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与班级文化

2024-10-08

核心素养与班级文化(通用9篇)

核心素养与班级文化 篇1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内容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细化了党的教育方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求的具体化。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仍然与核心素养还有不少差距,因此,坚强班级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关键词:核心素养 班级文化 建设策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全面把握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点

1.深化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

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文化。优美而温馨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应高度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和净化”:一是注重教室的卫生;二是重视教室的布置。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2.深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大多没有受过良好的学前教育,集体观念较为淡薄,纪律也较散漫,自觉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深化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制度的实施。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

3.深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是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深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一是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班级人际环境是班主任、任科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环境是一种高级形式的班级文化,良好的人际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二是引导正确的班集体舆论。良好的舆论对班级的各项事物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它能让班级充满浓郁的学习气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师生之间互相信任;三是培育良好的班风。班风是指班级的作风和风气,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

二.牢固树立“以生?楸尽笔前嗉段幕?建设的关键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创设有特色的且为自己所喜爱的文化环境。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优美、高雅、富有教育性的班级环境文化能陶冶师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黑板报和墙报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班级的眼睛”。因此,许多班主任把布置和更换黑板报、墙报的任务交给少数能写善画的学生。每个人都有“把自己才能表现出来”的良好愿望,而黑板报和墙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所以,为办好黑板报和墙报,充分发挥其作用,班主任应采用学生轮流或小组轮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从而来表现自己。表现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理想,表现自己的情感,培养创造的个性,让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

三.最大限度让全体学生参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

在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中,班主任应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任何班级都有形成积极班级精神的可能,任何学生都有通过教育获得积极发展的需要。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活动、各种文体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展示,交往的品质、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了培养。班风是班级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而班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的。但是无论是近期目标,还是中期或远期目标,要真正成为班级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不是由班主任规定的,而是班主任充分尊重学生,与班级学生共同“协商”的结果。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班级文化建设实践研究》GS[2017]GHB006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会师中学)

核心素养与班级文化 篇2

一、构建以“特色”为核心的“4.4.1”特色班级管理建设模式(即“四个立足”、“四种文化”、“一种特色评价”)

1.“四个立足”:指小学特色班级管理建设要立足学生、立足班级、立足老师、立足学校。

2.“四种文化”:指班级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1)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班风、学风、特色班级工作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具体要求:各班制订本班的班级总体奋斗目标(班规),班级精神格言(班训),语言凝练、催人奋进。然后围绕班级特色制订班级常规特色创建工作和班级学科特色创建工作。

(2)制度文化。包括班级的规章制度、班规、纪律等内容。具体要求:①班主任确定班级制度文化总体框架———班级自主管理制度。②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发动学生共同商讨、制订各项班级自主管理制度。

(3)物质文化。包括班级的布置和师生的仪表。班级布置包括特色班级名片、特色墙面文化和特色走廊文化;师生仪表包括发型、服饰、举止、语言等。具体要求:①根据本班班训,做好班级的布置内容:a.设计班级名片。包括本班特色的班名班徽、班训班歌、班级目标、班级口号、教师寄语、学生感言等;b.装扮特色墙面文化。包括“创意乐园”、“学习园地”、“风采展示”、“每周一星”、“成长足迹”等;c.打造特色走廊文化。包括生态角、图书角、英语角、储物角等②全校交流评估。检查师生的仪表,包括师生的发型、服饰、举止、语言等。

(4)行为文化。班级行为文化主要指班级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包括主题班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具体要求:各班班主任以打造“红色文化”,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为载体,依照班级文化主题,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有班级特色的、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将规范评比活动贯穿于行为习惯培养的始终。

3.“一种评价”:指学校对班主任及班级的评价。学校对班主任实施上述四种文化的综合评价和特色班级的内容的评价。综合评价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特色班级评价包括卫生免检特色、常规管理特色、自主学习特色、文明礼貌特色、心理健康特色、创新德育特色、工艺制作特色、科学兴趣特色、文学特色、艺术特色、摄影特色、体育特色和英语特色等。

二、课题组成员所在学校班主任按照上述“4.4.1”模式,赋予班级特色化亮点

1.立足于班级,积极打造一班一品的精神文化。

2.立足于教师,构建班级制度文化。

3.立足于学生,营造多彩的物质文化。

4.立足于学校,促进行为特色文化。

三、形成一种特色评价

即学校对班主任及班级的综合评价,促进班级师生共同发展。

四、提升师生核心素养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班级文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各班级积极创造净化、美化的人文环境,让班级成为师生愉悦成长的乐园,使得学生、家长、教师、班级、学校都在不同层面有所提升,有所发展。

1.学生层面。唤醒并激活学生的潜能与本性,培育学生自觉意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绝大多数学生正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孩子们成绩喜人,在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国家、省、市、区一、二、三等奖。

2.教师层面。首先,教师的现代教学理论素养得到提高。所有教师不断追踪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其次,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培养和造就师德高尚、带班有方、育人有法、富有德育创新精神的名班主任。最后,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力。两年多的实验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在课题方面硕果累累,课题通过省市鉴定,并喜获一、二、三等奖。

3.家长层面。家长配合学校的意识得到了增强,调动了家长对学生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家长对学校、班级及教师的满意度有了明显上升,对孩子学习和行为习惯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家长素养得到了提升。

4.班级层面。通过建设小学有特色的班集体,形成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班级管理特色班———“小鬼当家”特色班级、书香特色班级、自律特色班级等等。

5.学校层面。通过小学班级特色管理建设研究,各学校形成德育特色,推进学校自觉文化生成,促进学校文化底蕴的积淀,从而推进学校管理。

核心素养与班级文化 篇3

关于核心素养,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王竹立先生在《未来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应该具有哪些核心素养?》一文中告诉我们,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他还告诉我们,今天我们谈核心素养,还需要考虑两个针对性,一个是针对时代的需求,另一个是针对现代年轻人的特点。通过学习和实践,使笔者认识到核心素养是人类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表现,它既包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等认识性素养,也包括自我管理、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等非认识性素养。这些核心素养的获取,初中阶段的班主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创建优良班级学风,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就当前初中生学习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诸如上课经常走神、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后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敷衍应付等问题。基于此,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就需从各学科入手,认真做好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指导,不断培养初中生的学科素养。此间首先要营造“以学习为重”的班级文化氛围。尽管目前国家积极倡导“减负”,但就某种意义而言,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及最终任务仍是各科文化知识的学习。对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就需积极宣扬“学业为重”的理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班主任可将各科学业成绩作为班级干部选拔、荣誉等级评选的重要参照标准,从而在班级中营造出学生“重学好学”的氛围;其次,做好各门学科学习情况的常规检查。班主任不仅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还要做好学生各门学科学习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时常同任课教师沟通交流,把握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情况,进而共同商讨出提高学科教学效果的办法,同各科教师一起共同治理好班级。与此同时,班主任还可深入学科课堂进行旁听,督促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定期对学生的课堂随笔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从而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那些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需及时同其进行交流,共同找出厌学原因,引导学生逐步对各科学习产生兴趣;而对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则可同其一起就该问题进行分析,寻求原因,进而帮助学生找到适宜的学习方法。通过上述一系列工作来营造一种好学奋进的优良班风,从而切实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奠定坚实管理基础,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素养

初中阶段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自我管理,确保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素养。初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明确管理目标,如,科学规划自我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明确中考学校,初步明确人生发展目标等。对于那些“问题学生”,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引导其感受世界的“真善美”,并逐步发展自我,发现世界的美好,从而使之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自我设计。

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控制。因初中生身心发育还未完全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并不是很好,如个别学生会因沉迷网络而兴趣发生转移,以致无法持之以恒地达成学习目标。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必须给予必要的引导与管理,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严格控制自我行为。另外,班主任还可鼓励学生采用自我激励与暗示的方法,如在房间张贴座右铭,时刻提醒和警诫自己,时常进行自我反省等;也可鼓励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培养自身坚韧、果断的良好品质,从而让自控能力得到不断地强化。

3.帮助学生展开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对自身设定目标的完成情况加以评价,进而根据评价结果合理调整自我设计。在引导学生展开自我评价时,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避免用成人标准对初中生的行为进行评价;二是不能只看行为效果,而不重视行为动机和行为过程。前者,标准过高,后者,要求过严,这都将直接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班主任必须引导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力促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班主任展开各项班级管理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中因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他们的兴趣、爱好也是各不相同的,为此,班主任就需结合学生各不相同的兴趣爱好,定期展开一些班级集体活动,用以提升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如我校每年都会举办田径运动会、五四青年节联欢会等,这些集体活动,均是展示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良好机会。为此,每次活动之前,我都会同各科教师一起精心准备、精心设计,推选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组成领导小组,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制定计划、有序开展活动。以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为例,我班就积极展开了“学雷锋事迹、讲雷锋故事、续写雷锋日记”等班级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结束后,我清楚地发现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均有了明显提升。再如,在艺术节和青少年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中,我也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过程的管理、活动结束后的个人和小组总结、活动资料的归档整理等均由学生自己去考虑去践行,实践证明,在活动中不管处在什么位置的学生,他们的素养都得到了提升。可见,在日常班级管理活动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提供适宜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的展开,丰富自己的生活,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

核心素养与班级文化 篇4

有效的课堂对话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有效的课堂对话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

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整合,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学生核心素养超越单纯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强调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通过不断反思融合知识、技能和情感而发挥作用。核心素养除了其关键性和普遍性的特征之外,普遍认为还应具有如下特征:

其一,核心素养具有整合性。首先,指功能的整合。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使学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过一种幸福的生活,而且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能够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从而推动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次,指内容的整合。素养强调知识、能力、情感的整合。

其二,核心素养具有跨学科性和跨领域性。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是最关键的普遍素养,核心素养是最基础的,核心素养并不指向某一学科知识,并不针对具体领域的具体问题,跨学科跨情境地规定了对每一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素养。”

(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课堂教学特征

核心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它是在个体与情境的有效互动中生成的。基于此,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养成必然要求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新课堂教学方式将具有如下特征:

其一,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融合的过程。核心素养不仅要促进个人的终身发展,而且要促进社会的发展,二者都是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学会自主学习,而且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在异质社群中生活,所以未来的课堂教学应将个体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融合。

其二,课堂教学是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情感培养统一的过程。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融合,三者是融为一体的,而非彼此分离,所以未来的课堂教学应将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与情感的培养融为一体。

其三,课堂教学是一个促进学生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的过程。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一方面需要开放自身,倾听各种声音,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从而习得多方面、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探寻知识的个人意义。

(三)对话教学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适切的教学方式

对话教学正是与学生核心素养内在精神最为契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对话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交融的过程;不仅可以促进自我发展,而且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作为一种关系存在和社会存在的课堂对话包含了三个维度:“意念的、人际的、元交际的维度”。课堂对话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展现和提升的过程,课堂对话能够让三者有机融为一体,这种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正好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精神;另一方面,又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融合,从而推动学生的个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由此可见,这正是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所需要的课堂教学方式。

二、有效的课堂对话: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的应有之义

(一)有效的课堂对话践行对话智慧,促进学生的认知理性与德性的统一

课堂对话的情境是动态的、模糊的,没有任何现成的对话规则或技术可以应用到所有的情境中。课堂对话需要参与者不断地实践反思,需要对个体自身独特情境的深入理解。

那种需要灵活性、适应性和判断力的对话“方法”实际上不应该被称为方法,而应该被称为实践智慧。一方面,对话参与者的实践智慧具有很强的情境敏感性,这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的推理、洞察和顿悟,是一种具体情境中的实践理性,并不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参与者的实践智慧绝非仅仅是一种实践理性,更重要的还与对话参与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实践智慧是一种德性,是与人的品行不可分的。实践智慧与美德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没有美德就没有实践智慧,同样没有实践智慧也就没有美德。“实践智慧是一个知道如何生活幸福的人的基本特征„„它是一种关于个人的知识,这是因为它体现和表达了那个人属于什么样的类型的人。”由此可见,一个具有对话智慧的对话参与者必定是一个认知理性与德性相统一的人。

(二)有效的课堂对话运用探究性话语,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反思意识

英国教育学者巴恩斯(D.Barnes)区分了两种课堂话语:“陈述性话语与探究性话语。陈述性话语:说话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调整语言语调和表达方式以适应听众的需要,然而探究性话语更关注于梳理她或者他自己的思想。”

巴恩斯特别强调探究性话语的重要性,他认为探究性话语能有效推动对话者整理自身的想法,尝试新的观点。“探究性话语是犹豫的,不完整的,因为它能够让说话者尝试不同的观点,能听到它们是如何发出的,能看到他人是如何创造它们的,能够把信息和各种观点排成不同的模式”。探究性话语是一种反思性话语,是一种敞开心扉去倾听对方声音的话语,是一种随时与听众和情境展开对话的话语。课堂对话中的探究性话语可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反思意识。

(三)有效的课堂对话奠基于多元化的对话模式,推动学生的多元理解

不管是外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学科内容以及教学任务,还是内在于课堂对话之中的张力,都决定着课堂对话不能也不应有理想化的、普世性的模式。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布勒斯(N.C.Burbules)将对话分为四种类型,“即会话型对话、探究型对话、辩论型对话和指导型对话”。

首先,从对话与知识的关系方面进行区分,可以分为向心型对话和离心型对话。所谓向心型对话是指:“至少从原则上讲,对话者的不同立场都能够消解在一个合意中,获得一个正确的答案中。”所谓离心型对话主要是由巴赫金在他有关“复调”的观点中提出,即对话中的每一个主张都具有多元性。其次,从对待对话中的对话伙伴的不同态度上进行区分,可以分为包容型对话和批判型对话。在对话中,持包容型态度的对话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去理解为什么对话伙伴坚持如此立场或观点,去理解该观点或立场背后的信念、感情或经验到底是什么。与包容型对话相比较,持批判型态度的对话者“更加怀疑和质疑对话伙伴的主张,强调对于对话伙伴的立场的客观准确性作出判断,而且会毫不犹豫地根据所获得的证据以及观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进行验证。”博布勒斯所主张的对话类型具体如下:

职责与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二 篇5

1.认真备课。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要求,了解学生实际,明确每节课的目标及要求,设计并写好教案。

2.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质保量地充分发挥课堂40分钟的作用,扎扎实实地完成每课时、每单元的教学要求。

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要根据教学要求,精心布置作业并及时收发。批改要讲求实效,搞好讲评,引导学生及时订正错误,扎实学好每项知识。

4.认真辅导。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热情辅导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尽力帮助他们跟上教学要求,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注意引导他们发挥其特长。

5.认真作文练习。教材规定的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要求,根据可能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表达、思考、想象等能力。

6.认真测验、考试。做到命题确切,份量恰当,要求严格(包括考场纪律和评分),分析准确。

核心素养的内涵反思与教育启示 篇6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简称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质是对“面向未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思考。可以说,这并非一个新话题,从古至今,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及学者都进行过深入讨论。但其内涵又是一个新话题,时代的变化赋予这一问题以新的答案。从这一角度来说,关注和研究核心素养问题,实际上是在思考社会环境变化与学生发展的关系问题。社会环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会对学生的素养发展提出各种挑战,而教育是维持二者之间平衡状态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化时代的来临,面对更富挑战性的时代格局,为了保障学生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成功地应对未来挑战,到底应该培养他们具备哪些核心素养?

近年来,来自社会各界不同领域的人士都对核心素养问题给予了广泛关注,并展开热烈讨论。那么,应该如何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它对教育有怎样的启示?深入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对于准确回应发起核心素养研究的初衷——培养健康发展、幸福生活、成功应对未来挑战的人,科学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素养”:走向整合,重视培养“完整人”

核心素养不等于“知识人”,也不等于“技术人”,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的表现需要基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中,是素养的知识、能力、态度等不同成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整合表现。例如,有的学生非常善于查找和使用各种信息,这是否意味着这个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答案是未必。如果这个学生在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没有遵守信息使用的伦理道德,未经信息拥有者的同意就擅自使用,那么只能说其具有信息检索技能,但不具备信息素养。一个具备信息素养的人,不仅能够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批判性地评估信息,准确并且有创意地使用信息,同时还具有信息使用的伦理道德意识和安全意识。

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不仅是知识、能力、态度等不同成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整合表现,也是不同素养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的整合表现。在具体的问题情境解决过程中,单纯依靠某一种素养的情况比较少,绝大部分的问题解决需要借助于不同素养的整合作用。不过,某一种素养可能在某种情境下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而另一种素养可能在另一种情境下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素养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价值,不同素养之间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不能进行重要性的排序与比较。

核心素养的价值功能具有整合性,兼具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这意味着对核心素养指标的遴选,不仅要考虑到来自未来社会外部环境的挑战,如经济全球化趋势、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等,还必须考虑到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发展需求,选取的指标要同时满足学生在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要。核心素养的整合性,要求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全人”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首先,重视态度、情感、道德价值观等非认知因素的价值。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对“素养”的理解偏重于认知层面,强调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凸显态度、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强调素养的认知层面和非认知层面。通过对国际文献的梳理发现,无论是东方文化背景下把“道德价值观”作为核心素养指标单独列出,还是西方文化背景下将其融入每个素养的内涵界定中,都凸显出对道德价值观的高度重视。

其次,重视核心素养的整体效应,把握好不同素养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发现,尽管各国际组织、国家或者地区所遴选的指标类型和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主要包括三个领域,即文化修养、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其中,文化修养是核心素养体系的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是核心素养体系的价值导向,掌握文化基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自主发展、更有效地参与社会。核心素养不同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表现出来的整合效应就是核心素养。从这个角度看,核心素养不是某一个素养指标,也不等同于几个素养指标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素养在面对具体问题情境时发挥的合力。鉴于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要时刻保持“全人”思考,不能只看到“部分”而忽略了“整体”。

二、“核心”:从终身发展的尺度进行思考

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挑战,这些所有人都需要的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及由其延伸出来的其他素养。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那么,如何判断什么是最关键、最必要的?这里,需要站在终身发展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

核心素养作为国家和社会对儿童青少年未来发展的期望,是从终身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的。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普遍存在的以中考、高考成绩作为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观念,导致我们在人才培养上把中考、高考作为重要的参考点,考试需要什么就侧重于培养什么,没有扩大到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尺度上进行规划,使得很多学生虽然顺利应对高考,但走向社会后却后劲不足,无法成功应对人生后半段的各种挑战。核心素养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升学,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够成功地应对人生各个阶段的挑战,最终具有健康幸福的生活,从而有助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从这一角度来说,核心素养对人的发展具有长效的预测力,是具有跨时间迁移作用的素养。例如,“自我管理与控制”是一项具有长效预测力的素养。国外追踪研究发现,如果儿童在四岁左右能够控制自己抵挡住糖果的诱惑,那么成年后他们会具有更好的学业成就和更幸福的生活。

虽然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但强调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是否会抹杀学生的有个性的发展?实际上,把核心素养作为共同目标,并非指所有的人在每一个核心素养上都达到同样的水平,也并非指一个人在所有核心素养上都要达到同等的水平。把核心素养作为共同素养,并不排斥其他非核心素养的养成。在保证核心素养充分发展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进一步选择发展其他素养。强调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发展的共同目标,实际上体现的是教育的公平性,主要是从核心素养的培养、发展与促进的角度而言的,是对所有学生未来发展的引领与期望。但同时,核心素养最终达成的状态和水平,又与学生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是外界教育引导与儿童自身发展的合力作用。因此,每个人最终呈现出来的核心素养状态与水平,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三“学生发展”: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广义而言,有些素养是先天的,有些素养是后天习得的。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当然,这里的教育不仅是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从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具有终身的连续性,而且具有阶段性。一方面,不同教育阶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不同的敏感度,某些核心素养在特定的教育阶段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从而为其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在每一个具体的年龄阶段,核心素养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阶段水平,具有发展的上限要求。教育不能超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上限,无限制地提高要求。

素质教育进行到今天,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为什么学生的学业负担变得越来越重?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断地超越他们的发展水平提高培养要求。例如,为了帮助孩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家长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进行提前培养和教育。尽管家长和教师的初衷是为了孩子,但任何不以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的教育都是对孩子的伤害,是不科学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为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一定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明确不同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界定清楚发展水平的上限与下限。目前,关于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非常有限,未来需要在这一领域展开大量的实证研究,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四、内涵的拓展:从育人结果到整个育人系统

近年来,人们对于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逐渐由对概念本身的讨论拓展到对整个育人系统的关注。最初,研究者和实践者主要聚焦于概念的辨析,围绕“核心素养”一词的表述与用法进行讨论。例如,“核心素养”是什么?“素养”与“素质”“能力”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采用“核心素质”或者“核心能力”……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开始逐渐从育人结果的角度,关注对核心素养指标的遴选,聚焦于“培养具有哪些素养的人”或者说“核心素养有哪些”这一问题。

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基于育人结果对整个育人系统进行反思,把核心素养看作一套具有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完整育人目标系统,不仅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还包括“为什么培养”“如何培养”“培养得怎么样”等问题,开始探索如何基于前期遴选和界定的核心素养,从多个途径引导整个教育系统进行变革,从而实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培育。

核心素养与班级文化 篇7

关键词:班级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小学,文化建设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实施。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农村在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相对于城市来说都比较落后, 致使农村社会 (社区) 的教育功能被弱化。加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 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生产方式单一, 农村的家庭教育状况堪忧。因此, 农村社会 (社区) 和家庭对孩子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这就意味着在广大农村, 教育的责任主要是由农村中小学来承担的。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主要是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实现的。然而, 现阶段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文化建设效能的发挥, 进而影响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

一、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 农村小学的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 班级文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就目前情况来看, 农村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 文化建设行为存在应时性与盲目性

农村小学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 尤其是管理人才和师资力量的不足, 办学理念还不够先进, 缺乏深度文化自省和自觉, 致使学校文化建设往往不是主动开展, 而是自上而下的进行。即常常是上面“刮一阵风”, 学校就“捕风捉影”, 下达指令, 班主任“照葫芦画瓢”应对领导检查。这种情况下, 班级文化建设沦为一种应时而为、盲目而作的行为, 花时费力耗资源, 最终收不到班级文化建设应有的效果。

(二) 文化建设内容缺乏系统性的整体规划

由于文化建设行为的应时性和盲目性, 班主任基本上不对自己的班级进行整体的发展目标规划, 班级文化建设的理念及指导思想、班级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都缺乏系统性。也有些班主任把班级文化建设窄化为教室布置, 学校领导要求什么就弄什么, 文化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很大, 缺乏整体规划, 也缺乏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内容。

(三) 文化建设形式过于儿童化, 缺乏导向性

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 用游戏、卡通的形式增强班级环境文化、活动文化的教育效果是无可非议的。可是现在一些农村小学却一味地迎合儿童的欲求而搞形式主义, 以至于形式大于内容。笔者考察过当地的许多农村小学, 走进他们的教室, 映入眼帘的大多是无序张贴的班务栏、卡通画、剪纸布贴画, 虽然五颜六色, 却没有主题, 让人眼花缭乱。观看各班的活动文化展示, 故事大赛、情景剧表演、模拟法庭等, 形式多样, 热闹非凡, 但这些活动对孩子的品格形成有何积极影响却不得而知。我常在参观中与学生聊天, 发现他们对文化活动的感觉大多是疲惫与茫然。如果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过多的用活泼与诙谐的儿童化形式展现内容, 缺乏严肃与庄重, 缺少正确的文化导向, 那本来崇高的文化因子就会被儿戏化, 而不能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探讨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源后我们不难发现, 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是症结所在。没有先进理念引领的班级文化建设, 就没有价值目标、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 其内容就不会形成有系统的整体, 其表现形式就会流于俗套。那么, 在现阶段,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理念来引领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呢?

二、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

(一)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融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 面对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特点, 基础教育面临着重要挑战, 肩负着重大使命。2012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就明确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应该顺应时势, 主动担负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重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统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这对于坚持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增强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 对于继续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强大正能量,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明确了价值目标, 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核心素养与班级文化 篇8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化,教学体制、教育理念发生转变,也影响着教育目标在发生变化。虽说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初中数学学科的学习在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能力、想象力的培养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除了有利于数学学习之外,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上都具有帮助作用。因此,在分析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价值的基础上,为教师和学生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学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可以实现全面的发展。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我国教育部在对初中数学的教育培养上提出:“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基本环节,深入认识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以此建构全面具体的素养体系,对初中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1.促进国家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阶段,教育部在教材编写、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方面也还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由此带来的教学上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学习上的作用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依据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将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等按照这一要求制订,可以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2.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时代在进步,教育也在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目标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大多数的初中学校都已经认识到了教师继续学习的重要性,也经常会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或是继续深造学习。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可能因为国家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等体现得比较宏观,教师很难将其完全真正落实到实际,阻碍教育的改革发展。但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将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更加具体化,使得教师的工作学习也更加具有目标性,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中的主体是学生,教育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学生能有更好的发展,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的提高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内容囊括了初中数学所应掌握的知识点,以及满足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技能与必备品质,为学生进入高中、大学乃至以后踏入社会奠定基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在初中生的培养上也会更加注重应用和解决问题方面,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案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学校或教师可能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或是重视程度都存在不足,以至于在实际教学中缺少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的培养方案来落实。1.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应包括知识的传递与文化的培养两方面。知识的传递是教师教学最基本的职责要求,教师以知识为对象,以教材为中心,传递给学生数学知识,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教师所教授的课程知识,提高学习成绩。文化的培养主张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其培养理念在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能力,其培养的目标在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兼顾这两方面。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从古代先人的计算方式以及学习精神上讲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灌输给学生刻苦学习的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课堂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没有思维,数学的学习就不是完整的。形成数学思维才能保证数学能力的提升,才可以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教师在初中數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计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就初中数学几何上辅助线的学习方面,其相较于代数、几何知识更为抽象,单靠教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教师在开始学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复习小学时学习的几何知识,依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让学生拼凑出三个内角,再让学生摸索怎样用辅助线将三个内角转化到一起,以此实现几何学习的思维训练。另外需要注意,教师的问题设计要具有启发性、引导性、思考性。3.教学评价 教学质量、教学结果的评价也反映在数学的核心素养中。虽然教育改革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一般来说,初中数学的评价方式还是主要依据平时作业和考试两种基本形式,所以,教师的教学评价设计要将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水平以及核心素养的考查准确反映在作业、考试中,以全面的测评促进全面的发展。例如,在考查“平均数”“众数”等相关概念时,可以结合图标,联系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设计试题,这样既考查了数学知识,又考查了学生利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素质教育背景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

教师

韩俊萍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要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核心素养成为了一根主线,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体现了教育的本质。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素质培养。落实到具体学科上,数学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学生等的青睐,有关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更引起广泛的讨论。

一、素质教育

教育历来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相联系,本质在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意见》指出: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课程教材体系不断完善。十余年的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阶段,在此过程中,与课改该相关的课程、教材、教学等的改革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和发展[1]。

二、数学核心素养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目前,课程标准修订者大致认为数学核心素养应该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并不是完全区分开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但又有所差别。数学核心素养是高度抽象的思维产物,它高于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需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消化,最终内省形成,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则以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等10个核心素养为准,强调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地位

在制定和修订数学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经常提到数学核心素养。孔凡哲教授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知识和能力的结合体,知识使得人们能够关心他人、善于思考,能力使得人们通过参与数学活动理解数学从而作出理性的数学判断。而马云鹏教授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品质,这种品质使得人们通过数学学习积累认识,再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马教授认为这是一种品质。

数学核心素养是人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内在素养,由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情感与态度等组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人们遇到的问题可能是数学学科问题,与可能是其他学科的问题,还有可能是生活问题,但具备数学素养的人可以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的。这些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解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方法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 1.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数学素养把数学当作一种工具,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积累数学思想、数学方法,逐步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众多数学素养中,数学核心素养是最上层的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是基于双基甚至四基而形成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等10个核心素养,既反映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2.数学核心素养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

数学教育旨在以人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史宁中教授则倾向于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良好的数学教育与三维目标紧不可分,通过四基得以体现,既关注数学结果,也关注数学学习过程。而数学核心素养是四基的延续和深化。

3.数学核心素养反映数学的本质和价值

数学的本质在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是其价值追求。6大数学核心素养既有知识技能层面的要求,又含过程方法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反映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是数学的本质所在和价值追求。

(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5] 1.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

抽象、推理、分析、判断等都需要数学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这种知识是生成的,不因时间的迁移而衰减。因此给予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有助于他们培养核心素养。

2.充分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只有孩子有了自信,才有可能充满兴趣和热情去完成某件事。作为教师,要最大限度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充满自信地面对任何一件事。特别是孩子开始对一件事表现出兴趣时,决不能打击他们。否则,可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阴影。

3.课堂教学设计要简明扼要

浅入深出是每一位教师都追求的目标,力求把复杂、困难、深刻的问题用简洁的语言讲得清楚明白,这要求在备课的时候教学设计一定要简明扼要。

4.给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耻下问、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等无一不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对于小孩子,他们天生好问,作为教师,要给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逐渐渗透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同时,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6]。

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在不同的阶段,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也会发生变化。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要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时代发展要求[6]。

四、结语

核心素养与班级文化 篇9

摘要:以“核心素养”统领下推出,即将于2016年12月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及2017年秋季高一新生开始使用的《高中物理教材》,再次拉开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帷幕。文章就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出背景、基本内涵作简要介绍,并就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改革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内涵;培养途径

学校教育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当今世界各国教育都在聚焦对于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1]。我国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呼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欧盟等国际组织所倡导的教育及课程改革的潮流,也是以“核心素养”统领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社会”的时代,在知识社会里,基础教育最需要培育学生的“创造性”学力,而“创造性”学力的育成不仅仅是靠知识的习得与再现的“记忆型”学力,更要靠能动的“思考型”学力。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目标出现了变革,在学科的知识技能之上,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决策能力、问题解决、自我调整等高阶认知能力和沟通、协调等社会技能,以及反省性思维、自律性、协作性、责任感等人格特征与态度。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也就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05年提出的“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就是希望解决:基础教育 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确保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同时去推动社会的进步。

教育部在2014年3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并将这一概念摆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意见》强调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因此,本次的高中课程改革就要提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给出“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明确指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应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和关键能力”。根据《意见》要求,教育部课程中心组织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研究制定高中各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在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中应达成的核心素养要求。

“核心素养体系”是不同学段育人目标和任务的依据。根据《意见》的要求,在提出“核心素养体系”后,这一体系自然也就成为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依据,也自然成为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提出的依据。

二、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以“核心素养”来统领。实际上,核心素养也属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

核心素养是对国家教育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高中课程体系和各学科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纠正过去教育的偏差,比前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更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领衔,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研究成果中,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总框架包括:社会参与、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三个领域、十项核心素养指标,如以下方框图所示。

在“核心素养体系”的整体框架基础上,提出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共有四个维度:物理观念和应用、科学思维和创新、科学探究和交流、科学态度和责任。各维度主要包含的各要素形成如下的学科素养体系。

在即将颁布的新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上述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达成水平都提出了参考评价指标,每个维度都划分为从“水平一”到“水平五”共五个等级。

由于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所提出的关键指标的是通过各学科教学都可以育成,也是学生的发展最重要的东西。因此高中物理所提出的核心素养的各个要素,实际上也都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例如:核心素养体系中的“语言”素养的概念,就不再是语文、外语等语言学科所专有,这一概念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远超了语言学科的范畴。高中物理教育在“语言”素养的培养上,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与交流”素养为“核心素养体系”服务,侧重培养学生有机运用文字语言、代数语言、图形语言和图像语言表述物理问题,力求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地把自己的研究或思考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

核心素养对一个人的影响不是单一显现的,而是以整合的方式予以表现。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也不是彼此孤立地发挥作用,也是在一个人身上整体表现出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指出:核心素养总框架中所罗列的一系列具体指标,它们是一个整体,各项指标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只不过在不同情境下各指标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

三、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核心素养与能力是有所区别的。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核心素养则是可教、可学的,是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是连续性的,也是具有阶段性的,学校教育不能错过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因此,高中教育就要抓住这一阶段的关键期,有效促使每一个学生达成这一阶段应该达到的核心素养目标。

高中物理教学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在此阶段的物理教学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2]。

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整个教育阶段中慢慢形成。为了培育高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应侧重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1.物理教学要把身心健康放在首要目标

在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习惯养成了,自然就会变为信念,这是物理学科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形成的贡献之一。比如,在实验中养成独立操作、记录数据,收拾实验器材,整理桌椅等物品。不要以为这些是小事,正是通过这些小事,才能有 效促进学生形成独立生活的习惯,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将来走上社会后才会有自力更生的信念。

在物理课堂教学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环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阳光的性格,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社会情绪的培养,学会尊重别人、与人沟通交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容纳别人,采纳他人的不同意见,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这些都是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所必需的“礼仪文化”。只有通过学校营造这样的校园文化的长期熏陶下,才能促进学生以阳光的心态阳光走上社会。

2.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生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不仅要获得必备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还要领悟物理的思想与方法,更形成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能力,这些都是高中物理教学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另外,对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也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老师的要为他担忧。如果一个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不兴趣,对什么都不爱好,那么他将来就可能对许多事情都漠不关心,不注重自我发展,也就容易成为平庸的人。

目前高中学生的物理学业水平从表面上看不成问题,但深入了解就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缺乏兴趣,物理学习只是为了完成高中学业和应付高考,完全处于一种被教育、被学习的状态。没有兴趣的被动学习,根本就谈不上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愿和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兴趣往往从好奇心发展而来,因此高中物理教 学应注重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努力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顺应的物理情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目前高中教育中过重的学业负担也是扼杀学生好奇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尤其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物理学业负担,特别要设计好作业和考试的次数、数量和难度,做到恰到好处,达到一种最佳的平衡态,既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物理课堂教学,要高度重视物理实验,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只有敢质疑、勇提问、勤思考的学生才会对物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物理教学要特别注重思维的启迪,避免急切给出问题的结果,应引导学生针对物理问题展开质疑,再根据学生的质疑展开教学。课堂上要努力创设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解决自己疑问的过程,这是才是高中物理教学所提倡的教学方式。

3.物理教学要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高中毕业学生即将走上社会,这是人具有社会性的必然。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他就必需了解这个社会,学会与他人共处,学会适应、学会调适,适应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社会,必需能够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努力以自己的创造性去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在新一轮的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中,仍然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因此,高中物理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努力体现物理学科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实际行动来回答物理学科“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芬兰提出:基础教育要去学科化,强调综合,提倡从现象学的视角研究教育,这符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发展的需要。虽然高中物理难度较大,学科性较强,但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比如高中物理跟数学、化学、地理、哲学、美术等学科都有较多的交融。

4.物理教学要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下工夫

基于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界定,今后学校的教育就必须从“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建构”,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高中物理教学注重让学生领悟物理学科的思想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感受物理学的美妙、增强实践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创新能力等。这些培养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教学的过程。只有在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物理规律的探索过程中,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物理的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材中设置了许多体验性活动,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能力,增强实践意识,培育物理素养。

从布鲁姆的弟子安德森修订的“新版教育目标分类”来看,教育目标金字塔的塔基是由“记忆、理解、应用”三个“低阶认知能力”所构筑的,塔顶才是由“分析、评价、创造”三个“高阶认知能力” 组成。只有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切实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切实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下工夫,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亲身的体验,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获得高阶认知能力。

总的来说,要充分发挥高中物理课程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就是要努力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将来可以运用物理思维的方式方法去处理各种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原动力[J].人民教育,2015(13):17-18

[2] 廖伯琴.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反思与课标修订建议[J].基础教育课程,2013(1-2):50-56

上一篇:学籍信息更改责任书下一篇:每日一练97101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