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介素养论文

2024-11-09

手机媒介素养论文(共10篇)

手机媒介素养论文 篇1

随着手机的普及, 手机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移动通信设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截至2009年2月1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 我国目前手机用户已达6.4亿, 到2010年, 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将增长到7.38亿。 (1) 对于大学生, 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普及品。而手机不断呈现媒体化的特征, 也给大学生提出更多媒介素养要求。面对手机新媒体,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如何, 我们将结合媒介素养相关理论来进行分析。

台湾政大传播学院媒体素养研究室将媒体素养定义为:“媒体素养指大众能解读媒体、思辨媒体、欣赏媒体, 进而利用媒体发声, 重新建立社区的媒体文化品位, 并了解公民的传播权利和责任。” (2) 我们探讨大学生的手机新媒体素养主要就是分析他们对手机新媒体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和能力。要想对这一问题进行综合把握, 就必须首先了解手机新媒体的特点以及其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手机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 是名副其实的“5A”媒体 (anyone、anytime、anywhere、any information、any me-dia) , 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可以传送或接收任何媒介表现形式的任何信息。

兼具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传播特点。手机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端, 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送者。手机传播既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人际传播, 也可以实现点对面的大众传播。两种传播类型交互在一起相互融合。

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手机传播速度快, 几乎可以达到与新闻事件同步。尤其是以短信或彩信形式同步传送的信息和手机报, 例如5月12日15时06分, 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不到一小时, 《湖北手机报》、《楚天都市报手机报》就迅速以快讯的形式, 向全省40余万手机报用户及时发布了权威地震资讯。 (3) 另外, 手机网站的即时更新速度, 也基本上可以与互联网相媲美, 并且影响范围也较广。根据移动互联网传播领域的“3周期传播原理”, 一条信息只要用手机上网传播给3个人, “3”在移动互联网中是无穷大的意思 (∞) , 信息能在很短时间内传遍全世界。 (4)

随时随地传播, 媒介融合集大成者。手机媒体使用便捷, 可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接收和传送。并且手机媒体是补偿性媒体, 融合了以往报纸、广播、电视甚至是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随着技术的更新和手机媒体的普及, 它必然会发展成为媒介融合的集大成者。

手机新媒体的发展, 必然会对技术较为敏感、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青年人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产生多重影响。

积极影响。手机新媒体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的结合, 让大学生接触媒介更加方便。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上网让大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接触媒介, 获取各种信息, 满足各种工具或娱乐需求, 达到随时随地尽知天下事的效果。

消极影响。手机传播的一些虚假、破坏社会稳定的信息, 容易对大学生造成一定困扰。对于这一新兴媒体, 大学生缺乏必要的一些认知、思辨能力。对新兴媒体的认知不平衡, 可能也会产生新的“知沟”。

大学生手机新媒体素养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生手机新媒体素养现状主要就是分析他们对手机新媒体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和能力状况。笔者在黑龙江大学手机媒体研究课堂上, 对来自不同年级的新闻传播学院和文学院的1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初步了解这些大学生对手机媒体认知、理解和使用情况。

媒体消费行为。根据问卷调查的相关统计显示, 大学生们日常媒介消费渠道比较多元, 报纸、电视、网络、杂志甚至是手机都包括其中。但是网络媒介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手机媒体只是一个补充渠道。但学生对手机新媒体都比较感兴趣。对可接受的手机媒体内容产品价格问题调查中, 50%左右的学生希望免费获取手机媒体内容产品, 而30%左右的学生可接受每月5元以下的手机媒体内容产品。

对媒体认知、理解和评估。绝大多数的学生过去听说过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手机新媒体形式, 有不超过10%的学生曾经订阅使用过手机报、手机杂志, 有40%左右的学生有意愿未来尝试和使用手机新媒体相关形式。对于“手机是否称得上是媒体”这一问题, 有70%左右的学生认为, 手机称得上是媒体。对于“制约手机媒体发展因素”这一问题, 学生们的答案非常多元化, 他们认为制约手机媒体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手机媒体消费费用高, 手机功能限制, 下载不方便, 移动网络费用太贵、水平太低, 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不足等方面。

参与、利用媒体的传播能力。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最少为8小时, 而最多为24小时。使用手机功能主要集中在短信、电话、音乐、照相、上网、游戏、广播、地图、辞典、看电子书等方面。学生曾经使用的手机新媒体形式, 主要包括手机报和手机杂志, 还有手机上网。

大学生手机新媒体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手机媒体发展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而另一个主要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对新媒体认知、理解不足, 运用不当。

不良信息充斥。手机传播相关法律和政策的空白, 以及手机载体传送发布信息的便捷性, 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利用手机载体传播各种色情、暴力、虚假和违法信息, 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新媒体形势下, 国内外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少年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 用手机进行反动宣传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尤其是重大危机事件发生时, 手机很有可能成为谣言的滋生地, 这些无疑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错误影响, 引发一些不良情绪甚至是恐慌。

新媒体媒介素养水平有待提高。从问卷调查中, 我们能够看到大学生对于手机新媒体的理解仍然处于一个较为模糊的表层状态。这固然与手机属于新兴媒体有一定的关系, 但最重要的依然是手机新媒体的接触和使用较少以及普及性通识教育缺失造成的。

新媒体信息鸿沟。信息鸿沟可以说明人们对信息传播技术在采纳和使用上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既存在于信息技术开发领域, 也存在于应用领域。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 大学生对于手机新媒体的接触和使用能力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提升大学生手机新媒体媒介素养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提升大学生手机新媒体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如何解决以上存在的那些问题呢?我们认为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手机媒体从业者、学校和学生四个方面形成合力。

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不良信息的监管。对于手机传播的各种黄色、暴力、虚假不良信息, 我们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技术和法律手段予以监管治理, 使得手机呈现出绿色良性的文化场、思想场、舆论场效应。

手机媒体从业者加强伦理道德建设。手机媒体从业者也应发挥更大的“把关人”作用, 从信息源头上控制和引导信息的传播, 并对一些过激的、非理性的手机评论进行管理, 防止“手机暴民”的产生。

高校根据对象不同开展通识性和专业性媒介素养教育。高校对提升大学生新媒体媒介素养, 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注意根据对象的不同, 区别对待, 对全体学生开展手机媒介通识性媒介素养教育, 然后对新闻传播专业和一些信息技术专业开展结合专业特点的专业性手机媒介素养教育。

学生。学生也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新兴的媒介形态保持兼具好奇与理性的心态, 自主地提升自己的媒介认识水平和操作能力。

我们希望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和手机媒体从业者的努力, 打造绿色手机媒体, 为提升大学生手机新媒体媒介素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而高校和学生应该从我做起, 利用课程与自主能动性, 既注重手机媒介通识性媒介素养教育, 也有针对性地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专业性手机媒介素养教育, 全面提升大学生手机新媒体媒介素养水平。

摘要:现在很多人都拥有手机, 尤其是大学生, 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普及品。而另一方面, 手机不断呈现媒体化的特征, 随着相应技术的开发和使用, 手机成为不可小觑的媒介力量, 影响着媒介生态, 更影响着用户的媒介选择。面对手机新媒体,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如何, 他们如何看待这一新兴媒体, 运用情况如何, 又呈现出哪些特点和问题, 我们试结合手机新媒体的特点以及媒介素养相关理论来进行分析, 并探讨解决措施。

关键词:手机新媒体,媒介素养,信息鸿沟

注释

1[1]IEMR:《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将达7.38亿》, http://www.chinanews.com.cn/it/txxw/news/2008/02-02/1154801.shtml

2[2]蔡帼芬、张开、刘笑盈主编:《媒介素养》,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67页。

3[3]马斌:《手机报:“第五媒体”力助抗震救灾》, http://www.baoye.net/News.aspx ID=282343

4[4]李竹荣、赵永峰:《手机新媒体与大学生新媒介素养培育》, 第二届 (2008) 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论文。

手机媒介素养论文 篇2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融合;新闻专业主义;职业道德

如今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因而各种媒介技术也快速的发展。在以往的媒体中,广播、网络、电视各成一家,而今这种模式将慢慢被打破,向媒介融合的趋势发展。而作为传媒人的新闻记者面对这种趋势,也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和压力,从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进而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成为媒体融合时代下一名合格的、为人民服务的新闻人才。因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应该重视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培养,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从而研究出更好的方法和对策来帮助新闻记者提高媒介素养。

1.记者的媒介素养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媒介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受众的媒介素养、特定人群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特别是对受众的媒介素养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对于传播者的媒介素养研究尚没有深入。

其實,记者作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在整个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对信息进行选择和过滤,担当着信息“把关人”的重要角色,其价值观和媒介素养水平成为直接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新闻记者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他们的报道日益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辨别真伪、表达观点的主渠道,记者的传播活动对受众有重要作用,在传媒人媒介素养缺失的情况下,受众通过媒介所感受到的就是被记者所歪曲和异化的价值观。因此,提高记者的媒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对记者的媒介素养进行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2.媒介融合对记者提出的新挑战

2.1信息传播环境改变

媒介融合带来了信息传播环境的巨大改变,特别是互联网及新媒体的发展,使不同媒介之间进行整合与重组、交融与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交互性越来越强,形成了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进行业务拓展,开发了与新媒体相融合的新的媒介形式,例如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出现了网络报纸、电子杂志等,随着3G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与手机媒体相结合的新媒体,例如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广播等等。“全媒体”发展战略的提出适应了新的新闻信息传播环境的需要,是未来传媒业竞争和发展的主要手段,因此,对传媒人特别是新闻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新闻传播模式改变

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是这样一种流程:新闻事实由传播者通过新闻媒介传向受众。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受众更多的是出于被动的地位。但是,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单一的传播流程已被改变,传者和受众的界限变得模糊,受众在传播中的主动性加强,新闻传播的主体由职业新闻记者独家垄断转变为记者与受众共同分享,新闻传播模式由单向线性转变为双向互动性传播,由媒介组织对大众的传播转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

2.3新闻产品形态改变

媒介融合还带来了新闻产品形态的改变,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即基于受众层面,出现了“公民新闻”;基于新闻媒体层面,出现了“融合新闻”。随着Web2.0应用的不断普及和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发展,受众选择、使用媒介的能力逐渐提高,从单纯的接收者向传者和受众的双重角色转变。在新闻事件现场,“公民记者”利用手机、个人博客、微博、SNS等在第一时间发出消息、表达观点,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重要来源。这种“公民新闻”形式颠覆了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垄断,并影响了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这在突发新闻实践报道中表现尤为突出。

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记者媒介素养培养的对策

由上述可知,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新闻传播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特点,例如,信息传播环境改变、新闻产品形态发生改变等等。这种种的改变势必会对新闻记者的业务水平和知识结构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新闻记者必须要针对这些改变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来适应这种新的时代。本文针对于新媒体时代下,提出了几点培养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的对策,旨在为新闻记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3.1强化专业知识

就目前我国在职的大部分新闻记者来说,他们所受的教育多传统的媒体教育,即为电视、广播等专门培养的单项人才。然而,媒体融合时代下,这种传统的、单项的媒体专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闻记者的需求。所以,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新闻记者其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媒体传播上,对于媒体融合时代下各种新的知识、新的业务显然认识不够。因此,加强新闻记者的专业知识是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首要任务。

首先,新闻记者要熟悉现代新闻传播手段,提高对新媒体的认知,掌握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如新闻记者在采制新闻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不同媒介平台要求的不同,在提供素材和采写新闻方面有所区别,针对网站、报社、电视的不同受众,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稿件。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新闻记者不但要懂传统媒体而且对新媒体也要有一定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的媒介创造出风格不同的内容产品。其次,要加强新闻传播专业理论业务方面的学习,熟悉新闻采编业务;同时对所采访领域要有了解和认识,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提高在纷杂环境下的信息鉴别和筛选能力。

3.2熟悉专业技能

媒介融合将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新闻记者不再局限于为单一媒体服务,他们可能需要同时为报社、电视台、电台、网络、移动手机等多种平台,跨媒体服务,提供报道。这也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中“功能型”记者已不适合媒介融合的要求,他要成为集文字报道、摄影、摄像等为一体的“多面手”,能熟悉掌握多种新型传播技术,精通各种现代化采编录传设备,完成新闻信息采集及报道任务。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新闻记者专业技能的再造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3.3强化“把关”意识

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信息发布的个体从专业人员变为普通大众,这也造成了各种资讯的涌现和泛滥,面对海量的信息,新闻记者必须强化“把关”意识,在新闻报道中始终秉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删减、过滤、编辑和传播,强化主流的声音在社会舆论中形成正确的引导,发挥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对于新闻记者的影响是严重而深远的。所以,作为新闻记者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意识到这一点,不断的通过培养媒介素养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如若不然,只会被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甩在后面。同时,媒体领域的管理人士也应该认识到媒体融合时代对于新闻记者的影响,因而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加强对新闻记者媒介素养的培养,从而为我国媒体事业的发展而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立芬.从媒体产业化与受众需求的关系看媒介素养问题[J].新闻世界,2011(07).

手机媒介素养论文 篇3

在新媒体时代,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获取大量的信息, 其传播速度之快, 传播内容之广都是史无前例的。而在网络传播中, 手机作为一种电子媒介正在被大学生广泛的使用。手机已经融入大学生生活, 并且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全国的各大高校中, 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情况屡见不鲜, 一些高校针对这一情况甚至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都不见成效。所以我们针对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设计了问卷调查, 希望从中了解大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和媒介素养现状。问卷采取实际发放和网上抽样调查的方式, 发放350份, 共回收有效问卷308份, 问卷回收率88%。

二、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现状

(一) 手机接触和使用情况

在对大学生使用情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 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98.7%, 手机这一新媒体已经快速地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使用手机时间达到3年以上的大学生大约有81.32%, 甚至有15.91%的大学生使用手机达7年以上。有36.04%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3—4小时, 但是, 也有13.64%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9个小时以上。在对“大学生最常使用手机的哪种功能 (多选题) ”的调查中, 有80.52%的学生选择了上网, 仅次于打电话之后, 名列第二位。

(二) 对网络信息的使用和态度

手机与互联网的融合也在最大程度上给予网民方便。有69.48%的学生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在对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浏览哪些信息 (多选题) 的调查中, 我们发现娱乐信息以73.38%的比例位居第一位, 其次才是占54.22%的社会信息。在使用手机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有50.97%的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是社交网站, 如微博、微信、QQ等, 有33.12%的大学生使用的是搜索引擎, 只有11.69%的大学生使用新闻门户网站来获取信息。

有84.82%的人会对各种媒介传递给他们的信息产生不同程度的怀疑,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38.96%的大学生对媒介传递的信息会产生怀疑, 但却抱有无所谓的态度, 不会去辨别信息的真伪, 也有14.94%的大学生想要弄清楚信息的真伪, 但却不知道该如何核实。

(三) 手机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在“上课时大学生经常使用手机的哪种功能 (多选题) ”的调查中, 有74.68%的学生选择了上网, 38.64%的学生选择了玩游戏, 只有20.78%的人用手机来记笔记, 还有其他一些手机应用的使用也很频繁。在“您觉得手机对您学习生活的影响”的调查中, 有39.61%的大学生有时会利用学习资源但益处不大, 有12.34%的学生学习时会忍不住玩手机, 认为弊大于利, 也有一少部分学生不会利用学习资源, 感觉手机对学习无益处。

而且调查还发现, 新时代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 91.24%的大学生出现过把手机拿出来又不知道干嘛的情况, 约有80%的学生出现过手机在身边而无法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情况。

(四) 网络交流平台的使用

在日常的社交平台中, 大学生使用最多的是QQ, 占56.17%;其次是微博, 占16.88%;微信也占到了14.94%。

在对微博使用情况的调查中, 由数据得出, 有80.84%的大学生拥有自己的微博账户, 其中68.51%的学生使用微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最新资讯, 还有约40.26%的学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微博上学生发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纪录生活琐事, 抒发个人心情感受, 转发名言和最新娱乐信息等。微博粉丝数量以100人以下的居多, 占74.71%。而这些大学生在微博上关注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同学朋友和明星名人等。

对微信使用的调查中, 88.31%的人拥有微信并用手机登录。79.87%的学生使用微信是为了联系朋友, 有29.22%的学生是为了解最新信息, 也有25.32%的学生使用微信是为了打发时间。学生主要使用微信好友圈、好友状态、图片、语音等功能。

(五) 手机更新换代速度和流量话费使用情况

通过对大学生大学期间更换手机的频率的调查, 我们发现有58.12%的大学生大学期间更换手机1—2次。而关于更换手机的原因的调查发现, 有30.19%的学生是因为手机老化而更换手机的, 有27.27%的学生是因为手机不能满足需求。有34.74%的大学生每月使用的话费在50—70元之间, 每月使用流量100兆以上的达到了85%。

三、大学生媒体行为的基本特点

(一) 使用媒介时间加长, 依赖手机媒介, 网络交流平台占据重要角色

大多数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集中在3—6个小时, 但也有一部分人会使用9个小时以上。就我们的调查数据来看, 手机作为一种日常的通讯工具已经日渐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 青年人接触新媒体的时间大大提前, 网络对大多数初中生高中生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进入大学后, 学生的手机普及率已经由原来的69.65%提高到98.7%, 对手机媒介接触使用的普及也使得大学生逐渐融入新媒体网络的世界当中。但是媒介融合如此之快的今天, 学生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这些新兴产品的一些功能, 也并没有充分利用手机网络这样一个平台, 学生对手机的使用依然停留在表层。新媒体的发展会紧跟时代, 而学生就是社会未来的开创者, 他们对于手机的认识和使用有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调查数据显示, 在学生利用手机获取资源的过程中, 他们最常用的就是一些社交网站, 如微博、微信、QQ、人人等。相对于微博、微信、人人这些新兴的社交平台, 大学生最常使用的却是资质最老的QQ平台, 我们不禁产生质疑:为什么大学生会更加青睐QQ?就对部分同学的调查来看, 他们大都认为QQ是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交流平台。首先, QQ上的好友涉及老师、同学、亲戚等, 是人员最完整的一个软件。其次, QQ的使用者非常的广泛, 一些家长会使用QQ却不会使用微博、人人, 这也使得学生与这些人交流时只能使用QQ,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不仅如此, QQ逐渐完善的功能也使得它自身的吸引力在不断加大, 新兴的一些网络交流平台并没有在功能上给它造成特别强大的冲击。同时因为QQ上大多是自己所熟知的人, 所以对这个平台的信任感也会更高一些。

随着近年来微博的兴起, 很多的大学生也都开始使用微博这一平台。数据显示, 有六成的学生使用微博是为了了解最新资讯。这就与他们使用QQ的目的有了很大的区别, QQ上熟人居多, 主要用来与他人交流, 了解别人最近的生活状态。微博上大多数大学生的粉丝在100以下, 相较于QQ, 熟悉的人的数量会大大降低, 而大学生在微博上关注的人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明星和名人等。这样一来, 获取资讯就无疑是微博的最大特点。

(二) 媒介教育状况存在问题

调查发现, 对学生的媒介教育还是有欠缺的, 或者可以说是媒介教育跟不上新兴媒介发展的速度。我们刚开始接触电视, 并没有老师告诉我们哪些内容可以看, 哪些不可以看, 我们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当我们开始接触报纸, 学校也并没有开设一门专业的课程来教授我们如何读报;使用QQ, 使用微博微信, 这些显然也不是老师教授给我们的技能。那我们这些基本的媒介使用技能又是如何习得的呢?据数据显示, 有56.81%的学生是通过同学和朋友习得使用媒介获取信息的方法, 而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家长和老师。这也让我们看到新媒体的发展也是要依附于一定的媒介的, 这时候显然人际传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网络也只是一个平台, 在它之上的信息传递是多种媒介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父母会跟孩子一同阅读报纸, 上网和听广播的则少之又少, 大多数的新媒体的使用方法是由学生来教授给其家长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和老师就不会使用新媒体, 显然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还是不容我们忽视的。

同时, 学生的媒介认知能力也存在严重不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并不能被学生全盘接收。对于繁杂的信息, 大多数学生会将怀疑的态度, 但他们并不会去深究这个信息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或是去验证信息的真假,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怀疑只是一个念头, 并没有以行动去核实。甚至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根本就不会去考虑信息的真假这一问题, 这样一来信息没有经过排查就已经在学生的脑中形成了一种自认为正确的意识。

(三) 手机网络给大学生造成的行为障碍

大学生上课时最常使用的手机功能是上网, 有44.16%的大学生认为手机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有益的影响, 使他们能够有效利用学习资源。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手机强迫症、依赖症等。有约90%的学生出现过把手机拿出来又不知道要干嘛的情况, 甚至有约80%的学生会因为手机在身边而无法专心做一件事, 手机已经由原来的高档耐用品转变为生活必需品。

大学生上网主要用于QQ、人人、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的使用, 但是, 学生每天上几个小时的网就真的只是在玩QQ?或者说每天都会有那么多的人与之交流吗?通过调查得知, 很多学生上QQ, 但并不会经常与人交流, 甚至有很多人几个月都不说一句话, 但是他们会每时每刻刷新QQ空间, 掌握每个好友的最新消息, 这样一来不用交流就知道好友最近的心情、状态、行为, 这在无形中减少了人际传播,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

四、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改进措施

首先, 各大院校应多举办一些媒介素养的实践活动。校方应在实践中加强对学生媒介实践系统知识的普及, 从而提高学生媒介资源的运用能力。

其次, 利用媒介宣传媒介。多做一些公益性的宣传媒介的广告, 做到一个相对广泛的传播, 我们不仅是要让学生熟悉媒介, 更重要的是提高大众的整体媒介素养。我们不能忽视, 有约90%的学生也希望他们的父母能够了解一定的媒介知识, 这样的进步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进步。

同时, 学校也应该对上课玩手机的现象进行监管,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当代大学生摆脱手机的干扰与控制, 要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虚拟世界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生奇志, 展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

[3]王莲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 .

[4]张男星, 王炳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J].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8 (9) .

手机媒介素养论文 篇4

【关键词】媒介化社会;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作者单位】周素珍,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在现代传媒技术高度发达、自媒体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传播内容凸显商业化与娱乐化,如何培养和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帮助他们辨别和抵御传播媒介的负面影响,指导他们正确地、安全地使用传播媒介,提高他们对负面传播媒介内容的免疫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时代课题。如何结合我国国情,探索我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路径和方法,是摆在研究者和实践者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媒介化社会及其影响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传统社会加速向媒介化社会转变。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媒介技术加速了媒介化社会的发展,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对媒介的依赖促进了媒介化社会的形成,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拓展和延伸赋予了媒介巨大的影响力,在媒介、受众和社会共同作用下,我们已经进入媒介化社会。

信息社会理论认为: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处于整个社会的中心地位,人们必须吸收大量的信息以满足关注和参与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提高和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媒介开始取代人与人直接交流这种方式的主要地位,成为人际、群体和大众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由于对大众媒介的长期依赖,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受到媒体的影响,在新兴媒介生态环境里,我们变成了“媒介化的人”。同时,大众媒介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构建整个社会环境。媒介所构建的拟态环境日益取代由事实所构建的现实环境,成为人们所感知的主要社会环境,由此,社会也变成了“媒介化的社会”。媒介化社会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发展到相当程度,以至社会中的个人、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对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了高度的依赖性。换而言之,大众传播媒介已日益渗透,或直接介入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构成之中[1]。在“媒介化社会”中,媒体已经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社会也在不断地塑造媒体,两者之间已经形成了微妙的张力关系。作为一个现实概念,当下社会语境下的媒体与社会之间已形成更加复杂、微妙的关系,因为现在语境下的媒介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无论是在影响的深度、广度,还是在影响的形式和频度上都是如此[2]。

在媒介化社会中,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大众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信息的依赖进而对媒体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迅速媒介化了。德国媒体教育家迪特·巴克(Dieter Backe)这样描述媒介化的日常生活,“生活的世界就是媒体世界”[3]。大众传媒利用它巨大的社会功能影响社会的变化,不仅重构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和意识形态,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社会价值观,而且日益渗透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速发展的新媒介使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世界。

在媒介化社会中,媒介技术迅速发展变化,大众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无所不在,然而,人们对媒介的了解和控制的能力却十分有限。因此,加快培养和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防止他们由于媒介素养的缺失而受到不良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媒介化社会与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当今媒介化社会,除传统媒体外,互联网、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介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人们每天与不计其数的信息接触,与媒介接触,这也意味着信息和媒介占据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然而,媒介海量传输、信息鱼龙混杂,更需要的是激浊扬清。这对人们分析、处理信息和使用媒介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有关媒介知识的学习,对信息使用技能的掌握,能提高人们对媒介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提高媒介综合素养,这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迫切。一个具备媒体素养的个人,不是被动地接收媒介讯息,而是能从生活、文化、政治、经济等角度,以及媒介讯息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掌控权、广告等因素,发展出自主性的解读[4]。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帮助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即素养,如具备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一样。它是个体在现代社会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5]。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置身在一个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他们大量的时间是在电视和电脑前度过的,大众媒介在中小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媒介化社会里,大众媒介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社会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已经渗透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了全新的社会环境,对他们的认知能力、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审美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会不自觉地受到现实社会化的同化。但是,一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如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受到商业利益的驱动,传播低级趣味和有害的信息,会使中小学生的身心受到侵蚀和影响。中小学生是接触和使用大众媒介和自媒体较大的群体,毋庸置疑他们也是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

中小学是孩子们吸纳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他们能敏锐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憧憬。但是,由于人格尚处在发展之中,他们缺乏对外界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模仿,经常接触和使用各类媒介,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易于受到负面影响,思想容易出现混乱,行为出现偏差可能性大。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教师通过对中小学生开展有关媒介认知、媒介道德及媒介应用能力等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念,促使他们积极有效地利用媒介信息,理性地开展自己的传播信息活动。因此,针对中小学生群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nlc202309090456

20世纪初,西方新闻学者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是基于传媒业对公众的影响日益加大,面对公众获取信息和维护自身权益可能面临的障碍,为提高公众的信息鉴别能力而生发的建设性思考。时至今日,诸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把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国民教育体系,为中小学校设计了相关的教育课程和训练环节,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研究还处在起步和实验阶段,教育部的课程标准中没有明确的媒介素养培养要求。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中小学生缺乏自行探索发现知识的能力,过于追求成绩,媒介素养的理念还没有在教师、学生和家长心中形成。如何有效地提升我国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在教育体系中全面引入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当前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现阶段,媒介素养的课程尚未被纳入国家中小学义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只能与传统学科相融合的形式出现,缺乏国家立法保护和教育部门的推广和指导。如何针对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制定策略,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对我国中小学构建媒体素养教育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1.政府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者,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中。

在我国,既没有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立法,也没有相关政策支持,媒介素养教育仍停留在学界和民间呼吁、倡导层面。将媒介素养教育正式纳入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体系,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普遍做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就开始成为英国各级学校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瑞典等发达国家的正规学校教育中,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媒介素养教育是当前正在推进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要使其全面实施,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将这一课程独立开设或将其内容融入其他课程中。政府确立媒介素养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学科地位,促进教育系统内外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鼓励中小学和教学科研部门参与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设置媒体素养教育专业,开设媒介素养教育专业课程,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短期培训,为中小学培养有较高媒介素养、懂得媒介素养教育的高级专业人才。政府要组织编写与合理开发符合我国中小学生特点的媒介素养教材和资源,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媒介素养教育所需的教学时间、师资、资金等,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全面部署,推动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开展。

2.中小学校要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设立独立学科或多学科渗透等方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中小学校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纳入现有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设置,这是实行媒介素养教育最理想的方式。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在我国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设置是不现实的,只能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渗透和融入其他的课程之中。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课程目标、课时、教材、师资以及经费等。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学校要对教师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专业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和教学水平。学校还应重视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媒介、自媒体,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广播电台、报纸、微博、微信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大众媒介的认识和运用,提高他们这方面的能力。

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全面、深入、系统地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媒介批评、媒介使用和媒介运用能力,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良性循环,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减少大众媒介产生的各种消极信息给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使他们在媒介化社会中能从容地应对“信息爆炸”。

3.大众媒介要积极推动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

在媒介化社会中,大众媒介以其强大的技术支撑和社会功能成为社会建构的重要力量,其所建構的空间成为受众认知、表达与行动的主要环境。充分利用大众媒介的优势,让大众媒介参与媒介素养教育,是实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大众媒介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动者,大众媒介应坚守公众利益高于一切,积极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严格自律,认真解读相关政策,报道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进展、新成果,避免负面效应的形成和扩散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唤起全社会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共同关注。我们还可以借助多种媒体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如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节(栏)目,提供能够提高媒介素养的电视、电影、杂志和新媒体内容,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网站,出版媒介素养书籍,开办面向中小学生关于媒介素养的普及性杂志,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传播媒介素养知识,解读媒介素养教育政策法律,引导青少年批判地看待、判断媒介信息,树立正确的媒介消费观,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4.家庭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孩子培养媒介素养。

我们正处在媒介化社会时代,接触大众媒介已成为现代人度过休闲时光最主要的方式。家庭作为人们休闲的主要场所,是大众媒介特别是电脑、电视等媒介信息传播的主要“终端”,也是家庭成员接触媒介最重要的环境。家庭成员的教育状况、媒介素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媒介素养教育在家庭的开展。因此,家长应不失时机地结合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健康的媒介鉴别能力,与孩子共同提高媒介素养,避免孩子遭受媒介的负面影响和侵害,实现媒介知识、经验、技能以及批评意见的有效交流。

对中小学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政府、学校、大众媒介和家庭要共同努力。政府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尽快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中;学校应成为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众媒介和家庭要积极参与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只有政府、学校、大众媒介和家庭形成合力,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组织和编制相关教材,配备强大的师资力量,才能在媒介化环境影响下,使中小学生成为了解媒介和正确使用媒介的主体,成为信息时代和媒介化社会清醒的公民。

[1]吕巧平. 媒介化生存——中国青年媒体素质研究[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张涛甫. 媒介化社会语境下的舆论表达[J]. 现代传播,2006(5).

[3]殷晓蓉. 中国期刊的发展特征和媒介化社会的趋势[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4]陈启英. 媒体素养教育——E世代之新公民教育[J]. 中国传媒报告,2004(1).

[5]卜卫. 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 现代传播,1997(1).

手机媒介探讨 篇5

广义的媒介是指能负载信息的介质, 狭义的媒介指传递信息的传播工具, 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英尼斯、麦克卢汉持有泛媒介观的观点, 认为媒介不仅是信息载体, 同时也建构着社会和文明, 并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手机最初是作为通讯工具而产生, 主要功能是通话和短信, 在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中, 智能手机成为了手机产品中的主流, 手机应用拓展了手机的功能。无论是传统手机还是智能手机, 都不仅是一种传播工具, 而且对使用者的思维、生活方式产生影响, 并与社会结构、文化形态互相建构。

传统手机带来的最大颠覆是在人际传播范畴, 而智能手机则在更广的范围上改变了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虽然说电报、电话已经让跨越时空的连接成为可能, 但直到便携式手机的出现和普及, 不受时空限制的人际传播才成为一种常态。手机应用的开发和手机互联网的提速使传统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化, 智能手机的功能比传统手机更丰富, 智能手机也不再是简单的人际交往工具。如果说传统手机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 是人的嘴、手的延伸, 那智能手机则是人思维的延伸。在狭义和广义的媒介定位中, 手机都属于媒介范畴, 而泛媒介观则提醒着手机技术开发者、制造者、新闻传播者和研究学者不仅把手机视为一种传播工具, 也要在更宏观的社会、文明、人类生活方式的维度上理解手机。

2 手机传播的偏向性:空间偏向和文字偏向

加拿大传播学者英尼斯提出传播偏向论, 他认为传播工具可以划分为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 传播形式可以划分为口语偏向和文字偏向。时间偏向的媒介可以长期保存但不便于大范围运输, 适合建筑和雕塑, 适合知识在时间上的纵向传播, 不适合知识在空间上的大范围传递;空间偏向的媒介易于大范围运送但不易于长期保存, 适合知识在空间上的广泛传播而不适合知识在时间上的长期传承。[1]时间偏向的媒介会有利于严格的纵向等级制度的形成, 而空间偏向的媒介会有利于帝国的控制并催发着帝国扩张的野心。

在空间-时间偏向维度, 手机媒介更偏向于空间。无论是通讯网还是互联网, 信息在手机媒介上能迅速在横向空间内传播。但因为手机存储容量的限制, 以及硬件更新迭代的影响, 手机信息的纵向时间的传承上不如空间传播的效率高, 随着时间的流逝信息可能会遗失。所以手机是空间偏向的媒介, 适合信息在广泛空间的传播而不利于信息在时间上的积累。

在口语-书面偏向维度, 虽然手机通话是以口语形式进行, 但随着邮件、移动即时通讯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喜欢用文字和表情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在传统手机时代, 节日祝福等可以通过短信达成;在智能手机时代, 文字传递的方式更丰富, 并且表情语言让对话更加形象和有趣。“电话恐惧症”曾在微博上引起热议, “电话恐惧症”具体症状有不愿接电话、不愿主动打电话, 电话铃声让自己变得心慌焦虑, 而使用短信、文字方式交流时焦虑症状完全消失。这在另一方面佐证了手机媒介的书面偏向。

3 被手机异化的人

哲学上的异化表明某种对立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状态, 人们通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 总是和创造者的主观愿望相背离, 成为与人相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力量反作用于人, 给人的生活带来灾难或破坏性的影响。用哲学的语言来说, 异化就是由主体产生出来的客体总是作为主体的对立面, 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而反对主体本身。[2]

人类发明和创造手机, 是为了让沟通和生活更加方便, 智能手机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但手机有时却成为了与人对立大的异己力量, 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尤其是智能手机。比如随身充电宝已经成为大部分年轻人出门必带的物品, 一方面是因为智能手机耗电快, 另一方面是因为手机的使用频率太高。

人类创造了手机, 手机本应该为我所用, 但随着手机功能的强大, 人类反而成为了手机的奴隶。微博上曾经流传过一副图片,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金字塔图的最下面加了一个“Wifi需求”, 也就是说, Wifi是比“生存需求”更为重要和普遍的需求。虽然这只是恶搞, 但也体现出现代人对Wifi和手机的极度依赖。春节期间家庭聚会, 朋友间的聚餐, 大家都只是低头默默看着自己的手机, 而忽视现实世界中坐在自己身边的人。如果让一个现代人离开手机, 他很有可能就失去了自己大部分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连接。这些现象都体现出大部分人对手机的依赖, 当现代人离不开手机的时候, 手机就不再是人的工具, 而是人的主人。人不再能主宰手机, 而是被手机所奴隶。在依赖手机的情况下如何建构并发挥人的主体性这样的问题每一个手机使用者都应该反复问问自己。只有摆脱工具的奴隶, 人的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也许偶尔应该过几天离开手机的生活。

4 新闻在手机媒介上的新实践

以上三部分从比较宏观的层面考量了手机媒介的特性, 下面从微观的实践和案例角度对手机新闻的动态进行梳理和总结。目前手机新闻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手机客户端, 二是微信公众号。实力较强专业媒体机构比如搜狐等会自己开发新闻客户端, 并且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为手机媒介而设计, 与网页版不完全相同。受众基础不牢、资金实力不强的媒体机构会采取成本较低的微信公众号, 小型媒体团队和自媒体也会选择使用微信公众号, 比如吴晓波频道、罗辑思维。

手机新闻的主要特征是用户主动选择性增强、便携性、呈现方式综合多样、手机端与其他媒介互动。新闻客户端通常会根据后台数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 根据用户喜好和历史记录进行消息推送。比如头条新闻, 每个用户的界面和看到的新闻都不一样。虽然现在有的网站也进行个性化定制和推送, 但手机端在这方面做得更全面。手机的便携性是许多大型媒体机构在手机新闻客户端大笔投入的最重要原因。手机可以综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 所以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呈现方式是丰富多样的。而手机端受到网速、屏幕大小等因素的限制, 还需要和其他媒介进行补充和互动才能更全面地满足用户地信息需求。

在手机新闻生产角度看, 目前比较新的制作方法有众筹新闻和数据新闻, 较新的制作技术有Html5语言。新闻众筹的具体做法是新闻记者或自媒体人通过网络平台提出一个新闻报道的计划, 然后受众巨款一定的资金资助他们认可的报道计划, 在设定期间内如果这些记者能得到预期的资金数额, 那么他们就可以用这笔钱来执行报道计划。[3]数据新闻是指以数据作为消息源, 从数据中发现故事, 用数据讲故事的新闻报道方式。众筹新闻和数据新闻在成熟的新闻生产体制下为新闻行业在手机端的发展和突破提供了新的途径。

5 结束语

本文运用传播学理论和哲学概念对手机媒介进行了探析和思考。手机不仅是一个传播工具, 同时也与社会互动, 对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手机的空间偏向和文字偏向有利于社会信息在广阔空间的传递, 不利于时间上的文化传承, 并且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同时手机对人的异化问题也值得警惕, 要让手机为我所用, 并不被手机所奴隶。而手机新闻的新形式、新动态为下一步的发展和新闻学子的学习指明了方向。本文不足之处在于受限于作者的理论深度和思维能力, 一些观点与结论不够深入, 推导不够严谨。其实每一部分都值得更进一步的学术积累和研究, 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还将继续对这些议题的观察与思考。

摘要:本文从宏观到微观, 以英尼斯的泛媒介观、传播的偏向理论, 以及异化这一哲学概念在宏观层面对手机媒介进行分析, 再在微观的媒介形式和新闻生产方式方面分析手机媒介的新动向。宏观层面的考量提醒媒介工作者、学者和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学生, 不仅要关注手机媒介的新闻实践, 还要关注手机媒介与社会系统的互动, 这样手机才能对人类生活和文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手机,英尼斯,异化

参考文献

[1]唐克军.哈罗德英尼斯的传播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 2007.

[2]张奎良.论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的历史地位[J].学习与探索, 1980 (03) .

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的对比分析 篇6

一、从概念的起源和内涵看

从概念的起源看, 二者存在明显的不同。信息素养这个概念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1974年首先提出, 主要针对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可用的信息、什么时候使用信息以及如何找到有关的信息等问题。而媒介素养则源于1930年的英国, 由英国文化批评家利维斯首先提出, 主要针对报纸、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传统精英文化产生冲击等问题, 要求人们抵制大众传播媒介及其带来的低俗文化。

从概念的内涵看, 二者是存在差别的。对于信息素养的定义, 泽考斯基最早将其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92年, 美国国家图书与信息科学学会提出信息素养是“识别、检索、评价、组织、有效创造、利用交流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1997年9月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下的定义是:“能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 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也有多种定义, 如:美国Aspen媒介素养领导协会1992年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以各种方式检索、分析、评价与创造媒介内容的能力”;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张志安、沈国鳞指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上述定义在语言结构上多有相似, “信息”和“媒介信息”两个词语也让人难以捉摸和辨识, 因此常常会给人造成误解, 以为二者同属一个概念。笔者倾向于采用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媒体素养研究室对媒介素养的定义:“媒体素养指大众能解读媒体、思辨媒体、欣赏媒体, 进而利用媒体来发声, 重新建立社区的媒体文化品位, 并了解公民的传播权利和责任。”该定义清晰具体, 明确地说明媒介素养重在对媒介的解读、思辨和欣赏, 与信息素养强调信息检索、识别、组织、利用等能力是不同的, 很好地避免了与信息素养定义的混淆。

二、从对人的价值和重要性看

从对人的价值来说, 信息素养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信息社会中各种各样的需要信息技术参与解决的问题。李艺教授把这些问题称为“信息问题”。信息问题的产生对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处于信息时代的人们已经无法逃避各种信息问题, 而各种信息问题的解决需要人们信息素养的提升和发展。于是, 信息技术教育被赋予起码的社会意义。

与信息素养不同, 媒介素养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阅读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它本质上是一种更具综合性的文化素养, 尤其是一种主动批判性的鉴别赏识能力。如果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那么, 媒介素养就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传统文化素养要求人们拥有听、说、读、写能力, 而媒介素养则要求人们应具备批判性地接收和解码影视、广播、网络、报刊和广告等媒介信息的能力, 以及使用计算机、电视、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广泛的媒介技术来制作、传播信息的能力。媒介信息的接收和解码能力是传统文化素养听、读能力的延伸, 媒介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能力则是传统文化素养写、说能力的延伸。处于大众传媒时代的人们已经无法逃避各种媒介阅读和传播问题, 而各种媒介问题的解决需要人们媒介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需要媒介素养教育。

三、从培养方式、内容和所需条件看

在各国学校教育中, 信息素养的培养方式基本上都经历了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 而媒介素养的培养方式则比较复杂。以最早开始倡导媒介素养的英国为例, 其媒介素养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是融于英语课程的, 70年代是在中学正式开设电影研究 (Film Study) 和媒介研究 (Media Study) 课程, 而从80年代末

网络时代学校德育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21世纪是因特网的时代, 网络时代将带给人类社会又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

一、因特网的全新世界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机遇

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以及沟通的便捷性给德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1. 网络给青少年思想观念系统以积极的影响, 并使之发生重大变化

(1) 多元化观念。网络多元的文化、观念及生活方式, 不仅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 更能打破他们封闭、局限的观念, 有利于他们多元化观念的形成, 使其理解信息变得多角度, 更加主动。

(2) 全球意识。网络突破了民族文化特征的局限, 赋予人们的思维以更大的国际性和包容性。因此, 网络有助于青少年全球意识的形成, 对他们的成长及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到现在, 不仅开设单独的媒介研究课程, 还在国家英语课程、公民课程、ICT等课程中广泛融入了媒介素养的培养内容 (需要指出, 这里的媒介素养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主要是指在其他课程中学习媒介, 即“Teach about Media”) 。

在培养内容方面, 二者存在很大区别, 如: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六大模块;而媒介素养课程则一般按照媒介的类别来划分, 包括报纸、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杂志漫画、手机等模块。

从事二者培养的教师在学科背景上是存在差别的。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背景一般为教育技术学或者计算机科学, 而媒介素养教师的学科背景则常常是传播学、语言文学、社会学等。尤其是拥有语言文学背景的教师 (母语教师) , 由于语文素养培养和媒介素养培养在阅读能力培养上的相通性, 他们常常会兼任或专门出任媒介素养课程教师。

在培养所需要的硬件条件方面, 信息技术课程主要需要计算机和网络, 而媒介素养课程则要求比较高, 尤其是在需要让学生开展媒介作品制作活动时。具体包括计仲伟权

(3) 效率观念。因特网的显著特点是运行的快捷、同步和使用的简便。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作为连接未来信息社会的纽带, 它将世界各国和地区联为一体, 形成一种崭新的信息和通信网络系统, 以更快的速度传送和处理日益增加的数据、信息和知识, 这将有利于青少年效率观念和行为的培养。

2. 德育手段和途径变化的机遇

(1) 德育手段的发展。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参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学校的讨论和交流, 可以参与各国的教育活动, 可以共同设计教育方案。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在教育领域的运用, 给德育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等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拓展。多媒体技术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 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 其德育知识的感知、德育情感的体验等都是传统的德育手段无法比拟的。

(2) 德育途径的创新。网络作为一种沟通途径, 有利于

算机、摄像机、照相机、录像机、打印机、刻录机等。

同为二十一世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均衡。为使我国青少年能够更好地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我国教育工作者需要对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并积极投身到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中去, 促进我国国民素养教育工作的发展, 使我国教育工作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王帆, 张舒予.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3) .

[3]张志安, 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J].新闻记者, 2004, (5) .

[4]王琪.媒介素养与媒介文化[J].北方论丛, 2007, (4) .

手机媒介素养论文 篇7

关键词:媒介融合,记者,媒介伦理

习近平在2014年8月18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中强调,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并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从此, 中国的传媒行业进入了媒介融合的新时代。

1 媒介融合时代中的媒介伦理

媒介融合将会给传媒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媒介融合应该包括技术、内容、媒介形态、结构、功能、流程及传播方式等的融合。[1]

有学者认为, 传媒伦理主要是指在调整媒体本身及其机构和从业者在为受众提供信息的行为时所涉及的伦理、道德的应然状态。[2]也有人认为, 所谓传媒伦理就是指在媒体生活共同体中所蕴含和活跃着的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道德品格及其多遵循的道德准则的总和, 它包括传媒信息中所渗透和体现的道德品格和职业道德素养, 这些也就构成了传媒伦理学的研究对象。[3]有学者指出:媒介道德脱胎于社会道德, 社会道德是具体的、历史的, 不同社会、同一社会的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道德的问题和相应的道德规范, 作为社会对媒介活动要求的伦理道德在不同社会亦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传媒伦理学属于伦理学的应用, 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介伦理是媒介的从业人员在从业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衡量标准, 旨在研究和解决在传媒领域面临的道德问题, 进而形成全行业、全社会所共同接受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规范。

2 当前我国记者媒介伦理素养面临的突出问题

2.1 新闻线索获取方面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某些关系已经演化为金钱关系、利益关系, 一些新闻工作者也难以抵制物欲的影响而将自己所从事的媒体影响力化作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一些企业看到了新闻媒体的影响, 为了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 就采取送钱向记者和采编人员行贿的方法, 利用媒体新闻形式发布广告, 以取得最有效的宣传效果。

有一些新闻工作者善于利用新闻媒体的曝光作用, 有意识地寻找一些民事纠纷、行政纠纷写成采访稿件之后, 寄给被报道的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 用相应的语气进行威胁并要求限期回答, 被报道者很容易就范, 就会主动向撰稿人送金钱封口。

还有些新闻工作者缺少相应的职业道德, 在收到某些人或单位的贿赂之后, 公开制造虚假新闻报道。

2.2 新闻报道内容及方式方面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 各类新闻媒体纷纷开设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及微博和微信的官方账号, 及时推送最新的新闻信息, 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发生相应改变。

例如人们非常熟悉的“周一见”事件, 布尔迪厄在其著作《关于电视》中认为, 对于像体育明星、影视明星等公众人物的部分隐私权也要依法给予保护。第一, 其住宅或者私人空间不受非法侵入或侵扰;第二, 其私生活不受收听监视;第三, 保障通信秘密与自由;第四, 夫妻两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或调查;第五, 与公众的合理兴趣完全无关的纯粹个人私争之秘密或安宁受到保护。[4]在对报道对象的保护方面, 有些新闻记者为了获得更好的报道效果, 对其的保护程度也不够。

2.3 新闻媒体“把关人”方面的问题

“把关人”的角色在新闻媒体中是至关重要的, 而现在很多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 很多具有争议性、侵犯隐私、涉及媒体人职业道德等的新闻事件多是来自于网络, 网络以其开放性、自由性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报道者, “把关人”这个角色不单单局限于新闻媒体机构中。

如果网民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发布信息, 让信息传播开来, 没有了传统媒体“把关人”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筛选, 网络便会处于“失控”状态。这些行径最终损害的是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某些网络媒体已经背弃了自己维护社会正义的神圣职责。如何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特别是加强对少数非正规宣传网站的规范管理、提升新闻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迫在眉捷的重大问题。[5]

3 媒介融合时代提高新闻记者的媒介伦理素养的策略

3.1 加强传媒工作者的自律

面对有偿新闻时,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 它的存在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扰乱了公众视听, 要想使有偿新闻真正的从新闻工作中消失, 一定要加强传媒工作者的职业自律、道德自律和法律自律。

媒介融合时代, 虽强调报网合一综合利用媒体资源, 但各媒介机构的竞争依然存在, 很多记者为了增加其新闻报道的受关注程度和吸引力, 报道的内容过度的娱乐化, 有的甚至用虚假消息, 来引起公众注意。要做到不可让媒介机构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就无视新闻价值、和媒介机构的社会责任, 必须掌握好一个尺度, 发挥好传媒机构在新闻报道中应有作用。

同时, 还必须增加对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传媒理论修养、加强道德修养, 提高道德境界, 注重在新闻报道中的准确、尊严、公平等因素。

3.2 加强传媒机构的监督管理

在出版方面,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加大, 各类的文化均涌入市场, 这就需要构建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出版道德体系、需要出版人的道德水平上升到更高层次、需要有效管理手段和方式的支持。在构建广告伦理方面, 应当使广告与媒体机构的职责使命、法制、道德等因素结合, 形成普遍规范。

传媒机构还需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媒介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自律档案;建立和完善大众传播媒介的诚信系统和自律评价制度;建立大众传播媒介的诚信奖惩制度;实施大众传播媒介和媒介从业者淘汰制度。在媒介伦理道德评价机制方面, 必须使媒介从业者自律于心, 真正从源头上抵制不道德的虚假宣传和报道, 必须用符合新闻伦理道德的报道方式来进行信息传播。

3.3 加强法律、法规的规范程度和受众的媒介素养

这个方面也可以说是传媒的他律, 通过政府、团体组织及民众采用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传媒机构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管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 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者协会多次研究部署加强中国传媒职业道德建设问题, 对新闻、出版、广告、网络等媒体的职业道德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范。

受众的媒介伦理素养对于整个媒介伦理环境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所谓媒介素养, 其核心内涵包括人们选择信息、认识解读媒介信息以及利用媒介传达发布信息的能力。受众一定要在选择信息, 接受信息, 传播信息等方面加强自身的能力, 更好的利用好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体资源。

4 结论

媒介融合时代是中国传媒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 机遇与挑战并存, 媒体人要抓好这个改革的关键时期, 发挥好新闻媒体的作用, 增强自身的媒介伦理素养, 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 合理利用媒体资源, 正确使用新闻信息, 坚决抵制各种违反媒介伦理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郑瑜.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J].当代传播, 2007 (3) .

[2]胡海军.媒体伦理研究述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6) .

[3]李健.传媒伦理论纲[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7 (2) .

[4]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手机媒介素养论文 篇8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领导干部,教育

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 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对大众媒介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主要有三个层面的模式, 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本文重点研究媒介素养的能力模式, 研究领导干部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 侧重于对信息的认知过程, 包括对媒介信息的判断, 也包含对媒介信息的“把关”和传播能力。媒介素养着重帮助领导干部对媒介信息更加理性和谨慎的理解和把握, 也包含对信息的“把关”和传播。

一、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2012年5月, “四川达县县委书记有9名情妇”帖子走红网络, 近期该消息又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各方的重压之下, 官方才正式回应:7月至8月他们就已经成立调查组进行了调查, “经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 证实帖文所反映的问题严重失实。”。而事实上直至事件再次在网络上发酵升级后, 面对网民的质疑, 相关部门抛出“严重失实”的回应。为此, 网民表示质疑和不满, 认为政府有暗箱操作之嫌疑。

“四川达县县委书记有9名情妇”事件, 从某一侧面反映了官员对媒体的态度, 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官员的媒介素养缺失所造成的。是对新媒体环境监测的社会作用认识不足, 依旧把新媒体过分的充当“政府的喉舌”, 试图用权利去“掌控”新媒体, 导致用错误的思想对待媒介;是网络执政的意识依然很弱。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而执政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新媒体, 政府可以借助新媒体开展宣传工作、进行舆论引导、关注民意民情从而为转变执政方式, 取得执政实效打下良好基础;也是媒介素养教育不系统、不规范, 对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教育没有提上议事日程, 这些原因都是领导干部没有很好的正视媒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加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把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对领导干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

1、是缓和官民关系, 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网络上对官员贪污腐败和不良作风披露的增多, 无形中形成一种“拟态环境”, 让人们误认为官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 加之有些政府官员不会正确处理媒介事件, 特别是突发事件, 结果往往会朝着自己意愿相反方向发展, 从外在丑化了官员整体形象, 政府官员的公信力大打折扣。究其原因, 是因为没有正确态度对待新媒介, 没有充分认识新媒体强大的信息传递功能和社会监督功能, 用非平等的对话态度和网民沟通, 使得和网民之间的平等交流通道堵塞。故此, 在加强党建, 严惩违法乱纪官员的基础上, 对官员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实在必行。

2、是党政干部增强工作实效的新手段

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党政干部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是一次极有意义的尝试和创新。“在信息时代, 信息是重要的公共资源, 合法地获取信息是公民应有的权利, 掌握着大量公共信息的政府, 只有不断地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才能提升自己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因此党政领导干部更要加强本身的媒介素养教育, 善于从媒介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使用信息, 同时要不断的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同信息媒介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3、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谁掌握了信息, 控制了网络, 谁就掌握了整个世界”。我国网民数量逐年上升, 网络已经影响到各个层面的生活。网民对信息需求量的增加, 新媒体肩负起了向社会传播更多、更全面、更公开信息的责任, 方便网民了解社会动态、熟悉政策、关注政治和经济等发展动向, 为各项决策提供帮助。而领导干部的活动、政府的决策、各公共事业机构的动态消息就是媒体最为关注的传播源, 也是公众急需了解的重要内容。“那些媒介素养不高的官员, 往往对信息公开持怀疑态度, 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对于公众特别感兴趣、迫切想要了解的敏感话题, 往往习惯于保持沉默或故意回避, 或做‘冷处理’, 甚至通过不恰当的手段强行封锁、控制。”盲目封锁消息, 不仅会影响政府工作的正常开展, 而且往往会把政府置于舆论的不利位置。所以要加强领导干部应的媒介素养教育, 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三、加强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的措施

在新媒体环境下, 党政干部的媒介素养主要包括:正确全面地认识大众媒介, 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正确的从媒介中获取信息, 为科学执政做好基础;合理的驾驭新媒介, 借助新媒体力量, 提升执政水平。

1、理性、透明的对待新媒介, 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互联网已成为公众关注的舆论主阵地, 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成为扩大民主、参政议政的有效途径。党政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社会作用, 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

第一, 养成“网络散步”的习惯, 每天上网浏览新闻, 获取各种信息, 及时了解民意和社会舆情的动态, 了解执政的舆论环境。第二, 要清醒意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利弊兼及。党政领导干部要用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网上的信息, 对于网上的恶意攻击要摆出证据, 公开发表言论进行澄清, 避免对媒体曝光后压力的屈从, 缺少调查研究就急于澄清、辩白, 推卸责任。第三, “谣言止于公开, 信任来自透明”, 对于网络上揭露的问题, 政府部门要主动介入, 透明的及时的给与答复, 不隐瞒, 不推诿。“实践证明, 很多网络上涉及到政府官员的事件越捂越变味, 越遮越曝光, 其结果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科学的获取信息, 正确处理信息

“领导干部进行决策的过程从信息这个表层上看, 实质上就是广泛收集信息、正确分析信息作出科学判断的过程。而信息与媒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能否获得有效信息与媒介使用素养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是进行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教育。

第一要学会多渠道获取信息。关注媒体信息, 总结当天的热点新闻, 关注不同媒体、不同网站的“议程设置”的侧重点, 为决策打下基础。第二要学会正确分析辨别信息。面对诸多真伪难辨的信息, 作为决策者的领导干部就要在多方面实际考察的基础上, 运用严谨的逻辑推理, 透过现象看本质, 辨别信息的真伪, 分析信息对决策的价值, 作准确的判断。第三要学会迅速及时处理信息。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快速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虚假的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信息要同相关人沟通, 妥善处理;对于代表民意的信息要站在全局的高度, 积极寻找对策, 解决问题;对于政策反馈的信息要吸纳人民的意见, 不断使政策更加完善。

3、借助新媒介力量, 提高执政水平

通过提升领导干部使用媒介能力提高执政水平, 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 又是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提升政府领导干部的正面形象, 提高网民对政府的信任度, 为执政创造核心软实力;借助网络积极引导舆论, 为执政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1) 在客观真实和符号真实的基础上, 打造政府官员良好的媒体形象

领导干部形象是执政的软实力, 是人心向背的关键, 只有提升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才能为执政创造有利的条件。领导干部一定要在清正廉洁、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借助传播的符号真实, 改变一些领导干部说空话、念稿件、做宣传的“官架子”形象, 塑造亲民爱民的没有“距离”感的“平常人”的形象。

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学会借助新媒介增强自身的塑造形象, 首先, 面对网络中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时, 要以诚恳、负责、积极的态度争取受众的信任。其次要加强新闻的策划能力, 主动地进行自我形象策划, 用公众能够接受的标准来打造亲民的形象。第三, 领导干部可以多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或者公益广告的拍摄, 以公益的形象出现在受众面前, 以亲民的工作作风展示出一个执政为民的形象。

(2) 借助新媒介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胡锦涛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 “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 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对舆论阵地的占有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 增加政府对舆论引导的难度, 领导干部必须转变那种自上而下的灌输和说教, 善于运用媒介反映民声, 集中民智, 积极营造“议程设置”, 巧妙的把主流价值观渗透在不同的信息中, 在潜移默化中引领舆论, 创造良好的执政舆论环境。

(3) 借助新媒体完善社会预警机制

目前, 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 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 一个偶然的突发事件就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则是领导干部及时准确采取措施提供保障。

网络媒体尤其是新媒体自由的信息发布, 可以随时捕捉新情况和新问题, 在社会预警和社会稳定面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因此领导干部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比较准确、及时地搜集到社会舆情, 发现潜在的社会矛盾, 就可以争取在社会治理中获得主动权。

(4) 利用新媒体发挥好政策试探功能

媒介的政策试探功能是指媒体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充分报道, 可以吸引公众参与讨论, 试探政策推行后社会情绪的反应。“在媒体的争论中, 政府可以广泛地吸纳民间智慧, 调整政策中不够完善的内容, 使政府制定的政策充分反映群众的愿望;可以洞察群众心理, 充分估计公众对政策的承受能力, 预测政策实施的社会成本;可以把握公共舆论的变化规律, 增强行政活动的预见性, 减少使用行政强制力的机率, 使行政行为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支持和参与, 放大行政效果。”所以政府官员要充分发挥媒介的政策试探功能, 运用新闻媒体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情况下, 顺利的制定和实施政策, 使执政变得更加科学民主。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捷发展, 公开、即时、海量的媒介对社会生活和国家公共管理的影响和作用突出, 善于借助传媒做好党和政府的工作, 已经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干部能力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加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骆正林.官员媒介素养的提高与政府执政能力的建设[J].皖西学院学报, 2009 (12) .

[2]丁柏铨, 夏雨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的媒介形象展现 (上) [J].当代传播, 2008 (3) :4-8.

[3]吕钦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几个话题[J].吉林日报, 2010 (12) .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述评 篇9

关键词:美国;媒介;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511;G20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1.0014

美国是全球媒介制作和发行的经济领袖,是全球媒介产品的出口超级大国,在媒介文化发展上长期处于统领地位,其报纸、广播、尤其是电影、电视和互联网主宰了全球信息领域,其大众传媒对全球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的影响不可小视。虽然由于地域、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原因,美国在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但是经过了几十年,尤其在近一二十年,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得到了高速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特点。

一、媒介素养的概念

(一)媒介素养的定义

自从媒介素养教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欧洲起步,关于媒介素养概念的争论就持续不断。20世纪80年代除去媒介素养之外,“媒介研究(media studies)”、“媒介教育(media education)”等术语同时存在,且颇受各国学者争议。前者较多地涉及媒介的产生,后者则反映了对媒介的认知分析。1992年,阿斯彭研究所召开的全国媒介素养领导人会议上,不同的学者针对媒介提出了不同的定义,经过激烈争论之后,会议决定保留媒介素养的说法,并将其定义为“多种形式下对媒介的接触、分析、评价和制造的能力”。然而有些学者反对这个定义,认为它对“创造”的强调不足,例如英国著名媒介教育学家Masterman坚持认为媒介素养的目标“不仅仅是批判性意识和理解,而是批判性自治”[1],强调学生对媒介自主决定的能力。Thoman也在自己的定义中强调了个人的能动性,认为媒介素养是“我们每天通过电视、广播、电视和杂志,当然还有广告所吸收的语言和视觉信号创作出个人意义的能力。它是选择和挑选的能力,是质疑和提问的能力,是对我们周围发生的事物保持意识的能力——不是被动和脆弱的”[2]。Rubin则认为媒介素养是关于如下因素的理解:传播来源和技术、使用的符号、制造的讯息,以及对这些讯息的选择、诠释和其所产生的影响[3]。

尽管如此,阿斯彭会议上的定义因为其简洁性和概括性成为被普遍引用的媒介素养的概念。随着21世纪媒介技术和文化的改变,美国媒介素养中心在其2002年公布的《媒介素养工具箱》中对这一概念作出了扩充:媒介素养是21世纪的教育方式。它为在多种形式下——印刷、视频和互联网——对媒介的接触、分析、评价和制造提供了框架。媒介素养是建立在对媒介社会角色理解的基础上,同时也基于民主社会公民所必备的探究和自我表达的核心技巧[4]。这一定义更多地呈现出了媒介素养的社会和文化情境,也更多地引发了对媒介教育意义的思考。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媒介素养的看法取决于观察者的身份,而媒介素养定义的变化本身就是随着媒介素养教育家的理论基础和教育目标而变化的。一些人把媒介素养看成像烟草、毒品或者物质主义犯罪的一味解药;一些人认为媒介素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课程中成为批判性的思考者;还有一些人把媒介素养看成是对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积极参与。不同媒介素养教育目标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比如美学方法会把电影或电视当成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来看待,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媒介素养的目的就是职业教育,训练像平面艺术或者电脑编程等能够带来就业机会的技能。而对于越来越多寻求媒介素养的宗教团体来说,价值教育则是主要目的[5]。

Potters认为“掌控”就是媒介素养的一切[6],当我们具有媒介素养的时候,我们就能选择自己想要的意义层,建立自己想要的生活,摆脱媒介对我们的误导和控制。而Considine曾经把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大众免受不良媒介内容影响;二是通过提高运用媒介的交流能力来为公民素养奠定基础;三是从对媒介的批判性解读中同时获得乐趣[7]。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旨在保护大众免受媒介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也希望成为大众交流学习的工具、提供交流和审美乐趣。美国媒介素养教育联盟在其发布的《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原则》中明确提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帮助所有年龄段的人培养探究的习惯和表达的技巧,而这正是当今世界成为批判思考者、有效沟通者和积极公民的必备能力[8]。无论侧重点如何,媒介素养的核心都离不开批判性分析。媒介给大众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帮助他们成为深入的思考者,在民主社会中做到自主表达,最终成为具有强烈责任感和行动力的公民。

二、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史

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媒介产品的主导地位恰恰解释了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和其他英语国家在媒介素养教育上的相对优势。在这些国家,美国媒介产品的浪潮让当地的价值观受到冲击,本土文化被忽略,地方经济甚至也陷入困境,这些都成为刺激它们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因素。全球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摄影技术的出现,法国和英国的媒介素養教育都始于20年代的电影教育。而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虽然早有萌芽,但是其正规教育得到发展则是在20世纪末期,并且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曲折发展。

(一)20世纪50年代之前——热身阶段

20世纪初期美国全国英语教师委员会成立之际,教师们已经开始讨论电影教育价值的问题。之后有教师在初中课堂上使用电影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电影赏析能力。1919年芝加哥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学者创办了视觉教育协会(Society for Visual Education)。但是其命运和其他一些类似机构一样,在几年之后均以失败告终。那些支持把电影引入课堂的企业也都没有坚持到最后。到20世纪40年代,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美国大学开设了电影选修课。电影作为教育工具只占到微不足道的部分,并且范围也只限于很少的城市学区。教育界和商业界的领袖们之间在电影宣传上的冲突以及教育家们自身在该领域的兴趣矛盾导致了早期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尝试的失败。

(二)20世纪60年代——起步阶段

随着60年代的文化革命,电影确立了其严肃艺术的地位,电视在大众传媒中的地位也开始凸显,对于视觉和流行文化的抵制逐渐瓦解。此外,很多学者和教育家受到了人文和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影响,最为著名的是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所提出的对于媒介化“地球村”的预见性分析。这些都使得公众意识到大众传媒的力量,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开始正式起步,到60年代中期,已经有200所大学开设了超过2000门关于电影和电视的课程[9]。

60年代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和其他国家一样主要集中在电影教育。实践型动手式的电影教育变得流行,老师甚至在学校里指导学生制作八毫米小纪录片,DIY运动风靡一时,目的是期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不仅了解电影的制作艺术,而且学会处理自己脑中的图像,通过图像思考和交流等更深入的探索符号系统、文化和认知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做法容易让人陷入技术陷阱,把媒介素养变成一套仅仅学习使用工具的操作技术。

此外,当时美国的电影教育借用英国的理念,强调对电影技术和语言的理解能力,通过了解电影的制作来保护他们免受好莱坞的不良影响。因此,媒介素养教育被理解成为一种“认知防御”,抵制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中公然出现的哗众取宠和商业宣传。而这种来自于英国的保护主义传统对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也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三)20世纪70年代——发展阶段

受到美国政府和私人团体的支持,20世纪70年代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这是第一次全国上下共同尽力试图把媒介引入到学校教育当中,让中小学生参与到媒介研究中,尤其是电视媒介。媒介素养教育开始被看成是民主权利和公民责任的一部分。当时的实验研究非常广泛,包括福特基金会资助的项目以及卡特政府教育部发起的义务教育阶段 “批判观看运动”(Critical Viewing Skills Program),教育部专门发布了一些原则提倡批判观看运动,例如要求学生理解电视广告的心理暗示、区分事实和虚构、理解电视节目制作和印刷文字之间的关系等。这个时期媒介素养教育的资金充足,教学材料专业,课程受到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然而,批判观看运动背后的清晰动力仍旧是保护孩子免受电视的侵害。媒介素养教育被禁锢在电视领域,电视的力量被无限放大,电视在公众心目中的“问题”被不断强化,例如把暴力和儿童侵略性完全归咎于电视的影响。这种绝对保护主义的立场只聚焦于电视的祸根,忽略了媒介的乐趣,并且教师和学生并未参与到项目的设计和规划,导致很多学校很快失去了兴趣,加上70年代后期一些学校启动了学业测试,响应“回到基础”的改革思潮,媒介素养教育成了一时兴起的风潮。

(四)20世纪80年代——受挫阶段

80年代到来后,公众的注意力和联邦政府的资金都转移到如经济失衡和吸毒、犯罪等问题上。尽管有些老师仍旧在使用批判观看技巧课程材料,但由于缺乏专业机构的学术性和和领导力,加上联邦政府投入到媒介素养教育的资金逐渐干涸,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热情也逐渐消退。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大学里媒介课程已经非常普遍,但在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则没有能够成为必修课程。这其中的很大的障碍是美国教育体系中各州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各自为政的制度。

尽管媒介素养教育受到挫折,但是这一时期也有像位于洛杉矶媒介素养中心这样的新机构的成立和发展,也仍旧有一些学者在从事该领域的研究,例如1985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的年鉴就发表了Neil Postman的“作为教育者的媒介和技术”,论述了电视和读写能力的关系[5]。

(五)20世纪90年代后——飞跃阶段

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力量再次受到审视。媒介素养教育计划重新获得了政府和媒体的大力支持。美国的媒介素养和信息技术的教育家们和国外的专家进行了更密切的合作。不过,为了成功借鉴和应用他国经验,美国教育家们也试图在美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上调整加拿大或英国模式,以适应本土的经济、历史和文化等状况。1992年非营利性智库阿斯彭研究所在马里兰召开了全国媒介素养领导人会议,这次历史性的会议重点讨论了媒介素养领域的成长策略和方向,在各种不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的媒介素养的定义。此后该研究所定期舉办聚会讨论不断涌现的新思潮,这些聚会在媒介素养领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0]。

90年代中期,美国有12个州把媒介素养教育写进他们的教育标准中。1996年,全国英语教师协会和国际阅读协会的《英语语言艺术标准》把媒介素养纳入自己的目标。到2004年全美50个州全部都正式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自己的课程体系。在大部分的州媒介素养教育都穿插在英语语言艺术课程里,还有一些州把媒介素养教育和社会科学、历史以及公民教育等结合起来。而美国大学里的媒介素养教育则更为活跃。90年代早期就有超过一千所美国大学提供了超过9000门关于电影和电视课程[9]。目前哥伦比亚大学、马里兰大学等几所大学还为入职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专门的媒介素养培训课程。

2001年美国媒介素养联盟(Alliance for a Media Literate America ,后更名为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的成立成为该领域迈进专业化的重要一步。该机构每两年举行一次全国媒介素养大会,与会的不仅有学者,还有来自不同学科的基层教师,这种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密切交流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2006年该联盟召集了一个专家小组针对媒介素养中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探讨,最终提出了日后产生深远影响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原则”:(1)我们要对所接收和创造的信息进行积极探索和批判性思考;(2)把素养的概念从读写扩充到所有形式的媒体;(3)为所有的年龄的学习者建立和加强技巧;(4)为民主社会培养知情的、有反思精神的和有责任的参与者;(5)媒介是文化一个部分,起到社会化的载体作用;(6)人们使用个人技巧、信仰和经验自我构建媒介讯息的意义[8]。这六大原则进一步明确了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方向和策略,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提供了坐标。2009年全国媒介素养联盟创办了《媒介素养教育杂志》,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土壤。

此外,另一家非营利机构媒介素养中心(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也在加拿大媒介素养八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素养的五条核心概念:(1)所有媒介讯息都是构筑而成;(2)媒介讯息都是利用创造性语言,按照自身规则构筑而成;(3)不同的个体对相同的媒介訊息体验不同;(4)媒介嵌入了价值判断和观点;(5)大多数媒介讯息的构筑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或权力[4]。此后该中心又针对概念难以融入课堂的难题提出了相对应的五个关键问题:(1)谁构筑了这些信息?(2)他们用了那种创造性技巧来吸引我们的注意?(3)不同的人对讯息的理解会和我们有何不同?(4)这一讯息体现了怎样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或观点?(5)他们为何要传送这些讯息?[4]这样,媒介素养中心的重点任务不再是解释概念,而是训练教师如何使用每个问题,从作者、形式、受众、内容和目的这五个方面来引导学生的批判性思考。2002年,为了统一媒介素养学习的不同元素,在总结过去几十年学术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该中心发布了《媒介素养工具箱》,并把它作为所有咨询和培训的框架,鼓励教师免费在课堂上使用以具体地拓展基础教育。

2009年10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该月是全国信息素养意识月,鼓励教育机构和社区帮助公众发现和评估所有的信息,分辨虚实和真伪,认识到新时代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学术机构、教育界以及社区的共同努力使得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步入正轨,并着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育体系和社会环境的模式。

三、美国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走出“缺损模式”

70年代的批判观看运动对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甚至一度成为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唯一目的。事后看来,对电视的关注可能是那个时代最主要的缺陷[10]。电视长期被看成是一个非正式的消遣工具,公众很难理解看电视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人们担心电视对于孩子的影响,但又同时依赖它获取信息,于是通过创造电视的大量“问题”提出批判观看成为解决问题的办法,甚至电视媒介和流行文化完全被妖魔化。Desmond把它称之为“缺损模式”[11],即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媒介潜在的问题上。他认为尽管有人在努力转换,但媒介素养教育的缺损模式在美国仍旧是一个媒介素养的主要原则。媒介教育的希望在于如果它能够从缺损模式转化为“获取模式”。把重点放在信息获取的积极方面,把媒介的“问题”转化为更多的教学机会。只有摆脱这种保护主义的范式,才能为这个领域提供更丰富选择性并同时减少禁锢,使媒介素养增加和推动公众生活的机遇,才能让媒介素养教育从运动化走向学术化,成为美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共同研究和实践的必备内容。

(二)迎接新技术的挑战

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大拓展了素养的概念,公众参与的是一个融合印刷、视听、电话和电脑媒介媒体环境,媒介素养的概念框架也随之涵盖所有这些媒体。信息通讯技术正在逐渐把消费者转化为制造者,如今,成功的媒介使用者还需要具备参与原创性媒介讯息制作的能力。这意味着公众接触媒介的方式变得更为动态和交互,对媒介的分析需要新的框架,对媒介的评价需要转换立场,对媒介的创造则推进了自我表达和文化参与。从文本层面,互联网如何传递知识表现,设计娱乐和传播行为,新媒体使用者把信息通讯技术融入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技能都成为新的课题。个人解码媒体文本的技能以及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互动都需要包含新的技术问题。从制度层面,新技术使得公众对媒介素养更为挑剔,要让媒介素养为普通公众赋予权利和民主,对于知识的接触和使用权利也需要新的管理方式[12]。

值得一提的是,书本和印刷媒介素养的时代已经终结的极端说法应该被坚决抵制。尽管新媒体出现,在现在的信息环境技术的环境中,传统印刷媒介素养在电脑媒介化的网络世界中更加重要,因为人们需要批判性的审查和滚动阅读海量信息,互联网讨论组、聊天室、电子邮件、博客和论坛等等都需要写作技巧,因此读写能力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应该更加受到重视。

四、结 语

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启蒙于20世纪初的电影教育,在学习欧洲和加拿大等国家的经验基础之上,经历了几乎一个世纪的发展,尤其在近50年的飞速发展,在政府和私人团体和教育界的支持下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工具体系。但是其文化历史等根源所带来的教育模式的缺陷和新技术所带来的挑战也是其亟待面临的问题。在21世纪,媒介素养教育的跨学科研究的趋势明显,势必和语言学、新闻学、卫生、历史等学科建立更多的联系,这将带来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进一步学术化和专业化。

[参考文献]

[1]Masterman, L. Teaching the Media[M]. London:Comedia/MK Press,1985:25.

[2]Thoman, E. Skills and 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 [J]. 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9,56(5):50.

[3]Rubin, A.M. Media Literacy [J].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8,48(1):3.

[4]Thoman,E,Jolls T. Literacy for the 21 century [DB/OL]. [2015-03-08]. http://www.medialit.org/sites/default/files/01_MLKorientation.pdf.

[5]Schwarz, G. Overview: what is media literacy, who cares, and why? [M] //G.Schwarz & P.U. Brown (Ed) Media Literacy, Transforming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9-12.

[6]Potter, W.J. Media Literacy[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1:ix.

[7]Considine, D.M. Media literacy: National Developments and International Origins [J]. Journal of Popular Film and Television, 2002,30(1):7-15.

[8]The Core Principles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DB/OL]. [2015-03-15]. http://namle.net/publications/core-principles/.

[9]Fedorov A. Media Education Literacy in the World: Trends [J]. European Resercher, 2014,67(1)-2:178-184.

[10]Tyner, K. Literacy in a Digital World[M] New York: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 1998:118-136.

[11]Desmond,R. Media Literacy in the Home: Acquisition vs. Deficit Model [M] //R. Kubey. Media Lite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 New Brunswick, 1997:323-343.

[12]Livingstone, S. Media Literacy and the Challeng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J] Communication Review, 2004,1(7):3-14.

手机媒介素养论文 篇10

新媒体的发展也对公众与媒体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即新媒介素养。国内学者宦成林认为, 新媒介素养是指在基于web2.0所构建的一个具有社会性、个性化和主体性特征的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 学习者为融入和适应这种新环境所应具备的使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2]美国新媒介联合会2005年提出, 新媒介素养包括由听觉、视觉以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 包括对视觉、听觉的理解、识别与使用能力, 对数字媒介的控制和转换能力, 对数字内容的传播能力, 以及对数字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3]

综合上述媒介素养内涵的变迁, 无论是公众的基本新媒介素养, 还是媒体人的新媒介素养都有了新的内涵。

一、公众的基本新媒介素养

(一) 信息获取与甄别素养

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的发展, 手机媒体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 结合当前移动通信4G技术的发展, 成为海量信息不可或缺的另一大传播平台。公众可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对信息的偏爱装载自己的手机APP软件, 信息传播的分众化趋势更加明显, 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更具有针对性。

然而, 手机媒体的发展也使得信息传播的内容更加交织庞杂, 其传播时效性、新鲜性显著提高的同时, 传播的负面效果也被放大, 因而如何高效地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是公众在新媒介环境下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媒介素养。国内有学者认为, 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应包括对信息的甄别能力, 这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判断信息的真假;另一方面则是要认识到信息背后的价值导向。[4]因而公众更需要思考的是, 如何不让过量的信息淹没自己真正的需求, 不被互联网新媒体和移动新媒体控制自己的生活方式, 以及如何合理利用这些新媒介, 使之为自己获取和使用信息服务。此外, 公众可以浏览专业媒体网站和门户网站发布的信息, 来完善自己对事件的认知, 或通过搜索引擎和社会化媒体中的关系网络来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

利用社会化媒体中的关系网络, 是公众通过自己信赖的组织或个体, 筛选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以微信为例, 微信带给公众的信息主要包括公众号推送的消息和朋友圈的分享两大部分。微信用户关注的公众号同样也出于自己的偏好兴趣, 是获取知识、丰富生活的手段之一;而朋友圈里分享的信息则纷繁复杂, 但朋友圈的形成基于用户现实生活中的关系群体, 因而从某种程度上看, 这类信息的可信度高于其他信息来源。这使得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 内容更加多样;同时也增加了用户选取有效信息的难度。与微博不同, 微信可推送长文章。有的公共号每天推送多条长文章, 而有的微信用户又具有“见好文即分享”的习惯, 使得用户的朋友圈和公共号推送目录中充斥大量重复且无用的信息。这需要公众提高自己对信息的选择能力, 诸如对公众号的关注和查阅进行取舍、对朋友圈信息的筛选。

(二) 信息运用与批判素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兰在其《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一文中指出:公众是社会化媒体的基础要素, 是社会化媒体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力量。[1]不仅在社会化媒体中, 在互联网新媒体和其他移动新媒体中, 公众同样是最基本、最活跃的力量。而作为基础力量的公众, 需要形成信息整合运用的能力。

新媒体的发展使传受双方界限模糊, 传播主体多元、传播渠道多样, 这也使信息构成更加复杂。公众对于信息可信度、权威度的辨识力, 成为其消费信息过程中自我把关所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虽然海量信息不断覆盖公众的生活, 选择信息的个人偏好却会使人们失去对完整信息环境的认识。因此, 公众还需要通过接受大众媒体的信息来完整自己的社会认知, 这不仅是养成基本信息消费素养的要求, 也是实现理性社会交流的方式。

此外, 公众还需要形成良好的信息生产与批判素养。首先, 公众需要对自己发布的信息和言论负责。在公民新闻日益普及的信息时代, 普通公众也成为信息提供者和传播者, 这是当代信息传播格局的一大重要特点, 但与此同时, 公众提供的信息质量却良莠不齐。例如, 公众浏览十条微博可能才获得一条有效信息, 这从某种程度上也给有序的传播格局带来冲击。其次, 公众也应对信息的传播与再传播负责。微博、微信的广泛使用, 强化了信息多级传播的模式, 而意见领袖的观点与态度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被放大, 甚至被过度放大, 其中也会夹杂与社会价值观相悖的内容, 这都需要公众反思:在传播过程中, 什么能传播、该如何传播。

(三) 新媒体产品应用素养

随着诸如豆瓣、人人网这类网络社区或社交媒体的出现, 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互联网知识性产品诞生, 公众间的互动性较过去也得到极大提高, 参与性更强。这种公众基于新媒体产品发展而获得的技能, 也是公众的新媒体产品应用能力形成的过程。

应用新媒体的能力所应具备的新媒介素养, 主要包括公众的视听素养、艺术表达素养、协作素养以及公众参与素养。视听素养是随着视听媒体的发展与应用而提出的一项人才培养目标, [2]这要求公众不仅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够辨识、理解、运用和欣赏多形式的信息传播形式, 还能够创作自己需要的视听信息内容, 包括对图片的处理、对电脑上诸如office软件的使用等能力, 这不仅是作为新媒介环境中的公众应具备的信息处理素养, 也是公众能够高效高质量完成日常工作应具备的基础能力, 这同时也是丰富公众日常生活的手段。

艺术表达素养相较过去更被重视, 源于Web2.0技术发展下, 单一素材型的媒介表现形式逐渐被淘汰, 而多媒体表达形式更受推崇, 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素材有机结合, [2]需要使用者有效地开发自己的设计思维、调动自己的创造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基于数据的图表、图片和视频形态比长文字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也更能从同类信息中脱颖而出。

而公众的协作素养在网络社会的发展下, 其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协作素养在网络社群中是一种基本素养。例如, 国外维基百科、国内百度百科的发展, 一条词条的诞生需要用户共同贡献智慧、不断完善, 编辑同一词条的用户的地理位置会相隔千里, 但却为共同感兴趣的同一词条聚合在网络上, 实现了过去不可能的交流与沟通。这种线上的协作也会派生出线下的相关活动。例如, 百度百科蝌蚪团的成立, 该组织成员均为百度百科的热心科友, 对词条有较高程度的认识和了解, 也具有较强的词条编辑、评审和判断能力。[5]科友们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并定期举办线下交流会, 实现网络虚拟联系到现实互动的转变。这种线上线下有机互动的案例在其他网络社群中也存在, 正逐渐成为公众不可或缺的素养之一。

电子商务近年来突飞猛进, 电子商务产品的使用、网络购物也逐渐成为公众必备的素养。例如, “天猫”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诞生, 创造了电商行业的销售奇迹。这使得掌握基础的网购技能也成为公众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之一。这种消费与使用行为是建立于电商企业盈利的基础上, 通过创造消费机会、创造消费工具来引导甚至控制公众的消费模式,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这也推动了新型的消费方式, 将供应商、消费者和物流行业联系起来, 创造新商机, 也为公众的生活提供了新可能。

面对海量便捷的新媒体产品, 公众还应提升自己对新媒体工具的控制能力, 减少对新媒体产品的依赖。手机媒体诞生后, 尤其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依赖, 公众的生活几乎无时无刻离不开手机。曾有新闻报道将每时每刻都在看手机的人称为“低头族”, 尤其以年轻人为盛, 这源于诸多手机用户在地铁、公交车、甚至车辆穿梭的马路上, 视线总离不开手机, 也可以说手机操控了使用者的生活。这在方便公众获取信息、与人交流的同时, 也会带来浪费时间、有损健康等负面影响, 因而公众对新媒体工具的使用应有节制。

综合上述几种素养, 公众如果希望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 需要充分调动身边的新媒体工具, 发挥自身组织和连通信息的能力, 具备多任务处理技能, 从而养成良好的新媒体产品应用素养, 为自己也为社会提供便利。

二、媒体人的新媒介素养

(一) 信息获取与内容筛选素养

信息获取能力在当代社会并不困难, 难的是如何快速解构和重组海量信息, 从而整合和利用最有价值的信息, 这对媒体人提出了更高的素养要求。新媒体信息更新快、信息数量庞大, 媒体人需要发挥自己挖掘新闻事件的基本能力、从独特的视角切入事件, 解析事件的价值, 结合自身采访和写作的优势, 使原有信息经过包装与加工再传播, 凸显同一事件不同的价值。

信息整合也是媒体人应具备的素养之一。新媒体信息数量庞大, 谣言随之滋生, 信息的真实性常受质疑。而对媒体人而言, 这正是发挥自身优势的良机。对信息进行核实、对报道内容进行筛选, 从而确定报道的采访思路、采访对象, 并制定采访计划和报道策略, 这些传统的新闻报道步骤仍适用于当下的新闻报道工作。这使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新媒体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 媒体具备公众所不具备的专业报道技能和现场实时报道的能力;另一方面, 媒体对报道内容的策划也能使新闻思路更加清晰, 能够尽力为公众还原一个全面的新闻事件。媒体对事件报道角度和报道内容的选择, 也是对新媒体信息把关的过程, 运用合乎逻辑的语言、专业的编排技巧使媒体在同一事件上更具话语权。

分众传播也是新媒体时代媒体人应重视的一种传播方式。以“今日头条”APP应用为例, 该软件基于对社交和用户行为的分析, 以及对用户搜索关键词的记录, 来判断用户对某类信息的偏好, 从而在用户浏览该软件时向用户推送其可能喜欢的信息。这种信息选择和推送方式便是一种分众传播案例, 当然, 这也会造成用户获取信息的局限性, 因而媒体在开发新媒体平台进行分众传播时也应注意信息之间的平衡。

媒体人运用新媒体进行新闻报道的技能也需要得到重视。社交媒体的使用使媒体人得到另一个极具潜力的传播平台, 因而媒体人应把握时机,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充当意见领袖, 引领网络舆论走向, 推动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发展。但媒体人使用社交媒体传播信息时也要注意“公私分明”, 尽管大多数媒体人都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中表明, 该账号的言论与所属媒体无关, 但其媒体背景仍会成为公众评判其言论的标准之一, 因而媒体和媒体人都需要对此做出努力。路透社、BBC、美联社、《纽约时报》等媒体都制定了社会化媒体使用手册或指南, 明确了媒体人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中公司行为之间的界限及把握原则。[1]在国内同样需要这样的要求来规范媒体人的新媒体使用行为。

(二) 数据与技术使用素养

《纽约时报》2012年12月发布的专题报道《雪崩:特纳尔溪事故》获得了2013年普利策特稿写作奖。这是一则结合了文字、影音与视觉化数据的深度报道, 历经半年的前期筹划, 融合了新闻报道与多媒体交互技术, 描述了发生在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脉一次巨大灾难, 讲述了滑雪者的罹难过程并讲解雪崩科学原理, 发表6天即获得290万次访问和350万浏览量, [6]给陈旧的传统媒体报道形式带来一抹亮色, 也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2014年3月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也为媒体人应用新媒体技术和数据来完成新闻报道提供了可能:卫星数据为事件调查提供关键性的证据、飞机发动机公司提供的数据、雷达数据等都为还原事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前, 数据新闻和信息可视化逐渐成为新闻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其发展势头也不容小觑。数据新闻, 简而言之是数据驱动的报道, 通过挖掘和展示数据背后的关系, 利用丰富的、具有交互性可视化传播进行新闻报道的新方式, 包括“获取数据-分析数据-数据可视化”这个一般流程。[7]这一报道模式弥补了传统新闻报道中宏观叙事而证据不足的缺陷, 可以将个体事件与社会整体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

但要完成这种全面、丰富、基于数据分析的深度报道, 记者不仅应具有文字功底、新闻报道的专业知识、对微观社会的洞察力和对事件大局的把握与研判能力, 还应具备基本的数学能力, 以及掌握新媒体技术技能。例如, 简易的动画制作技巧、对基本编程软件的熟悉、对数据新闻制作软件掌握、熟悉Excel的数据整合功能等。此外, 对数据信息的获取能力也需要重视, 从国内外开放数据的数据库里获取数据、对比并选择适合报道的事实, 依旧是媒体人不可忽视的媒介素养。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新媒介形态不断发展, 人们使用新媒介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从新媒介技术发展变化的现状出发, 从公众和媒体人两方面, 对新媒介环境下人们面对新媒介技术和新媒介产品应该具备的技能进行阐释。

关键词:新媒介素养,公众,媒体人

参考文献

[1]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13 (3) .

[2]宦成林.21世纪学习技能:新媒体素养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 2009 (10) .

[3]李东霞.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 2014 (2) .

[4]匡文波, 张蕊, 李永凤.传统媒体人急需提高新媒介素养[J].青年记者, 2014 (13) .

[5]百科蝌蚪团[D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6I cl Ha83AMMe Gcp7u Pc LEQ-k0HK4Hy Qn Aie TYw_Wge Od3mo6WX_jd FCrv X96eb MPlep EQZx88BXD7_ZYHTTk4bkw-22A2_n01y Pr SQcj2v TWb Pp53a N4v5JBs D u BIOm RM0t6-9P7b Onx5Uvov YAus Yo Lh Nm INUjfis JOay Chz PS2Zsrh LDq8AMQOe Pq6H2Kn8wb Hjhk1e Rh6oy Ta_z NKOa.

[6]韩士皓, 彭兰.融合新闻里程碑之作——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雪崩》解析[J].新闻界, 2014 (3) .

上一篇:激发自己的潜能下一篇:中韩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