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性校园文化

2024-09-09

生态性校园文化(精选12篇)

生态性校园文化 篇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需要大力繁荣和发展生态文化, 本刊与天津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共同开办生态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专栏, 由杨立新研究员主持,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财经大学等相关专家、教授参加, 对媒体文化的生态觉醒与生态媒体文化发展、论生态美学文化发展、生态文化的建设与管理、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着力点、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文化论析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或诠释, 以飨读者。

媒体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 媒体的形态和功能都在不断变化, 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媒体的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只是一种传播手段和工具, 而是演化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成为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因此, 在生态文化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决不能够忽视媒体的作用, 生态媒体文化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一、媒体文化的变迁及其生态意义

生态媒体文化是生态文化与媒体文化结合的产物。从传统媒体文化到生态媒体文化的转变, 是以媒体的形态与功能的转变为契机的。

(一) 以技术发展为基础的新媒体文化时代的开启

从人类文明产生之日起, 人们就为使信息得到传播而孜孜以求地寻找着合适的媒体。从口耳相传到结绳记事, 到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和不断改进, 正是凭着传媒技术的进步, 人类灿烂文化才得以延续千年并不断发展。工业革命后, 纸质媒体、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鼎足而立, 支撑起工业文化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 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卫星、电脑、手机被应用于信息传播领域。这些新的媒体形式的出现, 重新定义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

以前当人们提起文化的时候, 大多只关注其内容与本质, 只关注它所负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而很少关注这种文化得以表达的媒介方式, 这说明在传统认识当中, 媒体只是文化、信息传递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它对文化本身的发展无足轻重。但是在加拿大著名媒体评论家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这一理论之后, 人们开始关注文化传播中具体的媒介方式。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人们对这一理论的理解更加生动和直接。因为, 正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施众和受众的关系, 在网络状的双向信息传播过程中, 人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 每个人都互联在媒介社会中。正如哈罗德·英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所说的“长期以来对媒体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被传播的信息的特性, 而且, 这种广泛的影响最终会建构起一种文明。……因此, 一种新媒体的诸多优势最终会导致一种新文化的产生。”[1]因此, 当媒体文化作为一个范畴被提出来, 即把媒体看成一种文化形态的时候, 就是要强调媒体的存在和发展对文化发展本身所产生的影响。

(二) 媒体形态的转变

人们已经开始用“第四媒体”这一称谓来指代网络媒体, 甚至还有人提出了“第五媒体”的说法。这说明在作为一个整体的“媒体”概念当中, 它的传统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 媒体整体形态已经由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三足鼎立”, 演变为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和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四大媒体形式并存的局面。

四大媒体形态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履行着信息传播——这一媒体的基本功能。但是在传播过程中, 新媒体表现出与传统媒体的极大不同。从信息管理角度讲, 传统三大媒体形式的传播内容、范围和过程都是传播者能够掌控的, 它的信息传播模式也是单向传播, 因此利于进行管理。新媒体形式则不然, 仅以网络媒体为例, 技术的特性决定了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 因此它的信息的真实性得不到切实保障;网络媒体的传播模式是非线性的、双向的, 传播者不能对信息的传播实施有效控制。因此, 相较传统媒体形态而言, 传媒技术改变带来的不仅是传播内容的改变, 文化传播的性质也受到深刻影响。新媒体形式的出现使文化范式发生剧烈变革。

现代媒体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大量信息和对各种信息处理的能力, 不断生产、复制、传播着文化, 形成了覆盖社会的话语体系。在其中, 新媒体形式由于其隐蔽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吸引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 从而改变了原先的社会话语体系秩序。人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将文化的控制权授予了传媒, 尤其是大众传媒, 媒体文化也就成为人们精神消费的主要供应源, 现代人在精神消费方面对传媒的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大。正因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掌控媒体比占有信息更重要”[2]。这就为什么要提出生态媒体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

(三) 媒体对人们生态意识觉醒的贡献

现在, 全世界都在关心生态问题, 各个国家的政府也都在积极着手解决生态危机, 可以说人们对生态问题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 不断扩大的影响范围让人们不得不重视它, 另一方面, 人类这种从破坏生态环境相对自身行为的反思的转变, 与媒体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对生态意识的传播是密不可分的。

人类随自身行为的反思始于社会精英层, 而促使这种精英思想向大众传播的就是媒体。最早, 我们是从纸质媒体看到了美国著名生态文学家爱德华·艾比在20世纪50年代对工业时代那种“为发展而发展”的唯发展主义的尖锐批评, 这无疑是对后来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最早的警示。来自纸质媒体的反思, 影响更大的是由蕾切尔·卡逊撰写的后来被称之为“绿色圣经”的《寂静的春天》, 正是由于《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发行, 公众开始注意环境问题, 并掀起了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可以说, 媒体对生态意识的启蒙居功至伟。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媒体通过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追踪报道、深入报道, 为人们了解发生在地球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打开了窗口。并且, 媒体站在维护社会公正的立场上, 为公民表达生态诉求提供了渠道。因此说, 正是借助了媒体, 社会精英才实现了对整个人类进行生态文化启蒙;媒体对日益浩大的生态保护运动提供了积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文化成为推动生态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生态媒体文化的功能分析

如前所述, 媒体文化相对于文化的元结构来说, 属于衍生性文化, 或者说是一种延伸与扩张性质的文化。它既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又和文化的元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依附性;同时, 它自身还具有拓展为新的文化形态的变异性。媒体文化对于文化元要素的强力渗透与扩张, 使它与文化元结构的关系, 已经从过去的“内容——手段”式的结构结合, 逐渐转变为今天的互为一体式的结合。正是以这种方式, 媒体文化以自己自在的也是特有的方式塑造着人, 并引领着今天的生活走向, 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生活样式。生态媒体文化正是利用媒体文化的这一优势来塑造新一代的“全球公民”, 而不管他们是否愿意或自觉。

(一) 生态媒体文化功能的价值基础

生态媒体文化和一切传媒一样, 是社会文化的载体, 它承载着并制约着人的基本行为方式、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伦理。因此在这个“信息为王”的时代, 也决不能以信息的功能掩盖媒体在道义上所应当承当的重要责任。不管媒体的传播功能多么强大、传播范围多么广阔, 它都必须遵循对人类公理、道义、正义、良知的追求与价值公设。在生态文明时代, 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并维持生态平衡是关系全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 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生态媒体文化就是媒体在承担起“社会的良心”的角色定位的具体体现。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生态媒体文化为自己的受众寻找和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和社会道义的支撑, 并在社会公众中努力深化对生态文化的理解, 以潜移默化式的全新手段, 把古今中外的一切生态文化要素重新整理、组织和再加工, 然后传播四方, 对社会公众进行生态文化的启蒙、教育, 赋予他们新的生态文化眼光和生态文化的精神, 从而极大地改变着公众的知识构成和生活态度。

(二) 生态媒体文化的基本功能

生态媒体文化对一个社会生态文明程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功能来实现的。

第一, 生态信息传播功能。信息传播是媒体的最基本功能, 对生态媒体文化而言, 对生态信息的传播是最具基础性的功能。生态媒体文化所传播的生态信息的具体内容千差万别, 但从根本上来讲它传播的是一种关于生态的人类意识, 即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涵盖了资源保护、荒野保护、人性的提升与道德扩展、生态性情等四个层面, 它向人们提供的是关于自然界内在价值的认知。这样一个生态信息传播的过程也就是生态媒体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播文化的过程。

第二, 生态教育、教化功能。生态媒体文化传播最显著的意义是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的教化。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分析大众传媒的社会作用时明确指出, 传媒可以“使文化代代相传”。其实, 他在说明传媒的传播文化功能的同时, 也告诉我们传媒还具有教育和教化的功能与作用。生态媒体文化的教育和教化作用, 迥然不同于传统教育。生态媒体文化提供的“教育”是蕴含在每个时段海量般的生态文化信息中;而且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得以实现的, 它属于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不着痕迹式的“浸润”型教育方式。正如法国新闻学者贝尔纳·瓦耶纳对于一般媒体文化所下的论断:“真正的教育也离不开新闻 (媒介) 。因为大众传播工具是一种扩大器, 可以使教育者的作用超越一般传播的对象。”[3]因此, 尽管从媒体所获得的知识可能不够系统, 但它们对公众的生态文化观念的影响和改变, 却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条件或较少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的人来说就更是如此。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态媒体文化的教育与教化作用不容低估。

第三, 对社会消费行为的生态引导功能。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商品的购买和消费, 对生活方式消费的组织和引导, 开辟新的生活风尚和消费领域。[4]对个体而言, 媒体的生态文化型导购, 就是通过倡导绿色消费, 让消费者放弃过去的购物习惯, 比如, 自带购物袋, 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袋;采购商品时, 既注意其环保性, 又注意无公害性;等等。对一个群体而言, 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生态化的消费行为, 不是靠一日之功就可以做到, 它需要一个形成习惯的漫长过程。因此媒体的引导更要有一种持久的耐力, 大到购房、购车、装修, 小到垃圾分类、旧电池的回收和废物利用等等, 都要倡导一种生态化的新型消费方式。在开辟新的生活风尚和新的消费领域方面, 生态媒体文化的着力点在于倡导新的生活概念。比如, “投资健康”的新概念, “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新时尚, “强调健康而人性化的工作状态”的新追求, 等等。

第四, 对生态价值观的更新。这涉及到一个更深、更广的领域。可以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一切合乎生态文化的新观念都必须经由大众传媒去传播和普及, 然后才能逐步地成为了一种特定的生态文明时代的文化精神。生态媒体文化在影响人们价值观念、社会生活结构, 营造生态文明社会风尚等方面的功能意义更加深远。

三、媒体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化

媒体在生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得世界各国的政治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文化交流, 都不能不考虑到生态媒体文化这一特殊因素。从整个生态文化体系的角度看, 生态媒体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的地位和作用已经不容置疑。而就生态媒体自身而言, 它的运营也存在一个生态化的问题。

(一) 媒体管理的生态化

媒体生态包含诸多因素, 主要是一定时代的政治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形态和媒体本身的属性、话语立场、人文精神以及受众方面的教育水平、文化境界、身份背景等等。而今急剧变化中的社会科技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 对原先的媒体生态造成多方面的冲击和影响, 原来的媒体生态已经不再平衡, 亟需建立起新的媒体生态加以应对。现在我们已经不能简单地将媒体看成是传送思想与信息的中性工具, 因为它在每天播报新闻、输出知识与制造娱乐节目的过程中, 于悄然隐现之中改变着现实, 也包括改变着人们对现实的理解与阐释。面对这种现实, 也只有以道德自律和法律他律相结合的科学管理, 才可以使媒体的舆论多变而不越界, 观点有趣却不病态, 节目搞笑却不下流。就像信息之间的互通有无, 话语环境的有度开放, 现代传媒以构筑自身优化的生态环境管理机制, 以确保媒体生存与发展。人们也只有确立媒介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和资源观, 才能确保媒介生态的总体平衡和良性循环。

(二) 媒体产业的生态化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媒体产业的经济属性使得不同媒体间的竞争不可避免, 并且这种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但必须认识到, 媒体作为一个产业, 它的内部竞争应当是有序的, 它的产业内部结构应当趋于合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个产业的长久发展。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 没有任何一种媒体形式可以完全取代另一种媒体形式。各类媒体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纸质媒体便于携带, 使用方便, 可以多次阅读, 但时效性较差, 信息量不大;广播媒体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 但需要辅助设备;电视媒体声情并茂, 信息量大, 但信息不易保存, 需要使用辅助设备, 与受众互动有限;网络媒体的优点无须赘言, 但它也存在受网络基础设施限制、使用成本高、对受众的技术素质要求较高等问题。因此媒体产业的生态化要求不同形式媒体在发展中扬长避短。以围绕突发性的生态事件展开报道为例, 网络媒体应当是反映最迅速的媒体, 也是能为民众提供最快沟通渠道、为决策者提供社会反馈信息最快的媒体, 电视媒体对事件的背景报道与追踪报道更加专业, 而纸质媒体在为受众提供关于该事件的系统信息和深层评论方面则更加擅长。如果不同形式的媒体单位之间能够达成某种带有资源整合性质的合作框架, 那将会在相当程度上减少各媒体为“抢”“热点”问题而造成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 使媒体产业的生产机制更加生态化。

在媒体产品的生态化方面, 必须注意到大众参与对媒体产业的影响。特别是网络媒体赋予使用者以自由权利, 但尚未形成可靠的约束机制, 经由网络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必然影响这个媒体文化的发展,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媒体产品在内容上做到雅与俗的合理搭配,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 实现媒体产品内容的生态化。也是在这个意义上, 媒体产业的生态化要求对媒体技术进行生态化改进。

(三) 媒体技术的生态化

媒体技术的生态化实际上已经牵扯到生态技术文化与媒体文化相结合的问题。生态媒体文化得以产生和成立的基础就是媒体技术的进步。媒体技术的进步虽然带来传播方式和手段的发展和便利, 但它所带来的一些生态问题也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忽视媒体技术的负生态效应, 只想着用反生态的媒体去传播宣扬生态文化的发展, 将是非常可笑的。

在各种媒体技术的生态化过程中, 纸质媒体的生态化问题最容易被凸显出来。因为纸质媒体的发展直接牵扯到一个重要的自然资源——森林。纸质媒体的增长使人们很快就联想到本已十分匮乏的森林资源。另外, 纸张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巨大。广播和电视媒体技术的生态化要求, 主要是源于广播发射台和电视发射塔所产生的高频辐射对周边环境、居民健康的影响, 已经发生的纠纷和潜在的矛盾纠纷直接牵扯到生态管理制度的落实与人民生命健康保障问题。网络媒体技术的生态化则主要应关注对废弃的网络设备、电子垃圾的技术处理, 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 应当对媒体技术使用全过程进行符合生态的改进或改造, 从媒体设备原材料的选择到对媒体文化生产的上游、中游、下游适用技术的选择, 都应询从科学的、环保的规定和必要的处理程序。当然, 媒体技术的生态化主要还是要通过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Innis, H.A. (1951) The Bias of Com-munication.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Toronto;

[2].汪敏:“新媒体文化征候探析”, 《理论与创作》2007 (6) :49;

[3].肖璐:“试论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3 (2) ;

[4].蒋原伦:“媒体文化引导消费”,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生态性校园文化 篇2

一、理念

1、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环境自律,趋利避害,化害为利。

2、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可以统一于发展循环经济。

3、大的生态环境治理坚持地企统筹,政府主导,规划优先。

4、环境收益要大于或等于环境投入。

5、大尺度空间、长时间跨度地解决好资源枯竭矿区和山川河流问题。

6、修复与开发并重,围绕开发搞修复。

7、多栽树就是减排。

8、生态环境治理遵循环境自恢复规律,多用中医调理方式,少用外科手术方式,顺其自然,宜林则林,宜水则水,返璞归真。

9、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经营。

二、文化现象

1、城市荒地变成了城市绿肺,提供了市民休闲的场所。

2、工业废弃地成为了最佳宜居地。

3、泉大资源枯竭矿区治理形成了理念文化、技术文化、体制文化,影响了煤矿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路,推动了国家相关政策、矿区生态建设和生态教科书建设的发展。

4、推动了淮河中段治理思路的创新,探索了国家能源基地和河流安全利用的新模式。

5、设立了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推动了矿区生态保护和利用的国际交流。

6、提高了所在地煤炭城市的整体生态价值、环境价值和城市品位。

三、成果

1、“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与开发。

淮南市东西长南北窄,主城区分布在舜耕山两侧。“泉大”资源枯竭矿区南倚舜耕山,正好位于主城区中间地带。“泉大”面积22平方公里,东西走向约8公里,是1903年开采并已报废30年的老矿区,形成大面积的“城市荒地”。

从2003年开始,进行生态修复和开发。目前,已完成10.4平方公里,包括生态修复7.2平方公里,开发利用3.2平方公里,还增加了2.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地。使“城市荒地”变成以“山、水、林、居”为特征的最佳宜居环境,成为城区中间地带的“绿肺”。这在全国煤炭城市中不多见,也是本省省辖市仅有。市民到此休闲游玩,扶老携幼,络绎不绝,资源枯竭矿区反倒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画。

“泉大”工程预算总投入100亿元。其中环境修复与生态恢复13亿,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8亿,产业整合退出及居民拆迁安置20亿,棚户区及居民住宅区进行改造建设59亿。

“泉大”生态修复技术路线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尺度空间、长时间跨度地治理修复。不是外科手术式,而是中医调理式;不是西方油画式,而是中国山水画式。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充分尊重环境自身的选择与恢复能力,犹如根雕一样,因势修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不

搞奢侈性建筑,追求田园风光。

生态修复,恢复植被,使修复的水体、绿地与舜耕山林形成一个整体;修复水系,恢复水脉,留住地表水,停采地下水,使水系联通,变死水为活水;广植林木,修复植被;保持塌陷区农田自然生态,形成田园风光;对部分工业遗址等适当加以保护和利用;把舜耕山以北、洞山东路以南建设成为城市交通线、绿色风景线、文化景观线。

目前,水库生态区、山林生态区、湿地生态区三个“精品区”基本完工。老龙眼水库生态区是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008年获国土资源部立项批准。通过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生态重建的面积达到609.9亩,减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促进了土地增值(地价纯增值3.6亿元)。老龙眼水库生态区配套亭、台、桥、休闲会所等建设内容,使修复工程不仅提高了老龙眼景区的自然价值,使其更具有观赏性、可游性,已经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城市公园,为打造宜居矿城提供了一个样本。

大通湿地生态区是大通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007年获国土资源部立项批准。经过修复,恢复了自然的生态,山林与湿地相映成趣,树木主要品种有刺槐、麻栎、侧柏、枫杨、合欢等几十个品种。名贵品种有黄檀、银杏、香樟、木瓜、杜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这里已成为连接南、北主城区的绿色纽带。

洞山生态区是舜耕山山脉的一部分,经过治理,长期遭受破坏的山体和生态得到修复,生态区建成后使山体的地形地貌、植被得到了修整,四季常青,成为非常难得的城市中心绿色景观。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坚持开发与修复并重,适度开发,以开发养生态。开发活动遵循城市总体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完全从宜居、大气、经得起历史检

验的角度设计。棚户区改造及商住开发376万平方米,其中老龙眼约76万平方米,洞山约116万平方米,大通约184万平方米。

企业本着“绿色、植树、自然、简单”原则,以植被恢复为主体,在全矿区大力实施绿色工程。从2006年起,绿色工程累计投入2.5亿元,新增绿化面积204.6万平方米。目前,矿区拥有15平方公里林地,其中,有8.5平方公里树龄50年以上、类似原始森林的山林。矿区绿化覆盖率由2005年的30.7%提高到34.6%。

2007年6月,时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德铭视察“泉大”后称:“为淮南乃至中国恢复了一块绿地,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2010年9月,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揭牌。

“泉大”为中国煤矿环境修复和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和技术,推动了地方政府和国家在资源枯竭矿区大面积治理方面法律、法规和政策上的创新,并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不久前,第九届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的与会专家,专程参观考察了“泉大”,给予很高评价。

2、平原水库建设。

淮河是中国五大河流之一,淮南矿区位于淮河中游两岸。统筹处理好两淮亿吨级煤炭基地建设和淮河中游治理的关系,至关重要。近年来,淮南煤矿坚持动态看淮河、动态治淮河、动态用淮河,利用淮河中段3000平方公里天然洼地,治淮水系,加上采煤沉陷区,建设具有减洪、除涝、灌溉、水资源利用、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的蓄洪与水源工程,建成平原水库,使滔滔淮河水从入海为安到把水留住。

淮南建设平原水库条件得天独厚,沉陷区域内水系发达,矿区总体地势低洼,天然洼地多,煤层群开采地表沉陷时间长。目前,采煤沉陷区积水面积

59平方公里,库容2亿立方米。预计2020年达113平方公里,库容6亿立方米。2030年达195平方公里,库容13亿立方米。最终沉陷区积水将形成面积104平方公里、最大积水深度20米、库容100亿立方米的特大型天然湖泊。平原水库建成后可在区域内发挥重要作用。减洪,有效改善“上游拦蓄能力不足,中游行洪不畅,下游出路不足”的治淮难题。除涝,通过调度和控制,积水沉陷区可以与淮河、茨淮新河以及沙颍河等相互补给。水资源利用,2020年可灌溉耕地约10万亩,供工业用水量为1.5亿立方米。2030年可灌溉耕地约14万亩,可供工业用水量为1.8亿立方米。同时新增蓄水量也可作为饮用水,留住了宝贵的水资源,大大提高工农业和城市用水保障。改善生态环境,大型水面的形成可显著调节区域内小气候,水库浅水区域可以建设成人工湿地,美化环境、净化水质。

建设平原水库,对国家来说,使淮南这个国家级能源基地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为淮河中段洼地治理找出一条新路子,用正常投资的1/7就可以建成一个同等规模的蓄洪与水源工程,实现煤炭、土地、淡水三个紧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企业来说,能够保持正常开采生产,解放淮河水系压煤量,有利于人员搬迁安置。经过统筹,无论国家和企业都可以避免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

培育生态文化 支撑生态文明 篇3

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是反映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之间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生存方式进步、生活方式变革的产物,是社会文化进步的产物,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生态文明除了生态文化之外,还包括生态制度等多方面内容或者形态。而在这其中,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的生态文化不像其他的生态形态那样具有明确的、独立的边界。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生态文化不是游离于其它系统之外,而是自始至终地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到灵魂的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系统的支撑,而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生态文化,无疑是这个系统支撑中的重要支柱之一。唯有不断培育先进、繁荣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大厦才有更加坚实、更加稳固的支撑。

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的形式,使公众具备建设生态文明所必备的生态文化素养,使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生态伦理道德成为社会公德。生态文化的教养培育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经过几代人甚至更长时期的努力,只有持之以恒,方能久久为功。

生態制度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制度建设。生态制度是指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制度创新历来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本源性动力。

生态人才是生态文化建设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必须下大力气抓好队伍建设。繁荣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人的因素。生态文化人才的培养,必须从思想上入手,对象可先从文化工作者开始,使之不断增强政治素质,提高他们科学的生态洞察力和判断力,及时发现并敢于制止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加强生态环境类的专业能力培养。这方面高等院校尤其要发挥和担当主力军的作用。要通过高层次的专业教育,真正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了解掌握生态环境学科前沿知识并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队伍基础。

生态性校园文化 篇4

城市广场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其目的是集聚,其建筑形象也是通过公众在不同时间在其中的集聚得以体现。现代化的生活充满竞争和压力,人们渴望有一个放松、怡情的场所得到休息,这使得城市广场成为人们生活环境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场所。同时,人们更加追求一种健康、愉快、向上和富有人情味的文化环境,这也标志着社会大众已经从过去的以谋生为目的的社会行为转变到以乐生为目的的新的境界。因此,城市广场设计强调要体现个性化、自娱化、多元化。

一个成功的广场设计要贴近人的生活,注重人类活动的需要,要有宜人的尺度,体现对人的尊重;要符合生态规律,带来生态效益,要尊重地域文化,创造独特生命力和个性。而其中,生态设计与文化内涵的体现成为如今广场设计的两大趋势,或者说有待发展的方向。

2 生态设计

20世纪中叶后,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生态”概念开始被人们重视。将自然元素纳入城市空间,已成为如今城市发展必然趋势。以下通过对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的介绍,浅谈广场的基本生态设计。

华侨城生态广场位于深圳市华侨城中心,侨城西街北侧,西临杜鹃山东街,广场南面为中旅广场。这里集中了酒吧、餐饮等娱乐设施,附近有超市、百货商场。广场两端分别接连着居住区与城市公园,非常高效的发挥着它的价值,拥有极强的活力。另外,生态广场里进驻了五家建筑、景观、室内设计公司,高端的设计氛围,也提升了该处的文化品位。

2.1 遮荫

深圳气温高,天气炎热,所以广场遮荫非常重要。具体措施有:设计了一处膜结构步行廊道,并设置了一个木材搭建的休息平台(见图1);在圆形水池的两侧,种置了几排凤凰木,树下设置了休息座椅;在热带景区,种植了成行大王椰;而在自然景区,围绕圆形水池保留有24棵百年榕树;周围的建筑也多采用外廊道等等,这些设计都为游人提供了有效的遮荫。

2.2 降温

为创造舒适的室外温度,设计者们采取一些降温手段:1)广场硬质铺装与绿地的面积比约为1:8。硬质铺装与软质地面相互穿插,减少了地面辐射,缓解了热岛效应,有利于水分小循环和植物生长。2)整个广场水景构成一个大的循环水系,结合地形,设置了瀑布、跌水、溪流、喷泉等多种水体形式(见图2),以此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局部温度。3)广场绿地不再是单调的大面积孤立草坪,其中种植大面积乔木绿化。结合遮荫,降低地面辐射,有效降低广场局部温度。

2.3 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上也相当丰富,尊重了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在人工创造的自然式的湿地、溪流和池塘内,种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而且采用了自然种植的方式,粗放管理,创造了一个与真实自然极为相近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许多生物来到这里。物种选择上,设计者尽量采用和保留当地原有的植物。引入的植物也是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的乡土植物。比如凤凰木,红绒球,红花羊蹄甲,鱼尾葵,椰子等(见图3),再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的配植原则,构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植物群落,凸显出广场的生态性。人工创造的环境与原有的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幽美惬意、充满野趣的休闲环境。

2.4 雨水收集系统

此外,该生态广场最明显的生态特点就是雨水系统的设计。硬质铺装收集的大量雨水都被排入人造湿地当中,经过表流湿地的初步净化,在沿溪流和人造瀑布进入软基湿地补充地下水(见图4)。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对地形和雨水路径进行了理性的设计,同时也依赖对降雨、集水面积、湿地容积、蒸发量、净化速度和能力等等的准确估算。

纵观整体设计可以看到,华侨城生态广场的生态设计理念是和谐、自然。设计师在进行生态设计时并没有只偏袒“人”的需求,同时兼顾了“自然”的感受。再者,生态广场的生态性并非运用了高科技手段来达到生态性和可持续性,而是立足于基本设计,创造出自然环境,利用自然内在的调和和运动来取得生态效益。其生态性表现的其实是生态学所倡导的思想,即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及保持与维护人类与自然界间的和谐关系。

3 文化设计

文化广场设计一方面要求设计崇尚历史和文化。设计者应充分挖掘地域要素,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加入了新的元素,即广场承载人们的生活需要,将文化性融入生活场景,成为人们的日常需求,积极带动社会发展。

一个成功的文化广场必然是与之所在的城市的文化息息相关,不仅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表,同时在使用上也让人们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亲切感。纵观全国,成功的文化广场不在少数,例如西安的钟鼓楼文化广场,上海图书馆入口文化广场等等,都向我们展示一个城市文化体系下的特色广场。然而,在一个缺乏古文化历史的现代城市,如何挖潜城市文化,营造一个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化广场,对设计者而言不是易事,深圳就是这样的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迅速,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这使得深圳成为一个多元文化汇集却缺乏自身文化底蕴的城市。

3.1 城市文化的解读

罗湖创意文化广场位于深圳罗湖区。罗湖作为深圳发展最早的城区,其多元文化汇集,毗邻设计之都———香港的优势,具备诸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和基础。因此,策划者将创意作为该广场的主题。用创意来联系新城文化与大众生活。罗湖创意文化广场英文品牌简称为LUOOHU,涵义为开放与原创结合的创造性创意生活方式。

罗湖创意文化广场位于罗湖区春风路与南极路交界点,处在一个闹市的角落,是一处非常时尚,创意小巧的文化公园。该广场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且位于高楼林立的角落,但设计精致巧妙,从文化馆,广场,到广场中小雕塑的设计都秉承创意理念,用创意将文化与大众生活联系起来。

3.2 创意文化的传播

罗湖创意文化广场主要由文化展览馆和馆前广场组成,文化展览馆分为地上一层地下一层。文化馆一直向人们免费开放,主要向市民展示各类创意作品,传播创意文化(见图5)。广场处在一个市区角落,周围高楼林立,环境繁杂。都市实践采用清水混凝土设计整个广场基调,在这样一个缺乏文化的繁杂都市环境中,混凝土的清新素雅让广场低调的融入其中,营造亲切的休闲氛围。

3.3 创意文化的融入

广场的整体设计贯穿创意理念,以创意的设计向大众诠释深圳人民的创意生活和文化。1)广场立体设计,空间丰富:分为2层,上面是休闲广场,可举行各种小型活动,地下可以停车,停车场内有16棵大树冲破广场表面。这种设计非常巧妙,一方面使罗湖繁华区的土地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缓解了城市停车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地下停车场白天可以自然采光,不用开灯(见图6)。2)广场的坡度设计,趣味性强:广场一边抬高,和展馆坡度相连。展览馆前面的小广场则被设计成有坡度的起伏地面,让人们不仅可以在此处休息,更可以休闲娱乐(见图7)。3)由餐具构成的小雕塑,如鸟笼般的小木屋等构筑物也是一个个创意精品,为广场增添几分生动,常常吸引人们停下脚步(见图8)。

在这个多元文化融会的移民之城,策划者将创意生活,创意设计与城市文化进行多重嫁接,把城市故事与时代情怀,转换成精品味道;以创意演绎城市,以解构重读深圳本土的根柢意识,我们在城市的归属挣扎中,唤醒新城的创意生活方式与人性记忆。文化广场不仅向人们宣传着欣欣向荣的创意文化,而它本身就是一个精美的创意作品,承载着深圳人民的创意生活。

4 结语

城市广场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一部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生态性要求我们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创造最为舒适的休闲环境,同时在进行人类活动时,要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讲究的就是和谐,不要偏颇任何一方,找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一个和谐点,才能创造一个真正适宜的生态环境。其文化性代表了一种历史,一种归属,一种生活。在进行广场设计时不仅要赋予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广场形象极具地域代表性。更应该让广场贴近人们生活,而且高于生活。现代城市广场承载了城市生活方式的新体验和人文的现代化继承使命,应该使人们生活更具品质。

总的来说,华侨城生态广场和罗湖区创意文化广场成功的共同点都在于,设计立足于深圳的“此时此地”,选择了最合适的广场主题,创造了高质量的环境空间。深圳作为一个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城市,在城市广场设计方面给我们更多可参考学习的空间。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以及成功经验对于建设其他城市绿色空间、提高城市建设质量是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1]苗壮.新一代住宅景观——华侨城生态广场生态性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2):21-24.

生态性校园文化 篇5

森林生态精神文化:层次・内涵・建设-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中生态精神文化建设为例

森林生态精神文化是森林生态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和核心,分析其生态精神文化的层次和内涵,有利于指导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和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分别从认知、情感及行为响应三个层次解读森林精神文化的层次和内涵,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个人、政府、企业的森林生态认知、森林生态情感和应有的森林生态响应,倡导个人、政府、企业对森林要有科学的`认识、真挚的情感和积极的生态响应,从而形成健康的森林精神文化.

作 者:但新球 但维宇 巫柳兰 DAN Xin-qiu DAN Wei-yu WU Liu-lan  作者单位:但新球,DAN Xin-qiu(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410014)

但维宇,巫柳兰,DAN Wei-yu,WU Liu-lan(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410007)

刊 名: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英文刊名: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年,卷(期): 28(4) 分类号:G112 S7-05 关键词:生态认知   生态情感   生态响应   森林精神文化   国家森林城市  

生态性校园文化 篇6

一、草原生态文化的内涵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教化”是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关于草原文化的内涵,有学者认为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含着草原人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信仰、道德情操等。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草原生态文化是指草原上生活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草原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产生活方式,以实现人与草原的相互和谐,以及为达到这种和谐做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草原作为生物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草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重生态,或者说是其生产与生活方式等具有显著的生态性。草原文化的生态性即草原地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草原生态文化学的研究内容。

二、草原生态文化的现代价值

(一)草原生态文化的生态伦理价值——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体现

生态伦理学是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生态伦理学的观点,我们对草原生态文化可以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探究:一是人与草原关系上的道德责任;二是人对待草原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前者是草原生态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体现,主要是指对生命的认识、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等;后者是草原生态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体现,主要是指人们在草原上的生产生活方式。

精神上,草原上人们的生命观和自然观独具特色。首先,敬畏生命是草原上的人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原则。在草原人的心目中,一个人只有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的时候,他才是有道德的。实际生活中,如果确实出于不得已的需要而杀死其他生命,那也应当对被杀的生命怀有怜悯之心。其次,尊重自然是草原上的人们又一个重要的伦理原则。在草原人的伦理观中,大自然及万物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大自然是有用、宝贵、神圣、不可替代的,大自然大于人+畜+草之和。这种自然观一直在指引着他们从远古走到今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草原一直保存至今的关键。对自然的亲情和伙伴意识是马背民族观念文化中最基本的内核。几乎所有的蒙古族祭祀都会呼出“天父”、“地母”。在他们看来,天父地母所孕育的自然万物,包括人和动物,都是亲近的兄弟姐妹。在草原牧区人们都明白自己应负有的责任:要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

物质上,草原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更为切实地体现了草原生态文化的伦理思想。游牧生产是草原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最生动地体现草原生态文化的价值。游牧就是四季轮牧,其核心和关键是按季节转移放牧场地。牲畜是牧民与自然的中介,牲畜只有通过吃草才能存活和繁育。牧民们深刻地了解牲畜与草原的关系,也深深地明白要保持草原的生态平衡,就必须采用游牧的方式。游牧是一种适应自然和具有规律性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游牧生产方式把人---畜---草的关系转化为动态的平衡,使三者在变动状态中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从而实现马背民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四季轮牧在大多数牧区为了减少对草场的破坏,进一步简化为冬夏两季轮牧了。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马背民族,生产方式遵循着自然规律,生活习惯的细微之处也凝聚着生态之光,体现着草原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深层关怀。作为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牧人们不会因为个人的利益或生活的方便而破坏自然。蒙古包就是典型的生态环保建筑;牧民用以取暖和炊事的燃料,是牛羊粪和枯樹枝,禁止砍伐树木;蒙古族严禁在河水、湖水中洗涤污物和便溺。

(二)草原生态文化的制度价值——草原生态法作为民间法的价值

草原生态文化逐渐从自发到自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真正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依靠的是法律制度,包括习惯法和制定法。草原生态法是草原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在蒙古族的历史上,多部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注重通过社会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进行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早期的习惯法规定,严禁进行挖掘草地、遗火、春夏季狩猎以及污染水源等行为。元代以后,蒙古族成文法基本都涉及生态问题,对蓄意破坏草场(如纵火)、盗猎等行为,都制定了较为严厉的制裁法规,《元典章》、《阿勒坦汗法典》等法典还列出保护动物的名单,反映出蒙古族自觉的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社区及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初探 篇7

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概念, 系统是就和谐社会的内容而言的, 它表明构成社会和谐组成要素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大致可分为人的各种社会关系 (如主要有心物、心身、己我、己人、群己等关系) 的和谐和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 这样由多元和多样要素组成的社会和谐必然是一种复杂的和谐。由此可见, 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必有之义。生态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促进社区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 实现人、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需以生态社区建设为基础。

由于不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因为发展造成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和对抗, 引起关系失衡、失谐而产生的。因而,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在于社会发展能否重建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和谐的关系。欲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建设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区, 促进社区的生态化。

无论是建设和谐社会, 还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都离不开生态社区建设, 都呼唤生态社区在我国城乡的社区建设中蓬勃兴起, 快速成长。加强生态社区建设应成为我国应对和破解发展的生态困境与环境难题, 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之策。

二、生态社区的内涵、特征及生态文化

(一) 生态社区

目前, 国际上对生态社区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 甚至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其称谓也不尽相同, 在我国以称“生态社区” (ecological community) 、“绿色社区” (green community) 居多, 而在欧美国家以称“可持续社区” (sustainable community) 、“健康社区” (healthy community) 、“生态村” (eco-village) 等较为普遍。

1、生态社区的释义

生态社区 (ecological community) 是在社区的概念基础上, 以生态性能为主旨, 以整体的环境观来组合相关的建设和管理要素, 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环境水准和生活水准, 且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地。笔者认为, 生态社区是指生态健康的社区, 是一个能促使居民身心健康, 提供居民优质生活, 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和精神文化不断进步的这样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社区。

2、生态社区的特征

由于最终目标的不同, 生态性社区相对于一般性社区也就有了功能复合、布局组团化、空间紧凑、尺度人性化等特征。 (1) 功能复合是生态性社区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阿瓦尼原则 (The Ahwahnee Principle) 中指出:“所有社区均需综合设置, 必须将住宅、商店、工作单位、学校、公共设施等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各项设施和活动场所, 形成多功能的综合体。” (2) 布局组团化是生态性社区在布局形式上的一个重要特征。 (3) 空间紧凑是生态社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4) 尺度人性化是紧密结合上一点来说的。在一个富有人性化尺度的环境内, 各功能空间紧凑精悍而有机结合, 既恰如其分而又不铺陈夸张。

(二) 生态文化

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 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点。

什么是“生态文化”?许多专家已经有了定义。余谋昌认为:“从狭义理解, 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哲学, 生态伦理学, 生态经济学, 生态法学, 生态文艺学, 生态美学等等;从广义理解, 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 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王如松认为:“人类社会的核心是人, 人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生态合理或不合理的文化, 推动社会的兴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简称生态文化, 涉及人的意识、观念、信仰、行为、组织、体制、法规以及其它各种有形式的文化。”“生态文化”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弘扬的是文明的生态的价值观, “环境 (生态) 伦理”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我国当前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区在我国出现时间比较短, 建设的内容比较复杂, 将社区生态与社区文化结合建设更是一个全新的事物,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诸如社区居民参与缺乏主动性;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缺乏法律保障;建设管理的制度水平不高。

(一) 社区居民缺乏生态价值观念

生态价值是指人类主体与生态环境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这种相互关系的认识判断。老社区的居民认为自己的社区已有树木, 无须在搞什么生态绿化;新社区生态化和文化做的好一些, 由于他们的生态观念没有主动转变, 不积极交纳物业管理费, 导致物业管理落后, 结果是社区只有优美的生态环境, 却毫无文化内涵而言。

(二)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人文环境不理想

所谓人文环境, 包括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等诸多“软”方面的东西。因为一些城市社区居民来源复杂, 所以他们的人文素质参差不齐, 总体水平不高。

(三)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特色不突出

我国社区从公共设施到绿化草坪, 从社区居民的文化意识到思想观念, 不论是“老”的社区, 还是“新”的社区, 无论是南方的社区, 还是北方的社区, 几乎都是千人一面, 雷同现象比比皆是。

(四)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完善

社区的生态建设是“表”, 社区的文化建设才是“里”。只有表里如一, 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我国社区就“老”社区而言, 盲目跟风, 忽视自己文化特色的创建, 甚至在旧城改造中把一些很有特色的文物建筑也摧毁了;就“新”社区来说, 也是千篇一律。物业管理公司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也是一个新事物, 也很不成熟, 管理制度很不健全, 他们只收钱不做事情的现象时有发生, 更谈不上建立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

上述问题的存在, 既有客观原因, 也有主观原因。就客观原因而言, 主要是我国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新生 (下转27页) (上接6页) 事物, 有些人对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什么, 怎样建设, 知道得不多;就主观原因来说, 包括社区的主管部门在内, 对于社区与文明建设的关系及其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社区居民的人文素质不高, 这些都足以导致我国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严重滞后。

四、生态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途径

应当指出, 社区生态文化的建设是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它既包括社区的生态化建设, 更涵盖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所以, 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中, 我们必须要从各地实际出发, 按照党的文化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 建设既具有地域特色, 又具有时代先进性的社区生态文化。

第一, 态文化建设要致力培育植根于生态文化土壤和社区居民心灵的积极向上的生态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可以说, 生态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第二,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要将社区纳入到整个自然生态中去考虑, 树立“大生态”的观念。自然万物历经千秋万代, 业已形成严密有序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对此, 我们知之甚少, 任何对自然不必要的增加或减少, 都可能带来整个自然系统的紊乱乃至对人类本身的报复。

第三,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还要开展有自己社区特色的居民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第四, 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要建立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导、社区居民为主体、社区物业管理公司为中介的三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

第五, 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中, 要结合社区特色, 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文化发展规划。

第六, 发挥多种优势, 积极引导社区居民树立生态文化观。首先, 发挥政策法律优势。政策是指导和规范社会有序进行的政府权威性指令。其次, 发挥文化优势。社区主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了一定区域的人文精神。再次, 发挥宣传教育优势。公众的生态意识对于生态与资源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这种意识的普及可以通过教育来完成。

第七, 倡导人类平等观和人与自然的平等观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应强调人类平等观和人与自然的平等观, 包括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 既要求代内平等, 也要求代际平等。

综合起来说, 我国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结合社区的实际, 正确处理局部与全体的关系, 将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以促进我国社区生态文化健康、持续的发展。

五、结束语

社区是城乡居民的第一生活环境, 社区生态文化体现着社区居民的文明程度。如果社会各界都能认识到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重视社区生态文化建设, 努力探寻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那么, 我国社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会迈向一个新台阶,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实现全面健康、稳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培养社区居民自觉维系自然界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和持续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的一种新型社区建设活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我国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要坚持科学性、整体发展、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 加大社区基础建设的投入, 发挥社区自身优势, 在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实践上下功夫, 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化观, 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区,生态社区,生态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杨芸, 祝龙彪.建设生态社区的若干思考.重庆环境科学[J], 1999, 21 (5) :18-19.

[3]玄峰, 刘彦.建设生态社区.建筑[J], 2005, (23) :118-119.

[4]程世丹.生态社区的理念及其实践.武汉大学学报 (工学版) [J], 2004, 37 (3) :85-86.

生态性校园文化 篇8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战略,企业文化

1 问题的提出

青海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安全屏障, 具有“中华水塔”之称,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基于对生态意义的考虑, 青海省委省政府认识到青海省在全国具有生态、资源和稳定上的重要战略地位, 明确了青海省在国家大局中的定位。生态上, 青海省被誉为“江河之源, 众山之宗”, 是我国资源战略储备和接替区之一;稳定上, 是支持西南、西北边疆繁荣稳定的战略后方。由于地处青藏高原, 青海省植被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因此为实现青海省乃至我国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2009年青海省政府提出了“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新模式, 其中“绿色发展”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 对于青海省这样一个特殊地区的今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是顺应世界发展新要求,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符合青海生态资源特色的一个全新发展理念。

2 青海省“绿色发展”内涵解析

基本内涵为:第一, 绿色发展首先是发展, 但强调发展的方式是绿色的, 反映在经济方面, 绿色发展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第二, 绿色发展考虑人类社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把经济规模控制在资源再生和环境可承受的界限之内;第三, 绿色发展强调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强调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 以培育绿色产业为发展方向, 通过“两型”社会建设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 青海省“绿色发展”与企业生态文化的辩证关系

3.1 青海省“绿色发展”对企业的要求

青海省作为落后于全国发展水平的一个欠发达省份, 不能否认的是当前第一要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做强做大经济发展的“蛋糕”, 提高青海省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保证青海省多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青海省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 经济发展必然需要有第二产业来完成。据有关资料统计, 2010年 (“十一五”末) 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613.65亿元, “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16.9%,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1.76亿元, 年均增速18.3%, 占全省GDP的比重45.5%, 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3%, 在较长时期内工业依然是拉动青海省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作为一个资源性省份, 青海省工业发展的优势目前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2009年青海省政府提出的“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这样一种科学发展模式, 对于青海省来说是一种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种发展模式中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是青海省要始终面对的重大而核心的问题, 以生态立省战略实现生态经济是青海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突破口的科学理念在青海省今后的长期发展中已经得到了明确定位, 而这一理念能否得到落实更是与青海的工业企业在长期发展中能否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 建立一个适宜的生态文化密切相关的, 可以说, 树立企业生态文化, 实现青海省生态经济是新型工业化时代发展对青海省企业的必然要求, 也是青海省企业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抉择。

3.2 企业在青海“绿色发展”中的社会责任——生态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企业社会性本质的全面展示, 反映着企业与利益相关各方乃至周边环境的价值关系, 这个责任要求企业应对消费者、员工、股东、投资商、供应商、其他经营者、社会团体以及环境等直接或间接的一切相关因素负责, 谋求企业以及诸方价值的最大化, 它体现着企业的社会使命所在, 因而它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核心理念, 构成衡量企业优劣的基本价值尺度。当前青海企业担负着完成生态立省、实现生态经济的重大责任, 而如何实现以及能否实现“绿色发展”与青海企业尽快适应青海省生态发展需要, 树立新的企业文化新理念, 建立新的企业生态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这是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既定的, 也是一个关键环节。青海企业只有真正以“绿色发展”的要求为企业的目标, 顺应“绿色发展”的大方向, 才能实现企业对于社会承担的责任。

3.3 青海企业生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国家和省政府对青海省企业在生态发展中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青海省企业在发展中对生态保护已经有所关注, 并对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等做了较大程度的治理。但青海省作为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 由于长期以来的发展战略追求的是以“物”为中心, 实行“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 多年来形成的注重争上大项目, 重视“硬件投资”、忽视“软件投资”的观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着眼于兴办资本密集型产业、忽视发展非劳动密集型产业, 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 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损失。所带来的后果不容忽视, 而今后企业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发展模式, 企业不仅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利, 而且还会加剧青海省这个不发达地区经济脆弱性的边缘化程度。目前青海省企业的发展仍然是建立在牺牲环境和对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的这样一种发展态势上, 环境污染可能会在原始积累期因区域发展梯度推进而迅速加重, 因此, 面对青海省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殊性, 加快构建青海省企业的生态文化是保证国家、地区乃至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面临和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4 青海省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策略

企业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 核心内容是以生态文化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 并将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 其目的在于实现企业、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4.1 转变和完善青海省目前使用的考核指标

青海省“绿色发展”的提出, 明确了保护生态环境将成为青海经济、社会和文明发展的考量点和出发点, 而实现整个目标必然要求青海省政府部门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构建适宜的、有利于青海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考核指标。这个问题的解决, 笔者认为结合当前情况青海省目前正在使用的考量指标可以从以下两个层次入手。第一层次, 从宏观上增加对政府考核指标的建立, 如在一级指标体系中增设“生态发展”大项, 并在二级指标下增设“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绿色发展”三个考核指标, 具体完善三级考核指标, 如“绿色发展”应该包括循环利用、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及产业发展等内容。三级指标的权重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客观方法贬值计算, 从而使指标权重更加合理;第二层次, 从微观上改变传统的企业考核指标体系, 基于青海省现阶段产业结构的特点, “绿色发展”的任务与主要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密切相联系, 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更是承担着能否实现“绿色发展”的重任, 因此, 必须增加对工业企业经济增长的考核指标, 如采用绿色GDP考核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设置新的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等。

目前我国众多的环境保护研究学者认为, 传统的GD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破坏, 因此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绿色GDP的考核体系。

绿色GDP=GDP-环境成本-自然资源成本

这个公式第一是将企业使用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计入其中, 第二是将环境损失计入GDP中, 可以较为准确地考核企业在发展经济时所产生的对环境、自然资源造成的压力程度。

构建新的产业评价体系, 如在新的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再以包括产值、利润、税收等在内的经济指标为企业的评价标准, 而从综合用地、资源、环保、技术创新、节能等各个方面指标, 按照权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4.2 青海省企业要积极主动地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理解“绿色发展”的紧迫性

目前青海省的大多数企业生态意识都相对落后, 对眼前利益考虑得多, 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得很少, 长期以来由于过于追求物质绩效, 企业在整个价值链的创造过程中, 内部的生态氛围淡薄, 缺乏生态意识。当前青海省企业要通过多种方式在企业内部宣传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绿色发展”的意义, 让企业全体员工认识到企业和社会所面临的环境保护与资源约束压力, 使企业从上到下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是企业为实现国家、地区、企业长远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社会责任, 认识到“绿色发展”在当前生态保护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内部要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特别是要自觉地意识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企业自身负有处置义务, 切实在企业内部打造生态经营的氛围, 为发挥生态企业文化在推动青海“绿色发展”中的作用创造适宜的文化制度及环境因素。

4.3 树立青海省企业的生态精神

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和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 其核心是以承担生态保护责任为己任, 在企业内部打造出的一种文化氛围, 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生态价值观。笔者认为当前培养青海省企业的生态价值观可以从以下做起, 一是根据企业目前所处的内外发展环境的要求, 将“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意识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 设计和提炼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 并将此作为企业发展的宗旨与指导原则;二是企业领导要做到以身作则, 在工作中恪守企业所提倡的生态价值观, 言行一致, 带领全体员工走出一条低耗、高效、无污染的企业“绿色发展”之路。

4.4 青海省的企业要将“绿色经济”的发展作为其现阶段及以后主要的发展战略目标

生态企业文化必须通过具体的企业经营实际的贯彻与实施才能真正发挥文化的作用, 具体来说青海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做好如下任务:第一, 要对生态管理的压力、动力与障碍进行详细分析, 使地处西部偏远省区的青海企业从对“绿色发展”被动的“反应性”向主动“适应性”转变, 提高企业自身的生态战略、绿色发展的管理与规划能力;第二, 协调利用政策、资源、环境等各种有利条件, 保证企业今后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后劲, 在企业内部就要将资源的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废弃物综合整治等生态环保行为贯穿于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与回收的全过程;第三, 认真研究企业的能耗、水耗、原材料消耗、用地指标以及各环节的节能降耗指标, 积极投入科技资金进行节能技术改造, 将企业的生态管理方式由末端治理变为以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 真正通过企业的生态文化理念来以企业的“绿色发展”为基础, 进而实现青海省整个经济“绿色发展”的战略。

参考文献

[1]强卫.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绿色发展[J].求是, 2010 (1) .

[2]宋秀岩.实施生态立省战略,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N].青海日报, 2008-9-16.

[3]孙凌宇.对推进柴达木地区绿色发展的思考[J].柴达木开发研究, 2011 (02) .

[4]马洪波.青海省实施生态立省战略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1.

生态性校园文化 篇9

1 高职院校生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 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新趋向[1], 目前, 校园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瓶颈。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 大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者只重视学院设备的投入和硬件的建设, 常常忽视了学院文化建设和内涵建设。高职学校的校园里到处都是散发青春气息的大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具有行为个性化、心理不成熟、思想可塑性、易受外界不良思潮的影响。高职院校必须加大生态环境教育力度, 不断打造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和谐校园, 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给学生, 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的熏陶和内心感悟得到哲理的启示以及心灵的洗礼。

2 建设高职校园生态文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 人才的孕育和生长是在特定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 影响高职院校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走向未来。

校园生态文化是职业院校全体师生长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 继承传统文化, 又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结果, 它不仅决定了高职院校当前的运行状况, 也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当今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各院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以及学院精神的竞争, 是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竞争。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塑造和铸就出蕴含独特个性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 推动高职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 以构建生态和谐校园文化为目标的新校区规划和建设理念

加强生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旧物利用、保护环境等理念贯彻于生态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充分发挥物质、信息、能量的高效利用, 达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寓教于境、寄情于景的效果[3]。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宿感的培养,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 体现特色生态和谐校园文化对人的关怀和培养, 达到对学生的环境养成教育和思想理念宣传教育的目的, 促进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

3.1 构建和谐的建筑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包括学院建筑文化的建设, 如各种建筑物的命名, 学院大门、校史厅馆、建筑连廊、宣传壁画的设计与修建, 体现学院特色的建筑布局;如学院雕塑群、风景景点、音乐喷泉的创作设计与修建, 体现学院优美的绿化与美化效果;如学院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等厅堂内的教室、走廊的宣传布置, 体现学院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如学院网络、广播、门禁安防系统、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设备的设置, 体现学院科技力量和文化内涵。通过塑造一个环境优美、格调高雅的楼堂厅馆建筑和设施丰富了文化内涵, 让浓缩着历史的人文景点、校园雕塑成为学院精神的展示和延续。

3.2 构建和谐的景观文化

校园绿化景观的布局按照生态校园建设思路, 应突出特色, 模仿自然景观。通过整体规划和设计, 确定校园的绿化、美化效果, 搭配好乔、灌、草, 形成花艳果红、满园飘香的校园景观。努力建设有特色的银杏园、丁香园、火炬园、桃花园、苹果园、葡萄园等景观园;将学院主要道路建成迎春路、丁香路、冬青路等特色街路;还应对优美的草本花坛进行建设, 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更换新的品种, 让一草一木都浸溢着特定的生态美;在公共场所摆设各类盆景, 让校园个个角落的花朵一齐绽放;在校园景观内形成高、中、低相结合, 各花木园内桃李满园, 鸟语花香, 让师生在学习、生活、休息和娱乐的同时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中, 接受大自然的陶冶。

3.3 构建和谐的湿地文化

为构建生态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搭建平台, 充分开发利用湿地公园供应水源、蓄洪防旱的功能, 着手进行湿地建设。在湿地公园内通过投放鱼苗, 引种水生植物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将校内多条雨水管道通向湿地公园, 汛期将校园内雨水汇集于此, 形成湿地景观。在雨量过大时, 通过市政污水管道将多余的雨水排走, 经过合理地调剂水源, 实现最大蓄水能力。湿地公园储蓄的水还可以为植物灌溉提供水源, 既解决汛期校园内积水的难题, 又可以满足园区树木和草坪的灌溉及绿化用水, 节约了大量的用水资源。

3.4 加强校园环保建设

将保护环境的理念应用到高职院校管理实际中, 以资源、能源的节约、再使用和再循环为原则, 通过绿色消费、勤俭节约的引导, 提高能源的高效利用。用水用电是学院的主要消耗指标, 可以采用在宿舍安装预付费磁卡电表、限电器、自动感应灯、自动感应节水器等设备, 达到节水节电的目的;以资源利用最大化为目标, 实施鼓励重复使用的管理举措, 减少校内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鼓励纸张的双面打印;建筑材料应选用节能、环保、可再生材料, 如采用复合门和安装low-e玻璃;采用可再生能源为教室提供能源, 如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设备。此外, 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 实施鼓励废物回收的管理措施, 尽量采用使废物成为可再利用资源的技术手段。就垃圾处理来说, 应该设立分类回收箱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实验室垃圾和电池等电子垃圾要定点回收, 并送至相应的场所处理。学院通过生态教育提高师生的人生观、哲学观、世界观和生态观的认识, 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养成。

3.5 加大生态和谐校园文化宣传

加大校园生态和谐文化的宣传力度, 广泛利用宣传板报、校园广播、网络及微信媒介等手段, 提高师生对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功能和意义的认识。以建设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为核心, 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塑造人, 以高雅的校园文化陶冶人, 不断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4]。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加快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生态和谐校园建设的带动作用, 注重环境育人的成效。生态和谐校园文化是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 学院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校园生态和谐文化建设起到引领性和基础性作用。因此, 高职院校应该坚持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大力倡导营造生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根良.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思路[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24) :214-215.

[2]李小丽.高校和谐生态文化建设[J].内江科技, 2011 (3) :5-6.

[3]童长江.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意蕴及其表征[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1 (1) :75-76.

论生态城市文化 篇10

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状态,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自古就有之。无论是在蒙昧野蛮社会, 还是在科学文明社会, 它始终伴随着人类。但生态文化的具体概念的提出则始于近代, 来源于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他指出, 人类创造了技术圈, 入侵生物圈, 进行过多的榨取, 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的生活基础。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 只有进行文化性质的革命, 站在地球上特殊位置所产生的内在的挑战和责任以及对策略和手段的理解, 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这种文化转向或文化本质的革命必然形成一种新的形式的文化, 即“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建立一种以生态学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建立起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经济法则、生活方式和管理体系, 改变以往那些不良观念, 以生态学的思想与方式来认识世界、观察世界。

具体讲, 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 或者说是一种生态文明观, 它反映人类新的生存方式, 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这种定义下的生态文化, 包括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制度层次三个层次: (1) 在物质层面上, 它强调社会物质生产的技术、能源形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都朝生态保护、生态协调的方向发展; (2) 在制度层面上,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化, 使环境保护及协调问题在经济、政治和法律制度上切实得到保障; (3) 在精神层面上, 主张确立自然价值观, 摈弃“反自然”的文化,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 实现精神领域的一系列转变。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理念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在人类重视自身生存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 逐渐产生的一系列的环境观念、生态意识, 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文化科学成果, 它展现为环境教育、科技发展的生态化和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传媒、生态美学等多领域全角度的延伸和发展, 从而真正使人们在思想观念的深处形成共同的生态价值趋向, 这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生态文化的涵义。

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主导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具有广泛的适用空间, 是一种世界性或全人类性的文化。这是因为, 生态文化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没有区域和国界限制, 能为所有的人提供正确认识的理论基础。生态自然环境本身具有物质性, 是一种客观存在, 它对所有的人都同样起作用, 并且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相适宜的生态环境, 而生态文化既是这种状态的产物, 又是维护这种状态的精神和物质力量。生态文化作为一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思想文化, 它本身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扩展性。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也是人工手段改造自然最彻底的地方。虽然工业革命确立了城市在世界上的主宰地位, 但这种以人类中心主义为行动哲学、建立在掠夺式利用资源基础上的工业革命, 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资源紧缺、城市人口爆炸、交通拥挤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和负面影响。例如:随着天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天津的土地、水、能源、原材料短缺的矛盾已非常突出。天津要进一步繁荣发展必须解决资源能源需求量显著增加, 与资源能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为此, 人们不得不寻求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伴随生态文化的发展, “生态城市”思想的出现和形成, 为城市的持续繁荣与发展带来了曙光。正如《经济日报》1999年4月8日《生态城市: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一文所指出的, “为使城市化给人类带来更充分的物质享受、便利的生活设施和高效的信息交流, 避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问题, 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建设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一种按照生态原理建立起来的, 自然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 人与技术充分融合, 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 是自然、人类和城市融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互惠共生的城市结构。它是一种理想的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它强调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生态和经济等因素, 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 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 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由此可见, “生态城市”建设蕴涵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先进文化, 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灵魂和原动力, 它的建设和发展将极大地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 提升生态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

公民生态意识是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生态意识亦称环境意识。环境意识作为一种思想和观念自古就有之, 但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现代生态意识的发展却是近代的事情。

(一) 公民生态意识的内涵

1983年前苏联学者B.基鲁索夫明确提出“生态意识”的定义, 认为“生态意识是指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 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而反映社会和自然相互关系问题方面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我国学者则认为, 生态意识是指在人与人类社会不断地作用于自然界的过程中, 不合理的实践必然造成或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失衡。对这些活动和现象, 作为生态主体的人和人类社会, 总是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应和认识。这些反应和认识的总和构成我们所说的生态意识, 它是人和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可见, 生态意识则是指人们为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形成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认识, 它包括生态保护意识、能源节约意识、消费简约意识、亲近自然意识、环境优化意识等主要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它们的基本价值观与信念是一致的, 提倡:自然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 人类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不管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 人类终归要依赖自然而生存。尽管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具有重要的影响, 但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才能使人类继续生存和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

(二) 公民生态意识产生的条件

当前生态意识的产生, 不仅仅是“人类困境”的反映, 它还有其深刻的自然历史背景和人类意识自身发展的逻辑因素。

1. 生态意识产生的自然历史条件

生物圈的产生和发展曾被看作是大自然的杰作, 它不仅造就了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 而且孕育了闪烁理性之光的人和人类社会。人类作为生物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其数百万年的发展演变中, 逐步掌握了科学和理性, 进而从自然的状态下解放出来, 成为自然的主人。人类运用知识, 特别是运用科学技术, 改变了自然界进化的轨迹和速度, 使自然界按人类的愿望和理性的要求发展。从旧石器时代到现代信息时代, 短短的五千年间, 人类社会更经历了狩猎、采集→农耕、放牧→农业→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的进化序列。在这个过程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迅速增强, 人类的实践范围迅速拓宽, 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也导致了自然的全面人化和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产生。

2. 生态意识产生的社会逻辑条件

人类意识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扩展和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不同时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层面不同, 意识的表现形式也不同。生态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意识自身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 它是人类意识经历了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阶段之后, 产生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全新反映。同时, 生态意识的产生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反省的结果。人类改造自然获取利益, 不可避免的要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特别是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迫使人类产生了趋利避害的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 公民生态意识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

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 最优地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所反映的观点、理论和感情的总和, 它对于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利奥波尔德在其《大地伦理学》一书中就曾指出, “没有生态意识, 私利以外的义务就是一种空话”。这也意味着, 没有生态意识, 生态城市的建设将无从谈起。

生态城市的提出和建设本身就是人们生态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 而且自觉的生态意识也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关键。从物质层次上看, 生态城市是以现代生态科学和技术手段为支撑的;从精神层次看, 生态城市则是以自觉的生态价值和生态意识为基础的。只有广大城市居民充分认识到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生态环境在现实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 树立人与自然同演化、共发展的意识, 全面、正确地把握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才能认同生态城市的建设, 积极投入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才能唤起市民生态城市建设的激情和热情, 自觉遵守生态城市建设的各项环卫、环保等社会准则, 促进生态技术、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实施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 重视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

生态意识作为一种科学的意识, 它是可以通过培养和塑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生态意识的培养有多种方法和途径, 其中主要有加强生态市民教育, 开展生态科普活动, 建立生态城市公众参与机制等。

1. 加强市民生态教育。

市民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体, 他们的生态意识如何将直接影响生态城市建设的进度和成效。生态教育是提高人们生态认知、生态意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因此, 要把生态教育作为市民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教育, 以提高和普及广大市民的生态意识。

2. 广泛开展生态科普活动。

生态意识来源于生态实践, 也需要在生态实践中加以提升和推广。因此, 可以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土地日”、“世界水日”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绿色科普实践活动, 并通过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体, 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其中。开展群众性生态科普教育活动还需将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科普基地建设结合起来, 建设具有集生态教育和生态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城市景区。

3. 建立生态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依靠政府、企业、组织, 关键还在于依靠公众。城市的建设要通过推行城镇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组织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环保义务劳动和志愿者行动、设立公众举报电话、奖励举报人员、建立环保问题公众听证制度等公众参与活动, 培育公众的生态意识, 激发公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在市民中形成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摘要:生态文化既是一种生态价值观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理念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没有区域和国界限制, 作为一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先进思想文化, 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扩展性, 在生态城市中也是如此。生态文化是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主导和原动力, 渗透到生态城市建设的每个方面。在生态城市文化建设的诸多内容中, 核心是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城市,公民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赵宗彪.论生态文化与建设.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2].王杏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现代生态文化建设.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

[3].侯天琛, 董小香.城市生态转型与生态城市建设.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4期.

[4].B.基鲁索夫.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哲学译丛.1986年第4期.转引自包庆德.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5].包庆德.起源与变迁:人类的生态和生态意识扫描.内蒙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3期.

生态性校园文化 篇11

近年来,曲靖一中继承优良传统,遵循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地超越自我,在云南省基础教育中始终居于前列。2016年高考,來自曲靖一中的母昌程、沈铂涵两位同学以713分的相同高分分别摘取云南省文科、理科状元。消息传出后,舆论一片哗然,原因在于,自2002年至2016年的15年高考中,有8名省状元桂冠都是由曲靖一中学子摘得。其中,曲靖学子已于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获得高考省文理状元双桂冠。

在2016年学校组织的高三毕业典

礼(师生及嘉宾千余人)上,高考状元母昌程与学校领导同台主持活动,其台风稳健,综合素质过硬,亦成为曲靖一中学生高分高能的一个明亮注解。

而在曲靖一中,母昌程同学这样的综合性人才并不是个例。优秀人才的群出与曲靖一中高度重视校园生态和育人环境的优良传统是分不开的。笔者身处曲靖一中教学一线多年,现以一个普通教师的视角,将曲靖一中在优化校园文化生态中的基本经验总结为“一训三风”,初浅介绍,呈与教育界同仁交流讨论。

校训:知行合一,止于至善

曲靖一中每间教室正墙面黑板上方,都端正地镶嵌着“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八个大字,这是曲靖一中积淀、坚守多年的校训。“知行合一”是明朝王阳明先生思想的核心。在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王阳明提倡“致良知”,主张“求理于吾心”,突出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演变到今天,“知行合一”更突出地概括了言行一致、学习与操作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基本思想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行动的基本要求。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直译为“达到完美和终极才停下来”,寓意着“崇尚完美”“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后人将“知行合一”与“止于至善”完美结合,要求人品向善、人格健全、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追求真理、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等。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的佳言良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曲靖一中学子志存高远,不懈前行。同时,这也是曲靖一中全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做人、做事始终要追行和遵循的基本准则。

三风:校风、教风、学风

1.?校风:慎独求真,团结勤奋

“曲靖一中风气好得很,孩子在里面读书太放心了。”曲靖一中的好口碑是众所周知的。那么,曲靖一中有什么样的风气?风气又好在哪里呢?

曲靖一中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了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的“慎独求真,团结勤奋”的纯正校风,它已经成为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独特的心理环境和精神风貌。它是学校的灵魂,对全体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稳定良好的导向作用。“崇德善学,教书育人”的教风和“勤奋活泼,善思致远”的学风都是曲靖一中学校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慎独:学习、工作、生活,言行举止,不管是否有他人注意和监督,自觉自律不苟且。教师工作一丝不苟;学生学习安心静心、持之以恒。慎独是曲靖一中的核心特色,是师生共同追求的人格品质。

求真:求真务实,学习工作脚踏实地,不浮躁,反对虚假,教师要真实成绩,学生要真实分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1943年语)追求真知灼见,成为曲靖一中浓厚的氛围。

团结:州(市)学校毕竟没有省城学校的区位优势,从整体看,教师的专业能力可能比省城的要弱一些。然而,多年来,曲靖一中的教育质量并不比云南其他名校差。“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和谐的学校氛围促进了曲靖一中的良性发展。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曲靖一中得到较好的落实,教职员工具有共同的教育愿景,虚心诚恳,互相尊重,工作上顾全大局、互相支持配合,老师们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意识。学校重视对学生团结意识的培养。刚进校新生,独生子女多,学生原来所在的初中学校各不相同,不少学生缺乏集体观念,我行我素。学校从高一开学军训开始就重视团结教育,通过各种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组织各种文体竞赛活动,以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学校对学生增强人文关怀,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互相帮助、鼓励,克服淡漠,增进友谊,团结友爱,善于合作。

勤奋:勤奋是师生个体良好的意志品格,?勤奋是学校最珍贵而不可或缺的氛围。“业精于勤,荒于嬉。”在学校,教师或学生不勤奋,就不可能产生好的成绩。曲靖一中多数老师都具备勤奋刻苦的工作习惯和精神品格,“不用扬鞭自奋蹄”;也存在思想懈怠的老师,但在学校传统、制度因素和社会压力的约束下,不跟进也不行,勤奋变成了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老师们都能勤奋钻研业务,勤奋工作。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本来就是奔着“优秀”进入曲靖一中的,通过立志教育、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以及学校“勤奋”风气的影响,能够较快融入“勤奋”的氛围。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部分懒惰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教授学习方法,督促并养成勤奋的学习习惯。许多校友就读一流名牌大学,不少校友取得杰出辉煌成就,这些都给予学生很大鼓励。学生能以在曲靖一中读书为荣,珍惜青春,奋斗不懈。

2.?教风:崇德善学,教书育人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身怀高尚的师德品格,是中学教师的两项重要品质,教师必须德才兼备。曲靖一中以“崇德善学,教书育人”为教风,它是学校教职员工的精神旗帜,对学生也可以起到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崇德,要求全校教师追求高尚师德,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依法执教,关爱学生,甘为人梯。善学,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立志成为成功型、学者型、专家型教师,专业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成绩都要追求精益求精,专业学习提升永远在路上,将自主学习和教学研究养成基本习惯。教师将“教书育人”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教给学生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学风:乐学善思,活泼守纪

乐学,乐在其中的一种学习境界。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曲靖一中遵循人的认识规律,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重视学法指导,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乐学”,从被动学习到自觉自主学习。教师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毅力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善思,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只有积极思考,学习才会有效率,思维才能得到训练。科学知识只有在思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善于阅读学习、积极思考辨析的好品质。曲靖一中的学习氛围比较宽松,学生自主活动时间比较多,非毕业班从不安排补课,学校重视引导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进入曲靖一中,经过培养熏陶,耳濡目染,一般能走向“乐学善思”的境界,学习能力普遍比较强,学习效率比较高,学生成绩优异,发展潜力大。

活泼,是曲靖一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典型特色,经过启发引导和氛围影响,学生不读死书、不死读书,学习生活讲究规律,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学起来就好好地学,玩起来就放心地玩,劳逸结合。活泼,不等于学习中欠缺规矩,必须自觉自律,必要的学习任务必须完成。守纪,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自以为是、为所欲为,不仅自己不会走好,还要影响他人。曲靖一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重点对极少部分违规学生教育转化,让所有学生逐步养成遵守班规校纪、遵守国家法律法令的良好品质。活泼守纪,可以致远。相对而言,曲靖一中的学生能文明礼让,遵规守纪,充满自信,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个性张扬,机灵不死板,举止大方,适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较强。

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思路 篇12

一、校园生态文化含义

目前, 学术界并未对校园生态文化有统一的定义, 但综合众多学术研究者的观点, 大多认为校园生态文化是指校园所有师生员工以生态价值观念为指导, 在和谐作用于校园及校园相关社会环境的过程中, 经过世代学习, 共同积累所产生的可以反映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群体形态、团体意识和行为体系, 是师生员工共同适应及改造环境的产物, 且具有整合性、和谐性和与时俱进性特征的校园文化[1]。

二、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高职院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生态失衡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使其成为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 使其成为精神文化传播的途径, 然而, 高职院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存在较大形式主义, 一些高职院校出于吸引生源目的或其他原因, 投入了大量资金把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运动场等建筑建设得很好、很有特点, 但却没有赋予这些建筑以文化的内涵, 不能将校园精神文化注入其中, 高职院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生态失衡[2]。

(二) 高职院校教学文化与学术文化生态失衡

目前, 中国很多高职院校大多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 这些高职院校普遍注重教学活动的开展, 比如大力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开展教学改革。然而中国很多高职院校的学术氛围不佳,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很多高职院校不重视和鼓励教师搞学术科研, 不重视对高职学生开展学术讲座, 学术文化积淀薄, 学术文化建设投入少;另一方面, 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进行学术科研活动时, 还存在行为失范、科学精神淡漠、社会责任感缺失等不良现象, 这些都造成了高职院校教学文化与学术文化生态失衡, 影响了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3]。

(三) 高职院校校园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生态失衡

在如今的很多高职院校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训等主流文化往往被高职学生忽视, 而网络文化、娱乐文化却在高职院校校园里大行其道。很多高职学生钟情于谈情说爱, 热衷于玩网络游戏, 沉溺于网络聊天, 频频接触与网络有害信息, 甚至学习和写作业也依赖于网络, 而不愿意阅读、思考和创新。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多元的背景下, 如果缺乏主流文化的张力, 就很容易使高职学生的亚文化远离主流文化, 并容易使高职学生形成不健全的人格特征[4]。

(四) 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主体关系生态失衡

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主体是高职院校的全体师生, 然而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主体关系却存在生态失衡现象。这些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很多高职院校干群关系紧张, 学校管理干部和教师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很少考虑考学校全局的发展;其次, 教师之间拉帮结派, 搞小集体;再次, 师生接触很少, 在很多高职院校里, 教师除了授课外, 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谈心, 对学生很多不良学习情况往往都视而不见;最后, 高职院校学生之间缺乏真诚交往, 彼此很难做到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互相激励, 而且个人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思想较严重[5]。

三、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思路

(一) 重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建设, 建设全面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

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 物质文化是校园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 精神文化是校园生态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因此, 建设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 既需要重视物质文化建设, 更要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对于物质文化建设, 第一, 作为高职院校硬件设施的物质文化, 在建设时要时时处处突出“职”的特点;第二, 高职院校的建筑既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更要被赋予文化内涵。对于精神文化建设, 一方面, 要不断发掘高职院校在历史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宝藏, 并对已形成的精神文化加以归纳和珍视;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更要面向未来, 在传承历史精神的同时, 创新校园生态文化, 播下新的精神文化种子, 使其开出新的生命之花, 从而赋予高职院校精神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以使其更加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 夯实学术基础, 构建高职院校学术生态文化

新世纪高职院校的学术生态, 是一种教育生态, 也是一种社会生态, 更是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高职院校应该明确一种观点, 即教学只是外形, 学术才是精髓, 科研也是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源动力。因为, 科研是源, 教学是流, 教研相长, 教学和学术科研具有共生性、协调性的关系。同时, 高职院校要想更好地融入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也应该通过开展科研并应用于地方和满足地方发展需要。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 高职院校要想夯实学术基础, 构建高职院校学术生态文化,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 以质量工程建设为主要抓手, 让更多的高职院校师生参与到学术生态文化建设中去, 逐渐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术氛围和风气;第二, 以学术制度建设为保障, 通过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 制定严格合理的科研经费使用制度等, 促进高职院校学术生态文化建设;第三, 以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为主要途径, 使科研课题来源于地方和企业, 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地方和企业, 科研过程中与地方和企业密切合作, 从而促进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学术生态文化建设;第四, 狠抓学术风气建设, 一方面, 通过制度制度来严禁学术不端, 另一方面, 通过开展各种学术活动, 给更多师生提供科研指导和机会, 这都有利于促进好的学术风气建设, 进而促进高职院校学术生态文化建设。

(三)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构建高职院校生态亚文化

信息时代, 校园网络日益普及, 网络已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网络文化已成为对当代高职学生影响最大的亚文化。因此, 建设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 就需要加强网络文化的生态建设。要使校园网络文化生态化, 就是要利用网络时效性、便捷性、开放性、丰富性的特征, 避免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建设高雅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具体来说, 第一, “疏”与“堵”并举, 对于网络文化中很多优秀的文化和内容, 要引导、鼓励和帮助学生接触, 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同时要限制高职学生对不良网络文化的接触和形成, 比如限制高职学生接触和传播消极与不健康的网络内容, 比如限制高职学生利用上课时间、通宵或夜不归宿上网;第二, 抓紧创建优秀的校园网站, 比如, 打造寓教于乐的校园精品网站, 建设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相关的专题网站、虚拟社区, 这些网站内容丰富、设计优美, 及时更新, 适当将行业、企业和职业等要素融入, 并争取广大作家、艺术家、科学家、优秀校友等参与其中, 逐渐形成品牌网络, 打造精品网络。

(四) 创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良好主体

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行为是一个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也是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需要。一个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体师生, 因此,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 是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首先, 在高职院校, 要加强生态教育, 要使全体师生以生态文明观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要使全体师生认识到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其次, 要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和谐, 学校和系部要有一种“家“的氛围, 教师与教师之间要成熟沟通, 相互支持, 相互协助, 彼此尊重, 彼此关爱, 共同成长;再次, 要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 师生之间要学会融洽相处, 坚持人格平等、互相尊重, 教师对各种学生意见要宽容兼听, 与学生之间用心灵沟通取代僵硬的计划指令, 要使师生之间充分体现浓郁的人文关爱精神;最后, 要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和谐, 学生之间要热情交往, 要彼此理解尊重, 要能换位思考, 要学会宽容谅解, 要能以诚相待。

总之, 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生态建设, 既承载着高职院校历史的重量, 又蕴含着高职院校新的时代精神, 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穿行于历史、现实和未来, 需要经历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 需要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不断沉淀、积累和提炼。

参考文献

[1]蒋黎黎, 叶爽.儒家文化对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 :154-155.

[2]何频.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131-134.

[3]谭晓玲, 王东辉.略论高校校园文化的生态化[J].科学咨询 (决策管理) , 2009, (12) :33.

[4]张光春, 喻永均.高职院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09, (8) :370.

上一篇:叶尔羌河下一篇:宋代文赋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