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平台

2024-10-14

媒介平台(精选5篇)

媒介平台 篇1

比尔·盖茨曾在2007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断言:随着在线视频产品日益发展, 互联网将在5年内“颠覆”电视的地位。2012, 正是微软之父所预言的那个“变局”之年。今年5月, 全球最大社交网站FACEBOOK上市, 市值超过千亿美金。尽管电视业并未像“正在消失的报纸”那样岌岌可危, 但随着媒介传统疆界越发模糊, 电视“晚间黄金时段”领主地位已经受到撼动, 从生产流程到运营体系, 电视正在被动融合与主动选择中, 实施跨平台战略。

1 受众迁移:电视跨平台融合的外源性抉择

同样是在达沃斯, 2010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让“新常态” (New Normal) 一词走进全球视野: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再也无法回到曾经的稳定常态, 整个世界都正在经历一场“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 而此轮重建的核心动力来自于信息技术革命。事实上在危机到来之前, 信息时代已经悄然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而此轮经济危机则加速了变革——内有机构裁员、采编力量减弱;外有新媒体多面出击、分流受众, 美国传统媒体跨界融合成为必然。

电视一枝独秀的年代, 正在逐渐成为历史。无论是2010年的美国中选, 还是2011年“9·11”十周年, 在重大政治及新闻事件面前, 电视都已不再是“第一位”的选择。随着受众消费习惯的改变, 电视收不得不与新媒体共享天下。

1.1 电视:收视总体下滑, 体育拉升, 新闻落榜

2010年美国中期选举周综合收视排名榜中, 文娱和电视剧处于绝对优势。在这个美国人行使选举权的大日子里, NBC、ABC、CBS三大广播公司强化了“晚间新闻”报道, 当晚NBC《夜新闻》收视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 但依旧无缘前十强榜单。

在2011年“9·11”十周年这个重大“新闻结点日”里, 当周收视人数比2010中选周提升了1500多万, 增幅超过10%, 但主要贡献率来自美式橄榄球联盟赛, 期间唯一入选十强榜单的新闻类节目是CBS“9·11”特别专题, 曾经多年入榜的老牌新闻节目《60分钟》也被挤出局, 观众仅800万, 同比跌了一半。2012年4月, CNN在任意时段内观众平均值为357 000名, 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58%, 降到近十年来的最低点。

1.2 新媒体:网民热度攀高, 手机终端受青睐

如今, 美国人已经完全走入数字时代, 有超过3/4的成年人拥有手提电脑或者台式电脑, 12到17岁的年轻网民, 每天1/3以上的时间, 是在收看网络视频。2011年, 美国“手机视频”消费同比增加41%, 其中55岁以上年龄段用户数量翻了一番, 18—34岁女性成为主力军, 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成为核心, 智能手机用户早已超过全美手机用户的40%。

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5个亿, 《甄嬛传》热播期间, 乐视网流量就达到了14亿。如今的中国网民中, 手机用户占了69.3%;2011年手机微博的使用率同比增加了23%。

1.3 趋势:跨平台消费成定局, 电视变身“伴随式”媒体

在观众收视时长统计中, 2012第一季度美国成人每周收看电视的时间, 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分钟, 但增幅是来自老龄观众, 54—64岁群体成为电视主力观众。

尼尔森关于美国受众“看电视、电脑上网、用手机”行为分析结果显示:白天时段, 三大终端几乎被同时、等量使用;晚间晚八点半黄金时段, 也有近一半观众在边看电视, 边使用手机或电脑, 其中社交网络成为登陆重点。当电视上播出歌手选秀类节目《X Factor》时, Facebook流量达到了平时的17倍, 而网民为了能在社交网络上发布更多信息, 就必须更加热衷地观看电视直播。这种不同媒介平台间相互促进的共生效应, 正成为融合时代媒体“新常态”。

2 媒介生产流程融合:跨平台博弈

2.1 结构性融合:媒介生产流程变革

美国的媒介融合, 是合作而非合并。比如洛杉矶电视台KTLA与网站“圣地亚哥之声”, 进行了松散式合作。圣地亚哥之声因为属于非盈利网站, 在民意调查及社会监督报道中有良好的资源和受众, 合作后的KTLA新闻中经常会出现网站编辑, 他们会在调查报道进入关键结点时, 现身电视屏幕。

CNBC附属网站与电视进行了“主动”融合, 网站编辑会在电视节目直播后, 对嘉宾进行专门的网络专访, 还会对电视已播内容进行深度加工。1.大时段电视访谈, 网站要拆条或分段上载, 并逐段撰写摘要。这种二次加工所产生的价值链延展, 正是国内大多数城市台附属网站所不具备的。2.当CNBC电视节目开策划会时, 网站记者/编辑会参与其中, 这样更有助于对电视内容的二度创作。

CNN网站是全美最具“时效性”的新闻网站。美国时间2012年5月17, Facebook上市首日, CNN进行了大时段的电视直播。在早晨9点开市牛铃响起之后两分钟内, 其网站就上载了相关报道, 这要比《纽约时报》网站还要迅速。在这场生产力变革过程中, 高校早已随之而动。南加大“媒体实验室”是全美颇具代表性的“全媒体记者”培训基地, 学生配有专业背包, 既可现场录音录像, 也能现场登录网络上载。

2.2 策略性融合:跨界博弈与竞合

总体来说, 美国电视业与新媒体, 与其说是融合, 倒不如说是“竞合”。即便是在同一集团内部, 电视与网站也是有保留地融合。比如在威廉王子大婚当天, CNN在公共信号基础上, 又在美国演播室聘请了多位嘉宾同步解说, 同时还制作了大量精美图表提供新闻背景……不过, 所有这些加工环节都没有上网, CNN网站只直播公共信号, 三五分钟没有一句解说。

美国传媒界有这样一个共识:报纸不是被网站击败, 而自断前程。允许网络无偿“征用”内容, 纸媒将自己的阵地拱手相让, 虽然现在纷纷尝试付费墙, 但应者寥寥。因此, 美国电视业为了保证订户数量, 他们对新闻、电视剧等内容, 实施策略性保护——不同步直播、滞后上载、网络收费观看。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通信社, 路透社一直以文字及广播见长。然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路透社看到了跨平台发展的前景。在位于时代广场的路透社美洲总部, 1/3的记者办公区已被“视频”部占领, 而此前他们的视频部门, 只有两间编辑间和寥寥无几的记者。现在, 路透视频部会时常邀请文字部的记者出像, 帮助制作视频报道。

3重塑生态:边界的模糊与格局的重建

3.1 生产力变奏

人是生产力第一要素。新技术的发展, 进一步模糊了媒介“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边界。《纽约时报》开始转载“维基解密”网站内容, CNN信源部也开始搜集重点人物微博消息, 媒介生态正在重塑。美国关于微博最经典的案例哈德逊河飞机迫降事件。2009年, 客机遭遇飞鸟撞击, 安全迫降哈德逊河, 那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商业客机首次成功迫降在河流上且无伤亡。最早“报道”这则新闻的, 是救援船工作人员Krums的配图微博:哈德逊河上有个飞机, 我在摆渡船上正过去救人。智能手机加微博, 为消息的即时传播提供了可行性。尽管当时的“正统”媒体对微博消息非常谨慎, 但如此真实的配图微博很快被多次转发。CNN虽在媒体中第一个赶到现场, 但已经错过了第一现场。当天Krums就走进MSNBC演播室, 接受电视采访。

2010年北京全城堵车。在当时40分钟只能挪动500米的路况下, 记者无法抵达现场。当时美国媒体的消息, 大都是来自微博:网上发布消息征集, 在场博友即时反馈。

2011日本大地震, CNN采用了大量震区平民录像、微博消息、YouTube视频。不过, 美国传媒人对微博既爱又怕, 遇到虚假消息已经司空见惯, 有人甚至提出给微博也建立一个诚信评级体系, 对发布人进行评级。2012年5月, CNN推出第二届“大众记者” (iReport) 评选。在网络时代, CNN新增iReport专栏, 鼓励在新闻现场的普通人拿起摄像机, 为其提供第一手现场报道。特别是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战争等新闻现场中, CNN采用了大量非专业记者视频, 并每周, 每年都进行排行及评选。

3.2 融合传播手段, 改变媒介生态

3.2.1 网络社区:从被动到主动

法国电视24台主打“网络社区”概念, 其网页第一排就是“加入社区”链接。他们提倡“新闻之外”的增值, 就是基于新闻, 将整个网站变成一个大社区, 增强受众的归属感。他们专门开辟了“观察家”网页, 供网民评论。使整个视频网站变成大社区, 增加网民的忠诚度。另外, 法国电视24台还开通“我的France 24”服务, 为“社区居民”开通个性化服务, 按需定制新闻邮件和提醒业务。

目前CNN正通过主动融合, 开始与Facebook等社交媒体“共享”用户资源。首次登录CNN网站的新用户, 现在已经不需要经历注册用户名、设置密码、填写联系邮件等复杂的过程, 用你的Facebook账号, 就可以直接登录CNN。事实上, 这是传统媒体CNN在向社交媒体实施的资源“侵蚀”。此前, 无论从内容到用户, 新媒体一直在“侵占”或“分割”传统媒体资源, 而CNN此举无疑是用最直接的方式, 将Facebook庞大用户群据为己有。

3.2.2 新终端:催生媒介“新载体”

《华盛顿邮报》今年第一季度经营甚差, 广告收入继续下跌17%, 亏损2260万美元, 发行下跌10%。《纽约时报》也被《福布斯》撰稿人Eric Jackson寓言:到2015年该报只有以下一些可能的结局:被兼并, 被出售, 破产停刊。不过, 近期《美国新闻学评论》发表文章, 题为《第二次机会》, 指出纸媒在互联网第一个十年因战略失误错失良机, 而平板电脑革命给传统媒体带来又一次转型机会。毕竟美国人18%的平板电脑拥有率或许为报纸“付费墙”提供一次生存转机。

在电视领域, 索尼与谷歌共同推出网络电视Google TV在2012年进行了系统简化处理, 将在欧美批量推出像智能手机一样方便的“智慧电视”。据DisplaySearch分析, 到2015年, 网络电视将占总数的47%, 销量过亿。另外, 随着超薄软性屏幕的开发, 未来的电脑屏幕有一天或许可以做成一张能够随便折叠的“报纸”。未来, 一场“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普适融合将渗透到媒体的每一个领域, 一个将融合几种甚至全部媒体优点的媒介“新载体”或将出世。

3.2.3 利益博弈:“内容战”升级为“并购战”

“内容”是当下媒介融合的竞争焦点。SNLKagan研究公司报告预测, 美国有线及卫星电视用户将逐步向网络电视流失, 到2014年, 将有810万网络电视用户, 这一数字是2009年的5倍还多。据美联社报道, 时代华纳一个季度就损失数十万的有线电视用户, 而决定网络电视兴衰的核心, 正是节目源。

Hulu是美国最大的“免费”网络电视。2007年由NBC与新闻集团共同创办, 以广告植入为盈利模式, 网民“免费”收看节目, 但热播电视剧, 只能免费收看前几集。如今这一网站又推出增值服务, 每月7.99美金, 付费收看网络电视。

康卡斯特2009年与时代华纳合作推出免费网络电视, 只要有线客户继续支付收视费, 就可免费收看网络电视。虽然开创之初得到时代华纳部分节目授权, 但好景不长, 内容紧缺成为其扩张之路的最大路障。2011年康卡斯特收购NBC, 传统电视与网络电视利益之争升级。拿下NBC51%股权后, 康卡斯特成为美国最大的节目生产商和提供商, 同时也是唯一集制作、有线电视和互联网服务于一身的复合型企业集团, 此举创下了美国媒介融合规模最大的内容收购案。合并后NBC生产的节目在有线电视和网络电视Hulu上“无偿使用”, 其NBC传统竞争优势正在被削弱。虽然联邦通讯委员会对此桩并购提出了诸多限制条款, 但一个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于一身、汇媒介渠道与内容为一体的传媒寡头已经现身。在媒介融合之路上, 新的垄断正在形成。

摘要:新媒体时代, 报业已经入选美国消亡最快的十大行业榜单。作为传统媒介领主, 电视收视率也频频下滑, 随着年轻受众的移情别恋, 电视正逐渐沦为“伴随式”媒体。从生产流程变革到生产力变奏, 媒介跨平台融合正逐渐成为“新常态”。随着网络电视和超薄界面技术的发展, 固有的媒体边界日趋模糊, 格局的重建已悄然开始。

关键词:跨平台融合,新媒体,新常态,格局重建

试论媒介一体化经营平台的构建 篇2

传统媒体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利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神州学人》和《中国贸易报》, 它们推出的电子版是传统媒体触网的早期尝试, 到今天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这些媒体网站的运营思路绝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媒体内容的数字化阶段, 将互联网当做扩大媒体产品辐射面的通道, 功能比较单一。经营意识较强的媒体也做了多方面的尝试, 比如推出主持人、编辑、记者等博客或微博, 开设与受众互动、接受受众反馈意见的通道等, 但从总体上看, 目前传统媒体虽然拥有长期积累、有待开发的包括品牌、内容、渠道和客户在内的一系列优质资源, 但在如何整合、激活这些资源, 变市场资源为市场价值的转型上尚缺乏自觉意识, 成功的探索并不多。

传媒产业一向被称为内容产业, 全部的产业价值逻辑都是沿着内容的采集、加工制作、传输及其市场的价值实现这一线索而展开的, 因此“内容为王”的观念在传媒业具有根深蒂固的主流地位。但我们必须看到, 内容资源及其产品仅仅是传媒产业所能够生产和呈现的价值物之一, 并不能因其“一叶” (尽管是极为重要的“一叶”) 而遮蔽我们对于传媒产业全部价值把握的视野。关系和关联能构建起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 这是一个被我们严重忽略却值得我们重视和具有巨大开发潜质的价值领域, 而做到这一点, 恰恰是使我们的传媒产业走出“拐点”、跨上一个新的发展空间的关键所在。

对于媒体而言, 常规售卖的内容无外乎以下两种:一种是媒介内容产品本身的售卖, 买主是受众;另一种是媒介在吸引受众注意力后形成的有价值的版面或时段的售卖, 买主是广告主。这就是媒介经营的“二次售卖”模式, 决定广告主投放的决定性因素, 往往是受众的数量和质量。值得指出的是, 媒体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 其稳固发展还与多个利益群体相关, 如政府组织、行业组织、合作伙伴、供应商、竞争对手等, 这些被统称为利益相关方, 如能赢得这些群体的认可和支持, 会营造出和谐的媒体发展环境, 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 促进受众和广告主对媒体的选择。因此, 从提高受众对于媒体的依赖程度、便于利益相关方与媒介组织沟通的角度出发, 传统媒体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 以整合的思路打造一体化的媒介经营平台。

所谓一体化媒介经营平台, 就是以全面满足受众需求、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沟通为出发点, 将与媒体经营相关的业务纳入一个统一化的平台之上, 形成优化传受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一体化界面, 并以此为依托来提升媒介经营各个环节的质量, 以充分的互动、便捷的沟通建立和谐持久的关系。

二、一体化媒介经营平台的功能设计

为便于设计更实用的一体化媒介经营平台, 首先要将媒体运作的前、后台系统描述清楚。常规情况下, 一个媒体是由以下的前、后台系统组成:

区分前、后台系统活动的办法很简单:与受众和利益相关方直接相关并能被其所感知的活动都属于前台系统。对于一个媒体而言, 产品营销、公共关系维护、品牌推广、受众服务、客户服务、媒体合作及受众信息受理这些环节, 都是要与受众或利益相关方发生关系的, 因此都属于前台系统范畴。一体化媒介经营平台所要经营的内容, 从受众和利益相关方所能接触到的范围看, 主要包括上述几个方面, 同时媒体与其员工的内部关系也是媒体必须认真加以维护的, 属于企业对内营销的范畴, 因此也构成一体化媒介经营平台所要经营的内容。这样我们就可以绘制出一体化媒介经营平台的业务结构图:

而媒体经营的界面, 就是媒体在进行与这些环节相关活动时与受众或利益相关方发生接触的物理空间, 这些空间包括线上虚拟的接触点和线下实体的接触点。本项目所研究的限于线上的接触点, 即在线界面。在线界面所要接触的交互对象, 主要包括受众、广告主、利益相关方和员工, 他们对应着不同的业务流程, 与媒介组织代表共同构成交互主体:

前台系统的若干活动是媒体在线界面所要承载的主要功能。对于一体化媒介经营平台而言, 除了要承担上述功能外, 作为一个汇集各种不同利益主体、承载不同诉求的开放空间, 其功能要更为广泛, 一旦媒体建立了能够开展广泛业务的平台, 就会吸引大量的用户使用这一平台, 这些用户会在这一平台上开展各种更为广泛的活动, 比如除了和媒体互动外, 还会基于对媒体内容的共同需求展开互动, 即受众之间的互动, 媒体从业人员从更好地服务于受众的角度出发, 也会利用统一平台开展交流和沟通活动。

总体上看, 媒体与各利益主体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 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 不但媒体与利益主体有交互行为, 各利益主体间也会形成交互关系。毫无疑问, 在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传媒环境下, 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交互最重要, 因此在表现上也更为频繁:

也就是说, 一旦媒体搭建的基础平台得以建立, 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能够建立关联的话, 交互就会变得无所不在。以受众为例, 受众会主动查找、搜索并参与互动;当受众看到媒体上刊载的广告信息产生兴趣后, 渠道便利的话会产生交互行为;受众对媒体行为或对广告主传播的信息需要求证或申诉时, 利益相关方也会成为受众交互的对象。其他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也会因不同的动机和需求而发生类似的交互行为。总之, 对于媒体而言, 便于信息传播和反馈的一体化平台的建立能够促进媒体经营向着利好方向发展。

也就是说, 传统媒体要搭建的一体化经营平台:一方面要以媒体经营为本位, 使平台所汇聚的资源直接为媒体的内容经营、广告经营和关系经营服务;另一方面, 从提高平台的质量和各利益主体对平台的依赖性角度考虑, 这一平台要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交互及利益主体内部成员之间尤其是受众之间的更便利交互而提供技术支持。在明确了一体化媒介经营平台的总体定位后, 一体化平台的功能设计就有了基础。

三、一体化媒介经营平台的功能设计及运行思路

1. 一体化媒介经营平台的功能设计

对应一体化媒介经营平台的经营内容, 按照模块化设计的思路, 为一体化平台设计相关的功能模块。大致包括五类模块:销售功能模块、推广功能模块、服务功能模块、受理功能模块、互动功能模块。

2. 一体化媒介经营平台的运行思路

媒介平台 篇3

关键词:媒介融合,人际传播,TED演讲

什么是媒介融合?“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提出最先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提出的, 这个新概念的提出与当时快速发展的媒体技术和传媒界不断进步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它是指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两者融合的基础上, 用一种终端围绕和网络来传输数字形态的技术手段而产生互通的信息, 由此带来不同媒体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1]。从技术层面来看, 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可以将传统媒体中的传播介质如文字、声音、图像、视音频加以综合运用, 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 跨越这种仅仅从技术层面的理解,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媒介融合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交流和传播实践跨越不同的物质技术和社会机构的开放式迁移[2]。人类的交流与传播, 从口头传播到文字印刷传播, 再到大众传播, 媒介传播的载体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交流信息的广度不断得到拓展, 一种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死亡, 媒介的交互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5年2月28日, 媒体人柴静自费制作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在各大视频网站一经播出, 就引起了不少国内外网民的关注。它的热度已超过了很多热门电视剧, 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更是引发了“刷屏”效应。截至3月2日上午9点半, 收看人数达到2亿, 原创微博近14万条, 而总评论数达27万条之多。

《穹顶之下》的热播同时也引发了业内对于其传播特点的关注。它的成功传播究其原因, 从内容看, 《穹顶之下》紧扣环境污染雾霾问题, 获得了广泛关注, 从传播形式上而它在媒介融合上所做的创新, 更是功不可没。

1多元和创新化的新媒体语言形态

《穹顶之下》借鉴了新媒体形态来对传统媒体的语言表达进行创新, 这使得受众对内容信息的接收变得更为简单易明。

1) TED式演讲。TED是科技、娱乐、设计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缩写。它发端于1984年, 后成为各行各业人才的聚会, 这些行业精英登台演讲, 分享工作和生活的经验与思考。《穹顶之下》采用TED演讲模式, 模仿剧院布置, 舞台上用灯光、背景营造出“剧场感”, 主持人柴静对雾霾问题的成因娓娓道来。大屏幕代替了传统读报时代主持人手边的小屏幕, 现场观众不再是节目的陪衬, 成为真正的交流场景中的人。

2) 抽象信息的直观化。数据的可视化、信息的图形化、知识的表象化和科学的拟人化在《穹顶之下》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数据信息的可视化。例如开场通过数据来演绎故事, 把问题通过数据自然带入到观众对雾霾严重性的直接回忆中;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数据, 配合相应的画面, 让观众直观感受到雾霾的严重性。数据的来源多种多样, 既有来自于官方的数据, 也有权威报告和权威专家的结论。单纯的数据罗列比较抽象和枯燥, 加大了传播受众的理解难度。利用一些常规的数据软件工具进行大范围内数据的收集比对, 使得简单数字背后隐藏的问题得以清晰展现。柴静在通过美国航天局近10年来对华北上空的卫星图片对比来寻找雾霾的蛛丝马迹, 就是结合数据分析相应问题的例子。

科学知识的拟人化。影片多次在分析的过程中运用表格、图形和地图来对相关问题予以阐述。这种数字化信息传播集文本、图像、视音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于一体, 依托数字技术提供的交互、超链接等功能, 其信息关联度、知识拓展度、素材富集度、受众参与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关于PM2.5的动画片。在片子里, PM2.5化身为一个邪恶的角色, 有许多臭味相投的朋友, 就是PM2.5的组成元素, 它们对人体的危害比拟成游戏闯关的过程, 使观众能够通过动画的方式清晰地了解PM2.5复杂的化学污染机制。

3) 移轴拍摄、无人机拍摄及科幻电影特效技巧运用。这些特殊拍摄效果使得画面语言的表达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移轴镜头是一种特殊的拍摄方式, 通过移动摄影镜头的主光轴, 在丰富景别内容的同时, 获得较大景深, 达到特殊的影响透视效果。影片中拍摄的英国火车站、伦敦桥等景观, 就是运用移轴拍摄这一方式, 拍摄效果就像是缩微模型一样。无人机深入危险境地, 实地拍摄重要的第一手空气污染严重地带的画面资料, 保证了材料的说服力和新闻的真实性。而结尾处闪耀着蓝色光芒的地球, 则是从科幻电影中借鉴的电影语言, 它细腻地表达了人类对于自身所居住星球的信赖感激以及充满神秘的敬畏之情。

2借助人际传播网络的媒介融合

正如上文所说, 技术的革新只是媒介融合的表层, 媒介融合不仅是技术的融合, 更是在技术的基础上对“人际传播”的形式优化。所谓人际传播, 是指两个人以上面对面的交流以及运用个人性技术媒介所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3]。而大众传播则主要依赖广播、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介进行信息传递。机器媒介系统使人类借助机器实现了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 但同时也把人际传播引向了隔膜和疏离。保罗·莱文森提到的传播媒体的“人性回归”, 提到日益探寻那些保持和继续过去的延伸性突破, 同时又可获取曾经丢失的人类传播世界中的自然性要素的媒介。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始终是传播的出发点, 正如麦克卢汉所言, 媒介是人的延伸。在这个意义上说,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媒介融合仍然是以人际传播作为其核心基石的。强调技术的融合, 是更多地看到不同形式媒介的差别, 而“人际传播”, 却一直是各种不同媒介技术的后台运行。

基于多媒体技术, 《穹顶之下》借助网络人际传播的媒介融合策略表现:在内容的表达上, 改变互联网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 重返“非中心化”, 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排除把关人的参与, 柴静以个人到场最大化方式来谈论和倾听, 注重受众的反馈;在信息的传播上, 不是仅仅依靠大众传播的传统媒体的推送, 而多借助于网络媒体渠道, 并大量通过网络人际传播网络进行传播。

《穹顶之下》的主持人柴静, 曾经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 在此片中, 她并不是以一个专业人士, 或者是纯客观的角度切入整个事件的报道。她特别提到了女儿的疾病使得她与雾霾之间有一场私人恩怨, 站在一个母亲角色立场, 向观众坦诚披露自己的隐私, 就意味着这一场信息的交流, 更多地有人际交流的色彩。TED的演讲模式更加强化了这一点, 观众在这里并不仅仅只是旁观者, 他们是场景的一部分, 柴静在雾霾这个问题上的知识并不比台下的观众更丰富, 他们甚至可以对柴静的某些“无知”发出善意的笑声。这种呼应减少了大众传播的单向性, 而增加了人际传播中重要的反馈效果。用户在这样一个平等、开放、去中心化的沟通平台上都可以去进行思考、传播甚至创造,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穹顶之下》的发布模式是在传统媒体新闻与新媒体信息融合的一个典范。它没有照本宣科地使用电视纪录片模式, 而是从手段上突破了传统的纪录片模式, 即采用了新媒体全网覆盖新模式, 首先选择发布在网上, 而不是通过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新媒体即新型互联网媒体, 而新媒体平台是具有多对多、交互式特点的平台, 主要包括网站、微信、微博、自媒体平台等。新媒体平台抢先发布, 传统媒体的随后跟进, 在无形中更主动地去推动事件的发展, 加深了舆论强度, 扩展和强大了其影响力。

1) 《穹顶之下》上线的时间在周末, 以便能够长时间地占领新媒体所建造出来的舆论世界, 话题的生命周期会大大衍生。一般在周末, 例如一些门户网站、视频网站、自媒体各种平台的编辑频度会降低, 这给柴静的作品有了更多的入口。此外, 发布的时间紧跟春节后, 处于话题空档期的节点上, 选择这样一个与公众息息相关的话题会急速扩散开来, 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最佳化。

2) 这部纪录片的传播考虑到了新媒体平台的特性, 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别于传统电视新闻调查节目。在节目的制作播出上充分考虑与网络社交平台的对接, 虽然整个节目时长达近两个小时, 但是许多内容可以独立成小单元完成即时传播, 这丰富了用户体验的层次感, 增加平台的粘性。在新兴媒体时代, 观众接受信息的习惯正在发生改变, 他们不只接受传统媒体的发送, 还在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收看视频节目, 还可以通过各种新兴媒体进行分享、评论、互动和推送。纪录片的迅速传播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工具有很大关系, 微信具有的人际传播粘度使得朋友圈推荐的成功率大大提升, 再加上传统网站的适时推动, 使得《穹顶之下》在短短的两三天时间内点击率突飞猛进。

3) 在新媒体时代下, 传播并不是一次性完成, 完整成功的传播需要多环节、多形式的交替配合。制作者前期大量收集资料走访各个国家、采访各类权威人士完成内容制作, 之后以视频网站轮番播放视频, 紧接着各种编辑力量、组织、多种媒体形态的跟进, 来共同完成信息的纵深传播。在这个意义上, 传播并不是一次性的, 终端渠道上的互相配合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穹顶之下》正是通过终端渠道的信息接力传递, 到达有效传播人群, 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传统的人际传播是我说你听, 我传达你接受, 而web2.0时代的人际交互则是“我说给你, 你复制给他, 他上传给更多的交互者……信息在人际网络里增值和酵化”[3]。

《穹顶之下》的成功传播令人侧目, 它带给传统媒体的启示之一, 就是要注重媒介融合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只是技术上的进步, 更表现为一种传播的“人性的回归”。有学者提到, 在当前的“媒介革命”中, 媒介演变的总趋势是传播主体的个人化。传统的大众传媒正丧失某些重要性质, 它在传播中存在的有效性、针对性、渗透性不足的先天劣势, 在互联网时代被放大。如果说互联网是一个网络, 大众传媒只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 它需要被嵌入更大的网络关系之中。媒介融合正是在这种语境中基于互联网的媒介整合, 人际传播在其中扮演着“核心应用”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杨溟.媒介融合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

[2]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M].陈丽贵, 刘君, 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17.

媒介平台 篇4

微博作为其中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介, 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及独具特色的传播机制引起了各方的重视。大学生是其主要的用户群体, 由于出现了微博这一新兴的网络媒介, 对于促成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是通过实证调研, 我们发现还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 推进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实践, 是个值得探讨的价值命题。

一、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网

络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微博的逐渐普及, 大学生使用微博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我们在享受微博带来便捷、快速的信息传播时, 各种问题也随之而生。笔者为了更加深入探讨该问题, 专门开展了问卷调查, 问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层面设计:大学生对微博海量信息价值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筛选能力分析;对微博上各种信息的解构分析能力分析;对“虚”“实”生活的判定与认知能力分析;微博传播信息对社会及其社会成员的影响力分析;对大学生法律、道德意识层面的分析。本次问卷共有199名大学生做出了回应, 其中有88.94%的人表示使用微博。基于本次问卷调查, 我们归纳出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大学生使用微博自我控制能力不足

我们常常在提及微博时, 还会提到另外一个词便是“微博控”,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这是“微博成瘾”的表现。[1]而“微博成瘾”归根结底其实可以说是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够完善, 自律性不够。当问及“微博是否曾经影响到您的正常作息”, 有70.62%的学生表示“否, 微博从来就没影响到我的生活”, 另外29.38%学生表示“是, 曾经夜晚看微博就到了深夜, 自己却没发现”, 虽然广大学生还是可以做好自我控制, 但还是有部分大学生在使用微博时的自律性有待加强, 自身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2. 大学生使用微博过程中“虚实不分”

微博毕竟属于网上交友平台, 是属于一个虚拟存在的世界, 所以大学生在对待微博这一态度上的表现是决定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问及“您微博上的互动对象是以什么为主”时, 88.14%的用户表示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 其余还有11.86%的用户表示是“网络上的人物”;另外在问及“您花在微博上交友的时间与生活朋友之间实际的交往时间相比”时, 81.36%的用户表示“线下交往时间多于线上”, 其余18.64%的用户表示“线上交往时间多于线下”。综上可以反映大学生还是比较注重现实生活中的朋友, 对于“实”的判定还是不错的, 但是也还存在少部分人对于“虚”的世界更加向往。而且当问及“您是否把微博上产生的不良情绪带到现实生活”时, 也存在有18.64%的学生表示, “曾经因为和网上认识的人聊天, 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影响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虚”“实”生活的判定与认知能力还是不错的, 只是还有一部分人需要更加地完善自己。

3. 大学生使用微博时存在不自觉的违法行为

当今社会倡导言论自由, 但是言论自由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自由, 言论过失到一定程度是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在2013年, 法律在微博使用的言论自由这方面, 便规定网络谣言转发量超过500条以上时便可追究其法律责任。但是在问及这方面问题时, 只有54.24%的学生了解当与事实不符的微博转发量最低超过500条时便可判刑。从以上可以看出, 大学生在使用微博时法律意识依旧不够强烈, 在这方面的知识还比较匮乏。大学生使用微博时的法律意识淡薄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不自觉的违法行为, 有时在微博上发表一条不真实的消息, 在其特有的开阔平台之下, 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就会以飞速量增长, 所以大学生在使用微博时的法律层面的知识教育还相对匮乏。

4. 大学生使用微博中道德意识淡薄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以90后为主, 而现今对于90后的评价经常是说这一代独具特色, 不会吃苦, 道德意识比较薄弱等等。这些言论虽然不能代表大部分的大学生,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体现了大学生的一些特性。关于这方面, 当笔者在提及“是否在微博上发表过攻击性的言论”时, 有20.34%的人表示“曾经发表微博谩骂别人”、“曾经评论他人微博时带有不文明的语言”, 可以看出一部分大学生在微博使用过程中有时候比较追求个人感受与想法, 偶尔会发表一些攻击性的言论, 或者在评论他人微博时带有不良的词汇, 在这一点上来看不违反法律, 但是在道德层面来说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理应受到道德层面的谴责。

二、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成因

1. 缺乏对微博管理的顶层规划与管理

如今微博进入了成熟阶段, 但是对于微博的管理监制却出现越来越多的新问题。首先, 在本次问卷当中, 其中便有一个问题提及关于现如今微博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中有64.41%的用户选择了“微博后台监制力度不够”这一选项, 说明微博在管理层级的顶层规划还不够, 相关监管部门需要根据微博的发展态势与时俱进地做出规划。其次, 微博的言论越来越自由, 体制漏洞也越来越多, 很多不良分子利用漏洞编造诈骗信息, 从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到了用户的切身利益。

2. 校园对应新兴媒介素养教育体制不够完善

大学生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下成长, 显然校园层面对其影响是相当大的。但是现有的数据反映校园媒介素养教育体制还不完善,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层面:首先, 微博在学生群体中广泛地应用, 学校应当做到足够地重视, 设立与网络舆情相关的部门, 多多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 反馈与引导学生往好的方面发展。但是,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很多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学校是否建立网络舆情相关部门, 比例高达80%, 这可以看出高校在宣传力度上还不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其次, 师生之间的沟通力度不够, 教育力度不够, 基础的教育无法产生很好的效果。最后, 同学之间往往缺少“意见领袖”的正确引导, 许多时候在使用微博的时候盲目跟风, 无法做到自主地抉择。

3. 家庭方面对新时代媒介素养相关知识了解过少

相比较校园的传统教育, 家庭层面的教育显得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但是, 大学生群体的家长都是上一辈的人群, 大部分没有使用微博, 甚至连使用网络的也为数不多。所以, 有时候他们不理解子女们偶尔沉迷于微博的行为, 经常斥责他们, 并且限制其上网行为。可是在这样的压力行为之下, 却不会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起到很大的作用, 反而会让大学生们产生抵触行为更加地迷恋于网上的虚拟世界, 疏于与家人的沟通, 加深彼此的代沟。这样的结果归咎于家长们对于网络知识了解过少, 对于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更是少有接触, 再加上没有做好适当的提倡行为以及引导工作, 孩子们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家里就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 阻碍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养成。

4. 大学生自身管理能力不足

无论社会、校园还是家庭层面上做得再好, 如果大学生自身的管理能力不足,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媒介素养。在笔者所做的问卷中, 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思政教育的环境下有着还不错的网络媒介素养, 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学生在自身管理水平、法律意识层面、道德意识层面无法很好地控制, 还有待加强。并且在提及大学生对自身媒介素养评价时, 有46.89%的大学生表示在使用微博时, “自身网络媒介素养能力有待加强, 关于微博的信息辨别力, 整理能力还不够”, 甚至还有5.65%的用户表示“自身网络媒介素养能力薄弱, 不能辨别微博的信息真假, 也无法做到选取自身所需的信息”, 通过以上的数据, 不难得出还有一半的用户表示自身的媒介素养还十分薄弱, 对于信息的真假还是无法很好地辨认, 信息的筛选能力也有待加强。所以如果想促使微博平台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在自身方面也需要有很大的调整空间。

三、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实践

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基于“他律”与“自律”两个模块, 从社会、校园、家庭、个人四个层面来推进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实践。

1. 外界环境的“他律”

(1) 社会层面。一是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微博管理机制。一个新兴媒介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开始、发展、成熟、衰败、消亡几个阶段, 对于上层管理者而言, “发展”这个过程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现如今, 微博的体制正处于发展阶段, 微博管理体制发展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为后台监制力度不够完善、危机处理机制相对不足两个方面。因而, 更加需要根据现状, 加强后台监制力度, 设立危机处理机制。二是政府的大力支持。随着微博的不断发展, 虚拟的线上互动甚至超过了现实生活中的线下活动行为, 言论自由也需要受到相应的控制, 因而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法律支持。具体来说就是, 一方面, 国家相关立法的加强。另一方面, 相关政府组织的监管。微博的特性使其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媒介, 其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国在言论自由程度方面的内容依旧存在着争议, 微博上的言论自由问题也一直存在。很多人反馈政府经常利用自己的职权对微博言论进行删除的行为, 但是对于有害信息以及对社会具有恶劣影响的信息, 政府依旧是需要对其进行监管的。所以鉴于微博这一特殊的平台, 政府组织需要采取合理的监管, 这是在有益于公民的一定的范围内方可行使的一种能力。

(2) 学校层面。相对于国外而言, 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 随着网络的普及, 各种新媒体的出现,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这一课题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现如今各大学也很少开设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课程, 或者是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的调研实践, 因而这一部分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养成还是缺失的。然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是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国家需要加大对媒介教育方面的培训与开发力度。并且由于其特殊性, 不可能像高校里的学科建设那样把其设置成一个系统或者一个专业, 所以只能通过微博的及时、迅速、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特点, 对大学生们进行思政教育的渗透, 这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的重要体现。这就需要学校做好以下三点:第一, 宣传部门构建微博平台, 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第二, 学工系统建设微博, 加强沟通互动;第三, 政工干部开设微博, 担当“意见领袖”身份。[2]

(3) 家庭层面。父母在子女的成长中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引导角色, 因而很多时候是会起到样板的作用。所以在家庭层面需要父母做到以下两点:第一, 加强自我网络媒介素养认识能力;第二, 加强对子女媒介素养知识的引导。但是, 大学生群体的家长大部分是上一辈的人群, 大部分没有使用微博, 甚至连使用网络的也不是很多, 所以对媒介素养的认知能力还不够。因而提倡父母亲们多多接触与媒介素养相关的书籍, 拓展本身的知识层面, 了解良好的媒介素养对于子女的重要性。父母们也可以学习注册微博账户, 加强与子女们的互动, 让线上线下之间的交流没障碍。父母们在加强自身网络媒介素养的同时, 还可以以身作则对子女在媒介素养认知能力上做好榜样, 这样从正面引导会比一味阻止达到更好的效果。

2. 内在因素的“自律”

正所谓无论任何事物的发展不仅仅只有外因, 内因也是十分重要的存在, 因而加强对自身的“自律”也是大学生在媒介素养培养上的一件大事。

一方面, 需要大学生在使用微博时的自律与参与。首先, 大学生使用微博需要适度。做每一件事都要有一个度, 再好的东西超过了一个度也会往负面发展, 因而大学生需要适度地使用微博, 不能过度使用导致成瘾。其次, 大学生使用微博需要适时。微博这一平台可以说得上是一个休闲的平台, 能缓解大学生枯燥的生活,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有时间上的限制, 不能因为其影响正常的生活作息时间。最后, 大学生使用微博需要适地。不是每一个场合都适合使用微博的, 在应有的场合需要做该做的事情, 不能因为使用微博而产生拖延症。

另一方面, 需要大学生做到网络媒介素养的自我提升。首先, 大学生们应当重视自身媒介素养水平的发展, 学会有主见地看待问题, 对每件事情都学会发表自身的见地。其次, 大学生需要学会看待每件事物都存有一份戒备心, 如果在自身无法判定信息真实性的时候可以及时求助别人, 最后确定其真实性。再次, 对于信息的筛选能力不够主要还是因为自身知识程度不足, 需要提高自身文化水平, 加强阅读书籍的数量, 对选取信息的能力进行适当的锻炼。最后, 在法制社会之下, 知法、守法、执法、用法一直适用于各个领域, 因而大学生需要加强对微博上相关规定的阅读, 依法履行义务、行使权力。

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介, 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及独具特色的传播机制引起了各方的重视。大学生作为微博的重要使用群体, 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但缺乏较强的辨识能力, 对信息的接受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显著,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其次进行了成因分析, 最后从“他律”和“自律”两个层面对于推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微博,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辉, 张承承.微博时代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新要求[J].中国报业, 2011 (02) :28-29.

媒介平台 篇5

一、微信对于高职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把双刃剑

1. 微信的消极作用

微信平台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 并促进了需求的现实化和集合化, 很多学生的业务时间被微信所控制和支配, 其将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刷朋友圈、微信语音通话上, 但是却厌烦参加朋友聚会和课余活动, 也不愿意与朋友见面交流, 这种身体缺席式的交往方式在学生中不断扩大, 个人形象在微信呈现中的片面性、刻意性增加, 自我可隐匿性的虚拟化程度加强。大学生的交际能力下降, 生活中感情冷漠, 但是在微信朋友圈中却活跃异常, 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形成了反差, 更容易产生封闭自我, 沉溺网络的现象发生。另外, 微信的网络环境使得学生接触的群体鱼龙混杂, 学生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差, 这种复杂的交际情况容易导致学生陷入到微信欺诈和人身侵害的困境中。

2. 微信的积极作用

微信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传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讲座、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进行, 这种方式中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 往往对思想政治宣传产生逆反和抵抗心理, 而微信则为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提供了一对一交流的途径, 学生能够在隐形的面对面沟通模式中敞开心怀, 也能够通过多对多的微信公众号方式, 推动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同时, 由于微信“背对脸”的交互方式, 改变了灌输式教育和被动式教育方式, 扭转了不平等的教育关系, 使得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加平等的进行沟通和交流, 彰显了大学生的主体性。

二、微信给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带来的挑战

1、资讯来源便捷化, 导致教师威权化解

传统模式下, 知识传播方式单一, 教师通过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具备了专业化知识水平, 因此教师的话语和教导就是思想传播的权威。而在信息时代下, 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公开课程关注到世界各地著名教师的讲解和授课, 学生们能够从海量的知识中获得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

“只有你知道, 学生不知道”的知识传播模式已经完全被颠覆了。当知识信息不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权威性就受到了冲击, 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修养、知识和学识的丰富积淀才能获得学生们的尊敬。

2、价值观多元化, 影响教师主流价值观的传导

多元化的知识冲击着学生的思想, 民主化和开放性的网络环境已经为学生提供了新的知识平台。特别是微信、微博等新型方式使人们能够充分参与到讨论交流的过程中, 也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话语权, 而这种情况下, 学生们受到不同思想的影响其价值观, 也必然体现出多元化、全球化的特征。同时, 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也加剧了负面思潮的传播, 负面信息能够通过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传播到学生们的手机终端上, 并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新时代下教师对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和传授受到了多种元素的冲击, 教师们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更多的困境, 更需要教师投入精力和智力克服困境, 取得进展。

3、网络道德的淡漠, 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

微信提供了“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为学生提供了虚拟交友的平台, 其成为学生拓展交际关系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成为社会不法分子行使诈骗、侵权的主要途径, 其能够利用微信平台向学生传播不良思想, 使更多的学生遭遇到网络暴力或色情, 甚至利用网络进行报复、诈骗、强奸等犯罪行为, 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侵害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一种新型途径, 这种危机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 由于不良思想的渗透, 学生们受到这种负面思想的冲击, 其很可能成为新的犯罪人, 演变成危害社会的主体, 微信等网络平台的恶性影响也不容忽视。

三、微信环境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策略

1、突破时空限制, 拓宽师生互动渠道

微信环境下, 师生双方往往都拥有各自的微信平台, 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微信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 学生也可通过关注教师的多媒体学习知识, 双方通过微信工具即可收发作业, 即时交流。与传统面对面的交流方式相比, 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流平台, 突破了提供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方便。当前, 很多大学新校园都建设在郊区, 身处其他的学生, 与繁华外界的交流甚少。对此, 微信就成为了他们了解外部信息, 与同学、老师进行互动交流的一种常见方式。在微信时代, 原来狭小、单一的教育空间, 变成了多元、开放的教育空间。

2、开阔学生眼界, 培养责任意识

微信是十分广阔的平台, 微信的传播者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 传播的声音覆盖社会的方方面面。微信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 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素养。学生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关注自己的名人偶像, 能够了解他们的思想, 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通过知名微信公众号的订阅, 了解最新的消息;参加网络兴趣小组扩充兴趣爱好等等。微信的存在与使用, 促使学生能够在足不出校门的情况下, 便能够知天下大事。微信的普及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 提升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

3、提升教师技能, 丰富学生生活

大学生们是年轻的一代, 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观念, 对知识的渴求程度更加强烈, 在性格上也比较激进, 每天国内外出现的热点问题备受他们的关注, 而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 主要是微信这一新型的网络软件。虽然有很多问题都不能通过这么简单的传播方式或者是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 但不得不说微信这一工具确实能够深入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关注它, 运用它。在这里, 短短的几行字, 就能够叙述和表达我们想要了解的所以新鲜的、当前的热点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很好地利用了微信的这一特点, 他们通过微信把当前发生的热点问题传递到网络上, 让大家了解、参与其中, 并发表评论, 通过不断地交流, 更深刻的认识问题。还有一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关注社会上的热点问题, 还要重点关注受教育者的生活问题, 只有回归到生活中来, 才是最根本的落脚点。在微信的平台上多与大家交流生活上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才能真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结论

总而言之,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借助微信开展教学活动, 能够充分了解学生需求, 通过微信朋友圈以及关注的公众平台和分享来认识学生的内心世界, 拉近与学生心灵距离。借助微信平台, 思政工作者能够与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交流,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回复和讨论兴趣。建立微信班级群, 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讨论社会问题的热情, 增强每一个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心, 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刘忠勋.微信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 2014, (26) :106-106.

[2]王洪涛, 徐艳红, 朱志新等.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 (18) :146-147.

[3]金小方.微信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31 (3) :100-104.

【媒介平台】推荐阅读:

媒介语境05-11

媒介生存05-22

媒介体育05-25

传统媒介05-31

综合媒介06-05

媒介特性06-13

媒介转向07-07

信息媒介07-13

音乐媒介07-22

媒介生产08-02

上一篇:社会医疗机构下一篇:计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