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文化生态

2024-09-26

空间文化生态(精选10篇)

空间文化生态 篇1

1 文化生态学概述

文化生态学是20世纪中期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于1955年在其理论著作《文化变迁理论:多线进化的方法论》中首次提出的观点。它是一门融文化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为一体的,以社会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特定社会环境下文化的适应与变迁过程的新兴交叉学科。

1.1 文化生态学的内涵

文化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化学的一门学科。文化学是被研究对象,生态学是研究方法。司马云杰在《文化社会学》中对文化生态学是这样定义的:“从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规律的一种学说。”研究的目的是要表明文化现象也和自然现象相同,有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有自身的内在秩序和规律。

1.2 文化生态学的外延

文化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融入了生态学的系统论、环境观和资源观。它把文化看作一个系统工程,由文化亚系统与其地理亚系统组成文化生态系统,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把“环境”纳入到文化的研究之中,考虑文化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文化生态学的显著特点;把文化作为有形资源看待,运用自然资源的保护方法对其进行合理地、有效地、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

2 商丘古城概况及空间特点

商丘古城外部“三位一体”的空间形态明显,内部空间格局完整。古城外圆内方,像一个铜钱的形状,外侧圆形的是一道护城堤,内侧是古城,以方形城墙界定。在城墙与护城堤之间是由护城河演变成的“城湖”,外部三个要素形态特征明显。城内地势呈龟背形状,道路格局形如棋盘,东西大街不对应,错开一条街,形成与南北大街相交的两个隅首。

3 商丘古城空间演变的文化生态环境分析

城市空间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其产生发展过程与作为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的人类文化密不可分,城市空间与人类文化的这种密切联系集中反映在城市文化之中,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集中反映。因此,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环境观,能够比较全面的认识城市空间演变的环境要素。

文化生态学的最突出特点就是把生态学的环境理论和研究方法引入到文化研究之中,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实质上就是对其赖以存在的各种生态环境的适应,笔者认为这里的环境包括社会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论文从这三方面对商丘古城空间演变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行分析。

3.1 商丘古城空间演变的社会地理环境

商丘地处中原腹地,位于河南省东部,属于黄淮冲积平原,黄河的水灾和沙灾造就了这里的地形地貌,同时也造就了这里独特的城市空间。据统计,1949年以前的3000多年间,黄河下游发生的漫、溢、决口和改道约有1 500余次,洪水波及的范围约25万km2,其间经历了26次大改道,在16,17,19世纪,平均四五年就要发生一次。受黄河泛滥的影响,平原内水系紊乱,排水不畅,每至汛期便内涝成灾。据商丘县志灾害和大事记载,从公元1128年~公元1565年,商丘遭受黄河水灾39次,平均11.2年一次;从公元1565年~公元1885年,商丘遭受黄河水灾10次,平均29年一次。

为了减少黄河泛滥带来的水灾和沙灾,商丘人民采取了一系列的防御措施,如:加固城墙(外包砖),城外修筑护城大堤等。这正是由特定环境所决定的一种初民社会文化景象。长此以往,这些人们与黄河搏斗的“工事”,就成为了当地的地域特色,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文化景观。E·哈奇在《人与文化的理论》书中这样说到“在一个特定的环境情境下,或许可能存在各种文化形态,但其中一些比较合理,富有竞争力,趋于占优势。”地处中原腹地的商丘当时经济发达、技术手段比较先进,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这里文化景观并不是简单由自然环境赋予的,而是人类在征服与改造自然过程中得到的。

3.2 商丘古城空间演变的社会经济环境

商丘地处暖温带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自古就是一个重要的农耕区。原因有二:1)黄河密集的河湖水系为灌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决定性的条件。水是万物之源,地球上任何生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源,农业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丰富的河流水源;2)黄河创造了广阔的冲积平原地貌。冲积平原不仅有利于人们长期定居,而且有利于农作物的耕犁和灌溉,便于集体协作。

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商丘古城的筑城思想和城市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和政治制度的限制,这种经济形式一直长期存在于古代社会当中。这种经济制度下产生了众多的传统文化。1)追求安宁与稳定,崇拜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恋地情节,对土地有着强烈感情,没有极其严重的灾害或战乱,一般不愿离开故土;3)内敛型思想,单个家庭或城池自成体系,很少与外界交流,内部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

3.3 商丘古城空间演变的社会制度环境

社会制度环境是指:“人类创造出来为其文化活动提供协作、秩序、目标的组织条件,包括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制度等结合而成的体系。”文化的变迁必然通过社会制度表现出来,并反映到城市空间中去。政治制度、文化习俗、技术规定对商丘古城空间的演变起到了重要影响。从政治制度方面看,商丘归德府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其城墙内占地规模以及重要建筑的布局和建造形式;从文化习俗方面看,商丘古城内城(以城墙为界的古城)方整规则,遵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观念,而外城(以护城堤为界),则围合封闭表现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因环形护城堤可以有效减缓外围洪水的冲击),这种“外圆内方”的形态又暗合了古人天圆地方的环境意象;从技术规定方面看,《考工记》是对我国汉代以后古城建设影响最大的一部技术规范,不仅总结了我国近千年奴隶社会都邑营建的经验,而且为建立中国独特的城市形制体系奠定了基础,被人称之为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红线”。

4 结语

通过对商丘古城空间演变各种环境运行机制的分析,认为社会地理环境是影响商丘古城空间演变的直接因素,作为外在动力,推动古城空间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是影响商丘古城空间演变的间接因素,作为内在动因,从思想层面影响着人们的筑城和建造思想。商丘古城空间的演变始终受到这三种环境的影响,并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空间形态。

参考文献

[1]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5):9-11.

[2]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8.

[3]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J].城市规划学刊,2007(5):20-22.

[4]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E.哈奇.人与文化的理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6]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7]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8]郭俊山.社区发展中生态环境规划的方法探讨[J].山西建筑,2008,34(25):71-72.

网络空间舆情生态建设与对策 篇2

当下网络空间的舆情问题不少,虚假信息和谣言泛滥、舆情生态失衡等,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对民众社会信心的损害,对中国软实力的损害,非常值得反思。但是主要原因并不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是没有把握住发展趋势,没有摸准内在规律,也就没有找对方法。具体而言,主要在于没有深刻认识到最近几年之内互联网已发生三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变革是2002年开始的博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互联网2.0。从社会传播层面看,博客的出现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个人媒体。这场变革的直接结果是社会传播的力量从机构转移到个人。当然,博客时代的个人媒体由于传播能力有限,仅仅是颠覆了内容生产,消解了传统内容生产的过程。这次变革冲击的主要是新闻源的开放,但是传统基于内容传播过程的管理依然有效。对传统监管体系的变革颠覆了一半。

第二次变革是2008年开始的微博。微博的变革是博客的延续。微博的内容生产与博客相似,主要的变革在于内容的传播。形成微博巨大传播威力的3大武功:以主动添加的关系为纽带、以大规模推送即时达到为手段、以一键转发完成瞬间放大引爆。这三大武功完成了个人信息可以大规模、即时化传播的完整机制。一言蔽之,微博使个人媒体具备了大众媒体的传播能力。也就是说,微博消解了内容的传播过程。根据美国的研究,在Twitter之前,网络舆情的传播还有大约两个小时的时延。传统的舆情管理可以利用这两个小时进行很好的监控和管理,但是,Twitter之后,这个时延就彻底消解了。

第三次变革是2012年开始的微信。从传播的链条看,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即时通讯类软件传播链较短,多数只有一级传播和二级传播,传播范围也仅在确定关系的“好友”范围内。难以形成类似微博的大面积、长链条的传播模式。但是,通过好友通信录、群组和公众账号,以及与微博和朋友圈等形成互动,使得传统传播能力非常有限的一对一为主的人际传播具备了大众传播的能力。

如果说博客和微博彻底变革了公共领域的信息传播模式,那么,微信则彻底改变了私人领域的信息传播模式,而且完成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信息的无缝对接,形成了全球性的“所有人面对所有人大规模的即时传播”新格局。通过消解内容生产过程、内容传播过程和一对一人际传播过程,人类信息传播速度和能力极大提升,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大规模同时在线网民之间信息的实时传播已经初步奠定。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形势和新现实。这是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但是对于政府管理来说,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空间文化生态 篇3

针对近域旅游区主导旅游资源相似与相异并存的情况及其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大洪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组织与规划为例,提出“整合-竞合”模式,对近域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空间配置结构和可持续发展思路作进一步研究。

1 大洪山旅游区交通现状分析

1.1 大洪山旅游区公路网现状

大洪山核心景区位于钟祥市张集镇、客店镇、京山县绿林镇、三阳镇、随县长岗镇、三里岗镇和曾都区洛阳镇所围成的带状区域。核心景区内有S216、S212、S243、S311和S333等6条省道,连接起钟祥市、张集镇、洪山镇、长岗镇、三里岗镇、三阳镇、京山县,构成了大洪山核心景区外围通道。荆门市域的张集镇、客店镇、绿林镇、三阳镇及随州市域洛阳镇各镇之间主要依靠县乡道相连,构成了大洪山核心景区内部公路网。

截止2007年底,大洪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已建成高速公路46.5 km,二级公路420.8 km,三级公路521.4 km,四级公路3 483.1 km。从道路等级结构看,大洪山区域的等级公路(四级及以上)比重低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武汉“1+8”城市圈平均水平(见表1)。从面积密度指标看,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但显著低于城市圈平均水平;从人口密度指标看,二级以上公路显著低于全省和城市圈平均水平(见表2)。总体来说,大洪山地区公路总体发展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城市圈内更处于落后地位。

1.2 大洪山旅游区存在问题

大洪山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品位高,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相结合的组团分布优势,但是由于分布较为分散,缺乏整体性和整合度,同时没有打出特色品牌。从与旅游直接相关的公路状况来看,缺少精品旅游线路,公路道路等级不高,路网连通度较低,道路状况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旅游的可进入性。大洪山景区公路相对落后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旅游线路规划

2.1 旅游区空间发展模式

“整合-竞合”模式的实施是基于区域旅游资源的相异性和相似性赋存状况,通过客源市场的统一开发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整体共建,在行政调控、市场统一与细分、产品功能互补和联合开发、旅游产业集团化等竞争合作机制的作用下,合力推出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最终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一体化。

2.2 旅游线路组织模式

旅游者在进行区域旅游活动时,不同个体在使用旅游地的空间行为选择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线路设计不但要把客源地、各级别的旅游景区和接待地有效地组织起来,还必须分析影响旅游线路组织的资源分布和交通通达等因素,并考虑游客行为意愿和市场对线路产品需求状况。结合大洪山地区的具体状况,提出基于游客行为的旅游线路组织模式,如图1所示。

模式一(线型式):从客源地出发,沿一条线路顺次游览若干景点,然后原路返回,以观光旅游为主。

模式二(直达式):直接到达特定目的地,停留一定时间后返回,以疗养度假为主要对象。

模式三(链环式):从客源地出发,沿环线顺次游览若干景点,然后回到客源地,以观光旅游为主要对象。

模式四(基营式):从客源地出发,到达某一目的地,以该目的地为根据地,分别游览与该目的地相邻的景点,然后从该目的地返回客源地,以大型、具有完备服务设施的目的地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

模式五(环路式):旅游者在既定的目标区域内顺次环游好几个目的地,然后返回出发地。

模式六(混合式):包括上述模式中的若干组合。

2.3 大洪山旅游线路方案

以“文化观光吸引人,以休闲度假留住人”为理念,大洪山旅游区将建立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一大核心风景区、五大特色精品旅游区,开发六条精品旅游线路。根据生态旅游以环境保护为前提这一基本要求和对大洪山旅游功能区划,以及不同的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宜选择在不同的规划区域内开展不同的活动内容(见图2)。

2.3.1 大洪山精品游(核心景区)

1)景点线路:绿林山风景区-鸳鸯溪-黄仙洞、娘娘寨-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洪山寺-玉龙温泉。

2)线路主题:游山玩水,绿色之旅。

3)线路简介:绿林山大洪山森林浴场,生物火山岩含有多种矿物质,辅之以山泉,结合高负氧离子,对人体的延年益寿具有良好的作用。原生态和直接亲近自然的养身,是大洪山森林浴场有别于其他养身方法的独特所在。洪山寺礼佛教以修身养性,同时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温泉溪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是排解压力休闲养身的绝佳旅游胜地。“九曲鸳鸯溪,十里水画廊”,抬头可见山景,俯首能赏水色,让来者尽情陶醉在大自然的灵山秀水之中。

2.3.2 文化山水游(特色景区)

1)景点线路:莫愁湖-明显陵-温峡风景区。

2)线路主题:触碰历史,拥抱自然。

3)线路简介:明显陵由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陵二冢,园林景观气势磅礴而连绵有致,可为研究明朝文化和建筑风格提供有力依据。莫愁湖景区融山水资源、人文资源于一体,品读着莫愁女悲悯的人生经历,欣赏着莫愁湖秀美的湖光山色,别有一番滋味。温峡是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最大的人工湖,也是海拔最高的人工湖,湖内烟波浩淼,一碧万倾,而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民风纯朴也是该地区特色之一。

2.3.3 生态休闲游(特色景区)

1)景点线路:京山温泉-文峰塔-大口森林公园-鹰子洞。

2)线路主题:碧水蓝天,湖光森色。

3)线路简介:泡京山温泉,游览文峰塔、鹰子洞瀑布、大口国家森林公园等。

2.3.4 红色革命游(特色景区)

1)景点线路: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旧址-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响堂塆革命旧址-千年银杏谷-新五师司令部旧址。

2)线路主题:激情红色,忆苦思甜。

3)线路简介:通过游览历史古迹,体会革命的艰难、革命先烈那炽热的爱国之心,历史是面镜子,观古鉴今,时刻警醒来者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同时还能感受千年银杏谷的橙色海洋所带来的心灵洗礼。

2.3.5 田园生态游(特色景区)

1)景点线路:屈家岭五三农场-太子山森林公园-空山洞。

2)线路主题:亲近自然,远离尘嚣。

3)线路简介:五三农场以“屈家岭文化”为底蕴,以农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生态农业为特色建立生态旅游区,主要景点有“屈家岭文化”遗址、白龙观风景区、万亩果园风景区、梅花鹿场风景区等。空山溶洞内泉奏八音,笋竹峭拔,各种奇绝景观惟妙惟肖。

2.3.6 寻根祭祖游(特色景区)

1)景点线路:玉龙温泉-炎帝神农烈山风景名胜区-曾侯乙墓景区-擂鼓墩古墓群。

2)线路主题:碧水蓝天,温泉养生。

3)线路简介:玉龙温泉以“亚健康养疗”为题材的生态休闲养生之地,通过炎帝神农烈山风景名胜区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农耕文明,结合曾侯乙楚乐,共享古乐之奇葩。

3 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

交通“短板”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利用大洪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及优越的区位优势,变“观光游”为“观光休闲游”,构建“旅中有游,游旅结合”的旅游交通环境。通过大洪山旅游公路网的建设,整合荆门随州旅游资源,树立大洪山在湖北旅游甚至全国名山大川游中的地位。

以不同等级旅游景点为节点构建大洪山旅游公路网络,确保大洪山景区之间交通通畅,交通设施舒适、安全。大洪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交通走廊呈现“一环二射”的布局(见图3)。

环线由四条线路组成:绿林山寨到洪山寺,途经黄仙洞、玉龙温泉、随州大洪山风景区;从文峰塔到鹰子洞,途经大口森林公园;从明显陵到鸳鸯溪风景区,途经莫愁湖、温峡景区;从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旧址到新五师司令部旧址,途经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旧址、响堂塆革命旧址。环状线网串联和辐射大洪山周边旅游资源,形成具有观光、休闲、运动、养生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综合文化休闲旅游风光带”。

由旅游环线向南北辐射出两条通道,南向衔接屈家岭及大口森林公园,北向衔接曾侯乙墓景区和炎帝神龙烈山,结合大洪山体周边打包景区形成大洪山景区。

依托现有旅游路线,对旅游通道进行改造和完善,增强大洪山地区的旅游功能和集散能力,建立健全的大洪山景区旅游体系。

4 结束语

针对区域旅游交通系统空间布局规划的关键问题和目前研究的不足,对大洪山地区旅游资源分布、开发现状及旅游公路网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提出旅游区“整合-竞合”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大洪山地区旅游区位分析,提出基于游客行为的旅游线路组织模式及相应的旅游公路网布局结构与交通设计理念。

摘要:针对近域旅游区主导旅游资源相似和相异的特点,结合当前不同旅游区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动态,提出旅游区“整合-竞合”发展模式(3C模式)。根据大洪山地区的具体状况,分析基于游客行为的旅游线路组织模式及相应的旅游公路网布局结构与交通设计理念,探讨近域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空间配置结构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化的室内空间设计探析 篇4

关键词:生态化;室内空间设计

一 生态化概念及特征

生态化室内空间设计也称绿色生态室内空间设计,生态化室内空间设计要求在设计的各个环节考虑到生态的因素,从室内的整个空间减少对人的生理跟心里的影响,最终得到一个更具有环保节能的生态化空间。生态化的设计活动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从保护室内空间环境角度考虑,减少资源消耗、保护室内空气环境,利用环保材料,尽可能的运用自然光实现室内照明;二是从室内商业成本造价角度考虑,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材料的消耗,继而实现空气的零污染,以提高竞争能力。

生态化空间的设计标准可以这样概括,首先,室内空间要具有合理的空间布局跟动线走向,完美的符合达到人机工程学的标准。其次,要具有生态的美学设计思想,符合三大构成的设计原则,使得室内空间在比例尺度和视觉美感上完美体现。再次,对于环保材料的运用,要把握好自然光和色彩对人心里跟生理的影响,使其达到完美的审美效果。总而言之,要做到环保、节能、审美、生态、艺术、质朴的多元化发展,达到一个和谐统一生态的室内空间环境。

二 如何实现室内的生态化空间

生态化的室内空间注重自然的原则的前提下,生态化的室内空间设计以尊重自然为根本,是人们对生态化室内空间意识的体现。它要求设计师有着良好的设计心态,不断的提醒自己是环境中的一部分,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前要对现场进行勘察研究,注重室内空间的朝向、定位、布局、地形位置、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遵循生态化的室内空间注重集约化和本土化的原则,来完成生态化的室内空间设计。

1.空间功能分布及动线设计

作为室内空间空间分布及动线设计是人日常活动的交通路线设计,是根据人的行为方式把一定的空间组织起来,通过交通动线进行空间分割,从而达到划分不同区域的目的。室内空间的分布形式有以廊为主的组织方式和以厅为主及嵌套式的组织方式,由于功能需要的不同,空间的布局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就要从整体的需要出发,考虑其使用价值及动线的综合因素,灵活的运用空间的布局方式,使得空间达到完美的效果,如用栏杆、割断、屏风、地面高差、天花、家具陈设组合等等进行空间的分割,有的完全的分割,有的是分非分,都很巧妙的表达出既丰富又美化的完美空间效果,所以合理的空间分区及动线的走向设计是生态化空间设计的基础。

2.环保材料的室内空间运用

新型生态化的环保材料是室内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室内空间材料的选择中,我们要选择安全性的室内空间的建筑材料,然后得到生态的室内环境。中国目前大部分的室内空间施工现状是泥工、油漆工、木工、电工等进行操作,其中噪音、烟尘和刺激性的气味已经对空气造成很大影响,其已经在不断的破坏着室内空间的外部条件,根据一些资料的统计,室内空间的外部环境的污染34%来自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很大比例来自于室内材料的生产和施工过程造成的。我们的室内空间生态化设计的提出是从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的考虑所提出的。由于生态化的角度突出,所以对于大自然的向往是非常迫切的,一些以草、木、藤条等原生态的植物作为室内空间的首选。但是这些材料要尽可能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过的开采会造成生态的失衡,所以一些健康、环保、生态的人工材料也成为室内空间装饰的必要材料。

3.自然光、色彩的室内空间应用

光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两大类,自然光是太阳发出的光照,而人工光是为了弥补自然光的不足而人工通过人造工具发出的光。随着经济的发展,低碳生活的倡导,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自然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然光光照分布均匀,光照面积大,再加之人们的渴望,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的引进自然光来满足人们的需求。通常情况下,室内空间的光是通过光的直射光、反射光、透射光、折射光进入室内的,人们可以根据一天时期内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室内空间对光的需要进行选择光照的样式,当一个室内需要大量的自然光时,我们可以利用镜子等反射物体来增加室内空间的自然光照。

4.植物对室内空间调节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室内的绿色生态效果和空气也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室内空间中植物作为一种新的装饰材料,也越来越超出了现代装饰的作用。植物进入空间后,不仅是以前的单纯的装饰点缀效果,而且越来越起到空间的分割,增强视觉上的扩展和延伸,调节室内的空气等等。正如植物对室内空间的划分,从点上讲,如单一植物盆栽;从线上讲,如吊兰的从高垂下或单一的盆栽植物有组织有形式的排列;从面上讲,植物一组或面的形式出现,有的则是大植物在一定空间中的面体现。十几平方米的居室,栽两盆虎尾兰或吊兰,就可保持空气清新,不受甲醛之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室内生态艺术化空间的需要越来越重,植物这种绿色天然的生态物在室内空间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植物已经超越了以前单纯的观赏而变成现在室内空间生态化的重要设计元素,它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室内空间的装饰材料。

室内空间生态化设计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跟精神文化的需要兴起,随着人们对于低碳生活的不断向往,人们会对居住环境跟低碳生活作进一步思考。低碳生活的不断倡导,人们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生态化的生活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对于人们赖以生存室内空间环境也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化的室内空间成为未设计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1]王枫.“绿色”的室内设计[G].新材料新装饰.2004

[2]张健 李禹.现代商业空间设计与实训[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生态建筑中庭空间的设计 篇5

从建筑中庭设计形式的角度看,不同类型的设计形式对内部环境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种设计类型,由于时间段、朝向以及位置的不同,也会对建筑内部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从建筑工程实践来看,目前中庭设计主要有如下几种选择方式:核心式、镶入式、接触式、包围式和线型式,在工程实践中既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也可以考虑选择几种方式进行组合使用。

在建筑设计中,中庭的形式不是随意决定的,它是与建筑外部环境相关联的。因为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要根据不同中庭的特点,选择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中庭形式。在寒冷环境下,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中庭空间改善建筑内部环境的效果:

1. 尽量提高中庭的冬季温度。

中庭空间温度的提高,可以增加其向建筑内部其他空间的传热量,从而改善整体建筑的热环境。中庭形式最好采用南向的接触式中庭(镶入式中庭),保证中庭在冬季获得充足的太阳辐射,或是采用包围式中庭,相当于为原有的建筑界面增加了一个过渡空间,减少了建筑的热损失。也可以采用东西向的接触式中庭(镶入式中庭)或是南北向线型式中庭,但冬季其内部温度相对于以上两种形式要低一些,对内部环境的改善作用相对较小,一般来说只是起到了内外过渡空间的作用。由于核心式中庭和东西向线型式中庭在冬季不能获得充足的太阳辐射,温度相对较低,不建议采用。

2. 增加中庭空间与主体建筑接触面积。

在相同温差下,接触面积的增加,同样可以提高中庭空间向建筑内部空间的传热量,充分利用中庭的温室效应。但前提是中庭空间温度高于建筑内部温度,一般来说,在寒冷环境下,只有南向中庭空间的温度高于建筑内部空间,而东西向,尤其是北向中庭内部温度一般低于建筑内部温度。对于相同面积的中庭,镶入式中庭的接触面积要大于接触式中庭,因而在寒冷环境下,最适宜的中庭就是南向的镶入式中庭。

在炎热的环境下,一般来说由于中庭的温室效应,任意地设置中庭会对建筑内部环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中庭在炎热环境下的作用只是改善内部采光和通风。需遵循以下几点:

(1)中庭避免获得过多的太阳辐射。中庭形式最好采用内核式中庭或是北向的接触式中庭,这两种中庭形式在夏季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少,可以减弱中庭的温室效应,降低中庭的温度。而且对于内核式中庭面积不宜过大,同时增加中庭南北向面宽,减少东西向面宽,防止获得过多的太阳辐射,但要保持开放,利用中庭通风降温。

(2)利用中庭改善夏季通风。由于中庭空间的烟囱效应,可以利用中庭组织整个建筑的通风,防止室内热量聚集,改善建筑内部的热环境。核心式中庭对于组织建筑的通风最有利,位于建筑中部的中庭,可以作为整个建筑的排风口,相对于其他位置,位于中部可以减少气流阻力,更便于组织建筑内部气流。

而对于在夏热冬冷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设置中庭,要求中庭空间对炎热环境和寒冷环境都要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对于炎热环境和寒冷环境下中庭的设计处理方法基本上是相反的,如果要在建筑中设置中庭,只能采取一种折中的方法。前文对中庭形式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只有南向的接触式中庭较为适合夏热冬冷的环境,但是南向接触式中庭还是可能在夏季对建筑内部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必须采取“可控的”中庭技术对中庭进行调控,针对夏季和冬季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例如由慕尼黑Kiessler+Partner事务所设计的德国盖尔森基兴日光能科技园,该建筑被誉为“欧洲最好的商务中心之一”。该建筑内部设置了一条300m长的“可控的”接触式中庭空间。为提高冬季中庭温度,该方案将采光玻璃倾斜布置,以扩大采光面积,同时使用了隔热性能良好的玻璃材料。在夏季,应将中庭进、出风口开启,遮阳帘幕放下,当地主导风西风经过建筑西侧人工湖面冷却后,从中庭底部进入,顶部排出,及时带走多余的热量,保证室内热环境的舒适。

二、我国现代中庭生态设计概况

中庭建筑设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很多建筑设计也蕴含了朴素的生态设计思想,如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西周宫廷建筑,在东西厢房之间便设有回廊,并且配备了阴沟排水管道。

而在传统民居设计中,中庭更是连接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一个有效缓冲区域,为日常诸如游戏、宴客、乘凉等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与此同时,这些居民合院中庭的设计也暗合了生态思想,在尺度、形式丰富变化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气候环境特征,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充分体现了民间匠人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相比传统民居中庭设计的丰富多彩,现在建筑中庭设计的特点则不那么突出,而且相比西方国家而言也存在不小的差距。由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现代建筑设计的数量关注度往往会超过对其品质的追求,而很多生态设计方面的理念并未能够有效落实至具体的工程实践中,还有不少停留于口号阶段。在实践中,比较具有典型特征的要数广州移动通信枢纽楼,从动态热模拟、计算流体力学、围护结构以及热舒适度等方面展开研究,改善提升了建筑的采光通风性能,践行了生态节能的建筑理念。

三、建筑中庭生态设计策略

1. 采光设计

中庭可以将建筑分为两个部分,也更有助采光,对于利用中庭进行采光的建筑,其采光效果也与庭院的长、宽、高紧密相关,也直接决定了室内光照的平均变化程度。一般来说,如果需要获取较多数量的直射阳光,可以选用宽敞而低矮的设计结构,反之则可选用窄而高的中庭,因此对于天空不是特别明亮的地区可以选择前者的设计结构,以满足底层结构对于光线的获取。此外,中庭内部侧面的材料选择对室内光线也有重要影响,对此可根据各区域的光照特点选用合适的内壁反射材料,如当中庭内部光线较差时,可在中庭走廊处设置斜放的反光板,将光线反射至顶棚后再进一步反射至房间内各处,以此来增强房间内的光线效果。而对于需要通过屋顶采光,但又不希望太阳辐射过多的地方,可选用锯齿或者垂直型的天窗,经过反射的光线也能有效避免室内眩光现象。另外,结合室内采光需要,也可以局部遮挡天窗,以营造舒适的内部光环境。

对于建筑的采光设计,除了影响室内照明,还需要综合考虑对温度的影响,如对于温度较低的地区最好采用南向镶入式中庭,保证对阳光的充分获取,或者采用包围式中庭通过过渡空间的设立来有效减少热损失,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就是“温室效应”,对于室内材料的选择,也应尽量选用一些重质材料来提升房屋的蓄能效果。对于温度较高的地区,则建议采用北向镶入式中庭或者内核式中庭来降低太阳辐射对温度的影响。

2. 通风设计对于通风设计,生态建筑中庭应充分考虑利

用自然通风节能环保的特点,并且能有效改善提升室内空气品质和舒适度,特别是人类能源日益紧张的背景条件下,这种设计思想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目前,建筑所采用的通风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利用风压、利用热压以及将风压与热压结合利用。一般来说,中庭会有一定的高度,与地面之间的上下温差较大,便会形成热压通风,即所谓的“烟囱效应”。通常来说,进出风口高度差越大,室内外温差越大,热压作用的效果便会更加明显,如果室外环境风速不大,热压便会成为改善舒适性的常用手段,而改善热压通风效果的主要手段有如下两种:扩大通风口面积、提高通风口高度差。与利用热压形成的室内环境大同小异相比,风压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则与建筑形式紧密相关,如线型式中庭贯穿于整个建筑内部,因而也极易形成穿堂风,也更容易将室内温度迅速排出,接触式与嵌入式中庭也可适当引入外风,而核心式中庭则很难利用外风。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需要结合具体环境特征加以合理选择。

3. 景观设计

建筑中庭的生态设计,亦离不开对水景以及植物因素的考虑。水的比热较大,相对空气而言其升温降温的难度都较大,对此可以通过水体设置也影响中庭温度,如在中庭内设立水池、喷泉或者瀑布,既可通过水的蒸发过程带走热量,也可以通过水来存储热量,如在冬季的白天利用水将温度存储起来,并在夜间加以释放,以此来有效平衡室内温度。但在具体设计施工时,既需要保持水体灵秀、活泼的动态效果,也需要综合考虑流水带来的噪声影响,通过合理的规划设置来充分体现水的积极效果。与此同时,还可以积极使用一些山石与植物如在中庭内部布置一些假山、人造石和白砂,或者种植一些喜阴植物来装点美化中庭内部环境,营造一个不一样的生态空间。

四、结语

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空间类型,中庭空间设计在现代生态建筑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界定中庭空间相关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国内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并结合现代生态建筑的发展需要,从采光、通风和景观设计三个角度对生态建筑的中庭空间设计展开研究,旨在能借此有效促进相关实践工作的更好开展。

空间文化生态 篇6

“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为我们在互联网变局中找准前进方向提供了指南。今天的中国有7亿网民, 而互联网的影响已辐射到十三亿多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几乎人手一机、须臾不可离身的移动网络平台, 互联网的普及是当代中国社会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要以新的发展理念, 统领新型互联网+传播出版事业的发展, 在互联互通、交流互鉴的同时确保安全可控, 在资源共享、信息畅流的同时确保稳定和谐, 在规范有序、互利共赢的同时促进繁荣创新, 坚持依法治理、趋利避害, 规范净化互联网、呵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互联网发展不仅要为物质文明的进步做贡献, 也要为精神文明的提升作出努力。当今的网络社会早已成为百姓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 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我们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 一方面, 用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 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 也要畅通民意表达、回应网民关切, 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 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 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建设共同的社会理想”, “形成同心圆”。这是对党政领导提出的要求, 也是对“互联网+”传播出版事业提出的期望。我们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经常上网看看, 了解群众所思所愿, 收集好想法好建议, 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老百姓上了网, 民意也就上了网。政策决策有没有失误和偏差?如何把握老百姓的脉搏与心声?网上的民意尽管不代表所有民意, 却是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来源;网上群众工作尽管不能代替现实中的群众工作, 却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路径。新形势下, 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 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让空间成功做到同心圆, 在党的领导下, 动员全国各族人民,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建设网络良好生态, 美好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 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 不符合人民利益。”强调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大平台、文化大熔炉, 对亿万网民的认知途径、思维方法、价值理念产生着重要影响。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和舆论功能, 为推动信息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手段。然而网络不是世外桃源, 离开法治和道德, 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网络陷阱等就会大行其道, 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就可能深受其害。全国7亿多人上网, 肯定需要建设和管理, 我们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 做强网上正面宣传,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 让网络空间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扬。

高校校园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解析 篇7

关键词:校园景观,生态,空间格局

1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的生态性概念

1.1 可持续发展

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要强调环境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在规划中协调并利用人与资源(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并提出整体、可持续发展、可控的方案。

1.2 自然生态性

建立多层次绿化廊道完善生态网格,从而保持区域内的生态稳定。强调资源的循环再生,涉及到水域的自然或人工循环,水生植物对富营养物质的转化、分解与再生等其它相关问题。

1.3 人文生态环境

校园规划建设不能盲目追新求异,既要传承老校区深邃的“历史文脉”,又要根据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展现现代校园建筑水平。人文生态性环境是便于师生学习、生活、交流和满足多样性要求的校园景观。

2 不合理的高校校园景观

2.1 不符合当地的地域特征

高校校园景观要实现生态格局上的优化,首先要考虑高校校园所在地的地域特征和气候环境,选择适合当地的植被类型。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当地的文化、经济和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但很多高校校园在建设校园环境时容易忽略这一点,最终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2.2 校园资源利用不合理

构建生态环保的校园环境,还体现在对资源的合理使用方面。高校校园的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循环使用,造成水资源的过度浪费,也是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2.3 校园垃圾利用率低

校园不同于社会环境,产生的垃圾种类繁多,其中有很多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如纸张、塑料制品等,但学校在设计中没有加入合理的垃圾分类装置,所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在构建高校校园景观中,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必不可少。此外,还可以在校园建设中多使用绿色环保材料,一方面提高生态景观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便于回收和重复利用,创造一个环保、协调可持续的校园生态景观。

3 实现校园景观的生态格局建设

3.1 适应当地地域特征

校园景观实现生态化,首先要保护好当地已有的生态系统。谋求人与自然的合作和共生,尊重校园生态系统调节能力,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设计的影响,设计出富有生命力、可持续性强的校园景观。以校园中原有的景观为基本框架,保存原有的地形特征,如山林、小河、湖泊、喷泉、原生植物等,在此基础上增加小桥、凉亭等建筑,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另外,在设计之时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和自然环境,顺应当地的地势地貌。

3.2 打造绿色校园

校园景观要以可持续性为导向,在实现基本教育功能的同时,打造一个“绿色”校园环境。绿色不仅仅指校园环境的绿化,更重要的是指校园景观与生态环保相结合,打造绿色生态的校园环境。例如,德国的很多学校会对雨水进行收集,用于大部分的景观用水。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草坪的灌溉、喷泉等水景的营造、建筑的清洁等,充分节约水资源。高校校园景观可以借鉴这些经验,通过雨水收集,满足校园内的用水需求,校园雨水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还能够得到生态化的利用,也能向师生们传达节约用水的思想,提高师生保护环境,创造绿色生态格局的意识。

3.3 注重学校文化传统

几乎每一所高校校园,大多都以绿化、建筑、文化设施、雕塑等因素构成校园景观,每一处都能体现自己学校的传统和历史,每一处都能传达出学校的内涵和精神。所以,高校校园景观必须依照自己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高校本身所承载的精神内涵设计景观。把高校校园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印记和时代精神,作为特有的精神符号融入到校园景观设计中。还应顺应时代发展,建造一些具有自我特色的建筑和雕塑,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展示学校独特的特征,更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学校的精神内涵。

4 结语

我国高校对于生态格局的引入还停留在起步阶段,生态校园景观还有很大的空间和内涵值得我们去探索。它涉及到地域性特征、节约资源成本、实现生态环境的循环使用和注重学校文化传统等各个方面。对于高校校园景观的设计,应结合校园本身的特点,运用生态格局原理进行综合性考量。

参考文献

[1]李雅素.高校校园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分析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4)

生态型居住空间的设计探讨 篇8

1 生态型居住空间

生态型指一定地域内生存的所有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功能上的统一,含有系统、整体、联系、和谐、共生和动态平衡之意。生态型居住空间就应该处理好自然环境。具体讲,小环境的创造包括提供给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们以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以及长效多适和灵活开敞的室内空间等。对大环境的保护表现在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等原则;还需要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

2 生态型居住空间需思考的问题

1)为过度追求豪华、新颖、时髦、气派的艺术形式,在设计中过分使用不锈钢、铝板、塑料、锦缎、木材、石材等材料。由于大量耗用不可再生的珍贵装修材料,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2)室内大量的采用人工照明和人工空调,让人与自然的联系产生了隔阂,不止是耗费大量的能源,而且由此产生了危害人类健康的“空调病”。3)现在的装饰材料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材料,其中相当一部分化学材料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在使用中还会长时间散发出来,不仅有刺激性气味污染室内空气,而且影响了人的健康。

3 生态型居住空间的设计手法

1)设计理念,生态型居住空间的设计宗旨,始终强调“以人为本”。重点体现自然环境、物理环境等的舒适性、健康性。在空间的形式处理上,室内外应该保持生态效应的呼应。在造型的处理上要追求自然的生动性、文脉、实用;在色彩的处理上要追求绿色环保的特质;在材料的选用上也应该追求耐久、安全、绿色无污染、再生可持续的特征。

2)建造手段,生态型居住空间要求采用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比如智能化、建筑节能、新能源利用、太阳能、雨水收集、有机垃圾生化处理等。自给自足地提供居住空间所需要的能量,在建筑中使用再循环技术,使建筑物不依赖公共设施。在生产方式上也力求有突破,尽可能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提供完善的住宅商品,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3)居住的生活方式,强调居住者的环保、节能意识,并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居住者不擅自改变住宅围护结构;要保护好小区的绿化和水系统;配合小区物业的分类收集和处理。

4)生态型居住空间的技术设施:a.利用外部环境中的因素,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环境中的资源和要素,以及周围其他建筑和设施所能提供的技术性可能。b.挖掘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潜力,随着建筑技术不断进步,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设计师们的设计有了更广阔的天地,除了为艺术形象上的突破和创新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外,也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可能。c.采用自然光的引入设计,不但可以创造空间氛围,还可以满足室内的照明,这样就可以减少人工照明。同时依靠自然光可以节约能源,能够增强室内空间的自然感。自然光产生的光影变化,可以更加丰富室内的色彩变化。d.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有着其他能源不可媲美的优点——可再生,无污染。因此太阳,和风对未来的居住空间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建筑的外观和通风系统的设计。e.注重自然通风,空调制冷技术的诞生是建筑技术史上的一项重大进步,但同时也有其负面的影响。空调所产生的恒温环境使得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引发各种“空调病”。而且空调技术在解决了建筑恒温问题的同时,又带来了诸如污染等其他的问题。因此,自然通风是当今生态设计普遍采用的一项较成熟和廉价的技术措施。f.主动技术干预,在被动方法无法满足需要的时候,便需要主动技术干预起辅助作用。如利用能量转化的原理,使用太阳能收集器和光电转化器利用地热资源;提高原生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的产生量等。g.3R技术,指“降低排放量”“再次利用”“资源再生”。住宅建设要用很多的材料,而实际上,为了确保住宅的各种性能,减少所使用的材料是很难的。因此,要考虑使用材料的再次利用和资源的再生。

5)材料的再次循环利用:a.用于住宅的材料就是再生的材料;b.拆除住宅时能够被再生的材料。例如,虽然混凝土作为建设废弃物大量产生,但经过再生后可以作为道路的路基材料使用。

4 生态型居住空间的成功案例解析

斯蒂文·约翰逊设计的森林别墅,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合理,进而达到生态平衡,其设计理念来自于生态建筑观。别墅以完善的动态系统提供能量、热量和废弃物净化,使用者能够在自给自足的状态中自由生活和工作。别墅建成后无需额外的能量输入,同时不产生有害的废弃物。建筑以基地内产的木材构筑,不再使用时可以拆除并自然分解,达到极高的环保要求。别墅坐落在森林之中,通过高架可以远眺周围景观,同时下面的土地可以耕种。电力由屋顶上的风车产生,其位置比树高得多。废水被注入挂在外部结构上的袋子里,固体垃圾打碎后放在房下的篮子里。这些废物分解成粉状的肥料,用于滋养沿主体结构下南面的一系列小温室中的植物。雨水被屋顶的容器收集,当空气干燥时,水会随风注入室内。别墅中也运用了高科技设施,例如下午时建筑的保护门会打开,使阳光照入室内。如果建筑过热,百叶窗会自动打开,使冷空气进入房间。如温度不能忍受,门会关紧,完全阻隔阳光,不再吸收太阳能等。

总之,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生态型居住形式已成为了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提高个人生活品质的重要发展前景,每一位建筑师、设计师都应从整体和道德伦理上建立正确的发展观和面对未来的理性精神。因此,我们要具有高度敏锐的设计动态发展的识别力和洞察力,时刻走在设计的最前沿,以一种现代的情感融入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人性化的生活居住环境,从而获得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指出在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建设并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居住空间成为了当今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设计的层面探讨了现有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态型居住空间的设计手法,从而得出生态型居住空间是未来居住空间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型居住空间,设计手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浩明,张晓东.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2.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6.

[3]周浩明.现代主义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生态探索[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3(4):39-40.

[4]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5]史争光.由SARS引发的对生态建筑室内设计原则的再认识[J].室内设计与装饰,2004(115):12-15.

[6]杨向杰.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住宅科技,1997(6):27-29.

[7]张鲁山.居住区环境设计[J].住宅科技,1998(10):5-7.

[8]邱丽丹,侯绪民,李春燕.女性与居住空间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8):42-43.

社区生态型儿童游戏空间研究 篇9

关键词:生态设计 儿童游戏 社区景观 儿童心理

引言

居住区用地紧张,儿童游戏场地少,不能满足儿童户外活动对场地和设施的需求,一些用地比较紧张的居住小区内没有儿童户外活动场所。而在早先建成的小区内除幼儿园内有儿童活动设施外别无其他设施,严重限制了儿童活动的范围。造成了儿童活动的场所只有“学校、家门口、城市公园”三个地方,而这三个地方的空间质量也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具有很大的差别。

从心理学分析的角度来讲,“游戏能够增进人格发展的健全;透过游戏儿童的希望得以实现,因而获得快乐;游戏本身有治疗的作用,它能帮助儿童克服恐惧和不愉快的经验;透过游戏,儿童获得对物理和社会环境的控制能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又是世界上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家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儿童的成长是关键。在城市中,小区的户外活动空间与儿童的成长密切相关。儿童在户外活动中不仅获得了快乐,而且还能够增强儿童的交往能力和智力的开发。所以,必需要加强我国城市小区儿童户外活动区的设计。

1、儿童游戏

1.1 现代儿童游戏理论

国外较早就重视和关注儿童的发展,有关于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立法、规则、土地、资金等规定。国际组织积极倡导儿童游乐设施和场地的建设。1924年《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提出儿童享有充分游戏和娱乐的权利。1961年“国际游戏协会”在丹麦有八个国家讨论儿童游乐场发展问题。1975年联合国第十四次全体会议通过“儿童权利宣言”再次强调了儿童游戏的权利。英国、德国等也均在19世纪开始设置儿童游乐场所。

日本有关儿童户外游戏环境的研究:日本建筑学会会长、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建筑师仙田满先生在儿童建筑和儿童游戏环境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仙田满先生创造出了许多形态各异、功能完善的儿童游戏环境。他认为儿童有四种游戏空间:自然、密所、废墟和开放空间,这四种空间可看作像布朗运动那样在儿童中以惊人的速度相互碰撞。仙田满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循环游戏系统”。他还以儿童活动地点环境特征和活动方式为依据,将游戏场所分为以下几类:自然地空间、开放空间、街道空间、冒险空间、隐匿空间,游戏设备空间等。

1.2 国内的研究情况

我国的儿童游戏研究是在介绍和引进西方游戏理论(主要是经典的游戏理论)的基础上,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起步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陈鹤琴从1920年起,采用日记描述法以自己的儿子陈一鸣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包括儿童游戏的研究),并在1925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他认为游戏有益于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幼儿教育应当通过游戏来进行。陈鹤琴关于儿童游戏的思想及其研究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学者在大量引进国外儿童游戏研究成果的同时,开始探索、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儿童游戏理论体系。台湾学者班马说的好:我们习惯于儿童是新生的观念,却还比较陌生于儿童又是最古老的这一认识。儿童身上所载有的(人类、尤其是本民族整体历史心理的)“古老的残余”,是由生而带来的一笔包括生理、心理、行为和文化背景的遗产,启示着我们从中去探寻童年期特有的、比成人更易流露的无意识内容,去发现童年期更纯正的本民族的遗传信息。

2、基于儿童生态游戏空间的案例分析

2.1 纽约泪珠公园

2.1.1 现代手法诠释自然主义

“泪珠公园”的设计提倡从自然的启发中提炼设计元素,并结合美学和技术支持,用自然元素演绎现代公园,公园中的各种设计元素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水、石、沙、植被。作为重要景观设计元素的石材全部选自采石场,设计师用天然石料堆叠成各种现代风格的景观艺术品,这种用强烈艺术色彩诠释自然主义的手法旨在唤醒人们对自然的记忆,而不是单纯的模仿和伪造自然。

2.1.2 地形改造突破场地限制

“泪珠公园”在一个范围较小的社区内部,虽然四周也是被高大的建筑环绕包围,但是设计师通过改造地形,不断丰富空间层次,突破场地面积的限制,在有限的用地中实现了景观的复合多样化,将小园做大,为周边的居民和儿童提供了一个回归自然的机会。

2.1.3 设计中体现对人性行为的思考

“泪珠公园”内部空间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所有沙石、假山以及人工的游乐设施,都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生理和尺寸大小。

2.2 谢尔比农场公园

坐落于美国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市,谢尔比农场公园内,新的林地探索游乐场将形成一个可以在其中进行变化和发展的环境;这不仅体现了孩子们如何学习、发展、玩耍的理论,同时也极富深意地有效联系起整个孟菲斯社区。针对儿童的不同年龄,发展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在功能上藤架作为藤蔓和树枝的棚架,使其能够沿着整个藤架的结构生长,植被将逐步覆盖整体结构,并创造出一派不同寻常的园艺景象。6个窝巢是6个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空间。沙土与滑梯窝巢——面向2-4岁儿童,被一个岩石园所环绕,以一个大型的沙地游乐场为特色,由多个滑道组成,还有一座可俯瞰全景的小堡垒。不同形式的攀爬器械对孩子们形成了各种挑战。树室窝巢——各年龄段儿童,私密的半圆座椅,周围环绕着现有的大型树木。形成一种荫蔽的教室空间,同时也可作为小型临时表演和教育活动场所。秋千和漩涡窝巢一一各年龄段儿童,各种玩耍活动,包括秋千、旋转等。网道和树屋窝巢——6-14岁儿童,网道系统由4棵现有的大树组架而成。儿童可在树屋中按照高低起伏的变化在网道系统中攀爬、游荡、跳跃,挑战高度、灵敏度。

3、总结

3.1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空间

两个案例都是在基于场地特征的情况下,根据现有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结合当地的自然特征,进行自然化的设计。

3.2 体现自然主义

两个游乐场所在空间设计以及材料的选择上都会采用天然的材料,让儿童可以亲近大自然,同时采用环保材料,甚至有效地利用雨水,达到生态的可持续性,同时儿童游乐的同时可以触摸到自然,不至于机械化。

3.3 提供多种系统性游乐环境

社区内包含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儿童,根据他们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的性别,会设置不同的游乐项目,充分发挥儿童的探险娱乐精神,让他们在游玩的同时体会团队的精神,体会游戏的乐趣,体会大自然的乐趣。

3.4 人性化设计

人都有亲近大自然的天性,更何况是儿童,除了亲近大自然,儿童也很喜欢游戏,在大自然中用游戏的方式游乐,儿童会充分发挥他的天性,因此两个案例中都在这方面有所考虑,在选择游戏方式上会选择与大自然亲近的,例如沙滩,水,和攀爬,同时这些项目的设施都很生态化,选用的材料都是利用高科技模仿自然,或者直接采用大自然中的沙,石或者树木。

4、对于生态型儿童游戏空间的探索

4.1 居住区儿童生态游戏空间设计的新目标

4.1.1 因地制宜环境自然化

生态自然对儿童的成长很重要,不加装饰的天然美让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可以回归自然,在充分尊重地形的情况下,融合自然特征,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充分融入到空间中,在这里可以设置一些收集果子,造房子,对沙土,等一些具有创造力的活动,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所有的设施可以尽量使用自然元素或者模仿自然元素,让孩子们充分接触自然。

4.1.2 游戏空间的多样性

在有限的场地内进行丰富的设计是我们应该充分考虑的问题,环境中的元素应该被充分利用,标准化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他会使玩耍变得简单,我们可以在一个系统内提供不同年龄不同内容的活动,运用不同的材料,使游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4.1.3 人文关怀体现人性化设计

儿童也是具有社会性的,游戏的空间需要遮阴,需要阳光,需要接触水,需要交流,在基于对儿童心理和生理了解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了解地方特色,根据当地人的喜好,合理安排布置空间,并且尽量使活动设施更加符合当地的儿童喜好。

5、结语

城市居住空间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篇10

1.1 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全世界目前已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中, 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 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态城市为目标, 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 就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1.2 生态设计

关于生态设计的定义, 西蒙·范·迪·瑞恩 (Sim·Van·der·Ryn) 和期图亚特·考 (Stuart·Cown) (1996) 是这样界定的, 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城市生态设计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绿化设计, 而是要增强其对城市生态健康发展的作用, 城市绿化已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给人以多样化的生态体验, 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2 居住环境生态设计原则

2.1 系统性原则

城市是一个复合的、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 具有依赖性大、不完善、不稳定的特点, 缺乏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较为完善和谐的自控机制, 为此, 居住环境园林景观设计, 应该尊重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调控城市居住空间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提高系统内部物流、能流的利用效率, 完善居住环境的生态调控功能。

2.2 生态功能原则

居住环境是城市环境的一部分, 受城市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等, 都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心情。居住环境侧重环境污染的防护与治理, 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些居住区主要问题, 实现绿地生态功能净化, 是十分必要的内容。

2.3 循环再生与节能原则

生态系统中强调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两者紧密联系, 共同进行。一方面是新物质不断合成, 另一方面又被分解为可利用的形式, 周而复始的循环, 构成生态系统存在、发展、演替的基础。

3 居住环境生态设计方法

3.1 生态区位和生态要素调查

把居住空间绿地, 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 去充分考虑其在城市环境中的区位关系、功能定位和景观特征, 其次才是具体的生态设计。充分了解和掌握居住环境设计区域内的生态要素, 是对生态区位关系的进步一探查, 尊重原有环境, 也是做好生态设计的前提。

3.2 污染评估与对策分析

居住区美好环境的建设要依靠生态防护和生态治理的方法。对小区周围的主要污染源进行调查, 进而推出相应的隔离防护设计方案。例如, 就城市垃圾污染问题, 可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生态技术去处理生活排泄物及生活垃圾等;就城市噪声污染问题, 可大幅度提高住宅空间延道路边线的的绿化覆盖率, 营造绿植隔离带, 积级推广垂直绿化等。

3.3 空间拓展与低碳资源利用

为增加居住空间绿量, 应扩展城市绿地空间, 积级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坑塘湖河的坡岸绿化, 根据所在区域自然环境, 也可实施底部架空设计, 有效的扩大绿地面积的同时, 使得园林景观具有更好的连通性, 不阻断能流、物流的循环, 减少割裂的斑块的产生。

当今的生态住宅小区要求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提倡节约环保理念, 实现低碳节能的生态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 应进行周密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建造材料应尽量应用本地材料, 注重废弃建造材料的循环利用;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综合体系, 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系统、景观水体系统、绿化用水系统等;植物造景应体现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和空间多样性, 强调绿地的空间布局与植物配置必须按照生态学的要求, 形成城市各区域之间绿地的自然分异, 实现绿地的自我更新。

4 结论

生态住宅小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生态学为基础、设计、组织住宅内外空间的资源, 尽可能地达到小区内外之间的平衡和循环使用, 从而最少量地使用资源、能源, 减少对环境的冲击, 营造自然和谐, 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城市居住空间的生态化设计道路, 既是小区内部园林景观建造的需求, 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以城市区域分析为背景, 以小区景观建设为核心, 利用生态理念和生态处理手法, 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 充分发挥每个生态要素的功能作用, 才能切实实现居住空间的持续更新的园林景观。

摘要:本文立足城市居住空间生态景观的建设需要, 从城市生态的角度出发, 探讨城市居住环境生态设计原则和方法, 指出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核心是资源的优化利用和景观的持续发展与自我更新。

关键词:城市生态,居住空间,生态设计

参考文献

上一篇:老年便秘患者的护理下一篇:双活套平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