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普及(通用8篇)
互联网普及 篇1
曾几何时, 物联网一词红遍全球, 在中国也不例外, 很幸运现在它和无锡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为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建设“感知中国”中心重要指示, 2009年11月, 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协议。同年年底, 江苏省批复成立了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在进行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的同时, 物联网教育也在同步启动。同时, 物联网在中小学的普及教育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民盟和民进无锡市委都在当年的政协提案中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在中小学普及与物联网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并建议编写合适的教材, 研究、开发实验项目等。之后, 无锡市在中小学开展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的大幕就此拉开。
●以物联网技术教育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为契机, 开展科学探究实践活动
感知教育应用示范工程是2010年无锡市批准和规划的十二个重点建设和应用领域之一。为加快推进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 强化物联网技术教育应用,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更大力度实施无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锡政办发 (2010) 203号) 精神, 制定了无锡物联网技术教育应用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其中就有得到教育部支持的、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立项批准的“感知生长”和“仰望星空”两个项目, 并以中央电化教育馆确定教育部-微软 (中国) 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无锡试点城市为基础, 积极探索利用传感技术和图像、视频技术, 通过互联网发布、使用和共享, 使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数据、学习结果自主化和公开化, 对动植物和星空进行紧扣中小学课程的项目学习研究, 使学习技术手段和学习研究方法有所突破。通过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示范, 让部分参与实验项目的教师和学生迅速成长了起来, 虽然只是极少的一部分,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尤其是教师, 更是成为日后编写教材并付之于实践的主力军。
●以物联网教育应用“感知生长、仰望星空”项目为实践, 着手编制读本
2011年3月, 无锡市教育局在全市确立了28所感知教育应用实验学校、18个感知教育应用示范项目, 建设了24个“感知生长”校园数字农植园、3个“仰望星空”校园数字天文台和20个青少年物联网比特实验室。其中, “感知生长、仰望星空”项目成为国家教育新媒体平台中唯一投入使用的物联网学习项目。在此期间, 教师和学生们在热情投入项目实践的同时, 也深深地意识到教学资源的匮乏。虽然此时还只是在活动课程阶段, 也并非整班学生开展项目实践, 但依然需要合适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组织, 于是, 编制《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读本的想法也就应运而生。之后, 无锡市电教馆协同教研中心组织了全市实验学校的骨干教师及部分电教、教研人员边实践边编写, 并结合开展的“感知生长、仰望星空”项目, 几易其稿, 终于在2011年年底按小学和初中两个学段拿出了关于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教育读本。
●以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读本为基础, 改编成为适合教学的中小学教材
在无锡率先进行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活动的同时, 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也在密切关注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新发展, 也注意到了物联网技术这一新生事物。物联网作为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 其应用已在不知不觉中闯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 开展这方面的普及教育活动, 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新方向, 也是新内容。在得知无锡已经完成了小学和初中段的《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读本后, 省教研室联合出版社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读本着手改造, 改编为能进入课程、适合教学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2012年9月, 小学和初中《物联网技术》教材正式出版发行, 无锡部分中小学也开始试点使用。之后, 省教研室为了使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教育能在全省开展, 着手对早在2007年3月就已颁布的《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进行修订, 于2013年初又颁布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2013年修订) 》, 明确将“物联网技术”作为一个新增的拓展模块, 并在小学的6年级和初中的9年级分别开设。
●以省编中小学物联网技术教材为依托, 开始全面开展物联网普及教育
在无锡部分中小学试用了一个学期的基础上, 2013年初随着《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2013年修订) 》的正式颁布, 江苏省教研室又协同出版社对《物联网技术》教材进行了第一轮的修订工作。同时, 与教材配套的教参、实践指导和教学资源光盘也相继编写和开发完毕, 从而使一线的教师们在新学期教学时能得到更丰富和实用的教学资源。基于试用时暴露出来的学生动手实践比较困难等实际问题, 无锡市电教馆又联合物联网公司和企业着手开发配套的物联网技术实验器材, 目前产品已初步定型, 会在2013年9月开始的新学期投入试用, 打算在不断改进和成熟之后开始量产, 这势必将弥补之前因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而带来的种种缺憾, 使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能获得物联网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 还能通过设计实验来体验和实践。目前, 教材、教参及实践指导等已在全省小学和初中学校免费配发, 江苏省的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将全面展开, 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也将因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这短短的三年内, 无锡的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已由全市走向全省, 由读本转为教材, 由活动迈入课程, 这个变化是快速的, 也是巨大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只有与时俱进, 才能符合这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无锡市及江苏省只是在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教育上做了一些先期的工作, 还要不断地实践和改进, 如物联网实验室的标准配置、实验仪器的开发和利用, 以及教材、教参、实践指导和配套光盘的进一步修订工作也将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进行下去。期待在不远的将来, 随着我国及全球物联网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 我们如今播下的物联网技术普及教育的希望种子能不断地生根发芽, 茁壮成长为今后的参天大树, 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新时代信息化要求的合格公民和支撑物联网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高端人才。
苍山点题
美丽中国是由很多具体元素编织而成的, 宽带中国、物联网、大数据等越来越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快的技术发展会为信息技术课程带来什么?教育不能再坐等技术成熟甚至过时之后再“稳妥地”学习了, 需要以积累的心态、高度的热情去拥抱前沿技术的美丽梦想, 这样才有自己创新的意识、创造的动力。
技术教育事业如果总是走在时代的后面, 就像上世纪80年代的工业一样是粗糙的、被动的。现在, 我国的工业开始走向自主创新, 走向高端了。所以, 信息技术教育要适应这种社会的需求, 与社会发展、技术变革保持一定的切合。这对新时代人才的启蒙会有深远的意义。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许不可能立即培养很多有远见、能创新的人才, 所以也无法要求课程有多少内容可以是最新的。但是, 如果能够有少量新的启蒙, 至少提供一种可能、一份希望, 种子遇到阳光和水分它就有发芽的机会, 未来成为参天大树就有了可能。
第一篇文章, 是给我们一份激励。从对新新技术的高调态度出发, 激发课程新元素的热度。对待新新技术, 爱它才能拥有, 心灵一起才能共舞未来。
第二篇文章, 是给我们一点示范。从物联网这一具体的新新技术出发, 讨论如何引入课程, 让我们以更开放的方式来迎接又一次的技术革命, 让课程成为技术革命的推动而不是困境。
因为技术在不断变化, 因为新新技术太前沿, 所以我们需要保持一颗轻松的心, 采纳一种柔和的眼光, 用教育真心亲和技术未来, 为明日科技培育心灵、积蓄力量。
互联网普及 篇2
网银十年:从普及迈向纵深,互联互通开启新篇章
摘要:十年前,人们办理金融业务没有更多选择,去营业网点是“唯一出路”.如今,人们可以不必在街头到处寻找银行的.营业网点,通过登录网上银行,就可以随时随地办理金融业务.不知不觉间,网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企业资金运营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作 者:李庆莉 作者单位: 期 刊:中国金融电脑 Journal:FINANCIAL COMPUTER OF CHINA 年,卷(期):, “”(4) 分类号:互联网普及 篇3
回顾历史,审视当今,展望未来,普及公文处理学已是当务之急。此处普及,是指在各级各类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机关人员)中普及推广,使之全员化。
公文处理学属于应用科学,它注重理论,但不在纯理论的象牙塔内攀缘;它面向实际,但并不匍匐于具体操作,而是将理论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对机关人员而言,它是必修课,无论是综合部门,还是业务部门,处处脱离不了公文处理,人人都需操作,如此必须学懂弄通,否则便难以立足安身,开展工作;它是指导课,在公文处理实践中,总要遇到困难,事物在发展,总要出现问题,公文处理学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难题,指导操作;它还是长久课,机关人员呈动态,从总体看,是“流水前波让后波”的,新成分持续涌入,需要学习,而原有人员从理论在发展、实践在推进的角度看,也要更新知识,持续学习。因此,普及公文处理学,既有切实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普及公文处理学,具有重要性
(一)步入正轨,实现“三化”。
据调查分析,当前我国机关人员的公文处理学素养呈常态分布:具有理论水平,在工作中自觉运用科学理论者,占少数;不懂公文处理学,不胜任文秘工作者,也占少数;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理论素养欠缺者,占大多数。这比重颇大的后两者,在公文处理实践中,常常伴有似是而非的问题,或习惯使然,或循例操作。对此,公文处理学可以帮助机关人员引路、入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是公文处理工作的总目标,这一提法显然具有现实针对性。“三化”依靠的是行为主体,人的问题解决了,理论素养增强了,实际工作步入正轨了,实现“三化”就具备了坚实基础。
(二)解惑排障,推进工作。
公文处理作为具体工作、特定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手段存在问题,目的的达到就受影响。前述种种问题,轻则贻误工作,公务目的打折扣,重则由事及人,损害发文机关形象。公文处理工作中的难题,常常不知不觉,甚至随时随地跳到面前,行为主体不能回避,不能退缩,只能勇敢面对,战而胜之。公文处理学能帮助人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问题。唯其如此,铲除坎坷走坦途,行为主体才能按既定目标行使职权,推进工作。
(三)规范操作,提高效率。
在公文处理领域,最高领导机关的三份法规性文件,清楚明确地提出了工作规范。对党的机关而言,即《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对国家权力机关而言,为《人大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试行)》;对国家行政机关而言,则是《办法》。各系统机关人员在步入正轨之后实施标准化操作,同时把握、运用理论,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那么,制发的公文将是规范的,公文处理的运行将是规范的。手段规范化,必然有力地促进了公务的实施、工作效率的提高、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落实。
二、普及公文处理学,具有必要性
当前,从现状出发解决现实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普及公文处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学习理论,掌握武器。
公文处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言其古老,乃因中国是公文大国,在悠久的华夏文明史中,公文处理的理论是丰富的;言其年轻,只是到了近年,才在众人劳动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公文处理学,构建体系。理论,只有同实际结合,成为人们手中的武器,指导人们的行动,才有意义。恰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学习、应用理论当从实际出发,总结自身经验,推广开来,使学习深入持久,务求实效。理论学习目前已为多数单位所重视,比如吉林省委办公厅会同省人事厅下发《关于对党的机关文秘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实行持证上岗制度的意见》,全省已办培训班17期,培训文秘人员1800余名,其中1368人通过统一考试,取得了“资格证书”。
(二)践行法规,把住准绳。
公文处理法规是机关人员实施公文处理的标尺、准绳。上面所述三份法规性文件,连同中央军委2005年10月2日发布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可统视为各大系统公文处理法规。公文处理学既背靠法规,又阐扬法规,两者已经水乳交融。机关人员实施公文处理,办好公务,发挥效能,首先要认知法规。了解、熟悉,进而精通。据调查,有的法规颁行多年,少数机关人员还不甚了解,甚至毫无知晓,如此不出错误才是咄咄怪事。其次要践行法规。知而即行,行而认真,是基本要求。在践行方面,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还是敷衍搪塞,马虎随意,不只体现两种作风,也必然产生两种结果。法规是规范公文处理全程的,从始至终,每一程序、每一环节务必中规中矩。
(三)培训人员,抓住根本。
公文处理应以人为本。公文处理的任何一步,都由人来承担。行为主体的素质水准,同公文处理的成效成正比。因此,抓培训,强素质,才能抓住事物的根本。
一是领导人员是关键。领导集体的每一成员,都享有公文签发权,拥有公文处理的指挥权:掌全权,管全程,负全责。成功,归于领导有方;失误,归于领导不当。说到底,公文处理的任何问题,都同领导有关:要么知之不多,以其昏昏,难以使人昭昭;要么重视不够,未当大事,管理有疏。鉴于以前法规对领导约束不够,《办法》设专条规定:“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模范遵守本办法并加强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在这方面,国务院领导同志不仅明确要求,而且身体力行,比如,对不属于交办事项而直接报给领导同志个人的公文,领导同志一般都转交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处理或退回报文单位按程序重新办理。有了法规约束,有了最高领导的榜样,还须开展培训,使之懂理论,明法规,切实赢得领导权,发挥关键作用。
二是部门领导是枢纽。位置决定作用。部门负责人处于上令下达、下情上禀的特殊地位,意义非同寻常。对部门而言,负责人是说了算的,其言也重,其行也标。部门公文处理的水准,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负责人。有的负责人认真负责,严格要求,部门的公文处理就运转正常,迅速高效;有的负责人不以为然,甚至带头违规,部门的公文处理便效率低下,障碍颇多。而有些明明白白的问题,比如先签后核,源头多发于此。因此,强化对中层领导的培训,提高其素质,十分必要。与此相关,还有个别部门的业务建设问题。在公文处理方面,办公部门是主导,肩负管理职能,就要切实负责,经常宣传并带头执行规章制度,使本机关、单位公文处理运行有序;业务部门是主体,承担大量的公文处理任务,负重、辛劳,却常常认识不一,方法各异,问题也就出现较多。将其理通气顺,入轨运行,就成为单位领导、综合部门的一大任务。只有两大部门紧密配合,协同奋力,公文处理才会形成良好局面。
三是工作人员是基础。在任何时候,撑起机关、单位工作的都是广大工作人员。他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默默无闻,堪称基石。众多的活,由他们手干;大量的话,由他们口出。此干此说,讲究颇多。和规者顺畅,违规者多舛。工作人员的举手投足,虽属个人作为,却是机关形象的代表。因此,要他们知理论、懂法规,并落实于行动,实为要务。
(四)建立机制,强化管理。
从实际出发,建立规章制度,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作机制,监控强化,管理有力,使公文处理发挥效能,是公文处理学的一项内容。集中一些机关、单位的公文处理经验,主要有三:一是数量监控法。帮助机关人员树立“一少二精”的发文理念,依法依职,确有必要,方可行文,人人严把发文关。同时,控制公文成本,坚持刚性原则。如青岛市委办公厅就采取“确定基数,配额管理”的办法,从源头上控制发文总量:市委及其办公厅发文以前3年平均数减10%为基数,将发文内容划分9个方面,各部门、单位以此为据,于年底上报下年度以市委或市委办公厅名义发文计划,办公厅审核平衡后再下达。二是质量监控法。机关人员要从上到下形成“质量第一”的观念,视质量为生命,倡导零误差、零延误、出精品,提高办文效率和文件效能。同时,强化综合部门职能,严格质量考核,以此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质量反馈机制,确立质量成本控制制度。三是程序监控法。公文处理程序,是由诸多环节组成的动态系统。各环节的高效,才可能集而成为系统的高效。首先,要确保各环节的工作质量,主观、客观措施双管齐下;其次,要抓龙头,带全身。在公文办理的两大系统中,签发、批办这两个领导者操作的环节,影响、调控、决定着其他环节,两环优可促全程优。再次,要强化公文分流工作,协调各方,化解矛盾,约束公文运转方向,掌控运行速度,完善督办查办职能。
三、普及公文处理学,具有迫切性
行为主体在公文处理方面的问题,涉及诸多方面。普及公文处理学,启动解决问题这一系统工程已经时不我待,必须只争朝夕。
(一)中央的决定。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下决心精减会议和文件,改进会风和文风。”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强调查研究,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可见,这一课题已经列入党中央的议事日程。1999年3月28日,《国务院关于克服官僚主义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有关问题的通报》要求:“切实改变文山会海、繁文缛节”,“各部门之间征求意见或会签文件时,协办部门必须在七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否则视为失职。各部门办理国务院交办文件,必须在两周内回复。”2000年10月8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减会议和文件的通知》指出:采取有效措施,大力精减文件。2001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精减会议和文件的意见》规定:加强管理,切实精减各类文件简报,下大力气提高文件简报的质量。2007年12月31日,《关于国务院办公厅精简会议文件改正会风文风的意见》进一步重申:“控制文件规格”,“减少文件数量”,“压缩文件篇幅”,“提高文件质量”。近十年来,最高领导机关就这一议题连续颁发文件,可见言之凿凿,操之切切。
(二)领导的要求。
在机关、单位,领导集体拥有决策权、指挥权,对其进退兴衰,自然承担着全部责任。公文处理看似局部操作,实则涉及整体工作。说到底,它关系行为主体的根本利益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识上升之后,没有哪一个领导能容忍问题的存在。而解决全局攸关的问题,改善公文处理状况,也就成为领导者的迫切要求。许多机关、单位,以综合部门名义采取措施,比如理论学习,开展培训,组织活动,必以人员安排、时间调度、财力支持作保障,而这些都属领导的决策。在这方面,点上的经验,正在面上开花结果。
(三)群众的渴望。
普及建筑 篇4
今年, 我除了本来在汕头大学的教务, 还回到母校——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兼任助理教授, 并出任了香港建筑中心的总监, 负责中心的运作和策划关于建筑文化的不同类型的活动。
回到母校, 发现它和以前我读书时候大不同。现在运用电脑可以很方便地做出很多突出的造型, 但缺乏了那种打动人心的设计。是不是建筑设计已经进入后手工年代了?
香港建筑中心是一个致力于普及建筑文化的非牟利团体, 中心思想是“人为建筑、建筑为人”。我们通过讲座和建筑参观团告诉普通人何为建筑, 如何去欣赏建筑, 如何去关心我们生活的环境, 如何去关注我们已有的历史建筑。
在香港这个以经济为主导的城市, 要普通人关心何为好建筑很艰难。如果把我们和日本或欧洲国家比, 我们人口和博物馆的比例是非常低的。想想我们的家庭有多少周末是和孩子在美术馆过的?也许我们的孩子对购物中心的种类比对美术馆的艺术熟悉得多。
香港建筑中心在计划两件事情:一是成立香港建筑博物馆, 二是举办香港建筑艺术节。香港有很多艺术节, 有音乐的、电影的, 唯独没有建筑的。建筑作为结合不同艺术的科目, 居然不被重视。很多地方很早就出现建筑博物馆, 推动了本土年轻建筑师的发展。在日本从丹下健三、矶崎新、伊东丰雄、妹岛和世到藤本壮介, 可以看到一代提拔一代的连续性和传承, 所以日本建筑的个性可以一直维持下去并得以发展, 而香港已经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建筑艺术节的想法是相对现在流行的建筑双年展提出的。在建筑双年展中, 建筑师努力为未来提出构想, 但对于不懂设计的普通人来说, 可能半懂不懂, 也许会失去参与的兴趣。我们构想的建筑艺术节是希望结合理论和参观者的展览, 成为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可以共同参与的一个艺术平台。现在期待的就是有足够的经济支持, 在商业挂帅的香港, 去找钱做艺术展览可能比盖一个有意思的房子更难。
2010年, 有几个建筑事情值得记录, 不能不提的首先是上海世博会。期待了好几年的世博会, 终于开幕了, 在上海的街头和电视上, 我们不断被灌输世博会的美好形象及其正面影响。近年来, 中国举办了奥运会和世博会, 它们除了本身的历史意义外, 也是中国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实力和团结的重要途径。这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 是很有鼓舞作用的。
在我看来, 现在的世博会也许没以前那么重要和有吸引力, 因为在以前没有电脑和互联网的时候, 是需要展览来交流最新科技的。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看到很多最新消息, 那我们去世博会是为了看啥呢?我想就只有建筑了。
历史上的世博会往往为世界留下了重要的建筑物, 譬如从巴黎铁塔到今天的中国馆, 这些建筑成为了城市的名片, 在展览过后, 还会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我这里不想评论世博会建筑的好坏, 但在建筑的整体风格上, 给我的感觉特别像学生时代的设计。我这样说不是说他们的水平很差, 反而是由于世博会不是一个商业项目, 所以很多国家通过比赛去挑出实施的方案, 这样一来, 很多年轻建筑师得以发挥他们最好的想法。我也观察到很多国家馆很会表现他们自己国家的个性和特点, 譬如丹麦馆和西班牙馆, 所以世博会结合了建筑艺术和科技的展示, 为老百姓上了一堂建筑艺术课, 美中不足的就是我们耗了很多时间在排队!
另外一个重要的建筑事件就是香港西九龙文化区规划的第二次公共质询, 三家参加竞标的设计单位展出他们的方案, 并听取香港居民的意见作下一步的调整。经过政府的大力推广, 西九龙文化区的未来又变成了一个很热的话题, 很多人关心它是否能带动香港的文化发展, 是否只是变成开发商的项目而已。建筑评论者就觉得三个方案在设计上没有太大的突破, 为何每家还可以有五千万的设计费?在功能上, 是否符合香港艺术工作者的需要?
推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香港是必须的, 但是不是一定要盖满那么大的地方才可以呢?如果我们现在已经有了硬件, 但我们的软件是不是已经跟上了呢?我们有了世界一级的表演厅, 但会不会入座率很低成为国际的笑话?在这些问题没有一个很肯定的答案时, 我觉得西九龙的未来不用那么早下定论。
香港最有意思的建筑物不是高高的商业大厦, 而是处于建筑与建筑中间的街道空间。街道空间是香港最有代表性的元素之一, 五光十色的广告牌、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小店小铺, 一个街道的颜色味道就是一群居民生活的痕迹, 这只会在香港这个拥挤、但中西汇合的地方才找得到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 很多富有人情味的街道被巨大的购物中心代替。该谢谢《岁月神偷》这部电影。香港的永利街可以保留下来, 是不是一切生活发生在有空调的地方才是美好的?是不是街道的方便管理比人民生活便利更重要?可能由于香港的艺术发展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 所以西九龙的计划一出来, 各界反应也很激烈, 希望可以照顾到大部分的艺术行业。最近, 政府的想法是用每家五千万的设计费去买断设计师的方案, 过后把三家的优点结合成一个方案。不知道这会不会出现一个三不象呢?
我去参观了西九龙三个方案的展览。每家公司用很简单、很直接的图像手法表达他们的设计, 并通过录像解释自己的设计方案, 试图争取大众的认同。我看到很多一家大小一起去看展览, 小孩儿很兴奋地看着模型, 大人在填意见表, 为香港文化的未来提出建议。2009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之后, 香港很久没有举办这样热闹的建筑盛会了。
上海世博会和香港西九龙本来是两个不相关的事情, 但他们同样关注建筑的概念如何推广到老百姓的层面上, 这也正是我希望未来除了做设计和建筑教育以外, 还可以出一份力量的地方。
潮州东山湖温泉别墅二期
东山湖温泉是位于潮州的一个拥有山景和温泉资源的天然风景区, 是潮汕地区有名的度假之地。一期规划由林军老师负责设计。在第二期规划的初期, 甲方希望可以以独立的出租别墅为主 (第一期主要为一栋酒店) , 别墅会有不同的规模适合不同家庭的需要。第二期规划大约有30栋独立的度假别墅, 业主一共邀请了5位建筑师进行设计, 每人负责3~10栋不等的户型设计, 从最小的一房到最大的四房别墅。我的设计任务为三房的户型, 规模为120m2, 设计是以一层为主体, 和自然的环境融合协调。每个房间会有独立的景观朝向, 主要温泉部分延伸在外面, 变成室外的公共部分, 享受山水融合的景色。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潮州东山湖温泉别墅二期
业主:潮州东山湖温泉
建设地点:广东省潮州市
设计单位:Elsedesign
合作设计:汕头东土设计
用地面积:1.5hm2
建筑面积:120m2 (3栋)
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材料应用:涂料, 木材
设计总负责:冯国安
建筑专业:冯国安
结构及其他专业:林军
设计时间:2010年
建成时间:2011年 (预计)
家·亭——添马舰公众艺术计划
这是一个参赛方案, 题目叫“家·亭”。希望通过这个设计引起我们对家这个概念的思考。
在传统观念里, “家”不单是一个空间给我们居住, 还是一个家人互相支持和关怀的地方。古语有说“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成家是建立事业前很重要的一环。可是在香港这个快速的社会, “家”的概念一直被遗忘, 很多家庭出现矛盾和暴力事件, 年轻一代不尊重年长一代。“家”也许变成一种酒店, 没有交流。
设计是以几个坡屋顶的小亭子组成, 寓意“香港是我家”。每个亭子外形统一, 但内部功能不一样, 可以提供人们或坐或站或群体活动的可能性, 让老人和小孩都可以有游玩的地方, 体现“同一屋檐下”的寓意。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家·亭——添马舰公众艺术计划
业主:香港政府
建设地点:香港
设计单位:Elsedesign
用地面积:1.2hm2
建筑面积:50m2
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材料应用:涂料
设计总负责:冯国安
设计时间:2010年
二郎镇初中及小学校
二郎镇初中及小学校新建项目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 是郎酒集团投资打造的“二郎中国国际酒镇”总体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 是酒镇建设提出的“提供一流文化、教育设施”目标的体现。基地面积为51 000m2, 项目规模大概为16 000m2。基地呈微斜的形状, 中间有规划道路把初中和小学分开。
二郎镇出产全世界有名的郎酒, 有着“名酒名镇”的称号。如何设计一个学校去回应这个地方, 如何去设计互动的学习空间, 这是我们思考的重点。我们期待这所学校像酒窖一样, 可以酿出四川省的人才, 在未来可以拥有“名酒名镇名校”的美号。
由于基地是微斜的, 所以在建筑外型上我们采用了台阶形式, 使基地地形改动最小, 建筑呈层层迭落;在功能的分布上, 每一学校是单一的体量, 提供最清楚的动线方向, 并让所有活动不受天气影响;在功能上, 我们把动态的体育场和静态的绿化带分开, 互不影响;在整个设计上, 我们利用地势设计了或大或小的半室外台阶, 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坐下来聊天交流的地方;在材料运用上, 我们使用了最朴素的材质——清水混凝土和白色的涂料为主调;在景观设计上, 希望使用当地不同品种、颜色的花朵和树木, 设计一个色彩丰富的绿地。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二郎镇初中及小学校
业主:四川郎酒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二郎镇
设计单位:香港Elsedesign
合作设计:李树勋
用地面积:5.1hm2
建筑面积:16 500m2
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材料应用:清水混凝土, 涂料
设计总负责:冯国安
建筑专业:冯国安
结构及其他专业:李树勋
普及低碳彩色 篇5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借助彩色文件提升企业形象,创造新价值。此次巡展上,富士施乐为不同行业用户带来了量身打造的彩色文件解决方案及丰富的软、硬件产品,让与会者充分感受到彩色办公的影响力,及节能环保技术所带来的办公室节能之道。
展会中,富士施乐的新一代环保概念彩色数码多功能机ApeosPort-ⅣC5570以及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用户的环保型彩色数码多功能机DocuCentre-ⅣC2260。两款新品均融入了很多尖端绿色环保技术,达到"能源之星"标准中最低TEC值,被视为低碳时代彩色办公的典范。以ApeosPort-IV C5570为例,由于采用富士施乐新LED打印、扫描、以及传导式加热定影等诸多新技术,不仅待机能耗远远低于黑白激光打印机,整体能耗也低于市场同类产品。该产品还曾荣获日本政府颁发的2009年度节能产品大奖。这些新品可实现真正1200×2400dpi的彩色物理输出分辨率,在同类产品中彩色输出效果最佳,获得了中国媒体和用户的一致好评。
长安校车:普及尚早 篇6
2012年是客车市场值得纪念的里程碑,因为2012年完全可以称之为“校车元年”,虽然校车早在5、6年前就已经出现,但真正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始于2012年。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的50家企业中,有31家涉及校车,2012年5米以上的校车共计销售25695辆,占5米以上客车总销量的11.69%。长安客车去年总销量达到4800辆左右,比2011年增长了10多个百分点,高于行业水平。其中,校车是主要增长点。长安客车在校车方面发力较早,产品谱系齐全,市场表现突出,去年销量2732辆,市场份额10.60%。目前长安校车销量在行业排名第二,仅次于宇通。
长安校车开发早,并且在研发上持续地投入。早在2004年,长安客车就组建了专业的校车市场调研及研发团队,对校车进行前期的设计开发。2005年,长安参与国家校车标准的编制工作。2006年6月,长安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了节油型校车专用底盘。2011年10月,长安与清华大学合作,优化了专用校车底盘,开发出了“RMB”节油系统。2011年11月,长安第一款长头系列校车上市。今年6月28日,长安在国内首家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符合新国标的校车安全座椅。8月3日,长安第一款满足国家新校车标准的SC6735XCG4长头校车上市。
在研发时对安全也非常重视,去年底,长安校车通过了国家权威机构的侧翻、顶压和侧倾试验。侧翻后的长安校车车身骨架变形量最小,只有10毫米,极大地减少了碰撞变形对内部成员造成的挤压伤害,保证了逃生、施救的有效空间,满载侧翻临界角度最大达到了44°,高于国家32°的安全标准,极大地减少了校车在紧急情况下发生侧翻的可能性,提高了整车的主动安全性。
长安校车依靠其可靠的产品质量而广受欢迎。据了解,长安在全国的八大销售区域基本都有校车订单,但是不同地区差异很大。广东、山东、黑龙江、吉林、河南等区域是长安校车的主要市场,这些都是教育大省,校车推广也做得比较好。在国内市场强劲表现令人欣羡,出口方面也毫不逊色,2006年9月—2010年7月,长安校车连续四次批量出口中东市场,累计近2000台。河北定州市委宣传部25日透露,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在科威特校车招标项目中,包揽全部两个车型的近1700辆校车订单,首批确认1114辆,出口总值2.8亿元人民币。至此,长安客车在科威特市场保有量超过3000台。
校车的发展迅速,得益于现今国家的发展与支持,而长安校车赶上了早班车。我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民众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已逐渐普及,美国、日本、欧洲这些发达国家民众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民众的重要参考,对校车的需求已无法回避,无论是普及公交还是拟制拆点并校.都不能减少校车的需求,而且国家法规条例的推出又规范了汽车市场,2012年国家相继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和《专用校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建立和完善校车法规体系,是推动校车市场发展的前提。校车法规体系的推出虽然相对保守,但是拉紧笼头,使得校车市场能够稳步发展,使刚性需求能够逐步释放。在政策与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长安客车今年在校车方面有大动作,年初发布的“小神童”校车就制定了2000多台的销售目标,而去年长安校车的总销售量也就2000多台。
长安校车在注重自身的发展的同时,热心于校车公益事业,在央视二套大型慈善公益晚会《春暖2012》第二季—《满载梦想的校车》上,长安客车董事长罗志龙代表长安汽车向贵州和青海共捐赠了10辆新标准长头校车,据了解,此前长安客车已经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签署了向社会捐赠500万元校车的协议,此次捐赠是上述协议的一部分,也是晚会现场收到的数额最大的一笔捐赠。
罗志龙坦言:“现实中,还有很多孩子坐不起校车,因此,在2012年2月的中国首届校车发展论坛暨国际校车展览会上,在国内首家倡导‘关注城乡儿童,造孩子坐得起的校车’。保定长安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客车业务部总监郭武军也认为,如今,二三级城市是最需要校车的地方,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城乡地区。而长安校车的定位是中档校车,校车成本控制在20万元以内,切实让学校能够用得起校车,让孩子们能够坐得起校车。长安校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投身于校车普及中去,不仅仅带动销量的增长、无形增长的品牌影响力,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关怀。
影响4G普及的四大难题 篇7
难点一:技术不成熟
我国4G网络技术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网络覆盖不完整, 手机经常处于3G与4G LTE之间的切换, 也就成了手机耗电的最大元凶。
难点二:终端数量不足种类不齐
尤其是中国自主研发的TD-LTE网络制式在国际上无先例, 4G终端的普及更是一大难题。工信部部长苗圩曾明确表示, 要进一步动员手机厂商、软件厂商、芯片厂商积极参与到产业链中。目前中移动大规模的终端招标活动也是旨在解决这一难题。
难点三:基站建设面临诸多现实难题
基站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网络的质量和稳定性。首先数量上有比以往基站更高的要求, 但目前不少民众认为基站辐射会影响健康, 对基站建设持抵触态度。
此外, 在网络建设过程中, 各大运营商之间以及运营商内部各部门之间难免产生利益纠纷,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4G的发展进程。
难点四:资费是否真的便宜
4G牌照发放后, 中国移动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陆续推出4G流量套餐。在上海, “流量套餐分5档, 分别为600M到5G不等, 对应的资费从50元/月至最高180元/月”的消息一公布, 便有细心的网友算起账来:“按照中国移动公布的极限速度1秒下载100M, 套餐中最低的600M档6秒钟就能用完。即使是5G套餐, 最多就撑个1分钟不到。万一失手, 6秒600M流量50元钱便瞬间蒸发。4G真的‘用不起’。”
不久前, 国内社交平台中开始流传这样一个关于4G资费的段子, 即:“如果晚上忘记关掉移动4G上网, 第二天早上起来房子就要交给移动了”。该段子通过国内微博多个知名账号作为笑话进行扩散传播。
网友不约而同地担心套餐不够用直接导致流量费攀升, 4G手机买得起用不起。“这就好比把一辆劳斯莱斯轿车送给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 但人家依然消费不起!”还有网友认为, 要是用4G看视频和看电影, 一般人是玩不起的, 流量应该有个封顶, 消费到一定数额之后就不应该收费。
对4G资费, 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不久前的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上表示:正在考虑推进全国统一资费, 在正式4G套餐推出之前, 制定更符合广大消费群体的包月套餐。工信部部长苗圩也在12月24日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表示, 目前4G价格确实比较高, 但未来将进一步鼓励企业竞争, 通过竞争促进4G价格不断下降, 改进用户服务, 提升用户体验。
音乐的素质教育普及 篇8
一、重要性
不管是古今中外 , 音乐都能够带给人一种特别美的享受 , 它使人的身心得到愉悦 , 使心情得到放松, 最重要的是还可以熏陶情操以及灵魂的净化也要靠它。尤其是在这个非常浮躁的社会年代, 更加需要音乐这样一种上帝赐予我们的美好的东西来美化我们的心灵。而我国就目前在大力提倡发展全面的素质教育 , 很多学校对于音乐素质的教育远远不够重视 , 甚至很多学校都不设置音乐课程 , 或者就是设置了也是走走过场 , 装装样子。就连高等教育音乐素质的教育也只在个别的专业中开展 , 音乐素质教育的形势非常的令人担忧 , 对音乐素质的普及教育已经一刻也不能耽误了。
音乐在人的生命生活中的重量是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 小到孩子们 , 说大了可以到整个民族 , 音乐教育要进入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缝隙。它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 首先就是一种基础素质的体现, 是每个新时代的人们必备的素质。教授人们音乐这门课程, 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 , 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 , 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 , 从而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及审美趣味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在音乐面前都能在所感悟,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教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讲过:“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 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 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 使它因此美化 ; 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 心灵也就因此而丑化。”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音乐能培养情商
音乐是人们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表现模式, 但它不只是抽象地表现, 并且会生动且形象的来表现。在艺术形式里面, 音乐最擅长于表现人们的情感, 它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和感染力。当音乐在你耳边响起的时候, 你的生理、心理节奏就会跟着音乐的节拍产生共鸣并且会沉醉于其中。而音乐教育正是在演奏器乐和演唱歌曲中, 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 使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 从而领悟到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思想, 能够达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比如在演奏音乐的时候, 必须要一心一意, 集中自己的感情和精神去扬州。音乐的这些因素就要求学生具备足够的情商, 这和智商没有关系, 这会促进学生形成坚强专注的意志品质。而这种品质对他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和事业也大有裨益。
三、音乐可以影响思想
战国末期的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优美的音乐, 在无声无息中就能够影响人的情操和思想。音乐艺术能够塑造学生的灵魂, 对学生的精神灵魂能够起到一种激励升华的作用。比如雄浑高亢的歌曲旋律, 学生们能从里面体会到激情与魄力, 从而来培育他们的胆识和气质 , 在潜移默化之中起到了素质教育作用。而贝多芬、肖邦、莫扎特等音乐方面的绝对大师在思想也是颇有造诣, 这是因为音乐对他们思想的影响, 不可能说有一个人在音乐方面有很深的理解但是思想却很肤浅。甚至可以说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
四、状况堪忧
由于社会环境、教育体制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原因, 目前在我国的音乐素质教育还是很薄弱的, 大家尤其是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较低。
在这里就先拿河南省为例, 音乐课仅仅就在小学年纪和初中初一阶段开展了, 而在这以后一直到大学的整整五年的时间, 完全就没有了音乐的学习, 这样一来学生根本不能系统地接受音乐的学习, 更不要谈较高层次的音乐教育了, 这里面还没有包括没能升入大学的很大的一个群体在里面。与此同时还应看到的是就算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那所谓的音乐教育, 也还有很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由于许多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对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的认识眼光短浅, 并且不到位, 艺术的素质教育尤其是音乐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很难有一席之地;甚至有的地方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方, 因为缺少音乐老师、音乐教育资源等原因, 不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全面素质教育的方针, 随意停开音乐课甚至于根本就不开音乐课;有的地方由于音乐老师素质不高, 完全就是糊弄上课, 误导学生;而有的地方追求升学率, 挤掉音乐课, 部分中小学校音乐教育有名无实。
五、总结
音乐的素质教育已然成为了社会各种发展需要的大趋势了, 毋庸置疑, 发展音乐的素质教育, 特别是要普及它, 是必须做到且要做好的一项教育的问题。笔者先是讲出了音乐的魅力, 它是一种无形的美, 它能美化我们的精神心灵世界, 荡涤我们肮脏的灵魂, 如此来表明音乐对于国人, 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这种重要性不分国界, 不分时间。这样说明了音乐的教育刻不容缓的形势; 然后笔者再讲到音乐能够培养人的情商, 很显然, 音乐不是用智商来考虑来思考的东西, 它完全是一种感性的思想产物, 音乐的教育, 能够从小就培养人的情商;当然, 音乐完完全全的能够影响人类的思想, 笔者举出荀子曾经说过的话来验证音乐能够在悄无声息之中影响到人类的思想, 很多大哲人都是通过音乐来启迪自己的思想的; 最后笔者还提到了目前我国音乐素质教育令人担忧的状况, 国家虽然已意识到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且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和文件, 但是在落实方面还远远的不够。很多的学校都没能真正的从思想上纠正传统的旧观念, 认为音乐没什么用处。笔者讲了那么几点, 寄希望于能够改善目前我们社会的状况, 能够正视音乐的素质教育普及。
摘要:音乐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部分, 并且也属于是素质教育。音乐的素质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音乐文化素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文化学习成绩那么的简单、单一, 其他的素质教育也非常的重要。特别是音乐的素质教育, 音乐它能够锻炼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 对于学生们的成长是一个很好的东西。今天笔者要谈谈的就是音乐的素质教育普及。
关键词:音乐,素质教育,普及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