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共7篇)
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篇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把“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中国公民”定义为网民。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 为网民表达观点和利益诉求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网民积极行使话语表达权和舆论监督权, 极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 综观近年来网民在群体性事件中的表现, 其中存在着很多非理性的表现, 折现出我国网民媒介素养不高, 促人思考我国媒介素养教育问题。
一、网民的非理性的表现
(一) 网络言语暴力
言语暴力通常体现在论坛、微博、博客等的留言与评论中, 对作者或者跟帖者的观点的不赞同, 就会引发一场口水战, 充斥着粗俗恶毒、歧视性、讽刺性、人身攻击性的语言, 如“滚”、“草泥马”、“脑残”等。言语暴力使暴力对象的人格受到侮辱, 精神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
(二) 极端情绪化
主要表现为激烈的仇官、仇富情绪, 并肆意宣泄, 抨击政府和社会。网民因社会中存在的贫富分化、不公正、不合理现象, 心生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与抱怨, 只要涉及官员、明星、富翁的事件, 往往不问青红皂白即持激烈的否定或批判的态度。如2010年一起校园交通肇事案件, 因为一句“我爸是李刚”, 便在网络上激起了网民对官二代的不满、抨击、审判, 一周内跟帖者达几十万。
(三) “人肉搜索”, 侵犯他人隐私权
对他人隐私的打探成为一部分网民竞相追逐的目标, 网民往往用发布网络追杀令、通缉令等行为实现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正义感、泄愤欲”。谁一旦成为“人肉搜索”的目标, 所有隐私信息都可能被公开。如2007年女网民姜岩从24层的家中跳楼自杀。随后, 其记载了她因“老公出轨”而经历煎熬的博客被网友发现, 针对其老公王菲的“人肉搜索”就此展开, 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王菲被网友骚扰、被迫辞职、其他单位不敢聘用, 甚至父母家门口也被贴满恐吓标语, 最终该事件以王菲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并获胜告终。
(四) 不明真相发声, 盲目跟风造势
很多网民在事件真相不明的情况下, 或带着自己的刻板成见, 或抱着从众心理, 急于发声, 盲目跟风, 制造网络舆论, 常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如2012年实习医生王浩被患者杀害事件, 某门户网站随后做了一个调查, 在参与调查的6161人中选择“心情高兴”的居然高达4018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 抱着对医患关系的刻板成见, 网民对年轻生命被残杀没有同情、惋惜, 反而幸灾乐祸, 给死者家属带来很深的二次伤害。再如2013年“李某某涉轮奸案”, 案件尚处于刑侦阶段, 舆论却出现了“一边倒”, 充斥着流言和愤怒, 网民不惜以最恶毒的语言批判李某某及其父母, 呼吁从重判决。形成了“未审先判, 舆论审判”的现象, 试图干扰和影响司法的独立和公正。
从以上表现可看出, 网民媒介素养不高, 这导致他们面对网络海量信息时, 分不清客观真实和媒介真实, 无法进行分析评判, 任由经验和情绪推动行为, 引发种种非理性表现。那什么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从何而来呢?
二、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 媒介承载的信息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它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 而且包括用独立、批判的眼光看待媒介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人们天生具备的, 而是后天习得的结果, 媒介素养教育因此应运而生。
媒介素养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康的媒介解读和批判能力, 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公众对大众媒体运作的熟悉并保持批判意识, 致力于对大众媒体商业和宣传手段、技巧进行公开揭示, 以此来救时匡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是:抵制和抗拒媒介的控制, 增强对媒介认识、识别和运用的能力, 即获取、分析、评价与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
三、我国媒介素养教育问题
(一)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我国媒介素质教育处于滞后或缺失状态,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信息时代媒介化生存的现状, 使媒介素养成为公民最重要的素养之一。对照世界各国媒介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是滞后的甚至是缺失的。20世纪30年代英国率先提出媒介素养教育。198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 媒介素养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世界性的社会运动。目前, 欧美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美国、加拿大都已把它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大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 亚洲一些国家和我国的港台地区也开始推行媒介素养教育。而我国从1994年陈力丹在《传媒手段先进, 传媒教育滞后》一文中将媒介素养教育概念引入至今, 虽然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专家学者对其重要性也达成了共识, 但至今未能获得政府政策的正式性关注。
到今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 且每年以几千万数量稳步增长。随着3G、4G技术的发展, 通过手机实现了随时、随地、随手上网。网民群体的力量不断壮大, 通过网络网民可以积极地参政、议政、反腐、传递民声、解决问题, 也可以造谣、污蔑、生事甚至发展成为网络群体事件。而网民中占多数的是青少年人群, 要使年轻的一代不迷失在媒介的海洋里, 避免种种非理性的表现, 就需要尽快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说,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关系到下一代的整体素养, 关系到国家稳定发展和社会和谐安定。
(二) 积极有效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1. 树立以教育为本的观念。
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为人们的网络发声框定了必需的行为准则和法律底线, 引导网民理性上网、文明表达。但法律终究是外在强制的, 尤其网络的飞速发展变化, 可能使法律滞后于现实。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效果长久, 一旦具备了素养, 行为就随之自觉并能自我调整。可以说, 面对不可确知的信息世界, 除了用制度力量对信息传播加以规范外, 更重要的是要以教育为本, 提升大众本身的媒介素质以自救。
2. 当好把关人, 加强媒体人自律。
媒介产品都是经过层层把关人而生产出来的, 媒体要从生产源头上把好关。在很多网络事件中, 最初发声的是某个网民, 当媒体跟进报道后才引起广泛关注。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 以极多的版面多方挖掘报道, 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甚至因其导向成为社会不良行为的教唆者。所以, 媒体要自觉当好把关人, 加强自律, 提高媒介素养。要强化媒体公益性作用, 理性地克制运营中商业性的传播行为, 从媒介自律开始为全社会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信息环境。可以说, 媒介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职业传播者的传播素质、精深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高尚的媒介伦理道德。
3. 以校园为媒介素养教育主阵地。
我国网民的主力军是青少年, 他们主要是在校园中学习成长。所以媒介素养教育要以校园为主阵地, 进入小学、中学、大学的课堂, 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做法。媒介素质教育并非是在学生某一个学习阶段所能完成的, 应该是循序渐进, 贯穿于小学、中学和大学各个阶段乃至于终生。设计分层级分阶段的教育目标, 设计相对应的课程, 安排相应的媒介实践性活动, 以系统化的课程和训练, 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 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4. 媒介素质教育要深入基层进行宣传。
媒介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公民的终生教育, 所以要深入社区和农村基层进行宣传。社区市民接触媒介相对较早、较多, 媒介素养却未必高。而在农村, 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大多对媒介的特性、信息的重要性、传播的功能等方面的认识都明显不足, 其媒介素养也是社会群体中最弱的。所以在基层宣传、普及媒介素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政府可组织专人、民间团体、专业志愿者深入基层, 利用社区宣传栏、有线广播、现有网络系统开展宣传活动, 以期提高民众的整体媒介素养水平。
总之, 媒介正以其无处不在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着现代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可以使公民具备控制媒介影响的能力, 在互联网的时代生活得更美好。
参考文献
[1]邱中慧.群体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社会心理基础分析[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1 (3) .
[2]李琨.媒介素质教育与中国[J].国际新闻界, 2003 (5) .
[3]陈力丹, 闫伊默.传播学纲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4]秦学智, 王凌竹.传媒素养教育者应有的教育观念[J].现代传播, 2010 (3) .
[5]张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误区与实践失衡[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 (6) .
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研究综述 篇2
随着Blog、Tag、SNS、RSS、Wiki等代表Web2.0新一代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核心技术的广泛应用, 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障碍正在消失。数字化生存下的网民必须不断提高其媒介素养, 才能在这个知识时代的信息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1 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文献研究概貌
中国大陆学者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截止到2013年10月, 在CNKI以“新媒介素养”为主题共搜索出44篇文献, 可以看出我国新媒介素养的研究还处于非常不成熟的时期。
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发现, 媒介素养研究在我国大致出现了以下6个方面的研究范畴:1针对特定群体的新媒介素养的相关调查研究、分析报告、现状研究等实证方面的探索;2对不同主体对象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多角度探讨, 早前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 但目前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对象上已开始多维扩散, 关注的主体有泛众化趋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了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三大主体;3对社会热点议题和事件中媒介素养教育视角的解读。研究学者从社会热点议题和事件中来解读媒介素养教育问题, 例如微博事件;4对国内外媒介素养研究成果和经验的纵深借鉴与分析。由于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仍相对落后, 尚处于“婴儿期” (Infancy) [1], 研究者在追溯媒介素养教育三大模式的基础上, 剖析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以及经验, 指出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受众的批判意识 (crit-ical thinking) , 为正在兴起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参考[2];5对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本土化改造与创建的探讨。有学者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建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应遵循防御模式与建设性模式相结合、西方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树立全民素质教育的媒介素养教育原则和理念[3]。还有学者认为, 以大学先入为主, 自上而下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在发展路径上的现实选择[4];6从不同学科领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例如, 王帆等[5]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 提出以教育技术为支点构建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融合之桥梁。传播学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从媒介效果转到媒介使用, 从传者本位转到受众本位, 从单一的经验研究逐渐发展到多元融合的文化研究、批判研究、认知心理研究等, 从微观层面的行为研究拓展到多层面的认知心理、人际交流、群体影响、社会文化研究等[6]。目前, 学术界开始从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寻求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突破和创新。
2 相关概念内涵
2.1 新媒介内涵
“新媒介”这个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1967年, 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 mark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 (电子录像, electronic recording) 商品的计划, 首次提出“新媒介”一词;1998年5月, 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 即继报刊、广播和电视后出现的因特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随着媒体的新旧更替, 出现了“第五媒体”的概念, 它是传播学者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这几种新闻媒体之后的一种新媒体的称谓。如今的手机已经成为“第五媒体”的代表。
李艺[7]认为, 新媒体不能绝对替代旧媒体而存在。媒体的发展和擅变过程表现出“扬弃”的特点, 新兴媒体总是继承旧媒体中富有生命力的成分。不适应社会发展, 不符合传播要求的媒体将会在传播进程中逐渐衰退。因此, 新媒介的发展在形态上是由传统媒介的相互联姻或与其它媒介结合而成, 新媒介是一个不断发展而变化的概念。
2.2 新媒介素养内涵
媒介素养 (Media Literacy) 这个概念最先由英国学者ER·Leavis和他的学生桑普森于1933 年提出, 有80 多年的历史[8]。新媒体 (New Media) 是在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首次被提出的。如今, 媒介素养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经历了从最初了解认识媒介, 到后来思考分析媒介, 再到今天利用媒介参与社会生活, 并创造传播信息的过程, 形成了新媒介素养。
国内学者宦成林[9]认为, 新媒介素养是指在基于web2.0所构建的一个具有社会性、个性化和主体性特征的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 学习者为融入和适应这种新环境所备的使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陈敬新[10]认为, 新媒介素养需在原有媒介素养的基础上, 融入新媒介接触使用能力、批判取舍能力、互动交往能力和参与创造能力等方面。
从国外来看, 美国新媒介联合会在2005 年曾把新媒介素养定义为“由听觉、视觉以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 包括对视觉、听力力量的理解能力, 对这种力量的识别与使用能力, 对数字媒介的控制与转换能力, 对数字内容的普遍性传播能力, 以及轻易对数字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11]。2006 年, Jenkins等人提出媒介素养技能包括扮演角色、行动、模仿、挪用、多任务、分布认知、概括智慧、判断、媒介导航、网络技能、协商。詹金斯[12]认为, 新媒介素养应该被看作是一项社会技能, 被看作是在一个较大社区中的互动方式, 而不应该被简单地看作是用来进行个人表达的技巧。他将青少年应该具备的新媒介素养总结为11大核心技能, 即游戏能力、模拟能力、表演能力、挪用能力、多重任务处理能力、分布性认知能力、集体智慧能力、判断能力、跨媒介导航能力、网络能力、协商能力。也有学者将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看成是公民社会个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社会“通行证”。它通过对媒介资源的“公平使用”, 帮助人们成长为批判的思考者、有力的沟通者和积极的公民[13]。
2.3 新媒介素养教育内涵
新媒介素养教育是指由听觉、视觉以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一整套能力与技巧, 包括对视觉、听觉的理解、识别与使用能力, 对数字媒介的控制和转换能力, 对数字内容的普遍传播能力, 以及对数字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其目的是指导受教育者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 培养受教育者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 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发展[14]。21世纪, 无论是新媒介的传播形式, 还是媒介文化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本质性变化, 新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方法需要随着新媒介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需要理智处理和协调政府、家庭、学校等各方关系, 集结大众力量, 争取让新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有益于国民的快乐教育与终身教育。
3 网民新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网民新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主要是加强新媒介素养教育, 包括提升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教育、教师的新媒介素养教育以及家长的新媒介素养教育。只有学生、教师、家长三者全面、积极参与学习新媒介相关知识, 提升自身的新媒介素养, 才能达到良好的新媒介素养教育效果。
3.1 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大学生媒介教育应遵循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认知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受动教育与主动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15]。从理论教育层面看, 应该设置新媒介素养课程, 发展学生的媒介素养, 帮助大学生形成对媒介组织、功能、生产、媒介生态等方面的科学认识。新媒体环境下假新闻、黄色暴力等垃圾信息, 以及炒作、“伪”科学、网络诈骗、网络侵权、文化侵略等负面问题都存在于网上,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对这些信息的“自动过滤”机制。由于人们在互联网上接触的大都是“碎片化”知识, 媒介素养教育应让学生具备批判性地剖析媒介的能力和素质, 学会辨清“真实讯息”与“虚假讯息”。从实践教育层面看, 要求学生参与媒介作品制作实践, 因为在参与性媒介文化下, 实践与应用能力是根本。高校设置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应注重实践, 鼓励学生利用新媒介提升参与和交往能力。大学生新媒介应用能力培养包括对新媒体信息的准确搜集、整合及创造性的传播能力;对新媒体信息进行评估及综合分析的能力;信息制作与传播能力, 如建立网站、制作视音频短片、发布有价值的信息;运用新媒体在虚拟平台进行表达、沟通的能力;通过自身读、写、制作等能动性的媒介实践构建“元认知 (meta-cognitive) ”, 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并适时调整、改进与完善;深刻理解媒介生产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16]。
3.2 教师新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首先, 教师应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途径, 自主学习关于新媒介素养方面的理论知识、信息网络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学习融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TPACK) ;其次, 学校对教师进行新媒体素养培训和考试, 重点培养他们参与和使用新媒体的能力, 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创造和传播能力。教师是网络教学活动的引领者, 只有教师掌握了一定的技术, 才能有效地将技术融入教学活动;最后, 应该组织多样化活动, 开展网络新媒介素养知识竞赛, 开设讲座, 组织专题研讨等活动, 进行新媒介素养学习和交流。
3.3 家长新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家庭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外围路线。首先, 家长自身要努力学习新技术知识, 不断更新自己的网络知识文化体系结构, 通过线上和线外来学习网络信息技术知识;其次, 家长可以通过社会网络培训来学习更多的新媒介知识, 可以观看最新的相关新科技文本、视频, 收听新闻或者广播来了解新媒体, 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不断提升自身的新媒介修养;最后, 家长可以和朋友、教师、自己的孩子多沟通交流, 相互学习、使用、评价新媒介, 发现新媒介的优势与不足, 共同学习和讨论新媒介带给自己的快乐或者苦恼。这种通力合作、互通式交互不仅可以使彼此的感情、关系更加和谐, 而且可以达到共同提高新媒介素养的效果。
4 结语
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篇3
媒介素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新媒体环境下沈阳体育学院1006名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一是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高,62.03%的大学生每天都在使用微信、微博、QQ、Twitter等交互工具,10.64%的大学生一刻也离不开它;二是对信息缺乏辨析能力,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三是在面对新媒体时缺乏自控能力,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坦言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四是对新媒体中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不足,92.25%的同学承认会出于各种原因浏览黄色、暴力信息;五是半数体育院校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85.29%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增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媒介,增强其对媒介信息的理解与辨析能力,使其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里迷失方向。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拓展大学文化的功能。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研
为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现状,2014年11~12月,我们以沈阳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调查中,共收回1006份问卷。此次被调查人数占目前该校在校本科生总数的12.93%。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
1. 对新媒体依赖程度高
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完成了校园网络建设,大学生不论是在教室还是寝室,都可以便捷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不仅如此,随着3G、4G、Wi Fi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终端设备得到了迅猛发展,再加上其轻巧、便携的特点,使之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很多大学生甚至对新媒体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
调查发现,95%左右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28.73%的被调查者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超过8个小时。这意味着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从早到晚都在受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之高。
2. 缺乏新媒介信息辨析能力
对受众而言,如果囿于媒介素养不高,则很难明了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与客观现实之区分。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如果对媒介属性缺乏理性认知,很有可能会将媒介语境所构成的虚拟环境认同为客观事实,从而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调查结果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8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只有不到20%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认真分析和过滤”。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庞大新媒体信息资源时缺乏应有的辨析与批判能力。由此,一些不良信息很有可能会乘虚而入,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一旦不良信息在大学校园里泛滥,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故此,在新媒体视阈下,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教育体系和高校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经迫在眉睫。
3. 对新媒介缺乏自控能力
新媒体传递的海量信息令人目不暇接,因此,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在大学生受众中非常流行。这种阅读方式浅显、片面,且影响深度思考,无疑会阻碍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深度的发展,使“三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无法抵御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袭,批判能力不断弱化。
有一项调查结果也应当引我们的重视。调查发现,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久而久之教学质量难免下降。
4. 对新媒体不良信息抵御能力不足
调查还发现,近70%的大学生在网上“无意撞见”或遭遇过色情、暴力网站,有近40%的被调查者出于各种原因浏览过黄色、暴力网站,这样一组数字当足以引起教育者们对该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这些年轻人对于网络流行文化缺乏抵御能力,缺乏理性辨析能力,盲目跟风,甚至会不加思考地全盘吸收。若是对这种现象不加以控制和引导,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时具备基本辨别能力,在被调查的1006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认为“艳照门”“不雅照”“虐猫”等现象是不好的、消极的,但从另一项数据中又可以发现,有92.25%的同学会出于某种原因浏览色情、迷信、暴力信息。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说明,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令大量未经“把关人”严格甄别的信息在网络空间泛滥。由于媒介素养不够,一些大学生易被不良的媒介信息所惑,从而导致行为偏离和失范。这不能不引起教育界和传播学界的重视。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调查数据显示,85.29%的被调查者也认识到自身在媒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在高校有针对性地施行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因为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的有效路径。被调查者还表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包括媒介选择能力和批判意识、媒介道德伦理观、媒介法律意识、媒介环境交往能力等多种能力。
21世纪初,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才开始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及实践。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未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从调查数据看,半数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因此,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处在校园与社会的过渡时期,对社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并不具备完整的判断能力,而且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时,容易经受不住多元文化的诱惑,从而迷失自己。所以,大学生有必要接受系统化、专门化的媒介素养教育,让新媒介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有用工具,而不是沦为新媒介技术的奴隶。
基于调查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培养其养成正确使用新媒介的习惯;其次,由于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信息良莠不齐,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大大提升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析能力;再次,可以提高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校园文化建设
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媒介消费呈现多样化,某一时期大学生对某一信息资源的关注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浏览新媒介信息资源具有不可控的特点,所以,要想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大学生依靠正确的媒介素养来过滤不良信源,从而达到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目的。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学会通过指导大学生,就是要如何正确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海量信息,并从中挑选出积极的、有利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信息资源为自己所用;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意识,提升道德水准,使大学生能够运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信息资源,避免不分好坏全盘接收。增强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建立起一道无形的屏障,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文化建设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校园文化是大学“软实力”的体现。新媒体时代的任何一所大学,都难以摆脱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影响。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联系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1],大众文化正在通过新媒介向校园文化不断渗透。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主张,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文化内涵建设作用独特:首先,它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其次,有利于其有效利用传媒;再次,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抵制不良传媒文化的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范式构建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格局也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因此,厘清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所在,明晰提升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使其养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形成良好的媒介批判能力,既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大学文化内涵的建设;既是大学生社会化转型的需要,更是信息社会对一名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至于如何实施策略,可以考虑从政府、媒体和学校三个层面展开综合探讨:
(一)政府层面———应加强宏观引导
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引导,并在相关制度保障下,大力宣传,融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社会性的条件和契机。这既有助于规范新媒介信息环境,又可以使大学生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和法律观念。
1. 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令
首先,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和法令,以制度来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其次,政府应以制度和法规来约束媒介的传播行为,以加强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再次,政府还应对媒介素养教育保持持续关注,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和对教育者进行培训。
2. 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建议由政府主导或者委托高等教育管理机构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机构和组织建设。因民间社团力量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其社会可信度还有待提高,而政府出面则能更有效地组织与实施。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更倾向于由政府指定或委托一些机构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二)媒体层面———应净化媒介环境
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部分人由于理性辨析能力不足,很容易将虚拟的媒介环境等同于客观现实,并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这就要求我们的媒体能够主动和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净化媒介环境。
新媒介行业内部应建成相应的符合当今时代特色的媒介自我疏导管理体制,形成良性发展的动态监督与自我反省机制,形成行业自律。新媒体有必要也有责任为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必须成为新媒体的最高核心价值追求和长久发展动力。这就要求新媒体行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媒介环境,从根源上杜绝各类不良信息对在校大学生的侵蚀。
(三)学校层面———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1. 整合各高校力量打造过硬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
就当前高校的师资力量而言,尚远远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要求。因此,应整合各高校的优势力量,横向建立起一支能充分胜任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可以首先依托全国高校的新闻院系,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框架体系,包括进行师资培训、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教材、举办媒介素养教育论坛、向其他院校提供教学支持等。
2. 教师应加强自身媒介素养,起到示范作用
高校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努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为大学生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从而达到引导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目的。
3.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首先,应考虑把媒介素养教育上升到国家层面,把媒介素养课程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其次,高校应全面统筹,针对大学生特点,实行媒介素养课程多样化,实现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再次,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有机结合,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各种教育实践和传播实践活动中去。归根结底,应帮助大学生厘清虚拟世界和现实环境的根本区别,学会辨析媒介信息中潜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帮助其逐步培养理解和辨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4.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在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理论传授是基础,环境引导为辅助,而在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才是最终的落脚点。为此,一方面应建设好校内的新媒体资源和校外的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实习基地,如学校论坛、微博、教师博客、微信等,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积累媒介素养知识,形成符合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媒介素养,自觉维护新媒介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应及时提醒和指出不良新媒体的使用方式和传播途径,使大学生们能够引以为戒。
总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介素养,是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代高等教育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项新课题。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学会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选择使用媒介和进行批判性思考,学会利用媒介资源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尤为重要的是,对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建起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丰富大学文化内涵,以及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引起教育界和新闻传播学界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特征 篇4
一、缺乏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对“媒介素养”这个名词的概念进行了了解。在我们选出的10个研究对象家庭中, 这20位家长没有一位听说过“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当我们提到“媒介素养教育”时, 很多家长的反应是:“媒介使用还用教育吗?”、“电视打开就直接看呗, 看电视谁不会啊”、“媒介教育是不是教我们怎么使用现在的这些新兴媒体?”
从家长的这些反问中, 我们可以看出, 现在家长对于媒介素养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 一提到媒介素养,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媒介工具的使用, 媒介素养就是简单地看电视、读报纸、上网等动作行为。媒介素养, 大家只把焦点都放在了“媒介”二字上, 而忽略了“素养”的重要性。媒介素养不仅仅是媒介工具的使用, 还包括对媒介的认知, 媒介接触行为以及对媒介的批判性等等。那么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这一领域更是存在着大段的空白。
现代家长极其缺乏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 不知道何为“媒介素养”, 更不懂怎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这直接导致了家长对于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中断, 致使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在“家庭教育”这第一环节的缺失。
二、缺乏系统性
由于家长在“媒介素养”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知识方面的匮乏, 致使这些家长对家中的中小学生缺乏进行系统的、有目的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像其他学科一样, 是一个具有科学的较完整的教育体系的学科, 只是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发展也落后于欧美国家, 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大面积的普及, 所以, 不为大众所熟知。
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 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技巧;了解如何利用媒介发展自己。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过程, 能够让受众更好地了解自己媒介素养状况的同时, 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1]。那么对于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是一样, 家长应该系统地安排对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可以先从“媒介接触行为”开始, 引导中小学生认识、使用各种媒介工具, 激起中小学生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兴趣。再逐步地对中小学生的“媒介认知”、“媒介批判性”进行指导。
在调查中, 我们确实发现, 家长们不知道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无法系统性地完成这个教育过程。那么我们也在调查研究过程中, 指导家长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我们先指导家长, 再由家长指导孩子。在指导过程中, 我们侧重帮助家长建立一个较完整、较为系统化的教育框架, 然后由家长自行发挥并决定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三、教育行为具有随机性 (偶然性)
研究对象家庭的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随机性即偶然性, 是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也就是说由于家长缺乏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知识, 也无法系统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而他们能做到的是遇到什么教育什么, 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这样就使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例如, 在我们家访过程中, 有一个中学生调台正好锁定了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 (较为成人化的相亲节目) , 而家长则让其换台, 不许看这个节目。原因是:这样的成人化的相亲节目, 自己很爱看, 但是觉得内容很不适合孩子观看, 节目里面嘉宾的某些言论、观点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样的对电视节目内容的干涉行为, 其实就是对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告诉他们应该看什么, 不应该看什么。
那么我们在家访其他研究对象家庭的时候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都是在家长、中小学生使用媒介的同时, 家长发现什么问题, 就说一下, 之后便不再提及, 直到再次遇到问题。这样的媒介素养教育都是随机进行的, 家长并没有一个长远的教育计划, 也没有制订媒介素养教育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不利于中小学生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 更会减缓自身媒介素养的增长程度。
尤其在我国电视节目未采用分级制度, 许多成人化的节目会轻而易举地进入中小学生的视界, 而且他们的辨别、抵抗诱惑能力又比较低, 所以媒介传播的例如黄色、暴力、血腥场面会严重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教育行为具有无意识性, 缺乏目的性
我们选取的研究对象家庭的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不能绝对的地没有, 应该说是比较隐性, 家长是在不知不觉中对中小学生进行了媒介素养教育, 这些家长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 都不知道这是媒介素养教育。这与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偶然性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家长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 要想好教育的内容, 使用怎样的教育方式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篇5
全球化让世界几乎缩小成为一个一体的“村落”, 信息化在很快满足人们渴求信息的同时却划出了一道又一道“信息鸿沟”, 而数字化、网络化让前两者愈演愈烈。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媒介所具有的强大作用, 日新月异的媒介还萌生出一种新型的社会联系和人际关系。在运用数字媒介的过程中, 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接受教育的方式等, 都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进入Web2.0时代, 传统文化日益受到挑战;部分青少年网络成瘾;虚假信息比较容易泛滥;“信息鸿沟”可能更加明显, 面对大众的, 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那么在开展和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 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应该选择和树立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其中, 我们必须秉持什么样的核心价值取向, 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变化中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
主动防御:“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
各国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时间或早或迟, 开展的动机和程度多有差异, 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 因而形成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多元化价值取向。这正如马斯特曼所指出的:“在每一次媒介教师的国际集会上, 每一个人重新学习的第一课就是, 必须树立观念, 不是单数的媒介教育, 而是复数形式的、多种多样的媒介教育。”[1]
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经过80多年的倡导、研究与实践, 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理论水平,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实践模式, 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具有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
英国最初倡导媒介素养教育采取的是“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 当时的学者普遍认为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商业动机刺激下所传播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 往往在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2], 这种低水平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 尤其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因此, 力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 训练、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 使青少年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这种“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视媒介内容为社会病毒而充斥于媒介环境中, 它像真正的病毒一样呈几何级数复制并不断变异, 毒害社会肌体, 损害人们的身心。基于“保护主义”价值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致力于“接种疫苗”、“打预防针”, 来抵御“媒介病毒”对人们心灵的侵害和对社会的污染。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 “媒介病毒”不断复制、变异、暴发, 随之“媒介疫苗”也会更新换代、层出不穷, 由此, 媒介素养教育的“保护主义”价值取向获得了多重视角的发展:保护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免受流行文化的瓦解;保护青少年, 帮助他们抗拒媒介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保护国家文化、民族文化, 以此来抵御文化帝国主义的侵略;保护主流意识形态, 消除错误信仰和思想;保护消费者权益, 抵制虚假信息的侵害;保护公民知情权, 缩小信息鸿沟;保护大众理性判断力, 远离媒介麻醉剂;保护媒介生态环境, 防止媒介信息污染;保护人类心灵家园, 清除媒介垃圾;保护弱势群体话语权, 消除媒介歧视,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由于关乎民生和国家利益, 即便在当今“保护主义”价值取向逐渐演变为“超保护主义”价值取向的历史背景下, 媒介素养教育的“保护主义”价值取向仍然是各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实质性立场。
积极参与:“超越保护主义”价值取向
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大众传播媒介已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单一媒介, 数字化、网络化生活带给人们的媒介体验是全新的, 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更多元化, 选择性更多, 也更具主动性。与此同时, 文化语境和社会环境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已充分延展, “超越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不同程度地受到人们的质疑。集中来看,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受教育者在媒介环境中获得的各种媒介经验与教育者的保护主义立场发生冲突, 受教育者的日常媒介体验并非只有危害和腐蚀, 更多的是媒介接触和使用所带来的快感、满足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 传统的审查和规范媒介信息的手段不再有效, 不能再简单地把媒介视为有害和缺乏文化价值的传播工具, 而应该从多元文化的视角探寻和利用媒介的积极作用。
二是媒介素养教育不是孤立的和一成不变的, 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介入媒介素养教育领域, 使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充分汲取其他各门学科的养分, 较好地整合人类文化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方法, 实现媒介素养教育应有的目标。
三是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发展, 使得个体不仅能够充分接近和使用媒介, 而且还可以即时进行信息传播。原来以消费为主导的受众, 在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逐渐成为以生产为主导的受众, 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消费者, 而有可能是积极的参与者, 甚至是主动的媒介内容生产者。然而“保护主义”价值取向的媒介素养教育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去适应急剧变化的媒介环境。
在以上三种因素的作用下, “超越保护主义”的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脱颖而出, 媒介技术应用、媒介艺术鉴赏、媒介舆论表达和媒介民主监督等发挥媒介积极作用的主动参与式“赋权”教育价值取向获得前所未有的青睐。众多媒介素养教育者更加看重发挥媒介积极作用的因素, 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探索种种新的教育途径, 对媒介素养教育给予了更多新的期待, 他们希望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培养具有民主精神和批判精神公民的有效途径, 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新契机。更希望公民通过全方位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能够穿越媒介迷雾, 看清媒介、认识社会、发现自我, 从而成为一个理性的媒介人, 进而改善不良媒介环境, 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以人为本: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由于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 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便呈现出一个动态的变化历程, 无论是起初的“保护主义”价值取向, 还是后来的“超越保护主义”价值取向, 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各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进程而演进, 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无限的包容性。但是, 万变不离其宗, 透过世界各国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过程, 我们可以发现其核心要素和内在规定性, 从而审视世界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趋势, 探讨和分析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相似, 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也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然而媒介素养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强调培养受众成为具有积极的媒介态度、理性的媒介判断力和正确的行为动机的公民, 更加看重媒介使用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媒介意识的自觉培养, 同时也突出对媒介问题的思考和决策, 重视对个体的媒介行为做出自我约束。因此, 尽管媒介素养教育及其价值取向的内涵多有变化发展, 其核心要素和内在规定性则稳定不变。无论是批判范式、文化分析范式、符号表征范式的“保护主义”价值取向, 还是民主赋权、艺术鉴赏、意义生产等“超越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无论是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还是第三世界国家;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港澳台, 媒介素养教育最终的核心价值取向应该是“以人为本, 树立正确的媒介观, 促进媒介生态和谐发展”。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内涵的演化与拓展给予我们更多的启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和研究, 需要在多学科支撑下与时俱进, 坚持以人为本, 以受众为中心, 从公民视角, 关注媒介及媒介生态的优化发展。现实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媒介素养教育, 让受众了解媒介语言、学会媒介技术, 懂得媒介特性, 自觉分析媒介信息意义, 利用媒介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公共空间的建设。同时, 在与媒介打交道的过程中, 受众能够建立批判的“技术观”、“文化观”,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进而通过理性思维与对话去影响、督促媒介改善传播内容, 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
媒介素养教育, 是我国当前媒介传播中亟待研究并施行的一个新课题, 是提高受众媒介接受品位、确保媒介对社会建设呈良性影响的重要手段。任何媒介教育对象都有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系统, 生搬硬套西方媒介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是灵丹妙药, 抛弃中国特殊国情的媒介教育必将举步维艰。加强媒介教育的本土化研究是我国的媒介教育能够大步向前的坚定方向, 普及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关注, 推进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宏伟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3]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来看, 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现有的成功模式, 结合实际国情, 可以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 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媒介形式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4]西方媒介素养教育走的是一条自下而上的道路, 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在媒介素养教育路径上的不同选择。以大学先入为主, 自上而下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在发展路径上的现实选择。[5]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传媒业内部将逐渐推进产业体制改革, 企业主体性质的大众传媒机构日趋扩张, 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媒介内容难免鱼龙混杂。与此同时,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和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态势日益增强, 越来越多的国外资本会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传媒业, 良莠不齐的国外文化不可避免地掺杂进来。在媒介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更应该秉持“以人为本, 树立正确的媒介观, 促进媒介生态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 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融合现代社会先进的教育理念, 创新并拓展本土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我们坚信, 媒介素养教育引导下的正确的媒介观和先进的媒介文化, 必将使我们提升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思维能力, 脱离技术工具的桎梏, 摆脱媒介的消极影响, 正确认识、分析和理顺人与媒介、人与社会、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净化、美化媒介环境, 借助媒介解决人的自身问题及其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 从根本上促进人与媒介生态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Len Masterman, “Media Education Worldwide:Objects, Values and Superhighways”, In Media Development, 2/1995, p.6[1]Len Masterman, “Media Education Worldwide:Objects, Values and Superhighways”, In Media Development, 2/1995, p.6
[2]佘绍敏.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N].光明日报, 2008-09-03.[2]佘绍敏.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N].光明日报, 2008-09-03.
[3]徐春玲.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爱好者, 2012 (7上) .[3]徐春玲.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媒介素养教育[J].新闻爱好者, 2012 (7上) .
[4]葛丽娅.简论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策略[J].新闻爱好者, 2011 (10下) .[4]葛丽娅.简论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策略[J].新闻爱好者, 2011 (10下) .
论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篇6
在媒介化生存的社会, 各种媒体发布的形形色色的信息给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些大众传播媒体, 特别是各种新生的媒体如手机短信、互联网等, 为了商业利益, 迎合成年社会的某些低级趣味和人性中的阴暗面, 传播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的信息, 对一些不良情节和不良心理大加渲染。善于模仿、缺少辨析能力的中小学生难免会被这样的不良文化产品所侵蚀和影响。因此, 如何在中小学思想道德课程教学中增加基础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引导未成年人在选择和使用大众传媒时, 培养一种趋利避害的能力和自觉意识, 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化社会中自我保护、自我教育, 成为当前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大众传媒:中小学生面对的一柄“双刃剑”
我国是传媒大国。电视广播总量世界第一, 截至2006年底, 中国 (不包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498家, 其中广播电台267家、电视台296家、广播电视台1935家。全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04%和96.23%, 覆盖人口均在12亿人以上, 全国电视机、收音机的社会拥有量分别达到4亿和5亿台[1]。报刊的绝对发行量居世界前列, 据《中国新闻年鉴2006年卷》统计, 2006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38种, 期刊9468种。中国的网民总人数已达到1.37亿, 其中学生网民最多, 达到了32.3%, 18岁以下的网民占到17.2%[2]。丰富的传媒资源, 为中小学生接触传媒提供了便利条件。调查表明, 当代中小学生接触媒体的年龄提前, 接触媒体的时间延长, 接触媒体的场合无所不在。中小学生在自由时间经常从事与大众传媒有关的活动:看电视、阅读书报杂志、玩电脑、听广播等, 比例高达75.2%。这些数据表明, 当代中小学生媒介接触行为非常频繁, 传播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和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有学者甚至认为, 目前中小学生对于社会的基本认识, 对游戏规则的把握, 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90%以上的影响是来自传播媒介。难怪有老师坦言, 老师对学生的千言万语, 抵不上一个镜头, 一个影视片段。
毫无疑问, 在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大众传媒具有诸多积极的影响。对于身心正在迅速发展、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正处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中小学生来说, 大众传媒提供了一个比家庭和学校教育更为生动、有趣的“教育”平台和窗口。无论是印刷媒介、电子媒介还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 其新颖的传播方式和丰富多彩的传播内容迎合了青少年活泼好动、求新求异的特点, 健康向上的传播内容和形式无疑是中小学生陶冶情操、接受新知、感知世界的重要手段, 针对中小学生开发的影视节目和书籍是伴随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但媒介历来都是双刃剑。“五色可以乱目, 也可以醒目;五音可以惑耳, 也可以震耳”, 对未成年的中小学生更是如此。近年来, 中小学生因受大众传播的影响而产生行为失范的报道比比皆是。总结起来, 大众传媒对中小学生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传媒依赖。最极端的表现是网络成瘾。全国青少年中上网成瘾者达到13.2%, 其中初中生和职高学生网瘾现象最为令人担忧[3]。网瘾学生陷入“虚拟世界”不能自拔, 不上网就心神不安, 情绪低落, 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二是不知所措。大众传媒时代是一个信息超载的时代, 每天都有排山倒海般的信息迎面扑来, 面对信息的海量, 青少年缺少选择、处理信息所需的成熟思维指导, 易陷入信息的汪洋中不知所措;三是能力下降。当今媒体, 特别是电视的图像化和平面化, 可能导致青少年读写能力的下降、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以及个性和创造性的退化, 整天与电视为伴, 不善与人交往, 成为心灵封闭的“容器人”。
二、建造防火墙:积极开展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面对大众传媒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前积极的应对之策是大力开展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首先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1933年, 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合作出版了《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 该书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作者指出,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 使学生能够防范大众传媒的错误影响和腐蚀, 自觉追求各个领域传统精神的美德和价值观[4]。所谓媒介素养 (Media Literacy) 就是“指人们正确判断和理解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 有效地制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5]这个定义体现了媒介素养的四个要素: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作息和传播信息。
媒介素养的概念一经提出, 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共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世界各地的媒介素养教育发生了从抗拒、批判媒介信息到培养辨别信息和有效利用媒介能力的观念转变, 教育模式也经历了从批判范式、分析范式到表征范式的变迁过程[6]。目前, 在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及北欧的许多国家, 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 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成为一种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第三世界国家印度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等也开始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我国大陆在2004年掀起了一个媒介素养教育的热潮。标志是媒介素养教育国家级课题立项, 传媒与青少年发展论坛召开。由此, 媒介素养教育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但到目前为止, 全国只有一两所大学开设传媒素养方面的课程。而在众多的中小学, 还鲜见开设相关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引入中小学校具有重大意义。中小学生除了学校学习和做功课之外, 他们花大量时间看电视、读图书和看卡通等, 媒体信息直接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处于身心发育和成长时期, 辨别和抵抗能力比较弱, 帮助他们成为媒体信息的主动接受者而非被动接受者, 使他们具备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媒体的能力, 这对他们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必不可少。进行媒体素养教育可以使他们掌握必要的媒体知识和技能, 懂得怎样合理地接受媒体的信息, 科学地行使自己使用媒体的权利,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和生活。实事上,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应有之意。媒介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 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具备信息理性的公民。在大众传媒的日益商业化的大潮中, 出现了传媒低俗化、庸俗化的倾向, 在中小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让在电视和网络前成长起来的一代接受“媒介启蒙”教育, 更具有必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媒介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培养青少年成才的通识教育。
三、三位一体: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新课题, 应该将其纳入素质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之中。中国社科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认为, 在中小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了解媒体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体;学习判断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建设性地利用媒体来发展自我[7]。笔者认为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重点包括两个方面:1、认识媒介、学会理性地辨别信息, 对信息作批判性的思考;2、提高媒介的有效利用率, 懂得运用媒介完善自我, 服务自我。当前, 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协作, 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家庭要在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发挥基础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培养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 首先应从家庭抓起。家庭在所有国家中都是影响青年人生活的最重要的力量, 是最有效的社会控制媒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 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有什么样的媒介环境, 父母在媒介使用方面的喜好与评价, 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对孩子媒介观念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应在媒介消费上给子女作出榜样, 在媒介选择与消费上给子女上以适当的指导, 恰当地控制其使用电视、网络等媒介的时间, 向他们讲解媒介上有争议的内容, 与他们一起探讨热点的大众传媒话题, 成为孩子们媒介素养教育的启蒙老师。
学校要在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发挥起主阵地作用。首先, 有条件的中小学应开设专门的《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根据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对低年级学生, 主要让他们认识到媒体内容不等于现实内容, 媒体塑造的虚拟现实不等于客观现实;对中年级学生, 重点是帮助他们直接辨识、评价媒体中关于他们的内容, 形成独立的观点;对高年级学生要培养他们利用媒介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学会充分利用媒体实现自我。除专门的媒介素养课程以外, 中小学校应在其他课程中渗透媒介素养相关的内容。其次, 借助学校的相关资源, 广泛开展传播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学校可充分利用校报、板报、手抄报、校园网等媒体, 让学生们试着做一个“记者”、“编辑”、“站长” (网站站长) 、“BBS”版主, 或是试着做学生个人主页、博客等。
社会各界要共同努力, 为中小学生构建一个媒介素养教育的良好的传媒环境。无论是加拿大、美国还是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 非政府组织和非赢利组织都在媒体素养教育推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中既包括不同的机构, 还包括了大量的社会工作者、教育者、父母以及媒体专业人员。这些非政府、非赢利组织, 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媒体素养教育活动。比如, “国际教育媒介理事会”就是积极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主要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其代表来自阿尔及利亚、法国、芬兰等30多个国家, 主要合作从事媒体教育的研究与推广, 并发展媒体教育资源, 培养具有思辨力的公民[8]。对我国来说, 首先, 要积极学习先行者的经验,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介入到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活动中来。其次, 传媒产业要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中小学生使用的媒介产品, 主管部要严格管理, 控制其产品质量。最后, 政府要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 特别是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 严格规范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 成立相关机构, 开展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的社会性教育。
参考文献
[1]广播电视人才队伍状况与需求分析.http://www.zjol.com.cn/05cjr/system/2007/06/22/008548306.shtml.
[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7年1月) .http://www.cnnic.net.cn/index/0E/00/11/index.htm.
[3]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 (2005) .http://www.jkr365.com/Get/zhuanti/shehuiguanzhu/.
[4]邱沛篁, 蒋晓丽.媒介素质教育论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
[5]张冠文, 于健.浅论媒介素养教育.中国远程教育.
[6]郑春晔.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思想·理论·教育, 2004 (7~8) .
[7]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现代传播, 2003 (1) .
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与内容研究 篇7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研究,内容研究
当前, 中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加速社会转型的关键因素, 鉴于此, 以培养公众媒介批判意识, 教会公众如何正确解读和使用媒介为宗旨的媒介素养教育正日渐凸显其重要性。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 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并由此衍生了三种研究范式, 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三种范式影响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1. 免疫范式
免疫范式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以利维斯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并由此诞生了人类文化史上著名的以批判文学和大众文化为核心的利维斯主义。利维斯认为, 随着电影等媒介的出现和盛行, 以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高雅文化被拉下神坛, 取而代之的是庸俗低劣的大众文明, 电影以其生动的视觉效果逐渐代替了传统文字, 博得了社会公众的好感, 但人们没有意识到其外表下隐藏着的标准化的过程。在千篇一律的工业手段之下, 传统社会中的高雅文化岌岌可危, 大批量制造的现代文化产品降低或剥夺了受众的品位, 给传统民间文化带来了无穷的恶果。
与利维斯的观点相类似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说,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 人类社会经历了从野蛮到文明, 再到文明的过程, 技术至上的观念让最初的启蒙精神消失殆尽, 公众逐渐失去了思考和批判的能力。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文化工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文化产品的标准化, 在对文化产品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 用看似个性其实同质化的产品改变公众的文化习惯, 形成以电视、电影和流行音乐为主导的大众文化, 它的发展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逐步取代了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主导地位。马尔库塞在其《单向度的人》中指出, 文化工业造就了人“虚假的需要”, 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化产品宣扬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即商品就是一切, 人为物质而活。在媒介营造的大众文化环境中, 人逐渐成为拜物教的奴隶, 成为了单向度的人[1]。
在这样一种普遍的忧虑之下, 成就了最早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早期的学者认为媒介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是肯定的, 将大众媒介视为洪水猛兽, 青少年只要涉及就会被侵害。正如利维斯的妻子Q.D.利维斯认为的那样, “从教育上来说, 必须严格抵制大众文化。这样一种教育将会训练出具有传教士精神的少数人, 可以走向世界组织并起有意识的抵抗。”[2]因此, 在课堂上学校拒绝教授有关媒介方面的内容, 更不用说开展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了。在今天看来, 这样的做法有失偏颇, 但至少看出了当时的学者们在保护精英文化、抵制外来文化方面做出的努力。
2. 分析范式
分析范式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并以英国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理论作为依托。按照利维斯的解释, 文化应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而大众文化是危险的, 对此伯明翰学派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 雷蒙·威廉斯, 将文化视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方式的集合, 衣食住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 所以文化是一个整体、包容和宽泛的概念。他认为大众文化和工人阶级的文化是不同的, 前者是商业的、资本化运作的产品, 后者是集体化的民主的文化, 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的集合。如果说利维斯推崇的文化是差异化的文化, 是一种自上而下压制性的文化, 那么威廉斯的文化概念则是共同的文化, 是平等的文化。概念的扩大意味着文化不是少数人享有特权的事物, 而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在经历着的生活实践。此外, 威廉斯认为不能简单地说一个文化是好还是坏, 因为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生活方式的综合, 要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和语境去理解, 如果一味抵制大众文化未免偏颇, 全盘否定更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宏观看来, 分析范式可以算是对免疫范式的调和, 它认为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 应教会学生去欣赏大众文化, 从中发现美的东西。这一时期学校的教学不再一味抵制媒介, 而是教会学生从媒介中区分善恶美丑, 从日常生活中感知文化, 这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从最初的严令禁止走上了适度开放的道路。
3. 破译范式
破译范式发端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主要受符号学、结构主义和霸权主义等文化理论的影响。索绪尔指出了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两种属性, 他提出事物本身和其名称之间是约定俗称的关系, 这样的论断给后来的结构主义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结构主义关注的是文化意义的产生过程, 如罗兰·巴特就提出了意指的概念, 列维·斯特劳斯更将文化视为系统, 认为宗教、饮食等人类日常生活都是文化惯例所造就的。
不难看出, 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出现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媒介产品的生产及意义被传递的过程。通过大众传播媒介, 政府或者商家可以借助文化产品将某种意义在大范围内进行传递, 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 这也正是霸权主义观念所关心的问题。霸权主义观念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 又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再次引起了相关学者的注意。霸权主义来源于格兰西的理念, 他认为意识形态的赋予并不是一种强迫性的过程, 而是通过自己的方式解释意义, 从而让公众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意义并达到共识, 这也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来掌握领导权的方法。
在当今社会, 大众文化正从每一个角落入侵人们的生活, 大众文化产品自然就成为了传递意识形态最好的工具。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大多来自媒介的建构, 按照伯明翰学派斯图亚特·霍尔的解释, 媒介是按照一套既定的规范和编码方式来组织媒介产品的, 受众也是按照既定的编码方式来解读产品, 这其中存在三种解码方式, 分别是基本按照媒介编码方式来解读媒介产品的“优先式解读”, 部分承认媒介想要赋予的意义、部分采取抵抗的姿态的“协商式解读”, 以及不按照媒介预定方式, 甚至逆向解读意义的“抵抗式解读”。可见, 受众个体对媒介的认识是培养公众媒介素养的关键。破译范式继承并发扬了霍尔的学说, 由对媒介产品本身的重视, 转向了受众接触并理解媒介产品的过程。破译范式开创了新的教育方法, 即教会受众了解媒介世界建构的方式, 掌握编排和解读媒介话语的能力, 从而在媒介构建的图画中看到真实的世界和自我。
二、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四个维度
不同学者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界定有所不同, 但其最终目的本质上是一致的。宏观上来说,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关注的是受众、媒介和媒介产品, 以及和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这里可以通过四个维度来展现:
1.“受众—媒介”维度
这一维度涉及受众对媒介及其组织机构的认知情况。受众需要知道什么是媒介, 以及不同媒介各自的特点和优劣, 同时还应了解媒介的运行机制, 知道媒介的盈利方式和服务对象, 媒介之间的竞争情况等。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受众还应学会如何运用媒介, 怎样选择适合的媒介, 并迅速准确地从中找到需要的信息。
2.“媒介—媒介产品”维度
这一维度反映了受众对媒介生产和传播产品过程的认识。受众应该了解媒介机构在制作媒介产品过程中的编码行为, 即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将包含意义的信息统一物化的过程。此外, 受众应该知道不同媒介产品的传播方式不同, 了解何种媒介产品应采用何种渠道来传播, 不同的渠道又会产生怎样的传播效果, 比如纸质媒介只能传播文字和图片, 而网络媒介可以传播文字、图片、视频和声音等, 纸质媒介相较网络虽然内容偏少, 但权威性更胜一筹。
3.“媒介产品—受众”维度
这一维度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旨在培养受众对媒介产品的消费能力和解读能力。受众应该首先学会如何正确地选择媒介产品, 接着是解读, 必须掌握一定的解码能力, 能够将媒介产品中的符号加以还原并正确理解意义。值得注意的是, 这一维度尤其重视培养受众反思和批判的能力, 当下媒介信息中冗余和不良信息占到很大的比重, 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培养受众独立思考的能力, 指导他们客观、冷静地鉴别信息, 从而去伪存真并为我所用。2011年日本地震后, 中国不少地区出现了疯抢碘盐的事件, 这场闹剧的背后是人们媒介素养的普遍缺乏, 不能冷静地辨别和分析媒介中的虚假信息是加剧事态恶化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 这一维度的教育可以帮助受众在接触国外媒介产品时进行独立的思考, 有利于消解媒介帝国主义对本国文化的渗透和支配。
4.“受众、媒介、媒介产品—自然与社会”维度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考察受众、媒介和媒介产品三者之间的关系, 还应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分析三者和整个社会的互动关系, 构建健康和谐的媒介生态。媒介生态是一个不断运动的生态系统, 该系统将人、媒介、自然和社会视为自身的各个部分, 这些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所有的对媒介生存、发展、扩张与分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组成因素或生态因子, 既具有紧密联系、协调运作的结构和机制, 也具有一系列互动互助、共进共演的特点。”[3]在整个媒介生态系统中, 各个部分是相互平衡的关系, 当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将会打破这种平衡状态, 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现代社会, 媒介带来的各种问题让大众无所适从, 虚假新闻无处不在, 各种同质化、低俗化的娱乐节目随处可见;作为受众, 很多人也不能很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 轻则在网络上相互谩骂、攻击, 重则到处散布谣言, 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媒介素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从儿童时期起树立公众和谐的媒介生态观念, 宣扬正确积极的媒介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从一定程度上抵制对媒介生态平衡的破坏。同时, 在社会广泛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也会加强公众的民主意识, 从而鼓励他们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定, 与政府一起共建和谐稳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三、结语
我国大陆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 从20世纪90年代引进至今只有十几年的时间, 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 教学实践也大多局限于个体不自觉的媒介参与。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中的实际情况, 在充分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本国特点开展符合我国特色的, 从四个维度入手的, 富有成效的媒介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2]John Docker.Postmodernism and popular culture:a cultural histor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推荐阅读: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07-31
新媒介素养教育10-09
强化网络媒介素养教育09-03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11-02
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教育07-22
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06-19
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09-01
网络媒介素养07-23
传播媒介素养10-23
浅谈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编辑的素养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