。

生:小时候海是干涸的,长大后海是创造出的新天地。

生:小时候成功是容易的,只要爬过高山;长大后成功是艰辛的,只要克服困难。

生:长大后山是实现理想的困难重重,海是理想的境界。

本堂课,老师围绕着“朗读”的线索,理清了诗歌的脉络,体会到诗歌的情感、掌握了诗歌朗读的技巧。在朗读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朗读充分发挥它的解析、鉴赏、感悟、记忆等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诗歌。

曹文轩先生说:“朗读在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是一种日常的同时也是一种优雅的行为。”如今,朗读无论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朗读是有声的传递,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而朗读学习是为了守住我们民族的语言,守住我们中华文明。朗读的魅力不仅存在于课堂,更存在于生活,让我们一起朗读吧!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80.

[2]张颂.朗读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3]乔桂英.阅读方法指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07).

[4]曲英华.语文新课标朗读教学指导[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06).

[5]毛世侦.朗读与朗读指导[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01).

[6]顾树森.中国古代教育家类编(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71.

[7]李慧兴.朗读法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04(04).

[8]李建敏.论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

[9]史立娟.诵读法培养语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08.

现代诗歌教学 篇4

一、授之以渔, 感受节奏美

音乐与诗歌这两种艺术形式, 是一对永不分离的孪生兄弟, 又是并蒂莲、姐妹花, 它们相生相依, 装饰着人类的梦想, 愉悦着我们的心灵。因此, 诗歌本身就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像音乐一样。教学现代诗首要任务便是要学生通过有节奏的朗读感受其优美的韵律。在这一点上, 教师要教给学生把握节奏的方法, 运用方法融入自己的体会, 大部分学生便会有节奏的读诗了。例如, 在教学《有的人》时, 我给了这样的方法指导:仔细读一读, 体会体会, 在每一句诗中, 你想把哪个词读得突出一点, 就在这个词语的下面加上小圆点, 这个点在朗读中叫“重音符号”。 (板书) 一句诗中你认为在哪个词语后面该停顿, 就在这个词语后画一条斜线“/”, 这条线叫“间隔线”。比如第一小节, 我体会着应该这样读。 (师范读) , 投影出示: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下面自己体会着读一读这首诗, 把你的体会用这两个符号标出来。因为掌握了方法, 学生也想急于运用方法, 学习兴趣极高, 纷纷尝试有节奏的读诗。在接下来的交流朗读中, 学生大部分教能够有节奏有韵味地读诗了, 也初步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二、感知内容, 体会情感美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 每一首诗都寄托了作者一定的情感, 情感美也是诗歌最大的魅力。感知诗歌的内容, 体会作者的情感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初步感知了诗歌的节奏美之后,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作, 感知内容并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在这一环节, 教师要借助必要的背景介绍, 引导想象联想, 调动学生的情感, 引起情感共鸣, 并以一定的语气、表情朗读表现出来。

例如, 在《有的人》教学中, 我简单介绍了创作背景后, 问学生诗中写了哪两类人, 对这两类人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 又让他们把作者的这两种不同的态度放在诗句中, 用不同的语气, 不同的表情读出来。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重点引导朗读“骑”“俯”“不能活”“更好地活”“烂”“青青”“很高很高”等这些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 “一切尽在无言中”, 无需枯燥的讲解, 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便全融入在朗读中了。

三、巧设问题, 感悟含蓄美

千百年来, 诗歌之所以为众多的读者所喜爱, 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诗歌语言凝练, 内涵丰富, 具有浓厚的耐人寻味的含蓄美。而感悟这一点对于生活经验缺乏、思维能力正在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 是一大难点。如何找到诗歌中与学生认知相符的“突破口”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从而引发他们思考, 这需要我们的精心设计。在教学《有的人》时, 我让学生对比朗读两种人的做法与命运结果, 之后又让他们对照朗读不同做法换来的不同命运结果, 紧接着问:你愿意做怎样的人, 为什么?以此引发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之后, 又问他们, 诗歌是为纪念鲁迅而写, 可不可以把诗歌中“有的人”换作“鲁迅”, 为什么?经过激烈地讨论, 举例, 他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的独具匠心, 也感悟到了诗歌丰厚的内涵。

四、方法指导, 享受创作美

巴尔扎克说过:“诗句是一些种子, 应当在别人心底开花。”用诗歌的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 顺势引导学生创作自已的小诗, 会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有的人》教学后, 我给出了一组对比鲜明的词语:美丽———丑陋、健全——残疾、伟大——渺小、贫穷——富有。让学生针对身边人的做法, 围绕一组反义词谈自己的看法, 有的学生讲到:刘大铭身体是残疾的, 但他的梦想、精神是健全的;有的学生讲到:拾荒老人刘盛兰生活是贫穷的, 但他有那么多的孩子, 他的生活又是富有的。学生充分交流之后, 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创作《有的人》, 要求仿照藏克家的《有的人》, 先写生活中两类人的人生价值, 再写他们不同行为, 最后写他们的命运结果。学生纷纷讨论创作, 小诗创作得是有板有眼。

初中现代诗歌教学模式 篇5

罗山县教研室 竹竿初中语文组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诗歌的课程目标有: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第四学段中,《标准》未对现代诗歌的教学做出明确表述。根据以上要求和现代诗歌的文体特点,朗读应是现代诗歌教学的核心。在朗读中感知、欣赏、积累,因此设计了贯穿朗读的课堂环节。

一、课堂基本环节:

(一)诵读,感音韵;

(二)研读,明主旨;

(三)品读,知精妙;

(四)背读,广积累;

(五)联读,赏美文。

二、课堂环节说明

(一)诵读,感音韵:这一环节,学生先自由尝试读,能读懂字音、感知节奏,然后再听读。用播放朗诵录音或教师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达到朗读的第一个层次:读准字音、读出音律、节奏和重音。在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感知诗歌内容。朗读形式可以多样化,可自由读、试读、范读、听读、指导读,也可以分小组朗读,男女分读、齐读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指导。

(二)研读,明主旨: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诗句,让学生通过联想或想象,体会诗歌的深刻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可用“诗美在哪里?”“诗人想表达什么?”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以学生思考、表达为主,教师适当补充。培养学生的思考、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品读,知精妙: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知精妙。让学生能尝试指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说出其表达的意境;能指出诗歌使用的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说出它的好处;能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品味关键词语的精妙;并能了解诗歌结构上的主要特点。这是现代诗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难点。教师给予指导,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品味,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这个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背读,广积累:在理解诗意和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可以安排学生带着欣赏背诵诗歌或优美片段。不能为了背诵而背诵,可以闭着眼睛一边想象一边背诵,也可以听着背景音乐背诵。能够当堂背诵最好,背诵始终要站在欣赏的角度。教师可以适当给予背诵方法的指导。这一环节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积累更丰富。

浅议初中现代诗歌教学 篇6

【关键词】诗歌教学;诵读;感受;比较;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诗歌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诗歌的教学容易走“一解题、二释词、三译句、四总结”之类的工艺化程序,手段形式单调。正如舒婷在听完一个中学语文老师分析她的《致橡树》后所说的那样,老师的讲解“像一把手术刀,把我的诗弄得支离破碎”,“把‘我’剁成肉酱,包成了各种各样的饺子,喂给了学生”。这样,必将降低诗歌教学的趣味性,抑制学生学习诗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结果当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那么,怎样进行初中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呢?我谈谈一些看法。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诗歌教学的基础环节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是开启理解一首诗歌大门的金钥匙。每一首诗歌,都有各自的节奏,韵律,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朗读,不但使人情感共鸣,事理共享,还能让人体验现代诗歌的音韵美。朗读的节奏包含哪些内容?大致有语音高低、语调轻重、气息强弱、节奏快慢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条,其一是語音高低,其二,诵读时,也并不反复地无目的地读,要营造氛围,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如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就该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特别是结尾处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那海峡两岸的阻隔。读的形式,可以采用范读、配乐读、自由读、齐读等多种方法,含英咀华,让学生渐渐从诗歌文字的奇妙组合里熟悉诗歌的内容,初步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音韵美。

二、感受意象,品味语言——诗歌学习的关键环节

“诗道贵在悟”,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以读促品,指导学生捕捉意象,通过想象和联想深入感知诗歌描绘的意境,这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意象就诗歌中是饱含诗人感情,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席慕蓉的《长城谣》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唯一的,最能抒发自己情感的意象——长城,诗人通过采用联想、拟人和排比等手法,对长城形象进行勾勒,抒发了诗人对故国家园的浓郁的思念与热爱之情。全诗采用民间歌谣的形式,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深深的愁思。诗人对长城的形象进行了勾勒:“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芜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无情”、“蹲踞”、“冷眼”是对长城的刻画,诗人通过拟人的手法,使长城人格化。长城仿佛是历史的旁观者,然而长城的本身却是一部历史的演进史,有着曲折的经历。长城,见证着历史的短暂与无情。接着,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凝聚于长城的炽烈如火的民族情感。“躯体”、“面容”是对长城意象化的描写,使长城的形象更加鲜明凸显;“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采用了排比的手法,加强了诗人的感情表达:故乡的一草一木都在思念之中,这种思念日趋强烈。在最后一节中,诗人对故乡,对长城进行了遐想:“敕勒川,阴山下/今宵夜色应如水”,勾勒了一幅恬静明远的意境。月色如水,黄河入梦,诗人在这里吟唱的是思乡的深情。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另外诗歌的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只有细心揣摩,才能领会其中蕴涵的意蕴和情味。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所以,要引导学生品味诗人的语言之美,能通过自己的思考,说出自己的体验,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情趣。

三、分析比较,领悟诗意——诗歌教学的重要环节

诗歌语言精练、含蓄,有丰富的意境、强烈的思想感情,但一些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不高。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提高诗歌学习的效果呢?比如教师可以提供两首,甚至三首来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自行或教师引导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在学生初步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后,是不是可以出示题目相似的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背景不同,前者是充满硝烟的抗战时期,后者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写法不同,前者借用鸟的歌唱作比抒情,后者直抒胸臆。但它们也有相同点:主题相近,都是抒发对祖国的挚爱之情;两首诗都注重意象创设,前者的“河流”“风”“黎明”等,后者的“神女”“湖水”“长江”等。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可以收到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效果。

因此,我们教学诗歌,并非是就诗论诗,这样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我们学了诗歌后,采用学生独立或者师生协作的方式,通过比较分析,从而领悟诗意。

四、学写诗歌,读写结合——诗歌教学的提升环节

现代新诗语言新颖、凝练,又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口头欣赏、书面评论、变体改写、描述画面等来提高学生学诗写诗的兴趣。如:“模拟仿作”,通过一系列活动,学写诗歌,让学生在充分的语言使用中进行语文学习。我还经常让学生进行散文诗的改写,把散文诗提炼改写成诗歌,这样降低了难度,学生也很喜欢。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在诗歌的总结提炼中得出一些写作技巧、意境表达方法、写作规则等,捕捉智慧的灵光,收获情感的微茫,在平时的诗歌学习中,要逐步贯穿始终,最终或许能培养出很多写诗能手,学生的诗歌也许稚嫩,但用心所写,那新鲜的诗句一定可贵,一定要放手让他们写。

五、课外拓展,实践提高——诗歌教学的延伸环节

课堂上所学的诗歌毕竟是有限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在课外要多加学习积累。如举行诗歌朗诵会,在赛诗会上,除了朗诵学生自己喜欢的名作外,还要指导学生积累一些优美诗句。另外也可以通过学习歌词来学习诗歌,方文山的歌词写得特别好,学生很喜欢。“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歌词欣赏中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也可以模仿着写,还可以采取诗歌研讨活动:例如,船(舟)是古今中外诗人笔下永远的意象,学完泰戈尔的《纸船》后,课外搜集国内外有关写船(舟)的诗歌作品,共同探讨船(舟)的文化意义。这样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欣赏新诗,从中积累、感悟和体验,必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握好以上的五个环节,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歌天地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现代诗歌教学初探 篇7

一、以读为主, 贯穿生本教育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 故歌咏之。”诗歌起源于生活, 诗歌离不开生活。阅读字典里的定义是“看书 (报) 并领会其中的内容, 既然是领会就必然地打上个性化的烙印。诗歌的阅读和欣赏离不开学生固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生本教学的开创者郭思乐说, 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和情感的个体, 教学不应该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明:“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感情是诗歌的内容, 人们可以把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个剧本的内容复述得头头是道, 但是, 要复述一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却非常困难, 人们只能说它表达了什么情感, 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感悟能力差的读者, 读一首稍微晦涩一点的诗, 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可以说, 诗歌的思想情感就相当于小说散文剧本叙写的内容。诗评家吕进说得好, 诗歌内容是“诗中生活的大海蒸发出来的纯净美丽的云雾。读者从诗中得到的是感情上的满足、启示和感受”。因此, 诗歌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的感知体验, 鼓励学生在反复的吟咏、诵读中以自己固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去个性化的感知, 使学生心中的意象鲜活起来, 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不受拘束地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真正走进丰富多彩的情境中。第一单元是现代诗歌, 由于语言直白平易, 过多的限制和对技巧的追求跳过了感知和想象的层面, 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心理, 形成个性的审美体验, 在教学中关注生本, 以读促读, 以读代教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读《再别康桥》时, “在康河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学生通过借助自己对美好事物依恋的情感, 真切地体会到对“康河”深切的依恋, 并且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依恋是固有的, 而且每个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体验, 因生活经历和遗传因素等的影响, 必定是千差万别的。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势必作用到学生的审美体验中, 在这种自由的阅读氛围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二、适当点拨, 准确把握意象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把握意象和理解情感。“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 “象”是外在的具体物象;“意”源于内心并且借助于“象”来表达, “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综合起来, 意象就是外界事物的触发下, 将特定情感寄托给选定的物象, 即融注了作者一定个性情感的事物。读诗就是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 实现读者和作者的沟通, 探究诗歌意象是诗歌教学的重点。由于意象在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 形成了特定的所表达的固有的情趣和意味, 它们代表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共同情感体验。如“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婚嫁有关, 如“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联系, 如“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帘外雨孱孱”;“酒”的意象往往和愁情相影相行, 如“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远有关, 如“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春化秋月何时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语文新课标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而这种对话是多边的。学生的体验又是有限的, 除了解这些典型意象, 就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 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捕捉到中外文学中的比较典型的意象。本单元新诗的意象不象古典文学意象那样集中、鲜明, 意蕴丰富, 广为欣赏者所关注和接受, 但仍然是欣赏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学中还需要指导学生区分新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通过以上的引导学生的思想才不会漫无边际, 信马由缰的恣意驰骋。在不断的思考、玩味中逐渐地使感情丰富、细腻起来。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由个性的情感体验上升为共有的情感体验, 丰富学生的思想, 陶冶学生的性情。

三、合理延伸, 加强课外阅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面对浩如烟海的诗歌如何使学生在诗歌的海洋里自由翱翔吸取养料, 这对于教育者来说是一个难题。诗歌是抒情的为主的文学样式, 如何体验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情感呢?可以从了解诗歌的创作历史、诗人的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欣赏时方法是重要的, 还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增强生活阅历,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文化修养, 尤其是广泛阅读中外名诗, 培养对诗歌的感悟力和读诗的趣味,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教学教学中应分以下几步:

(一) 开列书单, 限期阅读

中外诗歌不胜枚取, 而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能力是有限的, 而且各科教师在教学中要互相协调, 避免出现“虚热现象”, 毕竟我们不是专门培养文学家的。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文质兼美的诗歌作品, 供学生在有限的课外时间阅读。这样不至于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 又能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效率。

(二) 诵读经典, 进行竞赛

诗歌是声韵和谐的, 适合于朗读, 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在开列的书单中选择出学生们都共同关注的经典篇目, 安排在诗歌教学后的单元复习中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学生为了竞争必定会仔细朗读细心体会, 在这样的氛围中朗读能力得到锻炼。

(三) 小试牛刀, 尝试创作

“读诗可以陶冶性情”, 发掘诗歌的情感性因素, 实现感染激发教育作用。与生俱来的创作欲望必定会让每位学生动笔去表达自己的心声, 潜滋暗长的创作成就感必定会使学生登堂入室。

在这基础上, 学生凭借自己对人生、社会知识的积淀和理解, 将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和意象, 创造出更多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学生的审美体验甴共性升华到个性。

现代诗歌教学探索 篇8

关键词:现代诗歌,吟咏诵读,独创精神

现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 以其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见长, 与相对较为晦涩的古体诗相比更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现代诗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人生的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得到提高, 而且通过现代诗歌, 可以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珍惜生命, 珍视友谊, 思考时代。

北师大版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现代诗歌, 如何使这些在文学领域中独具魅力的诗歌深入孩子的内心, 是应着力探讨的课题。

一、发现篇

1. 教材中对现代诗歌比重和分量的分析。

现针对四、五、六年级的人教版旧语文教材和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现代诗歌进行一次对比性统计——

从这2︰26的数字和分量的变化, 从中外现代诗歌分量2︰21与0︰5的比例变化, 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北师大版教材对现代诗歌教学的重视。

2. 现代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所有的现代诗歌, 即使貌似平淡的叙述中一定也蕴含着某种深意, 或抒情, 或寓理。而教师们面对现代诗歌, 除了心理惧怕外, 还有一种困惑和迷惘:现代诗歌到底该怎么教?于是面对内容浅显的诗歌, 老师们选择了最原始的方法———一读到底;面对意象深刻的诗歌, 老师们选择了灌输的方式———硬性填鸭。这样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很难集中, (对) 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也较难体会深入, 与很多精彩纷呈的阅读课相比较, 现代诗歌的课堂气氛显然沉闷。那么, 如何让学生入情入境学习现代诗歌, 如何运用有效 (的) 教学策略与方法, 让学生理解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深意?这些都是目前我们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难题。

二、探索篇

现代诗歌的艺术特征主要反映在情感、节奏、情境、意象、语言等方面, 因此在教学现代诗歌时, 可以针对所教诗歌特点, 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 并有目的 (地) 选择几个典型方面进行体会鉴赏。

1.吟咏诵读中感受音韵美。

白居易曾说:“大凡人之感于事, 则必动于情, 然后兴于嗟叹, 发于吟咏, 而形于歌诗矣。”由此看来, 诗歌的音韵节奏是外显的, 而感情则是内隐的, 因此, 教学中可以通过吟咏诵读, 采用多种朗读方式, 使学生在读中感受其音韵美, 继而用感情朗读再传递出诗歌的情感美。由于汉语特有的音韵之美, 决定了诗歌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在这方面,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调的高低缓急来表现诗歌的韵律, 对诗歌的节奏和重音还应有一个准确把握, 从而体会诗歌的情感。如《种子的梦》1、2小节写种子在母亲的怀里, 春天的梦正在悄悄孕育, 因而可以读得低沉、缓慢, 有让人窒息、压抑并暗暗积蓄力量之感;而4~8小节写种子梦想自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则要读得欢快、激昂, 有气势, 让人感受到种子实现自己美好愿望的憧憬之美。

2.品词析句中感悟语言美。

现代诗歌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形象而凝练的语言, 营造优美的意境, 抒发作者的情感, 即语言—意境—情感。对语言的咀嚼, 我们可以采用“换词法”、“对比词语”、“看图想象”、“联系生活延伸”等, 还可将语言与诗的意境糅合在一起, 在这个境界中咀嚼词句, 这样学生才能品味出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 体会到遣词造句的精妙, 从而更好地感悟诗歌意境。教学《种子的梦》时为了体会叠词加强语势、增强语感的作用, 可采用“对比词语”的方法品味赏析, 从而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严谨、生动。例如:

这样, 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把玩赏析、对比朗读中, 既感受到了种子生存环境的恶劣, 又体会到了遣词造句的精妙。再比如教学《我只看见你的眼睛》一课时,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肆虐”一词的含义, 可联系生活实际, 补充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 并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一个SARS病毒辐射发展图表 (以第一例发现地广东为中心辐射展示其他城市的发展变化地图) 。

触目惊心的数据加上辐射状图表, 学生自然而然地将诗歌和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很容易就体会到当时形势的严峻——SARS对人类的威胁, 感受到SARS病毒传播速度之快, 蔓延范围之广。这样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不仅使学生有效地理解了“肆虐”的含义, 更能使他们感悟到医护人员不怕牺牲的精神。

3. 想象画面中体会意象美。

诗歌的意象美就是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 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示出来, 赋予文章以深意, 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优美的意境更能够诱发读者的想象, 而丰富的想象又能把读者带进更为广阔的意境。因此, 在感受诗歌意象时, 我们最多使用的办法便是想象, 可以多方面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想象, 充分感受其意象中深含的意味。以《种子的梦》为例, 诗歌表面在写种子的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实则是在写诗人内心深处孕育的梦想, 是诗人在黑暗的文革时期面对艰难挫折, 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的表现。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柯岩借种子这一意象抒发自己内心深处那种“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气魄和“拨开云雾见日月”的希望, 所以在学习种子冲破土层和冰雪重压这一小节时, 可以创设情境, 让学生用右手紧紧握住左手的一根手指, 把左手的这根手指当作种子用力向上挤, 想象种子生长过程的艰难、执着和顽强。再通过观察图片:冲出岩石夹缝的种子, 冲破土层重压的种子, 挤碎冰雪而生的种子, 挤出杂草堆里的种子……引导学生在想象中体验种子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 在想象中感受诗人坚韧乐观的品质, 在想象中体会诗歌蕴含的意境, 从而领悟诗人借用种子的梦做意象的深刻意义。

再如教学《大人们这样说》一诗时, 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想象龙的腾云驾雾, 呼风唤雨, 从而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将无形的文字幻化成画面, 再将鲜明的画面与文字结合, 加上悠悠的乐声, 更能让学生置身于诗歌描绘的画面当中, 加深体会“龙”这个意象的象征含义。

4. 读写结合中领悟写法美。

诗歌教学非常适于读写结合的训练, 既可通篇仿写, 又可仿写某一个小节, 甚至某一个句式, 人人可以过把诗人瘾, 使课堂成为学生文思泉涌的阵地, 锻炼其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如学习《神奇的书》一课后, 可引导学生仿写句式“没有……, 能像……, 带领我们……”也许学生稚嫩的语言不如原诗作者的语言那样精辟、凝练, 但却能闪烁学生智慧的火花, 表达学生真挚的情感, 体现学生创新的意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仿写, 学生更能感受诗歌写法的精妙。

现代诗歌教学 篇9

关键词:诗歌鉴赏,有效性,情境创设,现代化

诗歌艺术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更是灿若星河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大力推行现代诗歌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模式,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受教育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表达水平,既能够实现传统文学的有效继承和发扬, 又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提高全民的文学素养。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特别注意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分析和鉴赏优美诗歌语言与现实运用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诗歌教学内容的有序展开。

一、情境教学法在诗歌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语文课程中的诗歌教学板块作为语文教育中的重点部分来开展,作为培养学生感性思维、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难点部分,诗歌语言比较简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使用多媒体手段, 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现代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去。电视和广播媒体中经常播放一则关于汪国真现代诗歌改编的某品牌酒类广告。“比山峰更加高远的是人的脚步,比海洋更加广阔的是男人的胸怀。”这句洋河蓝色经典的广告词深入人心,结合了现代诗歌的风格,与自身的酒类文化融为一体,将自有的酒品魅力与诗歌创作的实际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诗歌在情景运用中的妙处。

通过激发学生对于诗歌文化的热爱,探究出适合时代发展的诗歌文化教学的道路。现代诗歌教学中,可以将毛泽东诗词中反映党的克难奋进、红军的艰苦奋斗的作品作范例,为学生讲解。在学习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搜寻与长征相关的图片,在PPT中对毛泽东的神色、衣着进行介绍,根据抗战情境的详细讲述,将学生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时代的力量,体会到深切的爱国之情和高涨的革命情感

二、提高情境教学法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有效性的措施

(一)倡导小组学习,开展有感情朗读比赛活动

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通过安排学生学习这种类型的广告宣传片,开展诗歌语言模仿运用比赛,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现代诗篇语言的理解,进行诗歌的巧妙改编和运用,提高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最大潜能。除了通过使用广告视频短片的方式开展现代诗歌教学, 语文教师还可以使用“图像”“文本”和“诗歌朗诵音频”“古代诗词文献”相结合的互联网环境下新型多媒体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语文诗歌教学活动中单纯讲解诗歌“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中心思想”和“语法运用”的枯燥呆板的书面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有感情的诗歌朗诵比赛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学科中汉语言文学使用能力和表达水平。

(二)将诗歌中的韵律感、时代感进行完美诠释

将现代诗歌中的“韵律感”、时代感进行完美诠释,激发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了解诗歌发展的探究欲,提高现代诗歌的教学质量,寻找一条结合现代诗歌教学与情境教学法的可持续语文教学道路,保证教学质量切实提高,促进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完善。教师在开展现代诗歌教学过程中,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此条酒类广告的视频短片,让学生将其中的诗歌语言摘出来,进行“修辞手法”“动词名词”类型的结合运用分析。

(三)将诗歌教学与人文社会结合在一起

语文教师在开展现代诗歌情境式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对现代诗文化的介绍、剖析和重点讲解,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诗歌教学的人文厚度和历史深度,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诗歌是社会发展的有效记录,它可以与现代诗歌进行巧妙的衔接。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写了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全诗将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作为主要线索,表达了诗人在惜别康桥时的深切感情,使人通过“轻轻的”“作别云彩”“来”“走”作为起笔,运用虚实相间的表达手法,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描绘出来,展现出极其美妙的意境,并表达出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康桥的爱恋。语文教师在对这首诗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对诗词的理解在脑海中构想诗人在离别康桥时的画面,帮助学生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人对于康桥的爱恋之情与离别时的惆怅之情。

同时,教师在开展“情境式”教学模式工作时,可以配合“对外开放”类型的电影播放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从诗歌文化中,了解诗人创作时面临的具体处境,有利于语文学科中的诗歌教学效果和水平的有效提高。

三、结语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探讨 篇10

一、强化朗读,加深感悟

教师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应多带领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教师可以根据每首诗歌的特点,在朗读前后给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情感,从而加深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现代诗歌进行朗读时,还应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特点,培养学生语感,能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歌的韵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教学《乡愁》时,首先应给学生介绍诗歌应怎么停顿,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然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诵,朗读时应抑扬顿挫,通过朗诵来体会诗人这种强烈的“乡愁”情绪,从而对诗人那种思念家国的情感有更深的了解。如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教师可以从情感的角度,引导学生通过朗诵更好的体会诗人对祖国命运的那种深切关注之情。

二、发挥想象,感受意象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诗歌的意象,诗歌教学时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诗歌学习有它的特殊性,它有着极具凝练的语言,因此,学生学习和鉴赏作品时,联想和想象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我用残损的手掌》,“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写到这里,诗人的情感突然从痛楚的悲吟转变为了深情的倾述,“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使人们在朗诵的时间会马上想象恋人的柔发、婴儿手中乳是怎样的一种感觉。我捕捉并提示了‘‘柔发、乳’两个意象给学生想象,使他们对这首诗产生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三、把握意象,领悟意境

诗是诗人对现实生活提炼加工的结果。诗人在诗中融入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某些感受,寄托在他所写的人物身上,所写的景物、事件之中。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时,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要对诗歌的意象进行仔细的分析与把握,从而能准确领悟诗歌的意境及诗人在诗中所寄予的思想情感。如写作背景是1938年10月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我国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肆意践踏,民不聊生,艾青写下这首诗歌无疑是怀着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祖国的挚爱的。“———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前面一直在歌唱顽强的生命力,而写到这里时,诗人突然发生情感转折,一个破折号之后诗人写到“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连同自身成为了土壤的一部分,只因自己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全诗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把握住这些关键意象,并了解这些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就能更好地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意境,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读写并重,提升素养

教师要有效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学习能力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写作具有较好的效果。通过阅读来提升写作,再通过写作来深化学生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诗歌本身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多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境,自己进行诗歌创作,这种写作可以是模仿性的,可以借鉴其他诗歌的语句形式或写作方法。初中学生进行诗歌写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由于受传统应试的影响,我们在对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进行检测时,往往会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所以教师在开展现代诗歌教学时,应尽量多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多给予学生诗歌写作练习和诗歌展示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热爱诗歌,体会诗歌学习的乐趣。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管见 篇11

一、挖掘诗歌写作背景

每一首诗的诞生都是作者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当时感情的宣泄。所以,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利于学生对诗歌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诗歌的解读,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首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诗,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写作背景。一方面,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可以对诗歌对作者有详尽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在教师上课讲解现代诗歌时,首先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背景资料进行叙述,然后在整理背景资料的同时,渲染诗歌氛围,将学生带入作者所处的那个年代、那时的感受。

比如,教师在讲解余光中的《乡愁》时,就应该介绍作者在何时何地何种心境写出了这首被海外游子不断吟唱的著名诗歌。首先是社会背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余光中随父母辗转各地,最后考取台湾大学外文系在台湾定居。其次是个人背景,对于二十多年没有回内地的作者,内心有对故土的热忱盼望,于是在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中写了这首《乡愁》。

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故事中挖掘每一首现代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深刻感受作者的写作情境,从而为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做好感情的铺垫。

二、品味诗歌语句

现代诗歌的语言简练,细细品味,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也是品味诗歌的关键所在。一个诗句往往有无限的延伸广度,对事物的描述,总能承载出新的含义。诗歌语言自然是极其精炼优美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张力,不仅对所写的事物进行描述,还能创造出新的形象,最终达到人与物的有机融合。

教师在对现代诗歌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要对其中的语言进行仔细的阅读,反复品味。这对教师知识的含金量是一个考验。文学功底不同的教师,对于诗歌的解读深度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提升自己对诗歌文化内涵的理解,进而带动学生对诗歌的内在理解。

比如,在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中有一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土地的无限留恋,愿意以自身融入大地来滋养它,也隐喻了他甘于奉献自己的生命。

教师对于诗歌语句的解读,也是在向学生展现诗人的内心情感。教师细致品味诗歌并将个人感受传达给学生,亦会让学生感同身受,增强对诗歌的理解。这样学生不仅对诗歌有了深层次的感受,也能增强自身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诵读诗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切入点,是诗歌阅读的第一要点。诵读不仅可以让高中生感受到音韵美、节奏美,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生诵读诗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将自身与诗人的时空重叠,也能有自己感情的投入。教师在诗歌的诵读中应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的诵读。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教导学生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去诵读。

比如,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要把作者内心中即将与康桥离别之绪、不舍之情表现出来,而且作者是在静默中将离别思绪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在诵读的时候要贴近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通过诵读,学生对诗歌所表达情感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

四、合理增加现代诗歌的篇目

由于当前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取的现代诗没有显著的时代性,同时整体的篇幅较少,无法充分地表现出现代诗歌发展的脉络,所以,教师必须选取一些具有时代性的、篇幅适中又能展现出现代诗整体发展脉络的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另外,由于高考不再涉及现代诗歌,可能是从缓解学生负担的方面进行考虑,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才不断地缩减现代诗歌在教材中的比重。而作为关注现代诗教学的一线教师而言,必须最大限度地研究和阅读教材。需要注意的是,在诗歌篇目选取过程中,不能因为高考不涉及现代诗歌就在教材中裁剪其比重和篇幅,相反应该以更科学合理的选编态度对待现代诗歌进入高中语文教材。

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每一个高中生都有责任有义务去发扬去传承,而高中时代是学生思想充沛,适合学习诗歌的一个时期。语文教师应从诗歌的背景挖掘、语句的细致品味、诗歌的整体诵读三个方面对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进行策略研究,让高中生对现代诗歌有全面的感性理解,增强其自身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初探 篇12

一.真情诵读, 透过诗句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诗歌之所以能够打动无数读者就是因为它传达了诗人真实的情感, 艾青先生在他的《诗论》强调“诗人必须说真话”, 因为“人人喜欢听真话, 诗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摇撼人们的心”。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一文中说到:读诗的功用“在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到人生世相新鲜有趣, 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要想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诵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手段。诗歌是讲究音韵的语言的舞蹈, 诵读具有移情作用, 激发美感, 引起群体效应, 唤起内心视象, 并通过联想和想象, 进入到诗人创造的情景交融的生活图景之中, 感受意境美。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例如在教学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时, 采取“范读-指导朗读-熟读成诵”的方式,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初学诗歌时, 教师范读, 师生一起走进诗人用生命谱写出的思乡愁绪中, 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让学生对诗歌的韵律美、音乐美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 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接下来学生就自然地和着音乐吟诵起诗句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随着一遍遍的诵读逐渐加深。这时的朗读指导绝不是技巧的卖弄, 而是通过联想和想象, 进入到诗人创造的情景交融的生活图景之中用心去感受那“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中所包裹着的诗人的赤子之心;那一句痛彻心扉的怅然若失的“后来啊”中生离死别的苦痛和酸楚;“这头”“那头”中那绵绵无期的拳拳之心。当熟读成诵时, 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眷恋和挚爱便会对诵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染, 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在诵读中兼及领会诗的内容、体验诗的情感、把握诗的思路、品味诗的特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反复地诵读这些诗句, 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响, 使语言更富有活力, 使诗句的生命力跳跃出来。

二.多角度品读, 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我们的文学和诗歌教学至今仍是偏重于‘意义’, 而忽略了语言本身, 或者说关注于某种思想‘结论’, 而忽略了审美‘过程’本身。” (王家新《它来到我们中间寻找骑手》《中学语教师在教诗时与其要求学生答出诗的“主题”, 不如首先问他们究竟喜欢哪些比喻、句子或意象。

首先, 在经典的诗篇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诗人善于突出对象的特征。如舒婷在《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写到祖国迎来了新生, 连续用“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这样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希望和喷薄而出的力量。《乡愁》中余光中先生连续用“小小的”“矮矮的”“窄窄的”“浅浅的”等形容词来衬托情感的强烈。他们不约而同地突出了描写对象的一个不起眼的特征, 然后将之表现为主要特征, 从而达到具有震撼性的艺术效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诗歌中这些意向的突出特征, 会让他们惊叹于诗人巧妙的艺术构思和丰富的艺术联想。

其次, 诗歌的节奏美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诗歌真正的节奏之美在于情感的表露, 诗人或直抒胸臆, 或借景抒情, 无论什么样的形式, 都能够把情感淋漓尽致地渲泻出来。我们或者在诗的开头就能感受到情感的冲击,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鸟儿“嘶哑”着喉咙歌唱那片养育他的土地。或者在诗的结尾体会到情感的爆发, 例如流沙河的《理想》中“请乘理想之马, 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 天上太阳正晴。”这些均与诗歌的节奏有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诗歌的节奏美, 通过尝试让学生改变诗歌的句式, 改变诗歌的结构顺序, 让学生体会诗歌不同句式、不同结构表情达意的区别。或者将诗句改变原有的分行, 还原成完整的句式, 让学生感受到诗中节奏的变化, 敏锐地捕捉到诗歌的节奏与抒情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改变诗句内部的语序, 不同诗句的语序以及全诗的结构让学生体会诗人的独特匠心。如《我爱这土地》中结尾处可比较陈述句式和设问句式的表达效果。我们教诗, 就是要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和审美感受力。

再次, 要引导学生关注诗的语言本身, 诗歌的魅力往往就是语言的魅力。中国古人讲“眼见佳句分外明”, 我们教诗, 就是要唤起学生的这种敏感, 并把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诗的语言本身。通过“换、调、增、删”等多种方式, 引导学生反复推敲字词, 揣摩语言妙处, 让学生倾听文本的声音, 培养语感, 从而消除文本与阅读者之间的张力。如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中的形容词“残损”、动词“摸索”副词“已、只、该”, 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的妙处。体会这些词语中作者所蕴含的悲愤之情。“在那上面, 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 婴孩手中乳”中两处比喻带给读者温情、美好的感受, 从而理解作者的感情。

三.拓展延伸, 实践提高———新诗教学的延伸环节

从仿写练习入手, 鼓励学生能写出自己的诗作。新诗语言新颖、凝练, 又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 伴以仿句训练, 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 又能提高其遣词造句的能力, 进而与诗情感相碰撞, 充分理解教材。如在教学《我爱这土地》时, 让学生练习仿写, 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联想和想象能力, 有学生在题为《我爱这蓝天》的诗中写到“假如我是一朵小花, ∕我也会竭尽全力地怒放:∕为这头顶晴朗的广远的蓝天, ∕为这身旁欢快的清澈的溪流, ∕为这晨曦中洋洋洒洒的阳光, ∕和顽皮可爱的青春蓬勃的孩童……∕———然后, 我凋零了, ∕芳香在空气中却历久弥新。∕为什么我的芬芳如此甜蜜?∕因为我对这蓝天爱的真诚……”此后学余光中的《乡愁》, 也试着让学生以“母爱、友情、童年”等为主题仿写, 学生也都兴趣盎然, 写出了真挚动人的诗句。在教学中, 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 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既培养了学生感悟能力, 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 要让学生多欣赏新诗。可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如举行新诗朗诵会, 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喜欢的新诗并朗诵。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诗歌理解鉴赏能力、文学审美能力。新诗的教学中也可有意拓展阅读作者相关的其它诗歌作品, 还可和学生一起赏析流行歌曲的歌词。有效的拓展延伸和实践活动将新诗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

综上所述, 就是我对中学新诗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我想, 在诗歌教学中, 只要遵循新课程教学的理念, 新诗教学回归到诗性教学亦即尊重诗歌本质特性的正确轨道上来, 大胆创新, 我们相信:诗歌教学的天空里定能点亮起一盏盏流光溢彩的明灯。

蔺卫芳, 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摘要:本文力求从三个方面总结笔者新诗教学中的教法尝试。一是真情诵读, 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教会学生欣赏新诗。二是多角度品读, 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三是拓展延伸新诗教学空间,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新诗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丰富细腻的感情和健康美好的人性。

上一篇:动态数据获取下一篇:贵州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