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古代诗歌教学

2024-09-29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共12篇)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 篇1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及实施,语文教学形式已经不仅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丰富化,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潮流趋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将逐渐成为学校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是语文科目中的古诗歌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学形式中的热门话题。到底是简单地面对应试教育,还是扎实地提高中学生的古诗歌鉴赏能力?二者必将成为古诗歌教学中的矛盾。如何重拾古诗歌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是做好中学古代诗歌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设多形式的诗歌意境,培养学生兴趣

一首或意境优美,或情境凄婉的古诗歌,只靠单纯的讲解,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创设一定的诗歌意境,如配以适合诗歌意境的音乐,或播放与诗歌意境相符的视频画面,以达到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冲击效果,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杜甫的《石壕吏》中,便通过合适的音乐及《石壕吏》的一段动漫视频来创设诗歌的意境,很快学生便进入诗歌所呈现的情境之中,特别是动漫视频的直观效果,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题。在那节课中,有的学生因同情老妇人一家而流泪,有的学生则为凶狠残暴的官吏而摩拳擦掌。这节课,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处于“安史之乱”下最底层老百姓的痛楚。

二、配乐朗读,整体把握内容,领悟诗歌韵味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对于内涵丰富的古诗歌,加强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如果再通过各种形式的配乐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领悟其韵味,特别是对重点诗句的反复朗读,能更好地让学生领会其义。比如,在李白的《行路难》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分小组比赛朗读,分男女比赛朗读,再让学生对其中几处重点句子进行反复朗读,学生便一下子融入诗歌之中,这样他们就能体会到李白那坎坷多艰的人生及波澜起伏的心情。因此,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还能让课堂形式多样化,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三、透彻讲解写作背景及作者资料

每一首古诗歌都有其重要的写作背景,而往往人生经历丰富的诗人,或是处于人生特殊时期的诗人,心绪较平常人更为复杂、微妙,而且诗人善于将自己的心情渗透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如果单靠课本中的课下注释中的作者资料及写作背景资料,很难让学生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诗歌教学前,教师应大量地搜集、整理作者生平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资料,透彻地给学生讲解,这样,通过详尽的背景资料和作者生平经历,他们对一首诗歌中心的理解便更加深刻了。

四、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进行最精到的讲解

在诗歌教学中,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每一首诗歌都逐句分析的教学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便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们应打破逐句分析的传统模式,找准诗歌的“文眼”,并进行讲解,课堂便会生动起来。比如,我在讲授李白的《行路难》时,便抓住文中的“难”字进行展开式分析讲解,让学生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找出本首诗中体现诗人“难”的诗句,然后进行辐射性讲解。学生不仅兴趣高涨,而且对诗歌的分析、主题的挖掘更加透彻、更加深刻。

五、组织多形式的课堂活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及实施,传统的“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已被淘汰,因为这不仅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很好的拓展,而且也不能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课堂活动应形式多样,这样才能使学生节节课兴趣高涨,教学效果才会更好。比如,在讲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让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构想诗歌所传达出来的画面,这样,课堂效果达到了最佳。因此,丰富课堂形式是强化学生知识掌握的重要方法。

六、对比阅读,提高古诗歌赏析能力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诗歌,解读诗人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适当地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对比阅读环节。如对比诗人同一时期的不同作品,或诗人不同时期的同一类型作品,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摘要:古诗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深远的意境、含蓄的感情而被后人所推崇。如何事半功倍地教好并且学好古诗词是教师和学生都必须直面的问题。本文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原理为指导,阐述其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达到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古代诗歌,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熊洪才.中学古诗词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15,(11).

[2]钟晓春.浅探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5).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 篇2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设计宜昌市夷陵区一中 陈文 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古诗鉴赏的切入点,理解形象、意象、意境等文体知识。能力目标:探讨归纳古诗鉴赏炼情、会神、悟境的方法,培养鉴赏能力。德育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情感。教学重点:鉴赏古诗方法。教学难点:形象、意象、意境的文体知识理解。教学方法:诵读、讨论、竞赛教学过程:一、导入1、激趣导入,出示课题。2、明示目标,明确考纲。二、新授:(一) 鉴赏杜甫的《登岳阳楼》归纳炼情的方法。1、 配乐朗诵由《登岳阳楼》改写的散文,看文中有哪些景物,并幻化成电影画面。听后猜一猜是哪一首古诗。2、 领读《登岳阳楼》3、 理解7个词:吴楚、坼、乾坤、字、戎马、轩、涕泗4、 你绘出了几幅什么样的画?(用主谓短语、偏正短语描述文中的景物)5、 颔联这两幅画可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其特点,这使你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些类似本联景物特点的句子?6、 优秀的诗歌是作者内心深处涌出的吟唱,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7、 你是如何读出作者感情的?请告诉同学你的发现。A了解处境,知人论世(杜甫写这诗时是什么处境?)B 抓住形象,组合画面(什么是形象,同桌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板书: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C 抓住情词、情事D 抓住文化意象(人孤乎,舟孤乎)8、 男生齐背本诗9、 什么是意象?(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如意象是具体化的感觉,是诗人用感觉拥抱材料,是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也是读者走进作者情感世界的桥梁,是解读作者思想感情的代码等)10、还知道哪些常见的文化意象?11、男女生竞答一些常用文化意象的内在含义:月、云、燕、东篱、梅花、松、莲、梧桐、杜娟鸟、蝉、大雁12、用以上炼情的方法完成《山居秋暝》的导学练习。(二) 鉴赏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归纳会神的方法1、 男女生轮读,并准备口头改写成散文2、 楚山孤:山孤乎,人孤乎?楚山何以孤?冰玉的特点是什么?(洁白无瑕)比喻什么情怀?3、 你是如何领悟出本诗表达的.是作者屡遭贬官而坚守信念的志向的?A 联想(冰心玉壶DD高洁)B 想象(楚山孤峙DD坚韧)C 卒章显志4、 什么是联想与想象?(个性化答案:联想是由此及彼,是复活生活的体验,是唤醒尘封的记忆,是经验的一唱一和,是穿越时间,跨越空间;想象是根据已知的形象创造出新的形象,如历历在目,如身临其境)5、 女生齐背《芙蓉楼送辛渐》6、 用以上会神的方法完成李颀的《送魏万之京》导学练习(先独立答题,后四人学习小组讨论)(三) 鉴赏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归纳悟境的方法1、 小组诵读接龙2、 理解词语:之、广陵、故人、烟花3、 诗中有哪些景物,景物特征如何?(繁花似锦、草长莺飞)的季节 (逐渐远去,消失在无际)的帆船(湛蓝明净)的天空 (滚滚东逝)的长江特征:迷蒙、幽远、明丽、广阔4、 环境即心境,景语即情语,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你是如何读出的?(抓住烟花、孤帆、碧空、江水等景物的特征,即意境。其中的孤帆,帆孤乎,人孤乎?)5、 什么是意境?(个性化答案:意境是诗人的心与客观世界的和鸣,是诗人对情景的起兴,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碰撞而迸发的火花。板书:意境=景+情+意)6、 用把握意境来领悟主旨的方法鉴赏唐.刘禹锡《乌衣巷》的导学练习7、 女生齐背第一首,男生齐背第二首,全班齐背第三首。8、 这三首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上高楼的一种孤独的情感,孤独是怎样产生的,你对孤独如何看?孤独的讨论据时间而定)三、结语:古诗的鉴赏就是通过语词找形象,通过形象找画面,通过画面找意境,通过悟境来炼情、会神。生活中不是没有诗,而是缺乏发现诗的眼睛。读诗吧,让我们诗意的栖息在这蓝色的星球上!四、作业:完成导学练习中的扩展练习。附板书:知人论世 K 联想、想象 组合画面 K J 炼情 会神 抓住情词 J K 捕捉意象 J 卒章显志 I J 悟境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中学古代诗歌教学问题及策略浅析 篇3

一、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学教学对古代诗歌诵读的漠化。很多诵读难以出彩的教师在处理古代诗歌教学时,会不自觉地把诵读边缘化、符号化,一般只在上课前、下课前,机械地让学生齐读原文,有的为了节省时间,干脆连这种形式化的朗读也省略掉。重意义,轻审美,重教化,轻艺术,已经成为很多中学教师诗歌教学课堂的特点,而这势必会造成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感受和艺术接受能力的弱化、钝化甚至退化。教师重视诗歌的主题思想及艺术手法的解读,轻视诵读的个体化、个性化,这对学生解读诗歌的主动性造成了很大的戕害。

2.古代诗歌教学内容的无序化。诗歌作为纯文学,负载着德育和美育的重要使命,但其教学往往是穿插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古代诗歌教学和现代散文、古文、新诗教学以及作文教学相混合,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临时安排古代诗歌教学的顺序。有的教师甚至把古代诗歌作为学生假期背诵作业,认为只要学生背过了,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内容安排的规律性很难为一般中学老师所认知,古代诗歌成为填补教学缝隙的“边角料”。

3.古代诗歌学习技巧的单一化。在中学课堂上,古代诗歌学习的单一化现象特别突出,不论山水田园诗,还是边塞征战诗,抑或怀古咏史诗,也不管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其教学模式和解读思路基本相同。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途径非常狭窄。课堂上对诗歌解读更多地是重视技巧分析,轻视生活化还原。中高考对诗歌考查内容的模式化与单调性,导致原本应该生机勃勃的古代诗歌教学逐渐显现出刻板套作的疲态。

二、针对中学古代诗歌教学问题的原因探析

1.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对诵读的轻视和漠化,主要是由于诗歌教学的功利性,很多中学语文教师更注重讲解诗歌写作背景、诗人经历等“文学常识”。对诗歌的朗诵和吟诵关注度不高。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有诗无歌”“有作者无读者”的现象。很多教师认为,读诗对提高学生的诗歌分析能力见效缓慢,重视理性分析,忽略了直观感悟。另外,中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得课余时间的吟诗活动形同虚设。

2.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内容的无序化,成因复杂。首先,中学古代诗歌教学一般由语文老师来承担,很多学校没有条件设立专门的诗歌教师,所以,诗歌教学受到教师个人素养和偏好的制约。其次,即使有的教师诗歌素养比较高,但没有设立相应的校本诗歌课程,也缺少相配套的诗歌教材。虽然高中阶段《唐诗宋词选读》是一本不错的中学生诗歌教材,但其选修的地位无疑影响了教师使用的热情,更多教师还是热衷于对必修文本中诗歌诗歌篇目的研读。诗歌教学内容的无序化,影响了诗歌教学的效果。

3.诗歌本身短小的特点决定了诗歌学习的难度不大,这是古代诗歌学习技巧单一化的重要原因,内容的简单化使得师生对诗歌学习的技巧缺乏深度思考,另一方面,中高考考查角度的高度一致性也造成了学习技巧的单一化。另外,古代诗歌学习的媒介贫乏,也是学习技巧单一化的重要原因。丰富的古代诗歌教学研究成果难以在中学古代诗歌课堂上落地生根,不能不说是中学生学习诗歌的一大缺憾。

三、中学古代诗歌教学策略探析

古代诗歌教学过程中,诵读、意境、技巧是教师不能忽视的三要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三者是诗歌教学的三驾马车,缺少其中哪一方面都会让课堂逊色不少。

1.诵读是源头活水,要重视诵读教学。诵读是诗歌这颗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必不可少的水源,教师的范读与指导阅读,学生的试读与品读,如汩汩泉水,流淌在诗意的课堂之中,不但能使课堂充满生气,更能潜移默化地滋润学生的心灵。教师应该更多地学习朗诵和诵读技巧,也可以成立诵读社或吟诵学会,增加学生诵读机会,提高学生诵读能力,让学生在自由的朗诵或吟诵场景下自觉增进对古代诗歌的探究意识。

2.意境是肥土沃壤,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诗歌专题创设适合学生学习诗歌的情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诗歌内容,另外也可以和学生共同编写诗歌教材或诗歌读本。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尽可能保障诗歌氛围。课堂上,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共同开掘诗歌本身的意境。以《雨霖铃》为例,“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情此景,如果教师不能有效驾驭课堂气氛,学生无法沉浸在一种伤感的离别当中,怎么能体会到这短短几句话的无穷魅力呢?意境是肥,营造好意境,诗歌的小苗才会在学生心中茁壮健康地成长。

3.技巧是锄耙工具,古代诗歌学习要懂得开发利用媒介力量。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可以采用资料链接的方式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这一技巧有利于学生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深入把握诗歌文本。笔者在执教《雨霖铃》一课时,曾采用诗歌改写的技巧,要求学生将这首词改写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或其它词牌作品,让学生在改写中进一步体会诗歌情感。有条件的中学还可以通过创办古典诗歌交流群或订阅古典诗刊的形式,展示师生习作,向学生介绍古代诗歌的相关知识。技巧是锄耙,它能够起到有效解决重难点的作用,在诗歌学习中,适当运用技巧,能有效增进古代诗歌的学习效率,拓宽学生了解学习古代诗歌的途径。

总之,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中学古代诗歌教学应不忘初心,重视其“有声文学”的特性;把握其意境美的内在规律,营造良好的诗歌学习氛围;同时有效利用现代技术,把古代诗歌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有效结合,拓展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途径。让诗歌在学生心中发芽成长,直到郁郁葱葱。给学生一片诗意的绿阴,应成为我们古代诗歌教学的高层次追求。

古代诗歌阅读教学初探 篇4

1.读懂题目

诗歌的题目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它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基本内容。确定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春夜”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洛城”点明了地点,“闻笛”是主要事件,这个标题就是诗歌内容的高度概括。还有些诗歌标题中有“送”“别”之类的字词的,往往暗示了诗歌的体裁是送别诗。

2.了解背景

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文章都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都到上了一定的时代印记。从“背景”入手,便于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容易体会诗歌中的内容、主旨。因此,学习诗歌,首先应要求学生把握诗歌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本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和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情感。如曹操的《观沧海》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3.诵读内容

诗歌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特别适合诵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之径,通过读准字音、节奏、停顿,才能整体感知文本的大意,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古诗特有的韵味。诵读对于深刻地理解作品,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都显得至关重要。比如《蜀道难》中感情色彩深厚的自然景观,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作者大胆奇特的想象,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慢慢感悟。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课堂上开展多形式朗读,熟读成诵是古诗学习必由之路,也是古诗文学习的正途。让学生熟读成诵,既有利于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更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形成深厚的语文积淀,提升其人文素养。

4.体会意境

意境也称境界,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其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和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第2453页)。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

诗中所能描绘的寄托情思的物象,即艺术形象,只是意象。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的空间。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在诗人表达思想感情时,领会意境是必要的,而领会意境又必须具备对意象审美特点的把握。“杨柳”是诗歌中经常用到的意象,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留”与“柳”谐音,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能留下来。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增加了深厚的离别情意。“月亮”也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意象作为诗歌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对于领悟诗歌的意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结合意象展开想象,从而领悟诗歌的意境。

5.领悟情感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抒发,诗歌中的情感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是直抒胸臆,诗人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刘禹锡《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都表明了作者的鲜明态度。诗歌中第二种情感表现方式是托物言志,即通过描写外界的自然物象来引发人的情思。这种方式《毛诗序》中称之为“兴”。如《诗经》的开篇《关雎》就是用“兴”的方式来表达作者对“淑女”或者美好事物的渴求之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者通过对“雎鸠”这种水鸟的描写,引起内心的感发,联想到鸟可以成双,人何以无侣?这种幽深的情思不是直接诉说的,而是借物起兴,使情意更加幽深。古代诗歌中主要抒发的情感有: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以及坚守节操、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等。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 篇5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并默写这四首诗歌。

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4、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2、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学情分析

教师要在前三课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课前提示,结合本课学习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认真阅读,提高能力。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与大自然沟通,更好的体会自然的诗意,人生的情趣;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练、优美的语言及其他艺术特色。教师重点分析的内容可以少些,重要的是拓展学生对此单元学习内容的认识,打开学诗、读诗的思路。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指导学习《观沧海》。

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一)初读

1、多媒体显示诵读节奏,要求学生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多媒体展示flash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二)细读

1、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幸运。至,达到极点。幸运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2、教师点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的“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三)悟读

合作探究: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观沧海》一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最后两句是附言,是为合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这几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

小结:“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象,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背诵全诗。(多媒体出示图片)

三、指导学习《次北固山下》。

作者简介及解题(多媒体出示)。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作者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一)初读

1、听读诗歌,听准字音,把握五言诗的诵读节奏。(多媒体显示)

提示: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浅近而音韵和谐。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多媒体展示flash朗读,要求学生跟读。

(二)细读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活动设计】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全班交流,全班不能解决的再由教师点拨。

提示: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做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唐人以来,少有此句。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一体。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悟读

1、“潮平两岸阔,风正(顺)一帆悬”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春水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大江之上,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挂在江面之上。

2、说说你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理解。

提示: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学生背诵诗歌。

四、指导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简介(先由学生简介,之后多媒体显示)。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

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一)初读

多媒体显示诵读节奏,要求学生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七言诗句的节拍有××/××/××/×,××/××/×/××。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二)细读

1、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的意境。这首诗的各联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提示:①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后两句抒情,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君一起到龙标。

②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悟读

合作探究: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这是什么写法?

提示: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请她将自己的忧愁之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借物抒情。

2、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愁,这首诗借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小结: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化无形的思念为有形的形象使这首诗充满同情和关切之情。

背诵全诗。

五、学生自学《天净沙秋思》。

作者简介及解题(学生小组交流即可)。

(一)初读

学生闭目,随着老师的描绘想象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怎不叫人心碎肠断?

(二)细读

思考:《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读后明确: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三)悟读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课后完成)

背诵这首小令。

结束语:

本课所选的四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极富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烘托点染,形象传神;有的以景寓情,蕴含理趣。“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多诵读诗歌,在精美的语言与深远的意境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

【板书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观实景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壮阔景象。

虚景――日月、星辰――博大胸怀胸怀博大统一天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首句杨花落子规啼写景(时令)。

次句过五溪事件。

结句愁心寄明月抒情思念关切。

次北固山下。

叙事青山外、绿水前旅途奔波之苦。

写景平、阔、正、悬。

江上所见景色海日、江春写景点明时令抒情。

乡书、归雁鸿雁传书之思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写景古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深秋晚景图悲凉。

古道、西风、瘦马。

抒情夕阳下肠断天涯思乡之苦思乡。

古代诗歌教学浅见 篇6

讲一两个提挈全诗的词

着重讲一两个提挈全诗的词,便于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用词的准确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中“破”“探”蕴含丰富情味,形象的表现了沦陷后长安城虽然已是春天,却令人感到无限的悲哀与伤痛。城破、国破、一片破败,昔日繁华已不见踪影,行人稀少,草木从生,令人心碎。讲清了这两个词,便于学生理解作者深深忧国忧民之情。又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欲”、“才能”形象的写出了春在生长、在变化,动态的展现了花草的勃勃生机。学生理解了这个词,就能够准确的领会作者诗中所描绘的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

讲诗歌蕴涵哲理

许多古代诗歌中都有蕴涵哲理的诗句,讲清这些哲理,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并体会语言精妙。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意思是在沉船旁边有许多船竞相驶过,在枯萎的病树前头是万木充满生机的盎然春天。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虽遭贬谪却不悲观,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表现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再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寄寓了站的高才能望的远的哲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事物假象迷惑。这些诗句语言精妙,富有哲理,学生懂得了其中所含哲理,就会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积极地面对生活,勇敢排除忧虑与困难,努力去创造美好明天。

讲诗人思想感情

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便于学生把握诗歌内容,从而受到感染、熏陶。比如《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虽然政治上遭遇挫折,但他始终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直达理想彼岸。突出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又如曹操的《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在这里创造出一种宏伟的意境,表达自己有吞吐日月的博大胸襟,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学生领悟了诗人的这种情感,必然会受到感染,从而树立雄心壮志,奋发图强,不断进取。

讲艺术特点

讲诗歌术特点,使学生进入诗歌意境,便于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反映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画面感极强。这正如苏轼语“诗中有画”,诗人只十个字,抓住了塞外景色特点,勾勒出边塞辽阔壮观的景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学生领会了这意境,对王维这首诗的主题描写,当时西域领土的广大辽阔就容易把握了。再如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流走灵动的比喻,使全句活了起来。而且将抽象的哀愁,幽怨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学生领会这些就不难把握整首词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

讲“互文见义”与诗歌中的用典

许多诗歌中都用到“互文见义”这种修辞手法,学生明白了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就能理解诗句大意,把握思想内容。如王昌龄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时明月”与“汉时关”互文见义,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意思是:秦汉以来即设关防御外敌入侵,明月临关景象依然如故。诗人选明月临关,蕴含边塞战争不断。

诗歌中的用典是必须向学生讲明的,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之中,何日遣冯唐”两句,作者用这样一个典故:汉文帝使,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多报六个首级而被削职。后来,汉文帝采纳冯唐劝谏派冯唐到云中赦免了魏尚。作者用此典故意在表达自己渴望被朝廷重新启用,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学生明白了此典故,对诗人的情感也就容易把握了。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探析 篇7

一、反复诵读, 培养语感

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的古代诗歌教学, 教师往往以分析诗歌的形式内容为主, 轻视诵读这一环节, 即便诵读, 也大多集中于讲前、讲后。时代的隔阂、语言的变化让学生理解诗歌很有难度, 但好在诗歌节奏鲜明, 韵律和谐, 我们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

我在《蜀道难》的教学中就采用了诵读法。《蜀道难》是乐府旧题, 写蜀道险峻, 鉴赏时没有必要刻意挖掘所谓深意, 而要把重点放到感受雄奇壮美的意境上, 诵读是把握全诗最好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点拨, 例如:“噫吁嚱,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这两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要读出声势, “噫吁嚱”要读出惊异和感叹, “危”“高”应重读, 突出蜀道高峻, “难于上青天”应用升调来读, 体现出登临蜀道的困顿。“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出现, 回旋激荡, 余韵悠长, 营造出雄奇惊险之境, 使全诗的感情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 反复品味、诵读, 学生很自然地就把握了全诗的情感和主旨。诵读法可以启发学生自主探究, 使其理解诗歌进而达到内化、背诵的程度, 有助于语感的形成。

诵读能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 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产生语感, 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读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范读、单读、齐读、分角色读等,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运用。

二、把握背景,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的一种文论观念, 孟子认为, 理解文学作品需要把握作者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在诗歌鉴赏中, 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 对于正确理解古典诗歌的思想内涵非常必要。

鉴赏诗歌首先要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例如, 盛唐时期, 士子们积极进取, 渴望建功立业, 诗歌中表现出昂扬开阔的盛唐气象。到了晚唐, 内忧外患, 诗人报国无门, 诗歌创作多抒发个人情怀, 写乱世悲慨, 寓古讽今。了解历史背景, 把握时代特点, 对正确理解诗歌起着重要作用。

诗歌是生活的写照, 鉴赏诗歌除掌握时代背景外还须研究诗人的生活际遇。李白与杜甫同为盛唐诗人, 李白诗风雄奇飘逸, 而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这主要是由杜甫穷困漂泊的生活经历所决定的。研究杜甫可把他的诗作按其生活经历分为四个时期。三十四岁以前为读书和漫游期, 此期间杜甫的经济状况较好, 这种“裘马颇轻狂”的生活方式不可能使他接近人民、深入现实, 这一时期的诗作充满了年少气盛的活力, 是他创作的准备期。第二时期是困守长安时期, 杜甫逐渐走向人民, 写出了《兵车行》《赴奉先咏怀》等诗作。之后为陷军为官期和漂泊西南期, 他写下了《悲陈陶》《茅庐为秋风所破歌》等现实主义杰作, 成为真正的人民代言人。杜甫每一时期的诗作都体现了不尽相同的风格特点, 要想全面地理解诗歌中的情感, 就必须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

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应多了解作者及其时代背景, 但又要把握好度, 不能过于夸大“知人论世”的作用, 一味堆积材料史实、牵强附会, 却忽略对原文的探究, 从而影响对诗歌的准确把握。

三、捕捉意象, 体会情感

诗歌是诗化的生活, 它借助意象来构成一定的生活情境, 形成独特的意境。品读意象、意境从而把握情感是学生鉴赏诗歌的主要过程, 也是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带领学生用“意象”这把钥匙去开启诗歌的情感之门。

如柳永的《雨霖铃》, 词中一景一物, 无不饱含着离别的无奈和伤感。教学过程中, 可以请同学们自己寻找意象, 分析情感。如“寒蝉”:骤雨之后便剩下几声断断续续的哀鸣, “长亭”是古驿道上行人休息和送别之地, 两种意象交织构成雨后黄昏的秋凉之境, 离别的伤感充塞读者心中。“杨柳岸, 晓风残月”一句更是让人欷歔感叹, “柳”与“留”谐音, 表“留”之意;“月”又常与人们的悲欢离合联系在一起, 残月一弯, 更勾起了离别之人的万千愁绪。词人选取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意象入词, 营造别离之意境, 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词人缠绵悱恻的离愁别绪。

意象, 是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的有机结合, 大多浸染了诗人的情思。鉴赏诗歌只有从意象入手, 领悟到诗歌的意境, 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诗作的艺术内涵。

四、比较阅读, 拓展迁移

比较阅读是诗歌教学中常见的有效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诗歌有助于把握诗人的整体风格;或者将不同作者所写的风格相似的诗作类比欣赏, 让学生体会异曲同工之妙……在这种对比之中, 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 打开眼界, 积累知识。

例如:李清照前期作品多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清丽婉约。高中教材中所选的《醉花阴》, 细腻委婉地写出词人的寂寞与对丈夫的思念, 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比较鉴赏她后期的作品《声声慢》, 这首词中愁思已变成刻骨铭心之痛, 绝不同于以往的“闲愁”。两首词同写“黄花”, 《醉花阴》中是“人比黄花瘦”, 以菊花自况, 风骨卓然, 虽瘦, 但尚在风中摇曳生姿, 逾显遗世独立;而到了《声声慢》中, 已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的景象, 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 已经成为风烛残年的老者, 凋零的残花满地怎能不让人联想到自己的境遇, 心中生起暮年之悲, 家国之叹! 南渡之后, 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与颠沛流离的苦痛, 因而后期作品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词风凄婉, 深沉哀怨。教师可让学生搜集、积累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 在比较阅读中思考归纳, 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诗歌教学中, 通过比较阅读的环节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 让他们主动去搜集作品, 探索诗作的内涵, 了解历史、社会, 更好地培养其人文情怀。

古代诗歌有着丰富的内涵,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在知识上不断丰富自己, 在教法上做更深入的探寻, 通过得益的引导, 让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并从中找到情感上的共鸣和皈依, 将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摘要:古代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对于提高学生审美境界,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从诵读积累、知人论世、意象情感、比较迁移这几个方面探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古代诗歌,诗歌鉴赏,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李永明.孟子通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

古代诗歌教学创新一法 篇8

一.案例呈现

让学生改写的是杜甫的《七律·登高》。学生热情高涨, 跃跃欲试。经过反复尝试, 多种形式的交流, 形成的电影剧本整理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01.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秋风摇撼着树枝草叶, 天空晴朗高远, 此时传来猿猴悲哀的啼叫声 (画外音) 。

02.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远处, 澄澈的秋水中有一片绿色的小洲, 洲水相接处是白色的沙滩, 那儿有一群鸟儿在上下翻飞, 盘旋打转。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03.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近处, 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树林, 此时, 在劲吹的秋风中, 落叶纷纷扬扬, 像漫天卷下大雪, 细听去, 有萧萧的落叶声。

04.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远处, 不见其发端的长江奔涌而来, 势不可挡, 然后, 滚滚向东流去, 流去, ……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05.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诗人杜甫独自一人, 侧身站立在高台上, 秋风将他的衣袖和长衫的下摆高高地吹起。此时, 他从眼前的秋景中收回视线, 转入冥想…… (闪回) (叠映) 杜甫留滞夔州前流亡颠沛的一些镜头:“安史之乱”开始, 社会动乱, 人民纷纷逃离家园。杜甫也历经离乱, 备尝艰辛。先寄身于秦州、同谷等地, 后携妻儿入川, 辗转漂泊于梓州、阗洲、夔州诸州县近十年。他此生忧国忧民, 想“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但如今垂垂老矣, 壮志难酬。

06.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又一阵风起, 年老体弱的诗人一阵咳嗽。 (闪回) (叠映) :杜甫因患肺病生病卧床的情景, 咳嗽被老妻阻止喝酒的情景。镜头回到高台上杜甫的身上。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07.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镜头渐渐推向杜甫斑白的鬓角。杜甫, 头发凌乱, 两鬓斑白, 面容瘦削枯槁, 神情衰颓失意。

08.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镜头转向杜甫的正面, 只见他仰起头来, 慢慢闭上双眼, 眼里慢慢溢出两滴浊泪。镜头渐渐拉远, 诗人的身影慢慢消失在周围的秋景中……风不知何时已停下。

二.方法点拨

由于影视作品是学生课余最多接触的东西, 他们对影视常识有较多的自然习得。加之改写的目的是服务于诗歌的理解和鉴赏, 而非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电影剧本。因此, 关于电影剧本写作的特点, 只需稍加点拨即可。

首先, 了解电影分镜头剧本的写作格式。电影分镜头剧本写作格式不尽相同, 按照《辛德勒名单》的格式, 第一行要求写上:镜头序号内外景地点时间。

其次, 掌握电影剧本的一个重要写作特点是它的视觉造型性。所谓视觉造型性, 指的是电影剧本的作者所写的东西必须是看得见的, 是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的。他所写的每一句话都要能够以某种视觉的、造型的形式出现在银幕上。

再次, 约略懂得几个概念。

“镜头”:电影的基本组成单位。电影摄影机每开动一次机器所拍摄的一段连续的画面被称为一个“镜头”, 一部电影便是由许多不同摄法和长度的“镜头”衔接组成的。写电影剧本, 就是对一个个“镜头”的描述;对一个个“镜头”的描述, 就是对一幅一幅画面的呈现。改写《登高》, 分镜头时, 既要考虑时空转换, 还要考虑诗句的结构, 甚至它可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镜头。

“画外音”:电影中处理声音的一种方法。凡影片中发出的声音, 其声源不在画面内的, 都称为画外音。如“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猿啸哀”用画面不好表现, 就可以考虑用画外音的方式进行处理。

“闪回”:通常指在一定的场景结构中插入另一场景或片断。它可以是情绪性的, 也可以是叙事性的;可以是较长篇幅的, 也可以是瞬间的意识表现, 目的是使观众更清晰地感受剧中人物的思维、情绪或了解事情原委。《登高》中, 站立在高台上的杜甫, 有对自己长期漂泊生活的回忆, 有对自己韶光已逝、壮志难酬的凄怆, 还有对自己眼下老病孤愁情形的联想, 这些都是适合运用“闪回”手法来表现的。

“叠映”: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画面在银幕上重叠显现, 省去了画面间的过渡和衔接, 表现剧中人物的回忆、想象及梦幻等, 或构成并列形象, 使观众产生联想。《登高》中的杜甫, 其内心活动极为丰富复杂, 可谓“五味杂陈”, 绝非一二个镜头可以表达, “叠印”的手法正可以大派用场。

“蒙太奇”: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表示对电影镜头的剪辑和组合。蒙太奇除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组合外, 也包括画面与声音、声音与声音之间的组合关系。《登高》中, 就既有画面与画面的组合, 也有画面与声音的组合。

三.收获思考

这次带有创意的古典诗歌教学, 有如下的收获和思考:

其一, 可以变平面静止的文字画面为多维立体的视听形象。

诗歌创作运用的是形象思维, 诗人是通过创造形象、描写画面来表现生活、抒发感受和思考的。因此, 古代诗歌的教学, 最紧要的环节便是设法让学生进入诗人创造的形象体系, 感悟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但在日常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常发现, 无论我们如何努力, 学生总好像和诗作隔了一层, 难以真正掌握诗歌的形象, 融入诗歌的意境, 因此要求他们感悟诗人的内心世界, 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也就变得生硬牵强。究其原因, 可能是因为我们平时的教学, 多半停留在对诗作中的画面作平面的静态的视觉欣赏上。而改写成电影剧本后, 情形就不一样了。虽然一部电影剧本也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 但对于电影剧本的写作者来说, 构思的时候运用的是视听思维, 除了画面具有视觉的、造型的特征之外, 还可以运用“蒙太奇”手法, 将音响组合到画面中来, 这样, 电影剧本呈现出来的就是多维立体的、有形有声的视听形象。这种生活场景的还原再现自然非诗歌阅读鉴赏中传统的画面欣赏可比。比如《登高》的首联, 通常我们在鉴赏时, 说它是由“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六幅画面组成, 但在电影剧本中, 它就变成了两段由不同元素构成的带着强烈的地域色彩和季节特征的秋天的一幅幅实景, 仿佛是自然风光片呈现在阅读者的眼前, 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以及审美体验。

其二, 可以变一幅幅独立的画面为一段连贯的原生态的生活片段。

诗歌的画面是独立的, 跳跃性的。将其改写为电影剧本, 就必须在画面与画面之间进行大量的填补, 连缀, 进而还原出被诗人撷取到诗作中的生活片段。在这个过程中, 改写者必须认真感悟每一幅画面, 并研究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联系, 尽可能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甚至社会与自然的环境等等, 然后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加以大胆地想象, 联想, 揣摩, 判断, 推理等, 才能完成对诗作中生活片断的原生态还原和再现。如改写《登高》, 就必须仔细揣摩诗作中的每一幅画面, 并了解杜甫相关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然后再仿佛和杜甫一同登上高台……只有这样, 才能原生态地还原出诗作所表现的诗人为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的生活片段, 才能逼真深入地再现诗人彼时彼地的所见所闻和万千感怀。改写成电影剧本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一个改写者由少及多、由有及无、由表及里地深入诗歌意境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其它的阅读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其三, 可以让改写者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感触到诗人跳动的情感脉搏。

诗歌形象的特点是含蓄蕴藉, 诗人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了典型而又精约的形象中, 因而增加了诗歌阅读的难度。但如果我们将诗作表现的生活原生态地还原出来, 改写者真正走进了这段生活, 与人物共经历、同感受之后, 了然诗人此时此刻的见闻感受就变得简单得多, 深入解读诗人的情怀, 并与之产生共鸣也就变得容易得多。其实, 改写诗歌的过程就是改写者和诗人两个生命的逐渐靠拢与交融的过程, 是心与心相印相通的过程。改写《登高》时, 当独立高台、年老体弱、两鬓苍苍的杜甫出现在我们身边时, 他那在静穆、壮丽、寥廓、恢弘的大自然中潮水般涌出来的凄怆情怀, 一定也会潮水般地涌入我们的胸中, 激荡起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他那浓烈的沧桑感、无助感、悲愤感一定会重重撞击我们的心灵。

综上所述, 采用这种视听冲击、还原生活、把握情脉的方法来进行古代诗歌教学, 既能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氛围, 又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从而设身处地, 感同身受, 主动走进诗人的生活世界, 探究诗人的精神遭际, 领略诗人在炼字、炼意方面所达到的艺术高度, 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诗歌意境, 体悟诗人在身心俱惫的状态下, 对宇宙与生命的叩问。

古代诗歌教学札记十则 篇9

诗眼是诗人自觉锤炼语言的结果, 它往往是含情量最高或最有艺术价值令全篇游龙飞动的字眼或句子。此概念始见于北宋诗话, 宋人为了总结炼字之法, 提出了该术语。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优秀诗作就一定有诗眼呢?不一定。因为, 某些传诵千古之作, 所看重的是全篇的自然浑成, 是对整个艺术境界的锤炼, 而没有去刻意对诗句精雕细刻。此类作品较多, 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你说哪个字是诗眼呢?恐怕不易找出。这并不妨碍它是好诗。此诗写相思之情, 意境阔大, 有盛唐气象, 尤其是尾联更能见出诗人之奇思妙想, 极富情韵之美。再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全诗清新自然, 如脱口而出。要找什么诗眼, 恐属枉然!笔者一次听课, 见一老师硬是从诗中抠出好几个“诗眼”, 结果什么滋味也没寻绎出来, 反而破坏了此诗的意境美。这种繁琐的语言分析, 怎能称之赏析?因而在教学中, 不要将诗眼泛化为一种单纯的形式, 要知道, 锤炼诗眼的前提是锤炼诗意。如果整篇诗歌的意境锤炼好了, 即便没有特别的字眼, 它也是好诗。

二、教诗须重章法

以往的诗歌教学, 动辄解剖分析, 把一首诗弄得支离破碎, 淡乎寡味, 结果教师讲得费劲, 学生听得乏味, 影响了教学效率。其实有许多诗是不可摘句欣赏的, 对于脉络连贯、意相联属、极有章法之美的诗歌作品, 教学中最好是引导学生寻找诗之脉络, 理清思路, 如能找出一关合全篇结构的关键字, 当然更是好事。下面以两篇作品为例来说明这一道理。讲授李璟的《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 , 只需讲一“残”字。上片首句写“残荷”, 第二句写“秋残”。三四句, 残年对残景, 即“心残”。过片写“梦残”, “小楼”句写“曲残”, 歇拍二句, 由上面“五残”逼出。又如, 讲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只需讲一“深”字。上片言女子封闭之深, 镜头由远而近, 层层逼来, 至歇拍处, 逼出女主人公之立脚点:高楼之上。下片言思妇寂寞痛苦之“深”, 忧愤无奈之情, 藉“层递法”传出。

三、诗歌传情藉“层递”

诗词主性情。情若要深, 最好是层层递进, 是谓层递法。上文所举《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下片末二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至少有四个层次:因花而有泪, 此一层意。因泪而问花, 此一层意。花竟不语, 此一层意。不但不语, 且又乱落, 飞过秋千, 此一层意。妙用层递者, 另如冯延巳《鹊踏枝》上片三句:“谁道闲情抛弃久, 每到春来, 惆怅还依旧。”闲愁欲遣, 一层意;遣之不去, 又一层意。用层递法, 不可刻意为之, 须讲究自然浑成, 否则会有呆板之嫌。

四、画不出的却是好诗

自苏轼评价王维诗“诗中有画”以来, 就给人一种误会:以为能画出的, 便是好诗。其实不然。诗与画毕竟各有其特质, 不可替代, 诗之所传达者, 有许多是画不出的。而诗之妙处, 多在这画不出的地方。如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 中“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幽深意境, 如何画出?这里头的失望与绝望又如何画出?然而, 它仍是好诗。

五、“对写法”有虚实映衬之美

所谓“对写”, 指的是撇开自己, 从对方落想, 写对方如何思念自己, 这样就强化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此法“悬想”为虚, 却能传出深挚之情, 确有深挚之美。如杜甫《月夜》诗, 全是想象镜头, 写妻子如何思念自己。这样, 情感就有了双向流动之美。

六、“以景结情”最妙

诗歌抒情似乎难以为继时, 最好是另辟蹊径, 来个“以景结情”, 如此一来, 则有“柳暗花明”之妙趣。温庭筠《商山早行》由首联“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写至“因思杜陵梦”, 似乎已将思乡之情写尽, 再要以情语结尾, 将有蛇足之嫌, 作者却宕开一笔, 续以“凫雁满回塘”句, 此一景语, 可谓深情绵缈, 以凫雁之悠闲自得反衬出诗人旅途之寂寞困顿, 实属妙绝!

七、《无题》原是记梦诗

李商隐《无题》诗多写爱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一首, 便是传诵千古的爱情诗。诗记梦, 将梦幻之景写得如同现实, 以致蒙住了许多人的眼睛, 以为诗中别离乃现实中之情事, 如此理解则大谬矣!首联言梦中与亡妻相会不易, 别离更是难舍难分, “东风”句写分别时双方不能自持之状。颔联写梦回之后, 对亡妻的刻骨相思。颈联用对写法, 悬想阴曹地府之亡妻生活情景。尾联则希望阴阳两界沟通, 能藉青鸟探得亡妻之消息, 一片痴情尽在迷离幽梦之中。这样理解, 则更有韵味!

八、诗用“折绕”情更幽

有话不直截了当地说, 故意用迂回曲折的言辞, 折出幽深之情, 绕出绵绵韵致, 是谓“折绕”。用折绕者,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最妙。上片“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直说则为家乡远在山峦之外, 望也望不见。下片“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从正面直说则是:因思念家乡, 夜不能寐。上述诗句若直说, 则了无诗趣。

九、诗歌教学可用“浅思维”

“浅思维”本属刘心武提出, 是针对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计划经济时代一些青年人的简单思维提出的概念。此概念可以用来尝试古典诗歌的教学。即在教学中, 把深奥难懂的知识来个浅处理, 使之形象化、生动化;让教学语言具有表演性, 从而包装一些哲理。这样, 学生易于接受, 便于提高教学效率。“浅思维”并不是不要知识, 它讲究的是教学的艺术性。要求在求真的基础上求美, 要求把教学过程趣味化。由于时代的隔膜, 学生一般都很难与古典诗歌营造的意境产生共鸣, 因此笔者认为, 此教法应有较大的市场, 不妨一试。

十、读诗得懂“诗家语”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探微 篇10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 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所以课前让学生充分了解诗人及其生平经历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体会诗人创作意图和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 这也是为了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所作的必要的铺垫。那么, 该从哪儿入手来了解诗人呢?

首先, 简介诗人的诗风。不同时代、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经历的诗人, 写作的风格肯定是迥然不同的。古典诗歌大致分为“田园山水”、“大漠边塞”、“豪迈奔放”、“婉约缠绵”、“浪漫奇崛”、“现实沉郁”等等。比如, 在教学杜甫《登岳阳楼》时, 我先从复习初中所学《春望》, 通过感性体验诗歌中奇特的夸张和想象, 从具体到抽象, 再从抽象到具体, 这样带着已有的认知进行学习, 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就会不断深化。

其次, 注重他人的评价。如讲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时, 我除了让学生从其他诗人或诗歌的评论了解外, 特别强调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 写过许多不朽的诗篇, 艺术造诣很高。他的诗受到李白、杜甫的高度赞扬。李白在《赠孟浩然》中写道:“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不仅如此, 还发出“高山安可仰”的长叹。杜甫也不惜溢美之词称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 能得到“李杜”赞誉的诗人, 他的诗歌肯定不同凡响。但同样是文学大家的苏轼却用“浩然诗韵高而才短, 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耳”来评价, 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呢?带着疑问学生很快能进入角色去文本中寻找答案。

再次, 创作背景不可缺。由于古典诗歌产生的年代距离学生遥远, 所以, 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对诗人创作背景的了解和认知则显得非常必要。如研读李煜《虞美人》时, 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到作者是南唐后主, 在位十五年中, 政事不修, 纵情享乐。国亡为宋所俘, 封达命侯, 过了三年囚犯般屈辱生活, 文本就创作于此时。因此, 在之后的赏析中, 学生对文本中用春愁秋恨写亡国哀伤就不难理解。

二、解读诗题

古典诗歌的诗题往往是诗歌内容的浓缩, 如果解读了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内容就大致掌握了, 此外, 从诗题中还可以了解写作的对象和场景。所以解读诗题就不能过于简单而一定要做到前后延伸和拓展, 多角度了解。如陆游《书愤》, 教师提问:诗人看到书就愤怒吗?如果不是, 那么“书”是何意?既然“书”是“写”的意思你能从文本中找到诗人写了哪些“愤”?这样学生学习的目标很明朗, 兴趣也就随之而产生。

三、创设情境

(1) 散文描述。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 让学生用写散文的形式对诗歌进行扩写, 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 大胆运用联想和想象, 并要有强烈的情感流露。这种方法不仅对诗歌的学习有帮助, 而且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可谓一举两得。

(2) 趣味引领。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情境来演绎古典诗歌。制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多媒体课件, 把辽阔无边的大海和汹涌澎湃的海浪, 通过动感十足的画面和逼真的音效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身临其境, 帮助学生理解苏轼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渴望的复杂内心世界。这种方法做到了寓教于乐, 达到了快乐学习的目的。

四、鉴赏诗句

古典诗歌以其语言凝练, 音韵优美, 含义深刻而源远流长。学习古诗除了理解内容、领悟意象外, 赏析诗歌中的好词和名句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常用方法如下:

(1) 寻找准确动词。“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中“坼”和“浮”字, 写出了洞庭湖波涛万顷, 巨浪千层, 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 刹那间乾坤摇动, 天崩地裂的景象, 洞庭湖包容着整个大地万物, 主宰它们的沉浮, 日月星辰都随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伏。

(2) 不放过形容词。“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自”“空”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青草自绿, 无人光顾、黄鹂好音, 无人聆听”意境, 融情于景, 以乐衬哀。

(3) 名句内涵品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富有哲理的句子, 诗人通过对人类在宇宙生存状态的思考;宇宙永恒, 明月常在:而生命呢, 就个体而言, 何其短暂:就整个人类而言, 则又是代代相传, 无穷无尽, 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通过这些句子让我们听到了盛唐的时代强音。

古代诗歌教学创新一法 篇11

一,案例呈现

让学生改写的是杜甫的《七律·登高》。学生热情高涨,跃跃欲试。经过反复尝试,多种形式的交流,形成的电影剧本整理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01,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秋风摇撼着树枝草叶,天空晴朗高远,此时传来猿猴悲哀的啼叫声(画外音)。

02,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远处,澄澈的秋水中有一片绿色的小洲。洲永相接处是白色的沙滩。那儿有一群鸟儿在上下翻飞,盘旋打转。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03,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近处,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树林。此时,在劲吹的秋风中,落叶纷纷扬扬,像漫天卷下大雪,细听去,有萧萧的落叶声。

04,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远处,不见其发端的长江奔涌而来,势不可挡,然后,滚滚向东流去,流去,……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05,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诗人杜甫独自一人,侧身站立在高台上,秋风将他的衣袖和长衫的下摆高高地吹起。此时,他从眼前的秋景中收回视线,转入冥想……(闪,回)(叠映)杜甫留滞夔州前流亡颠沛的一些镜头:“安史之乱”开始,社会动乱,人民纷纷逃离家园。杜甫也历经离乱,备尝艰辛。先寄身于秦州、同谷等地,后携妻儿入川,辗转漂泊于梓州、阒洲、夔州诸州县近十年。他此生忧国忧民,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如今垂垂老矣,壮志难酬。

06,外景夔州山问的一处高地。白天。

又一阵风起,年老体弱的诗人一阵咳嗽。(闪回)(叠映):杜甫因患肺病生病卧床的情景,咳嗽被老妻阻止喝酒的情景。镜头回到高台上杜甫的身上。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07,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镜头渐渐推向杜甫斑白的鬓角。杜甫,头发凌乱,两鬓斑白,面容瘦削枯槁,神情衰颓失意。

08,外景夔州山间的一处高地。白天。

镜头转向杜甫的正面,只见他仰起头来,慢慢闭上双眼,眼里慢慢溢出两滴浊泪。镜头渐渐拉远,诗人的身影慢慢消失在周围的秋景中……风不知何时已停下。

二,方法点拨

由于影视作品是学生课余最多接触的东西,他们对影视常识有较多的自然习得。加之改写的目的是服务于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而非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电影剧本。因此,关于电影剧本写作的特点,只需稍加点拨即可。

首先,了解电影分镜头剧本的写作格式。电影分镜头剧本写作格式不尽相同,按照《辛德勒名单》的格式,第一行要求写上:镜头序号内外景地点时间。

其次,掌握电影剧本的一个重要写作特点是它的视觉造型性。所谓视觉造型性,指的是电影剧本的作者所写的东西必须是看得见的。是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的。他所写的每一句话都要能够以某种视觉的、造型的形式出现在银幕上。

再次,约略懂得几个概念。

“镜头”:电影的基本组成单位。电影摄影机每开动一次机器所拍摄的一段连续的画面被称为一个“镜头”,一部电影便是由许多不同摄法和长度的“镜头”衔接组成的。写电影剧本,就是对一个个“镜头”的描述;对一个个“镜头”的描述,就是对一幅一幅画面的呈现。改写《登高》,分镜头时,既要考虑时空转换。还要考虑诗句的结构,甚至它可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镜头。

“画外音”:电影中处理声音的一种方法。凡影片中发出的声音,其声源不在画面内的,都称为画外音。如“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猿啸哀”用画面不好表现,就可以考虑用画外音的方式进行处理。

“闪回”:通常指在一定的场景结构中插入另一场景或片断。它可以是情绪性的,也可以是叙事性的;可以是较长篇幅的,也可以是瞬间的意识表现,目的是使观众更清晰地感受剧中人物的思维、情绪或了解事情原委。《登高》中,站立在高台上的杜甫。有对自己长期漂泊生活的回忆,有对自己韶光已逝、壮志难酬的凄怆,还有对自己眼下老病孤愁情形的联想,这些都是适合运用“闪回”手法来袭现的。

“叠映”: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画面在银幕上重叠显现,省去了画面间的过渡和衔接,表现剧中人物的回忆、想象及梦幻等,或构成并列形象,使观众产生联想。《登高》中的杜甫,其内心活动极为丰富复杂,可谓“五味杂陈”,绝非一二个镜头可以表达,“叠印”的手法正可以大派用场。

“蒙太奇”: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表示对电影镜头的剪辑和组合。蒙太奇除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组合外,也包括画面与声音、声音与声音之间的组合关系。《登高》中,就既有画面与画面的组合,也有画面与声音的组合。

三,收获思考

这次带有创意的古典诗歌教学,有如下的收获和思考:

其一,可以变平面静止的文字画面为多维立体的视听形象。

诗歌创作运用的是形象思维,诗人是通过创造形象、描写画面来表现生活、抒发感受和思考的。因此,古代诗歌的教学,最紧要的环节便是设法让学生进入诗人创造的形象体系,感悟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但在日常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发现,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学生总好像和诗作隔了一层,难以真正掌握诗歌的形象,融入诗歌的意境,因此要求他们感悟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也就变得生硬牵强。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平时的教学,多半停留在对诗作中的画面作平面的静态的视觉欣赏上。而改写成电影剧本后,情形就不一样了。虽然一部电影剧本也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但对于电影剧本的写作者来说,构思的时候运用的是视听思维,除了画面具有视觉的、造型的特征之外,还可以运用“蒙太奇”手法。将音响组合到画面中来,这样,电影剧本呈现出来的就是多维立体的、有形有声的视听形象。这种生活场景的还原再现自然非诗歌阅读鉴赏中传统的画面欣赏可比。比如《登高》的首联,通常我们在鉴赏时,说它是由“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六幅画面组成,但在电影剧本中,它就变成了两段由不同元素构成的带着强烈的地域色彩和季节特征的秋天的一幅幅实景,仿佛是自然风光片呈现在阅读者的眼前,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以及审美体验。

其二,可以变一幅幅独立的画面为一段连贯的原生态的生活片段。

诗歌的画面是独立的,跳跃性

的。将其改写为电影剧本,就必须在画面与画面之间进行大量的填补,连缀。进而还原出被诗人撷取到诗作中的生活片段。在这个过程中,改写者必须认真感悟每一幅画面,并研究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联系,尽可能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甚至社会与自然的环境等等,然后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加以大胆地想象,联想,揣摩,判断,推理等,才能完成对诗作中生活片断的原生态还原和再现。如改写《登高》。就必须仔细揣摩诗作中的每一幅画面,并了解杜甫相关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然后再仿佛和杜甫一同登上高台……只有这样,才能原生态地还原出诗作所表现的诗人为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的生活片段,才能逼真深入地再现诗人彼时彼地的所见所闻和万千感怀。改写成电影剧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改写者由少及多、由有及无、由表及里地深入诗歌意境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其它的阅读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其三,可以让改写者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触到诗人跳动的情感脉搏。

诗歌形象的特点是含蓄蕴藉,诗人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了典型而又精约的形象中。因而增加了诗歌阅读的难度。但如果我们将诗作表现的生活原生态地还原出来,改写者真正走进了这段生活,与人物共经历、同感受之后,了然诗人此时此刻的见闻感受就变得简单得多,深入解读诗人的情怀,并与之产生共鸣也就变得容易得多。其实,改写诗歌的过程就是改写者和诗人两个生命的逐渐靠拢与交融的过程,是心与心相印相通的过程。改写《=登高》时,当独立高台、年老体弱、两鬓苍苍的杜甫出现在我们身边时,他那在静穆、壮丽、寥廓、恢弘的大自然中潮水般涌出来的凄怆情怀,一定也会潮水般地涌入我们的胸中,激荡起我们强烈的情感共鸣,他那浓烈的沧桑感、无助感、悲愤感一定会重重撞击我们的心灵。

综上所述,采用这种视听冲击、还原生活、把握情脉的方法来进行古代诗歌教学,既能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氛围。又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从而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主动走进诗人的生活世界,探究诗人的精神遭际,领略诗人在炼字、炼意方面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诗歌意境,体悟诗人在身心俱惫的状态下,对宇宙与生命的叩问。

初中古代诗歌教学及鉴赏刍议 篇12

1 重视阅读和朗读

诗是什么?诗是“指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1]诗歌具有如下特征: (1) 语言凝练。诗歌以最少的语词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2) 情是诗歌的本质特征, 诗歌具有浓烈的感情。“夫诗者, 本发其喜怒哀乐之情;使人读之无所感动, 非诗也。”[2] (3) 诗注意意象和意境的构造。 (4) 诗歌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这是由诗歌讲究格律、注重压韵等因素决定的。“凡乐辞曰诗, 诗声曰歌”[3]特别是我国的古诗, 大多可以唱咏。诗歌的这些特征, 很适合于将其变成“声音的艺术”——阅读和朗读, 这样既富有音乐美, 又便于情感的抒发和节奏的体现——读诗能给人美的享受。武汉大学龙泉明教授认为“读——诗歌教学之魂”, 他在《访谈录》中说:“语文学科提倡素质教育, 就是以读为本, 回归文学的本真,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素养, 通过读获得精神的感悟、陶冶, 有利于奠定精神的根基。文学教育是整个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通过它可以获得一种美感和美的享受, 以审美的方式来观察事件、处理事件的一种能力。”[4]由此可见, “读”在文学教育乃至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应十分重视阅读和朗读。

在本文中, 阅读和朗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阅读是以了解文本意义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 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而朗读是指“清晰响亮的念文字材料, 从而把诉诸视觉的书面语言转化成诉诸听觉的更有表现力的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1]二者的目的和侧重点是明显不同的:阅读重在理解和吸收, 处于知识接受层面;朗读重在感受和创造, 处于欣赏审美层面。阅读是朗读的基础, 朗读是阅读的深入。

1.1 阅读教学

“从阅读过程来看, 构成阅读能力的要素应当是认读能力、理解能力……[5]可见, 阅读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学生认知理解诗歌的过程。它是学生与诗歌的“第一次会面”。古人曾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一语便道破了阅读的重要性。那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呢?

(1) 批注。“批注”是一种传统简便的读书笔记样式, 是在读物上勾画圈点并加以评判、诠释, 来辅助阅读的方法。批注是融阅读、思考、表达为一体的综合性笔读活动,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让他们在阅读认识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2) 创造性复述。复述是对课文内容按一定要求处理后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的阅读训练方式。创造性复述是改组原文的复述, 将课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作一些变更, 甚至反映自己的独特感觉和见解。这种复述具有创造因素, 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比较阅读。比较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只有经过比较, 区分异同点, 才能识别事物, 把它归到一定的类别, 获得认知。比较可以分为类比和对比。类比是从一种已知事物的特殊属性, 推出另一种事物的特殊属性的推理过程, 重在寻求相似点。对比是将两种事物的属性相区分, 重在寻求相异点。类比和对比的过程都是探求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的过程。可以说, 比较是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方式。

1.2 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是诗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朗读是再创造过程, 它“不仅是照本宣科, 同时意味着对作品进行解释”, “必须给听众更多的东西, 是他们用眼睛阅读文字时所得不到的东西, 使听众跟随着朗诵者, 更快地、更直接地进入作家提供的情景, 进入作家敞开的内心世界”[6]。教学诗歌, 更应重视诗歌的朗读教学, 因为诗歌感情容量大, 遐想自由, 意境深远, 叙述事件简练集中, 主观色彩浓烈, 韵律和谐, 节奏感强, 这些特点适合朗读, 而且, 朗读对体会诗歌的形式美、语言美、音乐美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就可以把诗歌的内容思路、语言、都转化为自己的, 就可以逐渐进入创造性的审美境界。如此, 则诗歌的内容、情感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因为“读书足为怡情, 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培根语) 。当然, 朗读同时也能起到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激发文学兴趣以及陶冶其情操等作用。那学生怎样进行朗读呢?

(1) 美读。美读是带有审美、欣赏性质的朗读。它不仅是感受、理解和鉴赏读物的有效手段, 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有重要作用。美读的创造心理机制涉及整个心智活动, 关键是要“以意逆志”、“设身处地”, 体验到作者的写作心理。训练美读的进程, 既是提高朗读技能的过程, 又是有效发展学生创造力的过程。

(2) 课文欣赏。课文欣赏包括对课文美的感受、体验、发掘和批判, 是一种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相交融的心理过程。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课文进行体味认识, 以期发掘课文内在意蕴, 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朗读教学必须重视课文欣赏的训练, 以便达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总之, 在初中诗歌教学中, 我们既要重视阅读, 也要重视朗读, 这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的需要, 更是发展学生智力,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需要。

2 诗歌的鉴赏

讲析诗歌, 切忌面面俱到, 而贵精讲——启发点拨, 贵融情于教, 激发学生的情思和想象。具体说来如下。

2.1 启发点拨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凝练是其语言特征。讲析诗歌, 不在于讲得全面, 而在于讲得精。一般来说, 每一首诗都有若干奇妙措词和巧妙笔法, 而这些措词和笔法所传达的信息往往就是诗歌的灵魂, 我们只需把这一点讲清楚即可, 其他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样做, 最重要的便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的“教”是为了最终的“不教”。只有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从已知中推出未知, 才有可能实现语文教学目的。同时, 诗歌语言精炼的特征也正好适合启发点拨式教学。例如, 讲析杜甫的《望岳》:

代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在讲解近望泰山时, 我们只需抓住关键字“钟”和“割”, 重点把这两个词讲清即可, 其他的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因为“钟”和“割”两字是品味泰山神奇秀丽、雄壮崔嵬特点的关键之所在:“钟”名词动词化, 不仅从视觉上写出了泰山聚神秀于一身的美景奇景, 还将此神秀赋予了另一种人性的温暖情感。在大自然的眼中, 泰山俨然一个最被宠爱的孩子, 母亲微笑着把所有的礼物糖果和甜蜜的小惊喜都给了他。然后静静地站在身后, 看他漂亮的眼睛里闪烁出的欣喜光芒。这里又有一种侧面的烘托了。“割”字一出, 泰山迅速由母亲怀里的小孩, 变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壮小伙。脚踏齐鲁大地, 头顶日月星辰, 举手一挥就是一个晨昏。“割”这个词带给人十足的动感和震撼, 泰山的雄气霸气在这里十分已有了九分。整首诗的意境也在此铺垫形成, 后文就不难理解“荡胸生曾云”“一览众山小”了。

2.2 融情于教

这里的情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要动情, 二是学生要动情。众所周知, 抒情是诗歌的特质。“……诗歌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最富激情, 最具有感情色彩的文体。诗人对客观世界的把握和表现是情感式的。”[7]可见, 教学诗歌, 实际上就是教者与学者对作者情感流程的重新体现或新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对读者 (教者与学者) 而言, “……离开感情, 我们就很难捕捉诗的形象。自己充满激情, 用心去感受诗人的激情……有很重要的意义。”[7]因此, 要想成功地进行诗歌教学, 就必须融情于教, 通过“情感”这一纽带, 实现作者与读者 (教师与学生) 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最终实现教学的目的。

怎么做到融情于教呢?首先教师要先“走进”诗中, 被诗感染;其次, 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 使他们能积极地进入诗的意境中。这一点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 但也不是没有办法。例如, 可以介绍创作背景将学生引进诗的氛围, 可以实地设置相关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直接进入“角色”, 等等。具体说来, 以教学李白的《行路难》 (其一) 为例: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创作的《行路难》, 植根于现实生活, 深感自己被迫赐金放还的处境, 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并以姜尚、伊尹为例抒发了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 为统治者信任重用, 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教学该诗, 可以通过介绍创作背景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 从而实现融情于教。因为若不介绍背景, 学生就不容易体会到诗中失望离别的感情以及从中体现的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因此, 需要让学生了解到李白少有大志, 胸怀“济苍生”、“安黎元”的理想, 想辅佐帝王, 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 蔑视权贵, 不容于朝。天宝三年, 被逼出京, 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 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 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但是李白就是李白, 除去天生的才气, 他还有一股豪气。虽是“行路难”, 但是路还是要走下去的。不仅要走, 还要走得潇洒。“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终于冲破了前进路上的冰川雪山。

以上, 以“介绍创作背景”为例阐明了怎样才能做到融情于教。其实, 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的兴趣, 使他们自动产生一种亲近文学的“内驱力”。这样, 恐怕教师还没煽动, 学生早就已经“心潮澎湃”了。

2.3 感悟能力的催生

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不是凭空而得的,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在这方面加以训练和培养。下面试就此提几点教学建议。

(1) 要使学生了解诗中的基本情境。例如《次北固山下》, “次”表明北固山不过是诗人长途旅行中的一个行经地, 到北固山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出去:此时正值岁末, 人们大都回家团聚, 而他依然在外奔波。这就是基本情境, 了解这一点, 对诗的内容才能有所感悟。

(2) 对某些重要的诗句, 要提供一些背景常识作为感悟的基础。例如《观沧海》中“日月之行”四句, 就要告诉学生:诗人当时正处在事业的最高峰, 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 现在又打跨了袁绍残部, 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 他就可以荡平宇内, 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宏伟的抱负, 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 他怎能写出“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

(3) 鼓励学生运用联想理解诗句。例如“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两句, 写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以及新年和旧年的交替, 无妨让学生在理解诗人本意的基础上, 说出自己的联想, 要相信学生中总有说得好一些的。联想, 也是有感悟的一种体现。有联想, 才能把诗读“活”。

以上不过举其大要而言, 培养学生感悟古诗的能力有多种途径。只要教师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必能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更新、更有效的培养方式来。

摘要:古代诗歌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试就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以及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从理论层面作一初步探讨,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阅读和朗读,启发,点拨,融情于教,鉴赏

参考文献

[1]中学教学全书语文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598, 162.

[2][元朝]刘祁.归潜志[M].中华书局, 1983, 6 (第1版, 第13卷) :145.

[3]刘勰.文心雕龙乐府[M].齐鲁书社, 1984:24.

[4]中学语文教学, 2001 (12) .

[5]苏立康.阅读与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M].华夏出版社, 1995:3.

[6]郡贡祥.朗诵艺术谈.

上一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下一篇:列强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