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媒介(共12篇)
技术与媒介 篇1
1新媒介的定义
新媒介(New Media),历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媒介是对传统媒介的技术革新后所产生的一种融入现代科技的传播介质。就目前而言,新媒介是指对传统的广播、电视和报刊等传统媒介的革新和发展后形成的新的媒介形态,例如微博、网络电视、数字电视、互联网等。 对于处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新媒介技术更加依赖于计算机处理技术的革新,而其存在形态也因此较之传统媒介显得更加丰富多样。
2新媒介技术下电视传播效果
电视是媒介的典型代表。从1956年我国第一个电视节目的诞生至今已逾60年之久,在此期间,电视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不断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媒介技术下的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其服务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的画面感和愉悦的互动体验给观众带来更为舒适和震撼的视听享受。电视新闻和娱乐节目是电视节目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就此二者在新媒介技术下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
第一,新媒介技术下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新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信息渠道的大规模拓宽。同一张照片、同一个事件在多种新媒介的传播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多个版本,电视新闻报道尊重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成为社会舆论的向导。 新媒介技术条件下的电视新闻能够从多方面的渠道获取新闻信息资源,同时,也能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进行多角度的考量,使其在时效性和验伪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新媒介技术条件下的电视新闻注重与观众的互动沟通,借助观众向电视新闻节目所提出的反馈意见, 对传统刻板的新闻报道模式进行了不断的优化设计。使电视新闻节目内容更加贴近于民生话题,电视新闻节目的视听感受也变得更为舒适。因而,新媒介技术系的电视新闻节目在兼具权威性和厚重感的同时,被注入了更多的亲和力,并很好地提升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第二,新媒介技术下电视娱乐节目的传播效果。
传统的电视娱乐节目,总是一些知名的艺人或主持人在屏幕上表演节目。近来年,随着新媒介技术的普及, 更多的平民电视选秀节目成为电视娱乐节目的主旋律。 平民选秀节目从选拔到评比和后期的宣传包装,到处充满了新媒介技术的传播效果。平民电视选秀节目以互动提高了电视信息传播的价值,是传统媒介所无法企及的。 从传播效果来看,新媒介技术下的电视娱乐节目成功地激发了观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媒介技术在宣传推广方面,相对传统媒介有着巨大的优势。铺天盖地的互联网宣传造势以及微博、微信平台的实时互动交流,成功地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电视娱乐节目还善于运用新媒介技术对娱乐节目主角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报道, 迎合了大众的心理需求。而越来越精致的画面感和视听体验在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的同时,极大的满足了大众精神层面的娱乐需求。赢得了大众的认可,便是其获得显著传播效果的关键。
3新媒介技术语境下媒介政策的变革初探
新媒介技术在传播领域的充分利用,造就了当今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的丰富多彩。但是,同时也可能会造成大众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的误导。媒介政策的变革需要紧跟新媒体技术革新的步伐,引导大众媒体的理性调整。 媒介政策的变革应当以公众作为核心考虑因素。媒介政策的变革要保障媒介有空间,也有能力去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诉求。新媒体技术下的媒介政策变革,如果无法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诉求,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产生,进而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新媒介技术下媒介政策的变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新媒介技术下的媒介政策变革需要政府的适时干预。“限娱令”政策是广电总局为防止娱乐节目泛滥和低俗娱乐节目扩散而采取的媒介规制办法,对媒介政策的完善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从“限娱令”的制定和颁布以及实行的整个过程来看,媒介政策的变革是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政府的适时干预的。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极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娱乐节目的宣传和推广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地方卫视之间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收视率的战场进行恶性竞争。为明确传达给电视媒体“回归公益”和防止低俗娱乐节目泛滥的信号,“限娱令”适时颁布,并对各卫视媒体进行有效监督。 而从其对媒体市场的调控作用效果来看,媒介政策变革中政府的适时干预很有必要。
其次,新媒介技术下的媒介政策变革要关注媒体公共服务的本质。无论是传统媒介技术还是新媒介技术下的媒介政策变革,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媒体的公共服务的本质。在制定新的媒介政策之前,要充分考虑民意。媒介政策变革的目的是为了让媒体机构更好地服务于大众。那么,媒介政策变革的的施行过程中要关注公众的反馈意见。传统媒介在更多情况下是对信息的单向和线性的传递,容易造成公共服务系统的恐慌。而新媒介技术下媒介政策的变革需要关注媒体公共服务的本质,努力建立大众评价体系,让媒介政策的制定和变革有关部门能及时掌握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最后,新媒介技术下的媒介政策变革要大力促进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是一个将多种媒介融合在一起,以实现功能一体化的媒介政策变革方向。通过对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介的融合,能有效扩大媒介的传播效果。 国际化的大方向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新媒介技术依托科技的腾飞获得快速发展,同时,媒介政策的变革也需要关注国际媒介政策的变革趋势。媒介政策变革的如果能借鉴国际媒介政策变革中媒介融合的方法,集合多种媒介的优势来集中体现,势必能为我国新媒体技术下的媒介政策变革带来巨大的进步。
4结论
总而言之,新媒介技术下的电视传播将具有更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新媒介技术的产品将为电视节目提供良好的展示、保存和分享的平台,在不断提高电视节目的观赏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同时,将收获来自大众更多的手口相传。新媒介技术下的电视传播将以其更加灵活的播出方式,为大众带来更多优质的媒体节目。另外,新媒介技术下的媒介政策变革需要综合考虑政府的适当干预、公众的评价反馈以及媒介的融合趋势,用媒介政策的变革来激发新媒介技术环境下媒体工作者的创新激情,并为大众创造出更多优质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赵瑜.从数字电视到互联网电视:媒介政策范式及其转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8.
[2]杨秀双.电视新闻的叙述话语研究.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
[3]朱海洋.新媒介下的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模式创新感,传播与版权,2014(2).
技术与媒介 篇2
【摘要】麦克卢汉和乔布斯这两位时或空都没有交集的学术重镇和商界领袖之间,却出现了惊人的一致性。麦克卢汉认为技术对文明和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乔布斯推出的iPhone则推动了整个智能手机产业的前行。根据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说”,智能手机可以说是一种冷得不能再冷的媒介了。智能手机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手机的功用,使我们对这种技术设备的依赖也日益增强。我们需要像保护环境一样地去保护日益技术化的媒介,使技术不可被滥用。
【关键词】麦克卢汉 乔布斯 媒介环境学
在我们迎来麦克卢汉诞辰100周年之际,又送走了苹果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麦克卢汉当然不可能见过乔布斯,而从乔布斯的言行来看,对麦克卢汉想必也很陌生。然而,时或空都没有交集的学术重镇和商界领袖之间,却出现了惊人的一致性。
“媒体即信息”又一参考个案:手机
虽然麦克卢汉有着“媒介即信息”之类的断语,但国内媒介环境学当仁不让的译介大师、深圳大学的何道宽教授坚持认为麦克卢汉不是“技术决定论者”。不过,曾经给莱文森留言否认自己是“媒介决定论”的麦克卢汉应该自己都会承认的是:他的确认为,技术对文明和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手机的出现,无疑是其中之一。国内有论者甚至给手机加上了“第五媒介”的称谓(印刷、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虽然这种称谓在学术上未必能完全成立,但它所代表的那种“重要性”是确然的。
乔布斯不是手机的发明者,但正如他在iPhone第一代上市时所宣称的:“我们将重新发明手机”,乔布斯和他的苹果,让手机这样本来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的东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上面这张图来自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基金KPCB(凯鹏华盈)于今年1月份发布的报告,根据它的调研发现,人们今天在手机上只有32%的时间是用于所谓“传统的”功能的:打电话和发短信(图中的skype是一种通话软件,本质上也是打电话),而有9%的时间用在收发电子邮件上,12%的时间用于web式应用,47%的时间则在其他各种原来想都不会想到的功能上:地图、游戏、社交网络、各种工具,等等。
虽然这张图所描绘的时间分配是泛指所有手机,但很显然,几乎所有的移动互联网从业者都同意,正是因为iPhone的横空出世,才推动了整个智能手机产业的前行――从谷歌的安卓系统,到微软的WP7,甚至逼迫诺基亚放弃了自己的塞班系统。iPhone已经俨然成了“智能手机”的代名词。同时,也让手机不能再被简单地称为“移动的电话”,而真的成了“手上的机器”――也是人们最重要的几乎片刻不离身的数码设备。
但是,苹果的辉煌,乔布斯的巨大成功,和早已故去的`麦克卢汉,又有什么关系呢?
以“冷热媒介说”看手机
让我们从麦克卢汉本人受批评最为强烈的“冷热媒介说”开始吧。
麦克卢汉认为,所有需要人们高度参与才能完成信息接收的,都属于冷媒介;而相对的,无需人们花费太多额外的注意力就能完成的,则属于热媒介。按照他的说法,电视是一种冷媒介,因为电视能够提供的形象不够鲜明和清晰,看电视的人需要尽可能地去深入参与,才能重构一闪而过但又略显模糊的图像。而电影则是一种热媒介,它的图像很完整,以每秒24格画面的速度播放,使得看电影的人远比看电视的人“省力气”。
这个说法后来受到很大的抨击,因为电视作为一种设备而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今天客厅电视越来越像一个“家庭影院”,抨击者认为“冷热媒介”的区分,显得十分怪异和不合时宜。但事实上,麦克卢汉与其说是一个严谨的学者,不如说他是一个预言家(他的预言倒是有那么点十中八九的意味)。冷热媒介并不是一种结论,而是一种方法,一种思索过程。电视和电影究竟是冷还是热的,其实压根不重要。重要之处在于:如果一个媒介且属于人们惯常使用不可或缺的媒介,不需要人们深度参与,它会如何影响人类的行为从而影响社会?而一旦不可或缺的媒介需要人们深度参与了,它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才是麦克卢汉及其身后的媒介环境学所关切的重点。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说,根本上是要引出这样四个问题,也就是他的“媒介四元律”:1.这个媒介使什么得到提升或强化;2.它使什么东西过时或取代了什么东西;3.它使什么过时的东西得到再现;4.它被极端挤压之后产生了什么东西或变成了什么东西。正因为人和媒介之间的互动多寡,才会使得这个四元律变得有其意义。而当我们将智能手机放到这个四元律中,就会出现一大堆有趣的思索和探究。
在乔布斯的iPhone之前,智能手机虽然存在,但并不是一个吸引大众眼球的东西。诺基亚是智能手机的第一代王者,但这种王者是建立在本来领域就不大的基础上的。大街小巷的诺基亚手机,基本上还是以“功能手机”为主。它被人们常用的功能只有两项:通话(听说)和短信(阅读)。
功能手机显然是一种冷媒介:需要我们投入很大的注意力,这大概也是边打电话边开车是一件危险的事的缘故吧。但功能手机往后发展,有一度迈向音乐手机的趋势。因为生产商注意到这样一点:人们的随身设备似乎既需要mp3又需要手机,何不将它们合二为一呢?
音乐手机事实上让我们的参与度更高(虽然听音乐总的来说是一件参与度不高的事,即便麦克卢汉还把爵士乐分为了冷热两种),因为它需要我们动手将音乐复制进去。音乐手机使得每个人的手机或多或少有了些差别:我的手机里放着周杰伦的乐曲,而你的手机则吟唱着帕瓦罗蒂高亢的歌声。
我们现在可以这么说:智能手机是一种冷得不能再冷的媒介了,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它去再创造。这类创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有一大批人不断地为智能手机增加新的功能点,这些人被称为“应用开发者(商)”,iPhone上今天有40万种五花八门的应用。第二个部分则是大量的使用者去下载这些应用,目前苹果设备上的应用下载已经超过了百亿次的规模。
媒体发展中的两个节点
在整个媒介史的发展中,在我看来,有两个重要的节点。第一个节点是“介质和内容的分离”。无论是书本、报刊,还是石碑,都是无法分离的东西。而随后出现的电视机、收音机,乃至mp3播放器、电子阅读器,都使得内容得以脱离介质而存在。所谓的“无字天书”只存在于神话中,但“无纸之书”却存在于现实中。
介质和内容的分离,使得内容的传输更有效率。想象一下,把一本书从一个上海人手中转移到北京人手中,势必要发生物体(也就是原子)的位移。而一份电子文档的传输,则是比特式的,无需任何介质的位移。传输效率的巨大提升,伴随而来的,就是信息复制的轻而易举。
而第二个节点就是介质和应用的分离。电视机作为一种介质,虽然里面播放的内容不同,但都是电视机。两户人家的电视机除了大小、色彩有差异外,主要功能是没有差别的。但以电脑为代表的介质和应用分离,使得两台电脑的功能都会出现显著的差异。一个程序员的电脑,显然和一个专业文字作者的电脑,是完全不同的。
介质和应用一旦分离,使得大量的数码设备成为“冷媒介”――但这个冷媒介的意思,和麦克卢汉笔下的,已经有些不同,或者说,延展了麦氏的意思。大量的开发者让媒介设备呈现出五花八门的功能,而更大量的人蜂拥而至,成为这些设备的使用者。而在这个趋势中,手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可以随身携带的一部智能手机,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手机的功用,它和3G网络一起,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对互联网一次根本性的提升和拓展。它也让社交这个古老的行为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无数人通过使用智能手机在各种SNS、微博上流连忘返,甚至业界还发明出了“弹性社交”的概念。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更加频繁,整个互联网越来越将“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抛弃。以iPhone和iPad为两款重要移动设备为前驱的app store(苹果应用商店)重新定义了产业界的法则,迫使wintel联盟解体。
过去有一种说法,一个人出门,必须带上手机、钱包、钥匙。但对于智能手机而言,这三样东西似乎一样就够了。智能手机和信用卡捆绑,能够起到钱包的作用,在机场用手机登机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而随着物联网的诞生,用手机开门也不会是什么神话。一部小小的手机,已经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功用。它已经不再是游离于我们身外的一个配置,有时候,它就是我们自己。
行文到此,似乎充满着乐观,但我们不妨稍许停顿一下,仔细地审视一下,这样的趋势,真是有百善而无一害的么?
不要忽略麦氏诊断的警告意味
在媒介环境学的诸位大家中,从极度悲观的芒福德一翼,到极其乐观的莱文森一翼,麦克卢汉其实是位居中间(但稍稍偏于乐观)的。他的很多探索,被误解为热情洋溢的电子媒介鼓吹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一个有趣的花边信息是,他在给家人的信中告诫自己的儿子,少让自己的孙女看电视)。他的名言“媒介即信息”如雷贯耳,但同样我们需要注意到,他还说过“媒介即按摩”(media is massage)。用按摩这一词,已经清晰地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在电子媒介的按摩中,我们必须警惕迷失自己。
他对冷热媒介的分析,正如前文所说,其实是一种分析媒介对社会影响的“方法论”,本身并不蕴含多少价值判断。他真正的价值判断在于“地球村”三个字。
在麦克卢汉的理论体系里,“地球村”指代着一种重归部落化的人类。机械量产时代所造成的面容模糊分裂切割的非部落人,需要重新向部落化回归:一个整体的人。电子媒介能够起到这个作用么?麦克卢汉并没有直接解答(正如他一贯喜欢用警句格言而不做直接判断那样)。虽然电子媒介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非大家都在沉默地阅读着长得一样的报纸,但他自始至终是一名技术环境保护主义者。他深刻地意识到:媒介对我们的作用,远远超过信息对我们的作用,故而,我们需要像保护环境一样地去保护日益技术化的媒介。换而言之,技术,绝不可被滥用。
乔布斯和他的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也重新创造了程序(在苹果体系里称为应用)的生产、分发、变现的过程,用“苹果生态”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那么,苹果生态,让我们重归部落化了么?
很难讲。比如,用手机上微博。这件事今天已经非常流行,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在饭店中,几个人坐下来并不是交谈或者开始吃饭,而是各自在那里发微博、看微博。我们可以用手机微博填充我们的碎片化时间,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遗憾地发现,也正是因为移动微博,让我们的时间变得碎片化了:动不动就想去看看微博上有什么新东西。
iPhone(同时也是所有智能手机)上都有着各种用于记事的应用,比如谷歌日历就可以和手机里的应用同步。我们先是发现这是一款很不错的让我们不会误事的应用,然后我们随后就又发现,一旦离开它,我们似乎便想不起今天的日程安排了。手机的随身携带性,使得我们对这种技术设备的依赖性是大的,而这种依赖,又怎么能言之凿凿地说:我们重归了部落化呢?
智能手机更是存在着一些很暧昧的应用,比如“弹性社交”这个类别。这种应用可以让你和周围不认识的人搭讪、社交。听上去不错,可以拓展我们的人脉圈,加强我们和社会的联系而不是一头扎进数字海洋中不能自拔。但事实却是: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现在被解读成另外一种LBS(location based sex)。我几乎可以断言的是,这绝不是乔布斯自己想看到的。
乔布斯有助于我们咀嚼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曾经说“媒介是人的延伸”,而他那位自称是“麦克卢汉不乖的孩子”尼尔?波兹曼则写道,“机器曾经被认为是人的延伸,可是如今人却成了机器的延伸”。自麦克卢汉以降,一位又一位的媒介环境学学者在呼吁对“媒介这个环境”的人文关怀和保护。同时,媒介技术,也在数字英雄们的努力下,一步步地向前推进。技术的最终走向,不是技术发明者所能掌控的。技术的善恶,取决于我们人类自身的利用。从这个意义出发,媒介环境学,恰恰不是“技术决定论”。
互联网诞生之初,就有所谓的“数字鸿沟”学说。但在摩尔定律(用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吉尔德定律(主干网的带宽每6个月增长一倍)、梅特卡夫原则(网络价值等于节点平方)的效用下,数字鸿沟正在慢慢弥合,越来越多的人接入了数字世界,享受信息社会给他们带来的快感。不过,我这里必须要说的是,数字鸿沟的宽度可能的确在缩小,但它的深度很有可能在增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技术对我们的利弊,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掌控能力。从iPod到iPhone再到iPad,乔布斯这一路走来,给我们带来了不断的惊喜,他的成功,正如他一贯念念不忘的,的确在改变着世界。然而,确切地说,他提供了我们改变世界的工具,至于这个世界,究竟如何改变,已然不取决于他。
技术与媒介 篇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1月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博客/个人空间的“用户规模”为43658万,较2012年增加了17%;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使用率”为70.7%,较2012年增加4.6%。微博的“用户规模”达28078万,较2012年下降了9.0%;微博的“网民使用率”为45.5%,较2012年下降9.2%。与微博在2013年遇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信用户突飞猛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在2013年7月举行的国新办例行发布会上透露,上半年中国微信用户已超过4亿。博客/个人空间、微博、微信虽诞生有先后、功能有差异、受热捧程度有别,但个人博客/个人空间、个人微博、个人微信均为自媒体的典型代表。博客/个人空间、微博、微信所拥有的庞大用户规模表明自媒体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自媒体”对应的英文词汇为“We Media”,首先出现在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利斯描述以博客为代表的个人媒体的报告中。他们将自媒体定义成信息分享的途径:“数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把知识联系起来之后,公民能够提供或参与提供他们知道的真相、他们发现的新闻。”美国硅谷IT作家丹·吉尔默 (Dan Gillmor)将这种媒介形式称为Journalism 3.0,并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是点对点的网络技术彻底改变了传者与受者的关系,受者变为了“草根发行人(Grassroots Publisher)”。在《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一书中,丹·吉尔默将自媒体界定为“通过普泛化、自主化、私人化、平民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确定化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以上定义侧重于描述自媒体的表象,要理解自媒体的本质形态,还需将观察尺度扩展至整个人类发展史。
一、伊尼斯与麦克卢汉的真知灼见
加拿大经济史学家伊尼斯(Innis Harold Adams)倾向于将传播技术视作历史运转的轴心。他把媒介分为“偏倚时间的媒介”(time-biased media,如粘土、石头和羊皮纸等能长久保存的媒介)与“偏倚空间的媒介”(space-biased media,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能广泛传播的媒介)。伊尼斯认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促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偏倚空间的媒介”有助于远距离管理和贸易,从而促进中央集权但等级性不强的社会体制,并促进帝国的扩张。作为伊尼斯的学生,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继承老师衣钵,高举“媒介决定论”的帅旗,提出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的功能)、“媒介即讯息”(媒介的本质)等重要观点。麦克卢汉解释:“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也就是说,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其实就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务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这一观点强调媒介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其所传播的具体内容,而在于传媒工具本身对人类认知、人格与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伊尼斯与麦克卢汉的媒介观虽有遭人诟病之处,但两位大师的真知灼见足以引导后人深思任何一种新媒介——包括自媒体的本质。接下来,我们就沿着大师的思路,从技术层面切入,先以大众传媒为参照对象,厘清自媒体的形态,然后略略关照一下自媒体的意义。
二、自媒体基本形态:个性化发布信息的社会网络节点
从技术层面上看,大众媒介隶属于电气化、机械化的工业技术,自媒体隶属于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技术。不同的技术基因赋予自媒体与大众传媒不同的形态。
1. 管理:分工的组织VS 集中的个人或小团队
工业技术致力于解决人类社会中的“绝对短缺”(包括物质短缺、信息短缺、教育短缺等),当技术设备所释放的生产潜能超过个人或小团队能力时,通过劳动分工提高效率便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大众传媒的劳动分工体现在两个层面:
第一,信息生产者与信息消费者分工。受众将生产、发布信息的权力委托给大众传媒,自己扮演信息接受者的角色。这一分工促使大众传媒在“延伸”人类“眼睛”(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与“耳朵”(可以听到世界各地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的同时,弱化了人类的“嘴巴”与“双手”(被动地“听”与“看”,而非积极“说”与“做”)。
第二,信息生产分解为采—编—播/发行等若干环节,交给分属不同部门的员工完成。个体员工被塑造成大众传媒组织这架大机器所需要的“标准件”,个体去留对组织生存的影响程度被降到最低。大众传媒组织亦因此获得更长久的生命力。譬如《纽约时报》已经屹立了160多年;BBC也已80多岁。此外,大众传媒组织有明确的组织边界,与边界外的独立组织进行着外部资源交换。
自媒体准确地讲,可称为个人媒体或小团队媒体。“个人或小团体”是自媒体区别于“大众”媒体的显著标签。自媒体不再依赖细致的职能分工来提升效率,而是集内容生产、发布、接受、反馈于一体以突显“自我”。自媒体基于个人或小团队风格存在,失去具有独特风格的个人或小团队,自媒体将不复存在。没有程苓峰,“云科技”(现称“孕峰”)便不复存在;没有罗振宇,“罗辑思维”便也会走了味。与大众传媒组织相比,自媒体对个人或小团队风格的依赖使其寿命相对要短些。
2. 营销:产品起点VS关系起点
大众传媒致力于生产公众所需要的信息产品,并通过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与公众建立关系,获得公众的注意力。此即谓“先有产品,后有关系”;而自媒体则为了构建、维护关系而发布信息。
nlc202309031315
3. 规模:大VS 小
分工所带来的效率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大规模生产来实现,大规模生产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绝对短缺”问题。具体来讲,在物质生产领域内,大工厂与大商场解决了物质绝对短缺,加快了商品流转速度;在教育领域内,现代学校实现了教育普及;在信息领域内,大众传媒生产供普通民众消费的报纸、杂志及广播电视服务。在此过程中,大型制造业挤垮了个体手工业者或小作坊;现代学校淘汰了私塾;大众传媒消灭了小型的独立制作人。大规模生产解决了“绝对短缺”,却剥夺了个人或小团队生产的乐趣。
自媒体不管是个人独立运作还是小团体运作,受制于精力,其产品规模都很有限。单条产品常常是一段短视频、音频或是一小段文字。规模不大,但有着类似个体手工业者或小作坊的灵活。不过,灵活也常伴随着随意,因主人失去兴趣而被“抛荒”的自媒体比比皆是。
4. 质量:标准化VS个性化
大规模生产需要标准化的机器设备与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以确保产品质量合乎普通大众的一般要求。不管是在物质生产领域、教育领域还是在信息生产领域, 标准化生产保障了产品与服务的一般质量,却损失了个性。譬如,服装厂不再量身定做,而是划分出S、M、L、XL、XXL、XXXL等几种粗略型号以适应所有人的体型;麦当劳不会根据个人口味控制炸鸡块的咸度,而是选择大众都能接受的中间数;教育不再“一对一”或“一对几”因材施教,而是分为若干年级、若干班级,由老师“一对众”讲授;现代院线制定影院管理和员工行为标准流程,并进行严格的成本和服务质量管控,为观众创造一致化的体验;报社要求记者根据新闻价值取舍信息,提供大多人都可接受的客观、公正、平衡的新闻产品……
自媒体则往往打上很深的个性化烙印,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个人风格。譬如 ,“留几手”的戏谑与尖刻,“罗辑思维”的哲思,“孕峰”对科技前沿的敏感等。
综上所述,从技术基因角度看,自媒体的基本形态可描述为,个人或小团队基于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构建关系而小规模、个性化地发布信息的社会网络节点。而大众传媒的基本形态则可描述为,基于工业技术,大规模、标准地生产大众所需要的信息产品的组织。图1直观显示了这两种媒介形态间的差异。
尽管自媒体与大众传媒有着不同的技术基因,但两者还是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第一,技术促使媒体不断推陈出新
在工业时代,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大众传媒的门类由报纸、杂志扩展至广播、电视,并且每一门类的技术亦不断分化,譬如,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高清电视——云电视等。
同样,在信息时代,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应用不断出现。并且,鉴于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更新,自媒体推陈出新将更加频繁。2013年,微博用户规模的大幅下降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微信的冲击,而这距被称为微博元年的2010年也仅仅只有3年多的时间。微信目前正当红,但谁又能保证其若干年内不会凋零为“明日黄花”呢?我们虽然不太清楚未来的自媒体到底什么样,,但我们知道未来的自媒体必将以更富想象力的面貌展现在用户面前。
第二,同样受到管控
大众媒体受到组织内的自我审查与组织外主管部门的监管。从技术上看,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赋予每一个人“表达”的可能性,自媒体有可能摆脱组织层面的管控,但技术所释放的自由空间同样可以由技术加以反制。首先,负责网络安全的政府部门同样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自媒体实行有效监管;其次,自媒体平台(如新浪微博平台、腾讯微博/微信平台等)可以有效地监测、审查甚至封杀自媒体账号。最后,自媒体人也会自我审查。2013年8月大V账号受到打击后,不少微博账号自动选择“慎言”便是例子。
三、自媒体的意义——影响人类人格、社会形态、经济权力分配
首先,社会主要矛盾选择什么样的技术成为社会主流技术。社会普遍存在的“绝对短缺”使致力于提升效率、增加供给的工业技术成为工业时代的主流技术。社会普遍存在的“相对短缺”(面对众多相似选项时的无可选择)使致力于个性化生产的信息技术成为信息时代的主流技术。
其次,主流技术的逻辑贯彻至所有社会领域。在工业时代,规模化、标准化、大型化、组织化的工业技术逻辑在物质生产领域内体现为大工厂;在教育领域内体现为现代学校;在信息领域内体现为大众传媒。目前,虽然工业逻辑仍到处可见,但信息逻辑已悄然渗透到各个领域。譬如,支持个性化生产的3D打印机对工业流水线的冲击;MOOC(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对现代学校的冲击;自媒体对大众传媒的冲击。
基于上述两点,可以说,自媒体体现的是信息技术基因对曾被工业技术所主导的信息传播领域的改写。工业时代背景下的大众传媒技术为破解绝对意义上的信息短缺而生。其秉持生产理念,依据劳动分工构建组织进行大规模与标准化生产——大规模生产使受众有大量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频道与节目可以选择;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在受众大体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又造成了相对意义上的信息短缺,即多样化、个性化信息的短缺。不仅如此,大众传媒的分工机制还造成了传——受者隔裂的状态,使人的“眼睛”“耳朵”得以延伸的同时,“嘴巴”(说)与“四肢”(做)则相对萎缩。信息时代背景下的自媒体有可能突破信息相对短缺。同时,还可能消除“传—受”隔裂的状态,使人的各种器官得以均衡发展。
人类创造的信息技术塑造着自媒体的形态,自媒体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类的人格特征、社会形态及经济形态。由于自媒体目前仍处于新生阶段,上述影响更多表现为问题,而非答案!
(一)自媒体对人类人格特征的影响
自媒体的个性化生产常常伴随着较强的随意性,而随意带来良莠不齐的质量与大量冗余信息。用户不再面临标准化产品充斥时期“丰富的”无可选择,转而陷入有无限个性化产品可供选择的困境中,这种困境会引发怎样的心理特征?用户快餐式地浏览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是否会带来肤浅化、情绪化的人格特征?
nlc202309031315
(二)自媒体对社会形态的影响
自媒体打破精英阶层通过垄断大众传媒而掌控社会话语权的状况,使草根阶层同样可以获得“表达”的机会,但公众是否有能力利用自媒体理智而又富有建设性地协商公共事务?碎化、极化的媒介接触是否会导致“信息茧房”效应,进而阻碍不同意见间的碰撞,伤及民主社会的机理?
(三)自媒体对大众传媒经济权力的分流
自媒体打破了大众传媒大规模吸聚注意并将注意转化为经济收益的模式,使个人或小团队可以与用户建立关系(粉丝),获得关注,并将他人注意转化为经济收益。虽然,目前自媒体收入没有确切数据,且看起来总量不大,但已显示出分散大众传媒经济权力的趋势。自媒体对大众传媒经济权力的分流,一方面体现在自媒体自身;另一方面体现在自媒体平台。在这里,我们只看自媒体自身对大众传媒经济权力的分流。
1. 广告费
广告费是目前自媒体所采用的最直观、最可行的获利方式。自媒体既可以自己接单,也可以跟其他的自媒体结成广告联盟。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在文章中贴出广告的链接和信息,也可以将广告植入在文章中,还可以写广告软文。2013年4月底,“鬼脚七”开始出售微信文章后面的广告位,他从29家有意向的广告主中选出了7家,每天挂一家的广告,连挂7天,费用是每天2万元,共收入14万元。10月,“鬼脚七”尝试通过打包投放广告的模式,分别在微信、微博、千牛三个平台投放小狗电器的广告,一天的收费是5万元。2013年11月4日晚,“鬼脚七”在微信朋友圈中通过竞价拍卖方式,拍卖双十一当天微信公共平台文章中的推荐广告,并获得了7.8万元的收入。
2. 订阅费
自媒体可以尝试采用订阅收费的方式获得收入。目前“罗辑思维”收取会员费的方式就是订阅收费模式的典型代表。2013年8月9日,“罗辑思维”开始实施付费会员制,普通会员有5000个名额,每个200元;铁杆会员有500个名额,每个1200元。只有半天的时间,这5500个会员名额就销售一空,净赚160万元。总的来看,自媒体携带信息技术基因而来,其形态异于大众传媒且仍处变化中。自媒体对人类人格特征、社会形态、经济权力格局的影响已经并将继续发生。
面对自媒体,我们的问题多于答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媒介技术发展与广告传播形态 篇4
印刷媒介技术与广告传播形态
印刷技术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印章及拓印技术, 只不过拓印获得的是黑纸白字的复本, 而印刷得到的则是白纸黑字的复本。早期的石经拓印术启发了唐朝初年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北宋的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元代的科学家王桢又制成了木活字印刷。15世纪, 活字印刷术传到欧洲。1450年前后, 德国的约翰·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和手压印制设备并印成《圣经》, 金属活字印刷术随之在欧美国家扩散开来。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后期, 相继发生在英、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 为信息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持, 1805年发明浇铸铅版工序, 1814年蒸汽机用于印刷并发明滚筒式印刷机, 1847年又发明轮转印刷机, 1853年发明木浆造纸, 1886年发明自动排版机。与此同时, 火车、铁路、轮船、摄影术、电报相继产生。工业革命带来的造纸、印刷、交通、通信等一系列变革, 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 报纸和杂志扩大了发行范围, 提高了发行速度, 为报刊的大众化奠定了基础。从19世纪30年代起, 美、英、法等国相继进入以“便士报”、“廉价报”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 报纸被传播学者称为“第一种真正的大众传播媒介” (1) 。
报刊一经成为大众传播媒体, 即吸引了公众的眼球, 众多广告主纷纷在报纸和杂志上刊登广告, 作为宣传企业和产品的利器, 广告公司也随之登上历史舞台, 正式承担起广告主和媒体中介的角色, 广告业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方面, 广告宣传了企业和产品, 影响和促进了消费;另一方面, 广告收入成为报刊社的主要经济来源, 广告也以其特殊的方式参与了报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电子媒体诞生前的很长一段时期, 纸质印刷广告风光无限, 这时期的主要广告传播形态有报纸广告、杂志广告、邮寄印刷广告、传单印刷广告、户外印刷广告等, 其中的报刊广告是各类印刷广告的主力军。20世纪70年代, 电子计算机技术运用于出版印刷业, 报刊发展日新月异, 尽管近年来的数字新媒体挤压了印刷媒体的发展空间, 但报刊依然是重要的大众媒体, 报刊广告仍有巨大的市场。
电子媒介技术与广告传播形态
诞生最早的电子大众媒体当数广播。广播同电的发现、声音控制技术和电报电话的发明密切相关。电的属性最早为古希腊哲学家所发现, 1831年法拉第试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为人类利用电能作出了重大贡献。1837年塞缪尔·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1857年第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建成, 1864年马克斯韦尔提出了电磁波理论, 1887年德国人赫兹验证了电磁波的发生和接收, 为无线电的发明奠定了基础。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机, 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 使人类的声音得以记录和控制。1895年, 俄国的波波夫和意大利的马可尼先后发明了无线电通信技术;1904年, 加拿大人尼金纳德·费森登发明了无线电发射机, 成功地运用无线电波传播人声和音乐。1906年, 美国物理学家弗莱斯特发明“三极真空管”, 为后来的口语广播奠定了基础。1910年, 费森登和弗莱斯特合作, 通过电台转播纽约市大都会歌剧院的演出实况, 是世界上实验广播的创举。1920年11月2日, 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开始播音, 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正式诞生。与此同时, 收音机发明并推广, 促进了广播的普及。作为建立在无线电技术基础上的广播, 超越了以往印刷媒介的空间限制, 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信息传播行为和方式, 很快被运用到商业领域。1922年8月28日,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旗下的WEAF广播电台播出第一条商业广告。在电视广告出现前, 广播广告以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声情并茂、伴随收听等特点, 一直是广告主重视的主要电子媒介。广播也历经调幅、调频到数字的发展过程, 仍是不可或缺的大众媒体。
电视是最早集视、听手段于一体的大众媒体。早在1817年瑞典人布尔兹列斯就发现了硒元素;1873年英国人约瑟夫·梅发现硒元素的“光电效应”。1874年德国人尼布克发明了将图像转换成电流的新方法, 成功地解决了图像迅速传送的问题。1884年德国人尼普科夫发明了机械扫描系统。1897年德国人布劳恩发明了电子显像管。1923年, 美籍俄国人左瑞金研制成功电子扫描装置, 奠定了现代电视摄像的基础。1926年, 英国的贝尔德用无线电发射电视画面成功。1933年, 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可以使用的光电换能器件——摄像管。1936年, 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自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诞生以来, 历经黑白到彩色、地上波传输到卫星传输、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发展过程。电视通过影像、画面、声音、字幕以及特技等多种手段传递信息, 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自1941年7月1日NBC旗下的WNBC电视台播出第一条电视广告以来, 电视迅速成为现代广告的主角。溯往延今, 电视广告作为电子广告的形态之一, 也是最早兼有视听效果并综合运用语言、声音、文字、形象、动作、表演等手段进行信息传播的广告形态。
网络媒介技术与广告传播形态
网络媒介技术即指计算机网络技术, 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高度融合的结果。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 1969年美国军方建立了APPANET网络。1971年英特尔公司制成单片式的中央处理器 (CPU) , 辅以其他部件组成微型计算机, 为计算机的普及奠定了物质基础。1983年互联网络正式诞生, 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随后各发达国家纷纷推出自己的建设计划, 中国随之跟进。如今, 计算机经过多次更新换代已进入普通百姓家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以及网络、多媒体技术的高度融合, 形成集书信、电话、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光盘于一体的综合性媒介体系, 既能承载大众传播, 又能承载组织传播、人际传播, 其发展已突破了传统大众传播的框架, 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媒介获得世界公认。
1994年10月4日, 美国著名的《热线杂志》、《Hotwired》开网络广告先河, 网络广告随之席卷欧美大陆, 并迅速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网络广告的迅猛发展得益于网络媒介技术提供的传播平台, 以其强烈的互动性、鲜明的创意感官性、精准的传播统计性及可直达产品核心消费群等特征而备受青睐。网络广告所具备的先进多媒体技术, 展示了灵活多样的广告投放形式, 其中以横幅式广告出现较多。
与此同时, 手机的诞生及发展使其迅速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媒体, 由最初的通信工具成为新媒体中的一员, 手机与互联网相结合, 可以通话、上网、看新闻、收发邮件、玩游戏、订购商品与服务等, 自然也成为广告发布与传播的平台。可以说, 手机媒体是现代通信业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产物, 其“迷你型电脑”的便携性与互动性, 是网络媒体的扩展延伸与组成部分。手机广告作为移动广告, 是基于手机媒体所提供的商业广告, 实质上是网络广告的进一步延伸, 但对于终端用户而言, 其便携性与实时性又是一般网络媒体所不具备的, 因此, 随着3G技术的普及, 手机广告的发展前景无限光明。
从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报刊普及, 到广播电视的诞生, 以至互联网及手机的兴起, 每一个媒体的出现都是科技革新的结果。科学技术等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媒介的演进, 决定了媒介的传播手段和基本运作方式, 也决定了媒介的传播特点和广告表现形态。“任何媒介 (亦即人的任何延伸) 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 (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 , 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2) 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 媒介本身的意义远大于媒介内容的意义, 广告传播形态并非媒介所承载的信息内容造成的, 而是媒介形式本身带来的。由大众报刊为主导的印刷传播到广播电视为主导的电子传播, 是人们被动地阅读、收听和观看的单向传播, 而互联网及手机则是主动参与可操作的互动传播, 这背后正是媒介技术缩短着时间和空间, 不断改变人类的思维和行动, 也改变和丰富着广告传播形态。 (本文为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媒介技术与广告传播形态的关系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2009113)
注释
1[1]梅尔文·德弗勒等著, 杜力平等译:《大众传播学诸论》, 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0年版。
技术与媒介 篇5
关键词 媒介 技术 隐喻
技术之于媒介正如大脑之于思想,像大脑一样,技术只是一件物质装置,而媒介如思想一样,是把技术投入使用,并发挥其对文化主导作用的工具。媒介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信息的传输方式、改变人类的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作为人类认知世界、沟通联系的手段,它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整个社会的认知模式、态度和价值。这种强大力量的实现正是媒介隐喻的体现。
一、媒介的隐喻
隐喻属于语言学的范畴,是语言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隐喻”一词来自于希腊语metaphora,其希腊文的意思是“意义的转换”,即赋予一个词本身没有的涵义或者是用另外一个词表达它本来表达不了的涵义。也就是说,语言取消自身的日常描述功能,从而承担起再描述的特殊功能。这样,隐喻就包含着一种超越词语本身的“新的信息”,而这种新的信息是在词语与周围现实的关系中诞生的。北美媒介生态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在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发挥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即隐喻”的观点,强调的是媒介“用一种隐蔽但有利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由此实现自身的隐喻功能。
隐喻不仅属于语言,而且属于思想、活动、行为。也就是说,每一种媒介技术的出现,必然要在与周围现实的关系中,获得一种新的涵义,而这种新的涵义更多地关乎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正如波德里亚所说,“铁路所带来的‘信息’,并非它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等等。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所传送的画面,而是它所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因此,媒介技术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关于信息的革命,更是对社会惯例和思想领域的一次大的变革。一旦技术使用了某种特殊的象征符号,在某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或融人到了当时的经济和政治领域中,它就会变成媒介。换句话说,一种技术只是一台机器,而媒介是这台机器创造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由此,媒介的隐喻表现在其超越了自身存在的技术涵义,而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
二、媒介技术的生态环境
所谓生态,通常是指在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存发展的系统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联制约所达到的相对的平衡结构。生态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首先意味着对环境的研究――它们的结构、内容及对人类的影响。当然,这并非说生态与环境是等同的。环境是自然的存在物,它包括作为影响一个生物体生长、发展和生存的外界物质条件的自然环境,以及作为影响个人和社会本质的社会文化条件的社会环境。而生态不仅指自然的存在方式,还包括人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亲和关系,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相互依存的整体化的系统联系。因此,生态就是与人类生存有关的一切,强调的是人类无法离开环境而生存。应该说在环境所施加的物质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的参与下,所有的文化特征都具有了生态意义。
由此,媒介本身也具有一种生态意义,媒介内在的符号结构不仅会决定信息的产生,还会对该环境中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因为,媒介首先是在一种传播环境中存在,每~种媒介在传播者的控制下。也必然对接收者产生各种影响。因此,现代传播学者在谈到媒介时,开始强调媒介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无法脱离人的一切实践及其所形成的文化环境来看待处于不同传播活动中的媒介。媒介传播的影响力,对未来时代的贡献能力部分决定于个体本身(即媒介技术、信息表现形式等)的区别,部分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因为环境条件必然会限定一种媒介的形成、发展和衰落,就像环境条件会限定一个物种的出生率、生长率和死亡率水平一样。例如在电子媒介时代,电视媒介所带来的图像性的认知模式必然会促成网络的形成,以帮助一部分人实现对文字的膜拜,而帮助另一部分人实现对自由的崇尚。那么,站在生态的角度来理解媒介会发现。媒介自身也会形成一种环境,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参与下,媒介生态呈现出自身独有的关注角度。从生态学的框架结构中,可以看到今天的人并非住在一个物理世界中,而是住在象征的世界中,这便是媒介技术向我们提供的一种生态环境。像绝大多数的自我作用系统一样,媒介生态系统在整个历史中发生了相当巨大的变化,每一种变化都实现着其隐喻功能的再定义。
三、媒介技术隐喻功能的实现
媒介的变迁导致了并意味着认识世界的方式的变化,这是由于媒介强大的隐喻功能所产生的效果。每一种传播媒介不仅记录了自己时代的思想,更是记录了特定时代的传播技术、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同时也记录和影响了每个时代的思想变革。
思想必须先经受住时间的检验,然后才能在空间领域进行传播,而思想的生命就往往取决于传播媒介的生命力和延伸性。由此,尽管传统的口头传播行为被认为是落后的表现,但事实上,这种古老的信息传播方式以其灵活性成为了最具持久性的传播手段。这一方面是由于它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物习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种传播方式不必借助任何工具,由此也不会受到传媒系统冰冷的理性主义影响。在印刷术出现之前,所有的颠覆性思想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传播的,即使在印刷术出现之后,人们也还是习惯于选择这种方式来传播某种思想,或聆听某种教诲。事实上,直到电子媒介横行的今天,最具说服力的思想仍然是通过口头语言形成和表达的,口头语言仍旧是传播颠覆性思想的一种灵活而不受控制的方式。因此,“这种灵活而古老的信息传播方式对任何既定的秩序都是一个威胁”。
中世纪的欧洲僧侣,用在羊皮纸上刻录下来的文字,向后世的人们讲述了当时由书法、笔、尺子和羊皮所构成的书写技术和制作方法,也讲述了当时的经济制度。羊皮纸取自动物的皮,这些动物的皮必须经过石灰水处理,去除污垢,再烘干,然后用粉笔写上字,再刮掉。而刮的时间比在书房书写的时间还长。而且由于这种传播工具的制作工艺复杂,也就对持有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当时通过羊皮纸所传播的信息或思想都是比较专业的,仅限于小范围内的传播,或者说仅限于一些文化权贵,而这些人往往供职于教廷,或贵族和官员的官邸。由于掌握着社会的集体记忆,那些会写字的人,有能力获得羊皮纸的人被社会赋予了特别的权力。而那些没有能力掌握文字的平民阶层只能从教堂的壁画上学习宗教。于是文字成了统治的工具,并由此成为权利的工具。
从历史角度来说,我们现代的思想和哲学植根于印刷媒介。印刷术的出现。尤其是书籍的普及,使得个人思想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这就使得个人思想不再局限于上流社会,也不再仅仅限于少数人的专利,而在公共的领域内获得了培养。当然,印刷术最主要的功绩还在于,它促成了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这样,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加入到渎写的线性逻辑中来。在学校里,更多的人掌握了阅读的能力,进而培养了逻辑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培养人们的理性精神,利用理性来综合各种感官知识,从而用清晰、有序、严肃的语言来指导人类的行动。文化从口语文字向阅读的转变把教育扩展到整个欧洲,最终建立了现代西方思想。由此,波兹曼认为,我们可以给印刷时代贴上逻辑或线性思考的标签。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个人思想和逻辑思维才能成为有文化的人,也正是这种个人思想和逻辑思维才使得文字和书籍成为传统意义上文化的代名词。事实上,我们对文化的崇信中就包含了对与文化有关的字和字纸的崇敬。解放前,很多城隍庙的门前都会有一个铜炉,叫做“化字炉”,上面用阳文铸着“敬惜字纸”四个字。这也表现出我们对文字所代表的文化的崇拜。
电报于1840年代投人使用,在此之前信息和思想的传播方式和速度是与人的流动保持同步。但是电报的出现,迅速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得它可以在瞬间完成。于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速度越来越快,但不可避免的是,人们再也无法像过去一样从容地就某条信息的真实进行分析和决断,因为转眼间信息就会铺天盖地。信息由此变成了一种单纯依靠速度来进行买卖的商品,于是,过去依靠信息来指导自己行动的人们不得不首先要对信息的价值进行辨别。同时,电报所带来的信息具有支离破碎的特点。信息的存在是需要语境的,而通常我们认识事物也需要相应的环境。但是电报却是去语境化的,信息仅仅依靠简短的文字来提供,单独的文字排列往往是多义的,这就给人们的认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此,人们一方面要从繁多的信息中挑选有价值的内容,一方面也必须要对信息的内容进行准确的辨别。电报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同时也增加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难度。与电报几乎同时出现的摄影术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线性排列文字的传统地位,用图像将形态和颜色完全表现出来,剥夺了口语语言和文字的描绘能力,同时也扼杀了人们给予文字的想象力。图像在印刷媒介中的大量使用往往扰乱而非促进合理的思维,同时也会迅速打断阅读者的逻辑思维。 在上世纪代,无线电广播迅速成为新闻传播和宣传活动的主导方式。这是向新的非文字系统通信时代的.决定性转变。谈到广播,似乎无法绕开媒介与战争的关系。对于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全球浩劫,无论是经历者,还是后来者都无法低估广播对那场战争的影响。无数个炮火轰隆的时刻,几千万人拥挤在收音机旁全神贯注。这是后来即使拥趸众多的电视媒体所无法超越的奇观,或许正是战争成就了广播这一媒介传播。在战争中,任何大众传媒都会作为一种政治宣传的工具,而非消遣娱乐的手段,正是如此才使得广播在当时成为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媒体。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宗教成就了印刷术,而战争则成就了广播。
无线电广播缩短了相互认识的空间距离,它的口头语言还能滋养口语交流的传统,事实上,广播也正是从这一状况中受益才被人们逐渐接受下来的。在摆脱非常时期的影响之后,广播也开始产生形形色色的观点。这些观点为当时的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参考。但广播所提供的信息经常在几种观点之间摇摆,听众经常会受到不相干信息的干扰,无法从转瞬即逝的收听内容中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由此听众获得井然有序认识的能力逐渐降低,这样也就不利于形成独立的个人思想。
加拿大学者德里克・德・凯克霍弗(Derrick De Kerckhove)认为,“如果说书籍,尤其是小说,培育并维持了个人思想在公共空间中的发展,而电视却恰恰相反,将公共思想带人了个人的空间。”。这主要是由于两者的信息呈现方式和阅读方式不同所引起的,书籍从出现之日起就是在将个人的思想进行传播,努力颠覆具有同一性的集体思想,而读者在安静的环境中很容易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同时它也创造了一个社区环境,形成公共空间,个人思想可以在这一空间自由交流。但电视却将适合某一集体的信息带给个人,个人不再是作为个体出现,而仅仅是具有共同需求的某一集体的成员而存在,因为观众总是在一种群体生活中获得信息。这样,尽管阅读电视信息的空间是私人的,但是信息却是公共的,而且其中所包含的思想以一种集体的疗式进行解读,个人思考习惯和思想被压制。事实上,电视媒介压制了印刷媒介所培养起来的认识论,“已经赢得了‘元媒介’的地位――一种不仅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我们怎样认识世界的工具”、如果我们愿意暂时抛却电视带给我们的肤浅而虚假的欢乐,愿意从更深刻的角度考察电视的出现,我们就会发现,当电视开始接管文学的角色时,公共话语的重要性、精确性和价值就开始毁灭,被陷于这种想象、审美和新奇性中,我们的知识就完全被吸引到了电视转播所传送的去语境的字节符号的信息上。于是人类与过去和未来的联系已经滑落到了显像管中。
当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电视对个人思想的打击时,传播技术又一次带领着自由和民主的思想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个人汁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又一次使个人思想找到了存在的公共空间,因为它将大众媒介(电视)和个人媒介(书籍)的特点融合在了一起。而且,在其中个人思想不仅仅屉作为一种存在,还获得一个形成的过程,即个人计算机创造了个人思想在公共空问中的活动。这完全是由于个人计算机的交互式文化所形成的。正是由于这种交互性,赋予了原来的信息接受者以信息发布的自由权。因为,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信息的传者和受者,接触互联网的人都可以参与到信息发布的活动中来,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具有从事新闻工作的能力。这样一来,新闻就不再是一种专业化的活动,而成为个人化的行为,更多地被赋予了一种故事性。网络媒体也为不同阶层的公民提供了自我表现的平台,尤其实现了草根阶层自我表达的愿望。人们利用各种网络技术迅速实现了自我表达和个性表现,同时也催生了不同思想的形成和表现。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文字媒体的功能,但它放弃了文字表达的私密性,也打破了文字表达的线性逻辑。由于网络写作和阅读的随意性,文字表达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个人思想的形成也是在一个完全公开的空间里完成的。这样,对文字的注意力随时会被其他的网络元素(声音、图像等)打断,也就完全失去了文字表达和阅读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因此,在这种环境中形成的思想往往是断裂的。
技术与媒介 篇6
【关键词】 媒介 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1
在信息社会,青少年接触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大众媒介已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以网络、手机、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越来越成为青少年新的精神文化生活空间,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相互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大众传媒已构成了中学生生活中一个不可分离并对其价值观形成有着重大影响的客观社会环境。
媒介素养理论形成于国外,在90年代传入我国,主要在大学传媒专业开设媒介素养课程。近几年,国内有一些中小学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我校也开设了媒介素养的校本选修课程,开展了一系列媒介素养教育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在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机整合,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理念,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正确形成,最终形成学生健康的信息伦理和道德。
一、媒介素养的内涵
媒介素养源于 1930 年的英国,由英国文化批评家利维斯首先提出,主要针对报纸、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传统精英文化产生冲击等问题,要求人们抵制大众传播媒介及其带来的低俗文化。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的媒介素养定义是: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所传播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制作能力(ability to createand 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and thoughtfully);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媒介素养资料索引》中,将媒介素养教育定义为:“理解和运用大众媒体的方法”。
在国内,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卜卫在他的论著《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中,在国内第一次介绍了欧美国家的媒介教育情况,也是我国最早提出了“媒介素养”及其教育等相关概念。卜卫给媒介素养教育下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②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③学习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④ 了解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发展自己。媒介素养教育的理想情况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将成为自我发展的一种动力,而不会因为媒介使用而沦为大众媒介或信息的奴隶。
综合国内外种种定义可以看出,尽管“媒介素养”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描述,但是其大致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媒介素养的含义也不断得到拓展,媒介素养不仅包括对媒介批判能力,而应该包括利用媒介的能力。也就是说,媒介素养应该是人们对媒介及媒介所传播的信息的接触与认识、分析与评价、参与与利用的能力。
二、开展中学生媒介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生正处在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都处于人生关键而又特殊的时期,在心理学上又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模仿力。在情感上,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比较强烈,性格上常常存在双面性和不稳定性,很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自控能力较差。
三、信息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作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着力点,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 1974 年首先提出,主要针对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可用的信息、什么时候使用信息以及如何找到有关的信息等问题。对于信息素养的定义,泽考斯基最早将其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92年,美国国家图书与信息科学学会提出信息素养是“识别、检索、评价、组织、有效创造、利用交流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1997 年 9 月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下的定义是:“能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
四、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
通过在我校的实验研究,发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必修和选修模块中,有多个单元可以渗透媒介素养教育,现举例分析。
1. 培养学生对媒介的批判力、分辨力
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要引导学生以思辨的眼光审视阅读媒介信息,学会以批判的意识理性地接触、解读媒介信息,对媒介信息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使他们成为懂得欣赏而又具批判性和分辨力的听众、读者和观众。
2. 充分利用大众媒介的积极作用,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通过利用网络、微博、短信等新兴媒介,发出学生理性、健康的声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推動社会的进步。
五、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被媒介的信息海洋所包围。大众媒介改变了人民的时空观,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发展。
技术与媒介 篇7
工业时代的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艺术创作的方式产生影响。艺术家一方面把新的技术用于辅助传统艺术的创造;另一方面,也开始探索这些新的技术其自身,以其自身的媒介特点来创造艺术作品。
一、视频技术
大部分艺术评论者将录像艺术的展开作为新媒体艺术的开始。批评家朱其在《VIDEO:20世纪后期的新媒介艺术》一书中概括了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末期的在新的视频媒体技术发展阶段,与艺术产生关联后所诞生的主要新媒体艺术家与其作品。尽管50年代就有了第一台计算机,70年代便产生了互联网,然而在步入21世纪之前,无论大众生活,亦或者当代艺术的发生的空间,视频艺术是这一时期艺术家探索新表现的主流形式。以视频为主的影像艺术语言发展阶段,使得大量的艺术家突破经典艺术的手段,开始尝试探索生活中的新科技。安迪沃霍尔在20世纪70年代创作了大量的实验影像,足够占据美术馆的半层空间。拍摄纽约帝国大厦从早到晚长达8小时时间内的变化的影像作品《帝国大厦》是实验影像的代表作品之一。而被誉为录像艺术之父的白南准,则几乎在同一时期内开始进行大量的录像艺术创作,并创造了录像视频合成器,以及大量的视频装置。此时,录像、视频技术作为一个服务大众媒体的新科技产物,被艺术家所征服,从一个艺术创作纪录的媒介,转化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计算机图形技术
大量的计算机图形技术被广泛应用。与之对应的作品主要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身在美国的交互媒体艺术家格兰·莱文(Golan Levin)于1992年在MIT研究期间于师生一起创作了《ALIVE系统》,用计算机语言进行计算机视觉图形艺术创作;而加拿大人大卫·洛克比(David Rokeby)于同年创作的交互声音装置《多样化紧张系统》。1993年,第一代“奔腾”处理器成功登录计算机市场并被广泛推广,计算机运算能力显著提升,进入“奔腾”之年的计算机越来越进入大众生活。1994年-1995年,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进行了最革命性的创新与发展,即我们所熟知的windows3.x与windows95,定位完善的图形化控制界面赢得了全世界用户的欢呼,此时的计算机从办公空间走入了家庭生活。计算机开始从一个呆板的专业用具走向了家庭娱乐空间,大量的计算机影音游戏受到追捧。广大的艺术家图形设计师放下手中的笔,走入计算机图形领域。大量的计算机图形绘制工具被创造出来,例如我们熟知的Photoshop,于1990年诞生第一个版本,而1995年的时候Photoshop便拥有了其最强大的图层编辑功能;著名的3d动画软件3D studio,同样诞生于1990年。
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与这些强大的计算机图形工具,为艺术家与设计师提供了与科技结合的第一平台,计算机技术不再是工程师们的专属,同样可以为艺术家所从分运用,并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例如居住在纽约的著名数字艺术家乔许·戴维斯(Joshua Davis)利用Flash动态图形交互软件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的基于计算机中运行的视觉动态程序。当然尽管在西方,计算机图形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1974年第一届ACM SIGGRAPH年会)就开始发展,然而在步入21世纪以后才在全世界范围内乃至亚洲产生广泛的影响(2008年SIGGRAPH年会来到亚洲)。
三、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艺术通指那些借助或者基于互联网技术特点而进行的艺术创作。1989年,蒂姆博纳斯李创造了万维网,影响到今天,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打开了另外一个平行世界。
著名的数字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 Ascott)在万维网诞生之前就邀请艺术家通过局域网络参与到法国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活动。一些数码媒体艺术组织也支持互联网艺术活动,这些组织包括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以及法国声音/音乐研究室(IRCAM)等。玛丽·弗拉纳根(Mary Flangan)在2001年在惠特妮双年展上展出的作品“收集”,内容是收集来自世界各地计算机硬盘中的数据。我国艺术家冯梦波的作品《阿Q》系列(2002-2004),基于互联网游戏《DOOM》的基础上进行游戏引擎修改与创作,并拍摄而成。数码艺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手段,加强了其的数字媒介特性:易传播,强交互,突出互联网媒介的虚拟传播特点,能够打破艺术作品在特定空间内展示的限制,引人思考。艺术所讨论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了互联网自身。
四、小结
今天的数字技术已经步入了集合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智能化媒介阶段。数字艺术创作也一并与时俱进。韩国艺术家丽莎帕克(Lisa Park)的作品《Eunoia》则利用脑电波技术控制水的变化。我国艺术家曹斐的作品《RMB城市》则借助虚拟在线游戏《第二人生》的平台,在数码虚拟游戏中创造互联网在线交互作品。
与此同时,数码技术媒介其自身的广泛运用也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艺术与科技、与应用的边界。从早期数码身体艺术研究的澳大利亚艺术家斯帝拉克(Sterlarc),到今天因为期自身身体缺陷的尼尔哈比逊(Neil Harbisson),他们既可以说使数码媒体艺术家,也可以说他们使电数码、智能科技的研发人。
新媒体技术与媒介素养要并重 篇8
《未来媒体趋势报告》从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入手,解读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下的崩解与坚守,随后将视野扩展到当下媒体,阐述了目前传媒业的新媒体产业全景图、多轮驱动的新媒体生态圈、新闻客户端的媒体江湖等发展现状,最后将视野放到未来。整份报告数据丰富,含有大量的媒体发展案例。同时,在未来媒体论述部分,着重介绍和强调了新技术将对传媒业产生巨大影响(图2)。
《2015美国新媒体研究报告》主要阐述了美国技术革命对媒体行业的改变,2015数字新闻媒体现状及未来五大趋势。这份报告开始便提出:用户如何获得媒体?用户在哪获得媒体?可见这份报告的特点在于把用户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三份报告的内容,可以进行未来媒体发展趋势的解读。从全球看,媒体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媒体的表现形态呈现多样化趋势。未来是“快读”和“悦读”的时代。移动终端已经发展出了大量高粘性且仍呈增长态势的用户,因此媒体信息传播需要碎片化,提升移动终端的用户体验。同时,高质量的信息内容推送是吸引用户的关键,新媒体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会呈现出高质量的适合用户阅读的信息会得到高关注度、高转发量的特点。
报业向传媒集团转型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跨界与合作成为热门。但是,报业要处理好与新兴网络公司合作关系,既要学习网络公司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产品领域开发和运营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例如,向Google学习建立用户资料并运用这些数据;学习Facebook在强人际连接和个性化方面的经验和Amazon的定向推荐服务,又要保持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操守与准则。
技术与媒介 篇9
(一) 自媒体的开放性——拓宽公民记者的生存空间
自媒体本身是新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征, 具有新媒体的即时性、交互性特质。自媒体本质上是普通民众参与公共议题讨论的即时交互平台, 一种具有开放性、平等性的信息提供与分享平台。自媒体的开放性首先是由于新媒体技术平台的交融性, 新媒体使得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共存于一体, 并且新媒体平台的操作日益图形化和简易化, 降低了准入门槛和用户的使用难度, 同时对内容的要求不甚严格, 不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 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的传播内容。开放与包容, 部分填充了不同文化水平公民之间使用新媒介的“能力沟”, 使得网络这一公共领域和民主论坛不断扩大。伴随着公共知识分子参与社会事务、跟进新闻事件、表达自我愿望的日益强烈, 自媒体的开放性为这些声音提供了传达媒介, 也可以说是自媒体的开放性成就了公民新闻以及公民记者的出现与生存。
(二) 自媒体的“平权互播”——技术赋权于普通公民
自媒体的出现使得草根大众这一“新意见阶层”逐渐崛起, 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民书写”时代。“平权”“互播”具体指的是自媒体的平等性、交互性特质。自媒体的出现有效地改变了传受双方地位的不平等, 颠覆了“舆论一律”的传播格局, 是一种平权传播。同时, 自媒体使得传者与受者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传播节点, 公民既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 也可以是内容的生产者与传递者, 不仅可以接受信息, 还可以对其进行反馈, 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群体在传播中的地位。传统媒介不再垄断信息源、独享话语权, 媒介权力的重心逐渐向自媒体偏移, 新闻不再是几家媒体的发言, 而成为全社会的和鸣。尼葛洛庞帝把权力的分散视为数字化生存四大特质之首, 认为传统的中央集权的政治观念将随着网络的发展成为明日黄花。1自媒体时代带动了新闻业的新一轮革命浪潮。自媒体“平权互播”的特质与公民新闻“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以发声”的主旨不谋而合, 自媒体便自然而然地成为公民新闻的主要传播场所, 亦即成为公民记者得以生存和繁荣的土壤。
(三) 自媒体的“同向传播”——“同向价值”吸附公民记者
自媒体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等特质都在无形之中增加着自媒体的使用频次, 而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选择自媒体而非传统媒体来获取与分享信息的原因除了上述特点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即自媒体的媒介价值观与受众的价值观是同向的。自媒体代表的是普通公民的声音, 它区别于从属团体、组织、利益集团抑或是党政机关的“他媒体”, 即便是目前十分火热的政府微博、企业微博, 其本身也带有一定的独立属性和个人色彩。而大部分的自媒体是独立的和自由的, 其信息的生产者、使用者具有相近的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的同向性决定了以自媒体为平台的公民新闻具有更加强烈的贴近性、趣味性、动态性, 更符合目标受众的偏好。2
自媒体的草根性与其价值传播的同向性, 吸引了大量的公民记者和普通受众, 使其在传受两方面都积聚了大量的主体资源, 为公民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主客体的双重保障。
二、社会因素:公民意识的觉醒与行动力的增强
(一) 公民记者是在“公民意识”觉醒的前提下诞生的
公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公民新闻的生产与传播, 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来自公民意识的觉醒, 特别是公民的民主平等意识。公民民主意识主要体现为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这五个方面。
公民的主体意识强调每个公民都是社会民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是社会运行的主体。在我国, 公民自身的主体意识仍然处于萌芽状态, 公民自身对自我的“主体地位”感知度差, 导致参与公共事务时缺乏主观能动性。随着近两年技术门槛的降低和民主进程的推进, 公民主体意识在这种氛围下被强化, 参与社会事务的主动性提高, 公民记者大批涌现。
公民记者在参与新闻传播活动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最主要权利是言论自由权, 公民新闻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话语权的局面, 使得普通公民有了更加广阔的话语空间, 而越来越多的公民积极参与其中, 就是分割话语权的一种表现, 在此过程中, 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得以实现。公民记者具有较强的平等意识, “人人都是记者”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平等意识, 促使公民记者不断争取话语权、不断参与民主进程和公共事务的探讨。公民的法治意识则是指公民应具有的知法、守法、抵抗违法行为的意识。日益成熟和活跃的法治意识为“公民记者”寻求关注目标以及规范自己行为起了关键的指导和约束作用。1
公民民主意识的觉醒带动了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 有获取民主权利的动机, 同时又受到自身法治意识的约束, 公民记者群体不断壮大, 在道德与法律双双达标的理想环境下, 公民记者的质量也会得以提升。
(二) 公民社会的萌芽与公民的行动力增强
公民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形成, “公民社会使公民重新获得一部分辅助性和自觉性, 提供了民众表达言论、参与公共事务的制度安排以及实现自主性的舞台”。2公民逐渐成长为一支重要的民主力量, 一方面争取到了更开放的话语平台, 另一方面也逐渐成为社会行动的主体, 灾难救援、民主抗辩、公益实践, 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起, 到后来的“黑砖窑”事件、“华南虎照”事件、“躲猫猫”事件、杭州飙车案, 再到邓玉娇事件, 再到近来的2013南方周末事件、长春304盗车杀童案等, 历次重大社会事件中, 公民记者的参与都为案件朝客观、公正方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撑。民众公民意识的觉醒, 朴素正义感的表达对其中大部分案件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一桩桩公共事件证明, 公民通过有序的参与, 形成合力, 可以引导舆论、制约滥权、伸张正义。而在社会事件中不断深入人心的一系列法制观念、人权观念、民主意识、责任意识, 也预示着公民社会正在逐渐孕育和成长。
三、媒介因素:传统媒体的失语及专业记者的缺位
传统媒体失语现象对传媒来说是一件很困惑又很无奈的事, 对受众来说则是一件很失望又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总的来说媒体失语的原因有二:一是政策体制的管控;二是经济利益的压力。
政策体制方面的压力来自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媒介审查制度。凡是涉及重大、敏感话题的新闻事件, 都需要得到上级的审批才能够进行报道。这样的后果一来是耽误了新闻的及时播发, 降低了新闻的时效性;二来是许多重大事件不允许报道, 媒体被动失语。这是由目前我国的媒介生存法则决定的, 如要改变现状则需要从本质上广开言路, 解放思想, 改革新闻审查制度。经济利益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媒体的经营管理模式。作为经营性事业单位, 媒体只愿意为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广告收益的受众提供信息, 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3在此金钱至上的理念之下, 媒体逐渐降低了对内容的要求, 一味地迎合广告主或利益体, 因此, 那些和媒体本身存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团体, 则成为揭露与批判的“禁区”。而正是传统媒体的缺席和失语, 给公民新闻的生存创造了一个缺口。
此外, 专业记者难免有其认识盲点或误区, 这就容易造成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出现语言上的纰漏、观点上的偏颇, 而当突发事件特别是灾难性事件发生时, 专业媒体记者很难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报道。由此, 特定场合下公民记者的存在可以填补专业记者所造成的缺位, 弥补可能造成的公众对于新闻事实认知的漏洞和偏差。
总之, 公民记者的产生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公民意识的觉醒和现代传播科技迅速普及的必然结果, 是公民社会萌芽和公众影响力、行动力提升的结果, 也是政策法律、理论研究共同支持的结果。公民记者的出现顺应了公民对于知情权、参与权、言论自由权等权利的诉求。公民不再是沉默的羔羊, 而是能够质疑权威、挑战权威的重要力量。
注释
11 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第57页。
22 周晓虹:《自媒体时代: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 《新闻界》, 2011年第4期。
31 李晓娟:《新媒体时代“公民记者”现象探析》, 中国政法大学, 2010年, 第21页。
42 蒋达勇:《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及其对大学德育的意义》,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
技术与媒介 篇10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的形式变得多样化, 微信、微博新媒体形式的出现, 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国际互联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体, 其迅猛的发展势头, 引起了很多学者和电视界的注意, 他们开始担心网络的发展会对属于传统媒体的电视媒体产生冲击。”[1]笔者认为新媒体的出现对电视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需求的变化。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速度不同, 如就某则新闻的报道来说, 新媒体能够使一则新闻快速及时地得到传播, 然而电视媒介在这一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二是受众的变化。新媒体的出现, 带来了电视媒介受众数量的减少, 新媒体例如微博等, 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参与互动, 互动都是双向进行的, 而电视媒介的互动性较差, 往往是单向传播, 为此, 受众首选的自然是网络新媒体。
二、新技术造就了新型电视发展之路——以春晚为例
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媒介, 它们都在不断地依附于新技术, 创新新形式。新技术的发展, 让我们看到了不断变化着的电视媒介, 2014年到2015年初, 我们看到了电视媒介和新媒体的不断互动。二维码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提醒着受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形式进行关注, 各个卫视也均开通了各自的微博, 不断推送着热门头条等, 加强了互动, 微信公共账号的推出, 更是将电视上的业务搬进了小小的手机屏幕, 互动交流的新形式不断出现。
“春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始于1983年, 它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科技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产物。”[2]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对于春晚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电视媒介与新媒体的互动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了, 2014年注定是一个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的较为频繁的一年, 微博、微信与电视媒介的互动最直接的体现便是2015年的春晚了。
首先, 央视利用新媒体微博、微信等进行宣传。2015年的春晚似乎更懂的利用新媒体为其“宣传”。春晚开播前, 便有热门话题——“春晚”, 大多数的媒体记者站在了第一前线, 通过微博、微信等发布最新的春晚彩排信息, 与此同时, 传统媒体的电视通过视频报道参加春晚的表演者, 并进行了采访, 春晚的热门话题参与度更是较往年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其次, 大年三十的晚上, 观众与春晚的互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今年的春晚互动形式更是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是我们可以看到微信摇一摇功能, 二十二点左右, 不难猜出很多的观众都拿着手机参与其中。二是微博互动抢百万红包。通过参与热门话题“春晚”, 受众便可以参与微博抢红包的游戏。再者, 更有春晚淘宝红包等我们来抢。微博吐槽春晚依然是此次春晚必不可少的项目, 当然吐槽之中也不乏对其的欣赏。
春晚互动形式在不断变化着, 而这种变化是适应了技术发展的需要, 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然, 一方面, 这种变化带来了十分有利的部分, 其可以提高受众对春晚的关注度。新形式的互动, 也给众多年轻的受众带来了乐趣, 局限的电视单向传播形式慢慢地变为了双向的传播, 然而;另一个方面, 仍然有其弊端, 很明显, 对于此次羊年春晚, 真正在看春晚内容的人又有多少呢?人们对于热门话题讨论的内容也过于局限, 对此, 这种创新非但不是成功的而且起到一定传播文化的阻碍作用。然而, 凡是都应该看到多个方面, 技术进步是把双刃剑, 带来优势的同时也伴随着弊端。
三、新技术对电视媒介发展的重要影响
新技术的发展不仅仅带来了电视春晚的变化, 对整个电视行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此, 笔者想简单探讨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
首先, 新技术带来了一批新的年轻化的受众。新媒体技术的产生, 带走了传统媒体的诸多受众, 电视媒介的受众更是日益减少, 随着新技术的广泛运用, 传统的电视媒介与新媒介的结合, 再次使得受众群发生了变化, 网络电视等吸引了大批年轻的观众, 电视媒介适当借用了新媒体这个平台, 为其扩大受众群发挥了重大作用, 电视媒介与微博等互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格局, 种种这些, 带来的是受众群的不断年轻化。
其次, 新技术的使用扩大其传播的范围, 点对点的传播局面转为了点对面的传播格局。受众的年轻化与扩大化使得电视媒介传播范围扩大化, 此外, 以新形式出现的电视媒介, 打破了外在的电视机本身和地点、空间的限制, 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跨越时空与地域的局限, 海外的华侨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看卫视直播, 在没有电视机的情况下, 人们也有可能通过直播卫视收看某类综艺节目, 其传播的范围逐渐扩大。
四、总结
新技术的发展给新闻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各类媒介都在不断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网络电视、IPTV、网络电视直播、电子化报纸等, 均是时代与技术发展的产物, 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电视的绝对强势时代终究只是人类信息传播之旅上的一个路标, 一个历史的记号。众神喧嚣的媒介环境虽然颇砚了昔日电视一家独大的时代, 但却是在新的领域以新的方式逐渐拓宽电视的生存空间。”[3]
从上面春晚的案例中, 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技术的使用可以带来双向的作用, 当然, 我们在不断创新形式的同时, 必须不断克服其带来的不利的影响, 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有可能阻碍其发展。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不盲从, 冷静对待任何新形式的媒介。
参考文献
[1]网络媒体对电视媒体的冲击[DB/OL].人民网, 2004-04-13.
[2]王莉超.马年春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现实困境和创新性探讨[J].中华文化论, 2014 (8) :146-150.
技术与媒介 篇11
“跨媒介学习与交流”这个任务群不同于寻常学习中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而是强调将媒介本身作为学习的对象与内容,也意味着,这个教学不是单纯的媒介学习,还应该让学生对不同媒介的不同表现形式与话语方式进行体认及辨析。因此,教学过程必然涉及比较对照,而不是上一堂“影视欣赏”这类学习单一媒介的选修课。
(朱俏《综合性、活动性与语言切换》,第10~12页)
阅读教学的“非语文”倾向须匡正
最近几年,我们对课改以来发生在阅读教学中的“非语文”“泛语文”等不良倾向和问题进行了反思和纠正,阅读教学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阅读教学的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放眼当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仍有一些痼疾没有完全清除,影响着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值得进一步分析研究,匡正完善。
(张所帅《当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六种偏向》,第13~17页)
新高考背景下的认识误区
浙江省公布2017年新高考办法及其“学考”和“选考”的具体方案之后,笔者在市内外多所学校调研、交流中发现,不少学校、不少教师、不少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更加关注“选考”学科。学生花大量的时间优先应对“选考”科目,在“选考”结束后再集中精力抓语文、数学和外语。而不少语文教师以“课时紧张”“高考不直接考课文”等为由,竟然在高一、高二不上打星号的课文,甚至只上“学考”规定的30来篇课文,抛开了“课程标准”,置学科指导意见于不顾。
(沈坤林、王军《类文合观:新高考背景下的阅读奠基》,第35~38页)
“浅文”之于学生阅读素养奠基的价值
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思想内涵相对浅显、表达通俗易懂的“浅文”。对这类文本的教学,通常有两种偏向:一是体现在各类赛课及其他展示课中,往往从“设计技巧”的视角体现“浅文深教”的理念,偏重于对“浅文”内容的“深挖”上;二是体现在大量的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以为学生“一看就懂”(往往是偏于内容),往往读过就算学过,甚至觉得跟考试关系不大而没上这些课文。这两种情况取向似乎不同,但都忽视了这些“浅文”之于学生阅读素养奠基的价值,特别是忽视了从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欣赏方法角度对学生阅读的有效引领。
技术与媒介 篇12
关键词:媒介融合,人际传播,TED演讲
什么是媒介融合?“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先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提出的, 这个新概念的提出与当时快速发展的媒体技术和传媒界不断进步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它是指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两者融合的基础上, 用一种终端围绕和网络来传输数字形态的技术手段而产生互通的信息, 由此带来不同媒体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1]。从技术层面来看, 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可以将传统媒体中的传播介质如文字、声音、图像、视音频加以综合运用, 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 跨越这种仅仅从技术层面的理解,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媒介融合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交流和传播实践跨越不同的物质技术和社会机构的开放式迁移[2]。人类的交流与传播, 从口头传播到文字印刷传播, 再到大众传播, 媒介传播的载体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交流信息的广度不断得到拓展, 一种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死亡, 媒介的交互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5年2月28日, 媒体人柴静自费制作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在各大视频网站一经播出, 就引起了不少国内外网民的关注。它的热度已超过了很多热门电视剧, 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更是引发了“刷屏”效应。截至3月2日上午9点半, 收看人数达到2亿, 原创微博近14万条, 而总评论数达27万条之多。
《穹顶之下》的热播同时也引发了业内对于其传播特点的关注。它的成功传播究其原因, 从内容看, 《穹顶之下》紧扣环境污染雾霾问题, 获得了广泛关注, 从传播形式上而它在媒介融合上所做的创新, 更是功不可没。
1多元和创新化的新媒体语言形态
《穹顶之下》借鉴了新媒体形态来对传统媒体的语言表达进行创新, 这使得受众对内容信息的接收变得更为简单易明。
1) TED式演讲。TED是科技、娱乐、设计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缩写。它发端于1984年, 后成为各行各业人才的聚会, 这些行业精英登台演讲, 分享工作和生活的经验与思考。《穹顶之下》采用TED演讲模式, 模仿剧院布置, 舞台上用灯光、背景营造出“剧场感”, 主持人柴静对雾霾问题的成因娓娓道来。大屏幕代替了传统读报时代主持人手边的小屏幕, 现场观众不再是节目的陪衬, 成为真正的交流场景中的人。
2) 抽象信息的直观化。数据的可视化、信息的图形化、知识的表象化和科学的拟人化在《穹顶之下》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数据信息的可视化。例如开场通过数据来演绎故事, 把问题通过数据自然带入到观众对雾霾严重性的直接回忆中;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数据, 配合相应的画面, 让观众直观感受到雾霾的严重性。数据的来源多种多样, 既有来自于官方的数据, 也有权威报告和权威专家的结论。单纯的数据罗列比较抽象和枯燥, 加大了传播受众的理解难度。利用一些常规的数据软件工具进行大范围内数据的收集比对, 使得简单数字背后隐藏的问题得以清晰展现。柴静在通过美国航天局近10年来对华北上空的卫星图片对比来寻找雾霾的蛛丝马迹, 就是结合数据分析相应问题的例子。
科学知识的拟人化。影片多次在分析的过程中运用表格、图形和地图来对相关问题予以阐述。这种数字化信息传播集文本、图像、视音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于一体, 依托数字技术提供的交互、超链接等功能, 其信息关联度、知识拓展度、素材富集度、受众参与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关于PM2.5的动画片。在片子里, PM2.5化身为一个邪恶的角色, 有许多臭味相投的朋友, 就是PM2.5的组成元素, 它们对人体的危害比拟成游戏闯关的过程, 使观众能够通过动画的方式清晰地了解PM2.5复杂的化学污染机制。
3) 移轴拍摄、无人机拍摄及科幻电影特效技巧运用。这些特殊拍摄效果使得画面语言的表达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移轴镜头是一种特殊的拍摄方式, 通过移动摄影镜头的主光轴, 在丰富景别内容的同时, 获得较大景深, 达到特殊的影响透视效果。影片中拍摄的英国火车站、伦敦桥等景观, 就是运用移轴拍摄这一方式, 拍摄效果就像是缩微模型一样。无人机深入危险境地, 实地拍摄重要的第一手空气污染严重地带的画面资料, 保证了材料的说服力和新闻的真实性。而结尾处闪耀着蓝色光芒的地球, 则是从科幻电影中借鉴的电影语言, 它细腻地表达了人类对于自身所居住星球的信赖感激以及充满神秘的敬畏之情。
2借助人际传播网络的媒介融合
正如上文所说, 技术的革新只是媒介融合的表层, 媒介融合不仅是技术的融合, 更是在技术的基础上对“人际传播”的形式优化。所谓人际传播, 是指两个人以上面对面的交流以及运用个人性技术媒介所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3]。而大众传播则主要依赖广播、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介进行信息传递。机器媒介系统使人类借助机器实现了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 但同时也把人际传播引向了隔膜和疏离。保罗·莱文森提到的传播媒体的“人性回归”, 提到日益探寻那些保持和继续过去的延伸性突破, 同时又可获取曾经丢失的人类传播世界中的自然性要素的媒介。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始终是传播的出发点, 正如麦克卢汉所言, 媒介是人的延伸。在这个意义上说,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媒介融合仍然是以人际传播作为其核心基石的。强调技术的融合, 是更多地看到不同形式媒介的差别, 而“人际传播”, 却一直是各种不同媒介技术的后台运行。
基于多媒体技术, 《穹顶之下》借助网络人际传播的媒介融合策略表现:在内容的表达上, 改变互联网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 重返“非中心化”, 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排除把关人的参与, 柴静以个人到场最大化方式来谈论和倾听, 注重受众的反馈;在信息的传播上, 不是仅仅依靠大众传播的传统媒体的推送, 而多借助于网络媒体渠道, 并大量通过网络人际传播网络进行传播。
《穹顶之下》的主持人柴静, 曾经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 在此片中, 她并不是以一个专业人士, 或者是纯客观的角度切入整个事件的报道。她特别提到了女儿的疾病使得她与雾霾之间有一场私人恩怨, 站在一个母亲角色立场, 向观众坦诚披露自己的隐私, 就意味着这一场信息的交流, 更多地有人际交流的色彩。TED的演讲模式更加强化了这一点, 观众在这里并不仅仅只是旁观者, 他们是场景的一部分, 柴静在雾霾这个问题上的知识并不比台下的观众更丰富, 他们甚至可以对柴静的某些“无知”发出善意的笑声。这种呼应减少了大众传播的单向性, 而增加了人际传播中重要的反馈效果。用户在这样一个平等、开放、去中心化的沟通平台上都可以去进行思考、传播甚至创造,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穹顶之下》的发布模式是在传统媒体新闻与新媒体信息融合的一个典范。它没有照本宣科地使用电视纪录片模式, 而是从手段上突破了传统的纪录片模式, 即采用了新媒体全网覆盖新模式, 首先选择发布在网上, 而不是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新媒体即新型互联网媒体, 而新媒体平台是具有多对多、交互式特点的平台, 主要包括网站、微信、微博、自媒体平台等。新媒体平台抢先发布, 传统媒体的随后跟进, 在无形中更主动地去推动事件的发展, 加深了舆论强度, 扩展和强大了其影响力。
1) 《穹顶之下》上线的时间在周末, 以便能够长时间地占领新媒体所建造出来的舆论世界, 话题的生命周期会大大衍生。一般在周末, 例如一些门户网站、视频网站、自媒体各种平台的编辑频度会降低, 这给柴静的作品有了更多的入口。此外, 发布的时间紧跟春节后, 处于话题空档期的节点上, 选择这样一个与公众息息相关的话题会急速扩散开来, 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最佳化。
2) 这部纪录片的传播考虑到了新媒体平台的特性, 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别于传统电视新闻调查节目。在节目的制作播出上充分考虑与网络社交平台的对接, 虽然整个节目时长达近两个小时, 但是许多内容可以独立成小单元完成即时传播, 这丰富了用户体验的层次感, 增加平台的粘性。在新兴媒体时代, 观众接受信息的习惯正在发生改变, 他们不只接受传统媒体的发送, 还在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收看视频节目, 还可以通过各种新兴媒体进行分享、评论、互动和推送。纪录片的迅速传播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工具有很大关系, 微信具有的人际传播粘度使得朋友圈推荐的成功率大大提升, 再加上传统网站的适时推动, 使得《穹顶之下》在短短的两三天时间内点击率突飞猛进。
3) 在新媒体时代下, 传播并不是一次性完成, 完整成功的传播需要多环节、多形式的交替配合。制作者前期大量收集资料走访各个国家、采访各类权威人士完成内容制作, 之后以视频网站轮番播放视频, 紧接着各种编辑力量、组织、多种媒体形态的跟进, 来共同完成信息的纵深传播。在这个意义上, 传播并不是一次性的, 终端渠道上的互相配合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穹顶之下》正是通过终端渠道的信息接力传递, 到达有效传播人群, 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传统的人际传播是我说你听, 我传达你接受, 而web2.0时代的人际交互则是“我说给你, 你复制给他, 他上传给更多的交互者……信息在人际网络里增值和酵化”[3]。
《穹顶之下》的成功传播令人侧目, 它带给传统媒体的启示之一, 就是要注重媒介融合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只是技术上的进步, 更表现为一种传播的“人性的回归”。有学者提到, 在当前的“媒介革命”中, 媒介演变的总趋势是传播主体的个人化。传统的大众传媒正丧失某些重要性质, 它在传播中存在的有效性、针对性、渗透性不足的先天劣势, 在互联网时代被放大。如果说互联网是一个网络, 大众传媒只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 它需要被嵌入更大的网络关系之中。媒介融合正是在这种语境中基于互联网的媒介整合, 人际传播在其中扮演着“核心应用”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杨溟.媒介融合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
[2]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M].陈丽贵, 刘君, 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17.
【技术与媒介】推荐阅读:
教育信息技术媒介07-20
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论文07-23
性别与媒介06-05
新媒介与民主06-27
牡丹文化与媒介传播09-22
媒介经营与管理作业要求06-09
广告媒介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05-24
媒介发展史与社会进化06-03
媒介与和谐社会论文08-18
媒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