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论

2024-06-05

生态文化论(共12篇)

生态文化论 篇1

生态城市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迭加, 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缺一不可。其中生态城市的人文生态是以生态文化为主流的城市文化生态。生态文化从本质上讲, 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是人类在重视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 逐渐产生的一系列环境观念、生态意识, 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文化科学成果, 它具有广泛的城市适应空间, 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主导和动力源泉。

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状态,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自古就有之。无论是在蒙昧野蛮社会, 还是在科学文明社会, 它始终伴随着人类。但生态文化的具体概念的提出则始于近代, 来源于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他指出, 人类创造了技术圈, 入侵生物圈, 进行过多的榨取, 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的生活基础。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 只有进行文化性质的革命, 站在地球上特殊位置所产生的内在的挑战和责任以及对策略和手段的理解, 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这种文化转向或文化本质的革命必然形成一种新的形式的文化, 即“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建立一种以生态学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建立起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经济法则、生活方式和管理体系, 改变以往那些不良观念, 以生态学的思想与方式来认识世界、观察世界。

具体讲, 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 或者说是一种生态文明观, 它反映人类新的生存方式, 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这种定义下的生态文化, 包括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制度层次三个层次: (1) 在物质层面上, 它强调社会物质生产的技术、能源形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都朝生态保护、生态协调的方向发展; (2) 在制度层面上,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化, 使环境保护及协调问题在经济、政治和法律制度上切实得到保障; (3) 在精神层面上, 主张确立自然价值观, 摈弃“反自然”的文化,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 实现精神领域的一系列转变。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理念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在人类重视自身生存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 逐渐产生的一系列的环境观念、生态意识, 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文化科学成果, 它展现为环境教育、科技发展的生态化和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传媒、生态美学等多领域全角度的延伸和发展, 从而真正使人们在思想观念的深处形成共同的生态价值趋向, 这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生态文化的涵义。

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主导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具有广泛的适用空间, 是一种世界性或全人类性的文化。这是因为, 生态文化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没有区域和国界限制, 能为所有的人提供正确认识的理论基础。生态自然环境本身具有物质性, 是一种客观存在, 它对所有的人都同样起作用, 并且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相适宜的生态环境, 而生态文化既是这种状态的产物, 又是维护这种状态的精神和物质力量。生态文化作为一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思想文化, 它本身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扩展性。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是人工手段改造自然最彻底的地方。虽然工业革命确立了城市在世界上的主宰地位, 但这种以人类中心主义为行动哲学、建立在掠夺式利用资源基础上的工业革命, 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资源紧缺、城市人口爆炸、交通拥挤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和负面影响。例如:随着天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天津的土地、水、能源、原材料短缺的矛盾已非常突出。天津要进一步繁荣发展必须解决资源能源需求量显著增加, 与资源能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为此, 人们不得不寻求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伴随生态文化的发展, “生态城市”思想的出现和形成, 为城市的持续繁荣与发展带来了曙光。正如《经济日报》1999年4月8日《生态城市: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一文所指出的, “为使城市化给人类带来更充分的物质享受、便利的生活设施和高效的信息交流, 避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问题, 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建设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一种按照生态原理建立起来的, 自然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 人与技术充分融合, 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 是自然、人类和城市融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互惠共生的城市结构。它是一种理想的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它强调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生态和经济等因素, 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 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 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由此可见, “生态城市”建设蕴涵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先进文化, 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灵魂和原动力, 它的建设和发展将极大地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 提升生态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

公民生态意识是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生态意识亦称环境意识。环境意识作为一种思想和观念自古就有之, 但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现代生态意识的发展却是近代的事情。

(一) 公民生态意识的内涵

1983年前苏联学者B.基鲁索夫明确提出“生态意识”的定义, 认为“生态意识是指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 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而反映社会和自然相互关系问题方面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我国学者则认为, 生态意识是指在人与人类社会不断地作用于自然界的过程中, 不合理的实践必然造成或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失衡。对这些活动和现象, 作为生态主体的人和人类社会, 总是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应和认识。这些反应和认识的总和构成我们所说的生态意识, 它是人和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可见, 生态意识则是指人们为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形成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认识, 它包括生态保护意识、能源节约意识、消费简约意识、亲近自然意识、环境优化意识等主要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它们的基本价值观与信念是一致的, 提倡:自然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 人类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不管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 人类终归要依赖自然而生存。尽管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具有重要的影响, 但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才能使人类继续生存和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

(二) 公民生态意识产生的条件

当前生态意识的产生, 不仅仅是“人类困境”的反映, 它还有其深刻的自然历史背景和人类意识自身发展的逻辑因素。

1. 生态意识产生的自然历史条件

生物圈的产生和发展曾被看作是大自然的杰作, 它不仅造就了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 而且孕育了闪烁理性之光的人和人类社会。人类作为生物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其数百万年的发展演变中, 逐步掌握了科学和理性, 进而从自然的状态下解放出来, 成为自然的主人。人类运用知识, 特别是运用科学技术, 改变了自然界进化的轨迹和速度, 使自然界按人类的愿望和理性的要求发展。从旧石器时代到现代信息时代, 短短的五千年间, 人类社会更经历了狩猎、采集→农耕、放牧→农业→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的进化序列。在这个过程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迅速增强, 人类的实践范围迅速拓宽, 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也导致了自然的全面人化和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产生。

2. 生态意识产生的社会逻辑条件

人类意识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扩展和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不同时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层面不同, 意识的表现形式也不同。生态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意识自身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 它是人类意识经历了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阶段之后, 产生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全新反映。同时, 生态意识的产生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反省的结果。人类改造自然获取利益, 不可避免的要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特别是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迫使人类产生了趋利避害的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 公民生态意识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

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 最优地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所反映的观点、理论和感情的总和, 它对于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利奥波尔德在其《大地伦理学》一书中就曾指出, “没有生态意识, 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种空话”。这也意味着, 没有生态意识, 生态城市的建设将无从谈起。

生态城市的提出和建设本身就是人们生态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 而且自觉的生态意识也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从物质层次上看, 生态城市是以现代生态科学和技术手段为支撑的;从精神层次看, 生态城市则是以自觉的生态价值和生态意识为基础的。只有广大城市居民充分认识到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生态环境在现实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 树立人与自然同演化、共发展的意识, 全面、正确地把握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才能认同生态城市的建设, 积极投入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才能唤起市民生态城市建设的激情和热情, 自觉遵守生态城市建设的各项环卫、环保等社会准则, 促进生态技术、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实施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 重视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

生态意识作为一种科学的意识, 它是可以通过培养和塑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生态意识的培养有多种方法和途径, 其中主要有加强生态市民教育, 开展生态科普活动, 建立生态城市公众参与机制等。

1. 加强市民生态教育。

市民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体, 他们的生态意识如何将直接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进度和成效。生态教育是提高人们生态认知、生态意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因此, 要把生态教育作为市民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教育, 以提高和普及广大市民的生态意识。

2. 广泛开展生态科普活动。

生态意识来源于生态实践, 也需要在生态实践中加以提升和推广。因此, 可以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地日”、“世界水日”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绿色科普实践活动, 并通过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体, 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其中。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教育活动还需将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科普基地建设结合起来, 建设具有集生态教育和生态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城市景区。

3. 建立生态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依靠政府、企业、组织, 关键还在于依靠公众。城市的建设要通过推行城镇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组织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环保义务劳动和志愿者行动、设立公众举报电话、奖励举报人员、建立环保问题公众听证制度等公众参与活动, 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 激发公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市民中形成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摘要:生态文化既是一种生态价值观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理念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没有区域和国界限制, 作为一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思想文化, 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扩展性, 在生态城市中也是如此。生态文化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主导和原动力, 渗透到生态城市建设的每个方面。在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的诸多内容中, 核心是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城市,公民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赵宗彪.论生态文化与建设.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2].王杏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现代生态文化建设.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

[3].侯天琛, 董小香.城市生态转型与生态城市建设.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4期.

[4].B.基鲁索夫.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哲学译丛.1986年第4期.转引自包庆德.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5].包庆德.起源与变迁:人类的生态和生态意识扫描.内蒙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3期.

[6].贺善侃.生态文化:生态城市的灵魂.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1期.

生态文化论 篇2

文化生态学论纲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文化生态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随着文化问题的突出和人们对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生态关系的`重视而在90年代以后成为显学.“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不同,文化生态学的特点是以生态学为主要方法的文化学,是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文化生态学面临着加快学科建设的任务,它的完善和应用,对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促进的作用.

作 者:戢斗勇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广东,佛山,528000 刊 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OS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2(5) 分类号:G05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   定义   历史   特点   任务  

论虞山琴派对常熟文化生态的影响 篇3

文化生态观于1955年由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n Haynes Steward)在《进化和生态》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一种文化一旦产生后,必然会融入这个生态系统中,并对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作用。质言之,一个艺术流派的形成,总是离不开特定文化地理环境的浸染,一旦形成后,又会对当地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虞山琴派于明末形成,其领军人物严天池、徐青山一扫当时滥制琴歌的风气,并结合江南吴地的文化传统,建立了从琴学思想、琴谱到琴乐传承方式等一系列典型样例,重振了琴乐的纯音乐传统,后人将其概括为“清微淡远”的琴风。虞山琴派的形成,既受江南水文化的浸染和“吴带当风”、“吴声清婉”等民间艺术流派的浸淫,又是明末特定的“遁世思潮”在音乐艺术领域的集中喷发,其形成无不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当时的社会思潮息息相关。那么在它形成后的近四百年间,对当地文化社会生活是否产生了影响?从我们考察的结果看,虞山琴派诞生后,不仅影响了其后琴乐本身的发展,而且对常熟人的精神状态、生存方式、社会结构与机制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当然,琴派和其所处的环境相比,影响力是有限的。为此,我们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考察:

1.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

众所周知,常熟为历史文化名城,先贤仲雍、言子给了他们精神上的依托,养成了他们渴慕圣贤、追求经世致用的世界观。自虞山琴派出现后,常熟人又一次感受到乐教的极大魅力。

《光绪常昭合志稿》专列“弹琴家”介绍了历代琴人,在“叙”中,编者不无得意地宣称:

《旧唐书·音乐志》云,弹琴家犹传楚汉旧声及清调瑟调、蔡邕杂弄,非朝廷郊庙所用,故不载。然则古有以弹琴名家者。但历代史书以其不适于时用,故不著。而他邑志乘则又以无其人,故亦无有记之者伏读。

《四库全书提要》“松弦馆琴谱”条下谓,琴派各家不一,而清微淡远惟虞山为最,是谱之后,继之者有徐口“大还阁谱”,天池、青山二家遂为虞山派之大宗。是弹琴家独吾邑为正派所出,可不表而出之乎?(《光绪常昭合志稿》,人物志十一之四)

这段写于一百多年前的文字其实大可玩味。其一,作者认为,尽管琴家在历史上非常重要,但是因种种原因,史书上难觅其踪,记传琴家的重任就落到了各地地方志身上。但是其他地方历史上并无琴人出现,因此无以记载,只有“吾邑”(咱们家乡)有这个资格也有这个条件担当此任。其二,由皇家钦定的《四库全书》认为“琴派各家不一,而清微淡远惟虞山为最”,说明虞山琴派虽是土产,然而一跃成为了全国琴派的正宗。严天池、徐青山所编的琴谱成为了全国琴人的范本。像这样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大事,不放进地方志中是说不过去的。其三,纵观入宋以来常熟历史,尽管修志不断,但直至晚清《常昭合志稿》才破例开辟“弹琴家”专栏,足见认识到“琴”在常熟地方文化大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因此,这段话反映了志传者的家乡自豪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自信心。这种自豪感、自信心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于虞山琴派。也似可由此推断,直到晚清之时,琴、琴学才进入常熟的公共文化视野,并开始成为影响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一股重要力量。

此后,常熟琴人对家乡能出现琴乐大宗一直颇感自豪,而试图寻找其生成的原因,以更好地发扬光大。比如吴景略曾撰《虞山琴话》,改革开放后虞山琴社第一任社长翁瘦苍有《虞山琴派史话》,现任社长朱唏更是以洋洋数万言的篇幅,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将虞山、常熟与“虞山琴派”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进行“内在关系”的研究,并得出了“虞山是一种文化精神,这种精神蕴涵在常熟这座充满灵性的江南古城中”的结论,足见该地琴人自觉以虞山琴派为宗,身体力行地研究、继承其艺术精髓。

那么,虞山琴派根本的琴学宗旨是什么呢?从虞山琴派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看出,虞山琴派本于文人琴的传统,其目的是为了“修、齐、平”,“禁止淫邪,正人心”,即将琴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本着这样的宗旨,虞山琴派一直强调不要将琴作为修身的唯一手段而将之孤立看待。因此,天池弹琴、写字、念佛、制作常合为一体,例如严天池的好友戈庄乐集琴家、家具设计制作家和金石家于一身,他们都是为了“幽闲寄致”(《松弦馆琴谱·严激序》)。因此在现代,常熟的琴人大多兼工其他文艺门类,如翁瘦苍先生、朱唏均擅长字画和诗词,马一超工于书法等等,不胜枚举。

琴人辈出的常熟,影响了普通劳动者对琴的情感,他们将琴看成是陶>台完善自己的一种手段,而非“讨生活”的工具。严天池在世时,就有樵夫徐亦仙指正他的弹琴。进入现代,常熟爱琴、支持琴艺发展的人更多了,仅常熟“虞山琴社”就有会员一百四十多人,他们大多为国家公职人员、学校教师和私营业主。“虞山少儿琴社”也有会员七十多人,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现今在常熟各大中小学都有古琴的身影,各类兴趣小组培训表中,“古琴”是重要的选项之一。在各种活动晚会、演出节目中,也少不了古琴的亮相,特别是几乎每周每月举办的“广场文艺晚会”,古琴的表演常有出现。至于“虞山琴社”每月举办的琴人雅集活动,更是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甚至声名远播至海内外。

可以说,古琴已经成了常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塑造常熟人整体文化性格的媒介之一。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常态的文化活动,千百年来的确对常熟人的性格、心理、思维、价值观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影响

虞山琴派的出现,使常熟原本就崇尚读书的民风中又多了一份“好古趋雅”的风习。历代常熟守官大多倡导风雅、推广教育,常熟的文人士大夫多能攻习一至数门艺术品类,因此,追求典雅精巧成了常熟的艺术审美习惯,进而影响到平民百姓,也逐渐形成了以优雅为美的审美风尚。深受琴乐熏陶的常熟人,在生活方式上潜移默化受到了影响,比如,他们努力营造着家庭环境,使之变得更为儒雅秀美;他们努力完善着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富于修养。常熟亦名“琴川”,南宋范成大认为“言偃,……尝为武城宰,孔子过之,闻弦歌声……。常熟,世传一名琴川,本弦歌之说教也。”时至近现代,越来越多的市民广场、公园等公共场合也开始与琴有关系,比如虞山西侧的群雕中就有虞山琴派的青铜雕塑,严天池墓碑形状即是一张龙龈朝天的古琴等。至于地名中含有“琴”字样的则是不可胜数,如“琴湖”、“琴南小学”、“琴枫苑”等,可以说,“琴”,是常熟千百年来不断打造、日趋丰富的人文景观之一。endprint

在普通百姓家中,弹琴、以琴为友的情况也非常普遍。正如严天池所言:“余邑名琴川,能琴者不少,胥刻意于声,而不敢牵合附会于文,故其声多博大和平,具轻重疾徐之节,即工拙不齐,要与俗工之卑琐靡音者悬殊。”在其他地方错把古筝当古琴的笑话,在常熟很难见到。因为常熟人对古琴太熟悉了:每天的电视节目中时常会有关于古琴的新闻、古琴的艺术片;市民前往公共场合,说不定广场正上演着古琴节目;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不时会有一两个身背琴囊的少男少女穿梭其间,行色匆匆,也许是去参加雅集,也许是去跟老师学琴……总之,琴在常熟是一种司空见惯,甚至就连淘宝网上做古琴生意的,也大多是常熟人。例如,2014年3月10日我们采访常熟琴人王力刚(常熟海关职员)时,他对常熟古琴的发展作出了如下乐观的展望:“我觉得虞山琴派还是很有作为的。为什么呢?你看现在那些老板和会所,对虞山的古琴、董其昌的画都很在意。说明他们还是向往这方面的生活的。虞山琴派还是可以恢复的。只要有这样的思潮,它就会有这样的古琴应运而生。”

琴乐在常熟这样丰足的生存空间无疑反过来对常熟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难以言说的影响。比如说,常熟的社会风气相对于其他地方显得悠闲平静和和谐,这反映了一种“弦歌之治”理想在日常社会中的折射。而常熟琴人朱唏的立身处世,可以说是琴乐对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的一个鲜活实例。朱唏能书善画,又擅长吟诗填词,尤精于古琴艺术,是当代虞山派的代表人物。这样一位大家,充分体现了虞山琴派“和”况的境界。

朱唏只是“琴人合一”的一位典型代表,类似的代表不乏其例。如2013年9月我们探访常熟琴人陈尉华时,就又感受到这样一种境界。陈尉华女士现年四十多岁,但是自幼师从翁瘦苍,是改革开放后翁老的第一个弟子。其后又拜师龚一、张子谦、吴景略等,并与上海文化名宿樊伯炎、俞振飞等过从甚密。她还擅长琵琶演奏,也学过小提琴。现以弹琴、教琴自娱,成为“大隐隐于市”者。在她的居处“吟一格”,听她弹琴时引商刻羽,我们似乎触摸到了常熟之所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根由。

难怪今人评述常熟与古琴的关系时,会用上“琴乡”一词,比如刘郎执导的艺术片《七弦的风骚》第三章“琴乡”就追溯了古琴与常熟的互生共融关系。在表现古琴与常熟地方文化的关系上,编导采用了“互文”的方式,评论家说:“这是常熟虞山琴派的文化症侯。因为虞山琴派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在虞山琴派之外,还有虞山诗派、虞山画派、虞山印派。同时,编导将昆曲、园林、家具与古琴类比,也将青铜、玉器、丝绸、瓷器和古琴相连,形成一种文化谱系。在这种文化谱系中,彰显古琴的魅力。”再比如,文化学者老克宣称“虞山琴派就是通往中国古代文化的秘道”。可以说,追求“琴乐精神”与“常熟性格”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应关系,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3.对社会结构与机制的影响

上文述及,古琴对常熟社会整体风习的影响约可追溯至晚清,但若谈及琴对社会结构和机制的影响,在封建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正如《光绪常昭合志稿》所称,弹琴是文人自己的事,“非朝廷郊庙所用”。但是在今天,却得到了实现。2001年,常熟市政府、常熟市文化局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等单位,在常熟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全国打谱会暨国际琴学研讨会”。其后常熟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建立古琴保护的立体保护格局”,2004年,常熟市政府投入15万元,成立了非盈利性的虞山琴派艺术工作室,由朱唏任工作室主任,开展有关虞山派古琴艺术的保护、传承及研究工作。2005年常熟市政府又出台了《常熟市“文化名市”行动计划》,并针对古琴,逐步理清了保护、继承、弘扬古琴艺术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即:乘中国古琴艺术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东风,在争创“中国古琴艺术之乡”、发展社会办学、多渠道多层次培养新一代古琴艺术传人、加强与国内国际琴学界的艺术交流等方面多做实事,使常熟成为中国古琴艺术发展的重要基地。2007年5月,“首届中国古琴艺术节”在常熟举行,“中国古琴江南保护基地”随之落户常熟。之后,基地同常熟有关文化部门编制了《保护继承弘扬古琴遗产十年规划》并付诸实施。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基地逐渐构建起了“节”(中国古琴艺术节)、“馆”(虞山派古琴艺术馆)、“室”(虞山派古琴艺术工作室)、“社”(虞山琴社和少儿古琴社)、“场”(一批演出和研究场所)这样五位一体的立体保护传承的格局。有学者在观察常熟古琴发展动态后认为:“正是由于常熟市委、市政府、文化局、文联等各级领导的主导、支持、虞山琴人自觉主动的努力,以及朱唏功不可没的组织协调,虞山派古琴已经公认是常熟的一个非常有实力的文化品牌。其建立载体、软硬件相结合、全方位立体的保护模式,也成为其他艺术品种争相参照借鉴的对象”⑤。

“中国古琴江南保护基地”是以“生态场”的形式对古琴进行全方位立体保护的实施机构,它的运行模式采用“政府主导、民间与政府联动”的方式进行。据常熟市文化局副局长蒋伟国与群文科科长毛玉芬介绍,基地主要在“多方位多形式开展古琴培训”、“多层次、多角度拓展古琴艺术影响”、“多途径多渠道加强古琴交流合作”、“多举描多思路发挥古琴场馆作用”等四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体现了政府部门在保护古琴、传承古琴艺术方面发挥的作用。

调查中最使我们眼前一亮的是政府与民间联动的机制在短短七八年间已经显示出初步的成果。到目前为止,基地为中央音乐学院及其附中输送古琴专业人才十多名,其中两人还分别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研究生。目前基地依托虞山琴社、虞山少儿古琴社、虞山派古琴艺术工作室和设立在古琴馆的全国民族乐器演奏艺术水平古琴考级点,通过培训、考级、参赛、个人带徒等途径,把各个年龄段的一百二十多人积聚到一起,在常熟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批次合理、理论实践相互结合的古琴艺术队伍。常熟古琴的传承出现了后继有人的可喜局面。

2011年5月和2013年5月相继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古琴艺术节”和“第四届中国古琴艺术节”,常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与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共同推出了《松弦馆琴谱钩沉》一书以及配套CD的出版发行工作。在2013年5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古琴艺术节·打谱研讨会”上,薛艺兵认为:“这次出版的意义和以往的打谱会都不一样,其成果的形式也和过去各个零散的打谱形式都不一样,体现了一种集体作战的新式打谱方式,所以意义非常重大。同时他也认为,这体现了常熟在组织“松弦馆琴谱”打谱活动过程中“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悠悠古琴三千年,给后人以深厚的文化积淀。常熟因其独特的自然、历史环境,在明代中后期“生长”出独树一帜的,“虞山琴派”。又因“虞山琴派”的存在,而使常熟多了许多与古琴有关的自然、人文景致。这无疑激发了常熟人对“古琴之乡”的自豪感。现在,通过政府机构和全民共建“中国古琴艺术之乡”、“中国古琴江南保护基地”,使常熟人进一步深切地感受到古琴与常熟文化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古琴成了常熟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成了常熟的身份标识之一。

论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的生态化 篇4

1.1 生态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从历史上看,生态文化概念的提出与人类技术发展状况是直接相关的。1982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21世纪的全球性课题和人类的选择”大会上,罗马俱乐部创始人A·佩切伊曾指出,人类通过技术圈入侵、榨取生物圈的结果,破坏了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他认为,“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只有进行文化性质的革命,即提高对站在地球上特殊地位所产生的内在的挑战和责任以及对策略和手段的理解,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1]。国内学者余谋昌先生把这种“文化革命”所形成的文化称为生态文化[2],并对此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狭义上讲,生态文化是以自然价值论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广义上讲,生态文化是以自然价值论为指导的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3]。一般意义上,生态文化是一种普适性的价值理念,其核心是倡导一种共生与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价值观对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种‘方向盘’的作用”[4]。凡符合这一价值观要求的文化内容,都可称之为生态文化。生态文化要求重新审视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合理性,系统反思现有文化所具有的环境破坏性,及由此带来人们观念、制度、伦理、行为等各个层次的调整和改变。由此来讲,生态文化首先应是一种创新文化,要求以生态取向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来取代现行的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适应于当代环境问题的具体的生活样式。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及生态文明等一系列理念纳入政治舞台,生态文化也逐渐具备了更为宽广的理论视野和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生态文化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可以使一种新的文化理念为群体所共有,使一切符合这一理念的行为成为社会风尚,从而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凝聚起一切可能的力量,致力于环境问题的解决乃至其他社会目标的实现。

1.2 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化是指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和认识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5]。它是一个涵括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各个层面的整体性战略。其中,技术作为最物化的层面首先受到人们的关注。1962年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等现代技术。卡逊以翔实的事实深刻论证了化学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其后,人们越来越多地将质疑和批判的目光指向了现代科学技术,并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传统的技术创新体系割裂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忽略了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效益的关联,而将技术创新的价值限定在狭隘的个体层面上,并因此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技术创新生态化作为技术发展的当代转向,也由此承载起人们对技术的新的期望。一般认为,“技术创新生态化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理论的一种全新诠释和定向改变,它要求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全面引入生态学思想,考虑技术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和作用,既保证技术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又要确保环境清洁和生态平衡,在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又创造生态价值,最终目标是协调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6]

当前,技术创新生态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今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日益严峻,自然灾害、社会风险迭出的情况下,只有将技术创新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树立新的生态价值导向,才能真正有益于社会发展,也才可能为社会所接受,进而有益于自己的长期发展。世界各国在反思传统的技术创新的固有缺陷和不足的基础上,纷纷提出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框架。1994年,美国政府发布《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技术》报告,提出绿色技术要有利于实现国家目标,绿色技术创新的核心是预防而非治理,并制定了促进绿色产品生产技术与出口的战略,以图加强同欧洲和日本在绿色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德国政府把绿色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门类,致力于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社会经济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其成功范例之一是耗电少、辐射低、使用材料种类少且便于回收利用的“绿色电视”。加拿大联邦政府早在1993年就制定出绿色技术创新计划,并被列入联邦重大科技计划[7]。生态化技术创新正在成为各国争夺的一个制高点。

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本质是以生态价值为核心,实现科技价值的生态重构,它将科学技术视为社会—经济—自然这一复合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价值不仅在于人类需要的满足和人类福利的促进,而更重要的在于维持并增进整个系统的平衡。推行技术创新生态化,既有助于技术创新中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进而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 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比较

如上所述,生态文化和技术创新生态化都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并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理论此,但二者并不是同一的,而具有其内在的不同。

2.1 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生态化具有不同的主体

生态文化以和谐共生为核心追求,但和谐与共生绝不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而需要双方乃至于多方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构建。从现实来看,现代生态文化的反思和构建主要源于人文学者,正是他们对人类文化及其时代问题的深刻洞察,成为生态意识觉醒的起点。但生态文化不是某一群体、某一领域的事业,而是一个社会整体活动的结果,生态文化也只有弥散在人类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文化等广阔的领域中,融入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成为他们自觉的选择,才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包括人文学者、环保组织、各级政府在内的所有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都是生态文化当然的主体,通过他们各自的社会活动拓展和丰富着生态文化的内容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实现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生态化的主体。企业不但要具有生态化的经营思想,还要具备技术创新生态化实践的能力,并贯彻于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的各个环节中。但由于技术创新生态化价值关注的广泛性和公共性,作为具有利益驱动的经济实体,企业不可能独立成为技术创新生态化的主体,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环保组织乃至社会公众也都是应然的主体,并在其中承担着同样而不同一的责任。其中,政府通过政策性引导成为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核心推动力,大学、科研机构等为其提供知识和能力支撑,社会公众则以其意愿和消费选择成为这一活动的压力和动力。

2.2 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生态化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从内容上看,生态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领域,不但包括生态文学和艺术,还包括科学、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等,涵括人类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广泛领域。相对来讲,技术创新生态化首先是企业在特定条件约束下在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领域中的生态化选择,是一种物质形态的生态文化实践,涉及面较为狭窄。

从目标上看,生态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确立和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更多地强调精神层面自觉与自律,其目标指向人类整体,相比之下更具公益性和利他性。而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虽然具有较为广泛的价值关注,但企业自身具有明确的自利性。正是为了某种潜在的利益回报,企业才主动地投入资本,成为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实践主体。

从发展途径上看,生态文化遵循的是文化发展的规律,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众的价值观、行为和生活方式。而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实现,不仅要依据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考虑技术开发的可能性,还要遵循市场需求,考虑技术开发的成果,进而通过生态价值观考察其有效性。总体上看,技术的发展状况与生态文化的价值选择决定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的状况和程度。

从发展速度上看,文化是长期积淀的产物,其形成较为缓慢,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涵括多重主体和多重利益的文化形态,其发展尤其受到多重约束,但其一旦形成,就会从价值规范、制度设计、生产方式等各层面对人产生较为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相对而言,技术创新生态化作为物质文化领域的一种变革,具有较为明确的发展路径,也更容易得到有效地推进,其发展速度也将快于一般意义的生态文化,但由于技术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其影响既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存在一定的限度。

3 生态文化与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关联

3.1 技术创新生态化是生态文化的基本要求

生态文化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然要求我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二难困境。在这种意义上,生态文化重新界定了生态与创新的关系。在生态文化的视域中,生态提供了创新的前提和归宿,创新具有其特定的生态意义。摆脱原有的路径依赖,通过创新探索新的发展形式,创造一种充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模式,是生态文化的必然要求。

从社会实际看,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不是过度工业化,而更多的是源于贫困和发展不足,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物质需求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能力较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既能引导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环境不受破坏的生产方式还远未成熟。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约束更为严峻,而与这种资源禀赋相应,我国目前主要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作为获得经济增长的手段。我国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是日本的7倍,是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排污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这种状况,使得我国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冲突的状况下,往往做的是非此即彼的零和选择而非互利共赢。这种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生态文化建设必须是积极的,必须在满足人们合理需要的同时,化解民众对富足生活的普遍追求与人口、自然资源的紧张关系之间的矛盾。要做到这一点,不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生态化是不可能做到的。

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沟通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两大系统,涵盖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两大主题,它提供了把生态环境纳入产品成本、建立生态良好的经济体系的可行性路径,从而使得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可能。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广泛推行,可以切实改进传统的生产模式,建立新型的清洁生产模式并向各个产业区域中渗透,将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并由此推动社会消费的生态化,构建起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为生态文化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及其扩展,既是生态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成为生态文化发展状态的指示器和量度指标。技术创新生态化一旦成功实施,就会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形成一种可以供人们选择的具有生态意蕴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作为一个有形的物质载体使其内蕴的生态文化直接传播开来。在国民经济的关键与核心领域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和国家运行的基本需要,就可以奠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引导一种生态化的生存方式。

3.2 生态文化是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的保证

首先,生态文化提供了技术创新生态化的价值观共识。“一种技术的改变将涉及到整个技术体系的基础。”[8]现实实践中,尽管政府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倡导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但许多污染和低效的落后技术还没有及时淘汰和升级,而即使是那些已经引进和开发了的先进的环保节能技术,也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和推广。究其原因,在于技术使用是一种文化现象,受精神状态、价值观乃至个体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和驱动。当前人们价值观念中生态关怀依然缺失的事实,导致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动机匮乏和动力不足。生态文化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追求的价值追求,既为各种清洁高效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土壤,也为各种形式的创新提供了价值观引导,并藉此架构一种与其相应的技术形态——生态技术。生态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将推进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和个人围绕环境问题展开有效互动,克服社会各阶层普遍存在的惯性,创设生态技术创新尤其是基于中国本土的生态创新的良好条件,从而促进生态创新的涌现,推进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进程。

其次,生态文化塑造了技术创新生态化运行的制度空间。技术创新生态化广泛的价值要求和利益关切决定了其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如果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安排,企业很可能由于不计环境成本而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胜者,进而产生逆向淘汰,消解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经济动力和利益牵引。因此,技术创新生态化需要市场机制的激励,更需要政府的规划与引导,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构建一个由社会各界参与的技术创新模式和社会空间是技术创新生态化实现的基本条件。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的理念自上而下地固化到制度体系中,渗透到具有决策、执行和评价权利的各级领导的头脑中,“绿化”其思维,建立健全环境法律规范,制定有利于生产、消费方式生态化发展的经济、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体系和法规体系及措施等,并通过制度的真正实践,使技术创新生态化以最适合具体国情的势态前进。

其三,生态文化形成了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实践平台。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广泛的链条,不但要求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而且要求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及其与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广泛合作。生态合作的缺乏与绿色消费动力的不足,往往是导致技术创新失败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在高度的生态文化规制下,企业个体即使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会选择与其他企业合作治污,自发参与清洁生产,因而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经营[9]。在这个意义上,生态文化是企业生态行为的粘合剂,是企业开展生态合作、发展循环经济的平台和引导。生态文化融入企业,将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决策管理层及普通员工的观念和行为,转变和创新环境观念,并通过观念上的创新激发企业自身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促成区域层次各种类型的生态合作活动,推动生态技术创新的实现。

4 结语

在当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生态文化和技术创新生态化作为承载人类可持续发展理想的新理念而被广泛关注,但相对来讲,人们更多地关注二者的差异甚至将其对立起来,忽视物质与精神、技术与人文的统一性,割裂生态与创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或片面追求原生态的自然保护,或片面追逐经济增长,而对其内在关联缺乏应有的关注和辩证的分析,并由此导致低效的生态实践。我们认为,技术创新生态化与生态文化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基础,其本质是物质领域的一种积极的生态文化实践。生态文化在社会各领域的生成与发展,必然会引起人们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质性转变,解决技术创新生态化中存在的生态观念缺失、动力不足等问题,为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技术创新生态化作为一种物质形态的生态文化实践,其成功实现也将为生态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依托。相比而言,技术层面的变革比文化层面的变革更容易,技术创新生态化的节奏和速度也将快于非物质领域生态文化的生成,为社会生态文化发展提供动力牵引和物质支持。正如尤金·哈格罗夫所讲,“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发展出那种既能控制自然,又能避免不可预见的副作用的技术能力,对自然的保护不应该建立在关于生态科学的有限性这一推测上,而应该更为积极地建立在我们的环境价值观上。”[10]严格地讲,并不存在百分之百安全的技术,技术创新的生态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期望的目标,存在着诸多风险甚至异化的可能性,必然需要生态文化的调适、规范和约束。就现实而言,我们既要充分认识生态文化和技术创新生态化之间的一致性,又要把握其差异,并在这种深刻关联中把握与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A佩切伊.在“21世纪的全球性课题和人类的选择”会议上的讲演[D]//福瑞斯特.世界动态学.北京:中国环境管理、经济和法学学会,1984:99-107

[2]余谋昌.生态文化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9(4):1-9

[3]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J].新视野,2003(4):64-67

[4]陈寿朋,杨立新.论生态文化及其价值观基础[J].道德与文明,2005(2):76-79

[5]欧阳志远.生态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

[6]陈彬.技术创新生态化:一种思想的转向[J].桂海论丛,2003(2):54-56

[7]秦书生.复杂性技术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232

[8]BRADEN R ALLENBY.工业生态学:政策框架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3

[9]李昆,彭纪生,蔡晓旭.企业群落的生态文化规制博弈[J].财经科学,2009(5):56-63

生态文化论 篇5

贵阳景云山 郑蓉

【摘要】:

绿色殡葬文化,是城市建设、城市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树立人文理念,能让绿色殡葬在人们心中达到先入为主、自然接受的效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能为绿色殡葬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提高殡仪职工整体素质,是推进绿色殡葬、服务于民的关键所在;倡导绿色、低碳祭祀方式,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低碳殡葬;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完善殡葬后续服务,是切实做到‚亡者安、生者勖‛的完美之作‛六个方面,阐述了绿色殡葬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动关系,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粗浅的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能对同行和关心殡葬事业的读者提供些许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人文理念 绿色殡葬 基础设施 整体素质 低碳祭祀 后续服务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是我们党执政和发展理念的升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这是从贵州省情出发作出的战略选择。贵阳是贵州的省会城市,成功的举办了‚2011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我们要充分利用会议成果,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将享有‚森林之城、休闲胜地‛美誉的贵阳,建设成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其殡仪馆和公墓的建设,近些年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众所周知,我国的殡葬事业起步晚、起点低、基础差、发展慢。殡葬事业的发展落后

于社会的发展,跟不上殡葬改革的步伐,存在着殡葬事业发展滞后于丧葬消费日益增长的突出矛盾。当前,既要看到冲击和挑战的一面,也要看到市场经济给殡葬业的发展带来机遇的一面。而城市生态园林是当代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的最好诠释,它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城市环境为指导思想,主张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让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机组合成一个和谐、有序和稳定的人工群落。这种文明形态追求有效的经济增长、公正的社会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本质要求是高效低耗、无毒无害、互利共生,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模式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达到经济增长与环境相互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脱钩、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殡仪场馆建设、公墓生态景观园林建设作为城市生态园林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其建设可以促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和谐统一;坚持生态文明理念,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绿色发展,倡导绿色殡葬,推进节能减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理念。提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笔者脑海中会立刻条件反射的联想到那个神秘的部落,那个了不起的民族……在贵州黔东南密林深处的岜沙苗寨,曾演绎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传奇…… 岜沙这个只有2000多人的苗寨,现在经过一些媒体的曝光之后,再也掩饰不住她那古老的神秘面纱了。无数好奇的游客从四

面八方向岜沙涌来,冲击着原本宁静的岜沙生活。但岜沙人的树葬文化却有其值得推崇和称道的独特魅力,在当地,家族里新出生孩子时,要种上一棵象征生命的树木,喻为这个孩子会像这棵树一样茁壮成长。当这个人死去,就砍下代表他的那棵树,现场制作成棺木,将它与主人一同深埋地里,不留坟头,同时又再种上一棵象征回归大地怀抱的树木,为他搭建起回到远祖世界的桥梁。这就是朴实的岜沙树葬文化。岜沙部落,以民风剽悍闻名,岜沙男性至今仍然以尚武为荣,但最让人折服的还是朴实的岜沙树葬人文理念植根于那种原始古老文明,传承下的独有魅力!另外,在贵州仁怀市中元村一带流行的新型骨灰处理方式,也值得推广和赞誉,当地一些人过世后,家里人就将其遗体火化后,在自家田地与田地交界的田埂下方挖一个洞,将其骨灰放臵其中并掩埋,同样采取不留坟头的方式,这样有效遏制了将部分耕地变成坟头,占用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现象发生,且外观上与先前别无二致,俗称‚田埂葬‛。‚树葬‛与‚田埂葬‛满足了人们‚入土为安‛的传统殡葬心理,又符合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还缓解了骨灰安臵设施的压力,是造福后代、一举多得的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于现代文明而言,贵阳市明确提出,要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协办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简称‚三创一办‛)

作为载体,坚定不移地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我们知道:通过开展‚三创一办‛工作,有利于贵阳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有利于让贵阳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创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提升文明程度,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全国民运会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民族体育盛会,是展示贵州、贵阳形象的重要平台。无论是岜沙树葬文化、仁怀田埂葬,还是‚三创一办‛工作,毋庸臵疑,三者都是一张文化名片,都是人文理念的成因,都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强劲助推器。

二、加快殡仪馆和公墓基础设施建设,为绿色殡葬创造良好的条件。目前贵阳市的殡仪馆和经营性公墓,大多是建筑宏伟,环境优美,具有很高起点的殡葬设施。笔者所在的贵阳景云山殡仪馆是贵阳市委、市政府1998年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程。占地约185.5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投资总额近6000万元,实行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按照国家民政部门对国家一级殡仪馆‚四化‛(建筑传统化、环境园林化、设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标准的要求设计修建,其建筑格调上采用秦汉古建筑风格,蓝瓦素壁,凝重浑厚,楼堂厅阁,气势恢宏,其堂馆命名多取意于诗经、雅乐与四序,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是目前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现代化园林殡仪馆。

由著名作家李宽定开办的海天园已成为一个新的名胜,它构建了新的殡葬文化所昭示的方向,海天园数千座坟墓的墓碑,没有一块石碑有‚某某之墓‛之类普通的字样,而是镌刻着各色碑文:或自由、或严谨、或浪漫,形成了筑城一片独具特色而且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碑林,让人们感受到赏心悦目的艺术气息,海天园把陵园建成了庄园,成为贵阳一个著名的休闲场所。每年有数十万市民到那里休闲娱乐,红事白事同园操办,拍婚纱外景照的有时多过佩黑纱的人。也许现代人已经能够以淡定的心态把婚姻比作爱情的坟墓,每个人即使知道婚姻生活的酸甜苦辣,但还是愿意以围城的心态进去瞧一瞧、看一看。这大概就是不忌红白场所,争相到此留影的诠释吧。

今年5月中旬,在贵阳宝福山陵园举行的贵阳市‚骨灰生态节地葬‛公益活动启动仪式,更是贵阳市殡葬改革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工作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其目的是为了推行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的殡葬改革宗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继武汉之后,国内第二个倡导和推行‚生态节地葬‛的城市,标志着贵阳市倡导和推行的文明殡葬、惠民殡葬正式面向市民服务。贵阳市4百多万人仅人均0.4亩的耕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使我市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尖锐矛盾。而传统的丧葬方式还要占去很多的良田好土。我市每年亡故人数约为

2万,仅建墓每年就需占地约200亩。如何破解这个难题,贵阳市民政局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思路,倡导和引领广大市民通过以节约土地资源,以更加文明、更加节俭、更为低碳环保的方式安葬、送别已故亲人,并号召全市经营性公墓经营单位积极开展骨灰生态节地葬公益活动,拓展骨灰生态节地葬园地。为响应这一号召,贵阳宝福山陵园在园内开发了节地葬园地‚义园‛,并交由贵阳市殡葬管理部门管理,免费为参加节地葬群众提供服务。随着‚骨灰生态节地葬‛启动仪式的举行,贵阳市殡葬管理部门将推出更多的骨灰生态处理方式,更好的为群众服务,更好的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而努力。

三、完善服务机制,努力提高殡仪职工的整体素质。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人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同理,没有现代化的人才,就没有殡葬事业的明天,从而倡导绿色殡葬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无从谈起。殡葬文化的核心说到底就是一种亲情文化,而殡葬服务则是以人为本的,不仅要使服务场所与环境相互辉映,更重要的是通过‚人心换人心,黄铜变真金‛似的温馨服务,把殡仪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做得更细致、更体贴、更周到和更富有人情味,使治丧群众能最大限度地领略和享受服

务,舒缓他们因失去亲人和挚友的伤痛。2007年,贵阳景云山被民政部和劳动保障部授予贵州省殡葬技工技能鉴定站的殊荣后,通过认真组织殡仪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各岗位的技术工人已达到相应技术等级要求。同时,按照《殡仪职工服务规范》、《管理人员职责规范》的要求,不断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为了持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景云山殡仪馆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建立和完善制度,大胆选拔,引进人才,先后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招聘了10多名大学毕业生,并通过社会公开招考了3名专业技术人员和3名工勤人员,同时还吸纳了若干名部队复、退、转军人充实在基层一线岗位,为单位注入了新鲜血液,实现了人员结构年轻化,景云山现有220名员工,其中在册在编60 人,非编 160人,中共党员 30 人,其中35岁以下人员占总人数比例的37%,大专以上学历76人,占员工比例48%左右,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19 人,提高了殡葬职工的整体素质,逐步形成通过培训考核提职、竞聘上岗、优化组合的用人制度,建立起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具有孺子牛精神和开拓精神的殡葬职工队伍。

四、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生态的祭祀方式。绿色殡葬把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纳入殡葬改革与管理之中,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模式的殡葬理念,殡葬行业责无旁贷的有引领、倡导人们绿色环保、低碳生态的殡葬方式及祭祀方式的

责任和义务。通过推进清明群众祭扫高峰安防和宣传、加大丧事过程中纸钱抛撒治理力度,促进市民形成‚文明祭奠、平安清明‛的良好祭扫意识,着力改变丧葬服务陋习,树立殡葬新风。今年4月5日,贵阳景云山在景云广场举行了首次‚贵阳〃景云山2011清明节公祭大典‛。贵州省殡葬协会,贵阳市民政局,各区、县(市)民政局及社会各界的群众参加了公祭大典。公祭仪式上,贵阳市民政局领导在讲话中指出:今天的公祭仪式,只有鲜花、美酒,没有香蜡纸烛,传递了对逝者深切思念和沉痛追忆,弘扬了清明文化,倡导了绿色环保,引领了低碳殡葬,促进了社会和谐,充分展现了贵阳这座城市的文明形象,展示了广大市民朋友的文明素质。今后,民政部门将按照‚惠民殡葬、人文殡葬、绿色殡葬、科技殡葬、阳光殡葬‛等理念,积极倡导和引领广大市民通过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卡片追思、种一棵树、一条悼念短信等文明、节俭、低碳环保的方式祭拜已故亲人,共同营造一个‚绿色生态、平安清明‛的节日氛围,为我市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做出积极贡献。部分群众代表亲临现场后感慨道:感谢政府、感谢景云山给我们丧属提供了这个在清明节缅怀先烈、缅怀亲人的文明场所。

五、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根据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贵阳景云山切 实做到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

宗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根本利益。同时大力深化殡葬改革宣传力度,着力加快贵阳市生态型公益性公墓建设。为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丧葬负担,贵阳市政府2011年第20次市长办公会议通过了《花溪区、小河区及‚一市三县‛免除城乡亡故居民殡葬基本服务费的试点方案》,决定 ‚从2011年7月1日起,在我市的花溪区、小河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6个区(市、县)进行试点‛,即:户籍属上述6个区(市、县)的城乡亡故居民,将免除遗体接运费、单间停放费、火化费、骨灰寄存费4项基本殡葬服务费(暂住人口及外来人员不纳入免除方案范围)。贵阳景云山作为贵阳市民政局下属公益性国有事业单位,对殡葬惠民政策高度重视,截止2011年7月31日24时,贵阳景云山共计减免516户;减免优惠金额共计34.5万元。惠民政策实施以来,群众反映良好,效果明显。贵阳景云山总部仅在7月1日,就接待了4户。这些丧家大多来自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因此,对政府实行该项政策,由原先的不知晓到现在的切实享受实惠,丧属们都纷纷表示:此项政策的确是深得人心的民生工程,是政府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体现,并且有的丧家办完手续后千恩万谢道:‚想都没想到啊!这下的确打消了我们对社会上所流传的‘暴利殡葬’、‘死不起人’的误解……‛记得在7月1日当天办理的一单减免业务,给笔

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位逝者的儿子王某,家境比较困难,他家产生的所有费用共计720元,分别为遗体接运费:370元、人工费:60元、单间停放费:40元、火化费:200元,业务员为其办理减免了四项基本费合计670元后,由于该户还选择有其它消费项目,最后只交纳50元就办完整个丧事。除此之外,贵阳景云山还推出普通型灵车(15公里内)当日普通炉火化,460元包干;农业人口、特困人员,遗体接运、火化费优惠20%;经济型灵堂420元(3天)包干等惠民举措,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六、探索后续心理抚慰,使‚亡者安、生者勖‛。由于丧葬服务是一项特殊的事业,作为殡仪工作者,我们的服务对象不仅是逝者,更多的是生者,因此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道德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克服工作轻率敷衍、粗糙冷淡、差错频出的不良现象,改变社会上一部分人对殡葬职工的成见,完善灵车绸扎、鲜花布臵、哀乐吹奏、礼仪出殡等个性化服务,竭力以这种人性化的方式,让逝者走得更安详,让生者消除与生俱来的恐惧心理,正确对待死亡,同时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逝者的不幸辞世以及丧葬环节在生者身上折射出的受挫感、不满感、痛惜感,都会引发遗属冰透骨髓般的寒心。对生者而言,都是其家族的重大悲伤事件,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可怕的生命‚杀手‛,会引发逝者亲属长时间的心理震荡和不适感产生。尤其是在我国这样

论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篇6

关键词: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茶文化生态旅游”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概念。这不只是概念上的差异,而是一个关乎文化旅游可否持续发展的问题。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斯图尔德就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命题。国内学术界也普遍认为,生态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同时也应包括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代表观点就是黄凯南在《文化生态旅游——一种基于生态文化观的旅游方式探索》一文中所讲的:“文化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体验与自然、社会环境协调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三者均衡的文化知识和审美价值,并且强调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旅游环境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一种基于生态文化观的旅游形式,是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使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互动、持续、和谐发展,体现了人类向生态文明的新跨越。近年来,福建茶产地尤其是名茶产地的茶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着过渡商业开发而忽视原生态开发的倾向。本文仅从生态文明观的角度,对福建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开发策略、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做以初步探讨。

一、福建茶文化旅游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观

福建茶文化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茶叶在福建省有上千年的历史,不仅茶类的创制数福建最多——是乌龙茶、青茶、红茶、白茶的发源地,武夷岩茶、大红袍、铁观音、白毫银针、工夫红茶扬名中外,而且品茶的技艺数福建最奇,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现代福建茶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光大,种茶、售茶、品茶、赛茶等几乎占据了茶乡人的生活内容。种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构成了独特的福建区域人文特征。作为以茶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福建茶文化旅游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观念。

(一)茶是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物

茶树作为多年生常绿植物,品种繁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武夷山的大红袍、生态茶园等;其多样化的形态也是大自然土壤、水、光、热、地形等诸要素的综合产物,并成为“茶韵”的根本所在。如武夷岩茶的“岩韵”、铁观音的“音韵”等。武夷岩茶与武夷山堪称一体。武夷山是山水石的一体化,“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石者,天地之骨也”,“水者,天地之血也”,“好山,好水,出好茶”,从而形成了岩骨花香、“清、香、甘、活”的“岩韵”。作为一种深根植物,茶树的种植有利于福建丘陵山区的水土保持和气候调节,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二)茶文化以“和”为中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

福建茶文化融合了儒家的“中”“和”之道、佛家的“中道妙理”,尤其是“茶禅一味”、道家的“天人合一”等优秀思想内涵,形成了今天以“和”为中心的茶道精神,体现了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如武夷山是儒、释、道三教同山之处,茶与三教有不解之缘,茶中蕴和,茶中寓静,茶的“和”“静”禀性正是三教追求的境界,三教思想之精华也丰富了武夷山茶文化的内涵。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在祭茶、喊茶等茶俗中。“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不仅是对自然、人文资源的赞美,更是茶道灵魂和“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三)茶文化生态旅游体现出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文化具有区域性或民族性的多元化特点,而茶文化为各地区、各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搭起了联系的纽带,从而使多元化文化呈现出共存、共融的良性循环的文化生态。同时,茶作为福建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在婚丧嫁娶、满月、祝寿、祭祀、会友等活动中,有助于创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如安溪茶艺就是传达了“纯、雅、礼、和”的精神追求,武夷茶艺则是把“品茗、观景、赏艺”融为一体。可见,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讲,茶文化旅游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生态旅游。

二、社区参与是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首选模式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产地自然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茶类和茶具、饮茶习惯、以及茶道、茶艺、茶书画诗词歌舞,茶制品等为主要内容。茶文化生态旅游则是旅游者体验、感受和品味与茶相关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民情民风并获得教益的过程。茶文化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生态旅游,就决定了其开发不宜侧重商业化,尤其不宜搞脱离其生存土壤和文化背景的异地移植,建民俗村、开风味茶楼、搞星级服务,而应保持原生态风貌。在开发模式上,生态旅游模式与传统旅游模式在指导理论、目标体系、运作方式、解译系统、生态教育受益对象及发展前景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因此,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拟首选“以社区参与为主,环境教育为辅”的旅游模式。

(一)文化的形成和传承特点决定了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首选社区参与模式

这是茶文化能否保持原有纯朴风貌的基础,也是茶文化旅游的魅力所在。社区的参与能更好地展现茶文化生长的土壤,展现与茶文化有关的自然和文化的原生态风貌,让旅游者身临其间感受纯朴、自然与真实,从而更好地理解茶文化的实质和内涵,这也是茶文化旅游的宗旨。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存在的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要积极发展茶文化旅游,又不能坐视外来文化冲击社区文化而失去原有文化的特色。开展参与式茶文化生态旅游,倡导生态旅游观,可以更好地引导当地居民认清发展方向,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二)旅游是一种体验,文化更是一种体验

感官对旅游的真实体验源于对象的真实反映。有无社区参与,营造出的文化旅游体验迥然不同。而这种不同的体验,正是异地旅游的动机所在。

(三)有利于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环境

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并从中获得经济效益,能够增强他们对本地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从而更自觉、有效地保护当地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同时,旅游开发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改善社区基础设施等,也有利于消除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环境。

(四)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具有明显的知识性和教育性

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具有明显的知识性和教育性,因而能够起到较好的环境教育作用。比如能够增强旅游活动参与者的生态意识,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弘扬客来敬茶的纯朴好客民风和“和敬真诚”的待人风尚,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将这种好客文化通过旅游者得到发扬光大。中国传统的儒佛道3家的伦理道德在茶文化中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自身固有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寓教于游,有助于提升旅游者的精神修养。

三、福建茶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旅游资源的生态化开发与保护

福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所谓可持续发展观,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解释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文化生态旅游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其要义就是文化旅游产品的生态化开发和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态化保护。近年来,福建茶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安溪作为乌龙“茶都”,先后举办多届茶文化旅游节和铁观音乌龙茶节,并推出茶叶大观园、茶叶公园、铁观音探源、茶园生态探幽等项目;武夷山亦举办过国际茶文化节、国际无我茶会等。但与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因此,拟采取如下对策,以确保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要用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旅游观统一各职能部门领导尤其是决策者的思想认识,把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实施;同时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落实。

(二)科学规划,积极实施

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要制定标准化的、可操作的科学旅游规划。要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开展茶文化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市场分析,制定全省范围的生态茶园和茶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规划,并在政策上实施倾斜,多渠道、多方式的解决资金来源等问题。

(三)加强人员培训

要加强对规划区内相关人员的培训,使之精通茶知识,了解茶习俗,掌握茶礼仪,领会茶精神,并在行为上有所体现,以此来营造一个和谐、有吸引力的旅游和投资环境。

(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要大力宣传茶文化,文商结合,以文促商,以茶道精神塑造茶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发挥茶文化旅游在茶叶营销和茶业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

(五)以原生态开发为主,商业开发为辅,从物质与非物质、有形与无形两个层面加大开发力度

要搜集、整理、恢复和保护传统茶文化表演如斗茶、祭茶、茶宴、茶戏、茶歌舞等,促进茶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硬件设施要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如闽南的石亭绿茶应再现当年茶与亭与人的侨乡风景,让游客充分领略当地茶文化的魅力。

(六)开发以茶为主的组合型旅游产品

应把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一部分,进行综合开发,如开发茶农旅馆,开发绿色茶食品等;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茶文化生态旅游活动,如品茶评茶,观看茶艺表演,学习茶艺,参观茶园生态风光,领略采茶制茶劳动生态,感受茶乡风土人情生态,旅客亲身体验采茶制茶过程,欣赏茶联吟咏茶诗,购买茶产品及相关产品和纪念品,开展住茶农旅馆、品茶、吃茶宴、睡茶枕、洗茶浴、制茶盆景等系列活动。

(七)加强闽台茶文化生态旅游区域协作

闽台等地区拥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闽台旅游存在着广泛的合作机缘。以合作求发展,以互动求双赢,有助于提升闽台茶文化旅游的竞争力。

(八)健全茶文化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社会机制

要整顿茶叶市场和旅游市场,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增强品牌意识,使游客与当地居民及相关从业人员真正能从旅游活动中体验到茶乡特有的茶道精神和自然、人文生态氛围,并从中获益,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陆文荣.开展茶文化生态旅游活动,为建设生态经济强市服务[J].茶叶,2002(1).

3、郭丽妮.安溪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6).

生态文化论 篇7

一、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和谐发展的意义

生态文化是基于人和生态协调的有机整体, 构成了自然, 社会和经济的复杂结构。在生态系统中, 三者是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关系, 其本质要求三者和谐并持续发展。图书馆文化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力量, 是图书馆发展的运行体制的具体表现, 其目的就是要保持图书馆建设持续和谐的发展, 而树立生态理念图书馆思想指的是在图书馆服务中, 交互存在的文化群体, 为文化的创造, 传播和创新提供条件。作为系统性工程, 图书馆服务和建设需要以可持续观念为指引, 构筑生态文化和图书馆文化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和谐统一。其次, 作为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图书馆, 主要职能是满足读者对于知识, 文化和信息的追求, 起到信息传播, 存储, 教育等作用, 读者依靠图书馆获得知识和信息, 图书馆和读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靠共存的关系。基于此, 对读者的文化获取进行引导, 控制, 在读者中建立和谐, 健康的获取知识的意识, 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所以, 我们要基于生态平衡和和谐发展的理念, 构建人和自然在精神和物质高度和谐的环境, 实现生态文化和图书馆文化的交融, 对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文化图书馆的内涵与特征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低碳节能时期, 注重生态环保的意识逐步提高, 各国都发展绿色经济, 尤其是对待教育和人文发展的绿色化改进, 生态图书馆就是改革的方向, 生态文化图书馆实质上是生态学与图书馆运行的结合, 这是一种新的产物, 它所发挥的作用在于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图书馆的特征就是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 主动利用身边资源和自然优势, 追求自然之美、健康、无污染、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图书馆无论从空间设计, 还是外部环境上都是为了增强节能减排的能力, 提高读者的绿色化感受, 增强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 让图书馆与人与环境合为一体, 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和谐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对地域性的生态文化了解不透彻。

针对地域性生态文化的特色不一, 导致不同生态文化的差异性, 图书馆在建设, 开立, 运行, 管理度需要提高针对地方独特生态文化的适应性。图书馆的建设如果没有注意环境变化的因素, 会导致后期与生态环境发展不相符合, 带来隐患问题, 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在融合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时, 要清晰地了解地域性的生态文化特征, 仔细辨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要善于利用生态模型和图书馆模拟建筑软件模拟季节变化和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我国目前欠缺的就是只开展了生态文化图书馆的前期建立, 而却忽视了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和谐并存需要考虑的前提条件, 没有规划好如何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划分和整理。我国南北方地形差异大, 气候变化都存在差异, 所以对于建立生态图书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有很多。

2. 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发展不均衡。

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在发展上需要取长补短, 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力量, 将图书馆文化的精髓发展到位, 帮助图书馆健康成长。但是我国目前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衔接存在问题, 两者之间互相融合确实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障碍, 需要一段磨合期才能解决问题。图书馆进行生态改造前要在前期生态文化探索阶段做好基础工作, 充分了解该环境内部的生态性优势和不足, 在建设生态图书馆中期要考虑到不足和不全面性的补救措施, 要提出改革措施, 并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防范生态图书馆的后期隐患问题产生。由此可见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两者相结合发展, 建设之中存在很多不明确性, 不能盲目下手, 开展工作。

3. 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管理问题。

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是在近30年内开始组合和发展的,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生态学的类型表现的是对生态环境利用的程度,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程度, 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持程度。生态学是一门复杂性的学科, 它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 (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相互关系的科学, 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这门学科针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来讲还有一定的隔膜和差距, 他们对理解如何将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有效融合在一起存在思维和行为上的障碍, 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打不开自我思维, 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 因为生态文化的学习和掌握需要一个过程, 对生态学专业知识的掌握过少会对图书馆文化管理造成一定的障碍, 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对图书馆内部的管理人员加大生态学, 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和谐发展的培训与开发非常重要。

四、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和谐发展的途径分析

1. 构建与生态文化发展和谐统一的信息观。

生态文化认为, 人类的整个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 具有代谢性和富有弹性的特征, 通过整体的方式, 生态系统进行调节和发展, 不断实现内部机制和环境的相互协调, 从而保持着相对平衡, 而平衡的实质是动态的, 其最终目的是人类社会的前进。基于生态文化的图书馆文化具有相当大的认识价值, 为图书馆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优秀的发展途径, 解决了传统信息发展的弊端。这种基于生态文化的信息观特征是多种有相互关系的要素组成的, 不是孤立存在的, 呈网状的, 网络中包含了观察者和学习者, 他们不在网络之外, 知者和被知者相互交织, 使得客观性具有了主观意义。

2. 营造和谐的图书馆文化气氛。

生态体现了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目的是解决环境, 资源和发展的问题, 即通过优化生态环境, 充分利用资源, 实现生态功能的最大化。实际上, 基于变化氛围的图书馆文化, 实现了社会文化以及图书馆文化的双向交流。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当代经济知识发展的需要, 其目的就是能够实现这和谐文化中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营造自然和人类共同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一个成功的图书馆不但实现了物质化也实现了精神化, 只有在贯穿了某种思想之后, 图书馆才能蓬勃发展, 同时这种思想是图书馆积极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思想被称为图书馆精神, 其实质是一个图书馆文化的支柱和灵魂, 因为图书馆精神对于馆员有着激励凝聚作用, 因此, 它关系到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所以, 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必然是要求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的支持。

3. 图书馆需要建立和谐良好发展的生态学术氛围。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 图书馆起着传播, 保持、积累知识的作用。对于现代文化的发展, 图书馆的作用更是越来越重要。同时, 学术是图书馆的落脚点, 传播知识, 批判和发展同时探索新知是图书馆的首要任务。图书馆具有学术性体现在, 首先, 图书馆为人类进行科研提供各种文献资料, 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次, 事实上, 对于图书馆工作本身讲, 其自身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最后, 图书馆系统是整个科学研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进行各种学术活动是图书馆的工作的实质内容。学术生态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教育生态学与社会生态学发展之上的。图书馆学术生态系统是“学术———环境———人”这样的体系, 通过和外界时刻进行包括能量, 信息和物质在内的交换, 建立自组织耗散结构体系。知识分子是图书馆学术生态的主体, 通过研究复杂的学问, 探索新的科学技术, 知识分子进行学术活动的创新。因此, 为了增强图书馆的学术声誉,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必须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体系。

基于人和自然全面发展的观念, 立足于生态学的观点, 实现人和自然的共同发展。因此, 基于生态平衡原则和价值观的图书馆文化, 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更加深入的知识保证和智力支持。实际上, 图书馆的发展由传统文化向着生态文化方向发展。对于图书馆文化的研究更应该重视人, 信息和环境的和谐平衡, 从而实现现代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对加强读者的生态意识, 让生态意识渗透到读者心中, 实现图书馆文化和生态文化的统一和交融。

参考文献

[1]赵李坚.图书馆人本管理与文化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7 (27) .

[2]韦文辉.论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交融[J].图书与情报, 2003 (5) .

[3]张锦周.关于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 2005 (6) .

论生态文化建设的历史必然性 篇8

一、生态危机惊醒和呼唤生态文化建设

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表明, 生态环境的演变是自然与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的主轴越是靠近当代, 导致生态恶化的人为破坏就越是明显。20世纪60年代以来, 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加剧, 传统工业化进程导致了能源与矿产资源耗竭、土地荒漠化加剧、森林资源退化、水资源日益紧张、海洋资源过度利用与海洋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七大生态危机。生态危机逐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人们纷纷探索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于人类自身的行为失范造成的。一是人口爆炸;二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三是技术的滥用;四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五是少数富人的奢靡消费。然而, 人类这些失范行为仅仅是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 在这些原因的背后, 则是由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支撑的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模式, 或者直截了当地说, 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实质上是文化的危机。

美国哲学家诺顿认为, 生态危机在实质上表现为人类文化观念的失误, 认为人类文化的历史展开实际上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延续。哲学家拉兹洛则认为, 文化确实是我们时代的决定性力量, 就人对自然的破坏而言, 在它背后是由一种文化支撑着, 这就是西方主流文化所坚持的人是为了自身的目的才征服并控制自然。国内学者余谋昌指出, 环境污染本身就是一种落后的文化现象。由此可见, 文化不但影响着人类社会, 而且影响着自然界的发展。在本质上, 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与条件利用和超越的结果, 但文化一经产生, 就会以人为中介不断地改变着相应的自然环境和条件。这是因为文化规定着某一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及整个价值取向, 从而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所以, 最终导致危机的种种人类偏颇的行为方式, 可以从其文化模式中找到根源, 解决危机也首先应该从文化角度进行反思。

人类经历的原始文化和农耕文化因其被动与力量之弱, 使人与自然仍有着不可隔离的关系, 在这些文化中人在观念上仍然敬畏和依顺自然, 只在极有限的范围内造成了生态恶化。而狂热追求物质财富无限增长的工业文化, 以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为标志, 进一步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分化。随着对自然了解的深入和控制力的增强, 人逐渐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大规模掠夺自然、征服自然的后果, 导致人类自身生存的生态危机的出现。这就是说, 工业文化所坚持的是人是为了自身的目的才征服并控制自然的。在“人类中心主义”看来, 人类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绝对中心, 人是世界的主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特别是当代人的当代需要成为衡量其他自然物是否具有价值的唯一尺度。以这种价值观为指导, 最终导致人类种种狭隘的、短视的、极端利己的行为, 忽视自然生态内在固有的价值。同时, 由于人具有社会属性, 人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紧密相关的。因此,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不仅造成人与自然环境的二元对立, 而且造成社会领域中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紧张对峙的状态, 而后者反过来又会加剧人与自然的对立。

我们承认, 相对于人类早期的愚昧与中世纪信仰文化的非理性而言, 工业社会时期的文化是一种理性文化。但是,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认识来说, 它实际上还是一种非完全理性的文化。因为它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协调发展的状态, 也不能把握人所要求的全面发展。它仍然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标志, 诱使人们狂热追求物质财富无限增长, 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的生态危机的出现。所以, 在当今人类面对生态危机而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时候, 也使文化的转型成为必然。一种以互惠性价值观为支撑的生态文化悄然兴起。这种文化主张在人类的价值实现过程中惠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 在两者互益活动中保持人与自然和谐, 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生态文化建设为基础

当代世界范围的生态危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协调、持续、稳定的发展。在实现传统文化向生态文化转型的同时, 还要探讨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以保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减少生态危机的出现, 真正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持续下去。于是, 一种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对于生态问题蕴涵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强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危及后代人的需要的满足;既要满足本地区、本国人民的需要, 又不损害其他地区人民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二是通过社会管理机制和科学技术, 对向自然界索取加以限制, 以保持对环境和资源的永久利用。三是保持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系统之间的协调。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生态文化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人是以文化的方式存在的, 人类的一切活动, 都可以看成受一定价值观的作用, 依靠自己的文化对自然环境的日趋完善的适应。当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历史选择的时候, 与之相适应的必定是一种新型的文化——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将从思想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实施。

首先, 生态文化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 它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世界观。生态文化提倡的世界观强调, 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是自然界的一员, 保护自然系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破坏自然系统无异于毁灭人类自己。在生态世界观的指导下, 必然促进方法论的转变。以生态文化为基础的方法论强调, 对自然的研究与对人的研究并重, 以整体性的方法把握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

其次, 生态文化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价值观。如前所述, 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观念, 它是以极端功利型思维方式为其价值观基础的。这种价值观绝对以人为中心、以最大限度地谋取和占有人的眼前物质利益为关注和思考对象。而建立在生态文化基础上的价值观则是互

ECONOMIC OUTLOOK THE BOHAI SEA利型的价值观。它的基本原则是在承认和肯定人类满足与追求其基本需要和合理消费的前提下, 还必须充分考虑生态发展的客观需要。这样的价值观, 就要求我们努力追求一种生态化生产方式和持续发展模式, 走上一条与自然系统互惠互利、共生共荣、协调平衡的发展道路。

再次, 生态文化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伦理观。传统伦理学只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研究和实践, 并不涉及自然界及其各种生命的关系。生态伦理学则把道德研究从人与人关系的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 研究人对地球上生物和自然界行为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要真正解决生态问题,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仅依靠科技的、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不够, 还要靠道德调节手段。通过树立生态伦理观, 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感, 使人们自觉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自觉地调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内在动力。

最后, 生态文化还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科技观。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提高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 但是同时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危害着人类生活和健康。面对科技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生态科技观要求在谋求科技发展的同时, 要确立科技发展的生态意识, 使科学技术发展带有鲜明的生态保护方向。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 使发明和制造既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 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在对科学技术的评价上, 既要有社会和经济目标, 又要有环境和生态目标, 使科学技术向着“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健全的方向发展, 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 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三、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也就是要求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要真正实现这一美好图景, 必然离不开生态文化建设。

和谐社会是一个有层次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和谐是核心, 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保证。这两个层次的和谐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和谐社会必须在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中才能保持发展, 没有平衡的生态环境,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不能生存和发展, 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会变成空中楼阁。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庞大的资源和能源供给, 因此, 建立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特别是, 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 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这一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 又是“风险高发期”, 这使得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也包括精神文明。具体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上,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涉及物质层面的和谐, 更重要的是要从精神层面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观念。要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 引导发展方向。因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态文化的建设。

具体来讲,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生态文化建设就要着力找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首先,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牢固树立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以人为本, 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先进文化的全面进步, 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地区协调发展, 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就是要把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到科学发展观的范畴, 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中来考察, 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事关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事关子孙后代的福祉, 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期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生态文化建设中, 我们一方面要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前提, 另一方面又必须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 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 又重视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 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局面。

其次, 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全社会树立起新的生态观。生态文化建设, 最根本的是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就必须处理好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这四个环节的关系。正确认识自然是前提;合理改造自然是手段;充分利用自然是目的;有效保护自然是条件。这四个环节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缺一不可。

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 我们还要在全社会树立新的生态观。在生态文化建设中, 我们要确立生命和自然界有价值的观点, 摈弃传统文化“反自然”的性质, 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 增加文化领域的生态教育、生态道德、生态科技、生态文艺等活动含量。加强生态理论研究, 提高人们对生态问题的理性认识。

四、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和内在推动力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国未来的发展之路, 就是要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道路。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 是以生态文化为基础的人类处理整个生态系统的积极成果。生态文明程度的提升, 必然要依靠生态文化建设的支撑, 生态文化建设要着力树立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为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在生活实践中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 正确处理整个生态关系问题方面的积极成果, 包括精神成果和物化成果。换句话说, 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 从而使人类社会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并最终使人类自身得到进步和完善。文明反映的是文化中的积极的、健康的、优秀的果实。建设生态文明必然要求从思想文化根源上对传统社会进行扬弃, 也就是要树立全民生态文化意识,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包括生态道德、生态教育、生态科技、生态文化 (狭义) 建设, 以及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宗教、生态传媒文化建设。因此,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他对于生态文明的实现起着内在的推动作用。

社会的发展告诉我们, 文化在社会大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 文化对人的精神素质提供一种提升力, 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完善的人和全面发展的人。文化越发达, 人的精神风貌就越高尚, 生活方式也就越文明。第二, 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协调提供了一种凝聚力。同质文化使一定社会的人们形成大致相同的心理结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文化需求和生活习惯, 从而形成共同的精神凝聚力。第三, 文化对人的潜能提供一种导向力。它不仅能充分激发人的积极性, 而且能把人的积极性引导到一个共同目标上来并迸发出创造力。生态文化建设赋予文化建设以生态内容, 着重提升人的生态素质, 形成人的生态价值取向, 养成人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 并激发人保护自然、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大力培育生态文化, 发挥文化的内在动力, 特别是要促进人们生态文明观的养成。

生态文化论 篇9

1 满族萨满教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

前苏联学者米特罗欣[1]说:“在民族文化, 宗教不单纯是外壳, 不是通过启蒙和教育很容易去掉的表层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科学, 宗教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 贯穿于人们的处世态度。”满族萨满教信仰中包含着生存智慧和生态保护内容, 体现在自然崇拜、动物崇拜、植物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等方面。从生态学的视角解读, 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

满族人以自然界的自然物作为衣食之源, 因此满族萨满教中最关键的要素就是自然界。满族人中萨满祭祀的中心, 首先是堂子祭天。对神圣天穹的崇拜是满族世代传承的一种古老习俗。满族萨满用的神器也与天穹有关:萨满的神鼓代表宇宙、萨满的神裙代表云涛、萨满的腰铃代表风雷、萨满的神帽代表日月星光等。满族人多神崇拜, 祭天、祭地、祭山、祭树、祭星、祭佛、祭马、祭貂、祭其他各种禽兽。对于人类而言, 自然永远是一个巨大的神秘的存在, 人类要从自然生态系统中获得生存能力, 就要征服自然界获得生存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 显示出了满族人的生态智慧及其对于自然的最初认识, 体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 满族图腾崇拜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

正如弗洛伊德[2]所讲:“个人和图腾之间的关联是一种自然利益的结合, 图腾保护人们, 而人们则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对它的崇敬。如果它是一种动物, 那么就禁止杀害它;如果它是一种植物, 那么就禁止砍伐或收集它。”一直以来, 历史上的满族人都不杀猎自己的图腾物, 如满族人不吃狗肉也是图腾崇拜的一种体现。传统的满族院落中常竖一根碗口粗细的木杆子, 此杆称为索罗杆。杆上的斗里放五谷杂粮或猪杂碎, 以供奉乌鸦、喜鹤。满族人奉乌鸦为神雀, 显示出了满族人图腾崇拜的遗存。如沈阳故宫清宁宫前庭正对宫门处的神杆, 是一根高达3.5 m的木杆。目前, 神杆已经成为传统满族院落的独特标记。

一个民族的图腾崇拜是世代生息积累的, 是他们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反映和选择。满族文化既有对女真文化继承的一面, 也有对经济、文化不断发展丰富的一面, 总体上讲, 满族文化是随着历史和民族的进步而变化发展的。从思想层面上考察, 在对自然物的恐惧与崇敬的复杂心态下隐喻着对大自然的关爱, 体现着该民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 隐含着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思想。

3 满族聚落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

满族人最根本的制度文化就是八旗制度。这种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军政合一组织, 对满族人聚落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八旗的组织把原有的、松散的、以血缘关系或地缘关系形成的社会基层组织———村落, 通过牛录、甲喇、梅勒、固山等各级管理组织, 形成了满族特色的聚落文化。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立的兼有行政、军事、生产三种职能的制度, 这种制度的建立对满族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满族入关以后, 其经济活动领域比入关前扩大了。除了关外原有的农业、采猎业、畜牧业外, 在关内又圈占了大片土地授予普通的八旗兵丁成为旗地, 旗地是满族人赖以生存的依托。驻防旗人在百里以内自由耕垦, 不准为商;凡出百里外者, 则治逃逸罪。因此, 旗屯人员都是驻防八旗兵及其家属, 这种状况得以长期存在。当时的军屯、旗屯、民屯都是在城镇附近进行, 城市的起点即是农耕的居民点。在这一过程中, 满族的游猎—采集经济逐渐向游猎—农耕经济模式过渡。满族从发迹到问鼎中原, 其四座都城的营建, 显示出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满族建立后金政权时候的都城———赫图阿拉城, 独具浓郁满族习俗, 是以女真游牧狩猎文化特征为主的都城;东京城则是以游牧、狩猎文化向农耕文化靠拢的转型期为文化特征的都城;迁都到盛京城则是满汉文化融合的标志, 形成了以满族游牧、狩猎文化与汉族农耕文化相互交融的文化特征;北京城则全方位接受汉文化建制的文化特征。由此可以看出, 满族聚落体现着与社会组织、环境协调统一的特点。满族的社会组织军事结构、经济生产方式 (经济文化类型) 与信仰体系 (萨满教信仰) 方面对满族聚居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由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经济文化类型、社会军事组织类型和文化观念系统的共同作用, 使满族的不同聚落形成了不同的品格气质。不同的地域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空间, 随着文化变迁、社会组织的聚合形成了不同的聚落风格。满族由渔猎经济类型向农业经济文化类型拓展, 随着其发展空间的获取与拓展空间的增大, 受其生产和生活方式制约而显露的聚落文化则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

4 民族经济类型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当地生态系统的脆弱平衡。经济类型一般可以划定为捕鱼经济型、狩猎经济型、畜牧经济型、农耕经济型、工业经济型、知识经济型, 以及几种经济型的混合。从发生学的角度看, 不同的经济型取决于不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从深层次上说, 经济类型实质上表现为一种生态文化。它的孕育及生成的人文背景和环境是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历史、传统、民族素质、区际特点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 并整合在自然崇拜、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包含着许多与环境保护理念类似的观念中, 这种文化的整合对民族自然资源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有的是直接出于保护民族社区或者聚落环境的目的, 更多的则是由于各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或者其他一些社会历史原因, 但在实际上无疑都对当地的生态平衡、环境维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满族先世久居“白山黑水”山区, 长期过着狩猎、采集和捕鱼的生活, 这对他们的衣食住行和心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 所以和其他民族初始状态一样, 向大自然索取现成的食物, 传统的渔猎经济构成了满族先民独特的物质。与狩猎并行的渔猎活动, 是早期满族先民的另一项赖以生存的生产活动。在满族先民从事狩猎活动的同时, 他们的渔猎活动也非常发达。与此同时, 采集经济是早期满族先民的另一项主要的生产活动, 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经历了渔猎采集经济为主的社会生产活动之后, 农业生产在满族经济生活中经历了一个由附属地位向主要地位发展的过程。在满族早期社会经济中, 由于马的重要作用, 畜牧业的地位是突出的, 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在满族社会里也存在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生产方式, 但它们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 而是依附于渔猎采集业和农业。原始女真人主要从事渔猎和采集业, 但附带也从事一些畜牧业和农业生产, 后来逐渐转向以农业为主, 但也从事一些畜牧业、渔猎生产等贸易活动。满族共同体形成后, 主要从事农业。因此, 满族的经济文化类型属于一种具有多种核心价值观念、文化特质的人类文化类型, 为民族生态保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5 小结

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理念的人类的一种全新的生存发展方式, 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和精神价值, 是以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主体构成的文化体系。这个文化系统由民族的宗教、图腾崇拜所代表的生态精神文化, 聚落、经济文化类型构成。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 生态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 因为文化本质就是人类在自然中建构意义体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人类建构的意义体系中最根本、最核心的关系。“从文化与生态关系角度看文化的生态功能, 渔猎社会的原始文化属于生态无为型文化;农业社会的经验文化属于生态改造型文化;工业社会的科学文化属于生态掠夺型化;信息社会的智能文化属于生态恢复型文化。由此看来, 只有未来生态社会的生态文化属于生态协调型文化”[4]。生态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 体现的是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生存方式, 是重新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体系。

保护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必须从该民族生态文化出发, 深入探讨该民族传统的生态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 以及合理利用内在联系。保持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特质的关键在于维持和延续某些历史要素, 因为这种历史要素共同培育了自然资源环境与其地域民族文化的和谐, 保持和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张力,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 要让这种对自然资源的适度攫取、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等生态思想重新焕发出生命活力。当代生态文化的核心就是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而这正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 也是人类对于自身文明形态进行反思与审视的结果。

摘要:满族经济发展的主脉络是从渔猎采集经济到农业经济, 其生态文化的选择与自然资源关系密切, 体现了满族独特的生存智慧, 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满族宗教文化、图腾崇拜、聚落文化、生计文化类型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满族传统生态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以及合理利用二者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满族,生态文化,自然资源,保护

参考文献

[1]米特罗欣.宗教与民族[J].世界宗教资料, 1991 (2) :10.

[2]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杨庸一, 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

[3]弗·卡特, 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1987.

生态文化论 篇10

马克斯·韦伯提出:任何一项社会事业都有一种无形的社会精神气质作为时代的精神力来予以支撑。这种精神气质就是文化, 工商事业的精神气质就是工商文化。

一、工商文化的演进历程

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自我走向社会, 从粗陋走向科学, 从粗放走向精细, 从机械走向人文, 这就是工商三十年的脚步, 也是工商文化三十年的总体形象。

这三十年, 工商作为市场监管部门而存在, 虽然始终打着鲜明的法制冷文化的烙印, 但其文化功能的演进脉络是清晰的:从“权”本, 到“人”本, 再向“和”文化前行。

在这一演进过程中, 最为显著的特征, 是人文精神在工商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复苏。人, 越来越成为关注的中心, 人, 越来越受到尊重。工商三十年,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成为驱动工商事业发展的两个车轮,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成为工商文化两个最为重要的支撑。毫无疑问, 在未来工商文化的发展中, 人文精神将得到更加完整地释放, 科学精神将得到更为充分地运用。

二、工商文化的发展方向

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将走向何方?当今中国的主流文化将走何方?

人口增长, 环境污染, 资源短缺, 生态恶化, 全球性危机不断加深, 人类受到来自自然生态的挑战愈发严峻。同时, 伴随经济全球化、生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生态环境和经济活动的联系日益加深,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本战略。

认识生态, 掌握生态规律, 寻求生态发展, 成为当今全球面临的最紧迫也是最大的课题。发展不是问题, 生态发展才是问题。生态文化无疑是当今全球性的文化方向。

什么叫生态?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 以及它们之间、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

破坏其天然关系, 迟早会引发不良反应, 甚至病变。社会生态亦然。

什么叫生态文化?

简单地说, 生态文化就是以生态的和谐为价值核心的文化形态。其人文表征就是尊重自然, 敬畏自然, 合理利用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生态文化是“天人合一”的充实和延展。

经济发展走在前列的部分西方国家, 已然踏上生态发展之路, 生态文化业已植入民心, 生态文化成为土地的一部分。 (因为一片树林, 人们不惜推翻一个城市片区规划;因为一个鸟窝, 人们不惜调整一张高铁设计图;为了让一只青蛙横过马路, 人们耐心地停车排长队……)

2003年10月,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目标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10年, 浙江全面推进“绿色浙江”建设,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 力争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 把浙江建设成为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的生态文化, 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省份, 生态省建设由此进入新阶段。

2012年7月23日, 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 讲话中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以人为本, 兼顾和谐, 协调发展, 这是当代中国的选择。中国的这一选择虽仍旧将发展放在第一位, 仍旧将人置于关系的核心, 但生态的地位明显提升, 生态文化正向人本文化发起挑战。生态文化的发展方向不可逆转。

生态是现在的方向, 也是未来永恒的主题。

三、加快推进人本工商文化建设, 积极向生态工商文化过渡

目前中国工商文化建设研究大多着力于“技术”“人本”两大主题, 其中人本文化的研究也是近几年才受到重视, 人本文化体系尚不成熟。人本文化和生态文化, 因为有交汇关系, 常被混为一谈, 有的甚至将生态文化误认为是人本文化的一部分。其实, 人本文化和生态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人本文化的首要价值是“发展”;生态文化的首要价值是“和”。较之于人本文化, 笔者以为, 生态文化代表的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文化方向, 它为人类的未来打开了一扇美好窗口。

工商工作涉及经济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等领域, 当前, 各种关系纷繁复杂, 工商任务日益艰巨, 迫切需要提纲挈领的理论作有力指导。2009年, 国家工商总局高瞻远瞩地提出“四个统一”理论。“四个统一”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 它既是对工商工作的全面布局, 又对工商文化的初步定位, 它既对工商工作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又对工商文化产生了导向作用。“四个统一”的内容, 实质是四组关系;“统一”的实质就是“和”。“四个统一”理论的文化定位虽然仍旧是人本, 但生态方向显露无遗。

“四个统一”理论的提出, 充分展示了总局超前的眼光和创新的胆识。笔者以为, “四个统一”理论, 既是当前工商工作的应当遵循的工作指导方针, 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行动指南。“四个统一”理论必将引领工商文化向生态方向大步迈进。

完整的工商文化的层级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生态和谐, 第二个层次是精神和谐、技术创新, 第三个层次是“四个统一”。这一文化结构的核心价值是结构顶端的“和”。

当前, 人本工商文化正起步向生态工商文化过渡, 是工商文化由第二个层次向第一个层次迈进的重要阶段。

生态文化把“和”作为价值核心, 将整个生态 (包括社会生态、自然生态) 纳入文化关注对象, 而将“人”作为价值的主体参数, 属于一种超人性的文化形态。生态文化, 抛弃了狭隘的唯“人”独尊的自私观念, 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自然, 敬畏生命的精神, 散发出超人性的普世关怀。笔者以为, 生态文化代表的是当前最先进的文化方向。

当前的任务是, 坚持以“四个统一”理论为指导, 加快推进人本工商文化建设, 积极构建生态工商文化过渡体系。

全面把握, 高度提炼工商文化精神, 夯筑工商文化基石, 既是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的急所, 也是建设工商文化的首要篇章。

从“权”本位, 到“人”本位, 再走向“和”, 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 也必将是工商文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 (美) 雅克·巴尔赞。

[2]《工商文化建设》——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编 (2010) 。

[3]《人文大讲堂》 (第2辑) ——钱江晚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界联合会编。

生态文化论 篇11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江泽慧出席会议并作《弘扬海洋生态文化,延展海上丝绸之路,培育海洋强国的文化支撑》的主旨报告;广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彬、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彭有冬、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北海市市委副书记蔡中平、教育部科技司司长、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副会长王延觉出席论坛并致辞。

江泽慧在主旨报告中说,海洋生态文化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传承到今天的“一带一路”,海洋生态文化以“声教四海、和谐万邦”的向心力,“始终在释放一种跨越古今的开放、外向、合作、互利、共赢理念”。21世纪的中国要成为海洋大国、海洋强国必须守护好中国海蓝色国土并走向深海参与国际合作。立足国情、放眼国际、陆海统筹,确立中国海洋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将弘扬海洋生态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进程,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合作机制与平台,加快《中国海洋基本法》的立法进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生态安全,共建共享世界海洋和平。

江泽慧强调,各省(区、市)生态文化主管部门和省级生态文化协会、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及其各分会,要紧密围绕本次论坛主题和精神,全面加强对《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的核心要义和基本要求的理解,研究确定本地区、本领域生态文化发展建设的总体思路,落实生态文化发展的各项战略任务和重大行动的具体措施,并将其纳入各地“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林业等行业发展总体规划。特别要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精心打造生态文化品牌,编织陆海丝绸之路双边、多边,生态文化合作交流的纽带。

彭有冬在致辞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思想文化灵魂,在推进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弘扬生态文化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彭有冬强调,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把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作为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先后印发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提出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成为道德风尚和行为规范。

彭有冬表示,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江会长的领导下,以“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建设生态文明” 为宗旨,做了大量开拓性、前瞻性、基础性工作,为生态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孙书贤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经济社会发展高度依赖海洋。海洋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海洋生态文明是国家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

孙书贤强调,国家海洋局非常重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2015年,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共同开展了《中国海洋生态文化》专著的撰写工作,积极创作海洋生态文化精品,鼓励与引导社会公众走向海洋、亲近海洋、爱护海洋,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彬在致辞中介绍了广西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海洋资源状况以及广西如何树立生态立区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李彬表示,广西近年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其2013年以来,全区上下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推动村屯绿化、林水净化、道路绿化,使美丽广西焕发新的光彩。同时,广西海洋资源丰富,全区未来将牢牢把握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机遇。他指出,通过此次论坛深入、务实、有效地交流,将大力促进广西及北海海洋生态文化的发展。

北海市委副书记蔡中平介绍,北海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北海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和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他表示,生态是北海发展的最大潜力,未来北海将进一步严格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全民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国内海洋生态文化和森林文化研究领域的3位著名专家学者,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探讨海洋生态文化。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书记、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原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我国水下考古开创者张威作了题为“探海寻踪—南海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水下考古”的专题报告;生物生产学博士、副研究员、广西北海市副市长刘翔作了题为“北海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历史文化遗产”的专题报告;海南省林业厅总工程师周亚东博士作了题为“热带雨林生态文化”的专题报告。

此次论坛上,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命名授予“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小瓦窑村”等122个行政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授予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称号,授予潘雅菲等23名小学生“生态文化小标兵”称号。“全国生态文化村”代表重庆市酉阳县河湾村 、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和“生态文化小标兵”代表先后做了交流发言。

8月27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江泽慧,来到广西北海市实验学校,出席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举办的生态文化进校园公益活动。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国家林业局及中国花卉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等相关领导一同参加了该活动。

江泽慧在活动中发表了重要讲话。她充分肯定了北海市实验学校坚持“有氧教育”的办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在生态德育和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她指出,校园是提升全民族生态文化素质的前沿阵地,要继续加大生态德育教育力度,创新生态文化办学方式,全力推进校园生态文化建设。

在座谈会上,江泽慧分享了自己多年从事林业工作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心得,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亲身经历,鼓励孩子们要珍惜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树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思想。

江泽慧说,生态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保障和推动。同学们是弘扬生态文化的生力军,老师们是践行生态文明的引领者,校园是提升全民族生态文化素质的前沿阵地。她指出了从小培养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号召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行动中来,为建设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活动中,小标兵代表黄禹涵同学介绍了学校生态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江泽慧一行为学校送上了科普教材和教学用品,全体来宾参观了校园橱窗学生作品、环保生态活动展板、学校办学概况展帘等。

据了解,“生态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继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和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的遴选命名活动及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万里行活动之后主办的又一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活动围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宗旨,采取寓教于乐、以帮促建的形式,通过赠送科普图书、教学器材,专家授课和“生态文化小标兵”评选等活动,向广大青少年儿童普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知识,引导同学们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生态文化论 篇12

一、地方高校学生公寓绿色植物种植的现状

(一) 学生公寓绿植种植较少

在“您所在高校公寓的绿色植物多吗”这一问题中, 选择“非常多”的学生仅有135人, 占调查总人数的29.67%。 由此可见, 地方高校学生公寓绿植种植较少。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公寓属于学生个人空间, 私密性较强, 加之公寓面积狭窄, 导致学生公寓绿植种植较少。

(二) 缺乏官方统一组织

目前, 地方高校校园绿植由高校后勤部门负责统一种植和日常养护, 然而, 学生公寓内的绿植种植则缺乏官方的统一组织, 一般都是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购买一些小盆栽, 如绿萝、芦荟、仙人掌等。 这直接导致学生公寓内绿植种植规模小, 以学生自主行为为主。

(三) 大学生对学生公寓绿植种植需求大

在“您认为在高校公寓种植绿植有必要吗”这一问题中, 选择 “有必要”“没有必要”“无所谓” 的学生分别为95.38%、1.1%、3.52%。 在“您认为在学生公寓种植绿植有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一开放性问题中, 有学生认为“希望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 有的学生认为“尽快推广, 执行到位”, 还有的学生认为“尽快实施, 定期举办交流会, 集思广益”……从以上的问卷结果中, 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学生公寓绿植种植需求大。

二、地方高校学生公寓绿植种植的作用

(一) 利于营造和谐的学生公寓环境

在“如果公寓绿植由学生负责日常管理, 您认为对营造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有帮助吗”这一问题中, 选择“有一点帮助”“有比较大帮助”“有很大帮助”的学生为88.79%, 选择“没有帮助”的占11.21%。 在“如果公寓绿植由学生负责日常管理, 您认为对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有帮助吗” 这一问题中, 选择“有一点帮助”“有比较大帮助”“有很大帮助”的学生为91.65%, 选择“没有帮助”的占8.35%。 由此可见, 开展种植活动, 可以帮助大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为大学生的发展积聚能量, 形成良好的公寓文化, 充实校园文化, 实现“环境育人”[2]。

(二) 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如果公寓绿植由学生负责日常管理, 您认为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帮助吗”这一问题中, 选择“有一点帮助”“有比较大帮助”“有很大帮助”的学生为94.07%, 选择“没有帮助”的占5.93%。在“如果公寓绿植由学生负责日常管理, 您认为对提高学生全面发展有帮助吗” 这一问题中, 选择“有一点帮助” “ 有比较大帮助” “ 有很大帮助” 的学生为93.41%, 选择“没有帮助”的占6.59%。 在“如果公寓绿植由学生负责日常管理, 您认为对提高学生责任感有帮助吗”这一问题中, 选择“有一点帮助”“有比较大帮助”“有很大帮助”的学生为94.29%, 选择“没有帮助”的占5.71%。 由此可见, 学生公寓通过绿植种植活动, 能够陶冶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激发大学生敢于担当的意识, 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3]。

(三) 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在“如果公寓绿植由学生负责日常管理, 您认为对提升学生生态和环保意识有帮助吗”这一问题中, 选择“没有帮助”“有一点帮助”“有比较大帮助”“有很大帮助”的学生分别为3.52%、37.14%、36.26%、23.08%。 在“如果公寓绿植由学生负责日常管理, 您认为对推进生态化校园建设有帮助吗”这一问题中, 选择 “没有帮助”“有一点帮助”“有比较大帮助”“有很大帮助”的学生分别为4.18%、34.51%、35.6%、25.71%。 由此可见, 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公寓绿植种植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有帮助。

(四) 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如果公寓绿植由学生负责日常管理, 您认为对培养学生文明行为有帮助吗”这一问题中, 选择“没有帮助”“有一点帮助”“有比较大帮助”“有很大帮助”的学生分别为5.05%、38.02%、37.14%、19.78%。 在“如果公寓绿植由学生负责日常管理, 您认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养成有帮助吗” 这一问题中, 选择“没有帮助”、“有一点帮助”、“有比较大帮助”、“有很大帮助”的学生分别为7.47%、40.22%、33.85%、18.46%。 由此可知, 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公寓绿植种植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帮助。

三、地方高校“绿色、生态、人文”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探索

(一) 高校加强对绿植种植的经费支持

由于地方高校学生公寓较多, 倘若在全校范围内推广绿植种植, 需要一大笔经费。 在“如果在公寓大规模推广绿植, 您认为费用由谁来承担”这一问题中, 选择“高校”、“高校与学生共同承担, 前者承担多一些” 的学生分别为77.8%、20.66%, 选择“学生”、“高校与学生共同承担, 后者承担多一些”的学生分别为0.88%、0.66%。 由此可见, 绝大部分的学生赞同由高校支付绿植种植经费。

(二) 师生共同参与绿植种植及日常管理

在“如果在公寓大规模推广绿植, 您认为绿植日常维护谁来负责”这一问题中, 选择“高校后勤员工”、“高校后勤员工与学生共同承担, 前者多一些”“公寓学生”“高校后勤员工与学生共同承担, 后者多一些” 的学生分别为31.43%、54.29%、6.15%、8.13%。 在“如果公寓大规模推广绿植由学生来引导, 您认为由哪一学生群体引导比较好”这一问题中, 选择“学生党组织”“学生团组织”“寝室长”“班干部”的学生分别为24.84%、32.53%、33.41%、9.23%。 由此可知, 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后勤员工、教师参与绿植活动中,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影响力, 利于绿植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 此外, 大部分学生支持由学生党团组织引导开展绿植活动, 由他们引导绿植种植及日常管理, 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完善绿植相关制度

在“为加强绿植的日常管理, 您认为需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吗”这一问题中, 87.47%的学生认为“需要”, 认为“不需要”“无所谓”的学生分别为6.81%、5.71%。 由此可见,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完善绿植相关制度很有必要。 在“您认为在学生公寓种植绿植有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一问题中, 有的学生提出“一定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不能只看重形式”;也有的学生认为“制定规章制度, 细化人力管理”。 同学们认为, 完善绿植相关制度十分重要, 只要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使得学生公寓绿植管理朝着健康、有序、高效的方向发展, 形成绿植维护的长效机制。

(四) 定期开展绿植评比

在 “您认为有必要在开展绿植评比吗” 这一问题中, 66.81%的学生选择“有必要”。在“如果在开展绿植评比, 您认为多长时间评比一次比较合适”这一问题中, 选择“一年一次”“半年一次”“一个季度一次”“一个月一次”的学生分别为23.96%、30.55%、32.31%、13.19%。 在“如果开展绿植评比, 您认为在什么范围内开展绿植评比合适” 这一问题中, 选择“公寓楼栋之间”“公寓内部”“不同年级之间”“寝室之间”的学生分别为53.85%、14.51%、8.35%、23.3%。由此可见, 多数学生赞同每季度在不同公寓间进行绿植评比。 通过定期开展绿植评比, 利于形成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 利于鼓励学生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 在学生公寓种植绿植, 可以使公寓充满生机与活力, 营造干净、优美、温馨、舒适的公寓环境。学生置身其中, 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和人文素养, 进而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丁笑生.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9) :175.

[2]贺治成, 李辉.从公寓文化到文化公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8) :71.

上一篇:德育课下一篇:儿童合唱训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