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素养

2024-09-13

文化教育素养(共12篇)

文化教育素养 篇1

人文教育倡导以人为中心, 它不仅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 而且注重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处理, 通过传授人文知识的方式, 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引导人们对社会的各类现象包括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科学教育则提倡以客观事物为中心, 它关注的是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处理, 通过传授科学知识来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 提高科学素养, 探索大自然的各种规律, 做到求实求真。人的发展要实现改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也就是要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下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爱因斯坦曾经说道:“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意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 一种能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必然是把科学和人文知识相融合, 提高科学认知与运用水平, 对价值观念具有判断与选择能力的教育。

1. 人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人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维系, 同时也要有对精神的体验与享受。同时满足人的外在物质和内在精神的发展需要则要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才能实现。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 (learning to do) 与学习做人 (learning to be) 两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 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 养成人文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在关心物质世界的同时, 也关注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 科学和人文精神因此有了更高层次的融合。人们的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为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 人文理论也需要具有说服力的科学理论来充实和支撑,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人文理念的正确引导, 才能使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 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选择, 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走向。

2. 教育发展趋势引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世界各国普遍开始加强人文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把培养更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美国教育在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同时, 也非常注重人文教育。相比较而言, 中国的高等教育形式单一, 偏重政治理论课程, 只是把人文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 削弱了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传统的中国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 因此不易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也不利于中国教育发展。

所以这两种教育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必需的, 让大学生既会做学问, 又会做事, 更会做人, 这也是现代大学应当追求的教育理念。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这一问题。

二、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教育的作用对象, 既是工具, 也是目的本身。要达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目的, 应致力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停留在知识灌输的传统定位上, 而应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 以科学和人文知识作为实体内容, 以人文素养——“价值理性”、科学素养——“工具理性”作为价值取向, 在追求自然、社会、人自身规律的过程中要合乎客观发展规律, 合乎主体目的, 尊重主体价值, 进而实现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教育主体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协调发展。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视野下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结合的途径

1. 树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统一的教育办学理念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的前提。教育观念建立在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特征, 是对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当今社会, 人们正是因为意识到了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和谐统一、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逐渐提高了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视。

(2) 树立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 培养人的个性特长, 开发创新能力以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双翼,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社会的需要, 而在此基础上,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又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实现方式。这就要求教育要首先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价值理念, 因而,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就成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引导与坐标。

2. 重视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1) 开发、构建、实践多种教学模式, 积极运用网络教学资源, 重视实践教学, 改善评估方式, 加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力度, 使科学教育课程建设产生质的飞跃;将应用型教学理念贯彻教学过程始终, 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系列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使学生夯实基础, 提升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基本技能水平, 在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互融的课程建设过程中, 确保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授课方式应由连续式细节授课转变为跳跃式平台教育, 教学形式应由单一式课堂教学转化为多样式互动教学。

(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促使其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与科学、人文素养融合的研究在个性发展、文化传承发展、完善教育等方面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

3. 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 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 为培养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才而努力。其好处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 有利于学生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知识应用于实际, 并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 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可以增加对社会各方面的了解,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与培养人文精神, 从而增强对祖国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摘要: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 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如果将教育中的人当成一种“工具”, 而忽视他的价值、本质、需要, 则是对教育生命本质的漠视, 并将教育引向“工具化”的歧路。因此, 教育必须将科学与人文巧妙结合, 创建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新的科技文化理念模式, 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技,教育,素养,人文

参考文献

[1]龚光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37-40.

[2]林坚, 黄婷.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整合[J].科普研究, 2011, (S1) :61-65.

文化教育素养 篇2

王丹:一位资深教育者眼中的教育真谛

六月的一天,穿越城市的缤纷,进入重庆市中华路小学(原渝中区第二实验小学)。

斜阳中路边的小草吐露新翠,高大的黄桷树翠绿闪靓。校园内励志名言、儿童画廊静静的映入眼帘。一切的一切,呈现出文化氛围与人文气息的和谐统一。

校长办公室清新儒雅,简朴大方。阳光顺着窗外茂密的绿荫,斜斜地打了进来。校长王丹笑着站起来,淡雅的书卷气中流露出一位资深教育管理者的淡定与睿智。

说到教育,王校长侃侃而谈: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都市公民素养,为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王校长介绍,学校从07年就开始将育人的核心放在了“培育都市公民素养,打造国际品牌学校”的特色学校创建上,紧紧抓住“质量、特色、品牌、优质服务”这条主线,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关注生命、回归儿童”的角度,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让每个孩子在创新的教育活动中,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拓展学习的外延,让学生积累文化,沉淀精神,焕发生命的活力,体验自信与成功。

王校长认为,一所学校所以能称其为名校,注定它必须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长久的积淀过程。校园文化对教育来说,是一种意识,一种力量,而文化建设是一个创建过程,是将意识形态化,力量发散化,让文化的反应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

王校长特别强调,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建设”二字,建设更多更好的校园文化,是大家的创造过程,也是学校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和名校,重庆市中华路小学有着不同寻常的大气与厚重。从1911年建校伊始的筚路蓝缕,到二十一世纪的新起点、高目标,一路走来。悠久的办学历史让学校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质量、特色、品牌、优质服务”这条发展主线,通过不断融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广泛开展国际交流,走上了一条“培养公民都市素养,打造国际品牌学校”的特色学校发展之路。“责立世界”

让孩子拥有世界眼光

何为公民素养教育?中华路小学校长王丹给出的答案是,在承认并尊重人的主体性前提下,培养并造就健全、自律、将来能有效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的公民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她说,生活世界就是儿童活生生的世界,有着儿童体验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儿童成长的源泉,只有在生活中,在他们的体验中,才具体掌握了世界,世界对他们才有意义。当然,这个世界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拥有中国的灵魂,更要具有世界的眼光。

事实上,学校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英国等多所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国际交流。学校先后与英国威尔士地区的10所学校签订了国际友好学校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学校和威尔士地区的10所学校将互派老师和学生到对方学校,就教育理念、教育手段、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从而增进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为了实现双方学生的无障碍交流,中华路小学与罗森公园小学共同创建了zeroath学生论坛,定期对学生进行英语能力和网络知识培训,鼓励他们就文化、生活、学习、爱好等多个话题畅所欲言、结交朋友、开拓眼界。通过论坛与网络对话,解决了学生学习英语无法实现语言交流的难题,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优化课程”

让孩子幸福成长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意味着让教育充满爱的气息,让课程成为激发孩子生命灵性的过程。

学校拥有“充满人文、自主探究、和谐发展”的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生喜爱的课堂。从一年级起就着力打造了英语、现代信息技术课等精品优质课程,努力从学识上让学生拥有面向未来的国际公民素质;创设“国际班”,从小学阶段即引入国际教育模式的探索,打造了旅游、形体、经典诵读等具有中小特色的校本课程,满足了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成长开启了一片明亮的天空。

为让孩子养成自己的公民品性和公民能力,学校将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自然、社会结合起来,系列规划、潜移默化,让孩子在生活中逐渐养成公民应该拥有的素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让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发现自我价值,形成与人交往的品格,锻炼民主参与的能力。

家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学校经常举办家长会,成立家校俱乐部,通过家长配合,把公民素养思想渗透到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此外,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还注重营造自然环境氛围,让孩子在课堂课余都能接触到生命之绿。学校还经常举办“亲近大自然”主题活动,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

社会是最真实、也是最实际的生活世界。学校贯彻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构建儿童与社会的关系,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事务,使他们真正体验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政府那种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

“三重行动”

构建公民意识

公民素养教育,除了系统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觉、积极行动起来。学校根据小学阶段儿童特征,特别设计了民主行动、经验交流、深入反思三重行动体系,让孩子们在活动体验中构建公民意识。

民主行动。学校创设机会,让孩子通过投票权、建议权参与到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的发展之中,在具体行动中获得公民的体验和能力。

经验交流。学校定期、不定期开展演讲比赛、竞选班级干部、辩论赛、才艺大赛、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会成长、交流、互动式学习、相互影响,最终获得公民品性和能力增长。

深入反思。学校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演讲、写作等形式来对自己的公民行为和公民品性进行总结,不断进行自主的建构。

不仅如此,学校在对学生培养都市公民素养过程中,还把包括当代都市公民应当具备的“五品六力”(五品即自信、健康、爱心、诚信、责任;六力即自制力、学习力、行动力、创造力、协同力、领导力)纳入学校的特色建设中,总结出公民素养的培育应该从儿童个体出发,而后形成其社会责任,逐步养成其国家意识的思路,并构建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国家”三个有机的公民素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校致力于儿童自主、自尊和自强的培养,使其拥有公民素养的基础,重点引导儿童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在现实的土壤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核心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尤其是对民主参与的权利和义务的认同,展现中华传统的气质与情操。

“领雁工程”

开启一束阳光

去年11月10日,重庆市“领雁工程”启动仪式在中华路小学隆重举行。校长王丹与武隆县平桥镇中心校校长在两校联建牵手协议书上签字,翻开了中小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也标志着中小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上开始了新的征程。

事实上,近年来中小已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对多个农村薄弱学校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先后与重庆巫溪县长春希望小学、南川头渡小学等10多个农村学校牵手共建,把全国市级赛课比赛中的观摩课呈现给当地师生,极大地提升了对口支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学校在总结多年与农村学校合作的经验和结合平桥镇中心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个、十、百、千、万”工程,即建立一个发展共同体,培训十名骨干教师,牵手百名留守儿童,赠送千本经典书籍,引发万名市民关注。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3年‘领雁工程’的实施,与平桥镇中心校一起探索一条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办学思想,形成成熟的办学模式,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校长王丹深情地说。

培养文化素养促进文化传承 篇3

关键词:儿童;陶艺欣赏教育;中国文化;传承

文化与传承的关系告诉我们:儿童是文化传承的根。审视儿童的成长,从呱呱坠地一刻起文化就与他共生,仿佛土壤与苗的关系,根深蒂固。站在教育前沿,在人类花朵面前,感悟瓷器未加雕饰的本色与内在精神和谐统一,儿童经验的自然表达、真情的率性流露是推崇自然和谐的民族文化的根本。通过儿童陶艺欣赏教育,通过与瓷器的交流对话,孩子晶莹剔透的心灵犹如未雕琢的璞玉,与陶艺遥相辉映,美、神、韵、灵、秀、雅共具。

一、诉诸感性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的文化建设形成了一个化成的传统,传统的身后是文化的精神内涵。因此,进行儿童瓷器欣赏教育,为人师者心中对中华五千年陶艺文化传承变异的过程应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了解甚至熟悉瓷器背后包罗万象的人文背景:景德镇颜色釉发明的历史背景、五大名窑的辉煌鼎盛与当时特定的政治、艺术审美观的联系、名瓷背后辛酸落泪的传说……比如,“祭红”是陶艺中具有代表性的名贵釉之一。“唐宋人尚青,明清人尚红。”红瓷的出现使中国瓷器跨入了新时代。如何让儿童理解这种釉的珍贵?教师充分利用《祭红》的传说故事,通过图片、录像和实物赋予“祭红”这一抽象的专业词汇以生命。物我同一的核心是情景交融,是审美主体受物感动的结果。当听到出窑的瓷器釉面上那殷红艳丽的颜色是用女儿的鲜血凝成的时候,幼儿的心沉寂了,他们以清澄凝思的心灵在体悟故事中生命的精神。“老师,故事里讲的事情是不是真的?”“你希望是真的吗?”“不希望!”“没想到瓷器造出来这么辛苦!”“这些人太可怜了,老师,现在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人之初,性本善”,追随儿童挚真挚爱的本性,教师在先人血泪铸造的瓷器景象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二、潜移默化

“目日生视,耳目生听,心日生思。”日生日成,人性是在时光的推移中渐成的。这说明审美化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潜移默化地对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产生影响,如春风拂面,逐渐沁人心脾。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形成有赖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岁月的流逝中,中国文化及艺术的本质不断更新与重建,民族的内在精神与气质贯穿于整个过程的构建。陶艺气象在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摇篮里发育、长大、成熟,我们应充分挖掘与推进这一伟大发明。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儿童进行陶艺艺术的熏陶,使人格逐步完善,性情得到陶冶,艺术修养得到提升。譬如师生一起乐此不疲地摔泥、堆泥,欣赏景德镇美术大师现场进行瓷盘画创作,玩“淹城”观陶器展,参观陶艺展馆,甚至偶然的机会在校内共同挖掘大量的古代碎瓷片,……多渠道、多方位地“玩陶”,让儿童体验陶艺的纯净与多彩。

文化的传承特征还体现在形式的多元化上。“茶艺”“戏曲”“剪纸”这些民俗文化与陶艺相得益彰。这些民间艺术的挖掘使儿童对瓷的理解更深透。如茶道表演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对品茶文化的了解,而且相关的紫砂陶器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动手捏制的欲望。

三、怡情养性

审美欣赏教育从心理上分析实为修身、养性的方式,即“怡情养性”。陶艺的“怡情养性”价值,有其主观依据。“我们传统文化的结构,是以儒、道、释三家为主的中原文化大流呈放射型渗透……所谓儒道释为主的文化大流,又都是中华古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思想精义。”各派各流,又以“和”为本。在瓷象万千中就鲜明地体现出了这种“和”的思想,例如,“喜神”“和合二仙”等瓷雕作品。在引导儿童欣赏这些作品时,琴瑟竽笙缥缈入神的乐音聆听能让儿童有感而发,在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中细细体味着陶艺艺术的气象万千。动作的夸张模仿,可以让儿童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这和儒家的“乐从和,和从平”的思想不谋而合。

审美对人感化的最终目的是“爱”。从陶艺起源中可以知道每一件瓷器上都凝结着先祖们的精神气节。欣赏瓷器,应从体会艺人们的思想情感开始。《美人祭》《釉里红》《风火仙师》,众多传奇故事都向孩子们传递着同样的信息:爱,铸就了艺术。于是,在欣赏完宋五大名窑瓷器后,儿童发出了由衷感叹:“老师,我们祖先做的陶器和瓷器真漂亮,太了不起了。我想把这些瓷器都留给下一代的人。”“老师,这些瓷器都很珍贵,我真的不想它们都破损掉,我要把它保存下来。”“对呀!”一位女孩歪着小脑袋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我想把瓷器都埋在土里,等到将来,就可以开一个陶艺博览会,那我们的孩子又能看到没有破损的瓷器了。”……瓷器欣赏,孩子首先想到了美的延续:我要好好保存它们,让子孙后代也能欣赏。“反情以和其志”,人性自然流露,身心才能得到和谐发展。这就是陶艺艺术“怡情养性”最真挚的体现。

在陶艺欣赏的过程中,儿童无论是获得寄寓恬淡的情趣,还是得到享受人生的快乐,都是自我观照、人格升华的过程,这也正是儿童陶艺审美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方式的魅力所在。于是,在儿童人之初的血脉中,在陶艺教育中,中国文化得到了传承。

参考文献:

[1]郑锦扬.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4.

文化教育素养 篇4

媒介素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新媒体环境下沈阳体育学院1006名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一是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高,62.03%的大学生每天都在使用微信、微博、QQ、Twitter等交互工具,10.64%的大学生一刻也离不开它;二是对信息缺乏辨析能力,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三是在面对新媒体时缺乏自控能力,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坦言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四是对新媒体中不良信息的抵御能力不足,92.25%的同学承认会出于各种原因浏览黄色、暴力信息;五是半数体育院校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85.29%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并增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媒介,增强其对媒介信息的理解与辨析能力,使其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里迷失方向。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拓展大学文化的功能。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研

为更好地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现状,2014年11~12月,我们以沈阳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调查中,共收回1006份问卷。此次被调查人数占目前该校在校本科生总数的12.93%。

(一)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

1. 对新媒体依赖程度高

目前,我国高校大都完成了校园网络建设,大学生不论是在教室还是寝室,都可以便捷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不仅如此,随着3G、4G、Wi Fi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终端设备得到了迅猛发展,再加上其轻巧、便携的特点,使之受到当代大学生的追捧,很多大学生甚至对新媒体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

调查发现,95%左右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28.73%的被调查者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超过8个小时。这意味着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从早到晚都在受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影响。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非常之高。

2. 缺乏新媒介信息辨析能力

对受众而言,如果囿于媒介素养不高,则很难明了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与客观现实之区分。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如果对媒介属性缺乏理性认知,很有可能会将媒介语境所构成的虚拟环境认同为客观事实,从而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调查结果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8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不会对信息的真伪进行深究,只有不到20%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认真分析和过滤”。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庞大新媒体信息资源时缺乏应有的辨析与批判能力。由此,一些不良信息很有可能会乘虚而入,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一旦不良信息在大学校园里泛滥,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故此,在新媒体视阈下,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教育体系和高校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经迫在眉睫。

3. 对新媒介缺乏自控能力

新媒体传递的海量信息令人目不暇接,因此,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在大学生受众中非常流行。这种阅读方式浅显、片面,且影响深度思考,无疑会阻碍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想深度的发展,使“三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无法抵御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侵袭,批判能力不断弱化。

有一项调查结果也应当引我们的重视。调查发现,93.24%的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在学习时受到新媒介产品的影响,92.35%的大学生在上课时会偷偷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久而久之教学质量难免下降。

4. 对新媒体不良信息抵御能力不足

调查还发现,近70%的大学生在网上“无意撞见”或遭遇过色情、暴力网站,有近40%的被调查者出于各种原因浏览过黄色、暴力网站,这样一组数字当足以引起教育者们对该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这些年轻人对于网络流行文化缺乏抵御能力,缺乏理性辨析能力,盲目跟风,甚至会不加思考地全盘吸收。若是对这种现象不加以控制和引导,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时具备基本辨别能力,在被调查的1006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认为“艳照门”“不雅照”“虐猫”等现象是不好的、消极的,但从另一项数据中又可以发现,有92.25%的同学会出于某种原因浏览色情、迷信、暴力信息。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说明,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令大量未经“把关人”严格甄别的信息在网络空间泛滥。由于媒介素养不够,一些大学生易被不良的媒介信息所惑,从而导致行为偏离和失范。这不能不引起教育界和传播学界的重视。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调查数据显示,85.29%的被调查者也认识到自身在媒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有必要在高校有针对性地施行系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因为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解决大学生媒介素养失范现象的有效路径。被调查者还表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包括媒介选择能力和批判意识、媒介道德伦理观、媒介法律意识、媒介环境交往能力等多种能力。

21世纪初,复旦大学等几所高校才开始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及实践。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未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从调查数据看,半数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缺乏认知。因此,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处在校园与社会的过渡时期,对社会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并不具备完整的判断能力,而且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时,容易经受不住多元文化的诱惑,从而迷失自己。所以,大学生有必要接受系统化、专门化的媒介素养教育,让新媒介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有用工具,而不是沦为新媒介技术的奴隶。

基于调查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培养其养成正确使用新媒介的习惯;其次,由于新媒体环境下媒介信息良莠不齐,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大大提升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析能力;再次,可以提高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校园文化建设

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媒介消费呈现多样化,某一时期大学生对某一信息资源的关注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浏览新媒介信息资源具有不可控的特点,所以,要想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大学生依靠正确的媒介素养来过滤不良信源,从而达到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目的。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学会通过指导大学生,就是要如何正确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海量信息,并从中挑选出积极的、有利于自身身心发展的信息资源为自己所用;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意识,提升道德水准,使大学生能够运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信息资源,避免不分好坏全盘接收。增强其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建立起一道无形的屏障,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乎大学文化建设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文化,校园文化是大学“软实力”的体现。新媒体时代的任何一所大学,都难以摆脱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影响。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周围世界联系的方式,即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来观察和认识世界”[1],大众文化正在通过新媒介向校园文化不断渗透。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主张,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文化内涵建设作用独特:首先,它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其次,有利于其有效利用传媒;再次,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抵制不良传媒文化的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范式构建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格局也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变。因此,厘清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所在,明晰提升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使其养成正确的媒介批判意识,形成良好的媒介批判能力,既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大学文化内涵的建设;既是大学生社会化转型的需要,更是信息社会对一名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至于如何实施策略,可以考虑从政府、媒体和学校三个层面展开综合探讨:

(一)政府层面———应加强宏观引导

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引导,并在相关制度保障下,大力宣传,融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社会性的条件和契机。这既有助于规范新媒介信息环境,又可以使大学生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和法律观念。

1. 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令

首先,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和法令,以制度来保障和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其次,政府应以制度和法规来约束媒介的传播行为,以加强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再次,政府还应对媒介素养教育保持持续关注,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和对教育者进行培训。

2. 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建议由政府主导或者委托高等教育管理机构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机构和组织建设。因民间社团力量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其社会可信度还有待提高,而政府出面则能更有效地组织与实施。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更倾向于由政府指定或委托一些机构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二)媒体层面———应净化媒介环境

大学生仍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期,部分人由于理性辨析能力不足,很容易将虚拟的媒介环境等同于客观现实,并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采取行动。这就要求我们的媒体能够主动和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净化媒介环境。

新媒介行业内部应建成相应的符合当今时代特色的媒介自我疏导管理体制,形成良性发展的动态监督与自我反省机制,形成行业自律。新媒体有必要也有责任为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必须成为新媒体的最高核心价值追求和长久发展动力。这就要求新媒体行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提供一个绿色健康的媒介环境,从根源上杜绝各类不良信息对在校大学生的侵蚀。

(三)学校层面———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1. 整合各高校力量打造过硬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

就当前高校的师资力量而言,尚远远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要求。因此,应整合各高校的优势力量,横向建立起一支能充分胜任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可以首先依托全国高校的新闻院系,逐步建立起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框架体系,包括进行师资培训、开发媒介素养教育教材、举办媒介素养教育论坛、向其他院校提供教学支持等。

2. 教师应加强自身媒介素养,起到示范作用

高校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努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为大学生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从而达到引导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目的。

3.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首先,应考虑把媒介素养教育上升到国家层面,把媒介素养课程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其次,高校应全面统筹,针对大学生特点,实行媒介素养课程多样化,实现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再次,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有机结合,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各种教育实践和传播实践活动中去。归根结底,应帮助大学生厘清虚拟世界和现实环境的根本区别,学会辨析媒介信息中潜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帮助其逐步培养理解和辨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4.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在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理论传授是基础,环境引导为辅助,而在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才是最终的落脚点。为此,一方面应建设好校内的新媒体资源和校外的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实习基地,如学校论坛、微博、教师博客、微信等,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积累媒介素养知识,形成符合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媒介素养,自觉维护新媒介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应及时提醒和指出不良新媒体的使用方式和传播途径,使大学生们能够引以为戒。

总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介素养,是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当代高等教育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项新课题。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学会在新媒体环境下正确选择使用媒介和进行批判性思考,学会利用媒介资源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尤为重要的是,对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建起一个和谐有序的媒介生态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丰富大学文化内涵,以及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引起教育界和新闻传播学界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与员工素养 篇5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经常要提及的问题,它是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指导思想的提升,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员工素养则是企业文化在每个员工身上的直接体现,员工素养的高低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下面小编来告诉大家企业文化与员工素养的关系,欢迎参阅。

企业文化与员工素养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企业文化,是运用文化的特点和规律,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本途径,以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为原则,以培养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等为核心内容,以争取企业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应当说,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一种“软管理”方式,它是一种“软约束”,这与企业中的规章制度、奖惩制度等“硬管理”、“硬约束”是不同的。企业的“软管理”方式是意识形态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企业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逐渐形成的工作态度,又称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或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本质上说,它包括企业职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和工作态度等。

第二、从形式上说,它包括企业的各种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娱乐联谊活动等。企业文化就是这两个方面内容有机联系而形成的企业精神风貌。企业文化所反映的这种管理方式,着重强调企业内部各成员的行为通过价值取向来进行优化控制。对此,美国劳伦斯等人把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础归纳为目标、共识、贡献、一体、成效、实征、亲密、正直等八种基本的价值观。

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有更好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二、员工素养是企业文化形成和提升的基础

员工素养,即员工素质,包括员工的思想素质、业务技术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企业文化正是通过企业员工的素质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形成和提升的过程也是员工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1、员工思想素质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企业员工如果对企业文化认同,就会产生一种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风雨同舟的归属感。而一个企业的文化也就是依靠职工的这种精神不断形成和提升出来的。员工思想素养高低、个人人格如何,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企业来说,当企业的日子好过的时候,这种精神的价值一般不会被体现,但当企业面临困境的时候,企业的任何带有硬约束的“物质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都将显得无济于事,员工凭借自身素质和企业文化的熏陶,与企业同生存、共命运,最终将渡过难关。

2、员工业务技术素养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前提。员工业务技术素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的能力如何。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一种体现,一个企业要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产品、服务、宣传等方面必须走在同行的前头,人后亦步亦趋,就会被市场所淘汰,这就要求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业务技术结构等必须与时俱进。这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一个根本保证。

3、员工职业道德素养是企业文化广泛传播的保证。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企业向外界的一种宣言,企业形象如何,企业文化至关重要。而员工的职业道德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或者说企业形象的高低。职业道德除去有个人素养原因之外,重要的是源于传统而由历史形成的,虽没有强制的约束力,但却是大家愿意普遍遵守的内在约束力,这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作用。

4、员工素养与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同步进行。企业文化和员工素养同属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软管理”,两者之间是本末关系,文化是企业针对市场的一种经营理念,而员工素质是文化有生命力的保障。在企业的软管理中,二者必须兼顾不可偏废。企业文化并非空中楼阁,无论怎样好的企业文化,无论企业采用怎样高明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员工没有良好的素养,这种文化就难以推行,也不会为市场所接受。同样企业员工有良好的素养,但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引领,这些素养也难以发挥作用。

总之,员工素养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换言之,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能否深入人心,为市场所接受、所容纳,表面上看是企业文化的卓越,实际上是员工的素养在起着根本的作用。因此两者必须同步建设,那种只注意企业文化建设而忽视员工素质培养的做法是错误的。

三、大力加强员工素养培养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要使企业员工拥有良好的素养,以便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打好基础。要建立开放科学的组织管理平台,特别是在企业内部要建立起能者上庸者下的体制。要充分体现民主管理思想,形成鲜明的特色。要理顺物质利益关系,科学设计硬管理制度。只有这样,通过制度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才能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使他们的思想素质、业务技术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得到不断提高,保证企业文化的提升。

第二、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教育和书面的宣传上,要切实实行“人本管理”。在理顺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上,给员工可以参与管理的权限,使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和依赖感,让员工真正地以主人翁的姿态为企业工作。

第三、搞好利益分配。要通过合理的岗位设置和分配制度,真正体现能者多得的原则。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下,员工才会自觉地学习钻研业务技术知识,以提高业务技术素养。

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篇6

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在学校里教的是科学基础学科,他应当能够分辨清楚这门科学上的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科学思想的前沿的问题。如果你教的是物理,那么你就应当对基本粒子有所了解,懂得一點场论,能够哪怕是粗略地设想出将来的能源发展的前景。教生物的教师则需要懂得遗传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熟悉生命起源的各种理论,知道细胞内部发生的生化过程。教育素养就是由此开始并在此建立起来的。可能会有人反驳说:为什么教师要懂得那些课堂上并不学习的东西以及那些跟中学所学的教材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呢?这是因为: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我认识几十位这样的教育能手。他们的教育素养从备课就能看得出来。他们是按照教学大纲、而不是按照教科书来备课的。他们仔细地思索过教学大纲以后,就把教科书里有关的章节读一遍。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地位,用学生的眼光来看教材。真正的教育能手知道的东西,要比学校里学习的东西多得多,因此他不需要在课时计划里把要讲的新教材都写出来。他的课时计划里并不写叙述(演讲、讲解)的内容,而只写一些为了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所必要的关于课堂教育过程的细节的简短的纪事。教育工作的能手对于课堂上所学的自己那门科学的起码知识了解得如此透彻,以致在课堂上,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处于他的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所学的东西的内容本身,而是学生,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是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

请你留意观察一下那些只知道必须教给学生的那点东西的教师的工作情形吧。他认真地按照教科书把要讲述的东西准备好,甚至把讲述的内容和逻辑顺序都记住。你将会发现:那些在讲述新教材时应当使用的直观教具和说明性的材料(如在历史、地理、生物课上要用的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好像是人为地附加在课的内容上的,所有这些都从学生思想的表面上滑过去了(有时候教师甚至忘记了使用他所挑选和准备好的东西)。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呢?这是因为,处于教师注意中心的只是教材内容,而不是教育过程的各种细节。教师使足力气去回想讲述的过程,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思考和教材内容上。学生要领会这样的讲述是困难的,在这种课堂上没有不随意识记,因为在教师的讲述和语言里没有情感。如果教师不得不使足自己的全部力气去回想教材内容,他的讲述缺乏情感,那么儿童就会不感兴趣,而在没有兴趣的地方也就没有不随意识记。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非常微妙而又非常重要的特征: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真正的教育能手必有真正丰富的情感。那种对教材的知识很肤浅的教师,往往在课堂上造成一种虚张的声势,人为地夸夸其谈,企图借此来加强对学生意识的影响,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可悲的:虚张声势会使人空话连篇,爱说漂亮词句,所有这些都会腐化学生的灵魂,使他们内心空虚。

当人们谈到形成信念的问题时,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议论:对教材的知识——这还不是信念,有知识并不意味着有信念。这样把两者对立起来是毫无道理的。所谓真正地有知识,这就是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地反复思考过;而如果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反复地思考过,如果知识变成了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变成了他自己的观点,那就意味着知识已经成为信念。那么,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如果在教师的讲课里没有真正的、由衷的情感,如果他掌握教材的程度只能供学生体验他所知道的那一点东西,那么学生的心灵对于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的,而在心灵没有参与到精神生活里去的地方,也就没有信念。由此我们还是得出那个同样的结论: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知识——这是教育素养的基本方面之一。

教育素养的这一重要特征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在拥有这一真正宝贵财富的教师那里,讲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谈的对方(学生)发表议论。教师不是宣讲真理,而是在跟少年和男女青年娓娓谈心:他提出问题,邀请大家一起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在分析这种课的时候,大家会感觉到:在教师跟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密切的交往关系。你,作为校长,也会被教师的思想的潮流所带走,你会忘记你是来检查教师的工作的,你会感到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你跟一群15岁的少年们一起为发现真理而欢欣鼓舞,你在心里回答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我们州的一所学校里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年轻的校长在听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上几何课,他的思想完全给教师的讲解迷住了,以至当教师向同学们问道:“你们谁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位校长竟举起手说:“我!”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技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那种直接诉诸儿童的理智和心灵的境界,这种境界只能是教师具备深刻的知识的结果。他的知识要如此深刻,以至处于他的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教材内容,而是儿童们的脑力劳动。

而在另外一种课堂上,当你看到教师跟学生之间并没有交往,教师一头钻进他的课时计划里,孩子们却在看着天花板或者天空中飘浮的云朵时,你会作何感想呢?你会在学生面前觉得不自在,你会替教师,替自己,也替教育学觉得难为情。你后悔不该来听课。在课后,你不想当时就跟教师进行谈话,你会想:是不是把谈话推迟到明天,是不是应当再来听他一节课呢?

可见,教师在他所教的科学基础学科方面,如果没有深刻的科学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素养。那么怎样才能使每一位教师不仅懂得一点教学的常识,而且深知本门学科的渊源呢?

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怎样才能使读书成为每一位教师的需要呢?这里很难确定地说有些什么特殊的方法。读书的需要是靠教师集体的全部精神生活培养起来的。

但是,把读书变成教师的精神需要,毕竟还是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容易捉摸的、易于检查的条件和前提的。这首先是时间——供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的空闲时间越少,他被各种计划、总结之类的东西弄得越忙,那么他对学生将要无物可教的那一天就来得越快。我们的教师集体遵循着一条规则:教师不写任何总结和汇报。除了教育工作计划和课时计划外,教师不写任何别的计划。课时计划是必不可少的文献,它能反映出教师个人的创造性实验室的情况。对课时计划不规定什么固定的格式。当然,也对它提出一定的要求。这首先就是要对学生将要学习的理论性教材进行教学论的加工。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所做的课时计划,就是对课堂上应当发生的和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最大限度的预见。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创造性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一年比一年丰富起来,——这是教育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里指的是教师劳动的工艺学)。例如,数学教师们一年年地积累教学资料——几种不同难度(不同变式)的应用题,教师和学生制作的直观教具等。教师为每一节课积累的资料每年都在增加,因此他也就没有必要再写课时计划了。地理教师每年在充实他的各个专题的直观教具册。语文教师在逐年编辑用于语法教学大纲的每一章节的个别作业卡片集,编写和修订应当让学生牢记的最低限度正字法词汇表。

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教育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善于在儿童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过程中,在游戏、参观、课外休息时间内观察儿童,以及怎样把观察的结果转变或体现为对儿童施加个别影响的方式和方法。对儿童的认识首先是由观察构成的。这里应当再说一遍:教师应当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了解他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发展的个人特点,了解影响他的智力发展的解剖生理因素。关于解剖学和生理学、心理学和缺陷教育学的书籍,应当成为一个善于思考、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的必备书。教师到了学校以后(这种提高是在许多教师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才开始真正地研究心理学:他要时常去翻阅心理学书籍,以便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儿童的行为中、脑力劳动中、同学的相互关系中的这种或那种现象、这一或那一特点。

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有些教师觉得心理学是一门枯燥的科学,在学校里得不到实际的应用。我们很关心让心理学成为教师实际工作中的真正指南。我们经常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介绍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教师休息室的“新书”陈列架上陈列心理学书籍,让教师去阅读、思考和研究。当然,我们宣传这些书籍,不能让它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我们每一位教师(包括校长和教导主任)都在经常地、用心地写兒童的“教育鉴定”,这种“教育鉴定”要求弄清楚儿童的复杂的精神世界,深入了解儿童的欢乐和忧愁,而这种“教育鉴定”所依据的基础就是心理学的分析、观察和研究。

在听课和分析课的时候,我和教导主任把一些需要进行心理学和教育分析的问题记在单独的一页纸上(例如下面这些问题:积极的脑力劳动是怎样影响旧教材在记忆中的保持的;在决定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方式时怎样考虑到学生的神经系统类型;采用哪些特殊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和具体教材的兴趣;等等。)还有,校长、教导主任和负责课外活动的教师,我们也随时随地会碰到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问题。在学校生活的这个领域里,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果缺乏心理学知识,简直就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学生的哪些行为可以交给班集体去讨论,而他的行为的哪些方面则不宜于在集体中讨论;在评定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怎样的教育机智,等)。我们每星期聚会两次,读自己写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笔记,并且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那些困难而复杂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们提到校务委员会上进行讨论,而就个别问题我们还到科学研究中心去请教。

教育素养还有一个方面,谈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这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二十年前,我去听一位教师的课,观察孩子们怎样感知新教材的讲解。我发现,孩子们听后很疲劳,下课时简直是精疲力竭了。我开始仔细听教师的语言(他教生物学),使我大为吃惊。教师的语言是那么混乱,没有逻辑顺序,他讲的教材的意思是那么模糊不清,以至第一次感知这个或那个概念的儿童,不得不用全部力气,才能听懂一点点东西。孩子们感到疲劳的原因正在于此。

为什么我作为校长,也没有立即发现这一点呢?因为我听的是自己很熟悉的教材。我有足够的暗示——我实质上是用自己的思想补上了教师讲课中的“漏洞”。我又听了几节课,逐字逐句地把教师的讲解记录下来,我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读了这些记录,问同事们:请大家想一想,一个对所讲解的事物毫无了解的人,能不能听得懂。请大家设想一下,如果你们对叶绿素、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本来一无所知,那么你们从我所读的记录里能听懂些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是痛苦的,令人为难的,但是回答只有一个:什么也听不懂。如果说在下节课上,学生毕竟还知道一点东西,学习最好的学生还能得到优秀的分数,那么在这一点上,我们只能归功于学生的勤奋和努力,而获得这些知识却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呢?这是以学生的健康为代价换来的:因为他们实质上不是在教师的课堂上,而是独立地在课外时间抠教科书去获取这些知识的。

我们全体教师敢于正视真理,虽然这个真理是严峻的。我和教导主任又去记录了几节课,又把在其他课上(历史、物理、化学课上)的逐字逐句的记录读了一遍。情况并不像生物课上那么严重,但是几乎在所有的课上,教师的讲解都不符合语言修养的许多基本要求。而最主要的、使全体教师深为忧虑的一点是:对于概念的解释不够明确,教师力求用语言手段创造的那种表象模糊不清以至有些混乱,然而没有清晰的表象,由简单到复杂、由近及远、由具体到一般的过渡就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得不深感遗憾地、痛心地承认:是的,我们还不会用语言来创造鲜明的形象,而鲜明的形象正是儿童思维的出发点和源头。

从那时起,语言修养的问题跟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一起,成了我们全体教师特别关心的对象。我们研究这个问题已经有25年了。全体教师向自己提出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分析应当向学生讲解的那些表象和概念。我们分析各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大家在一起考虑:怎样找到鲜明的、准确的和经济的语言外壳,才能使儿童建立起关于这样一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例如:天空、田野、草原、灌木丛、沙漠、火山、严寒,土壤的肥沃度、收成,等等。所有这些看起来都是很简单的东西,但是当我们试图创造出每样东西的鲜明的、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形象时,就会发现这件事并不那么简单。

“怎样解释天空这个概念呢?”一位教师惊奇地说。“那里,那就是天空……”——他用手指着说。但是难道可以一直让学生用可以看见的形象来思维吗?我们的语言的缺点就正在于此:由于我们不善于用语言来创造鲜明的形象,我们就使得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感到困难,——需知抽象思维是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上的,而概念又是在以语言创造的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

我们开始学习用语言来描述可以看到和观察到的东西,然后逐渐转到解释那些跟用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有联系的概念。接着,我们转向深入地分析教科书的课文:确定逻辑顺序,找出因果联系、质的联系、时间联系。我们发现:备课和对教材的教学论的加工,——这首先是教师的逻辑思维和语言修养的统一。

教育名著与教育研究素养 篇7

一、教育名著的重要价值

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起步于教育名著阅读, 阅读教育名著能开阔思想境界, 阅读教育名著能快速积淀丰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阅读教育名著能更好的掌握教育专业技能。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 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我们做教师的人, 必须天天学习, 天天进行再教育, 才能有教学之乐, 而无教学之苦。”教育名著对培养和提高教育研究素养有重要的价值。

(一) 开阔思想境界, 提高道德素养

阅读教育名著是与古今中外的大师们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 可以开启智慧和陶冶道德情操。教育名著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伟大的文明, 书读得多, 思想境界就会开阔, 道德修养得到提高,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快餐文化则是社会快速发展的产物, 受到很多人追捧, 然而, 快餐文化是像快餐食品一样没有营养的精神粮食, 过多摄入对精神健康发展不利。

(二) 积淀理论知识, 夯实理论素养

教育名著是经过时间沉淀和社会检验的优秀文化知识, 是伟人们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教育研究需要较好的理论素养, 这是教育研究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培养理论素养最快捷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 研读古今中外教育家思想家的名著。虽然有些理论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仍然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实践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仍值得学习和研究。赫钦斯指出“一本名著在任何时期都具有现实意义, 这就是其经典之所在。”[1]

二、培养教育研究素养的重要性

素养是指平常的修养, 修养等于理论知识、能力、艺术、思想等方面的达到一定水平。教育研究的素养是指教育科学研究人员应达到的一种水平, 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观念、理论知识、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21世纪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准教师和正式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育研究素养的提升, 教育研究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育研究素养。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 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 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当前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者, 虽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但在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方面依然相对落后, 必须加强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 而改革的进行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素养, 因此教师的教育研究素养是素质教育所必须。

(二) 教育研究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角度来说, 教育研究素养是研究型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英国教育家斯坦豪斯说过:“教师即研究者。”随着新世纪课程改革的开展, 我国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展开, 同时也面临许多始料未及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而这些问题和矛盾没有现成的解决办法, 向教师们提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种种挑战。21世纪的新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教书匠, 而是一个教育科学研究者, 教师们必须能发现、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身成长和专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 教育研究的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是21世纪研究型教师不可缺少的素质。

(三)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师教育研究素养的提升。

教师最基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既教书又育人, 教学是一种学术活动, 自动包含研究性、创造性。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的命脉,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直接决定教育的质量。谭虎先生曾说:“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是他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其中教育科研意识的强弱、教育科研素质的优劣, 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 一个教师能不能以科学研究的态度来从事教育工作, 教育的面貌和结果是大相径庭的。”[1]教育研究的素养即是教育的一种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是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具有较高研究素养的教师善于总结与反思, 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善于将先进科研成果用于实践, 从这方面讲,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育研究素养的提升。

三、结论

研读教育名著对教育研究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教育名著因其特殊价值穿越历史的重重烟云而依旧灿烂,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育人精神, 蕴含着教育法则和规律, 具有暗示性、感染性和可操作性, 能使人充满感悟、煽起激情, 有利于解决教育问题, 让读者有章可循, 有法可学。教师和师范生都必须重视教育名著的重要价值及其对于提高教育研究素养的巨大推动作用, 遏制快餐文化的侵蚀, 将教育名著阅读做为自身发展的重要精神大餐。

参考文献

[1]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2]谭虎.重视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J].江西教育科研, 1992 (2) :39.

广告素养教育探析 篇8

为了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广告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的社会性问题。尤其是当今的中国,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诸如“问题广告”、“炫富性广告”等问题容易引起社会的不良反应。在当前形势下, 面向大众开展广告素养教育, 提高大众广告素养, 警惕广告可能带来的社会化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广告素养是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大众解读广告、思辨广告、欣赏广告, 进而利用广告提高生活质量、完善自我、重建社会广告文化品位的能力, 是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素质和社会经验。

广告素养教育的内容

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 广告素养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普通大众的终身教育, 二是针对广告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

面向普通大众的广告素养教育。首先是认知教育。广告素养教育要着力建构受众有关广告传播的知识体系, 使大众了解广告背后的运作方式和真实意图, 发展受众关于广告传播的思想。主要包括媒介特质和广告特质。广告素养教育首先要让大众了解有关大众媒介的一些基本知识, 如传播学理论、广告学理论, 正确认识媒介和广告的性质与功能等内容。要让大众认识到广告的每一种功能都可能有两方面的作用, 其传递的信息可能是真实的、全面的, 也可能是虚假的、片面的;宣传的内容可能是正确的, 也可能是错误的。同时广告素养教育还应该让大众了解现代广告的运作机制和业态情况, 掌握广告管理的政策法规。

其次是批判教育。广告素养教育要引导大众自主地介入广告世界, 让大众学会批判地看待广告。培养受众学习理性地辨别广告信息的意义, 客观思辨和评鉴广告的信息, 辨别广告真实与社会真实, 了解广告的销售手法与意图, 能辨识广告内容的销售技巧与检视各人观看广告之后的影响, 学习如何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 了解不同媒体形式与广告效果之间的关系, 能动地对广告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个性化解读、质疑、倾向性评估、记忆并最终目的明确地综合利用或批判抗拒, 即对广告信息能动地批判反应的能力。

再次是行动教育。广告素养教育要提高大众运用广告助益自我生活及监督批判广告的能力, 学会有效地利用广告, 这也是广告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广告素养教育, 大众应该了解广告与广告信息对自己的意义, 了解自己的需求, 并学会利用广告满足自己的需求, 以帮助与促进自己健康发展。

行动教育不只是教授大众识读广告、制作与发布广告的一些相关技能, 更是要让大众用行动来监督媒体和广告, 使大众懂得怎样对广告方面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言和采取维权的行动。

针对广告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过:“不当总统, 便当广告人。”在广告业迅猛发展并存在众多问题的背景下, 广告从业人员的广告素养同样值得我们深思。针对广告从业人员的广告素养教育内容可在现有的广告传播学科教育内容的基础上, 增强受众和传播效果的教学内容。

首先, 作为广告从业人员应具备全面的广告传播的知识体系、广告的构架特点、广告的再现特性等, 而传播理念的更新同样重要, 对于广告知识的再认识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同时不断提升作为一个广告人的能力素质。

其次, 广告从业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性质、过程和意义的再审视。作为广告主的代表和广告信息传播者, 广告从业人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功能、作用和重要性。广告从业人员必须意识到自己的社会文化责任和职业道德, 既要考虑到广告对于广告主、消费者带来的影响, 同时也要注意广告文化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 推动广告文化的传播和社会文化的进步。

再次, 广告从业人员对受众的认知结构观念要更新。作为传者的广告从业人员必须提高自己对受众的心理、受众的需求、受众的认知结构、受众在广告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和研究。了解受众特征有助于制定广告传播策略, 受众的认同度决定了广告信息的传播视角, 受众对广告内容的解构和接受直接影响广告效果。

广告素养教育的原则

教育对象全民化。广告素养教育强调的是终身教育, 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广告素养教育是开放的、终身的、连续的教育。在时间上, 广告素养教育不是停留在青少年时期, 而是伴随人的一生, 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在空间上, 广告素养教育将超越传统的学校教育, 演变为更为广泛的社会化和网络化教育。而青少年是广告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

广告内容阶梯化。提升大众广告素养的目标不能一蹴而就,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在短时期全方位开展广告素养教育实践还不太可能,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地区进行分制教育, 采取逐步推进的阶梯式广告素养教育。

教育主体社会化。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广告素养教育应坚持多方合作原则, 促进学校教育、社会工作者、广告从业人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员和组织的高度合作, 以最佳的配方整合多边关系, 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以媒体为主导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

广告素养教育的实施途径

在广告业迅猛发展的时代, 公民的广告素养教育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我国大众广告素养教育的开展必须依据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实际状况, 必须充分认清公众所面临的广告环境和人们的广告消费习惯、文化水平, 特别是已有广告素养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 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群体, 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进行。在我国开展广告素养教育, 不同的广告素养教育的客体应该有不同的培养方式。针对学生, 学校教育是广告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 同时强调和课外教育相结合。针对成人, 需要构建广告素养教育的社会化系统。主要的实施途径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将广告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培养大众的广告素养, 特别是提高未成年人的广告素养离不开专门的媒介素养教学的实施。青少年时期是媒介素养形成的关键期, 并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因此提升公众广告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核心内容是在学校内接受系统、科学的在媒介素养教育基础上的广告素养教育。因此, 学校广告素养教学是广告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 必须加大实施广告素养教育的力度, 提升广告素养课程的教学水平。

这是一个终身养成的系统过程, 要根据受教育对象的年龄、心理等特点, 确立长远而又循序渐进的教育目标。对高等院校学习广告或是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来说, 结合媒介素养教育, 开设系统的广告学课程, 培养未来广告人的职业素养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对于其他高校学生, 我们则可以利用学校专业的师资、设备、教材和研究成果对他们实施包括广告素养在内的媒介素养普及教育。

在全国中小学开设包括广告素养在内的媒介素养基础教育也势在必行。从世界范围来看, 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独立列为一门课程, 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二是渗透到其他课程, 作为某一正规课程的一部分内容;三是作为选修课, 通过“课外讲座”的形式实现。由于我国的教育发展在不同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所以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做法。在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及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 可率先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必修课程;而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和学校, 可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渗透于其他课程中。但两者都必须在课程目标上提出可操作的、较具体的评价体系, 以保证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着力提升广告素养教育的师资水平。很多国家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早已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研究者、教授和专家, 在我国推行广告素养教育, 也有赖于一批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建设, 这批人才主要为各大、中、小学相应的师资队伍和广告素养教育的研究专家。

目前, 师资的严重匮乏成为我国开展广告素养教育的一大瓶颈, 师资水平是决定广告素养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我们可以借鉴加拿大的师资培训体系, 主要分为岗前学习和在职进修两个方面, 根据不同的教学岗位对教师制定不同的培训要求。一是利用高校优势资源, 将培训项目交由各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来开设, 对教师进行长期培训。二是利用各种学习班、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对教师进行短期培训。通过长短期学习和各种学术交流会、研讨班, 使岗前和在职教师的广告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在我国全面推进广告素养教育, 需要对所有在职和岗前的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使他们具备相应的媒体与广告意识, 善于将广告素养和所教学科相互贯通, 足以胜任高中以下的教学需要。

提供优良的广告素养学习资源。开展广告素养教育必须提供适合全国或地方的教材和视听材料, 出版专门的书籍、杂志或制作特定的节目来满足公众对广告素养的教育需要。

首先要修订学校开展广告素养教育教学的相关教材, 系统完整地介绍媒体与广告的相关知识, 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内容各有侧重, 适合于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教材主要分为三类:培养广告素养教育专职教师的有关教材、针对广告学以外其他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必修课程的专门教材和适用于高中以下层次的教材。其次是出版满足社会学习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广告素养读物, 旨在提高全民广告素养。再者做好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工作, 各国的实践经验、研究成果以及教学方法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

以媒体为主导开展广告素养教育。大众传媒是广告信息的传播载体, 对受众的广告素养教育承担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各级各类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理应参与到对公民和学生的广告素养教育中, 自觉履行其职责。媒体的主动参与是提高全体公民广告素养教育水平的又一条有效途径, 可利用多种形式的媒介提升公众广告素养。

媒体可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设置一些互动性栏目。如开设一些寓教于乐的广告知识性栏目、专栏, 包括在电视台开办如《经典广告鉴赏》这样的广告知识栏目, 报纸副刊和杂志开设广告鉴赏与评论专栏等, 这样就会潜移默化地给受众以影响, 从而全面提高受众的广告素养。充分利用互联网, 建立广告素养教育的专门网站和虚拟学习社区。利用公共信息平台, 向公众普及和推广广告知识。我国现在已经有少数网站在进行这项工作, 如复旦大学主持的媒介素养研究网站、中华传媒学术网开设的《媒介知识》专栏等。

成立各级广告素养教育团体和机构。结合媒介素养教育在各国的开展模式, 它是一场自下而上的终身教育运动。同样在中国广告素养教育既是一个研究领域, 又是一项社会运动, 必须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 同时需要成立各级广告素养教育组织和机构, 在研究与实践领域同时展开活动。建立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的广告素养研究阵地。依靠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和实践, 逐步解决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改变我国广告素养教育理论多、实践少的现状, 推动这一领域的稳步发展。

政府部门要制定广告素养教育政策法规。政府的支持是开展任何一项教育的关键因素, 必须将广告素养教育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到目前为止, 我国尚没有就广告素养教育制定专门的政策法规和宏观发展规划, 使我国广告素养教育的发展缺乏政策导向和保障。需要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政策文件, 对广告素养教育进行必要的界定, 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政府应及时运用制度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扶持广告素养教育的相关科研机构,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鼓励在部分学校进行广告素养教育课程试点, 推进社会化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陆晔:《中国传播学评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张开:《媒介素养概论》,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3].刘福芹:《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08 (1) 。

文化教育素养 篇9

一、艺术与哲学

在人类精神文化领域内, 艺术与哲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影响。哲学对艺术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活动时, 总会自觉不自觉的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 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出来。人们从艺术活动中所感悟到的对真、善、美的理解, 时空的冲击, 个性的张扬、以及对生存与死亡、激情与理想等方面的强烈感悟与超越, 无不来自对哲学内涵的领悟与反思;而在哲学反思的过程中, 所经历的神秘与自由、消沉与乐观、曲折或顺达、理想与现实, 以及超凡率真的个性气质, 又有哪一样是不渗透着美学内涵与艺术气质呢?哲学对艺术的影响, 还表现在出现了一批富于哲理性的艺术作品。比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就是在探讨人类天下一家、世界和平的问题;李斯特《前奏曲》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在探讨人生的意义, 这些作品举不胜举。哲学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当然, 艺术也反作用于哲学, 可以启迪哲学家的思维。

二、艺术与宗教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非常久远。尤其是基督教在最初宣传自己的教义时就是借助音乐的方式,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 在礼拜仪式中音乐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宗教艺术中, 建筑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一些石窟艺术。多种多样的宗教艺术不但是世界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对各个地区、民族、种类的艺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已经减弱, 现今宗教艺术主要是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而存在的。

三、艺术与道德

道德影响艺术, 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反过来, 艺术影响道德,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上。由于艺术具有生动感人的形象和特殊的魅力, 因此他对道德观念的评价和道德行为都具有重大影响。近几年, 由于传媒和网络的力量, 大量影视剧作品可以很方便的欣赏, 而其中不乏探讨人在社会中如何存在的问题, 如美国影片《撞车》就是讲述在今天这个钢筋水泥的世界里人与人应该如何生存的问题。

四、艺术与科学

从文化学角度来说, 科学技术也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现象。科学的进步为文化的创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方面最直观的就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艺术的表现手段也随着扩大, 网络歌手、DV故事等等的普及拉近了人们与艺术、人们与创造美的距离。

既然艺术与文化存在如此多的联系, 那对高校教师有何影响?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 教师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对艺术的整体把握。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介绍艺术发展的历史条件, 对于正确理解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源泉是十分必要的。艺术发展史同这一时期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等方面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相反, 艺术的迭起、探索的推进, 与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演进是分不开的。

第二, 教师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对艺术史和艺术作品的时代特征进行正确的阐释和评价。在艺术史教学中, 教师应该对艺术史中的多种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 才能完整而透彻地阐释影响艺术的深层次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原因, 学生才能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理解。可以说, 艺术课教师文化品位的高低是决定艺术课程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第三, 艺术教师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艺术文献史料和艺术术语的正确解读。对艺术的研究离不开文献史料, 而对文献史料的准确理解又需要历史文献学的相关知识, 所以, 历史文献学对中国古代设计史的研究与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艺术教学和研究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读的史料。因此, 艺术教师加强历史文献学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 艺术教师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对艺术思想和艺术观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艺术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既涉及材料、技术, 又涉及方法、观念;既是艺术, 又是科学;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 又与自然科学相关;既有实用功能的限定, 又有审美的心理的要求;既有文化的传承, 又要求创新。因此, 如何对以往的艺术思想进行概括与提炼, 关系到在教学中能否达到因材施教、深入浅出的良好教学效果。对艺术思想和观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 教师必须掌握和了解哲学、美学、宗教学等学科知识。陈乐民先生说:“任何学问就像剥笋一样, 一层一层地剥下去, 剥到核心, 是哲学。”在对待历史文化与艺术传统上, 不能采取断章取义的态度, 应该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加以概括和把握。

艺术创作是创作主体与客观世界撞击的产物。如果艺术家只了解他所要表现的对象, 他的创作是无法完成的, 因为一件真正意义上成功的作品, 不仅需要艺术家有高超艺术技巧, 还需要他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

综上所述, 艺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教师的文化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长远来看, 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创意能力的培养要比技能教育更为重要。艺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 尤其是文史哲诸学科, 对这些学科的学习和了解是艺术教师提高文化素养、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顾建华, 张占国, 主编.美学与美育词典[Z].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9.

[2]邢煦寰.通俗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媒体素养课程教育初探 篇10

媒体素养教育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大面积地开展, 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摸索, 在几次研究会议之后, 决定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进行课题研究, 也就是课题组成员分别从不同的媒体领域或研究方向深入展开, 最后再整合研究成果。

●选题

由于对媒体素养相关课题没有深入的研究, 所以笔者在选题上相对谨慎, 尽可能在所从教的美术学科与媒体素养之间寻找契合点, 使课题的研究和深入开展能够更加从容;然后采取步步为营的战略, “以点带面”地将研究重心逐渐转向媒体素养。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觉中学生对美术基础常识的掌握不够扎实, 相反的是他们对现代传媒、视觉艺术和时代潮流相对关注, 所以笔者开始在现代视觉媒介中寻找研究主题。

作为主要传播媒体之一的电视广告深入人们的生活, 几乎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 我初步将着眼点落在电视广告上。考虑到电视广告涉及广告的设计、欣赏和制作等诸多方面, 为使课题的研究针对性更强, 最终将研究主题定位在电视广告的创意方面。具体原因如下。

(一) 教学对象熟悉研究主题。学生对电视广告很熟悉, 甚至在生活中经常引用电视广告中的经典台词或对白。所以, 他们在研究主题上有广泛的认识基础, 对电视广告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二) 教学对象对研究主题感兴趣。电视广告属于视听艺术范畴, 包含摄影、文字、图片、语言等, 是视觉和听觉的结合, 富有创意的电视广告在视觉和听觉效果上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张扬的年龄, 对另类、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所以富有创意的电视广告符合中学生的审美心理, 学生有兴趣接受这个研究主题。

(三) 笔者认为提高青少年对辨识媒体的素质和修养是研究媒体素养的根本目标, 而理解事物的前提需要有对事物理性、正确的判断, 所以在研究方向上笔者侧重的是对青少年的判断和鉴赏能力的培养。确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电视广告创意的研究性学习, 主要培养学生对电视广告的鉴赏能力, 提高鉴别电视广告的能力和素养, 使学生能够理性认识电视广告对人们的影响, 引导学生对电视广告的创意做出自己的认识。

●展开

首先在预备课上, 笔者在引导学生欣赏几则经典的电视广告之后, 发现学生的反响十分热烈, 对这些经典的电视广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提问过程中, 学生发表了不同的个人观点, 在讨论中更是气氛热烈、唇枪舌剑, 直到下课铃声响起, 学生们还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1.学生活动设计

在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 引导学生对电视广告创意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研究总结, 这一环节是在课外进行的, 由学生独立完成。为了使研究顺利进行并取得一定成果, 我把全体学生分为四个小组, 每个小组任命一名组长, 由组长带队组织小组成员在课后确立研究方向、上网查询资料、文字表述、课件制作、课上展示。在选择研究主题的时候, 笔者进行指导并参与, 避免重复选题。教师定期检查研究进度和进展情况, 针对各小组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

2.课堂设计

(1) 实验课更多地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感受, 改变以往的常规教学形式 (教师讲授式) , 以学生展示研究成果 (学生演讲式) 的形式设计课堂结构, 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让学生认识学习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和形式,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从而增长学生的见识、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习在愉快、轻松的形式下进行。

(2) 学生在讨论、研究、制作、展示的过程后, 体会到收获的喜悦和学习的成就感,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3) 每个小组对其他小组的研究结果发表评论, 在讨论过程中交流不同的认识, 在交流过程中加深对电视广告创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学习活动, 学生意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课堂的驾驭

既然学生对电视广告感兴趣, 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见解, 笔者大胆地做出决定:把课堂设定为学生成果展示课的形式, 也就是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支配, 用来表达学生的观点和看法。笔者只在开场和结束部分做引导和总结, 学生展示观点过程中, 教师用精简的语言主持、控制课堂的局面。给学生充分的表现空间, 任由学生围绕主题展示发挥。每组选派一名同学发表小组研究结果, 限时八分钟。在教师的主持下, 学生的表现是自由的, 做到多而不乱、多而有序。为了使课堂的气氛轻松、愉快, 笔者适当使用一些插入语。笔者认为, 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相对严肃、压抑的课堂气氛而言, 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

●总结

首先, 每个小组都对电视广告的创意风格得出不同的结论, 对电视广告的创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尤其是对不同风格的电视广告有了自己的判断, 提高了学生对电视广告创意的鉴赏能力。

其次, 通过对电视广告创意的研究和讨论, 学生提高了对电视广告的辨别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欣赏电视广告的同时, 了解到电视广告中的夸张运用等表现手段。

再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 感受到了收获研究成果的成就感, 也就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本课选择了让学生课前准备、制作, 课上表达、展示的形式, 又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 这种课堂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吻合, 启发了学生的协作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识, 学生的课后反应良好, 对这种形式和内容的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热情。

职业教育重在“素养” 篇11

在大学生就业形式依然严峻的形势下,职业教育以其独特的形式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形成一个奇特的现象:各地职业院校的就业率均在95%-100%之间,成为中国教育体系“就业板的绩优股”,这与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窘境形成明显反差。

然而,深入了解则会发现,这仅仅是表面上的荣耀。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相比,中职生就业形势看似相对乐观,但其高就业率背后却是低就业质量。当年毕业时,工作就很好找,但很难涨工资,没有太多晋升的空间,职业前景黯淡,这是一些毕业生的感受。

一些企业管理者坦言: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有一定技能,但职业素养不足。企业不会看重职校生有多高的技能,因为面临频繁的技术升级,学生掌握的技能基本上都是过时的。企业管理者认为,仅仅是有技能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现在的要求,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技术好,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成熟的心智,以及交流互动能力、创新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伦理等。这其中大部分是对一个人职业素养的要求。而如今,大多数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关注非常少。

企业需求方和教育提供方之间的不和谐似乎形成了一道时隐时现的鸿沟,社会各方都在探索沟通双方的途径和桥梁。有人说,提升职校毕业生竞争力的不仅是技术,还有职业素养的培养。

“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蓝图,怎么描绘都不过分;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温家宝总理在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时说下的这番话被广为流传。如今,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显,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不论你当多大的官,你有多高学位,你每天的生活质量直接取决于职业教育。”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曾解释,职业人在自己的岗位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构成了一个社会服务的链条,这影响着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如果职业教育质量提高了,我们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都会提高。

职业教育,是在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生产实践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育提供的理论与社会需要的实践之间落差越来越大的背景之下兴起的。“职业教育为这个负面的落差做了积极的补充,它有效地磨合了理论与实践”,北京澜海源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表示,“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动力,而职教机构则恰如其分地填补和满足了这种来自于学生和企业的双重需求,根据市场需求来界定,市场缺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引爆职教模式改革的导线

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是珠三角地区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按当地人的说法:“东莞只要堵车10分钟,全世界的电脑第二天都会全面涨价。”但人力资源的不足也让社会各界忧心忡忡。东莞市一些有影响力的企业高管说:“我们企业需要的不是来打份工、挣份钱或者混口饭吃的人力,而是人才!但是进入社会的很多学生在这方面的认识基本等于零!这导致企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这几年,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年年都闹“用工荒”。近年来,东莞市各镇区充分依靠和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传统优势,实施“一业带一镇、一业兴一村”的发展战略,形成了虎门服装、厚街家私、常平物流等一批特色产业城镇。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清晰地认识到,企业缺少的不仅仅是员工数量,更需要能发挥作用的人才。因此,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多个相关部门制定了《东莞市中职学校骨干专业设置方案》,对中职学校专业进行“大洗牌”,形成“一校一特色”,对接地方产业。

一年来,东莞市教育局在全市职业学校中选取11所学校推行“让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同步”的探索,把企业所需求的职业素养教育前置到学校。今年9月,东莞市已把职业素养课程纳入11所职业学校的正式课表,让东莞超过50%的中职在校学生提前感受职业素养教育为他们职业成长带来的转机。职业素养课程涵盖开发团队合作、沟通、问题解决、时间管理等内容,东莞市教育局邀请北京澜海源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全市职业素养任课老师进行培训,矫正职业教育重视技术能力培养轻视职业素养教育的偏差。此举可谓东莞市的一大创举,是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生动体现。

最近几年,东莞市还探索了“车间进校”、开办企业专班、建立“企业课堂”、引进企业资源开展师资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职业素养课程、与行业协会联办技能竞赛等独创性的做法。从全国校企合作发展趋势来看,这些做法不仅新,而且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更加有利于职业技术人才的成长,也更加契合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

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黄金海表示,浅、深层次校企合作的区别在于,企业是否参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学生培养的核心环节。浅层的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主动、企业被动。深层的校企合作,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导性大大提高,借助学校为自身发展培养合适的技能型人才。

业内专家分析,作为省级示范区的东莞职教的成功在于政策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创新等全方位的努力,其中一大秘诀就是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引进企业共同培养,探索职业教育新模式,而职业素养课程开发项目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打开师生双赢局面的钥匙

一个职业素养不足的学生进入企业后,要经过企业的修复才能成为合格的职业人。职业院校培养不出具有职业化的毕业生,是因为在职校中有企业经历的老师并不多。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真正作用是,以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发展为导向,帮他们面对现实的社会、职场,培养其观察与思考、做人与做事等方面的软能力。让老师参与课程开发,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一批具有职业素养的老师,使他们给学校给学生营造更多的立体学习的环境。

培养职业化的老师是让老师从参与课程开发开始的。“为什么不直接给我们课件让我们背,却让我们参与课程开发?这好像把我们扔到海里,只给一个救生圈,我们不知所措了。”东莞市职校教师向明提出过质疑。他说:“开始真是不适应,后来,我明白了。以前经历的是填鸭式的教育,老师填完我们,我们去填学生。职业素养课程开发让我们的教学观念觉醒了。”

职业素养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安排不同的课程。一年级的5门课程有“成长的翅膀”、“个性场合与魅力”、“融入团队”、“让听者听懂你的心里话”、“时间与我同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基础职业行为能力。二年级的5门课程是“创业精神”、“服务意识”、“如何销售自己”、“问题伴我成长”、“企业生存记”,目的是培养他们贴近职场中的思维应用能力,给他们的长久持续发展埋下思想的种子。三年级的“职业规划”和“成功面试”两门课是着眼当下与未来的关联,指导学生用自己现在的准备与企业未来的能力要求形成对接。

每位老师经过3个月左右的课程开发后,就先后在学生中进行了试讲。职业素养课程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一些学生刚进入学校或者进入企业时,对目标的圈定比较模糊。“成长的翅膀”课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结束了纯学生与纯消费时代,进入了准职业人时代,开始了自己未来职业状态的准备。同时,课程给学生一套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管理自己,如何实践自己。

学生刚进入企业时往往心气高,希望最快速地做出业绩证明自己,于是都选择待遇高的工作,但后来发现,那需要整合很多资源,有一定的协调能力,与多部门打交道。对于学生来说,进入企业首先是在企业生存下来,之后才是发展。针对这个问题,“企业生存记”课,用大沙盘演练的形式,通过设定不同级别的企业任务,让他们找到20%的关键问题所在,寻找他们在新环境中的学习方法。

在东莞最早推行职业素养课程的塘厦理工学校校长巫云介绍,上完职业素养课后,老师们都体会到了那些文化基础薄弱、习惯了破罐子破摔的职校学生的变化。在校园路灯甚至卫生间昏暗的灯光下看书的有他们,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学习的也有他们。一个学生说,他在毕业离校前的最后半年,看的书比过去两年半还要多。职业素养课后,这些学生已经由学生转为不折不扣的职业人了。

对接企业社会需求的桥梁

如今,“职业素养”这个词不仅成了东莞市众多职校师生嘴里的流行语,而且许多学校也沿着如何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方向开始了真刀真枪的各种新实验。

职业素养课程开发在校园内的连锁反应,对于习惯了几十年教学传统的专业课教师来说,无疑也是一次艰难选择:是坚守传统传道授业方式不变,成为被企业、学生逐渐边缘化的个体,还是因时而变,走到职业教育改革的前台?这些专业课教师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是:强调学生“硬技能”培养的专业课,能否从职业素养课程中借鉴和吸收养分?

“让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同步”职业素养课程开发项目从培养职业化老师开始,此项目要达成三大目标是:第一是为职业学校开发出与职业素养话题相关的12门课程;第二是让老师掌握职业素养课程开发的整个流程,以及相关课程开发工具、职场素材的应用;第三是为各校培养12名能够承担12门职业素养课程的授课老师。最终,随着老师对职业素养认识的深入,进而提升整体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水平。

这个项目是以中职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发展为导向,帮他们确定多维度的学习方法。对职中生而言,面对社会、职场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中知识的学习,也包含了观察与思考、做人与做事立体的学习能力。此项目通过指导120位老师对综合职业素养的深入理解,并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课堂,为学生建立了一个“一半校园,一半职场”的动态成长环境。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以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化习惯动态成长,能最大化地对接社会、企业对人的真实能力的需求。

职业素养课程用3年的时间,帮助学生养成一套适应职场的好习惯,让学生能完成职场生存,不断成长,逐渐成熟,最终可以坦然在公司的岗位上有所承担。

浅议信息素养教育 篇12

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 人类社会逐渐由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时每刻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的信息让受众, 特别是经验不足的的学生应接不暇, 无所适从。因此, 加大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们必须适应信息时代的客观需要, 为学生建立起一套新的基本技能体系。在这套体系中, 除了吸收传统技能的精华外, 还应强调培养学生“信息辩析”、“信息识别”的能力, 即“信息素养”。

二、概念与内涵

(一) 信息素养即信息素质, 包括四方面的内涵:

1. 信息意识

是信息素养的前提, 指人们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洞察力、判断力等。

2. 信息知识

是信息素养的基础, 是有关信息的特点与类型、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基本规律与方式、信息的功用及效应、信息检索等方面的知识。

3. 信息能力

是信息素养的保证, 包括人获取、处理、交流、应用、创造信息的能力等。

4. 信息道德

是信息素养的准则, 指在组织和利用信息时, 要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提高对信息的判断和评价能力, 准确合理地使用信息资源。

(二) 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它不是纯粹的技能教育, 而是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可持续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如下能力:

1. 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 即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

2. 获取信息的能力, 即有效地收集、运用各种信息资料。

3. 处理信息的能力, 即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筛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

4. 创造信息的能力, 即能全面地收集信息, 并观察、研究各

信息之间的交互作用, 利用信息做出新预测、新设想并创造新信息。

5. 信息协作的能力, 即在跨越时空的交往和合作中, 通过信息和信息工具同外界建立多边和谐的关系。

6. 信息免疫能力, 即能自觉地抵制垃圾信息、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 从信息中, 看出事物的趋势进而制定相应的对策。

三、如何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和培养

(一) 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提供师资保证。

1. 教育培训。

加强日常工作中培养的同时, 在每学期的期初或前学期末组织专兼职教师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培训, 满足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教育需要。

2. 考评。

制订专兼职教师职责、任务;建立专兼职教师管理档案;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对恰当科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 教学效果佳学生反应好的老师进行有效地表彰和鼓励。

(二) 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 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有力的场所和设备, 并确保其有效利用

学校要加大投入, 改善教学设施, 适应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需要。建设好学校的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和网络服务中心, 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信息源和方便快捷的网络使用服务, 为学生信息能力的形成提供最大的便利, 制定实施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使这些设备和场所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 把信息素养水平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标准, 让学生自觉加强自己信息素养的提高

我国目前对信息素养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评价标准, 这一点应该引起有关教育部门人士足够的重视。尽快建立评价标准, 把信息素养水平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之一, 使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 查找有关信息, 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加工, 并加以创造性运用, 这也是培养信息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 改革考试制度, 提倡利用工具书

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应把传统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开卷考试考题更灵活, 如果学生还是停留在应付闭卷考试的准备方法上是过不了关的, 只有学生充分理解了所学知识的内涵, 掌握并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后才可能通过考试。工具书是学生学习和消化知识的良师益友, 掌握运用好工具书, 可以使学生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信息意识也将随之增长。

(五) 加强学校电子图书馆建设, 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提供信息资源的保证

1. 加强导向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图书馆要通过提供的信息、知识和服务, 发挥自己的教育职能, 对学生读者的精神需求和发展进行引导,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2. 提供特色服务, 让学生在网络中翱翔

图书馆应建设与开展特色服务, 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如全国图书馆系统有效联网, 实现高校图书馆与其它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技术合作, 为学生提供全国层面的一级网络平台;设多个阅览室供高校学生进行学习和开展业务交流。

3. 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是硬件建设:包括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和读者教育资源的建设。在增加印刷型文献馆藏外, 注重补充多媒体的电子出版物, 加强学校图书馆之间的信息网络资源建设, 实现网上文献资源共享。

其次是软件建设:主要指学校图书馆的馆员队伍建设。一方面, 图书馆馆员必须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另一方面, 学校图书馆馆员自己必须首先树立良好的信息觉悟、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图书馆在服务中对读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往往要高于呆板的说教。

(六) 构建教学信息管理平台

构建教学信息管理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强交互性和非同步性等特征, 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利和机会。通过管理教师的组织, 给学习者一个共同交流、学习的空间, 能够使学习者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 这样, 他们的信息协作能力和信息共享意识就会得到提高。另外, 还可以开发和管理教学信息的显性和隐性知识,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七) 加强信息伦理教育

信息伦理是指个人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情操, 使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随着网络应用的推广,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计算机病毒、黑客的恶意破坏、因特网上反动的、不健康的, 甚至黄色的垃圾, 还有版权问题, 人与人交流时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等, 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因此我们要结合具体的事例, 进行利害剖析, 加强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信息活动, 特别是在网络信息活动中, 要养成正确的道德伦理观, 负责任地利用信息、创造信息、传递信息。

摘要:我们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不足, 故需要在澄清几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从信息技能和信息伦理两个层面改善加强我们的信息素养教育,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基温.面向21世纪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计算机世界.1997年9.8.

[2].张基温.信息素养——21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坐标系.教育信化.2002 (12)

[3].张倩苇: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新进展.比较教育研究.1998 (6)

[4].张意柳.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与对策.现代情报.2006 (5)

上一篇:提升装置下一篇:电视剧戏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