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2024-12-04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精选8篇)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篇1

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现实需要

文学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2)杜潇莎2010370728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日益呈现全球化的趋势,在这过程中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现代社会是知识密集的信息社会,对信息和知识的选择、收集、判断和综合利用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

大众传媒高速发展,传播媒体对现代生活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电影、电视、广播、报刊、电话、互联网等媒介的技术几乎能无限制的满足人们的视听感官需要,是大众文化信息对社会的影响达到了相当深的程度。

大学生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作为主流文化的建构者,大学生的素养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致力培养的对象。然而由于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缺陷,素质教育体系还未成熟,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一直未被给予高度的重视,校园课堂并未给大学生提供很好的认识和接触传播媒介性质的平台。媒介素养教育是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一门融合了传播学、新闻学、教育学、美学等多学科理论的新学科。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使受众在思想上明白媒介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是经过可以选择的,是许多因素相互融合、碰撞的结果;在技能上能够独立使用媒介、利用媒介进行制作和创造,能够独立判断并批评媒介信息,并遵守媒介的伦理道德规范,进而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理性的采用信息。尽管多媒体教学已经被引进各中小

学的教学工作中,然而这只是浅层次的让学生对媒体教学有了一个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媒体这一社会信息媒介工具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信息传播者的范围内了,他也同时扮演了社会舆论监督者、社会文化创建与传播者、社会利益的关系人等多种身份。尤其是从社会利益的关系人这一角度考虑,传媒的商业化倾向使得为了媒介工作者追求商业利益,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传播不良的信息,造成了媒介环境的污染,更加使得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面对很大的障碍。大学生还是一个未涉及社会的群体,尽管他们接受的是高等教育,但由于现行教育体制中的缺陷,大学生们并未能具备很好的信息批判意识,不能很好的分析清楚媒介的特性,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媒介使用的自制能力和计划意识有待提高,他们极容易麻木的依赖新兴媒介。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很多由于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甚至于造成人格分裂的例子存在。心里学有一个“内模仿”论,在网上玩游戏或发表言论,都要经历一个心理历程,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人们在网络行为的过程中,会形成某种道德意识,这种意识会对人们的网上行为与现实道德取向产生影响。美国一个男孩拿起枪打死了八个同学,原因就是这个男孩一旦拿起枪以后就有杀人的快感,这种仨人技巧、行为和感觉都是在玩游戏中形成的。可见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媒介以及媒介传播的信息已经刻不容缓。

(二)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加强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关注,其中学生自身对于媒介素养的自觉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学生自身应该加强认知与分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的、盲目的接受所有媒介传递的信息。大学生应自觉地去了解媒体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体,学习判断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建设性的利用媒体来发展自我。影视媒介和网络媒介是大学生接触的主要媒体,而当今这两大媒体的信息传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然而大学生中存在的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重。解决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不仅仅要依靠社会,政府和学校的教育力量,更需要大学生自觉地认识到网络的利与弊,正确的对待网络对于学习和生活的作用,扬长避短的加以运用。

那么对于媒介已经日益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这一事实来说,学校则应该反省其在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中角色缺失的错误。每一座高校都应该充分发挥媒体优势,让媒介素养教育走进大学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基础,学习借鉴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经验,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具备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的人才。媒介素养教育不应该只局限在专业教育的范围内,我们应积极推动媒介素养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公共平台,成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将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以理论为依托,开展多种多样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不管是以课外互动的方式还

是以社会实践的方式,亦或是通过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的结合,只有吧媒介素养的知识教育应用在学生的生活与活动的实际中才能收获很好的教育效果。

在新闻娱乐化泛滥的今台南,为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媒介甚至将大学生推向了“违背主流价值,破坏道德秩序”的一面。这种对大学生极端不负责任的文化创作使得大学生生活的媒介环境日益走向消极低迷。媒介与大学生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没解释大学生收集信息的平台,也有责任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绿色的媒介环境,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现在有人提出媒体应该建立媒体自律联盟的口号,他们呼吁大众传媒要既能积极关注、报道和呼吁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也能从行业自律的角度对自身传播的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尽量避免或减少新闻报道中的暴力、色情等对大学生成长的不良内容。

(三)总结

作为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群体,我们接受的是在新的社会形态下的思想和人性教育,强调的是个人的合理发展和社会、人类等主体的进步协调完善。然而事实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愿,在社会进步的同时总是会有很多方面是难以一蹴而就的实现质的飞跃,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认清自己在这个社会体系中所担当的责任和义务,从各方面去培养自己良好的素质。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只是大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当前的需要所做的准备之一。媒介文化已逐渐融入到我们的大众

文化之中,它将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不一样的文化视听感觉的享受,同时也将使我们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创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已成为当前不管是素质教育改革,还是社会媒介环境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篇2

媒介素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新媒体环境下沈阳体育学院1006名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一是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高,62.03%的大学生每天都在使用微信、微博、QQ、Twitter等交互工具,10.64%的大学生一刻也离不开它;二是对信息缺乏辨析能力,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三是在面对新媒体时缺乏自控能力,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坦言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四是对新媒体中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不足,92.25%的同学承认会出于各种原因浏览黄色、暴力信息;五是半数体育院校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85.29%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增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媒介,增强其对媒介信息的理解与辨析能力,使其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里迷失方向。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拓展大学文化的功能。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研

为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现状,2014年11~12月,我们以沈阳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调查中,共收回1006份问卷。此次被调查人数占目前该校在校本科生总数的12.93%。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

1. 对新媒体依赖程度高

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完成了校园网络建设,大学生不论是在教室还是寝室,都可以便捷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不仅如此,随着3G、4G、Wi Fi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终端设备得到了迅猛发展,再加上其轻巧、便携的特点,使之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很多大学生甚至对新媒体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

调查发现,95%左右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28.73%的被调查者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超过8个小时。这意味着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从早到晚都在受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之高。

2. 缺乏新媒介信息辨析能力

对受众而言,如果囿于媒介素养不高,则很难明了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与客观现实之区分。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如果对媒介属性缺乏理性认知,很有可能会将媒介语境所构成的虚拟环境认同为客观事实,从而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调查结果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8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只有不到20%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认真分析和过滤”。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庞大新媒体信息资源时缺乏应有的辨析与批判能力。由此,一些不良信息很有可能会乘虚而入,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一旦不良信息在大学校园里泛滥,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故此,在新媒体视阈下,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教育体系和高校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经迫在眉睫。

3. 对新媒介缺乏自控能力

新媒体传递的海量信息令人目不暇接,因此,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在大学生受众中非常流行。这种阅读方式浅显、片面,且影响深度思考,无疑会阻碍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深度的发展,使“三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无法抵御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袭,批判能力不断弱化。

有一项调查结果也应当引我们的重视。调查发现,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久而久之教学质量难免下降。

4. 对新媒体不良信息抵御能力不足

调查还发现,近70%的大学生在网上“无意撞见”或遭遇过色情、暴力网站,有近40%的被调查者出于各种原因浏览过黄色、暴力网站,这样一组数字当足以引起教育者们对该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这些年轻人对于网络流行文化缺乏抵御能力,缺乏理性辨析能力,盲目跟风,甚至会不加思考地全盘吸收。若是对这种现象不加以控制和引导,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时具备基本辨别能力,在被调查的1006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认为“艳照门”“不雅照”“虐猫”等现象是不好的、消极的,但从另一项数据中又可以发现,有92.25%的同学会出于某种原因浏览色情、迷信、暴力信息。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说明,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令大量未经“把关人”严格甄别的信息在网络空间泛滥。由于媒介素养不够,一些大学生易被不良的媒介信息所惑,从而导致行为偏离和失范。这不能不引起教育界和传播学界的重视。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调查数据显示,85.29%的被调查者也认识到自身在媒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在高校有针对性地施行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因为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的有效路径。被调查者还表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包括媒介选择能力和批判意识、媒介道德伦理观、媒介法律意识、媒介环境交往能力等多种能力。

21世纪初,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才开始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及实践。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未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从调查数据看,半数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因此,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处在校园与社会的过渡时期,对社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并不具备完整的判断能力,而且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时,容易经受不住多元文化的诱惑,从而迷失自己。所以,大学生有必要接受系统化、专门化的媒介素养教育,让新媒介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有用工具,而不是沦为新媒介技术的奴隶。

基于调查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培养其养成正确使用新媒介的习惯;其次,由于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信息良莠不齐,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大大提升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析能力;再次,可以提高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校园文化建设

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媒介消费呈现多样化,某一时期大学生对某一信息资源的关注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浏览新媒介信息资源具有不可控的特点,所以,要想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大学生依靠正确的媒介素养来过滤不良信源,从而达到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目的。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学会通过指导大学生,就是要如何正确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海量信息,并从中挑选出积极的、有利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信息资源为自己所用;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意识,提升道德水准,使大学生能够运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信息资源,避免不分好坏全盘接收。增强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建立起一道无形的屏障,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文化建设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校园文化是大学“软实力”的体现。新媒体时代的任何一所大学,都难以摆脱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影响。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联系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1],大众文化正在通过新媒介向校园文化不断渗透。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主张,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文化内涵建设作用独特:首先,它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其次,有利于其有效利用传媒;再次,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抵制不良传媒文化的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范式构建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格局也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因此,厘清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所在,明晰提升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使其养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形成良好的媒介批判能力,既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大学文化内涵的建设;既是大学生社会化转型的需要,更是信息社会对一名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至于如何实施策略,可以考虑从政府、媒体和学校三个层面展开综合探讨:

(一)政府层面———应加强宏观引导

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引导,并在相关制度保障下,大力宣传,融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社会性的条件和契机。这既有助于规范新媒介信息环境,又可以使大学生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和法律观念。

1. 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令

首先,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和法令,以制度来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其次,政府应以制度和法规来约束媒介的传播行为,以加强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再次,政府还应对媒介素养教育保持持续关注,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和对教育者进行培训。

2. 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建议由政府主导或者委托高等教育管理机构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机构和组织建设。因民间社团力量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其社会可信度还有待提高,而政府出面则能更有效地组织与实施。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更倾向于由政府指定或委托一些机构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二)媒体层面———应净化媒介环境

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部分人由于理性辨析能力不足,很容易将虚拟的媒介环境等同于客观现实,并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这就要求我们的媒体能够主动和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净化媒介环境。

新媒介行业内部应建成相应的符合当今时代特色的媒介自我疏导管理体制,形成良性发展的动态监督与自我反省机制,形成行业自律。新媒体有必要也有责任为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必须成为新媒体的最高核心价值追求和长久发展动力。这就要求新媒体行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媒介环境,从根源上杜绝各类不良信息对在校大学生的侵蚀。

(三)学校层面———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1. 整合各高校力量打造过硬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

就当前高校的师资力量而言,尚远远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要求。因此,应整合各高校的优势力量,横向建立起一支能充分胜任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可以首先依托全国高校的新闻院系,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框架体系,包括进行师资培训、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教材、举办媒介素养教育论坛、向其他院校提供教学支持等。

2. 教师应加强自身媒介素养,起到示范作用

高校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努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为大学生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从而达到引导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目的。

3.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首先,应考虑把媒介素养教育上升到国家层面,把媒介素养课程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其次,高校应全面统筹,针对大学生特点,实行媒介素养课程多样化,实现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再次,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有机结合,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各种教育实践和传播实践活动中去。归根结底,应帮助大学生厘清虚拟世界和现实环境的根本区别,学会辨析媒介信息中潜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帮助其逐步培养理解和辨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4.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在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理论传授是基础,环境引导为辅助,而在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才是最终的落脚点。为此,一方面应建设好校内的新媒体资源和校外的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实习基地,如学校论坛、微博、教师博客、微信等,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积累媒介素养知识,形成符合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媒介素养,自觉维护新媒介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应及时提醒和指出不良新媒体的使用方式和传播途径,使大学生们能够引以为戒。

总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介素养,是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代高等教育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项新课题。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学会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选择使用媒介和进行批判性思考,学会利用媒介资源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尤为重要的是,对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建起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丰富大学文化内涵,以及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引起教育界和新闻传播学界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大学生媒介接触及媒介素养研究 篇3

【关键词】媒介接触 媒介素养教育

为了调查大学生在不同媒介环境下的媒介接触情况,我们特选地理位置很有对比性的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和西北师范大学安宁校区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于2008年12月份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

一、引言

媒介素养教育是英国学者和丹麦教育工作者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①。“美国媒介教育研究中心曾经给媒介素养做出过如下定义,即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②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地处兰州市以东的榆中县,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而西北师范大学位于兰州市的安宁区,那里交通便利。那么这两所大学的学生在自身媒介环境很不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媒介素养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本次调查主要就是针对这两所大学地理上的显著差别,来比较大学生们的媒介素养能力,调查将有助于了解在不同的媒介环境下大学生们的媒介素养能力以及改进的方法。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当面访问法对所访对象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以兰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学生为总体,调查以抽样为主。本次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采用自填问卷的形式,共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被调查者的性别比例为男生60%,女生40%;文科生45%,理科生55%,学生来自农村的比例为66%,来自城镇比例为34%。各年级比例为大一占23%,大二占39%,大三占37%,大四占1%。

三、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可接触的媒介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可接触的媒介趋于多样化。

1、大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可接触的媒介种类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两所高校的学生在学校及周边可接触的媒介种类主要有以下六种: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网络和手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网络、报纸、杂志。如图所示:

从表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两校存在着的显著差异。对于一些传统媒体来说,西北师大学生的依存度较高,而兰州大学的学生依存度较低一些。主要原因是由于西北师大的宿舍中配有电视,而且学生很容易获得报纸和杂志,但是兰州大学学生所订报纸和杂志配送不是很及时。对于广播媒体来说,兰州大学校园广播每日的播出较为及时,并且适时地转播国家和省市的广播节目。两校学生在网络媒体上的区别不太明显,因为校园上网都很方便。

2、大学生主动接触媒介的具体情况

“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消遣娱乐已不是媒介接触最主要的功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两所高校大学生主动接触媒介的目的最主要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其次是娱乐和学习。”③大学生们通过各种媒介了解新闻,获取当前生活的实用信息,如就业信息、学术信息、政坛信息和军事信息等等。这与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受的教育不无关系。同时我们进一步发现,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趋于理性。

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④但对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倾向根据各种媒介的综合报道,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并不是一味依赖于媒体报道。

(二)大学生接触几种主要媒介的时间段

调查显示,两所高校的大学生接触报纸及电视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12:00-14:00及19:00以后。但西北师范大学的学生选择收看电视的居多,而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学生由于条件所限,选择收看电视的较少,而且时间主要集中在午饭时间。收听广播的时间主要集中在7:00-8:00,12:00-14:00,16:00-18:00及19:00以后这四个时间段内。两所高校的大学生选择上网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9:00以后。

(三)大学生分别接触不同媒介的内容:以报纸、期刊为例

调查显示,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对于报纸类型的选择主要以时讯权威和娱乐类为主,都市生活和行业类较少。对于报纸内容的选择主要是时政新闻、社会新闻、财经新闻、娱乐新闻、文体新闻、生活百科、时事评论。男女生在选择内容上有所区别,男生中的71.7%喜欢时事新闻,而女生中的32.5%喜欢时事新闻;男生中的26.7%喜欢娱乐新闻,而女生中的65%则喜欢娱乐新闻。对国外媒体的接触,整体上来说,大学生对国外媒体的接触不多,主要是接触不方便。

(四)大学生使用广播和网络广播的情况

1、网络是当今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在获取信息的同时,网络也成为大学生们主要的娱乐和消遣的工具。这种情况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最为明显,因为那里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广播电视的收听和收视较不方便,所以学生们主要求助于网络。但两所高校的学生在具体使用时也有所区别,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由于位置较偏,广播信号不太好,所以62%的学生通过公共广播收听为主,而在西北师范大学由于地理位置较好,所以有44%的学生通过收音机收听,26%的学生通过公共广播收听,两所高校的学生具体的使用情况如下图所示:

2、广播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调查显示,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主要通过广播满足以下一些需求;获取时事新闻、获取生活健康知识、听评书、参与讨论、寻求帮助、听音乐。其中获取时事新闻和听音乐是两所学校的学生的主要需求,在获取时事新闻方面,兰州大学有62%的学生,西北师范大学有21%的学生;在听音乐方面,兰州大学有40%的学生,西北师范大学有50%的学生;在获取生活健康知识方面,兰州大学有14%的学生, 西北师范大学有26%的学生。

(五)大学生参与媒体、制作媒介产品的情况

调查显示,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参与媒体、制作媒介产品的情况一般。在开设课程方面,两所高校均开设了关于信息技术、音乐欣赏、文献检索、网页制作、课件制作和photoshop等课程.具体如下图所示:

另外,两校学生在制作媒介产品方面并不是很活跃,调查显示,大学生们只是偶尔参与制作一下报纸新闻或电视短片,关于DV作品、摄影作品及网络播客的制作就更少了。相对来说,两校学生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行为稍多一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导致大学生们在制作媒介产品方面的意识及能力都很欠缺。

四、结论和建议

纵观两所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主要为了解新闻信息、学习知识和休闲娱乐。总体上讲,大学生是大的媒介消费群体,对媒介的功能利用比较全面。在互联网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今天,大学生对网络的利用在消费群体中非常高。但是两所高校也有所区别,这其中不乏有两所高校地理位置上的差异,相对来说,西北师范大学的地理位置较好,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并不局限于网络,而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地理位置相对较差,在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上网络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是这些原因也使得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对于如何使用媒介也有所区别。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大学校区在城区和郊区对于大学生的媒介接触和媒介素养的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媒介。由于科技的发展,一些新传播技术的出现,对于消除这种影响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一种渠道受阻时,他们会主动去寻求多种获得信息的渠道。

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两所高校的大学生们也能够批判地接收来自媒介的信息,尽管部分媒体提供的信息有失实之处,但总体上大学生们认为媒介对他们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发现尽管两所高校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差异,在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上也有所差异,但两所高校的大学生在媒介的接触方面都很活跃,他们都能积极地寻求信息,在媒介素养方面,他们对媒介发出的信息能够以一种批判的眼光去对待,不再是以前那种被动地接收信息了。同时学校也开设了部分能够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课程。当然,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如:大学生过度沉溺于互联网,整日聊天、看电影、打游戏等等。

五、局限性及必要的解释

此次调查仅仅对兰州市内的两所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问卷也只有100 份,肯定存在很多不足,得出的结果也会有一些局限性。但是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采取了科学而严谨的态度,所得结果应该是有一些代表性的。希望此次调查能对今后的媒介接触及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有所启示。■

注释

①迟蕊,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2005年6月第7卷,第2期

②张玲,媒介素养教育——一个亟待研究与发展的领域[J],现代传播,2004,(04)

③李海峰,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18卷第4 期、2005年7 月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篇4

影视媒介素养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应从教材的选取、教学步骤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引入影视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选择影视作品的`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作 者:朱明晖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刊 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6(4)分类号:H319关键词:影视媒介素养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实践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篇5

3.1 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建构主义模式,设置情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第五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指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质疑能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学习情境,在学习过程中贯穿协作精神,并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意义的建构。在建构主义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比如在解读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曹禺先生时,可以预先布置学生阅读曹禺的代表剧作《雷雨》,利用网络媒体观看同名剧改编的电影,这对学生理解原作氛围和主要人物命运及情感有很大的帮助,并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利用网络去搜集有关的材料,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雷雨》为什么是中国话剧成熟标志的作品?《雷雨》的悲剧精神是什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曹禺的创作?他的生活积累又是从哪里来的?曹禺30岁以后的创作岁月似乎归于平静,平静得近乎平庸,是江郎才尽还是事出有因呢?曹禺晚年的痛苦是什么?曹禺的这一现象是否带有普遍性等等。这样学生在课外完成了课前铺垫(因大学语文课时有限,许多的学习活动需在课外完成)。在课上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教学视频《曹禺百年――话剧教父的真诚与悲情》,视频中历史情境的再现,历史人物的还原,以及凤凰卫视《大剧院零距离》栏目的主持人对曹禺之女万方,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曹禺传》的作者田本相先生以及中国话剧研究所副所长宋宝珍的访谈,为同学们直观地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曹禺。然后紧紧围绕学习的问题师生双方在课上展开积极的交流、讨论和分析,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角色转化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且有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不仅要从中国的“莎士比亚”的角度来解读曹禺,更要从悲剧艺术家的悲剧的角度来解读曹禺,只有深入深刻地了解了曹禺先生之后,才可能对他的作品有更多的阐释,才能从社会学和历史学意义的高度来看待曹禺现象。这样学生形成了共同意识,集中研究和批判性的思考价值就体现出来了,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也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2 在课堂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媒介信息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今中外文学的经典作品,重视吸收我国优秀的文化和文学遗产。但是在注重对经典文本解读和知识点传授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对媒介信息的解析。比如在古典文学阶段,孔子和杜甫是两位必讲且重点讲授的大家,除了对两位大家生平、政治思想、文学影响等背景资讯的分析(知人论世)和代表作品的解读、赏析,重点突出其“以民为本”的思想之外,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准确地看待网络时代的恶搞传统文化现象――2006年的“国学辣妹”“勾引”孔子和今年3月份的“杜甫很忙”,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满足了受众什么样的心理需求?负面效应又是什么?2007年北京大学学者李零推出了新著《丧家狗:我读<论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孔子到底是不是丧家狗?这是对孔子的侮辱还是真实还原?国学热说明了什么?孔子是否已经成为现代人的摇钱树?国学的发展何去何从?

在现代文体中,诗歌也许是最接近文学本质的,因为它最接近灵魂和情感,诗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大学语文中诗歌(主要是古典诗歌)的比重是很大的,除了要传授学生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学韵味、语言表达的修辞和技巧、诗歌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外,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客观现象: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之后,诗歌受到了诸如政治、经济、现代化技术、世俗利益、话语霸权等方面的挤压,诗歌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远了,大众也越来越疏远了诗歌。但是在诗歌越来越边缘化的今天,一股由讥讽和轻蔑构成的模仿热潮俨然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诗歌流派”:“梨花教”的横空出世说明了什么?诗歌以这种前无古人的方式和大众再次发生关系又意味着什么?

如今大学生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大众传媒的信息海洋中,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第二课堂,这些媒介信息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事,都是大学语文课堂上不可回避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发问、讨论和分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

总之,当下媒介文化正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媒介素养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其人文素养的提高。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化生存时代的有益尝试和发展方向,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媒介教育[EB/OL].(2010-09-07)[2012-06-08]. baike.baidu.com/view/3457253.htm.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

[3]徐春萍,罗四_。质疑“大学语文”旧说,提出“大学文学”新论,冀盼――以文学的润物之功启迪心灵[EB/OL]. (2005-03-25)

[4]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第九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媒介素养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 媒介素养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论文

★ 媒体素养课程教育初探

★ 小学语文审美素养教学思考论文

★ 中国式教育的思考

★ 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论文

★ 大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研究论文

★ 读《网络素养教育》一书有感

★ 教师教育教学素养小论文

语文媒介素养的论文 篇6

一、语文与媒介素养整合的功能

传统语文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语文课程发生变化。不再只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增加培养学生会看、会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已不仅仅局限于文本文章,要超越书面文本,跳跃到媒介文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判别或分析媒介提供的文本,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受众,进行杜撰,通过媒介文本的形式对自己的思想观点进行表达。这要求语文课程的教学范围得到拓展。

二、语文课渗透培养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目前,学校不仅没有完整的媒介素养的教材,而且没有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师资。学校没办法专门开设这类课程。学生平时得不到引导和教育。学校也不重视对教师进行培训。现状严重滞后社会的发展需要。所以非常迫切地要去引导学生提高媒介素养。由此可见,语文课程与媒介素养教育整合意义非凡。这关系到学生知识范围是否能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还关系到语文课程的实用性和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三、语文课渗透媒介素养的对策

(一)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在语文课堂上,安排一些教学内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媒介素养。比如可适当教授新闻的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增加新闻理念、新闻体裁和新闻事件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新闻的选题、采访和新闻写作等知识,并可亲自采写新闻,张贴于班级壁报栏,给学校广播站或者报社投稿,通过亲历新闻采写过程,体验媒介的运作程序。除了教授新闻的写法,还可增加教授学生对新闻真实性进行辨析,让学生对重大的新闻进行评论、讲解,从而提高对媒介新闻的分析能力。比如,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关于“一名歹徒持尖刀在福建一所小学门口,行刺小学生,造成9名小学生死亡”的视频。这段视频当时已在网络和微信上疯传,很多人信以为真,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震动。我放完视频后,教室一片哗然。全部学生信以为真。直到我说这是假新闻时,他们都不太相信。于是我因势利导,教导他们如何分辨新闻的真伪,哪些镜头是造出来的。通过这次课,学生就知道大众媒介中存在着很多捕风捉影的假新闻、假消息,不能全相信,而没有分辨能力。

(二)增加传统篇目教学中的媒介素养训练

语文教师有时在教授传统篇目的文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电影、电视、音乐等。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得到审美艺术的熏陶。比如有时教授一篇课文后,适当播放名人名家的评论讲座视频,更能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者意图、文章主题等。这是很有裨益的。为了培养学生媒介素养,教师还可以根据语文课本的名著选篇,播放影视作品,让学生比较电视、电影、话剧中再现的名著情节、人物等与原著的差异,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发言。整个过程中不自觉地提高学生对媒介的质疑、理解、分析能力。比如我在教授曹禺《雷雨》时,有意识地播放《雷雨》的电影版和话剧版两个视频,让学生分析两者与原著的差异。学生经过比较,发现电影版很多地方不遵从原著,进行较大的改编。改编后的周朴园阴险、狡诈的本性被弱化了。又比如我在教授鲁迅《药》时,播放《药》的电视片段,让学生与原著进行比较。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电视拍摄的场景、灯光、情节安排比较拙劣。接着我让学生试着做导演,尝试去设计导戏的思路。分小组讨论,学生发言非常热烈,谈了各自的导戏思路。

(三)充分利用网络培养媒介素养

在语文课中,可以训练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利用文学社区和个人博客发表作品,利用交互功能了解他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从而对自己的作品以及对他人有更好的了解。还可以组织班级建立文学博客,共享各自作品,在相互阅读与评价中提高写作和思想水平。在我的大力倡导下,部分学生有了个人博客,经常在博客发表文学作品。有的还进行小说连载,拥有一定的点击量。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把语文教学拓展到课外

教师可以在语文课程中编排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在学校大型活动中,让学生对嘉宾、领导或教师进行采访,采访完整理采访资料,写出新闻稿,把它提供给学校广播站、电视台报道出来。甚至还可以让学生用手机或摄录机拍摄学校活动过程或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挖掘新闻点,上传到网络平台或学校电视台。在编写和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不仅得到提高,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一举两得。

四、排除对语文媒介素养的误解

有的人把语文媒介素养理解成信息技术的操作素养,即语文多媒体教学。这实在是一种陋见。作为一线教师,要千方百计学习钻研,主动尝试,将成功的实践和事例聚集起来,形成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潮,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对语文媒介素养的决策和实施。

五、开发课程资源,渗透媒介素养

语文课堂上,除了以上所提的课程资源和设置,其实语文教师还可以开展更多课程资源,而不仅仅局限于分析课文。比如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演讲会、报告会;组织学生戏剧表演活动;办手抄报;开通站,交流学习经验;利用班费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写观后感;组织看电影,写影评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课程活动,媒介素养能力得到提高。

六、总结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篇7

一、高校等相关主体应该采取相关措施, 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1. 高校应该采取多种措施, 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1) 培养和提升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高校教师是学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因素, 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相关师资的培训, 为学校开展媒介教育提供保障。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没有专门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 一些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依靠本校从事新闻传播类或教育技术类课程教学的师资, 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媒介素养, 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但讲授媒介素养课程多是靠兴趣爱好和热情, 没有系统的教学规模和教学模式, 更不用说其他专业的教师了。因此必须采取一切积极的措施, 多层次、多渠道、分步骤地加快进行相关教师的培训、培养。对于新闻传播和教育技术类教师一定要规范其教学, 在教学方式上,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应对学生开展“对话式”教学, 赋予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地位, 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主体性意识;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电视台、报社和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等媒体机构。对于非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 开展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 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 使他们不仅能够开展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 而且能够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中。

(2) 编写适用大学通识教育和媒介素养专业教材。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所包含的知识体不完整, 外国相关教材无法参考, 高校又必须尽快建立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体系, 并需要编写适合大学通识教育的媒介素养教材。作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应该更侧重实战方面, 要求通俗易懂, 便于操作, 着重培养学生正确利用媒介的能力。考虑到高校某些学科的统一性和当前媒介融合的时代需求, 各高校可在思想政治课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中修改教学大纲, 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除了通识类教材外, 还应当组织专家编写适合新闻传播专业的媒介素养教材。

(3) 开设全院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从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在全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公选课开始, 我国内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正式拉开帷幕。由于我国高校资源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高校媒介素养课程开设情况也不同。目前高校一般都开设网络和影视艺术全校公共课, 开展通过相关课程的教学及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如计算机知识竞赛、网络道德论坛、网页制作大赛、参加电视节目制作、开展校园DV大赛、举办影视作品赏析等, 提高学生的影视文化素养, 锻炼学生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技能。

除此之外, 还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院校可以先在部分专业中开设选修课进行实验, 待条件完全成熟后再设为全校的公共必修课或通识教育课程;没有条件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院校可以先采取举办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等形式;条件成熟的院校可以直接开设面向全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这样可以分层次逐渐将媒介素养课程纳入正规教育体系。

(4) 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各高校开展媒介素质教育研究和教学的经验和资源各不相同, 所以必须通过校际交流和合作, 才能够实现教育经验和资源的互通有无, 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均衡地开展。2008年5月25日, 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指导下, 《中国青年报》携手国内重点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其宗旨在于为各高校校园媒介搭建一个交流、共享、提高、互惠的合作平台。各校可以通过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共享资源, 互通有无。

总之, 高校应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培养和配备专门的师资,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估体系, 使媒介素养教育真正实现规范化管理。

2. 政府应该采取相关措施, 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

坚强后盾。

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倾向于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相关机构来组织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所以我国政府应该借鉴国外经验, 出台清晰的、权威的政策性文件, 制定相关的配套法规, 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和指导。

(1) 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滞后的重要原因就是资金和人才缺乏。国家政府根据情况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以保证适当的资金和人才支持, 扶持重点高校出版国家一级教材、建立教育与研究实验室、开展专业师资培训、举办国际性高层次的研讨活动等,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只有在这样的宏观管理政策的指导下,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才能有的放矢, 根据指导思想和政策要求实施具体的媒介素养教育。而政府的整体规划和监督也可使高校媒介素养教育避免流于形式, 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2) 完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的《媒介法》, 但基本上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刑法》、《著作权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 以及国家机关颁布的法规、制度、政策中。大学生使用媒介时必须懂得与媒介有关的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通过法律法规对媒介素养教育能起到规范和保障作用。此外, 媒介机构、网络运营、大学生等必须加强自律, 自觉学习法律法规, 减少因媒介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3. 媒介单位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媒介实践活动的平台。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媒体本身的关注、支持和参与。由于媒体拥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 在媒介素养教育知识的传播上, 可以形成覆盖最为广泛的信息网络, 因而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

(1) 高校中各种媒介应该承担起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责任。大学校园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有着较为丰富的媒介资源。校园传播媒体以其信息量大、出现频率高等优势, 形成的舆论传播环境对学生有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 通过校园网、电视台、广播、校园报刊、宣传板等媒介推广媒介素养知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媒介信息的制作, 从事日常的采、编、播等工作;利用学校的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活动, 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 将校园媒介环境作为阵地和平台, 掌握相关媒介知识和技能, 让学生真正成为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 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的目的。

(2) 媒介单位吸引大学生参与媒介运行过程中来。高校除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校园网为中心的活动基地, 还应该为优秀的学生提供到社会上实践锻炼的实习基地。高校需要与社会上的媒介单位建立长期的联系, 以获得良好的建设基地。除了这些措施外, 媒介单位也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些相应的岗位, 鼓励和吸引优秀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媒介运行过程中来。

二、从接受主体来说, 大学生应学会正确使用媒介资源。

1. 大学生应充分利用校园资源。

在校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媒介资源作为他们接触和参与媒介实践活动的阵地和平台, 真正成为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 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媒介实践活动。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通过教师的引导在第二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通过制作学院小报、DV比赛、校园博客、播音主持, 参与晚会策划、小品大赛等形式, 让广大同学参与到整个制作流程中, 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意识、道德与法律意识。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的自由。”大学生在充分享受国家赋予他们的权利时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尤其是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 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而微博使用的低门槛、传播迅速快, 使谣言、黄色新闻肆虐, 使用者也易被别有用心的信息所蒙蔽, 丧失正确的立场。所以在校大学生在网络上传播信息时, 一方面需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 反对传播淫秽色情、泄露国家秘密、非法出版和非法播放行为等。另一方面需要懂得《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防止犯罪。

三、从社会实践来说,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与家庭、社会接轨。

1. 与家庭接轨, 培养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观。

从国外媒介素养的发展过程来看, 英国等国从小学开始就开设媒介素养课程, 而我国现在连专门开设媒介素养课的高校都很少, 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匮乏。所以除了在学校设置媒介素养课程外, 家庭教育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80后”、“90后”都是伴随电视长大的一代, 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子女的媒介素养观。在看电视时, 可以与子女讨论国内外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现象, 提高子女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培养分析、解读信息能力。

2. 与社会接轨, 学生有较好的实习媒介基地。

大学生一方面通过第一、第二课堂的相互配合, 课堂教学、讨论与媒介实践, 可以提升媒介理论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当前热点信息的分析、解读, 可以敏锐地感知社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 然后做出自我的角色定位以适应社会的变化与需求。除了高校内部媒介资源和社会上的媒介单位积极吸纳大学生到自己单位实习外, 大学生也要自觉地融入社会中去。而社会上各种媒介更是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自身和贡献自身的平台。

综上所述, 当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 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至关重要。高校、政府、媒介单位等传播主体, 应该采取相关措施, 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应学会使用和正确利用媒介资源;从社会实践来说,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与家庭、社会接轨。

参考文献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篇8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1-00131-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影响日益扩大,应用网络媒体的网民迅速增加,特别是青年学生成为网络应用的主力军。面对这样一种功能优越、影响强大而又发展变化非常迅速的传播媒体,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知识基础和心理准备,缺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应用的素质和能力,以致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出现许多忙乱,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有目共睹。所以,客观认识网络媒体,把握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状况,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我们必须面对而且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新媒体超时空、超媒体、自主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深刻地影响着新世纪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人际交往,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成为大学生认知社会与世界的重要渠道。但同时也必需看到新媒体的“双刃剑”性质,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污染、信息爆炸、信息侵略极易影响大学生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要适应这种信息环境的变化,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能力。

媒介素养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听说读写能力外,还有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是一个素质概念,它的宗旨是使大众成为积极地善用媒体、制造媒体产品、对无所不在的信息有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优质公民。它与提高社会文化品质与健全公民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受众具有健康的媒介批判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巨大的挑战。媒介素养教育从概念到实现,需要社会各方面通力合作。有学者指出媒介机构、社会组织、受众应为建构主体。

媒介机构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实施主体,社会组织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环境主体,广大受众是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动力主体。具体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而言,具体的实施力量应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大学生还处在校园学习的阶段,所以在大学里开设相关课程是提高其新媒体素养的最好方式。学校教育具有制度化、强制性以及良好的持续性等优势,这样可以确保新媒体素养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得到比较稳定的贯彻。对于大学生来说,在老师的带领下获取对新媒体文本的解读和分析技巧,这种集体学习的形式有利于形成一种主动利用新媒体的良好氛围从而发挥新媒体在大学生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从世界范围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把媒介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这种做法的优势是培养师资比较容易培养。另一种是把媒介素养内容融入或渗透在其他课程中实施,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不必增加新课程,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在德国,有关媒介素养的知识通常被放在政治、社会常识和社会研究等课程中讲授,并且是师范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宗教团体和社区工作者的经常性的讲演和宣传内容。

笔者认为,就媒介素养教育而言,应该体现出多样化的原则,采取单独开课和融入课程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该先从选修课开始,然后慢慢上升到必修课。再者,从大学授课内容来看,尽管有些课程已经涉及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比如计算机课程。但是涉及内容不多。再开一门选修课,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学生学习内容的重复。从已有的课程来看,也是如此,上海交通大学是把媒介素养课程当成专门的课程开。

2.教育机构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媒介素养课程在大学教育中迅速推广

随着新媒体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深入,高校会自觉的意识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设立相关课程,但是这个过程毕竟非常缓慢。只有受到权威部门的重视,新媒体素养课程才能够快速进入大学生教育中去,进而得到普及。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基本就是遵循此发展路径。在英国、加拿大,都是先有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得到广泛认可,进而相关机构或职能部门出台相关制度,使媒介素养教育普及化,这个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可以避免这段漫长的道路,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已迫在眉睫,其重要程度足以受到教育机构的制度保障。我国的教育部门可以像规定大学生的英语能力那样来确定大学生所要达到的新媒体素养等级。

3.培养专业的媒介素养高校教师

在大学校园普及新媒体素养知识,就现在的师资力量来看,明显处于匮乏状态,因此,应该采取各种措施。

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师资培训制度。在澳大利亚,澳洲媒体教师协会提供一系列优秀的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并定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研讨会;在美国,一些著名大学,诸如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服务。

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可效仿他们的做法,由一些媒介素养研究机构或者著名大学的新闻院系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培训,以缓解师资匮乏的现状。目前,我国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饱和,可以考虑将部分老师转向媒介素养教育中去。由于他们具有新闻传播理论知识,通过专业学习或培训能够很快承担起媒介素养课程的教授。

(二)社会——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

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应该结合社会、学校等多方力量。社会创造环境、营造氛围,是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的推动力量;学校提供条件,是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的执行者。如果双方力量结合起来,就会让大学生处在新媒体素养教育的浓浓气氛中。

1.组建媒介素养社会研究机构,支持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工作

国外的经验表明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和实施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社会组织的支持。例如,美国的修女托曼创立的“传媒教育中心(http://www.medialit.org)”一直在领导着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运动。

目前国内专业的媒介素养研究机构较少,也缺乏社会组织支持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谋求社会组织的认可,能够提高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开展效率。

在社会组织力量的推动之下,可以定期召开有关媒介素养教育课题的研讨会,还可以像国外一样组成媒介素养教师协会、媒介素养兴趣小组等,共同推动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一系列活动的的开展。

2.家庭教育要转变对新媒体的恐惧

面对新媒体的负面效应,许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伤害,没收孩子的手机,限制孩子的电脑使用时间,就连一些学校也采取过类似消极的办法。这些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媒体带来的负面问题。

家长应当先提升自己的媒体素养,以开明的態度看待孩子对新媒体的钟爱;在孩子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向其传授一些媒介素养的知识;生活中要积极与孩子沟通交流,表达对孩子的关爱,防止孩子因为家庭的冷落而沉迷于网络中的虚幻世界。家长需要与孩子一同面对新媒体带来的诸多问题,用科学、理智的态度对待新媒体。

3.媒体机构利用自身资源,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在日本,报社在每年的特定时间会开放,以供学生参观,让他们了解媒体信息的制作过程;每年也会有专门的媒介素养知识宣传周,教授学生如何有效识别媒体信息。新媒体机构也可以定期向大学生开放,对大学生开展媒介技术教育,给予大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媒体可以适当的接受大学生制作的信息作品,使其参与媒体制作,比如大学生校园记者、大学生拍客,在具体的制作实践中,大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信息制作过程,提高他们对信息的鉴别能力。

(三)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

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需要大学生群体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正如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只有……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可能对电视,电脑,或任何其他媒介获得某种程度的控制。大学生应通过新媒体素养课程的学习,认识新媒体的性质和媒介信息的价值。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培养受众的批判意识,对媒体信息形成个人的独立见解,透过现象看出本质。所有的媒介产品中,或糅合着制作者的价值观念,或隐藏着商业味道,要正确的解读信息,必须具有批判的眼光。

应当明确的是,新媒体素养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新媒体再现现实,重构现实的功能,认清新媒体对社会的功能与影响,判断新媒体信息的多重意义,与新媒体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张泰来.新媒体:青少年道德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5).

[2]陈龙.青年亚文化与当代媒介素养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5(2).

[3]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社,2007.

上一篇:宽容是一种修养600字作文下一篇:大学生乒乓球联赛开幕式程序及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