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现代诗歌教学

2024-07-25

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精选12篇)

中学现代诗歌教学 篇1

摘要: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活跃在古今中外的历史舞台, 它将一如既往地为人们散发着耀眼的兴茫。在群星璀璨的中外历史上, 诗歌无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中学语文现代诗歌中或能窥其一斑。

关键词:诗歌教学,教育功能,教育途径

都说诗歌是文学桂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因此诗歌往往让师生望而生畏。现代诗歌虽然没有唐诗宋词的“风华绝代”, 但歌德、拜伦、雪莱、波德莱尔、海涅、莱辛、普希金、泰戈尔、华兹华斯、惠特曼……这些享誉全球的外国诗人我们不会因他们距离遥远而感到陌生, 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卞之琳的《断章》、顾城的《生命幻想曲》、北岛的《回答》、戴望舒的《雨巷》、舒婷的《致橡树》、王宜振的《我和我的祖国》、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以及郭小川、艾青、何其芳、李广田、余光中、纪弦、席慕蓉……这些华人的诗作我们也不会因时代的久远而日渐淡忘。“诗意地栖居”与“精神家园的荒芜”是人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因此, 作为人类文明传播者的中学语文教师, 应从自觉的高度来认真思考和重新审视现代诗歌的教学问题。

一、现代诗歌概念的界定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 “现代诗”主要指两方面的诗: (1) 用现代汉语翻译的外国近现代诗。有的外国诗是用古代汉诗的诗体, 如格律体翻译的。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就写了这样的诗:“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它就是用古代汉诗的格律体诗的押韵方式翻译的。我们不把它列入现代诗之列。 (2) 用现代汉语写的诗, 即通常所说的“现代诗”, 也叫“新诗”。新诗的“新”指新语言、新形式 (新诗体) 和新内容 (新观念、新思想) 。近年新诗理论界有一种观点:用“现代汉诗”这一术语取代“新诗”。新诗既强调“新语言”, 也强调“新观念”;同样, “现代汉诗”既指语言上的“现代”, 即用“现代汉语”写的诗, 也指内容上的“现代”, 即有“现代意识”的诗。通过对这种诗歌文体的称谓的辨析, 不难发现中学现代诗教育应该具有“教书”与“育人”两大任务, “教书”指教给学生现代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写法, “育人”指教会学生如何做“现代人”。中学语文教学近年出现“语言工具论”与“人文素质论”两种教育观念的对抗, 完全可以通过现代诗的教学让二者和解。

二、现代诗歌教育功能

诗歌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诗歌教育与智育———利用诗歌教育解决语文课程中现代诗歌教学难的现状。 (2) 诗歌教育与德育———利用诗歌教育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情感与爱国情感。 (3) 诗歌教育与美育———利用诗歌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观与审美素养。中学生爱美, 要让学生明白现代诗如古典诗词一样可以造就美人。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 以鸟为声, 以月为神, 以柳为态, 以玉为骨, 以冰雪为肤, 以秋水为姿, 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老师一定要让中学生知道现代诗更多是年轻人的专利, 是年轻人的文体, 要告诉他们诗不仅可以培养儒雅气质, 还可以影响形体, 可以健美身体。现代诗的音乐美、形式美及语言美, 会影响人的审美感觉, 会影响环境或心情, 使人的外形发生变化。艺术和生活有一种相互性, 艺术有时候是可以融入生活的, 它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甚至外在美, 它更可以改变人的内在美。 (4) 诗歌教育与语言培养———利用诗歌教育培养学生精致优美含蓄的语言能力。 (5) 诗歌教育与智力开发———利用诗歌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思维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 (6) 诗歌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利用诗歌的抒情功能来宣泄学生青春期压抑的情感。中学现代诗教学一定要注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要让学生通过写诗来减轻青春期的心理压力和情感压力, 还要适度强调现代诗的思想性及先锋性。中学生正处在叛逆期, 老师不能把一些极端观点告诉学生, 尤其是在学生心智不成熟的时候, 要考虑学生的现状因材施教。语文老师在我一生中的成长中比政治老师重要得多, 大家回忆一下, 给你现在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思想, 尤其是人生观或处世方式、行为方式、道德观念的是谁?可能还不是政治老师。我们身上的责任感、爱心、正直、善良等人性的优点更多的是语文老师的功劳, 或者说是语文教材上面的一些作品教给我们的, 当然也受到课外阅读作品的影响。比如说, 读鲁迅的散文诗让我们学会思考, 冰心的小诗让我们学会了爱, 徐志摩的新格律诗让我们知道了纯形式的美。 (7) 诗歌教育与校园文化———利用校园诗社促进课外活动的开展与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现代诗歌教学途径

中学诗歌教育按教育方式可分为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课堂诗歌教育与指导学生文学社团及课外诗歌欣赏写作的课外诗歌教育, 从内容上可以分为现代诗教育与古代诗教育, 其中主要是现代诗教育。很多中学生都有写现代诗的冲动, 有的还自发成立了“诗社”。学生想学, 老师却不能教, 长期存在课堂上“教学难”, 在课外校园文化建设中“指导难”现象。随着近年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对人文教育及素质教育的重视, 大量各种风格的现代诗入选教材, 更加剧了这种矛盾。诗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是人的语言智能的典型范例, 通常是歌颂真善美的抒情艺术, 非常有利于人的全面成长。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诗国, 很早就形成了“诗教”传统。诗歌教育是学校语文课程教育的重要部分, 更是学生的课外学习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与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都密切相关,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语言能力、想象力和审美感受能力, 还有利于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的培养。即良好的、科学的诗歌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校园文化的和谐建设。特别是对开发人的语言智能,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促进相关文体的欣赏写作和相关学科, 尤其是艺术类学科的学习, 甚至对培养学生做情感丰富、充满爱心和有艺术品位的人, 都很有帮助。教学生读诗写诗实质上成了“寓教于美”的人才教育手段。但是学生过分写诗, 容易让学生自恋, 在性情、人格上出现问题。由于诗歌文体, 特别是现代诗文体的特殊性和写作方式的特殊性,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文体规范、语言规范的掌握, 甚至会影响其他学科, 特别是数理化等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的学习。所以一些中学生课外写诗入迷, 需要老师正确引导。

四、现代诗歌教学对策

1. 宏观对策:

(1) 更新观念:中学现代诗教育的意义。 (2) 借鉴外国经验:通过对中美中学生现代诗教育的比较, 总结美国中学现代诗教育的经验。 (3) 采取具体措施:教材改革, 师资培养, 校园诗歌活动 (阅读活动、朗诵活动和创作活动) 的具体引导, 如校园读诗会、诗歌朗诵会和诗社的具体组建。 (4) 提供实际支援:把大学现代诗研究成果转化到中学现代诗教学上, 为中学师生撰写可以操作的、实用的现代诗教学研究文章: (1) 中外现代诗教育, 特别是普及教育的先进观念、经验和方法。 (2) 现代诗的基本原理和创作技法。 (3)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每首现代诗的具体导读与导教方法, 直接为中学教师写教案服务。

2. 中学语文老师进行现代诗教育, 要牢记学校教育的两大任务是教书和育人。

具体分解为: (1) 中学现代诗歌教育的三大内容: (1) 诗的语言。 (2) 诗的知识。 (3) 诗的技巧。 (2) 中学现代诗歌教育的八大任务: (1) 全面传授现代诗的基本知识。 (2) 重点介绍现代诗的欣赏方法。 (3) 适当介绍现代诗的常规写法。 (4) 具体讲解作品的内容、形式和技法。 (5) 适当介绍诗人情况和创作背景。 (6) 挖掘学生的情感感受力。 (7) 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 (8)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中学现代诗教学方法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整体教育的四大基本原则: (1) 知识大于感悟。学文学知识:诗歌知识、诗体知识、意象知识;重文学感悟:文学语言、文学情感、文学形式。 (2) 形式大于内容:语言技法分析大于思想内容分析。 (3) 微观大于宏观:文本细读、意象、技法。 (4) 重视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诗意课堂, 重视朗诵, 建立“诗场”。 (2) 具体诗作教学的四大内容: (1) 诗作的相关背景介绍:诗人生平、代表作及诗观、诗作创作情况、相关诗歌知识。 (2) 诗作的主题意义分析。 (3) 诗作的语言形式分析。 (4) 诗作的写作方法分析。 (3) 文本分析的两大方面: (1) 诗作的题材和功能 (写什么) :情感、情绪、叙事、哲理、氛围。 (2) 诗作的语言和技法 (怎么写) :语言:字词 (意象) 、句子 (句式) 、诗节 (节式) 、诗篇 (篇式) (结构) 。

五、现代诗歌的教学轴心

中学现代诗教学可以简化为诗的知识和诗的技法教学两点。诗的知识教学重点在诗体教学, 诗的技法教学重点在意象教学。

诗体教学要让学生明白诗体不仅指诗的音乐形式, 即韵律, 还指诗的排列形式。狭义的诗体指任何一首诗都具有的外在形态及表面形体。广义的诗体指在诗家族中按形体特征划分的具体类型, 即非个人化的、具有普遍性的常规诗体。诗体是诗的形体范式, 是诗的体裁属性的具体的显性表现, 是对诗的形式属性制度化后的结果, 即规范化、模式化的诗的语言秩序和语言体式, 具有制定做诗法则的意义。

受新诗是打破了“无韵则非诗”等做诗规则的自由诗观念影响, 很多人认为新诗没有诗体。这个观念是严重错误的, 它是导致新诗无法教学的重要原因。实际新诗是有诗体知识及诗体规范的, 新格律诗、小诗等诗体还形成了自己的历史。如,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闻一多的《死水》就是他们1926年提出的“新格律诗”诗体理论的具体实践, 讲这样的作品必须讲到诗体知识、诗体历史甚至诗体理论。又如讲卞之琳的《断章》, 应该讲明为什么是两行分节, 这种排列方式是新诗草创期照搬外国诗歌排列方式的结果。又如让学生知道图像诗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 利用语言符号的图像象征功能和人的图像思维, 打破诗的常规排列规则, 具有奇特的视觉形式的诗。它又被称为图案诗, 在英语诗歌中还有类似的具象诗 (concrete poetry) 。它的文体特点是形式就是内容甚至形式大于内容。知道了这些诗体知识, 学生就不会认为图像诗是纯粹的文字游戏, 不会认为这种诗体没有价值和学习这种诗没有意义。

给学生讲一些诗体知识和诗体理论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自由与法则的最佳关系应该是和解而不是对抗关系, 不仅对他们处理艺术问题有帮助, 对他们处理生活问题也是有益处的。中学生处在青春叛逆期, 喜欢走极端, 不能极端强调没有做诗规则的自由诗。

诗的内容与技法都涉及意象。意象分析是中学现代诗教学的重中之重。最基本的是要让学生明白意象手法是“诗出侧面”, 可以产生“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意象分三种类型:符号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情感性意象。意象具体为八种意义:原始意义、文化意义、时代意义、作者意义、读者意义、符号意义、诗体意义、空间意义。可以根据诗作的具体情况选择分析其中的几种意义。

中学现代诗歌教学 篇2

西子湖畔

转自科利华银川唐徕回民中学网上学校教学园地

作者张厚感

近年来,文学教育似乎在升温。1959年报刊上开展“怎样教好语文课”讨论,提出“反对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现在看来,前者很中肯,后者虽有针对性,但有负面影响。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教育受到削弱,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对头。例如,常常把小说当作一般的记叙文来教;教诗歌,却不注重朗读、品味,而多作繁琐讲解,弄得索然无味。直到1992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情况才有所好转。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也强调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教育更加引起重视。

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作品以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练,感情最为丰富。可以说,欣赏诗歌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矗本文拟就诗歌教学策略谈一点个人意见。

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抒情诗自不待言,即便是叙事诗或阐明哲理的诗,也必须饱含诗情,才能真切感人。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矗诗歌与其它文体相比,能较为充分地显示作者的品格和情怀。优秀的诗篇能丰富和美化精神生活,并启示真理。但它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当如何如何,而是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阅读欣赏诗歌,应从情绪和感情着眼,从语言入手。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代诗歌遗产光辉灿烂,“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新诗成绩斐然。中学语文课本编选了不少古诗、新诗,而诗歌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如何运用教学方法,众说纷纭,教学效果一直不怎么理想。

我以为,总体说,诗歌的教学重点是领悟感情,品味语言,适当传授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点评、朗读、背诵。通过点评得其精要,通过朗读领悟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进而背诵,加深理解,并且作为一种素养积淀下来既经济又受用不荆。

先说古诗教学。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一般都比较浅显。当然也还有个语言障碍的问题,但只要引导学生参照注解,必要时讲一下背景作为辅助,就不难疏通内容大意,领会思想感情。但不要求理解得很透彻,不宜铺排讲解,一首小诗分析一两节课,占去大量教学时间。诗的意境可以不涉及,因为很难说清楚,学生也难于理解。诗的风格也难讲难懂,如陶渊明的朴厚,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三言两语讲不清楚,也不易理解,深入品味可以留待将来揣摩。炼字用词倒要有选择地讲一讲,因为有利于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古诗词在这方面很讲究,例子很多,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僧敲月下门”,“微风燕子斜”,“窗含西岭千秋雪”,“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春江水暖鸭先知”,“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等,其中加点的字都是很值得揣摩的。但最终还要集中精力朗读、背诵。朗读要处理好句中停顿,做到清晰流利,感情恰如其分,抑扬顿挫不作为硬性要求。一般不用借助手势动作。朗读流利后就可背诵,最好能在课堂完成;理解便于背诵,暂时不很理解也可以背诵。有条件的教师,指导学生尝试吟诵,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至于体裁、格律知识,很有用,要讲一讲,但要讲得通俗易懂。鉴于我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语文教学发展不平衡,许多教师缺乏这方面的常识,这里着重介绍一些,供教学参考。

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产生较晚,起源于南朝,至唐初成熟。其中的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首句可用韵可不用韵,通常押平声韵。五言简称“五律”,七言简称“七律”,十句以上的称排律。其中的绝句,又称绝诗、截句。它好像截取律诗的一半,每首四句。就其规格看,有的后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颔联;有的前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颈联、尾联;有的两联都对仗,类似律诗的颔联、颈联;有的不用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和尾联。绝句的韵脚在二、四两句,通常押平声韵。第一句如押韵,也押平声字。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和“七绝”。

近体诗的对仗,又称对偶,主要有两层要求:一、声音要平仄相对,即仄声对平声,平声对仄声;二、意义要同类相对,即实对实,虚对虚,数对数,名对名,动对动,甚至再近,名的鸟对鸟,兽对兽,等等,总之是类越近越好。例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平平仄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仄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对仗工整。汉字单音节,而且有四个声调,可以分为平、仄两类。古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指其中的平声,声调悠长;“仄”指其中的上声、去声、入声,声调险仄。现代汉语的四声来源于古四声,如果也按平仄分类,则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是“平”,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是“仄”。普通话没有入声。粤方言、湘方言等却保留入声。上面《绝句》的标调,是按古四声标的,因此与普通话有所不同,如“白”标为“仄”,而不标为“平”,因为它是入声字。这点知道一下就是了,不必指导学生去深究。又,其中“西”、“门”二字是平声。这里本应用仄声字的,但诗人没有因辞害意,用了平声字。当然也还有个“一三五不论”的灵活性,因此并不犯忌。这点下面再讲。至于这首诗意义相对,且同类相对对得很好,很容易看得出来。

近体诗要求对句和出句平仄相对之外,还要求在一句诗里平仄相间,以便形成均匀而多变的节奏,从而加强音乐性。所谓平仄相间,就是诗句中逢双的字平仄必须交替。即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例如,该句的第二字为平声,第四字就要仄声,第六字又要平声;反之,如果该句的第二字为仄声,第四字就要平声,第六字又要仄声。还以杜甫《绝句》为例:

两个(仄)黄鹂(平)鸣翠(仄)柳

一行(平)白鹭(仄)上青(平)天

窗含(平)西岭(仄)千秋(平)雪

门泊(仄)东吴(平)万里(仄)船

总之,平仄是句与句之间声调相对的关系,又是本句内部的声调关系,以两字为一节奏点,平仄交替。这里讲的是常体。古人作诗有变通、拗救之说,是例外,非常体,这不必向学生细讲。以上介绍的有关古诗的知识,给学生讲多少,讲哪些,或集中教,或分散点拨,教师可灵活掌握。

再说新诗教学。新诗教学与古诗教学的基本点相同,都要着重于朗读、背诵。阅读欣赏新诗,没有时代的隔膜,没有语言障碍,知识也比古诗简单,这是方便的一面。但是,新诗受外来诗歌的影响,表现手法比古诗复杂了许多,给理解诗意带来一定的困难。况且现代人读新诗,理应要求高一些,深入一些。

首先,要求真正领悟诗中的感情内涵,区别这种感情是否积极向上,是否给人美的享受。然而,要捕捉诗人切实的思想感情并不容易。有的诗命意鲜明、直抒胸臆,比较好懂;有的诗很含蓄,把真意藏匿起来,而以曲折或折射的方式加以暗示,就得费力揣摩了。读后一类诗,要注意领悟,少作一些无谓的解释,也许倒会接近或切合诗的真意。怎么领悟呢?下面介绍几种切入角度,也可看作方法,供教学参考。

第一,从诗的意象(诗人意中之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例如,读艾青的《盼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从总体氛围看,这首诗揭示了一代海员的情怀。而千百万海员豪迈而丰富的性格,不正是亿万人民精神风貌的诗意的概括吗?

第二,要注意诗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一味追求实指。就《盼望》的“出发”“到达”而论,说的是通常意义的出发、到达吗?不是。这是比喻,又是象征,诗中通过对这两种盼望的具象(具体形象)的描绘,表现的是海员们与大海“拼搏”的渴望,是到达“胜利”彼岸的期待。因此,我们阅读欣赏时需要了解,诗人往往表面说的是这个,所指的却是那一个。试看郭沫若“五四”时期写的《炉中煤》: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烧到这般模样!

这个“炉中煤”所“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就是“五四”时代中国的象征。“炉中煤”和“年青的女郎”又是形象的比喻,这两个比喻充分传达出诗人怀念祖国的炽热而深切的感情。

第三,许多诗本身着重于虚写,阅读欣赏时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要通过意象的表面呈现,找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以艾青的《鱼化石》为例: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探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了你,

依然栩栩如生。

诗中表面出现的是化石,却弦外有音。化石是一种假借,隐藏的是诗人由于历史动荡发出的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当然,见仁见智,人们还可以有别的理解,因为“诗无达诂”,诗歌艺术的多义性和朦胧性是存在的,理解诗意的绝对模式却不存在。不过,作为读者,阅读欣赏一首诗,“猜测”也罢,“加入”也罢,再创造也罢,得以诗的意象为依据,不能脱离具体作品和作者,以及与之相关的背景材料。我们看看顾工的《黎明》:

有人把黎明当作傍晚,

有人把傍晚当作黎明。

晚霞和早霞都有绚丽的色彩,

星光和阳光都能引动诗情。

穿过漫长漫长的黑夜,

黎明却倍加令人高兴。

你可以说,这首诗讽喻生活中的懒汉,赞美人生的进取;他可以说,诗人鞭挞的是黑暗,而追求的却是光明。这些理解,确切不确切呢?不要忙于下结论,也许读者还可以有更多的领悟。

其次,阅读欣赏新诗,还要学习精粹的语言。诗歌遣词造句讲究精练、优美、音乐性,讲究变化。试读艾青《跳水》:

从十米高台

陶醉于下面的湛蓝

在跳板与水面之间

描画出从容的曲线

让青春去激起

一片雪白的赞叹

这首诗以色彩、线条取胜,语言非常精练,没有多余的字词,而且词语搭配别有情致,如“陶醉湛蓝”,“从容曲线”,“雪白赞叹”等,很有创造性。再看《盼望》的第一、第二节,这两节诗是对称的,而从第二句的变化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前面用“喜欢”,后面用“高兴”,意思一样,文字错开;前面说“他最喜欢的”,后面说“最使他高兴的”,句式有变化,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揣摩、学习。

还补充一点。诗歌教学中,可选择难易适中的古诗,让学生试译为新诗,或把新诗改写成现代散文。这样,既可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例如,试译王之涣的《出塞》:原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试译

远望黄河

是条迤逦的绸带

飘飞白云顶端

近看塞上

有座孤危的城堡

依傍万仞高山

羌笛何必吹奏折杨柳歌

哀哀怨怨,

凄凄惨惨

春风这和暖的使者

从来不愿吹到玉门边关

最后,不避重复,再说一遍,我以为,诗歌教学要有好的态势,要着力于点评、朗读、背诵,少做无谓的分析。点评,是有选择地讲一下炼字炼句的精妙,重在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熟读成诵,重在积累。如能这样,可以期望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潜移默化,陶冶性情。总而言之,与其铺排分析浪费时间,不如多读多背几首好诗,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生领进广阔的诗歌天地。

试论中学诗歌教学 篇3

一、中学语文教师必须通晓古今中外诗歌发展史,多读、多记、多背多写

教师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中学语文教师即使取得了大学文凭,只是走到了知识海洋的边缘,见到了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有的望洋兴叹。有的望而生畏,有的渡海登上知识的高山,饱尝那“一览群山小”的壮丽奇观。只有这后一种教师,学生则敬佩不已,教学必然得心应手,名师必然出高徒。中外一切文学产生于劳动,诗歌则是文学的源头。我国《诗经》中记录和描写劳动生活的比比皆是,如:“伐木丁丁”(伐木)等之类是借劳动来兴起。随着社会发展,诗歌深人到社会各个领域。《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部分的乐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人所认为正声叫做雅乐,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史记》孔子世家道:“三百五篇,孔子皆弘歌之”。诗歌发展到楚辞,有了很大进步,从屈原为代表把诗歌推向新的高峰,真是“一曲离骚万古新”。诗歌发展到唐朝,以诗取仕,举国学诗,真是成了诗的天下。

我国诗歌发展史汇成了—部金光灿烂的真正的史诗。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极好教材,外国诗歌的发展和中国有不少相近之处,各国有各国的特点,在世界诗的花园里,真是万紫千红,群芳竞秀,使人目不暇接。象荷马、莎士比亚、拜伦、雪菜、叶芝、雨果、海涅、但丁、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泰戈尔等每个人都给人类留下宝贵的遗产,使人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迪。我认为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精通中外诗史,同时多读、多背、多写,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真正合格的人才,才能振兴中华文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江山待有人才出,唯凭教师育后贤”。

二、讲诗必须让学生身临其境,陶冶学生情操,引起学生兴趣,产生共鸣和美感

要想讲好诗,在平时应广义背课,即多读、多背。在上课前应对具体诗篇进行认真钻研,即狭义备课,教师对所教诗篇要最好会背,深入理解首先自己要设身处地,进入角色。这样才能象导游小姐一样,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指挥棒一步一步,进入到醉人的诗的意景,象讲李白的《蜀道难》,就要让学生走进那奇峰破云、林梢戳天,人迹罕至的大山,古松倒佳,飞瀑鸣雷,百步九折,惊心动魄,从而体会到开路之不易,攀登之艰难有志者必能登上顶峰,战胜大山。象讲《木兰诗》,要让学生好象在织机上叹息,然后告别父母决然走出家门,跨过黄河,踏破燕山,风餐露宿,战胜强敌,凯旋而归的欢乐和惊友情景。从而学习一个弱妇女子能替父从军,战场立功,不为名利的高尚品德等,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其育皆出于吾之口,其意毕出于吾之心。从而学到真正的知识。正是“师生共同人诗境教学效果必然佳”。

三、教诗歌要与写诗歌相结合。让诗歌充满生活

在教诗歌的同时要讲清诗歌技巧,学习立意、布局、谋篇。学一篇或一个单元就要仿照写一首或几首诗歌,这不要几年,学生的写作水平必然会大大提高。在整个中学阶段。诗歌教学要作为一整体,对每年级有不同要求,开始可以从写儿歌、打油诗,逐步提高使学生学会常用的比兴手法,会用对仗、排比、比喻、夸张等手法随年级提高逐步学会通感,是空转换,立体交叉等方法的运用到高中毕业应成为小诗人。出校门当个文教也应是称职的。在让学生写诗的同时,首先教师要带头写,给学生做个榜样,这样教学就活了,学生看到什么就能触景生情,脱口而出,最后学生能用诗写感受、写生活、写思想、写友谊,然后把生活变成诗。在最危险的时候能想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在步步青云之时能想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让诗充满生活。伴随一生。

中学现代诗歌教学 篇4

一、抓住现代诗歌的特点开展教学

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对现代诗歌有深刻的认识, 对现代诗歌的起源、发展、分类、特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特别要注重现代诗歌的特点, 要抓住现代诗歌在外形和内在精神上的独特性, 并从这种特点入手, 引导学生深挖诗歌的内涵特质, 让学生在感受现代诗歌形式美和内涵美的基础上实现美的熏陶。现代诗歌特点较多, 在此仅以现代诗歌形式的自由性特点为例来分析思考, 如艾青的 《 我爱这土地》 一诗: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 因为我对 这土地爱 得深沉 … …

教师在讲解该诗时就要让学生抓住该诗自由( 没有固定节律, 不押韵) 的特点,并让学生明白这样的目的和好处: 没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的限定, 诗人就可以完全以自 己的情绪 来自由支 配诗行、诗段,并且可以按自己情绪的旋律来安排诗的节奏、韵律,让诗歌的每一句都服从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 而学生在充分感受它简短而自由的句子时, 也要尽量去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对土地的眷念,对祖国的挚爱。 管中窥豹,在教学中怎样让诗歌的特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以及从现代诗歌特点入手让学生抓住诗歌的形象和情感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借鉴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现代诗歌到底怎么教学? 可以借鉴古典诗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毕竟不管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工具, 万变不离其宗, 这是诗歌这种抒情性文学体裁的特点决定的。

(一)“知人论世”的方法

再好的诗歌也是人写的,作者生平背景就是打开一首诗歌的 “ 钥匙”。 我们教学时一定要涉及诗人的生平思想和流派, 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以徐志摩的《 再别康桥》 为例,如果学生对徐志摩的个人思想和经历、与康桥的关系都不清楚, 那么不管教师在这首诗歌本身上怎么努力地教, 学生理解起来也是会像隔了一层朦胧的纱。 其实徐志摩本人就对自己和康桥的关系作了很好的阐述,他在《 吸烟与文化》 里说:“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可见康桥经历是作者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栖息, 我们教学就不得脱离诗人与康桥的关系, 不能脱离徐志摩这个个体的成长路线和思想变化以及康桥对他生命的滋养。 不了解徐志摩,不了解康桥, 不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就很难对全诗有多么深刻的理解。

(二)以意逆志的方法

同古典诗歌一样, 现代诗歌也多用意象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体验, 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把握现代诗歌的意象, 从而让学生进入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之中, 最后与诗人在情感上达到共鸣, 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 实现诗歌教学目标。 下面重点谈一下对现代诗歌意象教学方法的思考: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建立对意象的直观感受

诗歌教学与小说、 散文的教学差异性较大, 诗歌本身表达情感自由,规律性的结构较少,在现代诗歌的发展的前期, 诗人为了突破古代诗歌的严谨往往形式和格律都不太讲究,越往后发展,诗人借鉴古典诗歌, 在音韵和形式上都取得长足进步。 中学语文课文选取的现代诗歌都是成熟作家的成熟作品, 朗诵起来都能朗朗上口,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诗歌是诗歌教学最实际和有效的手段。 如在徐志摩的 《 再别康桥》 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次诵读,即使学生对该诗背景、 作者一无所知的情况下, 通过诵读也能对诗歌的情感感知一二。 特别是文中那些精挑细选的意象 “ 金柳 ”、“ 艳影 ”、“ 青荇 ”、“ 彩虹 ”、 “ 云彩 ”、“ 夕阳 ”、“ 青草 ”、“ 星辉 ” 等词语, 在初次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到康桥的美, 对这首诗歌建立起美好的印象, 并能够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通过想象来描绘一下自己心中 的康桥会 是一个怎 样的地方。 让学生通过联想进入诗人精神世界的画面里。

2.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语言,通过意象感受诗歌意境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诗歌意象来感受诗歌文本独特的美。 意象是诗人联系自我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间的桥梁,学生只有通过把握意象, 才能完全理解诗歌的意境, 体会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象的时候,要注意全诗意象的布局, 往往现代诗歌的意象不是单一的, 诗人常常借助很多意象来表达情感,正是不同的意象组合成就了诗歌整体意境,学生只有进入意境,入情入境, 才能完全体会诗歌的神奇曼妙。 又如《 再别康桥》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出诗里的意象后, 还得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由这些意象营造的一个爱、 美、自由的意境世界,教师应带着学生逐一分析这些意象的特色, 根据这些意象让学生理解诗人为何如此留恋康桥, 为何如此不舍又不得不舍的惆怅和伤感, 学生由意象的画面进入到诗歌意境的更高层次里, 就能充分体会诗人在眼前 和未来的 杂糅中对 人生美、自然美的眷恋和期盼。

3.引导学生强化意象概念,升华对现代诗歌思想感情的认识

现代诗歌虽然不同于古典诗歌, 但也不能脱离古典诗歌的影响, 在诗歌创造中往往会向古典诗歌一样将自己的情感深埋在一些意象之中,讲求一种含蓄美。由于中学生知识结构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性, 并不能轻松准确把握住诗歌的内在情感。 我们以余光中《 乡愁》 一诗的教学为例,由于中学生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 已很难明白乡愁是怎样的一番滋味, 于是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把握“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等四个意象成了教学的突破点。 了解选取这些意象的原因以及它们和诗人的内在联系, 与母亲的生离死别,与新娘的不能相聚,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等等在诗人心里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教师就从这些意象入手, 不断挖掘这些意象背后的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探索理解诗人 心中的乡 愁是怎样 发展的, 最后再尽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把诗歌内化为自己情感体验的一部分, 那么现代诗歌教学的意义也就显现出来了。

中学现代诗歌教学 篇5

【中文摘要】我国新树立起的教学理念开始特别强调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精神,即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和美育功能,而其中美育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现在的语文教学呼唤诗教的回归,诗歌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诗教不是为了培养诗人,而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田里,这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诗教传统,中国古典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功利化,成为缺少情感和想象力的人,诗歌教学应该让学生知道除了用理性的逻辑的方式把握世界,还要学会用审美的艺术的方式把握世界,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诗歌教学中蕴含的审美教育因素及其对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一线教师的视角,查阅大量有关古典诗歌审美艺术特征的书籍文献,结合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古典诗歌篇章的实际情况,首先探讨中学语文古典诗歌的教学地位和作用,其次分析当前中学语文古典诗歌课堂教学师生共同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中国古典诗歌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艺术特征来探讨中学古典诗歌教学如何施行审美教学,示范教学案例,具体阐述如何教才能发挥诗歌的陶冶功能等。

【英文摘要】Our new set of ideas began to talk about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don’t stress on the subject of the humanistic spirit, a cultural tastes, and beauty appreciation and cultural qualities, and scientific quality cultural spirit.for this chinese discipline of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human aesthetic to develop an important value.therefore,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poetry, poems to the return of young people to grow up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poem is not to teach Training of the poet, but to improve the taste of the beauty of the kinds of seeds to their heart, this is a modern man must have quality.and because we have two thousand years of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so teaching is a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the important But now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the classical poems of the teaching known enough, the teacher’s teachings and students to study law is obsolete, did not fully realize that poetr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so this is to explore the poetry of the teaching of education and cultural qualities of the important role.This article from a teacher’s perspective, access to the classical poetry of art 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the current books to teach secondary school textbooks selected edi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the text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light about the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teaching position and role of the current high school.analysis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classro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mon with the problem.Combin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and music, and to artistic beauty and emotion and beauty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school classical poetry to teach how to be aesthetic education, instruction in the case on how to teach to refine the function of poetry, etc.【关键词】中学语文 古典诗歌审美教学 教学案例

【英文关键词】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aesthetic teaching Emotion teaching cases 【目录】中学语文古典诗歌审美教学探究4-57-8Abstract

5引言7-10

摘要

一、问题的引出8-10

第一章 中学古

二、当前诗歌教学面临的问题典诗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10-1310-1

1一、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地位

第二章 中二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作用11-1

313-16学古典诗歌教学现状者13-1

4一、当前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受教

二、当前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施教者14-16

一、诗意朗读,聆听诗歌的第三章 论诗教的审美教学16-29音乐美16-1818-2

2二、鉴赏品评,把握诗歌中的意境美

四、参

三、倾听心声,发掘诗歌中的情感美22-25

结论29-30

注释30-31教学案例展示25-29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篇6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诗歌教学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26

诗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悠久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思想境界、陶冶情操等等,因此,诗歌教学理应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但是,当前我国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诗歌教学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不高,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守旧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诗歌教学的发展。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转变教学理念,重视诗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改进教学方式,以更好地发挥诗歌教学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

一、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关于这一点,很多中外教育家都曾给出正确评价,例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个东西有了兴趣,就能够集中注意力,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这一点,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内部动力。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诗歌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具有感情深挚、语言精练、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性等特点,特别是古典诗歌,有着丰富的意蕴和深远的意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和引导,让学生体会到诗中的意境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到诗歌的美。特别是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要求,同样的诗歌不同的语言讲述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诗歌教学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感情饱满的,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另外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范读的重要性,在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进行范读,要做到感情真挚、情绪饱满,以这种方式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很多学生对诗歌不感兴趣是因为觉得诗歌背诵困难,单纯记忆的过程枯燥无趣,很多教师又会经常布置背诵任务,学生逐渐就会感到厌烦。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转变学生背诵诗歌的方式,不再进行死记硬背,而是形成良好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诗歌背诵。在背诵一篇诗歌之前,不管是现代诗还是古典诗歌,都要让学生先理解诗歌的意思或者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能够提高记忆效率。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可以每天固定背诵时间,由学生轮流把诗歌抄在黑板上,让学生时刻接受诗歌的熏陶,也可以让学生利用零散时间对每天的背诵任务进行相互监督和检查,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就能够轻松背诵诗歌,诗歌背诵对他们来说不再是负担和压力。这样学生会对诗歌产生兴趣,会积极主动学习和背诵诗歌。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课堂或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例如可以建立诗歌兴趣小组,举行诗歌背诵竞赛等,学生对这样的活动感兴趣,就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必将有助于他们对诗歌的学习。

二、改进教学方式

课堂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最主要场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主要形式,因此,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基本是上讲下听,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是沉闷枯燥的,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逐渐对诗歌失去兴趣,也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中学语文的诗歌教学质量。

(一)营造具体情境

营造情境是新课改中倡导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语言、图片等营造出一个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在学习诗歌时不再进行枯燥的讲解,而是通过营造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范读、或者让学生听一些配乐朗诵等,让学生进入情境。

(二)让学生进行反复吟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学习诗歌过程中也是这样,只有让学生进行反复诵读,才能体会诗歌中的感情,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往往忽略这一点,总是直接对诗歌进行分析,而没有学生自己体会这个过程。这种课堂讲解式的诗歌教学,把标准解读传递给学生,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灌注的容器,在理解诗歌时是机械僵化的,根本不能形成自己的看法,长期这样,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反复吟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探寻诗歌意境,引发学生共鸣。例如在学习李白诗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反复吟读,同时结合李白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体会诗中表达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由此理解李白诗歌豪迈的特点。

(三)注重学生对诗歌的个性解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由教师进行知识的传递,教师把对诗歌的标准化解读传授给学生,学生的思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对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体悟,重视学生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传授学生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怎样进行意境分析,怎样对语言进行揣摩等等,让学生在自己的知识水平基础上对诗歌进行分析。对同一首诗歌可能不同的学生理解的角度不同,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并且注意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和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保持学生的热情和信心。

中学现代诗歌教学 篇7

对于现代诗歌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以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为目标, 而对古典诗词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而“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不二法门, “积累”“体验”“感悟”“运用”都须从“诵读”开始。所以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应依据新课标的要求, 根据学生实际, 激发学生兴趣, 并通过经典名篇的点评, 引导学生广泛的吟咏、欣赏、品味优秀诗歌, 促进他们对诗歌的音韵美、情感美、绘画美的理解、体验、感悟, 尽可能多地汲取它

诗歌虽美, 可它却是一枝“带刺”的玫瑰, 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就教师而言, 诗歌教学需要很厚实的文学素养和读、悟、赏的能力, 也需要较高的教学艺术。就学生而言, 初中生在小学虽学了一些诗歌, 但一般只是要求背诵下来, 基本谈不上去了解诗歌, 领会摘取这支玫瑰, 教和学两方面均殊非易事。仅就诗歌教学的方法来看, 无疑存在两种严重的偏向:有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 淡化了学生个性化、理性化的感受、领悟;有的教师重视机械化的背诵, 淡化分层次的诵读体验。为了教好诗歌, 我作了多次尝试, 探究符合初中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以追求诗歌教学的有趣高效。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总结、完善, 我归纳了一个“四步走”的教学方式。即知诗韵、感诗意、品诗境、写诗篇,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步, 初学阅读, 把握韵律

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从这儿我们可领悟到读诗的妙处——启迪诗意, 培养诗心。同时, 我们也领悟到诗歌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是熟读成诵。而诗歌的诵读应该首先让学生“诵之于口, 悟之于心”, 在教学时, 让学生明白诗是音乐的姊妹——节奏和谐, 音韵优美。为此, 先让学生听老师诵读, 自己划出节奏, 找出韵脚, 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读完后, 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为诗配乐, 唱一唱。记得在教何其芳的《秋天》时, 一位同学配的是《西风的话》的乐谱, 用得恰到好处, 这位同学唱完后教室里掌声雷动, 我也激动不已。我明白现在的课堂真正成为了同学们的舞台, 唤醒了他们各自沉睡的潜能, 我创造了他们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智慧的火把被点燃, 迸射出一束束耀眼光芒。因为大家对乐曲很熟悉, 于是动员大家都唱, 同学兴趣盎然, 一个个跃跃欲试, 不到五分钟大部分同学就能背全诗了,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 提升了学习兴趣和感受领悟能力, 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时, 学生已由被牵着走演绎成了课堂的主宰, 课堂实现从单一的“知识传输场”向“生命发展场”的完美转型。

第二步, 细心解读, 感悟诗意

这是在初读的基础再读, 此读要求知诗歌的内容, 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读的层次感体现出来了。因为诗歌一般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诗歌合为时而作”, 感知诗意, 要了解写作背景。在教余光中的《乡愁》时, 我安排学生预习, 先请同学拓展背景——余光中, 1928年生于南京, 1949年去台湾, 当时仅21岁, 在还乡时已64岁, 正如他自己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 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乡愁》是他激情迸发仅用20分钟就写成的一首抒情诗。介绍完这些, 学生能明白余光中家国之恋的思想, 便于他们深入探索诗人的心灵之路。然后我让学生细心解读诗歌, 在反复的诵读中, 读者与诗人的心贴近了, 同学们明白了诗人的个人之思与深沉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的情感, 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 与诗人同喜共悲。

第三步, 深情品读, 领略意境

要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要从寻找意象入手, 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找意象, 懂得诗的意象实为诗人的主观之意与客观事物之象在文字中的交融与呈现, 诗的思维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经过这一步的学习, 学生就可以找到创作、读解新诗的钥匙, 能自然、顺畅地牵出意象所表达的感情。我在上比武课教《秋天》时, 要求学生轻声自读并寻找意象, 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露珠、冷雾、白霜、镰刀、渔船、背篓、牧羊女, 通过这些意象, 学生很快就明白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诗人描绘的是三幅动态的图。接下来, 就要求学生描述画面。诗歌的语言, 言简意赅, 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是一个清新灵动的画面。我鼓励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 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语言描绘画面。三幅画面同学们都勾画得很精彩, 其中一个女生的描绘很有创新意识, 第二幅霜晨归渔图, 她是这样描写的:“渔民很早就驾着小船, 哼着小曲来到江上, 江面飘着缕缕白雾, 他娴熟地撒下渔网, 收起渔网一看原来是很多乌桕叶, 他百思不得其解, 刚刚明明看见的那些鱼呢?他一拍脑门, 恍然大悟, 原来是秋天, 化作乌桕叶与他在做游戏。”听她的精彩回答, 同学们面带微笑, 听课老师频频点头, 我惊讶不已, 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有大胆的创新意识, 用自己独特的见解诠释了“游戏”一词。通过联想学生打开了通往诗歌领地的第二道门, 学生在头脑中呈现灵动的画面, 这样诗的意境学生很快就捕捉到了, 并在读中产生思维的愉悦感。

第四步, 忘我诵读, 谱写新篇

语文教学无外乎就是培养学生读、说、听、写的能力, 而能写一写是很重要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沉醉其中, 忘我诵读。在学生已全面理解了诗歌后, 我尝试着让学生总结写诗技巧, 这样就把知识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 注重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学以致用, 他们总结不全面时, 教师再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在教《秋天》时, 我们就一起讨论写诗的要诀:诗是心情的坦露——激情澎湃, 发于笔端;诗是语言的精华——凝练含蓄, 生动形象;诗是意象的剪接——随神赋形, 婉转灵动;诗是音乐的姊妹——节奏和谐, 音韵优美。当学生拿到了写诗的金钥匙后, 我趁热打铁, 让学生动笔写诗, 这时课堂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涉足了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在这段旅程中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在这一步的教学时, 我更注意了学生的差异。对基础不好的同学只要求敢写, 不管写得怎么样, 都予以鼓励和适当指导。对于基础好的学生, 让他们放开手脚, 大胆地去想去写, 对其佳作欣赏表扬。上完《秋天》, 我试着要学生写一首抒情诗, 某同学写了一首很美的诗《秋》——“秋, 踏着轻盈的脚步来了, 像魔法师, 风儿一吹, 吹黄了梨子, 吹红了苹果, 沉甸甸地缀满枝头, 秋天栖息在果园里。一枚枚红邮票漫天飞舞, 送来了西风的祝福, 溪水拨动琴弦, 弹奏出优美的旋律, 带来了大自然的问候, 秋天陶醉在森林里。”从那以后, 她的写作激情被点燃了, 一来灵感便写上几句, 常和他一起评品, 一起探讨。她写作水平突飞猛进, 去年参加区里的诗歌比赛, 所写的《映山红》获中学生组一等奖, 并刊登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诗书画集《教苑春晖》上。

总之诗歌教学的根本应该引领学生用心灵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图画美、情感美、结构美。教法千变, 朗读为本。诗歌教学的金钥匙便是诵读, 诵读可以体验作品的情, 领悟诗歌的意, 可以启迪读者的形象思维, 陶冶读者的诗趣情操。

以上是我教学中的一点见解。俗话说“十个先生九本书”, 在素质教育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的今天, 只要我们把诗歌教学中十个先生、百个先生的经验加以整合, 再融入我们自己的创造性, 诗歌教学的大舞台上定会呈现万紫千红的美景。

上接第243页

知识有探求的渴望, 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知的愿望。而且在和老师也可用启发式、生自己去思考, 自案, 以此培养学生的力。

3.对于学生喜欢和流, 这也很容易理解。老师和他们心灵接近, 理解他们, 能够了解他界, 就会更愿意向老师问题, 所以老师也要与一代学生关心的问题, 学生感同身受, 才能得生更愿意与之交流。老己的时代感, 保持心态愿意与自己交流的情

总的来说, 教师是接的引导者, 教师和学生获取知识、经验最直好坏影响学生学习的效间情感建立的成败。教功的交流就应该了解学的思想和特点, 找到与方法, 使交流效果更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学出版社.2008.

[2]屠荣生, 唐思群.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陈嫄 (1 9 7 9—) , 女院讲师, 硕士。主要研文化、俄语教学。

摘要:现代诗歌教学的“四步走”:初学阅读, 把握韵律;细心解读, 感悟诗意;深情品读, 领略意境;忘我诵读, 谱写新篇。

浅谈中学古典诗歌教学 篇8

一、反复吟诵, 品味诗歌的音韵美、语言美

诗歌的韵律美只有在诵读时方能感觉到, 所以学习古诗的第一步就应该是重视诵读。

首先, 要读得准。教师一定要做好标准的朗读示范, 或自读, 或借助媒体的帮助, 保证字正腔圆, 读音准确, 使学生在初步感知时就获得美感。

其次, 要读得抑扬顿挫, 把握节奏和重音。在五言诗中, 一般是一句三顿, 例如,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归园田居》) ;七言诗中一般是一句四顿, 例如,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 。此外, 还要根据诗歌的意义把握重音。例如,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一句中“悦”与“空”二字要重读, 这样才能突出美好景致产生的效果。又如,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一句中“残”与“旧”二字是表示形状的词语, 应重读。

第三, 要读出感情。诗歌的感情基调或欢喜或悲伤, 不同的情感要求用不同的语速语调来表达。例如,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的《望天门山》) , 这句诗感情基调明快高昂,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由衷赞美, 读的时候就可以抒发高亢、激动的愉悦之感。又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的《枫桥夜泊》) , 这句诗所反映出的情绪消极、沉闷, 诗人的一腔忧愁不言而跃于字里行间, 此时朗读的语速、语调应缓慢低沉。

二、通过联想和想象, 感受诗歌意境

诵读诗歌的最终目的是要“诵”出诗的情性, 即吟出其情其感。在教学中, 教师要想逐步引领学生步入作者的内心, 就要从景与情的关系入手, 进入诗歌创造的意境之中。此处可以归纳为两步:1.揣摩语言, 品味意象。2.展开想象, 再现画面。在此, 我将意象和意境进行一下分析:意象是指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形象, 意境则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图景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 意象是诗歌艺术最小的意义单位, 而意境则是诗歌整体的艺术境界。

如以白居易的七律诗《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为例, 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首诗时, 应让学生紧紧围绕诗题“春行”, 并结合诗歌的上下文, 找出诗人在诗中列举的景物。这样, 学生就会抓住“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乱花”“浅草”等字眼, 这些都是包含着作家喜悦情感的意象。通过分析这些景物的特点, 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 在头脑中形成春光明媚、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画面:一个明丽的春日, 诗人信马来到钱塘湖畔, 温暖的春日以及和煦的春风令诗人心旷神怡。诗人看见春雨过后的湖水涨得满满的, 快要跟岸齐平了。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 这些春天的使者们, 嬉戏追逐, 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 它们忙着衔泥筑巢。沿途繁花东一簇, 西一丛, 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 刚够遮住马蹄。这美丽的景色让诗人流连忘返, 绿杨掩映下的白沙堤更是他的最爱。当文字在头脑中转化成画面的时候, 意境美就更加具体形象了, 学生也就能从意境的感知中得到审美的享受。

又如,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首诗时, 更应该帮助学生抓住景物特点, 通过联想和想象, 扩大诗中描绘的场景, 这样我们仿佛就能看见:深秋的黄昏, 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 骑着一匹瘦马, 迎着阵阵西风在古道上独行。他看见缠满枯藤的老树、即将归巢的暮鸦以及溪边的几户人家, 使他的想家之情更加强烈, 不悲从中来, 肝肠寸断。解读了景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揣摩了情, 我们就和作者达到了心灵的默契, 走进了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之中。

三、结合背景, 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人的创作意旨经常隐藏在诗句表面意义之下。要想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除了认真分析作品外, 还需要去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因此, 联系社会现实, 就成为了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捷径。

例如, 在八年级上册有杜甫的《望岳》《春望》《石壕吏》这三首诗, 因诗歌所写时期不同, 使得诗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截然不同了。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 以读书与壮游为主, 他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这时期所写的《望岳》, 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安史之乱”爆发时, 诗人被迫北上避乱, 安置好家眷后, 听说肃宗在灵武即位, 他便只身前往投奔。途中被敌军俘虏解回长安。幸因官职卑小, 未被囚禁。杜甫在长安困居大半年, 后来逃离长安。在离开之前的一个月, 诗人写了《春望》, 表达了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的情感。长安收复后, 杜甫携家入京, 可不到两个月, 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被迫离开长安, 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 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在这番经历中, 诗人创作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真可谓是离乱时世的悲歌。其中, 著名的《石壕吏》流露出诗人矛盾的思想:一方面顾念国家, 希望平息叛乱, 所以歌颂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同情人民, 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

由此可知, 不同的生活背景使杜甫有了不一样的心情, 我们如能了解诗人创作诗歌时的经历, 就能很容易地体会他微妙的情感变化。所以说, 了解写作背景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诗歌教学质量 篇9

一、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诗歌产生兴趣,才能步入诗歌的大门。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呢?

(一)介绍写作背景时适时穿插一些故事、传说。

中学生爱玩、好动,对故事、传说比较感兴趣,而很多诗歌的作者或者诗歌本身就有很动听的故事或者传说。因此,在教学诗歌时,有必要详细介绍写作背景,适时穿插一些故事、传说,以引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带着自我生活体验读诗,激发学习兴趣。

真实是指诗歌的现实性。一首贴近生活、引起共鸣的诗,会让人领略到诗歌不可言传的妙处。我们可以身边的事物为引导,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体验进入诗歌。如春天来了,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让人感受到春天挡不住的生机和热闹;秋天来了,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又让人领略到秋天的萧索和悲凉。

此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增加学生接触诗歌的机会。比如开展课前两分钟诗歌欣赏会、诗歌朗诵会、诗歌鉴赏会,组建诗歌爱好社团等活动,让诗歌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在活动中所选诗歌既可以是古诗,又可以是现代诗,还可以搜集一些讽刺社会不良现象的打油诗,以及一些名篇佳作更应该拿来欣赏。

二、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诗歌是高度浓缩的艺术精品,它的语言凝练而富有形象性,具有节奏美与韵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有利于中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诗歌鉴赏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诗歌意境。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诗歌,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无论是咏物还是怀古,都会寄寓着诗人一定的思想感情。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

(二)艺术手法。

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中学诗歌鉴赏中的作用最为重要,但却是常常被忽略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一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入手:(1)从炼字角度:着重分析该字词的表达效果,对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名句角度:着重分析该句的情感哲理所在,对主旨所起的作用。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这些蕴含哲理的句子;(3)从修辞的角度。重点讲解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常见的修辞手法有这样一些: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借代、双关、互文。如余光中《乡愁》把不同年龄阶段的乡愁分别比喻为“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把“乡愁”具体化了;(4)从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5)从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想象联想、烘托或对比衬托(动静相衬、以有声衬无声等)、托物言志、化用典故比喻象征等。

三、培养学生写诗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诗歌鉴赏能力,并不是终极目的,运用诗歌表达感情才是根本。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诗能力呢?

(一)加强仿写能力的培养。

诗歌是诱人的玫瑰,大家都喜欢,但写诗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语文教师要在丰厚的理论积累的基础上,由易到难地进行系统训练,把学生引上诗歌创作的道路。

如台州一位老师在一节诗歌写作课上安排了这样一道题目:

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为下面的语句补写一句以上带有诗歌意味的句子。

1. 清清的小溪,躲藏在森林深处,%%%%%%%%%%%%。

2. 夕阳啊,%%%%%%%%%%%%。

教师先做了示范:1.清清的小溪,躲藏在森林深处,但耐不住海洋的呼唤,驾着小河,驰着大江,奔腾着奔腾着,投身于海洋的怀抱里。

在教师的分析引导下,学生的写诗兴趣被调动起来,这节课出现了不少佳句。如:“夕阳啊,/消失了今天的光明亮丽,/是为了创造明日的光辉。”“那颗最亮的,/是我童年的回忆;/它一闪一闪犹如摇篮一般,/摇回了我童年的故事。/那颗最远的,金灿灿亮闪闪,/是我期待着的未来。”等。

教师也可以精选(有水平的也可以自创)一些典范的诗词鉴赏片断提供给学生,以作为学生的范例。我相信:通过多次这样的系统训练,学生一定能消除写诗的畏惧心理,提高诗歌的写作能力。

(二)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写诗的信心。

1. 经常鼓励、夸奖学生。

对学生写的诗歌里运用得好的手法或写得好的诗句,要提出表扬;对其中不太好的地方也要找出可取之处,对学生进行鼓励。经常对学生和他们的诗歌进行鼓励、表扬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写诗的信心。

2. 推荐发表。

教师应及时发现、培养诗歌爱好者。在发现他们的优秀作品后,教师可向诗刊、报社推荐,为学生争取发表的机会。试想一下,一个学生的诗歌作品被刊登发表出来,这是对他继续诗歌创作多么大的鼓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使学生在学习诗歌的实践中体验到学习诗歌的快乐之处,并对学习诗歌产生持久的学习热情,进而激发他们写诗的热情,是语文教师的责任。

摘要:进入现代,我国诗歌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创造了优秀的新诗文化。中学语文课本收入很多优秀的古诗和新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写诗热情和能力。

中学语文现代诗的教学策略 篇10

一.展现诗美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美是最能够激发兴趣的, 在模糊理论里, 美将是以完整的形式呈现的。诗是语言的精华, 是人类精神最优雅的表现方式。要让中学生走近现代诗, 首先要让诗的神韵吸引他们。作为教师, 要精心选择诗性展现得强烈而不经意的诗句, 因为我们的学生已经承受了多年语文解析教育, 对文字几乎丧失了亲近感。

中国是诗的国度, “杨柳依依”、“在水一方”的凄迷的《诗经》;“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的雍容的唐诗;“残月像一片薄冰/漂在沁凉的夜色里”、“车轮滚过/百里香和野菊的草间”的优雅朦胧的现代诗······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 便会使我们的课堂满溢。由于“模糊思维”具有直观表面性、整体关联性、非逻辑的神秘性和群体表象性等待征, 所以只要坚持每节课花五分钟左右让同学认识一首或一节诗, 让直观的语言感动思想, 日积月累, 一定会有成效。

在实际教学中, 选择好诗是教师最关键的备课工作:

(一) 选诗最好能与本课内容有一定关联。如上课时, 选用主题相近的现代诗做“引子”, 既在内容上相辅相成, 加深同学对课文的理解, 又可以全方位展示作者的创作风格, 教学上相得益彰。

(二) 尽量运用现代设备, 组成图像、文字、音乐相互合一的多媒体课件, 帮助学生进入优美的诗境。例如在设计余光中的《乡愁》一课时, 用模糊的月夜和故乡风貌做背景, 选用行楷字打出诗句, 用古曲《春江花月夜》或现代歌曲《想家的时候》做点染, 学生自然就为立体展现的美惊叹并陶醉其中。

二.不可缺位的朗读

汉语具有“偏重心理, 略于形式”的特点, 语言思维结构偏于笼统模糊, 这就促进了中国诗人形象思维化、经验思维化、直观思维化和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 使整体把握、笼统感受、模糊思维成了感受言语对象的主要的和擅长的方式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 诵读是必需的。在诵读中以模糊的方式来培养对文字的“悟性”, 它具体表现为对文字的“意会”, 是一种“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的领悟;而学习诗歌时对诵读的要求更高:在诵读中要兼及领会诗的内容、体验诗的情感、摩想诗的意境、把握诗的思路、品味诗的特色、归纳诗的风格。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亲切地体会, 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 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 学习语文学科,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 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反复而不重复地诵读这些诗句, 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响, 使语言更富有活力, 使诗句的生命力跳跃起来。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有效的方式。“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 语感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的认识和本质的理解, 直觉中潜伏着逻辑理智基础。 (2) ”这样就可以在感性直接关照里, 同时了解本质。而语感具有的直觉性、整体性、联想性和情感性的特征都可以在朗读中体现出来。

在大量的反复的朗读中, 学生会渐渐地惊异于文字的奇妙组合, 领略数千年锺炼的汉语的意蕴, 感悟诗句所积淀的文化气蕴, 从而提高现代诗的阅读及欣赏能力。

三.阅读面的拓展

即使是新教材, 一学期也不过让学生见识几十首诗, 这样的接触量是不足以普遍提高学生的“诗意”的。“对许多人来说, 当他们被问及诗是什么的时候, 他们脑子里闪现的是具体的某些人的诗歌的作品。有些人认为白居易的诗是诗而王老九的诗不是诗, 有些人赞扬古埃及的《亡灵书》的价值而无视芬兰史诗《卡拉瓦拉》的价值。我们对于诗的看法, 总和我们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有关。阅读经验规定了我们的审美偏见。 (3) ”由此可见, 语言的精粹———诗歌的学习, 必须是在“不求甚解”的量的积累中, 在不断的熏陶中寻求质的突破, 以典型的模糊思维方式, 最终达到对诗境的“感悟”。

<一>.立足文本。

诗歌常常以意象的联结、转化和综合进行运演, 它属于形象思维, 而形象思维常常带有模糊性, 这种模糊性给诗人与欣赏者留下了广阔的自由天地。因此, 在充分赏析课文的同时, 选择内涵或意象与文本相似的诗句, 充实阅读量, 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又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例如, 上《致橡树》时, 从这两个点来选诗补充阅读量:第一, 爱情主题。通常认为舒婷在诗中表达了理想的爱情关系。于是,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和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 因其主题与形式的相似而角度迥异成为首选;第二, 树的意象。源于诗自身的特点, 同样的意象在不同的创作者笔下, 总能创造出迥然的意境。郑敏的《树》是宁静而深思的自我化身, 沈尹默的《月夜》浅近地表达了人格独立的思想, 与《致橡树》异曲同工。这是充满了艺术美感的理性渗透, 它启动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也更易于被认知主体所接纳。

<二>.开设现代诗欣赏课。

将课文作为一首引诗, 略作点拨后进入多诗的专题欣赏。诗人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 可选取余光中、李广田、席慕蓉等诗人的同题《乡愁》, 并穿插配以歌曲《乡愁四韵》等, 通过立体的视听感悟诗情诗句,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意象却能传递出同样的感情, 从而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三>.以诗解诗。

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崇尚“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言外之旨”“韵外之致 (4) ”, 而一些优秀的当代诗人, 他们的诗歌创作往往从古诗中汲取营养, 其作品也处处流淌着古典的韵味。在诗歌教学过程中, 如果老师过于理性化, 遇字必解, 就会大大削弱诗词的神韵与诗意。怎样让学生准确的把握一些关键的意象, 全面领悟一首诗所要传达的信息?怎样让学生感受诗歌超越生死, 穿越时空的力量?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

诗人王家新所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诗歌就是在僵化教育中失去的东西。教育不再与给于什么, 而在于打开, 就像诗歌本身, 给学生第三只眼。 (5) ”在诗歌教学中, 尽量避开理性的说教, 以诗解诗就很有必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诗歌储备, 广泛链接, 以诗解诗。比如向学生介绍郑愁予的《错误》:

……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其中, “芙蓉”之于“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之于“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等”之于“一寸相思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 之于“千行欹枕泪, 恨别添憔悴”。之于“思君令人老, 轩车来何迟”。“柳”之于“年年柳色, 霸陵伤别”之于“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所出现的意象都是传统的、中国的, “江南”、“莲花”、“青石的街道”, 甚至以象声词“达达”形容马蹄声, 都是以古典的东方风味唤起我们心中的联想。而作者叙述的故事就脱胎于传统的闺怨诗, 联系这些常见的诗句, 有助于学生了解一些关键词语所包含的意境, 从而感悟到这首诗的含蓄蕴藉之美以及美人迟暮的深层意蕴。

我们并不奢望培养诗人, 我们只希望能在飞扬的青春中留住美好的诗情;在未来的挫折岁月中让心灵有所依托。在整个社会趋向急功近利的今天, 让诗在学生心中留住精神的自由与纯净。

参考文献

①《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论文集》叶圣陶人民教育杂志, 1989年第12期

②《创造写作学阐要》郭昭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③《诗学中的九个问题之我见》西川《最新先锋诗论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④《中国当代诗歌经典》王家新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现代学习方式与中学作文教学 篇11

【关键词】现代学习方式;作文教学;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主动性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独立性具体表现为“我能学”。独特性表现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体验性表现为:(1)强调身体性参与,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探究、经历;(2)重视直接经验。问题性表现为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上特性相互联系、相互包含,是一个有机整体。现代学习方式不是单一的,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不可能一一俱全地进行。《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应灵活而得当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变以“教师讲为主”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使之把握作文的规律技巧,在语言实践中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

一、自主性学习方式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自主性学习”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运用自主性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训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进行开发训练,引导学生自觉承担学习责任。

运用自主性学习方式,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读自己喜爱的书籍,熟悉自己喜爱的人、事,提高思想认识,丰厚文化底蕴,积累作文素材。应该认识到,学生厌烦写作,主要原因是缺少作文素材,没啥可写。高一年级,升学压力相对较小,可先将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读自己喜爱的书,也可安排一些正课时间作为阅读课。道德、哲理、政治、战争、武侠、爱情、文艺、体育、商业、管理各类书籍,任学生自由选择,因感兴趣,才有动力,才能“自主”。读书时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或摘抄名言名段,或写读后感想,或写人物分析,或概括内容提要,建立作文资料库,经常翻阅。这样也将阅读引向深入,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提高了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又养成了自主学习、自主写作的习惯,也发展了自己健康的个性。

对于喜爱文学创作的同学,教师可组织他们成立文学社,让他们自定社名,自选社长、主编、副主编。组员自由创作,各写心灵,定期交稿。主编、副主编修改后,交辅导教师审阅。之后选好的作品印发交流并推荐到校报或更高一级的刊物。教师定期辅导,指导学生的创作并帮助解决其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应该说,在中学创办文学社是自主性学习方式很好的运用。

二、合作性学习方式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合作性学习”是指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单向交流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运用合作性学习方式,可以组织学生互评互改作文,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学生要“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的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运用合作性学习方式互评互改作文可分以下几步进行:1.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参照高考作文阅卷标准,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作文互评细则。2.教师选出一篇具有典型意义的习作印发给学生,集体评改。一方面让学生熟悉评分标准,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如何批改、如何打分。3.学生每4人一组,各自单独批阅一篇文章,按评批要求改错别字、病句,圈点精彩语句、段落,写出评语,初步打分并签上自己的名字。打不准分的,可找小组长或老师商量。4.组内交换审阅,交换意见,共同评点。5.每组推出佳作,全班交流讨论赏析。6.下课后,可到小组长处借阅优秀作文,还可找作者交流写作经验。7.次日课代表将作文送老师处,老师复查,登记本次作文成绩,并选不同风格的优秀作文印发给学生。这种运用合作性学习方式互评互改作文的方法,使原来沉闷枯燥的作文评讲课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一把终生受用的金钥匙。

运用合作性学习方式,每周出刊一期“随笔集粹”,评选“每周之星”,激发学生写随笔的兴趣。将班上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每组选出小组长;小组长每周收一次随笔,组织组员交流评比,推荐出两篇不同风格的随笔;然后老师与课代表带领各组的小组长评选每组推荐的随笔,选出四五篇优秀随笔出刊本周的“随笔集粹”,印发给学生。优秀随笔的作者则获“本周之星”的称号,给以适当的奖励。这样不仅解决了老师批改随笔难的问题,而且使学生日日、月月、年年坚持练笔,最终使写作水平得以提高,意志得以磨炼,思想品德得以升华。

三、探究性学习方式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地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和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更加强调和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体会生活、探寻真理、感悟人生、抒写真情。学生厌烦写作,有时也因为对事物的认识肤浅,分析不透,缺少真情。高三阶段,让学生去大量阅读是不现实的,最好是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探究熟悉的生活,让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生活中的情、理、趣。学生最熟悉的生活莫过于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了,而其中的家庭正是连接学生和社会的纽带,学生往往是通过家庭而感知社会的,而且一写到家事,感情便油然而生。因此,可以确定“家庭”为学生的探究点。学生探究家庭,不能只关注外表,而应学会思考、学会挖掘、学会感受人性的美丑,体会人生的真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我们这个时代,以考察的态度对待周围世界的各种现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使学生以考察和探索作为思维方法的基础,使他们通过积累、分析、对照和比较事实去认识科学真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探究建立家庭档案馆、编写家史,绘制家庭亲戚图,收集家庭趣事、悲喜事,熟悉农具、牲畜及四季作物,让学生置身于彼时彼景,从而感受家庭的亲情美、温情美、欢乐美,这样教学就能促使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如实地吐真情、说真话,产生情积于胸、不吐不快的情感冲动。这些家庭人物、事物、事件,经过分类整理,就成了作文素材,写作时往往能以细节取胜,而且因是自家事,就显得与众不同,也就体现出了个性化,达到了创新的目的。

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还可引导学生探究作文的技巧规律,并加以改进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文章思路及格式,拥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在高三作文教学中,可增加作文探究课,让学生挑选自己喜受的高考、竞赛优秀作文研读,探究作文的技巧规律。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的阅读与写作,散文、剧本、小小说的阅读与写作。一个月定为一个周期,月底总结规律,将探究的结果以书面形式交给老师,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及学生的个性特点,一一给以指导确定。学生经过几个月的探究积累,就能概括出自己擅长的文体和常见格式,如议论文上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记叙文中的设置悬念、一波三折、欲扬先抑,小小说中的巧设误会、卒章显志等。对每类作文的局部也可进行探究,如议论文的拟题、分论点的设置、如何运用论据、如何叙议结合等,记叙文的开头、过渡、结尾等。

中学现代诗歌教学 篇12

一、情景交融———从“如画”到“融情”

诗人情感的表达主要靠景物来表现的, 抒情作品具有一种对画面的依赖性, 正如艾略特所说的“如画性’, 是一种生动的直观。把诗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形象是意境的基础, 诗的意境是靠形象构成的。如果我们能把诗的形象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引起他们的思索和联想。从画面中解构情感。如:《再别康桥》中绚丽斑斓的绘画美, 诗人非常注重对诗歌的绘画追求, 讲究“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理想境界。诗的每一节都可以称得上一幅迷人的图画, 如诗的第二节就是一幅康河晚照图, 诗的第五节就是一幅星底泛舟图, 诗人敏锐地抓住“金柳”、“波光”、“星辉”等具体而生动的景象, 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合在一起, 既写景又写意, 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 创造了耐人寻味的意境。如果在诗歌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画面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体验诗歌所传达出来的意境, 真正品读出诗味来。

二、虚实相生———感悟意境的内在本质与精神

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更多、更深远的东西中国的诗歌传统, 特别讲究含蓄不露, 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 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 然后为至矣。” [欧阳修《六一诗话》] 这就强调“象外之旨”、“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诗人在作品中描绘的形象, 不只是要求“形似”, 而且要求“神似”。这种“神似”的形象, 已经不是生活形象的原型, 而是诗人按照自己的美学理想, 对生活现象“去粗取精”之后所创造出来的。因此, 虽然任何一首诗的形象总是有限的, 但它反映出来的生活内容却是无限的。我们在分析诗的形象时, 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形象本身, 要开拓和诱发学生的审美想象空间, 也就是“诗意的空间”一方面将原有画面在联想中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要伴随着这种联想而产生的情感的体味和感悟。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诗歌中的乌衣巷是当时金陵东南的一条街。这是个很古老的地名。东晋时江南巨族都居住在朱雀门外, 而当时不可一世的豪门世族王导、谢安的宅邸便在乌衣巷。六朝以前, 石头城一直为六朝古都, 历史上金粉楼台曾极一时之盛, 但这一切均随着六朝的灭亡, 成为过眼云烟, 六朝故地、王谢旧址已是一片荒凉, 诗人自眼前的实景写起, 又经过一系列的联想, 不知不觉便把读者引入对历史的沉思。所以在教学中应更多的让学生看到“象外之旨”、听到“弦外之音”、悟出“言外之意”。

三、生命律动———体悟意境展示的生命本真的幽情壮采

宗白华认为, 意境中“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 是美感诞生的时候”揭示形象中蕴涵的哲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示。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诗歌的重心在抒情言志, 体味到生命节奏, 生命律动便是意境的本质特征, 意境中固然是要描写景物的, 然而“意境是使客观景象作我主观情思的注脚”。诗人心中情思起伏, 波澜变化, 只有用大自然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 云烟明海, 才能表达。“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云破月来花弄影”“红杏枝头春意闹”, 这种将客观景物拟人化的结果使得读者在审美过程中体验到生命本真的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尼采谓‘一切文学, 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 真所谓以血书者。”他显然主张诗人应当表达最诚挚的情感, 甚至不惜蘸着生命的鲜血而凝为诗情, 这样才能表现生命的律动, 才算有意境, 诗人心中情思起伏, 波澜变化, 只有用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 云烟明晦, 才能表达, 所以景物成为抒情的媒介, 意境作为一个诗意的空间, 不是空旷无物更不是一片死寂的净土, 而是一个充满了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的空间, 唯其动态千钟, 方能显示生命的律动, 意境的魅力!“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在诗歌教学中这种化静为动便是意境丰富的重要手法, 颜色无论怎样说都是不动的, 但刘禹锡为了表达苍苔的生命律动, 竟然让它有了“行动”, 有了意念, 增添了“飞动之趣”, 从而把苍绿色的苔藓鲜嫩可爱的生命写活了, 在教学中, 要通过景物化动为静的写法体味作品中活跃着生命律动的审美空间。好的诗歌作品妙在它能够余音袅袅, 这也就是师生要共同品评的“韵味”。“韵味”是指意境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总之, 意境作为抒情文学的高级形态, 这一点要在诗歌教学中不断的引导学生去体会, 也可以将其用到写作当中, 从而拓展和衍生诗歌的学习空间。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 学生在诗歌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能逐步渗透意境的体味方法, 这不仅能提高在诗歌学习中的审美情趣, 也有利于学生体味抒情类散文的主旨与内涵, 扩大视野。

参考文献

[1]韦勒克, 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2]皎然.《诗议》.《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钱钟书.《管锥编》第4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

[4]王国维.《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上一篇:出租车调度下一篇:知识经济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