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生态视角(精选12篇)
茶文化生态视角 篇1
文化生态是指人类的文化和行为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它借用生态学的方法去研究文化性质、存在状态。与其他生态学不同, 文化生态学是要“解释具有地域性差别的一些特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文化生态学做为文化研究的全新领域, 主要研究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关系, 并运用生态学来透视文化的运动和发展, 注重研究其存在的方式、存在的过程, 挖掘其内在的应用价值。近年来, 文化生态学的方法在历史文化保护, 城市规划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学者们提出不只要从文化自身, 更应从其应有的结构性环境去研究保护的“整体性保护”理念。
一、以文化生态的视角保护与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
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在共存和相互作用下推动着人类整体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不断的改变, 人类过去的文化传播和传承方式发生这巨大变化, 作为非主流的传统文化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这使得文化资源在不断减少, 文化生态面临着失衡的危机。同时,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 作为非主流的传统音乐文化不断受到外来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 生存空间不断遭到挤压, 处于一种弱势地位, 使的一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传统音乐文化正在走向衰亡。鉴于此, 借用生态学的方法, 从传统音乐文化生存状态、生存环境去进行研究, 将会使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二、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现状研究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 都各有其固有的风格和特点。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 形成了无比深厚的历史积淀, 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给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既是根植于古代社会的一种历史文化, 又是经历了现代文化变迁的一种当代文化。当前,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中国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 西方多元文化涌入国门, 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随之而来, 国人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也随之产生较大的改变。在西方音乐文化不断繁荣的同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过去的传播和传承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使具有浓郁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逐渐走向衰落, 其中一部分甚至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这些都使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生态趋于失衡, 甚至已经形成一种危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是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之上的, 因此, 如何去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维护音乐文化的生态平衡迫在眉睫。探寻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之路, 实现其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不但有助于人与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还有利于加快推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 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三、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1. 文化生态理念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音乐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 在保护和传承时要考虑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性保护。这可以借鉴一些成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 贯彻整体性原则, 处理好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以生态学的角度将其放置于所生存的环境和背景中去, 重视其所依赖的结构性环境及其存在方式和存在过程, 形成整体性的保护和传承。
2. 扩大开放力度, 促进交流合作。
当今的是社会是开放的社会, 任何一种文化在封闭的状态下都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不断提高传统音乐文化的开放水平, 支持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 吸纳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借鉴国外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的理念, 积极引进资金、技术, 提升传统音乐文化的国际化水平。同时, 利用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 将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推向国际, 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 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路径研究。
(1) “基于文化生态的相关理论, 划定文化生态保护区, 将传统音乐文化原装的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和环境中, 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基于此, 在传统音乐发源地、流传地加强保护基地建设, 调动政府和地方各方面的积极性, 将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 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是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 把对传承人和传统技艺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 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使传统音乐文化得以世代相传的关键。
(3) 重视学校教育是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把传统音乐文化引入专业艺术院校并纳入其教学体系, 以艺术院校的专业性、学术性去保护、挖掘、整理, 以专业的视野开展研究并形成卓有成效的科研成果, 将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总之, 作为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借用生态学的方法, 在文化生态视角下研究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将使过去单一、错误的保护方法得以纠正。以整体性保护的理念, 把传统音乐文化放到其所生存和依赖的环境及背景中去, 不仅保护其外在表现, 更要重视其存在方式和存在过程, 挖掘其蕴含的价值观念, 从而使传统音乐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 2006 (10) .
[2]杨学义, 徐经贵.基于模拟生态系统的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1 (11) .
[3]矫海霞.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消费伦理观[J].理论月刊, 2011 (12) .
[4]魏美仙.文化生态: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一个视角[J].学术探索, 2002 (4) .
[5]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茶文化生态视角 篇2
4从功能主义角度研究戏剧翻译A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on Drama Translation 5从目的论视角看菜单翻译—基于《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分析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theorie
茶文化生态视角 篇3
关键词:生态视角;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的设计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以至于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为了改善环境状况,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们则需要积极采取对策,在城市发展中更加注重生态问题。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新兴内容,它实现了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有利于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的压力,同时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建设中,我们需要充分明确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效益以及它的建设对于城市环境的功能价值。为了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建设,我们该进行怎样的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探讨与研究。
一、城市湿地公园
(一)基本简介
城市湿地公园,是作为一种城市绿地,适合开发为公园的一种湿地类型,能够供人们观赏、游览,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同时对湿地进行了一定的保护。城市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分区为重点保护区,开展各种科学研究与湿地保护活动;湿地展示区,主要在于展示湿地的生态系统,体现生物的多样性,展现湿地的魅力风采;游览活动区,开展各种娱乐活动,设立各种娱乐和基础设施,供游客休憩玩乐;管理服务区,主要为了加强对湿地的管理,减少对湿地的破坏。
(二)功能价值
保护生态环境:湿地是我国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湿地为城市提供水资源,影响城市的局部小气候,为城市带来降水,有利于清新空气,保护环境;湿地具有丰富的资源,具备适宜的气候环境,广大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是动物生长的乐园。
传播文化、提供休憩的功能:城市湿地公园,以城市文化为载体,有利于传播优秀的文化,展现城市的魅力风采;湿地公园,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有利于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公园为人们提供大量的游乐基础设施,便于人们休闲放松,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生活,是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将城市湿地开发为城市公园,将生态保护与观光旅游相互结合,在环境保护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湿地公园的各种游乐设施与独特的风光景观,吸引了广大游客的前往,带动相关经济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视角下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
(一)展现城市文化魅力
首先,一个城市的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要以人文历史为主导,体现该城市的历史特征,融人地方的文化传统,展现景观的精神特质。在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中,充分展示城市自然而然,原生态的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内涵,如著名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景点设计与规划上,充分展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独特而富有韵味,其中的洪园景点,展现五常水乡文化,洪氏文化的内在涵义;文化景点的设计要重在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和传统特产,如西溪小花篮,西溪米酒,还有越剧,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表演,要保护和修缮历史文物遗迹,发扬名俗风情,民间艺术等文化形式,构建城市生态文化。文化,就如同一个城市的内在灵魂,展现了一个城市的精气神。经济快速发展,如果城市景观的设计,只是重在体现高端、奢侈,那么景观难免就会显得空洞,没有韵味,就如同身着华丽,但眼神空洞的女子一般,不会真正吸引到别人。因此,城市湿地公园在进行文化景观设计时,我们要融入城市本身的风土人情,地域特色,在设计时要不断创新形式,用独特的视角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
(二)践行绿色理念
在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中践行绿色理念,实现绿色建筑,绿色景观,绿色交通的设计方法。在建筑设计中开发利用太阳能,采用自然通风,节水节能生态,使用无污染材料,减少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例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中的三堤景观,福堤、绿堤、寿堤,木制建筑,生态又环保;其中著名的十景,设计绿色环保,富有意境,“火柿映波”,一望无际的柿林,点点橘黄的柿子,为西溪秋色装点了风采,绿色自然的景观,给人宁静安逸的感觉,践行了绿色环保,而又不失风采;“高庄宸迹”,由高庄,竹窗,书屋,桐荫堂蕉园诗社等建筑组成,绿色低调,又不失雅致。在景观设计中,设计绿色的出行方式,采用摇橹船的方式,独特新颖,节能减排,降低能耗。配置植物景观,根据城市地域特色,进行适当选择,配置什么样的植物、密林、地被、绿篱、草坪或者花镜等等,选择不同的颜色搭配,实现植被形状的多样构造,植物景观的设计有利于增加城市氧气产生量,改善城市空气,增加地面透水性,降低了地表径流,实现了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化建设。
(三)以人为本,关注人性
在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设计中,要以人为本,关注人性本身,实现人与景物的和谐统一。在公园场所的设计中,要更加注重环境的宜人性以及人对环境场所的需求性,不能过度追求形象外表的美丽奢华而忽视景观所具有的实用性,诸如休息桌椅的设计,在设计方面我们要满足人本身的需求,例如老人,儿童等对于桌椅的需求。在景观的设计中添加一些细小的细节,方便社会各个群体,于细微之处关怀他人,获得人们的满意与赞誉。在设计中充分展现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体现设计的人情味,满足人们对生理、安全、交往与归属的需求。城市湿地公园的构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方便人们之间情感交流,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
(四)体现美学理念
美,是人们亘古不变的追求,文化景观的设计也重在展示景物的美感。在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的设计中,我们要着重展示景物的形式美、生态美、意境美,在景物设计中,注重形式,景物采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采用多彩的颜色组合,重在体现景物的形式美;湿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给我们呈现的是一种原生态的自然美,是大自然的神来之作,我们要尊重自然、顺从自然,让人类能够实现诗意的栖居,维护与实现生态的内在平衡与统一,保护湿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人们在城市生活中感悟生态美;在设计中充分展现意境,通过植物,建筑等的设计,营造唯美浪漫的氛围,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的气息。美的景观让人舒适,给人以视觉的盛宴。
(五)展现高新科技
社会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景观的设计也要不断与时俱进,体现科学理念。运用科学技术,对城市湿地进行生态保护,进行科学研究。对文化景观的布置排列,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适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满足广大人们的基本需求。例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了保护湿地,在工程建设中摒弃了生硬的石坎,采用了柳树桩的新兴护坎,运用科学技术,地面铺装透水性的材料,有利于水分的保存。总之,新兴科技的使用,有利于城市湿地公园的完善建造。
(六)不断实现创新
在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景观的设计中,要树立创新意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设计出独特新颖的文化景观,避免一味的复制抄袭。如香港湿地公园,引进独有的香港斗鱼,香港湍蛙,在访客中心设置大型展馆,有影音剧场,展现现代化气息;设置电脑互动游戏“湿地直播室”,吸引广大游客参与,在休闲娱乐之中传播环保知识,方式新颖独特。香港湿地公园荣获多种荣誉,关键在于创新理念,在访客中心的建筑时引入多种环保理念。
三、结语
茶文化生态视角 篇4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战略,企业文化
1 问题的提出
青海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安全屏障, 具有“中华水塔”之称,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基于对生态意义的考虑, 青海省委省政府认识到青海省在全国具有生态、资源和稳定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明确了青海省在国家大局中的定位。生态上, 青海省被誉为“江河之源, 众山之宗”, 是我国资源战略储备和接替区之一;稳定上, 是支持西南、西北边疆繁荣稳定的战略后方。由于地处青藏高原, 青海省植被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因此为实现青海省乃至我国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2009年青海省政府提出了“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新模式, 其中“绿色发展”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 对于青海省这样一个特殊地区的今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是顺应世界发展新要求,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符合青海生态资源特色的一个全新发展理念。
2 青海省“绿色发展”内涵解析
基本内涵为:第一, 绿色发展首先是发展, 但强调发展的方式是绿色的, 反映在经济方面, 绿色发展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第二, 绿色发展考虑人类社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把经济规模控制在资源再生和环境可承受的界限之内;第三, 绿色发展强调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强调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 以培育绿色产业为发展方向, 通过“两型”社会建设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 青海省“绿色发展”与企业生态文化的辩证关系
3.1 青海省“绿色发展”对企业的要求
青海省作为落后于全国发展水平的一个欠发达省份, 不能否认的是当前第一要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做强做大经济发展的“蛋糕”, 提高青海省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保证青海省多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青海省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 经济发展必然需要有第二产业来完成。据有关资料统计, 2010年 (“十一五”末) 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613.65亿元,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16.9%,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1.76亿元, 年均增速18.3%, 占全省GDP的比重45.5%, 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3%, 在较长时期内工业依然是拉动青海省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作为一个资源性省份, 青海省工业发展的优势目前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2009年青海省政府提出的“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这样一种科学发展模式, 对于青海省来说是一种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种发展模式中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是青海省要始终面对的重大而核心的问题, 以生态立省战略实现生态经济是青海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突破口的科学理念在青海省今后的长期发展中已经得到了明确定位, 而这一理念能否得到落实更是与青海的工业企业在长期发展中能否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 建立一个适宜的生态文化密切相关的, 可以说, 树立企业生态文化, 实现青海省生态经济是新型工业化时代发展对青海省企业的必然要求, 也是青海省企业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抉择。
3.2 企业在青海“绿色发展”中的社会责任——生态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企业社会性本质的全面展示, 反映着企业与利益相关各方乃至周边环境的价值关系, 这个责任要求企业应对消费者、员工、股东、投资商、供应商、其他经营者、社会团体以及环境等直接或间接的一切相关因素负责, 谋求企业以及诸方价值的最大化, 它体现着企业的社会使命所在, 因而它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核心理念, 构成衡量企业优劣的基本价值尺度。当前青海企业担负着完成生态立省、实现生态经济的重大责任, 而如何实现以及能否实现“绿色发展”与青海企业尽快适应青海省生态发展需要, 树立新的企业文化新理念, 建立新的企业生态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这是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既定的, 也是一个关键环节。青海企业只有真正以“绿色发展”的要求为企业的目标, 顺应“绿色发展”的大方向, 才能实现企业对于社会承担的责任。
3.3 青海企业生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国家和省政府对青海省企业在生态发展中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青海省企业在发展中对生态保护已经有所关注, 并对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等做了较大程度的治理。但青海省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 由于长期以来的发展战略追求的是以“物”为中心, 实行“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 多年来形成的注重争上大项目, 重视“硬件投资”、忽视“软件投资”的观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着眼于兴办资本密集型产业、忽视发展非劳动密集型产业, 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损失。所带来的后果不容忽视, 而今后企业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发展模式, 企业不仅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利, 而且还会加剧青海省这个不发达地区经济脆弱性的边缘化程度。目前青海省企业的发展仍然是建立在牺牲环境和对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的这样一种发展态势上, 环境污染可能会在原始积累期因区域发展梯度推进而迅速加重, 因此, 面对青海省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殊性, 加快构建青海省企业的生态文化是保证国家、地区乃至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面临和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4 青海省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策略
企业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 核心内容是以生态文化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 并将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 其目的在于实现企业、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4.1 转变和完善青海省目前使用的考核指标
青海省“绿色发展”的提出, 明确了保护生态环境将成为青海经济、社会和文明发展的考量点和出发点, 而实现整个目标必然要求青海省政府部门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构建适宜的、有利于青海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考核指标。这个问题的解决, 笔者认为结合当前情况青海省目前正在使用的考量指标可以从以下两个层次入手。第一层次, 从宏观上增加对政府考核指标的建立, 如在一级指标体系中增设“生态发展”大项, 并在二级指标下增设“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绿色发展”三个考核指标, 具体完善三级考核指标, 如“绿色发展”应该包括循环利用、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及产业发展等内容。三级指标的权重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客观方法贬值计算, 从而使指标权重更加合理;第二层次, 从微观上改变传统的企业考核指标体系, 基于青海省现阶段产业结构的特点, “绿色发展”的任务与主要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密切相联系, 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更是承担着能否实现“绿色发展”的重任, 因此, 必须增加对工业企业经济增长的考核指标, 如采用绿色GDP考核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设置新的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等。
目前我国众多的环境保护研究学者认为, 传统的GD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破坏, 因此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绿色GDP的考核体系。
绿色GDP=GDP-环境成本-自然资源成本
这个公式第一是将企业使用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计入其中, 第二是将环境损失计入GDP中, 可以较为准确地考核企业在发展经济时所产生的对环境、自然资源造成的压力程度。
构建新的产业评价体系, 如在新的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再以包括产值、利润、税收等在内的经济指标为企业的评价标准, 而从综合用地、资源、环保、技术创新、节能等各个方面指标, 按照权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4.2 青海省企业要积极主动地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理解“绿色发展”的紧迫性
目前青海省的大多数企业生态意识都相对落后, 对眼前利益考虑得多, 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得很少, 长期以来由于过于追求物质绩效, 企业在整个价值链的创造过程中, 内部的生态氛围淡薄, 缺乏生态意识。当前青海省企业要通过多种方式在企业内部宣传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绿色发展”的意义, 让企业全体员工认识到企业和社会所面临的环境保护与资源约束压力, 使企业从上到下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是企业为实现国家、地区、企业长远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社会责任, 认识到“绿色发展”在当前生态保护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内部要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特别是要自觉地意识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企业自身负有处置义务, 切实在企业内部打造生态经营的氛围, 为发挥生态企业文化在推动青海“绿色发展”中的作用创造适宜的文化制度及环境因素。
4.3 树立青海省企业的生态精神
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和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 其核心是以承担生态保护责任为己任, 在企业内部打造出的一种文化氛围, 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生态价值观。笔者认为当前培养青海省企业的生态价值观可以从以下做起, 一是根据企业目前所处的内外发展环境的要求, 将“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意识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 设计和提炼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 并将此作为企业发展的宗旨与指导原则;二是企业领导要做到以身作则, 在工作中恪守企业所提倡的生态价值观, 言行一致, 带领全体员工走出一条低耗、高效、无污染的企业“绿色发展”之路。
4.4 青海省的企业要将“绿色经济”的发展作为其现阶段及以后主要的发展战略目标
生态企业文化必须通过具体的企业经营实际的贯彻与实施才能真正发挥文化的作用, 具体来说青海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做好如下任务:第一, 要对生态管理的压力、动力与障碍进行详细分析, 使地处西部偏远省区的青海企业从对“绿色发展”被动的“反应性”向主动“适应性”转变, 提高企业自身的生态战略、绿色发展的管理与规划能力;第二, 协调利用政策、资源、环境等各种有利条件, 保证企业今后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后劲, 在企业内部就要将资源的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废弃物综合整治等生态环保行为贯穿于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与回收的全过程;第三, 认真研究企业的能耗、水耗、原材料消耗、用地指标以及各环节的节能降耗指标, 积极投入科技资金进行节能技术改造, 将企业的生态管理方式由末端治理变为以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 真正通过企业的生态文化理念来以企业的“绿色发展”为基础, 进而实现青海省整个经济“绿色发展”的战略。
参考文献
[1]强卫.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绿色发展[J].求是, 2010 (1) .
[2]宋秀岩.实施生态立省战略,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N].青海日报, 2008-9-16.
[3]孙凌宇.对推进柴达木地区绿色发展的思考[J].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1 (02) .
[4]马洪波.青海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
从生态学视角打造德育新格局 篇5
:廖局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2013年,新余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生态文明新余》教育读本为依托开展“生态德育”工作。请问这项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廖茂侦:新余市全面推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养成有益于生态文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道德品质。其中所采取的主要举措有:
一是编教材,进课堂。2013年4月,中共新余市委农工部、市教育局联合组织编写了生态文明教材《生态文明新余》,免费发放给全市学生,以每学期小学2课时、中学4课时为要求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含中职)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积极做好生态文明与学科的融合,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融合到其他各门学科课程中,指导各学科教师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寻找相关结合点,有计划、有系统地融合生态文明知识理念,有效提升中小学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二是抓主题,强实践。近年来,新余市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与环保同行”“建言环境保护,献策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好习惯”等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和各类环境保护主题实践活动,向全市中小学传递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绿色新余等理念。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通过在新余市湿地公园、毓秀山、仙女湖、百丈峰、大岗山景区和森林公园等生态景点挂牌,合作建立生文明态教育基地。
三是创生态,促和谐。深入推进绿色校园创建,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森林校园”为主题的植树护绿活动。强化生态和谐校园建设,以“点滴改变,生态和谐”为主题,加大低碳校园创建力度,教育学生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开始,培育学生倡导生态文明、推进绿色消费、节约资源能源的文明行为。将生态文明纳入学校文化建设范畴,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以生态文明教育促进校园和谐,以校园和谐带动生态文明教育,实现生态文明与校园和谐的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请问,新余市教育系统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廖茂侦: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率先推出《新余市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五年规划(2012-2017年)》,坚持以“中国梦”为引领,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其中,学生道德典型不断涌现,市六中学生陈丽君荣登“中国好人榜”;市四中学生罗美荣以优异成绩考取南华大学,被媒体称为“高考女孩”;渝工学院学生李潇见义勇为荣获中国大学生人物。具体工作主要有:
一是重视道德教育基地建设。全市建立了七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宜一小自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经验向全国推广。渝水区率先在全省建立起留守儿童之家和托教中心,引起人民日报等国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分宜洋江中心学校等四所学校少年宫建设正在有序推进。积极探索网络阵地建设,新钢一小建立教师博客圈,促进家校互动,荣获全国中小学校创先争优活动载体一等奖。
二是以志愿服务深化学雷锋活动。新余市教育局将每周六作为志愿者服务日,实行每月一个主题,至少开展一次有组织有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志愿者服务活动有队旗,志愿者统一佩戴志愿者标识在志愿服务中涌现出一批先进个人,市一中张健莲老师被授予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在此基础上我们力争到2017年,全市70%的教师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服务者,70%的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形成一支在全市最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力量。
三是强化爱与感恩教育。爱与感恩是道德教育的主题。多年来,新余市教育局组织学校开展感恩主题教育,让广大学子知恩、感恩,推动全市中小学感恩教育深入开展。如依托分宜一小成立了孤儿之家“德仁苑”,每年都有几十名贫困孤儿,在分宜一小上学,在“德仁苑”住宿生活。分宜一小安排老师做孤儿的“代理爸爸妈妈”,轮流值班辅导。爱和感恩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助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灵因此得到了充实和震撼。
四是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开展森林校园、人文校园创建,加大对校园自然环境、教学环境、设备设施以及园林、草地、花坛、校墙等硬件的布局规划和建设力度。加强社团建设,组织社团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及读书、读报、演讲、辩论会等活动,形成了活力自主、个性开放、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是大力实施一校一品建设工程。围绕“立项目、创特色、树品牌”工作思路,积极拓展特色项目,市一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市三中的红蓝绿三原色教育、市四中的生态学校建设、市六中的“六化”德育模式、市长青小学的文明礼仪教育、明志小学的校园十心十品养成教育育人工程、市暨阳学校的“六个学会”、市五一路小学的“四点半学校”、渝水三小的家长志愿服务等品牌建设正在取得突破并形成影响力。
:特色学校建设是素质教育推动下的一种学校发展的新战略。新余市早在2012年就在全市范围内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请问,这一创建工作开展两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
廖茂侦:一直以来,新余市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当作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努力把学校办出鲜明特色,办出更高水平,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通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以下成绩:
一是少儿艺术奇葩绽放。自2007年起,我市每两年举办一届少儿艺术节。同时,整合全市少儿艺术资源,组建了新余市少儿艺术团。我市少儿艺术连续多年在全国比赛中获得金奖,夺得第九届、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舞蹈类“群星奖”,并两进中南海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多次受邀前往美国、白俄罗斯、奥地利、瑞士等多国演出,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形成全面开花的喜人局面。
二是体育教育亮点纷呈。以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示范校为载体,大力开展体育教学、训练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展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建设,举办全市第二届中小学生体育节。阳光体育开展如火如荼,其中,新钢一小少儿体操、跳水等体育项目办出了特色,组队参加第五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男篮金牌、女篮铜牌。
三是科技教育成果斐然。近年来,科技创新教育风生水起,为我市素质教育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市三中玩转机器人连续三年获全国机器人竞赛一、二、三等奖。新余一中、四中、新钢中学等重点中学进一步优化特长生培养机制,众多学子获得清华、北大、科大等名牌高等院校保送生资格。新余一中、四中先后获得清华大学领军计划推荐名额和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新余市一向注重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并卓有成效。请您从顶层设计和微观实施角度介绍一下新余市是如何开展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
廖茂侦:近几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始终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促进了师德水平的提高。我市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省、市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有倾尽所有,捐资助学,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离休教师蒋国珍;有带病坚守岗位,被评为“张丽莉式好教师”的市一中教师刘春梅。2013年,市人民政府表彰了20名先进教育工作者、41名优秀教师、9名尊师重教先进个人。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用制度来约束中小学教师的不良行为,为师德设置底线,并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2012年,我们又出台了《新余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暂行处理办法》,凡受到各类行政处分或处罚的教师,一律取消其当年以及处分期内的评优、评先、晋职、晋级资格。
在此基础上,为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以“立德树人、爱生乐教”为核心,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开展“学习楷模龚全珍,争当群众贴心人”“党员教师访万家”活动。注重培育、树立、宣传、推广教师身边的先进师德典型,在校园营造讲师德、爱学生、学先进、比贡献的氛围,充分发挥典型人物在师德师风教育中的引领、示范和标杆作用。
: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长期以来新余市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请问,当前新余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哪些特色鲜明的活动?
廖茂侦: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小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优势资源。成立新余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负责督促、重点指导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积极指导学校开展学习动力内观心理训练、梅兰竹菊音乐心理团体活动、青春期亲子教育讲座、人际关系策略等宣讲,举办心理拓展训练、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沙龙、心理运动会、心理情景剧表演等活动。
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是重要保证。几年来,市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类学校通过招聘心理学专业老师,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逐步建立了一支以专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力量、以兼职老师为补充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城市中小学设置专职教师并配备合格人员的学校比例达到100%。
心理健康教育硬件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市各中小学相继建设了心理辅导室。特别是市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面积达200平方米,投资50多万,设有个体咨询、沙盘、团体辅导、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室。此外,如分宜三中购置了心理仪器。渝水四小的心理健康辅导室设立了宣泄室、个体辅导室、沙盘室等。全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建立达到了90%以上。
心理健康教育载体不断丰富。各类学校着力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升,在心育载体创新上下功夫。暨阳小学利用家长会进行心理讲座,得到家长的肯定与赞扬。渝水四小聘请专家到学校举办讲座分别对教师进行专业成长指导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新余一中充分利用广播站、电视台、校报、橱窗、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此外,各类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通心理信箱,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队会、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综合实践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
茶文化生态视角 篇6
摘要:大学传统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文化创新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要依托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建设。从“生态化”的“和谐发展”视角审视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建立以民族精神为主的教学内容,强调知行统一的教育实践,加强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创造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立相关教育制度等方面构建“生态化”大学传统文化教育路径,将给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带来观念性的转变。
关键词:大学传统教育 生态化 教学理念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脉、“文史哲”为主体、“道德教化”为主旨,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完整整体。[1]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高校四大任务之一,为此,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明确指出创新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学中传统文化日渐遇冷,大多数学生除对《静夜思》《离骚》《出师表》等课文熟知之外,其余的几乎都“还”给了老师。究其原因,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困惑,同时还存在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淡薄、“传统文化实践”不足等问题。[2]如何定位大学传统文化的功能?如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如何保证传统文化教学质量和效果?这些问题将决定当前大学传统文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其中教师“讲什么”和“怎样讲”,即大学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大学传统文化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化”教学理念是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一、“生态化”教学理念及其启示
(一)“生态化”教学理念
“生态”指生物体在其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环境下的适应生存延续的状态。目前人们所公认的“生态学”这一术语是Haeckel在1866年首次提出的,其定位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生物有机体指人类以外的动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此时“生态”是生物有机体与其生活环境。Tensely于1935年提出生态系统和Sukachev于1945年提出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把生态学推向系统研究的高度,“生态”一词融入“生物体与其生活环境的系统”的含义。[3]
“生态”的本质特征是“和谐发展”。一个顶级群落的生态系统是植物、动物、微生物。生产者和消费者(包括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实现和谐共生、循环再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通过生态型或生活型进化以适应环境,获得适合自己的生态位。“和谐发展”包括人和自然界的总体和谐。生态化是将“生态”的“和谐发展”本质特征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教育生态,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发展的环境系统。[4]“生态化”的大学传统教育指以大学生为中心的由学生、教师、教材、环境等因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的教育生态子系统。
(二)“生态化”教学理念对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
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定位应体现大学的特质,具体把握几个区别:第一,大学传统文化教育不同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大学传统文化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小学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与“感受力”;初中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与“认同度”;高中是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与“精神内涵”。第二,大学传统文化教育不同于“中文专业”的教育。大学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大学一、二年级非中文专业学生,因此不能变成中文专业的压缩本,而应侧重阅读和鉴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化使命感。总的来说,传统文化教育方向的定位关系到教育理念问题,也将决定教育的模式。引入“生态化”教育理念正是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生態化”教学理念也会赋予大学传统文化教育新的生命力。
二、“生态化”大学传统教育构建原则
培养“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大学传统教育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传统教育“生态化”教学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和谐发展”的培养理念
坚持“和谐发展”是“生态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和谐发展”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会他们从社会生活中学习成长发展的路径。如讲解《临江仙·夜归临皋》,此作品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到黄州时所作,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诗句中可以体现作者“人与内心”的和谐。
(二)“开放包容”的教学环境
“包容”是“生态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包容的教学环境包括:教材、学生、教师、环境。如讲解《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诗句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矛盾论”的思想。
(三)“互动协作”的教学方法
“互动协作”是“生态化”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法。如讲解《楚辞·渔父》,怎么去认识“屈原自沉汨罗江”的事实,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想,顺势引导学生对屈原这一选择的看法。
三、“生态化”的大学传统教育路径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树人”。怎么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达到“树人”的目的?“生态化”理念融入大学传统教育是解决此问题的方向之一。需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教学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制度等几个方面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
(一)教育内容:突出民族精神
人与人的和谐思想自古有之。“诚信、仁义、忠孝、感恩”等民族精神寓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目前大学中存在的学生作弊、论文抄袭等现象,说明当前“诚信”的缺失。“信”在传统道德中列为“五常”之一。大学要注重“和谐”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做事的习惯,增强学生“修身”的意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升华。因此大学还要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培养学生团结、勤劳、自强的品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二)教育实践:强调知行统一
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在“知行”中实现“和谐发展”。朱熹说:“知、行常相须,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服务社会是高校四大任务之一,大学应将“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长期开展,纳入教学培养方案并给予专项经费,积极拓展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大学可以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历史文化遗址、孤儿院、养老院等场所开展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定期或不定期地由学校或学生会组织实践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师生共同践行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知识、创新认知。
(三)教学方法:强调师生互动
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入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经过师生互动的“和谐”,引申到传统文化的精华。用一些战争热点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借此查找相关资料,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老师依据学生的思考,逐步将教学引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的观点的理解,同时引入《论语》中儒家的“仁”的思想。这样,学生既能深刻理解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又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理解。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中普遍联系的观点。如讨论《春之声》中“蒙太奇”手法的作用、《致橡树》中“木棉树叹息”的深层含义、《陌上桑》中“罗敷”定性等问题,能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内心的普遍联系、和谐进步的含义。
(四)校园环境:创造文化氛围
校园环境应体现文化氛围,创造性地实现以学生为主题、以传统文化为内涵、以学校建筑为载体的文化创新。首先,把传统文化的“和”渗透到校园景观的塑造、校园小路的打造、校园小品的创新,体现在建筑物的外观设计上,如最大化利用太阳光照明,合理利用学校水循环等。其次,利用网络、微信、微博、校报等传媒,广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利用网络并占领网络阵地,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最后,大学应开展和组织以“传统文化教育”为目的的活动。比如讲座、主题征文、专题演讲、集中讨论、辩论赛、文化沙龙等形式,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给师生提供实践机会。
(五)教育制度:加强建设
制度建设体现“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领导责任制度”及“教学计划和方案”等不同层次的正规化体系,能确保“生态化”教学理念的执行。党政领导、宣传部、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部门合力配合,全方位为“生态化”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提供足够的人、财、物的保障。[5]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而高校学生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社会人群,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力军。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生态的“和谐发展”理念于教育教學过程中,能够保障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得以传承,并进一步发展、创新和繁荣,从而真正实现“独立人格、文化育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正林.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自觉[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8).
[2]李文华主编.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
[3]郭思乐.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J].教育研究,2002(3).
[4]胥长寿.浅析高校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J].语文建设,2015(6).
[5]李宗云.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8.
茶文化生态视角 篇7
1茶文化内涵及学习继承意义分析
1.1茶文化的内涵分析
教学不仅教育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论,也包含着信仰、理念的教育。因此,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就是衡量教学活动开展是否具有实效的重要要求。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深度结合,并且日益从一种习惯升级为一种文明,因此茶文化值得我们传承。茶文化中的价值理念、信仰教育等等,就是值得我们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而茶文化中许多优秀的文化内容和艺术,更是我们要学习和传承的内容。茶文化的内涵在于其包含了整个社会文明,所以,如果能够将茶文化与教育体系相融合,势必能够在解决当前教学问题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成长,实现理想教育目的。
1.2茶文化教育的学习继承意义分析
茶文化教育学习继承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传统文化进行延续,同时也实现创新。将茶文化融入到课堂上,实际上是紧抓文化传统途径的客观要求。在课堂中,教育茶文化,不仅能确保整个教育活动的体系性,同时也是确保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中传承茶文化,是教学活动的创新与突破。传承茶文化,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茶文化对成长的价值。茶文化教育的开展,不仅是理念升级的过程,更是对传统文化继承方式的有效革新,该方式应用的同时,也为茶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实质性推动。
茶文化教育学习继承是解决当前课堂教学问题的重要举措。在课堂中引入茶文化,让茶歌进入课堂,将实现对整个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将茶文化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素养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茶文化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而这与以往相比,正是弥补价值理念教育缺失的重要途径。所以,将茶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在有效弥补以往教学不足的同时,实现教学改革目标。
2湖南古丈茶歌的特点及学习价值意义
2.1湖南古丈茶歌的特点与内涵分析
湖南古丈茶歌主要指的是发源于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县一带的一种歌曲,是一种汉族的艺术形式,也是人们在采茶过程中所形成的歌曲,因此属于民间艺术。古丈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产地,采茶在当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采茶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歌曲和文化艺术,可以说在古丈地区,歌曲无处不在,而基本上每一首歌曲都与茶有关。古丈地区有着优美的生态环境,在种茶、采茶季节,青年男女通过对茶歌的方式表达和诉说自己的情感。可以说,每一首古丈茶歌都是古丈文化的立体化展现,其让听众仿佛至身处于茶园中。而古丈茶歌另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歌词内容,都是根据歌唱人的心情,临时填充内容,因此基本上每一首古丈茶歌都是新鲜的。湖南古丈茶歌充分反映了古丈地区的茶文化,展现了古丈人民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内涵,因此想了解古丈,就必须学习古丈茶歌。
2.2湖南古丈茶歌融入课堂的学习价值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湖南古丈茶歌能够实现以下价值,首先能够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补充更多元素。当前课堂教学中,所用的素材渠道比较单一,很多教师都是依据教材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整个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全面性和丰富性,因此通过融入古丈茶歌,势必能够为课堂内容的丰富、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其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实现学生全面成长。古丈茶歌融入课堂,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音乐素养,让学生更充足的感受古丈地区的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古丈茶歌中包含了人们的情感和思维观点,整个古丈茶歌体系就是优秀的古丈人精神的真实写照,这是在今天,我们依旧需要继承和发扬的。
最后,能够有效扩大古丈茶歌的认知面,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知道茶歌这一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意义。在多元文化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在面临消失或者濒临消失的困境,其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些文化没有展现的平台,缺乏传承的承载者。虽然古丈茶歌是传统文化中极其优异的一部分,但客观上的讲,该类歌曲一方面地方特征明显,传播空间极为有限。而另一方面该类歌曲没有固定歌词,因此其传承的难度大,灭绝的风险高,所以为其提供展示自身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平台就极为重要。课堂作为教学的最主要场所,如果能在课堂上开展相应教学,通过体系化教育,不仅能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这一艺术的特点和形式,同时让学生在继承的过程中,对其发展创新,而这对与整个古丈文化生存发展来说,意义非凡。
3茶文化生态视角下湖南古丈茶歌进课堂的具体思路
在全球文化激荡、融合不断开展过程中,由于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上的偏差,使得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很好被继承和发展,这不仅是教育的缺失,更是学生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1提升认识,构建茶歌传承发展机制
众所周知,茶文化是一个综合体系,其中包含了文学、艺术、音乐等多种内容,通过有效继承茶文化,能够为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提供重要帮助和前提。湖南古丈茶歌是我国湖南湘西地区人们采茶生活的有效传承,也是该地区人们生活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浓郁的湘西文化。茶歌是茶文化的重要宣传媒介,也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的精髓和核心,优美的茶歌能为茶文化推广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从根本上看,想要从根本上构建茶文化生态机制,就必须让茶文化体系有继承,有发展和创新,茶文化体系实际上是动态发展的文化体系,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能够为该文化体系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提供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必须注重构建完善的茶文化继承体系。想要达到这一目的,教育和课堂就是关键因素,只有开展体系化的教育活动,茶文化才能被有效继承。
3.2融入学生素养,构造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随着当前我们教育理念不断成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相对以往只关注文化教学而言,开展音乐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相关素养就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体系就成为新的要求。而在这一系列综合因素下,茶歌融入到课堂之中,通过开展相应教学活动,来实现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就成为必然要求。
3.3融入学生学习兴趣,注重茶歌教育与课堂教学融入的深度
茶文化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根,其丰富的内容包含了许多能够让学生充满兴趣,且教育价值丰富的内容,茶文化教育的开展,将是学生积极性提升,参与更主动的重要途径。而茶文化教育中所包含的丰富全面内容,将有效启迪学生,从根本上推动学生全面成长,丰富学生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全面提升。而为了达到茶歌教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必须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入手,通过有效吸引学生,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和古丈茶歌教育的最终目标。只有学生有兴趣,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3.4深度挖掘古丈茶歌的文化价值及内涵教育,加深学生理解认知
想要真正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就不能将教育停留在表面。将古丈茶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是为了教育学生唱几首歌曲的问题,而是让学生深度感悟这一歌曲形式的内容与文化,只有让学生知道这一文化的价值和内涵,才能从实质上完成整个教育活动。因此,在将茶歌引入课堂教学时,必须对这一艺术形式的价值和内涵进行深度挖掘,通过让学生对这一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内涵进行深度了解,从而加深学生理解,实现文化传承、发展。
4结语
从目前整个教学状况来看,一方面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缺乏足够重视,受成绩导向论影响较深,多数学生基本不掌握除文化学习以外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开展时,缺乏对学生正确合理引导,未能融入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缺乏应有的吸引力,而最重要的则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很多学生只知外来文化,而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如今,很多学生知道流行歌曲或者其他歌曲,而真正能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的歌曲艺术很少有学生了解,而且正是教学理念的不完善,让这一问题不断加重,可以说改革、破解这一问题极为必要。通过探索将湖南古丈茶歌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为我们教学活动提供新思路和内容,也是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有效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要求。
摘要:我国是一个有着成熟文化体系和悠久文明的国家,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发展历程中,围绕社会生产活动,形成了体系化的文化体系,茶文化就是其中之一。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丰富内涵和教育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体系化思考。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全球文化激荡、融合不断开展过程中,由于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态度上的失衡,使得传统文化未能得到有效传承。本文拟从茶文化学习和继承意义入手,结合湖南古丈茶歌的特点及价值意义,从而深度分析在茶文化生态视角下,将湖南古丈茶歌融入课堂的具体实施思路,确保茶文化被有效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茶文化生态视角,湖南古丈茶歌,融入课堂,教学思考
参考文献
[1]于慧.文化生态视角下关于湖南民歌进课堂的思考[J].艺海,2013(12):224-226.
[2]王俊暐.生态视角:中国茶文化研究创新的可能[J].农业考古,2011(5):9-16.
[3]王芳杨江帆郑德勇等.悠悠茶歌传湘情[J].中国茶叶,2009(2):41-42.
茶文化生态视角 篇8
生态:“生态”(Eco-) 一词源于 古希腊οικοs,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1866年, 德国生物 学家E. 海克尔 (ErnstHaeckel) 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人文生态是伴随文明发展不断生成演化的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环境机制,主要研究是人类与生态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态文化更多关注生态视角下的文化行为活动或者空间特征,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社会现实问题。人文生态是客观存在,而生态文化是手段,两者并行不悖。本文着手生态与地域建筑之间的关系,强调人地关系对地域建筑的长期影响,以及地域建筑在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地域建筑语汇的体现。河西走廊生态地域环境是地域建筑生成的母体,是地域建筑存在的空间维度,两者之间存在包容关系,并非完全意义的对等关系。关注河西走廊地域建筑,不能脱离河西走廊人文生态研究的地理范围,本文主要是围绕东起天祝县向西至敦煌与新疆东部交界之处,北靠内蒙古高原南缘隆起的走廊北山,南依祁连山山脉,整体形式是南北夹峙所形成的狭窄陆地走廊,从地理区位划定河西走廊沿武威、张掖、酒泉至敦煌段为研究范畴,以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堡寨类建筑为研究对象。丝绸之路段——河西走廊作为地域建筑研究的特殊典型;以丝绸之路特殊的人文生态环境为依据,通过“堡寨”这一地域特殊建筑形态,解读河西走廊城市人文生态的空间过程。着眼于国内地域建筑的发展及其未来趋势,揭示传统建筑基于文化语境的再生与发展。因为全球化无论如何趋同,终究是要通过不同文化间的相融,不同的城市文化思想理论引导下,将会形成和发展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艺术形态。因此,尊重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在研究与剖析中分析地域建筑的文化安全启示,明确我国的地域建筑以农耕文明为基石的华夏民族文化蕴育的规律,旨在面对世界生态文明潮流的自我修复与回归。
从地域生态变化,联系地域历史建筑的研究角度切入,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视域下地域建筑流变论证的确立,立足建筑学科的角度挖掘和整理地域建筑的城市人文生态观念,阐述地域建筑聚落形态与人文生态之间的关系,注重生态视域下地域建筑的人文生态。
以河西走廊“东与西”双向历史的交融与碰撞为研究范畴,立足于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特征与生态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河西绿洲地域建筑与生态之间的紧密关系,从基于地域建筑人地关系的特征,以自然生态为主、人文生态为辅。客观全面地分析河西走廊生态与地域建筑流变的生发关系,以及未来的演变走势;挖掘和整理地域建筑形态意识主流。
1河西走廊地域环境的生态基础
形成于上秦时期的丝绸之路,被称之为连接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动线 ,在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中,河西走廊的意义与发展是非同寻常的。难以想象如果没有丝绸之路东段——河西走廊连接中原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今天的中国历史又该当如何去描绘。在《河西走廊多民族和平杂居与发展态势研究》一书中,对河西走廊的历史作用与特点给予十分肯定的评价:“河西走廊地处黄土高原农耕区与青藏高原游牧区交错过渡的地带,它在我国中原文化和西亚文化、南亚文化的汇合点和撞击点上,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中继站,也是个汇合点,即是丝路交通枢纽,也是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舞台,其中延伸的丝绸之路则是我国与中亚、南亚各国进行交往的大动脉。而在地貌上是连接甘肃和新疆的一个走廊型的通道。这一文化走廊,东与我国黄河流域的文化带相连接,西与伊朗、阿拉伯世界相往来,形成了一条影响十分深远的文化走廊”。丝绸之路与河西走廊是形影相随的一个概念,提及丝绸之路,必然联系到河西走廊,同样河西走廊也离不开丝绸之路构架。
河西之所以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源于河西走廊多种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河西走廊50多条内陆河均发源于祁连南山,均衡的河流排布使祁连山沿北麗绿洲相连,内陆河最终集结为互不相连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形成了武威 - 民勤、张掖高台、酒泉 - 金塔、玉门 - 安西、敦煌等系列生态绿洲。从地理环境等方面梳理建筑脉络走向,河西是依靠历史生态环境而逐渐变化,人类聚落为适应生存环境,随着地形依山就势繁荣,同时也随人文环境的变化而变迁;甘肃河西走廊自古为内陆交通贸易呼吸的窗口,也是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历史的长河印证了千余年来的起伏变化,也使村落与古镇几经兴废,历史的画面呈现的是,水系变迁使绿洲与荒漠交替,也亦使许许多多古聚落,湮灭为沙堡废墟之下。今天甘肃河西走廊的地域建制相比于古时,能看出历史繁盛时的盛况,古文化遗址76处,古城址98个,明代长城沿线城堡46个,高台辖区明代城堡33个,重要古城古迹19处,总数达276个。现状是县级以上市镇20个,所有建制镇57,总数77个。大规模遗址的数据说明,河西走廊历史人文发展的变化主线未能逃离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的框架范畴,明确生态绿洲文化在城池的兴废上起决定作用。
2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的生态文化
地域建筑地域生态环境相共生,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变迁势必影响着地域人居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河西走廊三大水系决定着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预示着地域人口的承载力问题。河西屯田戍边的农耕与交通、军事等推动着商业集市的兴盛,绿洲驿站、绿洲城堡、绿洲屯田、绿洲集市环环相扣在繁荣河西的同时,也保障了千百年来丝绸之路的畅通。在此期间各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使丝绸之路线路不断调整,城池迁移也随之而变化。历史以来的丝绸之路的走向的变化,常常对丝绸之路产生相应的影响。但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的繁盛,为河西创造了不同时期的农耕大发展。
河西走廊历史上农耕的四次大发展
第一次,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农业的发展高峰。
第二次,隋唐时期绿洲农耕灌溉的发展。
第三次,明清时期边防的戍边屯田政策。
第四次,新中国成立以后河西人口激增的无节制农耕开发。
历史上四次农耕的大发展,促进了游牧向农耕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了农耕定居人居环境的快速发展,使游牧的毛毡帐篷的“行国”文化逐渐向定居地域建筑转变,在地域发展中,区域一定的人口承载力决定了地域繁盛的正负比关系,即正比关系时繁盛发展,反之产生巨大的破坏力。河西走廊自古既是连接西域的交通通道,又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干线之一,因此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离不开与丝绸之路贯通之间的联系。根据城市的发展,聚落的密集必然带来贸易的繁荣、人口的激增,随之而来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碰撞必然导致生产技术的日益提高,多民族板块地缘的河西地区,作为内陆和流域最重要的绿洲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由聚落发展而来的寨堡、城堡则发展成为城防建筑体系,河西走廊城池地域建筑的兴建受地域生态环境特点的限制,以及所辖范围多民族杂居的争斗中共同发展,因此建筑与城池具有浓郁的防御特性(图1-2)。
河西走廊因其生态地貌构造体的独特性被誉为三大走廊之一。长期以来在这块古老土地上,为生活相互依存的多民族共同创建了河西走廊,沿线众多的古聚落、名城与重镇,根据目前多处古遗址的挖掘与探测资料,能清晰看到河西走廊古城址地理学自然演变的历史轨迹。由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城市、古城、塞堡和长城、烽火台等系列古遗址,同时,交通、商业、军事为一体的立体化城防的邮驿线路,在河西版图上从东向西的纵深展开,都证明了河西走廊重要边防的军事地位,古时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与文化交流的繁荣两相消长,相关社会生产、生活条件、人口密集等一系类的社会因素也都随之而动,对河西城镇的形成和发展都创造了相对的历史条件。
3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生态文化余论
茶文化生态视角 篇9
1传统南狮文化生态阐释
传统南狮俗称“醒狮”又称“传统狮艺”,多流传于东南沿海和南洋。其形象不如北狮细腻,以轻灵敏捷见常,刚柔相济,舞动中主要表现狮子喜、怒、哀、乐、动、静、惊、疑8种神态,集观赏性、艺术性、竞技性为一体的具有强烈吉祥、喜庆色彩和气氛渲染能力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南狮伴随着锣鼓的节奏进行舞动。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民俗文化各有差异,为此南狮流派众多、形式多样,其文化生态内涵多姿多彩,有广东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广西的“壮狮”等。虽然传统南狮流派众多,但其原生态文化主要都以采青为己任(采青有采高青、地青、水青、蟹青、凳青和桥青等),讲究人狮合一,形似及神似, 传统的舞狮表演形式分为:狮子开光礼法、室外舞法、室内舞法、乔迁之喜舞法、祝寿舞法、迎亲舞法、迎亲宾客舞法、开张志庆舞法、狮子祭、迎财神和开财路舞法、会狮舞法等表演方式。表演套路又分:桥头青、采龙门青、竹竿上采青三大类,其中每类都分:出林、游玩、上桥、登门、爬杆、过桥、采青、落桥、落地、归林10种表演技法。可以说,传统南狮狮艺是南狮的灵魂和精粹。
2传统南狮传承和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2 . 1社会变迁与传统南狮狮艺原始生长环境改变制约传统南狮传承和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及中西文化相互渗透的加速,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这表现为一些原生的中国固有文化和次生外来文化相融合,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消失(失传)或行将消失,即使有一部分还较多地保留着它们本来的面貌,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异化,比如关注传统南狮的狮艺的人越来越少;传统南狮狮艺表演中狮子滚绣球、蟹青、盘凳青、高青、蛇青等极受群众喜爱,代代相传,它不仅游走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渗透入了我们的语言文化中,如龙鸣狮吼、狮子开大口等。但如今在各种喜庆活动和赛事中却已难觅其踪影了。
2 . 2舞狮传承人、民间艺人思想和观念陈旧跟不上社会新形势的发展
千百年来,原生态的传统南狮文化以其固有的民族性、民俗性及传统性得以一脉传承,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然而,由于中国传统观念和民族保守思想的影响,一些偏远地区的舞狮传承人、民间艺人思想较为保守,还保留着技艺只传本姓不传外人的传统习俗,不愿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由于传统南狮流派林立,其表演形式、技艺多种多样,固守自已的传统,认为自已的流派才是正宗的,以致不能与其它流派取长补短,传统南狮只停留原地不前,主要表现为对传统南狮的发展估计不足;对传统南狮还处于松散的、无序的发展状态中;原生态文化发展后劲不足等。另外,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对原生态南狮文化的挖掘、抢救、保护和整理工作中存在着明显投入不足的问题,一些很好的文化素材和题材得不到有效的挖掘整理,一些有较高艺术性、高超技艺性的传统南狮表现形式只能在本地的小乡村、小地方展演。
2 . 3在题材的选择和内容表演形式上缺乏创意及创新
传统南狮狮艺表演通常以采青为主题(包括:采高青、地青、水青、蟹青、凳青和桥青等),这是传统南狮固有的原生态文化内涵, 采青是传统南狮狮艺表演中不可缺少内容,由于传统南狮狮艺表演中是沿袭传统题材,表演内容上大都是千篇一律,缺乏新意,致使观众对传统南狮狮表演逐渐失去兴趣,参与传统南狮运动的人越来越少。
2 . 4狮艺竞技表演中, 缺少统一系统评判和评价标准
由于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在南狮狮艺的表演或竞赛中,裁判员的主观因素在评判中的成分显得过重,根据2011年国际龙狮运动联合会颁发的《国际舞龙南狮北狮竞赛规则、裁判法》对传统南狮比赛的评分标准,以礼仪、主题、形态、神态、音乐、鼓乐、编排、效果、技巧、服装器材10项内容来评分,每个内容的分值为1分,满分为10分,裁判员在评判过程中经常遇到传统南狮流派种多,舞法各式各样,并且评分的内容达10项之多,临场裁判员在打分的尺度及评判标准上难以把握,传统南狮竞技比赛尚缺少统一系统的评判和评价标准,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传统南狮运动健康的发展。
3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南狮的发展与出路
3 . 1从原生态性及艺术性的角度重新认识传统南狮
一种文化现象能够较完好地传承下来,融合性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传统南狮的发展在保持原生态原则的基础上,必须创新突破,融艺术、竞技、观赏、音乐为一体发展模式,通过改良注重强调传统南狮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来吸引观众,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传统南狮运动当中。
3 . 2以科学发展观思维改革创新, 确立传统南狮发展的重点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意是人类思想的精彩火花,对传统南狮运动而言,创新和创意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可以不断挖掘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从另一角度来说,一味地固守着传统南狮的本位,这是一种保守主义的文化观; 但一概地否定传统,这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文化态度。对于未来传统南狮的发展,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认同传统、扬弃传统,在转化中重建传统。
3.3以比赛为平台,以竞技促传统,以传统滋养竞技,促进传统南狮的交流与推广
以开展传统南狮比赛为平台,加强各地方传统南狮的交流与学习,挖掘各地方传统南狮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通过举办竞赛交流、学习讲座等形式加深各狮队的经验交流,另外,通过加强传统南狮的比赛和交流不断规范和完善传统南狮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法,使传统南狮散发出新的生命力。
3.4借鉴高桩南狮发展经验
近年来,南狮运动发展出得很快,以“高桩狮”的蓬勃发展为特征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国际龙狮运动协会制定了较为详尽的比赛规则,由于“高桩狮”更具有强的惊险性及观赏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棒的喜爱,参与此项运动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超过舞传统南狮的趋势,由于“高桩狮”在东南亚国家发展比较普及, 且有比较成熟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各国间的舞狮技艺的交流都是以“高桩狮”比赛为主,所以当前无论国内国外,“高桩狮”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参与此项目运动的人群不断壮大,喜欢该项目的群众越来越多。传统南狮的发展,可借鉴“高桩狮”的发展经验,多走出去,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经验学习,与国际舞狮运动接轨,制定比较完善的竞赛规则,使我国传统南狮得到可持续健康向前发展。
4结语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的不断得到提升,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当前龙狮运动在国际和国内的热衷,给舞狮运动得到空前发展的大好时机,虽然舞狮运动较之以前有了较大发展,而传统南狮却明显地表现出滞后性,传统南狮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有是后继乏人,另外是创新不够。这其中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模式,在其传统艺术与利益冲突时,缺乏应有的变通和创新,对于传统南狮,创新是生命力所在,但创新离不开传承。创新是社会发展所需,也是南狮发展中必经之路。
摘要:本文以文化生态为视角,从传统南狮在传承和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及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传统南狮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当今舞狮运动中舞“高桩狮”及“其它竞技狮”有取代传统南狮的趋势,传统南狮狮艺濒临失传的生存危机。加强人们对传统南狮的认识和重视,在保持传统南狮的狮艺特色和文化原生态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制定完善的竞赛规则,对我国传统南狮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指导意义。
茶文化生态视角 篇10
1.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与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 使命在于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内在联系。
2. 建筑风格的内涵
建筑风格指的是建筑外观特征的总和和完美的意境, 不同建筑要素间的内在联系是建筑风格的本质, 建筑风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反应城市时代精神。
3. 文化生态学对建筑风格研究的作用
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类文化群体在环境中的发展特征, 强调文化与环境和谐的学科, “以人为本”是其核心内容。“以人为本”理念表现在城市设计上就是强调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个别环境因素与环境整体保持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性, 即和谐的对话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提倡人文与自然的协调平衡。对于城市文脉的传承与更新等问题, 文化生态学提供了真正整合人、文化与环境的研究视角。
二、住区建筑风格洋化现象盛行的原因和影响解析
1. 对城市设计本质的再认识
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提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现代城市设计的宗旨是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宜人、方便、高效、卫生、优美、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振兴。广义建筑学就其学科内涵来说是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上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地景、城市规划学科的精髓合为一体。城市架构、要素、标识、色彩等都是城市设计的内容, 现代城市设计应强调设计对景观特色以及文化的继承, 倡导人文关怀, 体现人们心理感知的需求。
2. 东方圣克拉项目方案特点
圣克拉项目位于东北大学信息学院生活区、牛角山西侧, 红凌路东侧, 大连理工大学北山公寓北侧, 基地三面环山, 用地相对独立。基地周围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院校, 具有较浓厚的人文气息。项目总建筑面积78.78万平方米, 综合容积率约2.6 (图1) 。整体设计采用法式建筑风格, 设想突出法式建筑典雅和浪漫色彩。设计设想以北侧和南侧山体景观为纽带, 充分利用大片绿化用地, 使景观穿梭其间, 采用自然式景观与规则式住宅布局相结合的构图方式, 建立轻松和谐的生活环境气氛。
3. 建筑风格洋化现象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大连由于沙俄和日本的殖民统治, 在建筑文化方面有较深的日俄印记, 是一个具有西方古典形式主义建筑文化特征的近现代城市, 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很容易找到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的建筑。改革开放以来, 作为中国沿海开放城市, 大连迎来国际建筑思潮, 公共建筑、住宅设计和历史街区保护充斥着洋建筑的符号。近年来, 各地的建筑洋化之风逐渐理性, 但是在大连这座城市, 地中海建筑风、北美建筑风、英式建筑风、法式建筑风等洋建筑依然盛行。大连建城初期日俄规划受到欧美近代规划的影响, 形成以中心广场放射发展的棋盘式道路系统, 街道、广场以及遍布全城的欧式住区建筑和公共建筑, 都奠定了欧式城市风格, 后期建筑采用欧式建筑易于城市的整体环境协调, 容易受到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的鼓励和引导, 作为没有深厚传统文化的新兴城市, 市民也较容易接受外来文化。
大连的洋化建筑之风正深刻影响这座城市的文化, 很多市民认为只有具有欧式建筑符号的小区才是高档小区, 开发商违背形式服务于功能的建筑基本要求, 不结合地域特点照搬欧式建筑的项目时常可见。这种只在洋建筑抄袭上下功夫的做法, 其实是没有生命力的, 直接带来传统文化的逐步迷失, 城市空间和建筑渐渐都在失去自己的城市文化。
建筑风格洋化现象是城市规划引导的结果。东方圣克拉项目所在地位于大连市高新园区, 该区域规划 (图2) 提出将高新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 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型科技新城区。因此, 在大连理工大学周边规划了大量的住宅及商业配套用地, 预留高校带动产业发展的空间。规划部门也曾经对大连理工大学周边区域做过城市设计, 但建筑风格、天际线、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细节方面研究不够深入, 对东方圣克拉项目周边地块的开发建设缺乏明确的指导。
投资方从东方圣克拉楼盘名字开始, 就力求打造拥有完善配套的高端小区。以圣克拉命名的美国城市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县的一座城市。东方圣克拉项目引用的是美国城市的寓意, 在于寻求西方生活方式的认同感。
建筑师迎合投资者的要求, 追求简单的拿来主义也是建筑洋化盛行的重要原因。中国现阶段高速发展, 社会上弥漫着浮躁的气氛, 万事求快。项目建设的周期被大大压缩, 从而留给设计师的时间也非常少, 于是设计界的快餐文化便盛行起来。而照搬西方较为成熟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手法自然成为设计师的首选。
建筑的使用者对建筑洋风蔓延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今中国人富起来, 很多人走出国门看到欧美的城市和建筑, 便产生拥有这样生活的想法, 开发商把握了商机, 便营造了大量的洋建筑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从文化生态学注重城市文化和相关影响因素互动的角度出发, 东方圣克拉住区在与区域环境的协调, 满足区域高知人群的文化生活需求, 借鉴外来建筑方案等方面都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但是某些细节并没有处理得很到位。主打法式建筑的住区, 为控制成本, 许多建筑装饰细节并没有完全采用法式建筑的做法。比如外墙装饰只是在建筑基部作了石材饰面, 廊柱和山花也没有做出法式建筑特有的浪漫等。该地块三面环山呈环抱状, 本应充分利用山景来布局住区的总体规划。但法式建筑的中轴对称、强调仪式感又使得地块本有的特质与规划布局衔接的生硬不自然。尤其是临街商业界面的设计忽略了红凌路首先是交通性道路。而法式公建则要求与生活性干道的尺度相适应 (图3) 。设计者出于对异域文化的追求, 忽略了“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传统文化, 对建筑没做到因地制宜的变化。
三、借鉴吸收外来建筑文化的策略
1. 大力提高社会各界的建筑文化素养
市民每天都与城市和建筑接触, 每人对建筑文化都有鉴赏意识。要传承传统文化和创新城市建筑文化, 必须提高政府管理部门、投资商、设计师和市民的建筑文化素质, 通过宣传等手段使人们建立起保护城市文脉的使命感。如果大多数人能够树立正确的建筑文化意识, 很好地理解建筑文化内涵, 自觉传承历史文化, 那么建筑出现趋同危机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 建筑才会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 这样的城市才是宜居且有特色的乐园。
2. 逐步确定城市设计的法律地位
城市设计在营造城市建筑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 我国的城市设计尚未纳入法定规划, 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比缺乏执行力。城市设计致力于构建历史、今天和未来具有合理空间梯度的环境;城市设计注重人的感知和体验、创造具有宜人尺度的优雅场所环境。城市设计成果如果成为法定规划成果, 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相衔接, 将会对保留城市特色, 协调社会要求和市场需求起到重要作用。
3. 增强设计者设计城市的历史使命感
建筑的投资者、设计者、使用者对城市都有不同的责任, 相对而言, 设计者更应具备设计城市的历史使命感。在目前急功近利的时代, 设计者还要抵住物质诱惑, 真正为自己的作品负责, 肩负设计城市的使命, 不做快餐文化的追随者。逐步制定规划管理业务性指导意见, 比如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限定设计周期底限等。
4. 外来文化要加以创新
文化生态学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生命体, 城市空间和城市文化有自身进化的需求。传统空间文化生态系统是对周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 建筑文化需要传承地域文化并加以创新驱动。两者相互促进, 制约影响。同时, 城市文化系统中的生态子系统各自“自然选择”, 不断地促进文化和城市空间的演变更新, 并逐步发展形成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文化。
四、结语
钱钟书先生说得好:“赶时髦的代价就是过时。”建筑不赶时髦就不必担忧过时。文化生态学在城市空间的研究是将城市空间与文化结合在一起, 在城市空间发展的进程中, 研究城市文化的生态进化过程, 最终致力于可持续发展, 实现城市文化和城市空间的和谐统一。因而, 本土文化成熟的标志是有选择地吸收借鉴外来文化, 结合自身的地域特色推动本土文化的创新发展, 使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绝不是一股脑全盘接受!
摘要:全球化使中国迎来国际建筑思潮, 导致欧式建筑符号充斥在各个城市的每个角落。城市的空间文化生态特征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 空间“文化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 建筑风格洋化现象盛行是被主观符号化, 导致建筑文化失去本土特色, 还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有益补充?本文以大连东方圣克拉住区为例, 尝试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 将住区建筑作为一个“生物体”, 分析其采用欧式建筑风格的原因和影响, 并提出基于大连本地特色, 客观借鉴吸收外来“植入”文化, 引导建筑风格与城市空间相协调发展, 以有效延续历史文脉。
关键词:空间文化生态,建筑风格洋化,历史文脉
参考文献
[1]冯天瑜.文化生态学论纲[J].知识工程, 1990 (4) :13-24.
[2]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3]王晓琳.基于城市创新建设的文化生态传承与历史街区改造评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第三期:09
[4]卢济威, 郑正.城市设计及其发展[J].建筑学报, 1997, 04:4-8.
[5]吴良墉, 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
茶文化生态视角 篇11
关键词:文学生态学 中国文化失语原因 应对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作为承载文化的关键载体,本身代表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于语言教学而言,文学的引入与学习必不可少。多年来我国都极为重视教育领域的英语语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文化素养,但是随着重视英语学习战略的推进,在英语教学中逐渐出现了一个问题,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英语教学中忽视对母语文化的融入,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教育,也极大的影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对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从文学生态视角出发,做好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应对极为必要。下面简要探讨下文学生态学视角下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成因与应对。
1.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与文学生态学
1.1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在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将高校英语教学中片面重视英语外来文化的融入与传播、片面追求英语语言教育、忽视本土文化的融入与传承等现象,归结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意味着长久的英语教学中,我国本土母语文化都处于被忽视的尴尬地位,在迫切需要传承、创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培养具有强烈民族认同感的优秀人才这一需求下,高校英语教学亟需改革。
高校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现象的存在不利于从战略全局高度提升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利于在文化领域占领重要阵地,实现新时期本土文化全新生命力的焕发,这也是为何必须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解决好本土文化失语现象的一大关键,对于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有重要价值。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存在,制约着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学的进步与创新,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会导致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知越来越浅薄,不利于形成独立的文化人格,导致学生在进入英语交流语境后呈现出本土文化失语症,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求解决好本土文化失语问题,改变高校英语教学整体生态环境。
1.2文学生态学
所谓文学生态学是利用生态理论指导文化研究、文化发展等的新兴学科,重视利用各种复杂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者规律来为文化研究服务,体现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表现为文化生态系统多元性、内在变量动态性与平衡性。文学生态学从整体生态系统利益出发,围绕最高价值考察人与自然、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究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探明危机根源并加以应对。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利用文学生态学可探明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并寻找到有效的应对举措,以改变现状提升英语教学的价值与含金量,为培养新时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服务,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英语的学习是一个二语习得的过程,无论是目的语还是本土母语都具有相同的文化价值,二者在维持文化生态环境平衡方面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何高校英语教学中必须一改从前作风,改变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做好本土母语文化的教学与传承。受多年来我国重视英语语言学习的教育传统与氛围影响,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融入较为强势,在我国积极尝试与世界交流的今天,这种教学趋势极大的影响了人才培养中的传承创新本土文化的意识与民族认同感,弱化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感知认同能力,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面对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这一尴尬情况,利用文学生态学理论指导本土文化失语现象的解决,实现语言教学中二语习得的文化生态平衡成为必然选择。
2.文学生态学视角下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成因分析
2.1教学理念与政策影响
我国对英语教学重视的传统由来已久,从学生们初入学校到进入大学,这期间对于英语的学习绵延多年,过于强调英语语言的学习弱化母语的地位与影响,同时由于汉语与英语完全不同的语言模式,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母语式英语思维与表达问题,鉴于母语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负迁移,我国外语教育中过于强调摆脱母语文化的影响,导致出现了文化失语现象。学生们进入大学后,高校英语教师更为重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强调语本身作为语言工具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们多说、多想、多练,这种多年来如出一辙的学习习惯导致了高校教学中母语文化同样缺席。
英语教学中过于强调英语文化的融入与学习,忽视本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最终导致了目前困扰英语教学进步与创新的本土文化失语问题,文化生态的失衡导致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极为不理想,虽然在英语语言与技能应用方面有一定成效,但是本土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则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使得许多优秀人才出现了文化上的“偏科”现象。从2007年开始,我国真正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但是由于内容与要求宽泛,缺乏有效的指导性举措与理念,国内英语教学中也未能真正践行这一目标,因此从文化生态失衡这一角度出发,解决高校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失语现象势在必行。
2.2教材与师资影响
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应用的诸多版本教材,在融入本土文化方面做得并不好,出于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与应用技能等考虑,教材上文章基本上均出自英美文化刊物,有关国内文化的介绍与融入少之又少,教材方面两种文化的严重失衡进一步加剧了语言生态环境失衡。以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大学英语教材《全新版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三门教材中国文化比重最低2%、最高仅有6%左右,这些直观的数据说明了教材上的缺失。高校英语教材过于重视介绍西方语言文化与风俗习惯,在国内传统文化介绍与融入上少之又少,纵观国内各个学习阶段学生们的英语教材,内容设计上无一不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有关本土文化的强调与融入则极为弱势,这不符合语言生态环境中二语习得同等重要与平衡这一原则,同时也使得学生们过于关注外来文化,对母语文化持忽视与冷漠态度,引发本土文化失语现象。
师资方面,国内高校英语教师作为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生的重要引导者,在文化生态意识上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就不够重视,教学中也忽视了母语文化的融入,过度批判大学英语、拒绝学习西方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等极端化情绪的存在也有一定影响。同时,高校部分英语教师传统文化积累不足,不具备向外输出、宣传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与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教学评估机制不标准不完善等,也使得本土文化失语现象较为普遍。
3.文学生态学视角下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应对
3.1培养学生文化生态意识
高校英语教学中要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生态意识,加深其对于本土母语文化的认识,并在觉醒、反省的过程中完成文化生态意识的创建,这对于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有重要意义,对于英语课堂中引入母语文化也有积极作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立足当前世界多元化潮流,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化观,在文化生态意识影响下实现二语习得的平衡,在了解欧美文化的同时完成本土文化的输出与传承。
3.2合理设计教材
要以文学生态学为指导,在大学英语教材筛选方面注重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性,通过合理设计教材内容提高本土文化比重,以文化生态系统平衡为目标,将东西方文化有机融入课堂,真正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让学生既接触到有趣的西方文化,同时了解到本土文化的魅力,避免语言教学中出现文化沙文主义,走出本土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狭隘界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人才提供支持。大学英语教材要做好创新,为学生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供支持,让其在借鉴、学习目的语优秀文化的过程中,能同本土母语文化之间产生碰撞的火花,实现求同存异、共同发展。要积极创新英语教材内容,实现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融入,积极探索二者能够融合的主题与契机,突出个性化创新,让语言教学的目的与文化内涵更为清晰,全面开阔学生文化视野,丰富学生人文精神,让学生思想上、人文素质上更进一步。
3.3树立教学文化生态观
高校英语教学中要树立文化生态观指导个人教学工作,除了引导学生积极接触并了解西方文化之外,还要提升个人本土文化素养,承担起输出、传承本土文化的重责大任。教师要顺应本土文化融入教学这一潮流,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质,巩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具备较强的文化生态意识,将优秀的本土文化融入一线课堂,渗透到学生的英语教学中,从而其提升其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培养优秀人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积极采取重视双向文化的生态教学模式,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纠正以往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以双向文化教学为核心开展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改变以往本土文化单向被动的局面,通过积极创新教学内容、组织专题讨论、引入中英文化经典作品赏析等举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二语习得过程中两种文化的重要性与价值,改变中国文化失语局面。
4.结束语
茶文化生态视角 篇12
每年正月初十一的晚上, 广西宾阳县县城芦圩镇以及周边地区新桥、武陵、黎塘、邹圩镇等都举行一项民俗民间文化活动———舞炮龙, 舞龙者全都赤裸上身。长“龙”沿街起舞, 观舞的人们及沿街居民, 把点燃的鞭炮投掷向狂舞之“龙”, 鞭炮燃烧得越旺, “龙”就越兴奋, 舞得就越疯狂, “炮龙”也因此而得名。宾阳舞炮龙的习俗相传始于康熙四年 (1666年) , 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节日, 称炮龙节。炮龙节已于2007年1月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宾阳炮龙以其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娱乐价值而蜚声海内外。随着炮龙节知名度的提高, 影响炮龙文化发展的矛盾也日渐凸显、炮龙文化元素的整体性缺失、炮龙文化与其它文化相得益彰的展现不平衡、城镇建设与环境的基础保障能力不足等直接影响到炮龙文化的长盛不衰, 为此, 本文拟用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炮龙文化进行研究, 以期有益于炮龙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炮龙文化既往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收集资料获悉, 对炮龙文化的研究将近30篇, 2007-2008年, 共有18篇, 2009-2010年有11篇。从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上看, 主要运用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生态美学等理论方法, 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炮龙的起源、制作以及炮龙文化对体育文化、旅游所产生的社会与经济价值等。
2007年, 颜姿在《节庆活动中的文化展示———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例》中运用民俗学与旅游人类学的方法指出影响文化展示的因素, 以及文化展示的方法, 对当前旅游环境下炮龙文化的保存与发展提供重要的积极作用;伍广津、何卫东的《舞炮龙文化发展研究》一文中运用社会学的视角研究了广西宾阳舞炮龙文化的发展状况, 揭示广西舞炮龙文化的特点和社会价值。
更多的研究视角是将民俗学与社会学和人类学相结合挖掘炮龙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价值。伍广津在《民俗竞技与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宾阳炮龙节为例》运用民俗学与社会学的视角针对当前炮龙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措施, 着力打造舞炮龙狂欢节, 形成地方文化品牌与产业链, 带动宾阳经济的发展;彭金海、宁春红的《广西宾阳县炮龙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根据炮龙现有的问题, 提出必须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市场手段进行有效的挖掘、整合、包装, 才能实现宾阳炮龙的产业化发展;
2009-2010年, 出现了从生态美学、人类学的视角以及运用亚当·斯密的“文化经济二元一体互动”理论等对宾阳炮龙进行研究的趋势。伍广津等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与广西炮龙文化产业发展互动研究》中, 分析了两者发展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两者互动发展的操作性策略, 体现炮龙文化产业的社会经济价值;伍广津、翟翠丽在另一篇《舞炮龙与舞火龙的文化比较研究》通过分析舞炮龙与舞火龙两种文化的异同, 揭示舞炮龙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曾燕的《浅析宾阳炮龙节艺术的生态审美特征》一文中运用生态美学的视角, 从炮龙节的来源、仪式过程、天人合一的生态艺术理想三个层面的考察, 分析炮龙节艺术的生态审美特征。
以上学者分别从不同视角对炮龙文化进行了研究, 为继续研究炮龙文化奠定了基石。然而, 仅从以上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仍不全面, 还需要对炮龙文化进行整体的、动态的研究。随着宾阳炮龙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炮龙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和其他文化产业的资源的重要性和具有的社会功能将会进一步凸显。如何让炮龙文化在新的身份与背景下更好地发展, 需要人们对炮龙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在理论上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潮流, 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应该进入炮龙文化的研究领域。
3、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的新型交叉学科, 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坏境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研究人类对坏境的适应所牵涉的文化变迁。20世纪90年代, 随着文化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对文化生态保护的理论知识逐渐传入我国, 我国学者开始进行探索与实践。自从1998年方李莉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主办的人类学高级研讨会上, 提出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以及孙兆刚针对文化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的危机, 提出文化生态保护的必要性之后, 针对民间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讨论便开启了话题。
文化生态学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文化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利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文化契合了对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而人类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与协调发展的手段与途径是文化。由于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等不同, 所产生的文化性质各有不同, 所以要研究一种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不得不研究此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当然要研究一种文化的存在与发展, 不仅要研究所产生的自然环境、也要研究文化与社会环境、外部经济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也要研究文化的内外各种不同形式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4、炮龙文化的文化生态学观点与发展
文化生态学理论运用生态学与系统论的有关原理, 发展辩证的看问题, 把真实的人类文化放到具体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进行探索与研究, 文化生态学提倡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看待文化要素与生存环境、社会环境之间以及各个文化要素内部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研究文化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文化如何适应环境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文化的发展又会促使环境的改变。和很多学科一样, 文化生态学内部也存在多种观点。
4.1、多元平衡观
文化生态学的多元平衡观认为, 文化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都需要具有多元文化的参与与渗透。文化生态系统的保持平衡的活跃程度与每个生态分子息息相关, 人类生活在大的文化生态之中, 如果文化种类屡遭破坏甚至灭绝, 人类将最终会走向坟墓。从博物学角度看,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与自然环境长期共同“和谐相处”的源泉, 维护自然环境、保护文化种类也就是对人类文化生态的维护。
宾阳炮龙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必须与彩架游行、燈酒节、手工艺品展览会 (宾阳手工艺品非常发达) 、炮龙炮竹制造业、餐饮交通旅游业、炮龙工艺品产业、城镇建设与环境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舞炮龙为先导, 彩架游行与手工艺品展览会为引领, 炮龙炮竹制造业、炮龙工艺品产业、餐饮交通旅游业为补充, 城镇建设与环境为保障的, 集文化、节庆、民俗 (祈福) 、娱乐、健身、狂欢、旅游、经贸为一体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炮龙狂欢节”。这样, 才能确保炮龙文化与其它相关文化, 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多元发展态势, 构建多元平衡的炮龙文化生态圈。炮龙文化是民间民俗文化的结晶, 而民间文化又是其他文化的本源, 宾阳舞炮龙的整个仪式过程传承了中华舞龙文化的优良传统, 运用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去分析炮龙文化, 对加快炮龙文化与其它相关文化的相互交融, 达到多元平衡的发展, 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2、整体观
文化生态学的整体观认为构成文化生态系统的每一个文化因子在物种进化与演变的过程中, 所有文化因子通过特定的方式组成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个整体的外环境与每个分子之间以及每个分子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才可以使整个系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协调发展。
纵观整个舞龙过程, 宾阳炮龙是集文化、节庆、民俗 (祈福) 、娱乐、健身、狂欢为一体的综合体, 它凝聚了宾阳县人民的集体智慧和结晶, 与宾阳县特定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是分不开的。宾阳县人民的现实生活不仅是炮龙文化存在的土壤、也是炮龙文化发展的“资料库”和动力源泉。炮龙文化与其他艺术文化一样, “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 彼此之间既相互影响, 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文化传统可以视作艺术产生与发展的重要的文化生态基础, 彼此之间的关系又是全面的、动态的、联系的、发展的。”然而, 由于舞炮龙规模的扩大, 培养舞炮龙艺人的措施乏力, 很多街区舞炮龙的“化龙”环节被取消, “开光”也五花八门。使炮龙文化的整体性受到极大破坏。长此以往, 炮龙文化的根破损了, 它的原本性、民俗性、整体性、观赏性就不存在。宾阳炮龙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一支奇葩, 面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的身份背景下, 需要利用文化生态学的整体的、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去保护其健康发展。
4.3、动态开放观
文化生态学动态开放观认为, “文化生态与文化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输存在普遍的联系之中。”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如果系统的每一个分子要达到与系统协调发展, 就必须通过改变自身的适应环境而顺应系统的发展趋势。
就炮龙文化而言, 它的发展不能隔离周围世界的关系, 否则, 也就割断了与发展中的外部世界的纽带。虽然这种“圈护”的方法有利于炮龙文化保持“原汁原味”的形态, 但是不顺应时代发展, 便会剥夺炮龙文化不断鲜活的生命力。舞炮龙从起源到现代, 原始宗教 (娱神) 信仰发展到以炮龙文化为载体的经济文化价值的功能得以凸显, 这中间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从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转型过程中, 宾阳的舞炮龙也从家族式的闲散阶段发展到民间自发组织与政府支持的发展模式。即走一条“政府倡导, 群众参与, 协会组织, 企业赞助, 扩大影响”的市场化路子。在传统正月十一舞炮龙的背景下, 借助新闻媒体的影响力, 积极参与国内外的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 使久负盛名的宾阳舞炮龙文化, 在国内外广泛传播, 让更多的人亲眼目睹这独具魅力的“东方狂欢节”。在新的社会环境背景下, 要使炮龙文化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需要用动态的、开放的眼光去呵护炮龙文化。
5、结语
炮龙文化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更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炮龙文化的产生与“环境”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是分不开的, 因此在研究炮龙文化的时候, 需要用多元平衡的、整体的、动态的眼光与视角, 不仅要分析炮龙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也要分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以及炮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文化生态学这个崭新的视角与方法去分析炮龙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因素, 为炮龙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 分析学者以往对宾阳炮龙文化研究所采用的理论方法, 提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把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炮龙文化的研究, 其具有多元平衡的、整体的、动态的方法优势, 对炮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炮龙文化,新构想,文化生态学,方法
参考文献
[1]Steward, Julian H., Theory of Culture Change: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5.
[2]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