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媒介

2024-10-22

大学生媒介(精选12篇)

大学生媒介 篇1

媒介素养是现代信息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今天,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人们对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构成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转变和调整。

媒介素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新媒体环境下沈阳体育学院1006名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一是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高,62.03%的大学生每天都在使用微信、微博、QQ、Twitter等交互工具,10.64%的大学生一刻也离不开它;二是对信息缺乏辨析能力,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三是在面对新媒体时缺乏自控能力,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坦言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四是对新媒体中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不足,92.25%的同学承认会出于各种原因浏览黄色、暴力信息;五是半数体育院校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85.29%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增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媒介,增强其对媒介信息的理解与辨析能力,使其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里迷失方向。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拓展大学文化的功能。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研

为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现状,2014年11~12月,我们以沈阳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调查中,共收回1006份问卷。此次被调查人数占目前该校在校本科生总数的12.93%。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

1. 对新媒体依赖程度高

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完成了校园网络建设,大学生不论是在教室还是寝室,都可以便捷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不仅如此,随着3G、4G、Wi Fi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终端设备得到了迅猛发展,再加上其轻巧、便携的特点,使之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很多大学生甚至对新媒体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

调查发现,95%左右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28.73%的被调查者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超过8个小时。这意味着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从早到晚都在受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之高。

2. 缺乏新媒介信息辨析能力

对受众而言,如果囿于媒介素养不高,则很难明了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与客观现实之区分。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如果对媒介属性缺乏理性认知,很有可能会将媒介语境所构成的虚拟环境认同为客观事实,从而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调查结果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8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只有不到20%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认真分析和过滤”。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庞大新媒体信息资源时缺乏应有的辨析与批判能力。由此,一些不良信息很有可能会乘虚而入,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一旦不良信息在大学校园里泛滥,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故此,在新媒体视阈下,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教育体系和高校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经迫在眉睫。

3. 对新媒介缺乏自控能力

新媒体传递的海量信息令人目不暇接,因此,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在大学生受众中非常流行。这种阅读方式浅显、片面,且影响深度思考,无疑会阻碍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深度的发展,使“三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无法抵御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袭,批判能力不断弱化。

有一项调查结果也应当引我们的重视。调查发现,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久而久之教学质量难免下降。

4. 对新媒体不良信息抵御能力不足

调查还发现,近70%的大学生在网上“无意撞见”或遭遇过色情、暴力网站,有近40%的被调查者出于各种原因浏览过黄色、暴力网站,这样一组数字当足以引起教育者们对该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这些年轻人对于网络流行文化缺乏抵御能力,缺乏理性辨析能力,盲目跟风,甚至会不加思考地全盘吸收。若是对这种现象不加以控制和引导,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时具备基本辨别能力,在被调查的1006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认为“艳照门”“不雅照”“虐猫”等现象是不好的、消极的,但从另一项数据中又可以发现,有92.25%的同学会出于某种原因浏览色情、迷信、暴力信息。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说明,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令大量未经“把关人”严格甄别的信息在网络空间泛滥。由于媒介素养不够,一些大学生易被不良的媒介信息所惑,从而导致行为偏离和失范。这不能不引起教育界和传播学界的重视。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调查数据显示,85.29%的被调查者也认识到自身在媒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在高校有针对性地施行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因为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的有效路径。被调查者还表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包括媒介选择能力和批判意识、媒介道德伦理观、媒介法律意识、媒介环境交往能力等多种能力。

21世纪初,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才开始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及实践。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未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从调查数据看,半数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因此,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处在校园与社会的过渡时期,对社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并不具备完整的判断能力,而且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时,容易经受不住多元文化的诱惑,从而迷失自己。所以,大学生有必要接受系统化、专门化的媒介素养教育,让新媒介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有用工具,而不是沦为新媒介技术的奴隶。

基于调查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培养其养成正确使用新媒介的习惯;其次,由于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信息良莠不齐,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大大提升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析能力;再次,可以提高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校园文化建设

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媒介消费呈现多样化,某一时期大学生对某一信息资源的关注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浏览新媒介信息资源具有不可控的特点,所以,要想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大学生依靠正确的媒介素养来过滤不良信源,从而达到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目的。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学会通过指导大学生,就是要如何正确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海量信息,并从中挑选出积极的、有利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信息资源为自己所用;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意识,提升道德水准,使大学生能够运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信息资源,避免不分好坏全盘接收。增强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建立起一道无形的屏障,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文化建设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校园文化是大学“软实力”的体现。新媒体时代的任何一所大学,都难以摆脱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影响。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联系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1],大众文化正在通过新媒介向校园文化不断渗透。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主张,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文化内涵建设作用独特:首先,它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其次,有利于其有效利用传媒;再次,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抵制不良传媒文化的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范式构建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格局也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因此,厘清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所在,明晰提升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使其养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形成良好的媒介批判能力,既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大学文化内涵的建设;既是大学生社会化转型的需要,更是信息社会对一名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至于如何实施策略,可以考虑从政府、媒体和学校三个层面展开综合探讨:

(一)政府层面———应加强宏观引导

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引导,并在相关制度保障下,大力宣传,融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社会性的条件和契机。这既有助于规范新媒介信息环境,又可以使大学生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和法律观念。

1. 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令

首先,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和法令,以制度来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其次,政府应以制度和法规来约束媒介的传播行为,以加强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再次,政府还应对媒介素养教育保持持续关注,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和对教育者进行培训。

2. 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建议由政府主导或者委托高等教育管理机构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机构和组织建设。因民间社团力量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其社会可信度还有待提高,而政府出面则能更有效地组织与实施。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更倾向于由政府指定或委托一些机构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二)媒体层面———应净化媒介环境

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部分人由于理性辨析能力不足,很容易将虚拟的媒介环境等同于客观现实,并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这就要求我们的媒体能够主动和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净化媒介环境。

新媒介行业内部应建成相应的符合当今时代特色的媒介自我疏导管理体制,形成良性发展的动态监督与自我反省机制,形成行业自律。新媒体有必要也有责任为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必须成为新媒体的最高核心价值追求和长久发展动力。这就要求新媒体行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媒介环境,从根源上杜绝各类不良信息对在校大学生的侵蚀。

(三)学校层面———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1. 整合各高校力量打造过硬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

就当前高校的师资力量而言,尚远远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要求。因此,应整合各高校的优势力量,横向建立起一支能充分胜任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可以首先依托全国高校的新闻院系,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框架体系,包括进行师资培训、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教材、举办媒介素养教育论坛、向其他院校提供教学支持等。

2. 教师应加强自身媒介素养,起到示范作用

高校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努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为大学生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从而达到引导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目的。

3.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首先,应考虑把媒介素养教育上升到国家层面,把媒介素养课程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其次,高校应全面统筹,针对大学生特点,实行媒介素养课程多样化,实现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再次,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有机结合,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各种教育实践和传播实践活动中去。归根结底,应帮助大学生厘清虚拟世界和现实环境的根本区别,学会辨析媒介信息中潜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帮助其逐步培养理解和辨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4.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在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理论传授是基础,环境引导为辅助,而在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才是最终的落脚点。为此,一方面应建设好校内的新媒体资源和校外的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实习基地,如学校论坛、微博、教师博客、微信等,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积累媒介素养知识,形成符合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媒介素养,自觉维护新媒介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应及时提醒和指出不良新媒体的使用方式和传播途径,使大学生们能够引以为戒。

总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介素养,是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代高等教育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项新课题。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学会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选择使用媒介和进行批判性思考,学会利用媒介资源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尤为重要的是,对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建起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丰富大学文化内涵,以及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引起教育界和新闻传播学界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98.

大学生媒介 篇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影响日益扩大,应用网络媒体的网民迅速增加,特别是青年学生成为网络应用的主力军。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络用户已突破1亿,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90%,而其中在校大学生又占绝大多数。接触互联网络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最频繁的媒介行为之一。广大学生通过网络接受丰富的信息,学习先进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扩大了交流。毫无疑问,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面对这样一种功能优越、影响强大而又发展变化非常迅速的传播媒体,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知识基础和心理准备,缺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应用的素质和能力,以致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出现许多忙乱,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有目共睹。所以,客观认识网络媒体,把握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状况,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我们必须面对而且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状况

根据我们调查了解,总体上来讲,当代大学生在接触网络媒介的过程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较强的功利性。大多数人对网络媒介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并表现出一定的接受能力和驾驭能力。他们认同网络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所起到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网络信息内容的真实性问题持谨慎态度,同时也对参与网络媒介的发展进程采取积极态度。但是,调查所反映出的许多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欠缺令人担忧。突出表现在:

1.有不少学生对网络媒介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完全错误。如大多数人承认网络媒介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相当深刻的影响,然而只有少数人承认自己会受到网络的左右;许多人肯定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却不认为自己有学习的必要;对网络媒介的社会控制问题尤其是网络同政府管理的关系在认识上有一定偏差;许多学生对“文化冲击”的理解以及在“文化冲击”对民族文化的利害关系上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是否认“冲击的力度”,说明大学生在网络媒介同文化关系方面的理性思考还有所欠缺,对互联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也缺乏足够的前瞻性认识。

2.许多学生在主动寻求或被动接受网络信息时,对信息内容的正误、优劣缺乏应有的判断力,也不愿花精力深入思考网络传播的内容。很多人对网络媒体的应用多处在低水平、浅层次,使用网络只是为了娱乐消遣,不能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资源优势为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服务。

3.大学生网络媒介道德和政策水平有待提高,有些学生在对待消极、不良、色情等信息的接受和传播问题上没有比较明确的价值标准。许多人对网络黑客不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加以审视,而是从纯技术的角度表示称许。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络管理等方面政策法规认知比较模糊,有些甚至一无所知。

4.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滞后。长久以来,人们所认知的网络与教育的关系,仅停留在如何在教学的情境中使用网络媒介,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目 1的,教学的对象也仅限于师范院校的学生。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缺乏自行探索发现知识的空间,网络媒介素养的理念还远没有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

二、大学生应具有的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媒介素养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比较统一的标准。笔者认为,作为接触网络媒介较为频繁的大学生而言,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

1.网络媒介的基本知识

网络媒介是一种新生事物,它既是一种大众信息传播媒体,又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文化娱乐工具,涉及到传播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和网络通讯等方面的知识,要充分运用和驾驭网络媒体,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与网络有关的基本知识,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方面的知识。

技术因素在网络媒体中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虽然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其技术门槛不断降低,进入网络比较容易了,但个人在使用网络时还是会遇到很多技术问题,因为技术正在使大众媒介、电子通信和计算机软硬件形成一个凝聚在一起的行为,以至于某个人要在现今的社会上得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越来越依赖于他们所掌握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技能。另一方面,网络加入到大众媒介后,最与众不同的是将一部分信息传播权力分给受众的同时也将一部分传播技术的使用权转移给了受众,也就是说,网络传播媒介的发展得益于受众的主动参与,这就促使人们必须掌握更多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传播知识。无论在行为方面还是在思想方面,网络媒介受众始终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受着计算机信息技术模式的影响。

2.网络传播的政策法规

网络媒体是一个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为了规范人们的网络传播行为,各国都已经或正在出台一系列有关网络传播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我国有关网络传播管理的法规也正在进一步完善。自觉遵守网络管理的政策法规,主动按照网络传播管理的规则使用网络,合理进行网络信息的传播交流,这些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具有的网络媒介素养。

作为一个网民来说,最基本的是要懂得自己在网络媒体应用中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在校大学生而言,特别要有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保护意识,处理好网络传播中著作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如发表权问题、数字化复制权问题、作品信息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问题、媒体之间的侵权问题、网络著作权纠纷的管辖问题等。

3.网络交流的道德观念

媒介道德问题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道德问题,也是媒介技术高度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网络技术是人类传播手段的重大进步,如果凭借网络技术接受甚至传播不良信息,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侵扰或破坏,那就是有违道德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网络世界是一个自由意识的乐园,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之一就是可以自由地进行信息交流。这种情况容易诱发无政府主义和极端民主化,一些青少年会滥用自己的自由而忽视社会道德伦理的存在,利用网络的人机对话方式,在缺乏监督、约束、自律的情况下,接受、制造、发布、传播一些低级、庸俗、黄色、虚假的信息,在网上寻找情感交流的对象,寻求刺激和精神寄托,其结果是既危害了自己,又毒害了他人。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交流道德观念的教育,应该成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越是先进的传媒技术,就越需要构建适应传播技术发展的新型道德观念体系,以保证技术永远为人类的进步服务。

4.网络媒体的应用能力

网络媒体是一种大众信息传播工具,大学的媒介与信息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网络媒体的应用能力,包括利用网络媒体搜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评估信息的能力、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等。其中,传播信息的能力处于传统媒介素养能力的核心。现在,除了传统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网页、动画,建立个人的数据库资源,都成为培养个人的传播信息能力的重要方面。

从本质来讲,网络是一个具有高度动态性、全面开放性的媒介空间,在这里任何信息都可以得到传播与共享。但是过度的网络依存,频繁的信息更新,会使网民感到眼花缘乱,对所接触到的信息缺乏起码的条理化和逻辑整理能力。因此,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该积极地培养网民正确的“网络需要”观,适时、适度使用网络,适需、适量接触信息。不仅教育他们吸收网络中的信息知识,如网络新闻专题和网络新闻杂志提供的内容;而且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网络工具使用技术,善于利用自己的思想整合信息,做到“去粗取精”。

5.网络信息的批判能力

网络是一个丰富的信息海洋,它的博大精深包容了各种信息、多元文化的共存,同时也造成了泥沙俱下的情况,会把大量的未经“把关人”严格删选、辨别、评价的信息置于受众面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理性地区分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如何准确地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内容?如何科学地、批判性地分析网络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应该说,这些问题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显然,这不是自发状态下的媒介素养所能应对的。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媒介教育,使其网络媒介素养由自发而自觉,仍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教导大学生们认清网络中多元信息的本质,清醒地面对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避免被那些貌似不具有价值倾向的“中立’信息迷惑,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优化信息。要让学生学会在信息洪流的冲击下生存,懂得用批判的眼光评估各种信息资源,自觉审视网络站点,从网站的社会属性、技术力量、信息内容以及策划设计等各个方面综合考查,来评价一个网站的权威性、可靠性。通过这种有意识的网络素养培育,使之具备基本的判断、辨别能力,做到“去伪存真”。

三、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1.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已经与人们生活须臾不可分,特别在大学里,接触网络媒介更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大学生

对网络媒介的认识和态度,包括对网络媒介的接触和应用,对网络媒介传播内容的甄别与判断,就直接关系到他们学习、生活的质量,尤其是关系到青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指导广大学生正确理解、积极享用网络媒体,培养他们对网络信息的全面解读和批判的能力,以及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从而确立科学的传媒观,在丰富而复杂的网络资源中明晰前进目标,不断完善自我,参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是非常必要的。

具体来讲,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达到如下目的和作用:

①建立对网络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学习如何理性地辨识网络信息的意义,辨识网络真实与社会真实,不盲目相信和采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②发展关于网络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对网络性质和功能的较为完整、客观、正确的认识。网络提供的信息不是为某一受众特别设置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在对网络认识的基础上发现网络信息对自己或对社会的意义。一个成熟的受众总能从容地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因为他有一种思想的过滤能力,运用这种能力可以有效地处理信息,从中获得真正的益处。

③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网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它所提供的信息有很多是不被主流社会意识所接受的负面信息。网络素养教育就要不断地列举评论这些负面信息,强化它的消极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对这些信息的免疫能力。

④保护自己安全的能力,处理不良信息,保护自己不受侵害。学生进入网络应该选择安全健康的网站和网页,谨慎点击某些链接,如果链接有自动广告交换条的网站,均无安全性可言。不要轻易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信息公布在网络上。

⑤培养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网络用户在互联网活动中可以创造和传播自己的信息,能够创造有意义的信息,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懂得网络礼仪,熟练处理网络人际关系,是一个用户成熟的标志。

⑥学会有效地利用网络帮助自己成长。学生应该了解网络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了解自己的需求,并学会利用网络满足自己正当的需求,以帮助自己健康成长。网络素养教育应该使学生成为网络的主人,而不是网络的奴隶。

2.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改革计算机基础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为了推广和普及计算机知识,各个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或信息技术方面的公共必修课程,应该说这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和网络媒介素养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学中主要是应用技术的传授,缺少与媒体有关的人文和道德素质培养方面的内容。应该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调整,注重科技与人文并重的理念,通过计算机基础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

(2)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

要培养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做学生的表率。因此,要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使广大教师树立与网络素养教育相适应的观念,掌握和提高应用网络媒介的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应的法律和法规,提高自己的网络道德修养。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教师才能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上网的指导。只有教师率先垂范,才能做好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3)注重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作用

网络素养的养成是一种内在的发展过程,不是靠外部势力强制发展的,所以要激发教育对象内在认知结构发展变化而主动要求向更高阶段发展。在网络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学生作为行为的主体基本上处于一种任意状态,他们的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行为表现得非常充分,对外来的信息影响拒绝和接受的主动权掌握在他们的手中。所以,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教育方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遵循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原则,启发学生自主建构正确的理念,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

(4)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教育中

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网络媒体已经逐步应用到各种教育活动中,特别是各种学科教育中都有网络素养教育可以利用的因素,要善于从其他学科教育中寻找网络素养教育的因素,在进行其他学科教育的过程中有机的穿插渗透网络素养教育,拓展网络素养教育的渠道。

(5)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

网络媒介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创造了机遇,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阵地,开辟了新途径。许多学校在网上开办“红色网站”,将各种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上有益的信息移置到网络上,把政治理论课搬上网络,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双向交流活动,靠对等信息流解决矛盾,用丰富、正确、生动的信息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所以,要以“进网络”为重点,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脉络,着力于构建网络内外思想教育工作结合的教育框架,使学校教育工作实现从灌输正面信息为主向引导学生选择正确信息与灌输正面信息并重的方式转变。

(6)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是一种媒介,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能够十分有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技术力量,网络媒介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建设功能有着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网络媒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校园局域网、远程教育平台、各种文化BBS、丰富多彩的社团主页、百花齐放的师生个人主页等等这些网络载体,在扩大视野,丰富信息,加强对话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鲜活的、丰富的物质载体。因此,应大力加强各种网络教室、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大网络硬件投入和软件开发,创设各种文化空间,用丰富多彩的基于网络媒介的校园文化,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冠文,于健.浅论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3,(7).[2]蔡骐.论媒介认识能力的构建与发展[J].国际新闻界,2001,(5)

[3]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

[4]曾凡彬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反思

[DB/OL]..cn/o/2004-10-***970s.shtml

附注:张潇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广播 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地址: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邮编:730070

联系电话:***

透过“博客”探究大学生媒介素养 篇3

[关键词]媒介素养;博客;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2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2-0018-02

博客——“知识与思想的管理工具”,渐成中国互联网最热门的一项应用。大学生是目前中国博客群落的主要构成者,他们如何利用博客,是否能较好地发挥博客应有的良好功效。作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博客使用中存在媚俗的趋势,并发现其根本原因是传媒素养的问题。因此,作者呼吁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他们利用互联网的广度和深度。

一、大学生博客使用现状

博客,具有丰富的娱乐形式和自由的表达方式,同时还满足“6零”条件(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零进入壁垒),很适合大学生使用,成为大学生追逐的一种时尚。有统计显示,25岁以下博客作者中在校大学生约占68.2%;博客读者中在校大学生约占38.3%。可见,无论是博客作者或读者,在校大学生都占有很大比重。

广泛查阅大学生博客后,笔者发现,大学生博客呈现以下特点:

1.遍布撒种,广泛开博

通常个人申请开通博客数量1至2个,但事实上,大学生开设博客者最多达6个甚至10个,但经常更新的博客不超过3个,不少处于闲置状态或已被放弃,这些现象与倡导节约网络资源、呼吁共享的博客精神背道而驰。

2.脱离现实,沉迷虚幻

博客自身的原创性、自发性等特点与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在学习过程中由学习者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理念不谋而合。博客在引导校园文化方向,促进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等领域潜力巨大。但是多数大学生博主却忽视了博客的真正意义所在。自从“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窜红网络之后,“寂寞”句式迅速蔓延,用来宣泄和表达青(少)年群体的无聊、颓废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寂寞心理。再如“贾君鹏”事件,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帖子,6小时781万点击量、30多万回复量,各大博客争相转载。这种对非主流文化的热衷与模仿,容易对大众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产生道德上的消解作用。许多大学生倾向于这些虚无缥缈,毫无实际意义的内容,认为在此基础上的跟从,方能显示时尚潮流,甚至排解压力。

3.记录思想,发泄情绪

一个博客作者的观点:“文字是我们的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出演一个个不同的自己,隆重而且自恋。我们通过文字向心灵相通的人来表达自己求得共鸣”,“不想茫然地活在理性世界,渴望一个感性的异度空间!”调查显示,博客作者在博文创作中,记录感情几乎是首选,其次为展示自我、沟通社会及其他。博客读者多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经常浏览的多是亲友的博客、明星的博客,对于知名学者博客、新闻博客等关注度极低。由此可见,大学生博客仍多专注于私人领域的记录和交流,对公共领域的关注尤显不足。

二、透视博客,发现大学生媒介素养亟待提高

大学生求知欲强、兴趣广泛、但参加社会实践机会少,在了解社会、进行人际交往、学习课外知识以及娱乐等方面对传媒的依赖程度较高。大众传媒对现实环境的再现,绝非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一种经过选择、加工后的再现。如果大学生一味信赖媒介所营造的信息环境,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难免会出现偏差。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对提升博客功效,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传媒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是使用媒介的需要,更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

犀利哥、酱油哥、三轮哥……在网络上瞬间蹿红,还有类似芙蓉姐姐、凤姐、夏姐……这种非传统的意识流也受到网友追捧,对于“哥”“姐”现象的不负责任的炒作和嘻哈态度便是叛逆和玩世不恭心理叠加的结果,这些信息带有强烈的欺骗性。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辩证分析能力,对媒介信息进行准确、全面、客观、公正判断,自觉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关注国家和未来等严肃的话题,不要被传媒缔造出的虚幻世界所左右。

三、媒介素养提高的两个途径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媒介文化已经把传播和文化凝成一个动力学的过程,将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生活在媒介文化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我们必须‘学会生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

1.通过学校教育方式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利用校园文化环境和为大学生创造实践机会等方式来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教育学生明确博客是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其精髓不是主要表达个人思想,记录个人生活情感;而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自己看到的精彩内容,通过个人自由表达和出版,为他人提供帮助。从而使学生开设博客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另外,在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同时还要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在养成,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媒介素养教育的活动中不断锻炼、探索,媒介素养才能提高。

2.加强自我的学习

由于媒介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力而非灌输知识,其方法和手段主要是参与和互动式的。强调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一致和互补。大学生可以通过开通博客来打造求职、创业平台;上传一些自创的科技、文艺作品;也可以去构建自己的学习网络,收集整理关注的知识,将知识过滤与积累;通过博客空间这个平台,向博客读者展示自我形象或分享信息,以达到深度交流沟通并与之互动。与普通网民相比,大学生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使他们在对知识加工整理方面更具优势。

“博客对大学生而言是一个免费的私人空间,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安排。”我相信,媒介素养教育会尽快走到大学教育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逐步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传媒教育之路,推动博客文化健康积极地发展,切实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从而带动全社会公民媒介素养的特高。

参考文献

[1]李琨.媒介素质教育与中国,国际新闻界,2003(5).

[2]孟广东.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今日财富,2009(11).

[3]朱珊.博客生活方式:大学生博客使用状况调查报告,人民网,2009(5).

[4]张国民.媒介素养教育:当代高等教育的新课题,黑龙江高等教育,2005(5).

大学生媒介 篇4

一、高校等相关主体应该采取相关措施, 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

1. 高校应该采取多种措施, 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1) 培养和提升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高校教师是学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因素, 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相关师资的培训, 为学校开展媒介教育提供保障。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没有专门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 一些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依靠本校从事新闻传播类或教育技术类课程教学的师资, 他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媒介素养, 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但讲授媒介素养课程多是靠兴趣爱好和热情, 没有系统的教学规模和教学模式, 更不用说其他专业的教师了。因此必须采取一切积极的措施, 多层次、多渠道、分步骤地加快进行相关教师的培训、培养。对于新闻传播和教育技术类教师一定要规范其教学, 在教学方式上,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应对学生开展“对话式”教学, 赋予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地位, 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主体性意识;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电视台、报社和网络公司、广告公司等媒体机构。对于非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 开展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 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 使他们不仅能够开展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 而且能够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中。

(2) 编写适用大学通识教育和媒介素养专业教材。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所包含的知识体不完整, 外国相关教材无法参考, 高校又必须尽快建立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体系, 并需要编写适合大学通识教育的媒介素养教材。作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应该更侧重实战方面, 要求通俗易懂, 便于操作, 着重培养学生正确利用媒介的能力。考虑到高校某些学科的统一性和当前媒介融合的时代需求, 各高校可在思想政治课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中修改教学大纲, 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除了通识类教材外, 还应当组织专家编写适合新闻传播专业的媒介素养教材。

(3) 开设全院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从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在全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公选课开始, 我国内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正式拉开帷幕。由于我国高校资源区域发展的不均衡, 高校媒介素养课程开设情况也不同。目前高校一般都开设网络和影视艺术全校公共课, 开展通过相关课程的教学及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如计算机知识竞赛、网络道德论坛、网页制作大赛、参加电视节目制作、开展校园DV大赛、举办影视作品赏析等, 提高学生的影视文化素养, 锻炼学生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的技能。

除此之外, 还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院校可以先在部分专业中开设选修课进行实验, 待条件完全成熟后再设为全校的公共必修课或通识教育课程;没有条件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院校可以先采取举办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等形式;条件成熟的院校可以直接开设面向全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这样可以分层次逐渐将媒介素养课程纳入正规教育体系。

(4) 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各高校开展媒介素质教育研究和教学的经验和资源各不相同, 所以必须通过校际交流和合作, 才能够实现教育经验和资源的互通有无, 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均衡地开展。2008年5月25日, 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指导下, 《中国青年报》携手国内重点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其宗旨在于为各高校校园媒介搭建一个交流、共享、提高、互惠的合作平台。各校可以通过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共享资源, 互通有无。

总之, 高校应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培养和配备专门的师资,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估体系, 使媒介素养教育真正实现规范化管理。

2. 政府应该采取相关措施, 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

坚强后盾。

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倾向于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相关机构来组织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所以我国政府应该借鉴国外经验, 出台清晰的、权威的政策性文件, 制定相关的配套法规, 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和指导。

(1) 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滞后的重要原因就是资金和人才缺乏。国家政府根据情况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以保证适当的资金和人才支持, 扶持重点高校出版国家一级教材、建立教育与研究实验室、开展专业师资培训、举办国际性高层次的研讨活动等,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只有在这样的宏观管理政策的指导下,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才能有的放矢, 根据指导思想和政策要求实施具体的媒介素养教育。而政府的整体规划和监督也可使高校媒介素养教育避免流于形式, 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2) 完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的《媒介法》, 但基本上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刑法》、《著作权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 以及国家机关颁布的法规、制度、政策中。大学生使用媒介时必须懂得与媒介有关的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通过法律法规对媒介素养教育能起到规范和保障作用。此外, 媒介机构、网络运营、大学生等必须加强自律, 自觉学习法律法规, 减少因媒介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3. 媒介单位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媒介实践活动的平台。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媒体本身的关注、支持和参与。由于媒体拥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 在媒介素养教育知识的传播上, 可以形成覆盖最为广泛的信息网络, 因而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

(1) 高校中各种媒介应该承担起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责任。大学校园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有着较为丰富的媒介资源。校园传播媒体以其信息量大、出现频率高等优势, 形成的舆论传播环境对学生有着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 通过校园网、电视台、广播、校园报刊、宣传板等媒介推广媒介素养知识;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媒介信息的制作, 从事日常的采、编、播等工作;利用学校的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活动, 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 将校园媒介环境作为阵地和平台, 掌握相关媒介知识和技能, 让学生真正成为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 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的目的。

(2) 媒介单位吸引大学生参与媒介运行过程中来。高校除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校园网为中心的活动基地, 还应该为优秀的学生提供到社会上实践锻炼的实习基地。高校需要与社会上的媒介单位建立长期的联系, 以获得良好的建设基地。除了这些措施外, 媒介单位也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些相应的岗位, 鼓励和吸引优秀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媒介运行过程中来。

二、从接受主体来说, 大学生应学会正确使用媒介资源。

1. 大学生应充分利用校园资源。

在校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媒介资源作为他们接触和参与媒介实践活动的阵地和平台, 真正成为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 并开展各种形式的媒介实践活动。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通过教师的引导在第二课堂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通过制作学院小报、DV比赛、校园博客、播音主持, 参与晚会策划、小品大赛等形式, 让广大同学参与到整个制作流程中, 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意识、道德与法律意识。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的自由。”大学生在充分享受国家赋予他们的权利时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尤其是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 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而微博使用的低门槛、传播迅速快, 使谣言、黄色新闻肆虐, 使用者也易被别有用心的信息所蒙蔽, 丧失正确的立场。所以在校大学生在网络上传播信息时, 一方面需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 反对传播淫秽色情、泄露国家秘密、非法出版和非法播放行为等。另一方面需要懂得《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防止犯罪。

三、从社会实践来说,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与家庭、社会接轨。

1. 与家庭接轨, 培养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观。

从国外媒介素养的发展过程来看, 英国等国从小学开始就开设媒介素养课程, 而我国现在连专门开设媒介素养课的高校都很少, 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匮乏。所以除了在学校设置媒介素养课程外, 家庭教育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80后”、“90后”都是伴随电视长大的一代, 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子女的媒介素养观。在看电视时, 可以与子女讨论国内外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现象, 提高子女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培养分析、解读信息能力。

2. 与社会接轨, 学生有较好的实习媒介基地。

大学生一方面通过第一、第二课堂的相互配合, 课堂教学、讨论与媒介实践, 可以提升媒介理论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当前热点信息的分析、解读, 可以敏锐地感知社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 然后做出自我的角色定位以适应社会的变化与需求。除了高校内部媒介资源和社会上的媒介单位积极吸纳大学生到自己单位实习外, 大学生也要自觉地融入社会中去。而社会上各种媒介更是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自身和贡献自身的平台。

综上所述, 当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 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至关重要。高校、政府、媒介单位等传播主体, 应该采取相关措施, 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应学会使用和正确利用媒介资源;从社会实践来说,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与家庭、社会接轨。

参考文献

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篇5

为了解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来源及对媒介的关注和认知,我们小组组织了大学生接触媒介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始于2012年11月10日,至11月13日结束历时三天。我们以合肥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男生宿舍、女生宿舍、自习室等多个方面进行随机调查。为了使本次调查更具有合理性,我们采取分层抽样方法,首先按性别分层,其次按年级进行分层,因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媒介的接触也是有差异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样本的可靠性与多样性。本次调查总共发放试卷50份,因为是当面做的调查所以回收的问卷是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被调查者的各项比例是:男生54%、女生46%、大一36%、大二64%。从这次调查对象的性别、学历、年级等情况来看,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这次问卷调查我们共设计了十二个题目,除了前两个性别、专业和年级之外,其他的九个体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大学生的接触媒介问题,以下我们进行分析。

1.您经常使用的通讯方式是?

A.QQ(46%)B.微信(21%)C.飞信(21%)D.微博(21%)E.短信(44%)F.其他(4%)

由此可见,目前大部分学生多使用QQ为主要的通讯方式,同时短信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而其他新颖的通讯方式,如微信、飞信、微博等,也颇受同学们的喜爱。

2.您一般使用此类通讯工具主要目的是?

A.联系好友、家人(82%)B.工作需要(4%)C.打发时间(10%)D.其他(4%)有80%以上的大学生主要凭借通讯工具进行与家人朋友的沟通,但也有部分同学出于其他目的而使用。

3.您通常上网的时段在?

A.上午(6%)B.中午(0%)C.下午(2%)D.晚上(92%)大部分学生均在晚上这个时段上网,一天的学习生活的结束,这个时段最适合放松娱乐。同时大学生的精力旺盛,多属于熬夜型的,一般主要活动集中在晚上。

4.您每天上网时长是?

A.1小时以下(16%)B.1至3小时(54%)C.3到7小时(26%)D.7小时以上(4%)

有54%的大学生每天1至3小时都要接触网络,26%的3至7小时都要接触。一方面说明网络对大学生生活的重大影响,网络正式成为大学生的必需品,另一方面,有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网络占用大学生太多的时间,那么户外活动的时间就相对要减少,不利于大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

5.您认为媒介可以帮助您做的事情?

A.从网上获取学习资料和资源(54%)B.跟上时代潮流(6%)C.与家

人朋友取得联系(27%)D.看电影、视频,听音乐(10%)E.购物(1%)F.玩游戏(2%)

虽然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不少宿舍都接入宽带。大学生上网方便了,而且也能用手机上网,大家多利用网络浏览资讯和查资料,让上网工具发挥最大价值。

6.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新媒介?

A.公交、地铁电视(46%)B.城市LED大屏幕(12%)C.楼宇电视(4%)D.手机报(32%)E.其他(6%)

如今城市建设日趋完善,随处可见网络信息工具的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以及接触新事物的机会也增多。有58%的学生接触新媒介来源于社会设施,而也有部分同学借助手机报来了解世界。

7.当一件重大新闻发生时,您一般最先通过什么了解到该事件?

A.网络(54%)B.手机(32%)C.微博(10%)

D.报纸(0%)E.广播(0%)F.其他(6%)

网络的迅速使得其拥有着更广泛的受众,在发生特大事件时,网络充当的角色是毋庸置疑的,给人们快速的信息反馈。而传统媒介的作用将随之变弱。

8.您认为下列哪种媒介的可信任度最高?

A.电视(46%)B.报纸(34%)C.网络(16%)D.杂志(4%)E.广播(0%)

虽然网络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虽然人们已渐渐离不开网络,但是网络超低的可信度,表明网络面临的危机,这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网络具有开放性,谁都可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另一方面,就是有些人为了谋取利益而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降低了网络的可信度。因此,我认为一方面我们应该适当的对网络进行有序的管制,另一方面,媒介工作者应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不能被利益蒙蔽双眼。我们知道看杂志、广播的人越来越少,仅占4%,但是电视的可信度却高达46%,我认为这是由于高速的生活方式让人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看报纸,而且由于物价的上涨,看杂志也越来越不划算。所以我认为杂志业、报业应该抓住自己可信度高的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改变自己的发行方式,发行电子报,现在有很多报业已经涉足这些方面。

9.使用这些媒介对您的影响?

A.弊大于利(4%)B.利大于弊(84%)C.没多大影响(12%)有84%的人认为媒介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好处,诚然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都与媒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大学生媒介 篇6

【关键词】 信息时代 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生

一、引言

媒介素养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汤普森在20世纪30年代初为了反对传媒中的流行文化价值观而提出,在《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中他们认为,新兴的大众传媒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往往被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这种低水平的满足将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是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作为媒介教育的先导,两位学者提出了“文化素养(cultureliteracy)”的概念。学术界将此看作媒介素养教育的起点。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媒介功能认识的提高,先后有学者提出媒体“再现”,即通过对媒体内容和形式的了解,探究媒体背后的现实,从而培养受众的媒介批判能力。20世纪80年代后,研究人员开始强调受众在面对媒介时“自身能力”的培养。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第一次发表了传媒教育的定沟通义:“对现代传媒的沟通方式及表达方式进行专门研究、学习和教授的学科,在教学理论及实践中成为专门及自主的研究项目。

随着信息社会的日新月异,作为社会信息重要来源的大众传媒也以其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和普及。成千上万的影像与资讯以各种媒介为载体如同阳光、空气、水一样成为生活的要素,裹挟着不同意识形态的媒介信息正以不同的方式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心理状态、价值判断,影响着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和思想道德的建设与养成。因此,理性地认识媒介和辨别媒介信息,领会媒介及其信息的影响力,积极利用媒介促进自身发展、进步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应对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1、国外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形式及课程模式

西方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历了近80年的发展。1997年,英国就有近2/3的学校开设媒介研究课程,现在许多学院和大学设有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培训项目;在美国,有大约5000所中学开设了新闻传播学课程,选修的学生每年约有17.5万人;在德国,有关媒介素养的知识是师范类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宗教团体和社区工作者的经常性的讲演和宣传内容;作为当代西方最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澳大利亚拥有一套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完整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教材,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法令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常规教育的国家。

总体来看,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由政府出面并给予财政和政策支持成立的;二是由私人、民间团体或宗教团体自主建立的。如美国旧金山的“媒介素养教育方略”、洛杉矶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心”、麦迪逊的“全国电子传媒协会”和阿什维尔的“媒介素养公民行动”等媒介素养组织,它们定期研讨媒介素养的问题;智利有“基督教会和传播行为研究中心”、“教育普及中心”和“文化、艺术表达与研究中心”等组织;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成立了“儿童与公民电视论坛”等民间组织,以筹办会议组织专题研究等形式大力倡导媒介素养教育。

从世界范围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成为独立的一门必修课程,如澳大利亚的南威尔士1981年的“教育中的大众媒介”条例中,要求从幼儿园到12年级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必修课开设;二是作为某一正规课程的一部分,如英国将传媒素养知识纳入“英语语言文学”中;三是作为选修课,如法国的“影视媒介”通常是由校内外各种团体通过“课外讲座”的形式实现。

总体而言,在西方国家,媒介素养被认为是全体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重视从小开始培养,媒介素养教育已经纳入了国家大中小学课程体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育模式。另外,各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由政府部门发起并联合相关机构成立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机构,制定媒介素养教育规划,承担计划实施、教育普及、协调推广等主要工作,充分整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包括政策资源、资金资源和文化资源等,促进媒介素养教育项目的推广和实施。

2、国内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现状

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是刚刚起步,呈现出下列几个特征。

(1)有关媒介素养课题的研究时间短、成果少,尚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从1997年卜卫发表第一篇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术论文以来,媒介素养的研究在中国大陆尚没有质的飞跃,依然停留在对国外文献的追溯和引用上,对我国大陆目前的现状也仅限于浮光掠影的描述。2004年10月,“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公民的媒介素养普遍不高,应当吸取国外经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虽然不少学者尝试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有针对性的观点,但总体看来,依然缺乏真正有建树、有创新的观点。此外,相比其他热门的新闻传播学课题而言,媒介素养课题的研究在中国大陆始终没有引起广泛、充分的重视。有关此课题的研究论文在一些权威和核心期刊上还非常少见,这方面的研究文章每年平均不超过10篇,数量之少、成果之罕,令人感到遗憾和担忧。

(2)对作为媒介接触的主流人群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微乎其微。媒介素养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对不同知识背景、文化层次、年龄阶段的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也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生作为媒介接触的主流人群,他们的媒介素养状况关系到我国媒介素养的整体水平,他们的媒介素养问题本应受到更多更深刻的关注,但实际研究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中国国际出版社出版的《2010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共收录传媒界、教育界各专家学者相关文章65篇,但是其中讨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仅7篇,因为调查数据的欠缺,使得学者们对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批判力度不够,也导致他们呼吁实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声音显得力度不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是描述性语言居多,缺乏细致入微的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媒介环境现状的分析。

(3)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缺乏有效实践,仅限于理论研究和介绍。对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少数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仅局限于在学术期刊或学术论坛中发表文章,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非常匮乏。与西方国家媒介素养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健全的学科相比,我国学校教育中还较少使用媒介素养教育来定义或设置课程,即使是有所涉及的诸如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也普遍存在着所编制的课程跨学科研究不够,特别是吸收传播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太少,在课程目标上,偏重现代技术的技能掌握,忽视传媒素养的提升。在我国只有极少的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硕士点,同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在本科生中首次开设媒介素养公选课,同年10月1日,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www.medialiteracy.org.cn),2006年6月23日,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Fudan Media Literacy Research Center)正式成立。然而一般高校由于师资、技术、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却无法同步发展。目前高校中除了北京、上海等少数高校有计划地开展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外,国内其他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寥寥无几。这方面,台湾政治大学媒介素养研究室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值得我们借鉴。

总体看来,我国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处于起始阶段,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开发及评价研究的研究者及机构仍是少数,教育实践的贫乏直接导致相关教育理论的空缺。特别是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将媒介素养作为传播学的重要部分,将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传播基础或原理性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有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学习资源、教育模式等的开发研究,才能对开发的内容进行评价研究,并最终完善我国独具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

总体而言,媒体素养教育从20世纪30年代提出至今,经过近80年的发展,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成熟的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融入了从小学至大学各个阶段的课程体系之中。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还处在理论摸索阶段。国民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还未引起社会广泛认知和充分肯定。当前在我国除上海、北京、广州等为数不多的高校相对有计划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外,其他高校实施该项工作的寥寥无几,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我国高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现阶段的国情条件下具有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其一,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可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拓宽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发挥高等教育特有的制度化、强制性以及良好的持续性优势,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内容得到比较稳定的贯彻。对于大学生来说,利用学校和教师的权威性,系统地讲解和讨论媒介文本解读与分析的技巧,容易与周围同学形成共识,相互影响,以此达到有效利用大众媒介的作用。

其二,鉴于我国中小学是以高考为根本目标的升学应试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不堪负重,暂且不能沿袭发达国家将媒介素质教育列入中小学正规教育内容的模式,但大学教育体系相对宽松自由,可以作为启动媒介素养教育的突破口和主阵地。在大学教育中首先导入基础的概论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从有条件的院校设立公共选修课开始实验,逐步力争成为各大学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或基本素质课。另外,可依托大学现有的新闻传播类学科点,先以大学生群体为试点,然后展开对我国公民媒介接触行为及其媒介素养状况的大规模调研、编写符合国情的有针对性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开设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术机构和研讨会议、为社会培训媒介素养教育师资、为政府部门提供有关媒介管理的政策咨询等等。

四、高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探析

1、将媒介素养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信息社会,媒介素养已成为公民的基本素养,高校将媒介素养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符合学科发展及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至少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媒介的基本知识、发展历史、信息传播规律,使学生了解媒介传播信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阐述媒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媒介生存发展的各种社会性因素,让学生学会判断媒介信息的多重意义;介绍媒介产品或媒介信息的生产制作过程及传播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具有使用、操控媒介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媒介进行有选择的参与和接触,培养学生对媒介进行有选择的参与和接触,培养学生利用媒介发展自我、服务社会的能力。

2、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以规范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对于媒介的价值认识和功能使用仍停留在低水平上。纵观世界范围内媒介素养教育实施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不难看出媒介素养教育得以成功实施的前提保障之一是国家政策法规的引导。国家的政策法规一方面能够加大学校的重视程度,引起学校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关注,另一方面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能够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引导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培训、资源建设以及考核制度逐渐向系统化与标准化发展。

3、促进媒介素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目前高校在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时,遭遇的一个难题是,专业教师严重不足。除了新闻传播院校的教师外,一般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教师基本都不是具有媒介素养专业背景的,面对如此现状,促进媒介素养类学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对现有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全面的、专业的培训,媒介素养类教师应全面了解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现状,充分认识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科学地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合理安排媒介素养课程的内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评价的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应在师范院校尽快建立起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培养专业化的各不同阶段的媒介素养学科教师。双管齐下,加快媒介素养学科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增强师资力量。

此外,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与实施仅靠高等教育一个环节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媒介素养课程之所以实施效果不佳与义务教育阶段媒介素养教育缺乏有密切关系。媒介素养作为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应该纳入公民教育体系中,从小培养公民媒介素养意识与能力,在此基础上,高等教育阶段的媒介素养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注:本文属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2012Z025)。)

【参考文献】

[1] 高辛凡:浅论我国高校媒介素养的教育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2(3).

[2] 王靖、陈卫东、刘卫春:媒介素养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J].长春大学学报,2012(1).

[3] 陈晓慧、张哲、张博:高等院校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状况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6).

[4] 吴鹏泽、杜世友: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2).

大学生媒介 篇7

1 新媒体环境中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的基本特征

1.1 以娱乐为重要导向。

新媒体带给大学生很多的信息检索和使用便利,但是,娱乐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不可忽视。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显示,虽然以信息使用为目的的比例为35.6%,但“娱乐”和“打发时间”的比重仍然占到24.9%。事实上,考虑到大学生在问卷回答和访谈中的表演性因素影响,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通过新媒体获得娱乐的比例更高。

1.2 媒介求助已成新选择。

由于新媒体在利益诉求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求助新媒体。调查发现,22.7%的大学生会积极使用媒介求助,有时会使用新媒体的比例为31%。新媒体可以在利益诉求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如果成为一种依赖,将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1.3 存有隐私泄露恐惧。

以微博、人人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站,传播速度快、门槛低,而且经常会出现一些隐私泄露的事件。大学生在参与这些媒体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害怕自己的隐私暴露,尤其是那些网络欺凌事件的发生,使得社交媒体丧失道德理性。而且,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对既参与又保护隐私的“度”拿捏不当,最终干脆就产生恐惧意识。

1.4 信息甄别意识明显

虽然新媒体使得大量的信息流通成为现实,但出现了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和观点,有些还是比较隐蔽的。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并非人云亦云,而是有着自己的判断,甚至对某些错误的思潮有着批判能力。但是,他们在对这些错误观点进行批判的时候,语言表达又往往陷入非理性状态。

1.5 围观仍是基本状态

虽然在很多网络群体事件案例中,有不少大学生积极参与的身影,而且扮演着负面的角色。但事实上,大部分大学生的新媒体参与是“认知分裂”的,即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但不会轻易参与进去,基本上还是以“围观”为主。这在某种意义上,能够为自己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使大学生变得理性,但同时大学生又丧失了在参与中提高公民意识的机会。

2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必要性、意愿及影响因素

2.1 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的重要管道,如果远离或不参与新媒体,大学生就会失去竞争力。新媒体以其交互性、即时性、独特性等特点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社会思潮在新媒体空间彻底铺开,意识形态安全形势严峻,大学生稍不留神就会受到影响,这一点不管承认与否,它都在发挥作用。信息爆炸、信息污染、信息病毒、信息犯罪、信息渗透、网络侵凌等问题,在新媒体空间日益严重。新媒体的破坏力不仅表现于此,还表现在,它不但可能给大学生展示一个错误的世界,而且能对社会运动起到巨大的动员功能,使大学生夹裹其中,给社会秩序造成巨大冲击。所以,大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否则容易迷失方向。

2.2 大学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意愿

虽然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面临一些问题,但是他们具有主动接受媒介素养的意愿吗?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大学生认为“很难说,视个人情况而定”的占比51.4%;认为一般重要的占比22.9%;而认为“十分重要”和“没有太大必要”的大学生占比都较少。在具体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表示,媒介素养教育不是绝对的,如果能与以后从事的职业或者是现在所学习的专业有一定关系最好。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媒介素养教育是功利的,并没有上升到人格完善和公民意识提高这个层次。

2.3 大学生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感知

媒介素养教育尽管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但大学生对实践层面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的经验感知是什么状态?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大学生所在学校是否开设与媒介素养相关的课程,绝大多数大学生不清楚,而且比例达到了56.9%。事实上,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做这方面工作,尽管有的未开设这方面的课程,但是相关课程里面都会有这样的内容。但是大学生对此的经验感知不高,其原因在于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影响力有限。

2.4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包括政府、学校、教师、家庭、媒体以及公益组织等多个方面但是它们发挥的作用却是不一样的。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政府部门的影响最大。因为,在我们国家,政府主导社会发展,大政府、小社会是基本格局,没有政府的支持,任何事情都无法取得成功。学校尽管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单位,但是由于缺乏政府的支持,学校在这方面缺乏动力。

3 新媒体环境中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创新

由于新媒体环境和传统媒介环境有着显著的差别,既往的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和理论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面对大学生在新媒体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创新。大致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3.1 理念创新:从思想教育转向公民教育

应当承认,我们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大学生不重视或不接受,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了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有很鲜活的东西,是保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有自己的规律,媒介素养教育也有自己的规律,尽管它们两者之间有相同的地方,如果我们不尊重这种差异,那媒介素养教育是搞不好的。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培养公民,即具有理性参与精神和能力的新时代公民。例如,大学生积极主动的使用新媒体参与社会事务,理性发表各种意见,但是对待错误思潮、非正义事件又保持清晰而有力的批判意识。

3.2 平台创新:从单一转向整合

当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主要依赖学校进行,当然学校做这方面的事情有着独特的优势,其他单位或机构无法取代学校,但是当我们过于依赖学校资源的时候,就会使得当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固步自封、裹足不前。真正的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在政府鼓励框架之下,以学校为基本平台,整合大众媒体和社会组织而形成的综合、立体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创新平台。不过,其中的难点在于,这些力量的积极性并不容易激发。虽然等待社会机构的不断成熟是一种办法,但最重要的还是,政府将此项工作是为公共事业,推出多种有效的激励政策。只有这样,大学生媒介素养创新平台才能从单一转向整合。

3.3 方法创新:从讲授转向参与

新媒体传播环境的最大特点就是参与性、互动性强,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就不能一味局限于以往的方法。在我们调研中发现,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多以课堂讲授教学为主,尽管有些互动,但总体上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是有限的。我们强调全互动、全参与的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者,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成为协调者和资源的提供者,以此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最终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摘要:新媒体在给大学生产生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新媒体有着自身的特征,以往的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创新,否则新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昆明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 篇8

被调查者各项比例为:男性42.2%, 女性57.8%;专科生13.8%, 本科生80%, 硕士研究生16.8%;一年级25.2%, 二年级33.8%, 三年级28.2%, 四年级和五年级分别为12.5%和4%;涉及工学、理学、医学、文学、农学等11个大学科门类及艺术等其他学科。

从调查对象的性别、年级、学科等主要指标看, 数据的样本特征基本能够反映昆明市大学生的基本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 昆明大学生在选择一定媒介时心理具有特定需求 (见表1) 。看杂志主要是为了“了解时尚和流行趋势”;读报纸是为了“了解新闻”;看电视是寻求“消遣或娱乐”;而为了满足“学习新知识”的需求, 大学生会明显转向互联网。

综合昆明大学生在选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时的各种情况, 可以归纳出:了解新闻是大学生选择和消费大众媒介的最主要心理因素, 其次是消遣或娱乐, 后面依次是放松自己、了解时尚和流行趋势、学习新知识、没事可做、获得社交话题、排遣寂寞、其他需要以及发泄。

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接触媒介时, 主要着眼于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关注及自身的调节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无意识地、盲目地、消极地接触媒介的行为。

昆明大学生每天接触各类大众媒介的时间是多少?经过综合测算, 昆明大学生每天花在网上的时间是103.9分钟, 电视72.9分钟、杂志63.4分钟、报纸43分钟、广播31.3分钟 (见表2) 。

很明显, 昆明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是互联网, 分别超过电视、杂志、报纸和广播67、76.5、96.9和108.6分钟。近几年来, 我国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学生接触网络越来越方便。而网络媒体反应快速、内容丰富、亲和力强, 毫无疑问,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媒体。

赋值:3小时以上=210分钟;2~3小时=150分钟;1~2小时=90分钟;31~60分钟=45分钟;30分钟及以下=15分钟;基本没=0分钟

参照世界媒体实验室 (WML) 媒体指标体系, 很明显, 昆明大学生是中度报纸读者 (每天阅读报纸的时间在0.5~1.5小时的读者) , 重度杂志读者 (每周阅读杂志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读者) , 轻度听众 (每天收听电台在1小时以下的听众) , 轻度观众 (每天收看电视在2小时以下的观众) 和重度网民 (每周上网时间在10小时以上的网民) 。

在信息社会里, 认识和理解媒介将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

问卷列举了《人民日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南方周末》4份报纸, 考察大学生对党报这类媒体的认知。结果表明, 认为《人民日报》是党报的大学生最多, 占92.2%;仅有34.5%的大学生指出《云南日报》是党报;还有6.7%和11.9%的大学生认为《春城晚报》和《南方周末》是党报;正确指出两份党报的被调查者仅有136名即占总人数的29.2%。这说明昆明大学生对大众媒介性质认识严重不足, 很多人把影响力大和党报混为一谈。

在“你认为外国资本是否可以在中国独立兴办新闻媒体?”的题目中, 32.5%的学生选择“可以”, 52%的学生选择“不可以”, 15.5%的学生“说不清”。这进一步印证了我们的结论:大学生对我国大众媒介的相关属性、体制和政策的认知相当薄弱。

另外, 为了考察大学生对媒介功能的认识, 我们设计了“大众传媒能否干预现实生活”、“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越来越大”两个问题。调查显示, 超过半数昆明大学生认为大众传媒能干预现实生活, 对媒介有过高的期望值。但另一方面, 表示“说不清楚”的有31.2%, 这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不能做出判断。

对“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越来越大”表示“非常同意”的大学生有14.4%, 表示“同意”的有55.7%, 两项合计70.1%。由于问卷设计有意识地偏向绝对化, 所以这样的肯定比例已经可以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在逐步增强。

媒介时代的任何大学都不再是一座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方式, 无一不受到媒介的影响。对这种影响的自觉意识, 也是媒介素养的核心理念之一。

总的来说, 大学生还是积极评价大众传媒对自己思想行为带来的各种影响 (见表3) 。82%的大学生认为报纸对自己“有重大积极影响”或“有一定积极影响”, 列第一位;后面依次是网络80.4%、杂志77.8%、电视75.7%。而广播被认为是各类媒介中对个人思想行为影响相对较小的, 68.2%的大学生认为广播“有重大积极影响”或“有一定积极影响”, 而认为广播“没什么影响”的大学生高达25.4%, 明显高于网络、报纸、电视和杂志。

同时, 我们还发现在肯定网络积极影响的同时, 大学生也清醒地认识到了网络的负面作用, 4.1%表示网络对其思想行为“有消极影响”, 高于大学生选择其他类型媒介的比例。

这提醒高等教育工作者要在接触传媒的态度和方法方面, 继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合理的建议, 帮助学生规避媒介的消极影响。

在看待未来媒介发展趋势问题上, 85.2%的大学生认为传统媒介不会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见表4) 。

认识媒介建构与媒介表征, 正确辨识媒介现实与社会现实是媒介素养关注的重要问题。

调查发现, 91.2%的昆明大学生对“媒介世界”有清醒的认识, 认为它与社会现实存在距离。2.4%的大学生没有认识到媒介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态度与看法。另有3.4%的大学生认为媒介现实与社会现实“完全不一致”, 3%对于这一问题无法判断。

大学生是否相信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我们发现大学生对报纸、广播和电视信任度很高, 表示信任的分别占97.3%、95.7%和91.2% (见表5) 。我国三大传统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把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放在首位, 因此享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赋值:完全信任=2;基本信任=1;一般信任=0;基本不信任=-1;完全不信任=-2

但我们看到, 昆明大学生对网络的信任度最低, 经综合测算后的平均信任度只有7。网络内容良莠不齐, 互联网强调迅速、快捷的同时, 往往容易忽视真实性, 因此损害了公信力。而且我国的网站有相当一部分商业网站, 媒介信息含有强烈商业动机, 这也会影响媒介内容的可信度。

广告是大学生平常接触较多的媒介内容。从调查结果看, 半数以上大学生对媒介的盈利模式有较明确的认识, 认为现在大众媒介离开广告已无法生存 (见表6) 。这表明, 大学生已适应市场化的媒介运作, 对媒介与广告关系有一定的判断、辨别能力。

大众媒体所传播的信息, 既有大量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健康信息, 也不少不利于社会进步的消极信息。对消极信息的免疫能力是衡量媒介素养的重要指标。

分析结果表明, 有56.3%的昆明大学生能主动抵御媒介中的暴力反动信息, 其余大学生态度不坚定或者根本不能。而66.2%的大学生表示“不太同意”或“不同意”“访问色情网站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这一观点。对这一问题, 高等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对大学生作积极引导, 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对于“在作业和论文中抄袭报刊、网站上的内容”的现象, 只有37%的学生表示反对的意愿。17.2%的大学生表示“大家都这样, 没必要追究”, 这说明大学生们利用媒介资源仍然缺乏道德法律意识。高达45.8%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重视学术打假, 提高道德水平, 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又一问题。

能否主动选择和自己相关的信息, 并有效地加以利用, 体现了一个人能动的媒介消费能力, 也是衡量媒介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大学生就业这个和自身关系密切的事情上, 大学生如何获取相关信息呢?如表7所示, 超过1/2的人会采取主动查询或主动询问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可见, 大学生的主动信息消费能力还是比较高的。

任何一个社会人在媒介发达的信息时代必须能通过媒介与社会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 才能有效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根据调查, 58.5%的大学生表示“会利用媒介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愿”。

创造和制作媒介内容, 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媒介传播中去, 体现了一个人能动的媒介传播能力, 也是衡量媒介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表8我们可以看出, 网络吸引了大量大学生的参与, 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也成为大学生参与媒介互动的一个重要形式。大学生对传统媒体的参与程度则相对比较低。

同时, 表9也显示, 大学生在媒介内容制作上的经历非常有限, 传统媒体的制作经历尤其单薄。而网络改变了单向传播的传受关系, 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媒介传播的广阔平台。

总体来看, 昆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还存在不少缺陷, 有待提高。

首先, 大学生在媒介接触过程中还有一些无意识地、盲目地、消极地接触媒介的行为。大学生利用媒介资源的状态, 还不够主动和积极, 在与媒介建立起来的依赖关系中, 主体地位有待加强;其次, 大学生对我国大众媒介的相关属性、体制和政策的认知相当薄弱;再次, 大学生对反动、暴力、色情等消极信息缺乏主动抵制的能力。此外, 利用媒介资源时, 明显缺乏道德法律意识;最后, 大学生通过媒介与社会进行合理有效沟通的能动性差。而且, 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不高。

摘要:本文全景展现昆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 对大学生媒介消费行为、对媒介理解认知情况、对媒介的批判意识以及主动参与媒介传播的能力进行分析, 指出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现代传播》, 1997-1

[2]、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 《新闻记者》, 2006-3

[3]、蔡帼芬等:《媒介素养》,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4]、蒋原伦:《媒介文化与消费时代》,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途径思考 篇9

一、媒介素养教育

大众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 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 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1) 随着媒介的迅速发展, 社会大众对媒介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 媒介在便捷讯息的同时, 也会混淆视听, 甚至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因此必要的媒介素养则成为全媒体时代下受众的基本素质。媒介素养是指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 它的实质是人们怎样处理与媒介关系的问题。 (2) 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 通过这种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 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发展。

二、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现状

媒介素养教育是欧洲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来的。当时电影和广播为主流媒体的大众文化在各国盛行, 它所传播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与传统的文化理念有所冲突。1933年, 英国文化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汤普森发表了《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 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端。在欧洲, 以英国为代表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 以利维斯和汤普森的文化保护观念作为媒介素养教育观念的主导, 主要用传统的文化保护主义抵制媒介的种种弊端。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 媒介素养教育是解密意识形态的方式。其中借鉴了罗兰巴特文化即生活的立场, 通过分析大众文化商品与媒介文本, 如玩具、脱衣舞等通俗现象, 揭示媒介内涵。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 媒介素养教育在西方国家进一步发展, 扩大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 媒介素养教育开始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分析和判断能力上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球展开,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到新的水平。在美国, 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是基于对媒介传播中性和暴力带来负面影响的担忧, 更是对消费主义和实利主义负面影响的担忧。由此媒介素养教育在全世界引起广泛关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总体上起步较晚, 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 国内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基于新闻院系和研究机构中, 大范围的媒介素养教育在青少年中并没有普及, 尤其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才刚刚步入起步阶段。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传播时代,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手机已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无孔不入的媒介信息使得很多学生沉迷其中, 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 控制他们的意识。尤其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 使得学生无法正确看待媒介、利用媒介。“网瘾少年”“校园暴力”“大学女生视频脱衣舞”现象频频出现, 足以说明大学生对媒介认识不足, 没有足够抵制媒介负面影响的免疫能力。对网络、手机媒体的绝对依赖导致很多学生轻信网站假新闻, 混淆视听, 品位低俗。具体来说大学生媒介认识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大学生媒介素养急待提高。

1. 盲目依赖网络媒介, 浪费媒介资源

根据我们统计资料, 许多学生每天有3—4小时上网, 而读报纸、看电视的情况往往比较少。学生们主动寻求或被动接受网络信息时, 对信息内容的正误、优劣缺乏应有的判断力, 也不愿花精力深入思考网络传播的内容。很多人使用网络只是为了娱乐消遣, 不能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资源优势。在我们统计的学生中, 大部分大一学生就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但在利用电脑方面, “打游戏”、“网上纸牌”、“看电影”的功能占据相当一部分。而真正利用校园网络数据库查询资料撰写论文的学生几乎没有。多数学生不能清楚说出不同媒介主要特点, 对网站的新闻信息往往采取全盘吸收的态度。

2. 网络道德观和法律意识淡漠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媒业发生革命性影响的同时, 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当代大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原因, 大多不能抵制网络低俗的诱惑。甚至很多学生认为在网络上没有道德底线, 不需要法律意识。因此网络内容不健康、低俗、虚假、侵犯隐私和版权等问题频频出现, 木子美、流氓燕之流为了“出位”而发布一些低俗甚至淫秽的内容, 2007年底的假“虎”照、2008年年初的“艳照门”等等, 这些虚假、色情、不健康网络文化时刻侵袭着大学生, 使大学生辨不清方向, 甚至颠倒黑白。网络黑客、网站盗用等手段也说明了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淡漠。

3.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被媒介文化侵蚀

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很多人来不及思考就被如洪水猛兽般的媒介文化所侵蚀。而在大学里成长的“80”后、“90”后们更是喜欢被媒介标以“个性”、“叛逆”等标签。媒介所包装的很多节目如《80、90》、《非诚勿扰》等展现的偶像也被贴上个性的标签, 实用和功利主义在这里大行其道, 在取得商业价值的同时, 媒介强大的渗透意识正在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方式和意识形态。80、90后“宁可在宝马车里哭, 不愿在自行车后笑”等择偶口号被大众媒介文化无限放大, 大肆宣扬。“爱情忠贞”的社会基本道德已经被功利主义的媒介文化严重腐蚀。整个社会尤其是青年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已经被无处不在的媒介侵蚀得体无完肤。可以想象, 大学生在这样媒介文化环境下, 传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追求最终会被扭曲、颠覆。在没有任何准备和思考的情况下, 年轻人的意识形态终将被庸俗的文化形态湮没。

四、大学生媒介素养意识培养途径

伴随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种种状况出现, 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从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 总体上有两种方法可以值得我们借鉴:一方面,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 使受众 (主要是大学生) 自觉抵制媒体不良信息, 即“防御型教育”, 最大限度的减弱媒介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 使学生们自主利用媒介, 即“建设型教育”。根据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培养大学生媒介意识有以下几种途径:

1. 提高学生鉴别媒介文化能力。

媒介素养概念是认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 不仅具备文字阅读和表达的能力, 还应在视听音像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欣赏和判断能力。让学生学习鉴别和欣赏媒介文化, 认识媒介传播中什么是高雅神圣, 什么是庸俗污浊, 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行任务。通过甄别大众文化中的良莠成为, 让学生辨清好坏, 从而使他们回到传统文化的轨道上来。一方面在全校开设选修课如《新闻概论》、《大众传播学》等传媒理论课程以及《新闻采访与编辑》、《非线性编辑》等实务课程, 从而使学生了解传媒理论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在高校中开设有关音乐、电影、视听欣赏等课程, 通过引导学生赏析各种媒介的精品之作, 使学生们提高媒介鉴赏品位, 甄别大众传播文化内容。

2. 注重媒介素养教育实践。

传媒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而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 更重在养成, 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传媒教育的活动中不断锻炼、探索, 媒介素养才能提高。让大学生参与校园广播、电视台、网站的节目主持、制作、拍摄、采访, 开展DV作品大赛, 邀请名主持、名编辑、新闻人物等走进校园, 给大学生开设讲座、开展培训, 进行面对面交流。带领大学生深入地方媒体, 参观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 去电台、电视台当兼职主持、导播, 参与活动策划、后期制作, 学习摄像机、录音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破除大学生对媒介的神秘感, 减少盲目崇拜。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规范使用校园贴吧、BBS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 大学生才能以健康的态度来支持、参与媒体互动, 而不是沦为流行文化、媚俗文化的被动接受者与消费者。

3. 加强思想教育与引导意识形态相结合。

高校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是文化碰撞的发源地。媒介素养教育最终要在根源上找到解决的渠道。媒介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许多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意识形态。因此高等教育必须采取措施从正面影响学生们传统的道德意识, 培养他们远大理想,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体的说在高校中开设人文精神讲座、媒介文化批判学术交流, 从思想和精神上抵制现代媒介所推崇物化的、非人性虚假意识。让学生们了解大众媒介的真实面目。同时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如许多学校兴起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潮, 开展各种双向交流活动, 靠对等信息流解决矛盾, 用丰富、正确、生动的信息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

结语

我们处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新的价值观念在扩张, 让我们时常看不清媒介的本来面目。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因素的影响, 他们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最容易受到媒介的控制和改变。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各种手段预防、甄别和抵制媒介不良文化带给我们的侵蚀和转变, 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中媒介素养教育在新时期新的媒介环境下取得成效。■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之下, 无孔不入的媒介已经深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大学生作为媒介受众重要成员每天都在接收甚至传递着海量信息, 在处理这些信息的同时, 如何提高他们鉴别和判断信息的能力, 从而完成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要课题。本文借鉴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 分析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比较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途径。对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获取信息、分辨信息、选择信息以及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即讯息,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赵迎欢, 吴峰, 刘莉, 董晓丽, 董琳琳《“当代大学生特点及环境影响”研究报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

[2].王玲《当代大学生与新媒介环境的相处探析》东南传播2009.11

[3].柴阳丽《Web2.0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东南传播2009.9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研究 篇10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网络素养是指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即大学生在正确认识网络媒介的基础上, 理性获取、评价、利用、传播和创新网络信息, 为自身成长和发展服务的意识、能力、修养和行为观念, 主要包括网络识辨素养、网络应用素养、网络道德法律素养和网络安全素养等 (1) 。简单来说, 可以理解为个人在利用网络时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修养, 它是一种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和甄别网络信息的辨别力。

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每天的新闻报道不断呈现在公众面前, 开放性的网络便成了公民情绪的宣泄口。近年来, 各类事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 例如“我爸是李刚”、“三氯氰胺奶粉”等等, 大学生也活跃于其中, 肆无忌惮地表达着他们的想法, 宣泄情绪。所以, 如何引导大学生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网络事件, 以正确的方式发表言论, 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需要关注的问题。

其次,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缺位。我国对于大学生的网络教育, 只是最基本的计算机基础教育, 仅仅是开设相关课程教导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编辑文档, 如何处理多媒体资料等, 没有课程能够深入到网络媒介素养这一块, 所以教育的缺位也需引起关注。

二、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主要问题

网络现已成为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 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 但是也存在自控力薄弱、网络辨别水平不高等现象。

1. 网络使用率较高, 但网络利用能力较低

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 上网是主旋律,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资源的重要途径。但是不难发现, 大学生的上网目的普遍不明确, 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淡薄, 甚至有时候在网上一天都没有获取到目标信息。大学生经常登录的都是娱乐性、社交性的网站, 亦或是网络游戏。所以, 大学生利用网络来发展自己的意识薄弱, 网络实际应用能力不高, 对网络资源背后的价值缺少必要的认知度, 在网络关系中基本处于被动地位。

2. 网络使用技术较高, 但对网络媒介的认知能力较弱

大多数大学生基本具备了网络使用技术, 但对于网络上的大量信息, 多数大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接受与否, 对于新闻报道的态度都具有极强的主观性, 部分大学生对于网络媒介的认知能力不足。加之我国对于传统的媒体传播渠道管理非常严格, 但对于网络信息却管理不足, 各类信息真伪难辨, 极为混杂, 例如一些黄色网站, 导致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惑以及迷茫。

3. 网络道德修养较好, 但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法律意识淡薄

大学生在网络交流中基本能够遵守道德规范, 但是大学生心智发育还不成熟, 仍有多数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中而不能自拔, 形成了网络依赖症, 耽误了学习。另外, 大学生网络抄袭现象也比较严重, 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整篇下载文档的事例不在少数, 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按照标准来引用网络资料, 可见, 大学生对于网络的法律意识也非常淡薄。

三、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育途径

大学生是比较特殊的群体, 他们背井离乡, 独自在大学里学习生活, 他们正处于大学这个“小型社会”中, 他们身上有着半社会化的特征。与其约束管理大学生的网络言行, 不如培养提升他们的网络媒介素养, 可以从高校、社会、家庭、大学生自身这四个方面着手, 以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1. 充分重视高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首先, 可将高校通识教育体系与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相结合。高校是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的主战场, 可以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通识教育体系中, 通过构建系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学课程体系、开设相关的全校性公选课、公共讲座等来向大学生讲解网络媒介素养的基本知识以及法律规范。高校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 对于大学生的实践教育也不能忽视, 可以通过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来进行网络素养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等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同时, 帮助大学生判断网络信息背后的价值, 认识网络信息的特点, 让大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之外, 也让他们明晰相关的法律文件。

其次, 可将校园文化活动与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相结合。高校要紧贴大学生需求, 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且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 在高校中形成正面的舆论导向, 以进一步引导广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网络博客写作比赛、网页设计比赛、网上党校、团校, 开辟网络专题讨论栏等, 高校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甄选、利用、传达网络信息的能力。

2.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措施

高校环境不同于中小学, 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培育不仅要通过高校的课堂教育, 更要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⑴需要政府的肯定和支持。我国政府应不断完善立法,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 依法管理网络, 不断实现网络法制化;出台政策, 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各层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加大网络新技术的开发力度, 不断提高网络检测预警功能以及监控防御功能, 不断完善网络信息服务, 为我国网民构建一个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 西方势力不断向我国境内渗透不良信息, 作为极易受到鼓动的大学生群体, 政府应加大对各大高校的网络监管力度。

⑵网络媒介者需要加强自律。网络媒介作为大众性的传播媒介, 其组织者需要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尽快建立规范的行业体系, 抵制不良网络行为, 同时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 提升网络素养水平。另外, 在我国相关互联网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的背景下, 他们更要明晰自身的社会责任, 将网络媒介素养培育作为其职业使命, 加强正面宣传, 对网络热点问题进行正确引导,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贡献其组织者的一份力量。

3.充分发挥家庭的影响作用

大学生虽然离开了父母, 但是对于家庭的依赖并没有减轻, 家庭这一社会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还是存在的, 家长在网络媒介素养方面对于孩子的教育引导和培育是不可替代和忽视的。对于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部分家长的态度都是教育孩子要远离网络, 持抵触态度。但是, 作为家长应该积极主动地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 培养孩子的网络媒介素养, 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学会使用网络, 与孩子一起学习网络知识, 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鼓励孩子利用网络平台发展提升自己, 并时刻提醒孩子遵守网络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

4. 增强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

自我内化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形成的重要环节之一。所谓“内化”, 就是指“个体接受社会影响, 并把外部现实或客观现实转变成内部现实或主观现实的过程。” (2)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 大学生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要有网络道德意识、网络法律意识、网络自我保护意识、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 首先需要从大学生的网络态度、网络语言、网络行为着手, 加强其在网络行为中的自我修养和自制力。另外, 大学生在面对众多网络资源和信息时, 要从中积极筛选出对自身发展有力的知识, 增强自身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 主动排除网络负面信息, 排除对自身的干扰和影响。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过程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这期间充满着诱惑, 需要大学生不断挑战自我, 不断转变思维, 以期不断完善自我, 不断培养其网络媒介素养。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 快速转变工作思路, 适应新的环境, 改变工作方式方法, 利用新技术, 以更加贴近学生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育工作既是时代的需要, 也是现实工作的需求, 社会各界需要联动共同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摘要:网络的普及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 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频出。社会、高校、家庭、学生自身应多方联动, 积极关注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 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 以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

注释

11 黄发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机制的构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5 (1) :27-33.

大学生媒介 篇11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体系建构 大学教育

伴随着传统媒体的持续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引发了诸如信息爆炸和污染、虚拟世界道德缺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大学生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消费者,很容易受到这些问题的侵害。政府及相关机构曾尝试对媒介环境进行外部管制,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的效果不大,需要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以减轻媒介环境中不良因素对受众的不利影响[1]。媒介素养指公众对媒介及媒介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对各种媒介信息的选择、解读和批判能力及利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2]。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当主动承担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着手,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大力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即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选择、分析、辨别、吸收媒介信息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完善和发展自我的新时代人才。

一、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各种媒体渠道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我国真正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时间始于1997年,当时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发表了中国大陆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此后,通过相关机构和学者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调查研究,我国高校在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3]。

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谢金文博士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针对大学生进行传媒素养教育的著作《新闻·传媒·传媒素养》。已经出版的媒介素养教育专著和教材还包括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4]。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开先河,对本科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随后,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的高校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中国传媒大学不仅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还于2006年设立了传媒教育专业,下设专业方向之一就是媒介素养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最初摸索阶段,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水平良莠不齐,有的学校已经初步完成了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有的学校才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学校工作日程。我国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教育部没有相关制度支持

我国高校已经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但高校在大学生中普及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是缓慢而艰难的。为了确保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迅速推广,教育部制定相关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发展至今,相关制度十分稀少,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制度。

(二)没有建立专门负责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机构

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有专门组织和人员策划并执行。我国高校机构庞杂,能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校少之又少,导致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效率低下,很多活动的开展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

(三)从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师资匮乏

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大学生媒介素养需要教师专业的引导。目前,我国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方向并乐意从事这方面教育工作的教师人数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和学生的需求。没有强大的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就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四)相关课程体系还未建立

学生通过课堂学到媒介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充分提升和展示自己。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缺一不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分别于2004年、2005年对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这两所高校的举措带动了其他高校对开设媒介素养课程的思考,但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没有开设媒介素养课程,一些开设媒介素养课程的高校只是针对新闻传媒专业学生。

(五)缺少教育效果的评价体系

许多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水平停滞不前,在学生中反响不大,效果不明显,和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有很大关系。教师通过评价结果发现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评价结果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在以后学习生活中改正。

三、高校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途径

(一)制定相关制度

我国教育部需要组织媒介素养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专家,参考国外比较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制度,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状况、大学生媒介水平和需求进行调查,制定相应的制度,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进行规范,对大学生要达到的媒介素养水平进行规定。

高校可以在教育部制定的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办学特点和学生特点,制定更加详尽的规章制度,规范和制约学生的媒介行为,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提升媒介素养水平。

(二)建立管理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门组织

对要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来说,建立一个专门从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的部门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可以从学校中选择一些对媒介素养教育有了解或研究的行政人员和教师组成一个专门小组,负责安排和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以便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设立专门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机构

媒介素养教育在西方国家兴起,在美国、英国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经形成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其他国家成熟的理论体系虽然对我国有指导作用,但我国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完全依靠他国理论体系是不可行的,必须结合我国各方面实际情况,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针对那些设有新闻传媒院系的高校,应召集相关方面专家,并创造良好的研究条件,可以采取和社会合作的形式,设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机构。在参考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究出“本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模式。以便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高效率开展,并带动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教育。

(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媒介素养师资队伍

教育活动中,老师的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效果,尤其媒介素养教育实施初期,老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成为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性任务之一。

目前,新闻传媒专业的老师高度饱和,高校应积极引导从事传媒专业教育的老师往媒介素养教育方向转移,充实媒介素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5]。这些老师以自身具备的丰富媒介知识为基础,再加上在职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媒介素养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最终胜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这项工作。

媒介素养教育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媒介素养起着主要作用,但其他学科老师在课堂上及与学生的交流中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不可忽视的。因此,高校应要求所有教师参加媒介素养教育学习,从提升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抓起,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让教师具备熟练运用各种媒介开展学科教育的能力,为大学生构建广阔的媒介素养教育平台。

(五)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开设过程中,高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条件已经很成熟的,可以开设必修课程;条件一般的,可以尝试开设选修课程。

课程内容应具有针对性,重点突出,统筹兼顾。大学生在媒介素养哪些方面存在严重欠缺,应作为主要课程内容。现阶段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媒介的基础知识,媒介信息的判断与辨别,媒介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运用媒介与创造媒介信息。

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而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媒介素养教育本质上是能动的、与人分享的,鼓励发展一种更加开放、民主的教学方法[6]。

(六)组织与媒介素养有关的课外活动

开设的课程中,大学生更多地学习到的是理论知识,将这些知识内化,真正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提高,还需要一些带有实践性或者教育性的课外活动辅助。

高校有着校园广播台、校园电视台、宣传橱窗、校园报刊等丰富的媒介资源,将部分媒介资源交于大学生管理,使他们在实践中充分了解媒介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媒介,借助媒介的力量实现自我发展。举办校园DV大赛、摄影比赛等多种多样的比赛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是高校为大学生将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创造条件的有效途径。

高校还可以和社会合作,邀请校外新闻传媒工作方面经验比较丰富的编辑、主持人、记者进学校举办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去杂志社、电视台、广播台参观实习。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媒体,媒体的现状,媒体的力量,促使大学生自觉提升媒介素养。

(七)形成媒介素养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落实质量及成果怎样,必须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考察。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缺陷,有利于相关人员对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进行改善。大学生可以通过评价结果,了解自身不足,激励他们通过之后的学习改正。

对媒介素养的评价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违反媒介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第二,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测评大学生媒介素养课堂学习效果;第三,考察大学生参加相关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及在活动中体现出的媒介素养水平。并将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纳入学期末的综合素质测评中,引起师生对媒介素养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于滨.谈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6):170-171.

[2]吴勇.网络传播下的媒介素养教育[J].学术论坛,2011(242):201.

[3]刘加勤.网络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1):157-159.

[4]杨青山.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状况研究综述[J].教育长廊,2009(11):54-55.

[5]王国燕.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今传媒,2012(1):132.

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模式探讨 篇12

一、媒介素养的内涵及特征

媒介素养, 又可称为媒体素养, 媒体素质等, 在媒介素养教育领域中, 指正确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或修养。媒介素养的内涵较为广泛, 一般的认为其内容包括早期的屏幕教育、图像素养、电视素养, 以及后来的视觉传播、视觉意识与批判性观看技能。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络的普及, 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和网络素养也包括其中。1992年在美国召开的“媒体素养领袖会议”曾就媒介素养做出了统一的定义:公众使用、分析、评估各种媒介信息, 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该定义包括三个层面, 即获取信息的能力、解读信息能力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媒介素养的培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因此, 可以将媒介素养的培养过程可分解为四个层面:媒体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引导学生理性的认识大众传媒;在媒体制作等媒体实践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媒介的传播本性决定了媒介素养教育天然地具有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素质的特殊作用。第一、二个层面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尤其训练对媒介传达的信息的批判思维能力。媒介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大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大众传媒讯息, 不会因媒介的使用而被沦为大众媒介或讯息的奴隶, 达到对媒介的正确使用将成为其发展的一种动力。

(一) 训练逻辑思维

媒介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素质, 弥补其在学习能力和信息批判能力方面的不足, 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者在传授关于媒体和媒体系统的知识的同时, 锻炼学生的媒体使用能力, 即运用媒体、操作媒体的能力, 包括单方面接受媒体的使用能力和与媒体互动的使用能力。经过这种系统化地学习和训练, 大学生掌握了新的媒介手段, 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就更多了, 有助于自身知识结构的丰富和完善。本课题的调查数据显示, 80%的学生除了接受学校安排的课程, 课余时间均有利用网络等媒体自学的经历。如有的学生成为校报通讯员, 大学四年从事新闻记者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新闻业务知识和较高的媒体制作技能。较为典型的案例是一名艺术类毕业生, 通过电视、网络搜集相关教材和信息, 自学了管理学、营销学和一些软件使用, 自己创业, 开了一家公司, 为同年毕业的校友提供工作岗位。这说明大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媒体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完全可以通过媒介, 使得自身素质紧跟社会的需要。

(二) 培养批判思维

媒介以各种形式承载和传播着社会发展的信息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其无所不包的特性, 使得媒介环境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使媒介环境清晰可见, 从而让学习者能带着批判的眼光走进媒介、研究媒介和使用媒介。一些大学生沉溺于电视、网络、手机的娱乐功能, 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不理解媒介, 而被其娱乐功能所蒙蔽。通过媒介素养教育, 青年学子就会了解媒介发展的历程和内部运行规则, 媒介的经济、社会、文化意义, 并结合具体的媒体实践, 进行具体分析。

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媒介教育的首要内容, 媒介素养是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 可以说, 媒介素养是批判性思维与媒介文本解读的结合, 即通过对媒介文本的分析实现批判性解读, 这种能力无疑将有助于大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媒体社会。

(三) 启迪创新思维

不断地创作新的信息产品, 是媒介的生存法则。媒体创作能力是媒体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它是指媒体使用者对媒体内容进行技术处理或者内容増改的能力。它包括两种不同的创作形式:一是对媒体内容的革新能力, 这些能力是指根据已有程序, 在已设定的媒体运作程序中、或者在已有的媒体系统中对媒体内容的革新;二是创造性革新媒体的能力, 这一能力与美学有关, 这一能力完全可以越过媒体交流系统之外, 可以创作新的媒体形式。显然, 大学生在丰富的媒体实践活动中, 其创新思维素质会得到切实锻炼和提高。

在本次调查的学生当中, 凡是参与过校报、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体实践的同学, 他们在新闻采写, 编辑制作过程中, 对媒介都有切身的感受, 认识到创新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 创新是基于对行业或专业的充分理解, 创新是一次次失败过后的彩虹, 唯有创新才有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 使得他们在考研、考公务员、应聘企业过程中, 表现出较强的优势。

(四) 锻炼沟通与交流素质

媒介的出现在于人们有交流的需要, 在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渗透着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实质上是人的沟通与交流。新媒体诞生后, 媒体的即时互动功能不断增强, 沟通与交流的特性更加凸显。在媒介教育中, 无论是知识技能的训练, 媒体批判意识的培养, 还是媒体创新, 都是为了更好的交流。

在媒体知识的传授中, 学生了解了媒介的传播功能, 自然会树立沟通交流的意识。在技能的培训、媒体制作等环节, 学生自然地要学会团队合作。例如, 报纸、电视节目、网络新闻等, 从发现新闻、采写稿件、编辑、校对到发布, 这是一个系统的流程。任何参与其中的个体, 都会接触到其他的人, 这就必然需要学生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 准确地理解他人, 积极地与人合作, 如此学生的沟通交流素质自然而然地就得到了锻炼。在媒体批判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必然要涉及到媒体的生产和传播特点、媒体与社会各方面是如何沟通与交流的。经过一系列的培养与锻炼, 帮助学生克服与人交流的障碍, 使其在进入社会后能够与他人进行平等有效的对话。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及实践

媒介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具有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性质, 因此需要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如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的竞争力, 就是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应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所有环节中去。

(一) 教学方法环节———让大学课堂成为开放性的互动教学

多媒体技术早已经进入了大学课堂, 但是媒体意识并没有真正融入课堂。媒体的本性是交流和沟通, 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还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封闭模式, 教师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 以吸引学生的关注, 媒体某种意义上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板书。这是因为我们教育中的知识观没有更新, 依然固守知识传承、积累的观点, 追求着永恒的客观的知识, 而忽视了知识的不断更新, 一切知识的产生都有其文化的、社会的原因和背景。老师应树立新的知识观, 认识到知识的多样性、文化性等特点, 发挥媒体的交流功能, 适时让学生与老师互动起来, 让大学的课堂呈现一种开放性的知识和思想的交流的景象, 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特别是自学能力和信息批判能力。

(二) 课程设置环节———全方面推进媒介素养教育

媒体素养教育在我国仍然处于第一层面, 即跟进技术进步, 及时教给学生所需的基本媒体知识和技能。媒体制作、媒体批判、媒体创新等层面并没有全方位的教育普及。这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高校应该开设媒体素养公共课, 让非新闻专业的学生接受媒体素养的系统教育, 同时利用第二课堂, 给学生创造丰富的媒体实践的机会。例如,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校园媒体的制作, 或者参与校外媒体的制作,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扬州大学成立大学生新闻社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这个新闻社吸收了10多名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和近300名非新闻专业的大学生, 规模比较大。学校邀请媒体从业人员给他们开讲座, 集体授课讲课。以校园媒体为基础, 涉及报纸、广播、电视媒体, 同时积极与校外媒体接洽, 从而给这群大学生们搭建了一个较为开阔的媒体实践的平台。

(三) 考核方式环节———建立多元的

考核评价体系。

受传统的知识观和教学方式的影响, 大学依然主要是凭借一张试卷评分。学生的成绩事实上不能满足时代和市场的需要:学习潜能、沟通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并不能通过学校给予的分数看出来。而一些教师迫于学生的就业压力, 会给予较高的分数, 这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也不利于市场的人才选拔。以考试评价大学生的方式亟需改变。

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即以学校评价为主, 社会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例如, 一名学生在某家媒体参与了半年的实践, 他的评价项目应包括在校期间的课业成绩, 参与实践活动的内容、次数和时间, 学校和用人单位分别对学生进行的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的分类素质考核, 最后一项是学生自评, 应以报告的方式详细记录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所作所为, 所思所想。这样一份评价更能体现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 也给大学生以鞭策, 让他们早早认识到仅仅学好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三、结束语

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对于高校教育界来说还是较新的课题, 媒介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 涉及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需要共同努力、共同探索, 值得我们对其深入研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发展迅速的国家来说, 媒介教育的影响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它关乎到信息时代和媒体时代的国民素质。我们需要更新观念、探讨理论、摸索方法、总结经验, 来大力推动符合我国国情的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此外, 媒介教育的实施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部分, 还需要整个国家教育大气候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志安, 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 2004 (5) .

[2]、董云飞.媒介教育——当代大学生教育的新课题[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7) .

[3]、张艳秋.国外媒介教育发展探析[J].国际新闻界, 2005 (2) .

[4]、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 1997 (1) .

上一篇:实践困难重重下一篇:呼吸机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