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因素(共11篇)
文化生态因素 篇1
20世纪初满清政府灭亡的同时也带走了延续千年的中国古代服饰等级制度。在服饰进入今古交替、中西交融的阶段, 中山装的产生和流行对后世文化的影响远超过服装本身的价值。近代中西服饰文化间跨越民族和国家间的交流, 超越地理环境对服饰发展的限制, 使得中国服饰迅速由近代向现代转型。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后从西方传入的牛仔裤、休闲装, 中山装是被中国化的服饰。对20世纪中国服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与命运波折的中国一起见证了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
一、中山装设计的文化涵义
中山装是在中国面临巨大转折的时间下产生的, 中山装的设计从整体上来看, 仍然突破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设计观和审美观, 彻底打破了“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的观念。此后, 中山装的设计也影响了中国军服的设计, 相反, 军服的设计又影响了中山装的设计。而后来出现的宽松形中山装的设计又是一个新的突破, 这种设计方式与今天的休闲西装的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采用西式服装结构又揉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民主思想, 创造出与西式服装不同涵义的文化概念, 体现出多元化的人文理念, 它不受社会阶层、地位级别的限制。囊括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基因。中山装成为代表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的重要载体, 也成为体现国民认知力以及群体性意识的符号。它对人们形成共同的政治、思想、文化与心理等的认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中山装流行的文化生态符号
中山装的流行与社会、人类本身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服饰、环境 (社会、自然) 、人构成了双向的关系, 可以分成两条线索, 但这两条线索又汇成一线, 终究是丰富了中国的服饰文化。
1. 中山装流行的“社会符号”特征
20世纪初中国复杂的社会形态造就了中山装的流行。近代社会的变革为中国服饰的发展带来巨变。社会符号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 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变革以及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的变化。与中国古代服饰的流变不同, 近代服装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随着封建服饰等级制度的瓦解,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条件来选择服饰。在新的文化体系和生活方式建立以后, 人们的服饰观念和行为也进一步地发生变化。人们开始认同新的社会角色, 无需再继续维护束缚国人二千多年的封建服饰礼制。
(2) 穿着中山装无社会等级、尊卑之分, 只见于贫富之间的差距, 仍体现民国时期服饰相对自由。较之清末封建社会形态下的着装礼制则是“史无前例”的大突破。中山装作为礼服和民国时期公务人员的制服, 则象征国民政府掌握的政权, 代表国民政府的形象。民国时期的主要着装人群是政府公务人员以及大中城市的民众, 农村地区很少见。中山装被中国两大不同政党推崇。在新中国成立后, 国内社会环境的影响, 全国上下皆穿中山装, 普及化的着装形式得到世界认可, 逐渐成为中国服饰经典, 代表了新中国的人民和国家形象。
2. 中山装流行的人文意识符号
我们又可以透过服饰的外在表象来看其内在的价值。因为服饰超越了人的身体本身就在传达各种人文理念, 涉及到文化和审美的价值取向。自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期间, 中西双方不同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发生冲突, 服饰上的差异未在短时间内趋向一致, 但已呈现出中国服饰西化的端倪。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封建王朝。随着新国民政府的建立, 为中国与西方服饰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型的平台, 奠定了中国服饰西化的总趋向。1919年提倡“民主与科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又为中华文化的转型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成为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对中山装的产生和流行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上行下效之风”。从人们的着装心理上来看, 中山装的产生是符合当时的国情, 在社会心理上满足了人民革命的希望和对“民族服饰”的期望, 中山装代表着新思想、新风尚。而它的设计又区别于西方服饰, 同时又是人们对满清封建制度的彻底决裂的象征。
三、中山装流行文化的启示
社会的变革 (如国家政体的变化) 和人文 (中西交融的思想意识) 成为影响20世纪初服饰转型的重要因素。近代工业的发展也使得传统长袍宽袖的服装样式已经不适应当时社会化大生产的需求, 短装盛行成为必然趋势。服装如同自然界中的生物一般具有“生命特征”, 也就是服装的发展轨迹, 经历产生—流行—兴盛—衰亡的过程。在80年代改革开放后, 中山装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时间转至21世纪, 中国国际地位、经济地位的提高和政治的开明带动了服饰时尚的发展。崭新而充满活力的时代, 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现代时装设计的舞台上, 又重现“中山装的身影”, 我们不禁会想:经典服饰的重现代表了一种文化的复苏。中国人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并没有彻底消失, 仍然以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存在。流行是短暂的, 但经典服饰则是流行神话的创造物, 具有经久不衰的精神和历史价值。中山装的流行也证明了只有适合新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的服饰才能被大众所接受。新时代的服装设计应遵循何种文化设计理念值得我们深思。在多元文化交织的今天, 服饰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服饰不仅仅起着物质承载体的作用, 更被赋予了深层次的涵义随着时代的脚步一直在向前推进。
四、结语
中山装设计的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包括了社会因素和人文精神对它的设计所产生的影响。中山装的设计从最初体现的平等、革命理想等等人文理念逐渐转化成今天的民族自尊和爱国精神, 这充分证明了中山装文化的影响力。它的设计在无形之中体现了一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我们不能仅因某个时期的历史和政治原因而全盘否定中山装的价值。我们无需设计各种各样的“国服”, 可以跳出“国服”、“汉服”等关于民族服饰争论的圈子。民族精神是无形资产也体现了个人的民族信念, 民族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的“话语权”, 区别于世界性文化圈的最大差别。服饰作为最外在的物质表象形式需要文化作为支撑, 但不能过于民族化而失去其时尚性和适用性的功能。必须设计出具有社会和人文价值的服饰, 符合现代设计的文化大背景, 才能继续延续着它的设计生命力和文化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安毓英, 金庚荣著.《中国现代服装史》,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3]马泽民, 刘海清编著.《中西服装发展史教程》,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
[4]诸葛铠主编.《文明的轮回—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
文化生态因素 篇2
论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
在用系统观和生态学分析考察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发展生态文化、保护文化生态平衡的意义,提出了有关生态文化和文化生态建设的若干设想.
作 者:高建明 GAO Jian-ming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3刊 名:系统辩证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YSTEMIC DIALECTICS年,卷(期):13(3)分类号:N941关键词:生态文化 文化生态 可持续发展
影响渔业生态因素和对策 篇3
关键词:渔业生态;对策
中图分类号:[S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202-1
1 蕉城区渔业生态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蕉城区渔业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局部水域污染严重。渔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渔业资源衰竭,严重影响渔业经济持续发展。
1.1 渔业资源减少,捕捞产量下降
据统计,全区1980年海洋捕捞产量14230吨,到2010年减到5904吨,减少三分之二。渔获物低龄化、小型化、低值化,优质品种比重降低,经济鱼虾形不成渔汛。其中,大黄鱼捕捞产量由最高2500吨(1955年),减少到10吨以下。经济渔业资源处于严重衰竭之中,渔村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1.2 局部海域水质富营养化,致病性微生物泛滥,水质恶化,给养殖生产带来重大损失
从2000年以来,每年都爆发严重鱼病,造成产量损失累计五万吨,产值十亿元的经济损失。影响渔业生态的主要原因有
1.2.1 涉海涉渔工程原因 随着环三战略的实施,许多重大的涉海涉渔工程项目落户蕉城区,其中围垦、工业园区、码头等填海造地以及高密度渔排养殖影响最大。这些项目对蕉城区经济发展发挥了主要作用,但也对渔业生态构成严重影响。围海造地、拦河修库,直接改变水域的自然地形地貌和底质分布及潮流条件,切断洄游性和半洄游性水生动物的回游路线,破坏了亿万年来形成的优越产卵场,育肥场和越冬场,近岸海域生物种类不断减少,产生生物链断裂,海洋和渔业资源日益越衰退,海洋生态环境已遭到不可逆转的损害。
1.2.2 废弃物的污染原因 涉海涉渔工程在建设过程和生产过程中产生许多建设废渣、工业废水以及生活垃圾直接通过河川径流入海和直排口直接入海。其中,工业废水是渔业水域最重要的污染源。它会有大量的悬浮物有机和还原性物质,以及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的物资。生活垃圾来源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各种混合性固体和污水。其中含无机盐类和有机物及多种致病性微生物,是造成渔业水质有机污染、生物污染和产生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
1.2.3 渔业生产方式改变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蕉城区的水产养殖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论证和海域功能区划,无序无度进行围海修塘,建造海上渔排,片面追求养殖面积与产量,形成了大面积、单品种、高密度的养殖格局,给水域带来了严重损害。另外,水产养殖主要靠高施肥、高投铒来获取尽可能多产量。据统计2010年蕉城区有渔排12.63万框,鱼类产量2.63万吨,按1:10饵料比,年投饵26.3万吨,通常投入池塘和网箱的饵料有30%达到8万吨或更多,不被渔虾掇食,产生的残饵与渔虾排泄物一起沉到水底。残饵在水中分解消耗溶氧,产物主要成分为氨氮。大密度的养殖使水域的自净能力变差,致使大量的病毒细菌等致病性微生物在水中滋生。
2 保护渔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加强渔业生态保护,大力建设海洋牧场,减缓并遏制渔业资源衰退,对维护水域生态环境,提升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意义重大。因此,我们要切实做好以下各项工作:要认真搞好涉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加强渔业生态的保护。政府在制定本地发展规划时,要合理调整布局,兼顾发展与生态保护。严格执行《海洋环境保护法》,对涉海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组织专家论证,举办听证会。建立涉海工程项目对渔业生态损害评估和补偿机制,制订保护和修复措施,并加强督促落实,将对渔业生态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推广健康养殖,加强养殖水域污染综合防治
2.1 科学规划
积极做好水产养殖发展规划,突出科学布局,控制养殖总量。推广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养殖方式和生产管理技术,加强监督管理。引导养殖生产者保护养殖水域环境。
2.2 防治养殖自身污染
一方面积极引导生产者使用全价配合颗粒饲料,推广科学饲养技术,限制冰鲜小杂鱼 直接投喂。根据养殖情况,精确计算投铒量,减少残饵量。另一方面要合理施肥和用药,按“科学合理、少量多次”的原则,施用肥料,增加池塘浮游生物生长繁殖,给鱼虾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和促进光合作用。提倡实行“无病预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科学用药,防治鱼病,不要乱投滥用鱼药,严禁使用违禁药品。
2.3 积极推进渔业生态修复工程
树立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坚持“ 科学修复与合理利用、统筹规划与重点突破、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加强管理与维护权益”相结合的原则,制订渔业生态修复工程规划。通过渔业资源修复工程实施,使渔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主要措施有 :
2.3.1 渔业资源增值 蕉城区自1984年开展以对虾人工增殖放流为主的资源修复工作,累计放流增殖品种已达十几种,包括对虾、大黄鱼、河蟹,四大家鱼、曼氏无针乌贼,放流增殖已取得显著效果。今后,要在不断深化研究和总结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扩大对传统大宗种群增殖规模,同时依据“资源衰退严重、苗种生产技术过关、经济价值高”的品种确定原则,积极发展洄游半径较小的海水鱼的放流增殖。
2.3.2 人工鱼礁建设 在“十一五”期间,蕉城区投资近二百多万元实施了三期人工渔礁工程,效果显著。今后,要继续按照“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合理布局”的原则。在三都湾建设“增殖型渔礁、休闲垂钓型渔礁” 等多种类型渔礁群。争取用5-10年,基本构成“资源开发、增值渔业游钓”等多功能为一体的“ 海上人工牧场”框架。
2.3.3 深水网箱推广 积极开发深水网箱技术,逐步将养殖区从近岸内湾向深海发展,压缩近海内湾传统网箱养殖规模,减轻养殖污染,改变传统渔业生产方式,提高水产的品质。
文化生态因素 篇4
青藏地区哺育了横贯东南亚的多条大江大河, 它的存在对毗邻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是亚洲气候及其变化的主要启动区和调节区, 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独特的生态地位。同时, 这里也是中国重要的民族地区, 是当前亟待发展的欠发达地区。然而, 令人忧虑的是, 这里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日益加重, 目前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水资源趋向减少, 草地退化和沙化加重,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状况严重威胁着中国生态安全, 也严重影响着青藏地区乃至更广区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阻碍着青藏地区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在这种“未富而生态环境先衰”的特殊经济社会背景下, 青藏地区选择生态文化, 发展生态文化, 依靠生态文化, 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生产方式和行为习惯,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价值观念,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显得尤为必要, 尤为迫切!
近几年来, 随着国家对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 以及青海省“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 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 距离生态文明还有较大距离, 还存在不少制约生态文化建设的瓶颈因素, 影响着生态文明的实现进程。青藏地区只有认清并不断化解制约生态文化建设的瓶颈因素, 才能使生态文化走向繁荣, 并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 成为主流文化。
二、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瓶颈因素
1. 生态意识不强, 生态文明理念公众化程度不高。
改革开放以来, 青藏地区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但遗憾的是, 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文化氛围不浓, 发展理念落后。从州、县基层政府及企业单位来看, 有的为了所谓的政绩, 单纯追求发展速度、追求GDP的快速增长, 而置环境生态承载能力于不顾;还有些认为, “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补偿”是不可逾越的定律, 以为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结果, 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 出现了局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 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 雪域高原一度也出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从普通群众层面来看, 由于青藏高原地区特别是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偏低, 很多地方还处于自然经济状态, 小农意识导致农牧民整体环保意识不强, 缺乏全局观念, 不少人甚至认为环境生态问题那只是政府的事情, 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比较冷漠, 参与程度低。当政府部门组织的环保活动给自身带来一些不便或需放弃一些既得利益或要进行一些必要投入时, 大多数村民往往会选择放弃, 甚至消极反对。
以上种种忽视环境与生态、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矛盾的对立面去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 以及“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把自己置身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之外的态度, 都势必影响生态文化的建设。
2. 经济发展滞后, 经济实力薄弱。
从横向上看, 青藏地区经济状况十分落后又是客观的现实。加之认识水平不高等主观条件的限制, 青藏地区特别是农牧区的不少地方政府和官员, 虽然也能看到环境生态问题的存在,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只把发展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和村容村貌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心任务, 甩掉“贫穷”、“落后”帽子的愿望十分强烈, 而没有意识到或没有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对这些工作的推动作用, 所以, 文化建设涉及较少。即便是在一些重视文化建设的地方, 因为经济实力的限制, 也只是热衷搞一些投入少、难度小、看得见的“硬件” (诸如图书室、阅报栏等) 建设, 或者组织几次政绩色彩浓厚的“送文化下乡”活动, 少有涉及到变革观念、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深层次的文化建设。而这正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点。这种经济落后的现状, 严重制约着青藏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
3. 人口增长过快, 群众文化素质较低。
青藏地区人口增长过快, 资源环境承载力压力增大。资料显示, “从西藏和平解放到2008年, 不到六十年的时间里, 西藏总人口由1959年的122.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87.08万人, 当地的藏族人口从100万左右快速增长到2008年的270万人。中国内地广泛开展的计划生育政策并没有在西藏广大农牧区实施, 相关统计机构对西藏自治区1%的常住人口抽查结果显示, 近十年西藏常住人口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 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青海也是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的地区, 形势不容乐观。“2007年末, 全省总人口551.6万,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8‰, 与2006年相比, 自然增长率下降0.17个千分点, 但仍高于全国同期水平3.83个千分点。”[2]对于经济欠发展的青藏地区而言, 人口的过快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就业文化、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现总人口约1 000万, 但由于经济的、宗教的和其他原因, 青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人民受教育程度偏低, 文化素质相对不高。据统计, “青海藏区到2005年底, 还有18个县尚未实现‘两基’目标, 青海牧区六州‘两基’人口覆盖率仅为37.5%, 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2.7年, 比全国平均年限少5.8年, 小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最低的现只有68%, 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最低的现仅为16%, 文盲率在15%的县有11个。”[3]人口增长过快, 群众文化素质较低, 无疑对生态文化建设构成了制约。
4.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缓慢, 难以形成共建生态文化的合力。
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完善的文化管理体制作保障。建设生态文化, 使之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方方面面, 不光是文化部门的事情, 而是需要包括文化部门在内的教育、宣传、环保、工商、信贷、经济、立法等社会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单打独斗地完成生态文化建设这一浩大工程。但是, 各部门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应该做哪些工作, 承担哪些责任, 建设成效如何考量, 都还不够明确。青藏地区适应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还未建立, 目前主要依靠的还是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文化管理体制, 很难适应生态文化建设的需要。另外, 由于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生态教育、生态宣传、生态保护团体及生态文化普及基础设施等生态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使得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工作落实难度加大。
5. 民族及宗教问题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影响。
青藏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民族地区, 因此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同民族、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一是少数民族与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 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的差距必然带来利益分配的差异, 进而引发民族之间的一些显性和潜性矛盾。另外, 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有时会引发一些误会和矛盾。这些矛盾往往在生态文化建设中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成为制约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发展的软瓶颈。二是不同宗教信仰群体之间的矛盾。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占青藏地区总人口的46%以上, 且大多数都信信仰伊斯兰教或藏传佛教。这样, 该地区就存在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矛盾, 不同宗教信仰群体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 往往也会导致建设生态文化的力量趋于分散, 难以形成强大合力。
另外, 民族及宗教问题, 也是导致青藏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藏独”势力不会在短期内消失, 也不排除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制造矛盾、破坏团结的情况。“3·14”事件就是明证。稳定是青藏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 也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能否坚持好、运用好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解决好民族和宗教问题, 是青藏地区各项建设包括文化建设顺利开展的前提。
三、对策与建议
1.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这也应该是生态文化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 我们应该自觉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贯穿于生态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解决生态文化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 使生态文化建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和繁荣。
2. 要普及生态文化的宣传与教育。
任何一种新思想、新文化, 往往都是随着社会关注程度的提高, 逐渐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因此, 要发展和弘扬生态文化, 就要让先进的生态文化思想在各种媒体中占据重要位置, 切实发挥媒体传播知识、统一认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功能。“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是教育, 生态文化建设也不例外。教育是文化形成生产力的前提基础, 是生态经济的有效保障, 能有力地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4]学校教育是普及生态文化的重要渠道, 因此要抓好各层次学校的生态文化教育, 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3.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建设生态文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特别是在青藏地区这一欠发达区域, 人才缺乏, 条件更差, 困难更多, 工作的难度更大, 迫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宣传好、落实好党的计划生育政策, 狠抓教育事业, 切实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 保持区域稳定作为头等大事, 为生态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克服劣势, 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建立相关规章制度, 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履行好政府职能。
摘要: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关键,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是当前中国各族人民共同面临的历史性任务。近年来, 青藏地区为实现生态文明, 在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 仍然存在着制约生态文化建设的诸多因素。要化解这些瓶颈因素, 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普及生态文化宣传与教育,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关键词:青藏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瓶颈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2009-03-30.
[2]曹文虎, 李勇.青海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研究[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9.
[3]马志伟.关注青藏高原先进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EB/OL].http://cppcc.people.com, 2008-04-23.
文化生态因素 篇5
博斯公司“2011年度全球创新1000强”的研究结果发现,所谓创新型公司,它们最后的业绩、利润和规模,其实跟这些公司在科技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苹果公司颠覆了很多管理科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外界对乔布斯毁誉不一,苹果公司也并不具备非常清晰的组织架构,但是乔布斯和苹果公司对于创新战略的追求是勿可质疑的,创新成为了公司最重要的工作。乔布斯可以带动全公司的人力和资源去全心为创新服务,乔布斯及公司的每一个团队成员都非常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过,如果你认为苹果公司的成功仅仅来源于内部的创新,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苹果公司更关键的成功因素是它打造了一个产业链,鼓励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创新,并把创新成果应用于苹果产品和客户,达到共存共荣的效果。苹果公司成功建立了一个产业的生态系统,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可持续的创新竞争力。
现如今,当我们在考虑创新问题的时候,已经不能再单方面地去进行思考。在一个良性的创新生态系统里,有很多的参与者,这其中包括了创新型企业集群、投资者、科研教育机构、创业者、政府机构,以及时尚和休闲等提高生活品质的产业等。这些参与者是环环相扣的,并不能说谁是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主导者,谁也并不具备唯一性。如果时间倒退十年,我们也许还可以说政府在创新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根据我们研究的一些国家的城市创新转型的成功例子中可以看出,如今政府的角色应该更偏向于促进者。
目前,中国已经有许多领域在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成果,但是在未来面临的竞争不单是自己跟自己的竞争,而且还是我们跟全球的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更应该为创新搭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这样才能把创新这项工作做得更深入、更持久。
如何才能打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第一,良好产业政策方针的制定和执行。政府能否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和方针,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鼓励创新是形成可持续性创新共生环境的必要条件。第二,多元化的居民组成。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城市居民组成有利于形成包容、活跃和适应变化的城市文化,但政府需要建立人口发展控制和城市规划机制。第三,良好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和研发基地的形成有利于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大量的教育机构可为创新型产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良好的基础研究环境可以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参与尖端的研究。第四,供高科技人才活跃交流的环境。良好的交流环境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包容性和吸引力。创新型城市应该鼓励多元化的产业,涵盖科技、服务、时尚、设计和艺术等领域。各个产业的精英和智库可以在此环境下交流,促成思想碰撞,激发更大的创造力。
责任编辑:邓中华 dengzhonghua@guanlixuejia.com (欢迎对《管理学家》杂志社的文章提出建议或投稿,联系邮箱:guanlixuejia@gmail.com)
文化生态因素 篇6
互助县封山育林区为境内 (前山) 水源涵养林区, 位于东经101°46′~102°45′, 北纬36°30′~37°09′, 一般在浅山区、林缘区和中山区, 海拔为2 400~3 000 m。该林区属大陆性高原气候, 为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 由于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两大高原交汇地带, 又受到海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气温变化较大, 具有气温低、光照不足、生长期短、降水较少等特点[1], 年平均气温3.0℃, 全年≥0℃的活动积温为1 327~2 474℃, 无霜期100~130 d;年均降水量350 mm, 年蒸发量1 800 mm;降水受季风影响, 季节分配差异很大, 多集中分布在7—9月, 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土壤为山地褐色土、山地粟钙土和山地灰褐色土等类型。生态修复封育对象主要为残林迹地、疏林地、有散生木分布的灌丛林地和密度较低的灌木林地, 以及出现退化趋势的林分和灌木林。乔木树种主要有青海云杉、桦类、山杨等, 平均郁闭度0.4~0.6;灌木以高山柳、金露梅、锦鸡儿、杜鹃等为主, 平均覆盖度5%~50%;草本主要有蒿类、冰草、苔草等, 覆盖度达50%~60%。封育区周围人畜活动十分频繁, 农林矛盾非常突出, 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封育区分布的森林主要是天然次生林, 是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组成部分, 树种以青海云杉为主, 主要以条状分布在流域的中山地带, 而少量人工林则以团状分布在沟谷河滩和村庄周围[2,3]。
2 生态修复封山育林区域
根据区域分布和试验要求, 试验区中共设封山育林样地19块, 封山育林面积576 hm2其中:南门峡林场5块, 面积187 hm2;松多林场4块, 面积107 hm2;龙王山3块, 面积63 hm2;五峰寺3块, 面积49 hm2;松蟠寺2块, 面积27 hm2;边滩2块, 面积39 hm2。另外, 后沙沟1块, 面积25 hm2;高寨1块, 面积37 hm2;蔡家堡1块, 面积42 hm2。
3 生态调查内容
在试验区中选择尕寺加、松多滩、泽林、五峰寺、松蟠寺、边滩、后沙沟、高寨、蔡家堡等9个试验点,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9块封山育林地, 按封山育林地的地形地貌、林木生长状况等因素布设样地, 并在周围未封山育林地段设立对照区。主要调查林分的天然更新及乔木和灌木的生长情况等。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每个乔木样本单元设4 m×4 m样区20块, 在样区内进行调查, 并测定不同年龄云杉幼树的新梢长度;每个灌木样本单元设10 m×10 m样区5块, 主要调查林木的平均高和覆盖度2个因子变化。不同试验点的调查方法相同。
4 生态影响因素
4.1 林分天然更新密度
经调查统计, 封育区的林分天然更新的幼树主要有云杉、桦类、山杨等。通过天然更新情况调查 (表1) , 封育区平均密度为1 940株/hm2, 对照区平均密度为295株/hm2。天然更新幼树封育区比对照区增加1 645株/hm2, 幼树株数增加5.6倍。如尕寺加封山育林区, 原为残林迹地, 始封于1983年, 当时的林木种植密度只有915株/hm2, 且基本为幼苗幼树, 调查时已郁闭成林, 封育后林木密度达2 760株/hm2, 稠密处达4 500株/hm2以上, 林木平均树高6 m, 郁闭度0.8以上, 达到水源涵养林的标准, 需解除封山育林措施;而对照区目前只有幼树180株/hm2, 且缺枝少梢, 生长不良, 形成“小老头”树, 需继续开展封山育林措施。封育区和对照区的天然更新对比明显。
(株/hm2)
4.2 林分高生长
林分高生长因封育区内存在幼树树种而无法确定其年龄, 且封山育林前无高生长档案记载, 为此只对封育区和对照区的云杉树种高生长进行调查分析。由表2可知, 在封山育林区内6~20年的云杉幼树高生长平均为99.5 mm/a, 对照区平均为77.3 mm/a, 封育区内比对照区高生长增加22.2mm, 云杉高生长平均增加28.7%。
4.3 灌木林生长的覆盖度和平均高
由表3可知, 封山育林后封育区灌木平均覆盖度83.1%, 平均高1.4 m;对照区平均覆盖度25.6%, 平均高0.5 m。与对照区相比, 封育区灌木覆盖度比对照区增加57.5个百分点, 增加2.2倍, 平均高增加0.9 m, 增加1.8倍。
4.4 人工更新造林成活率
互助土族自治县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就开始营造水源涵养林, 共人工造林13 540 hm2, 当年平均成活率为67.0%, 由于当时没有开展封山育林, 无围栏保护, 经人畜破坏后, 目前保存面积为1 300 hm2, 保存率仅为9.6%;而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营造的水源涵养林, 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后人工造林13 000 hm2, 当年平均成活率92.7%, 目前保存11 700 hm2, 保存率90% (表4) 。封育区的人工造林成活率比未封区提高25.7%, 造林保存率提高80.4%, 说明封山育林有效地保护了人工更新成果, 是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重要措施[4]。
(mm/a)
注:t=3.0, t0.05=1.96, 95%的可靠性表明差异显著。
摘要:调查互助县生态修复封山育林林木生长状况, 结果表明:林分天然更新密度、林分高生长、覆盖度、平均高和人工更新造林率等指标均较未封育区有明显改善, 指出生态修复封山育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生态修复,封山育林,影响因素,青海互助
参考文献
[1]陈玉庆, 赵成甲.加大封山育林步伐推动国土绿化进程[J].中国林业, 2007 (6A) :54.
[2]郑杰.青海三江源区封山育林效果与问题分析[J].青海科技, 2007, 14 (6) :6-8.
[3]罗明宝.重建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关于青海部分地区封山育林情况的调查[J].青海环境, 2000, 10 (4) :150-153.
壮族生态伦理思想形成因素探析 篇7
一、自然环境是首要因素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论述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有深刻的影响,归结为三点:一是对生产方式、经济生活发生作用;二是对社会关系、政治制度;三是对民族性格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自然地理环境也有精辟的阐述,《管子·水地篇》中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可见,人类的生存生产与思想文化的产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相关,自然地理环境是文化产生的基础条件。壮族的生态伦理思想作为社会意识,自然不可能脱离社会存在而独立产生。
壮族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等省,其中以广西居多。广西位于我国南部,属于亚热带气候,山地多,平原少,紧挨海洋,其地理环境可精辟地描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一片海”。广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数亿年前,海底生成的石灰岩由于地壳变动,上升露出地面。在雨水的长期冲刷和地下水的漫长侵蚀下,逐渐形成了不计其数、深邃曲折的窑洞,这些天然的洞穴成为了壮族先民躲风避雨的理想栖息地。广西属于珠江流域范围,水系发达,拥有左江、右江、郁江、柳江、黔江、桂江等河流。
水源充足、动植物繁多、高温多雨、天然洞穴遍地,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对于远古时期的壮族先民来说是非常优越的。但是,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面对湿气重,毒蛇猛兽,尤其是水旱灾害,壮族先民的力量就显得十分微弱了。壮民所喝的水、吃的食物,一切一切都源于自然,因此对大自然的依赖程度高,对大自然也充满了敬畏,认为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这就是“万物有灵”的生态伦理意识的萌芽。
二、传统生产方式促进了壮族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
壮族所处的地域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合水稻生长。1993-1995年,在壮族的苍梧部故地,湘东南道县紧靠广西边境的寿雁镇玉蟾宫,“发掘出了四粒炭化稻壳,兼具野生稻和人工稻混合特征,说明为驯化不久的栽培稻”,后来“经国家文物局再次测定为18000-22000年”[1]由此可见壮族的稻作文化源远流长。
壮族先民在漫长的水稻耕耘过程中,对一种小动物极为熟悉,这就是蛙。青蛙在稻田中捕捉害虫,维护稻禾的生长,可以说是丰收的卫士。每当雷雨过后,青蛙都会“呱呱呱”地叫个不停。这不仅使人发现青蛙在稻田间的数量多少与稻谷收获高低有关,而且还发现青蛙的鸣叫与雷鸣大雨有联系。此外,人们还观察到蛙在雨后能够迅速繁殖,这种现象正好符合人们祈求人口繁衍的心理。因此,壮族相信青蛙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生物,在《东林郎的故事》里面有这样人物化的描述:“姆六甲告诉人们说:蚂拐(即青蛙)是天女,雷婆是她妈。她到人间来,要和雷通话。不叫天就旱,一叫雨就下。你们伤害了她,就得给她赔情、赔礼。”[2]桂西地区也流传这样的《蚂拐歌》:“抬蚂拐出游,求雷婆下雨,保五谷丰收。”[3]从中不难发现“人—稻—蛙—雷”之间巧妙的生态逻辑关系,可见壮族对蛙这一小小的生命充满了尊重和关爱,其在壮族心中的地位之高。直至今天,在“广西上林、忻城等县壮族人民笃信谁若乱捉小青蛙,雷公就会发怒,就要劈死他”[4]。
壮族对蛙的保护与崇拜来自他们对蛙本身特性的观察,以及对农业发展的需要与自身心理的需求。壮民进一步将蛙人格化,进而促使人蛙关系和谐发展,促进了壮族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
三、原始宗教信仰是重要因素
原始宗教信仰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鬼魂崇拜三种形式。壮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蕴含有不少生态伦理思想。
壮族先民在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中,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的联系密不可分,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万物都是具有生命的,而人类也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一种“物我合一”的自然观,是壮族自然崇拜的核心。如费尔巴哈所言:“人本来并不想把自然与自然分开,因此也不想把自然与自己分开;所以他把一个自然现象在他身上所激起的那些感觉,直接看成是对象本身的形态。”[5]
南方夏季多雷雨,电闪雷鸣不但使人感到恐惧颤栗,而且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的破坏性,这使壮族先民在惶惧惊恐之中对雷顶礼膜拜。在壮族的神话中,雷王是和始祖神布洛陀同在一个山洞里走出来的,而且雷王是老大,布洛陀是老四[6],可见壮民对雷的尊崇。对于在地面上的自然万物,壮族也是用一颗虔诚的心去膜拜。如,壮民崇拜树木,常以大树作为村里的神树,至今仍有不少村舍里种植有一棵大榕树,认为榕树有神力,能够保护他们。壮民还崇拜石头,因为石头在石器时代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壮族认为“在古代天地是一块巨石,后来始祖布洛陀把巨石分开,米洛甲从石头中出来”。[7]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水也成为壮族崇拜的对象。如今,在广西十万大山的壮族每年除夕、正月初二、十五都要祭水神,相信经过祭祀的水具有神秘的力量,能使人健康,用于灌溉能够丰收。[8]
图腾崇拜是原始氏族制度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壮族是多图腾崇拜的民族,有铜鼓图腾、竹图腾、牛图腾等,流传最久远的是蛙图腾崇拜。在科学知识极度匮乏的时代下,人们希望借青蛙来判断晴雨,更希望拥有蛙一样强大的繁殖和生存能力。因而把青蛙当做保护神来膜拜,敬奉为图腾。当今壮族还流行举行蚂拐节,这是由古老的图腾祭祀仪式演变而来的。
从壮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中不难发现,壮族先民敬畏自然,敬畏万物,这种对自然的崇拜又体现了壮族先民对自然的热爱,希望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主观认识中蕴含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
四、儒家文化的融合
虽然壮族生活的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处于崇山峻岭之中,但壮族并没有孤立封闭的发展,而是与其他民族交流互动,其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大致在西汉时期由儒生陆贾传入。尽管陆贾来岭南是带着政治任务与赵陀谈判的,但是他最终利用儒家的学说令赵陀臣服了。到东汉时期,岭南设置了学校,儒家思想得以传播。在晋朝、南朝,岭南的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受过儒家思想浸润的壮族文人,如养奋、申朔、顿猗。[9]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壮族生态伦理观的形成与发展。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第一点就是“畏天命”,也就是敬畏自然,这是一种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到孟子时,演变成“万物皆备于我”,再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体现出儒家生态伦理观念的递进,由最初的敬畏自然,提升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自然。在壮族的《麽经布洛陀》里面唱到水稻的种植过程,“二十五日王去扯秧,二十六日去插田,七月穗长,八月割稻谷”,从这些描述可知壮族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是按照自然规律,对自然不单只是消极的敬畏,而是主动合理的利用自然规律。这和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一定的共性。
总的来说,壮族生态伦理思想是在自然环境、传统经济生产方式、原始宗教、儒家文化的融合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形成的,具有独特性、丰富性,为我国生态伦理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摘要:壮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生态伦理思想,这并非凭空产生。自然生态环境、传统的生产方式、原始宗教信仰以及儒家文化的影响都是促使壮族生态伦理思想产生形成的因素。
关键词:壮族,生态伦理,产生条件
参考文献
[1]梁庭望.壮族的稻作文化和社会发展探索[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9).
[2]丘振声.蛙·图腾·美[J].民族艺术,1987(3).
[3]丘振声.壮族图腾考[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51-54.
[4]曾杰丽.壮族民间信仰的和谐生态伦理意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5]刘达临.世界古代性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1998:20-21.
[6]壮族百科辞典[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325.
[7]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等编.女神·歌仙·英雄——壮族民间故事新选[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13.
[8]李绍明等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壮族卷)[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10.
文化生态因素 篇8
1 水利工程与生态水利工程的区别
水利工程作为人类简单的实现水资源再分配和水资源充分利用的手段和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依靠水利工程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修筑防洪堤和水库解决防洪问题、修建水库和打井以提供人类稳定的水资源、通过修剪提水泵站和排水沟以及灌溉渠道以减少农作物的旱涝灾害、通过修建水电站为居民提供清洁能源、通过修建水坝和人工湖泊以发展旅游景点等。由此可以看出, 水利工程主要解决的是人们日常遇到的实际问题, 主要涉及的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而生态水利工程作为一种运作过程符合生态规律和要求的水利工程, 其主要的服务目标是生态环境。对于真正的生态水利工程应该具有如下几点科学内涵:
首先, 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主要是根据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原理进行的, 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 应该将生态系统的健康过程作为设计的制约因素并能够将其维持在设计阶段的重要位置进行考虑, 从而使得水利工程能够适宜的生态水文过程的要求。其次, 在生态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中, 应该严格遵循生态需水规律, 在水库使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本身应具有的生态功能, 建立相关制度对生态需水情况进行调节也是其解决生态环境方法之一。最后, 生态水利工程的选址一定要注意, 在选择建设地址时, 不仅要考虑经济条件的约束, 还应充分考虑生态负面影响的最小化, 这也是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最关键的考虑因素。[1]
2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生态水力工程设计方法和标准没有做到因地制宜
生态水利工程的在进行建设和使用过程中, 遵循的服务目标是特定性和地域性。生态系统在不同的地区和区域, 会根据当地的区域特点而呈现不同的特征, 虽然目前我国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功能提出了一些理论评价指标和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和指标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缺乏可操作性的, 这种现象的存在与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对生态的具体影响的研究较少存在很大关系。为保证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国家应对水利工程的结构建筑物执行一系列强制性标准。
2.2 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工作者缺少合作的机会与机制
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往往介入较晚, 大部分是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基本由水利规划和水工建筑设计人员确认以后, 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加上当前我国环评管理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市场还不十分完善和规范, 环评单位替业主考虑得较多, 对生态目标考虑得相对较少, 甚至隐瞒工程真正的生态影响后果, 导致许多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不明显而负面影响相当突出, 所以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与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缺少合作的机会与机制, 所以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与设计相对滞后。[2]
2.3 如何设计新的生态水利工程与原有水利工程设施协调运行
在一个流域内, 往往新的生态水利工程可能要在原有水利工程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优化设计。如白洋淀湿地供水工程、扎龙湿地补水工程、洪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工程 (正在设计) 等生态水利工程, 科学地配置一些分水工程和蓄水工程, 对区域来水量进行重新分配或对水的去向进行重整等。再如, 原来的水利工程设施是服务于旱作耕地的排水, 保护旱地农业免遭洪水危害, 后来, 耕地耕作方式发生改变, 旱地改成水田, 这时排水沟渠的功能也应该发生一些转变, 由原来的单一排水应改成排蓄结合, 特别是旱地改成井灌水田, 对原有的沟渠更有必要进行一些改造设计, 如设计一些生态控制闸门, 一方面起蓄水作用, 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沟渠蓄水补充地下水, 减缓地下水超采;其次, 还可以提高沟渠湿地对农田排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泥沙的滞留。[3]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及量水设施配套规划报告[R]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 2009.
[2]国务院体改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2008.
文化生态因素 篇9
1 关于水利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之间关系的分析
水利工程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经济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前提, 尤其是近年来, 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深化, 社会对于水利工程的要求日益严格,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要进行相关环节的分析。水利工程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时期就已经为人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也一直是人类经济社会服务系统。相应的, 水利工程的开展对自然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面对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水利工程, 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不仅在水利工程的性质和规模上体现出区别和特色, 也应在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方面有用自身的优势。到目前为止, 还存在很多地区的单位以及个人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实施还不是很关注,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也关注甚少, 认识不够深刻。
而如今随着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地表生态系统调节二氧化碳的能力越来越差, 这就使得全球变暖现象越来越严重, 加之人类长期干扰下垫面环境, 使得全球的水循环由于受到人类的影响而越来越不规范, 进而导致全球水循环和水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日益严峻, 其中, 人类干扰下垫面的重要内容就是水利工程。在有些情况下, 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导致区域流域的水资源分配不均, 进而导致生态环境出现各种问题, 例如, 下河道缺水或者断流, 水生生物数量也呈现下降趋势等。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引发的种种问题, 应该引发人们的充分思考, 重新审视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要想解决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必须建立生态水利工程, 那么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之前, 还应首先充分了解什么是生态水利工程, 并合理划分水利工程与生态水利工程的区别。
水利工程作为人类简单的实现水资源再分配和水资源充分利用的手段和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依靠水利工程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修筑防洪堤和水库解决防洪问题、修建水库和打井以提供人类稳定的水资源、通过修剪提水泵站和排水沟以及灌溉渠道以减少农作物的旱涝灾害、通过修建水电站为居民提供清洁能源、通过修建水坝和人工湖泊以发展旅游景点等。由此可以看出, 水利工程主要解决的是人们日常遇到的实际问题, 主要涉及的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而生态水利工程作为一种运作过程符合生态规律和要求的水利工程, 其主要的服务目标是生态环境。对于真正的生态水利工程应该具有如下几点科学内涵:
首先, 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主要是根据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原理进行的, 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 应该将生态系统的健康过程作为设计的制约因素并能够将其维持在设计阶段的重要位置进行考虑, 从而使得水利工程能够适宜的生态水文过程的要求。其次, 在生态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中, 应该严格遵循生态需水规律, 在水库使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本身应具有的生态功能, 建立相关制度对生态需水情况进行调节也是其解决生态环境方法之一。最后, 生态水利工程的选址一定要注意, 在选择建设地址时, 不仅要考虑经济条件的约束, 还应充分考虑生态负面影响的最小化, 这也是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最关键的考虑因素。[1]
2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生态水力工程设计方法和标准没有做到因地制宜
生态水利工程的在进行建设和使用过程中, 遵循的服务目标是特定性和地域性。生态系统在不同的地区和区域, 会根据当地的区域特点而呈现不同的特征, 虽然目前我国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功能提出了一些理论评价指标和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和指标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缺乏可操作性的, 这种现象的存在与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对生态的具体影响的研究较少存在很大关系。为保证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国家应对水利工程的结构建筑物执行一系列强制性标准。
2.2 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与生态科技工作者缺少合作的机会与机制
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往往介入较晚, 大部分是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基本由水利规划和水工建筑设计人员确认以后, 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加上当前我国环评管理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市场还不十分完善和规范, 环评单位替业主考虑得较多, 对生态目标考虑得相对较少, 甚至隐瞒工程真正的生态影响后果, 导致许多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不明显而负面影响相当突出, 所以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与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缺少合作的机会与机制, 所以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与设计相对滞后。[2]
2.3 如何设计新的生态水利工程与原有水利工程设施协调运行
一般而言对于这条技术路线可以概括为三点, 分别是对水文过程的分析和计算、对于生态因素的影响目标和生态与环境的有效结合。
在一个流域内, 往往新的生态水利工程可能要在原有水利工程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优化设计。如白洋淀湿地供水工程、扎龙湿地补水工程、洪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工程 (正在设计) 等生态水利工程, 科学地配置一些分水工程和蓄水工程, 对区域来水量进行重新分配或对水的去向进行重整等。再如, 原来的水利工程设施是服务于旱作耕地的排水, 保护旱地农业免遭洪水危害, 后来, 耕地耕作方式发生改变, 旱地改成水田, 这时排水沟渠的功能也应该发生一些转变, 由原来的单一排水应改成排蓄结合, 特别是旱地改成井灌水田, 对原有的沟渠更有必要进行一些改造设计, 如设计一些生态控制闸门, 一方面起蓄水作用, 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沟渠蓄水补充地下水, 减缓地下水超采;其次, 还可以提高沟渠湿地对农田排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泥沙的滞留。[3]
结束语
为了满足实际水利工程的发展, 应该明确分析和总结目前我国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该遵守的主要技术路线。
摘要:为了促进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的提升, 我们要针对水利工程内部的生态因素展开分析, 通过相关环节的分析, 促进该环节不足的解决, 以保证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的提升。为此, 我们要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原理的深入分析, 通过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应用, 确保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管理深化,方案设计,应用管理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及量水设施配套规划报告[R].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 2009.[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及量水设施配套规划报告[R].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 2009.
[2]国务院体改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2008.[2]国务院体改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2008.
培育生态文化 支撑生态文明 篇10
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是反映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之间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生存方式进步、生活方式变革的产物,是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生态文明除了生态文化之外,还包括生态制度等多方面内容或者形态。而在这其中,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的生态文化不像其他的生态形态那样具有明确的、独立的边界。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生态文化不是游离于其它系统之外,而是自始至终地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到灵魂的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系统的支撑,而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生态文化,无疑是这个系统支撑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唯有不断培育先进、繁荣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大厦才有更加坚实、更加稳固的支撑。
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形式,使公众具备建设生态文明所必备的生态文化素养,使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伦理道德成为社会公德。生态文化的教养培育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经过几代人甚至更长时期的努力,只有持之以恒,方能久久为功。
生態制度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制度建设。生态制度是指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制度创新历来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本源性动力。
生态人才是生态文化建设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必须下大力气抓好队伍建设。繁荣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人的因素。生态文化人才的培养,必须从思想上入手,对象可先从文化工作者开始,使之不断增强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科学的生态洞察力和判断力,及时发现并敢于制止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加强生态环境类的专业能力培养。这方面高等院校尤其要发挥和担当主力军的作用。要通过高层次的专业教育,真正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了解掌握生态环境学科前沿知识并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队伍基础。
浅谈不同香型烤烟形成的生态因素 篇11
1 我国烤烟香型的地域分布
我国地域辽阔, 某个区域的生态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烟叶的香型风格, 其中:清香型烟叶主要分布于南方烟区, 云南、四川、福建等省烟叶代表了较典型的清香型风格;浓香型烟叶主要分布于北方, 以鲁、豫、皖为中心的黄淮烟区代表了较典型的浓香型风格;中间香型烟叶分布间于南北方之间, 主要产于贵州、重庆、山东等地区。不同香型的烟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清香型烟叶:香气清雅、自然醇和、细腻圆润, 能给人以优雅芬香、自然清新的感受;浓香型烟叶:浓郁芬芳、香气绵长、烟气浓度较大, 有较强的焦甜香感。中间香型烟叶:介于清、浓两香之间而偏于清, 清雅圆润、烟气细腻, 余味爽净绵长, 回味生津返甜。
2 不同香型烤烟形成的生态条件
烤烟香气风格的形成存在诸多因素, 其中烤烟生长过程中的生态条件影响最大。因为相同的烟草品种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 其香气风格的形成均有较大差异性。
2.1 土壤因素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烤烟, 由此可见烟草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 几乎在各类土壤中都能生长。但是从烟叶的品质来看, 不同土壤类型所生产出来的烟叶, 其品质还是有较大的差异。从烤烟香型的角度来看, 土壤的酸碱度及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都会影响到烟叶香型。
2.1.1 土壤的酸碱度
土壤的酸碱度对烤烟氮素及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存在重要影响。针对不同酸碱度土壤下生长的烤烟香型研究发现, 烤烟生长最适宜的土壤酸碱度范围为5.5~7.0。当土壤酸碱度低于6.5时, 所生长的烟叶香气一般表现为清香型;土壤酸碱度在6.5~7.5时, 所生长的烟叶香气可能表现为清香型、中间香型和浓香型三种风格;土壤酸碱度在7.5~8.0时, 所生长的烟叶香气一般表现为浓香型。
2.1.2 土壤的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烤烟氮、磷、钾的主要营养来源。研究表明, 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好在1.5%~3.0%左右, 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分布和比例与烤烟香型存在密切关系。氮过低时, 烟叶薄, 颜色淡, 香气量不足;而氮过多时, 烟叶易形成黑暴, 调制后香气质较差, 杂气重。含盐量或含氯量偏高时, 烟叶不但燃烧性差, 而且杂气重, 香气质差。同时土壤中的钾、硼、锌等元素也会对烤烟香气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2.2 气候因素
烤烟一般从2月份开始育苗, 9月份采收结束, 基本需要10个月的生长期, 经历了春、夏、秋3个季节, 因此每个季节的气候对烤烟生长期间的各时段均有影响, 特别是处于大田生长期的烟叶, 气候条件是决定烟叶品质的重要因素。
充足的光照是形成优质烟叶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 增加适当的光强能够降低叶片含氮量和蛋白质含量, 可以提高叶片产生的西柏三烯二醇等叶面物质, 对增加烟叶香气物质有重要作用。同一烤烟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 其风格特色截然不同, 例如:K326品种在河南烟区所生产的烟叶为浓香型, 而在云南烟区所生产的烟叶却为清香型。下面我们主要把河南烟区和云南烟区在烤烟生长期的气候条件做一个对比。
河南属于北亚地带与暖温带过渡型气候, 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16℃之间。从烤烟的生长发育期来看, 烤烟移栽至大田前期5月份左右, 河南地区大体气温还不太高、光照时数较短, 而烟叶旺长及成熟期大概为6月至8月, 那时气温较高、光照时数较长, 特别是7、8月份的气候基本都处于强光高温条件下, 而烟叶品质特别是香气的形成也主要在这一时期。因此分析, 烟叶生长前期低温少日照, 后期强光、高温迫熟是形成特有浓香型烟叶风格的重要气候基础。
云南概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 一般特点是四季温差小, 干湿季分明, 立体气候特征明显。4、5月份云南大体气温偏高且少雨, 烤烟移栽至大田时, 经常需要抗旱保苗, 因此烤烟生长摆盘、团棵期, 干旱少雨气温偏高的气候有利于烟株内糖分快速积累并抑制烟碱和含氮化合物形成;6月至8月, 云南进入雨季汛期, 烤烟进入旺长及成熟期, 少光多雨气温偏低的气候有效降低了烟叶糖分的耗失和转移并提高烟叶含氮量, 从而造就了云南清香型烤烟品质风格和特点。福建烤烟同属清香型烤烟, 但对照云南气候条件来看, 其大田生长期的光、温及降雨条件与云南明显不同, 唯一共同点是烤烟大田中后期少光多雨。因此分析, 烤烟大田中后期少光多雨是造成烟叶致香成分积累减少而形成清香型烟叶风格的重要气候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