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鉴赏(精选8篇)
生态文化鉴赏 篇1
人文生态:高中美术鉴赏不可或缺
人文生态:高中美术鉴赏不可或缺
作者/王安亮
摘 要:高中“美术鉴赏”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这种鉴赏不仅仅是“求同”,也要“求异”;不仅仅关注“纸的正面”,更要品味“纸的背面”;不仅仅是习得“知识技法”,更是“精神”的滋养。让学生浸泡在这样的精神根系中,必将惠及于学生,也惠及于新世纪的美术教育。
关键词:鉴赏;求异;唤醒;技法;人文
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美术鉴赏”是最具人文色彩的模块之一。不论是感受、体验,还是联想、分析和判断,如果缺少了人文性这一基点,那么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将是肤浅和单薄的,其收获也难免是浅薄和苍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所谓的审美能力、多元文化,都是从精神层面而言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极为重要的一环。高中美术教师应抓住这一环,并强化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鉴赏不仅仅是“求同”,也要“求异”
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范围广、形式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调查、考察美术现象,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鉴赏美术作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学习活动一般注重对美术作品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的确,老眼光只能看到老风景。相反,独辟蹊径,才会领略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奇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经常反思自己:是否有更新的切入点?是否有新的连接点?是否在“拐弯处”发现了打开作品真义的钥匙……师生不拘囿于一时、一画、一个观点,其视野也许更广,收获也许更多。
以下是一教师在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部分片段教学:
师:大自然是五颜六色的,但古人画笔下的山水却为什么大多数是黑白的?
生:可能是当时颜料难找吧。
生:我估计墨汁掺水后,墨色变化层次多,这样显得更好看。
生:我想跟山水画产生之初的社会有一定的关系。
师:这是因为古代山水画家具有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道家提倡“无为”,尤其在乱世之时,中国文人更加追求自然,以林泉为伴。
……
面对浩如烟海的美术作品,教师的责任和智慧不在于“定性”,而在于为学生的多种解读提供合适的切入点,尽可能敞开学生的视野和心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在鉴赏中,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滋养心灵、提高自己。
二、鉴赏不仅仅关注“纸的正面”,更要品味“纸的背面”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对于美术鉴赏而言,所谓“纸的背面”,是指要循着画面的表层,深入画家的心灵秘境之中,深入作品的核心地带――那里才能和古人交流、和先哲通电;那里才是美术作品旺盛的生命力所在。当然,能够走到作品隐秘的深处,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启发和唤醒。
在欣赏郑板桥的《墨竹》时,人们很难忘记,郑板桥先生的四种竹子和它们之间的关联: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作品中的竹子基于生活中的竹子,却不是机械、僵硬的反映,而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审美意识的表达。郑板桥曾经写道:“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花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发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可见,郑板桥先生的《墨竹》,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基于生活与感受的第二次创造。如果我们不透过“纸”的背面,就体会不到郑板桥先生“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象、神似与形似”的深意。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也需学生睁开另一只眼睛深入品味: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萧条淡泊……如果教师经常引领学生用“心”,而不仅仅是用“眼睛”去鉴赏作品,学生一定会在美术作品的“密林”深处收获到沉甸甸的芬芳。
三、鉴赏不仅仅是习得“知识技法”,更是“精神”的滋养
雷诺兹曾经说:“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这里的“思想”自然是从精神层面而言的。的确,鉴赏好的美术作品,其实就是和大师进行精神交流,就是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洗礼、情感的滋养。正如郑轶所说:“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在于起跑多快,而在于跑得多远,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富足,方是一个人生命充盈的基石。”美术鉴赏正是不需要跑得多快的教育。因而,教师应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通过专题呈现、多元交叉、循序渐进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积极主动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传达一种正确积极的人文精神。
郑板桥的《风竹图》是典型的以景写情,“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风竹中的枝叶、枯瘦的幼竹既是贫苦百姓的生活境遇写照,又是画家真挚感情的流露。无论是我国远古时期的彩陶文化,还是敦煌壁画;无论是古希腊的瓶画、柱式,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都和人及人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都隐约跳动着画家的脉搏、呼吸着雕刻家的灵魂(里尔夫)。让学生浸泡在这样的精神根系中,必将惠及于学生,也惠及于新世纪的美术教育。
寻找美、创造美固然重要,但是藉此吸收喂养心灵和情感的精神“维他命”也更为重要。美术鉴赏就是一个欣赏、思考、追问、想象以及与文本对话、与画家神交的过程。做精、做细这个过程,学生必将被唤醒,能够更好地装点自己的“内环境”。引领学生徜徉在五彩缤纷的美术王国中,通过正确而有深度的鉴赏,唤醒学生的生命拔节声,这样的“行走”虽辛苦,但值得一试。
(作者单位 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校)
生态文化鉴赏 篇2
一、鉴赏不仅仅是“求同”, 也要“求异”
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 范围广、形式活, 教师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 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 调查、考察美术现象, 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鉴赏美术作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学习活动一般注重对美术作品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的确, 老眼光只能看到老风景。相反, 独辟蹊径, 才会领略到“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奇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经常反思自己:是否有更新的切入点?是否有新的连接点?是否在“拐弯处”发现了打开作品真义的钥匙……师生不拘囿于一时、一画、一个观点, 其视野也许更广, 收获也许更多。
以下是一教师在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部分片段教学:
师:大自然是五颜六色的, 但古人画笔下的山水却为什么大多数是黑白的?
生:可能是当时颜料难找吧。
生:我估计墨汁掺水后, 墨色变化层次多, 这样显得更好看。
生:我想跟山水画产生之初的社会有一定的关系。
师:这是因为古代山水画家具有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 道家提倡“无为”, 尤其在乱世之时, 中国文人更加追求自然, 以林泉为伴。
……
面对浩如烟海的美术作品, 教师的责任和智慧不在于“定性”, 而在于为学生的多种解读提供合适的切入点, 尽可能敞开学生的视野和心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 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 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在鉴赏中, 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滋养心灵、提高自己。
二、鉴赏不仅仅关注“纸的正面”, 更要品味“纸的背面”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 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 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对于美术鉴赏而言, 所谓“纸的背面”, 是指要循着画面的表层, 深入画家的心灵秘境之中, 深入作品的核心地带———那里才能和古人交流、和先哲通电;那里才是美术作品旺盛的生命力所在。当然, 能够走到作品隐秘的深处, 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启发和唤醒。
在欣赏郑板桥的《墨竹》时, 人们很难忘记, 郑板桥先生的四种竹子和它们之间的关联: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作品中的竹子基于生活中的竹子, 却不是机械、僵硬的反映, 而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审美意识的表达。郑板桥曾经写道:“江馆清秋, 晨起看竹, 烟花日影露气, 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发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 落笔倏作变相, 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可见, 郑板桥先生的《墨竹》, 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 而是基于生活与感受的第二次创造。如果我们不透过“纸”的背面, 就体会不到郑板桥先生“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象、神似与形似”的深意。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也需学生睁开另一只眼睛深入品味:画家画得很少, 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 寒气逼人。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 是空疏寂静, 还是萧条淡泊……如果教师经常引领学生用“心”, 而不仅仅是用“眼睛”去鉴赏作品, 学生一定会在美术作品的“密林”深处收获到沉甸甸的芬芳。
三、鉴赏不仅仅是习得“知识技法”, 更是“精神”的滋养
雷诺兹曾经说:“屋中有画, 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这里的“思想”自然是从精神层面而言的。的确, 鉴赏好的美术作品, 其实就是和大师进行精神交流, 就是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洗礼、情感的滋养。正如郑轶所说:“教育的终极目标, 不在于起跑多快, 而在于跑得多远, 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富足, 方是一个人生命充盈的基石。”美术鉴赏正是不需要跑得多快的教育。因而, 教师应该放慢脚步, 静下心来, 通过专题呈现、多元交叉、循序渐进的方式, 为学生提供更多积极主动和自由发挥的空间, 同时传达一种正确积极的人文精神。
郑板桥的《风竹图》是典型的以景写情,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这风竹中的枝叶、枯瘦的幼竹既是贫苦百姓的生活境遇写照, 又是画家真挚感情的流露。无论是我国远古时期的彩陶文化, 还是敦煌壁画;无论是古希腊的瓶画、柱式, 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 都和人及人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都隐约跳动着画家的脉搏、呼吸着雕刻家的灵魂 (里尔夫) 。让学生浸泡在这样的精神根系中, 必将惠及于学生, 也惠及于新世纪的美术教育。
寻找美、创造美固然重要, 但是藉此吸收喂养心灵和情感的精神“维他命”也更为重要。美术鉴赏就是一个欣赏、思考、追问、想象以及与文本对话、与画家神交的过程。做精、做细这个过程, 学生必将被唤醒, 能够更好地装点自己的“内环境”。引领学生徜徉在五彩缤纷的美术王国中, 通过正确而有深度的鉴赏, 唤醒学生的生命拔节声, 这样的“行走”虽辛苦, 但值得一试。
摘要:高中“美术鉴赏”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这种鉴赏不仅仅是“求同”, 也要“求异”;不仅仅关注“纸的正面”, 更要品味“纸的背面”;不仅仅是习得“知识技法”, 更是“精神”的滋养。让学生浸泡在这样的精神根系中, 必将惠及于学生, 也惠及于新世纪的美术教育。
高中音乐鉴赏生态课堂构建 篇3
【关键词】高中音乐 生态 构建
1 生态课堂概述
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将课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作为生命体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和课堂环境之间的关系,倡导教师和学生在一个平等和谐、愉悦快乐的课堂环境中,创造自我,张扬个性、发展生命,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与生命成长质量共同提升,将课堂打造成师生共成长的乐园。然而应试教育下的传统课堂却与此背道而驰。首先它是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强调教师的知识传授,忽略了同样作为生命体的学生,忽略学生的创新,忽略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课堂不是一个让教师与学生感受到快乐与成长的场所,这样的课堂违背了人的本性和生命自然、健康发展的规律。针对这种课堂存在的种种弊端,“生态课堂”便呼之欲出。 对此,本文对高中生态课堂的构建进行了分析。
2 课堂环境的非生态现象
2.1 环境影响因素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素质教育在高中阶段显得有气无力。高考关系着每位莘莘学子的前途,关系着其深造学习和自身发展的命运。同时高考也是学生家长和整个社会教育都关注的一个焦点。由于绝大部分的省市没有把音乐列为高考考察科目,所以从学生自身,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甚至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忽视了高中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存在意义。在高考的影响下,各高中学校都把高考科目当成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把音乐课当成可有可无的科目,忽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不能给与高中音乐教育一个准确的定位,导致在音乐教学的投入上明显不足。因此,应试教育下的高考是现在影响和阻碍高中音乐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2.2 学生心理影响因素
首先,高中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学生音乐基础薄弱,或者在初中阶段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等原因,导致学生进入高中后不再喜欢或者是厌恶上音乐课。其次,学生喜欢通俗和流行音乐,拒绝接受优秀的、经典的、民族的音乐作品。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通俗、流行音乐与古典、民族音乐相比,歌词内容通俗易懂且多以情爱为主题,恰恰为中学生朦胧情感的发展提供了宣泄机会。而且现实音乐环境中充斥电台、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传播的流行音乐,一旦他们对学校的音乐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满足,便会排斥课本和教师,把兴趣重点盲目转向学校音乐教育以外的流行音乐。另外,高中生面临高考,学习的心理压力日渐增大,这一因素也对高中生偏好流行音乐不喜欢上音乐鉴赏课产生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2.3音乐教师在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上的欠缺
音乐鉴赏课看似单一,实则不然,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而深的音乐知识面,具备熟练的范唱、范奏、表演等专业技能,并且还要具备将这些技巧技能融合于课堂教学中,轻松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是对音乐教师专业素养上的要求。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对教师从教育素养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素养是指教师的一种能力,一种将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内化为一种教学的智慧,内化为一种提升自己和研究音乐鉴赏课堂教学实践的能力。由于种种原因,对于音乐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的力度欠缺,致使音乐教师在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上和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不同步。
3 生态课堂构建策略
3.1提高专业水平
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音乐教学能力和音乐能力。这两部分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其中音乐教学技能包括歌唱教学技能、钢琴弹奏技能、简单乐器教学与演奏技能、合唱指挥技能等。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告诫教师,学生们对教师的许多缺点可以原谅,然而,他们不能原谅的缺点之一,就是教师的不学无术。所以音乐教师应在职前学历教育和职后的工作实践中练就自己规范的教学技能。如果教学技能不过硬,就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要求不断提高,同时还增添了新的内容,如现代化教育技术、外语知识等。因此,音乐教师要苦练教学基本技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3.2要以人为本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了一种“人本思想”。这也正是音乐鉴赏生态课堂的基本要求。学生首先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智慧、活动着的个体,是一个生命的存在,生态课堂首先就是要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继而引导生命健康成长。教师视学生为学习共同体而不是知识接受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情商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
3.3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描写未来学校中的师生关系时指出:“毫无疑问,在未来几十年中,发达国家的师生关系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于学生积极参与自学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教师必须放弃传统教师观中的师道尊严,重新塑造新时代师生关系。首先要平等对待学生、爱心呵护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人格关系;要放下身架、倾听学生的心声,努力提高自己的亲和力。其次要乐于欣赏学生、善于赞美学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力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自我展示,不管学生的个人见解怎样,要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侧重于学生能力、情感、思维是否得到和谐发展。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是可塑之材,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让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共同发展。
4 结语
教育的发展是不能脱离实践来实现的,教学实践是实现教师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也只有在教育实践中才能散发出创新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文化常识及古诗鉴赏 篇4
一、文化常识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本指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B.郊天,在郊外祭拜天地,历代王朝把郊天作为吉礼首位,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郊天活动。
C.崩,古代把重要人物之死看得很重,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与诸侯之死称作“崩”。D.缙绅,也作“搢绅”,意思是把上朝时所执的笏插在带间,后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夷人,原本是对中原地区东方少民族的称呼,与西戎、南蛮、北狄并称。后来也泛指少数民族,与“胡”意思接近,也可指外国人。
B.曲赦,古代赦令的一种,指的是赦免一个或几个特定地域,并不是全国性的大赦。C.太子少保是东宫的官职之一,负责太子的安全保卫工作。其中太子太保为正职,少保为副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分别是太子的文、武教习。
D.谥,即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含义的称号。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及其他有名望的谥号也都是由朝廷赐予。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授”是指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后成为一种学官名,掌管学校课试等事,位居提督学事司之下。现在是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或职务名称之一。
B.“母忧乞身”是指遭逢母亲去世,在朝廷任职的官员,请求辞职前去为母守孝。C.“五更”是指年老还乡但富有学识经验的德高望重之人。古代设五更之位,天子要以父兄之礼来对待。
D.“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号,纪年的名称,多指帝王用的,如“开元、天宝”是唐玄宗的年号。B.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C.工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营造工程及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为工部尚书。
D.册赠,也册书对死者追加封赐,文中“册赠太师”即追加太师职位。5.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一般指姓名,幼年时一般由父亲命名;多用于自称,或用于做传时介绍传主。
B.行陈,亦称“行伍”,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代指军队。C.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南宋在杭州设立临安府(意为临时安顿),称之为行在。
D.乾道,年号名,古代纪年的一种常见方式;改元,指同一皇帝在位期间更换年号。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科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级。考中称为及第,没考中称为落第。“第进士”,即殿试及第,考中进士。
B.工部为三省六制中尚书省下所辖六部之一,主管管工程营造、赋税财政等,其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
C.古代倡导孝道,有“百善孝为先”之说。孝即孝顺,善事父母;古代以尽心奉养和绝对服从父母为孝。
D.九流是古代战国时代的九个学派,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7.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郡守:官名。郡的行政长官,始置于战国,原本是防守边地的官员,后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B.《书》:即《尚书》,也称为《书经》,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以记言为主。后被列为“五经”之中,是儒家重要的经典。“尚”即为“上”,《尚书》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
C.鼎镬:是鼎与镬的合称,二者都是古代的烹饪器。后来成了古代的一种酷刑,就是用鼎镬烹人。
D.告老:指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专指官员因身体有病或政见不合而委婉地提出辞职。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汉》指《史记》《汉书》,都属于纪传体史书。在经史子集中属史部,而《全唐诗》《宋词选》则属于集部。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其他人的死亡均称为“死”。
D.“从事”,官名。汉制,州刺史的辅佐官吏如别驾、主簿、功曹等均称从事史。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都自辟僚属,多称“从事”。
二、古代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深湾夜宿
王勃
津涂①临巨壑,村宇架危岑②。堰③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江童暮理楫,山女农调砧④。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注】①津涂:道路。②岑:小而高的山。③堰:拦河蓄水的土坝。④砧:捣衣石。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夜宿的深湾是个偏僻的地方,道路面对巨大的山谷,村子建在危险的山上。B.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C.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D.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E.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15.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 ”一句仅用七个字,就点出地点、时间、人物,拉开故事的序幕,语言平易,如话家常,又高度凝练。(2)当朋友生活中遭遇遇挫折时,我们可以借用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来鼓励他,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老子》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荀子在《劝学》中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西江月① 【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B.“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C.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D.“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15.“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孔子“思而不学则殆”的观点相近。
(2)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出边塞的悲凉,它是“。”
高三语文练习·文化常识及古诗鉴赏(答案)
一、文化常识
1.C(不包括“诸侯”)
2.D(“大臣及其他有名望的谥号也都是由朝廷赐予”,解说不正确。也有私谥。古代士大夫死后由亲属、朋友或门人给予的谥号。如陶渊明私谥“靖节”。)
3.D(“结发”意为“束发,扎结头发”。古代男子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4.C(掌管土地、户籍是户部的职事。)5.B(行陈,是巡行军阵的意思。)
6.B(工部主管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赋税财政等为户部主管。)7.D(告老指因年老、疾病等原因辞官,不是专指官员因身体有病或政见不合而辞职。)8.C(解析:死就是指古代平民的死亡,而非泛指所有人的死亡。例:“士”的死称为不禄)
二、古诗鉴赏
(一)14.A(2分)D(3分)(A项错在对诗中“危”的理解上,这里“危”不是指危险,是高的意思。D项“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错,应是第一句与第四句写近景,第二句与第三句写远景)
15.描写了这样的图景:天已入暮,江上的儿童还在辛勤地划船;天晚了,山中的妇女还在捶洗衣裳。(2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的深厚同情。16.(1)浔阳江头夜送客(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二)14. A、D(A、是借喻,不是借代。D “喧闹和生机”不对,应为“表现了空山春晨的万籁俱寂”。)(答对1项得2分,两项得5分)
15.①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
②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
③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声声悦耳。
④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
16.(1)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通过电影鉴赏浅析英美文化 篇5
电影是一种以视觉符号为主的、直观的传播形式。观众可以通过电影了解异国的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社会价值、道德标准等表层和深层的文化,伊雷特·罗戈夫在《视觉文化研究》一文中把电影看作文化意义建构的竞技场,将意义构建的权利完全交给了受众。了解了一部电影就了解了一个国家的一段历史、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生活及那个时期的文化,因此电影鉴赏是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诸多电影分类当中我们选取了恐怖影片、社会伦理片和爱情片作为代表来浅析英美文化。
一、从恐怖电影中看人自身以及人与周围事物的关系
对现代人来说,看恐怖电影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实,恐怖影片并不那么肤浅特别是经典的恐怖影片,我们还能从它们那种特别的符码演绎中领悟到许多深层的文化。恐怖影片提供的其实是对于人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科技之间关系的理性反思。
如恐怖影片让我们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信任感以及相互之间沟通的重要性。在《惊声尖叫》中,一件件凶杀案不断发生,可是女主人公绝对没有想到原来变态的杀手竟是自己的男朋友。 影片从一个侧面表达了现代人安全感的缺乏,对于现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进行了审视。《第六感》不仅是一部悬念手法运用非常到位的心理惊悚片,而且整部片子也在探讨沟通的重要性。片中科尔惊恐的眼神不知道让多少观众心生怜爱!当儿童心理学医生迈克鼓励科尔正视鬼魂,甚至努力和鬼魂沟通后,科尔才从内心的巨大恐惧中走出来。这部电影费尽心机就是为了让我们明白一点,要想驾驭与生俱来的恐惧感,只有依靠沟通,无论是医生与病人之间,丈夫和妻子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生者和死者之间……人和人之间无法彼此沟通了解,那么生命注定是一场悲剧。在《第六感》的片尾,迈克对着睡梦中的妻子倾吐了对她的爱和思念,把全剧的气氛从恐怖拉入了脉脉的温情中,感人至深。
看过《七宗罪》的观众可能都会思考这个问题。那个变态杀手,他的所作所为其实体现了一个个体倾向。他杀了七个人,因为他们分别犯了中傲慢、嫉妒、暴怒、贪婪等七种罪行,他把自己看成是被神选中来人间执行某种公义的使者。再如《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的超人生存哲学和史达琳的普通人生存哲学之间的交锋。史达琳同情弱者,甚至因为不忍听到羔羊的哀鸣而企图挽救它们的生命。但是,这个社会注定是一个汰弱留强的社会,不仅仅是羔羊,就连是人也处于战争、霸权、金钱关系,的挤压威胁当中,就像是野牛比尔疯狂的残害年轻女孩只为做一件人皮衣服一样。弱者所谓的生命价值究竟在哪里?史达琳的生命哲学与汉尼拔的超人哲学相比是如此软弱,简直不攻自破。在《沉默的羔羊》续集《汉尼拔》当中,这种超人哲学的赞美就更加明显了。可以说,《汉尼拔》具有浓厚的西方反社会主义文明倾向,它是对普通人生活价值的彻底颠覆。也许作为一个有理智的人,我们不会像汉尼拔那样极端,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大白鲨》、《狂蟒之灾》都是以人和自然的冲突为主题。一直以来,人类把自己当作是自然的主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比自己弱小的其他种群的利益甚至剥夺它们的生命。以上所列恐怖片,则深刻的反映了这种不合理的关系。通过换位表现,我们看到单个的人在鲨鱼、蟒蛇面前都显的那么无力与无助。影片昭示的哲理是相当深刻的:人是自然的产物,与其他物种一样平等;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和其他物种和平相处,共生互利,实现生态的平衡。
二、从社会伦理片中看当代青年的反叛意识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学生运动、民权运动、反战示威、女权主义……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那个世界让人眼花缭乱、高歌猛进、青春激昂,同时又略带迷惑和彷徨。怀抱乌托邦理想的青年在爱、和平、平等的旗号下,借助的致幻效果,企望以他们的青春来构筑一个全新的理想世界。在价值观上,“60、70年代产生了特有的宝瓶座时代既轻松的一代的伦理道德,被一种关注人们如何回答的体验,如何与特人相处的更具存在主义思想的方式所取代。存在而不是拥有是年轻一代哲学的组成部分。”当然,首先要了解自我、形成自我、体验自我。于是,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嬉皮运动和贯穿整个60、70年代的青年反叛热潮。
50年代的故事片《无因的反叛》中,穿红夹克的詹姆士·迪恩以他的不羁成为一代美国青年的青春偶像,但影片在文体青年的议题上并没有走得太远。但年轻的反叛是温和的,只是离家出走,寻找一种异于家庭关系的更为坦诚和理想的人际关系。到60年代,这样一批问题少年已经成长为青年,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究竟需要什么,该怎么做。在美国电影《逍遥骑士》中,成了告别父辈价吸值观的一个姿态,在极富象征意义的交易之后--这种不合法、不合作的手段是他们迥异于父辈的生存方式,他们踏上了寻梦之旅。在制造的迷幻中,怀揣乌托邦理想的骑士们对宗教、性、国家观念进行反思,成为迷幻的60年代青年拒绝权威和对个人自由新时代近似那个认同的最广泛的象征。
但也许是少年意气,又是反叛会走极端,而出口会变得越来越窄。由亨特·汤普森的1972年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拉斯维加斯的恐惧和憎恨》是1965年汤普森的真实经历。电影中青少年们对战争的态度,也是通过药物作用下丰富夸张的联想来表现的,一次次孩童式的玩闹和恶作剧玩世不恭的呈现了另类的美国梦。这是对新教伦理下的美国梦的反叛和质疑,但反叛行为同时也宣泄了某种程度上的恐惧和憎恨。作为90年代保守主义回潮的代表《阿甘正传》在对美国战后历史的回顾中设置了表明其立场的一组人物对比:智障的阿甘和“老运动员”珍妮,反叛青年成为一个大智若愚的虚构人物的陪衬。珍妮吸食迷幻药后,站在阳台的椅子上,想要纵身跳下,却因缺乏勇气而蜷缩着抽泣。如何面对虚无,影片所给的答案充满着强烈的挫败感,既无勇气永远沉溺,也无能力绝然回头。这样的一种反思,带着因果报应般的清算:挥霍之后必是偿还,代价是HIV、健康乃至生命。大树庇护下的静静的墓碑,像是一种安抚,也为60年代的青春划上了一个句点。
随着80年代之后消费主义的大行其道,药物文化中的精英的和理想主义色彩逐渐减退,逃避和单纯追求感官刺激成为药物文化的主要内容。各种违禁的或者不违禁的药物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商品来消费,用以减轻心理压力和疼痛,制造快感,在这一背景下的青年反叛行为又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景。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DIY,在一个星期天早上,他妈的搞不清自己是谁……选择你的未来,你的生活,但我干吗要做?我选择不选择生活,我选择其他,理由呢?没有理由,只有,还要什么理由?”这是《猜火车》中的一段著名台词。伴随着PFproject音乐出现的这段标志性的独白,详细地罗列了这个时代的各种主流的消费品以及与之相伴的消费理念,价值标准,然后用把这一切统统都否定掉了。足够的颠覆与反叛是这部电影成了透视90年代的英美青年亚文化绝佳范本。
90年代的叛逆青年已经不再像60年代的前辈那样,信仰万物有灵论,重视精神的力量,那样富有宗教色彩,希望通过冥想与自我和世界联系。他们用制造的快感在各个锐舞派对上挥洒自己的青春,更加注重自我的快感。他们有更加清醒的拒绝和更加理性的选择。“我选择不选择生活”,从反抗的本质而言,90年代的青年反叛与60年代的青年“反文化运动”,在内在精神特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差别是90年代的青年反叛却是更加的沉沦和颓废,并且是决然的选择此种方式为目的,而非手段,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指望这个世界还能变得更美好。《猜火车》中马克的伙伴冲着苏格兰的天空大喊:“苏格兰,苏格兰,这是全世界最丑陋的地方。”其他人则对他大肆嘲笑,以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来面对这个无奈的世界。这是一群后现代的愤怒青年。
反叛犹如走钢丝,很精彩很刺激,然而也很容易跌倒受伤。电影在给我们体验青少年的激情的同时,也把部分的伤痛展现给另外我们。而道路究竟在哪里呢?60年代的一代绝大多数重复了父辈的道路,过着安逸的中产生活。虽然也不乏危机,如《美国美人》也还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也因此成为新一代他们的儿子或者孙子反抗的对象。90年代的反叛新人类,似乎还未到总结的时候。但在电影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回归的迹象。《猜火车》中马克痛苦的戒毒,以他的方式重回主流社会。大桥上他奔向象征新生活的桥的另一边。
迪尼斯拍摄的《花木兰》已不再是传统的中国故事。首先,木兰的性格被窜改,为的是体现美国的文化价值理念。木兰从军的原因,更多的是“荣耀家族”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她是追求自我实现、光耀门庭的美国新女性。她在征兵时出面劝阻父亲,在饭桌上大声抗议,连夜替父从军,有勇有谋的对抗单于、保护皇上,为自己的“女儿身”辩护,最后不受功名爵禄以及毫不避讳“男女有别”地拥抱皇上和伙伴:这一切都显示出她勇敢聪慧,敢作敢为,不拘小节的个性。这些都足以说明她的性格带有浓厚的美国自由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色彩,而她先后两次自省和自问,对内心真实想法的执著探索和多对自我价值实现的不懈追求则是典型的美国现代新女性的行事作风。其次,影片在情节上安排木兰女儿身份提前报漏,着意体现西方女权主义思想。木兰在行军中就暴露了身份显著了增加了她为自己女儿身份捍卫辩白的戏份,并让其以女儿身份来力挽狂澜,救九王之尊的皇上于危难之中,以充分体现“巾帼更胜须眉”的女权意识。此外,影片中还处处渗透着西方现代元素,例如祖先神灵们开会时阅读报纸《北京军事记》,木兰应功回家后神灵们开PARTY庆祝,敲打架子鼓,和着摇滚乐,跳DISCO;蟋蟀的翅膀被上发条变成闹钟,她改写军令状在纸上跳跃活像打字机;木兰的早餐是稀饭配鸡蛋和香肠,她洗澡时毛巾上居然有心形图案;木须龙用近代才出现的牙膏与牙刷刷牙;李翔将军和木兰与单于格斗时出现拳击的动作等等,这些西方文化元素无不渗透在影片中。
三、从爱情片中看人性的阶级性
作为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点影片《泰坦尼克号》采用旁白倒叙的格式,大跨度的回忆了一段发生在19大背景之下的惨烈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在巨轮的险情下展示贫富差距,它的灾难性题材和对人性、阶级性的刻画,极具世俗特点。
剧中的男主角不再是高大威猛,而是孱弱普通。女主角的行动有点叛逆,形象却温婉可人。在灾难面前,普通人也显示了人类直面死亡的勇气和尊严。如,船上的乐师们为安抚人心而克尽职守的为旅客们演奏乐曲,直到“曲尽人亡” ;一对老夫妻相依为命,不为求生白费力气,安静得躺在床上等待末日来临;母亲依然为婴儿喂奶;英国绅士为保持体面,坚决不穿救生衣;神父面对死亡仍坚持布道,等等。在灾难之中呈现纷繁的真实人性这一主题上,影片不落窠臼的跳过了一般意义的善恶对峙、道德评判,而是,抓住了20世纪初年的阶级冲突状况。《泰坦尼克号》写出了在命运面前每一个人都无法抗拒,写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冰海沉船”,把危险中每一种人的表现都描绘得淋漓尽致。其中的金钱与爱情、贫与富、是对本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的阶段文化的一个突出反映。治宜穿起贝卡梅隆从阶级性与人性的角度重新诠释,从而成为一部感人至深的以阶级性与人性为主题的史诗性灾难爱情片。沉船这一巨大灾难是一种生死抉择,也是对阶级性与人性的一次重大检测。此时,每个人可以说都毫不做作的展示了自己的本能——求生的本能与作为阶级的属性。总之,“冰海沉船”之一事件,既展示了友爱、崇高、无畏和自我牺牲,也揭露了自私、怯懦、阴暗。例如,卡尔在沉船时就曾经抱起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并借口是自己的孩子而上了救生艇。
因此,如果仅仅从爱情悲剧这一题材着眼,那么,《泰坦尼克号》如今已经可与《乱世佳人》、《魂断蓝桥》齐名。但是,它的主要“出彩”之处并不在于此,因为《泰塔尼克号》不是写抽象的人性、包括爱情,而是写人性中的阶级性。应该说,在我们近年看到的美国大片中,《泰坦尼克号》也是第一次正式人的阶级性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泰坦尼克号”沉船出了历史上最大的海难事件外,还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社会事件,它反映了一个对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盲目崇信的时代,反映了一个以阶级来确实人生存权利的时代。《泰坦尼克号》向人们揭示了一个人的阶级所属直接决定了这个人的生死存亡的事实。
年轻的杰克·道森可以说是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他靠赌注赢得了三等舱的船票,也以自己的个人自由和自信的青春活力吸引了露丝。这个住三等舱的穷小伙子,虽然身无分文,但却充满艺术激情、自由浪漫。他热爱生活,珍惜自由,在他眼中人生如同一场幸运的游戏。他教露丝自由的吐口水,那种活泼的天性令露丝跃跃欲试,感到既新鲜又刺激,正是与杰克的交往中精神处在束缚中的露丝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妙和生活的活力。
清纯的少女露丝出身于家道中落的英国封建家族,她随着母亲和未婚夫卡尔一起登上了豪华舒坦的泰坦尼克号巨轮。但露丝厌恶钢铁大王的儿子的虚伪、做作、傲慢、势力,从心底里不愿嫁给他,而讲究门当户对并以嫁女求钱的母亲则强迫她接受这门婚事。她与卡尔似乎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二人对艺术的品味截然不同。卡尔对露丝的感受和要求毫不在意,为博得露丝的欢心,他以自己理解的方式,也是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方式,将一条镶有54克拉蓝钻饰的项链“海洋之心”送给了露丝。但金钱和物质并不能打动露丝的芳心,她深深地感受到一种青春活力上的单调乏味并郁郁寡欢。影片结尾,当一个警察问露丝“小姐,请问你骄傲什么名字”时,露丝毫不犹豫地表明了自己对杰克的认同,“道森,露丝·道森”。她将卡尔松给他的“海洋之心”项链抛入了海底和她在101岁高龄时仍把脚指甲涂得鲜红,都献出了一种价值观的变化,展示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纯真爱情的追忆。
一等舱和三等舱的分立,体现出的也是一种阶级壁垒或姐姐歧视。英国贵族露丝的母亲在豪华的一等舱餐厅里故意问杰克三等舱的情况,杰克幽默的回答“十分好,没有老鼠”。但杰克在一等舱里并没有特别不自在,而是像虚伪的贵族一样吻了一下露丝的手,并解释说:“电影里学的,一直想试一下”。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阶级和性别所属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存亡。在拍摄影片的过程中,卡梅隆特别注意挖掘这次灾难背后的社会与文化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卡梅隆仔细研究了“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幸存者的构成,居然得出了惊人的结果。“泰坦尼克号”上的轮机舱的一个船员,在这场灾难中幸存的机会只有10%,而一个头等舱的男子幸存机会却达到了50%,头等舱的女子的幸存机会更高达100%,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三等舱的女子幸存机会仅有25%。从这里可以看出,阶级差别与性别差异成为一个人是否幸存的重要因素。有伤亡统计,三等舱里的76个小孩仅仅救出来23个。在“妇孺第一”的那个沉船之夜,三等舱儿童的损失率,高于头等舱男人损失率。而在灌进的海水迅速上升时,有的出口的铁门则被锁上,禁止三等舱里的人上来。据在三等舱死里逃生的唯一服务生回忆,直至凌晨一时十五分,三等舱的人都被限制在下甲板上。这不能不说是对超阶级人权的一种讥讽。
露丝和杰克·道森的“爱情至上”打破了一等舱和三等舱的区别体现出一种鲜明的跨阶级现象和浪漫精神。影片并未特别强调贫富的悬殊,而是突出了阶级的差别造成的生活方式的迥异。正是那种虚伪僵硬、陈规陋习的生活方式与流动多变、自由不羁生活方式之间的反差,由此造成了二人之间的爱情起点。在露丝眼中,杰克不是贫穷而是自由与鲜活的象征;而杰克眼中的露丝,除了美貌与高贵之外,还是在社会的罗网中苦苦挣扎的苦闷者。然而,随着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这段浪漫的情感融入了大西洋的滔滔海水。这一情节令无数观众如痴如醉,并倾注了太多的伤感和感慨。当今世界中阶级现象还是普通的现象,关注这个题目还是最普遍的潜意识。影片中对等级歧视的批判,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无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一定意义上,《泰坦尼克号》的成功也就在于他站在人性、人道的立场上来批判阶级文化,大胆鞭挞等级制度和阶级偏见,从而争取了观众,争取了文化消费导向。
“泰坦尼克号”被称为“梦之船”,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理想、价值、信念等意识形态的东西。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也就是一艘更大的泰坦尼克号。作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到美国纽约的这一航向,暗示了美国人的价值观念。而建造“泰坦尼克号”与拍摄好莱坞大片一样,集中了近代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在金钱和技术支撑下社会发展的自负或自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资本主义的这种“踌躇满志”的发展恰恰导致了“泰坦尼克号”的覆灭。
《泰坦尼克号》突然垫付的悲剧令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有识之士惊醒。那个豪华巨轮可以说就是繁华富裕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象征,它是资本主义文化命运的一个可能性寓言。正如卡梅隆所说的,现在“《泰坦尼克号》是一部警世箴言,一面人类时时审视自己劣根性的明镜。它还是一则包容信念、勇气、牺牲、当然还有爱的不朽传奇。”无疑,这次海殇,确实是资本主义因其富裕和技术进步而变得自负自大的一份痛史明鉴。
传统文化思想与书法的鉴赏 篇6
一幅书法作品,放在我们的面前,怎么评价、怎么读懂、怎么欣赏,是我们每个初学书法的人、甚至是广大读者都感到困惑而且很想知道的问题。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他所强调的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在读作品之前,心里首先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这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其次是要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这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所在。才能更深层次的去了解传统思想文化与书法之间的密切关系。
书法鉴赏同其他艺术鉴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鉴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书法鉴赏的前提几个方面进行。
一、对历代文化人有共识的典范书法艺术经典作品有感性认识。
1、力量感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鉴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3、立体感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但是,我们不能发现,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
2、对基于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书法审美观念的研究。
书法是在中国的母土上产生、发展、繁荣起来的一门国粹艺术,她的身上不仅具备了独特而丰富的艺术质素,同时更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所以欣赏书法作品不仅是欣赏美的形式,更是在品味浓浓的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基于这种认识,人们常常将书法艺术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聚焦点或缩影,从书法艺术的形式美与意境美中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思想。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在读作品之前,心里首先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这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书法鉴赏同其他艺术鉴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鉴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
3、鉴赏者应当有书法艺术实践。
鉴赏过程中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书法技能、技巧和书法理论知识,极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审美评价能力,尽力按作者的创作意图体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赏中有评、评中有赏,并将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欣赏和公正、客观的评价。当然,掌握了正确的欣赏方法以后,多进行欣赏,是提高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扬雄谓,“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生态文化鉴赏 篇7
关键词:收藏,文化遗产,坚定鉴赏
收藏是古已有之的事情。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前行, 人们将历代古玩、古籍、艺术品、生活品等历史遗物和文化遗产, 有意识的进行收集和珍藏并代代相传, 或集藏把玩, 或交流交换, 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积累。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力民生的大幅提高, 收藏热从兴起到盛行, 已由一种休闲的精神文化活动而发展成一种高雅时尚新型的产业文化。盛世多收藏, 收藏兴文化。收藏文化已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精神文化领域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此给人们精神生活带来的愉悦和投资上的回报, 则更成为时下具有高层面文化底蕴又具有收益性的一项文化产业。
1 收藏的起源与鉴赏的发展
任何一种事物的出现、产生、发展都有它的历史根源发展过程, 都经历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漫长的发展过程。收藏和收藏文化也不例外, 它也是从无到有、从无意识收藏到有意识收藏, 也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的发展过程。追溯收藏的历史, 早在我国秦汉时期就有人热心于收藏, 唐宋时期较为风行。但真正意义上的收藏, 起源于北宋晚期, 其发祥地在北宋都城开封, 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收藏高潮的策源地。北宋历朝皇帝皆好读书, 喜书画, 好藏书、喜收藏。尤其是宋微宗, 更是个多才多艺的“文化皇帝”, 特别崇尚古代文化艺术, 他在位的三十年间, 广集历代古玩, 泛藏历朝书画, 他虽然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从政失败的“亡国之君”, 但在古代艺术史, 古代文化发展史上, 他却是以著名的大书法家、大收藏家和鉴赏大家而永载史册。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在他的带动影响下, 上层社会的崇古情趣和意识大大加强, 而他们对古玩的大量需求又影响到整个社会收藏意识的提升。大大刺激和促进了收藏古玩业的空前兴盛繁荣。
我国当代收藏文化的大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千年后, 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度发展, 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社会文化多元繁荣, 社会财富快速增长。举国上下国富民强, 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事业一派生机, 全国性的收藏热、收藏投资热此起彼伏。有数据表明, 当今中国收藏队伍已达七千多万人, 收藏门类几乎涵盖中国文化所有范畴, 收藏观念也从历史上的孤芳自赏、兴趣爱好的旧观念更新为品评鉴赏、交流投资的新观念、新时尚。
收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带动了文物、古玩、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崛起和兴盛。目前全国有资质的拍卖行有240多家, 每年成交额都在上百亿无以上。可以说, 改革开放30年来文化事业变化最大、发展最陕的就是收藏文化和拍卖行业。可以肯定的说, 目前我国收藏业的兴盛, 拍卖行业的红火, 已成为中国历史上第四次收藏高潮。这种太平盛世、经济发达带来的古玩收藏业的红火, 必然会给我国文化发展史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收藏文化与时俱进、呈现市场化、大众化态势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2 收藏活动中的鉴定鉴赏
鉴定和鉴定学是在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中经常出现的名词, 而且也是博物馆工作实践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程序。在考古学中的器物学中涉及到鉴定, 在博物馆中的文物收购、藏品研究等过程中都必须以鉴定为关键环节。在各高校开设的考古学、博物馆学等课程中, 鉴定学是其中的一个专门学科, 是一门学问。
在博物馆的业务工作实践中, 鉴定更是在对入藏文物进行把关。对是否够博物馆的收藏标准的文物进行鉴别真伪、断定年代、确定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是文博单位、国有收藏机构收藏、收购文物很关键的一项业务工作。因此, 鉴定在文博工作中是一项学术性、技术性很强的一项技能。博物馆对文物从收藏到整理、研究、保管、保护等一系列工作都是围绕着鉴定进行的, 鉴定在博物馆工作中是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民间收藏, 无论是从收藏、鉴定为目的, 还是以投资、获取利润为生财手段, 都是从藏品开始的, 对古玩、文物、艺术品的真伪的鉴别、保值增值与否都要做一番研究决断、判定, 这一过程就是鉴定的过程。没右鉴定在先, 收藏收购、买卖交易、保值增值都无从谈起。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鉴定在投资收藏中的重要性。
例一:一位珠三角的收藏家投资上千万元收集古代瓷器一百多件, 经文物专家鉴定后, 均为仿制品。
例二:沈阳一位买主花十一万元买到一个铜香炉, 经专家鉴定后才知道是在古玩市场上只值二百元的赝品。
例三:一位新疆收藏者在海口市花四千八百元买下说是古墓出土的钱币和一对瓷瓶, 一经鉴定只值五十元。
例四:一位藏家在拍卖行花112.2万元拍下潘天寿的一幅画, 后经鉴定却是一幅仿真作品。
因此说想搞收藏, 特别是古玩旧物的收藏, 一定要把好鉴定这一关。赝品是搞收藏、收藏投资的最大风险。所以鉴定真伪, 鉴定的能力, 其“眼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里行话说的“眼力”就是鉴定能力、鉴定水平。鉴定关乎收藏的质量, 投资的取向等一系列重大事项, 所以说它对每个想入收藏之门, 走古玩、艺术品收藏投资之路者来说, 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和本领。
3 多实践方能提高鉴定鉴赏能力
对于无论是国有收藏机构还是民间收藏者来说, 鉴定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一个专业。它不是靠多看书、多听课、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 是要靠长期的接触实物, 掌握器物的特征、掌握基础实践知识和长期的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一个考古学、博物馆学硕士或博士如不亲自参加田野考古实际锻炼和在博物馆的文物库房中长期观察、比较实物, 绝对成不了鉴定专家。我国当代著名瓷器鉴定大师耿宝昌先坐就曾经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瓷器库房保管员;我国研究清花瓷器大鉴定家张浦生先生也是南京博物院瓷器库房保管员出身。
掌握鉴定技能还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做到三多, 即多看、多比较、多学习。
多看———是要多看实物, 多看标准器。如瓷器鉴定, 一定要多看各时期的器物。多掌握器物的特点, 掌握各时期典型器物的典型特征。
多比较一就是多看真品, 也多看仿品, 从中比较其差别, 总结出真与假的各自特征。长说的一句话就是“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多学习———多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如瓷器的鉴定方法, 通过胎、釉、纹饰、底款、造型等等;书画中, 各时期的画风、各大名家的个人风格, 纸墨、笔法、印章、题跋等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了解和掌握。
通过学习、积累、钻研及长期的实践来进行鉴定的方法, 行话叫做“目鉴”———即眼学鉴定。它历练的是“火眼金睛”, 是一种品味文化、人文历史、探寻古人智慧、艺术成就、美感神韵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过去的碳十四测定和当今的高科技的光谱测试所无法替代的。
中西雕塑文化内涵之对比与鉴赏 篇8
中国文化自成一体,源远流长。自周始,宗法已备,其后商君,始皇封疆设陌,使中华文化世代相承,虽多次历经文化的整合和外来文化的入侵,但均以融会贯通和发展为最终结果。尧舜禹的宗教改革,奠定了奴隶制,也为中国古代政治的统一、文化的整合奠定了基础;殷商之时,“巫师文化”盛行不仅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连续起到了稳固作用,还成为隐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而后,儒道互补的思想與秦汉大一统的统治也都为两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延续起到了主导建筑作用。所以,中国的文化是遵循一条主脉络,以累积或叠加的途径发展的,是统一连续的。
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罗马,而古希腊文化的产生又源于对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借鉴。基督教产生之后,将上帝、人和自然分离,形成了与古埃及、罗马文化的宇宙整体论不同的宇宙观。此外,西方文化以生产技术与贸易输入的积累为基础,最终促成了西方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并在历史进程中形成文化的破裂性与阶段性特质,而科学的方式也使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文化一直以一种圆心的发展模式向外逐渐扩散。
对比中西不同的文化模式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追求合二为一,把宇宙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综合的一元论;西方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则以分析为手段,把世界视为不同的部分,追求一分为二,是解析的二元论。
在中西思维模式发展过程中,西方形成了注重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并结合古希腊的理想主义和科学主义为雕塑艺术的典范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则强调直观意象,通过感觉来直观体验、感悟并把握对象的特征,由此形成了儒、道、释三家合一的理学思维,促成了中国古代艺术创作的基本观念和表现方式。这种直观、意象的思维方式侧重从特殊、具体的直观领域中去把握真理,它超越了概念、逻辑,成为一种创造性思维,显示了中国人在思维过程中活泼不滞、长于悟性的高度智慧。因此,也就形成了与西方注重分析、偏重抽象的思维方式所不同的文化特质。表现在造型艺术上,就形成了中国雕塑注重意和象的融合,注重通过意象之后的表现,营造写意艺术的观念。这种偏重象征、表现、写意、追求美与善统一的独特思维方式异于西方艺术注重比例、解剖、透视的精确、追求美与真的思维模式,造成了中西雕塑的差异。
二、弘扬个性,追寻真实——自由国度下对美的探索
在古希腊的艺术长廊中,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追求个性的印记,这自然离不开古希腊的社会背景。然而,艺术家们在雕塑创作中对艺术个性的刻意追求则起着直接的作用。罗丹认为:“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古希腊雕塑作品几乎都是个性鲜明的例证。在这其中,对人体美的发现与赞美既是古希腊伟大的艺术成就,也是显著的艺术特征,并成为表现个性的审美意识和传统。因为,大多古希腊的雕刻家们都精于解剖,他们对人体的比例、骨骼、肌肉的起伏,都谙熟于心,所以雕塑时才能得心应手。
雕塑家们在注意面部表情的同时更注重描绘人体动态构成的曲线美,观察受到感情影响的运动中的肉体的真实反映。他们感到面部动作往往会破坏和扭曲头像单纯的端正感,因此,把人体理解为活的肌体、通过肌肉的运动来表现人物复杂的性格。罗丹说:“实际上,没有一条人体的肌肉不表达内心的变化,一切肌肉都在表示快乐和悲哀、兴奋和失望、静穆和狂怒,……。伸着两臂、斜倚的躯干是和眼睛与嘴唇同样能温柔地微笑”。古希腊的雕刻家把这种技艺运用得出神入化。
《拉奥孔》被誉为是“希腊化”雕刻的典型代表作。在这个雕塑中,拉奥孔神情处于极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正在极力使自己和他的孩子从两条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他抓住了一条蛇,但同时臀部被咬住了;他左侧的长子似乎还没有受伤,但被惊呆了,正在奋力想把腿从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父亲右侧的次子已被蛇紧紧缠住,绝望地高高举起他的右臂。三个由于痛苦而扭曲的身体,所有的肌肉运动都已达到了极限,甚至到了痉挛的地步,表达出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强大力量和极度的紧张,让人感觉到似乎痛苦流经了所有的肌肉、神经和血管,紧张而惨烈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作品。该雕塑中人物刻画非常逼真,表现了雕塑家对人体解剖学的精通和对自然的精确观察,以及纯熟的艺术表现力和雕塑技巧。这是一组忠实地再现自然并进行美的加工的典范之作,被誉为是古希腊最著名、最经典的雕塑杰作之一(见图1)。著名的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也是通过女神那丰腴饱满的躯体和端正大方的容貌,体现着内在的教养和美德(见图2)。帕特农神庙外部回檐上的饰带浮雕《向雅典娜献新衣》,全长160米,高1米,约刻绘三百五十余人体和二百余五十动物。画面有坐着交谈的,有肩负祭品而行的,有策马而驱的,画面错落有致。即使是骑马的,每匹马都各有姿态,绝不雷同(见图3)。这样的例证不胜枚举,充分显示了希腊雕像作品的个性和其对人体美的探索。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人类智慧的象征。作为西方文化的渊源之一,它以独特的风采和卓越的成就享誉世界,以至于“言必称希腊”。古希腊文化和作为希腊文化继承者的罗马文化,启迪了14—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西方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而深远的推动作用。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高贵单纯和静穆美丽同时也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多年来,这种艺术精髓滋润着西方的美术精神生生不息。
三、气势浩荡,显示威德——帝国统治之初地位的象征
在中国,一直有“事死如事生”的传统。古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是不朽的,在阴间也会有在阳间的各种需要,也会有你争我斗。因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世界观、不同的社会地位,个人都会对自己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进行不同的安排。作为至尊无上的封建帝王,秦始皇为自己死后建立的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帝国。这个帝国的布局和设置,完全模拟生前的王国,有衣食住行之备,更有保卫这个地下王国的部队——秦兵马俑(见图4)。
兵马俑是帝王陵墓的陪葬品,虽是用以慰藉死者的在天之灵,但其更重要的是宣扬帝王威德。这支被埋于地下两千余年,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秦代军人,是秦始皇的精锐部队。站在这气势浩荡的军阵前,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秦始皇当年指挥千军万马统一六国的磅礴气势。工匠们按照秦始皇的意志,以写实的手法塑造了这批对皇帝尽忠尽力的军人,整个军阵给人以威武、雄壮之感,无处不显示着秦始皇强权的存在和丰功伟绩。
“在古希腊人看来,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一方面,进行雕塑制作活动就是美化生活、追求艺术享受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创作活动中,美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创作准则。即便是对神的塑像,也是人格化了的,体现着善与美。而秦俑的创作目的是建造一支为帝王守灵的卫戍部队,以显示帝王个人及其皇家的威严。在制作过程中,受皇权的支配,反映帝王意志的目的是高于艺术性的。古希腊雕塑与秦俑的一个明显差别就是前者以弘扬个性为本,后者表现气势宏伟以及整体上的协调统一。可以说,古希腊以弘扬个性见长,秦俑以表现宏大取胜。
在塑造秦俑的过程中,工匠们只有执行严厉的命令而无表现和创造的权力,统治者的目的就是他们的目的。严格的写实是建造秦俑军阵的最高标准,这一标准贯穿始终。大到军阵的排列、小到发丝、甲钉都充分体现了写实精神(见图5、图6、图7)。但是,由于工匠们是被动的在实现帝王的目的,这种目的性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他们创作中的行为自觉。而艺术自有政治权力所不能替代和左右的规律,它总是在深层发挥着其本质作用,帝王的目的最终还是要通过工匠的创作才能实现,工匠们进行艺术创造所固有的目的曲折含蓄地流露出来并潜伏在作品的深层,这种矛盾对立的结果是帝王的目的不能真正实现。统治者的本意是让俑阵守灵,而不是赞美秦军。秦俑在这里不是为它自己而创作出来的,只是宗教的一种工具,它对自己所创造的感性形象更看重的是它的意义而不是美。然而,工匠们在创作秦俑的过程中,在写实的要求下,仍然坚持了美的准则。尽管创作目的不是表现美,但艺术规律即美的规律仍然发挥着作用,这成为秦俑高度写实性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古拙朴厚,意在形先——社会发展期对美和生活的追求
汉代也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是建立在统一的政治基础上,以及繁荣的经济生产基础上的,它出色地继承并发扬了前代的优良传统,使各种类型的雕塑创作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汉代雕塑成就首先表现在纪念碑式的群雕上,如霍去病墓石刻群雕在中国雕塑史上就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打破了汉代以前的雕刻模式,建立了更加成熟的中国式纪念碑雕刻风格,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存霍去病墓石刻共有14件,均以花岗岩雕成,以动物形象为主,雕塑风格质朴自然,气魄沉雄博大,是西汉大型石刻的代表作。又如《马踏匈奴》,作者运用了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造型古劲朴拙,风格沉着浑厚,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之极具艺术感染力(见图8)。而《跃马》的作者非常熟悉马的造型,他更善于利用巨形原石的自然形态,筹划马的图形于开动刀斧之先,并能在关键处施以斧凿,结合圆雕、浮雕及线刻等手法,去粗取精,以精湛的表现技巧刻画出高度提炼概括的汉代骏马形象。石马腿下部并不凿,客观上强化了跃马的雄浑与厚重(见图9),值得一提的还有《伏虎》、《石人》以及各种动物的石刻。
霍去病墓纪念性石刻的重要特点是因石而得形,因形而造意,因意而施工。雕刻工匠们充分利用石块的自然形态,稍加雕凿,充分调动观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其实主要是道家的思想,不破坏自然本身,要天人合一,要顺乎自然,融为一体,这点和古希腊传统截然相反。他们都是把石头雕成人所需要的样子,而我们保留天然的形状,稍微人工雕凿,意在保留自然美,这个原则一直贯穿于整个中国雕刻艺术史。
此外,“汉承秦制”,秦俑殉葬之制,也被汉代继承下来,虽是承袭前代传统,但在手法的多样化、艺术视野的拓展、时代特有的审美倾向上,无不展示出两汉陶俑的独特艺术特征。汉代的陶俑种类除兵马俑、侍者俑(见图10)、说唱歌舞俑外,还有家禽、家畜等动物陶塑和仓灶、井、磨、楼阁、田园等模型明器。虽较之兵马俑形制大大缩小,但形制精巧,面部表情自然生动,姿态更为丰富,并更贴近生活现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其中尤以“说唱”、“杂耍”俑尤为突出(见图11)。
四川省出土的东汉“说唱俑”(见图12), 这件陶塑在人物动作及面部表情的刻画方面十分杰出,以大幅度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展现了说书人的幽默神态。此说唱俑身材作短胖处理,头冠软帽,上身裸露,两肩微上耸,腹呈鼓状,下着戏装。左赤足曲蹲,右足赤着翘起,腹部前伸,背部向后倾,脸部颅圆额高,额前数道皱纹,眉眼呈似闭还睁之状,嘴半张,微笑吐舌。在夸张的眉宇间,蕴含着一股栩栩如生般的朴实和善的诙谐滑稽,似正说到一段极为精彩之處,脸部的表情显得眉飞色舞,极富想象力和感染力。整体塑像毫无繁琐雕琢,简约流畅、神形兼备、气势非凡,其绝妙之处便是汉代雕塑师善于抓住人物的瞬间动态,并配合以夸张的肢体动作,加强了人物的神态动势,刻画出说书人典型的瞬间情感特征,重在传神,质朴自然。在动势中表现人物的内在神韵,传达了古代先民对生活乐观豁达的人生状态。古代雕塑师借助酣畅淋漓的线条把人物形象塑造得如此逼真传神,当属汉代艺术家的杰作。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