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媒体文化论文

2024-06-15

生态媒体文化论文(共4篇)

生态媒体文化论文 篇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需要大力繁荣和发展生态文化, 本刊与天津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共同开办生态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专栏, 由杨立新研究员主持,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财经大学等相关专家、教授参加, 对媒体文化的生态觉醒与生态媒体文化发展、论生态美学文化发展、生态文化的建设与管理、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着力点、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论析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或诠释, 以飨读者。

媒体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 媒体的形态和功能都在不断变化, 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媒体的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只是一种传播手段和工具, 而是演化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成为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因此, 在生态文化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决不能够忽视媒体的作用, 生态媒体文化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一、媒体文化的变迁及其生态意义

生态媒体文化是生态文化与媒体文化结合的产物。从传统媒体文化到生态媒体文化的转变, 是以媒体的形态与功能的转变为契机的。

(一) 以技术发展为基础的新媒体文化时代的开启

从人类文明产生之日起, 人们就为使信息得到传播而孜孜以求地寻找着合适的媒体。从口耳相传到结绳记事, 到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和不断改进, 正是凭着传媒技术的进步, 人类灿烂文化才得以延续千年并不断发展。工业革命后, 纸质媒体、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鼎足而立, 支撑起工业文化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 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卫星、电脑、手机被应用于信息传播领域。这些新的媒体形式的出现, 重新定义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

以前当人们提起文化的时候, 大多只关注其内容与本质, 只关注它所负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而很少关注这种文化得以表达的媒介方式, 这说明在传统认识当中, 媒体只是文化、信息传递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它对文化本身的发展无足轻重。但是在加拿大著名媒体评论家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这一理论之后, 人们开始关注文化传播中具体的媒介方式。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人们对这一理论的理解更加生动和直接。因为, 正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施众和受众的关系, 在网络状的双向信息传播过程中, 人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每个人都互联在媒介社会中。正如哈罗德·英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所说的“长期以来对媒体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被传播的信息的特性, 而且, 这种广泛的影响最终会建构起一种文明。……因此, 一种新媒体的诸多优势最终会导致一种新文化的产生。”[1]因此, 当媒体文化作为一个范畴被提出来, 即把媒体看成一种文化形态的时候, 就是要强调媒体的存在和发展对文化发展本身所产生的影响。

(二) 媒体形态的转变

人们已经开始用“第四媒体”这一称谓来指代网络媒体, 甚至还有人提出了“第五媒体”的说法。这说明在作为一个整体的“媒体”概念当中, 它的传统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 媒体整体形态已经由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三足鼎立”, 演变为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和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四大媒体形式并存的局面。

四大媒体形态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履行着信息传播——这一媒体的基本功能。但是在传播过程中, 新媒体表现出与传统媒体的极大不同。从信息管理角度讲, 传统三大媒体形式的传播内容、范围和过程都是传播者能够掌控的, 它的信息传播模式也是单向传播, 因此利于进行管理。新媒体形式则不然, 仅以网络媒体为例, 技术的特性决定了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 因此它的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切实保障;网络媒体的传播模式是非线性的、双向的, 传播者不能对信息的传播实施有效控制。因此, 相较传统媒体形态而言, 传媒技术改变带来的不仅是传播内容的改变, 文化传播的性质也受到深刻影响。新媒体形式的出现使文化范式发生剧烈变革。

现代媒体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大量信息和对各种信息处理的能力, 不断生产、复制、传播着文化, 形成了覆盖社会的话语体系。在其中, 新媒体形式由于其隐蔽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吸引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 从而改变了原先的社会话语体系秩序。人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将文化的控制权授予了传媒, 尤其是大众传媒, 媒体文化也就成为人们精神消费的主要供应源, 现代人在精神消费方面对传媒的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大。正因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掌控媒体比占有信息更重要”[2]。这就为什么要提出生态媒体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

(三) 媒体对人们生态意识觉醒的贡献

现在, 全世界都在关心生态问题, 各个国家的政府也都在积极着手解决生态危机, 可以说人们对生态问题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 不断扩大的影响范围让人们不得不重视它, 另一方面, 人类这种从破坏生态环境相对自身行为的反思的转变, 与媒体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对生态意识的传播是密不可分的。

人类随自身行为的反思始于社会精英层, 而促使这种精英思想向大众传播的就是媒体。最早, 我们是从纸质媒体看到了美国著名生态文学家爱德华·艾比在20世纪50年代对工业时代那种“为发展而发展”的唯发展主义的尖锐批评, 这无疑是对后来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最早的警示。来自纸质媒体的反思, 影响更大的是由蕾切尔·卡逊撰写的后来被称之为“绿色圣经”的《寂静的春天》, 正是由于《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发行, 公众开始注意环境问题, 并掀起了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可以说, 媒体对生态意识的启蒙居功至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媒体通过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追踪报道、深入报道, 为人们了解发生在地球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打开了窗口。并且, 媒体站在维护社会公正的立场上, 为公民表达生态诉求提供了渠道。因此说, 正是借助了媒体, 社会精英才实现了对整个人类进行生态文化启蒙;媒体对日益浩大的生态保护运动提供了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文化成为推动生态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生态媒体文化的功能分析

如前所述, 媒体文化相对于文化的元结构来说, 属于衍生性文化, 或者说是一种延伸与扩张性质的文化。它既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又和文化的元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依附性;同时, 它自身还具有拓展为新的文化形态的变异性。媒体文化对于文化元要素的强力渗透与扩张, 使它与文化元结构的关系, 已经从过去的“内容——手段”式的结构结合, 逐渐转变为今天的互为一体式的结合。正是以这种方式, 媒体文化以自己自在的也是特有的方式塑造着人, 并引领着今天的生活走向, 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生活样式。生态媒体文化正是利用媒体文化的这一优势来塑造新一代的“全球公民”, 而不管他们是否愿意或自觉。

(一) 生态媒体文化功能的价值基础

生态媒体文化和一切传媒一样, 是社会文化的载体, 它承载着并制约着人的基本行为方式、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伦理。因此在这个“信息为王”的时代, 也决不能以信息的功能掩盖媒体在道义上所应当承当的重要责任。不管媒体的传播功能多么强大、传播范围多么广阔, 它都必须遵循对人类公理、道义、正义、良知的追求与价值公设。在生态文明时代, 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并维持生态平衡是关系全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 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生态媒体文化就是媒体在承担起“社会的良心”的角色定位的具体体现。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生态媒体文化为自己的受众寻找和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和社会道义的支撑, 并在社会公众中努力深化对生态文化的理解, 以潜移默化式的全新手段, 把古今中外的一切生态文化要素重新整理、组织和再加工, 然后传播四方, 对社会公众进行生态文化的启蒙、教育, 赋予他们新的生态文化眼光和生态文化的精神, 从而极大地改变着公众的知识构成和生活态度。

(二) 生态媒体文化的基本功能

生态媒体文化对一个社会生态文明程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功能来实现的。

第一, 生态信息传播功能。信息传播是媒体的最基本功能, 对生态媒体文化而言, 对生态信息的传播是最具基础性的功能。生态媒体文化所传播的生态信息的具体内容千差万别, 但从根本上来讲它传播的是一种关于生态的人类意识, 即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涵盖了资源保护、荒野保护、人性的提升与道德扩展、生态性情等四个层面, 它向人们提供的是关于自然界内在价值的认知。这样一个生态信息传播的过程也就是生态媒体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播文化的过程。

第二, 生态教育、教化功能。生态媒体文化传播最显著的意义是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的教化。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分析大众传媒的社会作用时明确指出, 传媒可以“使文化代代相传”。其实, 他在说明传媒的传播文化功能的同时, 也告诉我们传媒还具有教育和教化的功能与作用。生态媒体文化的教育和教化作用, 迥然不同于传统教育。生态媒体文化提供的“教育”是蕴含在每个时段海量般的生态文化信息中;而且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得以实现的, 它属于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不着痕迹式的“浸润”型教育方式。正如法国新闻学者贝尔纳·瓦耶纳对于一般媒体文化所下的论断:“真正的教育也离不开新闻 (媒介) 。因为大众传播工具是一种扩大器, 可以使教育者的作用超越一般传播的对象。”[3]因此, 尽管从媒体所获得的知识可能不够系统, 但它们对公众的生态文化观念的影响和改变, 却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条件或较少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的人来说就更是如此。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态媒体文化的教育与教化作用不容低估。

第三, 对社会消费行为的生态引导功能。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商品的购买和消费, 对生活方式消费的组织和引导, 开辟新的生活风尚和消费领域。[4]对个体而言, 媒体的生态文化型导购, 就是通过倡导绿色消费, 让消费者放弃过去的购物习惯, 比如, 自带购物袋, 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袋;采购商品时, 既注意其环保性, 又注意无公害性;等等。对一个群体而言, 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生态化的消费行为, 不是靠一日之功就可以做到, 它需要一个形成习惯的漫长过程。因此媒体的引导更要有一种持久的耐力, 大到购房、购车、装修, 小到垃圾分类、旧电池的回收和废物利用等等, 都要倡导一种生态化的新型消费方式。在开辟新的生活风尚和新的消费领域方面, 生态媒体文化的着力点在于倡导新的生活概念。比如, “投资健康”的新概念, “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新时尚, “强调健康而人性化的工作状态”的新追求, 等等。

第四, 对生态价值观的更新。这涉及到一个更深、更广的领域。可以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一切合乎生态文化的新观念都必须经由大众传媒去传播和普及, 然后才能逐步地成为了一种特定的生态文明时代的文化精神。生态媒体文化在影响人们价值观念、社会生活结构, 营造生态文明社会风尚等方面的功能意义更加深远。

三、媒体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化

媒体在生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得世界各国的政治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文化交流, 都不能不考虑到生态媒体文化这一特殊因素。从整个生态文化体系的角度看, 生态媒体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的地位和作用已经不容置疑。而就生态媒体自身而言, 它的运营也存在一个生态化的问题。

(一) 媒体管理的生态化

媒体生态包含诸多因素, 主要是一定时代的政治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形态和媒体本身的属性、话语立场、人文精神以及受众方面的教育水平、文化境界、身份背景等等。而今急剧变化中的社会科技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 对原先的媒体生态造成多方面的冲击和影响, 原来的媒体生态已经不再平衡, 亟需建立起新的媒体生态加以应对。现在我们已经不能简单地将媒体看成是传送思想与信息的中性工具, 因为它在每天播报新闻、输出知识与制造娱乐节目的过程中, 于悄然隐现之中改变着现实, 也包括改变着人们对现实的理解与阐释。面对这种现实, 也只有以道德自律和法律他律相结合的科学管理, 才可以使媒体的舆论多变而不越界, 观点有趣却不病态, 节目搞笑却不下流。就像信息之间的互通有无, 话语环境的有度开放, 现代传媒以构筑自身优化的生态环境管理机制, 以确保媒体生存与发展。人们也只有确立媒介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和资源观, 才能确保媒介生态的总体平衡和良性循环。

(二) 媒体产业的生态化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产业的经济属性使得不同媒体间的竞争不可避免, 并且这种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但必须认识到, 媒体作为一个产业, 它的内部竞争应当是有序的, 它的产业内部结构应当趋于合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产业的长久发展。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 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形式可以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体形式。各类媒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纸质媒体便于携带, 使用方便, 可以多次阅读, 但时效性较差, 信息量不大;广播媒体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 但需要辅助设备;电视媒体声情并茂, 信息量大, 但信息不易保存, 需要使用辅助设备, 与受众互动有限;网络媒体的优点无须赘言, 但它也存在受网络基础设施限制、使用成本高、对受众的技术素质要求较高等问题。因此媒体产业的生态化要求不同形式媒体在发展中扬长避短。以围绕突发性的生态事件展开报道为例, 网络媒体应当是反映最迅速的媒体, 也是能为民众提供最快沟通渠道、为决策者提供社会反馈信息最快的媒体, 电视媒体对事件的背景报道与追踪报道更加专业, 而纸质媒体在为受众提供关于该事件的系统信息和深层评论方面则更加擅长。如果不同形式的媒体单位之间能够达成某种带有资源整合性质的合作框架, 那将会在相当程度上减少各媒体为“抢”“热点”问题而造成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 使媒体产业的生产机制更加生态化。

在媒体产品的生态化方面, 必须注意到大众参与对媒体产业的影响。特别是网络媒体赋予使用者以自由权利, 但尚未形成可靠的约束机制, 经由网络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必然影响这个媒体文化的发展,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媒体产品在内容上做到雅与俗的合理搭配,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 实现媒体产品内容的生态化。也是在这个意义上, 媒体产业的生态化要求对媒体技术进行生态化改进。

(三) 媒体技术的生态化

媒体技术的生态化实际上已经牵扯到生态技术文化与媒体文化相结合的问题。生态媒体文化得以产生和成立的基础就是媒体技术的进步。媒体技术的进步虽然带来传播方式和手段的发展和便利, 但它所带来的一些生态问题也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忽视媒体技术的负生态效应, 只想着用反生态的媒体去传播宣扬生态文化的发展, 将是非常可笑的。

在各种媒体技术的生态化过程中, 纸质媒体的生态化问题最容易被凸显出来。因为纸质媒体的发展直接牵扯到一个重要的自然资源——森林。纸质媒体的增长使人们很快就联想到本已十分匮乏的森林资源。另外, 纸张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巨大。广播和电视媒体技术的生态化要求, 主要是源于广播发射台和电视发射塔所产生的高频辐射对周边环境、居民健康的影响, 已经发生的纠纷和潜在的矛盾纠纷直接牵扯到生态管理制度的落实与人民生命健康保障问题。网络媒体技术的生态化则主要应关注对废弃的网络设备、电子垃圾的技术处理, 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 应当对媒体技术使用全过程进行符合生态的改进或改造, 从媒体设备原材料的选择到对媒体文化生产的上游、中游、下游适用技术的选择, 都应询从科学的、环保的规定和必要的处理程序。当然, 媒体技术的生态化主要还是要通过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Innis, H.A. (1951) 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Toronto;

[2].汪敏:“新媒体文化征候探析”, 《理论与创作》2007 (6) :49;

[3].肖璐:“试论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3 (2) ;

[4].蒋原伦:“媒体文化引导消费”,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生态媒体文化论文 篇2

一、电视行业的痛点在哪里

(一) 互动性差

一方面, 无法做到节目播出时电视荧屏的实时互动, 起初的热线电话、短信回复缺乏亲和力, 如今的微信或者APP也都是曲线路径, 不能实现荧屏的直接互动;另一方面, 对节目播出后的社会反响和反馈的茫然, 在缺乏有效的社会舆论和好恶的数据支撑下, 节目制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单纯的收视率调查显然不是大数据分析。

(二) 不能占领碎片化时间

互联网时代最突出的特点是碎片化时间大量存在, 人们总是习惯在较短时间内消费快餐文化。但是电视媒体由于是线性播出, 长久以来严格按照节目播出编排表, 缺乏灵活性, 且一旦播出不能中断, 无法实现点播或选播, 不适合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此外, 传统的电视节目需要通过安放在家中的机顶盒和电视观看, 这同样不符合现代年轻人崇尚的自由、低成本获益的观念。

(三) 经营和管理思维方法的陈旧

在这样一个思维理念日新月异的年代, 电视行业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方法显得有点滞后, 电视行业的盈利模式亟待创新。现代企业制度下, 人力资源还需要加大投入。要实现媒体融合, 需要与生俱来的互联网思维作为新鲜血液补充到电视行业中, 提高自身的活力和竞争力。

电视行业的媒体融合要解放思想, 以上这些痛点尽管电视人都感同身受, 不转型就只能坐以待毙。媒体融合更像是电视行业的二次创业, 需要有巨大的决心和精力。

电视媒体这些痛点, 正是互联网媒体风风火火抢夺电视观众的法宝, 实现“互联网+”, 就是让电视“上网”, 与网友面对面互动。这需要电视媒体继承行业优势, 补齐行业短板, 实现行业的革新升级。笔者认为, 电视行业的革新时不我待, 必须要在产业生态链的整合和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的应用上同时发力, 以重塑产业格局指引生产方式的创新, 以生产工具的革新带动生产模式的进化, 从而实现电视生产力的创新升级。

二、电视行业“互联网+”的推进措施

具体来看, 电视行业的“互联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首先是实现三屏融合, 即电视屏幕、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电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强大的节目制作能力, 可以生产大量优秀的电视节目。这些节目包括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类节目、生活类节目和娱乐类节目。互联网公司尽管有强大的资本, 但是缺少优秀的传统和文化底蕴, 也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电视节目产品。例如, 互联网中热播的《奔跑吧兄弟》《中国新歌声》等, 也都是电视台制作的娱乐节目, 这就是电视媒体相比互联网媒体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能长期保持, 随着互联网企业持续的资金投入, 电视行业的自然禀赋很快就会消失。因此, 电视行业应尽快利用这种优势占领媒体融合的主动权。掌握主动权, 不是建立技术壁垒或者垄断, 也不是搞大而全、自建互联网渠道。而是利用社会产业化大分工, 积极融入媒体整合中, 站在历史的高度上谋划电视与互联网融合所形成的生态圈和角色分工, 争取有利地位。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快实现资本的融合、人力的融合、技术的融合, 建立内在有机融合、统一的形象识别体系和立体的受众反馈基础上的三屏融合, 三屏融合绝不是简单的电视台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片源买卖生意。

其次, 就是技术层面的推进。技术层面的推进主要包括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的应用, 很难想象小米加步枪能够打赢现代化战争, 电视行业的“互联网+”就必须伴随软件和硬件的更新换代。例如, 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大数据并非纷繁复杂的数据, 而是多维度的数据。从一定程度而言, 数据融合是媒体融合之本, 打通数据孤岛, 才可以放大数据价值。我们在大数据中去寻找社会关注的热点, 并分析这些热点问题产生的源头、传播的路径, 观众的年龄、喜好和收入水平等。综合以上数据, 可以指导我们的节目制作部门找到舆论引爆点, 策划出靶向明确的节目。同时, 对节目内容精准推送、媒体运营市场精准定位、广告营销支撑以及传播力、影响力监测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由于其整个过程已经赋予了广电互联网精神, 具备互动融合、双向交互的特点, 已然将单向接受的观众转变为活跃的粉丝, 此刻“观众”准确而言已经变成了用户。云计算也是媒体融合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云”是未来一切业务运营的基础, 对于融媒体平台建设而言, 我们更多地借用的是“云”的理念、思想和方法。再如, 现在自媒体已经占据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 我们的电视传媒也应该看到这种趋势变化, 积极培育横跨电视和互联网的自媒体。其实, 电视行业最应该发展自媒体, 一些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早已成为有影响力的自媒体。我们应该让整个媒体制作资源集中到一个点上集体爆发出来, 而这个点其实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名主持人或名制作人, 改B2C (机构对个人) 为C2C (人对人) , 这才符合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模式。此外, 还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打破原有思想的局限性, 采用灵活的节目播出机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走出去、动起来, 打造具备互联网精神的创作团队, 形成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和智力储备。

三、结语

陕西卫视人文媒体的生态传播 篇3

改版一年, 陕西卫视频道形象焕然一新, 节目品质逐步提高, 收视份额大幅提升, 也带来了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文化、娱乐和电视剧为主线索的三条节目带初露锋芒, 人文大树结出了欢乐之果。据CTR 2007年上半年度中央电视台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统计, 陕西卫视在全国47个卫星频道的竞争力总体排名中位于23位, 在入户率、满意度以及覆盖范围等多项指标中表现出强劲的实力。从整体表现来看, 改版后收视率增长1 7 1%, 市场份额增长179%。

一、依靠文化资源, 打造人文栏目

几年来, 陕西卫视不断强化自身特色, 凸显差异化品质, 依靠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本土特点的电视栏目和活动。在“大人文”的思想框架下, 先后举办了《金庸华山论剑》、《中华大祭祖》、“风追司马”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年文化活动、“大秦之声”秦腔四大名旦晋京演出、2006年国际唐人文化周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 正是陕西卫视“文化中国”、“人文关怀”理念的实践。

为了突破发展瓶颈, 陕西卫视立足于区域与自身优势资源, 以人文节目为切入口, 打造陕西卫视“人文媒体”的频道品牌。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 陕西卫视制定了跨越式发展战略, 逐步实施大改版计划, 优化编排, 突出核心内容, 在节目制作方面一直探索制播分离的模式, 加强和国内制作公司的合作;成立了陕西卫视北京运营中心, 通过在中国传媒资讯最发达、节目制作最前沿的区域, 吸纳最先进的技术、最及时的资讯、最尖端的成果, 打造一线产品;经过与众多社会元素的嫁接, 为陕西卫视发展成为全国强势媒体搭建了桥梁。陕西卫视在改版之初主打娱乐王牌《周六乐翻天》节目, 在2006年底一举引爆传媒和大众的关注点, 一经推出即成为中国娱乐节目的先锋派。就在各大卫视都将战场转移到选秀节目之时, 陕西卫视向益智综艺类节目迈进, 《不考不知道》节目上线。深具人文关怀的品牌栏目《开坛》作为自办节目的代表, 以新编历史版、当下版集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张扬之地, 知识才俊的精神大餐”, 将人文作为一个视角、一个立场、一种情怀来理解, 通过倡导人文关怀成为国内谈话节目的守望者。在陕西卫视高扬人文之帜、创造创新之际, 应时增设历史版, 与当下版合力撑起一个立体的人文空间。经过几年的深厚积累, 《开坛》收获颇丰, 荣获中国电视金鹰节优秀栏目提名奖, 获得“中国原创电视栏目二十佳”, 获2006中国电视栏目创新榜“最具营销价值的电视栏目”, 2006年入围首届中国电视创新榜最有价值品牌奖。《开坛》历史版的宣言是, 要追寻文明发展的轨迹, 挖掘民族性格的历史基因, 在当下立场解读历史, 以现代视角反思历史;以现代时尚元素激活历史人文资源, 寻找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关联性。目前《开坛》以“精英解读大众话题”为契机, 已经从“叫好”向“叫座”迈进, 向栏目的外延拓展深入, 陕西卫视人文品牌的价值正逐步凸显, 一改亏损局面。作为向产业化发展的两个栏目, 《天下宝物》和《中国书画名家》一起联合陕西省内的企业共同开发合作, 在收藏界、书画界拓展诸如藏品拍卖会、鉴宝活动、书画作品展等系列活动, 通过媒体传播和市场开发, 向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实际的操作。广告经营立足新的节目设计编排, 不断开发广告产品, 推出广告无缝编排, 2007年陕西卫视广告收入达2亿多元。

二、契合社会情感, 创新人文活动

陕西卫视延续自身的定位, 2008年将继续在研发创新节目上突破, 深挖节目内容的内涵与外延。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变革的推进, 人们对于传统情感如关爱、沟通、互助、感恩等的渴求也愈发强烈, 传统道德的找寻与回归是现实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点。在回归传统文化主流价值的过程中, 陕西卫视即将推出一档以“感恩”为题材的节目, 目的是以一种清晰而适时的价值支点赢获观众, 并有力支撑陕西卫视“人文天下”的定位。高端的文化价值取向, 独特的情感切入点, 广泛的社会参与度和充分延展的思辨空间, 将成为这个节目的亮点和卖点, 从而为频道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空间带来相应的动力。

目前, 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 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作为一个深具人文关怀、倡导文化传播的频道, 陕西卫视在2007年底2008年初举办的“盛世欢歌”大型人文活动就是这种责任的体现。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文化, 使陕西成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 陕西省政府与文化部联合举办“中国原生民歌大赛”文化活动, 对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极为重要, 从历史传承到现代传播, 陕西电视台作为传播载体积极参与其中, 陕西卫视人文媒体的优势发挥了重要的传播效应。

为了更好地让观众了解民族民间文化, 基于此次大赛, 陕西卫视精心策划了寻歌节目——“中国原生民歌文化发现之旅”, 通过对民歌的多方位展示, 折射出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让观众在细细品味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 从更深的层面了解民歌和认识民歌。寻歌之旅横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分晋陕蒙、黔桂、东北、云南和新疆5条线路, 拍摄近30个民族民歌种类。节目用探幽揭秘的手法探寻民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展现它在流传过程中演绎的不同形态以及不同版本。通过民歌背后的故事, 带领观众感受当地的生产生活和风土人情。

自2004年以来, 陕西电视台每年春节期间都通过主题策划, 开展大型系列人文关怀和慈善公益活动——“朝阳行动”。《朝阳行动》每年关注一类弱势群体, 是社会各界关注弱势群体的桥梁, 慈善人士救助贫困家庭的平台, 带动社会和谐共进的助力器。2004年《朝阳行动》关注的是渭南灾区的农民, 2005年春节特别节目《中国年庆狂欢盘点·延安过大年》, 2006年展开贫困助学行动, 2007年《朝阳行动——“春晖慈母心”》关注日复一日辛勤耕耘的母亲们, 2008年将继续《朝阳行动》, 关注干旱地区饮水困难而实施的“甘露工程”。“朝阳行动”深得民心, 颇受民爱, 已成为三秦百姓的年夜大餐, 是一档优秀的老百姓春节期间倾情关注和积极参与的节目, 形成了独有的品牌。

南京地区新媒体影像消费生态调查 篇4

1 新媒体影像消费生态调查的研究概述

1.1 影像消费生态的含义

目前, 我国对影像消费生态的定义是广泛的, 并且没有明确的定义。经过我国影像史的发展历程和前进方向的特点来说, 影像包括电影、电视剧等影响形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个大型都市都建有电影院新型的影像传播载体, 相对于过去的电视机的传播, 电影院的影像传播更具有经济效益。都市影像的消费主要针对影像的受众群体的消费。其生态的含义则与影像的发展和受众群体的消费模式有关[1]。

1.2 新媒体发展对影像消费生态的影响

新媒体的发展对影像的消费生态有极大的影响。根据南京地区的调查信息显示, 受众对于新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其主要影响有两点, 第一点是新媒体影像的消费市场对传统影像的消费市场的极大的冲击, 传统影像的消费市场主要包括电影院和DVD的光盘等等这些传统的影像的消费渠道, 新型影像销售渠道主要依靠先进的网络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传播的载体, 例如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 新媒体的发展将原有的影像的传播渠道拓宽了。与此同时, 受众群体可以通过新媒体的应用使消费影像成为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使传统影像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 影像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 促使多元化的媒体影像消费格局。

2 新媒体影像消费的类型分析

2.1 新媒体互联网影像的消费类型的分析

伴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结合,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影像的传播形式的多元化的发展。通过对互联网影像的消费者进行的调查问卷主要的提问的内容是:“您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哪类的影像的消费。”通过在南京地区的调查信息报告显示, 利用互联网消费的群体占总体调查样本的56%, 其中利用互联网进行电影观看和消费的群体占利用互联网观看影像消费的调查样本的64%, 按照比例其消费的影像类型是电视剧和新闻以及娱乐视频。对一些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的恶搞影视作品的相关内容和动漫以及纪录片的消费受众群体, 这些消费者的比例皆高于15% 以上。互联网的消费载体使影像消费类型多元化, 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推动我国影像事业的发展[2]。

2.2 新媒体移动互联网消费类型的分析

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各种互联网的相关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得到迅速得普及和发展。其各种软件的应用使移动互联网影像的消费形式多样化。通过社会调查信息显示, 利用对互联网的消费类型进行分类, 可分为社交网络与微博。根据调查, 在社交网络中新浪微博在使用比例中占首要地位, 其次是腾讯微博、人人网, 使用比例都在20% 以上, 开心网、网易、搜狐微博等的使用比例都相对较低, 基本都在10% 以下。

3 互联网影像消费网站来源的分析

3.1 与互联网接触的相关网站的分析

在对互联网观影所使用的网站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PC互联网上观影的网站中优酷土豆网所使用的观影比例最高, 达到60%, 酷6 网、电驴、BT、风行网络以及搜狐等紧追其后, 这些所占比例都高于6%, 但是相对于优酷土豆来说, 其他网站还是与其相距甚远, 大部分都在10% 以下。

3.2 与移动互联网影像的接触的网络分析

通过对移动互联网的观影接触网站的调查, 以“通常您是使用何种移动电子设备来观看网络视频的?”为多选题, 得到一些数据, 通过整理我们可以得出, 在互联网上观影的观众中, 各网站所占的人数比率大大不同, 其中占首要的依然是优酷土豆网, 高达50%, 其他一些网站例如搜狐、网易、奇艺网等, 这些比例都高达5%, 但与土豆网、酷6 网有很大差距。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优酷土豆以及酷6 网在移动互联网观众观看影像的网站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可见其被观众的接受度还是比较乐观的, 在影像消费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3]。

4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新媒体以其自身的优越性不断的对影像传播的方式进行着丰富。以南京为例, 新媒体的种类不断丰富, 互联网以及手机等新兴媒体终端不断创新, 为影像创造新的传播渠道, 使媒体传播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观众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 选择自己习惯的媒体终端观看内容, 而影像形式的不断丰富也使影像的内容变得多种多样。新媒体使信息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社交网络以及微博等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并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参考文献

[1]刘丹.融合·互动·身份认同——新媒体时代影视产业发展的三个关键维度[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5, 2 (2) :48-54.

[2]周星, 张洪忠, 曾泓, 等.多元影像生态背景下的城市居民电影院消费状况分析[J].当代电影, 2012, 1 (7) :75-79.

上一篇:煤炭企业增值税下一篇:实验室的能力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