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导向

2024-10-30

文化生态导向(共7篇)

文化生态导向 篇1

1 引言

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决定因素。当前, 教师发展更是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 每年实施的“国培计划”可谓投入巨大。这些专业发展方式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的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我们也应当清晰地认识到, 中学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 有研究表明, 培训后的教师感到“机会很多、收效甚微”。既然机会很多, 为什么会出现“收效甚微”的情况呢?从我们的观察情况看, 这样的问题还不是个例。集中到一点, 就是规定的培训、教研是一种“应景”的临时场域, 临时获得的感悟、体验难以渗透到专业实践中去。事实上, 教师专业本身是一个涉及很多因素的生态系统。单纯关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发展, 将单一方面的内容逻辑化、条块化, 事实上就陷入了“唯技术论”的视域, 所看到的仅仅是知识与技能, 缺失了知识、技能赖以生存的生态土壤, 因而“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要从专业发展的价值导向中去寻求原因。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包括专业技术, 也需要专业意识、专业态度和发展动力的支撑。因此, 要实现有效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就必须立足教师专业的生态实际, 不仅关注教师的语言、教学的“技术”发展, 也要关注专业生态环境对“技术”的推动作用。在所有的专业发展生态要素中, 文化尤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拟就教师发展的诸生态因素中的文化要素进行一定的讨论, 以期为我国中学外语教师的有效策略以及专业发展的长效性的保障提供一些参考。

2 教师文化的内涵及其形成

文化一词指称范畴宽泛, 国内外学者就此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语言的构成来看, “教师文化”的关键词包括“教师”和“文化”两个词, “教师”是“文化”的限定语, 意味着“体现出教师特征、或教师职业的文化”。教师基于特定的职业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态度, 它们作为一个复合整体构成了教师文化的主体。 (车丽娜, 2007) 关于教师文化的研究最早源于美国, 早在1932年, 美国学者沃勒就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教师的教学工作, 开启了教师文化的研究。 (Waller, 1932) 在教师文化涵义的不同理解中, 哈格里夫斯所提出的观点受到广泛关注。哈格里夫斯以“内容”和“形式”诠释了教师文化, 认为“内容”指教师共有的价值、态度、信念、规范, “形式”则指教师之间关系的形态及成员间的结盟形式。 (Hargreaves, 1980) 尽管我们不能给出教师文化的精准涵义, 但从上述学者的研究中不难发现, 教师文化与“教师”职业相关, 覆盖了“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精神世界, 并以某种固定特征的方式或行为在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因此要推动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工具性的“技术”发展显然不足以提供完善的可持续的支撑。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重视教师文化这一因素, 以文化来影响教师的精神世界, 形成稳定的内部动力, 从而生成较为持久的、体现一定群体特征的专业行为倾向。

3 教师文化生态的基本特征

(1) 传统性与动态性的并存

在教师专业生态系统中, 教师文化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子系统。教师文化生态既体现为全体教师所共同呈现出的“传统性”, 也存在教师内部的“动态性”。所谓传统性, 是指教师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并在专业中深刻体现出来。在我国, 儒家文化影响深远, 儒家文化的基本观念为“贵仁、尊礼、重教、尚中”。“尚中”即中庸, 这一观点认为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中庸的基本原则是“允执其中”, 要求把握适当的限度, 以保持事物的平衡, 使人的言行合于既定的大众化的道德标准。所谓“中”, 指的是事物的“度”, 即要求不偏不倚, 过犹不及。因此, 在专业行为中, 教师可能采取“从众”的心态, 不过分表现自己, 不主动批评他者。比如在教研活动中, 对授课教师的教学作无关痛痒的评论, 点到即止, 皆大欢喜。此外, 传统教师文化的消极性还表现为教师缺乏自主发展意识, 安于现状、保守, 以自我为中心, 对于需要自身努力的专业发展表现出消极和懈怠的情绪。教师文化的动态性是指在一定的学校文化中也存在一些“次群体”, 这也是从文化的亚层次而言, 比如学校中的各个不同教研组也会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氛围、交互关系。如果教研组人数较多, 在一个教研组内也会有不同的文化生态群体。例如以职称、人际交往、兴趣爱好、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不同的非正式的文化全体。这些不同的“次群体”也会出现不断的变化, 产生交互的影响。并且, 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教师文化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比如, 受到其它学校、其它地区乃至其它教研组的影响, 一个教研组或学校的教师文化也可能出现从保守到开放的变化。

(2) 整体性与个体性并存

教师文化生态具有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特点。一般而言, 一个学校或一个教师群体会体现出某一特定的文化取向。一个学校具有一种倾向, 一个教研组, 如外语教研组也会体现学校范围下这一特定群体的文化特点。就整体性来说, 教师个体的“叠加”会融合形成一个群体的文化, 体现出教师文化的整体性。每一个体都对群体文化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并且每一个教师的贡献是不平衡的, 影响力较大, 教研组长、专家教师以及社交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影响力更大, 在教师文化群体中居于支配地位;而年轻教师、社交能力较弱的教师以及专业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则在全体的文化生态中处于从属地位。当然, 这种支配与从属的关系也是相对而言, 体现的是一个大致的特点。在教师集体性的文化特性之下, 也存在教师的个体特征。即使是在同一个教研组, 教师个体也存在自身的文化特点, 如他们的言行特点、他们的专业倾向、与同事相处的关系等都存在不同。在这一意义上, 教师文化具有“孤立”的特征, 即教师与其同事, 以及与教师角色相关的其他人员的分隔, 其专业行为主要由自我的经验、见解、努力所决定, 教师与同事事实上是间离的。

(3) 内隐性与外显性的并存

文化本身具有内隐性, 尽管从各种对“文化”的概念定义上可以发现, 文化体现为有形和无形的类型, 对于教师文化整个系统而言, 内隐性是主要特征。这即是说, 教师文化主要包括专业意识、职业价值观、专业精神, 以及与此相关的教师关系、群体文化特征等。这些因素都具有内隐性, 不能直接观察到, 而是需要通过行为来感知到。并且, 每个教师个体的意识、精神等, 尽管存在一定的共性, 也有很大的差异, 存在于个体行为背后, 以隐性的方式存在。而作为一个学校或一个教研组来说, 教师文化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外显性。比如, 学校的物化文化, 如宣传用语、文化物品、专业规约与制度等都是显性的存在, 是可以直接观察和感知的。因此, 教师文化总是既有主体上的内隐性, 也包括一定程度的外显性。外显的文化往往是表层的现象, 而内隐的则是内层的体现。一个教研室的陈设布局、规章制度、人际氛围, 以及专业活动的风格都是可以直接体察到的显性文化, 而藏匿于显性文化背后的信息者是内隐性的个体价值观、专业态度、人际态度、性格特点等因素。二者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 内隐的文化要素“叠加”起来构成了外显的教师文化, 而反过来, 外显的文化也会对教师个体的心理、情感、价值观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共同影响专业态度和发展的实际效果。

4 文化生态导向下的中学外语专业发展策略

外语教师专业化有赖于有利的外部文化生态环境。 (江世勇, 2015) 中学外语教师的发展是一种个体融于群体文化的生态发展过程, 也是教师发挥自我优势的逐渐成长的过程。因此, 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关注到专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协同的问题, 不仅要改革传统的单一、静态的发展模式, 更要注意在积极的教师文化导向下, 将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意识与发展的内容、形式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专业发展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1) 实现专业发展理念的文化生态转向

专业发展以什么理念为导向是顶层设计的直接要求, 决定着发展是否能取得预期效果。例如, 作为专业发展核心形式之一的专业培训, 在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应当充分体现文化生态推动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管理者必须考虑到教师的文化生态要素, 例如, 必须考虑培训课程或讲座的覆盖范围, 当前中学外语教师的文化价值现状、预期发展目标, 以及课程开展的形式等。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机, 可以要求教师根据自己日常教学的困惑, 拟出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再由专家对问题进行归类、提炼, 最后形成有效的发展框架, 并由专家与参培教师一起在学习与实践中解决问题。专业发展的文化生态转向要求除了知识、教学技能外, 还要在课程模块上注意设置有利于教师意识、教师精神以及师德体验的课程。同时, 专业发展还需要保证这些课程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比如, 通过情感沟通、亲身体验、事例处理和讲座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来实施完成学习。此外, 还应考虑通过常态管理、交流等隐性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追求发展的人生观、职业意识, 并在教师群体中真实地构建文化生态, 从而确保教师理解作为外语教育这一职业的价值, 在积极的环境中参与活动, 获得专业发展。

(2) 构建积极的专业发展文化环境

与外语教师的工作环境直接相关的是教研组, 这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直接生态环境。形成学习外语、应用外语和研究外语教学的习惯与氛围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专业发展的优势绝不单单体现在知识、技能的集中方面, 而是包括了教师的语言知识、教学知识、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动力的全面的体系。首先, 在稳定的集中发展中, 在形式上可采取互助、合作、参与等方式, , 使学员感受到团队合作以及追求进步的积极作用, 并力求使其成为今后的常态教学、研究和生活方式的自然、、常态的选择。其次, 由于文化的传统内在地弥漫于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之中, 渗透于人们的真理观念、思维模式、审美趣味等一切判断之中 (张良、刘茜, 2010) , 有必要在集中的学习以外, 组织有关活动, 如英语国家文化沙龙、经验分享、团队建设等方式形成积极的发展意识, 以研究教学、反思教学、提升教学为精神追求, 形成进步、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现实来看, 由于传统的“中庸”文化的影响, 很多教师不愿意批评他人或将问题暴露于人, 这使教研活动浅尝辄止, 皆大欢喜。因此, 专业发展应当注意组织教师在群体中开展心灵沟通、、教育叙事等活动, 通过倾诉心声、讲述故事和相互帮助等形式疏导孤立的心理, 让学员感受真诚的理解、合作的氛围。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以新的姿态融入专业发展活动, 也有利于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将这种感受带入教学实践中。

(3) 促进教师职业意识的积极发展

职业意识是专业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 也是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态核心。要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 从教师自身来说, 如何认识外语教学, 如何认识这一专业的能力组成, 职业要求和社会价值, 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 专业发展必须关注外语教师的职业意识, 例如, 开设一定课时的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精神的课程讲座, 并力求通过具体的事例呈现、研修阅读、教育反思等方式推动教师感受专业追求的意义。。另一方面, 应积极组织教师通过教育叙事、同伴交流、、专家引领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自身在职业价值、专业发展方面的困惑, 通过同伴间的交互影响、师德主题活动、、优秀教师发展的视频与文本观摩、专业发展反思等方式, 帮助教师深刻体验外语教育的意义, 重塑职业观和价值观, 强化参与专业发展的动机, 使教师从外力驱动变为内力驱动, 从“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 形成积极的发展意识、反思意识和研究意识, 更好地参与各种专业活动, 从而实现自身稳定、长效的专业发展。

(4) 推动教师文化渗透于具体的专业活动

教师文化作用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其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推动上来。文化渗透式的专业发展是指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 将一些特定要求的文化要素渗透在专业“技术”的培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这种发展途径有三个层面需要考虑, 一是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技术”的提升, 其主题可能包括如“阅读教学策略”“介词教学策略”“学困生辅导转化”等, 通过以上类似的专业活动, 提高外语教师的课程教学专业能力。二是专业发展中必须有文化因素的渗透, 比如需要渗透专业意识、专业态度、专业追求, 或者改变专业价值观。例如教师要形成下面的反思:“我应当反思自我, 以后改进类似的处理”“我应当从XXX老师学会XXX的教学方式”“这样的处理是不恰当的”等等。三是文化生态要素必须渗透在“技术”发展的整个过程中, 从而使“技术”的发展获得必要的精神支持、深厚的生态土壤和稳定的发展动力。例如, 在教研组内都形成了阅读英文期刊报纸并分享给同事的氛围, 必然会影响到教师个人的阅读习惯, 潜移默化地提高阅读能力。至于如何确定一定时期内的专业主题, 选择渗透什么样的文化生态要素, 则要根据不同学校外语教师的专业需求、专业现实等因素来确定。

5 结语

专业发展一直是我国教师教育的热点问题。围绕教师专业化, 我国中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尝试了不同的发展方式, 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 教师专业发展不能简单理解为线性的知识、技能的积累, 而是教师个人的整体性发展。这种发展不是依赖外在的技术性知识的灌输而被塑造的, 而是一种自我理解的过程, 即通过反思性实践变革自我、自主发展的过程。 (钟启泉, 2008)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整体中, 文化的要素是决定教师专业发展最终成效的重要内容, 如何有效利用好文化生态, 将文化的要素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发展的实践是当前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选择, 因为教师更关心的是最直接的“技术”的提升, 而并不重视或没有意识到文化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文化生态导向下, 必须关注价值观的导向, 采取措施, 结合本校、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 选择有效的文化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 帮助教师感受群体中的成长, 逐渐形成共同的认知, 形成群体归属感, 可持续地规范自我专业发展行为, 形成发展动力。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外语教师的全面、长效的发展, 从而推动外语教学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Hargreaves, A.The Occupational Culture of Teachers[A].In P., Woods.Teacher Strategies[C].London:Croom Helm, 1980.

[3]车丽娜.教师文化的重构与嬗变[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论文, 2007.

[4]江世勇.“自我”与“他者”的博弈——以意识发展为导向的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J].2015 (23) :37-39.

[5]张良, 刘茜.课程改革中文化传统的迷失与归位[J].教育发展研究, 2010 (6) :63-65.

[6]钟启泉.我国教师教育制度创新的课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8 (3) :46-61.

生态导向下的土地整理方式初探 篇2

1 土地整理的一般内容

土地整理的基本内涵是:在一定区域内, 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 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手段, 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 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1.1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土地平整为土地整理非常关键的环节, 为农田水利设施及田间道路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 推动耕作田块能够达到相应的农业生产标准, 有效开展田间控制, 开展机械化操作, 保证机械有效利用率, 保证机耕水平, 另外能够保证灌溉质量, 能够达到作物灌水标准。

同时, 土地平整工程能够细化成平整田块、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填埋、梯田修筑、废弃坑塘沟渠填埋及废弃建筑物推平等等。经过平整田块田面坡度要能够达到灌水实际标准, 田面纵坡方向要和耕作方向保持一致, 田块平整能够通过局部平整方式, 最大限度实现不同单元平衡, 土方运距非常短, 功效非常突出。

(1) 工程性土地整理。

(2) 农田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是指公路工程施工, 此工程主要目的是为工农业发展和方便居民出行而建设。可以划分为田间道与生产路, 田间道是以农业为主, 进行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运输, 田间道主要为方便农业生产机械和人们生活交通工具的通行而建设。生产路是指市区的道路, 一般是方便机动车辆通行而建设。两种道路建设都应当在经批准的路段和时间内施工, 路面泥沙, 石土等施工材料和施工范围、方向都应按规定施工。

(3) 农田防护林工程。

农田防护林体系应当推动田、水、路、林实现完美统一、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原则开展, 根据相应的框架、走向、间距从农田田块附近植树造林, 规划林带能够根据田间道、生产路和取土坑附近做出安排, 关键功能为调整农田小气候, 有效的缓解不同农业自然灾害, 营建良好的农业生产氛围, 推动农业保持稳产。

1.2 土地产权调整

土地产权调整是指根据需要对项目区内废弃生产、生活设施 (建筑物和构筑物) 进行的拆迁和搬迁、坟墓迁移和树木移植等。

2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土地平整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土地整理中的土地平整工程会对土壤的剖面结构与各种理化性质产生重要影响。张正峰、张野等研究人员表示土地整理项目具体操作环节内调整了整理区土地资源的原始状态, 也许导致土壤裸露, 调整土壤养分循环, 造成了表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出现明显调整, 同样造成了土壤面蚀及风蚀。徐畅等研究人员借助土地整理过程内各个年限在紫色丘陵区土壤质量进行的分析显示, 土地整理实施可以推动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学形状调整, 保证土壤综合水平, 由于整理年限不断提高, 造成了其效果非常的突出。代光银等研究人员在邛崃市不同整理类型土壤肥力保持价值开展系统研究了解到, 土壤肥力每公顷保持价值都明显超过了土地整理之前的价值。杨子生经过调查显示石漠化地区土地整理在水土保持方面能够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 进行了整理的土地、未经整理的土地及裸露土地侵蚀水平依次为低级的、超高级的和急性的。艾东等通过建立土地整理的“压力—状态—影响—响应 (PSIR) ”模型探讨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认为合理的土地整理可以改善土壤环境, 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 土地整理活动中不合理的土地平整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如土壤板结、破坏表土熟化层、加速土壤流失速率、影响土壤养分循环等问题。

2.2 农田水利工程时水资源的影响

土地整理的土地平整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会对水环境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Sonnenberg表示土地整理除了能够调整道路系统, 同时能够调整水资源管理系统和生态环境。Bronstert等明确表示土地整理方法也许能够发挥非常突出的作用, 也就是渗透、深渗透及表面径流, 也许能够决定地面径流生产环节, 从大型河流集水区, 农地整理在洪水中作用非常的突出。

罗明、李子田等研究人员表示土地整理能够调整水文框架, 给水资源调配造成明显影响, 决定水环境质量。张正峰通过调查了解到农田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在水文环境方面发挥的作用, 正像水库修建之后能够造成河道流量出现明显的调整, 从建设环节之内产生的各种废弃物, 非常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现象加剧, 或者造成废弃物出现沉积。徐翠兰表示土地整理工程技术措施内在先前河沟开展相应的调整, 能够造成河流自然状态出现调整, 推动河流流量、流速出现了明显的调整, 无法有效维持生物多样性, 通过混凝土防渗能够造成渠床及岸坡土壤对水体内污染物的吸附作用降低, 渠道水体自净水平不高。

2.3 林网配套工程对植被的影响

土地整理环节之内的各项项目、生物措施能够在地表植被数量、质量造成非常明显的影响。Thomas表示将保证农业生产力及调整生产条件当成关键的衡量标准。Rafael Crecente研究人员借助在西班牙特拉瓦达地区的土地整理开展生态效应评价, 通过整理之后, 从1957年到1996年中, 这个地区的天然林比例减少了大约0.8%。

3 生态导向下的土地整理方式

3.1 农田防护生态工程

从设计过程内借助分析景观不同元素彼此景观连接度水平在农田林网景观开展有效规划。复合农林系统规划, 制定合理措施保护对景观连通性存在关键影响的大面积绿地斑块及脚踏石斑块。农田防护生态工程能够细化成农田防护林工程、农田防洪排涝工程、农田护坡工程 (沟渠、路护坡、田坎硬化或树篱建设等, 对此需要建设树篱、防护林、草皮 (带) , 从坡地梯田营造蓄水埂。

3.2 生物栖息地保护工程

生物栖息地保护工程能够细化成生物廊道建设工程、农田斑块建设工程、湿地保护工程等支路。结合这种情况能够借助砾石或镂空水泥板, 田间道路应当特别注重提高其植被覆盖率;渠道和排水沟内设计生态板;设计沟渠的复式断面或将底部设计成有一定起伏变化的沟渠;土壤剖面重建时采用表土整体剥离和几种回填的方式:在田间地头建设生物休憩林、生物廊道。

3.3 自然景观生态工程

土地整理项目区各种各样的廊道在部分小型动物的活动产生明显的阻碍, 所以从地势非常平坦的地区, 最大限度通过土质路面代替混凝土路面及泥结石道路, 从丘陵地区, 想要避免水土流失现象恶化, 项目区道路普遍为泥结石及混凝土路面, 所以要能够在复式断面及把底部规划为存在明显起伏变化的沟渠, 能够推动小型植被及动物的停留, 从沟渠方面能够按照相应的距离设置生态板及阶梯, 保证动物能够顺利通过, 同时, 能够按照景观不同元素彼此的景观连接度水平从某些重要环节, 保护生物自身生境及各个生境地彼此良好的廊道, 在呈现了突出的地域特点及关键生态功能的天然林地、草地、水体、裸岩等自然景观要特别关注进行保护。同时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应当营建相应的生态补偿区。

3.4 污染隔离带工程

土地整理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区域开发活动, 往往涉及较大的地域和众多人口, 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 同时这种区域开发活动又往往会彻底改变原有生态系统的组成与格局, 建立起新的地域生态系统。

对此, 要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噪声污染的农田边界以外的绿色隔离带建设工程营造产生岸边植被缓冲带, 也就是林网带、草地, 营造产生包括了散声树木、树丛、小池塘等不同复合框架的带状框架。

4 结语

土地整理具备非常突出的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及系统观念。应当系统分析系统内部及外部彼此实际联系, 结合相应的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伦理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 借助土地整理, 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水平不断提高, 推动生态环境朝好的方向发展, 能够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实现完美结合。

摘要: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的总称, 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 生态环境自净能力或容量是有限的, 当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或环境容量时, 生态环境就会恶化, 将严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生态环境建设是一切旨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动的总称, 我国现阶段开展的土地整理是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在这种情况下, 首先对土地整理的一般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然后对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对生态导向下的土地整理方式进行梳理, 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土地整理,方式

参考文献

[1]郑华, 欧阳志云, 赵同谦, 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 .

[2]李取生, 李秀军, 李晓军, 等.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治理与利用[J].资源科学, 2003 (1) .

[3]生物入侵与外来生物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危害[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4) .

[4]叶艳妹, 吴次芳.土地整理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及其重建技术和工艺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2 (3) .

[5]罗明, 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 2002 (2) .

[6]鹿心社.论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J].农业工程学报, 2002 (1) .

[7]张力小, 何英.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 (草) 的政策有效性评析[J].林业科学, 2002 (1) .

[8]王礼先.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研究, 2001 (4) .

[9]周晓峰.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基本观点和植被建设中的若干问题[J].林业科学, 2001 (6) .

文化生态导向 篇3

高校现行的德育需要用生态文明的思想来重新审视。高校生态德育即高校德育生态化, 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 将生态学的思想、理念、原理、方法等融入现代高校教育的生态学过程[1]。坚持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出发, 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大学生的行为, 促成大学生良好生态道德品质的养成。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危机, 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爆炸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国作为迅速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发展方式的粗放型和城镇化的单线性发展引发大规模、深层次的生态危机, 地震、地陷、水灾、旱灾、雾霾频发, 我国环境生态进入高危态, 生态污染进入高发期, 拯救世界和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早在1844 年《自然辩证法》中, 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与协调发展是当今生态主义和环保主义所追求的发展目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颁布了第一部综合性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和改善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 标志着环保法制化进程的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提出实行以生态可持续能力为前提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把自然保护列为全局和跨世纪发展的六大战略问题之一。新世纪,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 把生态保护上升为“五位一体”的高度来阐述, 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生态保护的高度关注。

二、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导向

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亚群体, 处在人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期, 记忆力和想象力都达到顶峰, 他们担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更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群体。他们的价值观摆正了, 将带动整个青年群体和社会的思想进步。因此,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德育观, 明确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 是高校生态德育的首要问题, 也是大学生适应新世纪人类生存的时代要求, 对抓好高校的生态德育工作意义重大。

(一) 高校生态德育的目标取向

1.和谐性。古代“天人合一”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故一切人和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认为,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的本质是社会存在物。劳动是人、自然、社会的中介。人的各种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社会和谐的规律, 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 如目无足不行, 足无目不见。”一个人高尚的道德境界不是说的好, 而是说和做的和谐一致上[2]。培养青年“言必行, 行必果”, 是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2.生态性。培养人的生态性, 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人具备整体的世界观和安全观, 追求人与自然、与他人共生。生态性是高校生态德育目标的理想境界。它不仅关注大学生自然生态观, 更加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健康的生态人格、情感、行为的培养, 将“真、善、美”融入生态道德的追求中, 后内化为习惯, 形成美德的自我超越, 从而规范自己和他人的生态道德行为。

3.永续发展是高校生态德育的终极目标。它包含生态、经济社会、人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强调既满足当下需要,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发展的能力,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代际发展;重塑大学生的利益观, 为“大我”牺牲“小我”的精神。坚持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 应当以人类的生存利益为尺度, 对自己的不正当的欲望进行节制。生存利益高于一切, 人类的改造和生产活动也应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的限度内。

(二) 高校生态德育的课程取向

1.互动性。生态德育课程是大学生生态德育的主要载体, 它是综合了生态课程与德育课程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自然、人文、社会等学科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 学生可以在各门学科中获得创新和审美体验[3];同时生态主义课程实施以互动为准则, 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 学生与学校管理者、家长、朋友、教师之间也在时时刻刻影响着课程实施过程。事实上, 文本的发生不仅仅是读者和文本的适应, 而且是一种文化实践。

2.思辨性。生态德育课程区别于以往德育课的教学内容, 内容的综合新颖和价值理念的超越性, 要求教师和学生对此门课程不是简单地记忆和背诵, 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入更多启思和分辨的因素。结合自身的知识背景和生态理念, 对教材内容敢于提出质疑和批判, 培养批判性思维,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鼓励广大师生创新和发展新的理论和实践, 在高校环境中实现“人文”与“生态”的和谐共鸣。

3.开放性。所谓开放性, 一指课程与社会、文化、学生个体特征等外部的信息交流与能量输送, 将生态德育课程渗透到大学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学校文化、家庭教育、学生个性中,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检验, 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二指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之间的信息交流, 以保持课程系统的整体性[4]。按照课程目标引领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依附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效果的考核由课程评价来完成, 以保证课程各环节有效连接,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德育人才提供有力的文化载体。

(三) 高校生态德育的教学取向

1.实践性。高校生态德育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 而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通过生态体验式教学使人的主客观世界交汇, 变被动为主动, 培养健康人格;鼓励学生成立和参加社团活动, 宣传生态道德理念, 引导学生深入自然, 在现实生活中接受生态教育, 加深生态保护和人文和谐的理解。深入单位、社区等进行环保调研,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真实, 体验真知。

2.艺术性。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主体的联动作用, 讲求灵活性和生动性。家长和教师应以身作则, 与子女、学生平等沟通, 为其提供浓厚的生态德育氛围, 鼓励健康、绿色消费;通过模范人物、先进事迹, 加大生态德育宣传力度;通过生动的艺术作品, 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感染和熏陶大学生生态德育行为的养成。

3.规范性。生态文化作品和开展的各种生态教育活动, 作为生态德育的文化和活动载体, 既要保证其规范性, 又要净化文化市场和保证活动合法有序;培养专门的生态德育师资队伍, 以具备优秀的育人品质和渊博的知识为基准, 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生态德育的顺利实施需要规范的体系作保证, 包括道德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等, 用完善的体系规范生态德育实践。

(四) 高校生态德育的评估取向

1.系统性。高校生态德育的评估以大学生对生态道德的内化程度为主要标准, 具体从对整个德育形成的各环节 (知、情、意、信、行) 上分析;评估的整个设计应当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整个过程是闭环系统, 包括设定评估目标、调研、制定方案、评估、分析、反馈、改进等[5];生态德育作为德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要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目标关联和一致, 同时突出德育目标的生态性。

2.发展性。生态和德育都是动态的。因此对生态德育的评估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这样可以对德育效果不断进行新的评估, 形成激励;评价对象由“过去”改向“未来”, 希望被评者发挥自己潜能, 与评估者共同制定生态德育发展目标。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给被评者以弹性、人性化的空间, 促进被评者的自我发展[6]。

3.质性。传统的德育评价往往采用考试、测验等量化手段, 但是生态德育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有必要引进质性评价[7]。在自然生态的情境中, 研究并评价学生的生态道德发展状况, 通过学生与评价者的互动获得生态品德建构, 从而对学生的生态道德发展水平和趋势做出价值判断。

三、高校生态德育的实践路径

生态德育的实践即生态道德的内化过程。生态德育内化是生态德育实践的结果。它同传统的道德教内化一样, 需要较长时间, 在不知不觉的受教育中把“化”落脚在“心”上[8]。掌握人的品德心理形成规律和生态社会发展规律是实现生态德育内化的前提。高校生态德育要在高校环境中, 分析人的品德形成规律的共性, 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个性和特点, 探求实现高校生态德育教化的路径。

(一) 高校导航

1.建绿色高校。生态德育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所以生态德育的建设与教育是培养一种对自然环境负责、对人类发展负责、对将来和后代负责的道德观。生态绿色不仅是绿的颜色, 更主要意味着高校的环境、管理、教育、消费等方面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合理性[9]。例如率先实施环境管理, 降低对环境的危害。通过隐性和显性的生态课堂、校园建设、组织管理等的教学环节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生态道德教育, 最终使学校和学生通过“绿色”受益。

2.扬生态文化。生态德育寓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国民之魂, 文以化之;国家之神, 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柱[10]。我国儒教中早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道教中有“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思想。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 作为传统文化的新形式, 伴随时代的发展需求, 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德育信息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因此, 高校应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重视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宣传, 发挥生态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导向、渗透、认知、调控等的作用;净化生态网络文化, 倡导原生态文化, 实现生态教育的人本回归;营造高校生态德育氛围, 陶冶生态文明道德,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态人格。

3.保运行机制。高校德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体制和制度的保障与创新。要积极构建包括物质、精神、创新等生态德育的动力机制, 完善制度、组织、资源等的保障机制。把大学生生态人格加以量化, 把生态德育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辅以奖惩激励, 外化与内化相结合, 使高校德育的长效机制得以实现。

(二) 学生领航

作为高校德育工作客体兼主体的大学生, 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积极参与德育实践, 并在推进生态德育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另一方面大学生品德的形成制约、反馈和检验着授课的效果。生态教育具有长期性, 年轻人具有很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发展的关键时期, 便于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 有很强的可塑性。以学生生态品德发展规律为航标开展德育实践, 是高校生态德育的必然选择。

加深大学生对生态德育工作的认知, 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育和户外实践, 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生态和谐的重要性,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感。延伸生态德育观, 使学生在生态活动实践中从生态保护的情感上升到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对世间万物的人文关怀, 养成生态人格[11]。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志, 自觉抵制违背生态道德的欲望和行为,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现由他律到自律, 最后到自我超越的更高境界。德育的工作最终体现在行为上, 并通过生态行为效果检验和完善生态德育工作, 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教师所授应用到实际, 通过检验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行为, 进而反哺生态德育认知。

(三) 政府护航

1.推进顶层设计。政府要对生态质量负责, 要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在城市规划、生产力布局、经济发展计划、能源、产业结构和人口政策等方面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要把生态德育纳入高校体系建构、发展目标、教学原则和成果评估中, 为高校生态德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加大资金投入。注重校内和校外, 生态理念和实践相统一, 开办展览、授课等宣传活动。通过合理安排预算、整合专项资金等方式支持高校生态德育工作。保障高校生态科研经费及时发放到位, 加大对生态德育的资金投入, 把高校建成培养从事生态工作人才的科研基地。

3.完善政策法规。落实各项对高校生态德育的扶持政策, 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把生态德育纳入常规教育体系。协调高校生态德育事业上的利益冲突, 通过中央强制性贯彻生态教育的决策, 纠正某些不合理的做法, 促进高校生态德育事业的发展。

(四) 社会助航

1.整合社会资源。重视开发和利用影音、录像、模型等综合性教学资源, 实验中的配套教材以及地球仪、实验室等的为布置教室环境用的教学资源[12]。利用学校周边资源, 让学生到大型工地、社区、企业参观。寒暑假组织冬、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增强生态德育的实效性。

2.发展社会组织。生态德育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 号召企业赞助, 社区提供实践活动场地。发展以群众为基础的环保组织和环保团体, 举办各种宣讲会、展览会和专题讨论会。发挥民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基金会等各类民间组织的协同作用, 为生态德育提供广阔的社会服务空间。

3.净化社会环境。规避市场经济的风险, 发挥市场经济高效率的优势, 大力发展生产力, 为德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经济基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公平、民主、法制的社会环境。发挥网络媒体、广播电视等的舆论监督和导向功能[13], 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摘要:高校生态德育是一种全新的德育观, 整合了传统德育方法和时代要求的一种崭新的道德范式。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态德育的优势, 亟须全面审视高校生态德育的价值取向和实践, 为实现人类、社会、生态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说, 高校生态德育是时代赋予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高校,生态德育,价值导向,路径

参考文献

[1][3][12]季海菊.高校生态德育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14, 254, 153.

[2][8]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55, 171.

[4]王牧华, 靳玉乐.生态主义课程研究范式刍议[J].山东教育科研, 2002, (4) .

[5][6]许国彬.当代大学生工作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71, 273.

[7]谢洁茹.论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J].高校德育, 2008, (11) .

[9]马桂新.环境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303.

[10]许国彬.中国文化精要[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2:2.

[11]曹瑞明, 闫慧珺.高校生态德育体系建构及实践向度[J].现代教育管理, 2013, (3) .

低碳时代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 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进步, 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其它国家的城市规划发展情况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 为了推动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质量的快速提升, 进行城市规划改革就显得十分有必要。进行低碳时代要求下的生活导向城市规划改革就是指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条件与城市规划发展情况下探寻出一条适合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模式。低碳时代生活导向的城市规划改革不仅需要符合我国的发展国情, 还应当符合当今国际发展的主要趋势以及发展规律, 以推进我国城市化发展与进步。纵观当今国际发展形势, 随着全球化气候资源以及生态危机的恶化, 低碳以及生态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与要求, 这也就要求在进行城市化发展推进以及城市发展规划中应以低碳和生态为主要要求趋势。

1 关于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的涵义

1.1生态导向型城市的概念

生态导向型城市的建设必须基于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以及实事求是的城市规划, 在实际城市规划过程中增添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依据相关的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来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 它是目前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及结果。简而言之, 它是集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以及经济高效等方面的人类特殊形式的居住区, 它是将生态环境、城市以及人三者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最终形成互惠共生的结构。由上述概念可以得知, 生态导向型城市的规划是以人、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三者为基本要素的, 因此在实际规划时, 应该注意加强这三者的和谐, 这样才能够构建一个非常成功的生态导向型城市。

1.2 构建生态导向型城市的重要意义

低碳经济时代下, 构建生态导向型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有: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突出生态经济的优势地位;有利于构建与城乡体系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 (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为依托) 。

2 关于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的原则

基于如上关于生态导向型城市的概念以及低碳时代下构建生态导向型城市的重要意义的介绍, 目前加强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已经是摆在城市规划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以及研究内容。然而, 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之中, 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具体而言, 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 城市生态位最优化之原则

所谓生态位, 指的就是某个物种在生态群落之中, 在营养关系以及空间结构等方面所占据的地位。对于城市生态位, 就是一个城市提供城市居民的各种生态因子的总和。它不仅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发展现状以及文明程度, 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具体功能、地位及其人口、环境以及资源等方面的优劣程度。基于此, 这就决定了它在人们心中的巨大吸引力。因此, 在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过程中, 应该坚持城市生态位最优化的原则。

2.2 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原则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又称为“城市生态环境容量”, 它是指以生态学的角度为根本出发点, 城市对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或是承载能力。我们知道, 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是非常有限的, 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主, 生态系统及其脆弱, 而且结构也比较单一。因此, 对于城市发展而言, 是具有一定的规模的, 而不可以无限制地扩大下去。在实际的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过程之中, 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 主要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实现: (1) 在实际规划过程之中, 要建立一套科学、准确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模型计算出所规划的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 (2) 实际过程中, 要综合地考虑各种净化能力, 如城市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及人工净化的能力等, 这主要是由于它们与城市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 (3) 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 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3 加强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意见建议

3.1 增加“绿色”面积, 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 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 即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 将室外的绿色引入室内环境。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 吸收各种有害气体、虑尘、调节湿度、温度、减少噪音等。生态建筑的兴起为绿化环境开辟了广阔天地。通过建筑设计, 可以使室内空间室外化, 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 这些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 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 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 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 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 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经常应用:屋面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 获得了良好的景观, 而且对屋面刚性防水有维护作用。生态建筑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为。

3.2制定生态城市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

在实际的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 应该对文化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系统性地把握及认识, 从而最终形成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将此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衡量城市生态规划的态势, 且以此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 制定出生态导向型城市规划的具体规范及条例等。

3.3展现城市自己的特色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 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只有充分地展示城市本身所具有的特色, 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所焕发的“魅力”。

3.4加强低碳时代生活导向城市规划改革的方法探索

对于低碳、生态要求下的城市规划改革首先应注意对于城市规划的工作视野进行拓展, 在进行城市规划中, 注意结合传统的城市规划核心与任务, 以保护城市开发环境、节约城市资源、实现城市资源环境的循环合理的应用, 进行和谐、生态以及合理的城市规划设置。其次, 对于生态、低碳要求的城市规划改革应注意对于城市规划的工作方法进行变革。城市规划过程中, 城市规划的工作方法对于城市规划的效果以及城市规划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因此, 对于生态低碳要求下的城市规划工作方法不仅需要具有原有规划工作方法的深刻与系统特点, 还应注意在总体规划情况下, 对于城市规划中城市资源情况的详细分析等, 以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4 结束语

文化生态导向 篇5

一、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

1. 体验经济。

1999年4月, 美国两位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 指出体验是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 环绕着消费者, 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体验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其经济功能主要是通过对消费者的一种产品展示来实现的, 通过这种展示使消费者获得一种难忘的经历和体验。作为体验经济的供给方, 主要是通过展示使消费方在一定的时段内充分体验和感受供给方所提供的产品 (包括环境、文化、风情、氛围、愉悦、激情、特殊环境下的人际关系和联想空间等在内的产品概念) 。这种经济形态, 其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客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到经济供给物之中, 使人得到一种全新的感受, 一种和社会时尚同步的感受。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为体验经济的发育、发展提供了土壤, 体验经济将会有无限光明的前景。

2. 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的开发是必然趋势。

派恩与吉尔摩根据参与的主动性与投入程度, 将旅游体验划分为娱乐型体验、教育型体验、遁世型体验和审美型体验四种类型, 认为每个旅游者的旅游经历都是以上四类体验的不同程度结合。四类体验的中心集合点就是美好的甜蜜地带, 在这个地带, 活动对象达到一种“畅爽”境界。

由于对自然与人文生态认识的深入, 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休闲的旅游经历, 而希望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与运动等全方位的融入, 以体验的方式充分理解旅游地自然的、文化的、生活的和历史的内涵和特征, 从中获得美学体验、娱乐体验、教育体验与遁世体验。生态旅游是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 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 是在利用自然资源供人们观赏的同时, 又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一种活动。体验经济是以需求为中心, 强调需求结构升级,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考虑生产的经济形态。反映在生态旅游中, 就是要以自然与人文生态为对象, 以主动参与为主要方式, 以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为目标, 以深层体验和全在感知为行为结果;与传统生态观光休闲的旅游形式相比, 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更加注重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参与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融入性和自享性。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为满足这一需要, 已正朝着体验型方向发展。

二、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以游客的体验为核心, 以参与性和互动性为主要特征, 以使游客得到美好的感受与回忆为主要目标。因此, 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的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参与性。

没有参与性就没有真正的体验, 在参与过程中, 旅游者改变了被动的角色, 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 这种感觉能激发旅游者在欣赏自然的同时, 感受到回归自然的喜悦。参与性强的生态旅游给予旅游者的是多种感官的刺激, 这种刺激能使他们获得更深刻的印象。

2. 真实性。

只有真实的情境才能真正打动旅游者。生态旅游尤其要注重真实性, 旅游者选择生态旅游, 就是为了看到原始的自然、真实的场景, 在大自然的魅力中享受忘记时间、忘记烦恼、忘记自我的轻松与快乐。

3. 系统性。旅游是包括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的完整

系统, 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是影响体验质量的关键。只有每个环节都带给旅游者畅爽体验的时候, 才能在整体上使游客的体验达到最大化。

4. 差异性。

体验是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 意识中产生的美好感觉, 没有两个人的旅游体验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在开发中要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和针对性, 塑造个性化的旅游。

三、生态旅游体验导向型开发模式

通过以上的分析, 综合来看生态旅游体验导向型开发关键是要选择正确的开发模式。

1. 塑造鲜明的生态体验主题。

主题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 鲜明的主题能充分调动游客的感官, 触动游客的心灵, 使之留下深刻的感受和强烈的印象。它不仅可以启发、诱导游客对自然与人文生态资源的欣赏与认知, 扩展和提升联想的空间与体验感悟的层次, 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而且可以引导景点建设, 提高产品知名度。在产品开发中, 可根据景点生态资源特色与发展方向提炼一个内涵清晰、充满个性的体验主题作为引力源, 景点的设施建设、体验活动的设计、形象建设及对外宣传均围绕这一体验主题展开, 从而通过体验主题的塑造发掘生态文化内涵, 展现生态文化形象, 引导游客体验活动, 以达到最佳的体验旅游效果。例如, 内蒙古草原可以以“宁静”为主题, 让旅游者在辽阔的绿野中享受心灵的平静, 心情的放松;扎龙自然保护区可以打造“教育”为主题的生态旅游, 使旅游者享受猎取知识的喜悦。主题的营造要内外兼顾, 不仅整体设计中要把握“灵魂”, 同时每个细节也必须与主题相一致。

2. 营造真实的生态体验场景和多感官的生态体验氛围。

体验的氛围需要营造, 要利用现有的体验资源搭建体验的场景, 从旅游者直接体验出发, 营造真实的体验场景和气氛。要重视游客的感官刺激。一项服务项目的感官刺激应该支持和加强服务主题, 该活动越能有效地刺激感官, 就越不容易让人忘记;一种体验越是充满感觉, 越是值得记忆和回忆。比如荒漠生态旅游开发时应该尽力营造荒凉的感觉, 打造广阔的沧桑感, 将旅游接待区和景区严格分开, 景区内没有任何人工建筑, 满眼是一望无垠的沙漠, 其中零星点缀两三头骆驼作为衬托, 这些都能增强旅游活动本身的吸引力。所以, 以景点为基本单位的旅游氛围的成功营造, 对强化该景区乃至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旅游形象至关重要。

3. 设计深度参与的生态体验活动形式。

参与是体验旅游活动的核心, 产品开发应为游客提供更多亲身参与的机会, 提供挑战性的活动以增加活动的真实性与参与深度, 使游客融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在自我享受中获得深层体验和全在感知。参与性活动则是由企业提供而旅游者亲自参与操作的, 它能使旅游者获得直接体验的乐趣, 是生态旅游活动中必须倡导的。根据生态旅游资源的不同特点可以设计多种参与性活动, 如游泳、划船, 采莲、采菱, 垂钓、捕鱼, 栽莲、栽菱等等, 游客均可深度参与。这些能让旅游者体验自然生态、当地生活方式和地方文化, 并具有适度挑战性的旅游活动, 可以使旅游者通过多感官刺激来增强对产品主题的深刻印象, 从而使旅游者从真实的旅游体验中对体验的“娱乐、教育、逃避现实和审美”四部分得到充分的感受。

4. 融合历史文化, 开发特色的生态体验项目。

历史文化积淀反映旅游地文脉, 生富态资源结合历史文化积淀开发产品有助于提炼主题, 丰富生态资源内涵, 可使旅游者在体验中获得升华。例如, 金口大峡作为一处典型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它拥有丰富的地质地貌遗迹、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得天独厚的彝族文化。它的生态体验设计是一方面开发设计如“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大峡谷生活 (徒步野营) ”、“穿越八亿年时空隧道 (地质科普) ”等以大峡谷、“地质天书”等各种自然生态景观为旅游体验指向的考察、探险、攀岩类旅游产品。另一方面还把彝族风情作为体验对象, 充分发掘包括风土人情、文化艺术、民族节庆等各方面的资源潜力, 以满足旅游者对异域文化认知和感受别样生活的需要, 如开发设计的“当一回彝族人”、“彝族美食游”、“彝族节庆游”等系列旅游产品。这些历史文化积淀为生态旅游增色不少, 在引导游客体验中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 开发极富体验差异的产品与目标市场。

依据旅游效益最大化原则, 景区的环境、项目、活动与游客自己的生活环境应有较大差异, 能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感受, 满足其个性化和参与性的需求。因此, 生态旅游地应该建设富于体验差异的产品与目标市场。首先, 应依据景区 (点) 的资源丰度与特色, 突出产品的域内体验差异, 避免重复建设;其次, 体验差异主要靠推出新产品、新项目以率先进入市场;最后, 应依据环境体验差异选择目标客源市场, 使体验效果最大化。

6. 保持原生态“体验之源”。

生态资源是体验的载体和基质, 是产品设计的依据。生态体验旅游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 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回归自然, 在深切体验和感知中享受审美情趣, 获得在原有条件下难以获得的愉悦感、成就感、解脱感、归属感及各种实践知识。产品开发要实现上述目标, 必须维护旅游资源的原生态, 保持其先天特色。一方面应坚持资源利用最小人工化;另一方面必须保护环境。即让经营者在提供体验性机会和情感性消费中保证“绿色化”的制造和维护过程, 经营项目均是采取积极有效的生态措施, 以保证旅游目的地资源开发、环境和设施建设的生态安全, 最终获得长期的发展机会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总之, 体验经济时代下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体验导向型生态旅游的开发, 应依据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需求变迁的市场导向, 立足资源优势, 开发游客乐意重复使用的生态旅游产品, 积极开拓体验旅游市场, 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从而推动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竞争日趋激烈, 生态旅游急需寻找到新的出路。体验导向下的生态旅游的开发模式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要求在认识和尊重当地自然生态以及相关的民族文化生态前提下, 开发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个性化旅游产品。这有利于延长生态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 促进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体验导向,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严力蛟.生态旅游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2]伍晓奕.体验式旅游的革新战略[J].商业经济文荟, 2005, (3) :56-58.

文化生态导向 篇6

(一)研究背景 (1)产业发展。在我国,有机生态农产品的概念提出始于1990年,二十余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 有机生态农产品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200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1号文件 《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还特别指出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近年来,中国应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制定《全国生态农业发展纲要》,将生态农业发展的阶段目标、任务和措施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中,并以此指导具体实践。

(2)定价理论。随着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生产过剩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使买方的议价能力和谈判能力占据了强势地位。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上,消费者是起支配作用的一方,生产者应根据消费者的意愿及偏好来安排生产,衡量企业效率以及存在价值的决定权转移到顾客手中。产品定价过高会使产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产品价格过低则会使厂家利润微薄甚至亏损,因此,如何选择一个合理的定价参照体系,使产品定价不偏不倚,是各个厂家和学者一直关心和研究的课题。目前,影响农产品定价的因素主要有农产品的成本、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等。在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农业产业熟练生产的今天,生产成本无法产生太多差异,因此对于个体生态农产品生产企业来说,迎合市场才是最有效的定价起点。

(3)新渠道带来的变化。以“淘宝”为代表的网络销售平台的出现和日益普及,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成为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威柏认为网络营销最直观的认识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网络为导向,为实现企业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企业活动。相对于传统营销,网络营销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宣传方式低成本,时效性好,交易过程简易。它使得营销的主体、对象和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消费主体在企业营销中的地位已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发言权。传统市场营销中的一些具有优势的资源在网络市场营销中可能失去了优势,因此,企业必须重新审视网络虚拟市场,调整旧的思路,树立新的观念,开创新的思维,研究新的方法。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邱建军等(2005)分析了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指出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提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应重在因地制宜、创新模式。 赵其国等(2007)在分析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后指出,生态农业在解决当前及今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及食品可持续生产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与不可替代的作用。刘加珍等(2013)认为分析我国经济滞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具有重要意义。王平 (2012) 认为必须在公平、合理、统一规则,充分满足买卖双方对定价的话语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与管理技术建立中国的农产品定价科学体系。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了借助网络销售平台帮助生态农产品扩大销量等问题,但是关于如何扩大销量、什么因素会影响销量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顾客导向程度和行为,做了一系列的调研、分析,为企业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二、有机生态鸡蛋顾客导向定价与市场占有情况

为明晰市场定位,本次调查问卷调研思路如下,首先, 调研有机生态鸡蛋的购买频率,旨在通过与普通鸡蛋人均消费水平的比较,了解有机生态鸡蛋的市场占有情况,分析有机生态鸡蛋未来市场缺口的尺度;其次,调研有机生态鸡蛋的购买动因,旨在帮助生产厂商锁定市场群体,找出营销重点,进而有针对性的制定营销方案;第三,调研大众对于生态鸡蛋价格合理区间的接受范围,明确产品定价目标。一个成功的产品定价应该是在明确定价目标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定价策略而获得的。根据“4C定价理论”采用顾客导向定价法需要先了解顾客的期望价格,然后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价格,以价格定市场,以市场定销量,以销量定产量,以产量定规模,以规模定管理。

本次调研始于2014年3月,调研时长34天,调研地点分布在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门头沟区、通州区、昌平区、密云县、延庆县等10个市区、县城, 调研对象主要是收入在中高层次的城市白领、有老人孕妇或儿童的家庭等,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有效收回1561份。以下是本次调研的成果分析。

(一)有机生态鸡蛋购买频率调查分析

根据图1数据加权平均求得人均购买量为:(30+60/2* 22%+(10+30)/2*33%+(5+10)/2*25%+(1+5)/2*20%=19枚/ 月/人

瑞思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鸡蛋消费量为2公斤/月/ 人,2公斤约合40枚鸡蛋,是目前人均消费生态鸡蛋的2倍 (普通鸡蛋售价折合0.67元/枚)。由此可见,该领域的消费市场处于一种上升期。随着人们对有机生态农产品消费意识的提高,未来有机生态鸡蛋的市场空间还有很大,加大营销力度很有必要。

(二)有机生态鸡蛋消费动因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大部分购买有机生态鸡蛋的原因是特定人群的需要(特定人群主要指:孕期及产后的准妈妈们、病人、儿童、生活条件较优越的中高收入阶层等),由此可见,在有机生态农产品销售领域,市场细分是极其必要的。有机生态鸡蛋服务于特定市场,以品质和服务取胜,因而其售价高于普通鸡蛋是可以被公众接受的。

(三)大众对有机生态鸡蛋价格合理区间的接受范围

根据图3调查人群中接收价格的状况,求得加权平均值:

3*42%+2*31%+1.5*14%+1*13%=2.2元/枚

综上认为,在顾客导向的约束下,合理的市场价格为2.2元/枚。

三、网络销售有机生态鸡蛋价格与销量影响因素

(一)网络数据收集与整理网络营销是一对一的、 消费者主导的、非强迫性的、循序渐进式的,是一种低成本与人性化的促销,是一个主动式信息传输渠道,商家在网络上主动发布信息和广告宣传,顾客在家中发出问讯或购买信息而实现双向互动完成商场销售交易。参考“淘宝”网络平台,假设:在网络平台下,消费者在比较所需购买的商品时,考虑的因素可能包括:价格、品牌、信誉评价、产品产地、运费等。以下汇总分析旨在从上述分析中找到最敏感因素,以便为提高网络营销竞争力提供思路,同时,给出网络平台下有机生态鸡蛋的合理销售价格。

(二)变量选取与定义根据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销量理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越低,销量越大, 本文以销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价格作为解释变量,选取信誉值、运费来作为控制变量。

由于实际情况中,运费分为满足条件包邮和付运费两种情况,因此赋予付运费的一般情况首重10元、续重五元运费为值“1”,包邮赋予值“0”。运费不为10元的情况按照该情况的运费与10的比值为该运费的值。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在进行回归分析前,先就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表3是各统计变量的平均值,最大最小值以及标准差。

(2)回归分析。在相关变量回归之前,本文对主要变量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见表4。

Stone和RASP(1991)建议进行回归分析时,变量相关系数不应超过0.5,本文研究变量的相关系数均未超过0.5,故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可纳入模型之中。此外,经过共线性分析,容差均小于0.1,VIF值均小于10,说明回归方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问题。为了研究生态有机鸡蛋价格与销量影响因素的关系,建立如下模型,模型中β0、ε1为常数项,β1、β2、β3为模型回归系数。

由表5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价格是影响销量最敏感的因素,并且与销量呈负相关。从相关系数来看,价格每变动一个单位,销量要朝相反的方向变动1600多倍。由此可见,调整价格对销量的影响是巨大的。

普遍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信誉越好,销量越大。然而在这次回归中,销售量与信誉的关系是负相关。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呢?通过仔细研究数据发现,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销量特别大的企业信誉较低造成的。这可能与销量大的企业遇到的差评要多一些有关, 因为一个不好的评价就会把整体口碑评价降低很多。但是由于该系数只有-46.6,绝对值不到价格与销量相关系数的三十六分之一,因此,调整价格,才是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的最明智选择。

从表5中可以看出,销量与运费的关系是正相关的。这也与一般认识里销量与运费负相关相违背。因为一般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会把运费也平摊到单价中。既然单价与销量负相关,为什么运费反而与销量正相关呢?通过研究数据发现这是因为商家为了激励消费者多购买产品,会设定“40枚包邮”、“50枚包邮”、“60枚包邮”等促销策略,导致消费者一般都会参与这种促销活动。然而实际上,商家早已把运费转嫁到包邮的商品价格中。因此运费对销量并不敏感。

四、结论与建议

中国营销大师骆超先生讲的“产品是道具,服务是舞台,顾客是演员,企业是导演”,“唱主角”的已经不再是企业而是顾客。以顾客为导向的“4CS”论定位的中心是消费者、是顾客、是人本身,这是符合人性的。通过上述分析,给定了生态鸡蛋基于顾客导向的一个合理价格区间,希望能够带给相关企业以参考。基于顾客导向理论,结合上诉分析,对相关有机生态农产品企业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根据调查,购买人群主要是孕产妇、儿童、生病老人,注重高生活品质的白领等,对这一部分群体,可以采取集中的差异化战略,加强宣传力度,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同时创新营销手段,动态地适应顾客需求,避免脱离顾客实际需求的产品生产或对市场的主观臆断。

其次,在针对特定消费人群扩大知名度的基础上,关注价格的影响,扩大消费人群。对顾客让渡价值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注意顾客的消费能力、消费偏好以及消费行为。根据上文分析可以发现,在品牌差异不甚明显的前提下,顾客最关注是价格,由于定价权掌握在顾客手中,为提升竞争优势,企业应将产品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 (约2元枚),且由调查问卷及网络普查发现,优惠越多的品牌(即变相降价)越受消费者青睐,这就要求企业采用市场定价的方法,在确定价格的前提下,保证质量,同时控制成本。

最后,针对当前火热的网络市场,作为卖家,与其把更多精力放在好评率、信誉等问题上,不如控制好产品价格及附加费用(主要指运输费用),要考虑顾客购物等交易过程如何给顾客方便,此两者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摘要:成本导向、顾客导向和竞争导向是三类常见的定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产品。本文以有机生态农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顾客导向定价理论,研究了定价、信誉、广告、销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对探讨有机生态农产品经营发展战略进行了有益探索。

文化生态导向 篇7

一、关于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娱乐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各种新型的节目不断推出。真人秀节目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娱乐节目,节目内容主要以各种明星的比赛活动为主。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经历了由喧嚣到沉寂的蜕变。作为真人秀节目的“五子登科”,K歌秀迷失于全民卡拉OK的滑稽,体育娱乐竞技秀陷入审丑的迷惑,音乐选秀遭逢政策滑铁卢,家庭秀有创新无热点,婚恋交友秀难逃后情感主义的怪圈。浮躁终将导致消歇,喧嚣毕竟归于沉寂,先天不足的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在泛娱乐化和后情感主义的当下语境深陷泥潭。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沉疴不起的症结何在,如何冲出重围?这是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想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应该如何对自身进行加工?

其实经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创新性很低,大都处于模仿状态。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特色,观众必须从真人秀的节目本质出发,不断深入,加强真人秀节目的创新点,让真人秀节目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真人秀属于一种综合性的娱乐节目,在西方国家出现得较早,所以其发展模式和动向都较为成熟。中国真人秀节目最早出现于20世纪末,是广东卫视播出的《生存大挑战》,这个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中国娱乐行业也因此刮起了一阵真人秀节目模仿的潮风。随着真人秀节目数量越来越多,仅靠简单的模仿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所以很多真人秀节目开始尝试变革,将内容逐渐与中国的国情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本土化真人秀节目。在这段时期,中国最为成功的真人秀节目是《超级女声》,虽然其主要模式借鉴了《美国偶像》,但是在内容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适应了中国当前的国情,如参赛条件、筛选过程等都进行了很大的改动,在中国娱乐行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超级女声》的收视率也因此不断刷新。

相关数据显示,近年中国的真人秀节目数量不断增多,截至2014年底,我国真人秀节目数量就已经超过了70个,到2015年,真人秀节目的数量更是疯长至200多个。为了获取观众的支持,很多真人秀节目邀请了当红明星作为嘉宾,这种模式的真人秀节目得到了更多人的拥护。在这种环境下,也暴露出了中国真人秀节目的一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良好的解决,将会对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形成阻碍。

二、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趋势

观众之所以喜欢观看真人秀节目,其主要原因在于“真实”,很多观众可以在真人秀节目中看到明星的生活常态,所以感到非常的新奇,这也是真人秀节目最大的吸引力,如果失去“真实性”,那么真人秀节目也就名不副实了。根据我国目前的基本情况分析,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目内容真实,弘扬美好品德

真实性是真人秀节目的本质所在,也是观众选择观看真人秀节目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真人秀节目过于失真,反而愧对观众的选择,很容易激起观众的反感情绪,不利于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真人秀节目除了体现其娱乐性外,更重要的是要弘扬正能量,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节目有《爸爸去哪了》《旋风孝子》等。《爸爸去哪了》主要讲述的是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故事,通过父子的努力,将节目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一一解决,弘扬了一种百折不挠、团结向上的精神,很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这是一档非常成功的真人秀节目。《旋风孝子》则是通过展示明星家庭中的真实情景,弘扬了“中国民族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因此,真人秀节目在满足“真实”本质的前提下弘扬各种正能量,才是节目的发展价值所在。

(二)融入传统文化,大刀阔斧创新

随着真人秀节目数量越来越多,观众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真人秀节目质量的良莠不齐,其中就有很多真人秀节目出现了“娱乐大于一切”的问题,在这类节目中,节目嘉宾完全为了娱乐而娱乐,甚至以低俗的内容博得观众的欢心,这种娱乐节目绝不会成为真人秀节目发展的主流。真正符合中国当今社会的真人秀节目,必须要体现出高品质的特性。为了达到目的,真人秀节目必须要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大刀阔斧地创新,把“娱乐”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娱乐节目也不在少数,如山东卫士播出的《你好,历史君》,就是将娱乐因素与中国的历史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享受娱乐的同时,也学习到了一些历史知识。另外,《中华好诗词》《最爱是中华》等节目,同样也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节目中,对弘扬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符合广电总局发布的《通知》。

(三)机遇与挑战并存,改善观赏效果

对于观众而言,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的节目才是好节目,如果仅仅为了体现节目的价值,而忽略节目的观赏性,是非常不可取的一项措施。对于真人秀节目而言,如果能够将“机遇”“挑战”融入节目中,提高节目的观赏效果,那么这也是一种非常成功的真人秀节目类型。比如《挑战不可能》就是要求参赛嘉宾按照节目组的安排,挑战各种项目,从而完成各种高难度的任务。这个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不仅弘扬了“勇于挑战”的精神,而且比赛过程也由于挑战的存在而变得扣人心弦,大大提高了节目的观赏性。除此之外,《跟着贝尔去冒险》也是一档观赏性很高的节目,由于节目充满了各种挑战,这不仅是对参赛嘉宾而言,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是一种挑战,所以很容易引起参赛嘉宾和观众之间的共鸣,从而实现节目质量的突破。

三、《跟着贝尔去冒险》与《荒野求生》

《跟着贝尔去冒险》属于自然探索类真人秀节目,节目邀请到的嘉宾有蒋昌建、张丹峰、韩雪、大张伟等明星,以及国外著名探险和生存专家贝尔·格里尔斯。在节目中,明星嘉宾要在贝尔的带领下完成节目组安排的各种冒险任务,如飞机跳水、徒手攀岩、悬崖速降等户外体育项目,不仅可以让观众体验到惊心动魄的感觉,而且通过节目还可以让观众体会到自然的魅力,学习到各种野外求生方法,弘扬“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

(一)具备野外求生技能的主持人

根据《跟着贝尔去冒险》的模式分析,其主要借鉴了国外非常有名的一个节目《荒野求生》,但是在引入后,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节目组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明星属于关注度较高的一类群体,让明星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可以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在节目中,邀请到的明星嘉宾需要根据节目组的要求进行严酷的野外求生训练,以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求生专家贝尔为这档节目的主持人,而且在进行野外求生训练的过程中,还可以为明星嘉宾提供各种建议,保障他们的安全。贝尔是一名具有专业野外探险技能的主持人,而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任何一位主持人可以胜任这项工作。为了能够让这一类的节目在我国取得更好的发展,具备专业生存技能的主持人是必要条件之一。

(二)具备令人激情澎湃的新情节

如果观看过《跟着贝尔去冒险》,观众肯定会被其惊心动魄的节目环节所吸引,其实这也是这档节目最为出彩的一点。在节目中,节目组将各类户外体育项目与野外求生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创新更具有提高节目观赏性的特点。在节目中,邀请到的明星嘉宾所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但都是以节目组给定的各种线索为主线,将各种挑战串接在一起,形成新的情节,以提高观众的观赏兴趣。大量悬念的存在,导致很多观众在观看节目时,都感觉到非常的刺激,甚至有想要尝试的冲动。另外,体育项目的融入,更是进一步提高了野外求生过程中的观赏性,满足了观众的视觉观赏需求。

(三)具备提高观众参与性的新模式

传统的真人秀节目中,观众都是以欣赏为主,很少有机会去参与进去,但在《跟着贝尔去冒险》中,观众可以通过微博、论坛等方式与节目组或其他观众进行交流,通过讨论相关的野外求生技能,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性,这也是节目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创新模式的改革让《跟着贝尔去冒险》收获了大量的观众,对保障节目的收视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节目的播放,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明星在遇到求生问题时的紧张感,也真实地了解到了明星面对恐惧时的表现,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同时也是对观众的野外求生技能的普及,让观众在享受娱乐的同时掌握各种求生技巧,提高自己在野外的生存能力。

(四)具备先进的拍摄技巧

在真人秀节目中,拥有先进的拍摄技术非常重要,尤其是野外求生类真人秀节目,更要采取与一般真人秀节目不同的拍摄视角以及拍摄技巧,它需要的镜头更为丰富。在《跟着贝尔去冒险》中,为了保持高质量的视觉感受,节目组任用了贝尔的御用拍摄团队,这支团队具有非常丰富的野外拍摄技巧,可以给观众呈现出更为真实的画面,带给观众一场超视觉的盛宴,好多观众看完一期之后都会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受。

(五)具备倡导体育精神正能量的作用

对于娱乐节目而言,要想长久地发展下去,千万不可“为了娱乐而娱乐”,否则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娱乐节目虽然重在娱乐,但是也要把握中心,好的娱乐节目可以让观众在享受娱乐的同时,认可它存在的价值。《跟着贝尔去冒险》中,包含了大量的求生技能,甚至很多技能都是闻所未闻,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观众不仅体会到了真人秀节目的娱乐效果,而且可以从节目嘉宾的身上学到很多正能量的东西。大张伟是一名歌手,从来没有野外求生的经验,但是在经过一次次的挑战后,他逐渐开始变得坚强,可以面对任何困难。节目组还将各种体育项目融入求生过程中,对弘扬体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可见,《跟着贝尔去冒险》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所以这是一档非常成功的真人秀节目。

四、结语

真人秀节目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娱乐节目,但很多真人秀节目却没有真正地理解它的含义,导致节目的质量良莠不齐。面对这样的情况,广电总局发布了《通知》,对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性作用。《跟着贝尔去冒险》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真人秀节目,观众通过观看节目可以了解自己喜欢的明星,通过在这些娱乐明星身上发生的变化,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节目的魅力,这就是《跟着贝尔去冒险》的社会价值所在。在未来的真人秀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针对我国的基本情况,结合国外先进的经验,对真人秀节目进行大胆尝试,提高节目的创新性,更好地弘扬社会价值观。

摘要:随着频道的专业化趋势不断加强,各媒体平台不断花重金请明星来打造现象级的真人秀节目。比如东方卫视的《跟着贝儿去冒险》、央视的《了不起的挑战》、湖南卫视《旋风孝子》等,都在霸占着黄金时段的电视屏幕。这类节目的理念,就是将原本高高在上的各路电视明星安排到普通平凡人的各种岗位进行职业体验,或是带领他们进入非常环境(原始森林、荒漠戈壁等)进行生存体验,抑或是对他们真实的现实生活进行记录,最后引发各类人性讨论。此类节目大行其道的同时,在并不成熟的电视节目分级别播放的国内环境中,将给人们带来哪些价值观的传递?节目中设置的各种人性大考验或是真实事件是否能够被屏幕前的观众所接受?会引发怎样的讨论和后续影响?会产生怎么样的共鸣?这些都是本文将关注的要点。

关键词:泛娱乐化,真人秀,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1]胡晓锐,李翔,牟明善.喧嚣、沉寂与突围——泛娱乐化语境下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J].南方电视学刊,2012(2):53-58.

[2]冯佳,侯俊.浅议户外体育真人秀栏目《跟着贝尔去冒险》的发展[J].当代电视,2016(1):85-86.

上一篇:企业采购成本管理下一篇:美术专业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