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自己的潜能

2024-11-09

激发自己的潜能(共12篇)

激发自己的潜能 篇1

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合格人才的光荣使命, 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 更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观念上、思想上、方法上、品德上跟上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只有与社会和时代同步发展和进步, 才能培养国家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要在工作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 工作中必须要兢兢业业、默默奉献、鞠躬尽瘁, 用自己的才能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一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小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望高、模仿能力强的非常时期,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征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才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 取得更好的效果。首先在教育中或管理中要以身作则, 处处要为人师表,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人、做事, 切实当好学生的良师和益友, 当学生有困难或遇到挫折时要主动提供帮助或解决问题, 让学生感到温暖和体贴, 使学生从内心信任你、相信你, 从而使他们喜欢跟你交朋友, 愿意跟你谈心, 跟你说心里话, 从中教师也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态度, 这样更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更有利于管理学生。不管教师开展什么样的教育活动, 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班级学生的状况,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 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以情为主”, 要真正把关心、爱护以及帮助学生的一切落到实处, 要充分理解学生, 要主动接近学生, 多倾听学生的心声, 特别要随时注意和掌握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和波动, 从而有目的、有步骤地设计教学方案和教育目标, 一定要把教育工作抓好、抓实, 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以教师自身的人格来影响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创新人格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和修养品质直接会影响学生能否形成健康的创新人格和品质, 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学习伟大人物和先进人物的人格品质, 从中加强自我人格修养, 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品位, 树立良好的人格和形象, 以自己的良好人格去塑造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格。有人说:“教师是春雨、是人格、是渡船, 是蜡烛”, 所以教师要做春雨滋润学生, 催其成才;我们要做渡船, 日夜摆渡, 送人远航;我们要做人梯, 肩托后代, 攀登高峰;我们要做蜡烛, 照亮别人。良好和健康的人格品质就是一面旗帜, 就是一盏航灯, 能给学生带来一种无形而强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这种正面力量能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和良好的人格品质。作为一名教师应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 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 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创新要求,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

三创设育人环境, 激发创新潜能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 我在班级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即班训学生自己定、班级自己管、活动自己搞、先进自己评、教室自己布置、班长轮流当的管理办法, 我在整个管理中只是建议者、协调者, 必要时做调解者和解释者。通过学生自主管理, 班级活动开展得有条有序, 全班学生充满生机和活力, 能积极地遵守班级管理制度, 能为管理好班级主动地献计献策, 这样从中提高了学生的自觉性, 形成了人人爱班级、人人管理班级、人人遵守班规、人人为班级发展和着想的思想意识和良好的人格, 有利于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展。此外, 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 努力营造平等、和谐、民主、轻松的课堂交流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多提出问题、多质疑书本中的观点以及对教师讲解的看法,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甚至超过教师的能力, 允许学生出差错, 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 但出差错后不能放任不管, 必须引导学生明确错在何处, 便于学生改正,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习中让他们创新性地展示自我、完善自我, 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出来, 创新性地为社会的发展积累才华和才能。

四利用形象直观的东西来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发展

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征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抽象思维能力尚不稳定, 需要用形象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来支持。坚持形象直观原则, 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师在进行形象直观教学的基础上, 应对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必要、抽象的概括, 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学生只有将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后, 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进而促进形象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为创新潜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只要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在能量, 更能提升学生的创新人格,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最终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教师要有一定的创新才能, 要用自己的人格和品质来影响学生, 用自己的教学方法来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做法: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要以教师自身的人格来影响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创新人格;利用形象直观的东西来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发展;创设育人环境, 激发创新潜能。

关键词:创新潜能,激发,育人环境,创新人格

激发自己的潜能 篇2

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他才能磨练出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进入更高的境界。

——林肯

费尔德先生看着他的儿子马歇尔,在戴维斯的小店里招待顾客,就向店主戴维斯问道:“我的孩子在您的店里学生意,近来有进步吗?”

戴维斯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是多年的老朋友,用不着瞒你,免得你将来难过和后悔:而我又是个爱说老实话的直爽人。你的孩子的确是个稳重、端庄的好孩子,这不用说,一看就知道。但他要是在我这里学生意,恐怕学到老都不会成为一位出色的商人。他不是一块经商的料,生来性格就不适合做生意。你还是把他领回乡下去吧!”

不久以后,马歇尔来到了芝加哥,亲眼看见许多穷孩子因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都一个个发迹了。这使他的志气突然被唤起,他经常反问自己:“别人能做出惊人的事业来,为什么我不能呢?难道我生来就该落伍吗?”

马歇尔很快奋发起来了,他决心努力走自己的道路。他原有的潜伏才能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商人。

其实,每个人的体内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才能,如果说被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如果不激发它,这些潜能就会渐渐地消失,以至于没有。正如人类的指甲,在几百万年前像野兽的脚爪一样锋利、坚硬,而随着不断进化人类不再需要这样的指甲了,于是它逐渐萎缩下去。

贮藏在人体内的巨大才能,是需要适当的环境、适当的机会、适当的工作,才能被激发出来的。试想,如果马歇尔依旧留在戴维斯的店里当个伙计的话,那他日后还会成为大商人吗?

对于一般的失败者来说,他们失败的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环境,他们从来不曾走入过足以激发人、鼓励人的环境中,他们也没有力量从良好的环境中奋发振作起来。

在现实中,有许多人直到老年时才表现出他们的才能。这是什么原因呢?有的是由于阅读富有感染力的书籍而受到激发,有的是由于听到富有说服力的讲演而深受感动,有的是由于朋友的真诚鼓励。

走入一种可能激发你的潜能的氛围中,努力接近那些了解你、信任你、鼓励你的人,这对于你日后的成功,具有莫大的影响和助益,所以绝对不可忽视。

当然,对于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来说,作用最大的则是自我反省和审视。因为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相信命运是可以改造的,而且自己也愿意去付之行动主动的改造。

点评:

被雷电激发的潜能 篇3

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森林里雷打过的地方容易生长野蘑菇。而雷电较多的年份,人工栽培蘑菇的产量也往往较高。高木浩一受此影响采用“人造雷电”刺激蘑菇生长,结果在蘑菇外面和品味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产量提高了一倍多。

高木浩一用数万伏的高压电对栽培蘑菇的原木进行瞬间放电。在这种“人造雷电”的刺激下,原木上的菌丝红细胞似乎感觉到“生存危机”而加快生长,最终产量大获提高。

高木浩一还对其他作物进行过“人造雷电”度验,如葡萄。试验结果是,除了产量显著提高外,果树的抗病虫能力也显著提高了,“盛产寿命”也延长了。

植物受雷电刺激后,似乎激发出无限的潜能,产量会大大提高。

其实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充满风风雨雨,经常会受到“雷击”。折翼天使山西女孩陈思在受到挫折打击后,不甘沉沦,让我们见证了她被不幸激发的无限潜能,不断创造着人生的奇迹。

陈思酷爱舞蹈,5岁时就开始学习民族舞蹈。12岁时,陈思在路过铁道时突发意外,造成左腿膝下、右腿膝上部分截肢,突如其来的灾难使爱说爱笑的陈思人此变得沉默寡言。

9年后,因为机缘巧合,她被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选中,有幸加入“轮椅国标舞”艺术团队,这对于她是个天大好事,她可以用轮椅代替双腿,又可以和心爱的舞蹈结缘了。

轮椅舞就是在一位肢体健全的舞伴的带领下,坐在轮椅上的肢残人舞者通过对轮椅的熟练掌控,将轮椅幻化作残缺身体的补充,通过舞伴的配合、帮助,舞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优美动作。训练第一天,陈思就喜欢上这种舞蹈,她感觉到一种别样的美,更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培训时间只有短短三天,但它却给陈思带来了一种重生的希望,心中那个绝迹多年的舞蹈梦又一次冉冉升起,她觉得不能奔距,就用轮椅去飞翔。这不仅是在跳舞,更诠释对生命的热爱。

相对健全人,训练中坐轮椅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都要比常人付出几十倍的努力,训练过程异常艰苦。健全人的舞蹈动作要一边移动一边转圈,轮椅是做不到的,轮椅只能原地转圈。而且要控制轮椅,必须借助舞伴的力量,将力量传到腰部,用腰部的力量来控制轮椅。在一次训练中,当舞伴拉着陈思做旋转四周中动作时,由于力度没有把握好,竟将陈思连人带轮椅一起甩了出去,陈思被摔得鼻青脸肿,疼痛难忍,可她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训练得更刻苦了。旋转、加速、急停,甩头瞬间刚毅的眼神,曼妙的手上动作……她每天都坐在轮椅上的认真地练习着那支讲述她自身故事的原创舞蹈《无翼亦飞翔》,用悲鸣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演绎出一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感人故事,蕴藏在舞蹈动作中的激情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残缺的生命亦可迸发出无限能量。

天道酬勤,2009年3月20日,为期两天的国际轮椅舞蹈公开赛在北京开赛。陈思和舞半以优美的动作、高难度的飞旋技压群雄,在16对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6分的高分,以1分之差落后于日本、韓国选手,首次参与国际大赛的中国队沸腾了。同年12月5日,在日本举行的世界轮椅舞蹈大赛中,陈思与舞伴以近乎完美的舞蹈动作摘得世界轮椅舞蹈大赛拉丁舞三项冠军。这几年,她还参加了《我要上春晚》《舞动奇迹》《中国梦想秀》等知或节目,获得一致好评。

科学家已经证实,人和动植物都是有潜能的,但有时往往要在危机情况才能激发出来。当生活中遇到挫折和打击时,我们不妨把他们做为生活对我们的馈赠,是激发潜能创造生命奇迹的契机,抓住这次契机,我们的人生或许就会更加精彩。

(编辑 欣然)

如何激发孩子的成长潜能 篇4

1.设定目标, 激发学生潜能

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培养不是朝夕就能完成的事, 所以要分时段制定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设定目标, 引导集体或学生个人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做出定向的努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发他们的潜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在潜能开发的过程中, 学生一旦表现出发展倾向, 要善于通过目标引导, 及时指导并帮助其发展。当然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也深切地体会到目标设置并不是越重要越有价值, 越有激励作用。行为科学理论告诉我们, 激励作用 (用F表示) 取决于目标的重要性即价值 (用V表示) 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用P表示) 两个因素。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达如下:F=V×P。也就是说, 假如我们只重视了目标的重要性, 忽视了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那么, 激发作用不会很大。因此, 教师在进行目标引导时既要注意目标的重要性, 又要注意它实现的可能性, 要善于对不同年级、不同个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同时在确定目标过程中, 要善于把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例如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认真遵守校纪校规, 尽可能降低不及格率, 在为学生制定个人目标时, 也确定班级的集体目标, 如争创校先进班级等, 并让每位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与集体的荣誉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样大家在实现集体目标的过程中, 也实现了自己的个人目标, 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实践证明, 这种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2.优化教学环境, 开发学生潜能

首先,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潜能是一个外在诱发内在, 又转化为现实的过程。这个外在因素就是环境气氛。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的互动过程, 教师起主导作用, 学生起主体作用, 共同参与。但是在师生关系紧张的情况下, 师生之间缺乏情感的传递,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能深入人心, 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也不能传递给教师, 双方就陷入盲目的教学状态:教师的因材施教无法实施, 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也受到抑制。而从实际来看, 只有让学生天天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 其潜能才能得到发挥。所以, 只有热爱学生、了解学生, 优化师生关系, 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为教师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创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允许学生敢于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观点, 利用学生好表现、好向上的特点, 提供多种途径和办法, 促使学生体验成功, 使其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其次, 优化课堂纪律。传统观念下的小学课堂纪律, 通常学生只要认真听讲, 不讲笑话, 不开小差, 就算良好了。实际上, 这种纪律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善于思考和质疑, 也不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国外的一些小学课堂里, 学生就是自由化的状态, 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甚至可以随意活动, 不受统一的纪律标准的束缚。与之相比, 我国的教育模式大不相同, 这也对学生的发展、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学生的培养, 需要给他们机会展露个性, 才能使教师发现学生身上的发展优势, 并开发其潜能。那么, 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下, 就应该建立一种不阻碍学生发展的纪律, 制定符合学生自由发展需求的纪律, 从让学生自由表述、自由思考做起, 探寻更适宜学生释放个性和潜能的纪律。

3. 搭建课改平台, 激发学生潜能

黑板、讲台和学生的课桌椅一直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场景。近些年来, 伴随着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加入, 课堂教学相对丰富起来。结合使用与课题有关的录像、CD、幻灯片和照片等, 给学生的学习增添了乐趣;引用学科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或引用与课题有关的小故事, 使学生感觉耳目一新, 增加其对课堂的兴趣。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一方面依赖于硬件设施的更新和使用, 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教学改革。对于激发学生潜能,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学案导学式教学。学案导学式教学就是按照“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原则, 将问题以学案形式呈现, 学生采用独学、对学、群学、展示、提升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注重师生互动, 尤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对学生多加爱护, 多加鼓励, 尊重学生的人格,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 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激发潜能的名言 篇5

1、我努力,我坚持,我一定能成功。

2、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3、机遇永远是准备好的人得到的。

4、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5、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6、自信的生命最美丽!

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8、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9、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10、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11、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12、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3、让珊瑚远离惊涛骇浪的侵蚀,那无疑是将它们的美丽葬送。

14、你经历的所有的困苦都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是你要承担重任的先兆。

15、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16、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1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18、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19、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20、人有了信念和追求就能忍受一切艰苦,适应一切环境。

21、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2、在任何情况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随之而来的喜悦也就越大。

23、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25、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26、我走得很慢!但我从不后退!

27、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28、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29、当世界给草籽重压时,它总会用自己的方法破土而出。

30、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31、不要抱怨,不要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这种状况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

32、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33、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34、即使行动导致错误,却也带来了学习与成长;不行动则是停滞与萎缩。

35、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36、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37、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二)

1、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2、自信的生命最美丽!知无涯

3、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5、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6、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7、我努力,我坚持,我一定能成功。

8、机遇永远是准备好的人得到的。

9、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10、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11、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12、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13、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14、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15、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16、人有了信念和追求就能忍受一切艰苦,适应一切环境。

17、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8、在任何情况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随之而来的喜悦也就越大。

19、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0、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21、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22、我走得很慢!但我从不后退!

23、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24、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25、当世界给草籽重压时,它总会用自己的方法破土而出。

26、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7、不要抱怨,不要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这种状况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

28、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9、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篇6

两个人都到医院看病,一位真有病,很重的肺病,医生给他照了X光;另一位没病,但老怀疑自己有病,非得让医生也照一下X光,医生拗不过他,只好给他也照了。没想到洗出来之后,两个人的胸透相片往病历档案里装时弄反了。

到看片子的时候,有病的人一看自己的病已经好了,顿感轻松、愉快,每天都觉得自己是个健康的人,高高兴兴地生活。过了一年,到医院复查,真的一点病都没有了。

那位怀疑自己有病的人呢?看自己肺部的病灶片子,情绪低落、沮丧,没到一年时间,真的因病去世了。

这是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经常提及的一个经典案例,这几乎是一个黑色幽默,关于医院不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化管理能力的现象,我们通常是司空见惯的,真的希望不再出现类似这样的“恐怖”。但这里暂且不去讨论医院的失误,而是发现,当意识通过下意识告诉病人自己没病时,潜意识便调动体内的潜能向病灶进攻,以使自己真的没病,潜意识的力量很大,果然战胜了病灶,使病人逐渐康复。相反,当意识通过下意识告诉潜意识自己正犯病,且非常严重时,潜意识便组织身体各部分器官撤退,把病灶引入体内,最终使健康的人变成名副其实的病人。

对于大脑的潜能开发也一样,如果能不断输入积极的意识,让意识通过下意识对大脑提出要求,潜意识就会调动体内的潜能发挥作用。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比如我们在镜子前对自己笑一笑,心情马上就会变得愉快轻松。再比如,有一道题苦思冥想都没有做出来,在睡前将有关的条件、信息输入大脑,第二天早上起来,说不准答案就出来了。

潜能是可以开发的。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男子铅球项目世界纪录在100年内翻番,1886年是10.02米,1986年为22.04米。1864年世界跳高项目最高纪录是1.67米,到1985年,瑞典的舍贝里跳过了2.42米。体育运动纪录的不断创新,除了与人身体素质的自然发展有一定关系以外,很大程度上与体育训练的改进、人的运动潜能得以开发相关联。

人与人的区别不是智商,也不是学历,更不是社会地位,而在于是否有效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比较有效的开发而已。

人们常说,我们只使用了我们全部智力潜能的10%,但实际上可能连1%都不到,也许是0.1%甚至更少,就人脑的复杂性和多用性而言,它远远超过地球上的任何计算机。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脑的结构与运动规律,以便人类能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而作为我们,了解大脑的基本工作环节就可以了,关键是正确选择开发潜能的途径,尽量地使大脑的潜力能在学习中发挥得更加充分一些。孩子的学习水平能否螺旋式地逐步得以提高,就取决于其潜能是否逐步得到开发。

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的方法:

1.心情法

就是需要通过情感的阳光以及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将孩子潜能的屏蔽捅开,比如贴近自然。总之,要培养孩子的丰富感情世界,从而导入良好的心情,有了好心情,就会自觉地输入积极因素,从而调动潜意识进行工作。

而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天才的秘密就是智力潜能比一般人开发得多一些早一些而已。所有天才的诞生都源于他们的幼年生活有着丰富多彩的环境,并获得了较好的心灵阳光。那么,怎样使用“环境法”开发孩子的潜能呢?就是为孩子的心灵生活布置充足的阳光,培植健康的情感世界,让孩子始终有个好心情。

2.开窍法

“学习法”专家钟道隆先生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他说:西藏有一个高山湖,它的水位比雅鲁藏布江高出数百米,如果能打通一个山洞,把水引出来发电的话,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实际上,该湖所具有的只是潜能,而不是“现实能”。就“现实能”而言,该湖的水与天津塘沽口海拔为0米的水是完全一样的。“窍,孔洞也”,打山洞就是在周围的山上开窍,开了窍以后就可以把潜在的水能转化为“现实能”。人的大脑潜能为高山所阻隔,这里的“高山”包括偏见、自卑、懈怠等消极因素。

3.暗示法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中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年开始,他让校长把3位老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过去3年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老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我们特别挑选了3班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这批学生的智商比同龄人都要高,希望你们能有更好的成绩。”

老师们表现出掩饰不住的喜悦,临出门时校长又叮嘱他们: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者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一年之后,这3班的学生成绩是整个学区中最优秀的,比平均分数高出两三成。这时候,校长才告诉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来的,而只是随机抽选出来的普通学生,3位老师万万没有想到事情是会这样的,只有归功于自己教得好而已。而校长又告诉他们,其实他们也是随机抽选出来的。

是因为暗示发生了重要作用,这3位老师觉得自己很优秀,充满了自信与自豪,工作中自然就格外卖力,学生知道自己是个好学生,肯定会努力学好,结果就真的全部优秀起来了。

4.遐想法

爱因斯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除了具有常人没有的洞察力以外,还有杰出的理性思维,他能用数学方法使他的洞察力变成逻辑的符号公式,这就沟通了他的左、右脑。

爱因斯坦既是一个思想家,也是一个科学家,同时还是一个脑袋里充满符号和公式的数学家,是个左半脑发达的有逻辑思维的人。但是,爱因斯坦的思想首先来自于图像和形象,并把它们翻译成词句和数学符号。当他创立相对论时,不是通过他的理性思维,他没有坐下来用纸和笔一步步算出这个理论,最后得到符合逻辑的结论。理论的诞生是在一个夏天的下午,爱因斯坦躺在长满青草的山坡上,透过微闭的眼睑,凝视着太阳,玩味着通过睫毛而来的光线,当时他想知道沿着光束行进会是什么样子,他就像进入了梦境一样,躺在那里,让他的思想随意遨游,幻想着他自己正沿着光束行进。突然他意识到(顿悟)这正是刚才所探求的问题的答案,这个意识正是相对论的精髓。

5.砥砺法

种子的生命力是巨大的,即使上面盖着一个常人无法搬动的石头,种子也可以将它掀开。而且石头的重量越大,种子的力量也就越大。因此,开发孩子的潜力,也可以采用“砥砺法”,即设置合适的困难,人可以通过不断克服困难激发大脑中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产生征服困难的内在兴奋感。

6.计划法

我们经常从照片上看见以万里晴空为背景的冰山景观,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啊,多美啊!而我们所看到的,也许不过是浮出水面的一部分而已。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冰山之美呢?是那部分隐藏在底下的冰山。积堆在底下的冰山,渐渐地就会将一部分瑰丽呈现在水面上,在这里,“呈现”是不可预料也不好控制的,而“堆积”是完全可能通过计划实现的,而事实上,实现了“堆积”,“呈现”就是不速而至的。“堆积”要有计划,包括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骤、有反复、有效率、有节制、有效果。

试论学生创造潜能的激发 篇7

(一)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作为教师, 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有利于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情感上的沟通,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消除了畏惧心理, 思维不受束缚, 就能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 改进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 教师领着学生走。学生的思路被束缚在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中, 学生的创造潜能很难被激发。要想改变这一现状, 我们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多方位引导, 鼓励多维思考。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对字词的理解, 答案是单一的, 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也是以教参为标准, 答案还是单一的。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感受文本、思考文本的自由, 更不用说创造潜能的激发了。作为教师, 我们要摒弃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多方位思考、多角度提出问题。例如, 在教学《祖父的园子》这一课时, 我们师生共同探究“铲地”这一部分, 有同学提问:“老师, 萧红把苗都铲掉了, 爷爷不但不斥责她, 还和她一起大笑, 他们真不知道保护庄稼。”又有同学提问:“老师, 萧红明明知道自己错了, 还只是马马虎虎地承认, 对待错误能是这个态度吗?”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我首先鼓励他们能够独立思考, 接着引导他们:“祖父不爱惜庄稼吗?如果不爱惜, 那么他会在园子里终日辛勤劳作吗?”学生点点头, “是啊, 他爱惜庄稼, 庄稼在他心目中是很重要的”。我继续引导学生:“看来小萧红是犯了大错误了, 那么犯了大错误却没有受到惩罚, 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恍然大悟:“那是因为, 祖父对萧红的慈爱和宽容啊!”这时, 又有同学提问:“这部分描写和突出萧红的快乐和自由有什么关系啊?”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 而是把这个问题和前面萧红面对错误的态度加以整合, 问:“你们从这些描写当中可以感悟到什么呢?”同学们经过认真地思考, 茅塞顿开:正是由于祖父的宽容和慈爱, 萧红才能马马虎虎地对待错误, 才能自由快乐地在园子里度过自己的童年时光。这样, 学生在多方位、多角度的质疑和思考中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 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2.创设情境,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儿童时代, 是学生最易幻想、最具想象力的阶段。在教学中我们要依据儿童的特点, 结合课文中的一些神话、童话及科幻故事,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给学生提供充分想象的基础和丰富的想象素材, 让学生尽情地去想象,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 在《金色的脚印》这一课快要结束时, 我用多媒体展示了狐狸一家和正太郎依依惜别的场景。见同学们都沉浸在人与动物那种深厚的情谊之中时, 我提出要求:同学们, 狐狸一家和正太郎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展开你们的想象, 续写故事。结果, 学生编出的故事异彩纷呈, 引人入胜。这种训练, 既使学生以文本为想象的依据, 又超越文本, 其思维呈多元化发展,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 利用文本中的创造性思维元素,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语文课程的编排十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一优势, 辅助各种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利用文本中的典型人物, 培养学生创新的品质。小学语文课本中编排了大量具有创新品质的人物故事, 如发明家爱迪生、医学家李时珍、科学家李四光、画家达·芬奇、物理学家牛顿和伽利略等等, 这些故事, 都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震撼。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教材中的榜样,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以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利用文本中的典型事件, 培养学生创新的品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事例, 可以供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作为教师, 我们要利用好教材, 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 启发学生多方位思考, 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例如, 在学习了《田忌赛马》一文之后, 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田忌第二次赛马取胜的关键是什么?在学完了《称象》一文之后, 我启发学生: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浮力的事例?在学习完《乌鸦喝水》这一课后, 我启发学生:想一想, 乌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喝到水?在学完《晏子使楚》这一课后, 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分析一下, 晏子能够赢得楚王尊重的原因是什么?这样, 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 创造的潜能得到了激发。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 篇8

一、培养发散思维,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散思维是一种寻求多种答案, 不满足于唯一答案的思维, 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维。教学实践证明, 在语文教学中, 要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 还要懂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让学生不受约束,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我所采用的是一种开发的探究模式, 让班里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 对学习的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思考、研讨, 最主要是将新旧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

比如在学习《杨修之死》时, 罗贯中以带有个人情感的笔法将曹操塑造成一个人人厌恶的乱世枭雄。而历史上的曹操果真如此吗? 我认为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本真。于是, 我让大家回忆曾经学过的《龟虽寿》一诗, 问同学们: “你们认为曹操真的是一个阴险毒辣的小人吗?”将文中的“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一句反复分析, 自然就还原了曹操, 他应该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另外, 在学习《沁园春·雪》一词时, 也采用了新旧知识相联系的方式, 以对比的形式呈现于课堂。将这首词和曾经学过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进行对比, 两文均写雪, 但是雪景的特点、表达的主题均有所不同, 通过对比,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适时赏识成功, 树立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都希望自己被他人认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让其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 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坚定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 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 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 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多用启发式教学, 先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尤其是对于一些平时较胆小的学生, 更要少一点挑剔, 多一点认可, 甚至于创造条件, 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为了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我常常使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即让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回答较简单的问题, 如字词、朗读课文等, 让成绩较优秀的同学回答稍有难度的问题, 这样人人都有机会得到老师的肯定, 人人都能在课堂上找到成就感。

在指导学生诵读《雨说》这一非常适合朗读的诗歌时, 我特地选择了一个胆子较小, 平时不爱发言, 常被老师和同学忽略的女生。她明显感到很意外, 但还是读得很认真, 其实她的声音很好听, 只是缺少一些朗读的技巧。读完后, 我问同学们: “大家说, 她读得好吗?”一些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我继续说: “我觉得这位同学的声音很像央视主播周涛。”听到这句话, 这位女同学吃了一惊, 脸微微有点泛红, 脸上的笑靥渐渐浮现。我借机说: “如果能够稍加训练, 他日说不定真能成为主持人。其实刚才你读得不错, 如果再柔美些, 就更能表现长者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了, 大家邀请她再为我们朗诵一次好吗?”同学们都开始鼓掌, 此时这位女生充满信心地站起来朗读, 比上次读得更响亮更认真了。

总之, 要彻底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潜力, 就一定要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而非教育传授的场所。要用我们的一双慧眼, 发现孩子们身上更多的闪光点,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璀璨的星星。

三、丰富课堂活动, 激发学生动力

以活动激发兴趣, 让学生在快乐、成功中学习。我把它用于语文课堂, 不仅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而且很容易点燃创新的火花, 萌发创新的冲动。同时, 它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使知识得到巩固。课堂活动形式活泼, 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为一体, 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习《风筝》一文时, 为了让这些埋首于书堆, 渐渐失去快乐的孩子再次感受童年的乐趣, 明白玩具之于儿童的意义这一主题, 我在课前特地让同学们准备了做风筝的工具, 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四人一小组一起完成简易风筝的制作。这些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孩子, 连童年的玩具也是由父母从商店里直接买来的, 从来不知道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玩具的快乐。我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制作风筝, 见机变身为主持人, 让孩子们谈谈此刻心里的感受。孩子们都表示, 虽然制作风筝很麻烦, 很费脑筋, 但是能和同学们一起合作, 共同见证一只风筝的诞生, 心里的快乐难以抑制。课后, 我们约定在周五活动课的时候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放上天空。我想, 这一节课的主题, 无需我多作繁冗的解释, 每个同学都已了然于心。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而且让语文走进他们的心灵, 使他们快乐地理解课文。

当然, 我们也可以引入竞争。在教学中,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上课听讲认真、爱动脑筋、回答问题有独到之处、课文朗读入情入境、善于提问等课堂表现好的学生进行适时的表扬, 并对受到表扬的小组适当奖励加分, 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课堂上我有时通过五分钟听写字词比赛, 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有时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三分钟比记忆, 看谁在三分钟内记的课文内容多; 有时比比看小组中谁的朗读最好,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小组学习中集体的进步是最大的进步。

利用心理暗示法激发学生的潜能 篇9

一、正面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呵护学生的自信心

“罗森塔尔效应” 说明了积极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应该运用积极暗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为人父母,为人师表,必须透彻地了解心理暗示这把 “双刃剑”,必须熟练掌握健康、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个法宝,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父母表扬,老师称赞,对孩子全方位地积极暗示无形中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上进心,增强孩子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其一,父母的赞赏。赞赏是家庭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每个孩子都需要家长不断地鼓励才能获得自信、勇气和上进心,这就像植物必须每天浇水才能生存一样。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其二,教师的鼓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鼓励他们,发掘出他们的潜力来。要学会表扬学生,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最好的。 “我自信,我能行”,我一直用这句话鼓励着孩子。

因此,我们平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要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少一些指责和埋怨。上课时,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很轻,也许他怕错,这时,老师应该鼓励他: “你回答得真棒,如果声音能再大一些就更好了。”学生答错了, 老师可以说: “你能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真勇敢,答错了没关系,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知道错在哪。” “你再想想,离正确答案不远了……”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之下,胆子会越来越大,再也不会害怕发言了。受到老师积极的暗示,其他同学也会踊跃发言,课堂气氛肯定会越来越热烈。上课如此,做其他事情亦然。只有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 才会有积极善意的心态,也才会给出积极的暗示,使学生得到战胜困难、不断进取的力量。因此,我们应该尽量给予学生积极的、适度的暗示,才会让他们的自信心越来越强。

二、利用心理暗示作用,发掘学生的记忆力潜能

暗示可以发掘人的记忆潜力。有人做过实验,分别让两组学生朗读同一首诗。第一组在朗读前,主试者告诉他们这是著名诗人的诗,这就是一种暗示。 对第二组,主试者没有告诉他们这是谁写的诗。朗读后立即让学生默写。结果是第一组的记忆率为56. 6% ; 第二组的记忆率为30. 1% 。这说明权威的暗示对学生的记忆力很有影响。

所以,教师一旦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第二天哪怕是在百忙之中也要抽出时间进行检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样,学生在老师的积极暗示下, 经常背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记忆力一定会越来越强的。

三、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逐渐改掉学生的坏习惯

这些情景大家都见过吧,当孩子参加高考时,父母总是叮咛: “千万不要紧张”; 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父母总斥责他:“笨得不行”; 当孩子挑食时,父母当着外人的面斥责: “他不吃白菜”; 当孩子尿床时,父母总是为他辩护:“他憋不住尿”。作为孩子,他们总有这样那样的坏习惯,而父母对孩子的这些叮咛、斥责、辩护等都是对孩子的一种心理暗示,而且是消极的。这些都能助长某些不良的倾向。重复暗示能引起对方形成相应的心理定向,产生与父母愿望相反的效果。

孩子的坏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等到我们发现时,也许已成问题了。教师们不妨观察一下,在你的班里有多少学生在啃指甲、咬笔头、摸头发,这些都是不良的习惯,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毛病。造成这些毛病的因素很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经历,教育者切不可心浮气躁。俗话说 “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简单的制止、呵斥非但不起作用,还可能会 “推波助澜”,结果事与愿违。而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诱导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无数次教育实践证明,正确的诱导比起单纯的说教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激发团队潜能的绩效管理策略 篇10

一、激发团队潜能的绩效管理提出的必要性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系统地对某员工或组织产生的价值进行评价, 在此基础上予以奖惩以促进其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绩效的动态过程。企业通过绩效管理能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开发其潜力, 进而激发团队潜能, 提高企业组织的运作效能和竞争力。

第一, 有利于克服早期企业体制的弊端。很多企业在建立初期均采用传统企业体制, 绩效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常错误地将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 这易导致过于强调绩效考核的判断性, 忽视绩效管理的激励性;注重微观指标, 忽视整体目标;注重个人能力, 忽视团队潜能等缺陷, 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激发各类团队的潜能, 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对激发团队潜能的绩效管理进行改进, 能够克服企业的以上弊端, 在普及团队建设背景下提高团队的效率和价值。

第二, 有利于激发团队综合潜能, 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企业管理者将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向各部门分解为部门业绩目标, 各部门进而向每个团体分解核心指标成为每个团体的业绩指标。通过相应绩效管理策略的实施能有效地激发团队的潜能, 促使其完成团队业绩指标, 进而完成部门和企业的总体目标。

二、激发团队潜能的绩效管理策略分析

鉴于前文所述激发团队潜能的绩效管理提出的必要性, 综合绩效管理的相关理念, 为提高团队综合潜能, 保证企业发展,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激发团队潜能的绩效管理策略分析。

1、加强组织领导, 促进团队适当竞争

企业领导应积极支持和参与绩效管理, 重视绩效管理的推行, 加强组织领导, 促进团队良性竞争。具体地说, 企业可以成立由管理者担任组长的绩效管理领导小组, 相关部门领导和团队负责人为绩效管理领导小组成员, 在领导小组下设相应办公室, 负责绩效管理的实施、结果反馈和改进提高, 并定期就工作情况向领导小组汇报。每季度可由领导小组组长召集绩效管理办公室、各部门及团队负责人, 评价该季度团队绩效的综合情况、提出改进方案, 安排下季度团队建设及绩效指标, 并对优秀团队进行激励, 促进团队形成和谐的竞争氛围。

2、明确绩效管理流程

首先, 确定企业和团队目标。团队是企业的一部分, 因而团队目标是建立在企业战略目标基础之上的任务。同时, 团队目标要分析团队所处环境和所拥有的资源, 制定有效策略, 实现团队任务。其次, 给予绩效辅导。企业可聘请专家学者对实施绩效管理的团队进行培训, 加强交流, 使团队成员对绩效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方式形成科学认识, 确保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再次, 进行绩效考评。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专门机构应对个团队和部门的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与检查, 并对考核结果打分, 公示评价结果, 接受企业全体员工监督。最后, 对绩效较高的团队进行物质和精神激励。在对业务精良的团队进行奖金和物质激励的同时, 通过授予集体荣誉、提供培训和深造机会等方式, 进行精神激励, 培养团队意识, 激发团队潜能。

3、设计合理的考核指标

为保证团队潜能通过考核得到提高, 企业应根据以下两个原则设计合理的考核指标。第一, 科学设计评价标准。企业可采用关键业绩指标 (KPI) 对组织内部绩效进行量化, 运用KPI层层渗透的理念, 把企业战略目标进行量化, 分解为部门KPI, 进一步分解为团队KPI。据此, 企业能够将各项生产经营计划按季度、按部门进行分解和细化, 使每个团队都有明确的指标和任务, 并保证团队指标和任务能够分阶段、有计划实施。第二, 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设计考核指标时, 生产经营部门能够量化的工作标准尽可能用具体数值、比率等进行衡量, 作为考核标准;而对于沟通较充分的管理部门和执行部门, 则可较多使用定性指标。

4、加强监控, 建立申诉制度

首先, 企业应加强绩效管理的过程控制, 提高团队效率。在绩效考核过程中, 绩效考核的领导小组应采取问卷调查、与基础团队领导面谈、缩短评估时间等方法及时纠正考核过程的偏差, 从而使团队成员意识到, 绩效就是按照规范的程序做事并让自身的专业潜能得到发挥。其次, 重视对考核评价结果的改进。绩效管理的专门机构在每次考核后都应找出团队得分明显偏低和偏高的项目, 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属于考核内容设计不合理的, 应尽快进行沟通和改进;属于团队自身问题的, 则应由绩效管理机构与团队共同分析讨论, 找出改进的方案。再次, 建立申诉制度。企业可成立绩效考评小组, 由管理者直接领导, 听取各团队的意见, 保证考核的公正。考评结果公示期间, 任何对结果有争议的团队都可向绩效考评小组提出申诉、说明理由, 考评小组应在规定时间内回应:如理由成立, 可组织相关人员重新考评;如理由不成立, 应给予团队合理答复。

5、正确应用绩效结果

企业应通过绩效考核改善团队的工作表现, 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和潜能。企业绩效管理的考核结果不仅要与工资、奖金、职务和岗位调整挂钩, 还应从多方面对团队成员进行激励。特别要与团队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 总结每个团队成员的优缺点、技能和潜力, 根据其自身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定位, 制定相应的绩效改进计划、能力提高和人才培养计划等, 以全面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 激发团队的综合潜能。

摘要: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取决于人力资源竞争, 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 因而提高团队的积极性和工作潜能成为提高企业绩效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激发团队潜能的绩效管理提出的必要性的基础上, 提出激发团队潜能的绩效管理策略分析。

关键词:团队潜能,绩效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常宏建.对企业团队的绩效管理的研究.管理观察, 2009 (1) :57-59.

用好的评语激发学生的潜能 篇11

我记得有一次我女儿跟我说:“今天老师在我的试卷上写着‘真棒’”。言语中流露出自豪。由此看来学生是多么在乎那简单的“真棒”。在乎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还记得一位外国的班主任曾经在所有同学的作业后都评注了赞扬的评语。在多年后,发现有的同学把评语装在贴身口袋里,有的同学装在结婚相册里,足见评语在学生一生中有何等的重要,是多么有价值。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评语。激发学生潜能。

一、利用评语点燃学生心灵的激情之火

好的评语能促进师生感情的交流。它将老师对学生的爱,通过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客观的评价、委婉的规劝、热切的希望、浓浓的爱意,从而达到心灵的碰撞与沟通,促进师生感情的交流,点燃学生心灵的激情之火,让学生不断地认识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

我们班上有一位女同学英语成绩不错但学习不太踏实。在一次写作文之后我就给她写了评语。我说:“晓春同学,你的作文文笔流畅,语言功底不错,有学英语的天赋,如果继续努力,三年后肯定能成为英语学院的尖子。”一周后我发现这个同学开始在课堂上积极地回答问题。不只是早读在读英语,连课间也在读。我的“口头评语”真正点燃了她的学习激情之火。

二、利用评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业批改时利用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让学生及时加以改正。一方面及时提醒学生要细心,另一方面使其改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解题的良好习惯。记得一次考试之后,我发现有一个同学做的跟答案一模一样。我就说:“你的字真好,请写一篇习字,贴在墙上让同学们学习。不过我希望你自己做完题后再对答案。”这样这个同学对学习有了兴趣和信心,同时也知道了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成绩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三、利用评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性评语可以把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激活,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其潜藏的积极因素会得到强化并能在一定时间内压倒消极因素而占主导地位。鼓励性评语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从而增进其克服自己的劣势和短处,在不断克服缺点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自信心、自强心得到强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一次批改学生作文,一个叫陈亚杰的男同学成绩不太好,作文不成句子,书写也很乱,但这个同学在写作中用了几个课文中刚学过的短语,于是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立刻给他评语:“能运用学过的短语,你真棒!”后来,我才得知,这个同学看完评语后倍受鼓舞,发奋学习,终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110分的好成绩。

四、用心去做评语,真诚感动学生

爱是人类最复杂的情感,期待别人的关爱是人人所共有的心理要求。爱是温暖学生的阳光,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露。只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尊重和信任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用心去关爱每个学生,用心写好评语,利用亲切的称呼,用感人肺腑的语言,让学生体会到喜悦和感动。激励他们找到自信,感受到老师的爱意。去年11班的尹彦利同学因有病请假一个月,回来后,神情沮丧,萎靡不振。在作业后边,我评注到:“坚强点,不要怕,天塌下来有老师给你顶着。”老师的评语犹如阳光播撒到她的心灵,使她充分感受到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自己,并且愿意随时给她提供帮助。她感受到了老师的心和她的心紧贴在一起,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激发自己的潜能 篇12

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评价维度就是学生参与的广度。但很多时候, 我们发现语文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时轰轰烈烈, 讨论完了就冷冷清清。一段时间下来, 能参与交流的总是那一小部分同学, 大多数学生沉默不语, 让课堂成了少数“老面孔”的做秀场,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实现高效课堂也就无从谈起。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一、问题分析

面对每一个学生, 我们必须考虑以下问题:有没有因为我们的偏见而阻碍了对某些潜能的发掘?有没有仔细考量它们对某个孩子未来的影响?有没有用心观察过这些孩子?有没有由于我们的愚钝和疏忽而错过孩子们身上的重要潜能?有没有为他们的潜能进一步发展尽可能提供适宜的环境?

部分教师的语文课堂之所以从一开始的热热闹闹发展成后来的冷冷清清, 究其原因大体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原因。

1. 教师方面

有的教师过于拘泥于课前设定的教学进度, 在有限的时间面前, 他们总显得操之过急。在有些学生短时间内不能回答出问题时, 他们不耐烦地让学生坐下, 甚至加上一个蔑视的眼神;在有些学生的叙述显得拖沓和啰嗦时, 他们粗暴地打断, 选择了让所谓的“好学生”讲或者索性亲自上阵, 大讲而特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候, 老师的一句冷酷无情的话, 一个漠不关心的眼神, 就足以折断一根纤细的生命之线。”这些做法不仅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尤其是那些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发言的学生, 而且硬生生地把课堂拽回了传统课堂的模式。

另有一种情况, 某些语文教师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含金量不高, 让学生提不起回答的兴趣;或者是问题提得不恰当, 导致学生无从答起, 时间一长, 也将挫伤学生的发言热情。

2. 学生方面

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自信心不足。很多从来不举手发言的同学表示, 自己并不是没有认真听讲和思考, 也不是不喜欢发言, 而是害怕出错被人耻笑。当然还有的同学是心里也有自己的认识, 就是开不了口。这些都是学生不自信的表现。

还有一种普遍的现象, 低年级的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 高年级的课堂就显得相对冷清。这自然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年纪小的时候“不太懂事”, 不知“面子”, 无所顾忌, 自然也就积极;大了一些, 只怕一不小心说错什么便丢了自己的面子。于是, 课堂越来越寂静。

另外, 学习小组的运行机制也决定了学生参与的程度。成绩优秀者或表达能力强的同学长期霸占话语权, 而学困生或内向者则被遗弃在角落里, 成为旁观者、局外人, 无所事事, 让合作学习对这部分最需要提高的同学失去了意义, 他们甚至会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二、解决之道

如何让语文课堂里沉默的那部分学生恢复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如何让那些长期少言的同学勇敢地参与交流?如何让语文课堂上出现更多鲜活的新思想?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 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有以下几条解决之道。

1. 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 尤其是一些学困生显得尤为重要。谢弗勒认为:潜能实现的整个过程中内外力量持续互动, 不断地需要补充新的即时性条件。就语文课堂而言, 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能够相对容易地感染学生, 进而成为他们踊跃回答问题的内驱力。

良好氛围的营造,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要求专心, 专心听清其他人发言中的每一个要点, 发现自己与发言者观点中的异同点, 为进一步交流做准备;倾听要求虚心, 当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时, 不是盲目反驳, 而是看一看别人的观点是否有可取之处。若有亮点, 应不吝惜自己的掌声;倾听还要求耐心, 有人在陈述和表达时, 要认真听完而非粗暴打断, 即便对方的陈述有错, 也应等到陈述完毕再以适当的方式指出来。

毋庸置疑, 其他同学肯定的掌声和投入的倾听就是我们需要不断补充的“即时性条件”。有了这样的环境, 发言才会得到尊重, 发言者才能成为众人瞩目的中心, 感受到参与的价值, 参与的热情也才能被激发起来。

2. 学会等待引导

教育, 30%是启发, 70%是等待———教育应该是留白的艺术。作为教育者, 我们更应该领悟这一点。

谢弗勒说, 对于人类行动来说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当我们达到预期成果时, 往往会伴随着一些非预期的成果, 这些成果又会影响下一步的决策。所以, 我们最后到达的可能不同于或超越于我们原先设想的终点站, 而通向一片出人意料的开阔之地。因此, 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学生的无限潜能, 而教师适时的等待对于激发学生潜能有着重要意义。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经常提及一个故事:两个人到医院看病, 一个因有严重肺病照了X光片;另一个没病, 但老怀疑自己有病, 于是缠着医生给他拍了X光片。戏剧性的是两人的X光片装袋的装反了。看片子的时候, 有病的人一看, 自己的病已经好了, 顿感轻松, 觉得自己恢复了健康, 高高兴兴生活, 过了一年, 病真好了。而那位疑神疑鬼的“病人”, 看到自己的片子, 情绪更加沮丧低落, 压力极大, 惶惶不可终日, 没到一年, 真的因病去世了。

其实, 对于大脑潜能的开发也一样, 当更多地向大脑输入积极的意识时, 这些意识会进而调动人的潜能, 让个体的表现发挥到极致。

因为偶尔的表现不佳就被老师嗤之以鼻, 试想, 谁还愿意再次举手呢?反之, 若是给这部分同学多一分钟思考或是组织语言的时间, 或者在学生遭遇困境时及时给出一点指引, 帮他摆脱困境, 再适时加以鼓励, 我想, 效果是大不相同的。一旦学生潜意识里肯定了自己的潜能, 并开始努力发挥潜能, 受益的将是我们沉闷而低效的课堂。

3. 尊重学生观点

谢弗勒指出, 比起环境因素来, 行动者自己的意愿和能动性显得更为重要。可见, 教育教学中首要的是要培养一个人的能动性。我们发现, 学生总是要求上进的, 想要得到深层满足的, 这就需要教师给他这样的机会。

著名学者叶澜教授认为:教师要尊重学生, 善于倾听, 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观点, 尤其是与所谓标准答案不同的观点, 因为这些观点当中往往闪耀着创新的火花!

所以, 作为课堂上学生最信任的人,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 正确地评价每位发言的学生。当发言得到肯定和赞扬之时, 他的发言积极性就高, 进而会追求更多因成功而产生的满足感, 因而由“要我说”变成“我要说”;而当发言被无情否定的时候, 其效果则恰恰相反。其实, 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评价学生, 如内容和语言, 深度和广度, 创新和方法, 勇气和胆量等等, 多多找寻发言的闪光点, 温和委婉地指出答案中存在的不足。这样每次都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有了成就感的鼓舞, 学生怎么会埋头不语呢?

上一篇:B-S模型下一篇:手机媒介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