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媒介素养

2024-06-26

“互联网+”媒介素养(共7篇)

“互联网+”媒介素养 篇1

传播媒介素养主要是指社会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传播媒介素养主要体现在传播过程中,包括接触媒介(通过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带有批判性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借助媒介开展工作和生活)。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播打破时空限制,而且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感增强,网络媒体地位凸显。因此,对于媒介素养提升日益提上日程。

一、互联网环境下传播媒介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一)社会公众对于互联网依赖增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企业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整个中国社会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感不断增强,因此,社会公众接触网络传播媒介的可能性大大增强,有必要提升传播媒介素养,加强社会公众对于网络信息的识别、判断、理解、筛选、去伪存真,有效地运用媒介帮助自己工作,成为实实在在一种有效的工具应用。

(二)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众的信息方面的能力

互联网时代,成就了网络社会,而网络社会充斥各种信息,媒介素养如果比较低,那么社会公众对于网络信息的选择能力很低,不能形成对于网络信息的质疑能力,同时对于信息的理解和评估能力也会日益衰弱,不利于整个社会创造和生产能力提升,甚至影响媒介使用者的思辨和反应能力。

(三)有助于提升互联网时代下传播信息的有效性

社会公众上网可能性不断加大,因此参与网络事件的程度不断加深,并在网络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传播媒介素养提升,一方面提升媒介人员的编码素养,另一方面提升受众的解码素养,从而使两者在信息的传受中能相互沟通,彼此理解。因此,提升传播媒介素养能够引导社会公众对于网络传播信息的有效性。

总之,传播媒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社会公众了解媒介所承载和所传信息的本质及其形式的能力得到提升,努力寻求信息,并能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证券的决策,对于媒体能够更加清醒、理性的认识,并能够有效地运用网络平台和网络进行学习、信息检索、处理及传播。最终,还能帮助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生态环境和氛围,促进传播事业发展,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互联网环境下传播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一)把握住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阶段特征,注重在各个阶段采取相对应措施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主要经过潜伏期、爆发期、扩散期、高潮期、消散期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所产生的信息传播特征不同,具体见表1。因此,要提升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媒介素养需要分析信息在各个阶段传播的特征,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传播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传媒人正视自身的权利,认识到信息发展的规律,提高思想觉悟,增强业务能力,排斥哗众取宠的信息,同时在吸引受众的同时绝不是单纯的迎合,更是应该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来传播信息,实现对正确舆论导向的引导,而不是靠轰动性、煽情性以达到眼球效应。

(二)“政府—社区—学校”形成“三元互动”,注重传播媒介素养提升

互联网时代,更多的传媒新技术和新数字技术产生和发展,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迅速兴起,并日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元的信息资源、新兴的传播形态,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因此,全员应该提升传播媒介素养,加强对于网络媒体的认识,弥补媒介素养的缺失。政府应该重视传播媒介素养,与社区、学校等加强合作,在社区加强宣传,在学校形成正规的传播媒介素养教育,形成“三元互动”局面,加强对于网络信息的免疫感,同时引导社会公众正确地对待新媒体,及时消化网络世界带来的海量信息,减少对于新媒体的恐慌。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缔造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在这个虚拟世界里社会公众处于一种自由选择自己身份的状态,能够实时发表言论,感觉自己没有人认识,说出去的话无需对任何人负责,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来营造一个和谐网络环境。

摘要: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成为一种主要的媒介,它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信息传播的速度、真实性、有效性等。因此,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介的素养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也就是说,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已然成为一个讨论热点话题,有助于社会公众正确地认知网络媒介,通过引导社会公众正确地选择和接触网络媒介,并有助于社会公众能够有效地辨别网络社会真假信息。本文主要阐述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媒介素养提升的意义,尝试探索互联网环境下传播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传播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参考文献

[1]许颖敏.浅析微博传播中的媒介素养问题与提升策略[J].青春岁月,2012(12).

[2]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3]王莲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4]陈晓慧,刘铁珊,赵鹏.公民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04).

“互联网+”媒介素养 篇2

随着当下 “厚街技校门”、 “艳照门”、 “墙角门”等众多网络“门事件”的层出不穷, 不仅反映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也把如何引导青少年在 “互联网+ ”时代下健康成长成这一问题摆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2]。生活在 “触网率”极高的 “信息烟雾”社会里, 大学生已然成为 “准社会新鲜人”[1], 但由于当代青年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利用与驾驭能力有限, 解读与批判网络媒介信息的能力部分缺失, 网络主体意识角色部分混淆等问题, 不少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 “网络沉迷、网络迷失和网络孤独”等现象。为此,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整合各类资源, 发挥优势互补, 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特点与成因, 努力探索提升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 从而提升当代大学生信息辨别、甄别能力和免疫能力, 构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真正培育适应现代社会的新时期人才。

一、网络媒介素养在互联网时代中的界定

1. 互联网时代: 人类大脑的首次延伸

“互联网的机遇就在于对传统行业的完善和改变, 现在的阶段是唤醒, 然后是参与, 然后是共同发展。”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如是说[3]。有人总结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为混搭、跨界和穿越, 它进化的最终结果一是实现人类大脑的充分联网; 二是形成一个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的互联网虚拟大脑[4]。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2013 年的数据统计, 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增1394. 1 万户, 总数达到8. 17 亿户, 其中手机上网用户占96. 4%[5], 中国已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下的科技产物, 体积小、重量轻、可移动性强、携带便捷且操作方便, 深受各年龄阶层的喜爱。诚然, 我们也越来越发现这样的快速便捷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生活、工作、学习、心理上的忧愁与烦恼,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 对于手机等移动设备要 “拿得起、放得下”, 才是 “真英雄”, 而千万不能 “为网所困”。

网络是把双刃剑, 生活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生, 更应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双面性, 做到 “两利相权取其大, 两害相较取其轻”, 加强网络媒介素养的自身建设, 规范自我的网络行为, 提升对网络信息的辨别力, 不要让自己在网络世界里沉沦与迷失。

2. 大学生网络行为: 从简单走向复合的行为学演变

网络作为继电视、广播等又一新型载体, 在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中日趋兴盛, 越来越多的浸入到学习、生活、娱乐中, 对青少年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 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开放性、自主性、多元性也令青年大学生过度依赖, 进而造成人格发育不全和心灵扭曲等严峻问题[6]。网络社区成为大学生聚集的主要虚拟场所,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也随之呈现丰富、多元与复杂化的特点, 不免也会存在一些偏差, 如 “频繁浏览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网站”易导致 “心理失衡”从而引发偏执、暴力倾向或伤人伤己行为等。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网络失范行为, 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因此, 如何从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角度探索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有效途径就显得格外重要。

3.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信息时代下媒介文化的创造者和延伸体

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修养, 它泛指大众使用媒介的频率, 参与媒介的活动力和对媒介信息的评估力。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更是指大学生在运用网络媒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选择认知能力、质疑批判能力和创新再生产能力[7]。调研中, 我们发现, 当代大学生在网络媒介素养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缺失现象, 如在使用和接触网络媒介过程中表现出的网络自我约束力较弱、对网络虚拟世界的理解有误、网络信息运用能力不强等等, 生存在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 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大学生无法回避的问题; 而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也是重构大学生网络媒介行为的重要举措。

4. 一个关系: “三个世界理论” 及延伸

关于网络媒介在客观世界处于的位置及地位, 从古到今、纵横国内外都有所体现。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大会上首次提出 “三个世界理论”6, 及研究三个世界的相互关系。基于波普尔 “三个世界理论”理论基础, 结合白传之7 等学者关于三个世界的基本研究, 我们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与客观世界、媒介世界、心理世界之间的关系图如图1 - 1 所示:

通过图1 - 1 可以很清晰的看出, 从宏观的角度而言, 网络媒介世界属于媒介世界范畴, 受媒介参与者心理世界的影响, 而客观世界可以作用于媒介世界与心理世界, 使媒介世界与心理世界按照一定的方式发展; 两者相互作用也能影响客观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态, 这三个世界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与网络媒介世界均有一定的交集; 从微观角度而言, 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主体参与者, 其网络媒介素养的高低将会对网络媒介世界的主流价值观产生影响, 因此, 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成因分析

在移动浪潮的推动下, 为了进一步了解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及问题, 项目组随机选取沪上各类11 所高校二至四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1600 余人进行实证调研, 回收有效问卷1517 份, 回收率94. 81% , 其中有效问卷1506 份, 有效率99.27% 。其中男生占60. 4% , 女生占39. 6% , 理工类占58. 7% , 文史类占41. 3% , 调研对象涉及计算机类、机械制造类、经济管理类、人文科学类、语言文学类等多个专业 ( 图2 - 1)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与统计, 对当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1. 网龄长, 网技强但网络媒介知识匮乏

电脑的普及性促进了网络的发展空间, 当代大部分95 后大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网络, 并能熟练的运用网络进行娱乐学习, 成为 “网络高手”。调查显示, 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介是网络 ( 95. 8% ) ; 对于网络的运用能力方面, 当代大学生能修电脑、查杀病毒、微博博客、美化图片、在线学习等, 网络应用技术娴熟。可见, 传统媒体已逐渐淡出大学生的世界, 网络已取代了传统媒体的位置, 并已深度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诚然, 由于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中缺少系统性的媒介教育, 对于网络媒介的知识, 更多的是通过参与网络过程中自发形成。网络世界纷繁复杂, 个体对网络信息的接受能力亦有所偏差, 从而导致学生个体的网络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当不同媒体对某件事的新闻报道出现分歧的时候, 62. 7% 的大学生更相信知名度高、规范性强的网站, 也有4% 的学生感到束手无策而选择回避。由此可见, 虽然当代大学生网龄长, 网技强, 但在一定程度上, 尚不了解网络媒介的运作方式和构成网络信息的要素, 欠缺网络媒介知识的教育。

2. 使用率高, 范围广但驾驭能力较弱

调研数据显示, 当下大学生每日平均上网时间为5 小时以上, 接近并超过了在课堂里学习的时间;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86. 7% 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得到资讯, 了解国家、社会和身边实事; 90. 2% 的大学生有着属于自己的个人主页, 如微博、博客等, 但仅有22. 3% 的学生会利用个人主页经常发布自己的状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0. 3% 的学生经常会在个人主页上进行更新, 说明当前大部分大学生虽然占用了现有的网络资源, 但不善于用这些平台表达主体意识, 分辨与剖析现有的网络资讯和社会现象, 造成了一定程度网络资源的浪费。有96. 8% 的同学通过网络获取相关学习资料, 但仅有57. 8% 的学生经常或者会使用专业数据库搜寻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资料, 约30% 的学生不会将网络的信息与学习资料进行总结与归纳, 属于 “拿来主义”, 也有11. 7%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通过网络搜索专业学习资源。可见,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虽离不开网络, 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力、网络媒介的参与力、网络学习等能力都有所欠缺, 当代大学生还未能很好的驾驭网络。

3. 信息多元, 渠道多样但解读与批判能力较弱

网络的传播性、便捷性与自主性, 使得大家对一个问题或现象的传播速度快, 受众范围广, 各大媒体也通过网络对单一的事件进行多角度的报道, 不免也会出现一些夸张与不实的现象, 使得整个网络的信息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从调研的数据也能看出, 当不同媒体的新闻报道出现分歧时, 95. 2% 的大学生会选择更相信传统媒介如报纸; 大学生对媒介信息有所怀疑时, 39. 8% 的大学生会比较不同媒介的报道, 努力弄清真相; 32. 7% 的大学生取决于信息对自己的重要程度, 20. 3% 的大学生凭经验自己判断, 还有7.2% 的大学生觉得无所谓。对于网络信息的困扰, 55. 7% 的大学生认为是新闻报道真假难辨, 23. 6% 的大学生认为内容多难以理解与取舍, 21. 4% 的大学生认为是伪专业文章误导受众, 暴力与色情内容的危害性。由此可见, 当代大学生解读、辨析与批判网络媒介的能力亟待提高。

4. 网络权力意识较强但责任意识淡漠

调研显示, 在物联网下, 有40. 6% 的大学生有通过 “淘宝维权”等网络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经历, 并得到有效反馈。结果显示, 当事件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 大学生们善于利用法律途径与网络上的道德来维护自身权益。但仅有19. 8% 的大学生有通过媒介曝光所发现的社会不良现象或帮助别人的经历; 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与观点时, 只有35. 7% 的大学生会适当考虑言语的针对性与过激性, 大部分都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 只考虑自己的主观意识。这也说明, 当代大学生虽有较强的网络权利意识, 但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依旧存在, 缺少网络责任感, 其网络责任意识淡漠。

三、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几点思考

依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 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呈现个体差异性、低水平性和自发性的特点, 社会、高校和家庭都必须高度重视, 形成合力从而加大网络思政力度, 完善教育体系建设, 规范网络法制和网络行为, 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与教育, 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向上, 诚信务实的健康网络成长环境。

1. 内部因素: 提升网络媒介素养的根本所在

作为当代大学生是否能在纷来沓至的网络信息海洋中游弋, 其根本在于大学生的 “自我把关”, 既要认识到网络媒介的承载意义、运行规律, 也要学会网络资源的整合与调配, 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从而促进自身的学习发展与健康向上生活状态。

一方面自我管理是基础。当代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扮演着 “信息接收器”的角色, 很大程度上他们只是单纯的接受信息, 而并转变为能为之所用的知识, 更别说转化为提升自身网络素养的智慧。调研显示, 虽然大学生每日上网的频率很高, 但其主要的用途集中在, 娱乐消遣、社交需要和消磨时光, 较少的用于新闻资讯、网络学习和工作需要, 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 “比特素养”薄弱, 自律意识不强, 自主自觉性较差, 进而使得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缺少必要的掌控能力。为此, 大学生要加强自我学习从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在学习专业的同时, 通过网络资源, 如慕课, 掌握网络媒介素养的知识, 了解媒介素养的构成与传播特点, 学习信息发布与再生产的方式, 培养自身对网络信息的深度解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质疑能力。

另一方面自我实践是平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代大学生必须置身于真实的网络环境中, 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从而逐步提升对网络的自我免疫力, 对于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能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自我筛选、过滤与提取。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上专业检索资源, 积极参与各类网络社区和网络志愿活动, 与同学、亲友、教师、专家进行有效互动, 即拓展自身的视野也帮助自己解决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 从而提升自我的网络媒介素养,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此外, 《论语》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在自我管理与自我实践的同时, 要经常做必要的自我反思, 反思自身对网络媒介的需要程度、认识能力、使用能力、思索能力、应对能力; 反思自身在网络行为中表现的参与力、规范性和严谨性; 反思网络媒介对自我发展的效力。

2. 外在因素: 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摇篮

内因是关键, 外因是条件。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使得外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其外在因素包括家庭、高校和社会。因此, 为全方位提高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更应加强家庭、高校与社会的三方联动, 构建立体化的培育摇篮。

1) 家庭: 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奠基石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影响, 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形成与今后的成长发展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整个家庭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形态, 其成员间的网络认知情况和网络互动模式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样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研究人员江宇曾在 《家庭社会化视角下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研究》中提出[8], “父母越热衷于接触媒介上的政教文卫新闻, 越出于信息寻求动机而使用媒介, 其孩子的媒介素养水平也可能越高于其他孩子的媒介素养水平。”因此, 在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探讨中, 我们也应加强对家长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和引导, 提升家长对网络媒介素养的认识, 合理使用网络, 发挥网络示范效应, 建立与孩子之间畅通的网络交互模式, 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本末倒置的网络行为, 引导孩子科学利用和评价网络资源, 鼓励孩子借助网络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提升和自我创造。

2) 高校: 培育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里程碑

大学时期作为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中国传媒大学的喻国明老师曾说过: “媒介的选择和使用是一种素养, 它的养成需要知识、经验和积累[1]。也需要智慧、悟性和更新。虽然它本质上属于 ‘终身学习’的范畴, 但是媒介素养的学校教育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9]。”因此, 高校教育作为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 科学构建网络媒介理论的学习体系。调研显示, 大部分高校均开设了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选修课程, 但聚焦于网络媒介素养的课程内容并未广泛涉猎, 大多属于自发性的学习状态。因此, 高校应将大学生网络媒介教育纳入通识教育, 通过开设课程、人文讲座普及网络媒介素养的理论知识及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网络世界, 媒介信息的特征与区别, 同时从理论的层面增强大学生的网络主体意识, 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模式。

其次, 丰富校园文化形式, 促进媒介教育的系统训练。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党支部、社团等各级学生团体的作用, 开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主题活动: 开展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大赛, 如易班插件大赛、网站设计大赛、多媒体制作、基于移动终端的手机APP大赛等, 提升大学生对计算机的运用、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网络文化赛事, 如 “年年有易”主题活动、博客评比、主题征文大赛等, 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转化、再创新的能力; 通过开展 “易班名师导航”、“三级”联系制度、共建互帮互勉等主题网络学习活动, 增进师生互动交流, 从而在寓教于乐中让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 从而提升网络教育的实效性和大学生对网络的应用技能。

再次, 优化上网条件, 充实网络资源。调研显示, 38. 7% 的大学生认为本校区的网速慢, 48. 5% 的学生认为校园图书馆购置的学术数据库资源较为匮乏。为此, 高校一方面更应充分调研, 构建网络资源的软硬件条件, 重视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 加大虚拟馆藏数, 拓展在线学习渠道, 将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内容纳入在线学习的资源库中, 为大学生创造更多、更具吸引力的网络实践条件。另一方面完善高校的网络规章制度, 运用技术手段对一些反动、迷信、色情、暴力等网站进行IP地址过滤, 通过专业的网络防火墙屏蔽不良信息和非法访问, 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形成必要的保护屏障。

3) 社会: 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磨砺石

社会, 是一个大熔炉, 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现状是个体与环境交互的结果, 其发展也受到生理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9]。社会对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同样起到了磨砺作用, 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公众对网络媒介的认知程度也将影响到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因此, 一方面政府需要重视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 通过出台政策、培养师资、整合教育资源等方法, 加大关于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宣传的力度和广度, 逐渐让社会民众 ( 包括大学生) 树立网络媒介意识, 营造阳光健康、良好向上的网络学习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优化硬件设施、完善立法、从而净化网络环境, 树立榜样作用。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技术, 改善网络信息的防御力和预警能力。对于当下的一些网络失范行为, 社会相关部门建立官方的发布平台, 及时发布一些 “失信” 和 “守信”的现象, 营造出诚实守信, 和睦共处的网络环境。此外, 政府也应重视提升大众传播媒介和媒介人士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感, 规范发布信息的及时性、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可信度。而作为各类社会非政府组织结构, 开展相关净化网络环境的活动, 努力构建人、社、网和谐统一的社会工程。

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的对比分析 篇3

一、从概念的起源和内涵看

从概念的起源看, 二者存在明显的不同。信息素养这个概念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 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1974年首先提出, 主要针对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可用的信息、什么时候使用信息以及如何找到有关的信息等问题。而媒介素养则源于1930年的英国, 由英国文化批评家利维斯首先提出, 主要针对报纸、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传统精英文化产生冲击等问题, 要求人们抵制大众传播媒介及其带来的低俗文化。

从概念的内涵看, 二者是存在差别的。对于信息素养的定义, 泽考斯基最早将其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92年, 美国国家图书与信息科学学会提出信息素养是“识别、检索、评价、组织、有效创造、利用交流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1997年9月纽约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理事会下的定义是:“能清楚地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 并能确定、评价、有效利用信息以及利用各种形式交流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也有多种定义, 如:美国Aspen媒介素养领导协会1992年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以各种方式检索、分析、评价与创造媒介内容的能力”;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张志安、沈国鳞指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上述定义在语言结构上多有相似, “信息”和“媒介信息”两个词语也让人难以捉摸和辨识, 因此常常会给人造成误解, 以为二者同属一个概念。笔者倾向于采用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媒体素养研究室对媒介素养的定义:“媒体素养指大众能解读媒体、思辨媒体、欣赏媒体, 进而利用媒体来发声, 重新建立社区的媒体文化品位, 并了解公民的传播权利和责任。”该定义清晰具体, 明确地说明媒介素养重在对媒介的解读、思辨和欣赏, 与信息素养强调信息检索、识别、组织、利用等能力是不同的, 很好地避免了与信息素养定义的混淆。

二、从对人的价值和重要性看

从对人的价值来说, 信息素养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信息社会中各种各样的需要信息技术参与解决的问题。李艺教授把这些问题称为“信息问题”。信息问题的产生对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处于信息时代的人们已经无法逃避各种信息问题, 而各种信息问题的解决需要人们信息素养的提升和发展。于是, 信息技术教育被赋予起码的社会意义。

与信息素养不同, 媒介素养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阅读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它本质上是一种更具综合性的文化素养, 尤其是一种主动批判性的鉴别赏识能力。如果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那么, 媒介素养就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传统文化素养要求人们拥有听、说、读、写能力, 而媒介素养则要求人们应具备批判性地接收和解码影视、广播、网络、报刊和广告等媒介信息的能力, 以及使用计算机、电视、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广泛的媒介技术来制作、传播信息的能力。媒介信息的接收和解码能力是传统文化素养听、读能力的延伸, 媒介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能力则是传统文化素养写、说能力的延伸。处于大众传媒时代的人们已经无法逃避各种媒介阅读和传播问题, 而各种媒介问题的解决需要人们媒介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需要媒介素养教育。

三、从培养方式、内容和所需条件看

在各国学校教育中, 信息素养的培养方式基本上都经历了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 而媒介素养的培养方式则比较复杂。以最早开始倡导媒介素养的英国为例, 其媒介素养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是融于英语课程的, 70年代是在中学正式开设电影研究 (Film Study) 和媒介研究 (Media Study) 课程, 而从80年代末

网络时代学校德育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21世纪是因特网的时代, 网络时代将带给人类社会又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

一、因特网的全新世界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机遇

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以及沟通的便捷性给德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1. 网络给青少年思想观念系统以积极的影响, 并使之发生重大变化

(1) 多元化观念。网络多元的文化、观念及生活方式, 不仅拓宽了青少年的视野, 更能打破他们封闭、局限的观念, 有利于他们多元化观念的形成, 使其理解信息变得多角度, 更加主动。

(2) 全球意识。网络突破了民族文化特征的局限, 赋予人们的思维以更大的国际性和包容性。因此, 网络有助于青少年全球意识的形成, 对他们的成长及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到现在, 不仅开设单独的媒介研究课程, 还在国家英语课程、公民课程、ICT等课程中广泛融入了媒介素养的培养内容 (需要指出, 这里的媒介素养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主要是指在其他课程中学习媒介, 即“Teach about Media”) 。

在培养内容方面, 二者存在很大区别, 如: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六大模块;而媒介素养课程则一般按照媒介的类别来划分, 包括报纸、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杂志漫画、手机等模块。

从事二者培养的教师在学科背景上是存在差别的。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科背景一般为教育技术学或者计算机科学, 而媒介素养教师的学科背景则常常是传播学、语言文学、社会学等。尤其是拥有语言文学背景的教师 (母语教师) , 由于语文素养培养和媒介素养培养在阅读能力培养上的相通性, 他们常常会兼任或专门出任媒介素养课程教师。

在培养所需要的硬件条件方面, 信息技术课程主要需要计算机和网络, 而媒介素养课程则要求比较高, 尤其是在需要让学生开展媒介作品制作活动时。具体包括计仲伟权

(3) 效率观念。因特网的显著特点是运行的快捷、同步和使用的简便。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作为连接未来信息社会的纽带, 它将世界各国和地区联为一体, 形成一种崭新的信息和通信网络系统, 以更快的速度传送和处理日益增加的数据、信息和知识, 这将有利于青少年效率观念和行为的培养。

2. 德育手段和途径变化的机遇

(1) 德育手段的发展。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参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学校的讨论和交流, 可以参与各国的教育活动, 可以共同设计教育方案。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在教育领域的运用, 给德育的手段、方式、条件、效果等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拓展。多媒体技术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 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 其德育知识的感知、德育情感的体验等都是传统的德育手段无法比拟的。

(2) 德育途径的创新。网络作为一种沟通途径, 有利于

算机、摄像机、照相机、录像机、打印机、刻录机等。

同为二十一世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均衡。为使我国青少年能够更好地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我国教育工作者需要对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并积极投身到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中去, 促进我国国民素养教育工作的发展, 使我国教育工作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王帆, 张舒予.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3) .

[3]张志安, 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J].新闻记者, 2004, (5) .

[4]王琪.媒介素养与媒介文化[J].北方论丛, 2007, (4) .

“互联网+”媒介素养 篇4

关键词:媒介融合,记者,媒介伦理

习近平在2014年8月18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中强调,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并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从此, 中国的传媒行业进入了媒介融合的新时代。

1 媒介融合时代中的媒介伦理

媒介融合将会给传媒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媒介融合应该包括技术、内容、媒介形态、结构、功能、流程及传播方式等的融合。[1]

有学者认为, 传媒伦理主要是指在调整媒体本身及其机构和从业者在为受众提供信息的行为时所涉及的伦理、道德的应然状态。[2]也有人认为, 所谓传媒伦理就是指在媒体生活共同体中所蕴含和活跃着的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道德品格及其多遵循的道德准则的总和, 它包括传媒信息中所渗透和体现的道德品格和职业道德素养, 这些也就构成了传媒伦理学的研究对象。[3]有学者指出:媒介道德脱胎于社会道德, 社会道德是具体的、历史的, 不同社会、同一社会的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道德的问题和相应的道德规范, 作为社会对媒介活动要求的伦理道德在不同社会亦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传媒伦理学属于伦理学的应用, 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介伦理是媒介的从业人员在从业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衡量标准, 旨在研究和解决在传媒领域面临的道德问题, 进而形成全行业、全社会所共同接受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规范。

2 当前我国记者媒介伦理素养面临的突出问题

2.1 新闻线索获取方面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某些关系已经演化为金钱关系、利益关系, 一些新闻工作者也难以抵制物欲的影响而将自己所从事的媒体影响力化作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一些企业看到了新闻媒体的影响, 为了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 就采取送钱向记者和采编人员行贿的方法, 利用媒体新闻形式发布广告, 以取得最有效的宣传效果。

有一些新闻工作者善于利用新闻媒体的曝光作用, 有意识地寻找一些民事纠纷、行政纠纷写成采访稿件之后, 寄给被报道的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 用相应的语气进行威胁并要求限期回答, 被报道者很容易就范, 就会主动向撰稿人送金钱封口。

还有些新闻工作者缺少相应的职业道德, 在收到某些人或单位的贿赂之后, 公开制造虚假新闻报道。

2.2 新闻报道内容及方式方面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 各类新闻媒体纷纷开设门户网站、手机客户端及微博和微信的官方账号, 及时推送最新的新闻信息, 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发生相应改变。

例如人们非常熟悉的“周一见”事件, 布尔迪厄在其著作《关于电视》中认为, 对于像体育明星、影视明星等公众人物的部分隐私权也要依法给予保护。第一, 其住宅或者私人空间不受非法侵入或侵扰;第二, 其私生活不受收听监视;第三, 保障通信秘密与自由;第四, 夫妻两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或调查;第五, 与公众的合理兴趣完全无关的纯粹个人私争之秘密或安宁受到保护。[4]在对报道对象的保护方面, 有些新闻记者为了获得更好的报道效果, 对其的保护程度也不够。

2.3 新闻媒体“把关人”方面的问题

“把关人”的角色在新闻媒体中是至关重要的, 而现在很多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 很多具有争议性、侵犯隐私、涉及媒体人职业道德等的新闻事件多是来自于网络, 网络以其开放性、自由性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报道者, “把关人”这个角色不单单局限于新闻媒体机构中。

如果网民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发布信息, 让信息传播开来, 没有了传统媒体“把关人”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筛选, 网络便会处于“失控”状态。这些行径最终损害的是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某些网络媒体已经背弃了自己维护社会正义的神圣职责。如何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特别是加强对少数非正规宣传网站的规范管理、提升新闻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迫在眉捷的重大问题。[5]

3 媒介融合时代提高新闻记者的媒介伦理素养的策略

3.1 加强传媒工作者的自律

面对有偿新闻时,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 它的存在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扰乱了公众视听, 要想使有偿新闻真正的从新闻工作中消失, 一定要加强传媒工作者的职业自律、道德自律和法律自律。

媒介融合时代, 虽强调报网合一综合利用媒体资源, 但各媒介机构的竞争依然存在, 很多记者为了增加其新闻报道的受关注程度和吸引力, 报道的内容过度的娱乐化, 有的甚至用虚假消息, 来引起公众注意。要做到不可让媒介机构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就无视新闻价值、和媒介机构的社会责任, 必须掌握好一个尺度, 发挥好传媒机构在新闻报道中应有作用。

同时, 还必须增加对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传媒理论修养、加强道德修养, 提高道德境界, 注重在新闻报道中的准确、尊严、公平等因素。

3.2 加强传媒机构的监督管理

在出版方面,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加大, 各类的文化均涌入市场, 这就需要构建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出版道德体系、需要出版人的道德水平上升到更高层次、需要有效管理手段和方式的支持。在构建广告伦理方面, 应当使广告与媒体机构的职责使命、法制、道德等因素结合, 形成普遍规范。

传媒机构还需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媒介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自律档案;建立和完善大众传播媒介的诚信系统和自律评价制度;建立大众传播媒介的诚信奖惩制度;实施大众传播媒介和媒介从业者淘汰制度。在媒介伦理道德评价机制方面, 必须使媒介从业者自律于心, 真正从源头上抵制不道德的虚假宣传和报道, 必须用符合新闻伦理道德的报道方式来进行信息传播。

3.3 加强法律、法规的规范程度和受众的媒介素养

这个方面也可以说是传媒的他律, 通过政府、团体组织及民众采用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传媒机构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管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 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者协会多次研究部署加强中国传媒职业道德建设问题, 对新闻、出版、广告、网络等媒体的职业道德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范。

受众的媒介伦理素养对于整个媒介伦理环境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所谓媒介素养, 其核心内涵包括人们选择信息、认识解读媒介信息以及利用媒介传达发布信息的能力。受众一定要在选择信息, 接受信息, 传播信息等方面加强自身的能力, 更好的利用好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体资源。

4 结论

媒介融合时代是中国传媒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 机遇与挑战并存, 媒体人要抓好这个改革的关键时期, 发挥好新闻媒体的作用, 增强自身的媒介伦理素养, 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 合理利用媒体资源, 正确使用新闻信息, 坚决抵制各种违反媒介伦理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郑瑜.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J].当代传播, 2007 (3) .

[2]胡海军.媒体伦理研究述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6) .

[3]李健.传媒伦理论纲[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7 (2) .

[4]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互联网+”媒介素养 篇5

新媒体的发展也对公众与媒体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即新媒介素养。国内学者宦成林认为, 新媒介素养是指在基于web2.0所构建的一个具有社会性、个性化和主体性特征的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 学习者为融入和适应这种新环境所应具备的使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2]美国新媒介联合会2005年提出, 新媒介素养包括由听觉、视觉以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 包括对视觉、听觉的理解、识别与使用能力, 对数字媒介的控制和转换能力, 对数字内容的传播能力, 以及对数字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3]

综合上述媒介素养内涵的变迁, 无论是公众的基本新媒介素养, 还是媒体人的新媒介素养都有了新的内涵。

一、公众的基本新媒介素养

(一) 信息获取与甄别素养

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的发展, 手机媒体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 结合当前移动通信4G技术的发展, 成为海量信息不可或缺的另一大传播平台。公众可依据自己的喜好和对信息的偏爱装载自己的手机APP软件, 信息传播的分众化趋势更加明显, 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更具有针对性。

然而, 手机媒体的发展也使得信息传播的内容更加交织庞杂, 其传播时效性、新鲜性显著提高的同时, 传播的负面效果也被放大, 因而如何高效地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是公众在新媒介环境下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媒介素养。国内有学者认为, 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应包括对信息的甄别能力, 这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判断信息的真假;另一方面则是要认识到信息背后的价值导向。[4]因而公众更需要思考的是, 如何不让过量的信息淹没自己真正的需求, 不被互联网新媒体和移动新媒体控制自己的生活方式, 以及如何合理利用这些新媒介, 使之为自己获取和使用信息服务。此外, 公众可以浏览专业媒体网站和门户网站发布的信息, 来完善自己对事件的认知, 或通过搜索引擎和社会化媒体中的关系网络来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

利用社会化媒体中的关系网络, 是公众通过自己信赖的组织或个体, 筛选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以微信为例, 微信带给公众的信息主要包括公众号推送的消息和朋友圈的分享两大部分。微信用户关注的公众号同样也出于自己的偏好兴趣, 是获取知识、丰富生活的手段之一;而朋友圈里分享的信息则纷繁复杂, 但朋友圈的形成基于用户现实生活中的关系群体, 因而从某种程度上看, 这类信息的可信度高于其他信息来源。这使得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 内容更加多样;同时也增加了用户选取有效信息的难度。与微博不同, 微信可推送长文章。有的公共号每天推送多条长文章, 而有的微信用户又具有“见好文即分享”的习惯, 使得用户的朋友圈和公共号推送目录中充斥大量重复且无用的信息。这需要公众提高自己对信息的选择能力, 诸如对公众号的关注和查阅进行取舍、对朋友圈信息的筛选。

(二) 信息运用与批判素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兰在其《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一文中指出:公众是社会化媒体的基础要素, 是社会化媒体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力量。[1]不仅在社会化媒体中, 在互联网新媒体和其他移动新媒体中, 公众同样是最基本、最活跃的力量。而作为基础力量的公众, 需要形成信息整合运用的能力。

新媒体的发展使传受双方界限模糊, 传播主体多元、传播渠道多样, 这也使信息构成更加复杂。公众对于信息可信度、权威度的辨识力, 成为其消费信息过程中自我把关所必备的一种基本素养。虽然海量信息不断覆盖公众的生活, 选择信息的个人偏好却会使人们失去对完整信息环境的认识。因此, 公众还需要通过接受大众媒体的信息来完整自己的社会认知, 这不仅是养成基本信息消费素养的要求, 也是实现理性社会交流的方式。

此外, 公众还需要形成良好的信息生产与批判素养。首先, 公众需要对自己发布的信息和言论负责。在公民新闻日益普及的信息时代, 普通公众也成为信息提供者和传播者, 这是当代信息传播格局的一大重要特点, 但与此同时, 公众提供的信息质量却良莠不齐。例如, 公众浏览十条微博可能才获得一条有效信息, 这从某种程度上也给有序的传播格局带来冲击。其次, 公众也应对信息的传播与再传播负责。微博、微信的广泛使用, 强化了信息多级传播的模式, 而意见领袖的观点与态度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被放大, 甚至被过度放大, 其中也会夹杂与社会价值观相悖的内容, 这都需要公众反思:在传播过程中, 什么能传播、该如何传播。

(三) 新媒体产品应用素养

随着诸如豆瓣、人人网这类网络社区或社交媒体的出现, 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互联网知识性产品诞生, 公众间的互动性较过去也得到极大提高, 参与性更强。这种公众基于新媒体产品发展而获得的技能, 也是公众的新媒体产品应用能力形成的过程。

应用新媒体的能力所应具备的新媒介素养, 主要包括公众的视听素养、艺术表达素养、协作素养以及公众参与素养。视听素养是随着视听媒体的发展与应用而提出的一项人才培养目标, [2]这要求公众不仅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够辨识、理解、运用和欣赏多形式的信息传播形式, 还能够创作自己需要的视听信息内容, 包括对图片的处理、对电脑上诸如office软件的使用等能力, 这不仅是作为新媒介环境中的公众应具备的信息处理素养, 也是公众能够高效高质量完成日常工作应具备的基础能力, 这同时也是丰富公众日常生活的手段。

艺术表达素养相较过去更被重视, 源于Web2.0技术发展下, 单一素材型的媒介表现形式逐渐被淘汰, 而多媒体表达形式更受推崇, 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素材有机结合, [2]需要使用者有效地开发自己的设计思维、调动自己的创造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基于数据的图表、图片和视频形态比长文字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也更能从同类信息中脱颖而出。

而公众的协作素养在网络社会的发展下, 其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协作素养在网络社群中是一种基本素养。例如, 国外维基百科、国内百度百科的发展, 一条词条的诞生需要用户共同贡献智慧、不断完善, 编辑同一词条的用户的地理位置会相隔千里, 但却为共同感兴趣的同一词条聚合在网络上, 实现了过去不可能的交流与沟通。这种线上的协作也会派生出线下的相关活动。例如, 百度百科蝌蚪团的成立, 该组织成员均为百度百科的热心科友, 对词条有较高程度的认识和了解, 也具有较强的词条编辑、评审和判断能力。[5]科友们还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并定期举办线下交流会, 实现网络虚拟联系到现实互动的转变。这种线上线下有机互动的案例在其他网络社群中也存在, 正逐渐成为公众不可或缺的素养之一。

电子商务近年来突飞猛进, 电子商务产品的使用、网络购物也逐渐成为公众必备的素养。例如, “天猫”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诞生, 创造了电商行业的销售奇迹。这使得掌握基础的网购技能也成为公众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之一。这种消费与使用行为是建立于电商企业盈利的基础上, 通过创造消费机会、创造消费工具来引导甚至控制公众的消费模式,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这也推动了新型的消费方式, 将供应商、消费者和物流行业联系起来, 创造新商机, 也为公众的生活提供了新可能。

面对海量便捷的新媒体产品, 公众还应提升自己对新媒体工具的控制能力, 减少对新媒体产品的依赖。手机媒体诞生后, 尤其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依赖, 公众的生活几乎无时无刻离不开手机。曾有新闻报道将每时每刻都在看手机的人称为“低头族”, 尤其以年轻人为盛, 这源于诸多手机用户在地铁、公交车、甚至车辆穿梭的马路上, 视线总离不开手机, 也可以说手机操控了使用者的生活。这在方便公众获取信息、与人交流的同时, 也会带来浪费时间、有损健康等负面影响, 因而公众对新媒体工具的使用应有节制。

综合上述几种素养, 公众如果希望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 需要充分调动身边的新媒体工具, 发挥自身组织和连通信息的能力, 具备多任务处理技能, 从而养成良好的新媒体产品应用素养, 为自己也为社会提供便利。

二、媒体人的新媒介素养

(一) 信息获取与内容筛选素养

信息获取能力在当代社会并不困难, 难的是如何快速解构和重组海量信息, 从而整合和利用最有价值的信息, 这对媒体人提出了更高的素养要求。新媒体信息更新快、信息数量庞大, 媒体人需要发挥自己挖掘新闻事件的基本能力、从独特的视角切入事件, 解析事件的价值, 结合自身采访和写作的优势, 使原有信息经过包装与加工再传播, 凸显同一事件不同的价值。

信息整合也是媒体人应具备的素养之一。新媒体信息数量庞大, 谣言随之滋生, 信息的真实性常受质疑。而对媒体人而言, 这正是发挥自身优势的良机。对信息进行核实、对报道内容进行筛选, 从而确定报道的采访思路、采访对象, 并制定采访计划和报道策略, 这些传统的新闻报道步骤仍适用于当下的新闻报道工作。这使得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新媒体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 媒体具备公众所不具备的专业报道技能和现场实时报道的能力;另一方面, 媒体对报道内容的策划也能使新闻思路更加清晰, 能够尽力为公众还原一个全面的新闻事件。媒体对事件报道角度和报道内容的选择, 也是对新媒体信息把关的过程, 运用合乎逻辑的语言、专业的编排技巧使媒体在同一事件上更具话语权。

分众传播也是新媒体时代媒体人应重视的一种传播方式。以“今日头条”APP应用为例, 该软件基于对社交和用户行为的分析, 以及对用户搜索关键词的记录, 来判断用户对某类信息的偏好, 从而在用户浏览该软件时向用户推送其可能喜欢的信息。这种信息选择和推送方式便是一种分众传播案例, 当然, 这也会造成用户获取信息的局限性, 因而媒体在开发新媒体平台进行分众传播时也应注意信息之间的平衡。

媒体人运用新媒体进行新闻报道的技能也需要得到重视。社交媒体的使用使媒体人得到另一个极具潜力的传播平台, 因而媒体人应把握时机,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充当意见领袖, 引领网络舆论走向, 推动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发展。但媒体人使用社交媒体传播信息时也要注意“公私分明”, 尽管大多数媒体人都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中表明, 该账号的言论与所属媒体无关, 但其媒体背景仍会成为公众评判其言论的标准之一, 因而媒体和媒体人都需要对此做出努力。路透社、BBC、美联社、《纽约时报》等媒体都制定了社会化媒体使用手册或指南, 明确了媒体人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中公司行为之间的界限及把握原则。[1]在国内同样需要这样的要求来规范媒体人的新媒体使用行为。

(二) 数据与技术使用素养

《纽约时报》2012年12月发布的专题报道《雪崩:特纳尔溪事故》获得了2013年普利策特稿写作奖。这是一则结合了文字、影音与视觉化数据的深度报道, 历经半年的前期筹划, 融合了新闻报道与多媒体交互技术, 描述了发生在华盛顿州喀斯喀特山脉一次巨大灾难, 讲述了滑雪者的罹难过程并讲解雪崩科学原理, 发表6天即获得290万次访问和350万浏览量, [6]给陈旧的传统媒体报道形式带来一抹亮色, 也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2014年3月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也为媒体人应用新媒体技术和数据来完成新闻报道提供了可能:卫星数据为事件调查提供关键性的证据、飞机发动机公司提供的数据、雷达数据等都为还原事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前, 数据新闻和信息可视化逐渐成为新闻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其发展势头也不容小觑。数据新闻, 简而言之是数据驱动的报道, 通过挖掘和展示数据背后的关系, 利用丰富的、具有交互性可视化传播进行新闻报道的新方式, 包括“获取数据-分析数据-数据可视化”这个一般流程。[7]这一报道模式弥补了传统新闻报道中宏观叙事而证据不足的缺陷, 可以将个体事件与社会整体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

但要完成这种全面、丰富、基于数据分析的深度报道, 记者不仅应具有文字功底、新闻报道的专业知识、对微观社会的洞察力和对事件大局的把握与研判能力, 还应具备基本的数学能力, 以及掌握新媒体技术技能。例如, 简易的动画制作技巧、对基本编程软件的熟悉、对数据新闻制作软件掌握、熟悉Excel的数据整合功能等。此外, 对数据信息的获取能力也需要重视, 从国内外开放数据的数据库里获取数据、对比并选择适合报道的事实, 依旧是媒体人不可忽视的媒介素养。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更新换代、新媒介形态不断发展, 人们使用新媒介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从新媒介技术发展变化的现状出发, 从公众和媒体人两方面, 对新媒介环境下人们面对新媒介技术和新媒介产品应该具备的技能进行阐释。

关键词:新媒介素养,公众,媒体人

参考文献

[1]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2013 (3) .

[2]宦成林.21世纪学习技能:新媒体素养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 2009 (10) .

[3]李东霞.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 2014 (2) .

[4]匡文波, 张蕊, 李永凤.传统媒体人急需提高新媒介素养[J].青年记者, 2014 (13) .

[5]百科蝌蚪团[D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6I cl Ha83AMMe Gcp7u Pc LEQ-k0HK4Hy Qn Aie TYw_Wge Od3mo6WX_jd FCrv X96eb MPlep EQZx88BXD7_ZYHTTk4bkw-22A2_n01y Pr SQcj2v TWb Pp53a N4v5JBs D u BIOm RM0t6-9P7b Onx5Uvov YAus Yo Lh Nm INUjfis JOay Chz PS2Zsrh LDq8AMQOe Pq6H2Kn8wb Hjhk1e Rh6oy Ta_z NKOa.

[6]韩士皓, 彭兰.融合新闻里程碑之作——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雪崩》解析[J].新闻界, 2014 (3) .

增强受众的媒介素养 篇6

媒介素养的内涵

英国学者富兰克·雷蒙德·李维斯和丹尼斯·托马森在1933年发表的《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 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这一概念, 目的在于面对以电影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所带来的流行文化的时候, 唤醒人们的批判意识, 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精英文化。媒介素养的概念提出以来, 经历了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由最初的精英主义立场所提出的单纯抵抗防御, 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的文化多元化认识与实践;从重视独立批判能力的培养, 到认识到媒介素养更应该是一种赋予受众的传播能力与权利, 提倡加强全民对媒介的使用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其内涵随着媒介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

对媒介素养的概念, 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界定, 引用较多的是1992年美国媒介教育研究中心作出的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和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 简言之就是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技术、信息为个人工作、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选择能力。随着媒介数量大量增加, 信息采集、传输时效不断提高, 媒介几乎无所不能地全天候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事实上, 在同一时间内, 受众对外界事物信息的注意、理解、记忆都具有选择性, 所以受众必然存在对媒介及媒介信息的选择问题。一般而言, 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对信息的关注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同一行业、同一领域、同一群体的受众个体的信息偏好也会有所区别。

理解能力。由于每个人在知识、阅历、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 对相同的信息, 有些人只看到表面现象, 而有些人却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仅能知其然, 还能知其所以然。

质疑和评估能力。对媒介信息, 是盲目相信、人云亦云, 还是具有“批判意识”, 通过理性思考, 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观点;能否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对重大事件或社会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论证并作出评判, 是受众质疑和评估能力的直接体现。

创造和生产能力。创造和生产涵盖媒介技术、手段、内容、形式等多个方面, 如以网络为代表的多媒体的出现, 其多维的视觉效果, 集光、声、影、动漫等于一体的传播方式, 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编辑方式、阅读方式、思维方式及交流方式。能否顺应这种发展变化, 有效使用媒介技术、信息为个人工作、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 是当代受众媒介素养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提升媒介素养的紧迫性

传媒业大体经历了由报刊“一枝独秀”, 到报刊与广播电视“并驾齐驱”, 而后是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三足鼎立”, 如今又进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介形态“相融共生”的发展阶段。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和运行模式的变革, 一个全方位传播、多媒体介质、流动迅速、信息增殖迅猛的时代悄然来临。加深对媒介知识的了解, 把握媒介的发展变化, 有效选择和使用媒介信息, 已成为受众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传媒业发展形势不断变化。一是从媒体数量看, 传统媒体稳步发展, 新兴媒体实现跨越发展。目前全国共有报纸1943种、期刊9821种, 报刊发行量、广播电视受众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搜索引擎、聚合站点、网络论坛等传媒载体纷纷涌现, 互联网的发展势头强劲, 2009年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 较上年增长8600万人, 年增长率28.9%,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媒体数量的增加, 必然加剧行业间的竞争。二是从传媒发展方式看,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如不少报刊、电台、电视台拥有自己的网站, 刊登、播出的内容可实现即时上网, 手机运营商与媒体合作创办手机报, 这种融合发展模式既是出于不同媒体优势互补的考虑, 也是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现实选择。三是从运行模式看, 随着新闻出版领域改革的加快推进, 一些媒体已由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转变为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这就要求媒体从业人员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在传播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四是从传播方式看, 传统媒体是单向传播, 媒体是信息发布者, 受众是信息接收者;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是双向或多向传播, 受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 可以随时对信息进行评判, 与信息发布者或其他人员进行交流等, 信息发布者与信息接收者的界限已不甚清晰。

传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格调平庸化。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对传媒的功能、作用、社会责任认识不深, 对新闻规律、传播规律、传媒运行和发展规律把握不准, 在舆论导向、选题策划、内容审核等方面把关不严, 社会责任渐失, 价值观念模糊, 内容格调不高。二是运作商业化。一些媒体未能很好地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盲目地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舆论监督存在误区, 如对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负面报道不计后果抢发新闻, 对一些基本事实不加核实随意报道, 甚至以“曝光”为名进行敲诈勒索, 使传媒的公信力遭到质疑。三是内容媚俗化。某些媒体通过炒作明星绯闻、搜罗奇闻怪谈迎合受众, 凭借渲染凶杀暴力、炮制黄色话题吸引受众, 对受众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造成负面影响。

提升媒介素养的路径探析

提升媒介素养涉及面广, 是一项系统工程。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强化指导, 有关方面应加强协作、合力推进, 社会各界应大力支持、积极参与, 坚持宣传、教育、制度、监管并重, 共同做好媒介素养这篇大文章。

加大宣传力度, 使媒介素养观念深入人心。现代社会, 媒介与受众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媒介素养是当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但由于我国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社会对媒介素养的意义、作用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受众对媒介知识的学习、了解还不够深入、系统, 因此, 当前的首要任务, 就是要采取多种形式, 加强对媒介知识、技能的宣传普及, 使媒介素养观念深入人心, 这既是提高受众媒介素养的内在要求, 也是做好相关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政府层面看, 有关部门应将媒介素养的宣传教育摆上日程, 作出规划, 尽快组织实施。从社会层面看, 相关组织、行业协会应发挥自身优势, 广泛开展通俗易懂、灵活多样的宣传普及活动。从传媒层面看,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应结合各自特点, 采取现场参观、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 加深公众对媒介的认识和媒介知识的了解。

多管齐下, 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考虑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考虑当前以及今后公众所面临的媒介环境以及人们在媒介消费习惯和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采取多种方法、多种层次、多种途径予以推进。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 是媒介素养教育开始普及的标志, 也是媒介素养教育收到理想效果的保证。家庭是青少年媒介行为的主要发生地, 家长应引导子女学会选择媒介、筛选信息, 建立应对信息流的批判反应模式, 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觉察能力, 并合理进行督导和管理。社区、行业协会等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 要展其所长, 通过开展传媒研讨、短期培训、组织志愿者活动等方式, 为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献智添力。

健全制度, 提升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传媒从业人员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媒介生态的重要创造者。传媒管理部门应从全局的高度综合考虑, 将传媒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与职业准入、行业规范、绩效考评等紧密结合起来, 在明确业务技能标准的同时, 强化其道德自律意识、社会责任观念、服务受众的自觉性。通过制度建设, 使传媒从业人员不仅具有较高的新闻选择、媒介批评、舆论引导能力, 当好“把关人”和“社会守望者”, 而且更应承担起传承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新风正气、促进社会和谐的神圣使命。

强化监管, 着力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大众传播时代特别是网络和光纤传输技术的进步, 使信息几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传统的管理方式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同时, 媒介信息涉及面广, 牵涉领域多, 对监管部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 高额利润的诱惑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先进技术进行蓄意攻击, 对管理部门的技术条件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监管部门要加强相关技术研究, 完善质量标准体系, 实行上下联动, 强化部门协作, 加大监管力度, 坚决惩治媒介违规行为, 为公众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

参考文献

[1].单晓红:《媒介素养引论》,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袁文丽:《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光明日报》, 2005-05-25。

[3].郑保卫:《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中国教育报》, 2008-03-24。

[4].朱蕴茞:《浅谈编辑的媒介素养》, 《出版科学》, 2006 (5) 。

“互联网+”媒介素养 篇7

随着电视、广播、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这些传播媒介发展的日益专业化和多元化, 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涵义在经过几十年时间的发展, 也已演变成为具有多种角度、多个含义及多维层面的概念。当前, 媒介的层面, 主要包括以下这四个层次:第一, 构建起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第二, 发展并逐步完善有关大众媒介的思想;第三, 大力提升遇到负面信息的觉醒能力;第四, 培养具有建设性的大众传媒的应用能力。总体来看, 所谓媒介素养, 指的是人们在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所凸现的一种的思辨和反应能力, 这种能力是产生于对各种媒介信息进行一定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以及生产创造等基础上的;这种素养不仅要具有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评价、质疑及思辨能力, 而且对于有关媒介的性质和功能, 还要能够做到正确认识并有效建立起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 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提升其对不良信息的抵制和免疫能力;此外, 这种素养还要求人们要学会把大众传媒利用并服务于其个人的成长发展上。青少年因年纪小, 再加上个人经验不足、与讯息距离不近, 因而相比于成年人, 青少年对媒介更为依赖, 他们更容易受到媒介所提供的观念及行为规范的影响。因此, 在当前这种媒介融合的时代下, 对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就要予以有效引导和培养, 并指导他们在面对媒介信息时要能够正确理解和建设性地享用这些大众传播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他们正确的媒介批判能力以及充分利用大众传播资源来对自我发展进行有效完善的能力培养起来。正是基于此, 以下就媒介融合时代下的“青少年素养教育”这个课题, 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1 当前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分析

相关资料显示, 青少年在接触媒介过程中, 对于最为基本的媒介接触能力早已形成, 但在有效使用媒介以及批评媒介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方面, 还较为欠缺, 具体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 对媒介信息的质疑力和思辨力均较为缺乏。有关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 当代青少年已能开始意识到。对于青少年学生每天所收看电视节目或所收听广播节目的真实性, 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其中绝大部分是真实的, 而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只有一小部分是真实”或“都不真实”的, 对于媒介真实这种媒介所展现的事件场景, 这是大众传播媒介基于对现实世界中的那些信息或典型事件进行选择性地加工、并予以一定的结构化, 在此基础上再展现给人们。所以, 能不能正确区分这两种现实, 对于媒介现实和客观现实能不能做到清醒地面对, 并对自身行为进行明确判断, 这些均可用于衡量受众媒介素养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很大一部分青少年学生都认可媒介所表现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只有极少数青少年学生认为媒介内容都不真实, 还有一部分青少年学生认为只有一小部分媒介内容是真实的。因此, 在当前这种媒介融合时代下, 具有某种理性的辨别能力, 这是很多青少年所不具备的, 他们对媒介因过于相信而一味地依赖着, 这样就使得他们无法正确划分客观事实和媒介现实, 其结果就让广大青少年形成认识的偏差, 最终对他们的社会实践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2) 对媒介信息缺乏必要的引导。伴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及其形式的日益多元化, 不管是电视、还是网络, 这种极为生动的声画介质, 对人们的思维及生活方式, 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改变, 青少年自然也不例外。青少年在其发展过程中, 最为重要的引导者之一就是他们的家长, 而家长却没有尽到这个引导者的职责。某项调查结果表明, 能对青少年上网进行有效限制金属其中的一小部分, 而绝大多数家长都无法做到有效限制青少年上网。由此可见, 青少年在对媒介进行接触过程中, 家长并为真正予以正确的引导, 更不用说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接触环境, 这样就极易让青少年在培养媒介素养过程中误入歧途。

2 做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分析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时代已悄然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当前这种媒介融合时代下, 很多发达国家早已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其基础教育之中, 并作为其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而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 不仅起步较晚, 而且发展也较慢, 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和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 这显然与当前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是不相适应的;为此, 做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并大力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 这在当前是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事情。

1) 大力推行多元化教育模式。结合各地具体情况, 应采取循序渐进这种方式来有效提高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其中最为有效的一个途径, 就是在诸如思想品德、计算机技术及学生社会实践等中小学课程中逐步纳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并创造机会让青少年能够亲自参与诸如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社会实践中, 以此来逐步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水平;此外, 作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对于这项教育工作, 一定要高度重视, 并拿出实际行动, 制定出相应的有效措施和扶持配套政策, 以此来鼓励和促进我国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 例如, 在条件较为成熟的地方, 可以这些学习作为试点, 鼓励他们把完整的媒介素养课程纳入中小学教学课堂之中。

2) 充分发挥大众媒介所固有的正能量的作用。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起源, 主要是来自于其所产生的内容, 因而大众媒介最能被人们所认识的, 就是它作为传达工具这个属性;从这个方面看, 大众媒介一定要做好信息筛选器的重要作用, 要从源头上切实把那些不利于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消极信息过滤掉, 以此来对整个媒介空间起到不断净化的效果;此外, 作为青少年最为重要引导者之一的家长, 也一定要主动与他们的孩子们多沟通、多交流, 以此来引导他们做好媒介信息的选择和利用, 在充分利用大众媒介正能量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青少年自身媒介素养水平。

3 结论

总之, 信息时代的到来, 使得大众媒介对当前人们生活、学习的影响和渗透日益增强, 这也使得当代人更趋向生存于“媒介现实”之中;与此同时, 快速发展的大众传播事业, 也让人们不由自主地卷入到这个巨大的信息洪流之中, 再加上飞速崛起的网络媒介, 带来了媒介形态的巨大变化及各种媒介的相互融合, 不管是信息传播广度、还是深度, 这种全新媒介形式不同于以往的所有媒介形态, 并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 在当前这种媒介融合时代下, 就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这个课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对于促使人们理性接触和使用媒介、促使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摘要:伴随着我国快速发展的传媒业, 也宣告着我国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大众媒介, 这个与人们日常生活、学习日益密切的新兴事物, 在充分发挥其优点的过程中, 也日益暴露出其缺点, 这些缺点已对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 在当前这种媒介融合时代下, 正确引导和教育我国广大青少年, 让他们能够对信息进行正确解读、利用和批判, 已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正是基于这些考虑, 本文就媒介融合时代下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这个问题,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媒介融合,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

参考文献

[1]王国燕.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今传媒, 2012, 5.

上一篇:形象设计下一篇:椎管内阻滞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