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文化素养(精选11篇)
媒体文化素养 篇1
不久前, 新华网报道[1]说, 教育部正在酝酿出台《教师教育标准》, 将从政策角度对教师的资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以改变目前偏重书本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 规定教师要读书、做研究并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这一系列教育政策与措施的出台, 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将迎来新一轮变革。在这样的形势下, 作为基础教育内容的一部分, 作为担负着全体公民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数字化素养教育重任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否也需要变革?如果需要变革, 为什么?如果变革, 该朝什么方向发展?澄清上述问题, 既是信息技术课程研究者的责任, 也可以消除实践中的迷茫, 为一线教师指明未来前进的方向。
人才培养需要展望未来, 需要因应时代, 需要在前瞻性教育理念下构想教育内容和设计教育结构。出生于2 0世纪8 0年末9 0年代初, 被称为“数字土著”的一代, 他们生活在数字化环境中, 从未体验过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和手机的世界, 他们甚至不去图书馆, 只通过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收集学习或研究资料。他们在数字化环境中的生活方式与属于“数字移民”的父辈们有很大不同, 他们用自己创造的习语、隐喻进行交流, 有属于他们群体约定俗成的交往方式, 有很强的理解网上不同社群文化的能力, 并能够快速做出反应。最重要的是, 他们不断地进行信息文化、数字文化、媒体文化的创造, 他们来到学校之前就具备了信息与媒体素养——会操作计算机上网、玩游戏、观看电影、听音乐等。对这些“数字土著”, 我们现今的信息技术课程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们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是否足够?答案明显是否定的。正如一些一线教师抱怨的:“当我要教他们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打开网页时, 他们已经在网上冲浪了。”在这一刻, 我们往往有一种职业上的冲动, 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尝试变革, 也只有通过变革, 才能因应学生的不同需求,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那么, 我们面临的上述窘境只是个别事例还是普遍现象?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介绍, 截至2009年12月30日,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 其中, 1 0~1 9岁网民占3 5.2%, 并且一周上网时间大约1 9小时, 1 0岁以下上网人数占整个网民群体的1.1%。我国现有2亿多中小学生, 根据这些数据粗略估算, 大约有6 7%的学生以网上生活作为其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以断定, 数字土著已经初步具备了信息素养, 并且成为他们生活的必备技能。但我国现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还存在诸多问题。如,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内容, 初中要学, 甚至高中还要学, 造成了大量的知识重复, 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3]。又如, 一些教材简直就像某个应用软件的说明书或上机手册;一些教材对信息技术概念的描述不准确, 给学生造成错误的印象;一些地方教材只在过去计算机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点儿信息技术常识[4]。再如, 虽然教师们很辛苦地备了教材、备了教法, 但没有备学生, 没有了解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之前, 是否已经掌握了它们, 教学变得“目中无人”[5]。因此, 在一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看到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感兴趣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也可能是学习内容的组织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习方法的设计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教育科学出版社刚刚出版的《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中的后记《“如何学”之后是“学什么”》, 我曾反复阅读过多遍, 对西摩·佩帕特提出的诸多观点感同身受。其中的“与其让儿童学习他们憎恶的数学, 不如让他们开发自己喜欢的数学”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佩帕特还给自己提出了努力的方向——“教给学生方法, 让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独特方法来创造自己喜欢的个性化数学”[6]。
为了改变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 我认为改革势在必行, 其出发点是:从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数字化素养的教育, 转变为信息文化素养、媒体文化素养、数字化文化素养的教育。根据区域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 采取信息素养教育与信息文化素养教育并行的策略。在教育和经济发达地区,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双轨制或分层教学, 以不同任务或项目的形式因材施教, 这才是今后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正道。就目前社会经济、信息技术、学校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 我个人认为这一时机已经成熟, 摆在我们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实践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去大胆地尝试和践行。
让人感到高兴的是, 今年初登载在本刊上的《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背景、观念、设计和案例》这篇来自一线教师的实践报告, 就是对上述理念的具体实践, 论文刊登后产生了不小的反响。著者是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王继华和科学教师吴向东。我与两位教师交往多年, 深知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还是“教师作为研究者”的榜样, 他们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和敏锐的专业判断, 就“数字化文化素养教育”进行了大胆的先行尝试, 与我们研究者预测未来不同的是, 他们创造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未来。
两位教师首先以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冠名自己界定的新的信息技术教育内容, 并把“让学生去设计和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字文化作品”作为儿童数字文化课程的基本教学出发点, 介绍了自2 0 0 5年以来开展的两个实践案例。他们在论文的结尾写道:“儿童是数字文化创新的主体, 他们的思想不受羁绊, 掌握技术快、运用能力强, 往往为成人所不及。我们需要做的是, 通过合适的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 发掘和保护他们这份难得的创造禀赋。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而提出来的, 旨在让儿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思考, 通过创作数字文化作品来表现他们生活的一类新型信息技术课程。它为发展学生高层次的创新能力和数字文化素养, 为改革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提供了新的思想和范式。”[7]由此可看出, 他们具有与佩帕特相类似的观点。
一句话, 来自先进校优秀教师的尝试实践为我们编订和实践未来信息技术课程提供了基础。尽管从信息文化素养、媒体文化素养、数字化文化素养教育核心的视角来看, 上述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还不尽完善, 其目标与内容还存在一定差距, 我们也应看到, 就此个案对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意义来说, 他们的努力已经向课程发展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他们在培养学生进行数字化文化创造的同时, 自己也在进行着文化创造。这就是来自一线的先进实践报告的价值所在。我相信, 这一实践必将成为促进新一轮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催化剂。
当然, 信息文化素养、媒体文化素养、数字化文化素养教育的内容远远不止于此, 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结构理性、体系逻辑的内容体系。对这一体系的建构, 是我们研究者和一线教师今后通过共同努力所要探索的目标。我的认知与技术实验室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今后将会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
就现阶段研究的结论来看, 我们认为, 信息文化素养教育 (在此以信息文化素养涵盖媒体文化素养和数字化文化素养, 以信息素养涵盖媒体素养和数字化素养。下同) 与信息素养教育核心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参与”与“文化创造”。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识别与读写信息, 以及灵活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参与信息化社会的态度;信息文化素养教育的核心价值与本质特征与大众文化素养有相同之处, 它强调参与和创造, 就像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着、参与着、创造着我们的文化一样, 信息文化素养教育就是培养“数字土著”进行数字文化创造的能力。关于这一点, 我曾经在2 0 0 2年1 2期《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上发表文章《浅析ThinkQuest的教育意义和价值》[8], 介绍了国外开展儿童协作创作, 以丰富互联网教育资源并培养文化创造能力的网站制作竞赛。这一竞赛形式的学习活动, 将分布在世界上三个以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儿童通过互联网结成伙伴团队, 在网上开展文学与艺术、科学与数学、运动与健康等作品创作。这一竞赛, 在2 0世纪9 0年代中后期, 在工业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中开展得有声有色, 当时主要目的是为了丰富网上的教育资源。但从今天来看, 它还应该具有另一层更深的意蕴, 那就是信息文化与数字文化素养教育。因此, 我在该文中指出了, 作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信息技术教育的新目标, “不但要培养信息的消费者, 还要培养信息的生产者”, 以此来满足信息文化素养教育的需要。另外, 从2 0 0 4年到2 0 0 8年, 中央电教馆组织实施了“远程合作学习姊妹学校项目”, 我作为首席专家在设计和指导东西部教师开展儿童合作学习时, 深深感到那些儿童喜爱的、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符合他们对世界认知方式的学习主题, 往往都是学习效果最好的。为此, 我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了: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该思考佩帕特为我们提出的命题“‘如何学’之后‘是学什么’”[9]。
当然, 我们在展望未来的同时, 还要关注现实。在我国, 由于地域差异巨大, 各地区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尽相同, 就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而论, 应该分为两步走, 采用双轨制, 即信息素养教育与信息文化素养教育并行。在一些信息技术普及和发达地区可以尝试开展包含信息素养教育在内的信息文化素养教育, 而信息技术尚未普及、欠发达的地区, 则继续目前的信息素养教育。用这种分层教学的方式, 可以解决信息技术教育中“吃不饱”或“吃不了”等实际问题。当然, 这一切的基础, 首先应该建立在对信息文化素养课程结构和标准的研究上。现在, 我的研究室成员和吴向东、王继华老师已经在行动, 期待着有更多的教师们加入这一行列, 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向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们传达如下三个信息:第一, 根据我们的预测, 下一轮课程改革中,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将会由现今的以信息技术操作教育为主体的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数字化素养教育, 转向以信息文化识读与创造为基础的信息文化素养、媒体文化素养、数字化文化素养教育;第二, 在我国, 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合理实施方案将会是一个按照不同发展水平实施不同内容, 教育分级或分层的双轨制教育体系;第三, 目前包括学习科学在内的学科教育研究, 已经进入一个研究“学什么”的时代, 那些问题化、主题化等与儿童对世界认知规律相符合的课程形式, 将被重新认识并得到重视。现如今, 先进校优秀教师们已经开始将探讨“学什么”的问题付诸实践了。我们期待着有更多勇于探索的一线教师马上行动起来, 为创建信息文化素养、媒体文化素养、数字化文化素养教育课程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5]教育部酝酿出台教师教育标准[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6/27/c-12269156.htm, 2010-7-1.
[2]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NIC第25次, 2010年1月) [EB/OL].http://labs.chinamobile.com/report/view-29277, 2010-7-1.
[3]郭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的问题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1) :66-70.
[4]沈复兴, 陈星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 2002 (9) .
[6]R.基思·索耶主编, 徐晓东等译.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 .
[7]王继华, 吴向东.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的背景、观念、设计和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0 (1) .
[8]徐晓东.浅析ThinkQuest的教育意义和价值[J].中国远程教育, 2002 (12) :62-64.
[9]徐晓东.跨越时空学习共同享受快乐——互联网因学习而精彩[N].中国教育报, 2008.10.10.
媒体文化素养 篇2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传媒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媒体的责任意识也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媒体的定位一定要很明确,这样才能使公众信服。所以媒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对普通生命的关注、尊重和维护,而不是以关怀的名义居高临下的参杂矫情成分的一遍又一遍把报道对象的伤疤揭开。媒体作秀的同情心是一柄砍平人尊严的利刃,它不但会拧干弱者奋发的信念,还让他们在阳光下赤裸裸地展示血迹斑斑的伤口,这种同情和帮助是残忍的,有损人尊严的。离开了尊重,再多的关注也无法形成关怀。
2)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也就是说特殊情况下可贵的放弃。媒体人应该明白报道其不该报道的,过度关注其不该关注的,都在损害着社会的利益。要设身处地地为报道对象着想,避免处理简单化。不但要考虑事件本身是否适宜公开,公开的程度,被采访对象对报道有何特殊的要求,还要把采访过程考虑进去,避免让采访本身成为伤害。
3)还要考虑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比如一些灾难新闻、犯罪新闻等,既要全面地传输新闻信息,又要适度地控制灾难现场、犯罪过程等的描写和表现,以免产生负面影响。也就是说要对受众负责。
4)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媒体人有责任有义务向受众提供真实、有益、丰富的信息。面对市场利益的诱惑,媒体人在选择新闻事实时不盲从,不误导,具有质疑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5)还有有基本的新闻判断能力。意味着新闻报道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要有权威的消息来源。不急功近利,要深入生活实际做调查研究,既要考虑新闻可能带来的轰动效应,又要考虑新闻的真实性。
6)还要严格有不唯官、不唯富、的品质,要真正从民生的角度建构话题,再现世界。要时刻考虑对社会承担的道德责任。不要出现漫不经心的正面报道和不负责任的负面报道,选择那些真正有价值的符合公众利益的新闻事件加以报道,顺应公众伦理道德,使社会更加和谐。
另外,我认为媒体人还应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还有强烈社会责任感。首先是专业素质,做一行要懂一行,而且做的必须是这一行的行家甚至专家,比如说做经济专业的媒体,一定要掌握经济的基本规律,如果抓不准经济的时代脉搏,也肯定写不出准确的、有深度的、好看的经济文章。
其次,除了专业素养外,媒体人也应该是博学多才之人。只是广博才能广征博引,才能写得动人好看,才能说服人。所以媒体人既要多看书看报看杂志看电视看网络,更要看世态
人情和大局的发展,这才会有话可说而且说之有理。
再者就是要有职业素养。最基本的就是敬业精神。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行业,不要出现假新闻、接受采访单位提供的免费旅游、侵犯著作权、偷拍偷录、冷漠新闻等事件。要有自己的职业底线,并且时刻记住自己传播的信息不仅是满足传播者,更要满足受众,要时刻认识自己的责任是观望、监测这个事件,而不是参与到事件去。尊重事实,报道事实,拒绝诱惑。
最后我觉得媒体人肩负着很重的社会责任,要用眼睛、笔去发现并告诉世人这个世界每日发生的事情,尽媒体人的一份责任去推动社会进步、和谐、要敢于报道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有积极作用的事件,敢于说真话。利用传媒的影响力履行好社会和公众赋予传媒的社会责任。
媒体文化素养 篇3
【关键词】试衣间事件;社交媒体;媒介素养;网络暴力
【作者单位】田丝雨,北京印刷学院;张文红,北京印刷学院。
2015年夏,北京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于网络曝光,并通过社交媒体迅速发酵,该事件一时成为全民话题,人们纷纷转载评论这一事件的种种。过程中,一些媒体不顾传播不雅视频本身的违法性,为传播违法视频提供平台,违反了相关法律,严重违背了媒体职业道德要求。此后,相关媒体没能在事件后续发展中对虚假信息及时澄清、遏制流言传播,在舆论引导上的表现也令人失望。该事件暴露出来的以社交媒体为主体的各种媒体的不足不当之处,让我们有必要去深刻反思媒体立场以及媒介素养等问题。
一、相关定义和立场分析
1.社交媒体与媒介素养的定义
社交媒体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了,其定义也存在着多个版本,虽然表述方式不一,但有着共同的内涵。笔者认为,武汉大学的曹博林对于社交媒体定义的归纳和阐释全面易懂,即社交媒体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上,特别 是web2.0的基础之上的互动社区,它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它是用来进行社会互动的媒体,是一种通过无处不在的交流工具进行社会交往的方式。
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我们对媒体素养的理解、认识也需要进一步更新。媒介素养一般被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指媒体从业人员的相关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是指普通民众在面对和使用媒介传播的讯息时所表现出的素质。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主要包括:获取、分析、评价信息和以各种方式制作新闻的能力及在新闻采编和制作过程中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公众的媒介素养主要指公众对媒体内容所应具备的反应、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2.媒体传播的立场把握
“优衣库事件”视频被曝出的时间为午夜,社交媒体自身监管的漏洞显露无遗,直接的表现是这段不雅视频在网络肆意传播达数小时之久。当视频被依法禁止传播后,相关讨论话题占据了媒体热搜榜。热搜榜是反映一个时段内,哪些话题是被人们关注和讨论的,以及相对应受关注程度的网络榜单。因此,让“优衣库事件”不雅视频相关话题停留在热搜榜对该事件的传播既是一种纵容态度,也是一种助推行为。
媒体不仅可以引发舆论,还可以引导舆论,媒介与舆论相生相灭,媒体在进行事件传播过程中的角度立场至关重要。媒体的传播角度直接影响舆论走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在报道时,除了考虑事件的新闻价值,还应当考虑事件本身是否触犯法律。如果是违法的行为,媒体就应该引导舆论去谴责这种行为。回顾本次优衣库事件的媒体报道,媒体需要秉持的立场首先是应对事件定性,探究其是否触犯到法律。北京朝阳区警方已经就此事进行调查,在警方没有公布调查结果期间,媒体在报道此类敏感事件时应该怎样拿捏尺度,这最终考量的是媒体立场的把握问题,并对媒体使用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社交媒体的参与性引发的问题
1.社交媒体的参与性与谣言的滋生
社交媒体的参与性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以及传播信息,但个人在接受和发布讯息时,由于个体差异,筛选判别讯息的能力不尽相同。在当下这样一个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如何在信息生产和接受过程中适应新角色的转换,成为一个可以产出高品质信息的生产者,以及一个高判别能力的信息接受者,这不仅关系到公民自身素质的高低,更与社会文明是否朝向健康良好的发展趋向息息相关。“试衣间事件”中,各方消息以几何裂变形式进行扩散。社交媒体将公民个人信息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随意发布于网络,这是一种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社交媒体使用者在没有了解事件真相的情况下,随意辱骂当事人,是一种侵犯他人名誉的行为。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眼球,对这种未经核实的消息进行报道,混淆视听,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谣言的传播。
2.社交媒体的参与性与公民传播的责任感
社交媒体的参与性使得个人可以将身边碎片化信息发布在网络上,使得信息公共化。但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信息是个人主观发布的,另一部分信息是他人在当事人不知情、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随意发布的,这就可能涉嫌侵害到公民的个人隐私。
“优衣库事件”发生后,网络上随即出现女主角与好友的微信对话截图,以及女主角个人身份证、学校甚至情史的相关信息。借助社交媒体这一平台,很多人将其他公民个人信息随意传播。这些现象凸显了我国公民在获得网络自由的同时,对网络传播的责任感缺失,在传播“无禁区”的错误认识下随意传播、肆意传播其他人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传播匿名性的背景下,有些传播者还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随心所欲地进行信息传播,甚至有时会做出极端行为,即对公众人物进行语言侮辱,侵犯公众人物或非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恶意造谣,造成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
不管此次优衣库事件你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当你对当事人随意谩骂、挖苦、讽刺和嘲笑,人肉他们的个人信息、他们身边朋友和亲属的信息的时候,这些行为可能在你不自知的情况下已经触犯到了法律。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我国网络监管不力,网络安全相关法律不完善,公民媒介素养教育不足等问题。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带给了公民更多的网络话语权,但与之相应的公民的网络责任感却没有得到提升,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 。
3.相关法律不健全,监管不力
近几年颇为轰动的社会事件,比如“皮革奶”事件、日本地震后的“抢盐”事件等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传播的结果是引发了社会恐慌,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而这些与公民的媒介素养是直接相关的。一些网民网络安全意识低,缺少自觉自律意识,跟风转发不真实的信息,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些行为都已经触犯了法律。同时,这也是我国相关法律建设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的体现。这都涉及公民媒介素养问题,同时,不负责任的网络传谣行为也会扰乱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经营秩序,甚至引发民族内部矛盾。这一系列的事件都提醒着人们尽快健全网络传播相关法律及技术安全体系。
“优衣库事件”发生后,我们也看到了国家政府部门对媒体行为的进一步规范。国家网信办官网发布消息,事件发生当日下午,网信办约谈新浪、腾讯负责人,责令其切实履行好企业主体责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据搜狐网报道:国家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试衣间不雅视频”在网上“病毒式”传播,突破“七条底线”,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及相关部门层面意识到问题并及时采取行动,这是良好的开端,但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挑战着国家法律制度的健全速度及效度,同时,网络民众的媒介素养提升不能一蹴而就,这些注定了网络传播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社交媒体的参与性需要媒体从业人员有更高的媒介素养
1. 对媒介从业人员把关功能要求加强
社交媒体在便利人们沟通的同时,也为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的滋长提供了温床,媒介“把关人”的重要性凸显。在当下媒介生态环境中,市场带给媒体越来越多的快销思想和圈粉意识,媒体严肃性下降。为了吸引眼球,媒体将报道标题敏感化,打擦边球,争取更多粉丝点击而获取流量,媒体“把关人”功能弱化现象比较严重。
在优衣库试衣间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交媒体的参与性使得发布信息成为一种更加随意的行为,网络虚假消息泛滥,没有给大众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这不利于健康的网络环境的营造。一方面,事件中由于传播的主体为普通大众,其中网络责任感薄弱或者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社交媒体恶意传播,这就要求媒体把关人时刻不能放松监管职责,积极履行媒体把关职能。另一方面,媒体在舆论引导上也要加强合作沟通,如果让相关虚假或不健康信息长时间停留在热搜区域,只会使事件进一步扩散传播。
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决定其受众的普遍性,人人可用社交媒体,人人可传播信息,但每个受众因为自身受教育水平、成长背景和判断能力不尽相同,在利用分析信息方面显示出显著的差异性。公众对信息的理解是多元化的,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容易受到负面信息影响。相比传统媒体,社交媒体突出的特点就是互动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成为新闻事件的报道者。这些信息没有编辑的把关监督,仅仅通过网络就被发送到世界各地。由于信息发布者主观或者客观因素的影响,信息的真实性或者完善性得不到保证。这种传者与受众并存的身份转换,给媒介监管者以及媒体从业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
2. 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更高层面的融合
在信息分辨难度加大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应该起到表率作用,确保主阵地不出问题。有些传统媒体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并设有自己的公众账号,针对网络上的流言进行辟谣,这也不失为一种净化社交网络平台的方法。
社交媒体在发布信息时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其非职业化、非专业化的特点,信息的内容、质量与传统媒体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可以发挥传统媒体人员的优势,更大限度地吸收广大公民提供的信息,进行再加工或跟踪报道。我们也可进一步推进消息发布者等级分类办法的实施,给予一些传统媒体更高的内容信任等级,将不实、不优质的讯息分流。传统媒介从业人员与社交媒体通力合作,可以共同营造有序和谐的信息传播环境。
3.提高普通公众的媒介素养
相对于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教育,我们也应对社交媒体使用者,即大众提出更高要求。假如此次“优衣库试衣间事件”,一开始大众就以一种区别于看热闹的旁观者心态进行传播,体现出更高的媒介素养,将非法内容进行举报,那么,恶意传播行为在一开始就会得到遏制。要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首先,要立足对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升,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带进中小学课堂,对中小学生的能力修养、道德伦理方面着重培养。其次,家长和学校要肩负起提高学生网络素养的重任。年轻人辨别能力差,知识水平低,又容易被外界影响,应该养成求证后再传播的网络信息创作和传播的思路。而在这一过程中,媒体从业人员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助作用,对普通大众多宣传网络安全与网络自律方面的讯息,帮助大众更加理智对待网络生活。
四、对“优衣库事件”的思考
“优衣库事件”发生后,我们看到媒体扮演了不那么令人满意的角色,对于当事人而言,这是一次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的网络暴力。当下,面对社交媒体不断推陈出新,人们表达观点、传播讯息的途径和方法越来越多,但相应的问题随之增加。
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普通大众公民意识增强、发声意愿提升,但相应的公民责任意识、理性思维还不成熟。“优衣库事件”反映出社交媒体对谣言传播、个人隐私泄露、网络暴力的发生都有着直接责任,也反映出我国相应法律的不健全、不完善。新技术的发展和民主建设的加强,使得公民处在一个易出事故的交叉口,如何使公民更加理性使用社交媒体,如何通过提高从业者媒介素养以更好引导大众,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网络传播中,个体的理性常常被群体的感性所淹没,导致群体的同质性优于个体的异质性,使非理性的信息得到传播而理性的思考被抑制。正由于此,媒介从业人员把关功能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要进行更高层面的融合;要进一步提高普通公众的媒介素养,这些方面有助于形成舆论正能量,推动社会进步。在社交媒体时代,我们有必要对网民群体的行为进行控制与监管,在保证网民群体通过积极参与社会热点事件讨论,发挥正面作用的前提下,有效避免参与过程中非理性行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 张迪. 新媒体环境下有关突发事件的谣言传播研究[D]. 黑龙江大学,2013.
[2] 曹博林. 社交媒体: 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兼谈当下对社交媒体认识的模糊之处[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65-69.
[3] 张玲,秦学智,张洁.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论[M]. 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3.
[4] 孙彩芹. 社交媒体:掀动网络革命[J]. 世界知识,2011(10):57-59.
[5] 曾琦芮. 暴力新闻分析及报道建议[D]. 华中科技大学,2006.
[6] 余瑞华. 新媒体视域下如何规避网络谣言传播[J]. 编辑学报,2014(5):40-43.
[7] 杨梅.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研究[J]. 科技传播,2015(7):35-37.
[8] 魏波,李建秋,涂欣. 新媒体传播失范及其对策思考[J]. 新闻界,2010(3):34-36.
[9] 孙健,徐祖迎. 网络舆论监督及其规范[J] .中国行政管理,2012(12):16-19.
媒体文化素养 篇4
一、新媒体的认识
1. 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 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而言, 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通过宽带无线、有线、卫星网络等各种现代传播手段, 传播数字化文字、声音、图像信息的新兴媒体, 主要包括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平等性、灵活性、虚拟性、互动性等鲜明特征, 读者可以在电子信息覆盖的地方接收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 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的制约。同时, 依托互联网、手机等方式, 任何人都可以经济而便捷地以众多形式向他人传播快捷、方便、影音兼备的信息, 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跨媒体、跨时空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在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 人类社会正在大踏步地走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在我国逐渐普及和应用, 为大学生提供了与世界同步发展和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空间, 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数字化生存”的最先体验者之一, 其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也已深深地烙上了新媒体时代的印痕。新媒体不仅代表文化发展的未来和方向, 也预示着大众传播的未来。
2. 新媒体的特点
第一, 快捷性。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实现了信息的随时随地传播。新型媒体尤其是手机和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快捷、方便。现在一部小小的手机除了能够打电话、发短信这些传统功能外, 还能够看电视、听音乐、上网聊天、查资料、拍照, 还有现在的电脑也逐渐向轻、薄、小的方向发展。因此, 现代的上班族、青年学生等大众群体都能够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电脑等这些新型媒体, 来便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者与人进行交流。可以说, 新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第二, 难控性。不同种族、国家、民族、宗教和信仰的人们可以实现交流和互动, 且没有统一的管理者和传播限制, 这种形式超越了传统跨地域信息交流中存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语言障碍, 使各类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理论学说、生活方式和文化思潮都可以在网上自由传播, 任何人都可以匿名发布信息, 使信息的发布和使用变得难以掌控。现代媒体的不可控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新媒体的快捷性使得新媒体信息的传播非常便利, 而且量非常大、内容非常丰富。在这些海量的信息中, 有很多有利的信息, 但也充斥着不少有害的信息。而且, 目前我国高校对信息传播的控制从技术讲是有限的, 主要采取信息过滤技术, 即使是最先进的过滤技术对信息的控制的比例也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再加上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在大学生中逐渐普及, 这些消极的信息, 也在随着不断增长的新的信息量而逐步增多、传播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因此, 有害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 加大了对信息掌控和过滤的难度。
第三, 互动性。新媒体的互动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新媒体赋予了学生自由选择信息的权利, 并且学生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 传播者与大学生可以产生互动。比如, 当我们在网络上看一些新闻或者视频后, 可以进入社区发表个人的见解, 参与讨论, 加深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另一方面, 大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短信与同学、朋友进行交流, 与同学分享喜悦, 或者通过交流来缓解自己内心的苦闷。大学生还可以利用手机、网络, 通过发电子邮件、通过飞信、QQ加强与教师、辅导员的联系, 加深师生之间了解, 更好地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为辅导员开展思想工作提供便利。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的对策
1. 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激发学生学练兴趣
在新媒体时代, 大学的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 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体育文化素养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大学的体育文化素养的培育不仅要依靠课堂上的理论传授, 而且还要靠一种氛围来培养,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在新媒体时代, 构建专门的人文教育网站、博客作为培育体育文化素养精神的文化阵地, 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现在的大学生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上网冲浪, 因此建立一个专门的培养网站, 而且网站的主题一定要鲜明、内容丰富、使用方便, “要既能以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教育人, 又能以开放的视野、宽松的氛围和兼容并包的精神吸引大学生的参与和讨论”, 在这些网站中要大力传播大学校园的主流文化, 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 在学生的学习动机中, 最有用、最活跃的因素是认知兴趣, 当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 往往会理解、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新媒体课件, 给学生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 诱导学生探究、反射, 即采用新颖、独特、生动、形象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授“篮球基础配合”时, 利用新媒体设计一个相关的课件, 利用声音、图像、动画等表现篮球基础配合的全过程, 声情并茂地展现了篮球基础配合的动作掌握要点、动作技巧方法、移动路线等, 使学生很快就建立了正确的动作概念, 快速掌握了本项技术。
2. 利用新媒体现代化传播技术, 营造健康的网络体育文化素养环境
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 是构成健全人格中的一个基础性的因素, 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这是现代体育观的核心思想。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时期, 对大量的文化信息有主动获取的愿望, 在现代化传播技术不断成熟与发达的当今社会, 利用各种媒体进行文化交往已经成为时尚。当今世界, 体育文化无处不在, 大学生通过大众传媒了解重大的国际赛事, 进行频繁的体育交往, 接触众多的体育明星, 体育文化的人文环境建设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同时, 大学生又是庞大的传播群体, 可以通过媒体的联动平台很好地将本土体育文化传播出去, 所以通过媒体进行正确的文化导向和适当的技术点评, 可以使大学生受到持久的强有力的体育文化熏陶, 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从而有效地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提高大学生整体体育文化素养的水平。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精神氛围
传统校园媒体资源主要有校报、校园广播和有线电视,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校园网络媒体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当前, 大多数高校的校园媒体还是相互独立的, 校报、广播站、电视台和校园网等各自都有一套相对独立的运作机制, 媒体之间缺少互动现象。因此, 整合校园媒体对于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是必要且可行的。通过整合后的校园媒体, 加大力度让学生了解体育的起源、体育的发展、体育基础知识, 可以从体育历史、体育现状、体育未来等方面引导学生建立体育文化认知体系;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以及体育伴随社会进步而发生的变革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此外, 建立体育文化认识体系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宣传专栏等辅助手段来完成。这样, 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知识拥有量, 并且可以为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树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优势, 将其用于高校体育教育实践,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与时俱进提升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教育效果, 应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努力方向。同时新媒体也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更加灵活的方式, 使得教育效果更有效, 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升。
摘要: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国内对于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教育的探讨多集中于体育教育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本文从新媒体的认识、特征着手研究, 新媒体对培养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具有推动作用, 应利用新媒体优势, 激发学生兴趣, 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体育文化素养,培养,研究
参考文献
[1]蒋宁.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 :104-106.
自媒体时代的新媒介素养研究 篇5
[关键词]自媒体;媒介素养
[作者简介]李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孙文彬,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媒体传播系;汤书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
[基金项目]《跨媒体数字出版技术集成标准及规范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BAH91f03)。
自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发布自媒体(We Media)研究报告以来,至今已经有十年余的时间。在这十年间,中国的媒介环境乃至社会环境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博客、微博以及微信等网络平台的用户数量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大大超出了许多研究者之前的设想。正如美国当代社会理论家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所言:“虽然大众传播仍然强势,但自媒体式的大众自我传播(mass self-communication)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并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自媒体被认为是所有人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它使得传播者和受众两者界限越来越模糊,成为普通公众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最佳场所。然而,这些新媒体的发展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不成正比,这使得由于自媒体的不当使用而产生的问题不断涌现,这也对我国媒介素养研究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提升公众的新媒介素养以应对新媒体的发展势在必行。
一、自媒体的力量
自媒体被认为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普通公众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自媒体的产生主要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的主体是普通公众。从 MSN、ICQ、QQ 等即时通讯出现到博客、微博、微信等交互平台的勃兴,自媒体不仅全面进入了普通公众的生活,更深深触动了其他媒体的神经。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认为:“互联网替代了相当多的文牍工作(stationery),同时又使我们困守在电脑前不能移动(stationary)。”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第一代桌面互联网所带来的“先天不足”。 移动互联网既是互联网的延伸和“移动化”,同时也代表着它塑造的一种生活形态。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性、即时性和无缝与碎片化等特征真正实现了个人成为世界“中心”的理想,也将自媒体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是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公众通过手机连接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信息。这都得益于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从功能手机到增强型功能手机再到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计算能力和多媒体功能越来越强,呈现互联网应用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由移动互联网引发的自媒体革命正在对公众的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媒体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公众在传播信息中的被动地位,提升了公众的话语权,公众不仅可以随意表达与发布自己关于私人生活的片段,还可以通过微博爆料、披露关于公共事件的信息,从而大大激发了公民对新闻的参与意识。微信中基于地理信息位置和个人信息的 “查看附近的人” 的功能还使公众的社交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展。然而,早在丹·吉尔默提出“自媒体”概念时,他就指出:“草根新闻的兴起伴随着严重的道德问题,包括真实性和公然欺骗。”自媒介事实上已成为一柄威力无穷的双刃剑,在给受众带来信息便利之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真伪难辨、质量良莠不齐等诸多困扰。因此,公众有必要学习和了解自媒体相关知识,提高利用自媒体传受信息的能力。
二、媒介素养的兴起
1933年,英国学者利维斯与其学生桑普森的论文《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的发表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诞生。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一经提出,便立即得到了欧洲、北美以及大洋洲众多发达国家的响应和跟随。虽然各国媒介素养运动的动机各异,但普遍认同需要通过对公众的媒介教育来提高媒介素养,尤其要培养受众的批判性意识,以便能合理地欣赏、解读与批判媒介及其信息,并自主地使用媒介,而不受媒介及内容的支配,通过媒介素养实现个人的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尤其随着数字革命的完成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社会的媒介形态与传播模式发生巨变,个人的媒介观念与交往方式也随之改变,直接导致了大众传播研究的焦点与范式的转移,受众对媒介及信息的认知、解读、批判与使用的主体性与控制权问题得以凸显。媒介素养理论研究开始复兴,并随着欧洲文化批判主义的媒介研究传统,极大地冲击了美国主流的实证经验主义传播学研究。
信息时代的来临赋予了受众更大的自主性与交互性,而受众在数字化生存过程中也面临着信息爆炸与知识迷雾的挑战。因此,受众不仅需要具备媒介素养,而且应该超越传统媒介素养。马斯特曼将这种转变形象地比喻成从“免疫”到“赋权”,大众传播研究自此走向视野广阔的新范式——媒介素养范式。西尔弗布拉特最早系统地将媒介素养置于以受众与文化为中心的理论中进行思考,并认为传统的素养是对仅限于语言与印刷媒介的听、说、读、写的技能,而现在新的媒介不断涌现,因此对素养的理解必须拓宽,而这种素养便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可以而且必须提高的技能。
nlc202309020511
最终,在媒介素养范式下,学者们普遍达成了以下共识:受众确实是积极的,但未必是具有绝对控制力的(使用与满足);受众的需求、机会与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受到限制(批判文化主义);内容能够指导行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符号学理论);人们必须实际地估计出,他们与媒介文本的互动会怎样影响这种互动在他们所处环境中的功能(文化理论);人类有着不同程度的认知处理能力(认知与生物科学)等。因此,要发挥媒介的功能(而不是让媒介功能不良),最好的方法是提高人们使用媒介的能力,即媒介素养。
三、新媒介素养的发展:从媒介批判到媒介管理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的 “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这是传统媒介素养定义的典型代表。随着当代信息技术与媒介形态的发展,社会文化与传播模式再次发生变革,传统的媒介素养的理念已无法解决由此所带来的种种新问题。罗杰斯在《创新与扩散》中指出:“新技术通常始于意识到某种问题或需要的存在,并刺激人们去开展研究或开发活动,从而创造一种解决问题或需求的创新措施。”媒介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随着媒介形态的发展而有所提升和创新,并开始与信息素养,网络素养等逐步融合,有学者就提出 “新媒介素养”这一概念。
20世纪末,在媒介素养研究进入中国的时候,互联网技术已经席卷全球。作为继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的第四大媒介,互联网不仅影响了个人与社会的传播方式,它还塑造着个人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模式,建构着社会的运作机制与文化形态。随着新传播科技与新媒体的加速发展、运用和普及,以数字化为表征的新媒体对媒介环境乃至社会环境正在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的社会环境与媒介生态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媒介与个人、社会及文化形成一种循环互动的影响,个人在其中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是这一循环的核心。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受众创造了“赋权”与“释放”的机会,新媒介的产生改变了传受双方的权利与信息失衡,搭建了网络的传播模式与数字平台,创造了民主参与的文化形态。新媒介素养在概念内涵与结构、媒介运用与表现、媒介教育与发展等方面同传统媒介素养都存在显著不同。
然而,人们的媒介素养教育却总是滞后于媒介科技的发展。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信息”和“热媒介、冷媒介”等著名媒介理论,但最被人忽视的是他的“媒介四定律”。我们从他的一段话中能找到一点原因。他说人们忘记了“严密地观察和追踪”媒介,而他却想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他认为媒介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四个阶段:(1)一种媒介提升了人的某种官能;(2)新媒介使用或取代了旧媒介;(3)新媒介能推陈出新并再现以前某种旧的形式;(4)到一定程度时,新媒介就逆转为一种补足的形式。他还告诫人们不要当“媒介盲”,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文化”的人。他的媒介定律四位一体,不可分割。简言之,就是提升、取代、再现和逆转。在这个全新的信息社会中进行数字化生存的公众,亟须培养与媒介发展规律相匹配的新媒介素养教育。缺乏这种新媒介素养,个人将被社会所淘汰,而社会将被技术所左右。自媒体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媒体,前者可以囊括前者所具有的所有传播方式并将传播生活化,而后者则几乎没有任何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自媒体时代,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社交网站、手机媒体等新媒介的崛起,打破了传统媒介时代传者对信息的垄断,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成为独立的记者,及时地发布自己获得的信息并对其他公众所发布的信息发表评论。在接触信息、传播信息、理解信息与运用媒介上,集传者和受者于一身,这对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极大的挑战。新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当代公民素质教育与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其内涵的发展将是文化素养与管理策略的双轨趋势,前者突出民主交流的传播素质,后者强调科学决策的知识管理。例如,追求传受双方的交互平等,整理庞杂无序的信息,使其成为有用的知识加以认知与共享。新媒介素养参与和交互的赋权理念取代了传统媒介素养中理解与批判的免疫理念,其研究和教育重心应该从培养媒介批判能力提升到培养媒介交往和信息管理的综合能力上来。
四、新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自20世纪30年代,英国首倡媒介教育以来,西方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媒介教育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而我国还处在艰难的起步阶段。随着自媒介的汹涌而至,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也须实现向新媒介素养教育理念转向。传统媒介时代,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新媒介的出现给青少年带来的媒介依赖等问题,让家庭与学校开始注重媒介素养教育问题,但仍处于自发状态,没有专门机构组织将新媒介素养教育系统化。学者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不应该以自己的判断和体验代替受众的判断和体验,而是应该在双方互动的交流与学习中一起理解媒介的内容与影响,帮助受众发展一种认识媒介、建设性使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是一个历史与发展的连续统一体而不仅仅是一个确定的范畴或标准,新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开放系统,必须将新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教育的发展体系当中,并建构一个由政府、学界、企业、学校、家庭与媒体相结合的立体教育体系,对不同的群体实施多元的媒介教育手段,促进公众新媒介素养的快速提升。
自媒体的发展已经使得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三种传播类型呈现出融合趋势和一体多功能的态势。微博、微信的使用不仅是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还促进了商业模式的变革,“微营销”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争相发展的阵地。跨入2014 年之际,自媒体视频脱口秀主持人罗振宇,凭借团队精心打造的微信账号“罗辑思维”,号称在一夜之间将百万现金吸入囊中。这促使很多公众都开始做起了自媒体的发财梦。公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更促进了电子政务、政务微博的发展。
在自媒体时代,公众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体提升将直接拉动社会各部门的发展。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科技方面,新媒介素养促进了公众间知识的共享与交流,并将推动知识的创新与发展,这有利于科技的传播与进步;新媒介素养还让商业信息的流动更加顺畅与快捷,提高了资金的周转与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促进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气候,而且新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社会权利共享与平等交流的对话机制,必将推动社会政治体制的民主化进程;自媒体使公众可以通过信息互动参与到整体社会文化的构建中,这种民主参与、平等对话、共享交互的文化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创新性社会的基础;而新一代的公民将在这样的文化中实现社会化并形成学习型社会,并再次通过新媒介素养实现个体的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介素养联系着个人与社会的各方面,而新媒介素养教育必将成为推动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
[1]曼威·卡斯特,陈韬文等:对话曼威·卡斯特[J]. 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1):15.
[2]邓新民. 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 探索,2006(02):134-138.
[3]新华网. CNNIC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
01-16)[2014-03-01]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4-01/16/c_126015636.htm.
[4]张晨阳. 自媒体时代微博热的喜与忧——基于受众角度的分析[J]. 中国出版,2011,20:18.
[5][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 曹书乐译.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3 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69.
[6]孙文彬. 媒介素养内涵演变与发展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7]余秀才. 全媒体时代的新媒介素养教育[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2):116.
[8]何道宽. 媒介革命与学习革命—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5):99.
媒体文化素养 篇6
一、新媒体时代下美术编辑应具备的编辑力
(1) 认知能力。这里的认知能力主要是指政治认知能力。在进行美术编辑时必须将政治认知能力贯穿始终, 熟悉国家政策方针、法律法规以及出版单位对美术编辑者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就拿当前比较热门的图文书来说, 很多图文书都涉及宗教、政治、历史、外交等方面的知识, 美术编辑者在编辑照片以及插图的时候, 就必须要有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 不能在编辑中出现政治偏差的情况, 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
(2) 审美能力。美术编辑要具备审美能力, 要懂得认识美和发现美, 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下, 美术编辑更要不断发现美、不断追求美, 设计出满足各类读者需求的作品。为此, 美术编辑要多观摩各个艺术大师的作品, 善于发现不同类作品的美;要多留意生活中的各类时尚元素, 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设计灵感;时刻关注最新设计动向, 避免跟实际脱节。此外, 优秀的美术编辑不单单要掌握平面设计、绘画设计、装潢设计等方面的技术, 在诗词歌赋方面也要有所涉猎。将设计美跟文学美结合在一起, 对于美术编辑而言必然会形成新的、独特的见解, 在进行图片编辑的时候也必然会有新的设计灵感, 更深层次展现“美”。
(3) 设计能力。美术编辑还必须具备设计能力, 通过设计将美展现出来。在新媒体时代下, 人们对阅读物的标准越来越高, 这就使得出版物设计也发生了变革。很多时候人们是把阅读作为美感享受, 享受美术编辑的设计过程。同时, 对出版物也不仅限于内文版式的设计了, 还包括对整体的定位设计。这对美术编辑来说, 无疑是一项新课题和新挑战, 既要展现出版物的风格与设计属性, 又要让好的创意在设计中得到升华。这就要求美术编辑在确定设计之前, 必须心系读者, 要综合考虑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审美和习惯;确定读者群后再进行设计的主题定位。美术编辑要借助多种设计表现方式, 在准确把握出版物内在品质的基础上对其外在形式做科学精准地定位。就像美国科学家约翰·奈比特的作品《大趋势》一样, 以独特的设计畅销全球, 并且还被报刊界和国际书评评为“畅销出版物中的典范”。[1]
(4) 计算机能力。在新媒体时代下, 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美术编辑设计中, 有效提升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与矛盾, 这就需要美术编辑去解决这些问题、去调和这些矛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十分快, 这就要求美术编辑必须要不算学习新知识和技术, 掌握各种软件的特性, 进而熟练运用各种程序。然后把自己的设计用计算机软件展示出来, 一来提升效率, 使设计更加便捷。二来可能会获得出乎意料的艺术效果。此外,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美术编辑能够随时随地借助网络获取需要的资料和信息, 除了十分便捷高效以外, QQ、电子邮件、MSN等的广泛使用, 也给美术编辑跟作者的沟通提供了更便捷快速的途径。由此可见, 在新媒体时代下, 美术编辑必须要具备过硬的计算机能力。
二、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培养美术编辑的文化素养
(1) 强化学习, 不断更新并丰富自身知识库。美术编辑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就必须要强化学习, 积极主动学习各方面的新知识和技术, 不断更新和丰富自身知识库。主要学习知识包括艺术理论知识、美学理论知识、美术设计专业知识等。美术设计专业知识是前辈们留下的实践和经验“结晶”, 涵盖了美术设计的规律, 可以为美术编辑设计提供知识基础, 艺术理论知识以及美学理论知识则能在更深层次为美术编辑设计进行视觉形象上的指导。[2]只有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精准把握艺术创造规律, 才能充分借助色彩、线条等元素, 将自己心中所想、所创构造成一幅极具美感的图片, 就像我国古代画论中所说的“有法之极, 归于无法”一样。而且美术编辑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改进, 才能使自己的设计不断走向稳定和成熟, 才能不断提升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2) 拓展兴趣, 不断开阔自身眼界。除了学习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外, 美术编辑还要在工作之余拓展兴趣, 从多方面汲取营养及知识, 不断开阔自身眼界。并且在学习的时候要注重学习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方法。一方面, 美术编辑要从专业着手, 多关注生活中不同的艺术形式, 虽说形式有差异但其本质都是相通的, 尤其要多借鉴各类艺术的设计技巧和特点。例如, 摄影艺术、戏曲艺术、影视艺术、雕塑艺术、金石艺术等等, 都有许多值得美术编辑借鉴的地方;另一方面, 美术编辑要突破专业知识学习的限制, 拓展学习内容, 开阔自身眼界。例如, 科技类期刊的美术编辑, 不仅要学习科技有关的知识, 还要多关注各类媒体对科技事件、科技人物、科技新闻等方面的报道, 从中挖掘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又如综合类期刊的美术编辑, 除了要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外, 还要多了解人文历史有关的知识以及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多阅读各类优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一来丰富自身知识。二来培养自身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就像古人说的那样:多见者博, 多闻者智。
(3) 持之以恒, 坚持从细微处积累素材。美术编辑要在工作中、生活中和学习中坚持积累各种有价值的资料和素材, 丰富自身资料库, 就像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美术编辑积累足够多的资料和素材, 在需要的时候, 只需要将这些素材和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就能转变成自己需要的东西。在美术编辑设计中遇到最多的问题往往是没有好的创意, 或是说有好的创意但是却缺乏相应的素材去表达。要解决这一问题, 美术编辑就必须重视平时细微的积累。这里的积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形”的积累。例如, 创建资料库, 把平时比较常用的图样、照片等, 进行分类整理放在资料库里, 需要的时候就能直接找到相应的素材;另一种是“无形”积累, 就是把平时见到的、听到的各种艺术表达方式和解决各种问题的经验牢记在心里, 并根据问题形式的不同形成相应的解决对策, [3]这样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就能及时找出解决方式。总之, 长期坚持下去, 不断更新和丰富资料库, 在美术编辑设计的时候自然也就能够做到信手拈来。
(4) 培养个性, 形成自身独有的设计风格。在新媒体时代下, 越来越讲究个性化, 一味模仿他人作品或是跟随“大流”设计, 是难以吸引读者眼球的。我国文学家和发明家林语堂曾说过:“在艺术作品里, 最具有意义的地方就是除技巧之外的个性。”[4]美术编辑设计也是如此, 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也就是说美术编辑不单单要注重素材和资料的积累, 还必须要不断锤炼自身的艺术技巧, 从众多实践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首先, 美术编辑要熟练掌握并应用一些基本的技巧, 能够借助这些技巧把自己心中想的转化为实际的作品。其次, 美术编辑要大胆尝试、大胆创新, 研究出新的设计理念, 探索出新的发展方向, 并将这些新的理念与方向进行规范化处理, 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能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最终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应用到美术编辑中, 以此博得读者的青睐。
三、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 网络信息可谓是无孔不入, 作为合格的美术编辑, 必须具备政治认知能力、审美能力、设计能力和计算机能力, 并且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 不断更新并丰富自身的知识库, 形成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设计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获得读者的认可和支持, 才能在竞争激励的市场上生存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屠傲凌.论新媒体时代下美术编辑的编辑力[J].价值工程, 2010 (18) :26.
[2]张延.试论美术编辑的编辑力[J].出版广角, 2009 (08) :58-59.
[3]戎青.论美术编辑的文化素养[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3 (05) :64-65.
媒体文化素养 篇7
关键词:动漫文化,大学生,媒体素养培育
毋庸置疑, 信息时代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习惯, 都不可避免地深受无处不在的媒体的影响。多样化媒体的迅速发展, 使得判断、理解、分析各种媒体及媒体内容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 而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培养和提升受众的媒体素养。媒体素养, 就是指人们面对各类媒体讯息的识别解读能力、选择利用能力、评估质疑能力以及合理、合法地创造和制作媒体信息的能力, 是信息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1]从强化内在素质来弱化不良信息的影响, 培养受众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 才是根本的、长期效果的解决途径。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领跑者, 动漫借助书报、电视、电影、手机、网络等媒体, 逐渐席卷各领域, 被广泛应用到教育、广告、心理治疗、视觉模拟等领域中, 依靠媒体的现代化而成为具有高度渗透性与开放性的文化形态。作为动漫文化的重要受众群体,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变化的重要时期, 在此阶段并不具备完备的自控能力, 同时缺乏必要的批判观念, 因此较易受到媒体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必须针对动漫文化的传播特性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媒体素养教育。
一、动漫文化传播过程中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意义
(一) 加强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 有利于优化媒体环境。
大众传媒是一项高科技、高投入的产业, 因而传媒文化也便带有明显的商业性行为, 在传播过程中也就无法避免对人性中的丑恶因素的迎合与宣泄, 产生一种传媒文化公害。[2]动漫文化也是如此, 在一些动漫产品中存在色情、暴力、血腥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等不健康内容。虽然存在种种问题, 但作为富有极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大众文化, 动漫文化的传播同时为媒体素养教育提供了优质的平台。现代大众传播理论强调受众不再完全以消费者姿态参与传媒文化的生产, 更为重要的是参与文化的创造。因此, 受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媒体的主要传播内容、传播主要取得的, 甚至传播生态的走向。动漫文化的传播主要包括漫画、动画和游戏, 可以起到同时拓展视觉、听觉、触觉感知的作用, 因此, 动漫具有其他流行文化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大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各种动漫文化活动既可以感受动漫文化的魅力, 同时进行了媒体素养教育, 这对于优化媒体生态环境, 提升媒体成熟度, 促进媒体健康发展都非常重要。
(二) 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动漫文化氛围。
动漫文化是指视觉消费时代以动漫形象为基础、以现代传媒为支撑的大众文化。[3]这种文化是由包括动漫作品本身在内的动漫产业和受众所共同创造和拥有的。但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的动漫文化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而我国当前媒体素养教育意识和条件的缺失则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进行媒体素养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抵制动漫文化带来的不良影响, 更重要的是逐步培育成熟健康的受众群体, 继而通过受众对媒体的反向作用对整个动漫文化产生影响。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媒体素养教育, 对培育健康的动漫文化氛围, 传播民族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 加强媒体素养教育, 有利于大学生抵御不良文化因素的侵蚀。
动漫文化包含了哲学、伦理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政治学, 甚至是宗教的内容, 所传达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观念都会对受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美日韩等动漫强国主导的动漫文化已经深深影响了我国的大学生动漫受众群体, 输出的价值观也潜移默化地融入受众的思想观念中。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没有完全实现, 还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体系, 对动漫文化只具有较强的直观感受, 而缺乏足够的判断、批评和利用能力, 这样充满娱乐化、通俗化、游戏化的媒体接触方式, 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思维方式平面化、排斥民族文化的后果。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针对动漫文化的媒体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二、动漫文化传播过程中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实施
(一) 媒体素养教育的实施方式。
基于参与取向的“超越保护主义”模式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方法。“超越保护主义”目的是要培养受众了解和运用媒体的能力, 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主动参与的兴趣, 使之有能力自如地应对媒体。西方国家在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成败得失让我们领略到教育与媒介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对我国方兴未艾的媒介素养教育无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4]我国相关的媒体素养教育起步较晚, 起点较低, 更应当吸收借鉴各国的先进理念,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体素养教育的实施途径。
(二) 媒体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纵观世界各国的媒体素养教育, 各国概念的界定略有不同, 但教育的主要内容基本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认识、识别媒体及其所传递的信息和解读、分析媒体传播内容的能力;二是积极参与制作、利用媒体及其传播内容的能力。对媒体的科学认识是媒体素养教育的基础, 利用媒体、积极参与是媒体素养教育的提升, 双管齐下, 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媒体与受众之间力量的均衡, 形成制衡。
(三) 媒体素养教育的实施途径。
世界各国诸多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 只有借助学校教育、家庭培养、政府扶持等多方力量, 聚力一处, 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的效果。
1. 政府应当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
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教育部门, 应当将媒体素养教育提高到素质教育、公民教育的战略高度, 在战略规划、政策环境、组织设置、资金监管、管理创新等方面不断完善, 为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同时提高行业监管水平和执行能力, 引导动漫文化的健康发展。
2. 高校进行科学的媒体素养教育。
媒体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项具有延续性的教育。由于我国的中小学阶段的媒体素养教育较为薄弱, 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更应当开展科学的教育活动。在高等教育中可以导入基础的概论型的传媒素养教育课程和动漫文化的相关课程, 再由大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和学习。此外, 还应当在借鉴各国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开展具有本国特色的媒体素养教育活动, 在国家级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材编写、标准制定、资源库建设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
3. 要重视家庭、街道社区、民间组织的力量。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机构、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和机构, 建立科学化、多样化、系统化的常态机制, 给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应当构建覆盖动漫文化传播的各个环节媒体素养教育立体化网络, 根据大学生的自身特点, 从不同层面, 以不同方式, 结合多种途径, 整合各方有效资源, 大力开展课程教育、机构培训、拓展活动等各种途径的媒体素养教育活动, 全面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媒体素养。
参考文献
[1]刘要悟, 刘灿.媒体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论丛, 2010, 3:31~34
[2]陈龙.传媒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270
[3]谭玲, 殷俊.动漫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 1
媒体素养课程教育初探 篇8
媒体素养教育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大面积地开展, 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摸索, 在几次研究会议之后, 决定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进行课题研究, 也就是课题组成员分别从不同的媒体领域或研究方向深入展开, 最后再整合研究成果。
●选题
由于对媒体素养相关课题没有深入的研究, 所以笔者在选题上相对谨慎, 尽可能在所从教的美术学科与媒体素养之间寻找契合点, 使课题的研究和深入开展能够更加从容;然后采取步步为营的战略, “以点带面”地将研究重心逐渐转向媒体素养。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觉中学生对美术基础常识的掌握不够扎实, 相反的是他们对现代传媒、视觉艺术和时代潮流相对关注, 所以笔者开始在现代视觉媒介中寻找研究主题。
作为主要传播媒体之一的电视广告深入人们的生活, 几乎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 我初步将着眼点落在电视广告上。考虑到电视广告涉及广告的设计、欣赏和制作等诸多方面, 为使课题的研究针对性更强, 最终将研究主题定位在电视广告的创意方面。具体原因如下。
(一) 教学对象熟悉研究主题。学生对电视广告很熟悉, 甚至在生活中经常引用电视广告中的经典台词或对白。所以, 他们在研究主题上有广泛的认识基础, 对电视广告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二) 教学对象对研究主题感兴趣。电视广告属于视听艺术范畴, 包含摄影、文字、图片、语言等, 是视觉和听觉的结合, 富有创意的电视广告在视觉和听觉效果上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张扬的年龄, 对另类、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所以富有创意的电视广告符合中学生的审美心理, 学生有兴趣接受这个研究主题。
(三) 笔者认为提高青少年对辨识媒体的素质和修养是研究媒体素养的根本目标, 而理解事物的前提需要有对事物理性、正确的判断, 所以在研究方向上笔者侧重的是对青少年的判断和鉴赏能力的培养。确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电视广告创意的研究性学习, 主要培养学生对电视广告的鉴赏能力, 提高鉴别电视广告的能力和素养, 使学生能够理性认识电视广告对人们的影响, 引导学生对电视广告的创意做出自己的认识。
●展开
首先在预备课上, 笔者在引导学生欣赏几则经典的电视广告之后, 发现学生的反响十分热烈, 对这些经典的电视广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提问过程中, 学生发表了不同的个人观点, 在讨论中更是气氛热烈、唇枪舌剑, 直到下课铃声响起, 学生们还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1.学生活动设计
在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 引导学生对电视广告创意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研究总结, 这一环节是在课外进行的, 由学生独立完成。为了使研究顺利进行并取得一定成果, 我把全体学生分为四个小组, 每个小组任命一名组长, 由组长带队组织小组成员在课后确立研究方向、上网查询资料、文字表述、课件制作、课上展示。在选择研究主题的时候, 笔者进行指导并参与, 避免重复选题。教师定期检查研究进度和进展情况, 针对各小组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
2.课堂设计
(1) 实验课更多地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感受, 改变以往的常规教学形式 (教师讲授式) , 以学生展示研究成果 (学生演讲式) 的形式设计课堂结构, 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让学生认识学习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和形式,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从而增长学生的见识、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习在愉快、轻松的形式下进行。
(2) 学生在讨论、研究、制作、展示的过程后, 体会到收获的喜悦和学习的成就感,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3) 每个小组对其他小组的研究结果发表评论, 在讨论过程中交流不同的认识, 在交流过程中加深对电视广告创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学习活动, 学生意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课堂的驾驭
既然学生对电视广告感兴趣, 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见解, 笔者大胆地做出决定:把课堂设定为学生成果展示课的形式, 也就是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支配, 用来表达学生的观点和看法。笔者只在开场和结束部分做引导和总结, 学生展示观点过程中, 教师用精简的语言主持、控制课堂的局面。给学生充分的表现空间, 任由学生围绕主题展示发挥。每组选派一名同学发表小组研究结果, 限时八分钟。在教师的主持下, 学生的表现是自由的, 做到多而不乱、多而有序。为了使课堂的气氛轻松、愉快, 笔者适当使用一些插入语。笔者认为, 愉快、轻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相对严肃、压抑的课堂气氛而言, 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
●总结
首先, 每个小组都对电视广告的创意风格得出不同的结论, 对电视广告的创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尤其是对不同风格的电视广告有了自己的判断, 提高了学生对电视广告创意的鉴赏能力。
其次, 通过对电视广告创意的研究和讨论, 学生提高了对电视广告的辨别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欣赏电视广告的同时, 了解到电视广告中的夸张运用等表现手段。
再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 感受到了收获研究成果的成就感, 也就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本课选择了让学生课前准备、制作, 课上表达、展示的形式, 又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 这种课堂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吻合, 启发了学生的协作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识, 学生的课后反应良好, 对这种形式和内容的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热情。
媒体文化素养 篇9
1 提高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意义
1.1 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新媒体, 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 有利于加强领导干部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对新媒体的正确认识。了解媒体的发展规律、作用和意义, 有利于突破避障, 实现与群众的零距离的交流。媒体是党群关系中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提高干部的媒体素养, 能够有效运用新媒体, 正确传递党和政府的正面信息。
1.2 塑造政府良好的公众形象, 维护政府公信力
在危机事件中, 舆论导向稍有处理不当, 就会引发“舆情危机”, 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 有利于领导干部正确认识“舆情危机”, 深入了解民情和民意, 及时化解危机事件;有利于加强政府对于新媒体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政府掌控舆情导向, 引导舆论向正面积极的方向发展;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2 提高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途径
2.1 领导干部个人层面
2.1.1 提高思想认识, 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思想认识, 转变思想观念, 是提高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前提。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人人都是信息接收者的时代, 是一个秉持着开放、多元性发展原则的新时代。随着民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的逐渐提高和网络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很容易被摆放在各种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因此, 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逐渐适应新媒体时代下工作方式的新变化。要学会走下“神台”, 放下架子, 贴近群众, 走近媒体, 尊重新媒体从业人员, 与新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工作中, 要进一步为新媒体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大开方便之门。
2.1.2 加强媒体素养, 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在这个发展过程中, 有的领导适应新媒体的能力较弱。究其原因, 是因为其新闻意识和媒体素养薄弱造成的。因此, 领导干部应该加强学习, 充分认识新媒体, 加强新闻理论、新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把握信息传播发展的规律, 积极开展与媒体之间的正面交流和沟通, 提高应对新媒体形势下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同时, 还要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新媒体传播及时, 影响力大, 在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方面有着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领导干部加强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发挥媒体的正面宣传和导向作用,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2.1.3加强领导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塑造良好的媒体形象
要加强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 就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和个人道德素质。
在面对任何问题时, 领导干部都应该有保持清醒头脑的能力, 冷静地处理和解决问题。严格遵守相关政治纪律, 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 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要加强个人自身公众形象的建立。
提高个人业务能力, 其实就是要提高工作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领导干部在与群众和媒体接触中, 应该拒绝“打官腔”, 学会使用“群众语言”和“媒体语言”;不说“大话”, 只讲“实话”;不说“空话”, 只讲“能够做到的话”。
加强个人道德素质。在面对群众和媒体时, 都要保持良好的教养和心理素质, 展现个人的领导魅力。媒体所关心、所报道的内容往往是社会上的“大事”、领导面前的“坏事”, 或是政治上较为“敏感的事”。领导干部要理性的对待, 并与媒体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寻找一个合理的报道点。
2.1.4 正确对待负面舆论, 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工作
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舆论监督的作用, 学会使用新媒体工具, 及时发布相关政策和信息;不仅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也是与群众面对面接触的一个公众平台。对于各种网络媒体中出现的一些负面新闻, 既不能一味打压, 也不能放任随意传播;要正确认识, 及时回应, 并与媒体之间进行及时的沟通。在面对舆论时要准确的传达政府的意图和解决措施, 引导舆论向积极正面的方向转变。当前在公安系统中, 有许多公安、交警部门都在微博中发布了官方公众号,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力。
2.2 政府层面
2.2.1 建立健全舆论应急处理机制
通过观察新媒体, 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公众管理危机事件往往会在新媒体传播的半小时至一个小时之内即可达到较大范围的传播, 造成的影响巨大。因此, 各地方政府应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督和搜集, 建立完善应急处理机制, 及时有效的控制危机舆论在网络中的传播和扩散, 同时, 要提高领导干部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力求在较短时间内对危机事件有较完善的处理措施, 给予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
2.2.2 加强对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教育培训
要加强媒体素养, 除领导干部的自我学习以外, 组织部门进行集中培训也是一个关键的步骤。组织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 将新闻理论、媒体素养、网络知识、舆情应对等培训内容纳入到领导干部个人的年度培训计划中, 不断提高领导个人的媒体认知能力和媒体运用能力。其次, 根据实际案例对比分析学习, 警示、引导领导干部转变对媒体的态度, 清醒地认识到对媒体和舆情的认识错误会对党和政府以及个人等多方面造成不良影响。
3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发展, 新媒体传播的速度逐渐提高, 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主动关注政府的实时动态, 参与到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平台之中, 这也已经发展成为政府公共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 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新媒体的意义及其作用, 提高其媒体素养, 用好新媒体资源。
参考文献
[1]潘娟.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探析[J].重庆行政 (公共论坛) , 2014, 15 (4) :87-89.
[2]吴阳松.新媒体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建构的逻辑与路径[J].探索, 2015 (3) :29-32.
[3]吴迪.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提升[J].青年科学 (教师版) , 2014, 35 (5) :295.
[4]林琳.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面向公众的语言表达策略[J].领导科学, 2014 (14) :56-57.
浅析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的途径 篇1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新媒体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正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学习、生活甚至于娱乐习惯。自然而然的大学生也囊括在内,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与世界同步发展和充分展现个人能力的空间。但是新形势下也应该清楚认识到新媒体的弊端,它无时无刻不再传播良莠不齐的信息。不可否认它方便了大学生获取信息,但是新媒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面对多元化的大众传媒形态和网络所营造出的“虚拟世界”,对于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完善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新形势下大学生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有效利用媒介,在辨别信息的同时,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身,使得未来充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基于此,本文以分析媒体素养的核心理念为切入点,在这个基础之上找出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的途径,以此为广大研究者提供简单理论支撑。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媒体素养;途径
【经费来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10476095)】
【分类号】G206;G645.5
素养最原始的意思表现为:“有文化,有读写能力”但是将其放置于媒介素养教育领域中,媒体素养特指正确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或修养。在查阅相关资料和美国媒体研究中心对媒体素养的定义:“媒体素养是二十一世界的一种教育途径”。在特定条件下它为获得、分析、评价等各类信息提供了一种框架,可以说它是民主社会公民进行质疑问题和自我表达的必备技能。媒体素养囊括很多方面,例如:文化素养、个人综合素养等,而新形势下大学生承担着建设国家的重担,其也是媒体接触的最直接人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和综合素养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体实力和形象,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
一、媒体素养的核心理念
媒体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在特定条件下,其能够反应现实世界,当然这些都是经过少数人进行艺术加工制作而成的信息,或多或少都存在制作人的主观信息,因而媒体信息具有意识形态的特点,它能够影响受众的价值观念。而媒体素养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去解构信息,将信息的本真面目呈现出来。在另一方面,媒体信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社会进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媒体正在以独特的方式构建人类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本文所研究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的初衷和目的是帮助大学生辨析信息传播者的传播意图,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为其未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奠定基础。
二、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的途径
1.充分利用大学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广播、电视、网络平台、微博等都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最热衷的传播媒体。大学生通过网络,不仅可以浏览自身所学信息,还能够随时了解各个国家、地区的时事政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开拓了大学生视野。网络媒体以迅速、及时、准确的传播方式,传播着健康的思想信息,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网络媒体也传播着诸多污浊信息,影响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尤其表现在社会主流传统媒体方面,其经过特殊处理后,能够将网络宣传与大众传媒两者有效结合起来,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理性分析辨别出信息真伪。要想根本性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单靠学生自身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辅助其它方法。例如:高等院校可以在校内网开辟媒体素养教育园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并不定期更新网络信息资源,供大学生学习和下载。甚至于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网络和电视台、甚至于广播站等媒介资源,依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关媒体素养讲座,进行适当的社会文化批评和媒介批评,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渗透,以此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值得一提的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同有关部门合作,尤其是国内新闻网站和教育网站,针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评析,从多个层次、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大学生各方面能力。
2.为大学生创造实际机会。大学生可以说是我国的新鲜血液,关乎到国家未来,同时其也是一个充满生机、思维活跃的特殊群体,换一种方式来说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媒体素养提出更高层次要求。当然这要求大学生明确自身定位,充分了解传媒的各种基础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媒体技能,并拥有一定的辨别信息真伪能力。当然,大学生要想提升自身媒体素养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需要长时间努力,以此达到提升媒体素养的目的。
3.社会疏导。倘若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媒体素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可能。如若大学生离开了学校,从一个学校人摇身一变成为社会人,并不意味着其媒体素养教育的终结,甚至于意味着媒体素养的继续,以此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使其能够正确辨别媒体信息,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为自己所用,进而服务于自身发展。再者,如若通过社会教育提升大学生媒體素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体环境。例如: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媒介机构等通力合作。在政府上要依据大学生媒体素养状况,建立健全各种法律法规,进而约束媒介的传播行为,保证媒体素养所需要健康有序的媒体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要想根本性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还需要社会团体等充分发挥出自身效用,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媒体素养的建构。而作为“把关人”的媒介机构也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在承担和切实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向社会、向大学生传播积极向上文化。
参考文献:
[1] 柴艳莎.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 学理论. 2013(21)
[2] 郭丽萍. 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06)
媒体素养教育面面观 篇11
关键词:大众传媒,媒体素养教育,新媒体
1 广播事业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总体发挥了巨大的积极影响和作用。然而,也有部分大众传媒产生了某些消极影响,这是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从国家统计局近5年的广播事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表1)中可以看出,广播、电视、电影类媒体在综合人口覆盖率、播出时间、收入等大部分指标上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虽然我国的传媒业在品种、数量、规模上的发展空前,但是媒体素养的教育却仍然处于低水平阶段。
2 媒体素养教育的意义
大众传媒具有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监督功能和娱乐功能。人们通过媒体了解和收集信息,彼此交换、扩充自身的信息库,传播前人的知识与经验,引导一定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大众传媒要起到助推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及推动发展的作用,及时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揭露社会上的假、恶、丑现象,对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媒体素养教育的起源正是对大众媒体所传播的流行文化的抵制,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学者,目的是为了维护传统的价值观念,避免大众文化因为媒体介入而低俗化。西方媒体素养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抗拒媒体到解读、批判媒体,直到运用媒体的过程。最后达成了共识,认为媒体素养教育旨在培养人们理性地认识媒体,对媒体信息正确地识别、选择、利用,找到媒体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与区别,行使公民信息传播的权利,提高社会文化品质。
现今社会,大众媒体对于青少年的影响远远大过之前任何一个时代,媒体所传播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年青一代的思想道德与精神文化生活。人们对大众传媒的认识不仅来自家庭教育,更应从少儿时代起就接受系统、全面的学校教育。在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学校要通过媒体素养教育给予其正确的、积极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让青少年学会如何善用媒体,如何对媒体发布的信息有科学的判断。
3 媒体素养教育应从多方面入手
早在2004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和氛围。大众媒体可谓责任重大。国内的媒体素养教育虽然还没有完全纳入教育体系,形成系统的教育模式,但是已有初步尝试。湖州晚报曾经针对未成年青少年发起了晚报小记者活动,专门为未成年人提供新闻发稿的平台,让每一个小记者参与到传媒中来。后续还开辟了网络发稿平台,增加教师和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平台。通过青少年参与,扩大了校园的发行量,也在学校中实践了媒体素养教育,培养了孩子读报的良好习惯。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湖州晚报的品牌项目。
从国际上看,媒体素养教育发展最快、成效最大的当属加拿大。自1999年起,根据国家教育立法,加拿大各省从小学到大学都进行了课程改革,媒体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课堂。英国、澳大利亚、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也先后将媒体素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或通过非营利组织的课外讲座、实操等方式,针对媒体如何运作,媒体传达信息的手段,及如何解决媒体所传播的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冲突等问题进行探讨。
需要注意的是,媒体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看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一的灌输某一种价值观。所以,媒体素养教育要培育青少年自觉主动地选择,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媒介素养教育不仅要从学校教育入手,还要贯穿社会教育始终。人们面对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它的实质是人们怎样处理与媒介关系的问题。所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媒介环境中学会甄别、选择和反思媒介内容,促进他们塑造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公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大众传媒才能真正实现大众化,成为维护人民公共利益的保障,新闻批评与新闻公开才能得以开展,舆论监督才能起到道德法庭的作用。
国外不乏媒体素养教育的典型案例,新加坡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知识型社会,其电影业的电影分级制度和让普通民众参与电影审批决策的举措,对媒体素养教育的普及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新加坡政府在对媒体实施监管的同时,也为国民如何正确地认识媒体和有效地利用媒体提供了指导方向,经历了由媒体决策者从高层转化为普通民众的过程。媒体素养教育从对不良内容的强烈抵制向培养辨别能力转化,有效利用大众传媒。民众在参与过程中,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是谁发布了信息;在信息中隐含了何种价值导向;同样的信息我与他人的认知是否存在差异。从而反作用于信息,成为媒体构建的参与者。
从行业内部看,媒体从业人员存在着一个现象,即道德操守冷漠化,职业行为趋利化。易倾向于把谋利作为工作的最主要目的,易诱发新闻寻租、有偿新闻等问题,损害新闻公信力,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这类现象会造成实际存在的信息与受众接收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事实真相得不到揭露,假新闻层出不穷,民众又因为缺乏辨别判断能力进一步使假新闻扩散,造成恶性循环。
职业精神是媒体素养教育的道德规范,媒体从业人员不应戴着有色眼镜去报道新闻,应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职业操守,成为大众在事发现场的第一观察者,而不是利益的驱使者。《南方周末》在2014年5月刊载的《让<背影>回到教材》一文,误让读者认为《背影》从教材中删除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在5月22日及时做出更正,还原了事件的真相。这种行为是值得认可的,遵照了《国际新闻记者联合会》通过的《记者行为原则宣言》:尊重真理及尊重公众获得真实的权利,是一种负责任的媒体态度。媒体行业虽然面临向市场化转型的局面,但是媒体从业人员应是有良知、有专业素养、有责任感的群体,他们是这个社会价值导向的风向标,承担着维护媒体公信力的责任。媒体必须掌握在有道德责任感的人手中,把握好大众需求的共鸣点,不等于一味地博人眼球;照顾大众的审美水平与认知程度,不等于向低级趣味倾斜。
4 总结
媒体素养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对于青少年的学校教育,要积极与国际接轨,把媒体素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对于民众的社会教育,以社会参与、舆论监督为主。对于媒体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的自律与他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全社会齐动,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传媒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廷军.对我国媒体素养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与重构[J].江汉学术,2014(2).
[2]杨丹.媒体素养教育与媒体发展[J].青年记者,2004(4).
【媒体文化素养】推荐阅读:
文化媒体09-09
生态媒体文化论文06-15
新媒体体育文化09-10
新媒体与大众文化06-16
新媒体艺术与视觉文化06-30
媒体文化的内涵与建设10-02
新媒体下的大众文化论文09-01
电视媒体下武术文化的传播路径的论文10-19
媒体素养教育面面观07-03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记者的职业素养论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