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生态学

2024-07-01

建筑文化生态学(精选10篇)

建筑文化生态学 篇1

创造各个不同地域的优良生态环境是本世纪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核心问题,它是新阶段建筑文化的本质特征。在创造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方面,要重视充分利用自然光、风和地理生态环境特点;在创造社会人文生态环境方面,要重视向小康和信息、知识社会发展的人民性、民主性和各个阶段当地的经济条件以及本地域的艺术文化特色。下面针对目前一些地方在这一方面存在的“忽视利用自然、忽视地域人文、盲目以车为本、忽视整体形象、忽视弱势群体”的片面思想,阐述五点看法。

一、走向自然和合共生、利用自然光自然风、

营造自然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与建筑节能、环保、舒适的根本途径。

走向自然和合共生,就是要发展城市外围大的自然绿地的生态环境、城市本身中的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和建筑内外与道路小的生态环境的绿地建设,还要重视建筑遮阳、充分利用自然光、热和自然通风,而不是为了开发的利益(包括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搞高层高密度,不是为了显示地方政绩,搞大建筑、大广场、大马路,不是为了所谓的“节能”,搞密闭窗、机械通风,以保证人、建筑与自然共生,创造适宜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

关于这个问题,岭南地区的一些城市与建筑发展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城市大中小绿地环境建设发展方面,广东中山、珠海、广州等市都是优秀实例。在建筑遮阳、利用自然光、自然通风和建筑与园林结合方面,广州的实例较多。如20世纪50年代,由夏昌世教授设计的广州中山医学院生物楼,朝阳面设有横向、竖向遮阳板,夏季遮阳效果好,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既实用又美观(图1);同一年代,由莫伯治教授设计的广州北园酒家,除充分利用民间工艺的门窗旧料外,主要是巧妙地将水石花木园林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具有岭南园林环境特点的建筑。到了20世纪60年代,莫伯治教授设计建成的广州矿泉客舍又是一个典型实例,主楼前为一水庭,楼后为一小溪流过的小花园,主楼底层为支柱层,前后通透,自然通风极为良好,所有客房都是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并为花木水石园林所环绕,还第一次将水石花木引进低层客房室内,节能、环保、舒适(图2)。上一世纪70年代,佘畯南先生设计建成的广州东方宾馆新楼,利用东南主导风组织气流通道,客房楼设单边走廊以迎接最多的东南风,地面设水池花园,天台设屋顶花园,美国《Architectural Record》杂志1974年9月报道,其设计有如一杯中国极好的啤酒,把人们从喧嚷的环境转入到安静舒适的绿洲之中(图3)。接着到了80年代,佘畯南、莫伯治教授合作设计建成的广州白天鹅宾馆,除重视自然采光和通风外,在园林生态环境内容方面更趋成熟,室外室内花园穿插结合,共享大厅园林突出,接地通天,三层中餐厅室内花园、顶层高档客房花园,连着天空,自然采光通风,创造出雅致的自然环境。进入上一世纪90年代,1995年由何镜堂教授设计建成的华南理工大学逸夫楼,根据空间使用要求,采用实墙开窗作法,自然采光、通风,侧面的二层中庭,洒满阳光,开敞明亮,整座建筑前临湖面,后有花园,使其融于自然环境中。事隔8年后的2003年,在同一地点华南理工大学仍由何镜堂教授等设计建起的逸夫人文馆,更是一个创造自然生态环境的优秀实例,此馆按功能分为展厅、阅览室和报告厅三个部分,通过开敞式廊连成一体,有利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并表现出通透的岭南建筑特色;在屋顶设置可调式遮阳百叶,利用柱廊和脱开墙体遮挡阳光的直晒;此三部分厅室围合着白玉兰庭园,南北两侧环绕着绿化,前面对着宽阔的东湖,后边望着西湖水面,该馆完全置于大自然的环境里;这幢逸夫人文馆,通过遮阳设施、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水木绿化结合达到节能、环保、舒适并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理念与作法是值得推广的(图4、5)。这些半个世纪以来的实例,说明广州建筑在与自然结合、节能、环保、舒适方面,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对于今日建筑的发展仍有参考作用。

目前,我们的许多建筑需要增加遮阳设施,这是建筑节能的一项重要措施,不容忽视。我国的传统建筑,无论是在亚热带、温带或寒带地区,朝阳面多有檐廊,炎热时还加有檐帘,夏日遮阳降温,但这一优秀的传统作法,并未被一些设计人员所认识,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中缺少遮阳构造与设施,每逢夏季及其前后靠空调降温,耗电量大且不舒适。现遮阳方法多种多样,可自动或手动控制,我们应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建筑的需求,选择高技术或适宜技术的遮阳设施。此外,非自然通风、以密闭窗机械通风求节能的方法值得商榷,有些设计人员主张室内温度,不要受室外影响,门窗要密闭采用机械通风,以此达到节能效果,我们认为这种作法比较片面,只有一些建筑,一些时间段适合这样做,但住宅和大部分公共建筑还是要强调自然通风,以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和综合地节能。前些时,一位德国南极考察队负责人到中国南极考察站建筑后,他很感慨地说:“你们站室内空气比我们站内的清新,因为德国站建筑采用的是全封闭式,人工机械通风,还是中国站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好。”这个实例亦说明了自然通风的效果。

下面再介绍三个近两年内建成或正在建设中的最新的自然生态环境优秀的建筑设计实例。

一是2006年建成的西藏拉萨火车站(图6、7、8),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恺总建筑师等设计,该工程项目是由铁道部组织全国五家大设计院通过竞赛选出的设计单位,我参加了这项评选工作,组织者强调设计方案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具有地域的建筑文化特色,并要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这五个设计单位所作的方案中,中选的设计方案,同北面山势自然地理环境结合的最好,整体造型横向舒展,墙面向外微微倾斜,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良好,且在屋顶上采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分段系统,总集热面积约4000m2,主要用于冬季供暖,节能、环保,夏季车站不需要空调,夏季此系统为生活热水提供热源,并可利用热水对竖风道中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自然通风能力,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减少能耗,这些作法及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值得参考、学习。

二是正在建设中的苏州火车站(图9、10、11),它是在老火车站位置上扩大重建的新站,仍是由铁道部组织设计竞赛选出的最佳方案。我亦参加了此次评选工作,参赛的五组设计方案在表现地域特色方面,各有千秋,最终选定的设计方案,其创新内容较好,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表现突出,朝南入口立面出檐深远,遮阳节能,大厅宽敞明亮,自然风通畅,并分隔出院落空间,有利自然采光,室内与室外有序地布置绿地园林,使建筑融合在自然环境之中,这个胜出的方案设计者仍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崔恺总建筑师等。

三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选设计方案,现已按此方案动工实施基础部分,此设计是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教授领衔创作的方案,它是从全球华人建筑师征集的344个有效方案中选出的,此方案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我们的看法是设计创作的理念正确,根据世博会主题,创新出自然的地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的人文生态环境。在这段里着重分析其有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的措施做法,具体内容如后(图12,注:该项目设计方案的其他相关图片请参阅《南方建筑》2008年第1期P78-85)。

第一、自遮阳体型实现夏季最大限度遮阳,冬季最大限度透光的效果:造型层层出挑,使得建筑在太阳高度角较高的夏季遮阳效果明显,而在太阳高度角较低的冬季能最大限度让太阳辐射进入室内,以此实现夏季节省空调运行费用,冬季节省采暖运行费用的效果;结构自遮阳的存在使得采用普通中空玻璃就可以满足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大大降低外窗的初投资。第二、地区馆设计力争实现单体建筑自身的减排降耗: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拔风;地区馆屋顶“中国馆城市花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措施有效实现隔热。第三、利用自然通风的架空中庭空间改善室内外热环境状况:一是呈“鼎”状的四个核心筒构成架空层,二是架空层上部的建筑中庭空间系统,前者可以使得架空层公共活动空间在过渡季节利用室外风压形成良好通风效果,后者可以利用中庭结构形成良好的热压拔风效应。第四、充分利用太阳能:将屋面遮阳板与太阳能电池方阵结合,形成光电遮阳板;有望使全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第五、在景观设计层面,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第六、冰蓄冷技术实现用电的移峰填谷:针对上海地区用电分时计价政策,采用冰蓄冷技术,利用夜间低谷电制冰,在第二天展览高峰期融冰制冷,实现用电的移峰填谷;在节省运行费用的同时平衡电网负荷,提高市政电网效率。

上面的这些历史的与最新的实例说明,解决城市与建筑中的节能减排、环境卫生问题,重视遮阳设施、自然通风与采光、加强自然绿地环境建设是最经济、最实用、最舒适、最环保的方法,而不是只靠人工科技,人工科技是与之配合的,所以说它是根本的途径。这就是我们关于走向自然和合共生的基本理念。

二、保护整修历史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精神、创新人文生态环境,是发展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基本理念。

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现存的重点历史文物建筑大都得到保护,但对一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尚不够理想,过去被拆毁新建高楼大厦的不少,现已开始扭转这一趋势,注意保护、整修和发展历史街区。在当前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同时,我们要更重视城市地域建筑文化的保留,以显示出自己的个性特点。保护、整治、发展好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既符合各自的生活方式,并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还保留了城市历史文化的痕迹。这里以两个当前的实例说明这个看法。一个是北京前门外大街及其两旁街区的保护、整治、发展的规划建设实例,此街区的规划设计竞赛,从2003年开始,并于当年选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设计方案(东区),经过2004年的不断修改,2005年迄今整治建设,主要部分于2008年中开放投入使用。这个实例的范围较大,首先从前门外东侧路、西边煤市街拓宽机动车道路入手,分散前门外大街的交通压力;前门箭楼至猪市口的前外大街两侧,保存全聚德、长春堂、都一处和月盛斋等老字号,西面大栅栏保留同仁堂、瑞蚨祥、张一元等老字号,东面保存天乐园、广和楼和阳平会馆等老戏园;建筑为二、三层,建筑样式保持清末民初时的风格;建筑之间增加活动场地和绿地,改善了空间环境;还增加些建筑新内容和新的基础设施以及建筑内的各种新设备,以求低耗高效,适应向信息社会发展的今日需求。这个街区的保护、整治和发展,体现了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保留了北京原有的地域特色,并能满足市民当今生活的需要,具有新的活力。另一个实例是广州老西关恩宁路骑楼街,原将此街的开发改造,交给了开发商,2007年7月广州市政府决定收回这一社会开发权,改由“政府开发”,这一消息传出后,得到广大市民的称赞,真可谓顺乎民意。原由开发商社会开发,拟只保留八和会馆、詹天佑故居和李小龙祖居,这实际上是将骑楼街全部拆毁,现转变为政府承办,广州市文化部门提出的方案是,恩宁路的骑楼街原则上全部保留,仅对个别的难以维修的拆除重建,但形成一条完整的骑楼街,骑楼内的文物亦争取全部保留下来,这种骑楼街的特色是广州老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我们相信,这种保护整修历史文化街区的实例会越来越多。

发展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另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不断创新地域人文生态环境,这种提法主要是针对城市新区的新建筑而言,强调创新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而不是一些城市跟着所谓的“时尚”跑,建筑围上玻璃幕墙或搞怪异型体。下面仍以西藏拉萨火车站(图6-8)、苏州火车站(图9-11),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图12)三个设计实例说明这个问题。

西藏拉萨火车站,它是青藏铁路的终点站,位于拉萨市西南端,与拉萨市隔河相望,距市中心2km,与布达拉宫遥相呼应,建筑面积23 697m2,占地111 646m2,办理客车为5对,再发展为6对,基本站台1座,中间站台4座,客车到发线8条。2003年底举办了第一次设计方案评选活动,选出的最好方案,满足了使用功能的要求,但其整体造型缺少地域文化特点,仅中心屋顶采用反拱形状,意喻“哈达”,铁道部主管部门和评委对此方案不很满意。后又扩大范围,举办了第二次设计方案竞赛,2004年选定的这个方案,其造型向两边横向展开,并强化了拉萨火车站特有的服务要求,包括旅游服务、医疗服务等,保证旅客人流、行包转运、邮政通讯等流线畅通;主入口采取墙体倾斜、墙体分隔、厚重砌筑、立向窄窗以及连续的水平屋面等地方处理手法,并将这些手法提炼;在室内主要大厅采用木梁格构,并配以具有地方特点的家具、陈设和大型壁画;在室内外还选用具有藏式建筑特点的白色、红色和金色等,色彩鲜明;采用这些设计手法,使这幢建筑的外貌和内部富有地域的人文空间环境特点,由于重点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满足现代公共建筑大空间功能使用要求,该火车站仍然突出着它的现代性。

苏州火车站,位于苏州旧城西北角外护城河的北面,总建筑面积85 700m2,地上建筑2层为54 000 m2,地下1层31 700 m2,主体站房由南、北站房与高架候车厅组成。如此具大规模、体量的建筑如何融于既有的城市尺度和肌理中,中选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方案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法,确立能够代表苏州特色的菱形空间作为基本要素,选用菱形空间网架体系,通过重复这个要素,分解了屋顶的体量,并在平面组织上,分解出一些内部庭院,既满足使用功能需要,又使空间环境具有苏州典雅、闹中取静的氛围;主入口采取柱礅、菱形架支撑着分解的菱形空间网架,轻盈通透,具有苏州传统屋顶的神韵;室内外选有木装修,室内空间布置有粉墙黛瓦样式、菱形窗、木隔扇和园林绿化,旅客行走其间,有如在苏州街区内活动;室外布置有大片的花木水池,站房内布置着表现人品意境的苏州园林,既营造出空间的自然环境,又增加了苏州的地域感;通过车站,将南面旧城区同北面新开发的金融商业区连接贯通,创造出拓展的流动空间环境,对城市整体发展极为有利。这个设计重视继承苏州传统文化的精神,很好地把握住功能、结构与尺度的需求,创造出具有苏州地域人文特色的“新而苏”的火车站建筑,因而中选。其它参赛方案,亦都重视体现苏州的地域文化特点,但有的尺度接近苏州传统民居,不符合这座大型公共建筑的特点;也有的外貌很有气势,具有地域风格,但室内大厅过大,缺少地域人文的内容,且使用不方便。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选的设计方案是一个将自然地域生态环境创新与社会人文生态环境创新融合为一体的优秀实例,在前面已分析了它的自然地域生态环境的创新内容,这里主要分析其创新社会人文生态形体环境的内容。该馆整体方形、主体居中的布局,似中国周王城图的格局,汉以后唐长安城、元大都城、明清北京都城皆附会这一形制;建筑底部及其周围配以水木,如都城外围的大地乡村田野,加上建筑骨架的红色,隐喻着中国城乡的自然面貌;在其创造自然地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层次结合社会人文生态环境来思考,它体现出中国哲学思想的自然宇宙观,即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建筑合一,人、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从社会经济生态来看,它反映的是低耗高效,适合地球自然进化的规律;所以它给我的感受是一座具有中国社会人文特色的又极富现代感的创新建筑,符合以建筑表述极度重视环境与能源问题的“环境宣言”。(本项目的相关图片,请详见《南方建筑》2008年第1期:P78-85.)

一个有历史文化的城市,一方面要重视保护、整治、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另一方面要重视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创新发展新建筑,落实了这两方面的重视,就会在各自的城市中显现出自己的特点,所以说,这两个方面是发展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基本理念。

三、构建人行道路系统、连通公共交通网络、延伸拓展流动空间,是体现人民性、提升地域生态环境活力的现代措施。

一个城市地域生态环境的好坏,同城市交通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我国大城市的交通组织尚处于以车为本的交通网络。北京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城市干道、大街、小街、胡同都可行走机动车,路的两旁大都变成了停车场,近几年又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街,交通混乱。广州市区不让电动自动车行驶是正确的,另外我很欣赏以往广州的沙面地段无车区,其生态环境是最上乘的。

我国城市的产业经济都在不断发展,特别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向信息、知识社会过渡的城市,其城市中心区或其他重要文化生活区,都要逐步构建起人行道路系统,使这些为广大市民服务的街道空间环境不受汽车交通的干扰,不受污染,人身安全,真正成为符合城市居民生活需要的繁华街道。这是体现城市人民性、城市现代化水平和对城市居民关怀的程度。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城市汽车的发展,特别是私人小汽车的快速增长,使城市交通被小汽车所主宰,道路交通拥塞。现发达国家的城市已扭转这种混乱局面,变成控制城市中心区的汽车,构建起人性化的人行道路系统,并同公共汽车网站和地下铁路交通网站连成一体,提高了这步行地区的空间生态环境的水平,方便并吸引更多的市民到此活动,提升了城市活力。

在这一方面,我国城市刚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如北京于上世纪90年代开辟了王府井步行街,范围在王府井南口至八面糟一段,今后应扩大范围,并与地下铁路网连通;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街,早已是步行街道,它四周的许多街道也应改为步行区。上海闻名的南京路商业街在上一世纪90年代也变为步行街,公共交通和机动车从其南北两侧街道通过。广州市中心区早已构建起路口的过街天桥,北京路变为步行街,现已作出人行街道系统规划,拟逐步实施。构建人行系统、连网公共交通,香港是个好实例,它虽然比欧美一些城市晚起步20多年,但它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于香港中环、九龙中心区等地修建了大量的建筑连接体、过街天桥和爬山廊道,将大型公共建筑、写字楼与商场连通,构建起人行系统,这个有顶盖的人行系统同地下铁路网相连接,方便了广大居民的出行,且可避日晒和雨淋。

再介绍两个国外的实例。一是欧洲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佛罗伦萨市,该市采取开辟步行区域的作法,名称为“Pedestrian Precinct”,将其中心区西尼奥列广场及其周围地区,北至圣·玛丽亚教堂、钟楼,南至阿尔诺河、旧桥,全划为步行区,此外在城内其他名胜处也划出一定的范围作为步行区,不准汽车行驶,方便了旅游参观者(图13)。二是英国伦敦市,2007年11月14日伦敦市长肯·利文斯在伦敦市政委员会上说,计划把伦敦市中心区几条繁华街道和几座公园,如摄政公园和牛津街、购物区等改造为步行街,只允许行人和自行车通行,并希望这一区域和这些街道建设成为西班牙巴塞罗那软布(Rambles)步行街一样的林荫路,此项工程将分期完成。

我国香港的作法,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管理办法,英国伦敦的计划改造工程,对于我国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认为,在城市中心繁华地区,一定要控制机动车的交通,构建扩大范围的步行交通系统,此系统还要与公共交通网连接,延伸拓展市民活动的流动空间。这样做,是体现城市人民性、提升地域生态环境活力与生气的现代措施。

四、创造城市标志建筑、统领城市空间环境、控制旧城尺度体量,是突出地域生态环境艺术形象的关键问题。

一个城市要突出自己地域建筑文化的特色,还需要创造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标志性建筑,在其中心地段形成有独特韵律节奏的建筑立体轮廓线,让人一看便知道这里是哪个城市,这个标志性建筑起着统领空间的作用。如1995年建成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它位于浦东黄浦江的弯道处,三面为黄浦江环绕,隔江面对西岸外滩,并正对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又是上海北京、福州、延安、四平路等重要街道的视线终点,塔本身高468m,因而这座高大雄伟壮丽的电视塔成为上海新的标志性建筑。又如北京南北向7.8km中轴线上的永定门城楼(新修复的)、前门箭楼与正阳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景山万春亭、鼓楼与钟楼,都是标志性建筑,这一组中轴线上的建筑群仍起着控制北京市中心区空间环境的作用,人们看到其中的那个标志性建筑,就知道自己所在的方位。座落在香港中环花园道的中国银行大厦,高度达368m,其节节高的突出造型形象,控制着中环地区的空间环境,成为中环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的中环广场大厦,高375m,迄今是香港的最高建筑,是一个三角形构造型体,它控制着香港半岛东部的空间环境,又是一个标志性建筑。

但这些标志性建筑,要能起到统领空间环境的作用,构成有节奏韵律的立体轮廓线,它必须高出其它建筑1/3为好,如北京旧城原有面貌,大量的四合院住宅高7、8米,宫殿、城楼高30多米,景山万春亭、北海白塔高50、60m,其立体轮廓格外突出、优美。加拿大多伦多城市中心区的立体轮廓为什么优美,就是因为它有一座553m超高的电视塔统领着沿湖岸的高层建筑群(图14)。美国芝加哥中心区于Grand Park后面的高层建筑群中,虽有上一世纪70、80年代世界最高建筑西尔斯大厦,但它并未高出很多,现该市拟在Grand Park后边适中位置建一座高667m螺丝钉状的住宅大厦,它将高出其它高楼1/3以上,统领着这个地区的空间环境,突出中心区的立体轮廓,构成芝加哥城市自己的特点。由此看来,香港本岛东西边的标志性建筑都不够高,将来根据需要若能修建一座600m高的大厦,才能由此大厦统领本岛地区的空间环境,突出本岛中心区的城市立体轮廓。同样道理,上海浦东区于上一世纪90年代建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和金茂大厦以及近两年建设的金融中心等,其高度都在400m上下,相差不大,我们从黄浦江西岸望去,仍然缺少一座更高更突出的超高层建筑来统领浦东地区的空间环境。从另一方面来分析,要保持北京南北中轴线上标志性建筑的突出轮廓,其两旁的建筑就不要再搞较高建筑,应基本确立在原有轮廓的范围内。这一理念,可以扭转大家都想搞成标志性建筑、缺少整体观念的错误思想,它是创造地域人文生态环境艺术形象的重要内容,是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的职责,是发挥其创造力、力求创造出城市特点的重要方面。

还有一种标志性建筑,其外貌不属于天际线型,为较低的型体。近一时期,一些建筑打破几何型体、几何线条,将地面、墙体、屋顶连成一体,作为非直线性的自由型体。2003年12月在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举办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异样体型建筑展览会,我被邀请参观了这个展览,此展览说明由于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和柔性材料的发展,可设计并建造出有如自然界各种曲线变化生命体的空间型体,但都是较低的建筑,没有高层建筑。对这一新情况,我们应该了解并给予关注,今后大量的民用住宅和一般公共建筑,还是要发展几何型体式,重视低耗高效,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只有少量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公共建筑,可根据空间的功能需要,在结构安全可靠基础上,创造出异样型体。

在具有历史文化的旧城内,掌握尺度、体量的和谐是个重要理念,如果新建建筑,它的体量不能高大,容积率不能过高,其尺度、体量要同原有历史文化建筑和谐,对已建起的高层建筑要适当采取减法,以保留住并突出原有历史文化建筑的艺术形象。在这一方面,广州市还是持谨慎态度的,如对中心区中山四路段,重视保护南越王宫遗址、农民运动演习所、万木草堂、城隍庙、仁爱教堂、古当铺等历史文化建筑,沿线政府投巨资改建英雄广场、广州图书馆和农讲所前绿化广场、人民公园绿化广场三处公共空间,林兆璋教授等所作此处街区整治规划设计,很注意控制新建筑的尺度、体量,同原有历史建筑相适应,成为旧城肌理的延伸,创造出具有历史人文特色的艺术形象。又如莫伯治、何镜堂教授创作的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利用山岗坡地,组成围廊院落式格局,其尺度、体量与旧有建筑一致,保持原有城市肌理及其历史文化的艺术形象。因而我们说,控制旧区尺度体量、重视创造统领城市空间环境的标志性建筑,是突出城市地域人文生态环境艺术形象的关键问题。

五、落实社会公平公正、关怀城市弱势群体、开放城市公共空间,是解决地域社会生态环境平衡的先锋问题。

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公平公正反映在建筑文化中,就是要关怀城市广大市民及其弱势群体,公平公正地缩小贫富人城市生活与工作空间环境的差距,政府管理部门要有倾斜的政策从城市居住、公共建筑、道路交通、绿地环境等各个方面对弱势群体给予关照和优惠;不应为了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利益,为了少数富人的需要,大规模修建行政办公楼,过多地发展高档住宅,大量修建高尔夫球场、高档娱乐与商业建筑,片面发展私人小汽车等,扩大富人和弱势群体的差距。

在居住方面,北京市从2007年下半年起对部分四合院平房的建筑与院落进行整修,政府给予资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既改善了这里较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又保存了北京传统民居、胡同的特点。解决城市弱势群体住房问题,不能交给开发商办理,只能由地方政府承担。目前,国家关于城市住房政策提出两个70%,一是土地供应70%给予修建中低收入人群需求的住房,另一是修建的每户建筑面积70%限于90m2,其作用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中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的需要;但还需加上一条,就是每户超标买第二套住房时要缴高税。我们相信,这样的倾斜政策贯彻下去,经这一段时间,城市房价会平稳地降下来,广大的居民及其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在城市道路交通方面,首先要改变以车为本的理念与作法,应以公共交通为主,发展自行车和人行交通系统,以方便城市广大居民为本。现北京市每年拿出20亿补贴城市公共交通,这个方向是对的。在城市绿地建设方面,要重视修建直接关系着广大群众使用的内容,如近几年成都市在市区河道两旁建设大片绿地、公园,成为广大市民晨练、休闲的场所;珠海市修建起7Km长的滨海林荫情侣路,不仅改善了环境,还方便了广大的城市青年、中年人;汕头市在海边扩建了公园,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这些绿地服务设施都是大众性的。在公共建筑方面,要重视修建满足大众生活需求的各种公共设施,这一方面上海市做的比较好,且服务细致、周到;其中的文化生活方面,北京市对各类博物馆于2008年、对新公园于2006年,已大部分免费开放,我国其他城市亦朝此方向逐步发展;关于医疗、教育的内容,现已逐步将其纳入公益事业,由政府承担主要费用。

开放城市公共空间,除上面所说博物馆、公园外,另有一点在这里提出,就是政府机构办公楼、公司企业写字楼等要对公众开放,这是城市发展的趋势,欧美许多城市已经这样做了,使这些城市空间更贴近城市居民,体现出城市的人民性和民主性。上一世纪90年代,广州市规划局的建筑布局与管理,曾是开放型的,时任该局副局长的林兆璋教授,他对国外发展趋势比较了解,率先采取开放式。此外,像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天津、广州等发达城市,正在向信息、知识社会过渡,其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达到70%后,城市教育研究、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建筑与设施将不断增多,其他城市亦会沿此方向迈进,这是城市发展的新特征,它会给城市结构组织带来变化,突出表现有两点,一是这些项目设施及其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大量增加;二是街区、社区组织布局的综合性。今后,各地博物馆会增加研究、普及的内容,各地剧院也要考虑增设研究、普及的部门,各大公司企业同样会增加技术图书、研讨、交流的空间环境,这些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为城市广大居民技术与艺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服务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公平公正,反映着城市的进步。

我们认为,我国城市主管部门应积极落实社会公平公正,关怀弱势群体,重视发展城市公共空间,以解决好城市社会生态平衡和城市进步发展问题。只有这样,这个城市才能安全、健康,广大居民具有适应社会进步发展的空间环境。这个问题是个难题,在一些发达国家内都未能解决好,中国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称其为先锋问题。中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应特别重视并要带头解决好这个先锋问题。

从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来判断,如若实现上述五点看法,营造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发展社会人文生态环境,构建人性化的城市流动空间,突出地域人文环境艺术形象,解决好地域的社会生态平衡,就必然会创造出具有地域生态环境特色的建筑文化,凸显出各自城市的个性特点,符合社会进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建筑文化生态学 篇2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众多的变化,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设计理念,不仅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人们水平的需要。

一、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主要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能够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能够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给人们提供一种舒适的生活环境,达到人,环境和建筑的一种两性循环状态。生态建筑设计中需要符合以下理念: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近年来人们逐渐关注的理念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生态建筑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求人,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发展的核心理念,也应该在生态建筑理念中得到体现。生态建筑设计对于建筑环境的选择和建筑装饰的选择都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筑设计中大都是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注重自然通风和采光,能够确保建筑周围的水资源循环利用,建筑物周围的垃圾处理也都体现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健康舒适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生态环境建筑设计中需要遵循舒适健康的理念,能够缓解人们的工作压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生态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采光,通风设计,能够减少当前住宅中存在的噪音污染,光污染和空气污染问题。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环境问题,人们的居住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通过生态建筑设计可以减少原有的城市病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高效清洁理念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当前城市人口逐渐增加,给城市的各种公共设施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尤其是环境问题。人们的生活与城市环境息息相关,一旦出现环境问题不仅仅影响城市的形象,同时还会对人们造成生命健康的威胁。生态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出高校清洁理念,能够及时处理人们居住环境中的垃圾和污水,保障居住环境的清洁。生态环境设计中还体现出资源的循环利用理念,能够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这不仅仅能够降低垃圾的污染,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实现建筑设计的生态化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建筑质量的需要。虽然当前城市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但是人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加,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了解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提高建筑水平,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节约建筑原材料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讲求建筑设计的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由于当前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建筑原料浪费现象日益严重,不仅仅增加了建筑的成本,同时还不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筑设计生态化需要减少材料的浪费,充分合理利用建筑原材料。随着建筑建设技术的进步,一些原有的建筑材料已经逐渐被取代,新的建筑材料不仅仅能够减少建筑自身的重量,同时还可以扩大建筑的建设空间,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新型的原料,提高建筑设计水平,能够充分体现出生态建筑理念,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建筑材料应运而生,建筑设计中可以充分采用这些新的原材料,提高建筑水平。比如一些玻璃材料,由于建筑设计水平逐渐提高,对其美观度要求也日益提高,玻璃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体现出建筑物的设计风格,一些建筑物可以根据自身的建筑需要运用不同的玻璃材料,不仅仅需要考虑采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隔热因素。

(二)充分利用新能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能源逐渐得到广泛地使用,在建筑设计中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兴能源,节约建筑成本,改善城市环境。城市建筑中的能耗不断增加,这是影响当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采用新兴能源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能耗,改善当前的城市环境。太阳能资源和地热资源是当前主要的城市建筑能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两种资源,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程度。太阳能资源具有成本低,无污染,储备丰富的特点,近年来逐渐得到众多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空气集热板进行热量的供给,运用这一设计替代原有的暖气供暖设备,减少传统供暖设备导致的空气污染。地热资源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一些城市逐渐采用地热供暖来减少煤炭供暖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但是地热能源的使用受到地区的限制,因此地热资源的使用可以因地制宜,一些地区也可以根据当地丰富的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三)实现建筑的再利用

建筑再利用就是对原有的可利用资源进行二次使用,这样既可以节约建筑成本,同时又可以提高资源的有效使用效率。建筑再利用也可以将原有的资源与新资源进行某种程度上的结合使用,减少建筑中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建筑物资源的再利用体现出循环利用的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的建筑项目日益增加,建筑物中某些部分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并不高,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原有的建筑材料。目前我国建筑再利用方面进展并不十分顺利,但是国外一些建筑设计中具有丰富的经验,我国的建筑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国外的设计经验,对一些拆迁的建筑物进行合理利用,减少建筑项目施工中的施工成本。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存在的问题日益增加,“城市病”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提出有助于改善当前的城市环境,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建筑设计水平。今后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体现生态建设理念,促进建筑设计的生态化发展,减少建筑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城市环境问题。生态化建筑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充分提高自身的生态理念,建设舒适健康,经济适用,高效清洁的建筑,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春梅.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3(4).

建筑文化生态学 篇3

生态:“生态”(Eco-) 一词源于 古希腊οικοs,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1866年, 德国生物 学家E. 海克尔 (ErnstHaeckel) 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人文生态是伴随文明发展不断生成演化的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环境机制,主要研究是人类与生态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态文化更多关注生态视角下的文化行为活动或者空间特征,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社会现实问题。人文生态是客观存在,而生态文化是手段,两者并行不悖。本文着手生态与地域建筑之间的关系,强调人地关系对地域建筑的长期影响,以及地域建筑在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地域建筑语汇的体现。河西走廊生态地域环境是地域建筑生成的母体,是地域建筑存在的空间维度,两者之间存在包容关系,并非完全意义的对等关系。关注河西走廊地域建筑,不能脱离河西走廊人文生态研究的地理范围,本文主要是围绕东起天祝县向西至敦煌与新疆东部交界之处,北靠内蒙古高原南缘隆起的走廊北山,南依祁连山山脉,整体形式是南北夹峙所形成的狭窄陆地走廊,从地理区位划定河西走廊沿武威、张掖、酒泉至敦煌段为研究范畴,以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堡寨类建筑为研究对象。丝绸之路段——河西走廊作为地域建筑研究的特殊典型;以丝绸之路特殊的人文生态环境为依据,通过“堡寨”这一地域特殊建筑形态,解读河西走廊城市人文生态的空间过程。着眼于国内地域建筑的发展及其未来趋势,揭示传统建筑基于文化语境的再生与发展。因为全球化无论如何趋同,终究是要通过不同文化间的相融,不同的城市文化思想理论引导下,将会形成和发展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艺术形态。因此,尊重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在研究与剖析中分析地域建筑的文化安全启示,明确我国的地域建筑以农耕文明为基石的华夏民族文化蕴育的规律,旨在面对世界生态文明潮流的自我修复与回归。

从地域生态变化,联系地域历史建筑的研究角度切入,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视域下地域建筑流变论证的确立,立足建筑学科的角度挖掘和整理地域建筑的城市人文生态观念,阐述地域建筑聚落形态与人文生态之间的关系,注重生态视域下地域建筑的人文生态。

以河西走廊“东与西”双向历史的交融与碰撞为研究范畴,立足于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特征与生态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河西绿洲地域建筑与生态之间的紧密关系,从基于地域建筑人地关系的特征,以自然生态为主、人文生态为辅。客观全面地分析河西走廊生态与地域建筑流变的生发关系,以及未来的演变走势;挖掘和整理地域建筑形态意识主流。

1河西走廊地域环境的生态基础

形成于上秦时期的丝绸之路,被称之为连接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动线 ,在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中,河西走廊的意义与发展是非同寻常的。难以想象如果没有丝绸之路东段——河西走廊连接中原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今天的中国历史又该当如何去描绘。在《河西走廊多民族和平杂居与发展态势研究》一书中,对河西走廊的历史作用与特点给予十分肯定的评价:“河西走廊地处黄土高原农耕区与青藏高原游牧区交错过渡的地带,它在我国中原文化和西亚文化、南亚文化的汇合点和撞击点上,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中继站,也是个汇合点,即是丝路交通枢纽,也是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舞台,其中延伸的丝绸之路则是我国与中亚、南亚各国进行交往的大动脉。而在地貌上是连接甘肃和新疆的一个走廊型的通道。这一文化走廊,东与我国黄河流域的文化带相连接,西与伊朗、阿拉伯世界相往来,形成了一条影响十分深远的文化走廊”。丝绸之路与河西走廊是形影相随的一个概念,提及丝绸之路,必然联系到河西走廊,同样河西走廊也离不开丝绸之路构架。

河西之所以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源于河西走廊多种地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河西走廊50多条内陆河均发源于祁连南山,均衡的河流排布使祁连山沿北麗绿洲相连,内陆河最终集结为互不相连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形成了武威 - 民勤、张掖高台、酒泉 - 金塔、玉门 - 安西、敦煌等系列生态绿洲。从地理环境等方面梳理建筑脉络走向,河西是依靠历史生态环境而逐渐变化,人类聚落为适应生存环境,随着地形依山就势繁荣,同时也随人文环境的变化而变迁;甘肃河西走廊自古为内陆交通贸易呼吸的窗口,也是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历史的长河印证了千余年来的起伏变化,也使村落与古镇几经兴废,历史的画面呈现的是,水系变迁使绿洲与荒漠交替,也亦使许许多多古聚落,湮灭为沙堡废墟之下。今天甘肃河西走廊的地域建制相比于古时,能看出历史繁盛时的盛况,古文化遗址76处,古城址98个,明代长城沿线城堡46个,高台辖区明代城堡33个,重要古城古迹19处,总数达276个。现状是县级以上市镇20个,所有建制镇57,总数77个。大规模遗址的数据说明,河西走廊历史人文发展的变化主线未能逃离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的框架范畴,明确生态绿洲文化在城池的兴废上起决定作用。

2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的生态文化

地域建筑地域生态环境相共生,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变迁势必影响着地域人居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河西走廊三大水系决定着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预示着地域人口的承载力问题。河西屯田戍边的农耕与交通、军事等推动着商业集市的兴盛,绿洲驿站、绿洲城堡、绿洲屯田、绿洲集市环环相扣在繁荣河西的同时,也保障了千百年来丝绸之路的畅通。在此期间各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使丝绸之路线路不断调整,城池迁移也随之而变化。历史以来的丝绸之路的走向的变化,常常对丝绸之路产生相应的影响。但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的繁盛,为河西创造了不同时期的农耕大发展。

河西走廊历史上农耕的四次大发展

第一次,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农业的发展高峰。

第二次,隋唐时期绿洲农耕灌溉的发展。

第三次,明清时期边防的戍边屯田政策。

第四次,新中国成立以后河西人口激增的无节制农耕开发。

历史上四次农耕的大发展,促进了游牧向农耕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了农耕定居人居环境的快速发展,使游牧的毛毡帐篷的“行国”文化逐渐向定居地域建筑转变,在地域发展中,区域一定的人口承载力决定了地域繁盛的正负比关系,即正比关系时繁盛发展,反之产生巨大的破坏力。河西走廊自古既是连接西域的交通通道,又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干线之一,因此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离不开与丝绸之路贯通之间的联系。根据城市的发展,聚落的密集必然带来贸易的繁荣、人口的激增,随之而来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碰撞必然导致生产技术的日益提高,多民族板块地缘的河西地区,作为内陆和流域最重要的绿洲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由聚落发展而来的寨堡、城堡则发展成为城防建筑体系,河西走廊城池地域建筑的兴建受地域生态环境特点的限制,以及所辖范围多民族杂居的争斗中共同发展,因此建筑与城池具有浓郁的防御特性(图1-2)。

河西走廊因其生态地貌构造体的独特性被誉为三大走廊之一。长期以来在这块古老土地上,为生活相互依存的多民族共同创建了河西走廊,沿线众多的古聚落、名城与重镇,根据目前多处古遗址的挖掘与探测资料,能清晰看到河西走廊古城址地理学自然演变的历史轨迹。由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城市、古城、塞堡和长城、烽火台等系列古遗址,同时,交通、商业、军事为一体的立体化城防的邮驿线路,在河西版图上从东向西的纵深展开,都证明了河西走廊重要边防的军事地位,古时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与文化交流的繁荣两相消长,相关社会生产、生活条件、人口密集等一系类的社会因素也都随之而动,对河西城镇的形成和发展都创造了相对的历史条件。

3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生态文化余论

生态学居住建筑设计的特点和方法 篇4

【关键词】生态;建筑;环保;特点

居住问题是人类的最基本问题,随着人文主义的回归,人类面临的环境、能源等问题日益严重,人类试图改变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后获得的生活条件,对生态环境逐渐关注起来,社会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的今天,人类更渴望回归自然。力图改变那些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行为。于是生态、绿色、环保的词汇便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生态建筑从出现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有40几年的历史了,对于高能耗、高污染建筑业,生态学理念已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建筑行业内强化生态学的设计理念,已经是势在必行,是当今社会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生态建筑在体现出其对环境关注的内涵时,更强调建筑设计的艺术性,突出作为静态景观的住宅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进入21世纪,生态建筑设计与建设显得尤重要。近半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念和构想。生态学建筑这一对全人类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课题早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也是建筑设计企业关注的焦点 。

1 生态学及生态建筑

生态学的概念是1869年由德国学者海格尔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传统的生态学是对动植物生存状态的研究,但是如今人们已经把生态学的概念拓展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共生与再生原则是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提出了不同物质之间的共存和伴生的关系,把生态学扩展到了人类生存的环境范畴,警告了人类自然界中物质资源的有限性,唤醒了人类实现系统有序发展及动态平衡的生存意识。在此基础上,人们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概念,即认为建筑与其周围的环境应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筑不应该独立存在,而应该成为居住环境中的一个环节。所谓生态建筑就是指设计师和建设者运用建筑学和生态学的科学理论,使建筑物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不超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组织并合理安排建筑与相关客观条件的互生关系,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状态,以自然、社会、建筑和人的和谐共存为设计目标,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整体和谐、高效环保、没有或减少能耗和污染为根本特点。具有节地、节能、节水、少污染的优势,具有改善生态环境、延长建筑物寿命的优点,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把生态学和建筑学在一个层面有机融合到一起,使建筑设计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2 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也有成为绿色建筑,是指建设环境具备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没有人为破坏的因素,没有不良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2.1 实施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目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也是建筑设计始终贯彻的理念。该理论的提出源自于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的理论,于是可持续发展观念便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竖立起来了。人们更加关注生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人类的未来,重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2.2 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人们过度开发和利用有直接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的错误认识,使得世界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生态危机,从而影响了自然和气候的恶化。人类凭借 “高科技”试图主宰、征服自然,这一错误做法,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提高,但却是以造成环境破坏为代价的,而且是难以弥补的。生态建筑,是人们为了改变被自己破坏的自然环境的一种补救措施。建筑设计力求以自然界中的能量流、物质流为主,在最大可能的条件下减少人工附加给自然界的能源,降耗、节源,利用自然,用最小的消耗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这是目前建筑设計的主要思想观念,也是生态建筑的特征。

3 生态建筑的实施办法

3.1 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

绿色植物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因素,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可以起到防风、遮荫的作用,还可以改善景观环境,保持区域内的生态平衡。同时绿色植物还可以增加室内空气质量,通透的空间能够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

3.2 生态建筑的室内绿化

不仅外部设计要生态化,建筑物的内部空间设计也应生态化。设计师要将室外的绿色引人室内。通过栽植绿色植物,净化室内空气,起到虑尘、调节湿度、温度、减少噪音的作用。通过建筑设计,为主人提供接近室外环境条件的室内空间,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这是现阶段较为常用的设计手段。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都是引入室外景观进入室内的环境的得力措施,还可以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由计算机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控制和调节室内温湿度,使人居住在室内,却有置身事外的感觉。目前较为流行的屋面绿化,也是生态设计的一种新举措。美化了环境的同时,对屋面刚性防水也起到了保护作用2。

3.3 节约建筑物的资源、能源消耗

高效无污染是建筑生态化的第一要素,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以当地的气候条件为依据,尽量利用清洁能源,设计合理的建筑方案。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的充分利用,建筑群落的布局、朝向、体型的选择要根据当地的特征设计,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营造良好的建筑群的微型气候。在满足人们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需求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一般以朝南或偏南为主,就布局而言, 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应该设计成错落有致的形状, 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这主要考虑到建筑物内的风压对空气流通问题,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将较低的建筑布置在夏季迎风面的前端,围护结构及门窗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的设施。控制维护结构的传热性能,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选择热传导系数小的材料作为外围护结构。

3.4 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被动式利用太阳能是通过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在冬季,吸收太阳能为室内取暖,利用室内的密实材料吸收太阳能之后转化为热能,解决套内的采暖问题。在夏季利用特殊材料遮挡太阳辐射,解决制冷问题。太阳能热水系统原理就是主动式利用太阳能的措施,太阳能产生的热能被集热器吸收,使热能加热水箱中的水,通过水循环系统将热能提供主人使用。

参考文献

[1]周昌坤.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J].现代商贸工业, 2010(12)

[2]黄涛.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在持续发展建筑中的定位[J].新建筑.2007.1:15.

建筑文化生态学 篇5

关键词:现代城市文化,精英文化,世俗文化,心理归属,生态建筑

一、传统城市主体文化特征的边缘化模糊

现代城市常被描述为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以令人窒息的冷漠表情拥堵在我们面前,安东尼奥尼在其著名的情感三部曲电影《奇遇》、《夜》、《蚀》中将城市文明用城市建筑空间的意向表达,巧妙地运用到这种现代城市特有的空间语言:寂静街巷、苍白极简、富有质感、无限重复的建筑细节及它们在阳光下深长幽暗的阴影。在镜头的不断静止与反复中,深沉地刻画出浸淫在这荒漠般的现代城市文化中的新兴中产阶级,他们在完成消费欲望的自我满足后隐匿在内心深处的无奈与茫然,现代人的内心被冰冷压抑的现代建筑不断地分离、隔绝,成为荒漠。现代城市也常被描述为另一个极端——充满动感与刺激的浮华世界,“电子信息牌万岁”,当文丘里置身于东京银座这座由眩目的光、电、幻织成的繁华商业都市之心时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座城市充满动感与活力,人们渴望夜的到来,黑暗里随着这些眩目的光电频闪的节奏摇摆,在强劲的鼓点中、在喑哑的嘶吼中、在酒精的兴奋中、在麻醉和迷幻中徜徉……现代城市已很少被描述为诸如“烟花三月”般闲适、悠远且韵致十足,亦难以被归属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般苍凉雄浑,这些传统的具有独特统一性的城市人文精神特征,在以同一性的消费为主导的现代信息社会里渐渐弥散、消隐,成为难被忘却的虚空的城市符号。

我们现今生活的城市,消费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普及、全球化信息的高速互动、经济的迅猛发展均使得城市面貌以令人惊异的速度日新月异地变化着,长久置身其中的我们却感受到莫名的压抑,传统的城市功能以及蕴含其中的独特魅力及深厚的人文精神已逐渐褪去,现代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成为同质化的复制。“慢的乐趣”(1),“真空”(2)等内心深处的愉悦赖以存在的空间在以消费为欲望满足的物化现代社会中已难以找寻,经济行为构成公众幸福的表征,人们陶醉在广告,传媒虚构的理想物质世界中,找寻自己的位置,却不再思考个体生存的精神深度。存留我们精神世界深层的文化正在被资本和传媒演变为商品,淹没于日常消费中。那些由久远历史积淀出的蕴含深厚人文情怀的城市文化特征正逐渐弱化、消隐,古典城市文化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形态已不复存在。全球信息化的语境中,城市文化主体已逐渐演化成为一种阶段性特征明显的、以表象呈现多元化繁荣为特征的快速变幻着平面化的消费文化。

二、城市功能的再生便是城市文化的再生

人做为城市构成的核心,因其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精神与公众意识形态矛盾的不断激化,而导致了城市精神集体性的缺失,于是人们很难在新城市文化中寻找到归属,城市生活逐渐失却传统意义上的人本意韵,人们被种种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物化的社会新秩序强制着、牵引着、城市生活成为了应对这紧张秩序的一种被动选择。人们怀念传统的人文主义城市,并以一些朴素的方式重现传统的城市文化,旧建筑翻新、旧城改造、仿古街区,在不断充填已日渐虚空的城市符号中寻求城市功能的再生。这只是杯水车薪,符号已然成为符号,不会因为有限的充填改变城市的属性——当代性。新城市文化依托着全球信息化的宏大语境下的惊人一致的公众意识形态,已然成为城市生活的主体,无法改变——我们不可能返回传统。

评判这种已成为历史发展必然的新城市文化的优劣,还为时尚早,适应社会变革、改变思维惯性、探索和促进当代语境下全新城市文化功能的再生,激活潜藏在新城市文化浮华表象背后的真实,寻求全新的与之相适应的深层互动模式,促进自身对新城市文化归属感的深刻认同。适应新城市文化、利用新城市文化,寻求全新的城市功能再生之路,这是真正回归城市生活的必经之路。

三、城市文化的再生便是城市文化精神的重塑

当代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便是开放和信息互动。社会体制的发展完善,信息流的高速互动,使我们身处的当代社会空前开放,这种开放性又为信息的畅通互换,个体群体的深层交流互动创造了良好条件。社会文化历来被人为地划分为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传统的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有着高度统一的价值审美取向,使得传统城市人文精神具有同样的高度统一性及独特性。当杜尚将小便器放入博物馆的那一刻起,当代精英文化便进入全新的时期,强调观念、强调实验、强调走出自我封闭的知识阶层,强调开放、强调公众的参与,于是各种貌似与传统精英文化截然相反而采用世俗手段的新艺术形式不断涌现,行为、影像、装置等纷纷走向精英文化的最前沿,逐渐成为主流。

世俗文化以媒体为依托,在大众中广泛地流行传播。精英文化是一种主动文化,它提纯世俗文化,直接纯粹地面对深层精神。世俗文化是一种被动文化,它是媒体推销包装商品的外衣,在洪水般的商业流通中以文化的名义强加给受众,逐渐成为受众心里潜在的文化价值取向。早已成为社会学问题而不再只是单纯的审美及技术问题的当代艺术,在脱离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后更加走向边缘,呈现出苍白迷茫的虚假繁荣。而大众内心在充满着无聊、孤独、焦虑、物化、自我、迷失的都市生存的困境中日渐浮燥,思想被连续的真空取代,不同于萨特的指向纯粹精神世界的“真空”,而是一种生存状态,是意义消解后的虚空。

“种种迹象表明,在后现代时期有一种基本的价值观一直都在延续,它难以捉摸,也未曾受到讨论,但随着社会管理技术的日臻完善以及‘人性化’举措的逐步实施,这个基本价值观受到了个人越发强烈的推崇,这便是个人的自我完善与个人自由。”(3)“自我瞬间自由”是自古至今艺术家张扬的至高境界,当代精英文化更是将这种理想提升至社会世俗文化拯救的层面,这与当代社会中个人所推崇的区别于狭义“个人主义”的“个人自我完善”的人性化需求不谋而合,并将在“人性化”的城市文化再生过程中积聚巨大的力量。探寻新的城市人文精神就必须深入理解当代社会中个体人的普便心理状态,“这是一种非稳定化的、宽容的心理感受,它专注于自我情感的实现,醉心于青春、体育与音乐,它不在于生活上的成功,而在于内心层面上持续的自我完善……(3)”

基于当代社会文化中的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的共同特征——开放、信息、互动,基于它们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重塑城市人文精神,基于当代社会文化所处的现实环境——不断建设更新完善的城市功能,基于对现代城市人生活状态及心理需求的深刻理解,我们可以分析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城市文化再生之路——深入探寻当代城市人心理的深层需求,创造与之相应的新型开放互动空间,整合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推动信息化时代的全新生活理念,促进现代城市人文精神的重塑。

四、现代城市人对自身生存空间的心理归属

1.心理生态空间——建筑的另一种生态

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生态建筑是利用物理技术手段,加大自然通风采光、气温调节、生态绿化等在建筑功能中所占比重,最大限度尊从自然,使建筑空间达到环保节能,绿色舒适的最终效果,是一种物理生态。

对于具有不同社会心理特征的场所精神空间,人与空间的深层心理互动便构成了现代城市中的心理生态空间。这些心理生态空间的集合便构成了不同规模的心理生态建筑,进而构成了全新概念上的现代生态城市,使当代城市文化背景下现代城市人文精神的重塑得以实现。

因此,在设计中打破传统设计界限,综合运用多媒介手段,加大横向空间思考维度,将设计纳入城市规划、城市经营、城市设计的范畴,深入理解和探寻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与社会心理,探索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营造高密度城市区域的活力中心与城市生活节点,综合运用人文、技术、生态手段创造全新空间形式,动态地对待空间,大量运用非物质方式,全力驱动新生态理念——既人与空间的心理互动,激活、激发日常生活空间在都市中的无限潜能,寻找隐匿在这新生活与平常空间背后的全新的现代城市人文精神。

采用脚手架这种临时材料做为主要的建造手段,使建筑利用自身的独特话言成为一个面向城市的广告体系、成为信息化的泛景观体系,架空的底层等仍由脚手架建构另类的公共景观空间强调与人的互动,成为眩目动感的城市一隅。

2.非物质——另一种生态建筑

非物质并非是放弃物质的使用手段,而是一种顺应时代变化的观念上的更新,突破传统思维及实践定势,结合不同建筑空间的具体形态及实用功能,以当代城市人对空间环境的深层心理需求为核心,适度运用新型的多媒体科技等非传统建造语言,深入融汇当代前沿艺术的先进观念及思想,创造流动开放的公共空间形态,强化张扬瞬间和片断状态显现、强化不断转换的场所信息与置身其中个体人的心理互动,实现人的“自我瞬间自由”,强化事件、行为等非物质现象在以时间为轴线的动态空间形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营造空间场所心理生态环境,进而促进人与空间的良性心理互动,促进人与空间的社会性心理认同。

(1)开放——流动的空间形态

开放性是营造人与空间心理互动的前提,突破传统审美制约、注重场域气韵、以人的思想及行为为导向,突破传统固有的建筑形象特征所表现出的孤傲、自我封闭的形而上思维模式,将空间形态视为动态的事件性空间,模糊并边缘化建筑的非实用功能,引入泛景观化的建筑概念,依托商业行为、注重人的界面,将建筑空间塑造为多层次、多维度、多功能的空间流动体系,让置身其中的个体人,其思绪及行为自然融入到这丰富多变的空间的起承转合中,在不经意的时空瞬间达到自我灵魂与场所精神的高度共鸣,在平常都市的一隅闪现“自我瞬间自由”。

(2)信息与互动——不断转换的场所精神

强调信息传达、互动过程中的动态片断,不断转换的空间情绪,强调心理互动过程中意义出现前的瞬间状态,强调时间在空间形态塑造中的主导地位。

注重人的界面,弱化建筑空间冷漠宏大的单一叙事尺度。注重细节,将传统的建筑空间转化为以路径、行为为导向的,综合多种新概念表达方式的流动开放、层次丰富的泛景观体系,注重动态片断里场所精神的瞬时闪现。依托场所空间的实用功能,综合运用影像、声、光等软性多媒介手段,动态地营造与现代城市、与社会文化、与置身其中的个体人深层互动的充满活力的空间形态。

强化事件、行为等非实体形态对空间形态与情绪的塑造和影响,将社会文化特征、个体情感体验,通过适度导引的集体个人行为的发生而显现出来,从容地融入掩盖在嘈杂纷乱的表象下不断转换着的城市精神、社会精神、场所精神之中。

将建筑视为景观,面向城市的超尺度的泛景观体系,建筑景观化、景观建筑化,突破常规形象思维束缚,将城市空间塑造成适应多种都市生活事件产生、多种文化形态交流展示、多种信息媒介交替互动的现代都市生活区域的活力中心。

强调交流互动是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并以经过为线索创造行走过程中丰富多变的空间形态,使置身其中的人的交流行为呈现出主动而自然鲜活的状态。

(3)非物质——第四维空间

在心理生态城市、建筑及空间的塑造过程中,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因由形式上的高度趋同而在这些公共空间不断遭遇主动与被动、施予与接纳、矛盾与对抗、互动与共鸣,这些关联均自然呈现。城市个体在“人性化”的城市文化再生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并逐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鲜活的人文力量,当代城市建筑学意义上的功能在城市人文精神的重塑中再生,并直接指向非物质——第四维空间。

注释

1[1]参见:米兰·昆德拉.慢.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2]参见:让-保尔·萨特.贾柯梅蒂的绘画

建筑文化生态学 篇6

将生态学逐渐引入建筑, 把人作为一种生物纳入研究视野, 生态建筑就有了萌芽的土壤。生态建筑理念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866 年, 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首先用生态学的观点来总结人类活动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速城市化又催生了生态学对城市环境的关注, 特别是快速发展时期出现的城市环境恶化召唤着生态学家为城市发展献计献策。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同时也认识到, 大自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征服改造的物质世界。人类为了自己的明天, 必须要与大自然和谐共生。面对这些严峻的社会问题, 国际社会正式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 以其应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指导城市建设, 其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是16 世纪英国人摩尔的“乌托邦”, 18~19 世纪傅立叶的“法郎基”, 欧文的“新协和村”,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以及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和赖特的“广亩城”等。

当前建筑业是巨大的能耗产业, 将生态原则整合纳入到传统建筑的设计体系已经逐步提到议事日程来。于是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开始从个体建筑转向群体建筑, 进而转向广义建筑或称人居环境, 建筑科学也从传统建筑学走向广义建筑学或人居环境科学。

所谓“生态建筑”, 其实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 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 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建筑设计既不是建筑设计简单加上一个漂亮的生态名词, 也不是将传统的设计理念彻底地推翻。生态建筑是从选址、设计、建造、使用直至废弃的整个过程中主动遵循生态原则, 积极主动的运用新的设计手法和科技手段, 创造与自然和谐协调的居住环境。

生态建筑学目标是一方面使得当代和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使得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逐渐减少,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真谛。21 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也是生态的世纪,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生态意识的日益普及, 生态建筑学必将从目前的理念阶段发展为一门具有独立方法论的应用基础科学。

现在人们往往通过遵循就近环保的原则选择建筑材料, 利用清洁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及各种再生能源) 供给建筑, 采用高效的建筑设备提高利用率, 使用生态智能系统与活水净水生态工程等来实现建筑的节能和生态化。而事实上, 生态设计应该是在一个成型的设计系统里对能源和材料谨慎使用的整体考虑。因此, 生态建筑的建造需要优秀的设计和工程来创造一个健康愉快的居住空间, 使得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关联, 最终实现建筑的生态化。

1 建筑外部生态景观设计。

目标是建筑场地规划与景观设计方案能够改善局部小气候在尽可能小的物理空间容纳尽可能多的生态效应。建筑布局能影响局部气候, 将室外气候控制得离“舒适区域”越近, 那么制造一个舒适的室内气候所需消耗的能量就越少。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降低建筑物本身的能源消耗, 从而节省开支。因此, 应综合考虑建构及布局设计方案, 使之有助于发挥施工地点本身特点。同时, 应该根据当地的生态系统综合考虑被设计的系统和布局所需要的植被。如绿色空间和建筑绿化、动植物生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营造、水景观和其他人工景观的特异性、公共空间的美化、与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亲和性、适应性等。这些充分体现地域特点, 与当地自然生态景观融为一体的设计能有效调节局部气候。

2 建筑内部居室生态工程。

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 赋予建筑以生命活力。是使得建筑具有当地文化特色, 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充分通过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建筑绿化等来实现建筑自动隔热制冷以及合理对建筑内部光、温、湿、气的控制, 提升建筑内部环境的舒适性、无害性、方便性和生态合理性, 实现建筑使用过程中的低能耗。

3 建筑场地生态恢复工程。

在建筑小区引进城市农业和庭院经济, 在建筑的屋顶、中层及立面营造绿色立体空间, 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占用土地的原有生物生产或生态服务功能进行恢复, 对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补偿, 为居民提供一种更接近自然的空间。其次, 建筑场地中需要关注建筑的具体位置, 基地面积的增减、形状的变化, 道路, 需要铺设的地方等等都应该符合生态学的土地利用方法。

参考文献

[1]段永康、秦现军, 生态建筑的探究.山西建筑, 2004.

[2]游娜, 生态建筑与绿色建筑.基建管理优化, 2003.

[3]周若祁、张树平, 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生态建筑与建筑生态化的研究 篇7

建筑学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是人, 环境以及建筑之间的关系, 伴随当前环境的不断恶化, 人类也越来越注意当前的生存状态, 建筑的内涵与人的生存之间的有效结合。世界已经签署了各种宣言和条款, 可以反映这一情况。这一意识有助于帮助环境自我修复, 改变污染严重的状态, 并促进发展的积极可持续。此时的生态技术变得越来越受到关注, 原因之一就是它和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意念相互符合, 生态技术利用了生态学的意义, 并且十分注意节约资源, 减少消耗, 提升利用率, 把伤害环境的工作降到最小, 并能够获得较为客观的经济效益, 促进能源间的相互利用和配合, 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状况, 促进人与资源之间相和谐相处, 达到良性发展的状态。

在建筑领域内, 从德国托马斯《太阳能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书出版到近年来美国建筑界的绿色建筑运动, 从北京大兴义和庄的“新能源村”建设到国外在生态高技术下建造的各种形式的生态建筑, 可以说, 生态建筑的发展在理论上、技术上以及建筑设计的实践上都取得可喜的成就。生态建筑有时又被称为“节能建筑”、“绿色建筑”, 严格地讲都是不全面的。

2 建筑生态化

生态建筑的工作从前针对的对象是生物以及气候, 现在有了扩展, 目标伸向了能源的多样化利用。并且在手段上更为先进和高效, 人们对于建筑的理解上也有了变化, 引入了生态化的概念。它将大的生态概念和小的建筑活动融在一起, 从这两方面的结合出发, 来考虑能源和投入的流通过程, 从设计中的消耗和投入进行思考, 将其作为生态活动的一个子系统来完成思考, 进而使从前单一的流通模式变成两种互换的状态。促进良性作业的行车:。吴良镛曾经提出类似的概念, 就是使环境与人的关系能够循环起来, 使人的生存进入到生物循环的链条, 并成为其中有利的一个因素, 它对于建筑本身的要求则超越了使用范围, 而进入整个生态环境的意义, 下面讨论生态化的几个特点:

第一, 可以为人类带来合乎生理需要的生存环境, 它应当具备适宜的空气, 洁净的环境, 良好的采光, 低噪音, 明亮宽敞, 使人们的居住舒心愉悦。

第二, 建筑必然要利用生态资源, 这时候必然要使某些资源得到消耗, 而生态建筑力求使消耗降到最低, 包括空间以及材料选择上的节约, 以及对某一资源多次使用, 多采用可循环能源等等。

第三, 对环境的伤害要降到最低, 有害废物, 声音, 光等的影响降到最低, 与环境和谐相处, 能够共荣共生。

3 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

尽管生态建筑从提出到实施时间不长, 不过它的发展具有必然性, 其理论和操作性都有长久的发展潜力, 也将得到大众的认可。

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中心”的社会思想认识的转变奠定了当今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思想基础。人本主义是西方实现现代化的主导思想之一, 始于文艺复兴时期。自18世纪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过程中, 以人为本的思想构成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哲学基础。人本主义观念明确确立了人的意志自由及其对自然界的优越地位, 地球有限的自然资源被视为“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而遭到滥用和破坏, 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超过了自然界所容纳的限度, 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几十年, 实际各国无一例外的遵循西方模式, 才使得70年代的石油危机将资源与环境问题突出地暴露出来成为世界问题。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 世界各国认识到人类必须在自然环境所提供的时空框架内发展社会与经济, 同时按照自然资源所赋与的条件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 从而重新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确立了“以环境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世纪末, 西欧等发达国家提出“生态现代化”的目标, 我国各地也在尝试建设花园城市、生态城市, 这标志着延续200年的“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向“以环境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 从而使发展生态建筑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思想基础。

共同的社会生活理想是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道德基础。这就是将即时利益和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公正合理的与他人分享我们这个地球的有限资源。《里约宣言》指出, 为今后世代的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 为保存、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的健康和完整进行合作, 各国应本着全球伙伴精神, 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努力中担负应有的责任。生态环境问题不是某一小区、一个城市或国家的问题, 有些生态小环境通过一些努力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 但大的生态环境的改善与资源的利用不是靠某一地域的改善而能达目的的, 必须是人类的共同意志。《里约宣言》为世界各国发展生态建筑奠定了初步的社会道德基础。

4 生态建筑的发展动向

目前, 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西欧和北欧是发展得较好的地区, 主要建筑有:建于苏格兰偏远地区的斯特林村屋工程, 建于柏林的戴母勒奔驰办公室, 托马斯设计的建于慕尼黑的住宅联合体以及法国的法兰克福商业大楼;在美国, 1948-1959年麻省理工学院所建“3号”、“4号”太阳房均为实用住宅;近年来在日本和新加坡均有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建成。总的来说, 各国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 从建筑设计上看, 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就是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 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 使建筑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 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如日本1995年落成的“Acros福冈”, 它是一个集文化商业办公为一体的综合设施, 该建筑向公园层层退台, 在退出的平台上做屋顶绿化, 这样建筑与公园绿化融入一体, 通过高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 运用高科技知识, 促进生态建筑化, 人工环境自然化。如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绿色摩天大楼。它在现代都市中引入自然, 再现自然, 运用生态技术, 将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

5 生态建筑与发展中国家的建筑设计

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 生态建筑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 生态化建设在当今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消耗和污染状况十分严重, 另一方面环保的意识还不能深入人心, 引不起合理的重视, 所以, 应当说对环境的监管和重视程度还是不到位, 还没有形成以环境和契约为重点的工作意识, 在某些方面难以形成全社会的共识。环保工作十分落后。

三是政策问题较为落后,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生态建筑更要从理念方面开始投入起, 使观念先深入到每一个人员的心中。以可持续为原则, 建立相关的管理办法, 促进工作的开展和形成, 另外国家在各个方面对于生态技术进行投入, 这当中包含市场准入, 示范园区等规划, 并零收入促进相关技术的推广, 第四个可以注意技术的循序渐进, 先从低水平, 再逐步提高档次, 通风技术和节能技术就是如此。

建筑文化生态学 篇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新兴了许多建筑理论, 如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 这些理论的出现极大的影响了生产力的变化。社会资源的一个很重要的存在形式就是信息资源, 飞速发展的信息产业, 使社会效率大幅度调高, 智能建筑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 建筑业在节能、节电、节水、节材、节地等方面要求日益提高, 使得绿色建筑得到了发展。无论是智能建筑还是绿色建筑, 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也是社会生产力人类智慧的结晶, 二者的结合也是发展的趋势。智能建筑给人类带来舒适安全, 主要是由于对现代科技的综合运用, 是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化的设计, 既要保护自然环境, 又要使现有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要以绿色建筑的要求做指导, 实现建筑发展的可持续。在中国无论是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城市, 还是各个二、三线等城市, 人们虽然生活在城市中, 却期盼生活的回归自然。这种回归自然不是单纯的有绿色植物, 绿化率是多少, 而是要求住宅建筑的生态自然性的回归。生态自然的回归需要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环保理论作为基础, 通过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结合, 共同构成绿色智能建筑, 最终实现现实生活中的生态建筑。由此我们可以给生态建筑下一个定义。从广义上讲, 生态建筑就是以生态学为指导, 在设计建筑的过程中, 将一个个建筑赋予生命活力, 使建筑、居住者、生态环境三者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然而从狭义上, 我们又可以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机体。机体内部通过空间设计与内部建筑设计融合, 使空间、资源、能源、建筑、生态形成一个健康的循环系统。通过合理规划、减排、治污等常规措施, 结合一些新兴生态技术, 如增加保温层, 改善建筑防晒和隔热性, 利用新兴能源等。在建筑内部将各种因素有序的最优化的充分利用。

1 结合建筑的生态学

当下,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越来越被重视。21世纪是科学信息技术大爆炸的时代, 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给设计师们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也带给他们无限想象的空间。国内许许多多的巧妙设计如雨后春笋般相继为人们所熟知。这些建筑设计无论从设计理念还是设计的跨度和高度方面都逐步被要求与国际生态建筑设计接轨。因为最近高层建筑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例如, “热岛效应”、资源短缺、高能耗等。其中高能耗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据联合国统计, 建筑方面的能源消耗大约占全球各种能源消耗的1/2。由于新兴建筑业的获利空间巨大, 刺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大量的建筑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对于高等院校中主修建筑学的学生来说, 加强生态环境方面的授课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学习能使他们更深一步了解如何综合设计和合理规划生态环境, 怎样达到生态与环境的整合;通过学习能使他们避免以后从事建筑业时对自然环境及人类母亲———“地球”的伤害;通过学习可以使他们懂得如何有效的利用各种自然和人文资源条件, 以个体建筑设计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追求理性、科学、高端建筑的同时必须做到回归自然。这正是人、自然及社会的协调发展。生态学与建筑学是密不可分的,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协调统一。这也是新兴建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2 结合生态的建筑学

建筑物对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人类的基本活动几乎都是在建筑物中完成的, 可以说人与自然作用的主要载体就是建筑。与此同时, 我们都知道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建筑物, 因此环保生态、和谐高效的建筑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的绿色建筑, 技术方面往往不是问题, 难点及重点在于设计理念及观念上。建造绿色实用型建筑需要生态学原理渗透到建筑学原理中, 需要观念的重组, 需要建筑师对生态学及建筑学理论的熟练运用和重组。只有针对地方生态特点、环境特点、人文特点, 通过技术观念的整合才能建设出生态绿色建筑。措施包括两方面:一是优化建筑内外空间的各种物质条件;二是将物质和能源在建筑内部有组织, 有计划的循环利用;最终达到生态平衡、节能、高效的循环体系。所以说生态学的学习, 对于当下建筑院校的学生来说是必修的, 否则只会使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学习成为空谈。

3 绿色智能建筑的设计

3.1 建筑方案

绿色智能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开敞的大空间结构, 这种结构视觉效果非常好。它给人的美观在于“简单、整洁”。通过舒适的立体色彩, 配以框剪结构、框架结构等结构形式、留下足够的空间处理房间的综合布线, 将各个功能区的布局最优化, 比如设备间、强弱电竖井以及配线间等功能区;层高必须符合要求, 室内的高度要高于2.6 m, 走廊的高度要超过2.3 m;对于屋顶的设计, 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设备, 低碳环保。

3.2 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

在设计建筑外围护结构时, 要严格执行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要求, 对于设计中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结构, 就应当采取措施, 依据相关数据资料, 科学合理的控制建筑的体型系数和墙窗面积比, 以达到国家及地方在技能设计方面的要求。设计时也要从实际出发, 在建筑的西侧和北侧不可以采用面积较大的玻璃墙, 在对墙体的隔热和保温设计过程中, 要注意在外墙表面应用热反射材料, 同时为了保证采暖房温度, 要在其与非采暖房中间进行保温层的设置;屋面隔热中, 如果是住宅屋面, 可在屋顶采取一些绿化和遮阳的设计, 保证能够降温和通风, 而对于坡屋面则设置成阁楼;公建平屋面以选择浅色屋顶体系, 并涂刷热反射涂料在地下车库以及不需要采暖的房间进行设计时, 地下室的顶板应该设置保温层, 悬挑部位的房间及首层架空的建筑底板也应该设置保温层;在进行整体设计时, 应该考虑提高幕墙外墙的热工性能, 玻璃幕墙尽量采用添加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 也可以在玻璃窗外贴透明反射膜或者涂刷透明隔热涂料;外窗设计时, 外窗的开启及施工时, 都应该保证建筑的气密性, 外窗的气密性应该满足GB/T 7106中关于气密性的要求。

3.3 建筑室内环境设计

1) 对建筑进行遮阳设计时, 要考虑到玻璃材料的遮阳性能, 一般情况下, 在建筑的南向、西向的外窗, 玻璃采光顶及玻璃幕墙等处应该采用外遮阳措施, 可调节式外遮阳是最佳的选择, 同时还应该考虑到房间的日照要求及标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 在建筑的南向及西向可以种植高大的乔木, 还可以种一些绿色墙面植物, 以减少阳光的照射, 从而达到遮阳的效果。

2) 在建筑设计中, 有关日照及采光的设计必须要依靠计算机相关软件进行模拟。在住宅建筑中, 日照的设计必须严格落实国家及地方有关标准, 保证满足住宅建筑对日照的要求;窗地面积比值要符合GB 5003-2001标准的要求, 当比值偏小时, 要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房屋采光系数进行计算, 同时加强房屋内部采光措施, 例如, 在屋顶设计天窗或通过反光板、散光板等将光引入室内等措施加强内部的采光率, 地下的空间也可以设想一些办法来加强采光, 如变地下室为带窗的半地下室等。

4 结语

生态建筑的出现时间并不长, 理论还不是很成熟, 在未来对生态建筑的研究必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日益发展, 工业文明正逐步向生态文明方向变革, 我们不难看出21世纪的发展是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的。生态建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会促进建筑技术理论内容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促进建筑在艺术设计生态化方面的不断进步, 给整个的建筑学带来勃勃生机。

摘要:通过对结合建筑的生态学及结合生态的建筑学进行研究, 对绿色智能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 从建筑方案、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及室内环境设计等方面作了论述, 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学,建筑学

参考文献

[1]李延喜, 隋大权.促进建筑学与生态学的结合[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3) :188.

[2]庞瑒.景观建筑学的专业内涵初探[J].房地产导刊, 2013 (12) :390.

[3]王清华.浅议生态建筑学[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7) :130-131.

[4]陈奇梅.浅议生态建筑学的现实途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6) :80-81.

浅析生态建筑 篇9

关键词:建筑设计 生态低碳 价值

1 生态建筑概述

生态建筑学的目的就是结合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决定因素,在建筑设计领域寻求解决人类聚居中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并创造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最优化。所以说,生态建筑学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生态建筑的共同之处是通常根据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展开建筑工程。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很好的统一。

2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从根本上来说,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关于建筑的发展观,主要是通过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来建设建筑。通过几十年的实践经验,设计思想、原则、方法也在不断的成熟。要设计出符合实际的生态建筑设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自然环境是生态建筑十分注重的,人和建筑师都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活动是有规律的,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我们要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不让人工环境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做到与自然环境的自然结合。

2.2 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在建筑设计中不能忽略人的因素,建筑是为人使用的,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认识人的舒适性的重要性,使建筑使用着更方便。

2.3 能源的合理使用与节约 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制止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严格限制公用设施和大型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的能耗,严格控制道路、园林绿地、居民区照明的能耗,采用各类节能灯具和节能照明管理措施,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

3 生态建筑常用的几种适宜技术

在我们充分分析了生态建筑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建筑设计方面来看,适用技术主要有:太阳能,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阳,中水,整体绿化,建筑废弃物的回收等。比如:

3.1 自然通风 这几年来,在夏季气温比较高的时候,不少城市都会出现电力不足的情况,我们只能采取相应的限电措施,经分析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空调使用者越来越多,调查显示建筑制冷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大约要占10%-20%。而自然通风不仅能够使室内温度变低,还不会浪费不可再生能源,使室内的潮湿气体减少,增加室内的新鲜空气。

3.2 遮阳 根据国外的相关研究发现,玻璃室内的太阳辐射量是墙体的30倍,如果采取适当的遮阳措施能使热量减少2/3。可见,对于降低室内温度是非常有效的。而且一个很好的遮阳装置不仅能够在夏季起到遮阳的作用,还可以在冬季使室内热量增加。一般用得比较多的遮阳种类有绿化遮阳、活动遮阳、构件遮阳等,在建筑设计中用的较多的遮阳板主要有、垂直、综合挡板等。

在总体设计中要充分的体现生态设计的原则,催化生态建筑单体的生成。要注意场地周边地理环境和建筑形体组织外部空间的自然通风,保证将室内舒适的温度环境;建筑群体的组合,结构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出现了浪费土地的情况等這些都要充分考虑到环境特征,环境优势,在新建的建筑物设计中要让其能够体现出环境最优的生态潜能。

4 注意生态建筑的误区

关于生态建筑的定义,他具体涵盖的内容,即使是在很多成绩卓著的生态建筑师中,也会时常发生各种争议。德国设计师托马斯·赫尔佐格认为现在的生态建筑热中有几个比较普遍的错误观点。

4.1 “新的”就是“好的” 新的建筑材料中虽然体现的是最新技术成果,但是不一定最好。建材是不是与相关的生态标准相一致,还要考虑到系统和历史因素。非洲的覆土建筑和中国南方的竹楼,都是比较不错的生态建筑模型,它在未来的应用中价值更大。

4.2 “天然的”就是“生态的” 郊外原生林中的太阳能别墅就一定会是生态建筑吗?我们应该是持一种怀疑的态度的。我们可以这样来看:交通上浪费的时间,油耗,这些分摊到每个人的道路面积和松散而显得浪费的建筑占地——这不可能叫做生态。

4.3 “绿色的”就是“无污染的” 在建筑中使用某些绿色建材即使可以很好的营造一种健康的室内外环境,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可能会由于后期不容易降解而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等,从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这算不上是好的、无污染的生态建材。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我们的建筑设计观中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充分运用各种建筑生态技术,发展生态建筑。这可以提高全球环境品质,而且有能够提高个人生活品质。对于发展中国家,做好生态建筑,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奥斯卡·瑞恩·奥杰塔新式美国住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张建钢.关于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的探讨[J].四川建筑,2009(6):5~10.

[4]刘勇.我国生态效率型组织发展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5]于占江.关于松原市生态市建设的几点思考[D].吉林大学.2004年.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建筑系统 篇10

1 建筑与环境系统的动态关系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任何人不能离开的伴侣。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层次、不同方位、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特点的环境之中。因此,环境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无限性,内容上的广阔性和形式上的复杂多样性。生态活动所要求的建筑空间包括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工作空间、闲暇空间等。显而易见,有多少生态现象就会有多少种相应的建筑类型。如居住建筑、教育建筑、交通建筑、生产建筑、体育建筑、医疗休养建筑、宗教建筑、文化娱乐建筑、行政办公建筑、孤儿院、养老院以及道路、广场、市场、花园、墓地等等。每种建筑都反映着不同年龄、性别、时期、地域、民族等特有的生态环境本质。

环境还具有客观性,人的周围都是环境,所以环境是相对于人来讲的,环境的核心是人,环境为人而设,因人而变。人类利用日益发展的技术手段改造自然,持续不断和广泛的城市化及土地过度开发,已经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角色发生了转换:人工环境从被包容系统扩大为包容系统,而自然环境则从包容系统退化为被包容系统。受到这种转换的影响,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中充斥着人工的元素,人工系统的逐步增加,减少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同化吸收能力。

因此,建筑师应该利用环境系统的巨大包容性和自我稳定性的特点,将建筑系统作为子系统融入环境系统中,利用其多样化途径,完善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动网络。建筑系统是环境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既不能与特定地段的生态系统相对立、隔绝,也不完全依赖于周围的生态系统,而是相互作用。

环境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生态问题。环境是一个生态的大系统,生态是构成环境肌体的“血肉”,研究环境问题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生态。空间环境也是生态环境,空间环境内充满了各种显形的、隐形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这类生态活动,而这三流的主要载体是人。环境是由自然一社会一建筑一人组成的超级复杂的千变万化的生态系统,可以说,这就是环境的生态本质特征。

2 生态与建筑的关系

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就是生态的基本要求。满足生态的基本要求是建筑的基本目的。因此,我们只有了解建筑系统的特性,才能更好地协调建筑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实现建筑的基本目的。

2.1 建筑系统的开放性

在生命进化和发展的长河中,一方面,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机体不断地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另一方面,不同物种生物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从而使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微妙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中。这种相对稳定是动态的生态平衡,是生态学中的核心问题。

目前的问题在于:建筑师习惯将建筑系统视为一种相对静态和不可变的实体,忽视了建筑的弹性部分的破坏、恶化和减少。建筑界脱离经济基础的高消费、高标准、高污染、单一模式等均属此类问题。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建筑具有动态的开放性。一方面,作为一种次级系统,建筑系统是生物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生物圈中连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的一个环节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集中了生态系统中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将其按照事先确定的模式进行使用和配置,其输入是矿物质、农业产品和化工燃料、水、空气、土地等能量和物质的各级产品,输出则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热、再利用物质等。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独立的开放系统,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体现在建筑系统中的每一个元素的来源和流动的路径。而在流动路径的转换点上,例如建筑材料的选择,不适当的低效率技术和材料配置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损害。

建筑领域内的生态平衡就是建筑与生命圈的平衡。以前,由于缺乏生态概念,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设中的许多不当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在建筑上铸成了许多历史的失误。如集中设立商业区、文化娱乐区、体育场区、行政办公区,造成了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的不平衡,造成了交通拥挤的高峰一个接一个等等。这些单纯的住宅区和工作区的远离,给千百万人造成每天往返的烦恼、疲劳,给城市带来车流、人流、噪音、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等诸多灾难。

2.2 建筑系统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性因素

2.2.1 建筑系统对周围生态系统的空间置换

生态系统受到空间置换的影响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特定地点的生态系统被转移到其它地点;一种是外来的能量和物质材料改变了原有的系统组成和物质能量流动模式。建筑会导致土壤腐蚀,地下水的流向和水位的改变,影响空气流动的方向和速度与太阳辐射等,而机械人工环境则彻底改变了周围生态系统的地点性。例如人工填海、挖山取石等人类活动对周围生态系统都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2.2.2 体现时间因素影响的生态建筑观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建筑系统包容有更小的子系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这需要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采用“适应性”“灵活性”“合理废弃”等设计策略。

同时,建筑系统是动态系统,即建筑系统与特定设计地段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动态的和变化的,建筑系统将会不停地与周围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直至使用寿命终结。因此,建筑师需要建立建筑系统的全寿命概念,考虑建筑系统的全寿命过程中,与周围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例如预测和控制系统运作过程中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范围和结果,处理使用寿命完结之后的建筑材料等。

3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保持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指的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接近相等一即使受到外来干扰,也能通过自我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有的稳定状态。

传统的建筑设计往往注重建筑的位置、功能、形态,而忽略他们与设计元素、能源、资源、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关系。生态的建筑设计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条件下利用适当的技术,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物质空间。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系统,考虑节能节水、方便美观、适用等因素,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建筑生态系统,将建筑设计成为和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生态的建筑设计体现在建筑规划与设计、设备技术设计、施工安装等阶段,不同的阶段各有侧重,而建筑规划与设计阶段是构成建筑系统活动的第一步,是将生态的观点融入建筑系统的关键。

结语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把建筑视为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通过生态设计充分有效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能量,考虑建筑空间的形体与自然空间的联系,采暖、通风、照明、电气等方面的高效与协调等,降低建筑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建筑方案应充分利用太阳光、阴影,选择合理的建筑朝向和建筑型体;营造良好的局部建筑小气候,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相结合,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建筑空间多样化科学化,加大使用功能的灵活性和空间的可变性,留有变化的余地,经过改造和装饰可以再生使用。

参考文献

[1]荆其敏.生态建筑学[J].建筑学报,2007(7).

[2]王萱,赵星明.从生态出发的建筑设计观[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0,31.

[3]刘海龙.发展生态建筑改善人居环境[J].住宅科技,2001,9.

上一篇: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下一篇:硕士培养下软件工程