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语现代诗歌

2024-05-30

韵语现代诗歌(精选2篇)

韵语现代诗歌 篇1

韵语现代诗歌

韵传来的瞬间打破了寂寞的思绪

静静的野花芬芳四溢

然——它却莫名的哭泣

江畔平静的波纹奔流而去

夜空中的灯望着月已往的痕迹

光线那样迷离

断断续续

不知何处传来韵律

月牙如期来聚

消瘦的让人怜惜

风儿舞动月宫的`昭旗

闺阁中可见那寂寞的心谛

我只能在人间望你

不能触摸的玉宇

也许陪伴我的唯有我心中的旋律

为你不等月

为你不思其

哪怕只有风拂鬓发的一语

足踏尘埃之地

心思在空中回避

爱无期

恨又能几许

我宁愿让孤寂

化作飞歌回荡万丈空宇

我化作蒸汽

漂泊在清白的云里

只为心不在远离

无数个回忆

无数个歌曲

唤不来你的别离

叹息自己

却不叹你

没有你的踪迹

那首不忘的歌永远继续

我爱风

我更爱雨

在季节的需要中永不离去

更爱那空灵的韵律

是它永远陪伴我的心语

却惟盼忘却你……

有感于韵语教学中的 篇2

笔者观摩了好多实验教师所上的韵语实验课,课堂上大多读书声响彻教室,大有直冲云霄之势。孩子们读得兴味盎然,笔者却听得兴致索然。孩子们稚声稚气的朗读本应是一种享受,何以致此?皆因孩子们全都扯着嗓子看谁喊得大声,“朗读”变成了“喊读”。只要大声,怎样读都是好的,没有节奏,缺乏韵律,感情匮乏,有些教师却也对此泰然处之。我们都知道,理解能帮助记忆,然而从孩子们的喊读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其实并没有理解韵文,那么,大量韵文,韵文中要求孩子们掌握的大量生字,难道靠这种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的吗?非也。在此,我想说,韵语教学同样需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感情完全融入文章当中,心境随着文章跌宕起伏。美读是有感情朗读的升华,是读者的心灵与文章发生碰撞,擦出火花,忍不住欣喜地将文章细细品味,慢慢享受。所以,美读不仅是一种方法,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一种享受。美读能帮助孩子们咬文嚼字,培养语感,发展孩子们的语言;美读能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美读能活跃孩子们的思维,激发孩子们的想象;美读还能使孩子们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灿烂文化,从而更好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而新世纪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实验教材本身存在着不足,清一色的白纸黑字,有些课文较单调,有些课文太过深奥,缺乏吸引儿童好奇心,引发求知欲的东西。如果教师还不重视美读的指导和训练,让孩子们体会韵文的美味,那么,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势必消失殆尽。所以,我主张应强化“读”的指导和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美读,以读促感悟,以读促积累,以读导法练能,发展素质,从而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美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孩子们的素质:通过美读培养语言的感受力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一种顿悟,一种心理体验。语感是最基本的语言素质,没有深切的语言感染力,就难以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加强美读指导,注意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去展开想象,能使课文描述的人、事、景、物在学生头脑中浮现出来,产生真切的感受,进而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对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断、诗词或抒情的文章,要求学生反复地读,美美地读,体验出文中的美味,使学生充满感情。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增进文字鉴赏力,强化语感。如《日月潭》中的“圆圆的太阳”、“弯弯的月亮”,教学时,先让学生跟着教师反复地读,仔细品味,指导读出圆圆的,弯弯的美味。再让学生去掉这两个词语读,通过前后对比,更感到前者应读得轻柔,这样,孩子们读出了美的意境,进而强化了语感。通过美读提高语言的理解力理解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读提高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美读,读出课文内容的特点,读出课文内容的感情,读出文章的灵魂。美读,可使学生读而不厌,乐此不疲,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悟意,会情,对课文的理解自然透彻,理解力自然而然地在美读中得到提高。

1、美读特点事物的特点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读出特点也就理解了语言文字。如《趵突泉》中写小泉眼的部分突出了“气泡多”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明白几个“有的”的表达作用后,要求学生用急促的语调去读,读出“气泡多”的特点,即以读代讲。

2、美读解问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总要设计一系列问题,学生通过美读解决这些问题,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思考性、层次性、向心性,使学生的每一次读都对课文内容和中心加深一次理解。

3、美读悟情课文的感情借助美读去领悟,课文的感情通过美读来表达。教师要使学生在美读中领悟课文的情感。《一夜的工作》最后两段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无限敬仰之情。只有指导学生反复地读,才能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才能悟出文章的感情,理解力也在美读中提高了。通过美读发展思维的能力由于小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为其思维特征,所以无论是分析和综合都离不开具体的形象。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充分地读,透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发展思维能力。

1、培养思维的深刻性通过美读,深入理解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精辟,深刻地把握文章中心,领悟文章精髓。如《狐狸和乌鸦》中,狐狸为了骗取乌鸦嘴里的肉说了三次好话,一次比一次动听,最后竟然赞美起乌鸦的羽毛和嗓子,其实别有用心。孩子们通过美读将狐狸狡猾的嘴脸读出来,思维的深刻性训练将随之得以加强。

2、培养思维的求异性通过美读使学生明确课文中人物的不同思维方向,激发思维的独创性。《司马光》一文中司马光有超乎常人的思维。一般来说,人掉入水中,首先应考虑怎样使人离开水,那些“哭着喊着去叫大人”的孩子就是这样考虑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也能考虑怎样使水离开人,“司马光砸缸”就是在这种思维指导下的行动。学生在美读中思路逐步开阔,求异思维增强了,也激发了思维的独创性。

四、通过美读提高审美能力通过美读可让学生体会韵文中的语言文字美和文体结构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选自著名小说《红岩》的课文《狱中联欢》讲述的是新中国建立前夕,革命者在狱中举行联欢活动,巧妙地与敌人作斗争。课文对人物语言和行为的描写生动、感人,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美读中对比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体会善与恶,美与丑,在读中学习革命前辈的乐观主义精神,大胆扬弃丑恶的美德。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那么,如何在韵语教学中进行美读指导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研读,感悟美作者写文章是“情动词发”,我们读文章则是“披文入情”。所以,要想指导学生美读,每教一课之前,教师要反复认真地研读教材,朗读课文,设身处地领悟其内容美,语言美,情感美,直至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感觉方可。须知,只有打动我们自己的文章,我们才能去打动学生。课文《狱中联欢》描写的事件发生的年代久远,我们这一代人也只能从父辈的口中和通过阅读小说对当时的背景略晓一二,更别说我们的学生,他们可能连听都没听说过。为了缩短历史认识距离,教师必先多方寻找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革命斗争情况,知道江姐等革命前辈牺牲于新中国诞生前夕,是***反动派知道末日来临后的垂死挣扎,反动派的丑恶嘴脸令人痛恨。我们要反复研读课文,直至找到这种发之于心的感觉为止。只有这样,教学中,学生才能在我们的真情引导和倾情指导下,感染悲愤的情绪,深情地怀念敬爱的革命前辈。

二、范读,激发美在钻研领悟教材的基础上,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时机,或全篇或片断地进行范读。范读,不仅浓缩着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而且伴随着音韵的魅力,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向往,会像溪水一样同时流入学生心田,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所以,教学中,每学一篇文章,我们都要会用音韵很美的范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语言,身体力行指导美读。课文《日月潭》第二、三段描写了日月潭清晨、中午、晴天、雨天的美丽景色。教学时,充分利用文中的语言,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受到艺术感染。然后,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教师范读这一段。教师的范读使学生在细细的听读中,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而且被老师美的情感、美的语调,美的音质感染了。孩子们很善于模仿,无形中,我们的范读将为孩子们学习美读树立了榜样。

三、导读,品味美在教师范读的影响下,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了,此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试读。孩子们听老师读得很美,但自己却读不出味来,找不着美的感觉。此时,教师就必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感知文字内容,扫除知识障碍,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断句,理解文中关键词语、句子。接着浮现形象,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再通过画面品味语言,然后把握好语调、语气、语速,边想象边领悟边吟诵。这样反复启发引导,反复吟读,学生最终领悟文章,找到美的感觉。以《趵突泉》为例,课文介绍了济南三大名胜之一趵突泉的独特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对祖国的赞美。文章特点是景物美、文字美、情感美,是指导美读的一篇好教材。如描写大泉眼的这一段话,句中采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大泉眼独特的美。教学这一段时,教师引导学生先轻轻地读一读,再闭上眼睛听范读,展开想象,浮现大泉眼神秘的景色,然后思考这句表达了什么感情?是怎样理解的?能把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吗?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情不自禁地用柔和、抒情的语调读出了它的美。孩子们领悟了课文的意境,享受了美的愉悦。

上一篇:中国房价与收入比分析下一篇:文员实习报告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