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

2024-09-02

媒介批评(共8篇)

媒介批评 篇1

第一章:传媒是文本(Ⅰ)(我完整地读完这一章)综述:(形式主义分析理论)

在第一节的符号学分析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概念:符号、能指、所指、文本、意识形态等。按照索绪尔的理论,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而这里的能所指仅仅是最初的符号层次。从哲学上来说,能指是物质性的,所指是主观的,仅仅是一种概念的存在。能指是一种可以看得到或是听到的物质性的东西,是可以进行量化的。同时索绪尔还发现,能指和所指是任意的,也就是说符号的两个构成部分无必然的联系。

在索绪尔的符号理论中,所谓符号,就必须有意义,不然就不能称之为符号。而符号的意义又与它在结构中的位置息息相关。在这里我们不提所谓的横向结构或是纵向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中,符号有不同的意义。但是这个意义是怎么来的?其实也很简单,以另一个事物作为陪衬或是对照,就显示出了事物本身的意义所在。因为单一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能够认识它自己的意义的,只有通过别人的视角,相对于“他者”来说你存在有什么价值,这才是符号存在的意义所在。这就是索绪尔提到的“二元对立是符号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当然,符号的意义也是不固定的,前面已经提到过。同时,不同的语境,不同的时代,符号所处的不同位置,同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这里就不一一阐释。当然,符号也不是随机产生的。既然符号是一个系统结构,那么符号的使用必然要遵守一些结构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不然符号就是混乱的,就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符号使用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就不能够进行符号与符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用传播学的话来说,就是不能够很好的进行符号的编码和解码。

关于意识形态介入符号和文本的产生,符号归根到底还是由人构建的,是人赋予了符号以意义。可以说符号的意义是在人类诞生之后才出现的。其实不仅仅是文中“古惑仔”意义的产生,就拿近期大家热议的话题“城管事件”来说,“城管”一词,其实也产生了在其本身意义之外的另一层符号意义:暴力、不讲理等,这也许就是第二层次的符号系统。而第二层次的符号系统中的所指以我个人理解来看就是符号本身的外延,也就是符号所代表的一种象征意义,是刨去符号本身物质和概念之外的一种精神的代表。在第二节的叙事学分析中,从卜罗普的叙事模式引出英雄这一符号。

在这一节中,最主要的莫过于格雷马斯的表意结构,即“符号矩形”,其实这一结构说白了就是对一个故事开始而后往后发展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地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发现这些之后发生的情况背后隐藏的叙事结构。而之后的一些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对这一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补充。先后提出了“中介”“二元对立”等概念。在我看来,“中介”就是事件的开始状态,引导事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这一因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甚至可以是一种精神情怀等等。而杰姆逊则认为这一矩形叙事结构必须代入价值观念,而有价值观念就必然会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赋予这一叙事结构以意义,而意识形态又通过价值观念反映在出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文革时期不管是电影还是话剧都有表现明显的好人和坏人,地主和贫农,这一叙事结构就是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的具体反映。杰姆逊提到的“英雄是不存在的,英雄只是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完美”,对此我表示十分赞同。英雄其实就是意识形态的一种理性状态,人们总是期望某个事件或是某个人是完美的,这其实就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

对于叙事学结构在新闻中的体现,说白了,就是换汤不换药,叙事模式基本上已经固定了,就是把每天发生的不同事件按照固定的叙事模式添加进去而已。以我在实习期间的经历来看,事实就是如此。不同性质的事件有不同的叙事模式,而通过不断地重复,从而加深人们对此类事件的定性认识,因此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时通过新闻的报道往往会形成舆论,而这种舆论恰恰就是这种叙事模式长此以往造成的影响所导致的。接下来的后结构主义分析则对前面已经构建在起来的语言学模式进行批判,颠覆了传统学说的一些观点。在德里达的眼里,所谓的“终极”是不存在的,他认为真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一观点也符合哲学上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一观点,真理也一样。不同的时代,必然产生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就如同牛顿的力学理论一样,在牛顿的年代是正确的,是“真理”,但是在爱因斯坦的年代就显示出了其局限性。为此,德里达提出了“补充”的概念,所谓“补充”,是在原有的基础以上加上一些新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数量上的增补。因为没有终极意义的存在,所以这一增补的过程是无限制的,永不停歇的。而巴特的能指碎片就比较符合文本的规则。所为符码,其实就是文本应用的规则,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语法规则。这样不管是什么文本,什么故事,其实就是各种规则的重组、交织,从而衍生出新的意义。为什么说他的文本复数直接宣布了文本原作者的死亡呢?其实很简单,因为不管是什么文本,在进行语言的组织时,总会不知不觉地引用到外来话语,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即使不是直接引用,在话语的表达上也会跟别人的话语有意义上的相似,“作者”的思维也是受外来话语的影响的。

现在来看看哪些传媒作品符合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其实那些对现行体制构成直接或潜在威胁的传媒作品其实都符合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自然而然的,这些作品都不是主流的作品,从而是边缘的。因此后结构注意的分析对象大多是边缘的作品。

问题:

我并不是完全同意书中的一些观点,就拿索绪尔认为语言包括所有的符号使用的规则,而言语则是我们日常的话语,它是上述符号和规则的具体应用。(P4)在我看来,语言主要是以书面的形式呈现,以文字为载体。而言语主要是以口头的形式呈现,具体表现就是我们日常的说话。至于索绪尔提到的符号使用规则,我个人认为应该独立于语言和言语,是这两个方面的应用规范。

还有一些地方不太好理解,如符号的三个不同层次问题。(P7)前两个层次我基本上能够理解,但是第三个层次我是无论如何让也想不清。还有杰姆逊的批判叙事学理论中说的“第三者”本身就是一个意识形态的角色,它的功能是实现某个神话或某种意识形态观念,(P13)这就不太好理解。“第三者”的意识形态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说它的功能就是实现某个神话或是某种意识形态观念。在后结构主义分析中,德里达的“延异”观点不是很清楚,(P21)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能指和所指为什么不是步调一致,符号为什么不再有自己固定的位置?

启发:

读完这一章,我感觉对自己的研究启发最大的就是符号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管是写论文还是做研究,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对符号的研究上来。其实,我们日常的生活、学习都是在跟符号打交道。吃饭有饮食符号,日常交往有礼仪符号,穿着有服饰符号等等。伴随着对符号的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符号的魅力和重要性。而符号必然伴随着意义的产生,可以说符号跟意义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符号时一定要注意符号的意义,既不能混淆,也不能滥用。只有按照一定的符号规则来组织符号,才能更好地发挥符号的作用。这一点在传播学上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传播学就是对符号传播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在这里,我们不仅仅要弄明白每个符号的意义,还要分析研究符号与符号直接的直接或是间接的关系。不仅要弄明白每个符号自己的涵义,还要从整体把握发现符号的整体所体现的背后的意识形态或是符号意义。当然,也少不了符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就涉及到符号的编码与解码,在这之间更应该弄清楚符号的意义,以及符号之间的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进行符号之间的沟通,受众才能更好地理解编码者的意图,从而避免出现误解或是信息的遗漏。

再者,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还了解到十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符号的意义是不固定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进行改变。另一方面,一个符号的意义也是多样的,符号的意义也分好几个层次,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有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要准确地把握符号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意义,不可生搬硬套。在研究时,既要准确地把握符号的本身含义,又要很好地理解符号在整个整体中的意义。

在进行研究时,不要忘了符号背后所反映出的意识形态的问题,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符号的意义往往是意识形态的反应,意识形态在符号意义的行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占主导地位的阶级往往在符号意义的形成过程中占有优势,这既是所谓的主流价值观。而其他人群的话语权虽然有时也会发出声响,但是远远不能构成主流,只能沦为边缘形态。这也是后结构主义极力在做的,他们分析处于边缘的传媒作品,力争从中找出反映社会现实的声音。其实研究也是这样,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做研究时,要尝试吸纳百家之长,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你的研究才有说服力。因为你最大程度上做到了统筹兼顾,不会因为只听从了一方面的声音而显得没有说服力。

第二章:传媒是文本(Ⅱ)(我已经读完全章)综述:(意识形态批评理论)

在第一节意识形态批评中,着重讲到了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在这些批评家的眼中,那些文本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表面意义,而是更深一层的其背后所存在的意识形态。正是这些意识形态,决定了文本的深层含义。可以说文本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

所谓意识形态分析,就是解读文本所隐藏的深层含义。这种深层含义可能是作者的弦外之音,又或者是一种背景的声音。而意识形态分析也不仅仅局限在文字和话语上面,它还从各个方面来批判。如权利、阶级等。它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揭示生活中的不同阶级,不同声音。在此,意识形态批评便构建了一个文本的世界,这一世界与现实世界一样,有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声音,而不同的则是子民变成了文本。在这个世界中,同样有不同的阶级,有阶级就有阶级压迫,这是毫无疑问的。而意识形态批评理论做要做的,就是揭示文本世界中的阶级压迫。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揭示在这一文本的世界中,处于劣势和边缘的文本,以及产生这种阶级压迫的原因。既然是批评分析,那么就少不了分析方法。在这里我们来看看意识形态分析的三种方法。

1、意识形态反应理论:从能指的有序处寻求有序的意识形态。听着好像很深奥,其实很简单。就是对一个作品及其作者所代表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这种意识形态是怎样通过他或她以及他们的作品反映出来的。分析发现往往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其在文本世界中代表的文本也占统治地位。这种现象不仅仅在文本世界中,在现实世界中的大众传媒中也很普遍,即话语失衡。那些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话语权总是占优势。这也是当前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理论分析方法在传媒中的运用表现就是传媒文本如何曲解“事实”,例如如何错误地表达普罗大众的“真正利益”。

2、意识形态结构理论:从能指的无序处寻求有序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尔图塞。他的观点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社会上阶级关系或是权力关系的再现。也就是说从文本反映出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能看出当时的社会权利或是阶级关系。他在书中举出的俄国改革前后的农民的矛盾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其实在中国的社会关系中也并不少见。中国历史中也出现过类似的社会关系,如:辛亥革命之后的农民状况。这一时期的文本是无序的,但是从这些无序的文本中能够看出其背后有序运作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的具体应用就是传媒文本批评家更关心这种结构性的规限和由此造成的意识形态效果。

3、意识形态构建理论:从能指的无序处寻求无序的意识形态。这一理论的批评家们认为意识形态是构建的,而不是预设的。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霍尔认为意识形态的命运是通过斗争产生的。只有通过抗争才能才能在众多的意识形态中生存下来。而且简单的斗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兼收并蓄,要学会包容。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识形态也是这样的,否则就很难持续生存下去。试想虽说如果只有一种声音固然独占鳌头,但是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进步。只有存在不同的声音,才能有竞争,才能有压力迫使自己不断前进。其次,他还认为语言不属于特定的群体和阶级,这一点是十分正确的。每个阶级都有自语运用语言的权力。虽然存在阶级差异,但是不可否认语言是无国界的。其次,每个阶级也拥有自由解释语言的权力。对语言的不同编码就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这也是同一符号被不同的人运用会产生不同的意义的原因所在。自然,解码的不同同样会导致这种结果。这种斗争胜利的外在表现之一就是对文本的占有和使用。胜利的阶级在文本的使用上占有优势。应用这一分析方法的批评家则偏重于意识形态生产过程的分析。在第二节女性主义批判理论批评家认为主流话语是男性压迫的工具,主流话语基本上是单声道的,男性支配的。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虽然古代有一段时间是母氏社会,但是近代还是男性社会的,从权力顶层,企业高管等以男性居多就能看得出来。这就导致话语权掌握在男性手中,而女性的声音总是那么地微不足道,且关注的人很少。即使发出了话语权,也会受男性声音的影响。而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女性主义批评家们则在女姓话语权的批评上存在两极的倾向。要么是温和的,要么是激进的。而在对女性话语权较男性少的问题的原因分析上,他们从经济和性别两方面来分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却并不全面。在经济问题上他们认为经济制约了女性话语权,而性别上的男性压迫则使得他们是男人为敌人。这就有点偏见和激进。

至于激进的女性主义批评,则认为女性在男性的压迫下不得不采用迂回的方式表达自己,即采取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男女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不同。他们强调男女差异,而非平等。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卢宾认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性别制度,而非经济因素。

后结构主义学派的女性主义批评主要目的是解构父权制话语。他们利用男性话语所提供的空间,巧妙地解构和垫付这一话语。这一理论中的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者认为借助话语和写作可以来解构男性的话语权和象征世界。他们也为此付出了一系列的实践。

在第三节后殖民主义批评中,主要以萨伊德的“东方主义”为主要内容,所谓后殖民主义,简单那概括就是西方霸权主义在话语方面的表现。萨伊德的“东方主义”理论的观点主要有“东方”:西方的发明;“他者化”了的东方;“失语”的东方;“东方话语”:霸权的话语以及东方主义:统治东方的权利机制这几个观点。简单来说,“东方主义”观点认为东方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是落后的,而西方则是先进的,是文明的代言,西方对东方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是理所应当的。这些也符合了西方霸权主义的需要,为其入侵东方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和借口。但这一理论也是有缺陷的,那就是太绝对了,把什么都说成必然的,不管是西方的霸权主义和东方的落后都是绝对的。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带有偏见的。后殖民理论应用于传媒上就是传媒的后殖民主义批评,这一批评主要关注西方传媒在关于第三世界的报道中如何体现出后殖民主义的。这些作品大都将东方丑化、妖魔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西方对东方的落后、愚昧的看法。

问题:

1、在这一章中提到意识形态是预设的这一概念,何为预设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而在意识形态构建理论中又提出意识形态是构建的,构建体现在哪些方面?与预设的有什么不同吗?(P34)

2、在后结构主义学派的女性主义批判中提到父权制二元对立,是哪二元对立?为什么说父权制二元对立的思想模式和话语模式才是深层次的原因。(P45)

3、后殖民主义中提到的宗主国是什么意思?有哪些代表?(P52)

启发:

通过这一章的阅读,给我最大的思考就是在研究中更要注意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分析。不能仅仅局限在文本本身的分析上,更多的要看到文本背后的深层意义。还有就是在研究中,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因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加入到研究中去,其实这也是意识形态在文本中的一种反应。作为新闻媒体更应该以事实为基础,不能歪曲事实,不能仅仅随大流,只看到所谓的主流意识形态。这样往往会陷入意识形态的误区,不能很好地反应普罗大众的真正利益。

同时,在研究中,也要关注文本中可能存在的女性色彩,这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虽然女性主义批判尤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是其中的很多观点如男女性别差异以及男女在经济政治上的差异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的。我们在研究中往往会不知不觉地以男性的视角和话语权来进行文本的组织,这就会存在意识上的偏见。

而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后殖民主义理论了。以前只是口头上说什么文化入侵,殖民统治等等,只是一个概念上的理解。现在对这方面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在研究中,我们往往要借鉴西方的很多理论或是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尽量避免所谓的“东方主义”对研究的影响。因为这些是西方霸权主义在文化或是话语权方面对东方的偏见,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观看西方的传媒文本时,更要注意这一方面,因为西方的大量传媒文本在对第三世界的报道中,有很大一部分带有“东方主义”的色彩。这些都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理性地分析,不要跌入“东方主义”的范畴。

第三章:传媒是机构

综述:(机构批评理论)

第一节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分析理论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葛兰西和阿尔图塞。其中葛兰西的主要观点是文化霸权。他用文化霸权来解释共产主义运动为什么在西欧会失败。他认为现代社会是由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组成。政治社会是依靠枪支暴力来统治的,而市民社会则必须依靠文化霸权的说服教育,而这种说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他认为文化霸权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抗争的过程,这也符合哲学上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螺旋上升的这一观点。葛兰西认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要取得统治地位是一个相当漫长和复杂的过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拿中国的党的意识形态取得统治地位的过程来说就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而又艰难的过程,其中不乏文化大革命这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惨痛教训。而在阿尔图塞看来,上层建筑分为强制性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所谓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就是那些媒体文本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是代表国家霸权体制的。话句话说,那些宣称自己会公平对待弱势群体和强势团体的传媒,其实他们用以衡量公平正义的标准时统治阶级的标准。同时,传媒的种种行为无不体现着意识形态,不光是传媒文本反映出意识形态,传媒的行为等等无不是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而“召唤”概念的提出,则恰恰像我们展示了国家意识形态如何将个体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灌输,将其改变成国家统治权力可以接受的角色,也就是书中所说的意识形态主体。

而在第二节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当代的传媒政治经济学者把传媒当做经济实体来研究,他们认为传媒首先是商品,而非意识形态产物或是文化产品。在这些经济学者的眼中,传媒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也符合商品的一般规律。正是因为传媒是商品,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所以必然能够创造剩余价值。而创造剩余价值的表现之一就是广告的产生。而在传媒商品化的过程中,最先进行的是传播内容的商品化。因为传播内容是直接面向受众的,所以只有内容的商品化,才能创造最大的商品价值。其次要考虑的就是所谓的“阅听人”,简单来说,就是节目的受众,他们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收入。而这些受众也是可以作为商品的,只不过这些商品是买给广告商的。广告商根据阅听人的收听习惯来做出产品的规划。在此基础上,米罕提出了收视率的概念。而收视率就必然涉及到现代网络2.0时代的大数据这一概念。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精确的把握到受众的喜好等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传媒产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最后是传播劳动的商品化。这一商品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原本分散的,不规范的创作转化为规范化的生产的过程。这就使得传媒的生产有了模式可循,这样可以提高商品化的效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也限制了传媒生产者的创造性。

传播垄断是伴随着商品化产生的,其突出的表现就是传媒的集中化和集团化.而实现传播垄断的途径无外乎两条:资源分配控制和经营控制.这些传播垄断者通过控制传播和资讯,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公共服务和言论自由竞争.这使得所谓的公共服务和言论自由竞争成为了一种神话和理想.在第三节的公共领域分析中,公共领域是允许市民自由发表和交流意见,以形成共识和公共舆论的地方.当然,这是种理想的状态,为了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哈伯马斯提出了沟通理性的概念.所谓沟通理性,就是在沟通中双方都遵守彼此都认同的规范,从而寻求彼此的理解和共识.

但是哈伯马斯的公共领域这一观点存在很大的缺陷并引起了人们的质疑.因此不少学者对他的这一概念作了修正.他们通过强调公共领域与政治领域,商品经济领域以及私人领域的关联,来对公共领域这一概念作了修订.但是这些修订仅仅是模糊了其与其他领域的界限,而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另一方面,对公共领域的修订则显示出大众传媒需要扮演更加多元的角色.这种多角色的扮演能够促进公共领域的形成,从而更好地发挥公共领域的作用.

问题:

1、我并不是十分同意阿尔图塞关于召唤这一概念的解释.他认为我们在出生之前,意识形态就已经预设了我们将来要成为的角色.(P66)这一观点完全忽略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所起的作用.恰恰相反,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对一个角色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2、还有霍尔在文中说到当代西方的传媒是独立的,无论从政治、人事、或是技术上均独立于政治体制,但这不妨碍它经常不自觉地维护统治阶级的基本利益,所以它的独立自主只能是相对的。(P67)这一观点我不认同。我们都知道,无政治、不新闻。这一点西方的媒体也不例外。完全独立于政治体制的媒体是不存在的。先不说媒体必须在政治体制之内进行运作,就拿媒体的一些运作人来说,他们也是有政治倾向的。

3、在传播劳动的商品化中,“劳动”一词是什么意思?只是单纯的工艺劳动或是生产劳动吗?这些劳动可以进行商品化吗?(P73)

4、在传媒政治批判学者的眼中“没有人可以毫无限制随心所欲地使用所有的文化产品”(P75)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传播的垄断,时刻不管是从传播的源头还是资讯、途径还是手段都被控制者所把握。不管从哪一方面说,“公共服务”和“言论竞争自由”是不存在的。

5、哈伯马斯关于沟通理性的理解中提到沟通理解要求人们在沟通中自觉地遵循彼此认可的规则。(P80)我在这里补充两点,所谓规则,一是在沟通时遵循的符码运用的规范,也是双方进行正常的编码和解码所遵循的规范;二是在交谈中彼此都认同的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如礼仪规范等。

启发:

我觉得通过这一章的阅读,我首先明白了我们不管是在阅读中还是做研究中经常提到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一个什么概念。同时,也清楚地感受到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有利益有弊。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避免在以后的研究中混淆概念,作出不公平的判断。

同时,给我感触最大的莫过于政治经济学分析。它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深层剖析了传媒的商品化过程。使我认识到了传媒作为大众传播工具之外的另一种形态。在研究中,也拓宽了对传媒的思路。而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也是十分贴近生活的,在这种分析思路下,很多东西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中的量化或是定量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如前面提到的收视率。这样就让我们对传媒有了一个比较直观和清晰地认识。也增强了研究的说服力。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也使我认识到了传媒的商品化过程中弊端,就拿利润最大化这一点来说,就使许多传媒作品质量下降或是只注重利益而忽视其质量和内涵,生产出许多快餐文化产品。而传播垄断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其负面影响,它阻碍了公共服务和自由言论竞争。这是我们在做研究中要特别注意的,因为我们平时总是打着言论自由的大旗,认为当前的传媒环境还是不错的,使我们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而在公共领域分析中,虽说公共领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不可否认它为我们的传媒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视野。而不少研究学者也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修正这一并不十分正确的概念。但是不管怎么说,公共领域对传媒的作用是巨大的,它通过对大众传媒的角色多元化的要求,提高了我们的“能见度”,使我们更清晰地理解政府部门的运作。

第四章:传媒是文化(我已完整读完这一章)综述:(文化批评理论)

在第一节的文化工业分析中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好的”大众文化其实是对大众文化的一种片面的理解,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看来,大众文化其实是由资本主义工业财团操控的、自上而下强加给大众的文化。从这一定义来说,所谓的大众文化就远没有那么美好了。由于是资本主义工业财团控制,因此其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就只是文化消费品,而忽视了文化的教化功能。最起码在质量上是欠缺的。而由财团掌控的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生产的重要工厂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可想而知,由于是财团控制,利润最大化是其生产大众文化的最终目的,难免就会仅仅注重量的生产而忽视质的提高。

而在接下来法兰克福学派也提到资本主义合理、科学的文化生产却会生产出一个文化的畸形儿。这一切都是商品惹的祸。为什么?在我看来,这种生产仅仅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品来看待,不可避免地只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不顾文化产品的好坏,只是满足受众需要即可。这就导致了大众文化反人性的实质,从而诞下一个畸形儿。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认为当代社会的商品崇拜是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的趋势造成的。在他看来,人们在劳动中的社会关系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人们沦为了“物”并受物之规律的制约,他们不再为了自己的消费而生产,而是为了不由自己控制之物的市场而生产。在我看来,生产本来是满足生产者的需要而进行的劳动活动,但是由于市场、利润的驱使,使得生产者不能再左右自己的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市场、利润的要求而生产。久而久之,这一生产过程就会形成惯性或是习惯,从而使人不知不觉地沦为物的奴隶。而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尔多诺认为大众传媒是文化工业中最重要的文化制作工厂,这一点是十分正确的。

在阿尔多诺的理论中,物化劳动的“铁律”同样支配着文化工业的生产和交换。因为工业生产也是市场支配的,市场需要“物”,从而物化劳动铁律也起着作用。另一方面,质的劳动不再受到重视,取而代之的是量的劳动。量的劳动倾向于泯灭文化艺术的个性。就是“下里巴人”的文艺作品也趋向于标准化、模式化和简单化。这种量的生产是由利益驱动的,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进行的。所谓的模式化生产,说白了就是换汤不换药,因为这样有助于提高效率,扩大生产,从而获得最大利润。而文化生产的物化带来文化消费的物化这一点也不难理解。生产上的模式化使得受众长年累月地被动接受被物化的产品,长此以往消费就会形成习惯,慢慢变成文化消费的物化。

而在本雅明看来,不管是大众文化还是艺术的生产都是一种“机械复制”,通过工业技术将艺术大批量的复制生产,因此我们现在所欣赏的产品也好,艺术也罢,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顶多是复制品。在他看来,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人为地,原创的、独一为二的且是充满“韵味”的作品。而在现代的机械复制生产中,艺术的政治,宣传功能大于其本身的宗教功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可否认,正式这种大规模的复制,才使得少数的艺术面向广大普罗大众成为可能。这也可以说是机械复制的一个好处吧。

在第二节的流行文化分析中,首先讲到了流行文化研究的起源,这一研究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以一种积极主动地姿态来对流行文化和传媒在反建制斗争中的角色和功能。他们认为,从属阶级利用流行文化不断地反抗者统治阶级的文化霸权,他们在构建着自己的文化。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文化产品。在他们看来,普罗大众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主见的,被动地进行物化消费的群体。恰恰相反,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在文本中嵌入自己的意义。其中的代表有霍尔的阅读理论、莫里的话语理论以及费斯克等人的快感理论。

霍尔的阅读理论主要将编码和解码区分开来,他认为解码同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此他认为阅听人,也就是解码者会在解读电视讯息的时候构建起三种立场:霸权立场、协商立场和对立立场。这三种不同的立场对应三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而莫里的话语理论则认为阅听人所采用的话语规范是解读文本的更重要因素,他注重话语权在解读文本中所起的作用。而费斯克的快感理论则认为只有把阅读提升为一种快感,彻底摆脱文化工业,成为流行文化和消费的主角,才能摆脱大众文化的物化生产和消费。以我个人的理解来看,所谓的快感,就是对某一事物的浓厚兴趣,这种兴趣只有达到痴迷的地步,才能真正做到费斯克所说的抗衡甚至拜托主导意识形态的操控。

问题:

马库塞认为艺术本是一种异己、异化的精神文化产品,现在被强大的物质文化所收编和同化,随着这一收编和同化。这一观点我不太认同。我们不能否认,文化的生产创作过程中,有真正懂得并实践艺术的人,艺术并没有完全被物质文化收编和同化,并没有泯灭。

启发:

这一章的阅读对于我的研究的最大启发就是对大众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它颠覆了我在高中时代学习和理解的大众文化。我依稀记得那时的大众文化定义是:为了满足大众精神上的需要而进行的文化生产。反正对大众文化的定义是将其说成了跟资本主义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的文化。而在这里,我才明白原来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工业财团操控的、自上而下强加给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为了满足受众的市场需求而进行地文化产品的生产。这一概念的转变,对我的研究影响巨大。

同时,我也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消费的文化产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不可否认这些文化产品在教化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也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大众文化离不开市场消费、利益第一的这样一个准则。因此,我们才会说现在电影电视制作以收视率高低,票房多少来论好坏。现在的电影或是电视制作本着吸引受众眼球为主要目的,而往往会忽视这些文化产品的真正文化功能。模式化的生产带来的仅仅是量的积累,质的提高却很少。也难怪中国的电影以及电视每年都会生产出大量的作品,但是真正能够称得上是精品的却寥寥无几。

其次,在这一物化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也不知不觉地陷进去了,成为了物化的消费者。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自己反思的。在做研究中也同样需要注意这一点,虽然说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与主导的物质文化进行抗争,但不可否认这种抗争还不足以动摇他们的地位。当然,我们也不能悲观,因为我们毕竟是活生生的个体,在文化消费上有自己的主见,可以做出符合自己意义的解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当然,只有浓厚的兴趣,以及独特的见解,才能真正把握住文化产品的精髓,避免在这种物质文化的洪流中丧志自己的品格。

媒介批评 篇2

20世纪80年代前,“媒介批评”在新闻传播界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之后不久我国台湾学者引入了西方的媒介批评理论,台湾媒介批评学者黄新生提出媒介批评三个取向:以批判作为求知的方法、倾向于批判的取向、以诠释作为取向。这对理解媒介批评概念以及促进媒介批评实践发展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媒介批评是一种对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种种失范行为进行制约的机制。媒介批评的对象有纸质媒介、电子媒介等传播媒介,专业化现象、有偿新闻、媒介融合等媒介现象,媒介行为(侧重集体和组织行为),记者、编辑、台长等媒体从业人员和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媒介产品。简而言之,媒介批评可以理解为:人们在特定的语境中,基于人文反思的批判立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判断、阐释和评价,推动媒介良性健康发展。

媒介批评的本质在于价值判断和理性审视。媒介批评不是绝对的否定,而是积极的、建设性的肯定。对此,应杜绝骂评、捧评、庸评等有违媒介批评本质的评论,以理性的思维对待批评对象。

2 微博改变了网络媒介批评的生态

网络媒介批评,是指批评主体以网络为载体,对媒介现象与传播行为做出的分析评判和价值判断。“微时代”的媒介批评,让人们看到自媒体爆发的巨大能量。微博给大众提供了巨大的平台,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介批评的主体。作为网络媒介批评的一种新形式,与网络媒介批评一样,微博媒介批评的主体主要是关心媒介、能利用网络表达自己意见的人,包括知名媒体评论人、各行各业精英人士和普通大众;微博媒介批评做出的判断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性的批评,篇幅短小,不乏精辟论断,且时效强,影响广。

微博作为低门槛、草根化的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了网络媒介批评的前沿阵地,改变了网络媒介批评生态。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较2012年底增长了2216万,增长7.2%。网民中微博使用率达到了56.0%,较上年底增加了1.3个百分点。微博用户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到相对平稳的增长阶段。首先,网民在媒介批评中发挥巨大的能量。这改变了传统媒介批评主体来源于政府和新闻媒体的情况,媒介批评不再是专家学者、媒体评论人的“本行”,人民发言机会更多,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大,批评观点多元化。其次,拉近了媒介与公众的距离,人与人之间意见交流更加快捷方便,提高了网络的自由化程度,其中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便是运用@符号,被@的用户在第一时间看到微博内容(有时涉及批评)并回应。但不可避免的是,微博媒介批评也有一些局限。首先,微博媒介批评中用户语言随意无序甚至偏激。名人“大v”、权威专家应该在媒介批评中发挥引导和过滤作用,引导微博媒介批评朝着高质量、深度发展。其次,普通大众的批评传播范围有限,言语权依然掌握在“意见领袖”手中,微博意见活跃群体有明显的名人效应。最后,网民总体媒介素养不高,而媒介批评的水平价值高低与媒体素养是成正比的。

3 微博媒介批评的特性

媒介批评与其他所有批评一样,它是主观对批评客体的价值判断和理性审视,但它与其他批评有批评指向和批评逻辑的差异。从此观点出发,可以分析微博媒介批评的特性。

首先,微博媒介批评的指向是媒介要素的规范性。微博媒介批评要审视媒介系统各个要素是否符合新闻行业职业规范,再评价分析批评对象是否合理合法及其社会效果和社会意义。例如,微博媒介批评可以再最短时间内将传媒行业的最新动态(媒介现象、媒介行为、媒介从业者等出现的问题)公布于众。

其次,微博媒介批评强调事实论证。微博媒介批评涉及到评价媒介各要素都必须以事实来支撑观点,这样得出的媒介批评才会有建设性和指导的价值。2012年的“摆拍门”事件充分印证了此观点。2012年11月17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今日早报》刊登了一幅名为“哨所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的照片,有网友经求证发现该照片多处作假,最典型的是犯了“内容不符”的错误,照片中女兵看的报纸版面是珠海航展专版和广告专版,这明显与报纸宣称的“学习‘十八大’精神”不符,于是他将自己的求证过程做成图片,通过发微博并@“报纸观察”,于是该新闻才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今日早报》图片中心值班编辑和照片作者的摆拍行为反映出新闻工作者不敬业、不踏实的工作态度,有违新闻客观真实原则,该网友在批评中运用了常识和相关事实来对批评对象进行判定,发挥了微博媒介批评的重大作用。

4 繁荣微博媒介批评的对策

第一,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媒体素养就是一个人认识、评判、运用传媒的态度与能力,是指人们面对传媒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制造能力、思辨性反应能力等。媒介素养的高低能够决定社会大众对于媒介以及其产品的鉴别和批判的能力。在当今“微时代”,微博媒介批评质量的高低有赖于网民的媒介素养高低。因此社会大众承担起媒介批评的重要责任,应当积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只有社会大众的媒介素养得到了提升,才能对媒介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发展。当下的微博媒介批评一般局限在新闻媒体人等个体现象身上,层次较浅,提高媒介素养往深入的方向去把握本质是当务之急。

第二,利用“名人效应”,做好舆论引导。微博上存在话语权过于集中的现象,名人用户(娱乐、传媒、财经、政府官员、艺术等领域的知名人士或者某些组织的官方微博,多加“V”认证)多成了意见领袖,他们的关注度较高,微博更易被转发和评论,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而普通大众的微博影响力有限。因此,意见领袖们应该对受众关注的问题即时进行正确全面的评述,从而引导舆论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得微博媒介批评更有水准,更有推动力和影响力。

第三,媒体行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自律系统。媒体行业来掌握着传播平台的话语权以及语言空间。2013年11月15日下午,新浪传媒论坛第九期就公正报道,监督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和媒体自律三大主题进行了反思和讨论。新闻媒体自律是从道德层面对新闻工作者进行约束,社会、自律机构、媒体、新闻从业人员应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共同维系良好的媒体生存环境和舆论环境。

最后,法律制度还需完善。法律部门的有关规定,往往直接影响媒介批评标准的确立。在微博媒介批评中涉及到婚姻问题、维权问题、财产问题等大家往往还是会参照法律的标准。当前人们能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国际条约等传媒法律渊源来进行约束。

参考文献

[1]曾娅妮.媒介批评:理论与例证[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2]宋发枝.微博对网络新闻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1,(5).

[3]栾奕.微博:媒介批评的新阵地[J].青年记者,2011,(4).

[4]武丽魁.微博作为网络媒介批评新阵地的价值与局限性[J].新闻记者,2012,(7).

[5]梁小丽.媒介批评的“微”力量——试论微博对媒介批评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3,(5).

[6]王宇静.新媒体环境中的网络媒介批评探析[J].东南传播,2011,(7).

[7]杨玉霞.微博平台上网络媒介批评利弊谈[J].青年记者,2014,(1).

媒介批评 篇3

关键词:媒介批评;媒介起源;邸报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经济社会的当下,媒介事件层出不穷,与之而来的媒介批评也逐渐产生发展并成为体系。但要论媒介批评何时产生,学者们众说纷纭,各自看法观点不一。首先的问题是学者对于“媒介批评”的认识有分歧,再者对新闻媒体的产生的认识上有分歧。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入手,展开对媒介产生以及媒介批評如何见之于新闻媒体上进行论述。

一、对媒介批评的认识

对于媒介批评,学术界起初有三种解释,分别是新闻批评,传媒批评和媒介批评。

新闻批评是我国最开始使用的概念,一种是指批评性报道,实施舆论监督的报道,这种说法有点牵强附会,因为新闻报道本来就是实施社会公器的职能,不应再继续将新闻批评视为批评性报道来会混淆视听。它更主要的概念应该是对新闻及新闻媒体的批评,如刘建明的《媒介批评通论》。而且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划为文学的一个分支。在文学理论中,文学批评即是对现成的文学进行批评,而非记载批评内容的文学,所以为了整齐划一,也应该将新闻批评视为对新闻报道进行的批评。

1997年刘建明提出传媒批评的概念,其使用是在批评媒介的角度上。后来肖小穗在《传媒批评:揭开公中立的面纱》一书中对社会历史中传媒,结合传播学,符号学,结构主义,女性文学等方面对传媒进行批评分析。但这个概念很少被使用。

媒介批评的相关概念首先是在西方提出的,从相关理论著作与批评实践来看,西方其实存在着多个概念,如journalism、criticism、press、criticism、mass、communication、criticism、和media criticism这些词大多数是对媒介的组成要素进行批评。其指的是对大众媒介整体进行批评。大众媒介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除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外,还包括电影,网络,手机,流行音乐,广告等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体。媒介批评如今在西方已经成为了一个专业术语,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构架,如沃里克的《电子媒介批评:应用的视角》,博格的《媒介分析方法》与艾伦的《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这个大众媒介批评的观点后来被一些学者,如黄新生,吴迪的引进,研究经历了“呼吁—评介—整合”几个阶段,逐渐成为学术界对于媒介批评的看法,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一门显学。

(二)媒介批评的理论核心

媒介批评学研究的是对媒介,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的重要解读,提出修正媒介的传播规范,提出批评媒介的原则,方法与要求。媒介批评学通过解读经验的理论化,揭示媒介的隐蔽性规律,建立媒介批评的概念体系和理论范畴[1]。显然,媒介批评是对媒介进行批判。小约翰说:批评使用价值进行判断[2]。至于如何进行批判,学术界也产生了分歧。

一种说法是在20世纪60年代,继西方出现的媒介批评专著,称为批判学派,偏重于对媒体实质及社会功能的宏观分析,高屋建瓴的展开批评,也称学理批评。这种学派将对媒介的批评上升到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文化层片上,大致有五种批评视角:(1),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2)社会责任论视角,(3)信息不平衡流通视角,(4)文本分析视角,(5)文化研究视角[3]。

二是学术中的非学理批判,注重对大众媒介作品的的解读与批判,从微观的角度上对特定媒介作品的影响进行批判,在我国非学理批判多而学理批判少。在陈信凌的《媒介批评刍议》一文中认为媒介批评应该由学理批评和非学理批评构成[4]。

(三)媒介批评的起源

有论者认为,新闻批评与新闻起源一起出现,媒介批评和媒介同时产生,都根植于意识同源的互动性[5]。拿欧美来说,美国近代报刊诞生之后就产生了媒介批评,例如,詹姆斯·利温顿在1777年革命结束期间发行《皇家公报》,该报一直捏造新闻,歪曲事实,所以当时的爱国派批评它是“利温顿的扯谎公报。”1665年英国国务大臣派普对《牛津公报》创刊号就发表了评价,虽然认为它“无比美丽,全是新闻,没有评论。”

中国的报纸何时产生,学术界观点不一,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报纸应该出现在唐代,1982年方汉奇《从不列颠图书馆藏唐归义军“进奏院状”看中国古代的报纸》提出唐代“进奏院状”应为中国最早的报纸。黄卓明先生在《中国古代报纸探源》中提出中国报纸始见于晚唐代。姚福申在《有关邸报的几个问题探索》也明确表明邸报产生于晚唐。

随着考古业的发展,关于中国古代最早报纸的起源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争议,西汉的“邸报”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一说源于唐代进奏院状报)。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住处叫作“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这就是《邸报》产生的背景。无论是西汉的报纸还是唐代的报纸,其主要功能是皇帝给官僚或地方的诏旨,大致包括官职的任免,官僚的奏章,战报,赏罚等。

二、中国古代的报纸算媒介吗

有观点认为,中国最早的报纸应该算近代的“申报”,他们并不认为唐代或者西汉的“邸报”可以称之为报纸。的确,近代报纸承载的新闻实行舆论监督,传播信息,服务社会的功能,它商业性十足,所以极易产生媒介事件,也易媒介批评的产生于发展。但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的“报纸”它有以下特点就足以称之为最早的媒介。

首先,传播者,媒介,受众它都具有,宋代还专门设立进奏官(具有邸报记者性质),内夫人、起居郎、起居舍人等进行采写,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士大夫阶层,有当时先进的媒介(竹简或绢帛)和派送人,形成完备的结构。

它履行传播消息,服务受众的职能。并且官僚实施中央的诏旨,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反馈的效果,具有比较完整的功能。

因此得出结论,中国古代的“邸报”,无论是西汉还是唐代在报纸,传媒出现的时候,都没有产生媒介批评,若要论媒介批评的起源,西方在近代媒体的产生而出现,但在古代中国这个论点却不成立。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媒介批评的学说构成与视野[N].人民网,2008-12-24

[2]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刘自雄,《为“媒介批评”证明》,新闻与传播评论2002年卷

[4]陈信凌《媒介批评刍议》,南昌大学学报 哲学与社会科学版,1998(3)

批评和自我批评 篇4

本人透过理论和文件学习,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坚定了信念,在思想上、行动上进一步统一到工作重心和奋斗目标上来。一年来,作为一名教师在党支部书记及校领导的带领下,本人能正确给自我定位,履行好自我的职责,用心做好本职工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汇报,自我批评,如有不妥,不足之处,请领导和同志批评指正,我将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诚恳理解。

一、存在问题

1、没有主动挤出时间来开展自学,系统的学习创先争优理论。未能够做到把课余的时间多用于提高教学管理潜力的学习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足,表现没有沉下心认真的学习理论知识,对东西一知半解。有时放松对自我的要求和标准,满足于能应付过得去、差不多。具体工作不够扎实,存在急于求进的状况,接到工作首先想到的是尽快完成,而不是做到做好。对事实状况未作详细了解之前便枉下结论导致事与愿违使事情未收到预期结果。做事虽有计划,但很难按计划实施,经常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

2、平时细节做得不够。例如:走在校园里,看到地上有垃圾,没有及时地去捡起来,而是匆匆走过。看到不是自我本班的孩子踩草坪时,没有做到及时教育等。

3、是把握机遇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思维层次低,运用现代理论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差,更缺乏战略性思维眼光,反应不敏锐,来到新的工作环境面对新的工作要求,未能有足够迅速的应变能力。

二、整改措施

本人在各方面存在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有客观影响,有内因也有外因,但究其根本,还是主观因素在起作用,所以今后要努力改进。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争取坚持每天看半个小时的有益书籍、或看电视新闻、或听广播新闻,把这变成自觉的行为。

2、加强业务学习,努力开拓创新,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

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5

批评与自我批评范文一:

今天中午在会上,听到龙老师在讲到党内讨论、批评和自我批评时让我感受颇多。以前知道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我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但是从来没有亲身感受这一过程。所以回来就坐下来认真思考了一下,并且查阅了一些质料。以便更深层次的去学习他的精髓。得到一些感受,在这里与同志们一起分享。

如果说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多面“镜子”,我认为走进组织让我的生活中又多了一面“镜子”。他可以照到我们的腐朽思想、自身错误。让我们去消除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增强党员党性锻炼、促进党的团结和同志进步。也保持了党的先进性纯洁度。实事求是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每个党员讲政治的重要表现。

始终保持***的先进性需要党员同志不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只有开展正常的批评自我批评,在党内才能够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是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的方法,找到了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正确形式,决定了我们党在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优势和先进性。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广大党员来讲实际是个党性修养问题。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高其觉悟和思想境界,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没落思想的侵蚀,胸襟坦诚,是衡量每个党员的党性观念、品德修养、人品修养的重要标尺。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首先,坚持正确的立场。这是原则性的问题。一个公产党员的政治立场一定要坚定,对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也不能捕风捉影,强加于人。

其次,树立正确的态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讲究方式方法,把科学性和严肃性结合起来。自我批评要在学习、提高和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从自我剖析入手,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找准和抓住自己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上查找深刻的思想根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无论知识多么渊博,工作经验如何丰富,工作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正视自己,请别人剖析自己,总结自己,才能避免工作、生活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同时有宽阔的胸怀,要豁达大度,虚心接受意见,做到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坚持真理是党性观念、觉悟程度的综合反映,是健康人格的外在表现,是思想道德上的高境界。批评别人要出于公心,坚持一切从工作出发,一切从党的事业出发,敢于说短亮丑,承担责任,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非原则问题不纠缠,着眼于提高认识,共同进步,真正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最后,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注意学习。其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就是学习、充实、完善自己。要具备与工作相适应的素质、品行,需坚持不懈地学习。接受正确思想、理论指导越多,知识越多,思想水平和党性修养才会越高,才会有开阔的视野,坦荡的胸襟。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加强学习,丰富头脑,净化心灵,就一定能正确对待和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党个体的纯洁性保证我们党整体的生命力。

批评与自我批评范文二: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举办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生活会是一项重要内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对个人来讲,是重要的反思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通过学习讨论、座谈有深入科室了解等多种形式,自我排查与推进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更好更快地发展不相适当的地方和问题,并初步拟出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存在着理想信念方面,存在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忧患意识淡薄问题。思想思维方式方面受条条框框束缚太多,按部就班,遇到实际问题时不敢闯,不敢试,破解发展难题的办法不多;在困难和矛盾面前,缺乏开放性、发散性思维,思想解放仍停留在口头上,真正在用解放思想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服务患者实践活动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二是把握机遇能力不强。突出表现在思维层次低,运用现代理论知识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差,更缺乏战略性思维眼光,反应不敏锐,把握机遇能力差,应对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医疗质量,医德医风等具体问题,以及在人才建设,学科带头人缺少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三是改革创新意识不浓,主动性工作能力不强。存在深入基层不够,工作不深入、了解不够,解决问题不及时问题。表现在开展工作墨守陈规,执行政策经验化、教条化,缺乏灵活性,不善于结合医院及自身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工作。对实习生、研究生、进修生的工作、生活关心不够,他们对学习等活动积极性不高。

四是学习知识钻研业务精神缺乏。随着职务的变迁及业务职称资格的获得,自己对医疗业务的钻研有所松懈。一些科室的医务人员同样存在类似情况,表现在学习氛围不浓,还未能达到学习型医院要求,学风不浓,玩风太盛仍然是困扰医务人员特别是青年医务人员快速成长的主要因素。甚至个别科主任仍甘于现状,固步自封,无形之中成为了科室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五是近年来手术科室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专科的发展也很快,各项医疗指标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由于医疗工作量大,医疗纠纷日渐增多,医疗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二、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切实解决认识不足、办法不多的问题。将学习贯穿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改进方式、提升服务的各个方面;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自己工作的重要动力,努力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2、加强作风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和医疗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探索与改进,努力加强在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行政管理,千方百计提高行政效率,切实做好新技术、新业务的技术管理工作,争取在减少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方面有新的突破,做到让服务对象满意、让群众满意、让领导满意。

3、努力促进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充分的发挥现有骨干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年轻医务人员的努力学习及工作的积极性,加强科室团队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和甘当人梯的精神。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我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解放思想,以更新的理念思考与探索,廉洁行医,努力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

批评与自我批评范文三:

胡锦涛同志在贵州考察工作时指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关键是要取得实效。”同时指出:“能不能在解决一些党员和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上有新进展,能不能把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是衡量这次先进性教育有没有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准。要达到这个要求,前提是要找准问题,明确整改方向。”而要找准问题,则要“自觉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可能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有问题就要想法子解决,这才是共产党员的真精神。”然而,在一些单位“批评难”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批评上级,怕“穿小鞋”,影响进步;批语同级怕伤感情,影响相互关系;批评下级怕丢选票,影响工作开展;批评自己怕丢面子,影响自己形象。于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就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你好我好大家好”,相互吹捧,互不得罪。这种“批评难”的现象不解决,问题就找不出来,就解决不了,取得先进性教育的实效也就无从谈起。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笔者认为应注意如下问题:

首先,作为批评者,一要自身过硬。要想纠正别人存在的问题,自己首先要过硬。如果自身形象不佳,批评别人就不能理直气壮,受批评者也不能心服口服。

二要摸准情况。批评作为思想交锋,尤其要把握情况的准确性。如果只看结果,不查原因,看到问题,胡批一顿,效果自然不佳。

三要出以公心。开展批评难免会得罪人,但只要无私就能无畏。

四要尊重别人。批评要做到以理服人,不能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对有过失的同志开展批评切忌讽刺、挖苦,否则会令其产生对抗心理,难以达到批评的目的。

其次,作为受批评者,一要提高接受批评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拒绝批评、不服批评;

二要端正心态,宽容大度,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虚心自受批评;

三要提高认识,他人的批评是对自己的一种关心爱护,是对自己成长进步负责表现,要善待他人的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范文四:

为了打造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团队,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目的,公司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以力求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查找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下面我谈一谈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必要性以及要注意的事项。

1、就公司目前的情况而言,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不求创新、无视组织纪律性的缺点急需要解放和端正每个人的思想,解放和端正思想的关键在于敢于自我批评,只有敢于对自身主动展开严肃的、诚实的、彻底的批评,阻挡我们前进的旧思想、旧观念才会逐步从我们的心里和大脑中消失。

2、自我批评是自我反思、自我归罪、自我总结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所以,犯错误在所难免,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知道后不思悔改甚至一味地加以掩饰。犯了错误就要努力地去改正错误,我们自己应该正视而不是回避,应该改正而不是放任。这是避免犯同类错误的根本途径;也是完善自身,净化灵魂,提高修养的有效途径。

3、如果自己犯了错,别人指出来或自己发现了,却死不认错,自认为是对的,那么自己的不足就永远得不到弥补,甚至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这样还能完善自己吗?不能!

4、如果犯了错,发现之后却没有勇气改正,这就是懦弱和虚伪,这样的灵魂还能得到净化吗?不能!

5、如果犯了错,别人给你指出来,你非但不承认反而嗔怪批评你的人,这就是狭隘、自私和自高自大,这样,个人修养还能提高吗?不能!

所以,犯了错必须首先自我批评。自我批评也是批评他人的前提和基础。

1、若不愿做自我批评或自我批评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那么就必须使用批评这个武器了,让他人用眼、用嘴、用心来发现自己的错误,来批评指正自己,来帮助自己、完善自己。人人都有两双眼睛,一双是长在自己头上的,一双是长在他人头上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照镜子——反思,所以不能很好地发现自己。这时就需要而且应当需要他人的眼睛来发现和审视自己,批评自己。我想,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批评你,指责你,或对你恶言恶语,或对你挑三拣四。所以,肯定是自己做错了或做得不好,才会给他人找到可以批驳你的地方。

2、人们看别人的缺点很容易,看自己却非常难,不是不愿意看,而是根本就看不到。当自己的眼睛看到别人不足的时候,自己应感到诚惶诚恐,因为自己在别人的眼中也如此。别人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自己也同样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想想,多么可怕!这就像自己的脊背上有一片树叶,别人看得很清楚,而自己却一无所知。

3、他人的批评是对自己最好的监督,失去这种监督,人就可能骄傲自满。他人的批评是自己进步的助推器,失去这种助推器,人就可能变慵懒而停滞不前。所以,我们要乐于并善于接受他人的批评。

总之,我们要处理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关系,利用好这两件法宝。这样,我们才能成长得更好,发展得更快!

1、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开展起来、开展得好,关键是领导要带好头。各系统各部门的管理人员都要做到严于律己,要敢于实事求是地指出其他同事的缺点和错误,与人为善地帮助同事进步,同时亮出自己的缺点和问题,诚心诚意地听取批评意见,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消除顾虑,敞开心扉,真心实意地给领导提意见,员工才会以领导干部为榜样,认真查摆自己的问题,找准、查实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弄清产生问题的根源,消除思想上的障碍,取得行动上的改进,确保在工作中不出偏差,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紧密联系自己在自身修养和工作作风方面的实际,恰如其分地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要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深入剖析造成问题的主观原因并认真改正。

3、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把握正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提高员工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增进团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推动天佳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要求,实事求是;与人为善,治病救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找准领导之间、部门之间、普通员工之间存在的影响团结、影响工作、影响发展的问题;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引导和鼓励员工增强大局意识,讲原则、讲真话、讲实话,为天佳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4、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要襟怀坦白,勇于自我解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缺点甚至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承认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各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必须以对天佳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同事,正确对待问题。要通过不同形式的会议,以坦诚的心态,敞开思想、亮明缺点、暴露短处,像鲁迅那样“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出了问题要勇于负责,多从自身找原因,从主观上查问题,从世界观、价值观上挖根源,触及灵魂,论其危害,使自己受教育,别人受警示,这才是我们天佳人应有的品质。

5、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丢掉“怕”字,敢于开展批评。批评是提醒,是警示,是良药。无私才能无畏。坚持原则,敢于批评工作中错误的思想和言行,是每一个天佳人必备的优良品质和负责态度。而淡化批评,无原则地保持一团和气,甚至热衷于拉拉扯扯、互相捧场,搞小团体,就会损害公司利益,最终也会害了自己,坐失受教育、受帮助、提升自我的机会。

6、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更要虚怀若谷,自觉接受批评。闻过则喜,纳谏从流,是所有天佳人在推进公司事业发展的战略过程中应有的修养和品德。对待意见、建议和批评,中高层管理人员要放下架子,丢掉面子,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亲疏恩怨,诚心诚意地接受批评。诚心诚意不仅要表现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上,更重要的是对照这些批评意见,深刻剖析自己,注意从批评中得到启迪和警醒,吸取教训,提高自己,从而达到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促进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

7、开展自我批评要杜绝几种现象:

把自我批评变成自我表扬,说是在自我批评,其实是在自我表扬,这成绩那贡献,就是不讲缺点;

名为自我批评,其实是在自我开脱,对存在的问题,不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地反省,而是一味地抱怨客观条件不好,惟独不承认自己水平不高,工作能力有限,纵使自己有不少的错,造成的损失已不小,还是百般辩解,不肯认帐;

看似自我批评,实为自我逃避,“机智”地亮出一些无关实质的小缺点、小错误,而对自己存在的实质性问题避而不谈,这是不诚实、不严格、对工作和事业不负责任的表现。

自我批评的最终目的是把过去不对、不好、不合理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甩掉,如果不能、不愿、不敢把自身的问题晾在阳光下,那所谓的自我批评就只能是空口号、空架子,也就没有必要去做这种无关痛痒、白花精力的事了。

8、开展批评要杜绝的几种现象:

有些批评是完全正确、被批评者是错误的,但被批评者不知道反省,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这叫不思己过;

有些批评是错误的,被批评者不与其计较,这叫不思人过;

有些批评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有些批评是无理取闹、攻击诽谤;

有些批评是先吐为快、发泄怨气;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但不管属于什么情况,为了避免自己愚蠢和麻木、浅薄和骄傲,我们对别人的批评都要怀有感激之情。要知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正面批评的人实在太少了,所以要更加珍惜别人的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范文五: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基础上总结中国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中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我党的优良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着丰富的内容,包括基本的原则、态度、方法、形式等。可以说,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列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创造性的发展。

党员批评自我批评 篇6

回顾自己几年来的工作,现对照党员标准作如下自我评价

1、能够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

2、能够认真执行党组织的制度和纪律,强化观念,严守党纪、国法,廉洁自律,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处处服从和服务于本院的发展。

3.能够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正确处理好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和集体的利益,坚决服从党组织的决定和安排,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时交纳党费。在处理和同志、群众的关系上,能够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并注重团结群众,事事以集体的利益为重,注重维护好集体形象。

4.能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工作中能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以身作则,

能够认真负责,脚踏实地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处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学习和总结,自己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政治理论水平不够高。理论学习仍不够,水平不高,有待进一步强化提高。虽然平时也比较注重学习,但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对政治理论钻研的不深、不透,存在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缺乏对其精神和实质的理解和思考。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不够,实际工作生活中不能自觉应用理论的问题。

2、创新意识不足,缺乏亮点。工作中,不会很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去重视这个创新问题,觉得之前怎么解决,就会终始不渝地去解决问题。问题出现时,不能够快速寻求更好解决问题的路径。在碰到事情杂乱无章的时候没有很好的理清条理、按部就班处理问题。

3、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上热情不够。没有真正的沉下心认真的学习理论知识,内容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工作中遇到新鲜知识的时候不能够及时总结,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学习掌握的不够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工作上还有差距。

上述问题的存在,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必须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加以克服和改正。

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开展这次学习活动,对个人来讲,是一次重要的审视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提高自我的大好机会,是让自己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压力感,增加荣誉感、自豪感,提高发挥党员先进性的自觉性、保持先进性的持续性的一次重要机遇。要严格要求自

己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充分认识理论学习对于党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学习的系统化和自觉性,坚持搞好自学,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克服和杜绝一切不良现象。用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鞭策自己,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好、做好各项任务。另外,对自己以往工作经常开展回头望,看看自己的所作所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3、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积极主动性,提高工作质量、办事效率。工作中敢于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拼搏进取。认清差距,才能明确努力方向;克服不足,才能完善自我。

回顾以往工作,尽管自己还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有些方面还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自己的精神状态是良好的,工作作风是务实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严格要求自己,时刻遵守党的章程,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多与群众和老同志沟通,积极参加党组织的活动,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在此也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加批评和指导。

自我评议:合格

建构:媒介批评的精神归指 篇7

一、媒介批评净化媒介报道内容

鉴于媒介批评就是对媒介所报道内容及媒介行为的批评, 所以, 其第一功能就是净化媒介报道内容。“媒介批评是以解读新闻作为范畴支点, 对媒体和新闻作品展开一系列评价的活动。”通过“媒介批评分析媒介现象, 反思新闻报道的得失, 评价记者的作品, 从而形成相应的新闻观念。” (1) 可见, 媒介批评通过对媒介报道内容进行理性的分析批评, 支持鼓励思想内容健康、有利于社会朝文明健康方向发展的作品, 批评抵制庸俗、腐朽、落后、粗制滥造的文化垃圾。无论是对报道内容的鼓励还是批评, 媒介批评都引导媒体报道内容向一个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而担负起观察和监督的任务——守望社会。

2007年, 王朔先后参加《凤凰会客厅》和《锵锵三人行》两档节目, 在整个谈话过程中, 王朔始终保持其一贯的风格, 妙语连珠与脏话连篇同时呈现于屏幕。《北京青年报》在3月8日的“每日评论”版上发表《王朔可以随性媒体不可随便》的文章。文章指出:“媒体作为传播中介, 虽然并不具备净化社会现实的功能, 但出于其必须担负的社会责任, 对于所传播的内容必须有所取舍, 因此, 当王朔作为报道或访谈对象出现于媒体时, 媒体必须对其语言进行适当的约束或净化。换句话说, 作为个人, 王朔可以随性而言, 作为媒体, 凤凰卫视却不可随便就播。”因为“这样的要求, 并非保守的道学冬烘, 而是鉴于媒体的公共属性而必须遵从的戒律。” (2) 《北青报》发出这样的批评声音后, 凤凰网于当日下午六点多发布《〈凤凰会客厅〉致网友的话》, 含蓄承认“近期有个别嘉宾在《凤凰会客厅》对话时, 带出了一些不文明的口头语, 由于当时是网络直播, 鉴于技术原因, 对访谈内容我们没能及时把好关, 嘉宾的一些不文明语言传播了出去, 尽管事后我们对节目视频和文稿做了过滤处理, 但还是在网友中造成不良影响, 特此对广大网友真诚致歉!”这一事件说明, 对媒体的监督是必要而且应该的, 只有这种监督才能充分发挥媒体的教化浸润功能, 净化媒体报道内容, 为我们营造积极健康的媒介环境。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称中国的屏幕净化运动不应该仅仅是“将劣币驱逐的过程”, “将良币导回市场”也应是其题中之义。

二、媒介批评提升受众媒介素养

当今社会是媒介化的社会, 媒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 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下, 如何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提高受众对媒体的认知和使用已成为一个迫切的时代话题。

哈钦斯委员会在一个报告中指出:“定期的出版物浩如烟海, 充塞其间的是一连串繁杂的故事和图片, 与各地活生生人们的典型生活毫不相干。其结果不外乎无聊、平淡、曲解和永无休止的误解……这些出版物强调的是别出心裁, 而不是普遍典型, 是耸人听闻而不是富有意义。这些刊物只顾忙于刊登这类琐事, 以至于公民得不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和时事来表现他们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鉴于此, 哈钦斯委员会提出建议, 新闻界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 而见闻广博的公众应当采取更多的行动, 肩负起监督新闻传播的责任。 (3)

公众要肩负起监督新闻传播的责任, 就必须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只有当公众越来越有媒介素养, 当他们对所得到的新闻越来越谨慎、越来越挑剔时, 新闻界自然就会有一种巨大的压力让新闻真实公正。美国媒介批评者认为:“公众不应该仅仅阅读媒介批评的文章, 更应该成为行动者, 参加到对媒体的评判中, 并把意见和想法反映给大众媒介, 而公众参与批评的前提条件是他们具备基本的媒介素养。” (4) 因此公众媒介素养越高, 公众对媒介批评的参与度就越高, 参与度的上升进一步提升公众媒介素养, 而公众媒介素养的提升又可以更好地监督媒体为公众服务。因此, 公众越是具有批判意识、批判精神, 媒体才越有可能走上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媒介素养对批判意识的要求决定了媒介素养教育既是批判思维的养成教育, 也是积极的行动教育, 媒介批评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会批判性地思考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要素。有学者即从媒介批评角度来看待媒介素养教育问题。李琨 (2003) 强调, 媒介素质即能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待媒介内容, 建设性地使用媒介的能力。张志安、沈国麟 (2004) 认为, 学会以批判的意识接触媒介的信息和掌握合理运用媒介完善自我、服务自我的能力, 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批判性的媒体读解能力的获得乃是个人与国民在学习如何应付具有诱惑力的文化环境时的一种重要资源。学会如何读解、批判和抵制社会文化方面的操纵, 可以帮助人们在涉及主流媒体和文化形式时获得力量。它可以提升个人在面对媒体文化时的独立性, 同时赋予人们以更多的权力管理自身的文化环境。” (5) 要获得这种批判性的解读能力, 赋予个人更多的独立性和权力就需要媒介素养教育。因为媒介素养教育使得受众“得以辨析出深藏在媒体文化文本中的讯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6) , 使媒介的运作环境清晰可见, 进而使受众摆脱长期以来被媒体控制、支配的被动状态。

三、媒介批评守护媒介公信力

媒介公信力是媒介赖以生存的宝贵财富, 没有公信力, 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在《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及《大众媒介公信力测评研究》中, 研究者认为, 媒介公信力的特质就是真实、准确、无偏见、报道完整, 所有这些特征是媒介赢得公众信任的前提, 是媒介公信力的基础。媒介批评通过监督虚假新闻、纠正报道倾向, 可以使媒介更加客观、准确、公正、可靠和权威, 也就是说, 媒介批评有纠偏机制, 这种纠偏机制建构了媒体的公信力。

NHK把向日本民众提供迅速、客观、公正、准确、全面的新闻报道看作是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应负的责任, 因此得到了日本民众的高度信任。NHK被称为“值得信赖的广播机构”。无论是NHK的广播新闻还是电视新闻, 都是日本民众最信赖的新闻来源, 日本大众对NHK的信赖甚至超过了日本政府和国会。但是, 1992年NHK的名牌节目发生一起“作假”事件, 立即受到公众的批评、质疑和不支持。“日本广播电视界整体的报道类节目状况受到大众的责问, 这损害了广播电视机构与受众建立的长年信赖关系。” (7) 为维护媒体公信力, NHK在正点新闻播出NHK特别节目———“歪曲事实的报道”, 并组成节目调查委员会, 对节目的采访与制作过程进行了两周的调查和取证, 将调查结果以《NHK木斯塘采访报告》的形式发表。报告书中首先就节目中的作假表现进行了说明。当晚, NHK在电视节目里播出了调查报告, 之后NHK会长亲自在电视中道歉, 这在日本电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无独有偶, 当《纽约时报》“杰森·布莱尔” (8) 事件发生后, 《纽约时报》经过一百五十多年营造的公信力受到公众强烈的质疑, 不仅《时报》遭遇信任危机, 整个媒体系统也都遭遇到了空前的信任危机。为挽救媒体信誉, 重新赢得公众信任, 《纽约时报》从上到下进行了彻底的整顿, 不仅作假记者辞职, 总编及执行总编也双双辞职。同时《时报》于事发两周内便刊登长达15, 000多字的调查报告, 以《辞职的时报记者留下了一长串造假记录》为题公开了造假记者的所有劣迹, 并配发编者按向公众道歉。

NHK和《纽约时报》的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媒介的公信力。可以看出, “这些媒介之所以自爆家丑而唯恐不及, 是因为有广大社会公众的监督。丑闻发生后, 公众都盯着当事媒介, 看它们到底如何表现。这个时候, 只有依靠真正的诚信, 才能挽回信誉上的危机。媒介若表现不佳, 则必然失去‘社会公器’的权威价值而渐遭社会唾弃。所以, 当事媒介在‘出事’后, 个个如芒刺在背, 不向社会交代清楚, 很难蒙混过关。媒介一方面监督社会、监督政府, 一方面又无时不在地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 (9) 正是这种批评与监督守护了媒介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媒介批评作为通向媒介公信力的手段之一, 建构和守护着媒介的公信力, 让媒介公信力的基础更加坚实。

四、媒介批评建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媒介批评使得新闻从业人员自觉不自觉地以媒介批评为参照, 在无形中内化了新闻职业伦理道德意识。与此同时, 媒介批评使得媒介机构更加注重职业伦理道德法规制度的建设, 媒介批评在明确完善职业道德法规准则的同时, 提升了新闻工作人员的职业伦理道德水平, 而且也建构了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NHK在作假事件发生后, 来自公众的怀疑和不支持、媒介同行的严肃批评以及媒介内部的自我批评, 促使其与商业广播电视联盟联合成立了“NHK商业广播电视联盟节目委员会”, 其职责为防止捏造事实、虚假报道和不符事实的过分表演, 提高广播伦理道德, 在制度建设方面强化了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意识, 也大大提升了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主义精神。同样, 美国新闻界发生的虚假新闻事件也深刻地教育了美国新闻界, 促醒了新闻专业主义的成长。由此可见, 健全有效的媒介批评机制能够内化记者的职业理念, 可以促醒和构建新闻业的专业主义精神。

在英国, 英国报刊投诉委员会是新闻界进行媒介批评的重要机构, 其目的就是保证报纸和期刊从业人员加强自律, 遵循业界人士共同制定的行业行为规范准则, 提升媒介的专专业运作水准。报刊投诉委员会于2003年3月5日修订和批批准了《编辑行为规范准则》, 该“《准则》主要对新闻采访和报报道活动作出规定, 要求所有报刊从业人员必须符合最高的专专业和职业道德标准, 并列出了标准的尺度”。“《准则》共列出出17个类项的内容, 分别涉及准确性、回应机会、隐私、骚扰、对对于悲伤或震惊事件的处理、儿童、性犯罪案件中的儿童、偷听听装置、医院、报道犯罪案件、冒名、性犯罪案件中的受害者、歧歧视、财经新闻报道、匿名消息来源、向刑事案件证人付费以及及为获得情况向罪犯付费等方面的问题。《准则》对上述17类类问题都分别做了具体规定和说明。” (10) 《准则》以最高专业标准准为从业者制定了规范, 用专业的价值标准和力量加强了新闻闻工作者对自我职业形象的心理约束, 将职业行为规范内化为为行为自觉, 建构了从业人员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五、媒介批评是建构民主社会的重要力量

对传媒进行评论和监察, 是民主社会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任和义务。而引导或创造条件使公众掌握科学地接触和使用媒媒介的技能, 则是保证媒介正常发挥社会作用、促进社会进步步的重要前提。

《电视批判》是中国媒介批评的一个重要实践, 它“对电视现象进行分析, 对电视文化进行理性思考, 对电视文化进行建设性的批评和判断, 是从理性、文化、思想等角度, 对现代最强势的传播媒体进行冷静、客观、公正、全面、多视角的透视和分析, 使当代的电视对当代的中国大众和中国社会发挥更大的、积极的、健康的作用, 更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使其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11) 这种媒介批评实践之所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是因为“《电视批判》是对当下电视的反思, 是批评, 是一种建构, 是对目前电视文化的一种深入探讨, 更重要的是对当前社会提出来的电视中现实问题的一种多样化的回答。” (12) 因此, “这个节目是立足于健康的文化建设, 是一种理性的批判, 是一种哲学的思辨, 是一种着眼于建设的批判。如果说是大破大立的话, 它立足于立, 立足于建设, 建设健康的社会主义文化。” (13) 对电视文化的反思与批判不仅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而且, 在反思与批判中推动着公众民主意识与国家民主政治的进程。

媒介批评培养了公众对媒体的鉴别能力和解读能力, 而这种能力正如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所说:“批判性的媒体读解能力的获得乃是个人与国民在学习如何应付具有诱惑力的文化环境时的一种重要资源。学会如何读解、批判和抵制社会文化方面的操纵, 可以帮助人们在涉及主流媒体和文化形式时获得力量。它可以提升个人在面对媒体文化时的独立性, 同时赋予人们以更多的权力管理自身的文化环境。”而且“当人们学会了认识媒体文化是如何传达那些令人难以忍受的有关阶级、种族、性别、性的压迫的再现 (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时, 它们就能够与媒体文化的作品拉开批判性的距离, 从而获得超越其文化的力量。这样获得的力量可以有助于推进一种对社会组织的更为普遍的怀疑, 也可以帮助引导人们参与激进的政治运动, 为社会的转型而斗争。” (14) 可见, 公众觉悟是民主的基础, 而媒介批评通过培育公众觉悟构建这种基础。因此, 媒介批评对于建设国家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政治至关重要。因为“没有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没有全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 没有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显著进步, 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真正进入理想王国。” (15)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在美国, 媒介批评的繁荣被视为民主社会的骄傲。” (16)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媒介批评是建构民主社会的重要力量。

六、结语

媒介批评的精神归宿和指向不是批评, 不是否定, 而是通过批评进行建构。通过媒介批评建构健康的新闻报道内容体系, 清除平庸乃至庸俗的媒介内容;通过媒介批评建构根植于新闻工作者内心的新闻职业道德体系;通过媒介批评建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通过媒介批评建构媒体的公信力。因此, 在媒介社会的语境下, 媒介批评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建构性实践。建构就是媒介批评的精神归指, 理性的媒介批评推进媒介规范健康地发展, 促进传媒进一步走向科学化、公正化。同时只有理性的媒介批评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空间, 形成一种宽松民主的社会发展环境, 成为建构民主、法制社会的重要力量。

注释

1 刘建明:《媒介批评通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第1页

2 《北京青年报》:《王朔可以随性媒体不可随便》, 2007年3月8日

3 (4) 雷跃捷:《媒介批评》,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131页

4 (5) (6)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 丁宁译:《媒体文化》中译本, 商务印书馆, 2004年版, 第2页、第104页

5 (7) (10) 雷跃捷:《媒介批评》,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121页、第126~127页

6 (8) 2003年5月11日, 《纽约时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长篇文章, 揭露了该报一名27岁的记者大肆编造独家新闻的“传奇经历”。这位名叫杰森·布莱尔的黑人记者通过不断炮制虚假新闻, 时间不长就从一名小小实习生被提拔为报道国内新闻的著名记者。此事因而成为《纽约时报》创刊152周年来爆出的大丑闻。

7 (9) 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 代序《“丑闻”的另一面》,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4年版, 第5页

8 (11) (12) (13) http://www.cctv.com/tvguide/tvcomment/special/C12481/01/, CCTV-电视批判-电视批判两周年特辑

9 (14)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 丁宁译:《媒体文化》,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第104页

10 (15) 段京肃:《追求人与媒介的完美结合》, 《广告大观 (媒介版) 》, 2006年01期

建设中的中国式媒介批评制度 篇8

中国的新闻阅评,是由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宣传部负责实施的。目前主要在中央、省、地市三级开展。1994年,中宣部成立新闻阅评小组,最初出刊为《新闻舆论动向》,后改为《新闻阅评》。1996年8月,中宣部在烟台市召开关于加强新闻舆论宏观调控会议,要求各地仿效中宣部的作法,建立新闻协调和新闻阅评制度,以利于进一步全面、及时、有效地加强新闻舆论的宏观管理。1997年1月,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正式建立省级新闻阅评制度,邀请了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新闻出版部门和高校部分专家学者共10余人成立了新闻阅评小组。新闻阅评工作具体由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负责,定期出版内部工作简报《新闻阅评简报》。其阅读面为省委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省委宣传部领导及相关处室、地市州宣传部、省会主要新闻媒体负责人。

湖南是省级新闻阅评制度建立最早的省份之一,并且是做得最为认真的省份之一。1998年中宣部召开全国新闻阅评工作经验交流会,湖南省委宣传部在会上作典型发言,得到了中宣部领导的高度评价。2005年,中宣部在湖南长沙召开省级新闻阅评工作现场会,对湖南的新闻阅评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鼓励其他省份的新闻阅评工作向湖南学习。

雷跃捷教授在2007年出版的《媒介批评》中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媒介批评实践,其主流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的。”其具体运行体制有:“⒈由党委宣传部门、政府主管新闻事业的各职能部门建立的一套完整的阅评制度”;“⒉由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建立的对媒介的管理制度”;“⒊新闻媒介内部建立的批评监督机制”;“⒋来自社会的自发的,或有组织的批评监督”①。雷教授这一论断是符合实情的:新闻阅评是当下中国最为主流的媒介批评,也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媒介批评。

二、新闻阅评制度的实践

新闻阅评作为一种主流的媒介批评,这从其阅评对象与范围即可看出。首先,它的阅评对象是主流媒体。以湖南的情况为例,被阅评的新闻媒体包括省会长沙的主要媒体,其中既有党报、党台性质的媒体,也有都市生活类的媒体,还有专业类的媒体。其次,它的阅评范围是以新闻节目为主,兼及其他内容。既有关于新闻报道中的舆论导向问题、重大报道和热点引导问题、舆论监督问题等等的评点,也有关于娱乐类节目、生活类节目,甚至广告内容的批评。其阅评角度,既有从政治标准入手的,也有从报道艺术角度入手的,甚至还有采编技术角度入手的。如此等等,不囿一隅,不拘一格。

作为一种主流的媒介批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新闻阅评有它明确的指导思想和一贯批评原则。

先说指导思想。新闻阅评制度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全面、及时、有效地加强新闻舆论宏观管理工作,自然地,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就成为了阅评工作极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新闻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会酿成严重的政治错误,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阅评工作将导向正确与否作为主要阅评任务,阅评意见给新闻单位的把关提供了权威性的依据。②”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注重舆论导向,并不是简化为政治标准。舆论导向既包括政治导向,也包括其他导向,如生活导向、消费导向、文化导向等等。雷跃捷教授在《媒介批评》一书将媒介批评的标准概括为“求知、求真、求善、求美”四个方面③,这些应该说都体现在新闻阅评的指导思想里和阅评实践中。

再看阅评原则。至少有以下几条是坚持得非常好的。

——以批评为主的原则。这一原则是从阅评工作一开始就定下的。具体表述为:表扬与批评的阅评稿要三七开,甚至二八开,要以批评为主。以公布的2004年6月的阅评情况为例④。该月批评稿共54篇,表扬稿为25篇,完全符合“三七开”的原则。这一情况很具有代表性。当然,媒介批评并不是不要从肯定的方向去评价,但以批评为主的做法,可以避免那些廉价的吹捧。这正是确定这一原则的初衷。

——直言不讳的原则。强调批评为主,还要强调批评的质量。即如湖南省委宣传部分管阅评工作的蒋祖烜所表述的:“阅评意见要反对钝刀子割肉,要观点鲜明、文字活泼,一针见血、针针见血。⑤” 直言无忌的批评可能不那么悦耳,但却是批评应有的品格,最终还是能为人接受的。据蒋回忆,“当阅评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不少新闻部门的负责人对这种直言无忌的批评是难以接受的。为此,我还与当时《长沙晚报》的老总争得面红耳赤。好在很快大家都理解了这种内部的、善意的、建设性的‘准权威’批评意见。⑥”

——一事一议的原则。这实际上是实事求是原则的具体化。它从实出发,以实为主;对事不对人,不搞上纲上线。它要通过对典型个案的分析,把道理讲透,以防止既不根据事实又不讲道理的“打棍子”式的批评。一事一议的原则重在抓好个案的典型性,对事不对人。“因为许多问题并不仅是个案,而是媒体中存在一定共性的问题。此举将有利于大家更好地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水平。⑦”

三、有关新闻阅评的思考

新闻阅评制度在我国已有10多年的历史。它在媒介批评方面所做的探索,是值得好好总结的。它集中体现在“专门性”和“专业化”两方面。

首先,它是以组织的形式从事的专门性批评。不仅媒体批评成了主管部门的一种日常化的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批评意见能有效传达,并得到及时反馈。以湖南省的情况为例,省委宣传部专设新闻小组办公室,有一支比较稳定的阅评队伍,定期编发《新闻阅评简报》,并有专人送达新闻媒体;对主要的批评意见,要求媒体一定要有整改反馈。为加强批评和整改的及时性,湖南的阅评曾一度要求每个工作日出一期《新闻阅评简报》,并要求在次日一早即送达新闻单位,使之成为媒体主管每天上班必看、先看的文件。

第二,它是媒介批评专业化的一种探索。表面上看,新闻阅评是官方管理部门提供的一个平台,但从事批评的专家是相当专业的。套用一句陈词:是官方搭台,专家唱戏。批评的专业化还表现在批评意见的独立性上。这一点是很关键的。照一般的理解,新闻阅评既然是官方对新闻工作的管理和调控而为,那就是官方的声音,专家意见不免有“御用”的色彩。实际情况是,宣传部实际只起联络与组织作用,意见还是专家说了算。专家的学术眼光是自由的,其学术声音是独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现行的新闻阅评制度正在培养媒体对专家意见的信赖。

尽管新闻阅评对我国的媒介批评作出很重要的探索,但也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此处姑且提出两点:

首先,如何建立起批评的权威性?新闻阅评一直在寻求批评的权威性。实际上,比起其他批评形式来说,新闻阅评在这方面已经享有某种特权了——它具有一定的行政约束力在其中。客观地说,我国现阶段新闻阅评的权威性,实际上是由学术力与行政力两方面构成。虽说媒介批评应当是学术层面的事,但我认为,在我国新闻法尚未出台这一特殊时期,这确实还是很重要的媒体他律方式,也是最有效的他律方式。从世界范围来看,自1916年瑞典建立新闻评议制度以后,不少国家纷纷跟进,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建立了此类组织。这些组织的职责主要是协调媒体及从业者因新闻活动所引起的纠纷,处罚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毕竟,对于超出业务范围的问题而言,学术的约束力是十分有限的。但在学术范围内,当行政力大于学术力时,恐怕就需要警惕可能演变为某种行政干涉。这不是媒介批评的本义了。我认为,单从新闻阅评的权威性来说,还是要从学术权威上来使劲,以学理服人。

第二,如何确立标准的分层?当然,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不同的媒体要不要采取分类指导,以不同的标准去批评之。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媒体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身份的蜕变,即由先前的斗争工具和意识形态建构者(政治属性),向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兼具的舆论引导机关与市场主体二元复合体转变,传媒格局悄然变革。就报业而言,专业报蓬勃发展,党报、都市报、晚报风光这边独好,即便都市报内部也出现分化。与此相关,社会对传媒的角色期待也在发生变化:即传媒应是社会关系协调者、环境监视者、文化建构者与文明传承者。不同的媒体在不同的方面可以有自己的不同的定位与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主管部门对不同的媒体采取分类指导,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了。新闻阅评对不同的媒体采取不同的批评标准,也是实事求是的做法了。

批评标准的分层,因为首先涉及到的是对媒体的分层问题,既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是一个政策性和学术性都很强的问题。此处不便深入讨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的媒体的确应当以不同的标准批评之。党报党台党刊等,政治色彩鲜明,在舆论导向中起的是中流砥柱的作用,对其“喉舌”功能上多做要求严做要求是完全应该的;都市类的报刊、台,或者栏目,主要看其生活导向、文化品位,在政治标准上不应与前者要求一致。举例说,近些年兴起的电视民生新闻,多以灾难性报道、负面内容为主,这显然与“以正面宣传为主”的要求相悖。但它又颇受受众欢迎,有较高的收视率。如果不区别对待,后者就不会有立足之地。再比如,党报党刊党台的头版头条通常是政治性强的硬新闻,是正面报道,但都市类的报刊对此早有突破,灾难性的事故、趣味性强的软新闻等,经常成了头版头条。如果用同一标准衡量之,后者就有有辱使命之嫌。

批评标准的分层问题,其哲学意义在于,既要考虑到批评对象的共性、一般性,也要考虑到批评对象的个性、特殊性。就共性而言,我们应当要求所有的媒体都应引导受众“求知、求真、求善、求美”;就个性而言,某一媒体或者某一栏目,对这些要求完全可以有所倚重,内容与形式也可以以自身的特色展示。如何根据不同的批评对象区别对待之,这方面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我国的新闻阅评制度作为一种媒介批评形式,已经开展了10多年了,其经验是值得重视的,特别是在今天新闻媒体公信力有所下降之时,其意义就更不待言了。

注释:

①③雷跃捷:《媒介批评》,P203-208、P1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②蒋祖烜主编:《点击传媒——湖南新闻阅评撷英》,P3,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④⑤⑥蒋祖烜:《寻求核心表述力》,P69、P65、P80,新华出版社,2005年

⑦黄建国主编:《守望传媒——湖南新闻阅评选编》,P264,湘新出准字(2005)第051号

上一篇:双11总结报告下一篇:证明平行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